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释道与三维人生之养心篇
儒家、道家、佛教的养心思想及其健康价值
儒家、道家、佛教的养心思想及其健康价值一、引言所谓养心,就是指立足于个体之心,探讨如何使个体之心合于天、道,从而重建社会秩序与价值体系。
[1]在中国的大量典籍中,古代圣贤都把养心作为养生修为的第一要务,养心成为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儒家以“诚正、仁智”养心,道家以“虚静、真常”养心,佛教以“定慧”养心。
古人云:“天下根本,人心而已。
”一切法从心生,心净则身净。
[2]养心与道德品质修养紧密相关,其内涵十分丰富。
“心”字最早出现在甲骨文中,指称人的生理器官---心脏。
《说文解字》曰:心---象形。
在殷周的古籍中,多指人的情感、心理活动等,其已具有一些道德意识、思想的含义,并且意识到“心”有思维的功能,是人精神活动的主宰。
《易经》中有“心恻”、“薰心”、“立心”,表明“心”是人情感、欲望的发窍之处,是人思维的所发之地。
在《尚书》中,“心”除表示情感、心理活动外,还具有善恶的观念,指向道德层面。
总的来说,这一阶段对“心”的认识比较具体,主要出于人的感性认识,理性思维还不够。
到了春秋时期,“心”的含义更加丰富、明确,对“心”的认识也更加理性、抽象。
在《左传》中有“武有仁人之心”,以仁释心。
《国语》提出了“帝心”,与人心相对,认为天有道德意志,人心要符合帝心,否则会受到惩罚。
《老子》中的“心”主要强调“虚其心”,保其“常心”,只有保持心的虚静才能长久,同时强调要有“民心”、“人心”,治国要“以百姓心为心”,这里“心”已经具有一定的抽象性。
战国时期,孟子首次明确提出“心之官则思”的命题,认为人心因有思维功能而不同于动物;提出“仁义礼智”四心是人性之端,是人本有的“良知”、“良能”; 只有不断地扩充、保养其本心,才能养其本性,才能达到天人合一。
总的来说,这一时期主要是从道德伦理方面来探讨“心”,将人心、人性与天相贯通,从而达到天人合一。
[3]二、管子的养心思想在秦汉以前,现在所谓的“道家”、“儒家”,原本没有分开,统统是一个“道”,代表了中国的宗教观,也代表了中国的哲学---包括人生哲学、政治哲学、军事哲学、经济哲学,乃至一切种种哲学。
儒道佛人生三境界:少年读儒家,中年读道家,老年读佛家
儒道佛人生三境界:少年读儒家,中年读道家,老年读佛家有人说,人生就像一本书,描绘出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记录着成长的一生。
从少年、中年到老年,每个阶段,经历不一样的人生,擘画出五彩缤纷的蓝图。
而这三个阶段就如同儒道佛三家所揭示的人生感悟一样各不相同。
少年读儒家,格物致知;中年读道家,上善若水;老年读佛家,风轻云淡。
每一段旅程,都有不同的智慧在支撑着我们。
①人之少年,领悟儒家的经世之道。
儒家的智慧贯穿整个人生,特别是它所传授的学习成长、为人处世、安身立命的经世之道,是少年时期必须学习领会的,对一生影响深远。
关于为人之道,《中庸》里说: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
君子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
知远之近,知风之子,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
少年时期正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学会为人处世,将影响一生。
《大学》有云: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少年时期,是一生最好的年华,要树立远大目标,奋发进取、意志坚定。
做事,先立心中志向;成事,先拓胸中格局。
男儿志在四方,就如同《周易》所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学会安身立命,自强不息,厚积薄发;面对人生的挫折和磨难,不懈怠,不颓废,积极进取,攻坚克难。
同样,儒家不仅仅教会我们如何做学问、做事、做人的“有所作为”的经世之道和不屈不挠的奋进精神,更教会我们一种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
比如说,《论语》说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还比如说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家国情怀和爱国精神。
所以,少年读儒家,读的不仅仅是文化知识,更需要汲取儒家的价值营养,那关于安身立命、处世之道、责任担当和家国情怀的价值观。
而儒学,就如同一盏生生不息的灯火,照亮你前行的路,指引着人生的方向。
②人之中年,领悟道家的无为之义。
道家强调的是“无为”、“顺其自然”,那么,中年正是人一生最关键时期,不管是事业、家庭婚姻还是社会地位都有一定的基础,进入人生下一段旅程,如果“顺其自然”而不是“乘胜追击”,是否会半途而废甚至跌入深渊呢?其实,这里所说的“无为”,并不是所谓的无所作为,原因在于,当你从少年进入中年,经历了求知、求职、职场拼搏、事业有所成就、婚姻家庭归于平淡的过程,一路也会出现各种不如意、懊悔或遗憾等等,因为事业无法再上升、生活过于平静没有激情等等而越发觉得生活无味,无形之间陷入了所谓的“中年危机”,渴望有新鲜血液打破生活的死寂,重新注入新的活力。
养好儒释道这三气做有用之人的作文
养好儒释道这三气做有用之人的作文养好儒释道这三气,做有用之人大家好,今天咱们聊聊如何养好儒释道这三气,做一个有用之人。
咱们要明白,儒释道这三家可都是咱中华文化的瑰宝,它们分别代表了儒家的仁爱、释家的慈悲和道家的自然。
有了这三股气,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
说到养气,咱们得先从身体说起。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咱们得好好照顾它。
每天早晚吃顿饱饭,中午午休一会儿,晚上早点睡觉。
这样一来,身体就有了充足的能量,才能支撑咱们去学习、去工作、去养气。
养好了身体,接下来就是养心。
心是人的灵丹妙药,咱们得让它保持愉悦的状态。
平时多看看喜剧片,听听相声,逗逗小狗,跟朋友聊聊天。
这些都能让心情变得愉快,有利于身心健康。
咱们还得学会调整心态,遇到困难时要相信自己能够克服,这样才能让心境更加平和。
养好了心,最后就是养气。
所谓养气,就是要修炼自己的品德。
儒家讲究仁爱,咱们要学会关爱他人,尊重长辈,关心同学。
释家讲求慈悲,咱们要学会宽容别人,善待万物。
道家追求自然,咱们要学会顺应自然,与万物和谐共处。
只有这样,咱们才能真正做到“儒释道”合一,成为一个有用之人。
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养好这三气呢?咱们要多读书。
书是知识的海洋,读书能让咱们开阔视野,丰富内心。
儒家经典《论语》、《孟子》等都是不错的选择;释家经典《金刚经》、《心经》等也能帮助咱们修行;道家经典《道德经》、《庄子》等则能让我们领悟自然之道。
咱们要多实践。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咱们要将书中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不断地去尝试、去摸索。
只有这样,咱们才能真正地理解儒释道的精髓,将其融入自己的血脉之中。
咱们要有一颗谦虚的心。
学无止境,咱们要时刻保持谦逊的态度,不断地去学习、去进步。
咱们还要学会与人为善,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
有了这样的朋友,咱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互相扶持、共同成长。
养好儒释道这三气,做一个有用之人并非易事。
但只要咱们用心去学习、去实践、去修炼,相信总有一天,咱们一定能够成为真正的有用之人!。
儒家的养生之道修德养心!健康不难,长寿有望。
儒家的养生之道修德养心!健康不难,长寿有望。
儒家养生思想由孔子奠基,孟子、荀子对其进行了阐发,其养生思想非常重视社会因素对人健康长寿的重要性,非常强调“礼”、道德修养和中庸之道在养生中的作用。
更多精彩关注太极养生堂微信号:taichitang先秦儒家的养生思想为后世儒家养生之道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
这个基本框架主要体现在身心共养观、动静结合观和重视养心、标举“中庸”、修德养生以及慎独、兴趣养生法等方面。
1、先秦儒家的养生观(1)身心共养的养生观“形具而神生”,先秦道家明确地提出了形先神后的关系,主张形神结合、身心并修来养生。
如儒家的开山者孔子一方面提出了“仁者寿”[34]和“故大德……必得其寿”[35]等命题,强调心理因素对健康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孔子提倡饮食养生法,他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
色恶,不食。
臭恶,不食。
失饪,不食。
不时,不食。
割不正,不食。
不得其酱,不食。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
惟酒无量,不及乱。
沽酒市脯不食。
不撤姜食,不多食。
祭于公,不宿肉。
祭肉不出三日。
出三日,不食之矣。
食不语,寝不言。
”[36]饮食养生法主要是保证身体的健康,从上述两个方面来看,孔子本人是推崇身心共养的。
(2)动静结合的养生观“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37]。
先秦儒家养生强调身心共养来养生。
如果说养心的关键是“静”,那么养身的关键则是“动”。
如孔子就提倡“动静以义”[38]的养生之道,在强调“仁者静”的同时,重视“动”的重要作用,其“射”、“御”等锻炼身体的内容教授弟子就是明证。
2、先秦儒家的养生原则(1)修德养心先秦儒家大都持“主心说”,在养生上主张养心为主,而养心又以修养高尚的品德为上。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39]、“仁者无忧”[40],正因为道德高尚的人“坦荡荡”、“无忧”,所以他们一般长寿。
这一点对后世养生影响深远且得到了现代相关研究的证明。
儒释道三家的养生之道
儒释道三家的养生之道儒家的养生之道【仁者寿】养生之道,在中国文化的儒、释、道中都有论及。
儒家的养生之道,孔子首先提出“仁者寿”,《中庸》也论大德“必得其寿”,指出养生与道德修养有关。
汉代董仲舒的《春秋繁露》解释“仁者寿”,谓:“故仁人之所以多寿者,外无贪而内清净,心平和而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以养其身,是其且多且治。
”说明有良好道德情操者所以长寿,皆因不贪求外物,心境平和而保持中正,撷取天下美好的东西来保养身体,所以能内气充沛且和调。
儒家讲“存心养性”,“养性”不仅有助养生,更有助治国平天下。
“养性”要诀是“诚”,《中庸》论:“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
”所谓“诚”,是要能做到恭敬无欺,这种修养,让精神不会驰乱,对身心都有好处。
释家的养生之道【平常心】释家的养生之道,在“平常心”3个字,而平常心是对生命透彻的体悟。
世事沧桑如梦,所以释家教人,一方面对生命尽心呵护,另一方面又要悉心体验,对人宽容平和,随方就圆,自能长寿康宁,好德善终。
如释家常说人生胜境平常心:“宠辱不惊,得失不计,默雷止谤,化毁为缘。
”释家讲究慈善为本,修行者大都性格温和,心情平静,此乃佛家养心养生的一大重要内容,亦是高僧长寿的原因之一。
出家人看破红尘,淡泊名利,在行为情绪上平淡温和,心胸豁达,处事宽容。
按照现代人的观念讲,没有对名利过多的贪欲,不刻意去追求金钱地位名誉等,也不过分在意得失成败,生活保持平淡自然,与人相处得融洽。
道家的养生之道【道法自然】道家的养生之道,在“道法自然”。
《庄子·养生主篇》论养生之主是精神,提示养神方法莫过于顺应自然,使天人合一。
庄子指出人生在世,须“安时处顺”,视生死一如,才不会被哀乐之情困扰。
《庄子·达生篇》强调养神,要“达生”才能畅达生命,不重财富、名位和权势,让形体健全、精神充足,与自然为一。
老子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而依据“道法自然”的思想,中医订下了养生的生活起居和饮食原则,在养生过程中,既不可违背自然规律,也要重视人与社会的协调。
道、儒、佛三家的养生之道
道、儒、佛三家的养生之道我国传统的养生方法,历来重视身心兼养,形神俱健。
特别是道儒佛养生学说,异彩纷呈,各有千秋,但主流还是三位一体。
道家养真老子养生的全部学说是天人合一,崇尚自然。
其核心是“返璞归真”,无论是朴还是真,其最终形态都是“道”。
他一生重视养生,是位大寿星。
据司马迁《史记》中记载:'老子百六十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
'他养生的最高思想境界是:追求道,体悟真。
主张“深根固蒂,长生久视之道”。
“深根固蒂”之法,“虚其静,入静归根”;“甘其食,美其眠,安其居,乐其俗”。
以修道而养寿也。
儒家崇德孔子的所谓道德,其核心是“仁”。
“仁”是儒家养生学说的最高思想境界。
“儒”字从人、从需,言“儒”乃人之所需也。
所以孔子将仁学说成是一种善行、善举。
并以此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他主张“德润身,仁者寿”,“有大德者必得其寿”。
又说:“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他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废寝忘食,乐亦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以乐学而养生也。
他的道德学问,为后世所景仰。
正如太史公司马迁说:“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止,然心向往之。
”佛家养心佛家说人生胜境平常心:“宠辱不惊,得失不计,默雷止谤,化毁为缘。
”佛家主张“万念归一清心涤虑”。
它否定人的现实生活,而追求的却是人的理想生活;它压抑的是人的现实生命,而企望实现的却是人的理想生命。
这都体现在佛家戒、定、慧三学中,这三学正是佛家学说中最核心的思想,也是佛家养生之道的最高思想境界。
佛家主张“长养慈心,勿伤物命。
”提倡“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目的是以慈悲为怀,普度众生。
以上所述,是道儒佛三家养生之道的梗概,其方法、重点虽有“主真”、“崇德”、“养心”之别,但对强身养心、延年益寿,故有异曲同工、殊途同归之妙。
儒、道、佛三家的生命观与养生目的-中医养生论文-中医学论文-医学论文
儒、道、佛三家的生命观与养生目的-中医养生论文-中医学论文-医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儒家、道家、佛家是中国传统文化三大支柱, 它们在养生方面都有着丰富的理论和经验。
儒、道、佛三家在为什么养生?问题上都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系统剖析三家关于养生意义的理解, 对于传播中国传统养生文化具有奠基性意义。
关键词:养生; 儒道佛; 内涵; 生命观; 目的;Abstract:Confucianism, Taoism and Buddhism are the threepillar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They have a wealth of theory and experience in health care. Confucianism, Taoism, and Buddhism all put forward different views on the issue of why do you have health?. The systematic analysis of the three understandings of the significance of health care has laid a foundational significance for the dissemin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health culture.Keyword:Health; Confucianism; Taoism; Buddhism; Connotation; Outlook of Life; Purpose;无论是主张入世理想, 发愿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人, 还是秉持出世态度, 追求与道合真, 羽化登仙的道家人, 抑或是慈悲为怀, 普度众生的佛家人, 他们的终极目的都统一于修身养性, 成就不朽。
儒释道三家的人生修养观
儒释道三家的人生修养观儒释道三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人生修养观各有特色,但也有很多相通之处。
儒家的人生修养观强调的是“仁、义、礼、智、信”五常。
儒家认为,一个人要成为君子,必须具备这五种品德。
其中,“仁”是核心,主张爱人如己,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当以仁爱为基础;“义”则是指做人的原则和道义,要求人们应当遵循天理、国法、人情等;“礼”是指礼仪、规矩等,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智”是指智慧,要求人们应当具备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信”则是指诚实守信,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基本原则。
与儒家不同,道家的人生修养观则强调“道法自然”。
道家认为,万物皆有道,应当顺应自然规律,而不是过度强调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即不要强求,要顺其自然,不要过多地干预自然规律。
同时,道家也强调“柔中带刚”,认为一个人要善于顺应环境,善于应对变化,同时也要有坚定的信念和原则。
释家(佛教)的人生修养观则注重“因果报应”。
释家认为,一切事物的发生都有其原因,一切结果都有其原因。
人们的行为会引发相应的结果,如果一个人做了好事,就会得到好的报应;如果一个人做了坏事,就会得到坏的报应。
因此,释家主张人们要行善积德,去除内心的贪嗔痴等烦恼,以达到心灵的净化。
总的来说,儒释道三家的人生修养观虽然各有不同,但都注重内心修炼和精神境界的提升。
儒家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社会秩序的维护;道家注重自然规律和个人的顺应能力;释家则注重因果报应和心灵的净化。
在实际生活中,一个人要成为有修养的人,需要兼修儒释道三家的思想。
儒家思想可以帮助一个人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性;道家思想则可以帮助一个人顺应自然规律,善于应对变化,保持内心的平静和自然;释家思想则可以帮助一个人净化心灵,消除内心的烦恼和执着,达到心灵的解脱和超越。
当然,儒释道三家的人生修养观也存在着一些差异和相悖之处。
例如,儒家强调积极入世,道家主张超脱世俗,释家则注重出世修行。
儒道佛三家如何以心养生
儒道佛三家如何以心养生中国传统养生学问博大精深,百家争鸣,各有建树。
儒道佛三家都在以心养生方面有所阐述,可谓各有所长。
儒家崇德,讲究仁者寿。
儒家的大成至圣先师孔子活了73岁,亚圣孟子更是活到84岁,在健康生活条件还比较简陋落后的古代绝对是长寿了,故自有其养生之道。
仁者寿就是孔子养生论的总纲。
所谓仁者是指有仁爱、仁厚、仁义思想的人,仁也是孔子思想的核心,直指身心修养;孟子也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同样强调道德修养。
他们都认为,重视道德修养、乐于助人的人,能够得到美好的回应,也能够经常保持最佳精神状态,自然有益于健康长寿,所以孔子才希望大家“不怨天,不尤人”,从而达到“仁者不忧”这最高的身心状态。
他认为之所以“君子坦荡荡”,就是因为君子胸怀开朗,不论得意和失意时都是身心豁达的;而“小人常戚戚”就是因为小人处世以自我为中心,以求名利为半径,每日患得患失,还总觉得自己吃亏,所以心灵总是苦闷的。
从现代心理学角度看,心情舒畅胸无烦扰当然对健康有利,仁者寿,的确很是讲得通。
道家养真。
崇尚天人合一。
据《史记》记载,道家始祖“老子百六十一岁,以其修养而益寿也”,前一句说老子活到161歲貌似不靠谱,后一句讲其长寿原因则很有可能。
道家养生的重要观点就是“天人合一”、“返朴归真”,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顺天者存,逆天者亡”,就是说人要放松身心,顺应自然规律去维持正常生命活动,而不是挖空心思寻找什么长生不老之法,“清心寡欲致长生”。
如果说老子的5000字《道德经》过于博大精深,对于养生之道在养心方面讲得比较大而化之的话,庄子这个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扬者,则通过一则《庖丁解牛》的寓言故事,将通过养心而“因其固然”、“依其天理”,从而使得养生保健“游刃有余”,讲得非常形象和透彻了。
至于后来有些学道之人企图通过炼丹修仙甚至房中之术这些玄乎其玄的手段达到养生目的,则是误人歧途了。
儒家道家释家养生完整版
儒家道家释家养生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各家养生养生,又称摄生。
养,即保养、调养、护养之意;生,即生命、生存、生长之意儒家养生:儒家的养生妙处在于能精则精,不能精则安贫乐道。
心境的安宁与舒适才是最重要的。
《论语·述而篇》中说:“饭蔬食,饮水,曲胧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还有“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孟子云:“孟子云:“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食色性也,儒家的养生在吃和男女之事上有很多论述。
《论语·乡党第十》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食噎而蝎,鱼馁而肉败,不食。
色恶不食,臭恶不食。
失饪不食,不时不食。
割不正,不食。
不得其酱,不食。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
唯酒无量,不及乱。
”用白话文说就是,不因为东西很精细就吃的特饱。
饭久了味道就会变,鱼肉放久就会腐败,这样的饭菜就不要吃。
饭菜的颜色变了不要吃,味道变了不要吃。
没有煮熟不吃,不是吃饭的时候就不要吃东西。
不是用正规的方法割的肉不吃。
调味品没放对吃。
肉虽然很多,但是不能吃的肉比吃的饭还多,不能把肉当饭吃。
饮酒要适量,不闹事,不违法。
《论语·乡党第十》并载有“食不语,寝不言”。
吃饭不说话,睡觉前不聊天。
吃饭说话一来容易噎着,食物容易进入气管。
二来,说话时不能好好咀嚼,影响消化。
睡前谈心容易造成失明,影响睡眠质量。
在男女方面,孔子曾经说道:“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古人结婚早,其时身体尚未长成,“血气未定”,儒家认为暂时应戒色,是较为明智的,很符合现代20~22岁后结婚的科学原则。
但并不讲中年、老年戒色,并讲“食色性也”、“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也是正确的。
现代医学也认为,禁欲会损害健康,适度性生活有益心神。
老年人虽身体渐衰,一年数次性生活也更有益于其健康。
在两性方面,儒家觉得性是人正常的需求讲究节制,既不过度、也不完全的否认。
儒家、道家、释家养生
各家养生养生,又称摄生。
养,即保养、调养、护养之意;生,即生命、生存、生长之意儒家养生:儒家的养生妙处在于能精则精,不能精则安贫乐道。
心境的安宁与舒适才是最重要的。
《论语·述而篇》中说:“饭蔬食,饮水,曲胧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还有“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孟子云:“孟子云:“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食色性也,儒家的养生在吃和男女之事上有很多论述。
《论语·乡党第十》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食噎而蝎,鱼馁而肉败,不食。
色恶不食,臭恶不食。
失饪不食,不时不食。
割不正,不食。
不得其酱,不食。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
唯酒无量,不及乱。
”用白话文说就是,不因为东西很精细就吃的特饱。
饭久了味道就会变,鱼肉放久就会腐败,这样的饭菜就不要吃。
饭菜的颜色变了不要吃,味道变了不要吃。
没有煮熟不吃,不是吃饭的时候就不要吃东西。
不是用正规的方法割的肉不吃。
调味品没放对吃。
肉虽然很多,但是不能吃的肉比吃的饭还多,不能把肉当饭吃。
饮酒要适量,不闹事,不违法。
《论语·乡党第十》并载有“食不语,寝不言”。
吃饭不说话,睡觉前不聊天。
吃饭说话一来容易噎着,食物容易进入气管。
二来,说话时不能好好咀嚼,影响消化。
睡前谈心容易造成失明,影响睡眠质量。
在男女方面,孔子曾经说道:“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古人结婚早,其时身体尚未长成,“血气未定”,儒家认为暂时应戒色,是较为明智的,很符合现代20~22岁后结婚的科学原则。
但并不讲中年、老年戒色,并讲“食色性也”、“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也是正确的。
现代医学也认为,禁欲会损害健康,适度性生活有益心神。
老年人虽身体渐衰,一年数次性生活也更有益于其健康。
在两性方面,儒家觉得性是人正常的需求讲究节制,既不过度、也不完全的否认。
承认性的合理性。
道家讲究男女之间的交合是阴阳调和的手段,并认为通过一定的技巧能通过此长生,古往今来有道家很多在房中术方面的著作。
儒释道三家在养生智慧上的异同
儒释道三家在养生智慧上的异同第一篇:儒释道三家在养生智慧上的异同儒释道三家在养生智慧上的异同儒家治世、道家治身、佛家治心。
儒者言性,而佛者见性;儒者劳心,佛者安心;儒者贪著,佛者解脱;儒者有为,佛者无为;儒者分别,佛者平等,儒者治外,佛者治内。
(一)儒家、道家、佛家的区别:儒家重视人伦,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立千古不朽的功勋;佛家倾心般若,主张在自觉的基础上觉他,自度的基础上度他,普度众生,同臻西方极乐世界;道家则崇尚自然,主张通过这种修炼,达到长生久世,羽化登仙。
儒家的着眼点在于入世,佛家的着眼点在于出世,道家的着眼点在于加强自身修炼以求长生不死。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佛、道、医、儒、武等诸家中,道教被公认为最擅长于养生。
以儒治世,以佛治心,以道治身,被许多封建帝王奉为教条。
1、儒家讲的是敬,道家讲的是静,佛家讲的是净。
2、修身,练气,养心儒家更重视的是修身,道家注重的是练气,佛门主要是养心.养形,养气,养心合而为一.这是养生的最高境界.佛家讲:出世儒家讲:入世道家讲:避世。
儒家讲入世、道家讲出世、佛家讲救世列三家之别:儒家讲天理、道家讲论道、佛家讲如法--于凌波居士语。
儒家讲入世、道家讲出世、佛家讲救世。
儒家讲天命、道家讲自然、佛家讲解脱。
儒家如小学、道家如中学、佛家如大学--宣化上人语。
儒家如粮店、道家如药店、佛家如百货商店--南怀瑾先生语。
儒家求君子、道家求逍遥、佛家求自在。
儒家弃小人、道家弃造作、佛家弃烦恼。
儒家表现于礼、道家表现于真、佛家表现于戒。
儒家执于境、道家执于心、佛家心境双亡。
三家虽别,但共同构成我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国学3、出世与入世在佛家、道家、儒家和现代人的人生观中均有相关相近的地方,但也有区别。
(1)现代人如果常说:用出世的态度或精神,来做入世的事业。
这主要是态度方面的,或者说是世界观与人生观。
就是人生在世,确实要很好地处理出世和入出的关系,要用辨证的观点看待这一问题,才能有正确的答案。
儒释道三家箴言:守住内心的宁静,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儒释道三家箴言:守住内心的宁静,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人生一世,草本一秋,谁都想活得幸福。
什么是福?生命不夭折,而且福寿绵长是“长寿”之福;钱财富足,而且地位尊贵是“富贵”之福;身体健康,而且心灵安宁是“康宁”之福;生性仁善,而且宽厚宁静是“好德”之福;能预先知道自己的死期,临命终时,没有遭到横祸,身体没有病痛,心里没有挂碍和烦恼,安详而且自在地离开人间是“善终”之福。
这就是古人追求的“五福”。
其实,这福那福,归根结底心灵的安宁才是真正的福祉。
宋代无门和尚有诗云:“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人生没有比心灵宁静安祥、自由快乐更重要的事情了。
唐代诗人白居易说:“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
”又说:“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
”心安的人吃饭香,一日三餐虽无山珍海味,粗茶淡饭亦津津有味;心安的人睡觉甜,用不着什么金屋龙床;心安的人气定神闲,即使面对人生苦难,一切皆可淡化,生命也会绽放出美丽之花。
然而,世界物欲横流,世事纷杂,人心贪婪,浮躁不安,追名逐利,没有片刻安闲。
安身立命于这个不完美的世界,当如何自处,何以心安呢?儒家:慎独心安“慎独”源自于儒家经典《中庸》,郑玄注《礼记》说:“慎独者,慎其闲居之所为。
”也就是说,一个人在独处的时候,对自己的行为也要加以约束,不可以放纵。
晚清名臣曾国藩在遗嘱中第一条说到的就是“慎独”。
他说:“慎独则心安。
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
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
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
”曾国藩的意思是说,自身修养,没有比养心更难的。
心里既然知道有善有恶,却不能真正尽力为善去恶,这就是自己欺骗自己。
心里是否自欺,别人是不知道的,只有自己知道。
如果能够做到喜欢善如同喜欢美景,讨厌恶事如同讨厌恶臭一样,尽力去掉人欲而存天理,那么《大学》中所说的自慊,《中庸》中所说的戒慎恐惧,都能切实做到。
儒养性道养身佛养心
儒养性道养身佛养心中华文化的养生之道,是以传统国学和中医理论为指导,遵循阴阳五行的变化规律总结得来。
而儒、释(佛)、道三家是中华文化的三大支柱,我认为从儒释道视角来诠释养生文化,可以更顺畅地寻得养生之要义。
有人说,儒家让人“拿得起”,道家让人“放得下”,佛家让人“想得开”,这非常有道理。
儒家的思想是入世,“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用崇高的道德换来内心的坦然;道家的思想是离俗,远离喧嚣,才能潜心修身养性,求得长生;佛家的思想是解脱,看淡红尘中的一切得失,才能超越生死,获得永恒的真理和智慧。
儒家,是指以孔子为宗师的思想流派。
儒家养生重在养性,它崇尚礼乐、仁义,提倡“中庸”之道,十分重视伦理道德教育。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奋发向上的健康心理;“臭恶,不食。
不时,不食。
”提出了有选择、有节制的饮食准则;“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是说只有强健体魄、磨砺意志、树立正气,才能让肉体生命得到升华;而最重要的“中庸”思想,则告诫人们要不偏不倚,做到心胸有量、动静有度、饮食有节、起居有常。
道家,包括道家和道教两个层面,其中阴阳、五行、三宝(精、气、神)、九守等概念,已成为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阴阳五行学说作为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为解释体内气的运化以及临床辨证用药提供了基础。
道家养生重在养身,主张恬淡无为,顺其自然。
老子说“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就是要遵循自然法则,让饮食五味充盈我们的身体,让服饰更加舒适美观,让居所更加安逸,同时还要尊崇风土人情与风俗习惯。
唯有清心寡欲、顺其自然,才能长生耐老,延年益寿。
释,释迦牟尼的简称,即佛教文化。
佛家养生重在养心,主张“万法皆空”,认为人生无常,只有努力修行,追求至高无上的生命智慧,才能彻底摆脱生死苦恼,进入涅槃境界。
佛家将“地、水、风、火”并称为“四大”,认为四大不调,则百病丛生;而“贪、嗔、痴”三毒是影响人体健康最重要的内在因素。
要消除这些不利因素,就必须践行正确的修证方法,使我们的心力更加强大:佛教的禅定,重在思维的修炼;瑜伽,重在形体的塑造;静坐,意在排除烦恼、六念皆空;修行,即修习佛教的道理并不断得到证悟。
儒释道家的养生心法
儒释道家的养生心法人生在世,认得许多人、许多物,知道的事很多,唯独一个自己不认识。
人为何不能自知呢?究其原因是因为人的六根不净:眼耳鼻舌身意的分散,再由于:色声象味触法的搅扰,五蕴的遮蔽,真体已被隔盖。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古圣先贤经过自心的体悟修炼留下了经典著作,多为指心言教以心说法。
离心说法即是外道相说。
儒释道三家正宗理论,宗旨皆是修心的轨道。
儒家之道讲:忠恕。
宗旨:纯心养性。
三钢:君为丞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五常:仁义礼智信。
道家之道讲:感应。
宗旨:修心炼性。
三清:太清、上清、玉清。
五行:金木水火土。
佛家之道讲:慈悲。
宗旨:明心见性。
三皈: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五戒:杀盗淫酒妄。
儒释道三家之道,合计六字都不离心。
三家宗旨:同根宗于心性;三家规范:同属人身三宝精气神;三家戒条:同是五气圆合。
三家所说都是修真悟道、炼心境定的真功夫。
三位圣人留给后人的经典,说的是性理心法,可谓最上乘法,真功正法,真理真法。
按此理论练功,先正心、明理、通化、大觉、克己、助人、行义、立德,待人以诚、感人以德,他难如己难,同等、互爱、至仁、至善、同乐。
以上为所有练功人必备之品德。
也是做人之规范。
健康的好办法是调息和体育活动,最根本的方法是炼心静定的功夫,使自己时时刻刻心态平衡。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由于心理上的压力过重,导致身体不健康。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苦多乐少,所以又称为苦海。
眼能看物、耳能听声、鼻能嗅、舌能味、身能觉、意能知,统一为心之功能。
静是思维的高度修养。
美女坐坏而不乱;泰山崩前而不惊,就是能看空世界,看透人生;置生死于度外,破得一个死字,方可为不死之人。
炼心达上乘者,虚无守静,无挂无碍,一尘不染,如皓月当空,万里无云,只一点灵根能夺天地之造化,参阴阳之正理,使有归于无,其无又能生有,能与天地同老,与日月同修。
修心之人,贵能除去心上的病根,此去病不是去风寒湿热之病,要去贪嗔痴慢之病,此病一去,百病不生,可延年益寿。
学习儒释道做人做事和修心
少年立志读儒家,格物致知;中年创业读道家,上善若水; 老年休闲读佛家,风轻云淡。
研习传统文化:研习进取文化学儒家;研习规律文化学道家; 研习奉献文化学佛家。
树立人生观:跟儒家学积极进取、建功立业;跟道家学顺应 自然、自我完善;跟佛家学慈爱众生、无私奉献。
做人跟道家学”道法自然“,想得开,无为而无不为。做事 跟儒家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拿得起,立德、 立功、立言。修心跟佛家学放得下,超脱,净化心灵 。
儒释道既有差异,又有互补、和谐和圆融。传承中 华传统文化,儒释道均不可或缺。如广为传播和使 用的《周易》中两个名句: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反映的是儒家思想。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反映的是道家思想。
修心养性:跟儒家学正心,正心即“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 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强调的是“正”。就是要通过修养心性,让心变得端正、宽 广、包容。跟道家学静心,“静心”即虚静之心、自然之心, 强调的是“静”,要“致虚极,守静笃”。跟佛家学明心, “明心”即慈悲心、平常心、虚空心、清静心,也就是人的 本心,所以叫“明心见性”,强调的是“净”。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56个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 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是上下五千年文明成果 根本的创造力,以儒释道三家文化为主流组成。
学习三家文化的精髓就是学习三家如何做人做事和修心。
➢ 学习道家机敏做人、自然做事、“洗心炼性”
机敏做人讲不计名,不计利,不做作,不算计,做自自然然、 真真切切的自己,广交人脉,左右逢源,但也不是一味圆滑 世故,而是一种智慧和谋略。自然做事讲“人法地,地法天, 天法道,道法自然。”法,意为效法、遵循。道即客观规律。 “道法自然”说的是,宇宙天地间万事万物均效法或遵循 “道”的“自然而然”规律。要自然无为、返璞归真、天人 合一,通过无为达到无不为,正所谓“曲则正,枉则直,洼 则盈,敝则新”。要“贵柔处弱”,相反相成。“洗心炼 性”,强调淡薄名利、调节情绪、生活有序、饮食有节、房 事有度。要“六然”,即“自处超然,处世荡然,无事澄然, 处事断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儒释道经典30句:修身,养心,知命
儒释道经典30句:修身,养心,知命儒家经典10句——入世境界1、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中庸》大意: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
“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
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2、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大意:广泛地学习知识,仔细地询问,慎重地思考,明辨是非,然后踏实去做。
3、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中庸》大意:好学就接近明智,努力行善就接近仁义,有羞耻之心就是勇敢。
4、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
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大学》大意:真诚,首先不能欺骗自己。
就像厌恶臭味,喜欢美女,一切发自内心,所以,君子哪怕独处也会小心谨慎,不逾越规矩。
这就是对自己诚实。
5、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大意: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竭尽全力了吗?和朋友交往真诚守信吗?老师传授知识认真实践了吗?6、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大意:有智慧的人喜爱水,有仁德的人喜爱山。
智慧的人活跃,仁德的人沉静。
智慧的人快乐,仁德的人长寿。
7、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孟子》大意:同情心是仁的开始;羞耻心是义的开始;谦让心是礼的开始;是非心是智的开始。
8、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大意:上天要把重任交给某人,一定会先磨练他,让他筋骨劳累,忍受饥饿,让他事事不如意,以此来磨练他,激励他,让他性格坚韧,变得强大起来。
9、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养好儒释道作文
养好儒释道作文
《养好儒释道》
哎呀呀,今天咱就来唠唠这“儒释道”。
就说我前几天遇到的一件事儿吧。
那是个阳光挺好的周末,我去公园溜达。
走着走着就瞧见湖边有个老人家,仙风道骨的模样哩,在那悠悠地打着太极。
嘿,那一招一式,柔中带刚,别提多带劲了!我就站在那看呀看,越看越觉得有意思。
那老人家呢,似乎也感觉到了我的目光,打完一套拳后,笑着朝我走了过来。
他呀,就跟我唠起了嗑。
跟我讲这太极里蕴含的道理,什么阴阳调和呀,以柔克刚呀。
我虽然听得不是太懂,但就是觉得很有味道。
他还说打太极也是一种修行呢,能让人心静下来,能感悟很多东西。
我就想呀,这不就像儒释道里说的那些么。
儒家讲究的是积极入世,要有所为;道家追求的是自然和谐,顺应天道;佛家呢倡导的是慈悲为怀,看透世事。
这打太极不也这样嘛,有动有静,有刚有柔,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深深的哲理。
哎呀,反正我觉得呀,咱的生活里到处都有儒释道的影子咧。
不管是公园里的那次偶遇,还是平时的为人处世,都能找到跟它们相关的地方。
咱得好好去体会,去感悟,把这儒释道给养好喽,让自己的生活过得更有滋味,更有意义。
我觉着这就是我对儒释道的一点小想法,你们觉得咋样呢?嘿嘿。
儒释道与三维人生之养心篇
儒释道与三维人生之养心篇大度与狭隘一、大度:让他三尺又何妨!大度是一种美德。
大度之人,在宽容别人的同时,实际上也是在“宽容”自己。
二、忍耐:骂汝毋叹,唾汝毋干。
能忍和大度是有联系的的一种品质,但又不完全一样。
大度之人往往是出自天性,是一种自然形成的品质;而能忍则是一种后天的修养,是一种人为的品质。
虽然二者有天然和人为的不同,但其所获得的效果却是一样的。
在中国古代,“忍”是一种美德,也是大度的一种表现。
三、狭隘:羹颉侯与吃鸡子。
大度是人的一种美德,而狭隘的人不仅容不得别人,实际上也是容不得自己。
无情与有情人生在世,孰能无情!正是因为一个活生生的人很难做到无情,而且经常为“情”所困,所以道家道教就认为:无情即圣人。
佛教禅宗则认为:无情即佛祖。
但很多文人也坦率地承认:自己做不到无情。
当然,还有一些文人一直在努力地克制自己的情欲,他们甚至自以为已经做到了心如古井、微澜不起了,但事实上,他们心猿未羁,情海浪高,从而上演了一幕幕令人啼笑皆非的小活剧。
一、无情:天若有情天亦老。
“天若有情天亦老”这句诗简明而清楚地概括了道家道教对“情”的看法。
他们认为,人之所以会衰老,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人具有喜怒哀乐之情。
这些“情”就像锋利的斧头一样,不停地砍伐着人的生命之树,于是秋冬还没有到来,生命之树已是叶枯枝干了。
因此,人要做到“无情”。
二、有情:和尚终是浪子。
在古代,无情固然可以成圣成仙,但有情也并非一件令人感到羞耻的事。
特别是对于文人,感情丰富是他们进行文学创造的基础,没有情,就不可能有真实感人的作品。
因此,一些文人并不忌讳谈情。
文人比一般人更多情,古今皆然。
三、“古井”里的波澜:无情下面的有情。
佛教常把无情高僧的心境比作古井,认为无论外面的狂风有多大,都不会影响高僧们心境的平静。
如果“古井”真的很深,地面上的拂柳春风的确引不起井水的波动。
但我们要问:如果刮起了暴风、飓风,如果地面下边发生了震动,井水难道也能保持平静吗?这不是在作无聊的争辩,而是要说明:水具有动的本性,它能保持短暂的平静,那是因为暂时还没有什么东西触动到它的深处;人具有动情的本性,人心能够保持短暂的平静,那是因为还没有什么事情触动到他的情感深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儒释道与三维人生之养心篇
大度与狭隘
一、大度:让他三尺又何妨!
大度是一种美德。
大度之人,在宽容别人的同时,实际上也是在“宽容”自己。
二、忍耐:骂汝毋叹,唾汝毋干。
能忍和大度是有联系的的一种品质,但又不完全一样。
大度之人往往是出自天性,是一种自然形成的品质;而能忍则是一种后天的修养,是一种人为的品质。
虽然二者有天然和人为的不同,但其所获得的效果却是一样的。
在中国古代,“忍”是一种美德,也是大度的一种表现。
三、狭隘:羹颉侯与吃鸡子。
大度是人的一种美德,而狭隘的人不仅容不得别人,实际上也是容不得自己。
无情与有情
人生在世,孰能无情!正是因为一个活生生的人很难做到无情,而且经常为“情”所困,所以道家道教就认为:无情即圣人。
佛教禅宗则认为:无情即佛祖。
但很多文人也坦率地承认:自己做不到无情。
当然,还有一些文人一直在努力地克制自己的情欲,他们甚至自以为已经做到了心如古井、微澜不起了,但事实上,他们心猿未羁,情海浪高,从而上演了一幕幕令人啼笑皆非的小活剧。
一、无情:天若有情天亦老。
“天若有情天亦老”这句诗简明而清楚地概括了道家道教对“情”的看法。
他们认为,人之所以会衰老,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人具有喜怒哀乐之情。
这些“情”就像锋利的斧头一样,不停地砍伐着人的生命之树,于是秋冬还没有到来,生命之树已是叶枯枝干了。
因此,人要做到“无情”。
二、有情:和尚终是浪子。
在古代,无情固然可以成圣成仙,但有情也并非一件令人感到羞耻的事。
特别是对于文人,感情丰富是他们进行文学创造的基础,没有情,就不可能有真实感人的作品。
因此,一些文人并不忌讳谈情。
文人比一般人更多情,古今皆然。
三、“古井”里的波澜:无情下面的有情。
佛教常把无情高僧的心境比作古井,认为无论外面的狂风有多大,都不会影响高僧们心境的平静。
如果“古井”真的很深,地面上的拂柳春风的确引不起井水的波动。
但我们要问:
如果刮起了暴风、飓风,如果地面下边发生了震动,井水难道也能保持平静吗?这不是在作无聊的争辩,而是要说明:水具有动的本性,它能保持短暂的平静,那是因为暂时还没有什么东西触动到它的深处;人具有动情的本性,人心能够保持短暂的平静,那是因为还没有什么事情触动到他的情感深处。
因此,每个人的情感丰富程度会有一定的、甚至是很大的差异,但绝对无情的人是不存在的。
人如绝对无情,也就不再成其为人了。
四、我说:随任情感潮涨潮落。
在我们刚刚接触佛道“无情”思想的时候,可能会深为他们的智慧所感动,于是我们也想修行到“无情”的境界。
但随着时光的推移,随着对“无情”境界的感受,我们将会慢慢感到,寻求“无情”境界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一个有情的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固然会因为他的“有情”而招来许多烦恼和痛苦,但不要忘记了,“有情”还会给他带来许多的幸福和欢乐。
精神与肉体
精神与肉体的关系如何?对于二者,我们更应该关照哪一个?这个问题是古今中外的人们都很关心的一个问题。
在中国古代,虽然还没有人做过系统精确的统计,但基本可以认定,古人的大多数是认为精神重于肉体的。
只是到了现代,由于唯物思想的影响,“精神重于(或大于)肉体”的理论被认定为错误理论,从而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受到了极大的损害。
我极为重视人的精神生活,但绝不排斥人的肉体享受。
人的精神幸福固然是一种最高的幸福,但肉体毕竟是精神的基础。
当我们站在高高的山顶上满怀激情地俯视锦绣河山的时候,请不要忘记山脚存在对我们的意义。
一、不可或缺的山脚:肉体是精神的基础。
当一艘装满珍宝在大海航行的船只遇到狂风巨浪、随时都有可能颠覆的时候,人们首先想到的自然是如何拯救这些珍宝,然而在具体采取挽救措施时,他们没有把主要力量放在珍宝上,而是放在船只本身。
因为人们非常清楚,只有保证船只的安全,珍宝才会有安全可言。
人也是如此,人的精神好比珍宝,人的肉体好比船只,精神固然比肉体重要,但除却肉体,精神向何处安泊!
二、风光旖旎的山顶:精神是肉体的主宰。
肉体固然重要,但没有精神(意识)的肉体,真如佛教讲的那样,不过是个臭皮囊而已。
植物人的肉体可能非常的完整,但他没有意识和精神,因而,我们很难再把他当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来看待;残疾人的肉体可能缺少了许多本该有的东西,只要他具有健全的精神,我们仍然觉得他是那样的可亲爱可接近。
庄子就是在这一思想基础之上,提出了精
神是肉体的主宰、精神大于肉体的主张。
三、登高必自卑: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要完美结合。
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是一个老话题了,在理论界,•片面强调精神享受的现象十分普遍,一些理论家因高谈精神追求、贬低物质享受而显得无比的圣洁。
•在实际生活中,口称追求精神之乐、蔑视物质追求的也大有人在,他们也因此而显得无比可爱。
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所谓的幸福和享受,主要是来源于建立在一定物质基础之上的心理调整。
我们既要物质享受,更要精神享受,二者缺一不可。
能够获得没有任何物质基础的精神快乐的人,一定是个疯子;把物质金钱等同于幸福快乐的人,一定是个傻子。
四、登泰山而小天下: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称王称帝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情,但现实中的帝王毕竟只是少数,而且即使当上了帝王,也未必幸福。
我们不妨为自己建立一个精神的王国,在自己的精神王国中当一个精神之王。
这样的精神之王不会作威作福,但却能给自己带来极大的精神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