毽子变乖了的教学设计
一年级下册语文《毽子变乖了》教案4篇

---------------------------------------------------------------最新资料推荐------------------------------------------------------ 一年级下册语文《毽子变乖了》教案4篇1一年级下册语文《毽子变乖了》教案 4 篇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毽子变乖了》教案 ........................................................ ...................................... 1 一年级下册语文《毽子变乖了》教学设计 ........................................................ .......................................... 5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 ............... 8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 ............. 13 语文 S 版一年级下册《毽子变乖了》教学设计 ........................................................ ................................ 15 《毽子变乖了》教学设计 ........................................................ ........................................................... ....... 17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毽子变乖了》教案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1)认识文中 13 个生字及新词,书写 8 个汉字,掌握一种偏旁:1 / 19(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毽子变乖了》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

《毽子变乖了》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毽子变乖了》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毽子变乖了》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毽子变乖了》教学设计1一、说教材1、教材内容:我执教的《毽子变乖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下册一篇讲读课文。
2、教材简介这是一篇散文,写老师教我们踢毽子时,毽子很听老师的话,而我们刚开始练习时,毽子一点儿也不听话,后来“我”按照老师说的去做,每天练习,毽子变乖了,也听我们的话了。
全文一共分为四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概括讲课件老师教我们踢毽子。
第二自然段讲老师表演踢毽子给我们看,毽子很听老师的话。
第三自然段讲我们刚开始练习踢毽子时,毽子一点儿也不听话。
老师告诉我们要经常练习。
第四自然段讲“我”每天练习踢毽子,后来毽子也听“我”的话了。
本文语言活泼生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说教学方法一堂好的语文课应充分体现:书声朗朗,议论纷纷,高潮迭起。
钍对以上教学思想,这节课我以读代讲,利用图片引导学生回想自己踢毽子的感受,使学生参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通过学生的看看,读读,想想,说说等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让学生感受踢毽子的快乐,而且渗透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三、说教学程序本课我将分两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认读生字词。
研究课文内容,突破重难点。
今天,我执教的是这课的第一课时。
一、设计理念:通过运用不同的阅读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
二、教学目标:1. 认识12个生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培养学生对活动的爱好和兴趣。
三、教学重点:朗读课文,正确认读“会认”字教学难点:理解毽子为什么在“我”的脚下不听话。
《毽子变乖了》教案

《毽子变乖了》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有时……有时……”“又……又……”造句。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2)学会欣赏自然景物,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美好情感。
(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1. 生字新词的学习与运用。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3. 培养学生朗读、讨论、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学会用“有时……有时……”“又……又……”造句。
2. 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自然景物,体会作者的情感。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卡片。
3. 相关毽子活动的图片或视频。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观察毽子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毽子的兴趣。
(2)板书课题《毽子变乖了》,提问:“毽子为什么会变乖呢?”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新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解答疑问。
(3)学生讨论,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3. 学习生字新词(1)学生自学生字,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进行讲解和示范。
(3)学生练习书写生字,巩固记忆。
4. 课堂练习(1)学生用“有时……有时……”“又……又……”造句。
(2)学生分享自己的句子,教师点评指导。
5. 总结与拓展(1)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2)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如:family tree。
(3)鼓励学生参加相关的毽子活动,体验课文的乐趣。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朗读等。
2. 生字新词掌握: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练习,检查学生对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
3. 句子构造能力:通过课堂练习,评估学生运用“有时……有时……”“又……又……”句型的熟练程度。
课文毽子变乖了的教学教案及反思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毽子变乖了》,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想象力,创造性地进行表达。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身边事物的情感。
(2)引导学生学会珍惜亲情和友情,懂得感恩。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难点:1. 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亲情和友情的重要性。
三、教学准备:1. 课文《毽子变乖了》的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毽子这一传统玩具。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与毽子的故事,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课文氛围。
(2)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
3. 合作交流:(1)分组讨论:让学生围绕课文内容,探讨毽子变乖的原因。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情感体验:(1)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所表达的亲情和友情。
(2)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亲情和友情的看法。
5. 课堂小结: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拓展作业:让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学会珍惜。
六、教学反思1. 学生在自主学习环节,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对于一些生字词的掌握不够熟练。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预习环节,加强对生字词的学习和巩固。
2. 在合作交流环节,部分学生的参与度不高,课堂氛围不够活跃。
为了改善这一情况,我可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尝试采用更多的互动方式,如小组竞赛、角色扮演等,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3. 在情感体验环节,学生对于课文中所表达的亲情和友情有一定的理解,但在联系自身生活经历进行表达时,语言组织能力还有待提高。
教学设计1:毽子变乖了

第14课《毽子变乖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运用综合的识字方法,认识12个生字,写好8个生字。
培养学生立识字、合作识字的能力。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感受踢毽子的乐趣,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1.认读本课12个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熟能生巧的道理。
【教学准备】
课件,教学挂图。
【教学方法】
讲读法、情境法、表演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谈话导入
(1) 揭示课题。
(2) 齐读课题。
(3) 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二、认识生字,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
2.找出生字,读一读,认一认。
3.出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美妙飞舞开始练习陌生经常熟悉不久4.分段指名读课文。
三、理解课文
1.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自由读课文。
3.理解
(1) 毽子在老师脚上听不听话?你是怎样知道的?
(2) 我们刚开始踢时,毽子是怎样表现的?为什么会这样?
(3) 听了老师的话,我是怎样做的?结果呢?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总结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有感情朗读全文。
毽子变乖了教学设计

14:《毽子变乖了》优质课教案靖宇小学:李亚楠教学目标:1:认识文中13个生字:。
2:正确书写田字格里的生字,认清音、形、义,并且会组词、说句子。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朗读课文,正确认读“会认”字和正确书写“会写”字。
教学过程:一、谜语引入、激发兴趣。
1:出示谜语:•一只小鸡真灵巧,•五彩羽毛身上飘,•会翻跟头会跳高,•落在地上不会跑。
2:揭示课题有一位小朋友非常喜欢玩毽子,她是怎样玩的呢?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第14课《毽子变乖了》。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最喜欢的体育用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思考,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习生字。
(一)第一关:我当小老师。
1、小老师领读生字。
2、齐读生字。
3、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四人小组交流识字方法)4、汇报学生一:大家好,我是小小讲解员,我今天认识了“她”字,请大家跟我读。
我是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认识它的,“也”加“女字旁”等于她,左右结构“女字旁”……学生二:同样的方法讲解其他字,教师总结。
(二)第二关:火眼金睛出示词语:高低很多他们等(设计意图:在游戏中缓解学生的疲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玩中学,玩中乐,加深对生字的识记.)(三)第三关:超强记忆听写生字(设计意图:课堂上可以直接了解孩子对生字的掌握情况。
)7:同桌互相批改,有写的不规范的,下课后及时更正。
(四)第四关:我会读大屏幕出示要求会认的生字。
1:齐读生字。
2:男女生对读生字。
3:去掉拼音后读(齐读、男女生读、开火车读)(五)第五关:词语大餐出示课文里的词语。
⑴:小老师领读。
⑵齐读词语。
⑶男女生比赛读词语。
三:小游戏:摘桃子利用游戏巩固生字四:整体感知课文。
1:齐读课文。
提问:课文有几个自然段?2:填一填•这篇课文主要写()教我们()时,毽子很听()的话,而我们刚开始练习时,毽子(),后来“我”按照老师说的去做,(),毽子变乖了,也听我们的话了。
小学一年级语文《毽子变乖了》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导语】《毽⼦变乖了》这篇课⽂很有特⾊,它是通过⼀个孩⼦们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渗透了⼀个深刻的道理,做事情、学东西,只要我们不断练习,反复练习,就能学会,以下是整理的⼩学⼀年级语⽂《毽⼦变乖了》原⽂、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年级语⽂《毽⼦变乖了》原⽂ 课间活动的时候,⽼师教我们踢毽⼦。
⽼师先表演给我们看。
毽⼦在她的脚上美妙地飞舞着。
要它⾼,它就⾼;要它低,它就低;要它停在肩上,它就停在肩上。
真是听话极了! 我们开始练习踢毽⼦。
可是,毽⼦⼀点⼉也不听我们的话。
脚⼀踢,它就到处乱飞。
⽼师说:“毽⼦跟你们还很陌⽣,它当然就不听话。
如果你们经常和它玩⼉,熟悉了,它就会变得听话了。
” 我每天都抽时间和毽⼦玩⼉。
过了不久,毽⼦也能在我的脚上飞舞了。
⽼师的话⼀点⼉也没错,毽⼦变乖了。
【篇⼆】⼩学⼀年级语⽂《毽⼦变乖了》教案 教学⽬标: 1、认识12个⽣字。
会写8个字。
学习部⾸“双⼈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
3、理解课⽂的基础上,帮助学⽣体会踢毽⼦的快乐,明⽩熟能⽣巧的道理。
教学重点: 1、认读本课12个⽣字。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
教具准备:⽣字、词语卡⽚,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看图,引出课题。
1、出⽰挂图,让学⽣观察:画⾯上是谁在⼲什么? 2、再认真观察:⽼师踢毽⼦踢得怎么样? 3、出⽰课题,齐读课题。
⼆、初读课⽂ 1、学⽣借助拼⾳,试读课⽂,要求读通须。
2、在书中画出本课的⽣字,多读⼏遍,读准字⾳。
三、理解课⽂内容 1、指导学⽣学习第⼆⾃然段。
(1)指名读第⼆⾃然段。
(2)思考:⽼师踢毽⼦踢得怎么样?你是从哪⼉看出来的?找出这些句⼦读⼀读。
(3)如果是你看到⽼师踢得这么好,你会想些什么? 2、指导学⽣学习第三⾃然段。
(1)指名读第三⾃然段。
(2)思考:我们刚开始练习踢毽⼦时,毽⼦是怎么不听话的?它为什么不听我们的话? (3)把⽼师的话认真读⼏遍,找出其中⼀对意思相反的词。
《毽子变乖了》教学设计

《毽子变乖了》教学设计
1、运用综合的识字方法,认识14个生字,写好8个生字。
培养学生立识字、合作识字的能力。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感受踢毽子的乐趣,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
(1)提醒课题。
(2)齐读课题。
(3)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1、自由读课文。
2、找出生字,读一读,认一认。
3、出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美妙飞舞开始练习陌生经常熟悉不久
4、分段指名读课文。
1、你读懂了什么?
2、自由读课文。
3、理解
(1)毽子在老师脚上听不听话?你是怎样知道的?
(2)我们刚开始踢时,毽子是怎样表现的?为什么会这样?
(3)听了老师的话,我是怎样做的?结果呢?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有感情朗读全文。
1、分组开火车读课文。
2、有感情朗读全文。
3、识记生字,积累词汇。
4、抽读本课生字卡片。
5、开火车进展扩词。
6、反响识字情况,交流识记方法。
7、出示词语花篮
(1)指名读,齐读。
(2)你还喜欢课文里的哪些词语,说一说,再抄到“花篮”中。
(3)比一比谁积累的词语多。
1、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指名认读。
2、分类识记,指导书写。
(1)独体构造:久生先
(2)左右构造:低话听她师
3、学生书空。
4、教师板演示范。
5、学生仿写,教师巡视指导。
课文毽子变乖了的教学教案及反思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毽子变乖了》,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创意表达和写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2)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积极解决问题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
2. 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创意表达和写作。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写作纸张和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谈论关于毽子的故事或经验。
(2)板书课题《毽子变乖了》,引导学生思考毽子为什么会变乖。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情感的把握。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和示范。
4. 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讲述课文内容,教师辅导。
(2)讨论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引导学生理解其意义。
5. 创意表达与写作(1)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造一个关于毽子的故事。
(2)学生现场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1)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进行评价。
7. 课后作业(1)回家后,向家人分享课文内容。
(2)运用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写一篇小作文。
六、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我通过图片和实物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他们谈论关于毽子的故事或经验。
在朗读课文环节,我注重指导学生的语气和情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
在生字词学习环节,我让学生自主学习,进行小组交流,充分发挥了他们的合作精神。
在理解课文内容环节,我让学生讲述课文内容,并讨论其中的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提高了他们的理解能力。
回顾这节课,我觉得教学效果还是不错的。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1毽子变乖了_语文S版-word文档

第11课《毽子变乖了》(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课文中“变”、“候”、“教”等14个生字,正确、规范地书写“久”、“们”、“你”、“师”、“话”、“先”、“看”、“老”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探究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们”学会踢毽子的过程,感受踢毽子的乐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
懂得“熟能生巧”的道理。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体会理解课文内容。
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
【教学难点】探究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们”学会踢毽子的过程。
【教学方法】合作学习、自主探究。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课件出示毽子图片谈话交流:同学们认识这是什么吗?(毽子)你会踢毽子吗?师拿出准备好的毽子,请几名同学到板前踢毽子表演。
毽子在他们脚上乖吗?怎样才能让毽子变乖呢?老师请来了一名踢毽子的高手,毽子在她的脚上特别听话,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11课“毽子变乖了”。
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认识生字“变”的读音“biàn”,组词:变化、改变。
二、新课讲解(一)初读感知1.自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标出自然段序号,同桌互读课文,纠正生字字音。
(3)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2.生字认知(1)小朋友们,课文中的生字宝宝来和我们做游戏了!课件出示识字游戏,让学生认读,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biàn hòu jiāo jiǎo wǔ jiān shǐ liàn luàn gēn shú xī jiǔ cuò变候教脚舞肩始练乱跟熟悉久错(2)学习多音字你知道“教”有几个读音吗?怎么区分?课件出示,指名完成:背jiāo 教学教书jiào 教师教室(3)认读词语:把会认的生字去掉拼音放在词语里,指名认读,集体交流,巩固识字。
《毽子变乖了》优秀教案及反思

《毽子变乖了》优秀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毽子变乖了》这个故事,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堂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善于观察、勇于改正错误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故事内容,掌握故事主旨。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将故事寓意应用于生活。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毽子,引导学生观察毽子的形状、颜色等特征。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玩毽子的经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阅读故事(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毽子变乖了》,注意语气、表情的把握。
(2)学生自读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3.课堂讨论(1)教师提问:故事中的小明为什么不喜欢他的毽子了?(3)教师提问:小明是如何让毽子变乖的?4.角色扮演(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派一名同学扮演小明,一名同学扮演毽子。
(2)学生根据故事内容进行角色扮演,教师点评并指导。
5.情感体验(1)教师提问:如果你是故事中的小明,你会如何对待你的毽子?四、作业设计1.请学生结合故事内容,写一篇关于如何让物品变乖的作文。
2.家长监督学生完成作业,并签字确认。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阅读《毽子变乖了》这个故事,让学生理解了关爱他人、善于观察、勇于改正错误的品质。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表现出较高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度。
2.在课堂讨论环节,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分享自己的感悟,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3.角色扮演环节,学生表现出较强的表演欲望,但部分同学对角色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引导。
4.作业设计注重实践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巩固课堂所学,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5.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鼓励学生勇敢地发表自己的观点。
6.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理解故事内容,掌握故事主旨。
下册语文教案课文毽子变乖了语文S

《毽子变乖了》教学设计中华路小学刘丹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灵活运用识字方法,认识“变、教”等13个生字;会写“老、话”两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找出描写老师表演踢毽子的句子,体会其中形象、生动的描写。
3、学习文中“一点儿也不……”的句式,并能练习说话。
教学重点灵活运用识字方法,认识“变、教”等13个生字;会写“老、师、话”三个字。
教学难点1、会写“老、师、话”三个字。
2、体会描写老师表演踢毽子的句子。
3、学习文中“一点儿也不……”的句式,并能用此句式说话。
4、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毽子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朋友,你们快看!(出示实物、板书“毽子”),它特别想和你们一起玩儿,谁愿意和它玩一玩?(抽生上台表演踢毽子)毽子在他们脚上乖吗?(相机板书“乖”)你们还记得吗?你第一次和它玩时它乖吗?(预设回答:不乖)那毽子是怎样“变”乖的呢?(板书“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学课文《毽子变乖了》(将课题补充完整)2、识记“变”字。
谁有好办法记住这个“变”字?(抽生说)师出示识字儿歌:一点一横长,两竖立中央。
左右添两点,又变新模样。
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1、自由读文请同学们把书翻到39页,自由读一读课文。
出示要求:(1)圈出文中教材需要你认识的字。
(2)借助拼音将这些字的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
(3)标出自然段。
(4)读完课文用坐端正的姿势告诉老师。
2、认识生字读好了吗?大家一定找到了在课文中出现了一些新朋友,让我们来看看这些生词。
教师出示带拼音生词:时候飞舞肩上开始练习到处乱飞熟悉不久没错师领读,提问:“谁能读一读?”指名读。
他读得怎么样,谁还能读?教师纠正读音。
单独出示带拼音生字:候、舞、肩、始、练、乱、熟、悉、久、错、教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去掉拼音,开火车读生字。
师提问:你们是用什么方法记忆生字的?(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运用多种识字方法。
《毽子变乖了》教学设计及反思

THANK YOU
• 示范准确:在示范过程中,动作规范、准确,给学生留下 了深刻的印象。
对自身教学行为的反思和改进措施
时间安排不够合理
在练习环节,留给学生自由练习的时间较少,未能充分满足学生的需求。
个别指导不足
在指导过程中,对个别学生的关注不够,未能及时发现和纠正其错误动作。
对自身教学行为的反思和改进措施
调整时间安排
掌握阅读方法
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 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速 度和准确性。
培养朗读能力
通过朗读训练,培养学生 的朗读能力和语感。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的抽象概念
课文中有些抽象的概念,如“变乖了”、“心灵手巧”等,学生 可能难以理解,需要教师耐心讲解和引导。
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有些学生可能对阅读课文不感兴趣,需要教师设计有趣的教学活动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毽子变乖了》教学设计及反思
汇报人: 2023-12-27
目录
• 教学目标与要求 • 教学内容与重点难点 • 教具和多媒体资源准备 • 教学过程设计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教学评价与反馈 • 作业布置 • 教师自我反思
01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踢毽子的基本技巧
学生能够了解并初步掌握踢毽子的基 本动作和技巧,包括脚内侧踢、脚外 侧踢等。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养 成自主阅读的习惯。
03
教具和多媒体资源准备
教具准备
毽子
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个毽子进 行实践操作,以便更好地掌握踢
毽子的技巧。
示范用具
如教师用的大型毽子或带有标记的 毽子,用于演示和讲解踢毽子的正 确姿势和动作。
课文毽子变乖了的教学教案及反思

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题名称:《课文毽子变乖了的教学教案及反思》2. 学科领域:小学语文3. 年级段:三年级4. 课时安排:2课时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毽子变乖了》。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毽子变乖的原因及其给人们带来的变化。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理解课文主题,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学生通过讨论、分享,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作者对毽子的喜爱之情,培养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学生学会珍惜身边的人和事物,懂得关爱与尊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课文《毽子变乖了》的阅读与理解。
学生通过课文学习,培养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2. 教学难点:理解毽子变乖的原因及其给人们带来的变化。
学生如何将课文中的情感态度与自己的实际生活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课文《毽子变乖了》的相关资料,如毽子的图片、视频等。
学生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 课堂导入:教师通过展示毽子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毽子的兴趣。
学生分享预习课文的感受和发现。
3. 课文阅读与理解: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解答学生疑问。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深入理解课文主题。
4. 情感态度培养: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毽子变乖的原因及其给人们带来的变化。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培养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强调毽子变乖的原因及其给人们带来的变化。
学生回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五、课后作业与反思1. 课后作业: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相关的练习题目。
2. 教师反思: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课后作业,反思教学效果。
教师针对教学中的不足,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次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教师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毽子变乖了说课稿

毽子变乖了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材为《毽子变乖了》这篇小故事。
这个故事属于儿童文学类,具有趣味性和教育性,并能够引发孩子们的情感共鸣。
通过讲述毽子从一开始不听话到最后乖乖听话的转变过程,旨在培养孩子们的责任感和自我约束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语言目标:a. 学习并掌握故事中的生词和短语;b. 能够流畅朗读故事,准确表达故事中的情节;c. 能够描述毽子的转变过程。
2. 情感目标:a. 培养孩子们的责任感和自我约束能力;b. 培养孩子们的爱护动物的意识;c. 提高孩子们的听故事、读故事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a. 教授故事中的生词和短语;b. 提高学生的朗读和倾听能力;c. 引导学生理解毽子的转变过程。
2. 教学难点:a.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感受故事中的情感因素;b. 如何通过故事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自我约束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以故事开头引起学生兴趣通过展示一只可爱的毽子玩具,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参与度,引入故事内容。
2. 教师朗读故事教师以优美的语调朗读故事《毽子变乖了》,学生静心倾听,注意故事情节的转折和主要人物的情感变化。
3. 学生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故事中毽子的转变过程进行讨论,共同探讨毽子是如何从不听话变得乖巧听话的。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互相交流。
4. 聚焦生词和短语教师引导学生注意故事中的生词和短语,并通过图片和示范教学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这些词汇。
5. 小组展示让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讨论成果。
鼓励学生用清晰的语言描述毽子从不听话到变乖的过程,同时提醒他们关注情感因素。
6. 分角色朗读将故事分成几个部分,分派给不同的学生。
让他们在小组内分别扮演故事中的角色,通过角色朗读的方式将故事再次呈现给全班同学。
7.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不良习惯或行为,并思考是否能够像毽子一样改正自己,变得更加乖巧听话。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改变计划,并互相支持。
《毽子变乖了》教学设计

《毽子变乖了》教学设计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毽子变乖了》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1、运用综合的识字方法,认识14个生字,写好8个生字。
培养学生立识字、合作识字的能力。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感受踢毽子的乐趣,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8个生字词,渗透性识字。
教学方法:讲读法、情境法、表演法教具准备:课件、挂图教学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谈话导入。
(1)揭示课题。
(2)齐读课题。
(3)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二、认识生字,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
2、找出生字,读一读,认一认。
3、出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美妙飞舞开始练习陌生经常熟悉不久4、分段指名读课文。
三、理解课文。
1、说说你读懂了什么?2、自由读课文。
3、理解(1)毽子在老师脚上听不听话?你是怎样知道的?(2)我们刚开始踢时,毽子是怎样表现的?为什么会这样?(3)听了老师的话,我是怎样做的.?结果呢?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总结。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2、有感情朗读全文。
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1、分组开火车读课文。
2、有感情朗读全文。
3、识记生字,积累词汇。
4、抽读本课生字卡片。
5、开火车进行扩词。
6、反馈识字情况,交流识记方法。
7、出示词语花篮(1)指名读,齐读。
(2)你还喜欢课文里的哪些词语,说一说,再抄到“花篮”中。
(3)比一比谁积累的词语多。
二、认识偏旁,书写生字。
1、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指名认读。
2、分类识记,指导书写。
(1)独体结构:久生先(2)左右结构:低话听她师3、学生书空。
4、教师板演示范。
5、学生仿写,教师巡视指导。
三、书写展示、评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毽子变乖了的教学设计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关于毽子变乖了的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文中13个生字:变、教、先、演、脚、肩、始、练、生、经、抽、久。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们”学习踢毽子的过程。
2 、过程与方法
(1)、引导看图,读懂课文。
(2)、抓住重点词句,理解,体会。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踢毽子的乐趣,懂得用心与坚持。
(2)、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
重难点、关键:
1、识记生字,正确书写。
2、读懂课文,感受踢毽子的乐趣,明白熟能生巧的道理。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小黑板,一个毽子。
教学设计:
一、出示实物,引入课题:
1、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朋友(出示、板书“毽子”),它特别想和你们一起玩儿,谁愿意和他玩一玩?(抽生上台表演踢毽子)毽子在他们脚上乖吗?(相机板书“乖”)怎样才能让毽子变乖呢?(板书“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学14课《毽子变乖了》(将课题补充完整)
2、识记“变”字。
谁有好办法记住这个“变”字?(抽生说)
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自由读课文,要求:
①、读书姿势要正确,并做到“眼到、手到、心到”;②、把生字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遇到不认识的字拼拼音或请教同学;③、标出自然段;④、读完后用坐端正的.姿势告诉我。
2、认识生字(小黑板出示生字):
变教先演脚肩始练生经抽久
①、学生自由拼读;②、同桌交流识记方法;③、抽生反馈;④、给生字宝宝找朋友:抽生说——开火车说。
3、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①、同桌合作读课文;②、抽生反馈,其余同学认真听,并想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课文,理解文意。
1、看图:老师教我们踢毽子时,老师踢得怎样?我们一起来看看插图(出示
挂图)。
问:老师踢得怎样?同学们看得怎么样?
2、找出课文中描写老师踢毽子的句子,读一读。
①、小黑板出示:
毽子在她的脚上美妙地飞舞着,要它高,它就高,要它低,它就低,要它停在肩上,它就停在肩上。
真是听话极了!
②、理解反义词:“高”——“低”,帮助体会毽子在老师脚上很听话。
(老师相机在小黑板上圈出“高”、“低”)
③、指导朗读:边读边做动作,帮助理解、感受毽子在老师脚上很听话。
3、毽子在我们脚上也一样听话吗?请小朋友们自己读读第三自然段。
①、指名反馈,师板书:开始不听话
②、怎么不听话了?理解“一点也不听话”,并练习用“一点也不”说话。
③、指导朗读前三句:现在毽子一点也不听你的话,你高兴吗?用不高兴的语气读读前三句。
4、你觉得毽子为什么不听话?(抽生反馈)
5、老师是怎么说的?
①、小黑板出示:
毽子跟你们还很陌生,它当然就不听话。
如果你们经常和它玩儿,熟悉了,它就会变得听话了。
②、小组内读一读。
③、理解反义词“陌生”——“熟悉”。
④、指导朗读:看看谁最像老师。
6、听了老师的话,我是怎么做的?结果怎样?快速读读最后一段。
①、指名反馈,师相机板书:每天抽时间玩不久变乖了
②、你觉得毽子为什么会变乖呢?(出示插图,观察:我们都是怎样练习的?)
③、指导朗读:毽子变乖了,你高兴吗?用高兴的语气读一读。
四、总结课文,参悟道理。
说说为什么毽子也能在我的脚上美妙地飞舞了,并想想从中明白了什么?
小结:我们刚开始踢毽子时,还不会踢毽子的方法,经过不断练习,慢慢地,学会了踢毽子的方法,还找到了踢毽子的技巧,就越踢越好,最后毽子也能在我的脚上美妙地飞舞了。
其实我们无论在做事情、学东西的时候,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刚开始做不好、学不好,可只要我们认真练习,找到其中的方法,就很容易做好、学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