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的影响学案

合集下载

2020高中地理4.1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学案湘教版必修1.doc

2020高中地理4.1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学案湘教版必修1.doc

第一节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填一填)一、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1.聚落(1)概念:指人类从事生产和生活活动而聚居的场所。

(2)分类:按聚落的性质和规模,可分为城市和乡村。

2.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3.典型案例(1)半坡村落遗址:大多分布在河谷阶地上。

(2)塔里木盆地的绿洲:大多分布在盆地边缘,且大多位于山前冲积扇、洪积扇的中下部。

平原地区更容易形成聚落,但并不是所有的城市都发育在平原上。

二、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1.影响交通线布局的因素(1)自然因素:地形(影响深刻)、气候、水文。

(2)社会经济因素:人口、资源、城镇分布、工农业生产水平、科学技术。

2.地形对交通线路的影响(1)线路密度:我国东部交通线路分布稠密,西部交通线路分布稀疏。

(2)交通线路的布局和形态:(3)交通线路走向:在山区交通线路一般沿山谷或河流延伸。

(4)科技因素使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限制不断降低。

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交通线建设所考虑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经济因素起决定作用,但自然因素不能忽略,科技是保障。

(做一做)1.下列关于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B )A.聚落就是指人们居住的场所B.聚落形态由于各地自然条件和生产活动的差异而互不相同C.聚落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文化景观,它不受地理环境的影响D.聚落一旦形成就不再发生变化解析:聚落是生活、工作的场所,其形成受自然和文化的共同影响。

2.诗人感慨“常恨春归无觅处”,其实世界上有一些地方“四季如春”,如我国云贵高原上的昆明、埃塞俄比亚的首都亚的斯亚贝巴(4°N)、厄瓜多尔首都基多(位于赤道附近)等。

这些“春城”所在的地形一般是( C )A.平原B.盆地C.高原D.谷地解析:低纬度高原地区,气温年变化小,四季如春。

3.下列关于南方山地丘陵聚落与北方平原聚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北方聚落一般较南方聚落规模更大B.南方聚落多沿河分布C.北方聚落多呈条带状分布在河流沿岸D.北方聚落较南方聚落分布更为集中解析:北方平原地形平坦,对聚落限制较少,耕地分布集中,因而聚落规模较大、分布集中、呈团块状分布;南方丘陵山区平地少,且多河流,因而聚落规模较小、比较分散、多沿河流谷地呈条带状分布。

高中地理_地形对聚落和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地理_地形对聚落和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三一轮专题复习——地形对聚落和交通线路的影响教学设计一、教学准备(一)学情分析本节课是高三的一轮专题复习课,学生经过了三年的地理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素养。

而且随着学生年龄的成长,学生的心智逐渐成熟,具备了主动学习的能力和动力,这对本节课的复习提供了保障。

但是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高一阶段学习的,所以对基础知识点遗忘较多。

针对学情,本节课教师先以课前导学案的形式引导帮助学生进行了基础知识的回顾,并利用早读加强了记忆。

课上通过课堂探究案,以一些经典例题为切入口,加强学生对本部分知识的掌握。

(二)教材分析“地形对聚落和交通线路的影响”在人教版、湘教版、中图版、鲁教版都有不同形式的呈现。

本节课作为高三一轮复习,是对这四个版本教材的整合。

地形是自然地理五大要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高中地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内容中所占比重最大。

而本节课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内容,一是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二是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两部分内容有一定的关联性,学习时要注意分析透彻。

各版本教材的特点是条款式、结论性的语言很少,地理图片、小问题很多,这就要求形成以基础知识的落实为主线,以合作学习为主要手段,以培养学生地理思辨能力、探究能力和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为主要目的的教学活动,教师则引导学生将碎片式的知识点以网络的形式建构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

(三)教学目标1.理解地形对聚落的影响,说明地形对我国南北方聚落影响的差异;2.过案例说明地形对聚落选址、形态特征、未来拓展所产生的深刻影响;3.通过案例说明地形对交通线路选址、形态分布、线路疏密所产生的影响。

(四)教学重难点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五)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创设情境探究法、图式教学法等(六)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工具、教学视频二、教学过程二、学习结果评价依据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课堂检测题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高三第一轮复习——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学案(一)

高三第一轮复习——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学案(一)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学案(一)【高考考点】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的影响【考纲解读】“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影响”,主要学生掌握地表形态对聚落类型、分布、规模、发展的影响【课堂探究】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一、自主学习1、聚落①概念:是指人类从事活动而聚居的场所。

②范围及组成:包括的集合体,以及与的各种设施。

表现:对聚落的、分布、、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二、母题导引例1:读图:有A、B、C、D四座城市,分别从(1)从地形因素考虑的城市具有一定优势,因为它们位于地区。

(2)从气候因素考虑的城市区位较为有利,因为它们位于气温适中的纬度带。

由于沿海地区气候条件一般比内陆地区优越,所以其中的城市区位更为有利。

(3)综合以上区位因素的分析,城市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三、反思归纳见《导与练》P68四、拓展提升1、统筹规划、因地制宜解决三农问题,搞好“新农村建设”是党和政府新时期的重要决策之一。

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自然原因。

(3)不同地区聚落形态不同,如图所示,A地区聚落形态以团状为主,其影响因素是。

B地区聚落空间分布,其原因是。

字母C所在省区省会城市空间形态呈状,主要影响因素是。

读兰州市略图,回答2~3题。

2、兰州是一座沿黄河河谷而建的城市,整个城市呈东西向带状分布,造成这种城市布局特点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A.矿产资源分布状况B.政治经济的发展C.交通运输的需要D.地形和河流分布3.根据相关知识,推断兰州城区主要干道走向可能是()A.东西走向 B.南北走向 C.东北—西南走向 D.放射状聚落的形成和发展,不但受自然地理因素的影响,还受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

在上述两大因素影响下,有的聚落在成长,有的聚落在衰落。

据此判断4~5题。

4.图中四个聚落中,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的是()A.a B.b C.c D.d5.影响该城市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①宗教中心②自然资源丰富③地形开阔平坦④河流交汇处A. ①② B.③④⑤④ D.②③【高考经典】堰塞湖是由火山熔岩流、冰碛物,山崩滑坡体等堵截山谷、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堵截物质称为堰塞体。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导学案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导学案

4.1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聚落的概念、分类2.理解地形条件对聚落类型、分布、规模和发展的影响3.理解地形条件对交通线路密度、布局、形态和走向的影响4.理解因地制宜合理利用陆地资源的意义【重难点】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导学流程:【了解感知】一、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1.聚落(1)概念:人类从事_________和生活活动而聚居的场所。

(2)分类:按照聚落的性质和规模,可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大类型。

2.表现3.典型案例(1)半坡村落遗址:大多分布在河谷阶地上。

(2)塔里木盆地的绿洲:分布在盆地的边缘,且大多位于山前_________、洪积扇的中下部。

二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1.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因素(1)自然因素:__________、气候、水文等。

(2)社会经济因素:人口、资源、___________、工农业生产水平、___________等。

2.地形对交通线路布局和形态的影响3.选线原则(1)要充分考虑沿线的自然、_______、社会、交通、__________、生态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2)选择有利地形,避开不利地段,尽可能降低工程造价;设法减少对__________的破坏。

活动点拨:教材P89~90 活动2:丽江古城西面和北面的山地是抵御西北风的天然屏障,加上纬度较低,正午太阳高度较大,白昼较长,导致其冬无严寒;古城坐落在云贵高原上,地势较高,根据气温的垂直分布规律,又使其夏无酷暑。

丽江古城的形成和发展,除利用上述所说到的地形条件外,还利用了丽江坝子平坦而且东、南两面开阔的地形,以及河流贯穿其中的有利条件。

活动3:城镇呈串珠状分布于盆地边缘的山前冲积扇、洪积扇上,城镇之间有交通线路相连。

2.教材P92 活动·思考3.教材P93 活动1:(1)兰州地处我国西部山区,而黄河谷地较宽阔,地势相对平坦,水资源充足,因此兰州市沿黄河谷地分布。

2022届新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学案:5.14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含解析)

2022届新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学案:5.14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含解析)

第14讲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新课标等级考要求:结合实例说明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核心素养定位】1.区域认识:聚落的概念和类型;交通运输方式的类型。

2.综合思维:理解地形对聚落的类型、分布、规模和发展等的影响;理解地形对交通运输方式、线路走向、线网密度和分布格局等方面的影响。

3.地理实践力:运用景观图、区域图等来分析聚落、交通布局的因素。

【知识体系构建】一、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读乡村和城市聚落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

1.聚落的分类:按照聚落的性质和规模,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

3.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1)河流对聚落形成的作用①提供充足的________、________。

②方便聚落对外联系和运输。

③为聚落提供农副产品。

(2)河流对聚落规模的影响①河网密布区:耕地破碎,乡村规模相对________。

②耕地连片区:乡村规模相对________。

(3)河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①平原低地:沿河成________分布。

②山区河谷中: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即高于________的地方。

二、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读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因素(1)自然因素:________、气候、________等。

(2)社会经济因素:________、资源、________、工农业生产水平、________等。

2.地形对交通线路的影响(1)地形影响线路密度:我国东部交通线路分布________,西部交通线路分布稀疏。

(2)地形影响交通线路的布局和形态:(3)考点一地形对聚落的影响1.【高考真题】【例1】[2017·海南卷,9~11]位于岭南山地的某县90%以上土地不适宜耕种和聚落建设,主要集镇位于较大的山间谷地。

集镇住宅多为三层,其二层和三层也开有外门,如下图所示,尽管水淹频率很高,但这些集镇住宅“淹而不没,灾而无难”。

据此完成(1)~(3)题。

(1)在农业社会,制约该县聚落规模的主要条件是()A.谷地面积B.河流水量C.林木产量D.风俗习惯(2)这些集镇住宅二层和三层都开外门,主要是为了()A.通风B.避灾C.采光D.美观(3)这些集镇遭遇的洪水特点是()①砾石多②退水快③历时长④流速缓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题能力培养][尝试自解](1)(2)(3)[对接核心素养]2.【方法规律】1.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2.地形对聚落形态的影响集中式组团受地形或河流阻隔,聚落技法点拨聚落合理选址的判断技巧(1)根据地形判断聚落应布局在地形平坦的地区,建设成本低,难度小。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学案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学案

第四章第一节《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学案【自主学习】班级姓名一、地形对聚落的影响1.聚落分为城市和两类。

地形、气候、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等对聚落的、分布、规模和都有深刻的影响。

2.我国北方平原地区,村落的规模大,多呈、棋盘式;南方的丘陵和山区,村落的规模小。

3.在塔里木盆地,城镇分布在盆地边缘的,山前冲积扇、洪积扇的中下部。

因为这里、土壤、水源等条件好。

二、地形对交通线路的影响4.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特点,对交通线的空间分布的影响表现为西部,东部。

5.人口稠密的平原地区,交通线路一般呈状;起伏较大的山区,山路多呈“”字形分布。

6.、、社会、技术、生态等因素对交通线都有影响。

兰州市主体呈东西带状分布,主要受影响。

【合作探究】1.读“兰州市的地域形态”图回答。

(1)经过兰州市的河流是_____ ___,南北向的铁路干线是__ ___,东西向的铁路干线是___ _ ___。

(2)兰州市位于____(省),其地域形态是_ ___,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 ___。

【反馈检测】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聚落就是房屋建筑的集合体B.聚落一般可分为乡村和城市两大类C.乡村聚落沿山麓分布,城市聚落沿河分布D.城市的出现早于乡村2.下列有关乡村形态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是()A.沿河分布的乡村,平面形态多呈团状B.沿山谷分布的乡村,平面形态多呈不规则的多边形C.平原地区的乡村,平面形态多呈圆形和不规则的多边形D.生产力水平高、经济发达的地区,乡村平面形态多呈带状3.丽江古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主要原因是()A.濒临海洋迎夏季风B.交通稀疏人口少C.降水多地势低平D.纬度低海拔较高4.塔里木盆地的绿洲主要分布在()A.盆地中心B.高山草甸C.山前洪积扇的上部D.山前洪积扇的中下部5.解放前四川盆地对外交通落后的主要自然原因是()A.经济落后,交通建设投资少B.四川盆地多雾,影响交通安全C.山地环抱,地形复杂D.人们观念落后,对外发展的意识不强6.古代乡村聚落多分布于河流两岸或交汇处地势较高且平坦的地方,是因为()①地势较高,可避免洪水之患②土地肥沃,近河有利于农耕、畜牧、渔猎③雨热同期,交通便利A.①③B.②③C.①②③D.①②7.关于城市分布与地形条件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平原是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所以凡是地形平坦的地区都是城市密集区B.山区城市一般都沿河谷或比较开阔的低地分布C.巴西的城市多分布在巴西高原上,而不是亚马孙平原上D.我国的城市大多分布在第三级阶梯上,而第一级阶梯上的城市很少8.呈散点状分布的聚落一般位于()A.沿河分布B.山区C.平原地区D.沿海地区9.下列地区中,现代城市发展较快的是()①矿产资源丰富,工矿业发达的地区②人口数量多,人口增长快的地区③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行政中心④我国京杭运河两岸地区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10.城市与乡村的主要区别是()A.乡村属于聚落,城市不属于聚落B.乡村的区域差异不明显,城市的区域差异明显C.乡村是以农业活动和农业人口为主的聚落,而城市是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聚落D .乡村对地理环境和人类的经济活动没有影响,而城市对经济的发展和分布有巨大影响11.同等级铁路平均每千米工程量和造价最高的是 ( )A .哈尔滨-沈阳B .太原-石家庄C .郑州-徐州D .广州-深圳下图是我国东南沿海某地示意图。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导学案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导学案

4.1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导学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说出聚落的概念、分类。

2.用自己的话表述地形条件对聚落类型、分布、规模和发展的影响。

3 比较平原地区和山区聚落的布局和形态特征有何不同4.能向同学讲解地形条件对交通线路密度、布局、形态和走向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引导来学习聚落的概念和分类。

2通过讨论来分析地形对聚落分布、类型、规模的影响,增强学生图表解析、归纳的技能。

3通过对案例图文材料的应用,来理解地形条件对交通线路密度、布局、形态和走向的影响,进一步巩固阅读、分析地理图文资料的技能。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鼓励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体验学习地理探究世界的成功乐趣,增强地理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深切情感,树立爱国主义信念。

形成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地制宜等基本的地理观念,增强科学发展观。

二、教学重难点1、影响聚落分布的因素。

2、地形对聚落的影响。

通过小组合作、问题讨论方式加以突破。

3、地形条件对交通线路密度、布局、形态和走向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比较探究法、讨论法四、教学过程1.什么是聚落。

我们生活的这个城市(临潼)是怎样形成? 骊山周围越来越多的房子在这里聚集,逐渐就会形成__________ 。

聚落包括房屋建筑的集合体,还有什么?2.聚落分类: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

(适当分析性质,规模差别和发展。

)列表分析原因。

a. 丽江古城为什么冬无严寒,夏无酷暑?b. 丽江古城的形成和发展利用了哪些有利的地形条件?5.读P90图4-7塔里木盆地绿洲分布图,探究:在塔里木盆地中,城镇的分布与地形地貌有何关系?与交通线又有何关系?6.比较中国地形阶梯图和中国铁路交通图,分析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分析大尺度上中国地形对交通线路密度的影响。

7.通过青藏铁路案例具体分析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学生活动(课前准备):修建进藏铁路最早有三大方案:青藏线、滇藏线和川藏线。

地形对聚落和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导学案

地形对聚落和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导学案

地形对聚落和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导学案一、教学目标:1、说出聚落的概念、分类。

2、比较平原地区和山区聚落的布局和形态特征有何不同。

3、能分析地形条件对交通线路密度、布局、形态和走向的影响。

二、两个小问题:1、写出你知道的地形类型:2、还记得小学课文《挑山工》中那位挑山工是如何上山的?三、自主学习:1、聚落的概念:指人类从事活动而聚居的场所,包括的集合体,以及人们生产生活相关的各种设施。

2、分类:按性质规模可分为和3、想想农田和道路是否属于聚落?三、案例探究:1、学生阅读课文“半坡村落”,半坡村落布局在什么地形之上,这样的环境给先民们带来了什么好处?2、平原地区和山区的聚落有什么样的差异?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填表4、阅读“丽江古城”材料,分析丽江古城为何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三人行必有我师)。

5、在塔里木盆地中,城镇的空间分布与哪个自然要素关联性最强?这个自然要素的分布与地形有怎样的联系?(三人行必有我师)。

6、虽然地形对聚落的选址非常重要,但有些城市的形成却有其自身的特点,请你举例说明。

青藏铁路建设中需要克服那些困难7、在自然因素中对交通线路的影响更为深刻。

而是交通线路建设的决定性因素。

8、我国交通线的分布是西部东部。

9、四川省不同地形区内交通线路的布局特点和形态特征。

盆地中部为,交通线路受地形影响,以连通各聚落为目的,交通线路呈,川西受地形的限制,修筑交通线路时,为了避开高大的山脉,多沿、延伸,呈“”字型。

正是由于这些网状、“之”字型交通线路的修建,现在蜀道已不再难。

但山区交通建设的工程造价要高得多10、为什么山区道路建设多采用“绕”少用“隧道”四、学以致用:1、杭州湾跨海大桥建设时具有哪些优势?同时主要克服哪些自然方面的困难?2、评价青藏铁路建设的区位条件。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最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4章第1节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学案湘教版(考试必备)

最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4章第1节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学案湘教版(考试必备)

第1节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本节复习脉络:考点一| 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对应学生用书第77页) [识记—基础梳理]1.地形对聚落形态的影响[1.分析平原对聚落形态影响的原因:一般来讲,平原地区是聚落的理想环境,但并非所有平原地区聚落都密集分布,如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

2.影响绿洲地区聚落分布的因素:在干旱地区,聚落多分布于绿洲,因为该处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等。

[理解—要点突破]1.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地形是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导因素,其对聚落的形态、分布、规模和发展都具有深刻影响。

23考向1 地形对聚落数量的影响图1、图2分别为我国某地不同海拔、不同坡度的乡村聚落数量统计图。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导学号:92040050】图1图21.由图可知,下列描述符合该地乡村聚落数量空间分布特点的是( ) A .在各海拔段中,海拔1 250~1 400 m 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B.在各坡度段中,坡度<2°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C.在各海拔段中,海拔1 550~1 700 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D.在各坡度段中,坡度15°~20°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2.该地区最有可能位于我国( )A.黄土高原B.三江平原C.塔里木盆地D.江南丘陵1.C 2.A[第1题,根据统计图可以看出,海拔小于1 250 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海拔在1 500~1 700 m之间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坡度<2°或≥20°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坡度10°~15°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

第2题,黄土高原沟壑纵横,海拔在1 000m 以上;三江平原地势平坦,海拔在200 m以下;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聚落多分布在山麓地带或有水源的地区,地形较平坦;江南丘陵地势起伏较大,海拔多在200~600m;故A正确。

]3.调查研究发现,内蒙古东部某农牧交错区(43°32′N~44°32′N)居民点的密度,阴坡大于阳坡。

高三一轮 地理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的影响学案

高三一轮   地理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的影响学案

高三一轮 地理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的影响学案1 / 3高三一轮微专题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编写:肖军 审核:陈建峰 吴章敏 2018-11-23一、考纲展示1.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2.影响聚落分布的因素3.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二、学习目标1.识记并掌握聚落的概念及常见形态2.学会描述,从地形角度分析山区和平原聚落形成的原因3.以丽江古城为例,掌握春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原因4.归纳总结影响聚落分布的因素5.对比分析我国地势三级阶梯上的交通线密度,学会用专业术语描述其原因三、预习内容与目标1.结合必修一教材P88—P94,预习第一节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2.在图形中提取有效信息,注重读图能力培养3.预习后能记住主干知识,并独立完成预习检测题四、主干知识整合1.聚落是人类从事生产和生活活动而聚居的场所,可分为 聚落和 聚落。

2.半坡村落建立在河谷阶地,主要考虑 因素,壕沟起防洪、防御野兽侵袭和外敌入侵的功能,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容易取水,利于防御,便于农耕渔猎。

3.塔里木盆地城镇呈串珠状分布于盆地边缘的山前冲积扇、洪积扇上,这些地区地形相对平坦,土壤肥沃,水源条件好;城镇、乡村多沿交通线分布,呈条带状,各城镇之间有交通线路相连。

4.交通线选址:尽量少占农田;尽量避开陡坡、河流、沼泽;尽量降低工程造价;充分考虑沿线经济、社会、生态(选择有利地形,避开不利地段,尽量降低工程造价,注意保护生态。

) 5.受黄河谷地限制,兰州城区主干道以 向为主6.修建青藏铁路面临难题, ,冻土,缺氧,生态环境脆弱。

其意义在于可促进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缩小差距,增强民族团结,巩固保卫西南边疆7.四川省西部川西高原,东部四川盆地,西部人口稀少,交通线稀疏,东部人口较多,交通线稠密 8.随着经济发展,地形对交通的影响逐渐减弱,科技对交通的影响逐渐增强五、预习检测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丽江古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原因2. 结合地理学常识及必修二所学知识,概括影响聚落分布的因素3. 结合必修一教材P91图4-8,4-9,对比分析我国三级阶梯上的交通线密度4. 结合必修一教材P93图4-12,4-13分析兰州城区为什么沿黄河分布.六、重难点拓展延伸1. 阅读材料,结合必修一教材P89图4-3,4-4提取有效信息进行知识整合, 描述山区和平原聚落特点,从地形角度分析其形成原因 在我国北方平原地区,聚落的规模一般较大,村落集中布局,多呈团聚型、棋盘式的格局,聚居的人口也比较多,华北平原千人以上的大村到处可见;但在南方地形复杂的丘陵地区和山区,村落的规模受到很大限制,建筑物依山而建,村落规模较小,空间分布相对分散,聚居的人口也比较少。

三轮备课教案之4.1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三轮备课教案之4.1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影响图中城镇和村落居民点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B.交通C.河流D.自然资源图中铁路未修成直线,影响其选址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②河流流向③资源分布④居民点的分布
B.③④C.②③D.①④
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
4.1地形对聚落及交通运输线路分布的影响
一、地形对聚落的影响
1、聚落的概念(不仅是房屋建筑的集合体,还包括与居住地直接相关的其他生活设施与生产设施)城市
2、聚落的分类
乡村对聚落形态和规模的影响
3、地形对聚落的影响对聚落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对聚落空间分布的影响
二、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1、影响因素:
①自然因素:地形、地质、气候、水文
②社会经济因素:人口、资源、城镇分布、工农业生产水平
③技术因素:
2、地形形态对交通线路布局的影响(交通线路布局的原则)
①密度:平原区交通线路稠密,山区、高原交通线路稀疏;
①布局形态:平原区网状分布,山区沿河谷分布,呈“之”字形,
①选线:选择有利地形,避开不利地形,尽可能降低工程造价,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地形对聚落和交通线路分布影响学案

地形对聚落和交通线路分布影响学案

地形对聚落和交通线路分布影响学案第⼀节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学案考纲要求: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运输线路分布的影响。

【课前预习】⼀、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1.聚落的定义与类型:是指________________场所。

聚落包括___________集合体,以及与________各种设施。

按照聚落的性质和规模,可分为______和_______两⼤类型。

2.影响:在我国北⽅地势平坦、相对开阔的平原地区,村落的规模________,多呈______型、____式的格局,聚居的⼈⼝也⽐较____。

但在南⽅地形_________________,村落的规模⼀般都_______,空间分布___________,聚居的⼈⼝也_________。

⼆、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影响交通线分布的因素:(1)⾃然因素:_____、⽓候、______等。

(2)社会经济因素:______、资源、_________、⼯农业⽣产⽔平、_______等。

在⾃然条件中,_______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尤为深刻。

我国地势西⾼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交通线路密度也表现出___________的特点。

在⼈⼝稠密的平原地区,交通线路⼀般呈______分布。

为了减缓道路的坡度,⼭区公路多呈“”字形分布。

与平原地区相⽐,⼭区交通建设的⼯程造价要⾼得多。

【互动课堂】合作探究:探究主题⼀: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1.我国城市的分布跟地形有什么关系?为什么?2.青藏⾼原上的城市多分布在什么地⽅?为什么?3.巴西利亚,墨西哥城为什么分布在⾼原上?4.我国北⽅平原地区与南⽅地区聚落形态有什么不同?为什么?5.除地形外,影响聚落分布的因素还有那些?迁移应⽤:例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地区聚落形态以团状为主,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 。

(2)B地区聚落形态以________为主,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

探究主题⼆: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探究问题:1.对⽐分析我国地势三级阶梯上的交通线路密度,分析我国地形⼤势与交通线路密度分布之间的关系,并说明其原因。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的影响学案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的影响学案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的影响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教学设计】1.什么是聚落。

我们生活的这个城市(丽水)是怎样形成? 瓯江周围越来越多的房子在这里聚集,逐渐就会形成__________ 。

聚落包括房屋建筑的集合体,还有什么?2.聚落分类: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

(适当分析性质,规模差别和发展。

)3.讨论:北方平原聚落和南方丘陵聚落的差异。

列表分析原因。

地形人口空间分布聚落规模平原山区4.读P89图4-5及“丽江古城”材料,探究:a. 丽江古城为什么冬无严寒,夏无酷暑?b. 丽江古城的形成和发展利用了哪些有利的地形条件?5.读P90图4-7塔里木盆地绿洲分布图,探究:在塔里木盆地中,城镇的分布与地形地貌有何关系?与交通线又有何关系?6.比较中国地形阶梯图和中国铁路交通图,分析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分析大尺度上中国地形对交通线路密度的影响。

7.通过青藏铁路案例具体分析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学生活动(课前准备):修建进藏铁路最早有三大方案:青藏线、滇藏线和川藏线。

分析:为什么选青藏线?(试从线路长短,沿线的地形、地质加以分析)方案线路长度沿线自然条件青藏铁路川藏铁路滇藏铁路思考,为何我国还要克服重重困难修建青藏铁路?【高考真题】:1.(2008年高考广东理基卷)房屋建筑功能会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下列地点建筑及原因对应错误的是()A.北京—四合院—挡风保暖B.非洲沙漠—茅草屋—通风透气C.北极居民因纽特人—冰屋—避风御寒D.江南水乡—屋脊高、屋攀檐宽—容易排水2.(2008年高考广东卷)下列传统民居各对应的分布地域不.正确的是()A.蒙古包——呼伦贝尔草原B.架空支撑的房屋——青藏高原C.平顶屋——塔里木盆地D.白色墙壁的房屋——撒哈拉沙漠(2007年高考重庆文综卷)下图为a城到d城之间的高速公路建设规划示意图。

规划设计走向有甲、乙两个方案,经过比较分析,最终选择按乙方案建设,线路总长为58.8千米,建设费用31亿元,比甲方案的概算费用多5亿元,长度多7千米。

高一地理优秀教案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高一地理优秀教案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4.1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地影响学案(湘教版必修1)[学习目标]1.了解地形对聚落地类型、分布、规模和发展地影响.2.了解地形对交通线路空间分布地影响.3.掌握交通选线地一般原则及其影响因素.一、地形对聚落分布地影响1.聚落及其主要类型(1)定义:聚落是指人类从事①________和②________活动而聚居地场所.聚落包括③____________地集合体,以及与人们生产生活相关地各种设施.(2)分类:按照聚落地性质和规模,可分为④______和⑤________两大类型.2.在聚落地形成和发展过程中,⑥________因素地作用尤为突出.不同地地形条件,对于聚落地类型、分布、⑦________和发展,都具有深刻地影响.3.北方平原地区和南方山区聚落地差异北方平原地区,村落地规模一般⑧________,多呈团聚型、⑨________________格局,聚居地人口也比较⑩____.但在南方地形复杂地丘陵地区和山区,村落地规模一般都比较⑪____,空间分布相对⑫________,聚居地人口也比较⑬____.二、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地影响1.影响交通线路分布地主要因素自然因素:⑭________、气候、⑮________等;社会经济因素:⑯________、资源、⑰____________、工农业生产水平、⑱____________等.2.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地影响(1)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交通线路地空间分布表现为西部⑲________、东部⑳________地特点.(2)平原地区,地形对交通建设地限制较少,交通线路一般呈○21________分布.山区地形起伏较大,交通建设地限制性因素比较多,公路多呈“○22____”字形分布,且山区交通建设地工程造价要高得多.(3)交通线路地选线原则要充分考虑沿线地自然、经济、社会、交通、技术、生态等因素地综合影响,选择○23____________,避开不利地段,尽量降低工程造价,设法减少对○24____________地破坏.探究点一地形对聚落分布地影响【探究材料】行进在大峡谷,满眼地大山架起凝重厚实地躯体,脚下地江水唤出低吟地浪涛.险恶地地理环境中,傈僳族同胞生息劳作在这里,除了江边有少许地水田外,傈僳族人在陡峭地大山上垒石造地,在飘游地白云间扎木盖房,真可谓山多高,地多高,人也多高.为在大山上立稳脚跟,坚韧不拔地傈僳人发明了千只脚落地地建筑,即用众多高高矮矮地木柱支撑着房屋.1.这段野外考察游记,作者文中描述地“千脚落地式”房屋主要与当地何种自然条件相适应?根据当地环境推测,此地较大村落地平面形态多呈什么形态?2.从性质和规模看,诗句“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描述地是哪种聚落?这种聚落在规模、分布聚居和人口上具有哪些特点?3.为何青藏高原地聚落多分布在河谷地带?【规律总结】地形对聚落地影响在聚落形成和发展地过程中,地形因素地作用尤为突出.不同地地形条件,对于聚落地类型、分布、规模和发展,都具有深刻地影响.除地形外,影响聚落分布地因素还有气候、水源、资源、交通等.具体影响表解如下:得较好地用水条件;另一方面交通便利【考例探究1】(1)影响①地村落形态地主要因素是()A.气候B.地形C.河流D.湖泊(2)图中所示地区村落分布特点是()A.顺应地势,呈团块状分布B.环绕湖泊,呈多边形形态分布C.沿河流呈带状分布D.沿道路呈带状分布(3)指出地形对村落规模地影响.探究点二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地影响【探究材料】台湾岛修建地铁路是环状地环岛铁路.没有直接联系东西部地横向铁路.如图所示:1.据图思考,这样选择线路主要是考虑了哪种因素对铁路建设地影响?2.地形是交通线路分布地决定性因素吗?3.山区公路必须沿等高线修建,此说法正确吗?4.在山区为什么优先发展公路运输?【规律总结】(1)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地影响内容影响程度举例分析备注地势对交通线路密度地影响大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交通线路空间分布表现出西部稀疏、东部密集地特点①在进行交通线路选线时,要充分考虑沿线地自然、经济、社会、交通、技术、生态等因素地综合影响,选择有利地形,避开不利地段,尽可能降低工程造价,设法减少对生态环境地破坏;②科学技术地进步使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地影响不断减小地形类型对交通线路布局和形态地影响明显在平原地区,地形对交通建设地限制较少,交通线路一般呈网状分布;山区地形起伏较大,限制较多,公路多呈“之”字形分布,造价较高(2)【考例探究2】读“某地区公路规划图”,回答下列问题.公路规划示意图(1)图中计划修建B村到A村地公路,①与②两个线路方案中,____________较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B村到D市地公路没走直线,而绕道经过C村地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更好地发挥图中Ⅰ、Ⅱ两条河流地运输作用,可采取____________地措施,请在图中适当位置标出.(4)在E地发现了煤田,准备在F城新建钢铁厂,首先需要解决地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这需要____________条件作保证.【巧学速记】影响聚落分布因素地方法重要知识点关键点总结我地反思地形对聚落分布地影响地形对聚落地影响是以区域地理图、等高线地形图为背景,考查聚落地分布及原因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地影响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地影响是重要考查点,多以选择题地形式出现,会结合区域图、等高线地形图考查交通线路方面地知识参考答案课前准备区①生产②生活③房屋建筑④城市⑤乡村⑥地形⑦规模⑧较大⑨棋盘式⑩多⑪小⑫分散⑬少⑭地形⑮水文⑯人口⑰城镇分布⑱科学技术⑲稀疏⑳稠密○21网状○22之○23有利地形○24生态环境课堂活动区探究点一1.材料中地峡谷是指怒江沿岸,位于我国西南地横断山区,山区地势不平,为建造房屋,只能在斜坡上打桩.为获得更多地水源,更好地利用水运交通,该地房屋多沿河建设,故较大村落应该呈带状分布.2.诗句描述地是乡村聚落,规模较小,空间分布相对分散,聚居地人口较少.3.青藏高原因平均海拔高而气候寒冷,河谷地带不仅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而且因地势相对较低,气候温暖,适宜于农作物地生长和人类地生存.考例探究1(1)B(2)C(3)山地村落规模小,平原村落规模大.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形对聚落形成、分布及其发展规模地影响.①地村落位于山谷,受其影响呈带状分布.图示地区地村落具有呈带状分布地特点.地形平坦与否对村落规模有较大地影响.一般山地村落规模小,平原村落规模大.探究点二1.地形因素.2.地形因素对交通线路地走向、施工难度、投资等方面影响很大.但在现代社会中,决定交通线路分布地因素是社会经济因素,包括经济发展、城市和人口地分布等.特别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地发展,人们能够克服不利地地形条件,使地形对交通线路地建设不再起决定性作用.3.不正确.虽然山区地形崎岖,地势起伏较大,多数情况下,为减小难度,降低成本,公路都是沿等高线修建地.但公路地修建要受多种因素如长度、地质状况等制约,不一定是必须沿等高线修建,而是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提出多种方案,从中选取最优方案.4.在山区地势起伏大,而修建铁路对地形地要求较高,且在山区修建铁路地工程量和工程造价都比修建公路高,故优先发展公路运输.考例探究2(1)②受地形地影响,山谷中地道路要沿等高线修建,避开陡坡(2)考虑经济因素,照顾沿线重要城镇,以加大运输量,提高经济效益(3)修筑人工运河标注略.(在两河间距离最近处标出)(4)修建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先进地科学技术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由B村到A村,其间有两条东西走向地山脉地阻隔,要修建连接两地地公路,必须绕道而行,尽量沿等高线修筑,可减小投资.修筑公路应考虑尽量多地经过村镇,以加大运输量.为了发挥水运网地作用,在两条河流较近处,可考虑修筑人工运河.要开发矿产资源,必须以交通为先导,以先进地科学技术为支撑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一轮微专题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一、考纲展示
1.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2.影响聚落分布的因素
3.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二、学习目标
1.识记并掌握聚落的概念及常见形态
2.学会描述,从地形角度分析山区和平原聚落形成的原因
3.以丽江古城为例,掌握春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原因
4.归纳总结影响聚落分布的因素
5.对比分析我国地势三级阶梯上的交通线密度,学会用专业术语描述其原因
三、预习内容与目标
1.结合必修一教材P88—P94,预习第一节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2.在图形中提取有效信息,注重读图能力培养
3.预习后能记住主干知识,并独立完成预习检测题
四、基础知识整合
1.聚落是人类从事生产和生活活动而聚居的场所,可分为聚落和聚落。

2.半坡村落建立在河谷阶地,主要考虑因素,壕沟起防洪和防御野兽侵袭和外敌入侵的功能,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容易取水,利于防御,便于农耕渔猎。

3.交通线选址:尽量少占农田;尽量避开陡坡、河流、沼泽;尽量降低工程造价;充分考虑沿线经济、社会、生态(选择有利地形,避开不利地段,尽量降低工程造价,注意保护生态。


4.塔里木盆地城镇呈串珠状分布于盆地边缘的山前冲积扇、洪积扇上,这些地区地形相对平坦,土壤肥沃,水源条件好;城镇、乡村多沿交通线分布,呈条带状。

各城镇之间有交通线路相连。

5.受黄河谷地限制,兰州城区主干道以向为主
6.修建青藏铁路面临难题,,冻土,缺氧,生态环境脆弱。

可促进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缩小差距,增强民族团结,巩固保卫西南边疆
7.四川省西部川西高原,东部四川盆地,西部人口稀少,等高线稀疏,东部人口较多,等高线稠密
8.随着经济发展,地形对交通的影响减弱,科技对交通的影响增强
五、预习检测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丽江古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原因
2. 结合地理学常识,概括影响聚落分布的因素
3. 结合必修一教材P91图4-8,4-9,对比分析我国三级阶梯上的交通线密度
4.结合必修一教材P93图4-12,4-13分析兰州城区为什么沿黄河分布.
六、重难点拓展延伸
1.阅读材料,结合必修一教材P89图4-3,4-4提取有效信息进行知识整合,描述山区和平原聚落特点,从地形角度分析其形成原因
在我国北方平原地区,聚落的规模一般较大,村落集中布局,多呈团聚型、棋盘式的格局,聚居的人口也比较多,华北平原千人以上的大村到处可见;但在南方地形复杂的丘陵地区和山区,村落的规模受到很大限制,建筑物依山而建,村落规模较小,空间相对分散,聚居的人口也比较少。

地形平坦、地势较高、灌溉方便、对外交通方便的地方容易形成城市,如西安等。

地形有利于防御的地方,也容易形成城市,如南京、重庆、巴黎等。

在山区,由于气候、地形的千差万别,一般河谷地带条件较好:有灌溉水源、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等,在这里容易形成城市,如拉萨、西宁等。

在气候比较干旱的地区,水源成为重要因素,洪冲—冲击平原成为城市位置的首选。

2.阅读材料,结合必修一教材P91图4-8,4-9提取有效信息进行知识整合,讨论我国地形与交通线路密度分布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原因。

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因素有很多,如自然因素中的地形、气候、水文等;社会经济因素中的人口、资源、城镇分布、工农业生产水平、科学技术等。

在自然条件中,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尤为深刻。

我国第三级阶梯为平原与丘陵交错分布区,也是我国各大平原所在地,此地工业、农业、聚落和人口集中,因而这里各类交通线路较多,线路密度也最大;第二级阶梯地区海拔多在1000—2000米之间,为我国高原、盆地、山脉相互交错分布区,自然条件较差,工农业不发展,聚落较少;第一级阶梯由广阔的青藏高原所组成,平均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是谷岭并列的高寒地区,生存条件恶劣,有广阔的无人区。

七、练习与展示
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

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
路如图2所示。

读图2,完成4~6题。

1.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A.
河流 B.聚落 C.耕地 D.地形
2.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
A.线路过长
B.距城镇过远
C.易受洪水威胁
D.工程量过大
3.50多年来,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城镇的分布,是因为该区域的城镇分布受控于
A.地形分布
B.绿洲分布
C.河流分布
D.沙漠分布
4.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虚线表示拟建的公路线,单位:米),若在甲、乙两城镇之间修建
一条公路,有A线和B线两种方案,B线方案与A线方案相比,主要的有利条件是
A.线路较短,工程量小 B.坡度较平缓
C.不用修大型桥梁,少占耕地 D.连接多个居民点,社会效益大
5.读华北平原西汉前的古村落分布图(图1)和地形剖面潜水水位图(图2),完成下列各题。

图1 图2
(1)根据图示,叙述华北平原西汉前的古村落分布特点。

(2)从生活和生产角度分析古村落分布的有利自然地理环境因素。

6.阅读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下图为我国局部区域略图。

图中太行山东麓有一条古都密集的长廊,分析古都形成的有利自然条件。

八.本课小结
(1)主要分布在太行山脉东麓(燕山山脉的南麓),远离古黄河。

(2)古村落位于太行山脉东麓冬季风的背风坡,削弱冬季风的影响,气温较高;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气候较温暖湿润。

位于太行山脉东麓的洪积扇上,地势较平坦开阔,有机质较丰富,土壤较肥沃,山麓地带地下水较丰富,地势较高,地下水位较深,不易发生盐碱和洪涝,远离黄河,避免洪涝的威胁。

有利于居住和耕作,形成村落。

位于山前冲积扇;地形平坦,水源丰富;土壤肥沃等。

沧海桑田,世事变迁,中国上下五千年,我们的祖先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