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与评析

合集下载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及反思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及反思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及反思《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习理解分数的概念和意义。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用分数来描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1. 理解分数是指一个数被分成若干等份的意义。

2. 学会将分数和具体的实际问题相联系。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和意义。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课1. 引出问题:小明有3块巧克力,小红有5块巧克力,如果他们要平分这些巧克力,应该怎么办?2. 让学生思考一分钟,然后共同讨论出答案。

3. 引导学生认识到:用分数来描述这个问题是最合适的方式。

第二步:概念讲解1.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一份小组活动单。

让他们自行回答以下问题:- 什么是分数?- 分数有什么意义?- 你能举出一个分数的例子吗?2. 学生展示并讨论他们的答案。

3. 教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补充和引导,确保学生正确理解分数的概念和意义。

第三步:实例讲解1. 教师通过具体的实际问题,如:“一块长方形的草坪被分成4份,小明占了1份,他占了草坪的多少?”来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

2. 学生进行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计算出答案。

3. 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讨论的过程,并引导学生总结出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第四步:练习活动1.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解决一些关于分数的练习题。

2. 教师巡回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第五步:拓展活动1. 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研究,选择一个实际问题,并用分数来描述和解决。

2. 学生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并进行互评和讨论。

第六步:总结反思1. 教师进行总结,强调分数的意义和用处。

2. 学生进行个人反思,思考自己在这节课上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困惑。

二、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学习理解分数的概念和意义,并培养学生用分数描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分数的意义教学案例与评析

分数的意义教学案例与评析

《分数的意义》教学案例与评析(总6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分数的意义》教学案例与评析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第十册(分数的意义)。

教学目标:使学生正确理解分数的意义,理解单位“1”的意义培养学生的观感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分数的意义、理解单位“1”的意义。

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用测量黑板的长度和讲故事的形式引出分数的产生片段一:多媒体演示用一把米尺测量黑板的长度。

不够整米数时怎样表示?引出分数。

片段二:(讲故事创设情境)师:星期天,小明去小军家玩,遇到了一些和数学有关的问题,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生:好!师:小军家的茶几上放了四个梨,两瓶矿泉水,一块蛋糕。

(多媒体出示四个梨、二瓶矿泉水,一块蛋糕)同学们谁能把这些东西给他们分一分四个梨怎么分生1:把四个梨平均分成两份,每人分2个。

师:非常好,(多媒体演示分的情况)那么两瓶矿泉水该怎样分?生2:把两瓶矿泉水平均分成2份,每人1瓶。

师:我们给他俩每人分得同样多,在数学上这种分法叫什么?生3:平均分。

师:非常棒(多媒体再演示),那么一块蛋糕又该怎样分呢?同学们谁能帮帮他。

(很多同学一下子说出了每人一半。

)师:那一半用哪个数来表示呢?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有时候一些数不能用整数来表示,我们可以用另外一种数来表示—分数。

(板书课题:分数的意义。

)(评析: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本课从测量黑板长度这一生活问题入手引出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通过讲故事,小明和小军分梨和矿泉水过程,让学生体会“平均分”这个概念,既复习了旧知识,又为学生学习新课打下坚实的基础,接着又通过分蛋糕引出实际问题的矛盾,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让学生能够主动的去解决矛盾,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片断(探索分数的意义)师:三年级时我们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

同学们谁能说出几个具体的分数吗?生1:生2:……师:说得真不错,同学们已经知道了很多分数,那现在同学们每四个人为一个小组,老师给每组同学一些材料,同学们动手合作分一分,试一试,在分的同时小组同时讨论以下几个问题:①你手中的材料有几种分法?②分成的每份是多少?③每份是整体的几分之几?④分的过程中,还可以发现什么问题同学们能做到吗(生:能。

分数的意义评课稿

分数的意义评课稿

分数的意义评课稿【优选1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评课稿,评课有利于帮助和指导教师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形成教学风格,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那么优秀的评课稿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分数的意义评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分数的意义评课稿1听了余执教的《分数的意义》,给我总的感觉是设计简约,方法简单,语言简练,课堂气氛活跃,师生配合默契,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整节课轻松、愉快、流畅,主要有以下几个亮点。

一、选认知起点,激发兴趣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余老师在教学《分数的意义》这一概念时,就是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分苹果,说分数的活动。

唤起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找到了新知与旧知的链接点,既找准了起点,又调动了积极性、导入部分,教师对于知识结构的变革,缘于教师全新的课程理念,使学生的思维开始了“起跑”。

二、重直观感知,动手操作数学概念是“生活的具像”,又是具体形象事物的抽象与“升华”、然而,分数毕竟是一种数,在日常生活中其实并不常见,怎样让学生理解理解其意义。

针对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余老师在成功的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后,及时设计了一系列的操作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来参与概念学习,让学生采用不同形式和方法“做分数1/4”,很自然地使学生体验、感受分数形成的过程。

同时引出一个物体、一些物体、一个整体的情况,从而为抽象单位“1”做好了准备。

《分数的意义》一课中,学生对于单位“1”的理解是一个难点,余老师大胆放手让学生通过动手和举例来理解,在归纳后概括出单位“1”这个概念强调表示的是一个整体,为什么加上“1”。

为了让学生能更加深刻地理解这一概念,余老师通过图让学生体会、感悟,认识单位“1”,着重体会单位“1”表示一个整体的情况。

紧接着引导学生找一找,想一想,动手圈一圈,写出找到的分数。

整个教学中向学生提供了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先动手,再归纳,帮助学生实现思维的“加速”。

分数的意义教案(优秀5篇)

分数的意义教案(优秀5篇)

分数的意义教案(优秀5篇)《分数的意义》教案篇一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分数"产生的原因,理解分数的意义,弄清分子,分母,分数单位的含义。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弄清分母,分子及分数单位的含义。

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弄清分数单位的含义。

教学课型:新授课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创设情景,温故引新1,提问:A,大家知道分数吗谁能说一个分数B,你能举个实例说说这个分数的意义吗2,述:说得好,对不能用整数准确表示结果的问题,我们可用分数来解决。

即:把一个物体或一个计量单位(或者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它的一份或几份来表示。

3,揭示课题:分数的意义二,联系实际,探究新知自主学习,整体感知分数的知识。

(1)相互交流:① 关于分数我已经知道了什么请把已知道的讲给同学们听。

(2)自学理解:① 关于分数,自学后我又知道了些什么② 我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呢③ 关于分数我还想知道什么2,探究深化,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阴影部分。

[课件1](2)填空。

[课件2]① 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5份,1份是它的( )/( );4份是它的( )/( ).② 把一块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 )/( ).③ 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

1份是它的( )/( );3份是它的( )/( )(3)用一张长方形的纸,折出它的1/4,并涂上阴影。

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折出它的3/8,并涂上阴影。

(4)抢答。

[课件3]① 把8枝铅笔平均分给2位同学,每位同学得到的铅笔数是( )② 把10枝铅笔平均分给2位同学,每位同学得到的铅笔数是( )③ 把这个文具盒你所有的铅笔平均分给2位同学,每位同学得到的铅笔数是( ).为什么是1/2 若平均分给5位;10位;50位同学呢④ 如果这个文具盒里只有6枝铅笔。

现在把它平均分给2位同学,每位同学得到的铅笔数还能用1/2表示吗谁来说说这里的1/2所表示的意义⑤ 如果把8枝笔平均分给2位同学,每位同学得到的铅笔数还能用1/2表示吗谁来说说这里的1/2所表示的意义如果是100;1000枝呢(5)说说下列分数所表示的意义。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优秀8篇)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优秀8篇)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优秀8篇)篇一: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45、46页(新授课)二、教材分析:三、学情分析:四、教学目标1、了解分数的产生,理解分数的意义。

2、理解单位“1”的含义,认识分数单位,能说明一个分数中有几个分数单位。

3、在理解分数含义的过程中,渗透比较、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单位“1”,认识分数单位。

六、教学准备教具:课件、彩色磁扣。

学具:圆片、正方形和长方形纸片,一板面包图片(分格的),4根香蕉图片,一段绳子七、教法学法教法:创设情境法、操作发现法学法:合作交流法、自主探究法八、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2分钟)(二)探究新知(14分钟)(三)探究求周长的策略(15分钟)(5)量一量、算一算A三角形、长方形等直边的测量方法。

(3分钟)师:那么要想知道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多少,该怎么办?师:课前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一个学具袋,里面有一个封闭图形,下面四人小组想办法测量出它的周长,活动前请先阅读活动要求。

小组合作:①小组内快速交流用什么方法测量。

②选择需要的工具进行测量。

③组内分工合作。

(测量时取整厘米数)反馈交流测量方法。

①三角形6+8+10=24cm师:那个小组愿意汇报?预设:我们测量的是三角形,测量工具是直尺,测量的方法是量,测量的结果约为24厘米。

师:你们用直尺量出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然后呢?(把三条边的长度加起来)那测量结果24厘米表示什么?预设: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总和。

预设:三角形一周的长度。

师:三角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三角形的周长是它三条边的长度和。

(课件出示)②长方形5+5+3+3=16cm师:昨天咱们刚刚学习过四边形,哪组来汇报一下四边形?预设:我们选择的图形是长方形,测量工具是直尺,测量的方法是量,测量的结果约为16厘米。

师:16厘米这个长度表示什么呢?预设:表示长方形一周的长度,也就是长方形的周长。

《分数的意义》教案(精品7篇)

《分数的意义》教案(精品7篇)

《分数的意义》教案(精品7篇)《分数的意义》教案篇1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含义,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探索并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计量单位换算的结果,会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知道带分数是整数和真分数合成的数,会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2.使学生探索并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知道最简分数的含义,掌握约分和通分的方法,能正确进行约分和通分,会进行分数的大小比较。

3.使学生经历分数意义的抽象、概括过程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探索过程,进一步发展数感,培养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能力。

4.使学生初步了解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分数的含义,重点是建立单位“1”的概念。

2.以分数单位为新知识的生长点,教学真分数和假分数。

3.用分数表示同类两个数量的关系,扩展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4.通过操作活动感受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5.先特殊后一般,通过改写假分数,教学带分数。

6.优化小数与分数相互改写的教学。

7.理解分数的性质并进行通分和约分。

第1课时分数的意义教学内容:教材第52页例1和“练一练”,第58页练习八的第1~4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含义,经历分数意义的概括过程,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根据具体情境表示出相应的分数,联系实际情境解释或说明分数的具体意义;认识分数单位,能说明分数的组成。

2.使学生经历有具体到抽象的认识、理解分数意义的过程,感受分数的****与形成,体会数的发展,培养观察、比较、分析、综合与抽象、概括的能力,感受分数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认识和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认识和理解单位“1”。

教学方法:探究合作法、讲解分析法、练习法等。

教学用具:ppt。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精选7篇)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精选7篇)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精选7篇)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材第67-69页。

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单位的含义。

2、通过分数意义的学习,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抽象概括的能力。

3、使学生体会到分数就在我们身边,运用分数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教学难点:认识单位“1”和概括分数的意义四、设计理念:本课的教学设计注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做数学中体验分数的价值,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良好的数感。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为了比较完整的建立起分数的概念,利用学生已有对分数的初步认识已有的知识为基础,提供平台让学生举例说明分数的含义,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主动获取知识,找到把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平均分与把一个物体平均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抽象概括出分数的意义,并强调了单位“1”的概念,揭示了分数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五、教具准备:课件、圆形纸片、正方形纸片、卡纸。

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1、师:有4只猴子,它们摘了8个桃子,需要平均分着吃,你觉得怎么分?每只猴子分到多少个?2、师:后来,它们又得到一个大西瓜,也需要平均分着吃,应该怎么分?每只猴子分到多少个?3、引出1/4这个分数。

(二)、探究新知1、认识单位“1”。

(1)动手操作。

师:如果用图表示1/4,可能你们每人会有不同的表示方法,现在请你动手利用手中的小纸片通过折一折、画一画来表示1/4。

学生先分小组合作,后汇报展示成果。

(2)师投影出示图片。

(P61页下方的香蕉图和面包图)师:投影片上的这些图,你能在每一幅图上表示出它的1/4吗?学生先小组内交流,再集体反馈。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21课分数的意义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21课分数的意义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21课分数的意义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21课分数的意义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单位“1”不仅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一些物体。

2、学生能掌握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

3、学生知道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某一个量是整体的几分之几。

4、理解并掌握分数单位。

教学重点难点:认识单位“1”,知道一些物体也可以看成是一个整体。

教学流程预设:一、复习引入1、出示3/4,“认识它吗”2、介绍分数的出现:当人们在测量、分物或计算中不能刚好得到整数结果时,常常用分数来表示.3、分数相关知识回顾:大家都了解分数的哪些知识(1)、怎样读分数(2)、分数各部分名称(分子、分母、分数线)(3)、怎样写分数:请同学们在草稿纸上写一个你喜欢的分数,写完后同桌间互相读一读,并说说其各部分的名称。

师:今天,我们继续来深入的了解分数。

二、新授(一)、探索分数的意义师:首先,让我们来创造几个分数吧!请你用课前准备好的材料来表示一个分数,独立完成后组内成员互相说一说(每个人都必须说):(1)、你创造了哪个分数(2)、这个分数表示什么含义(学生交流,教师参与)1、班内讨论交流师:谁愿意来介绍你所创造的分数生:若干,介绍。

(教师提问:一个物体:①你创造了哪个分数表示什么含义<建立模板>②分子、分母分别表示什么含义③空白部分可以用什么分数来表示一些物体:①同“一个物体”的3个问题②取其中的5份可以用什么分数表示5/6是几枚扣子③3枚扣子可以用哪些分数来表示,分别说说它们的意义。

)<用彩笔表示你是怎么分这些物品的,渗透“整体”概念>2、例子分类,总结师:大家说的都很不错。

刚才我们创造了很多分数,下面我们来给这些物品分分类。

生:一个物体;一些物体。

(教师引导:老师是这么分的,谁能看出我分类的依据)师:刚才大家在展示的时候,很多同学在用到一些物体的时候,用彩笔把所有物体都圈起来了,那为什么只有一个物体的时候我们一般都不圈呢生:把它们看作是一个整体。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与评析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与评析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与评析教学目的:1、让学生在说一说、分一分、画一画、写一写、折一折、涂一涂等体验中理解单位”1”,感受什么是分数,进而理解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2、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主动参与、积极合作、充分体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分数的意义教学难点:单位”1”的建立学具准备:学具袋(圆形纸片1张、长方形纸片1张、一分米棉线1根、水蜜桃图片5个、火柴棒12根、同一样式的纽扣8个)教学过程:一、单位“1”的意义教师在黑板上板书数字1。

师:这是几?表示什么?能具体说说可以表示1个什么吗?学生回答(1个苹果、一张白纸、一根绳子、一群羊、一个学校的全体学生……)师:对于数字1如此丰富的意义,老师可以给它加上引号,起名叫作单位“1”。

师:取出学具袋,倒出其中的学具,分一分、说一说,哪些能用单位“1”表示?【评:开门见山教学单位“1”,突出“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单刀直入式的导入无疑是本课亮点之一,不仅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有效突破了教学难点,其分一分、说一说的教学设计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体验,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师:我们可以把单位“1”怎么分?师:以前我们学过分数的初步认识,今天我们继续研究分数,研究“分数的意义”。

(教师板书课题)师:用以前所学的分数的知识,分你手中的单位“1”,你能得到哪些分数?学生操作,组内交流,各组推荐汇报。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倾听别人的意见,对不准确的地方要加以修正,尤其要强调“平均分”,尽量做到不要重复别人的发言内容。

【评: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了学生,教师将几种学具材料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操作用分数表示,既尊重了学生的已有知识储备,又在不知不觉中为新知的构建架设桥梁。

】二、研究分数单位师:你们想研究别的分数吗?教师出示1/○师:这是分数吗?你会读吗?它有什么特别之处?师:请大家拿出12根火柴棒,分一分、说一说,看看可以有多少种不同方法来表示1/○?学生操作,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示。

《分数的意义》教案(精选9篇)

《分数的意义》教案(精选9篇)

《分数的意义》教案(精选9篇)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篇一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

师:同学们好,这一节课又是我们的数学课,数学,顾名思义,“学习数”,当然,“学习数”并不是我们数学的全部,但是,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数。

请同学们告诉老师,我们都学过了哪些数啊?(单数,双数,小数,整数,质数,数,自然然,等等……)师:对,我们已经学过了这么多数,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分数,研究分数的意义。

出示课题(分数的意义)二、学习新课。

(一)分数的产生。

1、再现旧知识。

师:同学们看,我们有这有两个小朋友正在争论两人该怎么分吃一个饼。

同学们,你觉得该怎么分呢?生:平均分,从中间切开。

师:哦,同学们都说,从中间分开,平均分。

老师知道了。

这样分。

(操作课件分饼)师:嗯,这个方法真不错,那你能用学过的分数表示每们小朋友分得的份数吗?生:12(师演示操作。

)师:你能说说这个12它表示什么?生:表示把一个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个小朋友分得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饼的12。

对,在进行分物,测量或者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分数来表示。

2、你还能说出哪些像这样的分数。

你能分别指出它们的名称吗?生:12,24,57……(二)分数的意义。

1、认识单位“1”。

(1)动手操作:同学们,我们已经熟悉了分数的各部分名称,现在请你们用不同的方法表示四分之一,看谁做得又快又好。

(折一折,或画一画)(2)展示学生成果。

(3)出示课件,在每一幅图上表示出它的四分之一。

(交流,汇报,师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说出每个分数所表示的意义)(4)概括总结:师:刚才同学们在表示四分之一的过程中,有什么发现吗?学生甲:都是把物体平均分成四份,表示其中的一份。

学生乙:有的是把一个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有的是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四分,每份是这个整体的四分之一。

师:对,一个实物好理解,但是有的是由几个单个的物体组成的,我们可以把它看作一个整体。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与评析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与评析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与评析分数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也是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难度较大的一个知识点。

正确的教学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四个方面进行设计与评析。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分数的基本概念和意义,掌握分子、分母的含义。

2. 能够将实际问题用分数进行表示和运算。

3.能够通过具体图形和图像展示分数的大小和大小关系。

4.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分数的概念和意义: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入分数的概念和意义,让学生感受到分数的实际运用场景。

2. 分子和分母: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分子代表的是被分的数量,分母代表的是分成几份。

3. 分数的大小和大小关系:通过练习和实例,让学生学会比较分数的大小和大小关系,如用图形、图像等进行直观展示。

4. 分数的运算: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提高他们的运算能力。

三、教学方法 1.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启发式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分数的规律和特点,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实际操作:通过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例子和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分数的使用和运算,增强他们对分数的理解和记忆。

3. 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4. 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视频、图片等,直观地展示分数的概念和运算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四、评价1. 笔头测试:定期进行笔头测试,检查学生对分数的理解和运算能力,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2. 作业评价:通过对学生完成的作业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分数的掌握程度,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

3. 课堂表现:通过观察学生课堂参与和表现,了解学生对分数的兴趣和学习态度,并及时对其进行指导和激励。

4. 期末考试:通过期末考试,全面评价学生对分数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2024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21课分数的意义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

2024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21课分数的意义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21课分数的意义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21课分数的意义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含义,经历概括分数意义的过程,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数的分子、分母分别表示的意义。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创设互助协作、积极探索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感受分数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教学难点:建立单位"1"的概念及分数意义的归纳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套。

每个小组1张正方形纸,1条1分米长的纸带,8枚棋子。

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揭示课题:谈话:同学们知道我们今天一起要来学习什么内容吗?(认识分数)提问:你们认识分数吗?说说看你对分数已经有哪些认识,可以举例来说明。

(板书)谈话:看来大家对分数确实已经有一些认识,今天我们就在这个基础上更深入地认识分数!(板书课题:认识分数)二、自主活动,探索新知:1、动手操作:谈话:大家认识了这么多分数,你能动动手,表示出分数吗?请大家拿出材料,表示出它的1/4,不好表示的可以用水笔打上阴影。

完成的放在面前,向你的同桌介绍一下你是怎样表示1/4的。

指名口答。

突出强调:平均分、每份是这张纸的1/4。

相机说明:1分米的1/4也就是1/4分米。

2、比较、概括单位"1":谈话:同学们真棒,能将不同的物品通过平均分,分别表示出它们的1/4中。

观察一下这里的4份物品,你有没有发现在表示1/4时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相机插入板书: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许多物体)提问:把长方形纸、1分米、4枚棋子、8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其中这里1份是1个长方形,这里1份是2.5厘米,这里是1枚棋子,这里是2根小棒,物体不同,数量也不相同,为什么都可以用相同的分数1/4表示呢?(指答)结合学生回答引导说明:这些"整体"在数学中通常用自然数1表示,但因为这里的1表示的是整体,和我们平时所用的1不同,所以这里通常加上双引号,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一等奖及反思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一等奖及反思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一等奖及反思《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一等奖及反思》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一等奖及反思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明确单位“1”的概念。

2、通过归纳,理解并掌握分数的意义,知道分数单位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分一分,涂一涂等活动,明确平均分的概念,理解单位“1”的含义。

2、通过不同的独立操作活动和小组内的交流,理解分数的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在探究分数的意义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综合与抽象、概括的能力。

2、感受分数与生活的密切练习,理解生活中的分数表示的含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1、单位“1”概念的建立。

2、根据平均分的含义,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课件,作业纸。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三年级时我们认识过分数,今天我们进一步研究分数。

(板书:分数的意义)二、自主概括,理解意义下面我们一起来看几幅图,请大家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并说出每个分数各表示什么,先写出来,再同桌交流一下。

1、我们来汇报一下所填写的分数。

2、说说这些分数各表示什么?(学生说)板书: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4份,涂色部分表示这样的3份,就是3/4。

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8份,涂色部分表示这样的5份,就是5/8。

把1米平均分成5份,涂色部分表示这样的3份,就是3/5。

把6个圆平均分成3份,涂色部分表示这样的1份,就是1/3。

3、图上这四个分数分别是把什么平均分得到的?(一个饼、一个长方形、1米、6个圆平均分得到的。

)说明:一个饼可以称为一个物体,一个长方形是一个图形,1米是一个计量单位,6个圆就是一个整体。

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看屏幕,自己读一读。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优秀教案7篇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优秀教案7篇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优秀教案7篇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优秀教案篇1一、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第十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时(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说一说、分一分、画一画、写一写、折一折、涂一涂等体验活动中理解单位“1”,感受并理解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2、在实践中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

3、通过创设互相协作,积极探索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渗透数学于实际生活的思想。

(三)教学重点: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

(四)教学难点:理解单位“1”的概念。

二、教学方法学生认识事物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

学生虽然在前面的学习中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要使学生理解单位“1”的概念,进一步明确分数的意义,必须遵循他们的认知规律。

因此,本课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采用启发诱导、探究等教学法,并穿插自学、练习。

通过动手操作、直观演示,让学生充分感知,再经过比较、归纳,突破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可以看作单位“1”这一难点,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并在此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培养了学生的多种能力。

三、学法指导学生学习过程的始终,都离不开学法。

在本课的教学中学法的指导寓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一)教给学生探索知识的方法。

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些动手的材料8颗棋子、2块糖、10粒豆子、一幅熊猫图等,让学生用这些学具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将他们分一分、画一画、折一折表示1/2。

然后观察、比较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领悟出单位“1”不仅仅可以是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还可以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

达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

(二)引导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掌握对事物本质进行归纳总结的方法。

学生在在动手操作、比较之后归纳出了单位“1”也可以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

让学生进行2次操作体会由于分的份数不同,取的份数不同,产生的分数也不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分数的意义概括出: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分数的意义》评课稿优秀4篇

《分数的意义》评课稿优秀4篇

(必备)《分数的意义》评课稿优秀4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评课稿,评课是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发展,推进教师专业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

优秀的评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分数的意义》评课稿优秀,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分数的意义》评课稿优秀1那天,我校开展数学教研活动,由六(1)班的黎良立老师给我们上《分数除法的意义和分数除以整数》这节课。

听了这节课,我感触良多,下面就这节课谈谈本人的一些粗浅看法: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掌握了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上进行的,我认为最突出的地方也就是最成功的地方在于能从课题出发,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的教学模式,以设疑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探究新知中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可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计算,发散学生的思维,小组讨论交流,总结出计算分数除以整数(零除外)的方法,并小组内试举简单的.例子试算,然后小组汇报方法,学生分别说出了计算方法,然后老师再出示习题,用自己总结的方法去计算,在汇报计算中又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最后总结出分数除以整数(零除外)的最通用的方法。

整个探究新知的过程都是有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来完成的,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足之处:1、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学习分数除法的意义这部分用的时间过多,导致后面的学习内容无法完成。

2、应该板书出分数除法的意义和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分数的意义》评课稿优秀2优点一:课堂伊始,崔老师轻松的让学生知道了“1”不仅可以是一个物体还可以指一些物体;用查预习,我争先的方式查1/4的表示意义,这句话就像一颗小石子扔进了平静的水面,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为各个层次的学生留足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这个有弹性的预设,让学生生成了很多精彩,教师引领学生对单位“1”的认识走向清晰,也正是这样的过程,自然而又巧妙地诠释了本节课的第一个重难点。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一等奖5篇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一等奖5篇

1、《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分数的产生,理解分数的意义,特别是理解单位“1”、分子、分母的意义,学会用分数描述生活中的事情。

2、培养学生动手操能力和概括能力。

3、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中主动参与,在操作体验中,激发学习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分数的意义,正确认识单位“1”。

教学难点:单位“1”概念的建立。

教学准备:教具:课件、图片,电子白板。

学法指导:引导学生自学、带着问题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活动一:复习导入1、提问:(1)把2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的几个??(2)把1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的几个?(每人分得这个苹果的2/ 1)?活动二:1、关于分数,你知道了分数哪些知识?分数是怎样产生的呢?能说出几个简单的分数吗?2、关于分数,你还想知道什么?设计意图:注意新旧知识的衔接,为建立单位“1”打下基础。

活动三:探究单位“1”是一个物体或一个计量单位的分数初步得出:把一个物体或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我们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活动四:探究单位“1”是许多物体的一个整体。

引导学生说出:原来是把一个物体或一个计量单位看作一个整体,现在是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

练习:举例,然后说出各个例子中的单位“1”。

设计意图:把单位“1”从一个物体过渡到一个整体,初步建立单位“1”概念。

小结:单位“1”可以指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还可以指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

能说说我们生活中哪些物体可以看作单位“1”?设计意图:进一步认识单位“1”,使学生理解单位“1”,不仅可以是一个物体,许多物体也可以看成单位“1”。

为充分理解分数的意义基础。

练习活动五:归纳分数的意义⑴我们学到这里大家能说说什么叫做分数?(同学试着说说)⑵读读书上是怎么说的?⑶课件出示分数的意义:让学生再读一遍。

⒎认识分数的各部分名称同桌同学说分数,说名称。

1“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与评析

1“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与评析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与评析教学内容:人教版九义教材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85-89页。

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及观察比较在复习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并用分数表示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生活中也可以把许多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并用分数表示。

2.理解分数的意义及单位“1”的含义,并进一步掌握分子、分母的含义。

会用分数表示生活中的事物。

3.通过归纳、整理、概括出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

通过动手“折一折”“画一画”“摆一摆”等实践活动渗透认识来源于实践的思想。

4.通过一系列数学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5.确数学来源于生活实践从而受到唯物主义的教育,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和概括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和概括分数的意义及分数的内部联系。

(评析:教师能以学已有的知识为基础,确立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

并能从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出发,结合学习内容,全面、具体的将各项目标落实到了实处。

从目标来看教师理解了新课标的要求。

制定的教学目标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

)教学关键: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参与动手实践及合作交流等多种方式方法来学习数学,使学生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本节课理解分数的意义及单位“1”的概念是学习的重点,为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始终引导学生在观察与实践中发现数学,并引导学生观察分数与整体的内部联系。

使学生真正认识分数、理解分数,为以后学习分数应用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过程:结合新课标和学生发展的需要设计以下四个教学环节:创设情境,激情导入——感受新知,操作探究——层次练习,应用拓展——总结回顾,升华延伸。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趣1.出示课件(一段动画片,学生春游的情景。

),引导学生观察,并用数字描述你所看见的图像。

引导学生说出几个整数。

老师适时板书一组整数。

2.组织学生测量身高,汇报测量结果。

分数的意义优秀教学设计及反思

分数的意义优秀教学设计及反思

分数的意义优秀教学设计及反思分数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经常接触到的知识点之一,也是数学中的重要内容。

合理设计分数的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分数的概念和特性,使其能够在实际问题中熟练地运用分数。

本文将从教学设计、实施和反思三个方面来探讨分数的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的设定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例如:(1)了解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2)掌握分数的相等性和大小比较;(3)能够将分数化简为最简形式;(4)能够进行简单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5)能够将分数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2. 教学内容的选择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例如:(1)分数的基本概念和特性;(2)分数的表示方法和读法;(3)分数的相等性和大小比较;(4)分数的化简与扩展;(5)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6)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教学方法的设计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多种适合的教学方法,如讲解、示范、讨论、实践等。

例如:(1)通过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2)通过讨论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分数的相等性和大小比较;(3)通过实践和探究,让学生学会将分数化简为最简形式;(4)通过练习和游戏,培养学生熟练进行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5)通过实际问题和探究活动,让学生感受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教学资源的准备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准备相应的教学资源。

例如:(1)教学课件,包括分数的概念解释、表示方法、大小比较等;(2)教学示例,包括分数的相等性、比较大小、化简等;(3)教学练习,包括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4)实际问题的案例和探究活动的指导材料。

二、教学实施1. 教学环节的设计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合理安排教学环节,确保教学的顺序和连贯性。

例如:(1)导入环节:通过引入实际问题或教学视频,激发学生对分数的兴趣和探究欲望;(2)概念讲解: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介绍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3)练习演练:通过教师的示范和学生的练习,巩固学生对分数相等性和大小比较的掌握;(4)化简与扩展:通过实践和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掌握分数的化简和扩展方法;(5)运算练习:通过练习和游戏,让学生掌握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方法;(6)应用拓展:通过实际问题和探究活动,让学生感受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7)总结反思:通过学生的发言和教师的点拨,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与评析教学内容:人教版九义教材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85-89页。

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及观察比较在复习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并用分数表示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生活中也可以把许多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并用分数表示。

2.理解分数的意义及单位“1”的含义,并进一步掌握分子、分母的含义。

会用分数表示生活中的事物。

3.通过归纳、整理、概括出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

通过动手“折一折”“画一画”“摆一摆”等实践活动渗透认识来源于实践的思想。

4.通过一系列数学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5.确数学来源于生活实践从而受到唯物主义的教育,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和概括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和概括分数的意义及分数的内部联系。

(评析:教师能以学已有的知识为基础,确立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

并能从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出发,结合学习内容,全面、具体的将各项目标落实到了实处。

从目标来看教师理解了新课标的要求。

制定的教学目标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

)教学关键: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参与动手实践及合作交流等多种方式方法来学习数学,使学生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本节课理解分数的意义及单位“1”的概念是学习的重点,为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始终引导学生在观察与实践中发现数学,并引导学生观察分数与整体的内部联系。

使学生真正认识分数、理解分数,为以后学习分数应用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过程:结合新课标和学生发展的需要设计以下四个教学环节:创设情境,激情导入——感受新知,操作探究——层次练习,应用拓展——总结回顾,升华延伸。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趣1.出示课件(一段动画片,学生春游的情景。

),引导学生观察,并用数字描述你所看见的图像。

引导学生说出几个整数。

老师适时板书一组整数。

2.组织学生测量身高,汇报测量结果。

老师适时板书一组小数。

3.指出一名学生把一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同学,引导学生思考每个人得到多少苹果。

在学生的汇报中注意引导学生用“平均分”和“谁的”1/2这样的词语进行完整的叙述。

以此使学生从感性上对“整体”这一概念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板书1/2。

4.组织学生观察黑板上每组数的特点。

使学生感受在测量和计算的时候往往得不到一个整数的结果,感知分数的产生。

这里老师及时介绍小数是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的另一种书写形式。

并使学生明确分数完全是为了适应实际需要而产生的从而引出这节课所要探究的内容。

板书――分数的意义。

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操作、观察、提问引出了新课,调动了学生学习新知的积极性,营造使全体学生人人都能参与的学习氛围。

(评析:教师运用课件把学生带入一个熟悉的生活情境,并引导学生对比、观察及动手操作,使学生明确分数是人类在实际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根据需要而产生的。

通过一系活动学生在动手,动口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感受新知、操作探究(一)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分成若干份1.在此阶段教学中打破教材中的束缚,引导学生利用手中任意学具(各种图形的纸卡、线绳、皮尺等)用任意方式(折、剪、画等)创作一个分数,并描述创作过程。

在创作的过程中要给学生充分的创作时间,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的求异性鼓励学生创作出与众不同的作品。

在学生汇报过程中及时引导学生感受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看成一个整体进行“平均分”,及时把不是平均分的图形进行对比,加深学生对平均分的理解。

另外,使学生明确分数是相对于一个整体来说的,因此,必须引导学生说出是“谁的”几分之几。

老师有选择性的把学生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

如:1/4 1/2 1/102.在学生创作及描述后,老师及时引导学生明确什么是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

并让学生举出一些生活中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并得到分数的例子。

3.最后让学生试着说说怎样能得到一个分数。

此时学生对分数的理解仅仅局限于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来说的。

可能说的不规范但是必须要能引导学生说出“平均分”。

(二)把许多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

1.首先组织学生看老师拿出的一包糖、一袋饼干、一盒粉笔等实物。

让学生感受我们可以把许多物体看成一个整体。

并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哪些物体可以看成一个整体并举出例子说明。

在这里教师引导学生不要仅局限于身边的事物,还要放开眼界多举一些数目较大的例子。

2.在学生对把一个物体看成一个整体有了感性认识后,老师演示课件,先出示6个苹果,再把这6个苹果用一个椭圆围上,再将6个苹果平均分成3分。

让学生观察屏幕的变化,并用语言进行描述。

学生在描述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的感知与理解。

从而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整体与分数的关系。

接着让学生观察这6个苹果还能怎样分。

这进而对学生的求异思维、发散思维进行了训练。

3.学生在会分苹果及通过观察、思考,表述后,让学生拿出学具小组合作用任意数量的小塑料片创作不同分数,并说说创作过程。

在学生小组合作的过程中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把每个学生所创作的分数和创作过程在小组内说一说。

教师及时巡视与学生共同座谈与研究参与到学习小组中去,并引导学生注意倾听别人的创作方法,并试着创作与其他同学不同的分数。

最后把每个小组创作的结果提交到班级进行交流,使学生在思想的相互交换中对“把许多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这一概念的理解有所升华。

抽象概括出分数的意义。

在这里课件的运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维持了持久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直处于乐学状态。

(三)明确单位“1”及分数的概念,理解分母分子的含义。

1.老师在学生活动结束后解释什么是单位“1”。

并板书单位“1”。

学生了解了单位“1”的概念后让学生思考“1”为什么用双引号。

这里要求学生能真正理解单位“1”的含义。

区分单位“1”和自然数1的不同之处。

2.学生理解了单位“1”的概念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分数。

从而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并渗透数学概念要准确严密的思想。

接着回忆分数的各部分关系。

让学生说一说当你看到“分母”“分子”时你想到了什么?在数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然后让学生自己说说“分母”“分子”的含义,举例说说你的理解。

这一环节的设计使学生充分理解了分数各部分的关系及分母、分子的含义加深了理解。

3.最后引导学生通读全文,看一看还有哪些不懂之处并画一画重点。

(评析:本环节教师完全打破了教材的束缚,无论在对“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还是“把许多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教师均以学生为主体,选择“任意”学具、采用“任意”方法创作使学生没有任何束缚的情境下想象、设计,使学生的思维不受限制,让学生尽量用自己的力量通过自学、合作、讨论、尝试、总结来完成。

教师能够对学生学习有困难的知识,如“把许多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分”采用抓住其关要素,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优势,进行启发诱导分散难点。

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的全面性,注重利用认知过程去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综合、抽象、概括等各种能力。

)三.层次练习、应用拓展为了使学生能一直保持高昂的学习兴趣,把枯燥的巩固练习变为了有趣的活动。

把奥运会的吉祥物“福娃”的图片用幻灯的形式出示。

并用闯关的方式引导学生练习。

这样学生自然解除了新授后的疲惫期,情绪再次被激情点燃,老师抓住时机引导性练习。

习题的设计紧扣教学重点,围绕目标,做到有练习的层次性、坡度性和多样性。

(一)基本练习1.教科书第88页1、3题。

要求学生用完整的语言回答此题,注意强调谁是谁的几分之几。

2.填空(1)把()平均分成若干分,表示其中的()或()叫做分数。

(2)3/5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份,表示这样()份的数。

(3)把全班学生平均分成6组,一个组的人数是全班人数的()两组人数是全班人数的()。

(4)把15只猴子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这15只猴子的(),这里把()看成了单位“1”。

3.判断(1)把单位“1”分成若干分,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叫做分数。

()(2)1和单位“1”相同。

()(3)把5米布平均分成7分,每分是这些布的5/7。

()(4)如果五(1)班有男生27人,女生20人那么女生占全班人数的20/47。

()巩固分数意义及单位“1”概念的理解。

(二)拓展练习1.看图说分数正理解了分数的含义。

2.一块糖的1/2、二块糖的1/2、四块糖的1/2、六块糖的1/2、八块糖的1/2各是多少,为什么同是1/2,所得的个数却不相同?此题通过学生的练习使学生感受分数与整体的内在联系与变化,感受单位“1”不同所得到的分数表示的量也不同。

(评析:练习有层次性、针对性及多样性,不论是基础概念还是拓展都注重了对学生发散思维的训练,并通过练习进一步渗透了分数与整体的内部联系。

)五、总结回顾、升华延伸引导学生回顾本课学习内容,说一说有哪些收获?总结本节教学重点,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留下清晰深刻的印象。

引导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渗透知识来源于实践的思想。

(总评:《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教师能够从学情出发,找到了新知与旧知的链接点,并未根据教材的狭隘操作方式,而是积极挖掘,为学生创设思维的探索空间。

整个过程的展开条理清楚、层次分明、主次恰当。

用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反馈,主动总结的办法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教师借助现代教育媒体手段分散学生学习的难点,即“把许多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然后进行创作、演示、总结,使学生对单位“1”的认识不断得到深化。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与评析王金平抚顺县上马乡下马希望小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