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一)
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dinbetic foot,DF)是糖尿病综合因素引起的足部疼痛、皮肤深溃疡、肢端坏疽等病变总糖尿病足称,是与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的周围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深层组织破坏(根据WHO的定义),属于祖国医学“脱疽”范畴,1956年Oakley首先提出糖尿病足一词,1972年Catterall将糖尿病足定义为“已因神经病变而失去感觉和因缺血而失去活力,合并感染的足称为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糖尿病病人致残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主要临床表现为足部溃疡和坏疽,严重者需要截肢,截肢率高达40% 。
中国国内糖尿病病人并发足坏疽的约占0.9%~1.7%,60岁以上的老年病人并发糖尿病足坏疽的占2.8%~14.5%,国内本病的截肢率21%~66% 。
—流行病学糖尿病足的问题中,主要的严重后果是足溃疡和截肢。
已有证实,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地区,截肢率有很大的差别。
在所有的非外伤性下肢低位截肢中,有40%~60%是在糖尿病患者中完成的。
临床已经证实,大约85%的糖尿病患者截肢之前都有足部溃疡,50%~70%的糖尿病患者截肢时都有坏疽,合并感染者占20%~50%。
在大多数患者中,必须进行截肢的原因是有深部感染和缺血的联合病变。
大多数的研究指出,估计在每年的下肢低位截肢的发生率为7~206/100000居民。
据报道,发生最高的是美国的印第安人居留地的居民,发生率最低的是丹麦和英国一些地区的居民。
目前,全球只有一家专业的糖尿病研究院,关于低位截肢发生率的大范围样本的人群研究还很缺乏,尤其在不发达的国家。
据报道,被截肢的糖尿病患者中,有15%~19%以上的患者是在手术住院时首次被诊断为糖尿病的,估计在发达国家,足溃疡的发生率大约是糖尿病患者的4%~10%。
—发病机理概述糖尿病足图片西方医学对糖尿病足的治疗已有多年的历史,形成了以搭桥、干细胞治疗、截肢等临床治疗方法。
随着现代临床治疗医学的发展,中医这几年在治疗糖尿病足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以“不截肢、保护腿”为核心的中医治疗方法。
糖尿病足分级标准(wagner分级法)
糖尿病足分级标准(wagner分级法)
1. 一级Wagner 分级:第一级分为0级到4级,该分级体系是观察受损病人植被、
炎症和皮肤萎缩状态,评估深度与病变的扩展,从实际上解决日常的护理医疗问题。
0级:正常皮肤,没有损伤或者萎缩。
1级:轻度指甲壁增厚,或者除皮肤有细微的变化外,没有出现皮肤的裂痕。
2级:除软组织受损外,出现皮肤出现裂痕以及脓疱,与深度2至4毫米的损伤。
3级:出现脂肪层发炎炎症,以及4毫米以上的软组织受损,如有深度更深的损伤,
将整块组织移除。
4级:出现骨的腐烂或者坏死,脂肪层的发炎较严重,需要将受损的部位完全移除,
并作进一步的处理。
2. 二级Wagner 分级:第二级分为0级到3级,这个分级体系用来识别足底处皮肤、软组织和骨头的损伤程度,它比第一级识别程度更轻重缓急,从而更加具体化地分类糖尿
病患者。
1级:轻度高度病变,皮下组织(包括软骨、软组织和腱)受损,皮肤变粗而有厚度,可能有少量的脓疱却不会引起皮肤的裂痕。
3级:重度受损,骨头受损,损伤部位有腐烂、脓肿或者坏死的症状,损伤的深度可
以达到脂肪层或者骨骼层。
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WHO 定义糖尿病足为于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的周围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踝关节或踝关节以下)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
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足部溃疡于坏疽,是糖尿病病人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
常见的诱因有:趾间或足部皮肤瘙痒而搔抓致皮肤破溃、水泡破裂、烫伤、碰撞伤、修脚损伤及新鞋磨破伤等。
自觉症状有:冷感、酸麻、疼痛、间歇性跛行。
由于神经营养不良和外伤的共同作用,可引起营养不良性关节炎(Charcot关节),好发于足部和下肢各关节,受损关节有广泛骨质破坏和畸形。
根据病因,可将糖尿病足溃疡和坏疽分为神经性、缺血性和混合型3类。
常用的分级方法为Wagner分级法:0级为有发生足溃疡的危险因素,目前无溃疡;1级为表面溃疡,临床上无感染;2级为较深的溃疡,常有软组织炎,无脓肿或骨的感染;3级为深度感染,伴有骨组织病变或脓肿;4级为局限性坏疽;5级为全足坏疽。
是糖尿病的潜在并发症。
评估病人有无足溃疡的危险因素:1)既往有足溃疡史;2)有神经病变的症状(如足的麻木,感觉、触觉、痛觉减退或消失)和(或)缺血性血管病变(如运动引起的腓肠肌疼痛或足发凉);3)神经病变的体征(足发热、皮肤不出汗、肌肉萎缩、鹰爪样趾、压力点的皮肤增厚或胼胝形成,但足背动脉搏动减弱和血液充盈良好)和(或)周围血管病变的体征(足发凉、皮肤发亮变薄、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和皮下组织萎缩)4)神经和(或)血管病变并不严重但有严重的足畸形;5)其他危险因素,如视力下降,膝、髋或脊柱关节炎,鞋袜不合适等;6)个人因素,如社会经济条件差、老年人或独居生活、拒绝治疗和护理等。
足部观察与检查:每天检查病人双足1次,了解足部有无感觉减退、麻木、刺痛感;观察足部皮肤有无颜色、温度改变及祖辈动脉搏动情况;注意检查趾甲、趾间、足底部皮肤有无胼胝、鸡眼、甲沟炎、甲癣,是否发生红肿、青紫、水疱、溃疡、坏死等损伤。
定期做足部感觉的测试,及时了解足部感觉功能:保护性感觉的测试,主要测试关节位置觉、振动觉、痛觉、温度觉、触觉和压力觉。
糖尿病患者足部护理的要求(一)
糖尿病患者足部护理的要求(一)糖尿病患者足部护理的要求糖尿病患者足部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高血糖会对神经和血管系统造成损害,导致足部感觉丧失和供血不足。
以下是几条糖尿病患者足部护理的要求:1. 清洁足部•每天用温水和温和的肥皂洗净足部。
•温水不要过热,以免烫伤足部。
•洗后要用干净柔软的毛巾轻轻擦干足部,特别是趾间的部位。
2. 保持皮肤干燥•用爽身粉或吸湿剂保持足部干燥,避免湿气和细菌滋生。
•注意脚趾间的干燥,可用纱布或棉球蘸取一些爽身粉轻轻撤开脚趾。
3. 修剪趾甲•使用干净的指甲钳,将趾甲修剪成直线状。
•不要将趾甲修剪过短或过深,以免引起创伤或感染。
•不要直接用指甲刀或钳子去处理趾甲,以避免切伤皮肤。
4. 检查足部•每天检查足部是否有创伤、溃疡或其他异常情况。
•注意观察足底、足趾和足背的皮肤是否有肿胀、皲裂或脱皮。
•如果有异常情况出现,应及时就医。
5. 选择适合的鞋子和袜子•选择合适的鞋子,确保足部有足够的空间,不会受到挤压。
•鞋子应该是柔软、通风且不易摩擦足部。
•使用透气的袜子,避免使用过厚或过紧的袜子。
6. 避免暴露足部•在室内外都应尽量穿鞋,避免赤脚行走。
•当在沙滩或游泳池等场所活动时,应穿透气、防滑的拖鞋或水鞋。
以上是糖尿病患者足部护理的要求,只有定期的护理和注意,才能预防足部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举例解释说明:糖尿病患者小李每天都按照要求清洁足部。
她用温水和肥皂轻轻清洗足部,并注意脚趾间的部位。
洗完后,她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擦干足部,确保皮肤干燥。
小李还定期检查足部,特别关注足底、足趾和足背的皮肤是否有异常情况。
她还选择了合适的鞋子和袜子,确保足部有足够的空间,避免受到挤压。
每天的足部护理成为小李保持足部健康的重要一环。
血糖学堂-糖尿病足篇-新版
• 每天检查双足,特别是足趾间
• 有时需要有经验的他人来帮助检查足 • 定期洗脚,用干布擦干,尤其是擦干足趾间 • 洗脚时的水温要合适,低于37℃ • 不宜用热水袋、电热器等物品直接保暖足部 • 避免赤足行走 • 穿鞋前先检查鞋内有否异物或异常 • 不穿过紧的或毛边的袜子或鞋
×
• 足部皮肤干燥可以使用油膏类护肤品
糖尿病足的分级
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级,常用的分级方法为Wagner分级法:
无溃疡,但 表面溃疡, 较深溃疡, 深度溃疡, 存在危险因 临床上无感 无脓肿 脓肿或骨组 素 染 织病变
0级
1级
2级
3级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局部坏疽 (趾、足跟 或前足背)
4级
全部坏疽
5级
摘自《中国糖尿病护理及教育指南》111页
糖尿病足的发病因素
摘自《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44页
糖尿病足的高危因素
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
1.病史
• 以往有过足溃疡或截肢;独居的社会状态;经济条件差;不能享受医疗保险;赤足行走、视力差、 弯腰困难、老年、合并肾病变等。
2.神经病变
• 有神经病变的症状,如下肢的麻木、刺痛或疼痛,尤其是夜间的疼痛。
3.血管状态
• 间歇性跛行;静息痛;足背动脉搏动明显减弱或消失;与体位有关的皮肤呈暗红色。
页)
•85%的糖尿病患者下肢截肢前有足溃疡(《中国糖尿病护理及教育指南》第111页) •报道称,近70%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合并感染(《糖尿病学》第503页) •在发展中国家,糖尿病足的花费占卫生资源的40%,而在发达国家仅占
12%~15%(《糖尿病学》第496页)
•15%左右的糖尿病患者会在其一生中发生足溃疡(《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第44页) •预防和治疗足溃疡可以明显降低截肢率(《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第44页)
新版中医单病种—糖尿病足
脱疽(糖尿病性足病-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未溃期诊疗方案【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
(1)多发于下肢一侧或两侧。
患者可有受冷冻、潮湿、长期多量吸烟、外伤等病史。
(2)初起趾、指冷痛,小腿酸麻胀痛,行走多时加重,休息时减轻,呈间歇性跛行,趺阳脉减弱。
继之疼痛呈持续性,肢端皮肤发凉,下垂时则皮肤暗红、青紫,皮肤干燥,毫毛脱落,趾甲变形增厚,肌肉萎缩,趺阳脉消失。
(3)多发于老年人。
(4)超声多普勒、血流图、动脉造影、血脂等检查,除帮助诊断外,尚可了解血管闭塞部位及程度。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临床诊断与疗效标准》(草案)(2002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制订)。
(1)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2)有糖尿病病史,或空腹血糖值升高,尿糖测定阳性者。
(3)有慢性肢体动脉缺血表现:肢体麻木、怕冷(或怕热)、间歇性跛行、瘀血、营养发生改变,肢体感觉减退或皮肤发红灼热,甚者发生溃疡或坏疽;常四肢发病,以下肢为重。
(4)各种检查证明有肢体动脉狭窄闭塞性改变,下肢以腘动脉以远动脉病变为最多见。
(5)常伴有高血压病、冠心病、高脂血症、肾动脉血管病、脑血管病和眼底动脉血管病变等。
(6)排除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大动脉炎、雷诺氏病、冷损伤血管病等其它缺血性疾病。
(7)①肢体动脉无损伤检查:彩色多普勒、CT、DSA(数字减影)、血管超声、血管光电容积血流图检查证实有肢体动脉狭窄或闭塞者。
②动脉造影以下肢动脉病变为主,腘动脉以远动脉病变占80%以上,血管病损形态颇似动脉硬化闭塞症,由于广泛的肢体动脉硬化、糖尿病,故动脉侧支血管较少,血管可发生迂曲、狭窄、闭塞。
③多普勒踝部血压测定与肱部血压测定之比明显变小。
④X线平片检查:主动脉弓、腹主动脉或下肢动脉有钙化阴影。
(二)证候诊断1.寒凝阻络证:肢体明显发凉、冰冷、呈苍白色,遇寒冷则症状加重,步履不利,间歇性跛行、多走疼痛加重,小腿酸胀,休息痛减。
糖尿病足的预防与护理(1)
糖尿病足的预防与护理作者:王雏风孟庆宇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11期【摘要】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共同特征的代谢异常的疾病。
血糖升高必然会对机体造成影响,引发各种慢性并发症。
糖尿病足就是糖尿病的严重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
糖尿病足是由于糖尿病患者周围血管、神经病变而引起的下肢血液循环不足、缺血、溃疡、坏死甚至并发感染的一种足部病变,严重者可导致无法愈合而截肢致残,极大地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对其身心造成极大的痛苦。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逐年升高,糖尿病足患者的人数也在逐年增多,糖尿病足的预防、治疗、护理就变得极为重要。
实践证明:通过早期的综合预防、正确的治疗和护理指导,可显著地降低糖尿病足的发生比例。
【关键词】糖尿病足;预防;护理【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364—02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早期预防和有效的临床护理,可以大大降低糖尿病足的发病率,减轻患着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并提高生活质量,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 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及诱因1.1危险因素及诱因①根据病变因素的来源及其可控性,可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大类。
其中外部因素包括:肥胖、血糖控制不良、脚外伤、不适当的脚部护理、酗酒、吸烟、没有掌握糖尿病有关知识及不依从性等;内部因素主要有糖尿病病程长,男性,合并肾、眼睛病变,老年,足部变形等。
②血糖控制不良和反复足部小损伤是糖尿病足溃疡形成并致截肢的最主要的诱因。
且86%的下肢截肢是由于足部血管或神经病变部位表皮小损伤诱发。
常见于鞋袜不适合或长时间行走致足底压力过大,早期表现为局部茧子的形成,这更加重了局部的压力。
足茧的出现往往是发生足溃疡的先兆。
因此说,理解溃疡如何演变而成很重要,这样预防溃疡和截肢的方案才能起作用。
糖尿病足患者的病死率大约是无足部溃疡糖尿病患者的2倍。
糖尿病足PPT课件
5. 生活水平低下
2019/4/13
17
糖尿病的截肢的高危
人士
男性 糖尿病史大于十年 非白种人
长期血糖失控
并有其它大小血管病变
2019/4/13 18
糖尿病足溃疡的感染
1. 足溃疡合并感染, 尤其是深部感染容易 导致截肢。 2. 表浅的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或酿
12
神经病变
感觉神经病变----保护性感觉减退或消失
运动神经病变----肌肉萎缩、压力改变
自主 神经病变----出汗、皮肤开裂
动静脉短路开放 ,都可以促发糖尿病足
溃疡。
2019/4/13 13
血管病变
1. 动脉粥样硬化、组织缺血
2. 和 女性中缺乏动脉搏动的检出率要较一般 人群高50%以上 Framingham 研究中发现, 糖尿病男性
1. 糖尿病足在西方国家发病率较高 2. 5~10%糖尿病患者有不同程度足溃疡
3. 1%的糖尿病患者截肢
4. 糖尿病是许多国家截肢首位原因
5. 美国每年实施6万例非创伤截肢中,
其中50%为糖尿病患者,花在足的 费用占糖尿病总费用50%。
2019/4/13 3
糖尿病足的流行病学资料(2)
1. 美国有15%尿病足溃疡的检查与治疗
认真评估所有的足溃疡及其可能的原因。 神经病变、缺血性病变和感染因素的相对 重 要性。 不同致病因素, 不同治疗。
2019/4/13
21
糖尿病足病变的有关检查
临床检查 客
观实验
形态和畸形 压力检查 Charcot 畸形 胼胝 感觉功能 音叉振动觉 Biothesiometer 足趾的畸形 足的X片 跖骨头的突起 足的
伤口个案1例糖尿病足伤口护理(一)
伤口个案1例糖尿病足伤口护理(一)引言:本文将介绍一例关于糖尿病足伤口护理的个案。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患者容易出现足部伤口,并可能引发感染和并发症。
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足部伤口的护理至关重要。
通过记录和总结这一实际个案的护理经验,旨在为类似病例的护理提供参考和启示。
正文:1. 确定伤口性质- 观察伤口深浅、范围和部位- 分析伤口产生的原因及糖尿病的影响- 了解伤口的愈合情况和患者的病情变化2. 展开伤口清洁工作- 采用无菌原则,选择适当的消毒剂进行清洁- 注意保持伤口周围皮肤的清洁和干燥- 遵循手卫生规范,避免交叉感染和二次污染3. 应用湿润疗法促进伤口愈合- 使用湿润敷料,保持伤口湿润和温暖,促进组织再生和愈合- 定时更换敷料,避免细菌滋生和感染- 结合情况选择合适的敷料种类和材质4. 控制感染和患部炎症- 观察患部周围皮肤是否发红、肿胀、渗液等症状- 应用适当的抗菌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注意监测患者体温和白细胞计数等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5. 做好教育和预防措施- 患者和家属教育,增强对足部伤口护理的认识和重视- 指导患者遵循医嘱,控制血糖和饮食,并配合药物治疗- 强调足部保健,如戴适合的鞋子、定期检查足部等总结:本文详细介绍了一例糖尿病足伤口护理的个案,针对伤口性质、清洁工作、湿润疗法、感染控制和教育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通过这一实际个案的护理经验,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应对糖尿病患者足部伤口护理的特点和要点。
同时,也强调了预防和教育的重要性,以减少糖尿病患者足部伤口和并发症的发生。
希望本文对类似病例的护理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作用。
糖尿病足PPT课件
2019/8/26
21
临床类表现及分类
3、混合性坏疽:约占1/6,因肢端某一部位动脉 阻塞,血流不畅,引起干性坏疽,而另一部分合 并感染。
2019/8/26
22
湿性坏疽
2019/8/26
23
干性坏疽
2019/8/26
24
混合型坏疽
2019/8/26
25
糖尿病足的Wagner分级
0级:有发生足溃疡危险因素,目前无溃疡 1级:表面有溃疡,临床无感染。 2级:较深的感染,常合并软组织炎,无
糖尿病足
2019/8/26
1
通过本节您将了解到
一、什么是糖尿病足? 二、糖尿病足发病机制及诊断? 三、糖尿病足如何治疗? 四、如何预防和护理糖尿病足?
2019/8/26
2
糖尿病足-定义
糖尿病足俗称“烂脚”,主要是与糖尿病下肢 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的外周血管病变相关的 足部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
2019/8/26
12
(三)其他危险因素
• 创伤常是糖尿病足溃疡的诱因
• 糖尿病足形态改变
• 感染,糖尿病足溃疡几乎都继发感染, 且常为多菌种混合感染,厌氧菌十分 多见。
2019/8/26
13
糖尿病足发病过程
艾新,韩东梅,庄春江.糖尿病足大搜救-世界糖尿病日特刊,糖尿病之友,2005,1015.
——病变可由皮肤进展至筋膜和骨骼、关节
2019/8/26
19
什么是坏疽呢?
组织感染坏死后,还会有腐败菌乘虚而入, 大量繁殖后进一步破坏感染的组织。简单而言 坏疽就是在活着的机体上发生的腐烂。
通常糖尿病足的坏疽最先出现在足趾,疼痛 剧烈,久久不能愈合, 如不及时采取措施会不断 扩散,累及整个足部、踝关节和小腿,甚至威 胁患者生命,严重的坏疽必须 采取截肢治疗。
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定义:糖尿病足是指由于糖尿病引起的下肢动脉病变和局部神经异常所致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深层组织破坏,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致残率和致死率高。
危险因素:1.周围血管病变因为糖尿病患者的血管病变不同于非糖尿病患者,不是普通的动脉硬化,具体表现在:①糖尿病患者的周围血管病变出现的早而且发展迅速。
②糖尿病性动脉硬化早期即可累及膝下血管,直接影响足部的血供。
③经常出现长段的闭塞性病变,而不是短段的狭窄性病变。
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是导致糖尿病足发生发展恶化的主要原因,常表现为间歇性跛行、下肢疼痛、肢端发凉、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足溃疡或坏疽等。
2.周围神经病变周围神经病变包括躯体神经(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病变和自主神经病变。
①感觉神经病变使皮肤完整的保护机制丧失,增加足部损伤的机会,诱发或促发溃疡的发生。
②运动神经病变引起的足部肌肉萎缩和压力失衡,易致溃疡形成。
③自主神经病变使下肢皮肤出汗减少,皮肤干燥易破裂和产生裂隙。
3.其他危险因素①生物物理因素, 反复小的机械创伤如不知觉的脚趾与所穿鞋之间的摩擦或在步行时脚趾头的压力增加;②创伤;③感染,由于皮肤的外伤、全身和足局部抵抗力的降低,糖尿病足溃疡几乎都继发感染,且常为多菌种混合感染,厌氧菌十分多见。
症状体征:根据糖尿病足部病变的性质,可分为湿性坏疽,干性坏疽和混合性坏疽3种临床类型。
1.湿性坏疽临床所见到的糖尿病足多为此种类型,约占糖尿病足的3/4。
多因肢端循环及微循环障碍,常伴有周围神经病变,皮肤损伤感染化脓。
局部常有红、肿、热、痛、功能障碍,严重者常伴有全身不适,毒血症或败血症等临床表现。
(1)湿性坏疽前期(高危足期):常见肢端供血正常或不足,局部水肿,皮肤颜色紫绀、麻木、感觉迟钝或丧失,部分患者有疼痛,足背动脉搏动正常或减弱,常不能引起患者的注意。
(2)湿性坏疽初期:常见皮肤水疱、血疱、烫伤或冻伤、鸡眼或胼胝等引起的皮肤浅表损伤或溃疡,分泌物较少。
糖尿病足溃疡的分类(一)
糖尿病足溃疡的分类(一)糖尿病足溃疡相关分类1. 根据糖尿病控制程度分类•控制良好的糖尿病足溃疡:指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长期保持在理想范围内,足部溃疡风险较低;•控制一般的糖尿病足溃疡:指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相对稳定,但偶有波动,足部溃疡风险中等;•控制差的糖尿病足溃疡:指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较差,波动频繁,足部溃疡风险较高。
2. 根据病变程度分类•无病变的糖尿病足:指糖尿病患者无任何病变或损伤;•神经性糖尿病足溃疡:指由于糖尿病引起的神经功能损害,导致足部感觉减退或消失,易于发生溃疡;•动脉性糖尿病足溃疡:指由于病理性动脉狭窄、闭塞等疾病导致血液供应不足,易于发生溃疡;•混合性糖尿病足溃疡:指既有神经功能损害又有血液供应不足的糖尿病患者。
3. 根据病理过程分类•毛细血管病变引起的糖尿病足溃疡:指由于糖尿病引起的毛细血管病变,导致足部皮肤营养供应不足,易于发生溃疡;•炎症/感染引起的糖尿病足溃疡:指足部局部发生感染或炎症,导致皮肤溃疡形成;•缺氧引起的糖尿病足溃疡:指足部组织缺氧,引发溃疡形成;•机械性损伤引起的糖尿病足溃疡:指足部受到外力撞击、压迫等机械性损伤,导致皮肤破损溃疡。
4. 根据溃疡特征分类•乾型糖尿病足溃疡:指溃疡表面较干燥,溃疡底部较有光滑的坏死组织;•湿型糖尿病足溃疡:指溃疡表面潮湿,分泌物较多,溃疡底部有湿润的坏死组织;•坏死型糖尿病足溃疡:指溃疡底部的坏死组织较为显著,溃疡可呈较大面积且深度较深;•感染性糖尿病足溃疡:指溃疡表面有明显感染征象,如红肿、渗液、脓包等。
5. 根据治疗需求分类•未经治疗的糖尿病足溃疡:指患者未接受任何类型的治疗或自行处理,溃疡情况未得到改善;•保守治疗无效的糖尿病足溃疡:指患者经过一定时间的保守治疗后,溃疡情况未见明显改善;•外科治疗需求的糖尿病足溃疡:指溃疡面积较大,深度较深,需要外科干预才能有效愈合。
以上是对糖尿病足溃疡的相关分类进行的阐述说明,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糖尿病足(综述)
相互融合形成大脓腔 , 脓性物及坏 死组织增多 , 但无 明显骨质
而常规及生化检查无 明显异常时 ,要高度怀 疑颅 内静 脉窦血
栓形成 。单纯头部 MR 检查不能确诊全部病例 , I 行头部 M I R+
MR A检查一般均可获得满意答案 。对 MR + A检查不能确 IMR 定者 , 要力争 D A检查确诊 , S 以免漏 诊。D A检查仍是诊断该 S 疾病 的金标 准 ,对于头部 MR + V检查确诊者 ,应急诊行 I MR D A检查 , S 并给予早 期静脉 窦局部溶 栓 、 后抗凝及 治疗 , 术 以 减少并发症 , 减少死 亡率 。 参考文献 :
维普资讯
临床 医学
鬯 … …删 … 期
糖 尿病足 ( 1) e e
天津 大 学 医院 (00 2 马 国平 30 7 )
如果 动脉硬化 造成阻塞 ,以致所支 配的组织器 官缺血缺氧 而 造成坏疽或溃疡 , 经久不愈 。以老年人多见 , 致残率高 。国内
其 中颅 内高 压 是 重要 特 征 ,多数 患 者颅 内压 大 于 30m 0 m H2 脑脊液蛋 白及 白细胞大多正常 , 0。 也可轻度 升高 , 明显升高
者 应除外感 染性或其它类 型的静 脉窦血栓 。白细胞升 高在 急
有报道糖尿病截肢率为 3 。%~ 5 4美 国住 院患者截肢手术 81 7 %t ] 。 5 %为糖 尿病患者_ 0 5 J 。微血管发生病变是 以毛细血管基底膜增 厚 和周 围循环 障碍 , 下肢供 血逐渐减 少 , 且病变 广泛 , 以波 可 及全 身。如果累及 肢体末端微血 管 , 则导致糖尿病微血管性 坏 疽。另外 , 在糖尿病足溃疡周 围血管生成减少是糖尿病血管病
坏死 , 以神经元所在 的脑皮质明显 , 造成静脉性脑梗死 。 对急诊 C T正常或可疑的病例 , 是出现与动脉分布不一 致的病灶 , 特别 应及 时行 MR 和 M A检查 。核磁对 脑组 织有 更高 的分 辨率 , I R 对 于脑 缺血和水肿更 为敏 感 ,可在各个序列上见 到窦内高信
对1例糖尿病足的治疗与护理体会
龙源期刊网 对1例糖尿病足的治疗与护理体会作者:董文华何京凤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2年第12期【关键词】糖尿病足;治疗;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2-0130-01糖尿病患者因神经病变而失去感觉或因缺血而失去活动能力,合并感染所致的足病,为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最为痛苦的慢性并发症。
由于对糖尿病足缺乏特效疗法,如果经内科积极保守治疗仍控制不住病情发展,一旦出现肢体坏疽,只能行截肢手术。
对于一名糖尿病患者来说,治好足部溃疡十分重要,很多糖尿病患者就是因为对足部的伤口不注意护理或护理不当,而导致发生糖尿病足的。
临床上曾遇1例糖尿病足患者,密切配合医生护士,在严格控制血糖、被动脂抗凝及抗感染等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合理有效的护理,终使溃疡愈合,现报告如下:患者女,65岁。
因痛性溃疡3天入院。
该患者双足皮温低,足趾发绀,左足趾跖痛性痉挛,左足背动脉搏动减弱,左足底第一跖处皮肤可见2×3c㎡的浅表溃疡,疼痛明显。
既往有糖尿病史13年,入院后查血糖14mmol/l,诊断为Ⅰ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足。
我们制定了治疗与护理措施:(一)用生理盐水清洗患处,用龙胆紫擦于溃疡面,以保持局部干燥。
次日患者开始发热,体温38℃,患足疼痛加剧。
(二)溃疡面渗出物经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选用头孢氨苄片撒于溃疡面,连用5天,感染被控制,然后将654-2片研粉加入羊毛脂中敷于溃疡面,每日1次,以改善局部微循环。
同时口服阿司匹林300mg/d,静点蝮蛇抗酸酶0.75u/日,连用两周,溃疡结痂,愈合。
(三)溃疡愈合后,患者可下床行走,嘱咐患者穿柔软的轻便鞋,切忌赤脚走路,也不宜长时间行走,长时间行走容易长足茧,而足茧常常是发生足溃疡的先兆,以免局部受压,防止溃疡复发。
糖尿病足如何进行分级的(1)
---------------------------------------------------------------最新资料推荐------------------------------------------------------糖尿病足如何进行分级的(1)糖尿病足是如何进行分级的很多人不明白,医生病历总是会写什么什么几级几级的这个显眼的文字!殊不知分级对疾病的诊断及治疗都是有很大帮助的。
当然糖尿病足病也不例外,为了更好的治疗糖尿病足病为它分级是比较有必要的。
目前我院主要是以以下几种分类方法为准,下面就让我们学习一下糖尿病足病的分级方法吧!(一)、李仕明分级法 1995 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通过了李仕明对糖尿病足的分级方法,根据症状分为 0~Ⅴ级,共六级。
0 级:皮肤无开放性病灶。
常表现肢端供血不足,皮肤发凉,颜色紫褐,麻木,刺痛灼痛,感觉迟钝或丧失,兼有足趾或足的畸形等高危足表现。
Ⅰ 级:肢端皮肤有开放性病灶。
水疱、血泡、鸡眼或冻伤、烫伤级其他皮肤操作所引起的皮肤浅表溃疡。
但病灶尚未波及深部组织。
Ⅱ 级:感染病灶以侵犯深部肌肉组织。
1 / 3常有蜂窝织炎、多发性脓灶及窦道形成或感染沿肌间隙扩大造成足底背贯通性溃疡,脓性分泌物较多,但肌腱韧带尚未破坏。
Ⅲ级:肌腱韧带组织破坏,蜂窝织炎融合形成大脓腔,脓性分泌物及坏死组织增多,但骨质破坏尚不明显。
Ⅳ级:严重感染易造成骨质缺损、骨髓炎及骨关节破坏或已形成假关节。
部分指趾或部分手足发生湿性或干性严重坏疽。
Ⅴ级:足的大部分或足的全部感染或缺血,导致严重的湿性或干性坏死。
肢端变黑、尸干,常波及踝关节及小腿,一般多采用外科高位截肢。
(二)、 Wagner 分级法国内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可对糖尿病足病进分级,最经典的分级法是 Wagner分级法,分为六级。
Wagner 分级中的 0 级只是糖尿病足病的前期状态。
该前期状态包括多种糖尿病足病的危险因素,如周围神经和自主神经病变、周围血管病变、既往有足溃疡史、足畸形、失明或视力严重减退、合并肾脏病变特别是肾衰竭、独立生活的老人、糖尿病知识缺乏者和不能进行有效的足保护者,对于前期状态的患者应定期随访,加强足保护的教育、防止足溃疡的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
血管病变
神经病变
大血管 病变
小血管病变
大血管阻塞
皮肤萎缩
广泛
局灶
自主神 经病变
感觉神经病变
无痛性创伤 骨骼改变
运动神 经病变
皮肤出 汗减少
皮肤干 裂破损
机械、化学
肌肉萎缩
损伤 温度改变
畸型足
步态改变
压力变化
溃疡
新持重点
胡绍文主编.实用糖尿病学(第二版).人民军医 出版社.P454图44-1
感染 糖尿病性坏疽
病因学 - 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具有以下特点:
①微血管病变为糖尿病所特有,极少见于其他疾病
②对大血管的侵犯主要表现为肌肉性血管,如四肢血管, 较少发生在内脏血管
③下肢的动脉硬化性狭窄主要发生在腘动脉、胫动脉和 小腿远端动脉
④糖尿病患者的动脉硬化发生率高,发病年龄较轻、发 展迅速、病情重、病死率高
许曼音主编,糖尿病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P515
概述
“糖尿病足综合症状”包括一系列病理情 况,如糖尿病神经病和周围血管病变、夏 科氏神经性关节病、足部溃疡、骨髓炎以 及潜在的可预防的终点和截断术
Rathur HM, et al. The diabetic foot. Clin Dermatol. 2007 Jan-Feb;25(1):109-20
诊断-糖尿病足的分级
糖尿病足的 Wagner分级法
分级
临床表现
0级 有发生足溃疡危险因素的足,目前无溃疡
1级 表面溃疡,临床上无感染
较深的溃疡,常合并软组织炎,无脓肿或骨 2级 的感染
3级 深度感染,伴有骨组织的病变或脓肿
4级 局限性坏疽(趾、足跟或前足背)
5级 全足坏疽
胡绍文主编.实用糖尿病学(第二版).人民军医出版社.P452图44-1
15
10 5
0 神经系统 检查
P = 0.04
自主神经 调查
P < 0.001
神经传导 调查
强,Volume 329:977-986 September 30, 1993 Number 14
内容提要
• 概述 • 流行病学 • 病因学 • 诊断 • 治疗 • 预防
流行病学
2004年我国14所三级甲等医院协作,对糖尿病足 患者进行调查,报道了634例糖尿病足与周围血管 病变患者,统计结果显示所:
平均年龄65.65±10.99岁 70~80岁组发病率最高 平均住院费用约为1.5万元
王爱红, 赵湜, 李强, 等. 中国部分省市糖尿病足调查及医学经济学分析 [J].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05,21( 6) : 496- 499.
诊断-糖尿病足的分级
TEXAS大学糖尿病足分类分级法
分级
0
溃疡史
危险因素
❖ 周围神经病变、自主神经病变 ❖ 周围血管病变 ❖ 以往有足溃疡史 ❖ 足畸形,如鹰爪足、Charcot足 ❖ 并有胼胝 ❖ 失明或视力严重减退 ❖ 合并肾脏病变,特别是慢性肾功能衰退 ❖ 老年人,尤其是独立生活者 ❖ 不能观察自己足的患者 ❖ 糖尿病知识缺乏 ❖ 用特殊的尼龙丝检查触觉时,感觉缺失
流行病学
发病率:1.0%~4.1% 溃疡
患病率:4%~10%
截肢:糖尿病病人较正常人高10~30倍。
截肢后死亡率
1年 13 %~ 40 % 3年 35 %~ 65 % 5年 39 %~ 80 %
Singh N, et al. Preventing foot ulcers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JAMA. 2005 Jan 12;293(2):217-28
胡绍文主编.实用糖尿病学(第二版).人民军医出版社.P452图44-2
内容提要
• 概述 • 流行病学 • 病因学 • 诊断 • 治疗 • 预防
病因学
• 神经病变(50%的T2DM患者存在神经病变和足部危险因素)1 躯体神经(感觉、运动) 自主神经2
• 血管病变3 微血管 大血管
1、Apelqvist J,et al.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and practical guidelines on the management and the revention of the diabetic foot. International Working Group on the Diabetic Foot. Diabetes Metab Res Rev. 2000 Sep-Oct;16 Suppl 1:S84-92 2、 Rathur HM, et al. The diabetic foot. Clin Dermatol. 2007 Jan-Feb;25(1):109-20 3、许曼音主编,糖尿病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P515-518
内容提要
• 概述 • 流行病学 • 病因学 • 诊断 • 治疗 • 预防
流行病学
Rathur HM, Boulton AJM. Pathogenesis of foot ulcers and the need for offloading . Horm Metab Res 2005; 37, Supplement 1: 61~68
流行病学
❖ 足溃疡和截肢是糖尿病患者残废和死亡的主要 原因之一,也是造成沉重的糖尿病医疗花费的 主要原因
❖ 糖尿病患者的截肢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15倍
❖ 美国每年糖尿病的医疗中三分之一花在了糖尿 病足病的治疗上
❖ 截肢的医疗费用更高。美国平均费用为25000 美元,瑞典43000美元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04版
病因学
- 糖尿病导致微血管病变的机制 ①多元醇代谢通路的加强 ②血管内压力增高 ③非酶促糖化反应 ④血管生成因子的作用 ⑤遗传因子和性类固醇激素对基底膜的改变
许曼音主编,糖尿病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P516
病因学
DCCT 研究中神经病变5年的患病率
患者的百分比
40
35
30 25 20 P < 0.001
糖尿病足
(diabetic foot, DF)
内容提要
• 概述 • 流行病学 • 病因学 • 诊断 • 治疗 • 预防
概述
定义:糖尿病足是发生于糖尿病患者,与 局部神经异常和下肢远端外周血管病变相 关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
许樟荣,糖尿病足病变研究进展,《中国医师杂志》,2004, 6(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