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统编版)-牧场之国 第一课时-1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第19课《牧场之国》第1课时教案(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第19课《牧场之国》第1课时教案(集体备课)](https://img.taocdn.com/s3/m/706530c8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6d.png)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第19课《牧场之国》第1课时教案(集体备课)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牧场之国》故事内容,理解故事主题,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激发学生对农业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语文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助和合作,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课文内容,交流学习体会。
2.细致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词语,理解词语的意义。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2. 教学难点1.理解故事主题,并结合课文设定出相关问题。
2.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词语进行深入理解和运用。
三、教学过程1. 教学准备1.整理教学资料,准备好教案。
2.确保课堂各项设备正常运转。
3.检查教室环境,确保学生安全。
2. 教学活动1.导入:通过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时内容,激发学生对新课的兴趣。
2.学习:播放与课文相关的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讲解:详细讲解课文内容,重点理解课文中的重要词语。
4.分组: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探讨课文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5.展示:小组展示成果,让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6.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内容。
四、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习题,巩固课文内容。
2.思考课文中的问题,写一篇作文表达自己的观点。
3.阅读相关课外书籍,拓展对农业的了解。
五、课堂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牧场之国》故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课堂氛围积极,学生之间合作融洽。
但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引导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下节课将进一步优化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牧场之国教案(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牧场之国教案(精品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82ff23d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24.png)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牧场之国教案(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牧场之国教案第1篇】牧场之国教学目的:1.认识“毡、犊”等10个生字,会写“仪、尊”等16个字,会写“运河、仪态”等21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荷兰牧场风光的动、静之美。
3.抓住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语句,感受语言的优美、生动,摘抄自己喜欢的词句。
4.理解作者为什么反复强调“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教师(板书:牧场)提问:看到“牧场”这个词,在你们脑海里浮现出什么呢(草原、牛、羊、马……)(出示荷兰牧场的)今天老师将带领大家走进欧洲一个美丽的国家,这个国家有三分之一的领土都是牧场,这里的牧场辽阔无垠,所以它又被人们称为牧场之国。
(板书:牧场之国)同学们知道这个国家是哪里吗——荷兰。
(介绍荷兰的基本情况,出示有关荷兰美丽风光的,加上配乐,让学生感受景色之美。
)2.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
今天我们重点学习荷兰的牧场风光,这将给我们带来什么感受呢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读书要求:自己小声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2.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远眺(tiào)、吆喝(yāohe)3.指导书写课后方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凳、吆、铃、罐”,并在黑板上示范。
(“凳”是上下结构,笔画是:横撇、点、撇、撇、捺、横、竖、横折、横、点、撇、横、撇、横折弯钩。
“吆”是左右结构,部首是“口”,右边是“幺”。
“铃”的部首是“钅”,右边是“令”,不要写成“今”。
“罐”是左右结构,部首是“缶”,右下方是“隹”,不要写成“住”。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象课文中描绘的画面,并回答问题:荷兰牧场留给你怎样的印象(引导学生用一两个词语说说对荷兰牧场的印象。
)2.找出课文中出现了几次“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4次)3.朗读课文,试着概括出课文围绕“这就是真正的荷兰”介绍了哪四个方面的内容。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第19课《牧场之国》第一课时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第19课《牧场之国》第一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647e7a4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c9.png)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第19课《牧场之国》第一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牧场之国》的背景故事和作者;2.熟悉课文中的生词和重点词语;3.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的大意;4.能够理解课文中描述的场景和人物形象;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2.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能够用自己的话语描述课文内容;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尝试通过课文中描述的场景描绘画面;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美好乡村生活的向往和热爱;2.培养学生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3.让学生学会欣赏课文描写的美丽场景,感受其中的乐趣和美好;二、教学重点1.让学生掌握课文内容,理解课文的主题和寓意;2.帮助学生扩展词汇,认识并掌握生词和重点词语;3.引导学生归纳课文中的重要段落和关键句子;三、教学准备1.准备教案PPT,包含课文内容的图片和重点词语;2.打印备课文课本,供学生阅读;3.准备学生练习册,包含相关练习题;4.准备黑板和粉笔,便于课堂互动和讲解;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田园风光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阅读课文《牧场之国》第一课时,理解大意;2.解释生词和重点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3.学习课文中的重要段落和关键句子;4.分组讨论课文,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题和寓意;3. 课文分析1.分析课文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2.引导学生描述课文中的场景和情感;3.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内容,展示想象力;4. 活动练习1.让学生完成练习册中相关练习题,检测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2.进行课堂互动,让学生用文言文原文回答问题;3.开展小组活动,让学生讨论课文的意义和启示;5. 总结请学生总结当天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对课文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思考。
五、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要求学生回家复述课文内容并思考课文中的问题。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课文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在阅读中能够感受到快乐和幸福。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7单元19《牧场之国》第1课时教学设计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7单元19《牧场之国》第1课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8052a78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38.png)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7单元19《牧场之国》
第1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牧场之国》这篇课文的基本内容,掌握词语和句
子的意思,能流畅朗读。
2.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敬畏,激
发学生对家乡景物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讲解生词,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抽象概念,并启发学生进行思考。
三、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农村景物,引起学生的兴趣,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与课文主题相关的内容。
2.学习:带领学生朗读课文,重点讲解生词和生词的意思,引导学生
理解文章内容。
3.课文讲解:分析课文,解释生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难点,引导学
生思考问题并进行讨论。
4.活动:开展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展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5.总结:对整节课进行总结,强调课文内容和重要知识点,并展示学
生的学习成果。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农村生活和大自然的理解较为肤浅,需要通
过更多的实际案例和故事来帮助他们深入理解。
教学中需要更多地引导学生发现问
题并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思考的能力。
同时,我也要注意通过多样化的
教学方法和活动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课堂更生动有趣。
19《牧场之国》(第1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19《牧场之国》(第1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89ca8a70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a0.png)
答案:牧场主在悠闲地骑着自行车,与自然和谐共生;挤奶姑娘在悠闲地挤奶,与自然和谐共生;牛羊在悠闲地吃草,与自然和谐共生。
5.例题5:请结合《牧场之国》的内容,谈谈你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解。
答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指人类在生活和生产活动中,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形成良性互动的关系。在《牧场之国》中,牧场主、挤奶姑娘和牛羊与自然和谐共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这让我明白了我们要爱护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与自然和谐共生,才能创造美好的生活。
2.采用问题引导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课文中的重点问题。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阅读心得和感悟。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文《牧场之国》的PPT或黑板。
2.学生准备课本和笔记本。
教学过程:
1.导入:教师通过展示荷兰牧场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了解荷兰牧场的美丽风光。
2.阅读课文:教师带领学生阅读课文《牧场之国》,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
2.掌握并运用《牧场之国》中出现的重点词汇和句型,能够正确地运用这些词汇和句型进行表达。
3.体会《牧场之国》中描绘的自然美景,能够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达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热爱。
4.理解和体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解。
5.学会自主阅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答案:荷兰牧场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有宽阔的草地、成群的牛羊、悠闲的牧场主和挤奶姑娘。作者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荷兰牧场宁静、和谐的美好景象。牧场上的牛羊在悠闲地吃草,牧场主在悠闲地骑着自行车,挤奶姑娘在悠闲地挤奶。这些场景让人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让人向往美好的生活。
19《牧场之国》(第1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19《牧场之国》(第1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86ba2863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6d.png)
19《牧场之国》(第1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五年级下册语文《牧场之国》2.教学年级和班级:五年级二班3.授课时间:2023年3月15日,星期三上午第二节4.教学时数:45分钟二、核心素养目标三、学习者分析1. 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牧场之国》是五年级学生接触到的第一个人文类文本。
学生已经学习了《草原》等文章,对于描写自然风光和人物情感的文章有一定的了解。
同时,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文章的结构、修辞手法等基础知识。
2. 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五年级学生对于自然风光和人文故事有较高的兴趣,他们喜欢通过阅读来感受不同的生活和文化。
在学习风格上,五年级学生倾向于通过实践和探索来学习,喜欢通过小组合作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3. 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学生在阅读《牧场之国》时,可能会遇到一些生词和难句,影响他们的理解。
同时,学生可能对文章中的一些情感和主题不太理解,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此外,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可能遇到表达和交流的困难,需要教师提供更多的支持和指导。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对课文《牧场之国》有更深入的理解。
-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促进学生的思考和表达。
- 实践法: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文章中的场景,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
2.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文章中的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文章的背景和情境。
- 教学软件:使用教学软件进行单词和句型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提供相关的阅读材料和背景知识,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
五、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牧场之国》这一章节。
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让自己感到宁静和愉悦的景象?”(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
第19课《牧场之国》(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五年级语文下册同步高效课堂系列(统编版)
![第19课《牧场之国》(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五年级语文下册同步高效课堂系列(统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009c5744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a9.png)
反馈作业情况: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拓展学习:利用老师提供的拓展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思考。
反思总结: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
课后拓展
拓展内容:
1.阅读材料:《荷兰的牧场与环境保护》
2.视频资源:《荷兰牧场的农业特色》
3.图片资源:荷兰的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
拓展要求:
1.阅读理解:学生应认真阅读《荷兰的牧场与环境保护》,了解荷兰牧场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措施和成.观看视频:学生应观看《荷兰牧场的农业特色》,了解荷兰牧场的农业发展历史和现状,思考农业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4.自主学习是学生课后拓展的关键。鼓励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和拓展,通过查找资料、参加实践活动、撰写学习心得等方式,进一步拓宽知识面,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5.指导与帮助是教师促进学生课后拓展的重要职责。教师应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如推荐阅读材料、解答疑问等,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地进行课后拓展。
教学反思与改进
在完成《牧场之国》的教学后,我进行了深入的反思,以评估教学效果并识别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我发现学生对于课文描绘的荷兰牧场景色的理解和感受还不够深入。为了改善这一点,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增加更多的互动环节,例如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让学生更直观地体验课文中的场景,从而提高他们的理解和感受。
其次,我发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有待提高。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采用更多有趣的教学方法,如游戏化学习,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同时增加课堂活动的多样性和趣味性,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19《牧场之国第一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19《牧场之国第一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4498e349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17.png)
教案:牧场之国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牧场、之、国”等10个生词,理解课文大意。
(2)能够流利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节奏与韵律。
(3)通过课文学习,了解荷兰的风景特点和牧场之国的美丽景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想象和感受荷兰牧场的美丽景色。
(2)运用朗读、默读、讨论等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牧场之国的喜爱之情。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能力,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家乡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生字新词的学习与理解。
2. 课文的朗读与感悟。
3. 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讨论。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正确认读和理解生字新词,流利朗读课文,感受课文节奏与韵律。
2. 难点:通过课文学习,想象和感受荷兰牧场的美丽景色,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文课件、生字卡片、图片等。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PPT展示荷兰牧场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美景。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家乡美景的喜爱,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生字新词学习:(1)引导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新词。
(2)分组讨论生字新词的含义,组内分享学习心得。
(3)教师讲解生字新词,巩固学习成果。
3. 课文朗读与感悟:(1)引导学生跟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课文的感悟,讨论课文中的美丽景色。
(3)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技巧,提高朗读水平。
4. 课文内容理解与讨论:(1)引导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描述的荷兰牧场之国的特点。
5. 课堂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2)学生分享他们对荷兰牧场之国的喜爱和向往。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题:牧场之国2. 板书生字新词:牧场、之、国、荷兰、风景、喜爱3. 板书重点句子:荷兰牧场之国的美丽景色七、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新词。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9牧场之国第一课时部编版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9牧场之国第一课时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954ca477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b7.png)
教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19牧场之国第一课时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荷兰牧场之国的美丽景色和宁静氛围。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景物的美。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美好生活的情感。
(2)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勇于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生字词学习:认读“牲口、骏马、栅栏、奶油、风车、蜜蜂”等生字词,理解其含义并能灵活运用。
3. 课文理解:让学生理解课文描绘的荷兰牧场之国的景色、氛围及特点。
4. 写作技巧:通过分析课文中的细节描写,让学生学会如何通过细节来表现景物的美。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学习生字词,能灵活运用;欣赏课文描绘的牧场之国美景。
2. 教学难点: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景物的美;理解课文中所蕴含的哲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课文原文。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荷兰牧场之国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2)简介荷兰牧场之国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课文朗读(1)让学生跟随课件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生字词、长句子。
3. 生字词学习(1)让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课文理解(1)让学生简单概括课文内容,描述荷兰牧场之国的美景。
(2)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5. 写作技巧(1)分析课文中的细节描写,让学生体会其作用。
(2)让学生练习运用细节描写来表现景物。
6.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荷兰牧场之国美景宁静生字词:牲口、骏马、栅栏、奶油、风车、蜜蜂七、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熟读课文,抄写生字词。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第19课《牧场之国》第1课时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第19课《牧场之国》第1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22fa528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36.png)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第19课《牧场之国》第1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牧场之国》的故事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2.帮助学生掌握生字词:“草原、奇怪、驯兽、传说”等。
3.激发学生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课文内容,尤其是《牧场之国》主要情节。
2.难点: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中的意境与情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展示草原美景,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引导学生讨论关于草原和牧场的一些问题。
2. 学习课文1.阅读课文《牧场之国》,学生朗读课文,教师讲解生字词及其含义。
2.分组讨论,学生展开想象,描绘心目中的牧场之国。
3. 词语解释1.词语解释:草原(广袤的草地)、奇怪(不同寻常的)、驯兽(使野兽听从自己驯养)、传说(流传下来的故事)。
2.学生理解并运用这些词语,造句表达自己的理解。
4.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探讨《牧场之国》中主人公的形象,分享自己的想法并和其他小组进行交流。
5. 情感体验让学生体会《牧场之国》中的情感,引导学生展开情感写作,写下自己心中最美的风景。
四、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表现出对《牧场之国》的故事情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表现出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
但对于部分生字词的理解能力还有待提高,需要在以后的学习中加强生字词的讲解和应用。
五、课后作业1.背诵课文《牧场之国》。
2.写一篇文章,描述自己心目中的牧场之国。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牧场之国》的故事内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十九课牧场之国》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十九课牧场之国》第一课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4dfc751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df.png)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十九课牧场之国》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牧场之国》是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的一篇课文,描绘了荷兰牧场的美丽风光和宁静生活。
课文以牧场为背景,展示了荷兰农民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
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学生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能了解到荷兰的风车、奶牛等特色文化。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课文内容能够进行初步的理解和分析。
但在对文中一些细节的把握、情感的体会以及文化背景的了解方面,仍需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此外,学生对荷兰的了解相对较少,对文中提到的风车、奶牛等特色文化需要进行补充讲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学会欣赏自然美景,培养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自然和谐生活的赞美之情,了解荷兰的特色文化,培养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和理解。
2.对课文细节的把握和情感的体会。
3.对荷兰特色文化的了解。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景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进行教学。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创设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分组讨论促进学生互动交流。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音频。
2.相关荷兰风光图片。
3.生字词卡片。
4.课文PPT。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荷兰风光图片,引导学生欣赏荷兰的美景,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同时,简单介绍荷兰的特色文化,如风车、奶牛等,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播放课文朗读音频,让学生跟随录音朗读课文。
朗读过程中,教师适时停顿,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生字词,并对生字词进行讲解。
3.操练(10分钟)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讨论课文中的细节,如描述牧场风光的句子、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等。
讨论结束后,各小组派代表进行分享,教师点评并总结。
4.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抢答说出生字词的意思。
新人教统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牧场之国》第1课时优质课教案
![新人教统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牧场之国》第1课时优质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a709dbf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8d.png)
新人教统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牧场之国》第1课时优质课教案教学目标1.会认“毡、犊”等生字,会写“仪、眺”等字,正确读写“端庄、仪态”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牧场的风光,体会文中描写的牛、马、羊等动物的情趣,并摘抄积累相应语句。
教学过程板块一想象画面,题目导入1.导入:同学们,在这个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春天,大家喜欢外面的世界吗?(生:喜欢)那我们今天就一起去旅游,去其他国家看看,领略异国他乡的风景。
大家可以猜一下我们要去哪个国家。
(1)课件出示荷兰的风景图:风车、郁金香、奶牛等。
(2)学生猜测地点,教师可以适当提示。
(3)学生回答正确之后,教师根据图片简要介绍一下荷兰。
荷兰有“风车之国、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的美誉,是欧洲西部一个只有一千多万人口的国家,以郁金香、风车、牧场和运河而闻名天下。
郁金香是荷兰的国花。
它的真正国名叫“尼德兰”。
“尼德”是低的意思,“兰”是土地,合起来称为“低洼之国”。
荷兰的运河纵横交错,在运河之间是一望无际的牧场和大小不一的风车。
2.师:根据刚才的介绍,相信大家一定发现了,荷兰的环境很好,它的牧场十分的广阔。
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走进荷兰,去感受“牧场之国”的风光。
(教师板书课文题目“牧场之国”,学生齐读课文题目)3.根据课文题目,抓住关键词“牧场”,引导学生想象牧场之国的场景。
(全班讨论交流,再指名学生分享) 4.师:可以看出同学们想象的画面还是很美的,那么课文又是怎么描述的呢?我们赶紧去课文中看看吧!板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课件出示自读要求。
教师巡视指导。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将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圈画标注不理解的字词。
2.指名学生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相互纠正读音。
“膘”不要读成piáo;“粘毛”的“粘”读zhān;“公爵”的“爵”读jué;“驰”是翘舌音,读chí;“呼噜”的“噜”、“吆喝”的“吆”和“哞哞”的“哞”都读一声。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十九课 牧场之国》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十九课 牧场之国》第一课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2bbcca9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21.png)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十九课牧场之国》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关键词汇和句子。
2.了解牧场文化及生活。
3.掌握相关的生字词,提升词汇量。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农村、牧场的向往情感。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包括关键词汇和句子。
2.掌握相关的生字词。
难点1.理解课文中与日常生活不常见的农村、牧场生活内容。
2.运用课文中的语言进行表达。
三、教学准备1.课文《牧场之国》及相关教学资料。
2.粘贴在黑板上的图片、地图等辅助教学工具。
3.讲台上的音响设备。
4.学生课堂用书与笔记。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导入话题,介绍农村与牧场。
•引导学生谈论农村与城市的不同之处,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学习课文(15分钟)1.朗读课文《牧场之国》。
2.学生跟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
3.引导学生理解关键词汇和句子。
三、讲解课文(15分钟)1.解释课文中生字词的意义。
2.给学生讲解课文的重点内容和理解要点。
四、朗读与理解(15分钟)1.学生轮流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2.提问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帮助学生掌握内容。
五、情感体验(10分钟)1.学生小组讨论,对牧场生活进行想象,并进行小组展示。
2.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加深对于牧场生活的理解。
六、小结与作业(5分钟)1.总结本节课的要点。
2.布置课后作业,做好课文复习。
五、板书设计•课文《牧场之国》•相关生字词六、教学反思这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朗读、小组讨论等,为学生理解课文提供了多种途径。
但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多地关注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更好地运用课文知识进行表达,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第19课《牧场之国》第1课时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第19课《牧场之国》第1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446b557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1c.png)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第19课《牧场之国》第1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牧场之国》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的第19课,这篇课文描绘了荷兰美丽的牧场风光,展现了那里动物们的幸福生活的情景。
课文语言优美,生动,充满了诗意,被称为“牧场上的诗”。
课文以“牧场之国”为题,是因为牧场在课文中被描绘成了一个美丽的国度,而荷兰又是一个以牧场著称的国家,因此,课文以“牧场之国”为题,既揭示了课文的主题,又体现了荷兰的特色。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文章的结构和内容有一定的把握。
但是,对于描绘自然风光和动物生活的课文,可能还需要一定的引导和帮助。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阅读体验,引导他们感受课文中的美,理解课文中的诗意。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把握课文的主要信息。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荷兰牧场的美丽风光,体会课文中的诗意,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难点:感受课文中的美,理解课文中的诗意。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阅读理解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和思考,感受课文中的美,理解课文的内容。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
2.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
3.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荷兰牧场的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牧场的美景,激发学生对荷兰牧场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
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教师注意指导学生的发音和朗读节奏。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
例如:课文描绘了荷兰牧场的哪些美景?课文中的动物们过着怎样的生活?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让学生进行翻译和解释,巩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19《牧场之国》第一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19《牧场之国》第一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679ee08c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87.png)
教案:《牧场之国》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并掌握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景物描写的特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优美的自然风光,培养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荷兰牧场的美丽风光,激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培养热爱大自然、珍惜家园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生字词学习: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
3. 课文解析:分析课文中的景物描写,体会作者的表达技巧。
4. 写作手法探讨:讨论课文中的写作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学习生字词;分析课文中的景物描写。
2.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技巧;运用写作手法进行实际写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生字词卡片、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荷兰牧场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荷兰牧场的了解。
2. 课文朗读(1)让学生跟随录音朗读课文,感受课文中描绘的美景。
(2)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的把握。
3. 生字词学习(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朗读并记忆。
(2)学生互相测试生字词的记忆情况,巩固学习成果。
4. 课文解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景物描写,如草原、骏马、荷兰村庄等。
(2)学生讨论课文中运用的写作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5. 写作手法探讨(1)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中的例子出发,探讨作者的表达技巧。
(2)学生尝试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手法进行实际写作。
6.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牧场之国》景物描写:草原、骏马、荷兰村庄写作手法:比喻、拟人七、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7单元19《牧场之国》第1课时教学设计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7单元19《牧场之国》第1课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55c4aa6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b7.png)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7单元19《牧场之国》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牧场之国》是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7单元的一篇课文。
课文描绘了荷兰美丽的牧场风光,表现了荷兰牧场的宁静、美丽、和谐。
课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是一篇很好的阅读材料。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但是,对于一些生僻的词语和表达,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解释和引导。
此外,学生对于描绘自然风光的课文,可能缺乏足够的感性认识,需要通过图片、视频等辅助材料,来帮助理解课文。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掌握一些生僻词语的读音和意思。
2.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辅助材料,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荷兰牧场的美丽和宁静,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美好生活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僻词语的认读和理解。
2.对课文描绘的牧场风光的理解和感受。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等,通过图片、视频等辅助材料,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和视频,用于辅助教学。
2.准备课文朗读录音,用于指导学生的朗读。
3.准备课文中的生僻词语和表达的解释,用于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了解荷兰牧场的美丽风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
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的语言美,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生僻词语和表达。
4.巩固(10分钟)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教师进行点评。
通过复述,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如:你觉得荷兰牧场为什么被称为“牧场之国”?你最喜欢的课文中的句子是什么?为什么?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荷兰牧场的美丽和宁静,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美好生活。
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牧场之国》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牧场之国》第一课时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66f4c48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de.png)
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牧场之国》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故事情节,掌握生词;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增强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能够培养学生爱好阅读的兴趣和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故事情节,掌握生词。
2.教学难点:提高学生阅读和理解能力。
三、教学内容
1.教师简单介绍《牧场之国》。
2.介绍本节课新学习的词汇并进行卡片式记忆。
3.学生自己进行阅读,阅读完毕后,学生互相讨论故事讲了什么,各自
有什么感受。
4.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小组讨论并汇报角色扮演。
四、教学步骤
步骤一:导入
简单介绍《牧场之国》,引起学生的兴趣。
步骤二:学习生词
介绍本节课新学习的生词,进行卡片式记忆。
步骤三:自主阅读
学生自己进行阅读,阅读完毕后,学生互相讨论故事讲了什么,各自有什么感受。
步骤四:小组讨论
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小组讨论并汇报角色扮演。
五、教学评估
1.学生能否理解故事情节;
2.学生能否掌握所学生词;
3.学生能否进行角色扮演。
六、教学延伸
1.学生可以根据所学内容自己编写故事;
2.学生可以进行角色扮演比赛。
以上就是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牧场之国》第一课时教案设计,教案内容由学习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评估和教学延伸等六大部分组成。
教师可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第19课《牧场之国》第1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第19课《牧场之国》第1课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8ca544d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39.png)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第19课《牧场之国》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牧场之国》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的第19课,课文描绘了荷兰美丽的牧场风光,展现了那里宁静、和平、和谐的氛围。
课文语言优美,生动,富有诗意,是一篇描写自然景物的好文章。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自然景物描写类的文章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理解课文中的优美语句,感受作者情感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课文的优美语言。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想象等方法,感受荷兰牧场的美丽风光;学会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中的难点词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课文的优美语言。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难点词语,感受荷兰牧场的美丽风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描绘的牧场风光。
2.朗读教学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体会课文的韵律美,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3.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荷兰牧场的图片、音乐等素材。
2.黑板:准备黑板,用于板书重点词语。
3.课文:提前让学生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荷兰牧场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的美,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韵律美。
过程中,教师注意指导学生正确发音,流利朗读。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中的难点词语。
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牧场之国》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牧场之国》第一课时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2e28a00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bf.png)
人教版部编本五班级下册《牧场之国》第一课时教案设计【课时目标】1.熟读课文,熟悉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建的词语,积累词语和喜爱的句子。
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想象画面,感受荷兰独特的牧场风光之美。
3.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结构,了解荷兰牧场的特点;通过朗读,体会课文所呈现的诗情画意,并有意向识地积累美丽词句。
【教具预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欣赏蓝琪儿的《家乡的牧场》,想象草原的美景。
2.多媒体出示歌词,同学朗读。
家乡的牧场演唱:蓝琪儿家乡那片宽敞的牧场,是我心中圣洁的天堂,那是我诞生的地方,那是我成长的家乡。
家乡那片宽敞的草原,是我心中圣洁的天堂,父爱把我扶在马背上,母亲曾给我多少期望宽敞的草原,啊心中的牧场。
羊儿肥,马儿壮看到花儿也唱歌。
宽敞的草原,啊心中的牧场。
我要骑着骏马奔跑在草原上。
宽敞的草原,啊心中的牧场。
风吹草低见牛羊是你永久不变的景象。
宽敞的草原,啊心中的牧场。
愿长生天保佑您永久吉利3.引出课题——牧场之国。
4.什么叫牧场?(放养牲畜的地方。
)5.解题:同学们,在咱们的地球上,有一个绿水幽幽鲜花盛开的美丽国度,你知道是哪儿吗?对,就是有着水之国、花之都美誉的──荷兰,它还是一个牧场之国。
6.出示一组荷兰的风光图片,同学依据画面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文件资料进行沟通,老师依据画面内容简要地介绍荷兰。
(主要了解水之国、花之国、风车之国的特点)7.荷兰为什么又能被称之为牧场之国呢?让我们到课文中去查找答案。
二、诵读课文,初步探究。
1. 自由朗读课文,勾出文中生字,好的词语,借助拼音或查字典解决生字。
联系上写文理解词语。
2.小组沟通。
3.汇报沟通(1)多媒体出示文中生字词语,指名读,领读,齐读。
荷兰牧场牛犊憨态可掬闲适漫步仿佛思索极目远眺镶嵌骏马剽悍强壮鬃毛随风飞扬遮掩阻挡奔驰宽敞无垠绵羊悠闲得意呼噜成千上万成群结队安闲欣赏属于凳子间或宁静叫卖静静无言舒缓平稳哞哞万籁俱寂漆黑微弱光线(2)指导书写。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牧场之国第一课时完整版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牧场之国第一课时完整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1db7821bb4cf7ec4bfed0cb.png)
《牧场之国》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毡、犊”等10个生字,会写“仪、眺”等15个字,会写“仪态、端庄”等16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描写牛、马、羊等动物的语句中的情趣,并摘抄积累。
3.体会静态描写所表现的荷兰牧场的宁静之美。
教学重难点:体会静态描写所表现的荷兰牧场的宁静之美。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互动1.问好,自我介绍。
2.抽生介绍。
3.你们的假期都是怎样安排的?孩子们好!你们游览过哪些景点?播放恺之峰、樱花世界大门图片这里有什么有趣的推荐给大家?玩过吗?哪里有趣呢?4.我们谈得很愉快。
二、导入新课1. 看视频/图片这是欧洲一个美丽的国家——荷兰。
你想用哪些词语来形容它?2.介绍作者捷克有一位作家:卡雷尔恰佩克,他特别喜欢旅行。
他游历了荷兰,写下这样一句话:“荷兰,是花之国,水之国,也是牧场之国。
”【课件】师:是……也是……。
这个关联词重点突出的后边部分——也是。
所以作者重点想说的是:牧场之国。
3.牧场之国。
齐读课题。
三、整体感知,初读课文(一)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阅读提示: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出生字词。
PPT出示下列词语,指名学生朗读。
牛犊公爵毛毡飞驰牲畜呼噜吆喝哞哞声极目远眺膘肥体壮1.看拼音读刚才同学们读得很认真,那看看这些词,你能读准确吗?“毛毡”是什么?2.去掉拼音读去掉拼音呢?试一试。
“牛犊”指什么?3.表示声音的词观察这些生字,你发现了什么?都有口字旁,都与声音有关。
这些表示声音的词放入句子,会让句子更有趣!请看,试试吧。
4.我会写学得真棒!我再来考考大家。
(齐读)我们不但要读得准确,还要写得漂亮。
请同学们看看哪个字需要提醒大家的?5.书写:罐拿出练习本,自己写两遍。
(提示坐姿)掌握了生字,我们理解课文内容更顺畅了。
(二)初步感知四幅画面阅读提示:快速默读课文,说说“牧场之国”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1.学生自由默读。
(可提示泡泡语)师:体会得很真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牛群:安静(静态描写)
2.骏马:自由(动态描写)
3.绵羊、猪群、小鸡等:安闲(动静结合)
教师引导:
有感情地朗读第2-4自然段,在朗读中感受这一幅幅有动有静的画面,感受动物们在牧场之国宁静、舒适的生活。
(二)从富有情趣的语言中感受
“牛犊的模样像妇人,仪态端庄”。
“老牛好似牛群的家长,无比威严”。
(二)整体感知,厘清大意
1.从中心句中整体感知:
思考: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呢?
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
2.从画面中整体感知:
出示自学提示:
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描写了荷兰牧场的哪几幅画面?把你边读边想象到的画面,写在书上。
(1)师生交流画面内容:
①绿色低地上,牛群在吃草。
②辽阔无垠的原野上,骏马在飞驰
2.作者笔下的动物别有一番情趣,如,“牛犊的模样像贵妇人,仪态端庄”。找出这样的句子,读一读,再把它们抄下来。
巩固本课学习的生字词;摘抄语句,感受作者富有情趣的语言。
“它们是这个自由王国的主人和公爵”
“安闲地欣赏着这属于它们自己的王国”
……
教师引导: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这些动物才是这牧场之国中尊贵的主人啊!让我们想象着动物们在牧场上自由、安闲的生活,一起读读第2-4自然段吧。
(三)小结
白天,牧场是动物们的王国,动物们在“见不到一个人影的绿草低地上”都是那样的悠然自得、惬意舒畅,广阔无垠的草原就是他们的自由王国啊!
(一)创设情境
教师引导:上节课,我们欣赏了水城威尼斯独特的城市风光,这节课我们继续去了解欧洲的另一个美丽的国度。
(二)简介荷兰
(三)导入新课
教师引导:看到“牧场”这个词,你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荷兰的牧场,去感受真正的荷兰吧。
通过交流有关荷兰的资料导入新课。
二、
初读课文,厘清大意
③绿色草原上,羊群、猪群、小鸡等动物悠然自得
④傍晩,人们将牛奶运走,入夜后,牲畜都沉睡了。
(2)想象画面,情感朗读。
引导学生扫清字词障碍后,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
细读课文,感受“真正的荷兰”
教师引导:默读课文的第2-4自然段,想一想作者眼中“真正的荷兰”是什么样的?把你的感受批注在书上。
师生பைடு நூலகம்流:
3.感受作者对牧场之国的喜爱。
(二)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感受着白天的牧场,感受着 “真正的荷兰”的闲适与自由。傍晚以后的牧场,又会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下节课,我们将继续走进《牧场之国》,去领略“真正的荷兰”。
小结本课所学,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课文的兴趣。
五、
布置作业
1.会写15个生字(P121《写字表》),会写16个词语(P124《词语表》)。
教 案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19《牧场之国》第一课时
学科
语文
学段:小学
年级
五年级
教材
书名: 教育部审定义务教育教科书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年12月
教学设计参与人员
姓名
单位
设计者
实施者
指导者
指导者
课件制作者
其他参与者
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1.认识“毡、犊”等10个生字,会写“仪、眺”等15个字,会写“仪态、端庄”等 16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体会文中描写牛、马、羊等动物的语句中的情趣,并摘抄积累。
3.感受静态描写所表现的荷兰牧场的宁静之美。
教学重点:
感受静态描写所表现的荷兰牧场的宁静之美。
教学难点:
能体会文中描写牛、马、羊等动物的语句中的情趣。
教学过程(表格描述)
教学环节
主要教学活动
设置意图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预习反馈,识记字词
师生交流:
1.识记“罐”。
2.在句中读好“匹”“圈”。
①碧绿色的低地镶嵌在一条条运河之间,成群的骏马,匹匹膘肥体壮。
②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也不再发出哞哞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
3. 分类理解词语
呼噜吆喝 哞哞声
骏马板凳铃铛牲畜灯塔
遮掩 阻挡赞许 恢复 沉睡
仪态端庄 悠然自得
通过交流批注,从一幅幅有静有动的画面中,感受白天荷兰的牧场风光;从作者富有情趣的语言中,感受“真正的荷兰”的闲适与自由。在读中感受“真正的荷兰”。
四、
课堂小结
(一)交流阅读收获:
1.通过边读边画批,在一幅幅有静有动的画面中感受牧场之国的动物们自由自在的生活。
2.从对动物们的描写中,感受作者语言的生动有趣,感受动静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