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高二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D卷(考试)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武昌区2023~2024学年度高二年级期末质量检测语文(答案在最后)命题单位:武昌区教研培训中心考试时间:2024年6月27日本试卷共10页,23题。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作品是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形式固定的智力成果。
判断人工智能创作物是否具有可版权性,绕不开对独创性概念的理解:若人工智能创作物不具有独创性,又谈何可版权性呢!关于人工智能创作物版权问题的思考,可以从两个层面展开:首先考虑人工智能创作物是否符合独创性标准的要求,而使其可被视为作品;其次,在前一问题的基础上继续考虑智能作品的归属问题,即究竟是将作品权利归属于人工智能设计者,还是所有者,抑或是使用者,甚或突破性地赋予人工智能这一新的主体。
现有理论在独创性的理解上并不一致:或强调独创性是作者思想、情感、个性的反映,即从作者权角度去理解独创性;或直接从“独立创作”和“稍许的创造性”两个内涵来理解独创性;或主张仅需要关注结果而非过程,只要作品在客观上的表达并非“必然如此”即可。
对于这些不同的理解,在人工智能语境下,核心问题在于是否仅仅采取客观标准即可。
换言之,当人工智能创作物在表现形式上同人类创作作品完全一致,以至于如果该作品是由人类创作完成,则毫无疑问可以被授予版权时,我们是否根本无需考虑该作品的创作者是人工智能还是自然人的问题。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人教版高二全册物理试题
2014-2015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高二〔下〕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一小题4分,总分为40分〕1.1966年曾在地球的上空完成了以牛顿第二定律为根底的测定质量的实验.实验时,用宇宙飞船〔质量为m〕去接触正在轨道上运行的火箭〔质量为m x,发动机已熄火〕,如下列图.接触以后,开动飞船尾部的推进器,使飞船和火箭共同加速,推进器的平均推力为F,开动时间△t,测出飞船和火箭的速度变化是△v,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A.火箭质量m x应为B.宇宙飞船的质量m应为C.推力F越大,就越大,且与F成正比D.推力F通过飞船传递给火箭,所以飞船对火箭的弹力大小应为F2.有一条南北流向的大河,两岸平直,河水均匀流动、流速恒为v,假设驾着小船渡河,先从东岸到西岸,行驶路线始终与河岸垂直,后从西岸回到东岸,船头指向始终与河岸垂直.先、后两次所用时间的比值为n,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大小为〔〕A.B.C.D.3.有一种“傻瓜〞相机的曝光时间〔快门从打开到关闭的时间〕是固定不变的,为了估测相机的曝光时间,有两位同学做了如下实验:他们选择了一面贴了瓷砖的竖直墙面,一位同学从墙面上A点正上方距离A点1.5m处的窗口让一个小石子自由落下,另一位同学在小石子下落通过A点以后按动快门对小石子拍照,由于小石子的运动,它在照片上留下了一条模糊的径迹CD,他们测得竖直墙面上每块瓷砖的高度为6cm,取g=10m/s2,如此该相机的曝光时间约为〔〕A. 0.01s B. 0.02s C. 0.05s D. 0.1s4.起重机的钢索将重物由地面吊到空中某个高度,其速度图象如下列图,如此钢索拉力的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可能为〔〕A.B.C.D.5.将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球a,b用细线相连后,两用细线悬挂于O点,如下列图,用力F 拉小球b,使两个小球都处于静止状态,且保持细线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7°,如此力F在各种可能的方向中,最小值为〔〕A.mg B.mg C.mg D.mg6.如图甲所示,在木箱内粗糙斜面上静止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木箱竖直向上运动的速度v与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物体始终相对斜面静止,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和摩擦力分别为F N和F f,如此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A.在0﹣t1时间内,F N增大,F f减小B.在0﹣t1时间内,F N减小,F f增大C.在t1﹣t2时间内,F N增大,F f增大D.在t1﹣t2时间内,F N减小,F f减小7.如下列图,两一样小球a,b用轻弹簧A,B连接并悬挂在天花板上保持静止,水平力F 作用在a上并缓慢拉a,当B与竖直方向夹角为60°时,A、B伸长量刚好一样,假设A,B 的劲度系数分别为k1、k2,如此如下判断正确的答案是〔〕A.=B.=C.撤去F的瞬间,a球的加速度大小为2gD.撤去F的瞬间,a球的加速度为零8.如下列图,地球和行星J在同一平面内同向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行星J的公转轨道半径小于地球公转轨道半径,地球和太阳中心的连线与地球和行星的连线所夹的角叫地球对该行星的观察视角〔简称视角〕.当行星处于最大视角时是地球上的天文爱好者观察该行星的最优时期.地球的轨道半径为R,运转周期为T〔即一年〕,行星J的最大视角为θ〔单位是弧度〕,引力常量为G,如此〔〕A.行星J的公转周期小于TB.行星J的公转轨道半径为RcosθC.太阳质量为M=D.行星J相邻两次处于最大视角的时间间隔可能为△t=9.2012年7月26日,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借助于智利的甚大望远镜,观测到了一组双星系统,它们绕两者连线上的某点O做匀速圆周运动,如下列图.此双星系统中体积较小成员能“吸食〞另一颗体积较大星体外表物质,达到质量转移的目的,假设在演变的过程中两者球心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如此在最初演变的过程中〔〕A.它们做圆周运动的万有引力保持不变B.它们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不变C.体积较大星体圆周运动轨迹半径变大,线速度也变大D.体积较大星体圆周运动轨迹半径变大,线速度变小10.如图甲所示,轻杆一端与质量为1kg,可视为质点的小球相连,另一端可绕光滑固定轴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即使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经最高点时开始计时,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小球的水平分速度v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A、B、C三点分别是图线与纵轴、横轴的交点,图线上第一周期内的最低点,该三点的纵坐标分别是1、0、﹣5,g取10m/s2,不计空气阻力.如下说法中正确的答案是〔〕A.小球经最高点时,杆对它的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上B.轻杆的长度为1.2mC.曲线AB段与坐标轴所围图形的面积为0.6mD. B点对应时刻小球的速度为3m/s二、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局部,第11题-第15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应作答,第16题-第1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须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规定的区域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11.如下列图为阿特武德机的示意图,它是早期测量重力加速度的装置,由英国数学家和物理学家阿特武德于1784年制成.他将质量一样的重物用细绳连接后〔用M表示一个重物的质量〕,跨过光滑的轻质滑轮,且重物处于静止状态.再在一个重物上附加一质量为m的小重物,这时,由于小重物的重力而使系统做初速度为零的缓慢加速运动并测出加速度,完成一次实验后,换用不同质量的小重物,重复实验,测出不同m时系统的加速度.〔1〕假设选定如图甲左侧物块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过程进展测量,如此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A.小重物的质量mB.绳子的长度C.重物下落的距离与下落这段距离所用的时间〔2〕经过屡次重复实验,得到多组a、m数据,作出﹣图象〔各物理量均为国际单位制单位〕,如图乙所示,该图象斜率为k,纵轴截距为L,如此可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并可求出重物质量M=.12.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滑块验证“动能定理〞.他们在实验室组装了一套如图1所示的装置,另外他们还找到了打点计时器所用的学生电源、假设干导线、电键、复写纸、纸带以与细沙、假设干薄木板,当滑块连接上纸带,用细线通过滑轮挂上空的小沙桶时,释放小桶,滑块处于静止状态,假设你是小组中的一位成员,要完成该项实验,如此:〔1〕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2〕实验时为了保证滑块受到的合力与沙和沙桶的总重力大小根本相等,沙和沙桶的总质量应满足的实验条件是,实验时首先要做的步骤是.〔3〕在〔2〕的根底上,实验小组用天平移出滑块的质量为M,往沙桶中装入适量的细沙,用天平称出此时沙和沙桶的总质量为m,让沙桶带动滑块加速运动,用打点计时器记录其运动情况,得到如图2的清晰纸带,计时器打点周期为T,在纸带上间距较大处开始每两个间隔取一个计数点,标记为1、2、3、4、5、6,测出相邻两个计数点的间距,分别表示为x1、x2、x3、x4、x5,为了验证此实验从打计数点2到打计数点5的过程中动能定理是否成立,需要根据测量结果打这两点时滑块的速度v2和v3,进而计算出打这两点时的动能,计算表达式为:v2=,v3=〔用题中或图中的字母表示〕本实验最终要验证的数学表达式为.13.某航空母舰甲板上的飞机跑道是水平的,并装有帮助飞机起飞的弹射系统,某型号飞机在该跑道上加速时能产生的最大加速度为5.0m/s2,当飞机的速度达到50m/s时才能离开航空母舰起飞,问:〔1〕假设航空母舰处于静止状态,要求该飞机加速160m后起飞,弹射系统给飞机提供的初速度至少多大?〔2〕假设航空母舰处于静止状态且不使用弹射系统,要求该飞机仍能从此舰上安全起飞,用来加速的跑道至少应多长?〔3〕假设航空母舰甲板上用来加速的跑道长为160m,在不使用弹射系统时,为使飞机仍能从此舰上正常起飞,如此航空母舰沿飞机起飞方向匀速航行的速度至少多大?14.如下列图,一质量不计的细线跨过无摩擦的轻质小定滑轮O,一端与质量为m的重物相连,圆环套在固定的、光滑的竖直杆上,另一端与质量为4m的重物相连,竖直杆上有A、B、C三点,且B为A、C的中点,AO与竖直杆的夹角θ=53°,B点与滑轮O在同一水平线上,滑轮与竖直杆相距为L,重力加速度为g,设直杆和细线都足够长,圆环和重物运动过程中不会与其他物体相碰,现将圆环从A点无初速释放〔sin53°=0.8,cos53°=0.6〕,求:〔1〕重物下降到最低点时圆环的速度大小v1为多少?〔2〕圆环下滑到C点时的速度大小v1为多少?15.如图,小球沿光滑的斜轨道下滑至光滑水平轨道末端时,光电装置被触动,控制电路会使中空圆柱体转筒立刻以某一角速度匀速持续转动起来,轨道末端与转筒左侧的距离为L=1.6m,且与转筒侧壁上的小孔甲的高度差为h1=0.8m,侧壁上另一小孔乙和甲在同一竖直线上,且甲、乙两孔中心相距h2=1.0m,开始时转筒静止,且甲、乙小孔都正对着轨道方向,现让一小球从斜轨上某处无初速度滑下,正好能进入甲小孔并恰好从乙小孔穿出〔小孔比小球略大,小球视为质点,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求〔1〕小球从斜轨上释放时的高度H;〔2〕转筒的底面半径R;〔3〕转筒的角速度ω.选考题:共20分,请考生从给出的第16、17、18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并用2B铅笔咋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2024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质检数学试题(解析版)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高二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集合03xA x x =< − ,集合(){}3log11B x x =−<,则A B ∪=( )A.{}03x x << B.{}13x x << C.{}04x x << D.{}14x x <<【答案】C 【解析】【分析】由分式不等式的求解方法求集合A ,再由对数函数的性质解不等式求得集合B ,结合并集的概念即可得答案.【详解】因为(){}{}3003A x x x x x =−<=<<,(){}{}{}3log1101314B x x x x x x =−<=<−<=<<, 因此,{}04A Bx x ∪=<<.故选:C.2.设0,0a b >>,则“()lg 0a b +>”是“()lg 0ab >”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B 【解析】【分析】将对数不等式进行等价变换,结合0a >,0b >,可判断a b +,ab 的取值范围,从而判断()lg a b +与()lg ab 的关系.【详解】因为lg (aa +bb )>0⇔lg (aa +bb )>lg1⇔aa +bb >1,又0,0a b >>, 所以aa +bb ≥2√aabb >1,当且仅当a b =时取等号,即14ab >, 又lg (aabb )>0⇔lg (aabb )>lg1⇔aabb >1, 所以14ab >不能推出1ab >,所以()lg 0a b +>是()lg 0ab >的不充分条件;又aabb >1⇒aabb >14,所以()lg 0a b +>是()lg 0ab >的必要条件, 所以()lg 0a b +>是()lg 0ab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故选:B.3. 若随机变量(),0.4X B n ,且() 1.2D X =,则()4P X =的值为( )A. 420.4×B. 430.4×C. 420.6×D. 430.6×【答案】B 【解析】【分析】根据二项分布求方差公式得到方程,求出5n =,从而得到()4P X =.【详解】由题意得()0.410.4 1.2n ×−=,解得5n =, ()()44454C 0.410.430.4P X ==⨯-=⨯.故选:B4. 某人研究中学生的性别与成绩、视力、智商、阅读量这4个变量的关系,随机抽查了52名中学生,得到统计数据如表1至表4,则与性别有关联的可能性最大的变量是( ) 表1表2视力 性别 好 差 总计男 4 16 20 女 12 20 32 总计163652表3智商 性别 偏高 正常 总计男 8 12 20 女 8 24 32 总计 163652表4阅读量 性别 丰富 不丰富 总计男 14 6 20 女 2 30 32 总计 163652A. 成绩B. 视力C. 智商D. 阅读量【答案】D 【解析】【分析】根据公式()()()()()22n ad bc K a b c d a c b d −=++++分别计算得观察值,比较大小即可得结果.【详解】根据公式()()()()()22n ad bc K a b c d a c b d −=++++分别计算得: A.2252(6221014):0.00916363220A K×−×≈×××;2252(4201216): 1.76916363220B K×−×≈×××;2252(824812): 1.316363220C K ×−×=≈×××;2252(143062):23.4816363220D K ×−×=≈×××选项D 的值最大,所以与性别有关联的可能性最大,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独立性检验的应用,意在考查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 5. 已知0,0x y >>,且满足341x y+=,则( ) A. xy 的最小值为48 B. xy 的最小值为148 C. xy 最大值为48 D. xy 的最大值为148【答案】A 【解析】【分析】对给定式子合理变形,再利用基本不等式求解即可.【详解】由题意得234()xy xy x y =+,所以2291624()xy xy x y xy=++,所以9162424y x xy x y =++≥+=48, 当且仅当916yxx y=时取等,此时6,8x y ==,故A 正确. 故选:A6. 定义“等方差数列”: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的平方与它的前一项的平方的差都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方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该数列的方公差.设数列{}n a 是由正数组成的等方差数列,且方公差为2,135a =,则数列11n n a a ++的前n 项和n S =( )A.B.C.1−D.1−【答案】A 【解析】【分析】借助所给新定义与等差数列定义可得数列{}n a 通项公式,再利用裂项相消法计算即可得解.【详解】由题意可得2212n n a a +−=,则数列{}2n a 是以21a 为首项,2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则()22121n a a n =+−,由135a =,故()22131213125a a =+−=,即11a =(负值舍去), 故()212121n a n n =+−=−,故na =的的则11n n a a +=+12,故12nS =−++ . 故选:A.7. 某医院要派2名男医生和4名女医生去A ,B ,C 三个地方义诊,每位医生都必须选择1个地方义诊.要求A ,B ,C 每个地方至少有一名医生,且都要有女医生,同时男医生甲不去A 地,则不同的安排方案为( ) A. 120种 B. 144种 C. 168种 D. 216种【答案】D 【解析】【分析】先求出2名男医生到3地的可能结果,再安排4名女医生,结合分步乘法计数原理计算即可求解. 【详解】设2名男医生分别为甲、乙, 若乙去A ,则甲可能去B 或C ,有2种结果; 若乙去B ,则甲可能去B 或C ,有2种结果; 若乙去C ,则甲可能去B 或C ,有2种结果, 共有6种结果;将4名女医生分配到A ,B ,C 三个地方,分为211三组,可能的结果有21342322C C A 36A =种, 所以满足题意的有636216×=种结果. 故选:D8. 已知定义在R 上的函数()()2e x axf x x a −+=∈R ,设()f x 的极大值和极小值分别为,m n ,则mn 的取值范围是( ) A. e ,2−∞−B.1,2e −∞−C. e ,02−D. 1,02e−【答案】B 【解析】【分析】求出函数的导数,利用导数求出,m n ,结合韦达定理用a 表示mn ,再求出指数函数的值域得解. 【详解】()()()22222e e 21e −+−+−+′′=+−++=−+xaxx ax x ax f x x ax x x ax ,令()221g x x ax =−++,显然函数()g x 的图象开口向下,且()01g =, 则函数()g x 有两个异号零点12,x x ,不妨设120x x <<,有12121,22+==−ax x x x , 而2e 0xax−+>恒成立,则当1x x <或2x x >时,()0f x ′<,当12x x x <<时,()0f x '>,因此函数()f x 在()1,x −∞,()2,x +∞上单调递减,在()12,x x 上单调递增, 又当0x <时,()0f x <恒成立,当0x >时,()0f x >恒成立,且()00f =, 于是()f x 的最大值()22222e −+==x ax m f x x ,最小值()21111e−+=x ax nf x x ,于是()()()222221212121121241212e12e e −−+++−++++===−a x x ax ax x x a x x x x mn x x x x ,由a ∈R ,得[)211,4a −∈−+∞,2141e ,e − ∈+∞ a ,则2141e ,212e − ∈−∞−− a , 所以mn 的取值范围是1,2e−∞−. 故选:B.【点睛】方法点睛:导函数中常用的两种常用的转化方法:一是利用导数研究含参函数的单调性,常化为不等式恒成立问题.注意分类讨论与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二是函数的零点、不等式证明常转化为函数的单调性、极(最)值问题处理.二、多选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部分选对的得部分分,有选错的得0分.9. 已知变量x 和变量y 的一组成对样本数据(),i i x y (1,2,,i n =⋅⋅⋅)的散点落在一条直线附近,11ni i x x n ==∑,11ni i y y n ==∑,相关系数为r ,线性回归方程为ˆˆˆybx a =+,则( )参考公式:r =,()()()121ˆniii nii x x y y bx x ==−−=−∑∑.A. 当r 越大时,成对样本数据的线性相关程度越强B. 当0r >时,ˆ0b> C. 当1n x x +=,1n y y +=时,成对样本数据(),i i x y (1,2,,,1i n n =⋅⋅⋅+)的相关系数r ′满足r r ′= D. 当1n x x +=,1n y y +=时,成对样本数据(),i i x y (1,2,,,1i n n =⋅⋅⋅+)的线性回归方程ˆˆˆydx c =+满足ˆˆdb = 【答案】BCD 【解析】【分析】根据线性相关、相关系数、线性回归方程等知识,对选项逐一分析,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对于A ,当r 越接近1时,成对样本数据的线性相关程度越强,故A 错误;对于B ,当0r >时,成对样本数据正相关,相关系数r 与符号ˆb相同,则ˆ0b >,故B 正确; 对于C ,当1n x x +=,1n y y +=时,将这组数据添加后,,x y 不变,故相关系数r 的表达式中的分子和分母均不变,故C 正确;对于D ,当1n x x +=,1n y y +=时,将这组数据添加后,,x y 不变,故线性回归方程中的斜率的表达式中的分子和分母均不变,所以ˆˆdb =,故D 正确; 综上所述,正确的有B 、C 、D. 故选:BCD.10. 已知(),,a b c a b c <<∈R ,且230a b c ++=,则( ) A. 0<<a c B. ,a c ∃使得22250a c −= C. a c +可能大于0 D.212b c a c +<−+ 【答案】AD 【解析】【分析】对于A ,据已知条件变形即可证明;对于B ,根据已知得50a c +>,得05ac >−>,即可证明;对于C ,据已知条件变形即可证明;对于D ,将条件变形为()2a c b c +=−+,再利用0ca c<+即可证明结论.【详解】对于A ,由a b c <<及230a b c ++=, 得623230a a a a a b c =++<++=,所以a<0, 又023236a b c c c c c =++<++=,所以0c >,A 正确;对于B ,由a b c <<及230a b c ++=,得230a c c ++>,所以50a c +>,得05ac >−>, 所以2225a c >,得22250a c −<,B 错误; 对于C ,由abc <<及230a b c ++=,得33230a c a b c +<++=,所以0a c +<, C 错误.对于D ,由230a b c ++=,得()2a c b c +=−+,所以212b c b c c b c c ca c a c a c a c a c++++==+=−++++++. 因0a c +<,0c >,所以0ca c<+,所以212b c a c +<−+,D 正确. 故选:AD.11. 冒泡排序是一种计算机科学领域的较简单的排序算法,其基本思想是:通过对待排序序列{}12,,,n x x x …从左往右,依次对相邻两个元素{}()1,1,2,,1k k x x k n +=…−比较大小,若1k k x x +>,则交换两个数的位置,使值较大的元素逐渐从左移向右,就如水底下的气泡一样逐渐向上冒,重复以上过程直到序列中所有数都是按照从小到大排列为止.例如:对于序列{}2,1,4,3进行冒泡排序,首先比较{}2,1,需要交换1次位置,得到新序列{}1,2,4,3,然后比较{}2,4,无需交换位置,最后比较{}4,3,又需要交换1次位置,得到新序列{}1,2,3,4最终完成了冒泡排序,同样地,序列{}1,4,2,3需要依次交换{}{}4,2,4,3完成冒泡排序.因此,{}2,1,4,3和{}1,4,2,3均是交换2次的序列.现在对任一个包含n 个不等实数的序列进行冒泡排序()3n ≥,设在冒泡排序中序列需要交换的最大次数为n a ,只需要交换1次的序列个数为n b ,只需要交换2次的序列个数为n c ,则( ) A. 序列{}2,7,1,8是需要交换3次的序列B. ()12n n n a −=为C. 1n b n =−D. 59c =【答案】BCD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不妨设序列的n 个元素为1,2,3,n ,由题意可判断A 中序列交换次数;再根据等差数列前项和公式即可判断B ;得出只要交换1次的序列的特征即可判断C ;利用累加法求出通项公式即可判断D.【详解】对A ,序列{}2,7,1,8,比较{}2,7,无需交换位置,比较{}7,1,需要交换1次位置,得到新序列{}2,1,7,8,比较{}7,8,无需交换位置,最后比较{}2,1,需要交换1次位置,得到新序列{}1,2,7,8,完成冒泡排序,共需要交换2次,故A 错误;对B ,不妨设序列的n 个元素为1,2,3,n ,交换次数最多的序列为{},1,2,1n n − , 将元素n 冒泡到最右侧,需交换次1n −次, 将元素n -1冒泡到最右侧,需交换次2n −次,,故共需要()()()()()1111122122n n n n n n −+−−−+−+++==,即最大交换次数()12n n n a −=,故正确;对C ,只要交换1次的序列是将{}1,2,3,n 中的任意相邻两个数字调换位置的序列,故有1n −个这样的序列,即1n b n =−,故C 正确;对D ,当n 个元素的序列顺序确定后,将元素n +1添加进原序列, 使得新序列(共n +1个元素)交换次数也是2, 则元素n +1在新序列的位置只能是最后三个位置, 若元素n +1在新序列的最后一个位置,则不会增加交换次数,故原序列交换次数为2(这样的序列有n c 个), 若元素n +1在新序列的倒数第二个位置,则会增加1次交换, 故原序列交换次数为1(这样的序列有个1n b n =−), 若元素n +1在新序列的倒数第三个位置,则会增加2次交换,故原序列交换次数为0(这样的序列有1个),因此,111n n n c c n c n ++−++,所以5432479c c c c =+=+=+,显然20c =, 所以59c =,故D 正确. 故选:BCD.【点睛】关键点点睛:在解与数列新定义相关的题目时,理解新定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三、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2. 若函数()()ln ,ex xf x f x =′为()f x 的导函数,则()1f ′的值为______. 【答案】1e##1e − 【解析】【分析】首先求导函数,然后结合导函数的运算法则整理计算即可求得最终结果.【详解】因为()211e ln ln e e x x x x x x x f x −−==′,所以()11ln1111e ef− ′ ==.故答案为:1e. 13. ()62x x y −+的展开式中53x y 的系数为______.(用数字作答) 【答案】60− 【解析】【分析】根据二项式展开式有关知识求得正确答案. 【详解】因为()25323··x y xx y=,而()62x x y −+表示6个因式相乘,在6个因式中,有2个选2x ,1个x −,3个选y所以()62x x y −+的展开式中含有53x y 项为()()222133643C ?C ?C x x y −, 所以()62x x y −+中含有53x y 项的系数为()213643C ?C ?1?C 60−=−. 故答案为:60−.14. 设,A B 是一个随机试验中的两个事件,且117(),(),()3412P A P B P AB AB ==+=,则()P A B =∣______. 【答案】13【解析】【分析】根据对立事件的概率与互斥事件的概率计算公式求解即可.【详解】因为11(),()34P A P B ==,故()()23,34P A P B ==,因为,AB AB 互斥,所以()0P ABAB =, 所以()()()B P P A AB AB B P A ++=()()()()P B P AB P A P AB =−+−()21234P AB =+− ()11721212P AB =−=, 解得()16P AB =,所以()()()()()()11146|134P AB P B P AB P AB P B P B −−====. 故答案为:13.四、解答题:本题共5小题,共77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 已知集合402x M x x−=≥ −,非空集合{123}N x m x m =−<<−∣, (1)若3m =时,求M N ∩;(2)是否存在实数m ,使得R x M ∈ 是R x N ∈ 必要不充分条件?若存在,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若不恶在,请说朋理由.【答案】(1){23}∣∩=<<M N xx (2)存在,72m >的【解析】【分析】(1)由分式不等式化简{24}M xx =<≤∣,即可由交集的定义求解, (2)将问题转化为M ⫋N ,即可列不等式求解. 【小问1详解】 集合40{24}2x M xx x x−=≥=<≤ −∣ 当3m =时,非空集合{23}N x x −<<∣ {23}M N x x ∴∩=<<∣【小问2详解】假设存在实数m ,使得R x M ∈ 是R x N ∈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则R N ⫋R M ,即M ⫋N ,则�2mm −3>41−mm ≤2,解得72m >.故存在实数72m >,使得R x M ∈ 是R x N ∈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16. 树人中学对某次高三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进行统计,从全体考生中随机抽取48名学生的数学成绩()x 和物理成绩()y ,得到一些统计数据:484811115280,,6i i i i x y ===∑∑,其中,i i x y 分别表示这48名同学的数学成绩和物理成绩,1,2,,48,i y = 与x 的相关系数0.77r =. (1)求y 关于x 的线性回归方程;(2)从概率统计规律看,本次考试该校高三学生的物理成绩ξ服从正态分布()2,N µσ,用样本平均数y作为µ的估计值,用样本方差2s 作为2σ的估计值.试求该校高三共1000名考生中,物理成绩位于区间()63.05,95.9的人数Z 的数学期望.附:①回归方程ˆˆˆy a bx=+中:()()()121ˆˆˆ,niii nii x x y y b ay bx x x ==−−==−−∑∑②相关系数r =③若()2,N ηµσ,则()()0.68,220.95P P µσηµσµσηµσ−≤≤+≈−≤≤+≈④48221110.9548i i y y =−=≈∑ 【答案】(1)0.4227.8ˆyx +(2)815 【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利用公式,求得ˆ0.42b=,得到ˆ27.8a =,即可得到回归方程; (2)根据题意,得到()74,120N η∼,求得(63.0595.9)0.815P η<<=,结合正态分布()74,120Z N ∼,得到()815E Z =,即可求解.【小问1详解】解:由题中数据可得,48481111110,744848i i i i x x y y =====∑∑,由480.77x x y y r−−,可得60.770.411ˆ2b =×=, 可得8ˆ741100.4227.a=−×=,所以回归方程为0.4227.8ˆy x +.【小问2详解】解:由()48482222111174,1204848i i i i y s y y y y ====−=−=∑∑,所以()74,120N η∼, 10.95≈,所以(63.0584.95)0.68,(52.195.9)0.95P P ηη<<=<<=, 所以0.680.95(63.0595.9)0.8152P η+<<==, 因为()1000,0.815ZB ∼,所以()10000.815815E Z =×=, 所以物理成绩位于区间()63.05,95.95的人数Z 的数学期望为815.17. 已知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利为25,6,45n S a S ==,数列{}n b 的前n 项和为()1312nnT =−. (1)求数列{}n a 和{}n b 的通项公式;(2)设数列{}n c 满足20,21,N ,2,N n n n k k c b n k k ∗∗ =−∈ = =∈ ,求()*1222121n n n a c a c a c n −+++∈N . 【答案】(1)3n a n =,13n n b −=(2)1333n n +−− 【解析】【分析】(1)设出公差,由等差数列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基本量计算得到方程,求出首项和公差,得到通项公式,再利用11,1,2n n n S n b S S n −= = −≥ 求出{}n b 的通项公式;(2)变形得到()11222121333213nn n n n a c a c a c n −−+++=+⋅++− ,错位相减法求和,【小问1详解】设{}n a 的公差为d ,由题设得11651045a d a d +=+= ,解得13,3a d ==,所以3n a n =, 当2n ≥时,11113,1n n n n b T T b T −−=−===,也符合上式,所以13n n b −=;【小问2详解】20,21,N ,2,N n nn k k c b n k k ∗∗ =−∈= =∈ , ()1222121113090321n n n n n a c a c a c b b n b −−+++=+++++−()()113321n n b b n b −=+++− ()1333213n n n −+⋅++− ,记()1333213nn W n −+⋅++− ①,则()()121333233213n n W n n −−=+⋅++−+− ②,②-①得,()()()11613232323213212322313n n n n n W n n n −−−=+⋅++⋅−−=+−−=⋅−−− ,故1333n W n +−−,所以11222121333n n n n a c a c a c n +−+++=−−18. (1)如图,在一条无限长的轨道上,一个质点在随机外力的作用下,从位置0出发,每次向左或向右移动一个单位的概率都为12,设移动n 次后质点位于位置n X .(i )求随机变量4X 的概率分布列及()4E X ; (ii )求()n E X ;(2)若轨道上只有0,1,2,n …这1n +个位置,质点向左或右移动一个单位的概率都为12,若在0处,则只能向右移动;现有一个质点从0出发,求它首次移动到n 的次数的期望.【答案】(1)(i )分布列见解析,0;(ii )0;(2)2n . 【解析】【分析】(1)由题意分析出随机变量4X 可能取值,根据独立重复试验概率公式计算相应的概率,从而得出分布列;质点向右移动的次数设为随机变量Y ,则Y 服从二项分布,则随机变量n X 可以用Y 表示,从而求得()n E X ;(2)根据题意先设首次从k 到n 的步数期望为k a ,从而得出101221+−=+=+−k k a a a k k a ,再由1(21)−=+∑n k k 求和,由0na=可得20a n =.【详解】(1)(i )4X 可能取值为4,2,0,2,4−−,()44114216P X =−==, ()131441112C 224P X =−==,.()222441130C 228P X ===,()313441112C 224P X ===, ()44114216P X ===, 所以随机变量4X 的分布列为:()()()4113114202401648416E X ∴=×−+×−+×+×+×=; (ii )设质点n 次移动中向右移动的次数为Y ,显然每移动一次的概率为12,则1,2Y B n∼, ()2n X Y n Y Y n =−−=−,所以()()12202n E X E Y n n n =−=××−=.(2)设首次从k 到n 的步数期望为k a ,则有()()11111122k k k a a a +−=+++,所以112k k k k a a a a +−−=−+,可得1012k k a a k a a +−=+−.又小球在0处,只能向前移动到1,则有011a a −=, 所以1200(21)n n k a a k n −=−=+=∑,又有0n a =,则20a n =.【点睛】关键点点睛:(1)关键是分析出该问题属于独立重复试验,分析求解即可;(2)关键是设首次从k 到n 的步数期望为k a ,从而构造出1012k k a a k a a +−=+−,分析出011a a −=且0n a =,即可求解. 19. 已知函数()1ex x f x +=. (1)求函数()f x 的单调区间;(2)证明()0,x ∈+∞时,12e e ln x x x x f x x −− −≥⋅;(3)若对于任意的()0,x ∈+∞,关于x 的不等式22e 2ln x mx x x x −≥−−恒成立,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答案】(1)增区间为(),0∞−,减区间为[)0,∞+ (2)证明见解析 (3)1,2−∞【解析】【分析】(1)求出导函数,再根据导函数正负求出单调区间即可;(2)证明不等式转化为等价条件,同构为一个函数再根据函数单调性证明.; (3)分类情况讨论转化恒成立问题求参. 【小问1详解】()()()2e 1e e ex x x x x x f x −+−==′, 当0x <时,()0f x ′>;当0x >时,()0f x ′<,()f x ∴的增区间为(),0∞−,减区间为[)0,∞+.【小问2详解】令1ln (0)t x x x =−−>,111x t x x−′=−=, 当01x <<时,0t ′<;当1x >0t ′>,∴当1x =时,min 00t t =∴≥即1ln 0x x −−≥,原不等式等价于2e 1e x tt f x − +≥⋅ ()2e x f t f x −⇔≥,()f x 为()0,∞+上的减函数,2e 0,0x t x−≥>,∴只需证明2e x t x−≤即2ln 2e 1ln e x x x x x x −−−−−≤=1e t t −⇐≤, 令()()()11e 01e t t g t t t g t −−=−≥=−′, 当01t ≤≤时,()0g t ′>,当1t >时,()0g t ′<,()()1min ()100e t g t g g t t −∴==∴≤∴≤∴原不等式成立.【小问3详解】当12m ≤时,由(2)知2e 1ln x x x x −≥−−又0x >,22e ln x x x x x −∴≥−−22ln mx x x x ≥−−,∴原不等式在()0,∞+上恒成立.当12m >时,令()()2ln 110x x x ϕϕ=−−=−< . ()422ln20ϕ=−>,()x ϕ∴在()1,4内必有零点,设为0x ,则002ln x x −=,020e x x −∴=, ()020*******e 12ln 122120x x ax x ax x a x x x −∴+−+=+−+−=−<,0220000e 2ln 0x ax x x x −∴−++<,而0220000e 2ln x ax x x x −<−−,综上所述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1,2−∞.【点睛】方法点睛:证明不等式转化为等价条件,同构为一个函数再根据函数单调性证明.。
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物理试题含答案
高一物理试卷㊀第1㊀页(共6页)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2 2023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联考高一物理试卷考试时间:2023年1月10日上午8:00 9:15㊀㊀㊀㊀㊀试卷满分:100分一㊁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8~1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据报道,我国人造太阳高11米㊁直径8米㊁重达400吨,成功实现5000万摄氏度持续放电101.2秒的成果,打破了世界纪录.在这则新闻中涉及了长度㊁质量㊁温度和时间及其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新闻中涉及的11米㊁400吨和101.2秒中,米和秒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B .k g㊁N ㊁m /s 都是导出单位C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表达式可知:1N=1k gm /s D.力学基本量是长度㊁质量㊁时间,物理学中所有的物理量都有单位2.如图所示,M ㊁N 两物体叠放在一起.在恒力F 的作用下,一起沿粗糙竖直墙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关于两物体受力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N 受到4个力B .物体M 受到6个力C .物体M 与墙之间有摩擦力D.物体M 对N的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上3.用5根光滑杆组成如图所示的四边形A B C D 和对角线A C ,且对角线A C 竖直,øB =øD =90ʎ.一个中间有孔的光滑小球(可以看成质点)穿在杆上,从A 点静止释放沿A B 杆滑到B 点的时间为t 1,从A 点由静止释放沿A D 杆滑到D 点的时间为t 2,从B 点由静止释放沿B C 杆滑到C 点的时间为t 3,从D 点由静止释放沿D C 杆滑到C 点的时间为t 4,从A 点由静止释放沿A C 杆滑到C 点的时间为t 5,下列时间关系正确的是A.t 2>t 3>t 5>t 1>t 4B .t 5>t 2>t 3>t 1>t 4C .t 1=t 2=t 3=t 4=t 5D.t 2>t 3>t 1>t 4>t 5高一物理试卷㊀第2㊀页(共6页)4.A ㊁B 两小车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运动的位移x 随时间t 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已知A 车的x -t 图线为抛物线的一部分,第6s末图线处于最高点,B 车的图线为直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 车的初速度为12m /sB .A 车的加速度大小为3m /s 2C .A 车减速过程运动的位移大小为50m D.10s 末两车相遇时,B 车的速度较大5.如图所示,顶端附有光滑定滑轮的斜面体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三条细绳结于O 点,一条绳跨过定滑轮平行于斜面连接物块P ,一条绳连接小球Q ,P ㊁Q 两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另一条绳O A 在外力F 作用下使夹角θ<90ʎ,现缓慢改变绳O A 的方向至θ>90ʎ,且保持结点O 位置不变,整个装置始终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绳O A 的拉力先增大后减小B .斜面对物块P 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先减小后增大C .地面对斜面体有向左的摩擦力D.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等于物块P 和斜面体的重力之和6.如图甲所示,一竖直放置的轻质弹簧下端固定在水平面上,上端叠放两个质量均为m 的物体A ㊁B (B 与弹簧连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初始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现用竖直向上的拉力F 作用在A 上,使A 开始向上做加速度为a 的匀加速运动,测得两物体的v -t 图像如图乙所示,t 2时B 的图线达最高点,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0-t 2这段时间内拉力F 先增大后不变B .施加力F 的瞬间,A ㊁B 间的弹力大小为m (g +a )C .A ㊁B 在t 1时刻分离,此时弹簧弹力等于m (g +a )D.上升过程中,B 速度最大时,A ㊁B 间的距离为12a t 22-m g k 7.如图所示,两个可视为质点的㊁相同的木块A 和B 放在转盘上,两者用长为L 的不可拉伸的轻绳连接,木块与转盘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均为各自重力的k 倍,A 放在距离转轴L 处,整个装置能绕过转盘中心的竖直转轴O 1O 2转动,开始时,轻绳恰好伸直但无拉力,现让该转盘从静止开始转动,使角速度ω缓慢增大,直到物块A 恰要在转盘上滑动.重力加速度为g ,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ω>k g2L时,A ㊁B 相对于转盘会滑动B .当ω>k g2L时,绳子一定有弹力C .ω在0<ω<2k g3L范围内增大时,B 所受摩擦力变大D.ω在k g 2L <ω<2k g 3L范围内增大时,A 所受摩擦力一直不变全科试题免费下载公众号《高中僧课堂》高一物理试卷㊀第3㊀页(共6页)8.甲图中,轻杆A B 一端与墙上的光滑的铰链连接,另一端用轻绳系住,绳㊁杆之间夹角为30ʎ,在B 点下方悬挂质量为m 的重物.乙图中,轻杆C D 一端插入墙内,另一端装有小滑轮,现用轻绳绕过滑轮挂住质量为m 的重物,绳㊁杆之间夹角也为30ʎ.图甲㊁图乙中杆都垂直于墙,且两图中重物都静止,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与轻杆A B 连接的铰链受到杆的弹力大小为3m g B .轻杆C D 上的小滑轮受到杆的弹力大小为3m g C .两根杆中弹力方向均沿杆方向D.若甲㊁乙中轻绳能承受最大拉力相同,则物体加重时,甲中轻绳更容易断裂9.如图,两小球M ㊁N 从同一高度同时分别以v 1和v 2的初速度水平抛出,经过时间t 都落在了倾角θ=45ʎ的斜面上的A 点,其中小球N 垂直打到斜面上.则A.初速度v 1㊁v 2大小之比为1ʒ2B .初速度v 1㊁v 2大小之比为2ʒ1C .若两小球M ㊁N 同时抛出,但是v 1㊁v 2都变为原来的2倍,则两球在空中相遇,从抛出到相遇经过的时间为t2D.若两小球M ㊁N 同时抛出,但是v 1㊁v 2都变为原来的一半,则两球在空中相遇,从抛出到相遇经过的时间为2t10.如图甲所示,小物块A 静止在足够长的木板B 左端,若A 与B 间动摩擦因数μ1=0.4,木板B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2,假设各接触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某时刻起A 受到F =2t (N )的水平向右的外力作用,测得A 与B 间摩擦力f 随外力F 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取g =10m /s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 ㊁B 两物体的质量分别为1k g 和0.5k gB .当t =1s 时,A ㊁B 恰好发生相对滑动C .当t =2s 时,A 的加速度为23m /s 2D.B 物体运动过程中的最大加速度为2m /s211.我国高铁总里程超4万公里,高铁已成为重要的 中国名片 ,领跑世界.我国和谐号动车组由动车和拖车编组而成,提供动力的车厢叫动车,不提供动力的车厢叫拖车.每节车厢质量均为m ,当列车在平直轨道上匀加速启动时,每节动力车厢牵引力大小均为F ,每节车厢所受阻力均为车厢重力的k 倍,重力加速度为g .某列动车组由8节车厢组成,其中第2㊁4㊁5㊁7节车厢为高一物理试卷㊀第4㊀页(共6页)动车,其余为拖车,该动车组在水平直轨道上运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做匀速运动时,各车厢间的作用力均为零B .匀加速启动时,整列车的加速度大小为F -2k m g 2mC .不管是匀速运动还是加速启动时,第4㊁5节车厢间的作用力一定都为零D.匀加速启动时第7节车厢对第8节车厢的作用力大小为F -2k m g2二㊁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6分.12.(6分)某同学设计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他在一端带有定滑轮的水平放置的长木板上固定有A ㊁B 两个光电门,与光电门相连的计时器可以显示带有遮光片的物块在其间的运动时间,轻质测力计与跨过定滑轮的轻质细绳相连,能显示挂钩所受的拉力.实验时,多次改变沙桶中沙的质量,每次都让物块从某位置由静止开始运动,实验测得遮光片的宽度为d ,备选器材还有托盘天平㊁弹簧测力计㊁毫米刻度尺.则(1)某次实验测得光电门A ㊁B 的遮光时间分别为t 1㊁t 2,为了求出物块运动的加速度,该同学还测出了光电门A ㊁B 间的距离为x ,则物块运动的加速度的表达式为㊀(用测量的各物理量字母表示).(2)将物块改为在光电门A 处由静止开始运动,测出A ㊁B 之间的距离x ,多次改变测力计示数F 时,对应测出物块从A 由静止开始运动到B 的时间t ,并在坐标系中作出F -1t 2的图线,如图乙所示,图线的斜率为k ,与纵轴的截距为b .根据上述信息,可知物块的质量表达式为m =㊀㊀㊀㊀㊀,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表达式为μ=㊀㊀㊀㊀㊀.13.(8分)小刚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研究平抛物体运动 ,通过描点画出小球平抛运动的轨迹.(1)根据实验过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运动的斜槽轨道可以不光滑,但轨道末端必须保持水平B .白纸在外侧㊁复写纸在内侧,让白纸压着复写纸C .每次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可以任意选择D.为描出小球的运动轨迹,描绘的点必须用平滑的曲线连接高一物理试卷㊀第5㊀页(共6页)(2)在正确操作实验的前提下,得到平抛小球的运动轨迹,如下图,可能正确的是㊀㊀㊀㊀;该同学在轨迹上取一些点,以平抛起点O 为坐标原点,测量它们的水平坐标x 和竖直坐标y ,如图所示的y -x 2图像能说明平抛小球的运动轨迹为抛物线的是㊀㊀㊀㊀㊀㊀.(3)某同学在做平抛运动实验时得到了如右图所示的运动轨迹,a ㊁b ㊁c 三点的位置在运动轨迹上已标出,g 取10m /s2,则:①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大小为㊀㊀㊀㊀㊀㊀m /s;(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②小球抛出点的位置坐标为:x =㊀㊀㊀㊀㊀㊀㊀c m ,y =㊀㊀㊀㊀㊀㊀cm .14.(10分)如图所示,一圆管放在水平地面上,长为L =2.5m ,圆管的上表面离天花板距离h =5m ,在圆管的正上方紧靠天花板放一小球(可看成质点),让小球由静止释放,同时给圆管一竖直向上初速度v 0=10m /s ,重力加速度g 取10m /s2.(1)求小球释放后经多长时间与圆管相遇;(2)试判断在圆管落地前小球能不能穿过圆管?如果不能,小球和圆管落地的时间差多大?如果能,小球穿过圆管的时间多长?高一物理试卷㊀第6㊀页(共6页)15.(14分)如图所示,倾角为α的斜面体(斜面光滑且足够长)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斜面顶端与劲度系数为k ㊁自然长度为L 0的轻质弹簧相连,弹簧的另一端连接着质量为2m 的物块A 和质量为m 的物块B ,物块A 和B 之间用一根细线相连.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剪断物块A 和B 之间的细线,重力加速度为g .求:(1)剪断细线前轻质弹簧的长度;(2)剪断细线瞬间物块A 的加速度大小;(3)剪断细线后轻质弹簧的最小长度.(剪断细线后,滑块A 在斜面上做往复运动,最高点和最低点关于其速度最大位置对称.)16.(18分)如图所示,足够长的浅色传送带以速度v 0=6m /s 顺时针匀速转动,表面粗糙,传送带的右端有一固定的斜面,斜面底端B 与传送带经一长度可忽略的光滑圆弧连接.现将一质量m =1k g 的墨色小滑块从距离B 点s 0=12m 的A 处轻轻无初速放上传送带,已知小滑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3,斜面倾角θ=37ʎ,斜面足够长,滑块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μ2=0.5,重力加速度g =10m /s 2,s i n 37ʎ=0.6,c o s 37ʎ=0.8.求:(1)小滑块刚放到传送带上时的加速度大小;(2)小滑块第一次从A 端到B 端所用的时间;以及它在传送带上留下的划痕长度L 1;(3)小滑块第一次滑上斜面后能够到达的最高点P 距B 点的距离L 2;和小滑块第二次冲上斜面最高点时距B 点的距离L 3.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联考高一物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1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4 分。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物理试卷(含答案)
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3—2024 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联考高二物理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10 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每小题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 物理学中,实验与理论密不可分,实验通过观察和测量为理论提供依据和验证,而理论则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与解释,提炼出普适规律并对新的现象做出预测。
在对原子物理的不断探索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汤姆孙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了电子并精确测出了电子的电荷量B. 德布罗意最早提出了波粒二象性的概念,并把光的波粒二象性推广到实物粒子C. 康普顿在研究光的散射时,从动量的角度解释了光的量子化D. 卢瑟福利用α粒子轰击氮原子核,获得一种穿透性极强的中性粒子流,为原子核模型理论提供重要的证据2. 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于2024 年4月25 日20时58分57秒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然后神舟十八号飞船与离地面高约390km的天宫实验室对接,航天员乘组将在空间站驻留约6个月。
经过一系列航天实验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载人登月。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神舟十八号飞行高度很高,在研究其对接时可以视作质点B. “2024 年4月25 日20时58分57 秒”是时间间隔C. 神舟十八号飞船飞行的路程约为390 kmD. 中国人登月后可以验证物体下落快慢与物体质量无关3. 1909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和他的助手盖革、马斯登一起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散射实验”。
武汉市2020年高二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D卷
武汉市2020年高二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D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1题;共30分)1. (2分)如图,是一个小型电风扇电路简图,其中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2:1,原线圈接电压为U=20V的交流电源,输出端接有风扇电动机D和一只电阻恒为R=4Ω的灯泡L ,电动机线圈电阻为R=1Ω.接通电源后,电风扇正常运转,测出通过风扇电动机的电流为I=2A,则()A . 风扇电动机D输出的机械功率是20WB . 风扇电动机D输出的机械功率是16WC . 变压器原线圈的电流为1AD . 变压器原线圈的电流6.25A2. (3分)某探究小组利用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一标签模糊的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比。
R为定值电阻,L1、L2为两只标有“5V,2A”的相同小灯泡,S为开关。
保持开关S断开,在输入端施加如图乙所示的交变电压后,灯泡L1正常发光,测得电阻R两端的电压为灯泡L1两端电压的2倍。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 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4:1B . 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4C . 定值电阻的阻值为10ΩD . 闭合开关S后,灯泡L1中的电流变小3. (3分)如图所示,矩形线圈abcd与理想变压器原线圈组成闭合电路.线圈在有界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的bc边匀速转动,磁场只分布在bc边的左侧,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线圈面积为S,转动角速度为ω,匝数为N,线圈电阻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电容器的电容C变大时,灯泡变暗B . 图示位置时,矩形线圈中瞬时感应电动势最大C . 将原线圈抽头P向上滑动时,灯泡变暗D . 若线圈abcd转动的角速度变为2ω,则变压器原线圈电压的有效值为NBSω4. (3分) (2017高二下·池州期中) 如图所示电路中,L为电感线圈,电阻不计,A、B为两灯泡,则()A . 合上S时,A先亮,B后亮B . 合上S时,A、B同时亮C . 合上S稳定后,A变亮,B熄灭D . 断开S时,A熄灭,B重新亮后再熄灭5. (2分)一正三角形导线框ABC(高度为a)从图示位置沿x轴正向匀速穿过两匀强磁场区域。
武汉市高二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D卷(模拟)
武汉市高二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D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1题;共22分)1. (2分)(2019·宝山模拟) 首先发现“磁”能生“电”的物理学家是()A . 安培B . 奥斯特C . 法拉第D . 楞次2. (2分)市场上有种灯具俗称“冷光灯”,用它照射物品时能使被照物品产生的热效应大大降低,从而广泛地应用于博物馆、商店等处。
这种灯降低热效应的原因之一是在灯泡后面放置的反光镜玻璃表面上镀了一层薄膜(氟化镁)。
这种膜能消除不镀膜时玻璃表面反射回来的热效应最显著的红外线,以λ表示此红外线的波长,则所镀薄膜的厚度最小应为()A . λB . λC . λD . λ3. (2分) (2019高三上·珠海月考) 如图甲为一列沿x轴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1s时刻的波形,介质中质点Q此时位移为-0.1m,图乙表示该波传播的介质中质点P从t=0时起的振动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B . 该波的传播速度为20m/sC . 再经过质点Q到达达到平衡位置D . 质点P在任意一个0.05s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一定为0.2mE . 0~0.1s时间内质点Q通过的路程一定为0.4m4. (2分)如图所示是一做简谐运动的物体的振动图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振动周期是2×10﹣2sB . 第2个10﹣2s内物体的位移是﹣10cmC . 物体的振动频率为25HzD . 物体的振幅是10cm5. (2分) (2017高二下·黑龙江期中) 下列关于动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 物体的动量改变,其速度大小一定改变B . 物体的动量改变,其速度方向一定改变C . 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不变,其动量一定不变D . 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其动量一定改变6. (2分) (2017高二下·邯郸期中) 一砝码和一轻弹簧构成弹簧振子,图1所示的装置可用于研究该弹簧振子的受迫振动.匀速转动把手时,曲杆给弹簧振子以驱动力,使振子做受迫振动.把手匀速转动的周期就是驱动力的周期,改变把手匀速转动的速度就可以改变驱动力的周期.若保持把手不动,给砝码一向下的初速度,砝码便做简谐运动,振动图线如图2所示.当把手以某一速度匀速转动,受迫振动达到稳定时,砝码的振动图线如图3所示.若用T0表示弹簧振子的固有周期,T表示驱动力的周期,Y表示受迫振动达到稳定后砝码振动的振幅,则()A . 由图线可知T0=4s,振幅为8cmB . 由图线可知T0=8s,振幅为2cmC . 当T在4s附近时,Y显著增大;当T比4s小得多或大得多时,Y很小D . 当T在8s附近时,Y显著增大;当T比8s小得多或大得多时,Y很小7. (2分) (2015高二下·襄阳期中) 关于多普勒效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发生多普勒效应时,波源频率发生了变化B . 要发生多普勒效应,波源和观察者必须有相对运动C . 火车向你驶来时,你听到的汽笛声音调变低,火车离你远去时,你听到的汽笛声音调变高D . 机械波不能发生多普勒效应8. (2分) (2018高二下·烟台期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简谐运动中反映物体振动强弱的物理量是振动周期B . 在波的传播方向上,某个质点的振动速度就是波的传播速度C .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同种条件下用紫光做实验比红光做实验得到的条纹更宽D . 在单缝衍射现象中要产生明显的衍射现象,狭缝宽度必须比波长小或者相差不多9. (2分) (2018高二下·眉山期末) 如图所示,一束复色光由空气射向玻璃,发生折射而分为a、b两束单色光。
武汉市高二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B卷
武汉市高二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8分)1. (2分) (2017高一下·黑龙江期末) 质量为m的物体以v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经时间t,达到最高点,速度变为0,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在这个过程中,物体的动量变化量和重力的冲量分别是()A . ﹣mv和﹣mgtB . mv和mgtC . mv和﹣mgtD . ﹣mv和mgt2. (2分) (2019高一下·驻马店期末) 如图所示,物块A和B的质量分别为mA、mB , B置于水平面上,A、B之间夹着一个轻弹簧(弹簧和两物块均不相连),现用手缓慢向下压A然后将A从静止释放,结果A离开弹簧时的速度为v.设物块A从被释放到离开弹簧所用的时间为t,不计空气阻力,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在t时间内地面对B的冲量大小为()A . mAvB . mAv+mAgtC . mAv-mAgt-mBgtD . mAv+mAgt+mBgt3. (2分)如图所示,上表面有一段光滑圆弧的质量为M的小车A置于光滑平面上,在一质量为m的物体B 自弧上端自由滑下的同时释放A ,则()A . 在B下滑过程中,B的机械能守恒B . 轨道对B的支持力对B不做功C . 在B下滑的过程中,A和B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D . A、B和地球组成的系统的机械能守恒4. (2分)关于牛顿运动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牛顿运动定律也适合解决高速运动的问题B . 牛顿运动定律也适合解决微观粒子的运动问题C . 动量守恒定律既适用于低速,也适用于高速运动的粒子D . 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宏观物体,不适用于微观粒子5. (2分)(2018·广西模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某种金属能否发生光电效应取决于照射光的强度B . 卢瑟福通过α粒子轰击氮核实验,证实了在原子核内部存在中子C . 核聚变反应方程中,A表示质子D . 一个原子核衰变为一个原子核的过程中,发生6次β衰变6. (2分) (2017高二下·庆城期末) 氢原子的能级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一个氢原子从n=4的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有可能辐射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这时电子动能减少,原子势能减少B . 已知可见光的光子能量范围约为1.62eV﹣3.11ev,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可以吸收任意频率的紫外线,并发出电离C . 有一群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如果原子n=2向n=1跃迁所发生的光正好使某种金属材料产生光电效应,则这群氢原子发出的光谱中共有3条谱线能使该金属产生光电效应D . 有一群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如果原子n=2向n=1跃迁所发出的光正好使某种金属材料产生光电效应,从能级n=4向n=1发出的光照射该金属材料,所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2.55eV7. (2分) 1820年,发现电流磁效应的物理学家是()A . 库仑B . 奥斯特C . 安培D . 富兰克林8. (2分) (2020高二上·江苏月考) 如图所示,一带负电的滑块从绝缘粗糙斜面的顶端滑至底端时的速度为v,若加一个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并保证滑块能滑至底端,则它滑至底端时的速度()A . 变大B . 变小C . 不变D .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9. (3分) (2017高二下·汪清期中) 下列由两物体组成的系统中,属于动量守恒的情况有()A . 子弹射穿固定在水平面上的木块B . 在光滑水平面上两球发生斜碰C . 车原来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车上的人从车头走到车尾D . 一斜面放在粗糙水平面上,一物块沿着光滑斜面由静止开始下滑10. (3分) (2018高一上·长春月考) 关于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 伽利略科学思维方法的核心是把实验和逻辑推理结合在一起B . 伽利略提出“自由落体”是一种最简单的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C . 伽利略猜想运动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并直接用实验进行了验证D . 伽利略通过数学推演并用小球在斜面上由静止开始运动验证了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11. (3分)(2018·上饶模拟) 如图所示的四幅图分别对应四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A . 微粒运动(即布朗运动)就是物质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B . 当两个相邻的分子间距离为r0时,它们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大小相等C . 食盐晶体的物理性质沿各个方向都是一样的D . 小草上的露珠呈球形的主要原因是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E . 热量总是自发的从分子平均动能大的物体传递到分子平均动能小的物体12. (3分)(2018·南宁月考)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 固体的扩散现象表明固体分子间也存在空隙B . 自然界符合能量守恒定律的宏观过程不一定都能自然发生C . 布朗运动是固体小颗粒分子的运动,能反映液体分子的热运动规律D . 一定量的100℃的水变成100℃的水蒸气,所有分子的动能总和不变E . 空调可制冷也可制热,说明在自发状态下热传递的方向是可逆的二、填空题、实验题 (共2题;共6分)13. (2分)请将下列两个核反应方程补充完整。
2023-2024学年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六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物理试卷
2023-2024学年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六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物理试卷1.下列四幅图都涉及了磁现象,其中描述正确的是()A.图甲为探究影响通电导线受力因素的实验,此实验应用了等效法B.图乙中穿过线圈a的磁通量大于穿过线圈b的磁通量C.图丙中线圈a通入电流变小的直流电,线圈b所接电流表不会有示数D.图丁中小磁针水平放置,小磁针上方有一电流方向向右的通电直导线,小磁针的N 极向纸面外偏转2.如图是甲、乙两种电学元件的I—U图像,其交点处的坐标为(U1,I1)。
在两元件两端所加电压均为U1时,甲、乙电阻的阻值分别为R甲、R乙,电功率分别为P甲、P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B.,C.,D.,3.如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装备的“无侦—8”高超音速无人战略侦察机。
某次执行任务时,它在某空域以速度v沿水平方向由北向南沿直线飞行,若该地地磁场磁感应强度的竖直分量方向向下、大小为B,侦察机机身长为L,机翼两端点A、C的距离为d,此时A、C间的电势差为U。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U = Bdv,C点电势高于A点电势B.U = Bdv,A点电势高于C点电势C.U = BLv,C点电势高于A点电势D.U = BLv,A点电势高于C点电势4.如图所示,在x轴上方存在垂直于纸面向里的足够宽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
在xOy平面内,从原点O处沿与x轴正方向成θ角(0<θ≤π)以速率v连续发射带正电的粒子(重力不计)。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v一定,若θ越大,则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越长B.v一定,若改变θ,则粒子重新回到x轴时与O点的距离可能相等C.θ一定,若v越大,则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越短D.θ一定,若改变v,则粒子重新回到x轴时速度与x轴夹角不可能相等5.如图甲所示,在圆形线圈内分布着与线圈平面垂直的匀强磁场,现规定磁感应强度B的方向垂直纸面向外为正。
已知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关于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 =0时刻感应电动势最大B.t1 ~ t3时间内,感应电动势增大C.t2时刻,感应电动势为零D.t1、t3时刻,感应电流方向相同6.已知通电直导线在其延长线上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零,通电环形导线在其圆心处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与电流大小成正比,与环形的半径成反比,即,k为比例系数。
2023—2024学年北京市东城区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2023—2024学年北京市东城区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一、单选题(★) 1. 下列有关光的现象中,能说明光是横波的是()A.泊松亮斑B.阳光下的油膜呈现彩色C.光的偏振D.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呈现彩色(★★) 2. 如图,一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受到与水平方向成角的恒定拉力作用时间后,物体仍保持静止。
现有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物体所受拉力的冲量方向水平向右B.物体所受拉力的冲量大小是C.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冲量大小为0D.物体所受合力的冲量大小为0(★★) 3. 振荡电路中某时刻电容器内电场与线圈内磁场情况如图所示,该时刻()A.电容器在充电,电场能在向磁场能转化B.电容器在充电,磁场能在向电场能转化C.电容器在放电,电场能在向磁场能转化D.电容器在放电,磁场能在向电场能转化(★★★) 4. 如图甲所示为光滑水平面上的弹簧振子,以平衡位置为原点,在A、B之间做简谐运动,某时刻开始计时,其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弹簧振子的振幅为B.该振动系统的振动周期为C.时,振子从向A运动D.时,振子第一次经过点(★★★) 5. 湖面上停着甲、乙两条小船,它们相距。
一列水面波(视为横波)正在湖面上沿甲、乙连线的方向传播,每条小船每分钟完成20次全振动。
当甲船位于波峰时,乙船在波谷,两船之间还有一个波峰。
已知水面波由甲向乙传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水面波的波长B.水面波的周期C.传播速度D.乙船比甲船晚起振(★★★) 6. 如图所示,由处发出的声音通过左右两条管道和传到出口处。
右侧可伸缩的管可以通过拉出或推入,以改变管的长度,忽略声音传播过程中的一切能量损失。
开始时,从入口处发出某一频率、人耳可分辨的声音,左右两侧管道关于,对称,此时处接收到的声音响度最大。
将管缓慢拉出,当拉出的长度为时,处接收到的声音响度再次达到最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现象利用了声波的衍射原理B.该声波的波长C.拉出的长度为时,处接收到的声音响度也最大D.声音在左右两条管道内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7. 金属线框与一长导线在同一平面内,导线通有恒定电流。
北京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
北京2023—2024学年度第六学段高二年级学段考试试卷物理选择性必修III(答案在最后)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每小题2分,共42分)1.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的规律之一。
以下不能..体现能量守恒定律的是()A.热力学第一定律B.牛顿第三定律C.闭合电路欧姆定律D.机械能守恒定律【答案】B【解析】【详解】A.热力学第一定律是描述做功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之间的关系,则能体现能量守恒定律,故A正确;B.牛顿第三定律描述的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间的关系,不能体现能量守恒定律,故B错误;C.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描述的量电动势等于在外电路与内电路上电势降落之和,则能体现能量守恒定律,故C正确;D.机械能守恒定律描述的量动能与势能间的相互转化但总机械能不变,则能体现能量守恒定律,故D正确。
本题选不能体现能量守恒定律的,故选B。
2.下列关于物理学科的实验及其揭示的规律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奥斯特通过对放在通电直导线正下方的小磁针的偏转现象的分析,提出了磁生电的观点B.康普顿通过对康普顿效应的分析,提出了光子除了具有能量之外还具有动量C.汤姆孙通过对阴极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中的偏转情况的研究,发现了电子D.卢瑟福猜想原子核中还存在着一种不带电的粒子,即中子,查德威克通过实验验证了中子的存在【答案】A【解析】【详解】A.奥斯特通过对放在通电直导线正下方的小磁针的偏转现象的分析,提出了电生磁的观点。
故A 错误,与题意相符;B.康普顿通过对康普顿效应的分析,提出了光子除了具有能量之外还具有动量。
故B正确,与题意不符;C.汤姆孙通过对阴极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中的偏转情况的研究,发现了电子。
故C正确,与题意不符;D.卢瑟福猜想原子核中还存在着一种不带电的粒子,即中子,查德威克通过实验验证了中子的存在。
故D 正确,与题意不符。
本题选不正确的故选A。
3.下列理论与普朗克常量无紧密关系的是()A.安培分子电流假说B.爱因斯坦光电效应C.德布罗意物质波假说D.康普顿散射理论【答案】A【解析】【详解】爱因斯坦光电效应理论、康普顿散射理论、以及德布罗意物质波假说等一系列理论都和普朗克常量紧密相关,安培分子电流假说与普朗克常量。
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含答案
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本试题卷分为第I 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6页,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在本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满分11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 卷(选择题共56分) 注意事项:1.答第I 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涂选其它答案,不准答在试题卷上.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本卷共16题,每题3.5分,共5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至12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第13至16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3.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当A 带电荷量为+Q 、质量为M ,B 带电荷量为+q 、质量为m 时,绝缘轻绳摆开的角度为θ,且两点电荷相距L ,连线水平,已知静电力常量为k ,则A .2tan kQqmgLθ=B .若仅将B 的质量增大,则轻绳摆开的角度增大C .若仅将A 的质量增大,则轻绳摆开的角度增大D .若仅将A 向左移动,则轻绳摆开的角度增大2.质量和电量都相等的带电粒子M 和N ,以不同的速率经小孔S 垂直进入匀强磁场,运行的半圆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M 带负电,N 带正电B .M 的速率小于N 的速率C .洛伦兹力对M 、N 做正功D .M 在磁场中的运行时间大于N 的运行时间3.如图所示,一带负电粒子以某速度进入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在电场力作用下形成图中所示的运动轨迹。
M 和N 是轨迹上的两点,其中M 点是轨迹上最右侧的点,不计粒子的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B .粒子所受电场力的方向沿轨迹方向C .粒子在M 点的速率最大D .粒子在电场中的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4.如图,在直角三角形ACD 区域的C 、D 两点分别固定着两根垂直纸面的长直导线,导线中通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恒定电流,90A ∠=︒,30C ∠=︒,E 是CD 边的中点,此时E 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数学试题【含答案】
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联考高二数学试卷本试卷共4页,19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从含有3件正品,2件次品的产品中随机抽取2件产品,则抽取出的2件产品中恰有1件次品的概率为()A .35B .310C .15D .1102.已知随机变量X 服从正态分布()()20,,30.1N P X σ= ,则()33P X -= ()A .0.1B .0.2C .0.4D .0.83.若函数()()32132f x x a x ax =+++在=1x -处取得极值,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A .()3,+∞B .(),3-∞C .()(),33,-∞+∞ D .[]0,34.函数()1ln f x x x x ⎛⎫=- ⎪⎝⎭的图像大致为()A .B .C.D.5.若函数()1,01ln 2,0x x xf x x x x⎧--<⎪⎪=⎨+⎪+>⎪⎩的图象与y a =的图象恰好有四个交点,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A .()1,+∞B .(){}0,22- C .()2,3D .[)2,36.某人在n 次射击中击中目标的次数为X ,且(),0.7X B n ~,记()k P P X k ==,0,1,2,,k n =L ,若7P 是唯一的最大值,则()E X 的值为()A .7B .7.7C .8.4D .9.17.已知32e e ,ln2,217ln72a b c ===-,则()A .a c b >>B .a b c >>C .b c a>>D .c a b>>8.设函数()()()()e 1,1ln xf x xg x x x =+=+,若存在实数12,x x ,使得()()12f x g x =,则12x x -的最小值为()A .eB .2C .1D .1e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6分,部分选对得部分分,有选错的得0分)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命题是()A .两个随机变量的线性相关性越强,则相关系数r 的绝对值越接近于1B .()()()()2323,232E X E X D X D X +=++=C .用不同的模型拟合同一组数据,则残差平方和越小的模型拟合的效果越好D .随机变量X 服从两点分布,且()10.3P X ==,设21Y X =-,则()10.7P Y =-=10.甲乙两人参加三局两胜制比赛(谁先赢满两局则获得最终胜利且比赛结束).已知在每局比赛中,甲赢的概率为0.6,乙贏的概率为0.4,且每局比赛的输赢相互独立.若用M 表示事件“甲最终获胜”,N 表示事件“有人获得了最终胜利时比赛共进行了两局”,Q 表示事件“甲赢下第三局”.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913P MN =∣B .()1P NQ =∣C .N 与Q 互斥D .N 与Q 独立11.若直线y ax =与曲线()e x f x =,相交于不同两点()()1122,,,A x y B x y ,曲线()e xf x =在A ,B 点处切线交于点()00,M x y ,则()A .ea >B .1201x x x +-=C .2AM BM ABk k k +<D .不存在a ,使得135AMB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2.已知离散型随机变量ξ的分布列为ξ0123Pm 4929n若()1E ξ=,则()D ξ=.13.已知函数()ln f x ax b x =+-,若()0f x 恒成立,则22a b +的最小值为.14.从1,2,3,,10 这10个数中随机抽一个数记为X ,再从1,2,,X 中随机抽一个数记为Y ,则()E Y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7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5.已知命题:p x ∀∈R ,不等式22470x x m ++->恒成立;命题:q x ∃∈R ,使2220x mx m -++<成立.(1)若命题p 为真命题,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2)若命题,p q 中恰有一个为真命题,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16.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在抵达目的地后选择租车游玩,拉动了许多租车公司的业务,某租车公司为继续开拓市场,提升服务质量,迎接暑假旅游旺季的到来,对近5年的暑假的租车业务量y (单位:十万元)进行了汇总研究,情况如下:年份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业务量2024364352经过数据分析,已知年份与业务量具有线性相关关系.(1)假设2019年为第1年,求第x 年的业务量y 关于x 的经验回归方程,并预测2024年暑假的业务量;(2)该公司从2023年暑假租车的客户中随机抽取了100名客户进行调研,现将100名客户的年龄划分为“青年”和“中老年”,评分划分为“好评”和“差评”,整理得到如下数据,请将22⨯列联表补充完整并根据小概率值0.01α=的独立性检验,分析青年群体和中老年群体对租车服务的评价是否有差异.好评差评合计青年20中老年15合计45100附:经验回归直线方程ˆˆˆybx a =+,其中()()()1122211ˆˆˆ,n niii ii i nni ii i x x y y x y nxyb ay bx x x xnx ====---===---∑∑∑∑独立性检验中的()()()()22()n ad bc a b c d a c b d χ-=++++,其中n a b c d =+++.临界值表:()20P x χ 0.0500.0100.0010x 3.8416.63510.82817.在数列{}n a 中,15a =,且()*121n n a a n +=-∈N .(1)求{}n a 的通项公式;(2)令(1)nn n b a =-⋅,求数列{}n b 的前n 项和n S .18.已知函数()e e sin x xf x x =-.(1)求曲线()y f x =在0x =处的切线方程;(2)若不等式()a f x b 对任意π0,2x ⎡⎤∈⎢⎥⎣⎦恒成立,求实数a b -的最大值;(3)证明:()214e sin (e)2x f x x x >---.(参考数据:0.7e 2.014,e 2.718≈≈)19.Catalan 数列(卡特兰数列)最早由我国清代数学家明安图(1692-1765)在研究三角函数幂级数的推导过程中发现,成果发表于1774年出版的《割圜密率捷法》中,后由比利时数学家卡特兰(Catalan ,1814-1894)的名字来命名,该数列的通项被称为第n 个Catalan 数,其通项公式为()()22!11C 1!2!1n n n n C n n n n n =⋅=+-+.在组合数学中,有如下结论:由n 个+1和n 个-1构成的所有数列12,a a ,32,,n a a 中,满“对任意1,2,,2k n = ,都有120k a a a +++ ”的数列的个数等于n C .已知在数轴上,有一个粒子从原点出发,每秒向左或向右移动一个单位,且向左移动和向右移动的概率均为12.(1)设粒子第3秒末所处的位置为随机变量X (若粒子第一秒末向左移一个单位,则位置为-1;若粒子第一秒末向右移一个单位,则位置为1),求X 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E X ;(2)记第n 秒末粒子回到原点的概率为n p .(i )求4p 及2n p ;(ii )设粒子在第n 秒末第一次回到原点的概率为n Q ,求2n Q .1.A 【解析】略2.D 【解析】略3.C 【解析】略4.C【分析】通过分析()f x 的奇偶性,在()1,+∞上的单调性,结合()0,1上函数值的正负性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即可得答案.【详解】当()1,x ∈+∞时,()2211110ln f x x x x ⎛⎫'=++-> ⎪⎝⎭,即()f x 在()1,+∞上单调递增,故排除A ;注意到()()11ln ln f x x x x x f x x x ⎛⎫⎛⎫-=-+-=--=- ⎪ ⎪⎝⎭⎝⎭,则()f x 为奇函数,故可排除B ;又注意到()0,1x ∈时,()211ln ln 0x f x x x x x x -⎛⎫=-=> ⎪⎝⎭,故可排除D.故选:C 5.C 【解析】略6.A【分析】根据二项分布的概率公式()()C 1n kk kn k P P X k p p -===-,0,1,2,,k n =L ,利用k P 是唯一最大值可得11k k kk P P P P +->⎧⎨>⎩,代入0.7,7p k ==可求出10n =,再利用二项分布的期望公式可求得结果.【详解】因为()()C 1n kk kn k P P X k p p -===-,0,1,2,,k n =L ,若k P 是唯一最大值,则11k k k k P P P P +->⎧⎨>⎩,所以()()()()111111C 1C 1C 1C 1n kn k k k k k n n n k n k k k k k n n p p p p p p p p ---++--+--⎧->-⎪⎨->-⎪⎩,由111C (1)C (1)k k n k k k n k n n p p p p -++--->-,得11p pn k k ->-+,解得1k p n p -+<,由111C (1)C (1)k k n k k k n k n np p p p ----+->-,得11p p k n k ->-+,解得k p n p ->,所以1k p k p n p p--+<<,因为0.7,7p k ==,所以6.37.30.70.7n <<,得7397n <<,因为n 为正整数,所以10n =,所以()100.77E X =⨯=,故选:A 7.A 【解析】略8.C【解析】略9.ACD 【解析】略10.ABC 【解析】略11.ABD 【解析】略12.23【解析】略13.-1【解析】略14.134【解析】略15.(1)(),5m ∈-∞(2)][)1,25,m ∞⎡∈-⋃+⎣.【详解】(1)若命题p 为真命题,则()1Δ16878400m m =--=-<,(),5m ∞∴∈-.(2)当q 为真命题时:()222Δ4424480m m m m =-+=-->,()(),12,m ∞∞∴∈--⋃+.当命题,p q 中恰有一个为真命题时,1P 为真命题,q 为假命题,即512m m <⎧⎨-⎩ []1,2m ∴∈-.2p为假命题,q 为真命题,即521m m m ⎧⎨><-⎩或 [)5,m ∞∴∈+.综上:][)1,25,m ∞⎡∈-⋃+⎣.16.(1)8.31.1ˆ0=+yx ,59.9十万元.(2)表格见解析,青年群体和中老年群体对租车服务的评价有差异.【详解】(1)3,35x y ==,5152215608525ˆ8.3, 55455iii ii x yx yyxx ==-⋅-∴===--∑∑,ˆ358.3310.1, a=-⨯=.8.310.1ˆyx ∴=+.6x ∴=时,ˆ59.9y=,∴预测2024年暑假的业务量约为59.9十万元.(2)列联表如下:好评差评合计青年203050中老年351550合计554510022100(20153035)1009.091 6.6355545505011χ⨯⨯-⨯∴==≈>⨯⨯⨯,∴根据小概率值0.01α=的独立性检验,青年群体和中老年群体对租车服务的评价有差异.17.(1)1*21,n n a n +=+∈N(2)11*1121(2)(1),632n n n S n ++=--⋅--⋅-∈N 【详解】(1)()112221n n n a a a +-=-=-,{}1n a ∴-是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15a = ,114a ∴-=,111422n n n a -+∴-=⋅=,1*21,n n a n +∴=+∈N .(2)()11*(1)21(1)2(1),n n n n n n b n ++=-⋅+=-⋅+-∈N ,法1:奇偶讨论1n 为偶数()()()12341n n n S b b b b b b -∴=++++++ 24222n=+++ 241414n⎛⎫⋅- ⎪⎝⎭=-44233n =⋅-.2n 为奇数1n n nS S b -∴=+114422133n n -+=⋅---47233n =-⋅-综上:442,33472,33n n n n S n ⎧⋅-⎪⎪=⎨⎪-⋅-⎪⎩为偶数为奇数.法2:等比数列*2(2)(1),n n n b n =⋅-+-∈N ()()()()21(2)11(1)21211n n n S ⎡⎤⎡⎤-⋅---⋅--⎣⎦⎣⎦∴=⋅+----114211(2)(1)3322n n ++=--⋅---⋅-111121(2)(1)632n n ++=--⋅--⋅-11*1121(2)(1),632n n n S n ++∴=--⋅--⋅-∈N 18.(1)1y =(2)-1(3)证明见解析【详解】(1)()e e sin e cos x x xf x x x =-⋅-⋅',()()01,00f f ='∴=,()y f x ∴=在0x =处的切线为1y =.(2)()πe 14x f x x ⎡⎤⎛⎫=⋅-+ ⎪⎢⎥⎝⎭⎣⎦',π0,2x ⎡⎤∈⎢⎥⎣⎦,()()0,f x f x ∴' 在π0,2⎡⎤⎢⎥⎣⎦上单调递减,π0,2x ⎡⎤∴∈⎢⎥⎣⎦时()[]0,1f x ∈,a b ∴-的最大值为-1.(3)设()()214e sin (e)2x g x f x x x =-++-,()e ex g x x ='∴+-()e e x g x x ='+- 在R 上单调递增,()()0.70.7e 0.7e 2.0140.7e 0,110g g ''=+-≈+-<=>,()00.7,1x ∴∃∈,使()000e e 0x g x x =+-=',()g x ∴在()0,x -∞上单调递减,在()0,x +∞上单调递增,()()0g x g x ∴ ()0201e e 42x x =+--()021e e 42x x =+-00.7e e 2x >> ,()()20122402g x g x ∴>⋅+-= ,()214e sin (e)2x f x x x ∴>---.19.(1)分布列见解析,0(2)(i )438p =,222C 2n n n n p =;(ii )2n Q 12221C 2n n n n ---=⋅【详解】(1)()311328P X ⎛⎫=-== ⎪⎝⎭,()313131C 28P X ⎛⎫=-=⋅= ⎪⎝⎭,()313131C 28P X ⎛⎫==⋅= ⎪⎝⎭,()311328P X ⎛⎫=== ⎪⎝⎭,X ∴的分布列如下:X-3-113P 18383818()()()1331311308888E X ∴=-⨯+-⨯+⨯+⨯=.(2)(i )2444C 328p ==,222C 2n n n np =(ii )设事件A :粒子在第2n 秒末第一次回到原点,事件B :粒子第1秒末向右移动一个单位.2()()()2()n Q P A P AB P AB P AB ∴==+=,记粒子往左移动一个单位为-1,粒子往右移动一个单位为+1,以下仅考虑事件AB .设第n 秒末粒子的运动方式为n a ,其中1n a =±;沿用(1)中对粒子位置的假设X ,则粒子运动方式可用数列{}n a 表示,如:1,1,1,1--表示粒子在前4秒按照右、右、左、左的方式运动.由粒子在第2n 秒末第一次回到原点,可知数列{}n a 的前2n 项中有n 个1和n 个-1.11a = ,21n a ∴=-,∴粒子在余下22n -秒中运动的位置满足1X ,即()230,2,3,,22k a a a k n +++=- ,∴粒子在余下22n -秒中运动方式的总数为1n C -,()122n nC P AB -∴=,()22n Q P AB ∴=12222C 2n n nn --=⋅12221C 2n n n n ---=⋅。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木兰乡塔耳中学2021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试题带解析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木兰乡塔耳中学2021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如图,一圆形金属环与两固定的平行长直导线在同一竖直平面内,环的圆心与两导线距离相等,环的直径小于两导线间距.两导线中通有大小相等、方向向下的恒定电流.若( )A. 金属环向上运动,则环上的感应电流方向为顺时针方向B. 金属环向下运动,则环上的感应电流方向为顺时针方向C. 金属环向左侧直导线靠近,则环上的感应电流方向为逆时针方向D. 金属环向右侧直导线靠近,则环上的感应电流方向为逆时针方向参考答案:D当金属环上下移动时,穿过环磁通量不发生变化,根据楞次定律,没有感应电流产生,选项AB错误;当金属环向左移动时,穿过环的磁通量垂直纸面向外且增强,根据楞次定律可知,产生顺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故选项C错误;当金属环向右移动时,穿过环的磁通量垂直纸面向里且增强,根据楞次定律可知,产生逆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故选项D正确。
【考点定位】楞次定律【名师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会用安培定则判断电流周围磁场的方向,以及学会根据楞次定律来确定感应电流的方向。
2. (单选)一个带电小球所带的电荷量为Q,则Q可能是(元电荷的电量为:1.6×10-19 C)()A.3×10-19 C B.1.6×10-17 C C.0.8×10-19 C D.9×10-19 C参考答案:B3. 电容器对电流的作用是A.通交流,隔直流 B.通交流,阻直流C.通直流,隔交流 D.通直流,阻交流参考答案:A4. (单选)穿过单匝闭合线圈的磁通量每秒钟均匀连续地增大2 Wb,则()。
A.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将均匀增大B.线圈中的感应电流将均匀增大C.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将保持2 V不变D.线圈中的感应电流将保持2 A不变参考答案:C5.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学习电学知识后对电工穿的高压作业服进行研究,发现高压作业服是用铜丝编织的,下列各同学的理由正确的是()A.甲认为铜丝编织的衣服不易拉破,所以用铜丝编织B.乙认为电工被铜丝编织的衣服所包裹,使体内电势保持为零,对人体起保护作用C.丙认为电工被铜丝编织的衣服所包裹,使体内电场强度保持为零,对人体起保护作用D.丁认为铜丝必须达到一定的厚度,才能对人体起到保护作用参考答案:C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6. 17.如图所示,线圈内有理想边界的磁场,当磁场均匀增加时,有一带电微粒静止于平行板(两板水平放置)电容器中间,则此微粒带________电,若线圈的匝数为n,平行板电容器的板间距离为d,微粒的质量为m,带电量为q,则磁感应强度的变化率为________(设线圈的面积为S).参考答案:负;7. 有一充电的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间距3mm ,两极板的电压为3V ,则板间的电场强度为___ __V/m ,现设法使极板上的电荷量减少3×10-4C 。
武汉市高二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D卷
武汉市高二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D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8分)1. (2分)下列能揭示原子具有核式结构的是()A . α粒子散射实验B . 天然放射现象C . 电子的发现D . 氢原子光谱是线状谱2. (2分) (2017高二下·上海期中) 关于γ射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它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B . 它是波长极短的电磁波C . 它的贯穿能力比β射线弱D . 它对空气的电离作用比α射线强3. (2分) (2019高三上·潮阳月考) 高楼高空抛物是非常危险的事。
设质量为M=1kg的小球从20m楼上做自由落体运动落到地面,与水泥地面接触时间为0.01s,那么小球对地面的冲击力是小球重力的倍数大约是()A . 10倍B . 20倍C . 200倍D . 2000倍4. (2分) (2017高一下·衡水期中) 下列几种物理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A . 砸钉子时不用橡皮锤,只是因为橡皮锤太轻B . 跳高时在沙坑里填沙,是为了减小冲量C . 在推车时推不动是因为推力的冲量为零D . 动量相同的两个物体受到相同的制动力的作用,两个物体将同时停下来5. (2分) (2017高三上·东港期末) 在正负电子对撞机中,一个电子和一个正电子对撞发生湮灭而转化为一对光子.设正、负电子的质量在对撞前均为m,对撞前的动能均为E,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普朗克常量为h,则对撞后转化成光子的波长等于()A .B .C .D .6. (2分)关于加速度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加速度表示速度的“增加”B . 加速度表示速度的“变化”C . 加速度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D . 加速度表示速度变化的大小7. (2分) (2018高一上·黄陵期末) 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力是使物体保持静止的原因B .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C . 物体受力作用一定会运动D .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8. (2分) (2019高一上·西安期中) n辆汽车从同一地点先后开出,在平直的公路上排成一直线行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汉市高二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D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1题;共23分)1. (2分)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带滑轮的长木板水平固定,跨过小车上定滑轮的两根细线均处于水平。
以拉力传感器示数的二倍F(F=2 )为横坐标,以加速度为纵坐标,画出的图象如下图所示,则可能正确的是()A .B .C .D .2. (2分) (2017高二下·定州期中)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调整“神舟九号”飞船的飞行姿态时,可以将飞船看成质点B . 以太阳为参考系,南京长江大桥是运动的C . 牛顿用科学的推理方法得出了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D . 打乒乓球时,球拍对球的作用力在先,球对球拍的作用力在后3. (2分) (2019高一上·浑源月考) A和B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已知在第3s 末两个物体在途中相遇,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B . 出发时B在A前3m处C . 3s末两个物体相遇后,两物体可能再相遇D . 运动过程中B的加速度大于A的加速度4. (2分) (2017高二下·呼图壁期末) 有关厨房中的一些物理知识,下列对应正确的是()A . 打开醋瓶能闻到酸味﹣﹣分子做无规则运动B . 用高压锅煮饭﹣﹣利用降低气压,提高水的沸点C . 打开锅盖看到“白气”﹣﹣汽化现象D . 用煤气灶烧开水﹣﹣利用做功改变物体内能5. (2分) (2016高一上·济南期中) 做匀加速运动的列车出站,0时刻车头经过站台上某点A的速度是1m/s,8s末车尾经过A点的速度是7m/s,则这列列车在4s末的速度为()A . 5m/sB . 5.5m/sC . 4m/sD . 3.5m/s6. (2分) (2017高三上·河南开学考) 半圆柱体P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其右端有固定放置的竖直挡板MN.在P和MN之间放有一个光滑均匀的小圆柱体Q,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是这个装置的纵截面图.若用外力使MN保持竖直地缓慢向右移动,在Q落到地面以前,发现P始终保持静止.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Q受到MN的弹力逐渐减小B . Q受到P的弹力逐渐减小C . Q受到MN和P的弹力之和保持不变D . P受到地面的支持力和摩擦力均保持不变7. (2分) (2019高二下·承德月考) 大科学工程“人造太阳”主要是将氘核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用来发电.氘核聚变反应方程是: .已知的质量为2.013 6 u,的质量为3.015 0 u,的质量为1.008 7 u,1 u=931 MeV/c2.则氘核聚变反应中释放的核能约为()A . 3.7 MeVB . 3.3 MeVC . 2.7 MeVD . 0.93 MeV8. (2分) (2017高二下·宁波期中) 一物体在固定的光滑斜面上自由下滑,关于这个物体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只受重力和斜面的支持力B . 只受重力、下滑力和斜面的支持力C . 只受重力、下滑力和正压力D . 只受重力、下滑力、斜面的支持力和正压力9. (2分)(2017·溧水模拟) 两个物体在同一高度同时由静止开始下落,经过一段时间分别与水平地面发生碰撞(碰撞过程时间极短)后反弹,速度大小不变.一个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可忽略,另一个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与物体速率成正比.下列用虚线和实线描述两物体运动的v﹣t图象可能正确的是()A .B .C .D .10. (3分) (2017高三上·冠县开学考) 如图,一质量为m的滑块静止置于倾角为30°的粗糙斜面上,一根轻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的P点,另一端系在滑块上,弹簧与斜面垂直,则()A . 滑块不可能只受到三个力作用B . 弹簧可能处于伸长状态C . 斜面对滑块的支持力大小可能为零D . 斜面对滑块的摩擦力大小一定等于 mg11. (2分) (2016高一上·清流期中) 如图,质量mA>mB的两物体A、B叠放在一起,靠着竖直墙面.让它们由静止释放,在沿粗糙墙面下落过程中,物体B的受力示意图是()A .B .C .D .二、多选题 (共4题;共12分)12. (3分)(2018·上饶模拟) 如图所示的四幅图分别对应四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A . 微粒运动(即布朗运动)就是物质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B . 当两个相邻的分子间距离为r0时,它们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大小相等C . 食盐晶体的物理性质沿各个方向都是一样的D . 小草上的露珠呈球形的主要原因是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E . 热量总是自发的从分子平均动能大的物体传递到分子平均动能小的物体13. (3分) (2017高二下·海南期末) 在光电效应实验中,分别用频率为va、vb的单色光a、b照射到同种金属上,测得相应的遏止电压分别为Ua和Ub、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分别为Eka和Ekb , h为普朗克常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若va>vb ,则一定有Ua<UbB . 若va>vb ,则一定有Eka>EkbC . 若Ua<Ub ,则一定有Eka<EkbD . 若va>vb ,则一定有hva﹣Eka>hvb﹣Ekb14. (3分)如图,水平地面上有两块完全相同的木块A、B,受水平推力F的作用.在F作用过程中,用FAB 代表A、B间的相互作用力.那么()A . 若地面是完全光滑的,则FAB=FB . 若地面是完全光滑的,则FAB=C . 若地面是有摩擦的,则FAB=FD . 若地面是有摩擦的,则FAB=15. (3分)(2017·襄阳模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2℃时水已经结为冰,此时水分子已经停止了热运动B . 100℃水的内能小于100℃水蒸气的内能C . 悬浮在液体中的颗粒越小,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剧烈D . 若两分子间距离减小,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增大E .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向真空自由膨胀时,体积增大,熵增大三、实验题 (共2题;共12分)16. (5分) (2016高三上·南通期中) 做“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铺一张白纸,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的A点,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细绳套,如图所示,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细绳套,互成角度拉橡皮条使之伸长,到达某一位置O时需记下________、________,描下________,再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钩住细绳套把橡皮条拉长,使结点到达位置________,再记下________.17. (7分)(2017·顺德模拟) 某实验小组按照如图1所示的装置对高中学生实验进行连续探究或验证:实验一“探究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实验二“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三“探究小车受到的合力的功与动能变化的关系”.(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三个实验操作中均先释放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B . 实验一不需要平衡摩擦力,实验二和实验三需要平衡摩擦力C . 实验一和实验二需要满足小车质量远大于钩码总质量,实验三则不需要D . 要求全部完成上述三个实验,除了图中所示的实验器材外,还须提供的共同实验器材有刻度尺(2)实验小组按照规范操作打出的纸带如图2所示,已知相邻计数点时间为T,间距为s1、s2、s3,钩码总质量为m,小车质量为M,且M>>m,重力加速度为g,以小车为研究对象,那么从b到c小车合力做的功W=________,小车动能的变化△Ek=________.(3)在第(2)问中,用钩码总重力代替小车受到的拉力,存在________(填“偶然误差”或“系统误差”);为了准确探究,在保留原装置基础上,请提出一条合理的改进措施________四、解答题 (共3题;共30分)18. (10分) (2016高一上·三明期中) 如图所示,物体A、B质量分别是4kg和10kg,不计滑轮与绳间摩擦及绳的重力,若整个系统静止,g取10N/kg.求:(1)地面对B的摩擦力的大小;(2)B对地面压力的大小.19. (10分) (2019高二下·南昌期末) 如图所示,开口向上的汽缸C静置于水平桌面上,用一横截面积S=50cm2的轻质活塞封闭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一轻绳一端系在活塞上,另一端跨过两个定滑轮连着一劲度系数k=2800N/m的竖直轻弹簧A,A下端系有一质量m=14kg的物块B.开始时,缸内气体的温度t1=27℃,活塞到缸底的距离L1=120cm,弹簧恰好处于原长状态。
已知外界大气压强恒为p0=1.0×105Pa,取重力加速度g=10m/s2 ,不计一切摩擦。
现使缸内气体缓慢冷却,求:(1)当B刚要离开桌面时汽缸内封闭气体的温度;(2)气体的温度冷却到-93℃时B离桌面的高度H.(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0. (10分) (2019高三上·鄂尔多斯月考) 如图甲所示,沿斜面的拉力F把质量为m的物块A沿粗糙斜面匀速向上拉,改变斜面倾角θ,使物块沿斜面向上匀速运动的拉力也随之改变。
根据实验数据画出如图乙所示的-tanθ图线,g取10m/s2 .(1)推导-tanθ的表达式,并求物块的质量m和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若θ=45°时,不用力F拉物块,而给物块一沿斜面向上的初速度,物块速度减为零后又沿斜面下滑,求物块沿斜面向上和向下运动时加速度大小之比a1:a2.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11题;共23分)1-1、答案:略2-1、答案:略3-1、4-1、5-1、答案:略6-1、答案:略7-1、8-1、9-1、答案:略10-1、11-1、答案:略二、多选题 (共4题;共12分)12-1、13-1、答案:略14-1、答案:略15-1、答案:略三、实验题 (共2题;共12分)16-1、17-1、答案:略17-2、答案:略17-3、答案:略四、解答题 (共3题;共30分)18-1、答案:略18-2、答案:略19-1、答案:略19-2、答案:略20-1、答案:略20-2、答案:略第11 页共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