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与社会分层

合集下载

韦伯

韦伯

二、价值中立与价值关联: ◆韦伯将知识分为两类:实然知识和应然知识。 韦伯认为,一门经验科学不能告诉他人他应该做什么,而只能告诉 人们他能够做什么,以及在特定情况下,他希望去做什么。像社 会学这样的经验科学是以了解“实然”为已任的,只能以研究现 象的“实然”为任务,而不应涉入“应然”或规范知识与价值判 断的领域。 ◆韦伯区别实然和应然的目的,显然是为了在社会学这样的经验科学 中驱逐道德意图,保持社会学在研究社会现象时的“价值中立” 性质。 ◆韦伯坚持价值中立原则有其特殊的社会背景:在其生活年代,整个 德国的社会科学被那些认为必须用讲演和著述捍卫德意志帝国事 业的人把持着,他们进行研究的目的是增加祖国的荣誉,是所谓 的“爱国主义”。这一事实使韦伯深感震惊,为了反对这种亵渎 科学家天职的行为,他诉诸“价值中立”概念,希望能彻底地将 社会科学从为当权者服务的桎梏下解放出来。
三、李凯尔特为核心的新康德主义 新康德主义: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西欧各国特别是 在德国流行的一个提倡复兴康德哲学的流派。其主要观 点之一是将自然科学与社会历史科学对立起来,认为自 然科学是关于事实(是什么)的科学,社会历史科学是 关于价值(应该是什么)的科学。前者利用一般化的方 法,以探求普遍的规律,后者利用个别化的方法,以描 述特殊的事件。
宗教的四种理想类型
禁欲主义 神秘主义
入世 出世
新教 天主教
儒 • [基督教简史] 1.原基督教的一分为二: 1054年分裂为天主教(罗马公教) 和东正教(希腊正教)。 2.天主教的一分为二:十六世纪中叶,新教的产生 。 • [马丁· 路德改革 ]
三、科层制 1.科层制:也称官僚制,指权力依职能和职位分工和分层、以规则 为管理主体的管理方式和组织体系。 2.科层制中官员的特征: 3.官僚制具有以下特点: ♂有正式规章。 ♂有明确分工。 ♂权力分层。 ♂按正式规则发生公务关系。 ♂任职资格要通过考核和任命。 优缺点:科层制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根据组织目标合理地分解了 组织权力,提供了组织内各方面有效合作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 排除了组织管理中的不稳定因素,有助于提高组织活动的效率。 但是,由于科层制(官僚制)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组织成员的个 性特征,等级森严,任何行动都受到正式规则的严格束缚,使得 组织成员的创造性,主动性受到压抑,容易滋生墨守成规、繁文 缛节的官僚主义,组织沟通容易出现障碍,从而导致组织效率的 降低。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读书笔记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读书笔记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读书笔记马克斯·韦伯,一个人文科学几乎无法被绕开的人物,《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是马克斯·韦伯著作,《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读书笔记。

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读书笔记,欢迎阅读,希望对你能够提供帮助。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读书笔记一导论中,韦伯阐述了本书的研究目的。

韦伯的思考首先是从文化方面入手的。

韦伯提出了疑问:是什么因素导致的那些仅在西方文化中存在的普遍意义的文化现象。

韦伯先从一些普遍的文化领域举例说明,通过对科学、法学、史学政治学、音乐、建筑的对比发现一个现象,即最初西方与其他地域的文化是差不多的,但是随着时间推移西方文化日趋战象现代化,具有理性主义的特征,而其他地域却仍维持旧有的文化,仅是经验知识的积累。

之后韦伯从这些普遍领域延伸到对现代生活中最具决定命运的力量—资本主义。

这里韦伯对资本主义进行新的诠释,他认为资本主义并不是对财富的贪欲,反而是对这种非理性欲望的一种抑制或者至少一种理性的缓解。

资本主义是靠持续的、理性的、资本主义的方式的企业活动来追求利润并且是不断再生的利润。

韦伯认为“资本主义的经济行为”首先是依赖于和平的获利机会的行为,其次根据理性的要求其行为要根据资本核算来调节,并且以货币形式进行资本核算。

但是这种“资本主义的经济行为”不仅在西方,在其他地域也是早已存在的,并且他们也都存在着某些相同点:1.事务与家庭的分离(共有财产与私有财产的分离),2.理性的簿记方式。

但是由于西方之外的那些地域的非理性和投机行为使得这两个特点没有得到完全的发展,而西方不仅得到大规模发展,同时还有其他地域所不具备的理性的劳动组织方式—自由劳动,这就是西方资本主义忽的规模化发展,并产生了新的类型、形式和方向,其他地区却仍处在萌芽的状态而停滞不前。

西方产生的自由劳动这种资本主义的组织方式对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结构产生了重要影响,使其出现了公民的概念,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斗争也随之出现。

社会分层

社会分层

社会分层考点一、名词解释1.【社会分层】(P1):指社会成员、社会群体因社会资源占有不同而产生的层化或差异现象,尤其是指建立在法律、法规基础上的制度化的社会差异体系。

2.【社会结构】(P5):指社会各要素或各部分相互之间的一种比较稳定的关系模式或互动模式。

3.【地位相悖】(P19):声位地位与经济地位常常不一致,比如声望地位很高的人财产地位却可能比较低,对于这种不一致的情况,社会学称之为“地位相悖”。

4.【先赋地位】(P21):指一个人与生俱来的、不经过后天努力就获得的地位。

【自获地位】(P21):指不是先天具有的,而是通过后天努力而获得的地位。

(此题是2选1的考,所以归结为一点)5.【阶级关系结构化】(P98):吉登斯认为社会上存在的三种市场能力可产生相应的三个基本阶级,在转化过程中有一些因素发挥作用,这个过程称之为阶级关系结构化。

6.【社会屏蔽】(P110):各个社会集团都试图将获得资源的机会和可能性归属到具有某种资格的小圈子里,社会屏蔽就是为此设定的这样一套资格的程序。

社会排他(P110)本质上它是一个社会集团采用合法手段牺牲另一个社会集团的利益,从而维护自身的利益。

7.【文化缓冲带】(P116):在中产阶级与工人阶级之间存在着的由大量低层白领构成的社会流动缓冲区。

8.【晕轮效应】(P175)除供应与需求外,有时候一些象征意义或假象也会影响社会地位和报酬。

9.【精英配置】(P303)指社会中不同类型精英群体的比例关系。

10.【社会距离】(P18)是反映社会关系亲密程度和等级的指示,可以用来区分社会阶级。

11.【权利】(P56):指在一种社会关系内,行动者即使遇到反抗也能贯彻自己意志的可能性,不管这种可能性是建立在什么样的基础之上。

12.【权威】(P56):是有特定内容的命令被特定的人群服从的可能性。

13.【社会流动】(P2):指人们的地位、位置的变化,它包括个人或群体在社会分层结构中的位置的变化和地理空间结构中位置的变化两个方面。

波普诺《社会学》目录 大纲

波普诺《社会学》目录 大纲

第一部分导论第一章社会学导言一、什么是社会学1、社会学的研究方式;2、社会学:显而易见的科学吗;3、社会学的基本假设;4、社会学的“为什么”;5、社会学的解释;6、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二、社会学的历史及其发展1、经典人物;2、美国社会学的发展三、社会学理论1、功能主义的视角;2、冲突论的视角;3、互动论的视角;4、对三种视角的简要评价四、应用社会学1、社会学与社会;2、为什么学习社会学第二章社会学研究的过程一、研究过程1、社会学解释;2、变量分析;3、统计控制和多变量分析;4、社会研究的阶段二、研究方法1、调查研究;2、试验;3、观察;4、第二手分析;5、研究策略三、社会研究中的客观性和伦理学1、客观性和偏见;2、社会研究中的伦理问题;3、道德中立第二部分社会组织与个体第三章文化一、什么是文化1、文化的定义;2、文化的演进二、文化的构成1、符号;2、价值观;3、规范;4、物质文化三、文化的分析1、文化分析的视角;2、文化的差异和统一;3、种族中心主义和文化相对性;4、亚文化;5、文化整合;6、文化变迁四、美国人的价值观1、美国人的传统价值观;2、对美国人价值观的其他分析第四章社会与社会结构一、社会结构二、社会结构的单位1、地位;2、角色;3、社会群体和组织;4、宏观社会结构三、社会的类型1、社会的生存方式;2、公社社会和社团社会四、关于社会的几种理论视角1、功能主义的理论视角;2、冲突论的理论视角第五章社会互动与社会网络一、什么是社会互动二、符号互动论1、乔治•赫伯特•米德;2、符号互动论的原理;3、共享定义;4、批评三、关于社会互动的其他理论1、拟剧论;2、本土方法论四、非语言沟通1、体态语言;2、个人空间五、社会互动的形式1、交换;2、合作;3、冲突;4、竞争;5、强制六、社会网络1、网络特性2、小世界研究;3、网络分析的重要性第六章社会化一、人类生物学与社会化二、婴幼儿的社会化1、与人类的接触;2、情感发展三、人格发展理论1、查尔斯•库利:镜中我;2、乔治•赫伯特•米德:角色借用;3、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无意识;4、艾里克•艾里克逊:认同危机;5、让•皮亚杰:认知发展四、养育孩子的方式五、社会化的主体1、家庭;2、学校与日托中心;3、同辈群体;4、大众传媒六、生命历程中的社会化1、青春期与青年期;2、成年期;3、晚年生活;4、死亡与濒临死亡七、再社会化八、社会化与人的自由第七章群体与组织一、社会群体的性质1、什么是社会群体;2、初级群体与次级群体;3、我们为什么形成群体二、群体结构1、群体规模;2、群体规范;3、群体角色三、群体是怎样运作的1、决策;2、遵从;3、群体界线:内群体和外群体;4、参照群体四、组织的特性1、组织目标和特征;2、组织结构;3、科层制五、组织过程和变迁1、制度化;2、组织变迁六、组织选择1、美国社会中的志愿者协会;2、弹性组织;3、日本人的选择七、组织与现代社会:一个人文主义的观点第八章越轨,犯罪和社会控制一、越轨的本质1、越轨的定义;2、社会控制和越轨;3、越轨的社会功能和功能障碍二、关于越轨的理论视角1、生物学视角中的越轨;2、心理学视角中的越轨;3、社会学视角中的越轨三、犯罪和刑事司法系统1、犯罪的种类;2、犯罪统计;3、美国社会的高犯罪率;4、犯罪控制:刑事司法系统第三部分社会不平等第九章社会分层一、有价值物的分配1、收入与财富;2、权力;3、声望二、社会地位与地位等级1、辨认社会地位;2、社会地位的等级评定;3、地位不一致三、历史上的分层制度1、奴隶制;2、种姓制;3、等级制四、社会阶级1、阶级分化;2、阶级意识与虚假意识五、社会流动1、开放社会与封闭社会;2、社会流动的条件;3、妇女的社会流动六、分层理论1、功能主义理论;2、冲突理论;3、伦斯基的理论七、其他社会的分层与流动1、英国:阶级社会与福利国家;2、巴西:传统与发展第十章美国的社会阶级与贫困问题一、美国的社会阶级1、下层阶级;、工人阶级;3、下层中产阶级;4、上层中产阶级;5、上层阶级;二、美国的社会流动三、生活机会中的阶级差异1、社会阶级,健康与寿命;2、社会阶级与法律;3、社会阶级与教育;4、社会阶级与社会参与四、贫困1、贫困的定义;2、贫困发生率;3、穷人与就业;4、贫困的原因五、社会福利1、社会福利简史;2、美国的社会福利制度;3、社会福利中的问题;4、社会福利制度评论第十一章民族,种族与少数民族一、民族与种族群体(上)(下)1、民族群体;2、种族群体;3、美国的少数民族群体二、对少数民族的偏见与歧视1、偏见;2、歧视;3、偏见与歧视的变化形式三、少数民族的关系模式1、接受模式;2、排斥模式;3、美国的结构性不平等四、少数民族成员的社会反应与心理反应1、被动接受;2、个人攻击行为与暴力行动;3、集体抗议;4、自我隔离;5、自愿同化第十二章社会中的年龄和健康问题一、年龄与社会1、人口的变化;2、生命阶段的历史发展;3、年龄与社会结构;4、年龄歧视二、变老1、生理变化;2、社会老年学的观点三、美国老年人的社会状况1、退休;2、居住;3、健康与个人照顾四、其他社会的老年人1、中国:尊敬老人;2、以色列吉布兹:老年人的整合;3、艾克:弃老五、美国的健康与医疗保健1、健康的社会分布;2、医院保健系统六、医疗保健存在的问题1、生活的医学化;2、用医学技术保存生命;3、医疗费用上升的危机;4、艾滋病:社会,经济和道德问题第十三章性别一、两性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差异1、生理差异;2、心理差异二、性别角色1、性别角色的社会简史;2、性别角色的社会化;3、成人的性别角色三、性别与不平等(上)1、性别分层的社会学理论;2、性别歧视;3、性别与婚姻;4、性别与工作;三、性别与不平等(下)5、性别与政治;6、女权运动第四部分社会设置第十四章家庭一、社会中的家庭1、功能主义的观点;2、冲突论的观点二、家庭结构1、亲属与家庭;2、核心家庭与扩展家庭;3、家庭中的权威;4、婚姻居所;5、世系与继承三、婚姻,离婚和寡居1、选择一位婚姻伴侣;2、求爱和罗曼蒂克式的爱情;3、婚姻;4、离婚和再婚;5、寡居四、变迁中的美国家庭1、人口趋势;2、单亲家庭和继父母家庭;3、工作与家庭;4、家庭暴力;5、婚姻与核心家庭的关系;6、家庭的未来第十五章教育一、社会学视野中的教育1、功能主义的观点;2、冲突论的观点二、教育组织1、教育的普及;2、美国的教育组织;3、教育组织模式;4、政府的支持和父母的选择;5、教师和学生的角色;6、对学生的评价三、美国教育的趋势和问题1、对美国教育的批评;2、教育革新;3、私立教育;4、教育和少数民族;5、教育和平等四、教育的影响1、教育和收入;2、教育和价值观第十六章宗教一、宗教与社会1、宗教的类别;2、宗教与人类境况;3、功能主义视角:宗教与社会稳定;4、冲突论视角:宗教与社会变迁二、宗教组织1、宗教的要素;2、宗教组织的类型三、美国生活中的宗教1、宗教与美国文化;2、宗教成员资格及宗教倾向;3、宗教参与;4、新宗教意识四、社会中的宗教:一种长远的观点1、起源与发展;2、世俗化讨论第十七章权力,政治和政府一、权力,权威和国家1、权力;2、权威与权力的合法化;3、国家;4、关于政治权力分配的几种观点二、政府形式1、民主政体;2、集权主义;3、独裁主义三、美国政治与政府1、历史和文化背景;2、政治参与;3、政党;4、利益群体与院外活动;5、军事_产业联合体;6、谁统治美国四、社会学与国家:一种人文观点第十八章经济与劳动一、经济1、经济的历史演变;2、现代经济的构成二、经济制度1、资本主义制度;2、社会主义制度;3、混合经济三、美国的经济制度1、历史与文化背景;2、合作资本主义;3、经济集中与双重经济;4、政府与劳工组织的作用;5、经济全球化四、劳动社会学1、工人的异化与满意度;2、美国的劳动倾向;3、跨文化观点:日本的经济与劳动五、社会与市场:一种人文观点第五部分社会环境和社会变迁第十九章人口与生态一、人口研究1、人口研究的数据来源;2、人口结构:性别与年龄二、人口变化的要素1、出生率;2、死亡率;3、移民三、人口增长与社会1、世界人口增长;2、生育控制;3、美国的人口增长与变化四、生态学与环境社会学1、人口密度与人类行为;2、生态系统;3、地球生态系统第二十章城市,城市化和社区变迁一、城市的起源和成长;1、最初的人类社区;2、城市的诞生;3、前工业时代的欧洲城市发展二、工业革命后的城市化1、美国的城市化;2、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三、美国大都会的结构和发展1、大都会社区;2、大都会的兴衰;3、城市生态学四、城市生活和文化1、社区生活的变迁;2、关于城市生活方式的研究视角;3、城市生活方式的经验研究;4、郊区生活五、美国大都市问题和城市危机1、老中心城市的问题;2、大都会的离析和蔓延;3、城市规划与城市重建;4、冲突理论与城市危机;5、美国城市的未来第二十一章集合行为和社会运动一、集合行为的性质和发生的条件1、集体行为的性质;2、集合行为发生的条件二、集群与大众行为1、集群的类型;2、集群行为理论;3、大众行为三、传播与集合行为1、谣言与闲话;2、公众舆论四、社会运动1、社会运动的类型;2、社会运动的过程;3、社会运动发展的一个现代理论:资源动员第二十二章社会和文化变迁一、社会变迁的原因1、物质环境;2、人口;3、技术;4、非物质文化;5、文化进程;6、经济发展;7、有目的地促进变迁二、社会变迁的理论1、社会文化进化论;2、循环论;3、功能主义者的观点;4、冲突论的观点三、第三世界的经济发展1、第三世界经济发展的条件;2、第三世界的经济困境:冲突论的观点;3、经济发展的比较研究四、现代化的构成要素五、发达社会的未来1、后工业社会;2、悲观主义情结:增长的极限;3、乐观主义情结:未来主义波普诺《社会学》笔记第一部分导论第一章社会学导言绪论1、社会学是一种关于人类社会和社会互动的系统的、客观的研究。

试析古代雅典民主产生的条件

试析古代雅典民主产生的条件

试析古代雅典民主产生的条件
古代雅典的民主产生于公元前571年,是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民主政治形式,给后世社会注入了民主思想,成为西方民主制度的范本。

雅典民主体系的形成,离不开已经存在的各种条件,那么是什么导致了古代雅典民主产生的。

我们来深入探析。

1.社会分层制度。

我国古代实行分封制,等级较严格,但雅典早期的社会分层制度较为温和,参与到社会管理中,帮助起到了稳定社会秩序,并且有利于雅典民主的产生。

二、自由AI观念。

雅典政治、文学、哲学中都强调对自由利益的保护,其重要代表犹太教主义,海德格尔等哲学家在他们的著作中,都普遍提倡自由主义。

为了保护社会的公正,起到了促进民主的作用。

三、启蒙运动。

雅典古典政治家苏格拉底提出的“自由与平等”原则,让一些市民重拾信仰,倡导市民参与政治,形成民主意识,并最终形成民主的制度,为民主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四、制度体系。

雅典出现了大公众会议、少数议事会和大会议等政治制度,把民主政治与规则制度结合起来,使市民在日常政治事务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这不仅给雅典民众代表他们的权利,也有利于民主思想的发展。

五、宗教因素。

雅典古典时期宗教信仰繁荣,以希腊神话宗教为主,特别是神话改革者大伽利略影响了古典时期的宗教信仰,让人们有开放的思想,实行信任的政治,这也有助于雅典民主的产生。

以上就是古代雅典民主产生的条件。

我们可以看出,雅典民主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分层阶级制度,自由主义思想,社会启蒙,社会制度,以及宗教因素的制约。

各种条件的加起来,使这一形式的民主治理能够建立起来,成为历史上最早的民主政治。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读书笔记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读书笔记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读书报告一、内容提要在当代社会科学领域,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是最具影响力也最具争议的学者之一。

他一生致力于社会、经济和政治问题研究,完成了大量学术著作,为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马克斯∙韦伯在1904-1905年以论文的形式发表了《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在此书中,韦伯从精神气质的文化角度探究,并且严密地论证出了宗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内在的亲和力。

二、关键词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天职禁欲主义资本主义精神三、正文1、作者学术著作、学术生涯本书的作者是马克斯·韦伯(德语:Max Weber,1864-1920),德国著名社会学家,政治学家,哲学家,是现代一位最具生命力和影响力的思想家。

1881年韦伯进入海德堡大学学习法律,1883年在斯特拉斯堡服兵役一年,之后转入柏林大学完成学业。

1889年获法学博士学位,并取得开业律师资格。

1891年任柏林大学法学讲师,1892年升为副教授,学术重心从法学转向经济学。

受“社会政策研究会”委托,分析德国东部农业社会结构变迁及其对德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以此为基础发表多篇文章,开始其对德国政治经济转型的具体分析。

1894-1896年先后任弗莱堡大学和海德堡大学经济学教授。

由于严重的神经疾病,在1898-1917年整整20年间不得不脱离教职,至1918年韦伯重新执教担任维也纳大学教授。

韦伯还曾以专家身份作为德国政府代表团成员出席巴黎和会,在会上反对签署《凡尔赛和约》。

韦伯虽然患有严重的神经性疾病,但勤奋治学,长年坚持学术研究。

同时还积极从事社会活动,韦伯曾与其他学人共同创办了《社会科学与社会政治文献》并担任编辑,德国社会学学会也是在韦伯帮助下建立的。

马克斯·韦伯与卡尔·马克思和爱米尔·杜尔凯姆(涂尔干)被并列为现代社会学的三大奠基人。

韦伯以及他的同僚维尔纳·松巴特(也是德国社会学最知名的代表人物)采纳的则是反实证主义的路线,这些著作开始了反实证主义在社会科学界的革命,强调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在本质上的差异。

欧洲中世纪社会阶层和宗教制度

欧洲中世纪社会阶层和宗教制度

欧洲中世纪社会阶层和宗教制度欧洲中世纪,是一个由强调等级制度的维持和宗教意识的笼罩的时期,其中社会阶层和宗教制度是欧洲社会最具代表性的制度。

因此,本文将以欧洲中世纪的社会阶层和宗教制度为主要论述对象,来探究该历史时期的相关内容。

一、中世纪欧洲的社会阶层欧洲中世纪的社会阶层可以分为三个主要等级:贵族、教士和平民。

1.贵族在中世纪欧洲,贵族阶层由拥有财产、土地和财富的家族组成。

他们在当时的社会和政治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因为他们是君主们社会政治的中流砥柱。

此外,贵族之间也存在着等级划分,有权势、规模、声望和经济实力不同的贵族。

像英国的王子和公爵、法国的大贵族和德国的各地领主等,都是贵族等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教士教士是欧洲中世纪的独特阶层,他们依附于教会而存在。

教士阶层包括不同种类的人,如修道士、传道士、神职人员等。

他们在当时的社会中扮演着文化、道德和精神指导者的角色。

教士也有着自己的等级划分,例如主教、牧师、修女和修士等等。

3.平民在中世纪欧洲,平民是指没有贵族和教士身份的人。

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农民、手工业者、商人和劳动者,生活简单而贫困。

然而,由于社会和经济结构的演变,平民阶层在中世纪后期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并开始向上流动,他们的社会地位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二、中世纪欧洲的宗教制度在中世纪欧洲,教会的权力几乎遍布了整个欧洲大陆,而教会也是所有制定法律和规章的最高法院。

人们的宗教信仰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宗教制度也有其独特的体系和规模。

1.天主教在中世纪欧洲,天主教是最主要的宗教内容,基于这种宗教信仰而出现了许多的宗教建筑和学校。

宗教机构比较集中,群众参与度也很高。

但由于教会内部复杂的等级制度和污七秽八的现象,引起了许多的反抗和质疑。

许多人也拒绝接受中世纪欧洲的官方宗教。

2.异端运动在中世纪欧洲,异端运动被认为是与天主教相对立的运动,它代表着对传统宗教信仰的一种质疑和拒绝,也使人们意识到教会权力的局限性和缺点。

社会学内容

社会学内容

社会学内容
社会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结构、社会关系及其变迁的学科,它研究的范围涵盖从社会结构到政治、宗教、家庭、社会变迁等方面,其研究内容及方法跨越了多种学科。

1. 人类社会结构:人类社会结构包括社会分层、社会关系、社会结构、社会地位、社会信仰、社会秩序等方面。

社会分层是社会学的核心概念,它是一个由贫富、社会地位及生活圈组成的综合性概念,它指向着财富、社会地位、文化信仰、仪式行为等与社会经济斗争有关的内在联系。

2. 社会关系:社会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包括友谊、亲属关系、社会支持关系以及社会分层关系等。

这类关系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如家庭、学校、社会地位、文化和宗教信仰等。

研究人员可以通过观察和实证研究来了解社会关系的构成以及变化,从而分析出人类社会结构的演变规律。

3. 社会变迁:社会变迁是指社会变革,它可以表示为社会发展的阶段性、持续性变化。

社会变迁受到社会条件、社会机制、宗教信仰、文化习俗等不同因素的影响,也受到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条件及结构的变化。

从社会变迁中可以推断出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为政策制定以及社会变革提供建议。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整理.ppt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整理.ppt
浸礼宗多数教会的特点为: ①在一切信仰与实践问题上,最高权威是基督与《圣经》 ②只对信徒施洗,因为洗礼是基督徒的标志 ③教会生活的基础是信徒与上帝以及信徒之间的盟约。
④在教会生活中,所有基督徒一律平等,牧师执事等只有特殊责任 而无特殊地位。
第五章 苦行主义与资本主义精神
加尔文宗凭什么成果辨别真正的信仰呢? 答:凭借一种足以增加上帝荣耀的基督徒行为。
⑶循道宗(Methodism ):又称卫斯理宗(Wesleyans)、监理 宗,是基督教新教主要宗派之一。
该宗认为传统教会的活动方式已不足以应付新的社会问题,主张 着重在下层群众中进行传教活动,宣称求得“内心的平安喜乐” 便是幸福。
⑷ 浸礼宗:基督教新教宗派之一。 因反对婴儿受洗 主张只 对理解受洗意义的信徒施洗,洗礼采用全身浸入水中,不用点 水于额的方式 故名。浸礼宗多数教会在一切信仰与实践问题 上以《圣经》为最高权威;教会由信徒即有信仰和体验的人 组成;在教会生活中所有信徒一律平等,于1836年传入中国。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The protestant ethic and the spirit of capitalism
目录
作者导言‥‥‥‥ ‥ ‥‥‥‥‥ ‥‥‥‥‥‥‥‥‥ 1
第一部分 问题
第一章 宗教关系与社会分层‥‥‥‥‥‥‥‥‥‥‥16 第二章 资本主义精神 ‥‥‥‥‥‥‥‥‥‥‥‥‥ 27 第三章 路德的“天职观”‥‥‥‥‥‥‥‥‥‥‥‥51
“趁着白日做差我来者的工”,根据上帝明确指示, 不是休闲与娱乐,而是劳动才能增加上帝的荣耀。
加尔文将苦行主义世俗化,认为一个人的信仰有必 要在职业活动中得到验证,即把原来出世、超世的 隐修式的苦行主义精神,置换成了被上帝预先选定 而又生活在尘世间的圣徒式的苦行主义精神。

古代玛雅文明的社会结构与宗教信仰

古代玛雅文明的社会结构与宗教信仰

古代玛雅文明的社会结构与宗教信仰古代玛雅文明是世界上最辉煌的文明之一,其社会结构和宗教信仰深深影响了当时玛雅人的生活和文化。

在这个浩瀚而精彩的话题中,我们将逐渐揭开这个神秘文明的面纱。

一、社会结构玛雅人的社会结构严格分层,统治阶层包括统治者、贵族和祭司,底层则是农民和奴隶。

统治者通常被视为神明的化身,他们承担着领导国家、保护人民的重任。

贵族阶层在经济和政治上享有特权,控制着土地和财富的分配。

祭司则是玛雅文明中至关重要的存在,他们负责宗教仪式和预测未来。

农民是社会的基础,他们主要从事农业和手工业,为整个社会的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奴隶则是被征服的人们,他们没有自由,被用作劳动力或祭品。

二、社会等级与权力结构玛雅文明的社会等级与权力结构密不可分。

国家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皇帝”,他们拥有极高的地位和权力,被视为神圣的存在。

在玛雅社会中,统治者是国家的精神领袖,他们掌握着政治、军事和宗教的权力。

权力被世袭制度所限制,即使统治者年幼或失去能力,由于玛雅人深信他们代表了神的意愿,所以他们仍然能继续统治。

三、宗教信仰宗教在玛雅文明中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宗教信仰贯穿了人们的生活。

玛雅人崇拜众多的神祇,包括太阳神、雨神、守护神等。

他们相信人类与神明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通过祭祀和祭品来祈求神的恩典和保佑。

玛雅人将时间与宇宙紧密结合在一起,他们使用日历系统来追踪时间和预测吉凶。

玛雅日历的精确性和复杂性令人惊叹,它反映了玛雅人对时间和宇宙秩序的深入理解。

四、神庙和城市规划玛雅人建造了许多壮观的神庙和城市,这些建筑是玛雅文明的象征。

神庙是玛雅人举行宗教仪式和祭祀活动的场地,同时也是展示玛雅建筑与艺术水平的重要标志。

神庙的设计精美,通常有阶梯结构,至高点为神坛。

城市规划也是玛雅文明的特色之一,玛雅城市的规划布局与宇宙秩序相呼应,象征着宇宙与人类社会的共生关系。

五、失落的文明然而,虽然玛雅文明达到了辉煌巅峰,但在9世纪初,玛雅文明突然崩溃,许多城市被废弃,人口大量减少。

社会学理论知识:社会分层理论——了解社会地位与身份的概念

社会学理论知识:社会分层理论——了解社会地位与身份的概念

社会学理论知识:社会分层理论——了解社会地位与身份的概念社会分层理论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范畴之一,它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人们在社会中的地位与身份问题。

社会地位与身份是社会学上的两个核心概念,它们对人们的社会生活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社会分层理论的角度,深入分析社会地位与身份的概念,以及它们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社会地位和身份。

社会地位是指个体在社会中的位置、地位以及所处的社会阶层。

社会地位通常与个人的收入、教育程度、工作地位、社会地位等有关。

社会地位可以通过个人的努力争取,但也往往是在出生时就赋予的,因此,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出生家庭、种族和文化背景的影响。

身份是指一个个体所具有的社会角色和身份认同。

它通常指个体在特定社会群体中扮演的角色,并且与个人的行为和社会互动密切相关。

身份的构成因素通常包括文化、宗教、性别、种族和仪式等方面的因素。

由于社会地位和身份之间密切相关,因此,人们通常会通过身份认同来确定他们在社会中的地位。

社会分层理论分析了社会地位与身份的复杂关系。

从一定程度上说,社会阶层划分是目前最广泛接受的社会分层理论之一。

社会阶层划分的标准往往是收入、教育和职业等。

根据这些标准,社会阶层通常被分为上层、中层和下层三个层次。

上层社会通常指拥有高收入、高教育水平和高级职位的人群,中层社会通常指拥有较高收入、中等教育水平和中级职位的人群,而下层社会则是指拥有低收入、低教育水平和低级职位的人群。

然而,社会阶层划分的规则并不一定完全正确或适用于所有人。

很多人所处的社会地位和身份往往并不严格按照这些分类来划分。

也有许多人在经济和文化层面上处于中等水平,但在社会地位和身份方面可能处于极低或极高的层次。

这些因素反映出了社会分层理论在解释人们在真实社会中地位和身份的复杂性方面的局限性。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社会分层理论没有任何价值。

它仍然提供了一种相对客观的方法来测量不同阶层中人们的地位和身份。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读书笔记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读书笔记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读书笔记导读:马克斯·韦伯,一个人文科学几乎无法被绕开的人物,《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是马克斯·韦伯著作,《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读书笔记。

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读书笔记,欢迎阅读,希望对你能够提供帮助。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读书笔记一导论中,韦伯阐述了本书的研究目的。

韦伯的思考首先是从文化方面入手的。

韦伯提出了疑问:是什么因素导致的那些仅在西方文化中存在的普遍意义的文化现象。

韦伯先从一些普遍的文化领域举例说明,通过对科学、法学、史学政治学、音乐、建筑的对比发现一个现象,即最初西方与其他地域的文化是差不多的,但是随着时间推移西方文化日趋战象现代化,具有理性主义的特征,而其他地域却仍维持旧有的文化,仅是经验知识的积累。

之后韦伯从这些普遍领域延伸到对现代生活中最具决定命运的力量—资本主义。

这里韦伯对资本主义进行新的诠释,他认为资本主义并不是对财富的贪欲,反而是对这种非理性欲望的一种抑制或者至少一种理性的缓解。

资本主义是靠持续的、理性的、资本主义的方式的企业活动来追求利润并且是不断再生的利润。

韦伯认为“资本主义的经济行为”首先是依赖于和平的获利机会的行为,其次根据理性的要求其行为要根据资本核算来调节,并且以货币形式进行资本核算。

但是这种“资本主义的经济行为”不仅在西方,在其他地域也是早已存在的,并且他们也都存在着某些相同点:1.事务与家庭的分离(共有财产与私有财产的分离),2.理性的簿记方式。

但是由于西方之外的那些地域的非理性和投机行为使得这两个特点没有得到完全的发展,而西方不仅得到大规模发展,同时还有其他地域所不具备的理性的劳动组织方式—自由劳动,这就是西方资本主义忽的规模化发展,并产生了新的类型、形式和方向,其他地区却仍处在萌芽的状态而停滞不前。

西方产生的自由劳动这种资本主义的组织方式对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结构产生了重要影响,使其出现了公民的概念,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斗争也随之出现。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导读材料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导读材料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选读一、著者与内容1864年韦伯生于德国埃尔福特,出身于一个经营麻纺织工业富有的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是一位法学家,活跃在当时的政界,母亲是一个正统加尔文宗教信徒,有深厚的文化修养。

她对韦伯的成长影响极大。

儿时的韦伯体弱多病,但智力过人。

青少年时代的韦伯才高气盛,颇为自负。

马克斯.韦伯(1864—1920),德国著名社会学家,本世纪西方最有影响的社会科学家之一,社会行动理论的首倡者和理解社会学的奠基人。

他是一位近现代最具生命力和影响力的思想家。

其学术地位可与19世纪的马克思相提并论。

韦伯最初在柏林大学开始教职生涯,并陆续于维也纳大学、慕尼黑大学等大学任教。

他对于当时德国的政界影响极大,曾前往凡尔赛会议代表德国进行谈判,并且参与了魏玛共和国宪法的起草设计。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罗斯评论他说:你可以这样,你可以那样,但是你永远绕不开他。

他就是韦伯。

韦伯以永不停息的斗争为代价获得了清晰透彻的认识。

很少有人达到他那样的深度。

他带来的是对人和社会的深刻理解。

他对社会行动中的磨难、悲剧以及偶尔的成功的超脱的关注,使他成为社会分析的科学和艺术的至今无人能及的大师。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科塞。

上篇问题☐第一章宗教派别与社会分层☐第二章资本主义精神☐第三章路德的“职业”概念(本书的研究任务)下篇禁欲主义新教诸分支的实践伦理观☐第四章世俗禁欲主义的宗教基础☐第五章禁欲主义与资本主义精神1920年正式出版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是韦伯最负盛名的代表作。

它最初分两次发表于《社会科学与社会政治文献》(1904~1905年)第七卷和第十一卷; Weber去世前对之作了重要修订后于1920年汇成一集,正式作为《宗教社会学论集》的第一部出版。

核心问题:为什么现代的资本主义最早而且仅出现在西方尤其是欧洲呢?Weber认为资本主义的兴起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和政治制度的综合体,其背后还有独特的精神风格和文化意义,他将视线放在了宗教上,“各种神秘的和宗教的力量,以及以它们为基础的关于责任的伦理观念,在以往一直对行为发生着至关重要的和决定性的影响。

西方社会学家观点汇总(社会学考博必备)

西方社会学家观点汇总(社会学考博必备)

西方社会学家观点摘要(社会学考博必备)社会学的流派实在太多了,不同的社会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创设自己的社会学理论,靠死记硬背实在无法记清楚他们的思想体系,唯有在读完一个社会学家的观点后,用自己的话演绎出来,才能吸收。

今天,看了实证社会学派的三个代表人物的观点,归纳如下:实证社会学、解释社会学和批判社会学作为社会学的三大传统,其中实证社会学在其古典理论中经历了由孔德提出-斯宾塞明确-涂尔干系统化的渐进过程。

孔德,被称为社会学之父,生于1798年,处于法国急剧社会变迁的时期,一生经历了7次政权交替,工业革命使生产力得到大力发展,资产阶级取得政权,但未能创设平等、自由的理想社会,社会冲突不断。

为摆脱社会危机,重建社会秩序,孔德欲创建一门新的知识与信仰体系——社会学,将科学的实证方法运用到社会研究上,孔德是提出“社会学”的第一人。

孔德的理论体系包括以下基本要点:一、实证方法,孔德反阐述实证方法,就是以自然科学特别是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为模本,直面经验事实,通过观察、实验来认识外界事物的方法,孔德坚持实证方法要坚持“只问是什么,不问应当是什么”的研究原则,实质是对经验事实的观察中排斥主观的价值评价。

孔德强调实证方法的“相对性”,认为那是社会学的唯一特性,是相对于神学和传统哲学的绝对主义来说的,神学和传统总是追究终极本质,它们给出的概念和结论是对世界的根本理解,把自己对世界的玄想和思辨看成是对全部事物的一般概括,认为揭示出来的理论是普遍性规律。

而社会学不去追问现象之下的终极本质和普遍规律,而是直接面对经验现象本身,经验事实是感性的、具体的,并处于特定条件的运动变化中,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因此社会学采用的方法和得出的知识都不具有绝对性,而是相对性知识。

二、社会静力学。

研究社会秩序,首先孔德认为社会分化有好处和坏处之分,劳动分工和生产专业化,加强了人的相互依赖,形成稳定社会秩序,但同时助长了个人主义,强调个人利益和争取个人地位而产生激烈竞争,引发社会动荡甚至革命,损害社会团结,因此要加强政府控制社会和整合社会的职权,主张用社会秩序来规范分化了的社会。

中国古代宗教信仰与社会观念

中国古代宗教信仰与社会观念

中国古代宗教信仰与社会观念中国古代是一个充满神秘和灵性的时代,宗教信仰在社会观念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古代中国的宗教信仰主要包括儒教、道教和佛教,它们的不同特点与社会观念有着紧密的联系。

宗教信仰对古代中国社会观念的影响可以从不同角度来看。

首先,宗教信仰在教育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儒家的儒教体系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学者通过教育培养道德伦理观念和家庭价值观念,使人们形成正确的社会观念。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这种观念对古代中国社会的稳定和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其次,宗教信仰在道德观念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

佛教强调慈悲和舍己为人的观念,对古代中国社会的道德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佛教讲究个体内心的觉悟和修行,追求精神的升华和境界的超越。

佛教的这种观念对人们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和心灵慰藉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间接地影响了社会的道德观念。

另外,宗教信仰对古代中国社会观念的形成与社会结构和阶层有着密切的关系。

中国古代社会分为士农工商四个阶层,不同阶层的人在宗教信仰方面也有所不同。

士人主要信仰儒家的儒教,农民主要信奉大自然的神灵,工商阶层则更多地崇拜寺庙中的神明。

这种分层的宗教信仰反映了古代中国社会不同阶层对自身地位和角色的认同与承认。

值得一提的是,宗教信仰在古代中国社会中也扮演了社会调和的角色。

宗教信仰鼓励人们追求奉献、慈悲和正义,同时也提供了人们心灵寄托的场所。

宗教活动不仅是信徒们祈祷和追求灵性升华的方式,也是人们社交的平台,通过举办宗教仪式和节日活动,人们可以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增进社会团结和谐。

总结起来,中国古代宗教信仰在社会观念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宗教信仰通过教育来培养人们的道德观念,通过强调个体内心的觉悟来影响人们的道德观念,也通过反映社会结构和阶层差异来影响人们的社会观念。

同时,宗教信仰也在社会调和和凝聚方面发挥了作用。

古代中国社会的宗教信仰与社会观念的相互关系丰富而复杂,值得我们细细思考和探讨。

意识形态对社会分层的影响

意识形态对社会分层的影响

意识形态对社会分层的影响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也在不断变化。

意识形态是指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的总和,它包括了宗教、哲学、政治思想等方面的信仰和观点。

意识形态不仅反映了每个人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也塑造了社会分层的结构和格局。

本文将探讨意识形态对社会分层的影响。

首先,意识形态影响了人们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

不同的意识形态会导致人们对社会问题的看法和解决方法产生分歧。

以宗教信仰为例,不同的宗教有不同的信仰体系和教义,它们对个人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种差异也会在社会中体现出来,信仰不同宗教的人可能会构成不同的群体,从而产生社会分层。

其次,意识形态塑造了人们的社交圈子和社交关系。

人们在选择朋友、伴侣和社交圈子时往往会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

例如,在一个政治上非常分裂的社会中,人们可能会选择与持相同政治立场的人交往,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社交圈子。

这种社交圈子的形成可能会加剧社会分层,因为不同的意识形态群体之间往往存在着隔阂和矛盾。

另外,意识形态还会影响职业发展和就业机会。

不同的意识形态在社会中有不同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它们经常会与特定的职业或行业相关联。

例如,在某些国家,政府机关和公共部门的岗位往往需要拥有特定政治观点的人才。

这种现象在规模较大的企业和组织中也普遍存在,意识形态相同的人往往更容易获得就业机会和晋升的机会。

这样一来,社会中不同意识形态群体之间的地位差距就会进一步扩大。

最后,意识形态还会影响社会资源的分配。

在某些社会中,特定的意识形态被当做正统观点,享有更多的特权和优待。

这种现象表现在政府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中,某些社会群体可能会因为持有特定意识形态而受到政府的优惠照顾,而其他群体则被边缘化或歧视。

这样一来,相同意识形态的人更容易获得社会资源和享受社会福利,导致社会分层的进一步加剧。

综上所述,意识形态对社会分层产生着深远影响。

它塑造了人们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影响了人们的社交圈子和职业发展,进而影响了社会资源的分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宗教与社会分层
——以印度的宗教为例
社会学系2011300110058孙瑞
前言:施莱尔马赫说,宗教过去是,它也必然地必须是社会性的。

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宗教与社会分层社会等级的一些内容。

由于书籍浩如烟海,铺坦开来讨论将会大而无当所以我选择了印度的宗教作为一个主要的分析对象。

印度不但是世界三大教之一佛教的发源地,同时也拥有繁多的宗教流派,各个宗都都具有特殊性并反映印度的社会现实和印度古代繁盛的文化,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研究价值,然后再结合对于宗教与社会研究的书目某些理论分析一下。

主题:本文所选取的是佛教,婆罗门教(《圣教论》)、印度教、锡克教两个大教以及还有古印度研究意义颇大的《摩奴法论》(相当于宗教性的法律)(会在总结中提到)
1)佛教:佛教认为人人皆有佛性,“一切从生有如来藏”,也就是人人皆有成佛的内在条件。

在教义上,佛孝是在社会分层上平等对待众生,这可能与佛陀的出生有关。

佛教认为人需要完成四个方面的善就可成佛而不是需要有高贵的身世。

佛教有四个方面的善其中一个是平等与泣爱万物。

佛教强调“等一物我”即一切生命的平等。

宇宙一切的存在之间没有差别。

信仰佛教的人无论是恶棍、妓女还是乞丐都可以,一切众生一律平等,都具有佛性,无高低差别,无论怨宗一视同仁,要有普遍无差别爱心,即使小动物也不能要尊重每个人生存
的权利,而且对于受难的贫苦民众要让它们获得解脱,超越轮回苦海,这虽然体现了道德的完善,但是在社会意义上是非凡的。

无论是哪一个阶层的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善达到佛的境界。

这无疑在印度的宗教中相当亮眼。

佛教强调个人自我意识的觉醒,追求个人的成佛超越了阶层划分的界限。

2)印度教:印度教创造了著名的种姓制度,由高到低是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

婆罗门拥有了高的地位,负责精神生活。

如祭祀,讲授《吠经》等,连皇帝也要为他们让道。

刹帝利就是武士阶层。

余下的是农民、高人等等。

本来种姓制的创立是社会分工的表现,就如同中国的土农工商,但是婆罗门利用了“原人这一颂诗的形象对这种进行了社会分层,有了贵贱之别,随着这种制度的确立和完善已经成分为最重要的印度的社会制度之一,在印度的很多文学作品中都有对这种社会制度之一,在印度的很多文学作品中都有对这种社会制度的描写,泰戈尔在很多作品中对这种制度进行了抨击,最有代表性的是在《昌达尔姑娘》中的描写,阿难陀是佛陀弟子向一个贱姑娘讨水喝,姑娘担心玷污种姓,但是阿难陀却向它宣扬佛教众生平等原则。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两教的与社会分层的关系完全不同。

马克思韦伯认为,印度是一个”由“极强韧的出身身分结合的国家”。

具体来说,种姓制度作为一种排他性的,严格的身分制在印度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婆罗门思想产物。

婆罗门曾是上流有教养的阶层,后来又成为上流读书人阶层,其它则成为政治人物、农民、高人以及贱民等等阶层,而种姓制度把职业划分为“洁净与污秽”之别,也就是说职业
阶层被深深打上出生的烙印,一些学者认为印度种姓制压抑了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把手工业和商人划分为相互排斥的集团,这阻止了手工业和工商业向更高程发试用,Weber:“The particularity in Its class formation and decided to Stage has become the way of life of vehicle”这种隔阂几乎不可逾越,而发展起来的不是以合理的分工为基础的商品交换关系,而是以种姓依附为特点的“贾吉曼尼”(固定种姓服务接受固定实物报酬,每个村子都是一个有繁细分工的商度闭塞的“小宇宙micro cosmos,使人们甘于落后,不思变革和进取,这种种姓制的社会分层严重影响社会流动性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否定了竞争对于酱主义的发展起到了极大阻碍作用,在思想上也阻碍了社会平等的发展了”。

3)婆罗门教:所谓的婆罗门教就是婆罗门的自身的一种宗教(不一定正确)可以说是印度教与其有很大关联,婆罗门教有三大教义,就是俗称的三大纲领。

吠陀天启,是婆罗门教坚持一项基本主张,因为婆罗门崇拜的一些神在其中有了基本主张,婆罗门教对于人的社会关素,不同阶层在社会关系不同阶层在社会中的地位的看法在《吠陀》中有基本主张,吠陀被奉为金科玉律,所以婆罗门对其要进行神化,它的内容是天启不是神创。

而另一项制度与种姓制密不可分,是最能反映婆罗门教特性的一项根本主张。

古代制度阶级或阶层划分一种基本种姓制。

而婆罗门至上就将这种社会分层自然而然的分开,婆罗门教而且还有一个基本的理论也体现了高低分层的制度,就是梵我的关系,这是一个基石的理论。

宇宙最高实体和人的生命现象是主体统一
的,宇宙最高实体是“梵”(Brahman),人的生命现象主体是“我”(Atman),二者是统一(同一)的,如果宇宙和人生现象中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现象或主体(最高实体),那么人类社会中也就没有永不变的等级,反过来说也是一样。

也就是说人类社会的等级分层是存在的。

这无疑给婆罗门至上又提供了理论依据。

这里要提《圣教论》对于这里的“圣教”(Agama)是指吠陀文献,这是一部影响破大的释经书。

乔荼波陀在《圣教论》中大量的引用佛教范畴来论证他的“无差别不二论”,他对于佛陀是敬仰的,虽然他作为婆罗门徒,但是对于无差别的社会分层他还是有一定认可的,说明在对待社会分层中一些理论是相互透渗的,多少会受到一些影响(乔氏对于“梵我”理论是和佛家大乘法别无二致的理解)所以可以看宗教的社会理想还是有差别的,但是也同样有限。

4)锡克致:锡克有“门徒”的意思。

锡克教由锡克群体中产生,锡克教从印度教中的分离,其创始人古鲁那纳克建立了桑格特和旁格特。

桑格特是指锡克教徒不分高低贵贱都聚集在古鲁面前聆听古鲁传播教义。

旁格特是是任何人可以在一些进餐——这是对种姓制反对的采取的实际举动。

锡克教古鲁门想建立一个没有种姓的社会,来反对印度教。

在这里每个人都是以平、平等的。

但是这与佛教的公平公正是不同的,佛教的公平公正是要在善的本础上建立的,但是锡克教徒大都来自改宗的印度教教徒,而且处在印度教的环境中时刻受到的影响,所以种姓制也会有对其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还是有两个较大的种姓的,所以这种社会分层多少建立在种姓制度之上。

不像佛教那样
的广大无私。

总结:“印度文明”实际上是一个以雅利安(婆罗门教)文明,佛教文明和印度教文明为基干的文明。

而婆罗门教,佛教,印度都这三种宗教对于社会阶层的划分也反映了印度长久以来的文明社会分层的现象。

马克思韦伯对于种姓制的社会分层现象和佛教相关的现象都有过研究,而锡克教作为一个分离出来的宗教和印度教虽然分划了鸿沟公开反对种姓制但是多少带有种姓制的影响,但对于商人阶段和农民阶层还是鼓励的,所以锡克教的锡克群众商业相对繁荣。

值得一提的是《摩奴法论》,这个其实相当于是婆罗门一厢情愿捏造出来的法论,但是其颇有研究价值,其1/4是法律性纯粹的内容,其进步意义颇大(“法”在此处与当今的“法”还是有不同的),剩下的3/4则从中可以看到婆罗门对于社会特权的垄断,他们始终处于社会的最高层,手工业者农业从事者等阶层的发展很难得到高水平。

对比了这些文献后我们似乎可以隐约看出合理的社会分层和社会分工对于社会经济和社会思想发展的重要性。

没有合理的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性对社会来说是毁灭性,对于一个宗教的发展也是一样,最终会导致人民的反抗使其灭亡。

参考文献:
1、[德]施莱尔马赫《论宗》邓安庆译,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1版。

2、《宗教与人》王永智,西北大学出版社,2004年。

3、《印度教:宗教与社会》朱明忠、尚会鹏,2003年世界知识出版
社。

4、《辉煌灿烂的印度文化的主流动——印度》毛世昌、刘雪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

5、《婆罗门教》姚卫群,中国祭祀科学出版社,2010年。

6、《圣教论》[印度]乔荼波陀,商务印书馆,2009年。

7、《摩奴法论》蒋忠新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8、《锡克教与锡克群体的变迁》张占顺,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年。

9《印度教》[印度]沙尔玛著、张志强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10、《V ocational and religion》[G] Max webber。

11、《宗教社会学》戴康生、彭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12、Dolores Domin India in 1857-59 , A stndy in the Role of the Sikhs in the people’s Vprising, Akademie-Verlag Berlin 1977.
(Max的文章是选自《宗教社会学经典快读》李向平,傅敞民译编[美,M·Yinger等著,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