《中庸》解读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朱熹编定的《四书》: • 《大学》(曾子) • 《论语》(孔子) • 《孟子》(孟子) • 《中庸》(子思)
• 《四书》以修身为本,在此基础上齐家、治国、 平天下。
• 元朝恢复科举考试之后,《四书》成为科举取士 的基本参考书。
二,“中庸”释义
• 朱熹: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 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 定理。”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子思恐其 久而差也,故笔之于书,以授孟子。
• 《后汉书·杨震传》:杨震 已五十余,四迁荆州刺史、 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 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 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 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 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 密曰:“暮夜无知者。”震 曰:“天知,神知,我知, 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 出。
• 2,事亲与修身
• 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 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中庸》解读
提纲
• 一,《中庸》的作者 • 二,“中庸”释义 • 三,《中庸》的哲学基础 • 四,《中庸》的君子之行 • 五,《中庸》的学习思想 • 六,《四书》对当代教育的重要性
一,《中庸》的作者
• 1,孔子的“六经”:《诗》、《书》、《礼》、 《乐》、《易》、《春秋》
• 2,六经中的《礼》:《仪礼》、《周礼》、《礼 记》
• 《三字经》:讲道德 说仁义 作《中 庸》 乃孔伋 中不偏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庸不易
• 《论语》: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民鲜久矣。”
• 《中庸》: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 矣!”
• 朱熹:“某要人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 读《论语》,以立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 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 《大学》一篇,有等级次第次第,总作一处,易 晓,宜先看。《论语》即却实,但言语散见,初 看亦难。《孟子》有感激兴发人心处。《中庸》 亦难读,看三书后,方宜读之”。
• 按照朱熹的《中庸章句》,《中庸》分33 章。
• 第一部分:第1章—第11章,全书的纲领和 线索。
• 第二部分:第12章—第19章,是对第一部 分的丰富和展开。
• 第三部分:第20章—第33章,具体论述, 包括“诚”等关键命题。
三,《中庸》的哲学基础
•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 天:不是人格神,而是抽象的形而上的道。 • 命:赋予的,禀赋 • 性:人性,是善的。
• 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 • 《论语》: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
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 与!”
• 从爱父母到爱他人
• 事死如事生,事亡如 事存,孝之至也。
• 曾子曰:“慎終追遠, 民德歸厚矣。” 在傳統社會中的表現: 祠堂
四序堂外景
• 3,《礼记》(49篇)中的《中庸》 • 《中庸》是独立的一篇文献。 • 郑玄:名曰《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
庸,用也。孔子之孙子思伋作之,以昭明圣祖之 德。 • 朱熹:中庸何为而作也?子思子忧道学之失其传 而作也。
•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 日(农历八月廿七)~公元前 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 一)
• 曾子:前505~前436,姓曾, 名参,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 南武城(今山东嘉祥县)人。嘉祥 县城南20公里的玄武山下有曾 庙
4,《四书》中的《中庸》
•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 后世尊称朱文公,祖 籍徽州府婺源县(江 西省婺源),出生于 南剑州尤溪(福建省 尤溪县)。南宋儒学 集大成者,世尊称为 “朱子”。
2,新世纪以来的传统文化热
• 面对国学传播的乱象,最为迫切的,是在 正规教育系统中加大传统文化教育,尤其 是经典教育的力度。其中,在中小学教材 中,应该增加传统文化的比重,并把《四 书》、《孝经》纳入正规的中小学教育之 中。国学教育需要训练有素的教师进行义 理的讲解,而不是学生一头雾水的背诵; 需要在公立、私立学校教育中理性化、规 范化,而不是任由民间机构的神秘化。
• 王阳明启发盗贼的 “良知”
• 天命之谓性:见道 • 率性之谓道:修道 • 修道之谓教:行道
四,《中庸》的君子之行
• 1,慎独 • 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
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 朱熹注:见,音现。隐,暗处也。微,细事也。
独者,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之地也。言幽暗之中, 细微之事,迹虽未形而几则已动,人虽不知而己 独知之,则是天下之事无有着见明显而过于此者。 是以君子既常戒惧,而于此尤加谨焉,所以遏人 欲于将萌,而不使其滋长于隐微之中,以至离道 之远也。
• 《孟子·公孙丑上》:孟子曰:“所以谓人皆有 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 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 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 《孟子·尽心上》: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 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 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 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 下也。”
•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 对今天的启发: • 博学:学习的重要性 • 审问:老师、朋友的重要性 • 慎思: • 《论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明辨:是非 • 笃行:知行合一
六,《四书》对当代教育的重要性
1,中国教育为什么丢失了传 统文化?
• 1966年的“破四旧”:曲阜师范学 院“毛泽东思想红卫兵讨孔战士” 的实录:“由红卫兵和贫、下中 农组成的突击队,带着深仇大恨 到了孔林。他们抡起镢头、挥舞 铁锨,狠刨孔老二及其龟子龟孙 们的坟墓。经过两天的紧张战斗, 孔老二的坟墓被铲平,‘大成至 圣先师文宣王’的大碑被砸得粉 碎!孔老二的七十六代孙令贻的 坟墓被掘开了……孔林解放 了……在毛泽东思想的光辉照耀 下,获得新生了!
• 慎终追远
• (右图:四序堂祖 先牌位)
• 3,五达道与三达德
• 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 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 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 下之达德也。
• 孟子的“五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 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 人是人伦关系中的存在
五,《中庸》的学习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