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释道的人生智慧.pptx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
礼乐形式的背后是生命的感通和人的内在的道德自 觉。
“仁”的内涵包括物我之间、人人之间的 情感相通、痛痒相关,即社会普遍的同情 心和正义感;
孝悌是“仁”的基础,“仁”是把孝敬父 母、敬爱兄长之心,把父母子女兄弟之亲 情往外一层层推扩,推己及人;
“仁”不仅是社会的道德标准,更是作为 道德主体的人的道德理性、道德命令、道 德是非判断、道德情感、道德实践和道德 行为。
佛教的人生智慧是解脱的智慧,无执的智慧,启迪 人们空掉外在的追逐,消解心灵上的偏执,破开自 己的囚笼,直悟生命的本真。
儒释道三教的哲学,充满了普遍和谐、圆融无碍的 智慧,在今天仍有其价值与意义。
一、儒家的人文关怀与价值信念
孔子揭示了中华文化的价值理想,肯定人 的文化创造,尊重历史上积累的文化成果。 这首先表现在他对周礼的维护上。
孟子所倡导的道德选择表现了超乎自然生命之上的 善的价值之极致,表现了人为人格尊严而牺牲的殉 道精神。
孟子笔下“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的 “大丈夫”的行为标准是:“得志,与民由之;不 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 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这种任道精神和崇 高人格曾激励了我国历史上无数的志士仁人。
孟子提倡独善其身与兼济天下的统一。
“古之人未尝不欲仕也,又恶不由其道。不由其道 而往者,与钻穴隙之类也。”( 《孟子•滕文公下》)
“吾未闻枉己而正人者也,况辱己以正天下者乎? 圣人之行不同也,或远,或近,或去,或不去;归 洁其身而已矣。”(《孟子•万章上》)
“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 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道德的主体性、自律性原则(“为仁由己” 与“克己”)
道德的普遍性原则(“爱人”、 “复礼”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道德的实践性原则(“为之难,言之得无訒 乎?”)
道德是真正显示人之自我主宰的行为,道 德是自己对自己下命令,是“由己”,而 不是“由人”,即不是听任他律的制约或 他力的驱使。孔子是世界上最早认识道德 主体性和道德自由的文化伟人之一。
仁道是人文主义的价值理想。
实践仁道的方法:忠、恕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 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 公》)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
“忠”就是尽己之心,“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 达人”;“恕”就是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 于人”。综合起来就叫忠恕之道。这就是人与人之 关系方面的仁道。推而广之,这也是国家与国家、 民族与民族、文化与文化、宗教与宗教的相互关系
他终身所忧的是:“德之不修,学之不讲, 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 《论语•述 而》)。他的快乐,是精神的愉悦。“饭疏 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 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孟子提倡弘大刚毅、坚定不移的气节和情操,崇尚 死而后已、无所畏惧的任道精神。在生死与道德发 生冲突时,“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 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孔子人文观的核心是“仁”。没有仁的礼乐,只是 形式躯壳,虚伪的仪节, 正是孔子要批评的。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 语•八佾》)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 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樊 迟问仁。子曰:‘爱人。’问智,子曰:‘知 人。’”(《论语•颜渊》)
孔子重礼、执礼,主张仁礼并重、文质并茂,但主 要是想透过礼的形式复兴其所内蕴的文化价值理想。 礼乐教化的人文精神是人与人、族与族、文与文相 接相处的精神,或“以人文化成天下”的精神, “天下一家”的精神。“礼之用,和为贵”是协和 万邦、民族共存、文化交流融合并形成统一的中华 民族、中华文化的基础。孔子对礼乐的继承、传授 大有益于他身后几千年世道人心的维系和民族的大 融合、文化的大融合。
人生存的价值就在于他能超越自然生命的欲求。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就有道而正焉,可谓为学也已。”(《论语•学 而》)“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 《论 语•卫灵公》)。
孔子提出的道义原则,仁爱忠恕原则,仁、 义、礼、智、 信等价值理想,是中国人安 身立命、中国文化可大可久的依据。这些价 值理想通过他自己践仁的生命与生活显示出 来,成为千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典型。
人不论处在什么样的境遇、场合中,选择道德还是 非道德,如何选择人生道路,怎样保持独立的人格 和气节,终究是自我作主的事。这就是孟子“仁义 内在”的要旨。
孔孟的人文理想背后有深刻的终极理据,有 对“天”、“上帝”、“天道”、“天命” 的敬畏和信仰孔子对上古宗教的改造,正是 把超越与内在结合起来,建构了道德的宗教 观。
儒释道 的人格理想与人生智慧
儒家、道家、佛家是我国文化史上三种重要的思 想资源与思想传统。
儒家孔子、孟子、荀子的人生智慧是德性的智慧, 礼乐教化的智慧,通过修身实践的功夫,尽心知性 而知天。
道家老子、庄子的人生智慧是空灵的智慧,追逐的 智慧,超越物欲,超越自我,强调得其自在,歌颂 生命自我的超拔飞越,肯定物我之间的同体融合。
周文化源于宗教并取而代之。周代礼乐教 化是中华先民长期的伟大创造的结晶。礼 使社会秩序化,乐使社会和谐化。礼让为 国,安定社会,消弭争夺战乱,节制骄奢 淫逸,是使人民得以安居乐业的前提。
《中庸》:“仁者人也,亲亲,礼所生也。”
“礼”就是 “仁”(亲亲之杀)和“义”(尊 贤之等)的具体化、形式化。
仁道的价值理想,尤其体现在人在道义与利欲发 生冲突之时。孔子不贬低人们的物质利益要求和 食色欲望的满足,只是要求取之有道,节之以礼。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富与贵,是人 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 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 恶乎成名?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 沛必于是。”(同上)
礼乐形式的背后是生命的感通和人的内在的道德自 觉。
“仁”的内涵包括物我之间、人人之间的 情感相通、痛痒相关,即社会普遍的同情 心和正义感;
孝悌是“仁”的基础,“仁”是把孝敬父 母、敬爱兄长之心,把父母子女兄弟之亲 情往外一层层推扩,推己及人;
“仁”不仅是社会的道德标准,更是作为 道德主体的人的道德理性、道德命令、道 德是非判断、道德情感、道德实践和道德 行为。
佛教的人生智慧是解脱的智慧,无执的智慧,启迪 人们空掉外在的追逐,消解心灵上的偏执,破开自 己的囚笼,直悟生命的本真。
儒释道三教的哲学,充满了普遍和谐、圆融无碍的 智慧,在今天仍有其价值与意义。
一、儒家的人文关怀与价值信念
孔子揭示了中华文化的价值理想,肯定人 的文化创造,尊重历史上积累的文化成果。 这首先表现在他对周礼的维护上。
孟子所倡导的道德选择表现了超乎自然生命之上的 善的价值之极致,表现了人为人格尊严而牺牲的殉 道精神。
孟子笔下“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的 “大丈夫”的行为标准是:“得志,与民由之;不 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 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这种任道精神和崇 高人格曾激励了我国历史上无数的志士仁人。
孟子提倡独善其身与兼济天下的统一。
“古之人未尝不欲仕也,又恶不由其道。不由其道 而往者,与钻穴隙之类也。”( 《孟子•滕文公下》)
“吾未闻枉己而正人者也,况辱己以正天下者乎? 圣人之行不同也,或远,或近,或去,或不去;归 洁其身而已矣。”(《孟子•万章上》)
“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 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道德的主体性、自律性原则(“为仁由己” 与“克己”)
道德的普遍性原则(“爱人”、 “复礼”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道德的实践性原则(“为之难,言之得无訒 乎?”)
道德是真正显示人之自我主宰的行为,道 德是自己对自己下命令,是“由己”,而 不是“由人”,即不是听任他律的制约或 他力的驱使。孔子是世界上最早认识道德 主体性和道德自由的文化伟人之一。
仁道是人文主义的价值理想。
实践仁道的方法:忠、恕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 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 公》)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
“忠”就是尽己之心,“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 达人”;“恕”就是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 于人”。综合起来就叫忠恕之道。这就是人与人之 关系方面的仁道。推而广之,这也是国家与国家、 民族与民族、文化与文化、宗教与宗教的相互关系
他终身所忧的是:“德之不修,学之不讲, 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 《论语•述 而》)。他的快乐,是精神的愉悦。“饭疏 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 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孟子提倡弘大刚毅、坚定不移的气节和情操,崇尚 死而后已、无所畏惧的任道精神。在生死与道德发 生冲突时,“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 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孔子人文观的核心是“仁”。没有仁的礼乐,只是 形式躯壳,虚伪的仪节, 正是孔子要批评的。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 语•八佾》)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 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樊 迟问仁。子曰:‘爱人。’问智,子曰:‘知 人。’”(《论语•颜渊》)
孔子重礼、执礼,主张仁礼并重、文质并茂,但主 要是想透过礼的形式复兴其所内蕴的文化价值理想。 礼乐教化的人文精神是人与人、族与族、文与文相 接相处的精神,或“以人文化成天下”的精神, “天下一家”的精神。“礼之用,和为贵”是协和 万邦、民族共存、文化交流融合并形成统一的中华 民族、中华文化的基础。孔子对礼乐的继承、传授 大有益于他身后几千年世道人心的维系和民族的大 融合、文化的大融合。
人生存的价值就在于他能超越自然生命的欲求。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就有道而正焉,可谓为学也已。”(《论语•学 而》)“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 《论 语•卫灵公》)。
孔子提出的道义原则,仁爱忠恕原则,仁、 义、礼、智、 信等价值理想,是中国人安 身立命、中国文化可大可久的依据。这些价 值理想通过他自己践仁的生命与生活显示出 来,成为千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典型。
人不论处在什么样的境遇、场合中,选择道德还是 非道德,如何选择人生道路,怎样保持独立的人格 和气节,终究是自我作主的事。这就是孟子“仁义 内在”的要旨。
孔孟的人文理想背后有深刻的终极理据,有 对“天”、“上帝”、“天道”、“天命” 的敬畏和信仰孔子对上古宗教的改造,正是 把超越与内在结合起来,建构了道德的宗教 观。
儒释道 的人格理想与人生智慧
儒家、道家、佛家是我国文化史上三种重要的思 想资源与思想传统。
儒家孔子、孟子、荀子的人生智慧是德性的智慧, 礼乐教化的智慧,通过修身实践的功夫,尽心知性 而知天。
道家老子、庄子的人生智慧是空灵的智慧,追逐的 智慧,超越物欲,超越自我,强调得其自在,歌颂 生命自我的超拔飞越,肯定物我之间的同体融合。
周文化源于宗教并取而代之。周代礼乐教 化是中华先民长期的伟大创造的结晶。礼 使社会秩序化,乐使社会和谐化。礼让为 国,安定社会,消弭争夺战乱,节制骄奢 淫逸,是使人民得以安居乐业的前提。
《中庸》:“仁者人也,亲亲,礼所生也。”
“礼”就是 “仁”(亲亲之杀)和“义”(尊 贤之等)的具体化、形式化。
仁道的价值理想,尤其体现在人在道义与利欲发 生冲突之时。孔子不贬低人们的物质利益要求和 食色欲望的满足,只是要求取之有道,节之以礼。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富与贵,是人 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 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 恶乎成名?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 沛必于是。”(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