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国家美术馆分析PPt
美国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
![美国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https://img.taocdn.com/s3/m/17599ed526fff705cc170a7a.png)
8
华盛顿美术馆东馆中心大厅内景
第六章 地下空间民用建筑
6.3 地下空间民用建筑实例
华盛顿美术馆东馆
华盛顿美术馆东馆展厅之一
第六章 地下空间民用建筑
6.3 地下空间民用建筑实例
华盛顿美术馆东馆
10
华盛顿美术馆东馆展厅之二
第六章 地下空间民用建筑
6.3 地下空间民用建筑实例
华盛顿美术馆东馆一层平面图
第六章 地下空间民用建筑
6.3 地下空间民用建筑实例
华盛顿美术馆东馆二层平面图
2
第六章 地下空间民用建筑
6.3 地下空间民用建筑实例
华盛顿美术馆东馆五层平面图
第六章 地下空间民用建筑
6.3 地下空间民用建筑实例
华盛顿美术馆东馆七层平面图
4
第六章 地下空间民用建筑
6.3 地下空间民用建筑实例
华盛顿美术馆东馆
5
华盛顿美术馆东馆鸟瞰
第六章 地下空间民用建筑
6.3 地下空间民用建筑实例
华盛顿美术馆东馆
华盛顿美术馆东馆外景
第六章 地下空间民用建筑
华盛顿美术馆老馆
第六章 地下空间民用建筑
6.3 地下空间民用建筑实例
第六章 地下空间民用建筑
6.3 地下空间民用建筑实例
美国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 由于用地范围仅限于“梯形”内,无法在地面上直接 华盛顿国家美术馆老馆建于1941年,与美国国会大厦 通过建筑物表达新老建筑的关系,故采用开发地下空 相邻,是一座新古典主义建筑。在老馆东面白宫前最 间的方式,直接交通联系移置到地下,通过地下大厅, 后一块梯形空地上,国际著名建筑师贝聿铭设计了东 既不影响地面的交通和人的活动,又恰当地将两馆联 馆,于1978年落成。东馆建筑体型由多个棱柱体和三 系起来。一方面保证了参观路线的连续性,另一方面 角体组成,内部几乎全是六角形或三角形的空间,在 也给观众创造了一处良好的休憩交流空间。而且,这 其中参观,有步移景异的效果。因为东馆是整个美术 个2.7万m2的新馆与旧馆只有通过地下空间的利用才能 馆的一部分,所以它的大门必须面向旧馆,并以东馆 达到体量上的均衡,又满足面积上的要求。地面上两 主体部分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与之呼应,与旧馆构成轴 者之间的大型铺装广场通过中央不对称的喷泉、瀑布 线,很好地确立了两者的主从关系。 和散落的晶体状玻璃天窗,营造出一种内敛的空间氛
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分析
![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423d553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cb.png)
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分析第一篇: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分析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Eastwing of National Gallery, Washington D.C.)美国国家美术馆(即西馆)的扩建部分,1978年落成。
它包括展出艺术品的展览馆、视觉艺术研究中心和行政管理机构用房。
贝聿铭设计。
东馆周围是重要的纪念性建筑,业主又提出许多特殊要求。
贝聿铭综合考虑了这些因素,妥善地解决了复杂而困难的设计问题,因而蜚声世界建筑界,并获得美国建筑师协会金质奖章。
东馆位于一块3.64公顷的梯形地段上,东望国会大厦,南临林荫广场,北面斜靠宾夕法尼亚大道,西隔100余米正对西馆东翼。
附近多是古典风格的重要公共建筑。
贝聿铭用一条对角线把梯形分成两个三角形。
西北部面积较大,是等腰三角形,底边朝西馆,以这部分作展览馆。
三个角上突起断面为平行四边形的四棱柱体。
东南部是直角三角形,为研究中心和行政管理机构用房。
对角线上筑实墙,两部分只在第四层相通。
这种划分使两大部分在体形上有明显的区别,但整个建筑又不失为一个整体。
展览馆和研究中心的入口都安排在西面一个长方形凹框中。
展览馆入口宽阔醒目,它的中轴线在西馆的东西轴线的延长线上,加强了两者的联系。
研究中心的入口偏处一隅,不引人注目。
划分这两个入口的是一个棱边朝外的三棱柱体,浅浅的棱线,清晰的阴影,使两个入口既分又合,整个立面既对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称又不完全对称。
展览馆入口北侧有大型铜雕,无论就其位置、立意和形象来说,都与建筑紧密结合,相得益彰。
东西馆之间的小广场铺花岗石地面,与南北两边的交通干道区分开来。
广场中央布置喷泉、水幕,还有五个大小不一的三棱锥体,是建筑小品,也是广场地下餐厅借以采光的天窗。
广场上的水幕、喷泉跌落而下,形成瀑布景色,日光倾泻,水声汨汨。
观众沿地下通道自西馆来,可在此小憩,再乘自动步道到东馆大厅的底层。
展览馆美术馆馆长J.C.布朗认为欧美一些美术馆过于庄严,类若神殿,使人望而生畏;还有一些美术馆过于崇尚空间的灵活性,大而无当,往往使人疲乏、厌倦。
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细致)PPT
![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细致)PPT](https://img.taocdn.com/s3/m/5d1063367fd5360cba1adbfc.png)
具有很强统观全局的设计思想,认为:“建 筑设计中有三点必须予以重视:首先是建筑 与其环境的结合;其次是空间与形式的处理; 第三是为使用者着想,解决好功能问题。”
4/11/2020
3
1、善于把古代传统的建筑艺术和现代 最新技术熔于一炉,从而创造出自己独 特的风格
2、建筑融合自然的空间观念,利用 内庭将内外空间串连,使自然融于建筑
——贝聿铭
4/11/2020
20
卢浮宫改扩建工程中玻璃金字塔的光线运 用同样体现出贝聿铭对光的理解
4/11/2020
21
三角形元素的呼应运用
室外广场三角形的 体块构成
穿插的走廊过道形成丰
富的成角空间,地上的
同样饰以三角形面砖
4/11/2020
22
新老馆之间的关系
统一关系
原建筑是一个古典主义的建筑,是完全对称的建筑,而 东馆的西立面是完全对称的”H” 。
东馆用现代风格塑造了一种哥特式塔楼的意向,这是一 种对于历史演变的尊重,同时也是东馆作为老馆的一个 扩建,对老馆建筑风格表示出的一种尊重和延续。
对立关系
——西馆属于古典建筑,东馆属于现代 建筑,两种不同的建筑风格,却因为贝聿铭 的巧妙处理而体现出和谐的关系。
4/11/2020
23
以主从分明而达到统一; 以不对称的均衡达到统一; 以相似形求得和谐统一。
巨大的采光顶棚反复强调三角形 的基本构图要素。玻璃下面敷设 一层精细的铝合金管,不仅使光 线变得柔和,而且使建筑构造显 得无比精致细腻。
4/11/2020
19
“众所周知,光线在建筑中的重要性,但机 遇也是很重要的,我在这个设计中,正是有 机会可以探索光线的丰富变化,以及形态和 空间的神秘性,于是我进行了大胆尝试。”
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详细案例分析课件
![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详细案例分析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d3afcb38762caaedd33d4ed.png)
——大师贝聿铭
地理位置
西馆
东馆
分特料是建聿建
的色考空筑铭筑
体 现
。
在 「 东
究 和
建
间 处
理
造 型
与
的 建 筑
介 绍
:
馆 」 的
设 计 中 得
到 了 充
筑 内
部 设 计 精
巧 。 这 些
独 具 匠
心 。 三 是
建 筑 材
所 处 环 境 自 然 融 化 。
二
设 计 有
三 个 特 色
东馆预留的扩建基地
面临的难题
• 位于历史敏感地带,如何融入城市,取得 与周边纪念性建筑群的协调
• 不规整基地的利用(直角梯形) • 如何与罗马风格的老馆取得联系 • 业主的特殊要求(亲切的外表,活泼的空
间,空间有中心有方向感)
解决思路
• 对国会大厦——杰弗逊纪念堂轴线的尊重 导致梯形平面的切割
: 一 是
建 筑 界 人 士 普
遍 认 为 贝
最初规划
在市区中心偏东的仁金斯山上建设国会大厦,国会前是宽 阔的大草坪和林荫大道,在大草坪两侧设立博物馆和学术 机构;朗方的方案以国会大厦为中心,设计了一条通向波 托马克河滨的主轴线;又以国会和白宫两点向四面八方布 置放射形道路,通往各个广场、纪念碑、纪念堂等重要公 共建筑物,并结合林荫绿地,构成放射形和方格形相结合 的道路系统。并规定市内建筑都不得高于国会大厦,以象 片国会的权利高于一切。在市区将开辟13条斜向大街,以 美国独立时的13州命名。朗方规划,在市中心建立总统官 邸。官邸和国会之间要有一条最捷近的街道相连接这就是 今天华盛顿著名的宾夕法尼亚大街。
——艾佛森美术 馆
美国国家美术馆建筑分析
![美国国家美术馆建筑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32aa4da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69.png)
美国国家美术馆建筑分析
美国国家美术馆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是全球最著名的美术馆之一。
该建筑被誉
为现代建筑中的杰作,是由建筑师德鲁·莫瑞斯设计的。
以下是我对这个建筑的分析。
建筑外观
美国国家美术馆的建筑外观呈现出一种独特的现代风格。
该建筑的主立面被设计成曲
面状,如同一道波浪状的壁画。
立面的中央部分突出,与建筑前面的另一座立面形成了鲜
明的对比。
这种曲线和层次的设计为建筑增加了动感和视觉艺术效果。
此外,建筑的外表
面被镶嵌着非常多的玻璃幕墙,使得整个建筑看起来非常明亮宽敞。
内部空间布局
美国国家美术馆的内部空间布局也非常讲究。
该建筑的内部采用了大量的开敞式结构,通过更多的降低隔断以及创新的照明设计,使得空间的开放性和视觉效果达到了最佳化。
此外,建筑内部的动线设计非常合理,既保证了游客的流动性,又避免了过度拥挤和混乱。
特别是建筑中央的大型柱廊和广场成为了游客和参观者的主要聚集地,成为了美术鉴赏和
学术交流的重要场所。
材料和工艺的运用
美国国家美术馆在材料和工艺的运用方面也是非常出色的。
建筑最外层的曲面是由3611块不锈钢板组成的,这些板材中间密密麻麻的铆钉,给人一种复古的机器观感。
内部则使用了大量的时尚材料,如不锈钢、大理石、玻璃等。
同时,该建筑还在工艺方面做出
了一系列创新,如采用金属玻璃结构框架等。
总之,美国国家美术馆的建筑风格独具特色,其现代化的建筑设计及先进的材料和工
艺运用,为这个国际化的学术和文化交流中心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空间设计美国国家美术馆分析PPT课件
![空间设计美国国家美术馆分析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05f866790c69ec3d4bb7541.png)
贝聿铭—美籍华人建筑师
一是建筑造型与所处环境自然融合。 二是空间处理独具匠心。 三是建筑材料考究和建筑内部设计精巧。
这些特色在“东馆”的设计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纵观贝聿铭的作品,他为产业革命以来的现代都市 增添了光辉,可以说与时代步伐一致。到了1988年, 贝聿铭决定不再接受大规模的建筑工程,而是改为 慎重地选择小规模的建筑,他所设计的建筑高度也 越来越低。美秀美术馆更明显地显示了晚年的贝聿 铭的东方意境,特别是故乡那遥远的风景——中国 山水理想风景画的握憬。。
贝聿铭具有统观全局的设计思想,他说:“建筑设计中有三点必须予以重视:首先是 建筑与其环境的结合;其次是空间与形式的处理;第三是为使用者着想,解 决好功能问题。……正是这一点,前辈大师们是不够重视的。”
贝聿铭的设计创造出了承前启后的建筑风格,他注意纯化建筑物的体型、尽 可能去掉那些中间的、过渡的、几何特性不确定的组成部 分。使他设计的空间形象具有鲜明的属性。另外,他的设计还具有强烈生动的雕塑性和明
贝聿铭的建筑思想
贝聿铭主张:“建筑虽受科技的影响,但并非完全建立在科学技术之上,它 还需要其他的条件。”
贝聿铭认为:“空间与形式的关系是建筑艺术和建筑科学的本质。”因此, 在他的任何设计中都不会放松协调、纯化、升华这种关系的努力。在设计时 他对空间和形式常常都做多种探求,赋予它们既能适应其内容又不相互雷同 的建筑风貌。
贝聿铭—美籍华人建筑师
主要成就:
1.荣誉 1984年,获法国政府授与艺术 及文学勋章司令勋位 1988年,获法国密特朗总统授 与法国荣誉军团勋章骑士勋位 1993年,升格为军官勋位 1988年,获美国雷根总统授与 美国国家艺术勋章 1993年,获美国乔治·布希总 统授与美国总统自由勋章
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分析
![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fab9869e009581b6ad9eb75.png)
• 东馆的展览室可以根据展品 和管理者的意图调整平面形 状和尺寸,有些房间还可以 调整天花高度,这样就避免 了大而无当,而取得真正的 灵活性,使观众觉得艺术品 的安放各得其所。按照布朗 的要求,视觉艺术中心带有 中世纪修道院和图书馆的色 彩。七层阅览室都面向较为 封闭的、光线稍暗的大厅, 力图创造一种使人陷入沉思 的神秘、宁静的气氛。
建筑材料
• 东馆外墙也和西馆一样,采用田纳西州的大理石饰面, 外表光洁柔和。
建筑材料
• 屋顶由外凸的玻璃三棱锥 构成,体现出玻璃质感, 把东馆的时代特征凸显出 来。
建筑材料
• 东馆门口的铜雕塑,充 满艺术气息。
建筑平面图
建筑模型
贝聿铭的建筑设计有三个特色:
一是建筑造型与所处环境自然 融化。
谢谢欣赏
END
一.建筑设计概念
• 贝聿铭对三角形、由三角形延 伸出来的埃及金字塔造型有独 特的研究。几经琢磨贝聿铭突 出奇想,落笔一挥而就,画了 一个草图:一条对角线穿过这 片梯形的直角顶点,将这片用 地划为一个等腰三角形和一个 直角三角形。这条线成为东馆 设计的绝妙发端。
外观和广场
• 展览馆和研究中心的入口都安 排在西面一个长方形凹框中。 展览馆入口宽阔醒目,它的中 轴线在西馆的东西轴线的延长 线上,加强了两者的联系。研 究中心的入口偏处一隅,不引 人注目。划分这两个入口的是 一个棱边朝外的三棱柱体,浅 浅的棱线,清晰的阴影,使两个 入口既分又合,整个立面既对 称又不完全对称。展览馆入口 北侧有大型铜雕,无论就其位 置、立意和形象来说,都与建 筑紧密结合,相得益彰。
华盛顿国家美术馆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PPT课件
![华盛顿国家美术馆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5203140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76.png)
建筑特点
• 贝聿铭不但是出色建筑科学家,「用笔和尺」建造了 许多华丽宫殿;他更是极其理想化建筑艺术家,善于 把古代传统建筑艺术和当代最新技术熔于一炉,从而 创造出自己独特格调.贝聿铭自己说:“建筑和艺术 即使有所不一样,但实质上是一致,我目标是寻求二 者友好统一.”事实证实对于建筑艺术执着追求是他 事业成功一个主要方面。晚年贝聿铭对东方意境,尤 其是故乡那遥远风景——中国山水理想风景画握憬。
调各异,旨趣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东馆内外所用大理 石色彩、产地以至墙面分格和分缝宽度都与西馆相同。 但东馆天桥、平台等钢筋混凝土水平构件用枞木作模 板,表面精细,不贴大理石。混凝土颜色同墙面上贴大理 石颜色靠近,而纹理质感不一样。
Rare Confid第en6t页ial 6
• 设计美术馆东馆是对贝聿铭挑战。作为一名华人建筑 师,他从未忽略自己同中国文化与历史联络,而在建 筑创作中,他则主张把中国建筑内在精华融合在当代 建筑之中。贝聿铭对三角形、由三角形延伸出来埃及 金字塔造型有独特研究。几经琢磨贝聿铭突出奇想: 一条对角线穿过这片梯形直角顶点,将这片用地划为 一个等腰三角形和一个直角三角形。这条线成为东馆 设计绝妙发端。
爱艺术Lo人cal们经过楼梯、自动扶梯、平台和天桥出入各个展览室,N博ew物馆弥Threat
Threat Champion
漫着某种优雅而又亲切气氛。Graduation Constituency Reduction
Rare Confid第en1t7ia页l 17
东馆设计在许多地方若明若暗地隐喻西馆,而手法格调各异
•
• 1972年 - 达拉斯市政厅 美国德州达拉斯
•
1973年 - 约翰逊艺术馆, 康乃尔大学,纽约州Ithaca
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分析 共17页PPT资料
![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分析 共17页PPT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7942cf22763231126edb11b3.png)
东馆的展览室可以根据 展品和管理者的意图调 整平面形状和尺寸,有 些房间还可以调整天花 高度,这样就避免了大 而无当,而取得真正的 灵活性,使观众觉得艺 术品的安放各得其所。 按照布朗的要求,视觉 艺术中心带有中世纪修 道院和图书馆的色彩。 七层阅览室都面向较为 封闭的、光线稍暗的大 厅,力图创造一种使人 陷入沉思的神秘、宁静 的气氛。
美•
美术馆东馆内部几乎全
是六角形或三角形的空间而
术 不用普通的矩形空间。中央 大厅上为玻璃枯,天光自上
馆 泻下,中间有纵横跨越的栈 桥,挑出或凹进的廊子,共
东 参观者其中走动,步移景异 ,空间景象变化万端。
馆
华 盛 顿 国 家 美 术 馆 东 馆 模 型
东馆位于一块3.64公顷的梯形 地段上,东望国会大厦,南临林 荫广场,北面斜靠宾夕法尼亚 大道,西隔 100余米正对西馆东 翼。四周多是古典风格的重要 公共建筑。贝聿铭用一条对角 线把梯形分成两个三角形。西 北部面积较大,是等腰三角形 ,底边朝西馆,以这部分作展 览馆。三个角上突起断面为平 行四边形的四棱柱体。东南部 是直角三角形,为研究中心和 行政治理机构用房。对角线上 筑实墙,两部分只在第四层相 通。这种划分使两大部分在体 形上有明显的区别,但整个建 筑又不失为一个整体。
东馆内部图
展览馆美术馆馆长J.C.布朗还认 为建筑应该有个中心,提供 一种方向感。为此,贝聿铭 把三角形大厅作为中心,展 览室围绕它布置。观众通过 楼梯、自动扶梯、平台和天 桥出入各个展览室。透过大 厅开敞部分还可以看到周围 建筑,从而辨别方向。厅内 布置树木、长椅,通道上也 布置一些艺术品。大厅高25 米,顶上是25个三棱锥组成 的钢网架天窗。自然光经过 天窗上一个个小遮阳镜折射 、漫射之后,落在华丽的大 理石墙面和天桥、平台上, 非常柔和。
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0231252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93.png)
贝先生注重艺术品与建筑空间结合。他总是采用曲线或是不规则雕塑点缀建筑。这样 能够产生对比效果为其建筑增色,同时雕塑家建筑也能够得到展示,是双赢之举。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END
第19页
第5页
内部通过天桥,楼梯,挑台等元素穿插组合,形成美伦美幻空间形式,达到了 移步换景效果。这与中国古典园林空间处理手法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也许与贝 先生从小在苏州狮子林度过童年相关。同时也有巴洛克艺术影响,空间在光影、 透视改变、移动艺术品等作用下,充斥了动感和幻景。
第6页
从地下空间通过楼梯上到一层。一层将大树引进室内,同时将自然引入室内。 许多细节表现出建筑师审美,大树下面是盛开百合,正表现了这一点。接着通 过通往二楼宏伟楼梯,通过二层天桥能够观看一层及地下层。这时天桥上参观 者和一层参观者互为观测者与被观测者。展品也被多角度观测鉴赏。通过二层 出挑阳台楼梯,可到达三层。穿过多个展室,到达三层天桥,通过天桥,通过 自动扶梯下楼。自动扶梯设置很巧妙,放在二层、三层之间,参观者参观到这 里时,已经感到疲劳,自动扶梯帮助人们省些力气,是为参观者考虑较好设计 处理办法。
第3页
东馆建筑高度与宾州大道上其它建筑物相同,东馆外墙与老馆也采用相同大理石。 对称西立面造型是东馆特色之一,这是延续与呼应老馆设计,朝向老馆西立面有 高塔耸立左右两侧,整个西立面呈H型,既崇高又典雅。
第4页
东馆内部空间相称丰富。平面构图依据梯形地段,将东馆构思成两个三角形, 成功取得了最大建筑美学和空间利用效果。大等腰三角形为展览厅,小直角三 角形为高级视觉艺术研究中心。第三个三角形为内庭顶部庞大采光顶棚,重复 强调三角性基本构图要素。
贝聿铭-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ppt课件
![贝聿铭-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d972e609b89680203d82590.png)
通过黑白图底的对比, 我们从第一张图中发现,建筑 的布局与平面造型让我们很清 楚的看到整个城市结构,建筑 围绕国会大厦,沿街道、广场 或者公园的布局都是按照整个 大的城市脉络发散而来,贝聿 铭所做的美术馆东馆让整个布 局变得更加完整。
从第二张图中,我们可 以看到以国会大厦前面的广场, 景观主要向三个方向发散,顺 着国家公园向西形成一条景观 主轴线,另外两条景观视线分 别向东北、东南发散,东馆的 设计是一条对角线穿过这片梯 形的直角顶点,将这片用地划 为一个等腰三角形和一个直角 三角形,使视野穿透建筑,同 时与整个城市结构相呼应。
对立关系
——西馆属于古典建筑,东馆属于现代建筑, 两种不同的建筑风格,却因为贝聿铭的巧妙 处理而体现出和谐的关系。
23
以主从分明而达到统一; 以不对称的均衡达到统一; 以相似形求得和谐统一。
24
高度上的关系
东馆的建筑物高度,保持与西馆以及宾州 大道上其他建筑物相同,
朗方的方案以国会大厦为中心,设计了一条通向波托马 克河滨的主轴线;又以国会和白宫两点向四面八方布置 放射形道路,通往各个广场、纪念碑、纪念堂等重要公 共建筑物,并结合林荫绿地,构成放射形和方格形相结 合的道路系统。在市区将开辟13条斜向大街,以美国独 立时的13州命名。朗方规划,在市中心建立总统官邸。 官邸和国会之间要有一条最捷近的街道相连接这就是今 天华盛顿著名的宾夕法尼亚大街。
3
1、善于把古代传统的建筑艺术和现代 最新技术熔于一炉,从而创造出自己独 特的风格 2、建筑融合自然的空间观念,利用内 庭将内外空间串连,使自然融于建筑 3、不仅注重建筑单体的和谐,更注重 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被称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
4
设计面临的问题
建设用地:东馆位于一块3.64公顷的梯形地 段上,皮埃尔·查尔斯·朗方在1971城市规 划中造成最不规则的地块之一。 周边环境:东望国会大厦,南临林荫广场, 北面斜靠宾夕法尼亚大道,西隔 100余米正 对西馆东翼。附近多是古典风格的重要公共 建筑。 新老建筑间的关系:与罗马风格的老馆取得 联系。 馆长要求:亲切的外表(是房子而不是宫 殿),活泼的空间,空间有中心有方向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are Confidential
5
东馆的设计在许多地方若明若暗地隐喻西馆,而手法风格各 异,旨趣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东馆内外所用的大理石的色彩、产地 以至墙面分格和分缝宽度都与西馆相同。但东馆的天桥、平台等钢 筋混凝土水平构件用枞木作模板,表面精细,不贴大理石。混凝土的颜 色同墙面上贴的大理石颜色接近,而纹理质感不同。
Threat Local Champion Training Toolkit Strategy Campaign New Threat Graduation Constituency Reduction
Rare Confidential
6
BYE
BYE
Rare Confidential
7
Rare Confidential
4
让
光 线
创 造 设 计
以此三角形大厅作为中心,不同高度,不同形状的平台、楼梯、斜坡和 廊柱交错相连,而自然光也经过天窗上分割成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玻璃镜面 折射后,落在由华丽的大理石筑就的墙面、天桥及平台上,柔和而浪漫。 热爱艺术的人们通过楼梯、自动扶梯、平台和天桥出入各个展览室,博物 Local New Threat Threat Graduation Constituency Reduction Champion 馆弥漫着某种优雅而又亲切的气氛。
建筑结构:钢筋混泥 土结构
Threat
Local Champion
Training
Toolkit
Strategy
Campaign
New Threat Graduation Constituency Reduction
Rare Confidential
2
建
东馆位于一块3.64公顷的梯形地段上,东望国会大厦,南临林荫广场,北面斜 靠宾夕法尼亚大道,西隔 100余米正对西馆东翼。附近多是古典风格的重要公共建 Threat 筑。贝聿铭用一条对角线把梯形分成两个三角形。西北部面积较大,是等腰三角 形,底边朝西馆,以这部分作展览馆。三个角上突起断面为平行四边形的四棱柱 体。东南部是直角三角形,为研究中心和行政管理机构用房。
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
Eastwing of National Gallery, Washington D.C.
Ieoh Ming Pei
Rare Confidential
1
Eastwing of National Gallery, Washington D.C.
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是美 国国家美术馆(即西馆)的扩建 部分。 有着古希腊建筑风格的 美国美术馆(西馆)向来是华盛顿 人心目中的艺术圣殿。
Rare Confidential 3
Threat
Local Champion
Training
览馆 研究 口 个长 。 览馆 口宽阔 , 它 轴线 馆 东 轴线 长线 ,加强 两 联系 。研究 口 处 , 。划 这两个 口 个棱边 棱 ,浅浅 棱线, 清 阴 , 两个 口既 , 个 既对称 对 称。 览馆 口 侧 铜 , 论 、 New Threat 来说, 与建 紧 Constituency Reduction 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