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区2021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精选】北京市海淀区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练习历史2017.11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8分)本部分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o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商代青铜礼器以酒器组合为主,西周时期则以食器为重,大盂鼎铭文记周康王所言“我闻殷坠命(殷商亡国)",是由于贵族官员“率肆于酒”。
这表明周代A.青铜器成为日常用具 B.吸取前代灭亡的教训C.青铜冶铸业已经衰落 D.粮食的产量大幅提高2.据史书记载,太公吕尚被封于齐,征服了当地土著人“莱夷”。
于是“太公修政,因其俗,简其礼”。
周公长子伯禽受封于鲁,亦“变其俗、革其礼”。
这表明分封制A.扩大了地方权力 B.推动了经济发展C.强化了中央权力 D.促进了文化整合3.春秋时期,很多诸侯国都进行了赋税制度改革。
楚国下令“书土田”,“量人修赋”,即进行土地登记,农夫按照土地收成多少缴纳赋税。
郑国“作丘赋”,以“丘’’为单位征收兵赋。
这些改革的主要目的是A.实行重农抑商 B.增加财政收入C.抑制土地兼并 D.打击豪强势力4.战国中后期,各国国君先后称“王”,王号已不足珍贵,于是秦相魏冉建议秦、齐并称为“帝”。
由于“帝”号的提出,“王”的称号降格。
这一变化A.反映了制度变革的趋势 B.意味着西周统治的终结C.造成了诸侯之间的矛盾 D.标志着统一格局的确立5.《商君书》说:“富贵之门必出于兵。
¨造成这一现象的制度是A.军功爵制 B.世卿世禄制 C.三公九卿制 D.九品中正制6.战国时一位思想家认为:挺直的木材,不需要矫直,因为它的本性挺直;弯曲的木材,必定需要蒸烤、矫揉,才能挺直。
一般人的本性恶劣,必定需要圣人的礼义教化,才能归于善良。
这位思想家是A.孟子 B.韩非子 C.荀子 D.庄子7.学者阎步克以¨波峰与波谷”来描述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专制官僚政治的起伏轨迹。
秦汉是波峰时期,国家的规模、制度的进步和管理的水平都处于古代世界的前列。
2021届高三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历史试题试题说明:1、本试题满分100分,答题时间90分钟。
2、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4道小题,每题2分,共48分)1.周初封康叔到殷墟,周公指示其要“启以商政,疆以周索”(采用殷商原来的制度,按周法分配耕地)。
但是封唐叔到戎人居住的夏墟,却指示其“启以夏政,疆以戎索”,这说明A.国家顶层政治设计受到忽视 B.中央集权制度受到严重削弱C.统治者治国策略具有灵活性 D.重视法律规范主张明德慎罚2.秦朝统一后,对原属燕国的辽西走廊和辽东地区采取设置郡县、开辟交通等措施,这与其统治中原内地的措施并无不同,且是同时进行的,增修燕之北长城与修筑北方的长城也没有区别。
这些措施的施行意在A.强化国家文化认同 B.建立大一统的国家C.消除地方割据隐患 D.协调区域经济发展3.下图为西汉初年中央和诸侯王国所管辖的行政区和人口统计表。
对比统计图表中中央和王国所管辖的郡和人口数,可以得出的推论是西汉初年A.中央辖郡政治地位高于诸侯国 B.中央政府完全失去对地方的控制C.统治者不赞成实行中央集权制 D.中央辖区经济发展高于王国辖区4.元朝中书省常批评各地方行省官员,说他们“不详事体轻重,无问巨细,往往作疑咨禀,以致文繁事弊”,要求“除重事并创支钱粮必合咨禀者议拟咨来,其余公事应合与决者,随即从公依例与决,毋得似前泛咨”。
这说明元代A.中书省与行中书省平等并立 B.中央注重发挥地方的自主性C.中央与地方矛盾呈现激化趋势 D.地方行省的独立性日渐增强5.明万历中后期,皇帝长期怠政,内阁缺员也不及时补缺,此时的内阁已经“无可为之事”,有抱负的内阁成员以乞休的方式保其志节,然而对此皇帝也“不允所辞”。
这反映了明代内阁A.对皇权具有依附性 B.辅佐功能无法发挥C.权力大小极不稳定 D.较少参与政治决策6.下表反映了汉代农业生产的部分情况。
据表中信息可知汉代记述出处A.精耕细作实现质的突破 B.小农经济不断发展C.犁耕技术得到不断提髙 D.铁犁牛耕普及全国7.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雇主普遍宁愿增加雇佣人数,也不愿致力于技术革新以提高生产效率。
【精选】北京市海淀区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练习历史2017.11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8分)本部分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o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商代青铜礼器以酒器组合为主,西周时期则以食器为重,大盂鼎铭文记周康王所言“我闻殷坠命(殷商亡国)",是由于贵族官员“率肆于酒”。
这表明周代A.青铜器成为日常用具 B.吸取前代灭亡的教训C.青铜冶铸业已经衰落 D.粮食的产量大幅提高2.据史书记载,太公吕尚被封于齐,征服了当地土著人“莱夷”。
于是“太公修政,因其俗,简其礼”。
周公长子伯禽受封于鲁,亦“变其俗、革其礼”。
这表明分封制A.扩大了地方权力 B.推动了经济发展C.强化了中央权力 D.促进了文化整合3.春秋时期,很多诸侯国都进行了赋税制度改革。
楚国下令“书土田”,“量人修赋”,即进行土地登记,农夫按照土地收成多少缴纳赋税。
郑国“作丘赋”,以“丘’’为单位征收兵赋。
这些改革的主要目的是A.实行重农抑商 B.增加财政收入C.抑制土地兼并 D.打击豪强势力4.战国中后期,各国国君先后称“王”,王号已不足珍贵,于是秦相魏冉建议秦、齐并称为“帝”。
由于“帝”号的提出,“王”的称号降格。
这一变化A.反映了制度变革的趋势 B.意味着西周统治的终结C.造成了诸侯之间的矛盾 D.标志着统一格局的确立5.《商君书》说:“富贵之门必出于兵。
¨造成这一现象的制度是A.军功爵制 B.世卿世禄制 C.三公九卿制 D.九品中正制6.战国时一位思想家认为:挺直的木材,不需要矫直,因为它的本性挺直;弯曲的木材,必定需要蒸烤、矫揉,才能挺直。
一般人的本性恶劣,必定需要圣人的礼义教化,才能归于善良。
这位思想家是A.孟子 B.韩非子 C.荀子 D.庄子7.学者阎步克以¨波峰与波谷”来描述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专制官僚政治的起伏轨迹。
秦汉是波峰时期,国家的规模、制度的进步和管理的水平都处于古代世界的前列。
2010-2023历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上学期期中练习历史试卷(带解析)
2010-2023历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上学期期中练习历史试卷(带解析)第1卷一.参考题库(共20题)1.下列选项对下图解读不正确的是A.政治中心诗人数量众多B.经济开发推动文化发晨C.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D.新兴商业城市文化繁荣2.下列各项对右表数据变化的原因理解准确的是宋代至清代我国书院性质状况官办%民办%其他%不明%宋代15.2870.6914.03明代57.2129. 840.2412. 71清代56.6724.110.5618.59A.宋明理学取得官方的正统思想地位B.商品经济发展,促进思想观念转变C.明清君主专制加强,思想控制强化D.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的推广与改进3.以下言论属于郑观应的是A.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B.民间有能纠集公司,精心制造者,地方官……即应奏明国家,为之保护C.今日要政,统于三端,一日鼓民力,二日开民智,三日兴民德D.竖独立之旗,撞自由之钟……我中国欲独立,不可不革命4.陈天华在1903年出版的《猛回头》中写道:“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
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
”下列不平等条约的内容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A.清政府赔偿各国白银共4.5亿两B.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C.开重庆、沙市等四处为通商口岸D.禁止中国人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5.北魏与唐前期实行均田制的主要目的是A.发展小农经济,抑制土地兼并B.实行土地国有,促进经济恢复C.打击地主势力,促进生产发展D.改革基层行政,加强中央集权6.西汉初年,“豪强大家,得管山海之利,采铁石鼓铸,煮海为盐,一家聚众,或至千余人”。
针对这种现象,西汉政府采取的措施是A.重农抑商B.官营专卖C.轻徭薄赋D.劝课农桑7.王安石上书宋神宗:”陛下即位五年,更张改造者散千百事……其议论最多者,五事也:一曰和戎,二曰青苗,三日免役(也称募役),四曰保甲,五曰市易…免役之法成,则____。
”空白处应填写的语句是A.农时不夺,而民力均矣B.寇乱息,而戚势强矣C.贷贿通流,而国用饶矣D.贫者举息于豪民者少矣8.在中国古代早期国家形成和发展中,氏族、血缘关系对社会的影响没有很快消失,相反,这种关系在一定时期内经过加工、改造,成为维系国家统治的重要支柱。
【原创精品】2021学年新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历史试卷 全国卷(一)(含答案)
【新高考】【原创精品】2021学年新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历史试卷 全国卷(一)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时期的何尊、大盂鼎、大克鼎等青铜器上的铭文让我们看到:贵族们受到王的赏赐,然后为亡祖亡父做器祭祀,赞扬先祖的品德;最重要的是祈求先祖降福,“子子孙孙永宝用享”。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 )A.“家天下”观念开始形成B.贵族主要据德行获得权位C.祖先崇拜具有鲜明功利性D.王权借神权强化中央集权2.汉武帝时期,儒家的“春秋大一统”思想、仁义思想和君臣伦理观念被推崇,儒家取代了道家的统治地位。
由此可知( )A.道家思想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B.儒家思想适应了专制集权的需要C.儒学思想与道家思想分道扬镳D.汉代首先实现了封建国家“大一统”3.宋代城市出现很多新兴文化行业,尤以“卖酸文” 最具特点。
所售文章内容通常由消费者指定,要求作者应情应景,即兴创作,并且用词要通俗易懂,雅俗共赏,能来点幽默调侃则为更佳。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宋代( )A.消费者权益得到了维护 B .城市商品经济发展较快 C.社会风气日趋腐化堕落 D .文人社会政治地位低下4.晚明大臣叶向高曾在万历朝担任内阁首辅,他在《苍霞续草》中写道,当时科举中式进士“日趋日靡,紫陌之游,曲江之宴,骑从甚都”。
据此可知,晚明时期( )A.科举录取程序发生重大变化 B .宋明理学地位被严重削弱 C.商品经济发展影响社会风气 D .读书与做官开始紧密结合5.据学者研究,清代安徽知县的平均任期如下表所示,全国的情况也大致如此。
由此可知,清代知县的任期状况( )清代安徽知县的平均任期统计表(单位:年)时期 顺治 康熙 雍正 乾隆 嘉庆 道光 咸丰 同治 任期2.954.732.472.712.762.201.581.46 A.受制于列强的外来压力 B .不利于地方的长远发展 C.确保了地方吏治的清明 D .推动了回避制度的完善6.鸦片战争后,道光帝说,“惟一切善后事宜,尚须明晰妥议,立定章程,划一办理,方可期一劳永逸,永杜衅端”。
北京市海淀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
海淀区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练习参考答案高三历史2022.01第一部分本部分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234567891011B C A B D C D C A B A 1213141516171819202122A D C D A C D CB B B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6分)23.答案示例:古代文明的扩展,使不同文明相互连接,希罗多德的《历史》记述了地中海到波斯地区,是古希腊文明扩展所及的已知区域,也是对不同文明碰撞的记述。
希罗多德用理性的方式理解世界,《历史》的记述体现了人在历史中的作用,体现了人文的精神。
受丝绸之路和十字军东征影响,西欧人形成了对欧亚非世界相对宽广的认识。
西罗马帝国的灭亡,中断了西方古典史学的传统。
中世纪欧洲形成了教权和王权并立的二元政治格局,基督教会控制了西欧社会的精神生活,史学沦为神学的附庸。
《双城编年史》以宗教思想统摄全书。
文艺复兴后西方社会的重大变革、资本主义兴起以及地理大发现打破了东西方世界相对隔绝状态,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这使《风俗论》对全球历史有进一步的叙述。
启蒙运动中理性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进步史观更加笃定,相信人类能够不断完善和进步。
综上,欧洲历史著作中的“世界”从局部逐渐扩展到整个世界,从神的历史走向了人的历史,反映了世界联系日益紧密以及理性主义发展的影响。
24.(1)16-19世纪中期,主要是欧洲和非洲向美洲移民。
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推动人口迁徙,大量欧洲人前往美洲。
西欧国家在美洲的殖民扩张造成印第安人大量死亡,殖民者为弥补劳动力不足,从非洲劫掠黑人贩卖到美洲为奴。
美国独立和北美地区的进一步开发。
19世纪中期后,大量中国人迁徙到美洲。
19世纪初黑奴贸易受到限制,殖民者寻找新的廉价劳动力;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被迫允许列强在中国招募华工。
(2)答案示例:历史现象1:19世纪20年代,拉美各国基本实现民族独立分析:欧洲殖民者长期压迫与剥削;拉美经济的一定发展;启蒙思想的传播推动拉美民族民主意识增长;法国大革命动摇殖民国家在拉美的统治;美国独立战争鼓舞拉美人民。
2021年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II)
2021年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II)本试题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对王国维《殷周制度论》,学者钱穆评价说:“周公摄政七年,而始归政于成王,……于是周人传子之制亦因而确定。
王氏(王国维)谓因先有传子之制而始封建。
未窥周人政治上之伟大能力所在也”材料认为王氏的误判是A.王位世袭制度正式确立于周成王 B.传子宗法制为分封诸侯提供前提C.西周维护统治主要得益于礼乐教化 D.分封制与血缘宗法制度互为依存2.在谈及唐代的选官制度时,学者钱穆指出:“当知在门第教育下,附加以一种考试,故见考试之利。
现在门第衰落,更无教育培养,仅凭考试选拔,则何从得真才?”这主要表明作者A.认为科举制度需要其他制度配合 B.认为科举制度不合时宜C.高度肯定九品中正制 D.认为科举制度只适用于世家子弟3.唐朝的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有天下,……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
……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
……酷刑苦役,而万人侧目,失在于政,不在于制,秦事然也。
”柳宗元写作这篇文章的现实意义主要在于A.认为郡县制比“封建”制进步 B.指责唐玄宗实行暴政C.揭露藩镇割据威胁中央集权 D.主张加强君主专制4.(明)何良俊在《四友斋丛说》卷八讲了一个宦官对权势变化的亲身体会。
嘉靖年间的一位宦官说:“我辈在顺门上久,见时事几复矣。
昔日张先生(内阁大学士首辅张璁)进朝,我们多要打个躬。
后至夏先生(首辅夏言),我们只平着眼看望。
今严先生(首辅严嵩)与我们拱拱手,方始进去。
”这则材料说明的实质问题是A.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B.内阁首辅在朝臣中的权威逐渐下降C.明朝的礼仪制度日益规范 D.皇帝的威权被宦官分割5.《中英虎门条约》(《南京条约》附约)中规定英人华民交涉词讼时,英人如何科罪,应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
北京市海淀区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
A.凸显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B.开始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
海淀区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练习
高三历史
本试卷共8页,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并交回。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1938年9月,中国 重要工业设备、武器弹药等9万多吨物资以及机关、团体、学校、医院等单位共约64000多人,集结在湖北宜昌,等候转移人川。这次大转运的背景是
7.下图是1956年发表的-幅名为《庆贺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的宣传画。画面中穿西装、打领带的资本家与身穿中山装、胸前别着钢笔的干部正在握手。下列选项与图中历史信息一致的是
A.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在全国范围建立B.民族资产阶级成为政府扶持的对象
C.以公私合营方式改造资本主义企业D.国民经济的调整工作已经基本完成
8.新中国的外交战略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体现了“和而不同”的理念。以下外交战略按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②与日、美等国建立外交关系
③倡导“求同存异”方针④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③①④②D.①③④②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1953年;②与日、美等国建立外交关系是在70年代;③倡导“求同存异”方针是1955年;④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是在2013年。故B项正确;排除ACD。
2020-2021年海淀高三历史期中试卷及答案
海淀区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练习参考答案历史2020.11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4分)本部分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234567891011C AD B B A B A B C D 1213141516171819202122D B D A A C A C D C C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6分)23.(1)观点:否定了禹划九州的观点,认为中国上古时期不存在九州制度(行政区划),九州是战国时期托古假设出来的,是大一统观念的产物。
(4分)(2)九州的范围包括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距今5000年时,黄河和长江流域已经进入文明时期;夏商周时期已经形成了黄河和长江流域文化圈,与九州的范围基本相符。
九州内部划分也符合历史上各个文化区的分界。
关于九州生态的记述也符合夏商时期的情况。
所以九州概念的出现不会晚于西周初年。
(4分)顾颉刚的观点反映了一种敢于质疑旧说的精神,有助于人们研究反思“九州”的历史概念。
但是,受限于他所处的时代,掌握的历史资料有限,所以没有得出正确的观点。
(2分)24.本题按照思维层次给分:等级三(6-8分):能多角度全面提取图文信息,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等级二(4-5分):能多角度提取图文信息,信息不全面,史论结合,逻辑较清晰。
等级一(0-3分):信息提取不全面,逻辑论述不清晰。
参考答案示例:南宋时期造船技术先进,能够建造大型的远洋商船,促进了远洋航行和对外贸易的展开。
南宋时期,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兴盛,对外贸易发达,贸易范围远达阿拉伯地区,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瓷器是中外贸易的重要商品,外贸产品主要来自民间手工业(民窑)生产,许多产品是依据外商的要求定制的。
随着经济重心南移和南北政权的对峙,制瓷业中心也转移到南方地区。
大量中国钱币的出口,表明中国货币在国外得到普遍接受,中国在世界贸易中具有重要地位。
25.(1)特点:都为地方官员,通晓儒家经典,个人品行高尚,在治理地方时实行以德治民,对百姓实施教化,注重发展农业生产,并都取得了好的治理效果,深受百姓爱戴。
2023-2024学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详解
海淀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练习高三历史2023.11第一部分本部分共22题,每题2分,共44分。
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晋陕大峡谷东岸的山西兴县碧村遗址,是一座有内外双重城垣的石城,城内遗存面积达75万平方米。
研究表明,距今4000多年前的居民在此居住,形成以粟为主要粮食作物,并养殖猪羊牛的农耕经济;与同期的陶寺、石昴等古国遥相呼应。
这一城垣遗址的发现()①反映当地先民的定居和防卫等条件②证明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国家出现③说明当时人们已成为食物的生产者④提供中华文明起源的又一考古证据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竹书纪年》载:“(西周)昭王十六年,伐楚荆,涉汉(汉水)。
”“过伯簋”铭文(如下图):“(昭王时)过伯(封地在今山东)从王伐反荆,孚(缴获)金(铜),用乍(作)宗室宝尊彝。
”运用这两则史料,可以证实的有()①昭王带兵征伐不臣服于周的楚②昭王十六年楚地向周王贡献铜③诸侯有带兵随周王作战的义务④儒家学说传播到长江流域的楚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东汉末年,为镇压黄巾起义,汉灵帝选任重臣担任州的行政长官,“出(刘)焉为监军使者,领益州牧,太仆黄琬为豫州牧,宗正刘虞为幽州牧,皆以本秩(保持原先的职位)居职。
州任之重,自此而始”;以前边地刺史和太守主兵的制度,也由边境州郡推广至腹地。
以上举措的影响是()A.造成了地方割据的局面B.强化了皇帝的专制权力C.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辖D.有利于对地方官员监察4.引经注律,是指汉代儒家学者根据儒家经义来研究、解释法律,魏晋时期律令儒家化是重要的变化。
下列魏晋南北朝时期关于法律的言论中,反映了“引经注律”趋势的有()①“律法断罪,皆当以法律令正文”(《晋书•刑法志》)②“峻礼教之防,准五服(血缘亲疏)以制罪也”(《晋书•刑法志》)③“齐之以法,示之以礼”(《魏书•刑法志》)④“(南朝陈)不孝及内乱者……终身不齿”(《隋书•刑法志》)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以下魏晋隋唐时期的史实与结论对应准确的是()史实结论①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在其祖母冯太后的支持下,实行俸禄制、均田制、三长制等巩固了北魏政权,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②唐穆宗长庆年间,唐与吐蕃会盟,立碑于逻些(拉萨),碑文中写道“患难相恤,暴掠不作”唐朝与吐蕃基本停止了纷争,保持和平相处③唐代刘肃的《大唐新语》载:“高祖尝幸国学,命徐文远讲《孝经》,僧惠乘讲《金刚经》,道士刘进嘉讲《老子》反映唐初在文化领域兼容并包的特点④《唐律疏议》规定:“诸主殴部曲(依附民)至死者,徒一年。
2021北京海淀高三(上)期中历史(教师版)
2021北京海淀高三(上)期中历史第一部分本部分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围绕着神权、王权和军权,良渚先民设计了一整套标志身份的玉礼器,如玉琮象征神权,玉钺象征军权等。
玉器标识拥有者的地位和社会公共权力的分配。
玉礼器的制作使用表明良渚社会①能够使用铁制的工具②有较复杂的权力结构③已初步具备国家形态④形成了君主专制体制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2.《孟子·滕文公下》记载,葛伯在商汤联合东方诸侯反夏时犹疑观望,商汤找借口灭了葛国,此后众多诸侯纷纷投奔商。
战国时期的《管子·轻重》、司马迁《史记·殷本纪》记载,商汤行仁义,诸侯认为“汤德至矣”,于是“皆归商”。
以下对这两种说法判断正确的是A.两种说法互相矛盾,都不可信B.后者有两则史料记载,更为可信C.商灭夏时得到诸侯归附与支持D.后者体现了儒家正统地位的影响3.《后汉书·应劭传》记载,董仲舒“作《春秋决狱》二百三十二事,动以经对,言之详矣”,以儒家经典作为审理案件的依据。
这表明西汉时期A.从“以法治国”变为“以礼治国”B.继承秦以来“以法为教”的主张C.开创以儒家思想解释律令的先河D.儒法之间存在着德治与法治之争4.西晋十六国时期内迁的各民族中,匈奴族和羯族自认为是夏朝的后裔,鲜卑族自认为是黄帝的后裔,羌族自认为是虞舜的后裔。
对此评析正确的是①北方地区民族交融进程的完成②少数民族对于中原文化的认同③各族政权力图确立其正统地位④榷场贸易加强了边境商贸往来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5.唐朝前期,“御史出都,若不动摇山岳,震慑州县,诚旷职耳”。
但到唐朝后期,出都的御史往往受到官员的怠慢乃至谩骂、殴打。
这一变化表明A.以卑临尊无法进行有效监察B.中央政府权威的削弱C.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的加剧D.台谏合一以强化皇权6.在明统治前期的正统元年(1436年),朝廷下令,将南方若干省份的部分税粮改为折银征收,以一石税粮折银二钱五分为标准,共计折银百万余两,押运至京师充俸,称为“金花银”。
北京市海淀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含答案)
北京市海淀区 2022— 2023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练习高三历史2022. 11本试卷共8页,100分。
考试时长9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本部分共 22 题,每题 2 分,共 44 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项。
1.考古学家苏秉琦把目前所发现的新石器文化遗址分为六大区系(如右图),指 出这六个区系并不是简单的地理划分, 而是各有自己的文化渊源、特征和发展 道路;中原影响各地,各地也影响中 原,最后汇聚成为中华文明。
这一理论 ①强调各区域文化对中华文明所作贡献 ②说明中国早期国家产生的社会经济基础 ③指出中华文明是一个多元汇聚的统一体 ④是利用历史文献研究新石器时代的成果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D .②④2.王国维认为,夏商“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而西周初期 “天子、诸侯君臣之分始定”。
导致以上变化的原因是 A .君主专制制度的确立 B .宗法分封制度的实施 C .敬天保民观念的形成D .礼乐制度的逐渐废弛3.秦统一后,围绕郡县制的问题,在朝堂上发生了“师今”和“师古”的争论。
丞相李斯认为, “三代之事,何足法也?……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应加以禁止。
李 斯的主张①有利于巩固统一局面 ②反映了专制统治的强化 ③体现了进化的历史观 ④缓和了中央与地方矛盾 A .①②③ B .①③④C .①②④D .②③④4.西晋初年,为了利用宗室拱卫皇权,分封了许多同姓王;设置辖区广大的都督区,由同姓王担任都督,掌握军队,镇守地方,称“宗王出镇”。
这些措施的影响是A.阻碍郡县制的推行B.有利于民族的交融C.造成了剧烈的战乱D.维系了西晋的统治5.唐朝中后期,节度使“多率税商贾,以充军资杂用”,且“以广陵(扬州)当南北大冲,百货所集,多以军储贸贩,别置邸肆,名托军用,实私其利”。
北京市海淀区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A. 修史体例的改变B. 加强官员考核
C. 重文轻武的风气D. 官员的平民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大量记载家族谱系,到多为高级官僚的履历书,少有家族的叙述可以看出,随着科举制的发展,官员的平民化趋势加强,故D项正确;修史的体例并没有变化,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考核,排除B;重文轻武没有体现,排除C。
3. 成书于战国中期 《黄帝四经》是“黄老学”的代表作。下表为《黄帝四经》的主要内容,由此可知
A. 黄老学是以儒家为其内核的思想流派
B. 黄老学反对道家“清静无为”的主X
C. 黄老学为秦统一和以法治国奠定基础
D. 黄老学体现了对诸子百家的吸收融合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内容可以看出,《黄帝四经》中涉及了道家、法家和儒家的内容,说明黄老学是对诸子百家的吸收融合,故选D;《黄帝四经》涉及多个学派,但看不出以儒家为其内核,排除A;黄老学主X“清静无为”,而非反对,排除B;黄老学在汉初成为治国思想,秦统一和以法治国的基础是法家学说,排除C。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盐铁专营使铁器生产受限,而铁器对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农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A项正确;B项与材料主旨相反,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政府放弃,排除C;家庭手工业被压制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
7. 北魏在平定中原后,政府把人民迁移到平城周边并分给他们土地,实行“计口授田”;太武帝时期推行劝课农桑的政策;孝文帝时期实行了均田制,将无主荒地分给农民耕作,农民得到土地后,向国家交纳赋税。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北京市海淀区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北京市海淀区2021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左传》记载:“(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
秋,王以诺侯伐郑,郑伯御之……(周)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的臣下)射王(周王)中肩。
”这一事件反映的是A.武王克商B.平王东迁C.诸侯争霸D.王室衰微2.确定以下地图所反映的年代顺序A.②①③④B.④①②③C.④①③②D.②①④③3.中国古代典籍中有“田里不鬻”的记载。
这种土地制度存在于A.夏商时期到西周时期B.夏商时期到秦朝时期C.春秋时期到战国时期D.战国时期到秦汉时期4.清代考据学家章学诚《校雠通义》(雠,chóu,校对)中说:“后世文字,必溯源于六艺,六艺非孔氏之书,乃《周官》之旧典也。
《易》掌太卜,《书》掌外史,《礼》在宗伯,《乐》隶司乐,《诗》颂于太师,《春秋》存乎国史。
”这段文字揭示的社会文化状况是A.学在官府B.有教无类C.私学兴起D.百家争鸣5.《史记》载:“孟子序诗书,述仲尼之意。
”孟子发扬孔子思想提出的主张是A.民贵君轻B.人定胜天C.克己复礼D.仁者爱人6.李白诗云: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以下各项与李白诗句相关的是A.“皇帝之功,勤劳本事,上(尚)农除末,黔首是富”B.“始皇刚毅戾深,乐以刑杀为威,专任狱吏而亲幸之”C.“今皇帝并一海内,以为郡县,天下和平”D.“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以暴虐为天下始”7.秦朝的文化政策,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是A.“废分封行郡县”,加强了中央集权B.“一法度衡石丈尺”,促进经济发展C.“禁毁诗书,以吏为师”,统一思想D.“书同文字”,提升了民族的认同感8.贾谊在《治安策》中指出:“高皇帝(汉高祖刘邦)以明圣威武,即天子位,割膏腴之地,以王诸公,多者百余城,少者乃三四十县,惠至渥(wò,优厚)也。
北京市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北京市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2021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天干地支是中国先民较早掌握的初步的天文历法知识。
商代君主多以天干为名,如太甲、盘庚等,这一现象反映出商朝A.天干地支知识已在大众中普及B.统治者用神权巩固王权C.董仲舒君权神授观念巨大影响D.经济繁荣,文化发达2.古代算数例题:“今有大夫(注:秦汉时爵位名,列为第五级).不更.簪褭.上造.公士(注:秦汉时爵位名,列为第一级)凡五人。
共猎得五鹿,欲以爵次分之,问各得几何?”书中记载正确的答案是:他们依次分别得到1又2/3.1又1/3.1.2/3.1/3只鹿。
这道题反映的古代中国社会的特点有A.年龄在鹿肉分配上的重要性B.古代中国特殊的数学观念C.个人的地位由猎鹿活动决定D.礼制渗透于社会生活之中3.下图是有关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方式示意图,推断空缺方框中最可能填写的是A.个体农业B.“相地衰征”C.自然经济D.集体劳作4.《国语·齐语》:“昔圣王之处士也,使就闲燕;处工,就官府;处商,就市井;处农,就田野。
”这则材料反映的我国古代手工业形态是( )A.官营手工业B.家庭手工业C.民营手工业D.官营和民营合并的手工业5.春秋战国时期,在如图中实践“威势独在于主,则群臣畏惧;威势分于臣,则令不行……故明主之治天下也,法政独出于主,而不从臣出。
”这一思想最成功的地区是A.①B.②C.③D.④6.中国古代有一位大臣向皇帝进言:“臣闻殷、周之王千馀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
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无辅拂,何以相救哉?”此大臣A.主张郡县制B.主张分封制C.主张郡国并行D.主张皇帝制7.“今,生不能致其爱敬,死以奢侈相高,虽无哀戚之心,而厚葬重币者则称以为孝,显名立于世”,以下各项中最能解释文中社会风尚出现原因的是A.西汉诸侯王富可敌国致奢靡攀比B.当时主流文化及选官制度的影响C.土地私有制盛行导致的兼并恶果D.西汉统治者的“重农抑商”政策8.董仲舒曾向汉武帝建议:“古井田法虽难卒行,宜少近古,限民名田(名田:名下的土地),以赡不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淀区2020,..__,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练习高三历史答案2020. 11本试卷共8页,100分。
考试时长9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本部分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l.《左传》襄公十年(公元前548年记载,郑国子产对晋人说,西周时期“(方千里),列国一同(方百里)”,而“今大国数蚚矣,若无侵小,何以至焉?“天子之地一蚚子产所说“今大国数蚚"的原因可能是心周天子的再次分封@土地私有制的确立A麟B@戏)@大国对周边荒地的开拓@大国通过战争兼并土地C吵 D.CD@2.鲁国进攻邻国郣娄,当时的霸主晋文公进行干预,千是鲁昭公前往晋国解释,在边界被拒绝入礼境,碰壁而返。
国君出访他国未能入境,只有因病而返是合“”的解释,因此《春秋》将此事记成“公有疾,乃复"。
据此可得出心《春秋》的相关记载未确切反映历史真实@“春秋笔法"寓褒贬千“微言大义”中@孔子修《春秋》突显出对礼制的维护@)鲁国企图对晋国的霸主地位进行挑战A. (I炫戏)B.@炯3.成书千战国中期的《黄帝四经》是“黄老学”C.Q戏心 D. (I吵的代表作。
下表为《黄帝四经》的主要内容,由此可知《道原》是故上道高而不可察也……万物莫之能令《经法.道法》道生法。
法者,引得失以绳,而明曲直者也《经法·君正》省苛事,节赋敛,毋夺民时,治之安也《十大经·观》春夏为德,秋冬为刑,先德后刑以养生A. B.黄老学反对道家“清静无为"的主张黄老学是以儒家为其内核的思想流派C 黄老学为秦统一和以法治国奠定基础 D.黄老学体现了对诸子百家的吸收融合4 秦始皇从统一的第二年起至去世前,十年间五次巡行全国,最长的第五次巡行费时七个月,四次到达竭石(今河北昌黎)离宫,在琅邢台刻石上留下了“今皇帝并一海内,以为郡县,天下和平"的颂词。
秦始皇的出巡A.耗费民力,导致了秦的灭亡C 深人民间,了解了民生疾苦B.宣扬国威,巩固了统一局面D.御驾亲征,收复了东方失地高三年级(历史)笫1页(共8页)5.汉初,宰相多由开国功臣担任,如萧何、陈平、曹参等,连皇帝都对他们非常尊敬,其他官吏更是恭谨从命。
那时的宰相非有大过则不能轻易更换,萧何、曹参、陈平、灌婴、申屠嘉等都是终老相位的。
这一现象说明A.皇帝怠惰政事,大权旁落B.宰相地位崇高,权力很大C.功臣专权,国家面临分裂D.宰相因功受职,相位世袭6.汉武帝实行盐铁专营,在全国设立铁官49处,垄断铁器的生产与买卖。
时人评论说:“农,天下之大业也;铁器,民之大用也。
“”盐铁价贵,百姓不便,贫民或木耕手褥"。
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盐铁专营对农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B 铁官设立推动了铁农具的普遍使用C 农民的反抗迫使官府放弃盐铁官营D 官营手工业压制家庭手工业的发展”;太武帝7 北魏在平定中原后,政府把人民迁移到平城周边并分给他们土地,实行”计口授田时期推行劝课农桑的政策;孝文帝时期实行了均田制,将无主荒地分给农民耕作,农民得到土地后,向国家交纳赋税。
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北魏豪强地主加强对农民人身控制 B 发展农耕经济是北魏长期国策C.农民平均分配土地的愿望得到满足 D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得以确立.“唐高祖起义至京师……唯制杀人、劫盗、背军、叛逆者死,余并蠲免之。
“唐太宗又将原来绞刑的五十条改为"免死,断右趾"。
后来制定《贞观律》,废除断趾的刑罚,免除一百多项死刑和徒刑的条款。
由材料可知唐朝A.统治者用法务在宽简B.以法治为根本政治原则D.以徒刑取代肉刑和死刑C.皇权以法律为其基础.欧阳修编撰的《新唐书》云:“夫恶危乱而欲安全者,庸君常主之能知,至千措置之失,则所鉴于唐朝的上述间题,北宋初谓困天下以养乱也。
唐之置兵,既外柄以授人,而末大本小。
"年统治者心削弱地方的军队,充实禁军©派文官担任地方行政长官@实行将兵法,加强军队训缆@地方赋税交由中央来掌控A. CD@炫)B心 C.(1)@@ D.(2)@@目录笫5章儒释道三教振兴儒学10.右图是一部史学著作《儒家统治的时代》的部分目录。
这部著作的副标题应该是A 东汉的衰落B.南北朝的对立C.宋的转型D.元的统一11.据学者统计,从《晋书》到《唐书》等官修正史,《列传》1新儒学与佛教中大量记载了家族谱系,而《宋史》以后历代正史的《列传》部分,多为高级官僚的履历书,少有家族的叙述。
发I转型中的儒学和佛教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修史体例的改变B.加强官员考核C.重文轻武的风气D.官员的平民化笫6章教育与科举考试高三年级(历史)第2页(共8页)12 下图是1660-1840年全国人口数量变化图。
对人口数量变化原因解释正确的是450 400 le:: 350巴300笃250拟200巳150--<100 50。
萝、§\汽气气气\§菱心闭关锁国政策的实施@统一稳定的政治局面A心2)B吩ID@北方人口持续南迁@社会生产力的发展C.(2)@D霾13.奏折是清朝官员向皇帝上呈的机密文书,不经内阁等机构,直达御前。
皇帝特许一些官员通过奏折呈报机密事宜。
奏折内容涉及政务利弊、吏治勤惰、官员及同僚品行、百姓生计等各方面事务,且不必完全核实,即可“风闻”上报。
以上现象A.取消了内阁机构处理公文的职能C.造成了地方官员千预朝政的局面 B.强化了君主独断专行的权力D.助长了官员弄虚作假的风气14.17-18世纪,西方出现很多汉语借词。
创造者汉语借词chinoiserie 法国人sharawaggi 英国外交官nankeen 欧洲商人kaolin涵义中国风格中国的“造园艺术”中国出口的土布一“南京布“产千景德镇的制瓷原料高岭土法国传教士对以上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 西方语言文字以中国的汉文为基础C 中西文化的交流呈现单向度的特点B.当时政府重视对外宣传中国的文化D 中国文化和产品对欧洲具有吸引力15.鸦片战争前后,以今文经学的公羊三世说为理论基础的历史进化思想发展起来。
龚自珍在《五经大义终始论》等文章中提出“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
这说明晚清的知识分子A.认识到变革的必要性和必然性C.受到西方社会政治思想的影响B.已经超越”中体西用"的思想束缚D.开始质疑和批判儒家传统思想体系16.清代的京仓用于储存从南方运来的漕粮。
但据晚清官员奏折:"'逆匪'窜扰江省,今岁南粮恐输不易,京仓之米亟应计及。
”这是因为A 太平天国运动阻断了南粮北运的通道B.洋务运动推动了近代航运业的发展C.维新变法促进了农、工、商业的发展D.义和团运动在京津地区形成了高潮17 京师同文馆在初创时(1861年)即规定,学生每三年大考一次,由总理衙门核实甄别,优者授七、八、九品官级。
上海广方言馆(1863年李鸿章奏设)也规定学生三年学成之后,优秀的学生,经督抚专折奏保,可调京考验授以官职。
以上规定说明清廷宜布废除八股取士A. B 大、中、小学教育体系的确立C 洋务运动需要新式人才D.西学成为朝廷取士的核心标准高三年级(历史)笫3页(共8页)18 下表为百日维新之前提出的各类变法方案。
时间1897年12月16日1898年1月17日1898年1月27日1898年1月28日1898年2月10日1898年5月22日人物变法要求严修《奏请设经济专科折》荣禄《参酌中外兵制设立武备特科》严复《拟上皇帝书》康有为《请大誓臣工开制度局革旧图新以存国祚折》伍廷芳《奏请变通成法折》张赛《农工商标本急策》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维新变法形势不断发展C.变法措施已在全国推行B.朝廷鼓励官民上书言事D.军事改革成为变法重点19 某网站在2010年曾就“你认为哪座城市最能代表辛亥革命”进行了问卷洞查。
排名前四的城市依次为武汉、广州、南京、北京。
观察右图,有关各城市表述正确的是A.心是临时约法颁布之城B.(2)是同盟会的创立之城C.@是辛亥革命首义之城D.@是民国建立定都之城20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始了新的革命道路探索。
以©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下探索按照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心理义会议召开@毛泽东撰写《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A.卢B三c三D .严21《全国苏维埃区域与红军扩大的总形势》中提到,"衣民游击战争的区域已蔓延到十一省的范围,尤其以江西福建两湖两广六省的声势浩大。
在这些省份中间,许多已经实行没收地主阶级土地分配给贫衣兵士耕种,建立了苏维埃政府的地方更多"。
这表明A.国民革命运动的全面展开C.工农武装割据局面的发展B.城市武装斗争高潮到来D 红军开始实施战略转移22 下表为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颁布的历史文件。
名称主要内容《中国共产党为日本帝国主义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强占东三省!驱逐帝国时间1931年9月20日1935年8月1日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主义在华的一切陆海空军滚出中国!中国共产党《为抗日救国告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停止内战,抗日全体同胞书》救国《中共中央给中国国民党三中1937年2月9日停止一切内战,集中国力,一致对外全会电》对以上信息理解正确的是A.民族危机加剧,抗日反蒋成为全国各界共识B 红军长征结束,开始了中国革命斗争新局面C.社会矛盾变化,中国共产党作出了政策调整D 全面抗战爆发,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高三年级(历史)笫4页(共8页)第二部分24.(8分)“南海一号“沉船考古本部分共5题,共56分。
23.(10分)自古以来,“九外I"就是中原区域的代称之一。
材料一《尚书·禹贡》记载禹平治水土,划天下为九州(见下图)。
20世纪20年代,以顾颉刚为首的古史辨学派认为中国古代并不曾有九州制度,因为夏、商两代都在中国的东部,直到周族才扩大了西边部分。
春秋战国之世,齐国向东开拓,晋、赵、燕诸国向北开拓,秦国向西开拓,楚国向南开拓,才有方三千里的“中国”出现。
因此,九州到了战国中期才有出现的可能,是具有大一统理想的作者依战国诸雄分野而托古假设出未的。
——摘编自陈剩勇《“九州“新解》一纠彝氏布^五邑,武`备h 湛叱戊气青喝`帚几仙己真育`d两贞享一行复巳凡俞嗔古本《禹贡九州山川之阁》禹贡九州示意图材料二考古学研究表明,公元前3000年间,黄河、长江流域进入中国文明的奠基期,公元前2000年间,以河南、关中为中心的中原文化区先后建立凌驾于其他区系之上的中央王国,成为夏商周三代京畿之地。
中央王国把中华两河流域文化困进一步联结在周围。
九州篇作者的视野所及正与中华两河流域文化圈相当,九州分野与各历史文化区大体一致。
九州反映的生态环境,如“降丘宅土”是商代以前黄河下游地区先民生活的特点;"岛夷卉服”是舟山岛民的风土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