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论文:化学校本选修课程的系统化开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校本选修课程的系统化开发
摘要:校本选修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新一轮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亮点,也是各类学校在实施新课改实践中的分化点。纵观选修课程实践的历史及当前学校校本选修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存在着异化、淡化或泛化的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理念与行动的失调,没有厘清校本选修课程与国家课程(包括必修和选修)之间的关系,课程开发中缺乏整体观念和系统化思想,导致校本选修课程生命力的缺失。从分析校本选修课程功能、管理及实施的有效性、可操作性的基础上提出校本选修课程系统化开发的实践途径,让校本选修课程与国家课程各显所长、相得映彰。
关键词:高中化学;校本课程;选修课程;系统性
在开设必修课的同时,设置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使课程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选择性是新一轮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基本特色。教育部制订并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1]和《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2]规定,普通高中化学课程由必修课和选修课构成,且选修课分为国家选修课程(6个模块)、地方选修课程、校本选修课程(学校自主开发),供学生自由选择。当前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已经初步构建起多层次、多类型的选修模式,但在不少学校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基本处于被忽略或被取代的地位,其中的原因值得探讨。 1 普通高中选修课程开设的历史沿革
长期以来,我国普通高中课程基本上是简单划一的必修课程,虽然间或也有设置选修课的做法[3]
,但也是时起时落,或名不符实,算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选修,也未能真正发挥选修课程的作用。
1963年教育部颁布《全日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草案)及说明》,规定高三年级可以酌设《历史文选》、《逻辑》、《农业科学技术知识》、《立体解析几何》和《制图》等选修课供学生选择,但不进行考试。但受当时客观条件限制,只有极少数高中进行了试验,没有大面积推广,更没有推向全国。
1981年教育部颁布《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规定高中二、三年级开设选修课。但当时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教学大纲》及其后颁布的《全日制中学教学大纲》对此均未反映,因此所谓开设选修课也就无果而终。
1990年国家教委颁布《现行普通高中教学计划的调整意见》,规定在高一、二年级开设单课性选修(拓宽与加深必修内容的课程、与必修无直接相关的知识类课程、技术类课程),在高三年级开设分科性选修。而实际上在追求升学率的压力下,绝大多数学校根本无意、也无精力开设,高中二、三年级都分文、理科,即使是分科性选修也因高考“指挥棒”的作用而变成了部分学生的必修课程。上世纪90年代的《全日制中学教学大纲(修订本)》、《全日制普通高中教学大纲》甚至2002年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中教学大纲》关于选修课的规定也都属于这种情况。
国家教育部于2001年正式启动义务教育阶段的新课程,于2006年正式全面启动的普通高中新课程,很好地承继了1922年“新学制”(壬戌学制)的基本精神,即留出学生自主选择的选修课以确保学生主体的自由发展——这是新中国建立以来历次教改与课改中最为突出的一大亮点。然而,反思新课程实施的艰难历程,亮点在选修,异化亦在选修,更在校本选修。 2 化学校本选修课程开发的现状解读
2.1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校本选修课程的异化
高中化学
学科论文
高中化学新课程按模块组织设计选修课。模块是指为实现一定教育目标,围绕某一主题,通过整合学习领域的相关内容和学生经验而设计的相对完整、稳定的学习单元。从理论上讲,它具有相对独立、开放灵活、内容丰富等优点,有利于加强学科内的联系,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
但从课程的实施现状来看,这一美好的理想很难实现。在“应试教育”愈演愈烈的大环境下,普通高中的选修课程空间是十分有限的。往往是学校在选择所修模块,而不是学生根据个性发展来选择。由于升学压力的不断增大,课程评价的狭隘化,校本选修课程落实十分困难。高考考什么就教什么,高考怎么考就怎么教,这是绝大多数学校的应对之策。这种“应试化”的常规教学不仅窄化、功利化了高中化学选修课程的培养目标,也违背了高中化学课程为学生终身发展,应对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的挑战奠定基础的课程基本理念。
按新课程的理念,最终考查的应是学生的基本素养,素养提高了才能立于不败之地,高考不应该只是简单的知识重现,而是体现能力与素养的考查。但就目前的高考方式和考试内容来看,在平时的教学中唯高考马首是瞻,题海战术不可避免。由于受教育功利化的侵蚀,化学教学的科学教育功能被削弱,被异化为单纯的化学知识的教学,过于追求知识层面、技巧层面的东西,满足于“作业知识”(work knowledge),关注于概念、定律、公式和繁琐虚构问题的求解,导致了学生好奇心的泯灭、问题与创新意识的缺乏、怀疑与批判精神的淡薄。
2.2 认识与评价的矛盾:校本选修课程的淡化
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属于基础教育序列。但现实情况却是,其“升学”的价值取向超越了其基础性的功能。因此,高考必考的科目成了核心课程,而未进入高考范围的课程,无论对学生的成长发展多么重要,也摆脱不了被边缘化的命运,这就是当下中国的国情。
不少学校简单地认为校本选修课程是类似于“第二课堂”的活动,可有可无,在教学中缺少明确的课程目标、教学纲要,缺少对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机制与深入的研究,缺少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科学的评价体系,教师随便聊聊,学生随便说说,形式大于内容。以化学为例,目前校本选修课大多局限于应付高考的解题训练,或是用于“赶进度”,甚至连“辅优补偏”也成了校本选修的课程,也有为应付上级检查而设“空课”。这种看似热闹的校本选修课,根本无法实现选修课的课程目标,学生也不可能得到实实在在的发展。
其实校本选修应该大有可为。校本选修课未必一定要编写教材,但又不能停留在“课外活动”的层面上,每个模块应尽可能课程化,编写相应的“课程纲要”,准备必要的教学材料,规范课程的实施。要做到这些,就应认真研究校本特色、学科特色、周边特色并且建立健全的校本选修制度。
2.3 个体与整体的矛盾:校本选修课程的泛化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指出,学校课程的开发要因地制宜,努力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注重普通高中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与成人教育的融合与渗透。农村地区的高中学校要结合农村建设和发展的实际开发课程资源。可见,开发校本课程必须统筹规划、通盘考量。然而,许多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自由行为,或者说是教师的自主行为,根本没有考虑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是为了顺利完成校本课程开发的任务,从最易处着手,其开发主要取决于教师的经验。其实,这本无可厚非,因为充分挖掘校内教师资源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途径。但是,有两点需要思考:一是课程开发是否考虑到学生的现实需要和发展诉求,是否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是否体现了学校的特色;二是开发校本课程是不是就是编写校本教材,在“编写”与“开发”、“教材”与“课程”之间能否画等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