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代谢ppt课件
合集下载
铁代谢障碍性贫血医学PPT
药物治疗
铁补充剂
对于铁缺乏引起的贫血,补充铁剂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常用 的铁剂包括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等,可以通过口服或注射 的方式给予。
维生素B12和叶酸
对于巨幼细胞贫血,补充维生素B12和叶酸是必要的治疗措 施。维生素B12可以通过肌内注射或口服给药,叶酸则通常 口服给药。
输血治疗
输血指征
当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低于70g/L时,通常需要进行输血治疗。对于有严重贫血 症状或合并严重心肺疾病的患者,输血指征可能会更早。
铁代谢障碍性贫血医 学
目录
• 铁代谢障碍性贫血概述 • 铁代谢障碍性贫血的治疗 • 铁代谢障碍性贫血的预防
目录
• 铁代谢障碍性贫血的科研进展 • 铁代谢障碍性贫血的案例分析
01
铁代谢障碍性贫血概述
定义与分类
铁代谢障碍性贫血是指由于铁的吸收 、利用、储存和释放等环节出现障碍 ,导致机体铁含量不足,影响血红蛋 白的合成,从而引起贫血。
针对铁代谢障碍性贫血的发病机制, 研究者们正在开发新型的靶向药物, 以期在疾病的早期阶段进行有效干预。
综合治疗策略的探讨
除了药物治疗外,研究者们还在探讨 综合治疗策略,包括生活方式调整、 营养干预和心理支持等,以提高患者 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05
铁代谢障碍性贫血的案例 分析
炼
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身体新陈代谢, 提高身体对铁的吸收和利用。
戒烟限酒
吸烟和过量饮酒会影响身体对营养 的吸收,应尽量避免。
定期检查与监测
定期进行血常规检查
可以及时发现贫血症状,并采取相应 措施。
监测病情变化
对于已经确诊为铁代谢障碍性贫血的 患者,应定期监测病情变化,以便及 时调整治疗方案。
铁代谢紊乱的健康宣教
增加铁摄入量
01
02
症状:面色苍 白、头晕、乏
力、心悸等
2020
03
04
诊断:血常规 检查,血红蛋
白水平降低
2022
疲劳
铁代谢紊乱可能导致疲劳,因为铁是红细胞中血 红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将氧气输送到全身。
铁代谢紊乱可能导致贫血,进而导致疲劳,因为 红细胞数量减少,氧气输送能力下降。
疲劳还可能与铁代谢紊乱导致的其他症状有关, 如头晕、头痛、呼吸急促等。
生活习惯
01 饮食习惯:偏食、挑食, 导致铁摄入不足
02 生活方式:缺乏运动, 影响铁的吸收和利用
03 吸烟、酗酒:影响铁的 吸收和利用
04 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阿 司匹林、非甾体抗炎药等, 影响铁的吸收和利用
2
铁代谢紊乱的症状
贫血
2019
原因:铁代谢 紊乱导致红细
胞生成不足
2021
治疗:补充铁剂, 改善饮食结构,
避免过量摄入维 生素C:过量摄 入维生素C会降 低铁的吸收率
定期体检:定期 进行血液检查, 及时发现铁代谢 紊乱问题
4
铁代谢紊乱的健康教育
宣传普及
1
铁代谢紊乱 的定义和症
状
2
铁代谢紊乱 的原因和影
响
3
预防和治疗 铁代谢紊乱
的方法
4
铁代谢紊乱 的健康饮食 和运动建议
5
铁代谢紊乱 的常见误区 和注意事项
03
02
提供铁代谢紊乱 的预防措施,包 括饮食、运动、 生活习惯等方面 的建议。
04
提供铁代谢紊乱 的心理支持,包 括心理调适、情 绪管理等方面的 建议。
谢谢
6
铁代谢紊乱 的定期检查 和监测方法
01
02
症状:面色苍 白、头晕、乏
力、心悸等
2020
03
04
诊断:血常规 检查,血红蛋
白水平降低
2022
疲劳
铁代谢紊乱可能导致疲劳,因为铁是红细胞中血 红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将氧气输送到全身。
铁代谢紊乱可能导致贫血,进而导致疲劳,因为 红细胞数量减少,氧气输送能力下降。
疲劳还可能与铁代谢紊乱导致的其他症状有关, 如头晕、头痛、呼吸急促等。
生活习惯
01 饮食习惯:偏食、挑食, 导致铁摄入不足
02 生活方式:缺乏运动, 影响铁的吸收和利用
03 吸烟、酗酒:影响铁的 吸收和利用
04 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阿 司匹林、非甾体抗炎药等, 影响铁的吸收和利用
2
铁代谢紊乱的症状
贫血
2019
原因:铁代谢 紊乱导致红细
胞生成不足
2021
治疗:补充铁剂, 改善饮食结构,
避免过量摄入维 生素C:过量摄 入维生素C会降 低铁的吸收率
定期体检:定期 进行血液检查, 及时发现铁代谢 紊乱问题
4
铁代谢紊乱的健康教育
宣传普及
1
铁代谢紊乱 的定义和症
状
2
铁代谢紊乱 的原因和影
响
3
预防和治疗 铁代谢紊乱
的方法
4
铁代谢紊乱 的健康饮食 和运动建议
5
铁代谢紊乱 的常见误区 和注意事项
03
02
提供铁代谢紊乱 的预防措施,包 括饮食、运动、 生活习惯等方面 的建议。
04
提供铁代谢紊乱 的心理支持,包 括心理调适、情 绪管理等方面的 建议。
谢谢
6
铁代谢紊乱 的定期检查 和监测方法
《铁的存在与吸收》课件
《铁的存在与吸收》PPT课件
# 铁的存在与吸收 ## 简介 - 铁的重要性: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参与多种生物化学反应。 - 铁元素的存在形式:金属铁、铸铁、龙铁。 ## 铁的吸收 - 铁的吸收机制:通过肠道进行吸收,受多种调节因素影响。 - 铁的吸收调节因素:维生素C、转铁蛋白等。
铁的生理作用
血红素的合成
铁是血红素的组成成分,负责将氧气输送到全身组织。
代谢能量的产生
铁参与能量代谢过程,帮助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
维持免疫系统功能
铁对免疫系统的正常运作至关重要,有助于抵抗疾病。
补铁方法
食物补铁
铁剂补铁
摄入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如红肉、 蛋黄、豆类等。
服用铁剂来补充身体所需的铁元 素。
补铁注意事项
合理搭配食物,增加铁的吸收率Fra bibliotek 不要过量服用铁剂。
结语
铁的重要性再强调:铁是身体正常运作所需的重要元素。 建议进行铁状元素检测:了解自身铁元素水平,及时调整补充方案。
# 铁的存在与吸收 ## 简介 - 铁的重要性: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参与多种生物化学反应。 - 铁元素的存在形式:金属铁、铸铁、龙铁。 ## 铁的吸收 - 铁的吸收机制:通过肠道进行吸收,受多种调节因素影响。 - 铁的吸收调节因素:维生素C、转铁蛋白等。
铁的生理作用
血红素的合成
铁是血红素的组成成分,负责将氧气输送到全身组织。
代谢能量的产生
铁参与能量代谢过程,帮助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
维持免疫系统功能
铁对免疫系统的正常运作至关重要,有助于抵抗疾病。
补铁方法
食物补铁
铁剂补铁
摄入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如红肉、 蛋黄、豆类等。
服用铁剂来补充身体所需的铁元 素。
补铁注意事项
合理搭配食物,增加铁的吸收率Fra bibliotek 不要过量服用铁剂。
结语
铁的重要性再强调:铁是身体正常运作所需的重要元素。 建议进行铁状元素检测:了解自身铁元素水平,及时调整补充方案。
14 第十四章 钙、磷及铁代谢
• 铁蛋白是体内储存铁的主要形式。
• 体内铁过量时,也可以含铁血黄素形式贮存。
谢 谢!
• 骨的钙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磷酸钙盐沉积于胶原纤维表 面,然后随钙沉积增加转变为羟磷灰石的结晶。 • 血浆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变化,被视为成骨的指标。
三、钙、磷与骨
(三)溶骨作用与脱钙化
• 溶骨作用(osteolysis):指原有旧骨的溶解和消失, 也称为骨的吸收。 • 溶骨作用包括基质的水解和骨盐的溶解,后者又称为脱钙化 (decalcification) 。 • 骨的钙化和脱钙化与血钙和血磷的浓度密切相关,骨盐的 1%与血钙经常进行交换,以维持动态平衡。
血钙、ism of Iron
铁概述
• 铁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 • 铁是肌红蛋白、细胞色素等的组成成分, 参与造血、代谢调节等。 • 65%的铁存在于血红蛋白,缺铁可导致贫血 。
一、铁的吸收与排泄
• 食物中每日供应约10mg铁,肠道吸收率仅10% 。 • 吸收部位: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 • 影响因素:
溶解状态的铁易于吸收,Fe2+比Fe3+易于吸收; 酸性条件有利于铁的吸收。
• 铁主要经肠道和肾脏排泄。
二、铁的运输、利用和贮存
• 从小肠黏膜细胞吸收入血的Fe2+被铜蓝蛋白氧化成 Fe3+ 后,再与脱铁运铁蛋白结合成转铁蛋白运输。 • 转铁蛋白是铁的转运载体,一分子转铁蛋白可结合两 个Fe3+,主要将肠黏膜细胞吸收的铁运至骨髓,促进 造血。
第 十 四 章 钙、磷及铁代谢
Metabolism of Calcium, Phosphorus and Iron
本章学习内容
第一节 钙磷代谢
血钙和血磷
钙、磷的吸收与排泄
铁的代谢 PPT幻灯片
食物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影响
对非血红素铁吸收的影响
促进剂 抑制剂
食物
动物组织如肉、家禽和鱼的蛋白质 抗坏血酸 其他有机酸:如柠檬酸、苹果酸 植物蛋白的某些降解产物
植酸盐:麦麸、糙米等 多酚:是茶和咖啡的组分 钙及其他金属与矿物质
胃液中的胃酸及覆盖在肠粘膜上的粘液与黏蛋白在非血红素铁的吸收中起重要作用
15
铁的贮存
贮存形式
处于储存铁与功能铁之间
• 肌红蛋白及各种酶含活性铁
400mg
• 25%的铁(约800~1200mg)储存 于肝、脾、骨髓网状内皮系统
• 主要以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的形 式存在
• 当储存于组织细胞中的铁过剩时, 浓缩形成含铁血黄素
12
铁的排泄
• 铁每天主要随胃肠道上皮细胞、胆汁等排出,泌尿生殖道及皮肤、汗液、 脱落细胞亦可丢失极少量的铁, 总量约为1mg
16
各脏器和铁代谢
肝和铁代谢
• 合成铁调肽 • 人体1/3的储存铁存在于肝脏 • 合成转铁蛋白 • 在必要时,如红细胞生成增多需要释放贮存的铁时,肝脏参与铁进入
和输出红细胞的双向运输过程
骨髓和铁代谢
• 铁贮存的部位 • 红细胞生成及血红素合成的部位 • 机体利用铁的主要部位
脾和铁代谢
• 铁贮存的部位 • 破坏衰老红细胞,释放出血红素,血红素进一步降解为铁和胆绿素
+2H+
+OH-
+H+
• ROS,特别是 •OH,是非常强的氧化剂,它反应非常快,非选择性的作用于活 细胞中发现的几乎所有分子类型:糖,蛋白,核酸 和脂肪酸,发生“氧化应激”
• “氧化应激”是指细胞成分,例如DNA、蛋白、脂肪和糖,被氧化到一定程度 而对细胞或组织产生伤害
2018年高考总复习生物专题课件:第九章3铁代谢共计6张
主菜单
二、铁的吸收与排泄
(一)铁的吸收
1、吸收部位 小肠的上段(十二指肠及空肠)
2、需要量与吸收率
• 需要量 • 吸收率
成年男性: 1 mg / 天 妇 女: 2~2.5 mg / 天
10 % (孕期妇女可增加至 20 ~ 40 %)
3、影响铁吸收的因素
• 吸收形式 游离的 Fe2+
• 有利因素 胃酸 (促进食物有机铁的解离)
还原性物质 (使铁还原成 Fe2+)
• 不利因素 植物酸类及Ca2+等 (易络合铁离子)
返回
主菜单
(二)铁的排泄
• 主要随粪便排出 • 部分从尿中排出
三、铁的运输、利用与储存
• 运输形式 —— 运铁蛋白 ( Fe3+) • 储存形式 —— 铁蛋白 (主要储存形式,当机体
需铁时,可释放铁原子) 含铁血黄素(也是排泄形式) • 利用形式 —— Fe 2+
返回
主菜单
其他微量元素
一、锌
• 含锌酶 • 促进生长发育 • 协助胰岛素作用
碳酸苷酶 DNA聚合酶
二、铜
• 参与能量代谢 • 作为多种氧化酶的必需组分 • 防御活性氧的毒性 (参与SOD的作用)
主菜单
三、硒 • 抗氧化作用 (抗癌作用) • 参与辅酶A、辅酶Q的生物合成
四、锰
• 多种重要酶类的激活剂 • 参与骨胳的生成和造血过程 • 维持正常的生殖功能
第 九 章(3) 铁与微量元素的代谢
一、铁的含量与分布( 及功能 ) 二 Nhomakorabea铁的吸收与排泄 三、铁的运输、利用与储存
附:其他微量元素
一、铁的含量与分布( 及功能 )
• 含量与分布
铁的代谢 ppt课件
缺铁原发 病表现
如消化性溃疡、肿瘤或痔疮导致的黑便、血便或腹部不适,肠道寄生虫 感染导致的腹痛或大便性状改变,妇女月经过多,肿瘤性疾病的消瘦, 血管内溶血的血红蛋白尿等
目录
铁的重要性
铁的代谢
铁缺乏与相关疾病 缺铁性贫血的诊断
缺铁性贫血的诊断
血红蛋白 Hb降低
贫血
孕妇 成人女性 成人男性
11.0 g/dl 12.0 g/dl 13.0 g/dl
COPD患者中缺铁性贫血(IDA)较常见
• 一项对住院的107例COPD患者研究发现,43.9%的患者贫血,对其中18例患者 进行铁指标检测,全部患者均铁缺乏,COPD患者中铁缺乏常见 • 贫血增加患者住院率和死亡率 • COPD患者贫血主要由炎症引起,细胞因子的增加引起贫血和铁缺乏
缺铁性贫血(IDA)和缺血性卒中相关
0
12
18 细胞成熟的时间 (天)
20
22
25
• 计数的细胞是网织红细胞,它占血液循环的总红细胞数的1%
• 红细胞能存活120天,被脾脏破坏,红细胞的生成应该等于红细胞的破坏
4
铁是红细胞合成的必须因素
铁(Fe)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必需原料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主要促进晚期红系祖细胞(CFU-E)的 增殖,促进红系组细胞向原红细胞分化,促进网织红细胞的 成熟与释放 肾脏是产生EPO的主要部位,5%~10%的EPO由肾外组织
血红素铁
• •
•
非血红素铁
•
•
来自铁盐、铁蛋白、含铁血黄素及植物性食物中的 高铁化合物等 吸收取决于铁原子的价数、可溶性及食物中鳌合剂 的存在 Fe++易吸收;胃酸可增加非血红素铁的溶解度
铁的转运及分布
铁的代谢ppt课件.ppt
❖ 总铁结合力-血清铁=未饱和铁结合力 ❖ 总铁结合力增高见于缺铁性贫血、急性肝炎
、红细胞增多症等; ❖ 降低见于先天性转铁蛋白缺乏症、肝硬化、
肾病综合征(大量排泄铁蛋白)、恶性肿瘤 、血色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一)铁的分布
❖ 铁在人体内分布很广,几乎所有组织都含有铁 ,以肝、脾含量最为丰富。
❖ 人体大部分铁分布在血红蛋白中,少量存在于 肌红蛋白中,各种酶和血浆中呈运输状态的铁 仅占全身铁的极小部分。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 (2)含铁血黄素 ❖ 是铁蛋白脱去部分蛋白质外壳的聚合体,是
铁蛋白变性的产物,也是贮存铁的一种形式 ,但比铁蛋白中的铁难以动员和利用。 ❖ 含铁血黄素存在于巨噬细胞等多种细胞中, 由于其在幼红细胞外,所以称为细胞外铁。 ❖ 幼红细胞中存在的细颗粒铁蛋白聚合体,称 为细胞内铁,这种幼红细胞称为铁粒幼细胞 。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 (三)总铁结合力及转铁蛋白饱和度
❖ 总铁结合力(total iron binding capacity J IBC)是指血清中转铁蛋白全部与铁结合后铁 的总量,可反映血浆转铁蛋白的水平,
❖ 需求量:健康成年男性及无月经的妇女,每 天需吸收铁0.5~ 1 mg,婴儿约为0.5~1.5mg ,有月经的妇女需1~2 mg;孕妇2~5mg。
、红细胞增多症等; ❖ 降低见于先天性转铁蛋白缺乏症、肝硬化、
肾病综合征(大量排泄铁蛋白)、恶性肿瘤 、血色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一)铁的分布
❖ 铁在人体内分布很广,几乎所有组织都含有铁 ,以肝、脾含量最为丰富。
❖ 人体大部分铁分布在血红蛋白中,少量存在于 肌红蛋白中,各种酶和血浆中呈运输状态的铁 仅占全身铁的极小部分。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 (2)含铁血黄素 ❖ 是铁蛋白脱去部分蛋白质外壳的聚合体,是
铁蛋白变性的产物,也是贮存铁的一种形式 ,但比铁蛋白中的铁难以动员和利用。 ❖ 含铁血黄素存在于巨噬细胞等多种细胞中, 由于其在幼红细胞外,所以称为细胞外铁。 ❖ 幼红细胞中存在的细颗粒铁蛋白聚合体,称 为细胞内铁,这种幼红细胞称为铁粒幼细胞 。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 (三)总铁结合力及转铁蛋白饱和度
❖ 总铁结合力(total iron binding capacity J IBC)是指血清中转铁蛋白全部与铁结合后铁 的总量,可反映血浆转铁蛋白的水平,
❖ 需求量:健康成年男性及无月经的妇女,每 天需吸收铁0.5~ 1 mg,婴儿约为0.5~1.5mg ,有月经的妇女需1~2 mg;孕妇2~5mg。
铁代谢和铁稳态
铁代谢和铁稳态是指人体内铁的摄取、利用和排泄的过程,以及维持铁含量稳定的能力。
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主要参与血红蛋白的合成,负责输送氧气和携带二氧化碳。
因此,铁代谢和铁稳态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正常情况下,人体通过食物摄取铁,主要是血红素铁和非血红素铁。
血红素铁主要来自动物性食品,如红肉、动物肝等,而非血红素铁则主要来自植物性食品和一些补充剂。
铁的吸收主要在小肠部位完成,并依赖于特定的转运蛋白进行。
铁在体内被吸收后,大部分被用于合成血红蛋白,其余部分则被储存于肝脏、骨髓等组织中。
当身体需要时,储存的铁可以被调动起来用于血红蛋白的合成。
同时,人体也具备调节铁吸收和排泄的能力,以维持铁含量的稳定。
如果铁摄入不足或吸收不良,会导致缺铁性贫血;而铁过量则可能引发铁过载,对肝脏、心脏等器官造成损害。
因此,保持铁代谢和铁稳态的正常对维护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总的来说,人体内有一个完善的铁代谢和铁稳态调节系统,以确保铁的摄取、利用和排泄保持平衡,从而维护身体健康。
铁代谢的基础与临床
02
铁是多种酶的辅基,参与能量代谢过程中的氧化还原反应。
维持免疫功能
03
铁对维持免疫细胞的正常功能具有重要作用,缺铁可导致免疫
功能下降。
铁的吸收与分布
吸收部位
铁主要在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吸收。
吸收机制
分布特点
铁主要分布于红细胞、肌肉和肝脏等 组织,其中红细胞中的铁约占体内总 铁量的65%。
铁的吸收主要通过主动转运方式进行, 需要维生素C等辅助因子的参与。
铁的储存与利用
储存形式
铁在体内主要以铁蛋白和含铁血 黄素的形式储存。
利用过程
在需要时,铁从储存形式中被释放 出来,参与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的 合成。
调节机制
体内铁的储存和利用受到严格的调 节,以维持铁的平衡和生理功能需 求。
02
铁代谢的调控机制
铁调节蛋白
铁调节蛋白是一类在铁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蛋白质,主要参与铁的吸收、转运和 利用等过程。
糖尿病
总结词
铁过载与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铁过载可能通过影响胰岛素分泌和敏 感性而引发糖尿病。
详细描述
糖尿病患者中,铁过载可能增加胰岛 素抵抗和氧化应激,从而加重病情。 对于糖尿病患者,控制铁摄入和定期 监测铁代谢指标是必要的。
05
铁代谢的检测与评估
血清铁蛋白检测
总结词
血清铁蛋白是反映体内铁储备的重要指标,检测血清铁蛋白有助于评估是否存在缺铁或铁过载的情况 。
详细描述
转铁蛋白饱和度是指血清转铁蛋白结合铁的能力与转铁蛋白饱和度的百分比。正常值为 30-50%。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提示缺铁性贫血的风险增加,而饱和度过高则可能表明
铁过载。
红细胞参数检测
要点一
铁和血红素代谢PPT.
乳铁蛋白有抗菌作用,保护新生儿免受胃肠道感染。 微生物需铁,乳铁蛋白通过结合游离铁,从而抑制 其生长。
大肠杆菌则通过释放竟争性的铁螯合剂,特异性地将 铁转运到他们体内,从而于牛奶中铁的转运和储运。
3铁蛋白
铁蛋白是参与铁储存的主要蛋白,由蛋白多肽 外壳和中央铁-氢氧化物-磷酸盐核心组成。
还原剂如维生素C,胃内低的pH可将3价铁还 原为2价铁,有助于铁与配体的解离;
提高铁了在消化道中的利用率。
正常胃功能的缺陷,使铁的吸收大大减少。
铁吸收的主要部位是小肠,尤以十二指肠吸 收量最大。
吸收形式是游离铁和血红素铁(2价铁)。
当以血红素的形式进入时,在黏膜细胞的细 胞质中铁从卟啉环上被释放出来。
但当人体出现铁超负荷时,血清转铁蛋白被饱 和,出现血清游离铁。
进食这些食物后,会发生迅速的进行性感染。
正常个体进食这些食物,不会有症状。
细菌的生长分泌需要铁。
通常转铁蛋白对铁的紧密结合使铁不被细菌 利用。
但发生酸中毒,pH降低会显著降低转铁蛋白 对铁的结合力,较多细菌生长获得所需铁, 使个体易发感染。
四)铁利用的分子调控
1 铁调控蛋白(iron regulatory ,IRP): 能与某些mRNA的茎环结构特异结合,控制翻
译,对铁浓度变化发生反应的蛋白质。 在铁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分IRP-1和 IRP
-2。
2 铁反应元件(iron responsive ,IRE): 特异性的mRNA的茎环结构。有七种在铁代谢
如糖尿病患者易发感染。
转铁蛋白受体(transferring receptor)
介导转铁蛋白内化,进入胞内。 是一种跨膜蛋白,两个亚基通过二硫键相连成
异源二聚体。 每个亚基都有跨膜片段和胞外区,
大肠杆菌则通过释放竟争性的铁螯合剂,特异性地将 铁转运到他们体内,从而于牛奶中铁的转运和储运。
3铁蛋白
铁蛋白是参与铁储存的主要蛋白,由蛋白多肽 外壳和中央铁-氢氧化物-磷酸盐核心组成。
还原剂如维生素C,胃内低的pH可将3价铁还 原为2价铁,有助于铁与配体的解离;
提高铁了在消化道中的利用率。
正常胃功能的缺陷,使铁的吸收大大减少。
铁吸收的主要部位是小肠,尤以十二指肠吸 收量最大。
吸收形式是游离铁和血红素铁(2价铁)。
当以血红素的形式进入时,在黏膜细胞的细 胞质中铁从卟啉环上被释放出来。
但当人体出现铁超负荷时,血清转铁蛋白被饱 和,出现血清游离铁。
进食这些食物后,会发生迅速的进行性感染。
正常个体进食这些食物,不会有症状。
细菌的生长分泌需要铁。
通常转铁蛋白对铁的紧密结合使铁不被细菌 利用。
但发生酸中毒,pH降低会显著降低转铁蛋白 对铁的结合力,较多细菌生长获得所需铁, 使个体易发感染。
四)铁利用的分子调控
1 铁调控蛋白(iron regulatory ,IRP): 能与某些mRNA的茎环结构特异结合,控制翻
译,对铁浓度变化发生反应的蛋白质。 在铁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分IRP-1和 IRP
-2。
2 铁反应元件(iron responsive ,IRE): 特异性的mRNA的茎环结构。有七种在铁代谢
如糖尿病患者易发感染。
转铁蛋白受体(transferring receptor)
介导转铁蛋白内化,进入胞内。 是一种跨膜蛋白,两个亚基通过二硫键相连成
异源二聚体。 每个亚基都有跨膜片段和胞外区,
医学专题第六章铁代谢障碍性贫血4697
(500μg/L)(全血),或血液锌原卟啉(ZPP ) >0 .96μmo1/L(600μg/ L)(全血), 或FEP/ Hb>4.5μg/gHb。 ❖ (3)骨髓(ɡǔ suǐ)铁染色显示:骨髓(ɡǔ suǐ)小粒可染 铁消失,铁粒幼红细胞<15%。
第三十二页,共七十页。
❖ 四、其他 ❖ 如在有合并症的情况下(如感染、炎症、肿
❖ 降低见于先天性转铁蛋白缺乏症、肝硬化、 肾病综合征(大量排泄铁蛋白)、恶性肿瘤 、血色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第十七页,共七十页。
❖ 转铁蛋白饱和度(transferrin saturation, TS )是血清铁占总铁结合力的比值,它比血清 铁和总铁结合力能更敏感地反映机体(jītǐ)缺铁。
❖ 转铁蛋白饱和度增高见于铁利用障碍和铁负 荷过重;
❖ 缺铁性贫血(pínxuè)、感染、炎症、月经期、妊娠 时血清铁常降低;
❖ 血色病、溶血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时常升高 。
第十六页,共七十页。
❖ (三)总铁结合力及转铁蛋白饱和度 ❖ 总铁结合力(total iron binding capacity J
IBC)是指血清中转铁蛋白全部与铁结合后铁 的总量,可反映血浆(xuèjiāng)转铁蛋白的水平, ❖ 总铁结合力一血清铁=未饱和铁结合力 ❖ 总铁结合力增高见于缺铁性贫血、急性肝炎 、红细胞增多症等;
depletion erythropoiesis,IDE) ❖ 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
IDA)
第二十八页,共七十页。
❖ 一、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标准: ❖ (1)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男性Hb<120/L
,女性<110g/L,孕妇<100g/L;MCV < 80fl ,MCH < 26pg,MCHC< 0.31;红细胞形态 可有明显低色素表现。 ❖ (2)有明确(míngquè)的缺铁病因和临床表现。 ❖ (3)血清(血浆)铁<10.7μmol/L(60μg/dl ),总铁结合力>64.44μmol/L(360μg/dl) 。
第三十二页,共七十页。
❖ 四、其他 ❖ 如在有合并症的情况下(如感染、炎症、肿
❖ 降低见于先天性转铁蛋白缺乏症、肝硬化、 肾病综合征(大量排泄铁蛋白)、恶性肿瘤 、血色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第十七页,共七十页。
❖ 转铁蛋白饱和度(transferrin saturation, TS )是血清铁占总铁结合力的比值,它比血清 铁和总铁结合力能更敏感地反映机体(jītǐ)缺铁。
❖ 转铁蛋白饱和度增高见于铁利用障碍和铁负 荷过重;
❖ 缺铁性贫血(pínxuè)、感染、炎症、月经期、妊娠 时血清铁常降低;
❖ 血色病、溶血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时常升高 。
第十六页,共七十页。
❖ (三)总铁结合力及转铁蛋白饱和度 ❖ 总铁结合力(total iron binding capacity J
IBC)是指血清中转铁蛋白全部与铁结合后铁 的总量,可反映血浆(xuèjiāng)转铁蛋白的水平, ❖ 总铁结合力一血清铁=未饱和铁结合力 ❖ 总铁结合力增高见于缺铁性贫血、急性肝炎 、红细胞增多症等;
depletion erythropoiesis,IDE) ❖ 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
IDA)
第二十八页,共七十页。
❖ 一、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标准: ❖ (1)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男性Hb<120/L
,女性<110g/L,孕妇<100g/L;MCV < 80fl ,MCH < 26pg,MCHC< 0.31;红细胞形态 可有明显低色素表现。 ❖ (2)有明确(míngquè)的缺铁病因和临床表现。 ❖ (3)血清(血浆)铁<10.7μmol/L(60μg/dl ),总铁结合力>64.44μmol/L(360μg/dl)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胃酸 胃蛋白酶
血红素 珠蛋白
吸收
肠粘膜上皮细胞 血红素分解酶
.
铁
(3) 影响铁吸收的因素:
▲促进铁吸收: 还原物质,如Vit C、稀盐酸、果糖、氨基酸等,使Fe3+→ Fe2+;
▲铁吸收下降: 磷酸、草酸等可与铁形成不溶性铁酸盐;
▲抑制铁吸收: 植物纤维、咖啡、蛋、牛奶、抗酸药等。
.
(4)铁吸收的调控:
占摄入量的1/3
分为:血红素铁、非血红素铁
动物性食物: 含铁高,且为血红素铁,吸收率10%~25%;
蛋黄:
含铁多,但不易吸收
母乳、牛乳: 含铁低,但母乳中的铁吸收率高
植物性食物: 大豆>木耳、发菜、海带>麦芽、水果,
均为非血红素铁,吸收率1.7%~7.9%;
铁制炊具烹调食物可混入大量无机铁。
(2) 内源性铁——红细胞释放:
.
铁的转运:
进入肠粘膜细胞的Fe2+氧化成Fe3+
一部分
另一部分
与去铁蛋白(apoferritin)结合
与肠黏膜胞浆中的载体蛋白结合
形成铁蛋白(ferritin) 保存在肠黏膜细胞中
胞外 血液 与血浆中转铁蛋白 (trans-ferrin, Tf)结合
RBC破坏后释放的铁
随循环铁运到需铁及贮铁组织
肠黏膜细胞对铁吸收调节: 通过体内贮存铁和转铁蛋白受体(TfR)调控 ; 肠黏膜细胞生存期4~6天,对肠黏膜铁暂时保存。
▲体内铁充足或造血功能减退→TfR合成↓, SF合成↑ →肠黏膜细胞铁以SF存在胞内,随肠黏膜细胞脱落排出→吸收减少
▲体内缺铁或造血增加→TfR合成 ↑, SF 合成↓ →肠黏膜细胞铁进入血流→吸收增加
早产儿: 易发生缺铁 6月至2岁:缺铁性贫血高峰
▲ 4月后从母获得的铁已耗尽 ▲ 生长发育快、造血活跃,需铁量增加 ▲ 食物铁不足(牛乳和人乳中含铁较少)
.
(3)儿童期和青春期铁代谢特点
儿童期:较少发生缺铁 ▲ 摄入不足:偏食、食物搭配不合理 ▲ 慢性肠道失血:牛奶过敏、钩虫等
青春期: ▲发育快,需铁增加 ▲女性月经过多至铁丢失
占摄入量的2/3 红细胞衰老或破坏后释放的铁几乎全部再利用
.
3. 铁的吸收、转运、利用、储存、 排泄:
.
铁的吸收:
(1) 吸收部位: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 (2)吸收途径:食物铁以Fe2+形式吸收
游离铁: 植物食品中的铁 (胶状氢氧化高铁Fe3+) 胃蛋白酶
游离盐酸 Fe2+
吸收
血红素铁: 动物食品
血清铁+未饱和铁结合力 转铁蛋白饱和度(transferin satura- tion, TS) :
血清铁/ 血清总铁结合力
.
.
5. 胎儿期至青春期铁代谢的特点:
(1)胎儿期铁代谢特点
◆ 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 孕后期获得的铁最多,约4mg/d。
◆ 足月儿从母体获得的铁可满足生后4~5月之用; ◆ 早产儿从母体获铁少,易缺铁; ◆ 孕母严重缺铁可影响其对胎儿的铁供应
.
(2)婴幼儿期铁代谢特点
◆ 足月儿:4个月龄内不缺铁 ▲ 从母体获铁多,体内总铁75mg/kg ▲ “生理性溶血”铁释放 ▲ “生理性贫血”造血减低
铁的代谢
.
1. 人体内铁含量及分布:
•铁含量与年龄、性别、体重、Hb有关
新生儿 成人男性 成年女性
75mg/kg 50mg/kg 35mg/kg
.
以转运铁存在于血浆 存在于含铁酶 合成肌红蛋白
以铁蛋白含铁血红素形式 贮存于肝、骨髓、其他脏器
人体内铁的分布
.
合成Hb
2. 铁的来源
(1)外源性铁——从食物中摄取:
.
6. 概念:
血清铁(serum iron, SI): 正常情况下,血浆中的转铁蛋白(transferrin, Tf )仅有1/3与
铁结合,此结合的铁称为血清铁。 未饱和铁结合力:
其余约2/3转铁蛋白仍具有与铁结合的能力,体外加入一定量 的铁可使其成饱和状态,所加入的铁即量为未饱和铁结合力。 血清总铁结合力(total iron binding capacity, TIBC):
利用
.
贮存
铁的利用:
(1)合血红蛋白: 铁
骨髓 → 幼红细胞 → 线粒体 原卟啉
血红素 珠蛋白
血红蛋白
(2)合成肌红蛋白 (3)与酶(单胺氧化酶等)结合
.
铁的储存:
◆ 未被利用的铁以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形式贮存
◆ 贮存铁可再利用:
铁蛋白中的Fe3+
还原酶
Fe2+释放
氧化酶 Fe3+
转铁蛋白
需铁组织
.
铁的排泄:
◆ 极少排出,小儿约每日15µg/kg ◆ 主要随脱落的肠粘膜细胞、红细胞和胆汁 由肠道排出;
少数经肾脏、汗腺、脱落的表皮细胞排出。
.
4. 铁的需要量:
小儿由于生长发育的需要,每日需摄入的铁量 较成人多。 ◆成熟儿:生后4个月至3岁,每天约需铁4mg
(食物中每日5~15mg) ◆早产儿:需铁较多,约2mg ◆ 各年龄儿总摄入量不宜超过15mg·d
血红素 珠蛋白
吸收
肠粘膜上皮细胞 血红素分解酶
.
铁
(3) 影响铁吸收的因素:
▲促进铁吸收: 还原物质,如Vit C、稀盐酸、果糖、氨基酸等,使Fe3+→ Fe2+;
▲铁吸收下降: 磷酸、草酸等可与铁形成不溶性铁酸盐;
▲抑制铁吸收: 植物纤维、咖啡、蛋、牛奶、抗酸药等。
.
(4)铁吸收的调控:
占摄入量的1/3
分为:血红素铁、非血红素铁
动物性食物: 含铁高,且为血红素铁,吸收率10%~25%;
蛋黄:
含铁多,但不易吸收
母乳、牛乳: 含铁低,但母乳中的铁吸收率高
植物性食物: 大豆>木耳、发菜、海带>麦芽、水果,
均为非血红素铁,吸收率1.7%~7.9%;
铁制炊具烹调食物可混入大量无机铁。
(2) 内源性铁——红细胞释放:
.
铁的转运:
进入肠粘膜细胞的Fe2+氧化成Fe3+
一部分
另一部分
与去铁蛋白(apoferritin)结合
与肠黏膜胞浆中的载体蛋白结合
形成铁蛋白(ferritin) 保存在肠黏膜细胞中
胞外 血液 与血浆中转铁蛋白 (trans-ferrin, Tf)结合
RBC破坏后释放的铁
随循环铁运到需铁及贮铁组织
肠黏膜细胞对铁吸收调节: 通过体内贮存铁和转铁蛋白受体(TfR)调控 ; 肠黏膜细胞生存期4~6天,对肠黏膜铁暂时保存。
▲体内铁充足或造血功能减退→TfR合成↓, SF合成↑ →肠黏膜细胞铁以SF存在胞内,随肠黏膜细胞脱落排出→吸收减少
▲体内缺铁或造血增加→TfR合成 ↑, SF 合成↓ →肠黏膜细胞铁进入血流→吸收增加
早产儿: 易发生缺铁 6月至2岁:缺铁性贫血高峰
▲ 4月后从母获得的铁已耗尽 ▲ 生长发育快、造血活跃,需铁量增加 ▲ 食物铁不足(牛乳和人乳中含铁较少)
.
(3)儿童期和青春期铁代谢特点
儿童期:较少发生缺铁 ▲ 摄入不足:偏食、食物搭配不合理 ▲ 慢性肠道失血:牛奶过敏、钩虫等
青春期: ▲发育快,需铁增加 ▲女性月经过多至铁丢失
占摄入量的2/3 红细胞衰老或破坏后释放的铁几乎全部再利用
.
3. 铁的吸收、转运、利用、储存、 排泄:
.
铁的吸收:
(1) 吸收部位: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 (2)吸收途径:食物铁以Fe2+形式吸收
游离铁: 植物食品中的铁 (胶状氢氧化高铁Fe3+) 胃蛋白酶
游离盐酸 Fe2+
吸收
血红素铁: 动物食品
血清铁+未饱和铁结合力 转铁蛋白饱和度(transferin satura- tion, TS) :
血清铁/ 血清总铁结合力
.
.
5. 胎儿期至青春期铁代谢的特点:
(1)胎儿期铁代谢特点
◆ 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 孕后期获得的铁最多,约4mg/d。
◆ 足月儿从母体获得的铁可满足生后4~5月之用; ◆ 早产儿从母体获铁少,易缺铁; ◆ 孕母严重缺铁可影响其对胎儿的铁供应
.
(2)婴幼儿期铁代谢特点
◆ 足月儿:4个月龄内不缺铁 ▲ 从母体获铁多,体内总铁75mg/kg ▲ “生理性溶血”铁释放 ▲ “生理性贫血”造血减低
铁的代谢
.
1. 人体内铁含量及分布:
•铁含量与年龄、性别、体重、Hb有关
新生儿 成人男性 成年女性
75mg/kg 50mg/kg 35mg/kg
.
以转运铁存在于血浆 存在于含铁酶 合成肌红蛋白
以铁蛋白含铁血红素形式 贮存于肝、骨髓、其他脏器
人体内铁的分布
.
合成Hb
2. 铁的来源
(1)外源性铁——从食物中摄取:
.
6. 概念:
血清铁(serum iron, SI): 正常情况下,血浆中的转铁蛋白(transferrin, Tf )仅有1/3与
铁结合,此结合的铁称为血清铁。 未饱和铁结合力:
其余约2/3转铁蛋白仍具有与铁结合的能力,体外加入一定量 的铁可使其成饱和状态,所加入的铁即量为未饱和铁结合力。 血清总铁结合力(total iron binding capacity, TIBC):
利用
.
贮存
铁的利用:
(1)合血红蛋白: 铁
骨髓 → 幼红细胞 → 线粒体 原卟啉
血红素 珠蛋白
血红蛋白
(2)合成肌红蛋白 (3)与酶(单胺氧化酶等)结合
.
铁的储存:
◆ 未被利用的铁以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形式贮存
◆ 贮存铁可再利用:
铁蛋白中的Fe3+
还原酶
Fe2+释放
氧化酶 Fe3+
转铁蛋白
需铁组织
.
铁的排泄:
◆ 极少排出,小儿约每日15µg/kg ◆ 主要随脱落的肠粘膜细胞、红细胞和胆汁 由肠道排出;
少数经肾脏、汗腺、脱落的表皮细胞排出。
.
4. 铁的需要量:
小儿由于生长发育的需要,每日需摄入的铁量 较成人多。 ◆成熟儿:生后4个月至3岁,每天约需铁4mg
(食物中每日5~15mg) ◆早产儿:需铁较多,约2mg ◆ 各年龄儿总摄入量不宜超过15mg·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