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建议ppt课件
合集下载
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与治疗ppt课件
分型
根据病变程度和部位,AS可分为多种类型,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脑动脉粥样硬 化、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等。
02
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技术
常规诊断方法
1 2
病史采集
了解患者的病史和家族史,以评估患病风险。
体格检查
测量血压、体重、腰围等指标,以了解患者的 健康状况。
3
症状评估
评估患者是否存在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症状 ,如胸痛、胸闷、气短等。
04
动脉粥样硬化治疗的并发症及处理
抗血小板治疗的并发症
01
02
03
胃肠道反应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等抗血 小板药物可能导致胃肠道 不适、溃疡、出血等并发 症。
过敏反应
部分患者对抗血小板药物 中的某些成分可能出现过 敏反应,如皮疹、呼吸困 难等。
肝肾功能损害
长期用药可能对肝肾功能 造成一定损害。
降脂治疗的副作用及处理
肝功能异常
降脂药物可能导致肝功能 异常,表现为转氨酶升高 、黄疸等。
肌肉疼痛
某些降脂药物可能导致肌 肉疼痛、无力等横纹肌溶 解症状。
胃肠道反应
降脂药物可能导致胃肠道 不适、腹泻等反应。
介入治疗的并发症及处理
穿刺部位出血或血肿
介入治疗过程中,穿刺点可能出现出血或血肿,需及时压迫止血、冰敷等处理。
血管损伤或血栓形成
生存分析
对患者的生存时间进行分析,了解 不同治疗方案对患者生存时间的影 响。
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
通过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了 解患者心脏电活动和心功能的变化 ,从而评估治疗效果。
血液生化指标
检测患者的生化指标,如血脂、血 糖、尿酸等,了解不同治疗方案对 患者生化指标的影响。
动脉粥样硬化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
根据病变程度和部位,AS可分为多种类型,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脑动脉粥样硬 化、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等。
02
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技术
常规诊断方法
1 2
病史采集
了解患者的病史和家族史,以评估患病风险。
体格检查
测量血压、体重、腰围等指标,以了解患者的 健康状况。
3
症状评估
评估患者是否存在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症状 ,如胸痛、胸闷、气短等。
04
动脉粥样硬化治疗的并发症及处理
抗血小板治疗的并发症
01
02
03
胃肠道反应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等抗血 小板药物可能导致胃肠道 不适、溃疡、出血等并发 症。
过敏反应
部分患者对抗血小板药物 中的某些成分可能出现过 敏反应,如皮疹、呼吸困 难等。
肝肾功能损害
长期用药可能对肝肾功能 造成一定损害。
降脂治疗的副作用及处理
肝功能异常
降脂药物可能导致肝功能 异常,表现为转氨酶升高 、黄疸等。
肌肉疼痛
某些降脂药物可能导致肌 肉疼痛、无力等横纹肌溶 解症状。
胃肠道反应
降脂药物可能导致胃肠道 不适、腹泻等反应。
介入治疗的并发症及处理
穿刺部位出血或血肿
介入治疗过程中,穿刺点可能出现出血或血肿,需及时压迫止血、冰敷等处理。
血管损伤或血栓形成
生存分析
对患者的生存时间进行分析,了解 不同治疗方案对患者生存时间的影 响。
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
通过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了 解患者心脏电活动和心功能的变化 ,从而评估治疗效果。
血液生化指标
检测患者的生化指标,如血脂、血 糖、尿酸等,了解不同治疗方案对 患者生化指标的影响。
动脉粥样硬化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
动脉粥样硬化PPT医学课件
合理饮食 适量运动 戒烟限酒
控制血糖和血脂
保持低脂、低盐、高纤维的饮食 ,控制体重,避免过度肥胖。
戒烟并限制酒精摄入,以减少对 血管的损害。
药物治疗
抗血小板药物
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可以防止血小板聚集, 预防血栓形成。
降血脂药物
如他汀类药物,可以降低 血脂水平,减少血管内的 炎症反应。
降压药物
动脉粥样硬化ppt医学课件
2023-11-11
目录
• 动脉粥样硬化概述 • 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生理学 • 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因素 • 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和治疗 • 动脉粥样硬化与心血管疾病 • 动脉粥样硬化与脑血管疾病 • 动脉粥样硬化与外周血管疾病
01
动脉粥样硬化概述
Chapter
定义和分类
治疗
血运重建治疗(如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溶栓治疗等)、抗血小板 治疗等。
06
动脉粥样硬化与脑血管疾病
Chapter
脑梗死
定义
脑梗死是指由于脑部血管堵塞, 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引起脑细胞 死亡的疾病。
症状
脑梗死的症状包括头痛、眩晕、 肢体麻木、无力、口齿不清等。
01 02 03 04
原因
脑梗死的主要原因是动脉粥样硬 化,其他原因包括血栓形成、栓 塞等。
07
动脉粥样硬化与外周血管疾病
Chapter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1 2
症状
早期可无明显症状,随后出现间歇性跛行,随着 病情进展可出现静息痛、溃疡、坏疽等症状。
诊断
通过体格检查、超声、CTA等检查手段进行诊断 。
3
治疗
以手术治疗为主,包括内膜剥脱术、搭桥手术等 。
肾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硬化专题讲座PPT课件
• 3。糖尿病:糖尿病人的脂肪代谢会出现问 题,血液中运送脂肪的蛋白质(称做脂蛋 白)会产生变性,在运送过程中脂肪容易 沉积在血管内壁形成脂肪斑块 4。抽烟:香烟中的尼古丁、一氧化碳等会 损伤动脉内壁,受伤的动脉内壁会卡住胆 固醇,引起血小板堆积形成脂肪斑块。同 时,抽烟也会引起冠状动脉收缩痉挛,减 少血流量。
•
原料:洋葱头200g,植物油、酱油、食盐各
适量。
•
制法:将洋葱头洗净后切成细丝,将锅内放
入植物油并烧热,然后放入洋葱丝一边炒一边加
入酱油及食盐,待洋葱炒熟后即可食用。
•
洋葱含有钙、磷、铁、胡萝卜素、核黄素、
尼克酸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降压降脂和预防血
栓的功能。常食洋葱对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动脉
硬化颇有益处。
有强心降压之功,乌龙茶含有儿茶酸、维生素c和
维生素E等成分,有增强血管弹性、降低血中胆
固醇、防止动脉硬化的作用。
祝:叔叔阿姨 身体健康 长命百岁
谢谢!
血循环障碍 发病
血脂 = 红色警戒线 血管堵塞 = 体内交通事故 高血脂 = 红灯
不管什么 原因,闯 红灯就要 付出代价
• 动脉硬化的原因中最重要 的是高血压、高血脂症、抽 烟三大危险因子。其他肥胖、 糖尿病、运动不足、紧张状 态、高龄、家族病史、脾气 暴躁等都有关系。
• 1。高血压:高压血流长期冲击动脉壁引起 动脉内膜机械性损伤,造成血脂易在动脉 壁沉积,形成脂肪斑块并造成动脉硬化狭 窄。血压不控制,心肌梗塞发生率约提高 2~3倍,脑中风则约4倍。 2。高脂血症:血中脂肪量过高较易沉积在 血管内壁形成斑块,造成动脉硬化狭窄。
白,是预防动脉硬化的佳品。
• 7。香菇冬瓜汤
•
原料:香菇15g,冬瓜500g,食盐、葱白各
动脉粥样硬化PPT课件
(四)粥样斑块期atheromatous plaque(atheroma粥瘤) 图 1 2 3 4 镜下:由于内皮细胞及平滑肌细胞产生的氧自由基的作用 使斑块内泡沫 释放 组织细胞及脂 粥样物 细胞坏死 溶酶 质坏死崩解 (含胆固醇结晶) 小结: 动脉 + 粥样物 + 硬化 ( 组织及脂质坏死) (纤维增生玻变及钙化) 动脉粥样硬化 中膜:萎缩,弹力纤维断裂(受压致)。 外膜:炎细胞浸润 (粥样斑块的继发病变) 图 1 1、粥样溃疡形成:坏死脱落 2、动脉瘤形成:病变处弹性减弱 血流冲击膨出 中膜萎缩,弹力纤维断裂 似瘤样 3、血栓形成:内膜粗糙及血流漩涡致 4、出血:a 斑块内血管破裂出血(血肿);b 动脉瘤破裂出血(大出血,可致命)。 5、钙化 :钙盐沉积
(二)主动脉粥样硬化 部位:病变易发生在腹主动脉 > 降主动脉 、主动脉弓 > 升主动脉 后果:在腹主动脉处可形成动脉瘤,若破裂可致命。 (三)脑动脉粥样硬化 部位:在脑底动脉环及其分支,尤以大脑中动脉及基底动脉为重。 后果:①脑溢血(易发生在大脑中动脉供应区,如颞叶、内囊、 尾状核、豆状核等处)。 ② 血栓形成 脑动脉 脑缺血坏死 。 粥样斑块 狭窄 脑萎缩 (动脉粥样硬化性痴呆)
心肌梗死临床表现: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克、发热、白细胞升高, 血沉加快、血清酶(SGOT)增高及心电图变化。梗死面积大病情重时可 伴发心衰、心律失常、休克,甚至猝死。 心肌梗死病理临床联系: A、持续性胸骨后疼痛 — 心肌坏死物及酸性代谢物剌激致。 B、SGOT增高 — 心肌细胞坏死释放 C、发热、白细胞升高 — 坏死物吸收入血,白细胞释放内源性致热源 梗死过程中的并发病变及后果:图 1 A、心力衰竭及休克:心肌梗死达40%可发生心源性休克。 B、心律紊乱:梗死累及传导系统。 C、心脏破裂:常见于透壁梗死,多位于左室前壁下1/3。 D、心室壁瘤形成:梗死区壁薄,在心室内压增高时局部膨出似瘤。 E、血栓形成和栓塞: 梗死内膜粗糙及室壁瘤处旋涡 附壁血栓 脱 落 栓塞 3、心肌硬化: AS使心肌长期慢性缺血缺氧 心肌营养不良、萎缩,间质纤维组织增生、心脏缩小。 并发症:累及传导系统可引起心律紊乱; 心力衰竭。
(二)主动脉粥样硬化 部位:病变易发生在腹主动脉 > 降主动脉 、主动脉弓 > 升主动脉 后果:在腹主动脉处可形成动脉瘤,若破裂可致命。 (三)脑动脉粥样硬化 部位:在脑底动脉环及其分支,尤以大脑中动脉及基底动脉为重。 后果:①脑溢血(易发生在大脑中动脉供应区,如颞叶、内囊、 尾状核、豆状核等处)。 ② 血栓形成 脑动脉 脑缺血坏死 。 粥样斑块 狭窄 脑萎缩 (动脉粥样硬化性痴呆)
心肌梗死临床表现: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克、发热、白细胞升高, 血沉加快、血清酶(SGOT)增高及心电图变化。梗死面积大病情重时可 伴发心衰、心律失常、休克,甚至猝死。 心肌梗死病理临床联系: A、持续性胸骨后疼痛 — 心肌坏死物及酸性代谢物剌激致。 B、SGOT增高 — 心肌细胞坏死释放 C、发热、白细胞升高 — 坏死物吸收入血,白细胞释放内源性致热源 梗死过程中的并发病变及后果:图 1 A、心力衰竭及休克:心肌梗死达40%可发生心源性休克。 B、心律紊乱:梗死累及传导系统。 C、心脏破裂:常见于透壁梗死,多位于左室前壁下1/3。 D、心室壁瘤形成:梗死区壁薄,在心室内压增高时局部膨出似瘤。 E、血栓形成和栓塞: 梗死内膜粗糙及室壁瘤处旋涡 附壁血栓 脱 落 栓塞 3、心肌硬化: AS使心肌长期慢性缺血缺氧 心肌营养不良、萎缩,间质纤维组织增生、心脏缩小。 并发症:累及传导系统可引起心律紊乱; 心力衰竭。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诊断治疗护理课件
下肢疼痛、麻木、发凉、间歇性跛行等,出现症状应及时就医。
了解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症状
适当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有助于改善下肢血液循环,缓解症状。
掌握正确的运动方式
遵循医嘱,按时服药,控制病情发展。
合理使用药物
定期进行下肢动脉检查,监测病情变化。
定期复查
05
CHAPTER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案例分析
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药物,如抗凝剂、血管扩张剂等,以改善血液循环。
定期到医院复查,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
心理疏导
鼓励家属给予患者关爱和支持,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
家属支持
向患者及家属宣传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知识,提高患者的认知度和自我管理能力。
健康宣教
鼓励患者参加社交活动,与病友交流经验,互相鼓励支持。
社交互动
04
CHAPTER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预防与保健
建议中老年人定期进行下肢动脉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动脉粥样硬化。
定期检查
控制危险因素
戒烟限酒
合理饮食
积极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危险因素,降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风险。
戒烟并限制酒精摄入,有助于预防下肢动脉粥样硬化。
保持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习惯,多摄入富含纤维的食物,有助于预防下肢动脉粥样硬化。
年龄、性别、家族史、生活习惯等。
患者基本信息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起始时间、症状表现及发展过程。
病程发展
初诊时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等。
诊断过程
治疗方案
针对患者情况,讨论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病因分析
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识别和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张运精品PPT课件
新生血管与易损斑块
斑块内血管新生是促进稳定斑块向不 稳定斑块发展的重要机制,与斑块内 出血、斑块破裂高度相关
斑块内新生血管是斑块内出血的主要 来源,可能是造成斑块不稳定性的重 要原因
新生血管与易损斑块
易损斑块的识别
高危人群的筛查 血清学标志物 颈动脉超声 CT检查 磁共振检查 冠状动脉造影 血管内超声 光学干涉断层显像 其它影像检测技术
最常见的病理学类型为富含炎症的薄帽的纤 维粥样斑块(thin-cap fibroatheroma, TCFA)
ACS的发病机制
TCFA
Thin fibrous cap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斑块破裂
斑块糜烂
Thin-Cap FibroAtheroma
TCFA
Thin fibrous cap
Fibroatheroma
TCFA
高危人群的筛查
动脉粥样硬化易感程度的检测:费明翰量表+易 感基因(SNP) 所有无症状的45-75岁的男性和55-75岁的女性应 进行动脉粥样硬化临床前病变的影像学筛查,除非 是很低危的人群(血胆固醇≤200mg/dL,血压 ≤120/80mmHg,无糖尿病及代谢综合征,不吸烟, 无心血管病家族史)
颈动脉超声不规则斑块与脑卒中密切相关
Carotid Ulceration
Ding, et al, Am J Med Sci, 2008,336:27-31
对欧洲介入治疗指南的影响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巨嗜细胞、T淋巴细胞、激活 的内皮细胞和增生型平滑肌细胞可产生和分泌某些分 子,可用于颈斑块不稳定和破裂的生物标记物,如 CRP、MMP、TIMP、sCD40L、ox-LDL、Lp-PLA2、 sPLA2、 MPO、MCP-1等” [69,70]
最新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疾病诊治指南及更新PPT课件
患LEAD的高危人群
• 1.年龄≥70岁; 2.年龄在50~69岁之间,有吸烟或糖尿病史; 3.年龄<50岁,有糖尿病和一项其他动脉粥样硬 化的危险因素或糖尿病病史≥10年; 4.劳累相关的腿部不适或缺血性静息痛; 5.下肢脉搏检查异常; 6确诊的粥样硬性冠状动脉、脑血管或肾动脉疾 病。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疾病(LEAD)临 床特点
严重的肢体灌注不足引起长期的缺血性静息痛、溃疡和坏疽如不进 行有效治疗,6个月内常需进行截肢手术。
静息疼痛:①患者不适通常在卧位时加剧,在肢体下垂时减轻。② 严重CLI患者的生活质量可比末期癌症患者还差。④一些同时 有糖尿病和CLI的患者表现出严重的CLI与组织坏死,但由于 伴有神经病变而没有疼痛表现。
、室壁瘤、大动脉或邻近动脉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大动脉 或动脉瘤血管壁血栓), (c)先前无跛行或其他动脉闭塞症状,或 (d)正常动脉搏动和双侧肢体多谱勒收缩压存在。
(二)、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疾病(LEAD) 严重程度临床分期
国内外临床常用的分期方法有两种,即Fontaine 法和Rutherford法(表2),我们推荐使用 Fontaine法,具体分期如下。
(一)典型症状: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疾病依据临床 特点分为下列四类。
无症状型LEAD (asymptomatic LEAD):
部分下肢周围动脉闭塞症患者无下肢局部缺血或跛行症状,称 非典型症状或无症状,但是存在下肢运动功能受损的表现如: ①站立平衡能力减弱; ②由坐姿起立的时间延长; ③步行速度减缓,步行距离缩短。
或血管功能仪检查;⑤ABI0.91~0.99:属临界值,需行平板运动 试验。
ABI运动试验:
① 平板运动试验:用于静息ABI正常的LEAD患者的诊断,帮助鉴 别真假间歇性跛行。方法:让患者在设定标准速度和级数的步行 机上行走,直到患者出现下肢疼痛或达到限定时间。 结果判断:静息ABI为0.9以上,运动后1min ABI下降20%可诊断 LEAD。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诊断治疗和预防-PowerPoint
– 体检有缺血肢体肤色苍白、发花,皮肤皱缩、干燥有鳞屑、趾甲增 厚、体毛脱失、肢体肌肉萎缩等。
– 触诊皮温凉、厥冷,闭塞部位远侧的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末梢血 管充盈时间延迟。
– 严重缺血者肢体感觉、运动功能丧失、垂足、局部皮肤溃疡甚至肢 体坏疽。
何谓歇性跛行
▪ 行走一段路程后下肢肌肉出现疼痛、酸胀无力,继 续行走因症状加重而被迫止步,休息片刻后疼痛缓 解可继续行走,同样条件下上述症状反复出现。
病例介绍
既往史:
▪ 高血压病史10年 ▪ 冠心病病史5年 ▪ 腔隙性脑梗塞5年 ▪ 无糖尿病病史
专科检查:
▪ 双足皮色苍白,皮温冰冷,末梢毛细血管充盈缓慢,右足拇 趾坏疽。双侧股动脉、腘动脉、胫后动脉、足背动脉无动脉 搏动。
何谓动脉硬化闭塞症
▪ 动脉硬化闭塞症( 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 ASO )是指动脉壁因粥样硬化引 起的慢性动脉闭塞性疾病,以下肢最常见, 本病多见于中老年男性,发病率呈逐渐增高 趋势。
3 动脉壁的可扩张性和顺应性
动脉结构检测方法
1 动脉壁内中膜厚度(IMT),粥样斑块形成 情况和冠状动脉钙化积分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可以预测无症状人群的心血管 事件,在既往有心血管事件人群中可以预测事件 再发。颈总动脉IMT≥0.9mm为内中膜增厚,颈动 脉IMT是预测心脑血管病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
动脉结构检测方法
▪ 跛行距离和跛行时间常能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 ▪ 间歇性跛行包括动脉缺血性跛行、静脉性跛行和神
经源性跛行。
缺血性跛行与神经源性跛行的鉴别
缺血性跛行
神经源性跛行
病状特点
症状部位
运动诱发症状 跛行的步行范 围 站立时出现症 状
– 触诊皮温凉、厥冷,闭塞部位远侧的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末梢血 管充盈时间延迟。
– 严重缺血者肢体感觉、运动功能丧失、垂足、局部皮肤溃疡甚至肢 体坏疽。
何谓歇性跛行
▪ 行走一段路程后下肢肌肉出现疼痛、酸胀无力,继 续行走因症状加重而被迫止步,休息片刻后疼痛缓 解可继续行走,同样条件下上述症状反复出现。
病例介绍
既往史:
▪ 高血压病史10年 ▪ 冠心病病史5年 ▪ 腔隙性脑梗塞5年 ▪ 无糖尿病病史
专科检查:
▪ 双足皮色苍白,皮温冰冷,末梢毛细血管充盈缓慢,右足拇 趾坏疽。双侧股动脉、腘动脉、胫后动脉、足背动脉无动脉 搏动。
何谓动脉硬化闭塞症
▪ 动脉硬化闭塞症( 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 ASO )是指动脉壁因粥样硬化引 起的慢性动脉闭塞性疾病,以下肢最常见, 本病多见于中老年男性,发病率呈逐渐增高 趋势。
3 动脉壁的可扩张性和顺应性
动脉结构检测方法
1 动脉壁内中膜厚度(IMT),粥样斑块形成 情况和冠状动脉钙化积分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可以预测无症状人群的心血管 事件,在既往有心血管事件人群中可以预测事件 再发。颈总动脉IMT≥0.9mm为内中膜增厚,颈动 脉IMT是预测心脑血管病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
动脉结构检测方法
▪ 跛行距离和跛行时间常能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 ▪ 间歇性跛行包括动脉缺血性跛行、静脉性跛行和神
经源性跛行。
缺血性跛行与神经源性跛行的鉴别
缺血性跛行
神经源性跛行
病状特点
症状部位
运动诱发症状 跛行的步行范 围 站立时出现症 状
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与治疗ppt课件
心力衰竭
注意观察有无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心衰症状,及时评估心功能 状况。
心律失常
注意监测心电图,识别各种心律失常,如房颤、室颤等。
并发症预防措施部署建议提
健康生活方式
倡导低盐、低脂、低糖饮食,增加蔬果摄入,保 持适量运动,戒烟限酒。
控制危险因素
积极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危险因素,降低心 血管事件风险。
诊断流程
首先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进行初步判断,然后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 检查,以明确诊断。对于疑似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还需进一步评估其心血管 风险,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02
诊断方法与技术
常规检查方法
病史采集
实验室检查
了解患者家族史、个人史、生活习惯 等信息。
检测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糖 等水平。
定期随访与评估
对高危人群进行定期随访和评估,及时调整治疗 方案。
并发症处理流程优化改进方案
1 2
快速诊断与治疗
对疑似并发症患者进行快速诊断,及时启动相应 治疗措施。
多学科协作
加强心血管、呼吸、内分泌等多学科协作,提高 并发症处理效率。
3
优化护理流程
规范护理操作流程,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 发生风险。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饮食调整
术后患者需要适当控制饮食, 以低脂、低盐、低糖食物为主 ,避免摄入过多的脂肪和糖分 。
规律用药
术后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建议 规律用药,以控制病情的发展
和预防复发。
06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部署
常见并发症类型识别方法论述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识别不稳定斑块破裂、血栓形成等导致心肌缺血的症状,如心绞 痛、心肌梗 死等严重症状的患者,手术治
注意观察有无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心衰症状,及时评估心功能 状况。
心律失常
注意监测心电图,识别各种心律失常,如房颤、室颤等。
并发症预防措施部署建议提
健康生活方式
倡导低盐、低脂、低糖饮食,增加蔬果摄入,保 持适量运动,戒烟限酒。
控制危险因素
积极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危险因素,降低心 血管事件风险。
诊断流程
首先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进行初步判断,然后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 检查,以明确诊断。对于疑似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还需进一步评估其心血管 风险,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02
诊断方法与技术
常规检查方法
病史采集
实验室检查
了解患者家族史、个人史、生活习惯 等信息。
检测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糖 等水平。
定期随访与评估
对高危人群进行定期随访和评估,及时调整治疗 方案。
并发症处理流程优化改进方案
1 2
快速诊断与治疗
对疑似并发症患者进行快速诊断,及时启动相应 治疗措施。
多学科协作
加强心血管、呼吸、内分泌等多学科协作,提高 并发症处理效率。
3
优化护理流程
规范护理操作流程,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 发生风险。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饮食调整
术后患者需要适当控制饮食, 以低脂、低盐、低糖食物为主 ,避免摄入过多的脂肪和糖分 。
规律用药
术后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建议 规律用药,以控制病情的发展
和预防复发。
06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部署
常见并发症类型识别方法论述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识别不稳定斑块破裂、血栓形成等导致心肌缺血的症状,如心绞 痛、心肌梗 死等严重症状的患者,手术治
【实用资料】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建议PPT
(二)间歇跛行 (intermittent claudication):
• 下肢疼痛的发生特点: ① 步行一段距离时发生一侧或双侧下肢
疼痛,其中以腓肠肌 、小腿肌群疼痛 最常见。 ② 典型表现的“行走——疼痛——休 息——缓解”的规律。 ③ 病变越重,疼痛行走的距离越短。
(三)严重肢体缺血(critical limb ischemia, CLI)
• ~:提示轻一中度周围动脉疾病; • :提示重度周围动脉疾病; • ABI>:需进一步检查,如用二维超声或血管功能仪检查; • ~:属临界值,需行平板运动试验。
ABI运动试验
• 平板运动试验:用于静息ABI正常的LEAD患者的诊断,帮助鉴 别真假间歇性跛行。方法:让患者在设定标准速度和级数的步 行机上行走,直到患者出现下肢疼痛或达到限定时间。 • 结果判断:静息ABI为以上,运动后1min ABI下降20%可诊 断L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AD。
主要体征
1.循环系统的主要表现: (1)血压、心脏颈动脉杂音及腹主动脉瘤的体征; (2)肺部的异常体征; (3)下肢皮肤和趾甲,注意颜色和温度改变、水肿、肌肉萎缩。
2.患肢体位改变试验: • 将患肢体上抬与水平成60°角,在60 s内出现苍白提示动脉闭塞;
再将肢体下垂,如肢体转红的时间>1 s,提示有动脉闭塞。 3.严重慢性缺血体征:有皮肤干燥变薄、毛发脱落及趾甲变厚等
改变,晚期足趾可见缺血性溃疡。
主要体征
4. 股部、腘部、足背部及胫后动脉搏动情况: (1)股、足背或胫后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特别是两侧肢体的搏
动有差别时,提示有动脉闭塞; (2)部分患者由于侧支循环供血,局部动脉搏动可接近正常; (3)特别强烈的动脉搏动提示动脉瘤的可能。 5. 病变血管近端杂音: (1)收缩期杂音提示动脉狭窄,伴有震颤提示动脉狭窄严重; (2)连续性杂音表明闭塞远端的舒张压很低,侧支血流不足。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患肢体位改变试验: • 将患肢体上抬与水平成60°角,在60 s内出现苍白提示动脉闭塞;
再将肢体下垂,如肢体转红的时间>1 s,提示有动脉闭塞。 3.严重慢性缺血体征:有皮肤干燥变薄、毛发脱落及趾甲变厚等
改变,晚期足趾可见缺血性溃疡。
主要体征
4. 股部、腘部、足背部及胫后动脉搏动情况: (1)股、足背或胫后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特别是两侧肢体的搏
CV死亡 75%
非CV死 亡 25%
LEAD临床特点
• 主要症状 (一)无症状型LEAD (asymptomatic LEAD): • 非典型症状或无症状,但是存在下肢运动功能受损的表现如:
①站立平衡能力减弱; ②由坐姿起立的时间延长; ③步行速度减缓,步行距离缩短。
(二)间歇跛行 (intermittent claudication):
• 主要表现为——疼痛、麻痹、感觉异常、无脉和苍白 。 • 动脉栓塞的临床诊断:症状突然加剧或恶化,可伴有其它周围
动脉栓塞的表现,对侧肢体收缩压或动脉搏动正常。
主要体征
1.循环系统的主要表现: (1)血压、心脏颈动脉杂音及腹主动脉瘤的体征; (2)肺部的异常体征; (3)下肢皮肤和趾甲,注意颜色和温度改变、水肿、肌肉萎缩。
ABI运动试验
• 平板运动试验:用于静息ABI正常的LEAD患者的诊断,帮助鉴 别真假间歇性跛行。方法:让患者在设定标准速度和级数的步 行机上行走,直到患者出现下肢疼痛或达到限定时间。 • 结果判断:静息ABI为0.9以上,运动后1min ABI下降20%可 诊断LEAD。
• 六分钟步行试验:可以合理的对跛行的功能缺陷、老年患者的 治疗反应及不适宜做运动试验的人群提供客观的评估标准。
• 下肢疼痛的发生特点:
① 步行一段距离时发生一侧或双侧下肢 疼痛,其中以腓肠肌 、小腿肌群疼痛 最常见。
② 典型表现的“行走——疼痛——休 息——缓解”的规律。
③ 病变越重,疼痛行走的al limb ischemia, CLI)
• 动脉闭塞引起的缺血性疼痛、溃疡或坏疽,可伴局部蜂窝织炎、 骨髓炎甚至败血症。如不治疗,6个月内常需截肢手术
动有差别时,提示有动脉闭塞; (2)部分患者由于侧支循环供血,局部动脉搏动可接近正常; (3)特别强烈的动脉搏动提示动脉瘤的可能。 5. 病变血管近端杂音: (1)收缩期杂音提示动脉狭窄,伴有震颤提示动脉狭窄严重; (2)连续性杂音表明闭塞远端的舒张压很低,侧支血流不足。
诊断LEAD的检查
1.踝肱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 ABI): • 方法:用袖带血压计分别测定双侧肱动脉和双侧踝动脉收缩压,
并与肱动脉收缩压进行比较。正常时应≥肱动脉收缩压。
ABI的诊断标准
• 静息ABI<0.9:通常可确诊LEAD,与血管造影阳性的比较其敏 感性为90%左右,特异性约95%;
• ABI 0.4~0.9:提示轻一中度周围动脉疾病; • ABI<0.4:提示重度周围动脉疾病; • ABI>1.3:需进一步检查,如用二维超声或血管功能仪检查; • ABI0.9~1.3:属临界值,需行平板运动试验。
二、PAD风险随着风险因素数量的增加而增加
风险因素主要包括: 吸烟、糖尿病、高血压、低HDL-c、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
三、下肢动脉疾病患者的转归(年龄> 50岁)
肢体转归 情况
心血管死亡/ 事件
跛行稳定 70-80%
跛行恶化 10-20%
严重肢体缺 血1~2%
死亡 15-30%
非致命性CV 事件20%
• TBI小于0.6属于异常,小于0.15(趾动脉压小于20 mm Hg)见 于静息疼患者。
3. 超声多普勒检查与其他影像学检查
(1)超声多普勒检查 (2)CT血管成像(CTA) (3)磁共振血管成像(MRA) (4)动脉血管数字减影造影(DSA)
超声多普勒检查
4. 血管功能检查
• 脉搏容积描记是根据脉搏的幅度和波形判定动脉血流的情况。 可以分段描记大腿、小腿、踝和足部的脉搏容积和多普勒速度 波形(PWV),有助于确定血管闭塞的部位、程度。下肢节段压 力测量用于诊断需要行解剖定位以制订治疗方案的LEAD患者。
5. 实验室检查
• 患者初诊时需进行如下检查,以便查出可治疗的危险因素及诊 断相关疾病:血常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血肌酐、 尿素氮、尿糖及尿蛋白、血脂测定、凝血指标、血浆同型半胱 氨酸等。
诊断标准与临床分期
• 诊断标准: (1)有下肢症状(间歇性跛行、下肢静息痛、足温低、毛发少或
足部皮肤紫绀)、股动脉闻及杂音、足背动脉或胫后动脉搏动 减弱或消失; (2)静息ABI<0.90,TBI<0.60,运动后下降20%; (3)超声多普勒检查与其他影像学检查(CTA、MRA、血管造影)显 示下肢动脉硬化狭窄或闭塞性病变。
(1)静息疼痛: ①休息时疼痛,常是肢体丧失运动功能的先兆; ②疼痛常发生于夜间,平卧位丧失了重力性血流灌注有关; ③肢体下垂后疼痛可能减轻;晚期休息时疼痛可持续存在。
(2)慢性局部缺血的体征:下肢皮肤苍白;毛细血管灌注减弱。
(四)急性肢体缺血 (acute limb ischemia, ALI)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诊断与 治疗
中国专家建议(2007)
流行病学特点
一、外周动脉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3000万患者,高危人群发病率20-30%60岁以上人群发病 率20%
北美
西欧
北京
1.Eur J Vasc Endovasc Surg 2000;19(suppla): S1-S250. 2. Journal of Vascular Surgery, August 2006; 44(2):333-338. 3. Heart 2007;93;303-308
2. 趾肱指数(toe branch index, TBI)
• 用于胫后动脉、足背动脉严重硬化的患者,要求使用小袖带, 须仔细操作以保证准确性。趾肱指数(TBI)可用于诊断血管 弹性差、ABI可信度低的可疑LEAD患者。
• 方法:用特制小袖带置于姆趾,多普勒血流仪探头置于趾动脉 端,充气致动脉搏动消失后缓慢放气,以测到的第一次搏动为 趾动脉收缩压。
再将肢体下垂,如肢体转红的时间>1 s,提示有动脉闭塞。 3.严重慢性缺血体征:有皮肤干燥变薄、毛发脱落及趾甲变厚等
改变,晚期足趾可见缺血性溃疡。
主要体征
4. 股部、腘部、足背部及胫后动脉搏动情况: (1)股、足背或胫后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特别是两侧肢体的搏
CV死亡 75%
非CV死 亡 25%
LEAD临床特点
• 主要症状 (一)无症状型LEAD (asymptomatic LEAD): • 非典型症状或无症状,但是存在下肢运动功能受损的表现如:
①站立平衡能力减弱; ②由坐姿起立的时间延长; ③步行速度减缓,步行距离缩短。
(二)间歇跛行 (intermittent claudication):
• 主要表现为——疼痛、麻痹、感觉异常、无脉和苍白 。 • 动脉栓塞的临床诊断:症状突然加剧或恶化,可伴有其它周围
动脉栓塞的表现,对侧肢体收缩压或动脉搏动正常。
主要体征
1.循环系统的主要表现: (1)血压、心脏颈动脉杂音及腹主动脉瘤的体征; (2)肺部的异常体征; (3)下肢皮肤和趾甲,注意颜色和温度改变、水肿、肌肉萎缩。
ABI运动试验
• 平板运动试验:用于静息ABI正常的LEAD患者的诊断,帮助鉴 别真假间歇性跛行。方法:让患者在设定标准速度和级数的步 行机上行走,直到患者出现下肢疼痛或达到限定时间。 • 结果判断:静息ABI为0.9以上,运动后1min ABI下降20%可 诊断LEAD。
• 六分钟步行试验:可以合理的对跛行的功能缺陷、老年患者的 治疗反应及不适宜做运动试验的人群提供客观的评估标准。
• 下肢疼痛的发生特点:
① 步行一段距离时发生一侧或双侧下肢 疼痛,其中以腓肠肌 、小腿肌群疼痛 最常见。
② 典型表现的“行走——疼痛——休 息——缓解”的规律。
③ 病变越重,疼痛行走的al limb ischemia, CLI)
• 动脉闭塞引起的缺血性疼痛、溃疡或坏疽,可伴局部蜂窝织炎、 骨髓炎甚至败血症。如不治疗,6个月内常需截肢手术
动有差别时,提示有动脉闭塞; (2)部分患者由于侧支循环供血,局部动脉搏动可接近正常; (3)特别强烈的动脉搏动提示动脉瘤的可能。 5. 病变血管近端杂音: (1)收缩期杂音提示动脉狭窄,伴有震颤提示动脉狭窄严重; (2)连续性杂音表明闭塞远端的舒张压很低,侧支血流不足。
诊断LEAD的检查
1.踝肱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 ABI): • 方法:用袖带血压计分别测定双侧肱动脉和双侧踝动脉收缩压,
并与肱动脉收缩压进行比较。正常时应≥肱动脉收缩压。
ABI的诊断标准
• 静息ABI<0.9:通常可确诊LEAD,与血管造影阳性的比较其敏 感性为90%左右,特异性约95%;
• ABI 0.4~0.9:提示轻一中度周围动脉疾病; • ABI<0.4:提示重度周围动脉疾病; • ABI>1.3:需进一步检查,如用二维超声或血管功能仪检查; • ABI0.9~1.3:属临界值,需行平板运动试验。
二、PAD风险随着风险因素数量的增加而增加
风险因素主要包括: 吸烟、糖尿病、高血压、低HDL-c、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
三、下肢动脉疾病患者的转归(年龄> 50岁)
肢体转归 情况
心血管死亡/ 事件
跛行稳定 70-80%
跛行恶化 10-20%
严重肢体缺 血1~2%
死亡 15-30%
非致命性CV 事件20%
• TBI小于0.6属于异常,小于0.15(趾动脉压小于20 mm Hg)见 于静息疼患者。
3. 超声多普勒检查与其他影像学检查
(1)超声多普勒检查 (2)CT血管成像(CTA) (3)磁共振血管成像(MRA) (4)动脉血管数字减影造影(DSA)
超声多普勒检查
4. 血管功能检查
• 脉搏容积描记是根据脉搏的幅度和波形判定动脉血流的情况。 可以分段描记大腿、小腿、踝和足部的脉搏容积和多普勒速度 波形(PWV),有助于确定血管闭塞的部位、程度。下肢节段压 力测量用于诊断需要行解剖定位以制订治疗方案的LEAD患者。
5. 实验室检查
• 患者初诊时需进行如下检查,以便查出可治疗的危险因素及诊 断相关疾病:血常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血肌酐、 尿素氮、尿糖及尿蛋白、血脂测定、凝血指标、血浆同型半胱 氨酸等。
诊断标准与临床分期
• 诊断标准: (1)有下肢症状(间歇性跛行、下肢静息痛、足温低、毛发少或
足部皮肤紫绀)、股动脉闻及杂音、足背动脉或胫后动脉搏动 减弱或消失; (2)静息ABI<0.90,TBI<0.60,运动后下降20%; (3)超声多普勒检查与其他影像学检查(CTA、MRA、血管造影)显 示下肢动脉硬化狭窄或闭塞性病变。
(1)静息疼痛: ①休息时疼痛,常是肢体丧失运动功能的先兆; ②疼痛常发生于夜间,平卧位丧失了重力性血流灌注有关; ③肢体下垂后疼痛可能减轻;晚期休息时疼痛可持续存在。
(2)慢性局部缺血的体征:下肢皮肤苍白;毛细血管灌注减弱。
(四)急性肢体缺血 (acute limb ischemia, ALI)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诊断与 治疗
中国专家建议(2007)
流行病学特点
一、外周动脉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3000万患者,高危人群发病率20-30%60岁以上人群发病 率20%
北美
西欧
北京
1.Eur J Vasc Endovasc Surg 2000;19(suppla): S1-S250. 2. Journal of Vascular Surgery, August 2006; 44(2):333-338. 3. Heart 2007;93;303-308
2. 趾肱指数(toe branch index, TBI)
• 用于胫后动脉、足背动脉严重硬化的患者,要求使用小袖带, 须仔细操作以保证准确性。趾肱指数(TBI)可用于诊断血管 弹性差、ABI可信度低的可疑LEAD患者。
• 方法:用特制小袖带置于姆趾,多普勒血流仪探头置于趾动脉 端,充气致动脉搏动消失后缓慢放气,以测到的第一次搏动为 趾动脉收缩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