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齐桓晋文之事》 第二课时教案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精选13篇)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精选13篇)《齐桓晋文之事》教案篇1齐桓晋文之事●说课孟子是继孔子之后活动于战国中期的一位儒学大师,他也曾周游列国兜售儒家学说,但和孔子一样,他的学说也百不一售。
本文记叙的是孟子晚年其次次到齐国时和齐宣王的一次关于“王道”问题的谈话。
这是一次特别胜利和精彩的游说。
在孟子的层层诱导之下,齐宣王侧耳恭听了儒家“保民而王”的“仁政”学说,虽然事后齐宣王并没有付诸实施,但这唯恐要归因于当时的社会进展大趋势。
在以兼并战斗为主要形式的动乱社会中,只有兼并才能实现社会的统一,才能结束战乱,因此孟子所说的“王道”和“仁政”在当时是行不通的。
可文章却写得很有特色,比较完整地表达了孟子的思想;而孟子在游说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高妙的论辩艺术,更使本文成了游说的名篇。
本单元的学习最好是在第一单元结束之后,这样同学学习就有了更为宽阔的背景学问。
高三同学学习古文不能再限于逐字落实翻译,还应当扩展到思想与写作的评价,甚至还要从文化的深度来加深理解。
●教学目标学问目标(1)学习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及句式,能够精确流畅地翻译课文。
(2)学习孟子迂回曲折的论辩方法。
(3)学习比方在文章中的运用和重要作用。
●力量目标研读、鉴赏(1)能够理顺思路错综的文章的理路。
(2)擅长切分课文这样的没有明显标志的长文章。
(3)能够运用简洁的比方进行论辩。
●德育目标孟子的主见(1)体悟孟子当仁不让的治世精神。
(2)领悟孟子急躁细致的工作态度和奇妙敏捷的工作方法。
(3)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和怜悯广阔劳动人民的深切情怀。
●教学重点学习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及句式,能够精确流畅地翻译课文。
体会并分析文章在论证说理方面的独到之处。
●教学难点学习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及句式,能够精确流畅地翻译课文。
能够理顺思路错综的文章的理路。
●课时支配二课时。
第一课时主要朗诵并疏通课文,理解课文思想内容。
其次课时,支配开展讨论性学习。
课前预备:布置同学到图书馆或网上搜集孟子及其散文的有关资料进行讨论,分析归纳,初步形成自己的某一个观点。
高中语文《齐桓晋文之事》优秀教案材料
高中语文《齐桓晋文之事》优秀教案材料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齐桓晋文之事》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2)能够分析文章中的论证方法和技巧;(3)能够把握文章中的重点句子和词汇。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3)通过写作练习,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和热爱;(2)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人生和社会问题,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观点;2. 文章中的重点句子和词汇;3. 文章的论证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难点:1. 文章中的重点句子和词汇的理解;2. 文章的论证方法和技巧的分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孟子》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2)向学生介绍《齐桓晋文之事》这篇文章的背景和作者。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2)让学生标记出文章中的重点句子和词汇,并做好笔记。
3. 小组讨论:(1)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2)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4. 课堂讲解:(1)讲解文章中的重点句子和词汇,帮助学生理解;(2)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学会分析。
5. 写作练习:(1)让学生根据文章的内容,写一篇读后感;(2)引导学生运用文章中的论证方法和技巧,表达自己的观点。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复习课堂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2.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3. 让学生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和课堂提问等环节,评估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2. 知识掌握情况:通过课堂提问和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文章主要内容、重点句子和词汇的掌握程度。
《齐桓晋文之事》语文教案三篇
《齐桓晋文之事》语文教案三篇《齐桓晋文之事》语文教案篇一一.学练目标提示[情感目标]1.体悟孟子当仁不让的治世精神。
2.领会孟子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和巧妙灵活的工作方法。
3.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和同情广大劳动人民的深切情怀。
[认知目标]1.学习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及句式。
2.学习孟子迂回曲折的论辩方法。
3.学习比喻在文章中的利用和重要作用。
[技能目标]1.能理顺思路错综的文章的理路。
2.善于切分课文这样的没有明显标志的长文章。
3.能利用简单的比喻进行论辩。
二.学练方法选择1.文体切入法。
作为一部对话体的散文集中的代表篇目,自然有不同于其他文章的读法。
可以抓住对话体的特点切入课文,也可以抓住散文的特点切入课文。
1)对话的每一句或每一段都有多种功能:既要说明一个事实,一种情况,又要表明说话的目的,有时还要暗示与对话者的关系。
因此,对话不但要表现出说话人自身具体细致的思想活动和性格特征,而且还要能引发出即将发生谈话内容。
对话语体,多采用形象描绘的修辞手法,给人以直接的形象直感,利于说明问题,在词语的使用上,一般都带有鲜明的感情色彩,有时伴有具体写实的形象动词,同时,简洁、浅显而又含蓄,要求有言外之意,话中有话,所谓弦外有音,给对方以思考的空间,或者利用多义词,寄以丰富的潜在内涵。
对话还要求明白自然,易于上口,因此,较多地利用一些语气词,并且爱用形象生动的群众口语,另外,句式简短明快,多用散句和省略句,有时不够完整。
但对话体文章终究是经过加工的,它也有它匠心独运的地方。
课文中孟子与齐宣王一来一往,对答不断,基本上具备了这些特点。
2)作为散文,可以抓住课文朴素而优美的特点,从朴实无华的文字中去了解其中掩藏着的警句、妙语、比喻,去欣赏自由流利的散句中配置着的骈语俪句,例如促而严的短句和舒而缓的长句相配,匀称凝重的整句与优美洒脱的散句相配,对这些词句的理解,能帮助我们认识散文特有的韵律和风格。
这也不失为一种课文学习方法。
《齐桓晋文之事》教学案二(鲁人版高一必修)教案教学设计
•••••••••••••••••《齐桓晋文之事》教学案二(鲁人版高一必修)教案教学设计《齐桓晋文之事》教学案二(鲁人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齐桓晋文之事》教学案二◆课前预习指导:一、预习目标:1.了解孟子的思想。
2.学生朗读课文15--26节。
3.归纳总结文言实虚词和重要句式。
二、预习作业:(一)、“王道”与“霸道”辩这是先秦时代一对相对的概念。
“王道”是儒家提出的以仁义治天下的政治主张;霸道指君主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等进行统治。
孟子所处的时代是沿着霸道的方向前进的,凡是行法家主张,讲求耕战,富国强兵,便取得胜利。
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当世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
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
齐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
天下方务于合纵连横,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
”历史到底在什么时候青睐于“王道”,至今都不得而知。
孟子是继承了孔子的学思想发展而成为一整套施仁政行王道的政治主张的'。
《史记》也曾记载“孔子明王道,干七十余君,莫能用”的事实。
(二)、基础整理:1、词类活用:(1)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2)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3)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4)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2、特殊句式:(下列句子属于那类特殊句式?请翻译。
)(1)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句式:()翻译:(2)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句式:()翻译:(3)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句式:()翻译:(4)吾何快于是句式:()翻译:(5)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句式:()翻译:3.一词多义:异: A. 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B. 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许:A.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B.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2023年《齐桓晋文之事》教案,菁选3篇(精选文档)
2023年《齐桓晋文之事》教案,菁选3篇(精选文档)《齐桓晋文之事》教案1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孟子、《孟子》及其思想。
2.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词语和句式,并总结词类活用的规律。
(二)能力目标1.能根据句式特点、词类活用的规律,熟练翻译文言语句。
2.掌握本文的论证技巧和说理方法。
(三)德育目标理解文中阐述的“保民而王”、“仁政”的思想和主张。
(四)美育目标欣赏孟子散文的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带锋芒、富于鼓动性以及善设机巧,引人人彀,先纵后擒,用比喻说理,论辩是非的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1.了解孟子“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及“制民之产”的具体措施;2.理清文章思路,了解具体内容;3.体会文章磅礴气势及形象的说理;4.学习孟子的论辩技巧;5.文言实词、虚词及重点语言现象和句式特点;教学难点1.孟子的实行仁政王道的政治主张及在文中的体现;2.孟子的论辩技巧;教学时数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预习1.课前结合书下注释阅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
2.阅读课本中郭预衡的《<孟子>简介》,找出要点。
二、关于孟子孟子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最重要的代表。
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仁政思想,其主要内容包括:1.民本主义思想。
2.邦国的*在民。
3.对不施仁政的暴君人民是不可以不服从的。
4.政事以民为归宿。
5.用人以民意为准。
6.国家应以保民为职责。
7.国君施行仁政以使百姓安居乐业。
8.孟子反对不义的战争。
孟子善辩,在论辩时又善设机巧,先纵后擒。
散文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
三、课文诵读、感知思考:1.孟子和齐宣王谈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文章的结构如何划分。
明确:1.孟子和齐宣王的谈话主要内容的实行王道仁政的政治主张。
2.文章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开头至“王请度之”。
第二部分:“抑王兴甲兵,危士臣”至“孰能御之”。
第三部分:“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至篇末。
四、分析第一部分依据第一部分内容,可分三层:第一层:开头至“则王乎”。
〖2021年整理〗《《齐桓晋文之事》优质2》优秀教案8
《齐桓晋文之事》优质教学设计2(第2课时)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文的重要词语和重要句式。
2理解孟子保民而王的思想。
3体悟孟子当仁不让的治世精神。
4欣赏本文中孟子的论辩特色。
重点难点重点欣赏孟子的善于设喻、迂回曲折、层层深入的论辩特色。
难点1理解孟子保民而王的思想。
2体悟孟子当仁不让的治世精神。
课时安排2课时第2课时课时目标1品读后两部分,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
2进一步学习孟子迂回曲折的论辩方法。
3比较阅读《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齐桓晋文之事》。
重点难点分析鉴赏本文出色的论辩艺术,品味运用多种论辩技巧和修辞方法的引人入胜的论辩语言,增强鉴赏能力。
教学设计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问题:前两部分,孟子是怎样一步步因势利导,对齐宣王进行劝说的?明确:前两部分开头至“王请度之”,齐宣王提出齐桓晋文之事的问题,孟子指出其不足道,趁机提出保民而王的观点。
接着论述齐宣王未实行王道,不是不能,而是不为。
第一部分可分为两层:第一层(从开头到“则王乎”),提出并明确话题。
齐宣王以问“霸道”开始,而孟子以“臣未之闻也”一句,轻轻把话题岔开,转入谈论王道。
第二层(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到“是以君子远庖厨也”),提出“保民而王”的中心论点,肯定齐宣王能够保民而王,然后再紧紧抓住齐宣王的“不忍”大做文章。
在这里,孟子不是空泛地论述,而是抓住齐宣王“以羊易牛”的事例加以阐发。
同时也为下文论说齐宣王没有实行“王道”,“是不为”而“非不能”埋下了伏笔。
第二部分(从“王说”到“王请度之”),剖析齐宣王的仁心未及于民,未成王道,不是“不能”,而是“不为”。
首先,孟子以一组巧妙的比喻,正面引出“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的结论。
其次以“挟太山以超北海”和“为长者折枝”这组对照性比喻,进一步阐明“不能”和“不为”的区别。
最后顺其理势,引经据典。
说明王道并不难,最基本的就是“推恩”,“推恩足以保四海”,为齐宣王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齐桓晋文之事优秀教案
齐桓晋文之事优秀教案【篇一:《齐桓晋文之事》《孟子专题》教案】《齐桓晋文之事》集体备课教案(新授课)1.课标要求及解读第9条: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
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第8条: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第7条: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
第2条: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
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
第11条:注重合作学习,养成互相切磋的习惯。
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
第12条:学会灵活使用常用语文工具书,能利用多种媒体搜集和处理信息。
课程标准解读:第9条提出阅读文言文的基本目标和方法要求。
学生能够借助书下注释和工具书准确识偏义词等文言知识,并能够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第8条从学习古代文学作品的重要性和方法论两方面予以阐释。
诵读文本,能够说出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形成自己的文化积淀。
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能够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2.教材分析《齐桓晋文之事》是鲁人版必修第五册第四单元的一篇文章。
本文记录的是孟子和齐宣王的仁政思想。
课文始终围绕“保民而王”这一中心论点层次清晰地步步深入,由齐宣王的不忍之心推出他有行王道的基础,进而论述不行王道是不为,而非不能。
不为王道是因其心存霸欲,所以又力论霸道的不可行及其危害,最后,才展开孟子的仁政蓝图,令齐宣王心动,迫切希望实行王道,于是,孟子又向齐宣王说出了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
行文层层深入,气势充沛,顺理成章,十分严密。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齐桓晋文之事》的文章背景和作者观点。
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论证方法。
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式的理解。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学会如何运用文中的论证方法进行有效的辩论和说服。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和历史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文章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观点。
2. 文章的结构和论证方法。
3. 重点词汇和句式的理解。
三、教学难点1. 文章的深层含义和内在逻辑。
2. 论证方法的运用和分析。
3. 重点词汇和句式的翻译。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孟子》和《齐桓晋文之事》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标记生字词。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论证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
4. 课堂讲解:讲解重点词汇和句式,解析文章的深层含义和内在逻辑。
5. 应用拓展:让学生运用文中的论证方法进行辩论或写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6. 总结反思:让学生总结课堂收获,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五、课后作业1. 翻译并背诵课文。
2. 完成练习册的相关练习。
3. 选择一个论证方法,写一篇短文进行实践应用。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练习册的答题情况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激发学生的思维。
2. 使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文章中的具体论证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论证方法。
3. 运用比较法,比较不同论证方法的特点和适用场合,提高学生的鉴别能力。
七、教学准备1. 准备课文的相关背景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 准备论证方法的案例资料,用于分析和讨论。
3. 准备练习题和作业题,巩固所学知识。
八、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齐桓晋文之事》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2)分析孟子主张仁政、反对暴政的政治理念。
(3)学习成语“明察秋毫”、“仁者无敌”的含义及用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运用合作探讨的学习方式,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3)学会评价历史人物,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以民为本的观念,理解仁政的重要性。
(2)培养热爱祖国、关心社会的责任感。
(3)激发学生学习古代文化的兴趣,提高文化自信。
二、教学重点1. 《齐桓晋文之事》的主要内容及其中心思想。
2. 孟子主张仁政、反对暴政的政治理念。
3. 成语“明察秋毫”、“仁者无敌”的含义及用法。
三、教学难点1. 文言文阅读与翻译。
2. 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3. 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
2. 学生预习课文,提前了解课文内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新的学习。
(2)介绍齐桓公、晋文公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2)学生通过注释、词典等工具,解决字词障碍。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内容,阐述孟子主张仁政、反对暴政的政治理念。
(2)解析成语“明察秋毫”、“仁者无敌”的含义及用法。
5. 情感教育(1)引导学生树立以民为本的观念,理解仁政的重要性。
(2)培养热爱祖国、关心社会的责任感。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巩固学生所学。
7. 课后作业(1)翻译课文,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
(2)运用所学,评价历史人物。
8.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教学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六、教学拓展1. 对比分析(1)让学生对比齐桓公、晋文公的治国理念,分析其异同。
【教学课件】齐桓晋文之事参考课件(第二课时)
王坐于堂上 构怨于诸侯 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
是乃仁术也 夫子之谓也 是诚不能也 是折枝之类也是罔民也
再见
1、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力,就自然而然地会有能耐、机灵和知识。2、你们应该培养对自己,对自己的力量的信心,百这种信心是靠克服障碍,培养意志和锻炼意志而获得的。 3、坚强的信念能赢得强者的心,并使他们变得更坚强。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5、有百折不挠的信念的所支持的人的意志,比那些似乎是无敌的物质力量有更强大 的威力。6、永远没有人力可以击退一个坚决强毅的希望。7、意大利有一句谚语:对一个歌手的要求,首先是嗓子、嗓子和嗓子……我现在按照这一公式拙劣地摹仿为:对 一个要成为不负于高尔基所声称的那种“人”的要求,首先是意志、意志和意志。8、执着追求并从中得到最大快乐的人,才是成功者。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0、发现者,尤其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发现者,需要勇气才能无视他人的冷漠和怀疑,才能坚持自己发现的意志,并把研究继续下去。11、我的本质不是我的意志的结果, 相反,我的意志是我的本质的结果,因为我先有存在,后有意志,存在可以没有意志,但是没有存在就没有意志。12、公共的利益,人类的福利,可以使可憎的工作变为可 贵,只有开明人士才能知道克服困难所需要的热忱。13、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14、意志的出现不是对愿 望的否定,而是把愿望合并和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意识水平上。15、无论是美女的歌声,还是鬓狗的狂吠,无论是鳄鱼的眼泪,还是恶狼的嚎叫,都不会使我动摇。16、即使 遇到了不幸的灾难,已经开始了的事情决不放弃。17、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18、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 去。19、意志若是屈从,不论程度如何,它都帮助了暴力。20、有了坚定的意志,就等于给双脚添了一对翅膀。21、意志坚强,就会战胜恶运。22、只有刚强的人,才有神 圣的意志,凡是战斗的人,才能取得胜利。23、卓越的人的一大优点是:在不利和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24、疼痛的强度,同自然赋于人类的意志和刚度成正比。25、能 够岿然不动,坚持正见,度过难关的人是不多的。26、钢是在烈火和急剧冷却里锻炼出来的,所以才能坚硬和什么也不怕。我们的一代也是这样的在斗争中和可怕的考验中 锻炼�
齐桓晋文之事第二课时(公开课)
“王道”是说君主以仁义治天下, 以德政安抚臣民的统治方法。常 与“霸道”相对。 “仁政”的基本精神也是对 人民有深切的同情和爱心。
仁政思想
春秋战国是社会大变革的乱 世,所谓乱世用法治世用仁,春 秋战国时期儒家的仁不能满足诸 侯国的利益诉求,也不能满足新 兴地主阶级的利益诉求,所以不 被接受。 • 等到了西汉,大一统的局面 形成,法家所倡导的严刑峻法已 与世不符,而此时儒家在代表人 物董仲舒的改造下迎合了统治阶 层的需要,便有了罢黜百家独尊 儒术。
却未 在与 枝群 头芳 独同 欢温 笑暖
诵读理解
1.一人读齐宣王,全班读孟子。
2.读准字音,注意断句,读出人物
语气情感。
却未 在与 枝群 头芳 独同 欢温 笑暖
自主探究 积极思考
内容 展示组 地点
探究一
探究二 拓展提升 我的疑问
14组2人(句12) 15组2人(句34) 后黑板 抄写原句,标出翻译要点。
固定结构:换
• 3.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 异于邹敌楚哉?盖亦反其本矣。 • 译:天下的土地,方圆一千多里(的国家)有九个,齐国 的土地总算起来也只有其中一份。以九分之一(的力量) 去使九分之八(的力量)降服,这与邹国和楚国打仗有什 么区别呢?何不回到根本上来呢。 • 4.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 古今义同:留 • 译:天下那些憎恨他们君主的人都想跑来向您申诉。如果 像这样,谁还能抵挡您呢?
点拨提升(一)
词类活用:换
特殊句式:调
• 1、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 译文:难道您发动战争,使将士冒生命危险,与各诸侯 国结怨,这样以后心里才痛快吗?
古今异义:换 • 2、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 不译虚词:删 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 译文:您是想开拓疆土,使秦国、楚国来朝见,统治整 个中原地区,安抚四方的少数民族。以这样的做法来求 这样的欲望,就像爬到树上去找鱼一样。
《齐桓晋文之事》第二课时学案(统编版高一必修下)
《齐桓晋文之事》第二课时学案(统编版高一必修下)一、处理上节课作业:展示答案二.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1、检测字:词语认读可以王矣胡龁衅钟觳觫褊小彼恶知之庖厨忖度舆薪便嬖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赴愬吾惛鸡豚狗彘庠序孝悌2、回顾上节课内容梗概以及说理艺术。
提出“保民而王”的主张,指出齐宣王没能实行王道,不是“不能”而是“不为”。
(1)提出话题,以问“霸道”开始,转入说“王道”;(2)提出中心论点:保民而王,肯定齐宣王能够“保民而王”。
(3)为齐宣王指明努力的方向。
巧转话题——事例亲切——比喻生动三.学习目标:1.结束全文知识点的梳理,进行当堂汇总提升,能翻译全文。
2.梳理全文内容,理清孟子论述的步骤。
3.深入体悟孟子在这次对话中所体现的思想的光辉和精神的可贵。
四.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一)梳理知识点:(1).抑、兴、危、构怨、肥甘、轻暖、采色、声音、便嬖、令、岂、辟、朝、莅、中国、抚、四夷、若、殆、孰、方、齐集、服、何以异、盖、发政施仁、士者、涂、疾、赴愬。
反面论述“霸道”的危害,督促齐宣王放弃霸道,实行“王道”。
理清“王道”和“霸道”的区别:这是先秦时代一对相对的概念。
“王道”是儒家提出的以仁义治天下的政治主张;霸道指君主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等进行统治。
孟子所处的时代是沿着霸道的方向前进的,凡事行法家主张,讲求耕战,富国强兵,以便取得胜利。
快速回看课文所学部分,完成以下任务:1.齐宣王之“所大欲”是什么?2.孟子用缘木求鱼的比喻说明什么?3.孟子假设邹国与楚国之战,有何意图?4.孟子如何具体描述实行王道的威力的?(2).惛、明、恒产、恒心、士、若、因、苟、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然后、罔、制、产、仰、事、畜、乐岁、凶年、之善、赡、奚、暇、衣帛、之、失、夺、谨、申、孝悌之义、颁白者、然而。
阐述施行“王道”的具体措施。
快速回看课文所学部分,完成以下任务:1.孟子为齐国描绘的社会蓝图是怎样的?怎样才能实现这幅蓝图?(二)总结:本文记录的是齐宣王和孟子的一次对话,孟子用迂回曲折的方式,劝说齐宣王放弃“霸道”实行“王道”,从而集中阐述了他的仁政思想,描绘了一幅“保民而王”的社会蓝图。
《齐桓晋文之事》第二课时
使动用法使……朝拜
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 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语气副词,表强调
中国:中原地区
王曰:若是其甚与? 比喻方向、方法不对,一定达不到目的
曰:“殆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
王曰:“吾惛,不能进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是矣。愿夫子辅吾志, 明以教我。”
而,表修饰
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齐宣王说:“我昏乱糊涂,不能达到这一步。 希望先生您帮助我(实现)我的志愿,明确 地教导我。我虽然不聪慧,请(让我)试着 这么做做看。”
放,侈:放纵,过度 辟,邪:不正,不老实
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
(孟子)说:“这样那么,大王所最想得到的东西便可知道了: 是想开辟疆土,使秦国、楚国来朝见,统治整个中原地区,安 抚四方的少数民族。(但是)以这样的做法,去谋求这样的理 想,就像爬到树上去抓鱼一样。” 齐宣王说:“像(你说的)这么严重吗?” (孟子)说:“恐
怕比这还严重。爬到树上去抓鱼,虽然抓不到鱼,却没有什么 后祸;假使用这样的做法,去谋求这样的理想,又尽心尽力地 去干,结果必然有灾祸。”
盖:通“盍”,何不
“(齐宣王)说:“(这是什么道理)可以让我听听
吗?” (孟子)说:“(如果)邹国和楚国打仗,那您
认为谁胜呢?”(齐宣王)说:“楚国会胜。”
(孟子)说:“那么,小国本来不可以与大国为敌,人
少的国家本来不可以与人多的国家为敌,弱国本来不可
以与强国为敌。天下的土地,土地方圆各一千多里的
(国家)有九个,齐国的土地总算起来也只有其中的一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齐桓晋文之事》;(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把握文章的大意和主题;(3)分析课文中的论证方法和逻辑结构,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课文内容;(2)学会如何运用课文中的论证方法,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3)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古代圣贤的智慧和品质,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3)学会担当社会责任,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二、教学重点1. 课文的朗读和背诵;2. 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的理解;3. 课文论证方法的分析和学习。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文言文词汇和句式的理解;2. 课文论证方法的运用;3. 课文主题的深入挖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齐桓晋文之事》的背景和作者孟子;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查找生字词的解释;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论证方法,梳理文章的逻辑结构;4. 课堂讲解: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句子和论证方法,解答学生的疑问;5. 实践练习: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论证方法,进行写作练习;7.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朗读和背诵课文,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和背诵课文的熟练程度;2. 学生对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的理解程度;3. 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论证方法进行写作的能力;4. 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如观点阐述、逻辑分析等;5. 学生对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的认同程度。
六、教学工具1. 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课文内容、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2. 纸质教材:提供给学生阅读和笔记;3. 笔记本和文具:供学生记录重点内容、思考和练习;4. 网络资源:用于查找相关信息和拓展学习。
七、教学资源1. 课文《齐桓晋文之事》文本;2. 课文注释和译文;3. 与课文相关的背景资料和拓展阅读;4. 论证方法的教学案例和实例;5. 写作练习的参考范文和评价标准。
高中语文《齐桓晋文之事》教案材料
高中语文《齐桓晋文之事》优秀教案材料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齐桓晋文之事》的重点段落;(2)能够分析并评价孟子的政治思想和哲学观点;(3)能够运用文言文阅读技巧,解读古代文献。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2)通过对比分析,探讨孟子与其他诸子百家的思想差异;(3)通过角色扮演、辩论等形式,提高口语表达和辩证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孟子的人文关怀,培养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2)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注重个人修养和品德提升;(3)学会尊重他人,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课文解析:(1)梳理课文结构,明确各段落主题;(2)分析孟子论齐桓公、晋文公的功过及其政治思想;(3)探讨孟子关于“仁政”、“王道”的理论依据。
2. 重点词汇和句式:(1)掌握文中的重点词汇,如“仁政”、“王道”、“兼爱”等;(2)学会分析判断句、比喻句等句式结构。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孟子及其思想;(2)回顾《孟子》其他篇章的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2)布置思考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内容;(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2)剖析孟子的政治思想和哲学观点。
5. 实践环节:(1)角色扮演,模拟孟子与其他诸子百家的辩论;(2)组织辩论赛,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辩证思维能力。
四、作业布置1. 熟读并背诵课文中的重点段落;2. 完成课后练习题;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背诵情况等;3. 实践环节:评价学生在辩论赛中的表现,如口语表达、辩证思维等;六、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语文《齐桓晋文之事》第二课时教案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第一课时内容,重点词语、重点句子。
二、依据第一部分内容,可分三层,教师做点拨分析:
第一层:开头至“则王乎”。
齐宣王与孟子的谈话以“霸道”开端,而孟子巧妙地将话题转向谈论“王道”。
孟子引入话题的方法:
(1)避而不答:孟子托辞“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避开齐宣王的问题而不回答。
(2)转移话题:孟子又巧妙地把话题转移到自己想谈的“王道”上去,婉转地说:“无以,则王乎?”使宣王难以拒绝。
第二层: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至“是以君子远疱厨也”。
孟子就宣王“以羊易牛”一事肯定宣王有不忍之心,有“保民而王”的思想基础。
以其自身行为证明施行王道甚么高不可攀的难事,建立宣王施行王道的信心。
二、关于孟子:
1.孟子其人
孟子(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山东邹县东南)人。
孟子是战国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曾受业于子思(孔子的孙子)的门人,30岁左右收徒讲学。
44岁开始周游列国,晚年回到家乡讲学著述,直到去世。
后世统治者都把他作为尊崇的偶像,到元、明时被称为“亚圣”。
高一语文《齐桓晋文之事》第二课时教案
2.《孟子》其书
《孟子》共七篇,分别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
各章又都分为上下两篇。
作为一部语录体著作,它记录的是有关孟子重要思想的一些言论。
到南宋时,朱熹把它与《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以及《论语》合为“四书”,把读经的传统推向更加狭窄的胡同,成为后世(如明、清两代)科举考试八股文的唯一的取材依据。
3. 孟子思想
①性本善(凡人都可以为尧舜)
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本)
③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封建时代士大夫出世进退的准则)
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国君傲然视之)
⑤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治于人者食于人,治人者食人,天下之通义也
[思考:为什么孟子的思想会被后世接受呢?]任何一种哲学,都会创立自己的理想世界。
比起道家的小国寡民、佛家的因果报应来说,儒家的集大成思想家孟子的理想世界则诱人得多。
孟子提出了一幅君民同乐、仁义并施的王道乐土和太平盛世的理想图景。
这对于王者来说,自然是最好不过了,有什么比百姓归附,国力强盛更令他们满意的呢?对于老百姓来说,也是如此,有谁不乐意做太平盛世的人呢?
高一语文《齐桓晋文之事》第二课时教案
4.《孟子》的时代意义
当时的社会背景:①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②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
时代意义:孟子的思想具有着明显的进步性。
其思想核心就是“民本思想”。
民贵君轻,在今天看来,它至少包括重视国家利益,反对特权意识、保护人民等多方面的含义。
这种社会变革时期的新观念,正符合人民的愿望,具有一定的人道主义精神,至今在我们的思想领域里有着重大影响。
孟子的追求是一种对社会出路的探索,他的求真的追求精神也是值得今天我们学习的。
另外,《孟子》的散文成就极高,作为文化精粹,我们当然有研究、借鉴、继承和发扬的必要。
5.“王道”和“霸道”
这是先秦时代一对相对的概念。
“王道”是儒家提出的以仁义治天下的政治主张;霸道指君主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等进行统治。
孟子所处的时代是沿着霸道的方向前进的,凡是行法家主张,讲求耕战,富国强兵,便取得胜利。
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当世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
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
齐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
天下方务于合纵连横,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
”
高一语文《齐桓晋文之事》第二课时教案
三、朗读课文,回答问题。
1. 教师和学生分别读问话和答话,其他学生默读
2. 分两组分别读问话和答话。
思考:
1. 孟子和齐宣王谈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孟子说服对方实行仁政,实现王道)
2. 孟子的中心观点是什么?
(保民而王)
四、作业:熟读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