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市城市生态水系建设模式的思考

合集下载

水系综合整治合理化建议

水系综合整治合理化建议

水系综合整治合理化建议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水系整治合理化是保护和利用水资源的重要举措。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水污染和水资源短缺等问题日益严重,水系综合整治的意义日益凸显。

为了更好地实施水系综合整治,以下是一些建议:加强水资源保护和管理。

要建立健全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对水资源的调查和监测,及时发现并解决水污染和水资源短缺等问题。

要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禁止乱排乱放,严格控制工业和农业废水的排放,减少对水资源的污染。

加强水系综合整治规划和实施。

要制定全面的水系综合整治规划,包括水质治理、水量调控、水生态修复等内容,明确任务分工和时限要求,确保水系综合整治工作有序进行。

要加大投入和力度,确保水系综合整治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支持。

要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开展水系综合整治工作,探索适合本地区的整治方案和措施,提高整治效果和效率。

还需要加强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培养水资源管理和水系整治相关专业人才,为水系整治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加强社会参与和宣传教育。

要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水系综合整治工作,引导公众关注水环境问题,提高水资源保护意识和能力。

要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向社会普及水系综合整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争取更多的支持和理解。

水系综合整治合理化是当前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的重要任务,需要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企业和公众共同努力,共同推动水系整治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只有通过科学规划、严格管理、科技支持和社会参与,才能够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水环境持续改善的目标。

希望通过上述建议,促进水系综合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为促进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水环境保护做出积极贡献。

【字数已达要求2000字】。

第二篇示例:水系综合整治是指对城市中的河流、湖泊等水系进行综合性的整治工作,以提高水环境质量、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形象。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今天,水系综合整治显得尤为重要。

城市生态水系规划与建设的最佳实践

城市生态水系规划与建设的最佳实践

城市生态水系规划与建设的最佳实践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城市生态水系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护水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城市生态水系规划与建设的最佳实践,以期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一、城市生态水系规划的重要性城市生态水系规划是指在城市规划中充分考虑水体的分布、水系的组成和水环境的保护,通过合理布局和设计,实现城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城市生态水系规划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水资源保护:城市生态水系规划可以通过合理布局水体和湿地,有效保护城市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率。

例如,通过建设湿地公园和人工湖泊,可以净化城市污水,提供优质的水源。

2. 生态环境改善:城市生态水系规划可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增加城市绿地和湿地面积,提高城市空气质量和生态景观的宜居性。

例如,通过修建自然河岸和湿地,可以提供生态廊道,增加城市的生物多样性。

3. 自然灾害防治:城市生态水系规划可以减少城市洪涝和水灾的发生,提高城市的抗灾能力。

例如,通过建设雨水花园和雨水收集系统,可以有效缓解城市排水压力,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

二、城市生态水系规划的实施策略城市生态水系规划的实施需要综合考虑城市的地理环境、水资源状况和发展需求,采取科学合理的策略和措施。

以下是一些实施策略的最佳实践案例:1. 湿地保护与恢复:湿地是城市生态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护水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例如,中国杭州的西湖湿地保护项目通过恢复湿地生态系统,提高水质和水资源利用效率,成功改善了西湖地区的生态环境。

2. 河道整治与修复:城市河道是城市生态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善水环境和提升城市景观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新加坡的河川整治项目通过清理河道、修复河岸,将城市河道转变为景观带和休闲空间,提升了城市的品质和吸引力。

3. 雨水管理与利用:合理管理和利用雨水是城市生态水系规划的重要内容。

申论习题:概括L市构建城市生态水系的规划特点及其可行性

申论习题:概括L市构建城市生态水系的规划特点及其可行性

L市构建城市生态水系的规划特点及其可行性【2017年国考(地市级)第四题】假如你是L市水务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请根据“给定资料4”,就L市构建城市生态④规划特点:注重生态效益,修复自然生态系统并恢复生态多样性。

现文化产业升级,重塑黄河文明。

⑤特点:注重文化效益,实现文化产业升级,重塑黄河文明。

⑥可行性:文化优势,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

(5)通过国家级的经济平台,利用黄河两岸的有利地势,承接东中部的产业,布局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项目,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跨越发展。

⑦特点:注重经济效益,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跨越发展。

⑧可行性:经济优势。

具有国家级经济平台。

⑨可行性:具有地缘优势,承接东中部产业。

(6)按照世界眼光、西北一流、本省特色的要求,高起点建设城市水系,以路网和水系并重的理念,把L市打造为山水美丽城市。

到2017年,建成1枢纽3水系5喷泉7公园9瀑布24沟溪,提炼“中、根、飞、融、文、桥、水”等理念,展现L市黄河文化底蕴。

到2020年,打造出水随山走、路随河伸、城依河修、楼依山建的城市风格,凸显山高城低、水长山远、山城相依、水城相间的城市特色,塑造拥有高山长河的雄浑壮美。

(10)特点:起点高,坚持路网和水系并重的理念,具有阶段性。

(7)L市构建城市生态水系的保障措施如下:第一,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

市级领导担任组长,设立专门的办公室,组建核心工作团队,成员包括环境生态、城市规划、水利建设、经济地理、园林、旅游、文史等方面的专家。

这些成员要具备较高专业水平,有协作精神。

第二,组建专家顾问组。

专家顾问组主要包括文史、社会、经济、环境生态、城市规划、水利建设等领域的专家。

专家顾问组负责对各类专题论坛或阶段成果进行广泛探讨,把关工作成果,以提高决策科学性。

第三,集思广益,问计于民。

对重大事件及治理方案采取全民征集办法,尊重民意,赢得广大民众的支持。

莱芜市“三网合一”现代水网建设的思考

莱芜市“三网合一”现代水网建设的思考
灾 害威 胁 。
采 区、 漏斗区控 制与 回灌补 源 , 对鹏 山泉水 源地 , 过 其 通 上游乔店水库 和杨家 横水库 联合调 度放水 为其补 源。羊 里水源地通过雪野水 库放 水为其 补源。吴家 岭水源 地可
通 过 沟 里 水 库拦 蓄洪 水 为 其 补 源 ; 好 小 流 域 综 合 治 理 , 搞 建设 3 3条小流域治理工程 ; 搞好水源地保护 , 对重点供水 水 源地 鹏 山泉 水 源 地 和 乔 店 、 家 横 、 冶 和 雪 野 等 4座 杨 大 中 型 水 库 进 行 生 态 保 护 工 程 建 设 , 确 保 水 源 地 供 水 水 以 质 和水量满 足城市需 水要求 ; 快水利 风景 区建设 , 加 以雪 野 水 库 风 景 区 、 汶 河 源 头 风 景 区 和 水 利 公 园 建 设 为 重 大
加 快建 设全市 水利 信息 化骨 干 网络 、 一 的数 据平 统 台和水利数据 中心 , 基本 构建 起覆 盖 市 、 、 区 乡镇 及 重点 水 利工程的水利信息网 , 全面提 升 防洪 指挥决 策 、 水资源
综合 整治 , 治一 条成一条 , 从根 本上解决 水灾 害威胁 。根 据莱 芜市 各中 、 小河流 治理工 程项 目的保护 对象和 中 、 小 河流 治理 工程任务 、 流的现状 、 在 的问题和洪 涝灾 害 河 存 的严重 程度 以及对 区域 经济社 会发 展 的影响 , 对各 中小 河流 进行重点 治理建设 , 重点 是牟汶河 、 瀛汶河 、 庄河 、 辛
水 资源短缺 、 水灾害威胁 、 水生态威 胁等 问题 , 建 以“ 构 流 得 畅、 蓄得住 ; 调得 动 、 传得快 ; 控得 准 、 得好 ” 管 为基本 目 标 的现代 水循 环调 控基础 设施 体系 与智能 管理体 系 , 以 实现水 资源的可持续 利用 和经济社 会 的可 持续发展 。构 建具有水 资源调 配网 、 防洪调度 网和水 系生态 网“ 网合 三

2017年国家公考《申论》真题(地市级)---答案及解析

2017年国家公考《申论》真题(地市级)---答案及解析

问题一:1.保障安全。

蓄积雨洪、分流下渗,预防火灾、缺水,阻隔敌人。

2.拓展公共空间。

优化城市布局,造就秀丽景观。

3.提升经济。

航道可运输商品、游客,发展航运旅游业。

4.保护生态。

调节气候,降解污水,丰富物种,优化环境、节约资源。

5.沉淀历史文化。

承载城市历史,凸显城市特色,陶冶情操,有意境、动态、人文、和谐美。

参考答案说明:本参考答案从“保障安全”“拓展公共空间”“提升经济”“保护生态”“沉淀历史文化”等不同的话题进行了分条撰写。

各条要点之间在内容上相互并列,没有交叉。

问题二:这句话意为指纹代表人的独特性,水系体现了城市的个性化、差异化。

具体包括:1.水有意境美,能调节心态,陶冶情操,造就个性化的人。

2.水有动态美,能消化污染,养育生物,造就独特自然景观和环境。

3.水有人文美,能承载、造就独特的历史文化。

4.水有和谐美,是整体复合系统,能体现城市管理者的抱负、美学修养和情操,优化城市布局。

治理城市水系要提升美学修养,塑造独特的景、人、生态、文化,孕育有灵气的城市。

参考答案说明:思路方面,本参考答案按照词句解释题“释义+分析相关要素+总结评价”的一般答题思路展开。

内容方面,本参考答案先对“城市的水系就像城市的指纹”的含义进行了解释;接着,在“分析相关要素”部分从“意境美”“动态美”“人文美”“和谐美”等角度分析了城市水系具有多种美学功能;最后进行了总结评价。

问题三:打造“水清、水活、水美”的“活力水城”(本报讯)xx月xx日,记者随X考察团来到B县了解治水情况。

B县县委书记W指出,要按照“碧波映城,城托青山,人在城中,城在画里”的美好愿景,打造“水清、水活、水美”的“活力水城”。

要保证水清。

治理污染,保护水体,改善水质。

采取“河外截污、河内清淤、中水回用、生态修复”的模式,“停关并转”、取缔污染企业;加大“三河”治理,保护水系,修复水体,增加水面到10%;增加水量与流动性,改善水质,打造水体景观和亲水娱乐空间。

聊城市生态水系建设及发展初步论文

聊城市生态水系建设及发展初步论文

聊城市生态水系建设及发展初步研究摘要:聊城市位于华北平原,属于资源性缺水地区。

近年来,聊城市提出了建设卓越秀美的“江北水城、运河古都、生态聊城”的战略决策和《关于加强全市水系生态建设的意见》。

为搞好生态水系建设,本文系统分析了聊城市生态水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充分利用现状河流、湖泊、水库,提出了水系生态修复、水质改善、城市生态型河道治理模式、地下水保护、水土保持等对策措施,以逐步构建起完善的水系生态保护体系,有效保障水系生态安全。

关键词:生态水系建设中图分类号:tu99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abstract: in liaocheng city in north china plain, belongs to the resource shortage region. in recent years, put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of excellence liaocheng beautiful “jiangbei water supply, the canal cuba, the ecological liaocheng” strategic decision and on the strengthening the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of the water system opinion “. to improve ecological water system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analyzed the ecological liaocheng water system, the main problems of current situation make full use of the river, lake, reservoir, and put forward the river ecological restoration, water quality improvement, urban ecological river management mode, groundwater protection,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measures, etc, so as to gradually build up perfect water system ecological protection system, the effective protection of ecological safety water system.keywords: ecological water system construction聊城市为改善全市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依托市区湖泊东昌湖和流经市区的主要河流古运河与徒骇河,提出了建设卓越秀美的“江北水城、运河古都、生态聊城”的重大战略决策,并提出了《关于加强全市水系生态建设的意见》,指导全市生态水系建设。

城市生态水系规划中加强水系连续性的措施

城市生态水系规划中加强水系连续性的措施
和协 调 性 。生 态 水 系规 划 应 使三 者 共 同 发挥 生 态效 应 。 ( 2)连 通 性 。 生 态 水 系 的连 通 性 可 概 括 地 分 为 “ 向连 纵
通 ”和 “ 向连 通 ”两 个 方面 : “ 向 ”是 指 保 证 水体 、绿 横 纵
带和 生态 廊 道 的畅 通 :而 “ 向 ”是 说 要 保 证 河道 、 岸 线及 横 滨 水 区 断 面 上 的 连 通 性 ,尽 可 能 减 少人 为 的 阻 隔 。 ( 生 3)
( 1) “ ”一 城 市 水 系外 环 环 城 市 水 系 外环 由 古 宋 河 、 包 河 、 田落 沟 、东 沙 河 、 中水 河 、 忠 明和 下 段 以及 古城 湖 水 系 构 成 ,保 证 各 水 系 的连 通 。
线之间应留有足够 的空 间 ;④ 沟渠的滨水绿化控制线与水域
续性是极其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从商丘水 系 “ 不通 ”现象出 发 ,提出一系列增强整体水系连续性的策略。
1水 系连 续 性 的界 定 .
水区域成 为空置地或者被私 自占用。 ( 部分河段堤岸采取 2】
完 全 硬 化 的 做 法 ,滨 水 空 间 不连 续 缺 乏完 整 的步 行 系统 , 缺 少 沿河 绿 化 , 亲水 性 不强 。 ( 现 状 河 道两 侧城 市用 地 大 3)
() 1 水系内 水量较少, 缺乏, 来水不足 水源 上游 。汛期雨 量
— 秀蓼
循 环 中水 管 道就 如 同 “ 动 脉 ” ,而 污 水 管 网 、雨水 管 网、排 次
线 ;⑧ 无 堤 防 的江 河 、湖 泊 ,其 滨 水 绿 化 控 制 构成生命体的 “ 静脉系统 ”。
稳定的食物链及生物多样性。
2水 系 “ . 不通 ” 酌表 象 及 原因 根 据 上 文 对水 系连 续 ‘ 的界 定 ,城 市 水 系 “ 通 ” 的 表 陛 不 象被 分 为 两 类 。一 是 水 体 阻塞 ; 二是 生 态 廊 道 及 亲 水 岸 线 受

永续发展下的城市生态水系规划与保护——以盐城市中心区水系为例

永续发展下的城市生态水系规划与保护——以盐城市中心区水系为例

永续发展下的城市生态水系规划与保护——以盐城市中心区水系为例随着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城市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特别是水系的规划与保护成为城市生态发展的重要方面。

本文将以中国江苏省盐城市中心区水系为例,探讨在永续发展的背景下,城市生态水系规划与保护的策略与方法。

盐城市中心区是盐城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场所。

然而,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中心区的水系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方面,城市化进程中,原有的水系被填埋和建设,导致水系的断裂和污染;另一方面,城市排水系统的架设不完善,雨水难以流入水系,导致常年水位偏低和水体富营养化。

因此,城市生态水系规划与保护成为当务之急。

一、规划策略1.整体规划:盐城市中心区水系规划应该考虑整体性,根据盐城市中心区特点和规划要求,综合考虑城市用地、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等因素,合理布置水系的位置、形状和功能,形成合理的水系布局。

2.增加水系面积:在规划中,应积极考虑在中心区内增加水系面积,恢复和建设湖泊、河流、水塘等水体,以增加水系的面积和容量,改善水体的自净能力,提高水体环境质量。

3.联通水系:中心区的水系应该形成一个完整的网络,保持水系的连通性,形成良好的水循环,提高水体自我净化的能力。

在规划中,应根据地势、土地利用、交通和生态要求等因素,合理设置水系之间的联通通道,确保水系间的畅通。

二、保护方法1.水源保护:保护水源是城市水系保护的重点,要严格控制水源的开发利用,合理饮用水资源,防止水源受到污染和破坏。

同时,加强水质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水质问题,确保城市居民安全饮水。

2.河道清淤:定期进行河道清淤工作,保持河道的通畅,提高水体的流动性和自净能力。

同时,建立定期巡查制度,加强对河道的监测,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维护和修复。

3.水质改善:加强中心区内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水污染控制,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减少工业和生活污水的排放,改善水体环境质量。

同时,注重水体景观规划,将水系打造成为城市的景观资源。

关于蒲城县水系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蒲城县水系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蒲城县水系建设的调查与思考作者:张明建来源:《科技信息·中旬刊》2017年第02期摘要:近年来,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环境下,各级政府对水系建设越来越重视,如何正确地认识水系,科学地规划水系,是水系建设的前提。

笔者结合蒲城县的气候、地形地貌等自然特点及水系现状,提出了当地水系建设的总体思路和建设方略。

关键词:水系建设;调查;思考1、蒲城县概况蒲城县位于陕西关中东部渭河平原东北部,东经109°20′17″至109°54′48″,北纬34°44′50″至35°10′30″。

东邻澄城、大荔,西接富平,南连临渭,北依白水,西北靠铜川市。

东西长52.8Km,南北宽47.0 Km,总面积1584Km2。

辖17镇,76万人,耕地168万亩。

蒲城地处渭北黄土高原和关中渭河平原的交接地带,境内地形西北高东南低,地貌类型多样,特点为北部低山、梁、峁、沟、塬相间,中部垄岗、洼地起伏,南部渭洛河阶地夹卤泊滩区。

海拔高程370-1200m,塬面开阔,阶地平坦,土质肥沃,南涝北旱。

蒲城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型气候区,多东北风,次西南风,春暖、夏热、秋凉、冬寒,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偏少。

全县多年平均气温13.1℃~13.3℃,多年平均降雨量540~522 mm(1959~2005年),多年平均蒸发量1400mm,相对湿度63%,无霜期208-241天,干旱指数2.33。

最大冻土深度40cm,日照时数2334.3h,平均风速2.4m/s。

降雨分布时空不均,7、8、9三个月的降雨量占全年的60%以上,且多以暴雨或连阴雨形式出现。

蒲城县水资源严重缺乏,水资源总量为1.92亿m3,其中地下水1.54亿m3,占79.4%,地表水0.42亿m3,占21.6%。

现已开采利用4968.51万m3;其中:地下水4707.88万m3,地表水260.71万m3,开发利用率分别为:地下水31.39%,地表水7.57%。

城市水系规划的实践与思考

城市水系规划的实践与思考

为重要,更多地承担着保持自然环境生态 还有南部的冯家江 、东部的山口红树林生 全和城市水环境质量都受到严重影响,水 平衡 、调节微气候、提供旅游休 闲娱乐场 态湿地。北海境内的大中型水库共 4 8座, 1 3亿立方米,其中,东北 海市长期以来城市的工、和生活用水都把 所等各项功能,因此在城市规划设计中更 总库容量为 2 . 加注重水 系在生态系统、滨水景观环境、 面的合浦水库群总库容量为 1 . 5亿立方 地下水作为主要的水源,大规模的地下水 2 公共空间布局 中的作用,充分发挥水系的
u b n In s a e en i n r a d c p v r me t Ur a t r y t m ln ig s a I t kt c l gc l r cp e , a o n . b n wa e s e pa n n h ls i e o o ia p i i ls s c o n e mp a ie e oo ia ln s a ig o i r a k , r t c t r y t m n n i n h sz c lgc l d c p n f v n s p o e t a re b wa e se a d e vr me t a d e - s o n , n x p o e u b nc l r ul h r ce it r a t r n i n n . lr r a ut e t b i ac a a t r i u b nwa e vr me t u o d sc e o
米,总集雨面积为 11 1K 2 8 m;西北面的 开采,带来了诸如海水入侵、岸线变迁等 严重的环境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通过城
I 径流量为 9 . 7 1 8 亿立方米,总长 特别是近几年来,北海市城 乡经济高速发 源和环境载体 ,关系到城市的生存,制约 条,河JI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的人工生态水系参观与思考 (1)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的人工生态水系参观与思考 (1)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的人工生态水系参观与思考2008年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举办,使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举世瞩目。

那一年笔者曾去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主要是观看奥运赛事和“鸟巢”、“水立方”等奥运场馆建筑。

在近期对城市生态水利领域知识的学习中,我们读到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编著的《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水系及于洪利用系统研究、设计与示范》一书,才明白这一届奥运会“绿色奥运、人文奥运和科技奥运”理念的深一层内涵。

原来,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的重要景观、各种硬化路面及绿地、龙形水系等地设计都考虑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把雨洪控制与净化利用纳入到实际的建设中,实现雨水资源化。

这样,一方面缓解了北京水资源缺乏与奥林匹克公园需水的供需矛盾;另一方面,也减轻了奥林匹克公园及周边的防洪和排水压力。

据书中资料介绍,整个奥林匹克公园每年的用水量超过1700万立方米,其中利用再生水就有800万立方米,将近全年总用水量的一半。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坐落于北京市中轴北端、北四环中路北部,总用地11.59平方公里,由南往北分为:南区1.64平方公里是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用地及其南部预留地、中华民族园部分及北中轴路用地;中心区3.15平方公里,“鸟巢”、“水立方”、国家体育馆、国家会议中心、奥运村等建筑散布在中心区的四周;北区是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分为南北两园,南园是山、水相间的生态森林公园,北园是以自然、生态绿色景观为主的自然密林,面积共6.8平方公里。

笔者于2011年11月中旬再度探访了这座集中展现近年来城市水环境生态治理理念和技术的大型城市水系作品。

2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展现的是一个多元性的综合生态水利规划设计,有雨洪收集、再生水利用、循环过滤净化、湿地净化等各种工程设施,总水系面积84.2公顷,总蓄水量130万立方米,这些工程设施的外在形式表现为公园内的景观路面、休闲绿地、下沉花园、龙形水系、森林公园等,既做到了节水养水,同时还营造了一道亮丽的景观带。

天津市大港区城市生态水系规划

天津市大港区城市生态水系规划

满足河湖需水的要求,多余水量可以 经独流减河、荒地排水河、板桥排水 河入海。 若遇到特殊情况,独流减河 还可以提供所需水量。
2.水源规划 水源主要有中水 、雨 水 、地 表 水 。 中水主要是大港污水处理厂年产 800 万 m3 的 再 生 水 , 雨 水 主 要 指 大 港城区包括官港地区的雨水和沥 水,地表水主要指独流减河的河水。 根据大港区水资源短缺的实际 情况,应优先利用大港污水处理厂的 再生水和当地沥水,然后利用独流减 河的河水。 3.水系规划 (1)贯 通 环 港 河 规划分别在板港公路和南环路的 南侧各布置一条排水河道,即北环河与 南环河, 用以连接十米河与板桥河,两 条排水河道除利用现有长青河等河段 外,其余均为新开挖河道;规划十米河 (八米河—南环河)为西环河;规划板桥 排水河(北环河—南环河)为东环河。 (2)连 接 湖 河 将临潮湖、官港湖、溪谷公园湖和 湿地公园水系分别与环港河相连,形 成“三湖四河一园”的城市生态水系。 4.水调规划 (1 )中 水 调 度 大港污水处理厂的再生水经城 排明渠,入环港河、潮湖、官港湖、溪 谷公园湖、湿地公园水系,弃水可分
四、结 语
水利风景区的特征是水域景观、 陆岸景观和工程景观的结合, 其开 发应在水利风景资源的基础上,研 究如何实现风景资源类型与空间利 用方式之间的最佳适配。 科学开发 的核心内涵是既要保护好各种水利 风景资源, 也要遵照风景规划的一 般规律和审美特性, 突出表现水利 风景资源特色和优势, 合理规划安
河流自净后入海;当环港河收集的雨 水水质满足绿化及景观用水水质要 求时,可蓄存留用。
(3 )地 表 水 独流减河水。 独流减河作为天津 市南部主要的一条一级河道, 其水质 基本满足景观要求。以后,还应加大综 合治理力度,进一步提高水质标准。 “三湖四河一园”水。 “三湖四河 一园”城市生态水系,水质污染隐患 较多,通过加大综合治理力度和提升 河道、湖泊、湿地的自净能力,可保证 生态用水水质。 6.景观及绿化规划 突出“三湖四河一园”的休闲性、生 态性、优美性。在满足河道功能要求的 前提下,通过植树造林、栽花种草、建 造亲水平台等方式, 把 “三湖四河一 园”建成休闲娱乐园和景观绿化带。 堤岸采用硬质和软质两种形式。 硬质堤岸主要指人工护砌, 如毛石、花 岗岩等错落砌筑;软质堤岸主要指自然

安徽省池州市升金湖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思考

安徽省池州市升金湖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思考

安徽省池州市升金湖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思考摘要:本文首先简要介绍升金湖的位置和范围和水系圩口情况,阐述了湖泊主要功能和作用,通过存在问题的分析,来探讨治理思路和解决方法。

关键词:升金湖;功能和用;存在问题;治理思路一、升金湖概况1、湖泊地理位置与范围升金湖位于安徽省长江南岸池州市境内,是池州市第二大入江水系,地处东经116°55′至117°15′,北纬30°15′至30°30′。

该湖座落于东至县与贵池区交界处,总面积140.2Km2,湖内平均海拔11m。

湖的四周地形多样,湖岸曲折,湖汊较多,湖岸周长165km,平均湖宽7.5公里,湖周岗地平均海拔25m。

按湖泊自然形态,大略分为三大片:杨嘴至小渡嘴以西为上湖,湖区面积约70.9平方公里;小渡嘴至杨嘴以东,神山头至龙家嘴以南为中湖,湖区面积约49.6平方公里;龙家嘴至神山头以北为下湖,湖区面积约19.7平方公里。

2、河流水系及圩口升金湖上游为黄湓河流域,发源于葛公镇仙寓山主峰,流经葛公镇、洋湖镇、尧渡镇、张溪镇、东流镇、胜利镇、大渡口镇、唐田镇、牛头山镇,经黄湓闸注入长江。

河道长102公里,流域长度70公里,集水面达1548.1km2。

流域内地形,南高北低,切割剧烈,水系发育,呈扇形汇流。

流域在境内有长10公里以上的支流8条,总长120.3公里;河长10公里以下支流80条,总长245.8公里。

湖入长江处建有黄湓闸,控制湖内水位。

黄湓河流域跨东至、贵池两县区,周边涉及9个乡镇和一个国有林场。

总人口25万人,耕地30万亩。

东至县环升金湖万亩以上圩口三个,即广丰圩、东湖圩、新胜圩,保护耕地16.0万亩,堤防长度27.4公里;千亩以上圩口13处,堤防长度68.2公里,保护耕地3.22万亩,保护人口1.3万人;千亩以下圩口38处,堤防长度21.3公里,耕地0.94万亩。

建有涵闸7座,排涝泵站6座,装机21台3490KW。

关于蒲城县水系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蒲城县水系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蒲城县水系建设的调查与思考近年来,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环境下,各级政府对水系建设越来越重视,如何正确地认识水系,科学地规划水系,是水系建設的前提。

笔者结合蒲城县的气候、地形地貌等自然特点及水系现状,提出了当地水系建设的总体思路和建设方略。

标签:水系建设;调查;思考1、蒲城县概况蒲城县位于陕西关中东部渭河平原东北部,东经109°20′17″至109°54′48″,北纬34°44′50″至35°10′30″。

东邻澄城、大荔,西接富平,南连临渭,北依白水,西北靠铜川市。

东西长52.8Km,南北宽47.0 Km,总面积1584Km2。

辖17镇,76万人,耕地168万亩。

蒲城地处渭北黄土高原和关中渭河平原的交接地带,境内地形西北高东南低,地貌类型多样,特点为北部低山、梁、峁、沟、塬相间,中部垄岗、洼地起伏,南部渭洛河阶地夹卤泊滩区。

海拔高程370-1200m,塬面开阔,阶地平坦,土质肥沃,南涝北旱。

蒲城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型气候区,多东北风,次西南风,春暖、夏热、秋凉、冬寒,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偏少。

全县多年平均气温13.1℃~13.3℃,多年平均降雨量540~522 mm(1959~2005年),多年平均蒸发量1400mm,相对湿度63%,无霜期208-241天,干旱指数2.33。

最大冻土深度40cm,日照时数2334.3h,平均风速2.4m/s。

降雨分布时空不均,7、8、9三个月的降雨量占全年的60%以上,且多以暴雨或连阴雨形式出现。

蒲城县水资源严重缺乏,水资源总量为1.92亿m3,其中地下水1.54亿m3,占79.4%,地表水0.42亿m3,占21.6%。

现已开采利用4968.51万m3;其中:地下水4707.88万m3,地表水260.71万m3,开发利用率分别为:地下水31.39%,地表水7.57%。

蒲城全境属黄河流域的渭河水系,主要河流为渭河的一级支流洛河及洛河一级支流白水河和大峪河。

情系民生建水网 水韵和谐铸辉煌--对邯郸市生态水网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情系民生建水网 水韵和谐铸辉煌--对邯郸市生态水网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辰 席 提 议 . 郸 市组 织 各 级 各 有 关 部 门 邯
渠 、 运 河 等 四大 河 渠 工 程 体 系进 行 整 卫 修 疏通 . 建 拦蓄设 施 . 修 向东 部 1 个 县 3 提 供 工 农 业 和 生 态 水 源 . 建 “ 横 交 构 纵 织 、 渠畅通 、 节拦蓄 、 缺互补 ” 河 节 余 的
成 为 制 约 邯 郸 更 快 更 好 发 展 、 响 民 生 影
改 善 的 主要 “ 颈 ” 一 瓶 之 这 样 的 现 状 引 起 了 邯 郸 市 委 、 政 市 府 领 导 的 高度 关 注 2 0 年 7 . 任 邯 06 月 时
郸 市 委 书 记 . 省 委 常 委 、 传 部 长 聂 现 宣
大 幅 下 降 .形 成 4 较 大 的 地 下 水 漏 斗 个 区. 面积 达2 0 多k 2并 导 致 地 下 水 质 50 m .
开 十 几 次 咨 询 论 证 会 和 征 求 意 见 、 议 建
座 谈 会 , 个 盘 活水 源 、 水 保 水 、 态 一 蓄 生 循 环 的 生 态 水 网建 设 思 路 逐 渐 成 形 . 并 最 终勾 画 出 一个 生 态 兴 水 的 蓝 图 . 进 写
蓄不上水 . 游河 流、 道常年干涸 . 下 渠 大
推动力度 。 模式 : 学 治 水 创 新 路 科
全 市 之 力 . 手 笔 做好 、 活 水 文 章 , 大 做 取 得 了 明 显 成效 现在 . 流 千 里 、 树 环 水 绿
绕 、 湖 映 城 、 转 萦 回 … … 一 幅 美 丽 碧 宛
恶 化 、 面 沉 降 、 态 退 化 等 一 系 列 问 地 生
题。
沁 ” 程 . 岳 城 、 武 仕 两 大 水 库 水 工主 城 区 . 马 分 为 头 生 态 工业 城 西 工 业 区提 供 工 业 水 铁 源 , 为主城 区“ 河 ”滏 阳河 、 河 、 并 五 ( 沁 支漳 河 、 元河 、 河 )“ 湖 ”南湖 、 输 渚 、四 (

缺水城市的水思考(99)

缺水城市的水思考(99)

渭北缺水城市的生态梦-----关于我市水生态工程建设的几点思考前言水,是宝贵的生命之源,是工农业生产、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不可替代的极为宝贵的自然资源。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为我们描绘了“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的美好蓝图。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的治水思想,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水润三秦、水美三秦、水兴三秦”的新部署和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大美铜川”的总要求,在我市开展以城市水生态建设为主的河流水系整治与水环境治理和保护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一、我市的河流水系及水环境状况铜川市境内河流分为xxx两大水系,其中xx河水系境内流域面积2240.8平方公里,主要由xxx两大支流组成,流域面积在10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67条,主要支流包括xxx等,多年平均降雨量在555.8---709.3毫米之间。

流域特点:1、雨热同季,雨量较多;2、地形破碎,川原梁峁俱备;3、河流均是源头或处于上游,流程短,多泥沙,比降大,洪水突涨突落,水旱灾害易发;4、地表径流调蓄能力不足,降水多以洪水形式排出境外;5、水资源人均占比小,全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276立方米,为全国的八分之一,属资源型极度缺水地区。

存在的主要问题:1、xx两河同属xx河一级支流,属多泥沙河流,汛期洪水突涨突落,非汛期干旱少水,加之该区域工农业相对发达,用水量较大。

多年来,河道来水量日趋减少,xxx沟段以下河道在非汛期几近干涸状态,两条城中河可供观赏的水面景观甚少,大部分滩面常年裸露,河道内杂草丛生,河道淤积、居民无序开垦种植,乱倒垃圾、污水偷排等现象依然严重。

(2)水生态建设滞后,水质污染严重。

漆沮两河穿城而过,多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使两河的防洪治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城区范围内也建设了一批水生态景观工程,但与关天经济区次核心城市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河道治理还不到位,生态水面偏小,水质污染严重。

邯郸市水生态文明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

邯郸市水生态文明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

邯郸市水生态文明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王利杰【摘要】要实现真正的国富民强,必须守住“绿水青山”,再不能以资源和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

水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生态文明的建设要以人水和谐为理念,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开创水资源优化配置、水生态治理和修复、水利工程建设,节约用水、高效用水相结合的水资源保护、管理、利用新模式。

%To achieve the real establishment of a wealthy and strong country, we must hold"green hills and clear waters", can't make economic development at the expense of the resource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Water is the origin of life, the key of production, the base of ecology. Eco-civilization of water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Eco-civilization. Water should be placed on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under the man-water harmony concept, through the scientific management method, to create an optimized alloc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water ecological management and repair, and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construction, water conservation and efficient combin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protection, water management, and new utilization model.【期刊名称】《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5(000)003【总页数】4页(P33-35,45)【关键词】水生态文明;建设;实施【作者】王利杰【作者单位】邯郸市水利局,河北邯郸 056001; 河北省水生态文明及社会治理研究中心,河北邯郸 05603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1271869年德国生物学家赫克尔(Ernst Heinrich Haeckel)首次提出了“生态学”的概念,他指出:“我们可以把生态学理解为关于有机体与周围外部世界的关系的一般科学,外部世界是广义的生存条件”[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我市城市生态水系建设模式的思考
城市水系建设当前城市建设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美化城市形象,完善城市功能,提高承载能力,改善群众生活环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我市正在加快推进城区“大水系”建设,即建设“四湖”、整治“五河”、提升“一淀”(永年洼淀),形成都市区4.5万亩、中心城区2.25万亩的循环生态水系,实现城市人居环境的大改善和城市品位的大提升,而这些大型水利设施项目单纯的依靠有限的财政资金快速的见到成效并不现实。

本文借鉴唐山市环城水系建设的成功经验,提出了吸引有实力商团企业共同建设我市生态水系建设模式。

一、唐山市环城水系建设
唐山市环城水系建设全长57公里,建设总投资35亿元,工程主要包括唐河、青龙河改造,唐河水库引水工程及滨河景观道路建设,计划新建和改造桥梁56座,建设橡胶坝、船闸16座,滨河道路15公里,新建和完善绿地350万平方米,形成功能齐全、景色宜人的水、路、桥、坝完整水系。

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以水带地、以地生财”的思路,成立以市政府主管副市长为指挥长的项目指挥部,指挥部下按照“管委会+投资公司”的模式运行,由市政府一名副秘书长兼任唐河青龙河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主任,由市委、市政府任命唐河青龙河开发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管委会和投资公司均为正县级架构,管委会负责整体规划及近期建设规划制定、负责重大产业项目的招商引资、协调市直相关职能部门办理审批事项、受国资委委托履行对投资公司出资人职责。

投资公司是以水系开发建设为主要任务的融资平台、投资主体和项目业主,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国有独资公
司。

截止目前已筹措资金25.2亿元,其中,2008年银行贷款8.8亿元,开发商合作借款5亿元,财政借款1.8亿元,BT合作融资9.6亿元。

为保证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资金的将来还款,市政府指定近4000亩土地划归唐河青龙河建设开发投资公司,由投资公司按照市场化运作模式进行一级开发和整理,待土地出让后按照土地出让净收益的90%作为投资公司经营收益支持项目建设。

按照目前土地市场价值估算,4000亩土地至少能带来40亿元的土地收入,在保证项目建设和还款来源的基础上还能盈余5亿元左右。

二、唐山市城市建设成功经验
1、高效的管理运作机制。

以市政府直管的管委会+投资公司的管理模式,有效地解决了项目推进中部门之间的协调联动问题。

由市政府副秘书长兼任管委会主任,可以直接代表市政府协调相关部门解决问题,大大提高管委会管理下的投资公司运作项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发挥项目融资平台、投资主体和项目业主的作用。

2、科学的项目谋划包装。

项目的谋划包装是取得成功的首要前提,也是目前融资环境下取得银行资金支持的重要前提。

南湖生态城与国家开发银行达成的50亿元合作项目就是塌陷区治理和棚户区改造,这两类项目均属于国家优先支持发展的项目类别,即便是在今年国家对政府融资平台严格限制贷款的条件下,以这两类项目运作仍然可以取得银行贷款支持。

3、合理的项目运作方式。

在当前土地收储政策的限制下,对南湖生态城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一级开发整理,由市政府与投资公司签订代建协议,明确投资公司的项目业主和投资主体,明确南湖生态城规划区域内的土地出让收入扣除收储成本和政策性资金后的出让净收益90%用于南湖生态城建设,剩余10%由市级统筹,由投资公司作为项目承贷主体,政府仅以出资额
承担有限责任。

4、规范的市场融资建设。

财政投入不足十分之一的启动资金,后续大量建设资金都需要以平台融资建设,融资平台必须承担融资任务。

除了包装项目通过银行贷款解决资金外,南湖建设以投资公司为主体,更多地依靠市场融资建设,通过吸引大集团、大公司资金、吸引民间资金等方式筹措,对在建工程一律实行BT融资建设,对居民拆迁一律实行安置房实物补偿,同时加大与开发商对接力度,通过开发商合作借款的方式筹措建设资金,较好地解决了目前资金瓶颈问题。

三、推进我市生态水系建设模式
我市正在建设的生态水系项目中,支漳河、北湖项目审批手续相对比较完善,部分工程已开工建设或已完成。

其中:支漳河项目在2011-2013年计划整治河道14.9公里,估算总投资25.2亿元。

其中征迁12.5亿元,河道工程(含土方、建筑物)及绿化工程10.27亿元,筑岛工程1.63亿元,入岛桥梁及市政设施入岛工程0.8亿元;北湖项目已完成投资6.3亿元,开发土地3030亩,完成了河道清淤、挖湖堆山、园林绿化、园路铺装等工作,已形成1600亩水面,下一步建设估算总投资20亿元。

借鉴唐山市环城水系建设经验,按照“以地换资、合作开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充分发挥我市的土地资源,最大限度的利用市场资金,充分依靠招商引资、吸引民资推进支漳河、北湖项目建设。

1、签署框架协议。

由市政府与有意向大商团企业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约定双方的责任和义务。

市政府主要负责提供优惠政策、用地指标、城市规划等,投资企业商团负责资金筹措、项目开发以及后续合作开发等。

2、组建合资公司。

分别以城投公司、水建公司作为出资人,与有意向的大商团企业合资组建北湖项目公司和支漳河项目公司,两公司由企业集团控股,新公司分别负责北湖、支漳河项目周边土地整理开发等,由大商团企业负责新合资公司的资金筹措。

3、借款建设项目。

根据支漳河、北湖项目建设资金需求情况,由市国土资源储备中心向新合资公司分批借款,并以预收土地出让收益的形式上缴国库,按照收支两条线的要求,财政将上述预收资金拨付水建公司、城投公司用于支漳河、北湖项目建设。

4、相应价值供地。

由国土部门根据我市目前土地出让总体情况,划定一定区域范围的土地作为资金补偿。

土地补偿主要考虑三个方面因素,一是投资企业的前期资金成本,包括垫付项目资金的利息和一定的收益率;二是保证尽快供应土地,首先考虑北湖、支漳河筑岛土地作为补偿,考虑到两个项目筑岛的时间问题,可以先从周边拿出一部分土地用作补偿;三是补偿土地的出让地价,在充分考虑市政府在该区域的资源投入和基础设施完成后地价的基础上,优先由新公司按照一定优惠价格摘牌拿地,前期借款抵顶竞买保证金,摘牌成功抵顶应上缴的土地出让金。

5、合作土地开发。

由市国土资源储备中心与两家新公司签署土地一级开发整理合作协议,由新公司负责对北湖以东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界定的建设用地区域、支漳河沿线两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界定的建设用地区域等进行一级开发,并按照政府提供的用地指标,逐年拍卖,在保证新公司的一定资金成本的基础上,对超出招拍挂底价的增值收益部分按一定比例分成。

(课题负责人:顾健民执笔人:姚爱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