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一线培养选拔干部调研问题建议
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当前,我国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存在一些问题:
(1)培养选拔的标准不够科学。
在年轻干部培养选拔中,缺
乏科学的标准,往往只看外表,不重视内在素质,忽视能力和思想素质的培养,使年轻干部的素质得不到充分的提升。
(2)培养选拔的渠道不够多样。
目前,大多数地方对年轻干
部的培养选拔渠道仍然偏重于传统的招考方式,缺乏多样化的招聘方式,没有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使得年轻干部的选拔不够公平、公正。
(3)培养选拔的环境不够良好。
在培养选拔过程中,由于缺
乏良好的环境,年轻干部往往陷入利益驱动、形式主义等现象,导致年轻干部的素质得不到提高,使得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失去了意义。
建议:
(1)建立科学的培养选拔标准。
应建立科学的培养选拔标准,重视内在素质、能力和思想素质的培养,以保证年轻干部的素质得到充分的提升。
(2)多样化的选拔渠道。
要完善多样化的选拔渠道,充分发
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以保证年轻干部的选拔公平、公正。
(3)改善培养选拔环境。
应加强年轻干部的纪律管理,建立良好的环境,消除利益驱动、形式主义等现象,以保证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得到有效的推进。
干部培养选拔工作方面意见建议
干部培养选拔工作方面意见建议在干部培养选拔工作中,为了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推动组织的长期发展,以下是从长远规划、教育培训、选拔标准、考核机制、实践锻炼、领导班子建设、干部队伍结构优化、创新意识激发和党风廉政建设等九个方面提出的意见建议。
制定长远规划针对当前干部培养选拔工作存在的问题,建议制定长远规划。
在规划中应明确干部培养选拔的目标和战略,包括干部队伍的规模、结构、素质和能力等方面的要求。
同时,应考虑与组织发展的协调一致,确保干部队伍的持续优化。
加强教育培训加强教育培训是提高干部素质和能力的重要途径。
建议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包括培训内容、方式、时间等方面的规划。
在培训内容上,应注重实用性和针对性,结合组织发展的需要和干部自身的职业规划进行设计。
同时,应采用多种培训方式,如内部培训、外部进修等,以满足不同层次干部的需求。
严格选拔标准明确选拔干部的标准是确保干部队伍质量的关键。
建议根据组织发展的需要和岗位特点,制定具体的选拔标准,包括综合素质、专业技能、工作经验等方面的要求。
同时,应严格执行选拔程序,确保选拔过程的公正、公平和公开。
完善考核机制建立全面的考核机制是激励干部积极工作的重要手段。
建议从工作业绩、能力提升、团队协作等方面设计考核指标,定期对干部进行全面评估。
同时,应将考核结果与干部奖惩、晋升等方面挂钩,激励干部积极进取。
注重实践锻炼安排干部到实际岗位上锻炼是提高其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重要途径。
建议根据干部的特点和职业规划,有针对性地安排实践岗位,使干部在实践中积累经验、锻炼能力。
同时,应鼓励干部在实践中勇于担当、敢于创新。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优化领导班子结构是提高组织效能的重要措施。
建议在领导班子建设中注重年龄、性别、专业等方面的搭配,实现优势互补。
同时,应加强领导班子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形成团结有力的领导核心。
重视干部队伍结构优化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是推动组织长期发展的重要保障。
建议增加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健全基层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健全基层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几点思考和建议健全基层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几点思考和建议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变革的不断深化,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成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一环。
年轻干部是基层工作的生力军,他们承担着为人民群众服务的重任。
因此,健全基层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机制至关重要。
一、提高基层培养选拔年轻干部的重要意义和紧迫性基层是党联系群众、治理国家的重要阵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关系到基层工作的质量和效益,也关系到党的事业能否得到良好开展。
随着时代的进步,基层工作的复杂性不断增加,需要高素质、年轻化的干部队伍来适应和推动。
因此,健全基层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和紧迫性。
二、加强对年轻干部的培训与教育年轻干部是党的事业的脊梁,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对基层工作具有重要影响。
加强对年轻干部的培训与教育,能够提升他们的工作能力和素质,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基层工作的需求。
具体而言,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1. 培训课程多样化。
根据干部的专业特长和发展需求,量身打造培训课程,既涵盖理论知识的学习,又包括实际操作的能力培养。
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让年轻干部在工作中学习、实践和成长。
2. 骨干轮训制度。
建立健全骨干干部轮训机制,让年轻干部能够在不同领域、不同单位之间进行轮训和交流。
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拓宽他们的视野,提高工作的广度与深度。
3. 培训与实践相结合。
鼓励年轻干部在培训之外,参与实际工作并担任重要的职责。
通过将培训和实践相结合,能够提高年轻干部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领导水平。
三、搭建交流平台与资源共享机制优秀干部的成长需要充分获得资源支持和交流机会。
搭建交流平台和资源共享机制是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重要途径。
1. 平台建设。
建立基层干部交流平台,为年轻干部提供交流、学习和分享的机会。
通过定期组织座谈会、研讨会、经验交流等活动,促进年轻干部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共同解决实践中的问题。
2. 资源共享。
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将各地区、各行业的成功经验、典型案例等资源进行整合和共享。
对干部选拔任用的意见和建议
对干部选拔任用的意见和建议在干部选拔任用的过程中,应坚持公正公平、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以下是我对此方面的一些建议:
1. 公开透明:提升选拔过程的透明度,建立健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机制。
在选拔过程中,明确公示岗位职责、任职条件、选拔程序等信息,接受广大干部和群众监督。
2. 完善考核评价体系:不仅要考察干部的工作业绩,也要注重对其道德品质、廉洁自律、团队协作、创新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评价,形成全面、客观、科学的评价标准。
3. 注重基层一线经验:优先选拔有丰富基层工作经验,了解并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干部,让真正有能力、有实绩、有担当的人才得以脱颖而出。
4. 建立长期培养机制:强化对干部的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通过挂职锻炼、轮岗交流等方式,全面提升干部综合素质,为其晋升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5. 强化廉政审查:严把干部入口关,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相关规定,坚决防止“带病提拔”,确保干部队伍的纯洁性。
6. 民主推荐与组织考察相结合:在干部选拔中,既要充分尊重民主推荐结果,又要强化组织考察环节,深入了解干部的真实表现和能力素质。
7. 落实任期制和交流轮岗制度:促使干部在不同岗位上得到锻炼,防止长期固定在一个岗位上导致的僵化思维和权力固化现象。
从基层一线选拔干部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从基层一线选拔干部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基层干部的素质差异较大。
近年来,我县通过强化基层一线干部教育培训、落实基层人才振兴计划等措施,使基层干部的年龄、文化、岗位结构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推进改革发展稳定的能力明显提高。
但还有相当一部分基层干部学历很低,尽管他们为人正直,作风正派,工作敬业,但由于在文化水平方面的先天不足,单凭靠经验搞工作,致使综合服务能力无法满足群众的新期待。
无论是在理论知识、思想观念、服务水平和领导科学等方面,都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尤其难以适应信息化管理和电子政务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迫切需要知识更新、观念更新和素质提升。
(二)基层干部的交流渠道不畅。
我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基层的生活环境差、工作条件艰苦,是造成基层干部流动不畅的首要原因。
其次是由于局部区位的差异,干部交流单位地理位置的远近成了干部交流时的思想顾虑,一些干部不愿离窝,怕担风险。
第三是乡镇和机关在收入、福利待遇上面存在着现实差距,使机关干部担心与乡镇干部交流后,会影响个人切身利益。
第四就是思想认识方面的原因,有的干部不想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不愿接受新挑战;有的领导舍不得放走业务骨干,交流干部时总是把那些作风不实、能力不足的放在前面,为自己单位“减负”。
这些思想和做法,使得干部交流成为“庸才往来”,而有一定发展潜力的基层干部却走不出去,得不到成长锻炼,人浮于事的现象严重。
(三)基层干部的进补机制不健全。
一是基层干部的来源不足。
近几年来,我县通过从高校选拔大学生村官、面向村干部招录公务员充实基层干部队伍等措施,积极改善基层干部队伍,但是步子还不够大,数量很低,而且人才大多留在了县乡机关,服务基层一线的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基层干部结构不优、来源不足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二是从基层一线选拔使用干部的力度不大。
过去,由于受“高学历,低年龄”思想的主导,选拔领导干部“空降”的多,使用一线本土干部少,给基层一线的年轻优秀干部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影响,这也是导致基层干部思想工作活力不足的重要原因。
浅谈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浅谈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一是观念性问题。
一些领导干部对年轻干部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年轻干部经验不足、能力不足,不敢大胆任用,导致年轻干部无法得到锻炼和提升。
同时,年轻干部自身也存在观念上的不足,缺乏对干部工作的全面认识和深刻理解,对自身的定位和职责不清晰,缺乏对未来职业规划的认识和思考。
二是制度性问题。
目前,我市在干部选拔任用、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制度还不够完善,缺乏科学规范的制度保障,导致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存在不公平现象,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
三是培养性问题。
对于年轻干部的培养,我市存在培养方式单一、培养内容不够全面、培养周期不够长等问题。
同时,培养机制不够灵活,缺乏因人而异的个性化培养方案,使得年轻干部无法得到充分的发展和提升。
四是环境性问题。
年轻干部成长的环境也是影响因素之一。
我市一些机关单位工作压力大、工作环境差,导致年轻干部缺乏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和良好的工作状态,无法充分发挥自身潜力和能力。
三、改进措施和建议为了解决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加强观念教育,提高年轻干部的自我认知和职业定位,同时加强领导干部对年轻干部的重视和培养,鼓励年轻干部勇于担当和创新。
二是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建立科学规范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过程的监督和管理,保障干部选拔任用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三是创新年轻干部培养方式,注重培养内容的全面性和个性化,加强对年轻干部的职业规划和发展指导,建立长效的培养机制,为年轻干部的成长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保障。
四是优化工作环境,改善年轻干部的工作条件和待遇,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激发年轻干部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提高年轻干部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总之,加强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是我市加快发展、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和基础性工作。
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干部工作方针,加强制度建设和观念教育,创新培养方式和工作环境,为年轻干部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浅谈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浅谈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1000字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年轻干部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年轻干部是未来的栋梁,他们的培养与选拔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当前在培养选拔年轻干部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下面我将结合实际工作中的情况,浅谈这些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一、缺乏专业化的培养机制在现行的干部培养体系中,针对年轻干部的培训项目主要以一些全员参与的课程为主,没有特别针对不同部门、不同职能的特定培训。
这样的培训方式使得年轻干部很难获得专业化的培养,无法真正提高专业技能及素质。
因此,建议以年轻干部的学科特点、职位角色及组织发展需求为基础,制定更具差异性、针对性的课程及培训计划,加强专业能力培养,提高各领域年轻干部的素质。
二、选拔机制不够透明公正在干部选拔方面,经常出现没有明确的选拔标准、过于讲究关系和任务指标、几个人之间内部协商等问题。
一些年轻干部认为“有关系”、“会拍马屁”才是选拔的关键。
这样不仅会治理干部队伍,更重要的是损害了社会公平和干部队伍建设的根本利益。
因此,应该制定科学的选拔制度和标准、监督和检查选拔过程、将选拔公开化等措施,确保选拔工作更加透明化、客观化。
三、倾向选择知识型人才现在的一些公司、机构会特别喜欢选择知识型、技术型人才,并且认为人才的资历越高越有优势。
然而事实上,一个人除了知识、技能外,还有其它的素质、能力,例如工作态度、职业精神等,这往往是成功的重要标志。
因此我们应该更加注重选拔那些素质突出、能力强的年轻干部,尤其是那些有创新、领导和创业能力的年轻人。
综上所述,年轻干部的培养与选拔对于企业和社会的长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面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坚持“人才强企”的战略,建立科学的培养机制、选拔制度,培养选拔那些德才兼备、能力突出、有责任心和创造力的年轻干部,为实现中国梦作出更积极的贡献。
干部培养选拔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干部培养选拔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干部培养选拔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一、问题的背景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对于党的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当前干部培养选拔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阻碍了干部队伍的建设和发展。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1.评价体系不全面科学当前干部评价体系虽然建立了多元评价来考察干部素质,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评价标准不够科学,重视学历背景和职称,忽视了实际工作能力和业绩;其次,评价侧重个人表面功夫,忽视团队协作能力和领导风格等软技能的考核。
2.选拔程序不透明干部选拔程序不透明是当前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
干部选拔通常由一部分领导决定,普通党员难以了解具体的评选标准和程序,这容易导致非公正的选拔结果,影响干部队伍的稳定和积极性。
3.培养方式滞后干部培养方式滞后是当前干部培养选拔工作中的另一主要问题。
目前,大部分干部培养方式仍然采用传统的“交椅式”的培养方式,对于干部的综合素质提升和专业能力培养有限。
除此之外,干部培养过程中缺乏重视针对性培训,导致一些干部在新的工作环境中适应能力不强。
三、对策的提出1.建立科学全面的评价体系应该建立全面的、科学的干部评价体系,重视干部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绩效,注重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并适度参考个人学历和职称。
此外,要注重团队协作能力和领导风格等软技能的考核,以全面评价干部的综合素质。
2.加强选拔程序的公开透明通过建立公开透明的选拔程序,加强干部选拔工作的公正性和公平性。
要完善干部选拔的规章制度,明确选拔的标准和程序,确保广大党员参与公开公平的竞争。
3.创新干部培养方式应积极创新干部培养方式,倡导终身学习的理念,加强干部的综合素质提升和专业能力培养。
要重视针对性培训,根据干部的实际需要,开展针对性的培训课程,提高干部的应变能力和领导水平。
4.加强干部选拔的监督和评估要加强对干部选拔工作的监督和评估,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确保干部选拔工作的公正性和公平性。
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
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在培养选拔年轻干部方面,各级党委及组织部门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
但与形势和事业的发展要求比,还远远不够。
目前在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上主要存在以下五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舆论环境不优。
近年来,外地一些年轻干部一得到提拔重用,便引来网上一片“质疑”声,成为网上议论的热点,这样致使一些领导干部和组织部门产生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不敢大胆培养选拔年轻干部,不热心做这一工作。
二是论资排辈的传统观念仍然根深蒂固。
在干部工作中,讲平衡、论资历,对待年轻干部评头品足、求全责备,缺少应有的包容,不善于看主流、看本质、看发展,因而年轻干部难以脱颖而出。
三是缺乏政策的硬约束。
中央和各级党委虽然都强调要高度重视培养选拔年轻干部,但在基层却缺乏操作性强的刚性政策规定。
近几年乡镇党委、政府换届有关领导班子配备方案,对年轻干部配备使用作出政策性的硬规定不多,因而对基层缺乏硬约束,基层也缺乏培养选拔年轻干部的推动力。
四是缺乏系统性、长远性的考虑和制度保障。
目前,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还是仅凭组织部门的责任感,仅凭县(市、区)委主要领导对这一工作的认识和热情,缺乏从上到下系统性、长远性、前瞻性培养选拔年轻干部的制度安排。
在培养选拔年轻干部上存在一时热一时冷的现象。
一些地方因为平时不注重培养选拔年轻干部,一旦到了领导班子结构性要求必须配备年轻干部时,出现无人可选的现象。
五是职位资源缺乏形成制约。
由于当前领导职数配备比较满额,而领导干部正常退出机制还没有建立健全起来,致使职位资源十分紧缺,腾不出岗位来安排使用年轻干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
要改变这种状况,加大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力度,笔者认为要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要切实提高思想认识。
要站在全局的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
各级党委及组织部门要从确保我们国家长治久安,确保党和国家的事业后继有人,确保各级特别是合格的中高级干部战略领导人才培养这一高度,充分认识培养选拔年轻干部的重要意义,不断增强做好这一工作的使命感和历史责任感。
关于加强基层干部选育管用的建议
关于加强基层干部选育管用的建议加强基层干部选育管用的建议一、引言基层干部是党的工作中最接地气、最重要的力量。
他们在农村、城市社区、企事业单位等基层组织中,肩负着联系群众、推动工作的重要职责。
加强基层干部选育管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选拔机制、培养措施、考核评价以及激励机制等方面,提出一些建议,以期为加强基层干部选育管用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
二、选拔机制建议1.确立公正透明的选拔标准。
基层干部选拔应该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避免个人关系、地区特殊情况等因素对选拔结果的干扰。
应根据岗位要求,制定详细的选拔标准,包括政治素质、能力素质、道德品质等方面的评估指标。
2.开展选拔工作的广泛参与。
基层干部选拔不应仅由少数人决定,而应该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尤其是群众的评价和意见。
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民主评议等方式,了解干部的真实情况,避免主观评价的片面性和偏见。
三、培养措施建议1.建立健全基层干部培养体系。
应根据干部的不同需求和岗位特点,制定全面、系统的培训计划,包括理论学习、实践锻炼、技能提升等方面的内容。
还应加强干部的岗位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和能力水平。
2.推行梯度培养和轮岗制度。
基层干部应尽量避免长时间在一个岗位上工作,而是要经常进行梯度培训和轮岗。
这样可以使干部不断接触新事物、新挑战,提高其综合素质和应变能力。
四、考核评价建议1.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
应根据干部的不同岗位和职责,制定相应的考核指标和方式。
考核内容应全面、客观,并充分考虑干部的实际表现和取得的成绩。
还要注重干部的潜质和发展潜力的评估,提前发现和培养潜在优秀干部。
2.建立激励机制。
对于表现突出的基层干部,应该给予适当的奖励和晋升的机会,以激发其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对于表现不佳的干部,也要进行适当的惩罚和纠正措施,避免懈怠和消极的情况发生。
五、个人观点和理解基层干部选育管用是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推动各项工作的关键所在。
从长远来看,要加强基层干部的选育,不能只关注眼前的工作成绩,更要注重潜力和素质的培养。
干部培养选拔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干部培养选拔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一、问题分析干部培养选拔是一项关系国家治理和发展的重大任务。
然而,在现实中,我们也面临着一些主要问题。
1. 缺乏公正、透明的选拔程序在干部选拔过程中,公正、透明是最基本的要求。
但是,现实中还存在着权力寻租、人情交往等不正当因素的干扰,导致了许多优秀人才无法得到公平竞争和机会。
2. 少数派精英化倾向严重当前,有一定影响力和决策权力的职位普遍趋向于少数派集团。
这种精英化倾向使得多元声音被忽视,并可能导致领导层对于国家民生问题的认识与关切有所偏差。
3. 能力与背景不匹配在某些地方和领域,干部选拔时更注重考虑候选人的背景胶系而非能力素质。
这种现象使得缺乏针对性和专业性,并延续了传统习惯观念对知识背景与个人品行等主观评价导致人才浪费。
4. 缺乏培养和选拔机制的衔接干部培养和选拔之间的衔接不够紧密,导致一些能力较弱但背景突出的干部得到晋升和提拔,而忽视了一些能力强但背景相对普通的干部。
这种情况导致了人岗不匹配和管理效果不佳等问题。
二、解决思路要解决上述问题,我们需要建立公正、公平、透明的干部培养选拔体系,并采取以下措施:1. 建立科学的选拔回避制度建立完善的选拔回避制度,明确禁止任何形式的权力寻租行为,并确保真正实现按照资格任用、避免以权谋私。
2. 推进选民权威与多元性加强选民权威,推动职位竞争标准化,注重多元资源与声音代表,并建立专业化、高效合理的选委会。
3. 强化能力导向在干部培训过程中,应以能力为核心评估指标。
通过过去工作业绩、面试、模拟演练等方式,全面客观考核干部的专业技能、决策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 优化培养选拔机制加强干部培养和选拔之间的衔接,建立职级与职责相匹配的晋升体系,注重培养一线实践经验丰富、领导能力突出的干部。
5. 推进信息公开透明建立完善的干部考核信息公开制度,及时发布干部竞聘结果和评选规则,并接受社会监督。
同时,在平台上进行定期公示,加大舆论监督力度。
关于基层年轻干部培养优化增效的问题及建议
关于基层年轻干部培养优化增效的问题及建议基层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培养优化与增效对于推动基层工作发展、提升基层干部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当前基层年轻干部培养存在一些问题,如培养方式不科学、培养内容单一、培养资源分配不均等,导致干部队伍建设水平不高、基层工作效率不高。
为此,本文将从完善培养机制、丰富培养内容、优化培养资源等方面提出一些建议,以期能够进一步提高基层年轻干部的培养效果,增加他们在工作中的实际能力。
首先,要完善基层年轻干部培养机制。
当前,基层年轻干部的培养主要依靠单位内部的培训,但这种方式存在着培训资源有限、培训内容单一的问题。
因此,可以考虑建立跨单位的基层年轻干部培养机制,通过跨单位的培养交流,让干部们能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和经验,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
此外,还可以建立更加灵活的培养机制,例如采用轮岗制度,让基层年轻干部能够在不同的岗位上进行锻炼,提高他们的经验和能力。
其次,要丰富基层年轻干部的培养内容。
当前,基层干部的培养主要侧重于组织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管理技能的培养,对于实践能力的培养相对较少。
然而,实践能力是基层干部必备的素质之一。
因此,可以在培养内容中加入一些实践-oriented 的课程,让基层干部通过实际的工作实践来提升自己的能力。
另外,要注重培养基层干部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鼓励他们开展拓展创新的工作,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再次,要优化基层年轻干部的培养资源。
当前,基层年轻干部的培养资源分配不均,一些好的培养资源主要集中在一些发达地区和部门,而一些贫困地区和部门的基层干部培养资源相对较少。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方面,要加大对贫困地区和部门的基层干部培养支持力度,通过加大财政投入、引进人才等方式来提升他们的培养资源;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基层年轻干部的辅导和指导工作,通过对基层干部的全程辅导和培训,来提高他们的能力和素质。
最后,要加强对基层年轻干部的选拔与考核。
干部培养选拔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干部培养选拔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一、引言中国是一个拥有庞大人口和广阔国土的国家,为了有效地推动国家的发展,必须培养和选拔一批优秀的干部来领导各级政府机构和企事业单位。
然而,在当前的干部培养选拔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就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二、第一问题:陈旧的选拔模式在当前的干部培养选拔过程中,我们仍然采用传统的放牛式管理方法,即通过晋升高级职位来确定下层干部。
这种模式忽视了个人实力和能力,在选择干部时较为单一,容易造成人才荒。
针对这个问题,我认为我们需要更加注重以能力为导向来选拔干部。
首先,可以设立专门的评估机构或委员会,负责对潜在候选人进行全面深入评估。
其次,在选拔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候选人职业素质和综合能力的考量,并且逐步转变观念,重视真正有创新能力和领导潜力的年轻人。
三、第二问题:官僚主义现象另一个存在的问题是官僚主义现象。
有些干部在培训和选拔过程中只追求名誉和地位,而忽视了实际工作能力和为民服务的精神。
解决这个问题首先需要加强教育培训,使干部真正明白他们的责任是为人民服务。
有针对性地进行道德素质、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训,引导干部以人民利益为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同时,我们应该建立和完善监督体系,在选拔过程中引入公众评议、同行评审等机制,加强对干部行为的监督,减少官僚主义现象的发生。
四、第三问题:缺乏多元化选拔渠道目前,干部培养选拔多集中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自主招聘等少数渠道上。
这种集中度高的选拔方式限制了优秀人才的进入,并且没有给更多不同背景和经验的人机会。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扩大多元化选拔渠道。
政府可以鼓励各级机构积极参与社会招聘,并提供更多机会给非公务员和民营企业等领域的人才。
此外,我们也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在选拔过程中引入社交化评估工具,如面试、实地考察等,从而更全面地了解候选人的实力和能力。
五、第四问题:缺乏专业化培训干部培养选拔体系中还存在一个显著的问题就是缺乏专业化培训。
对我县在基层一线培养选拔干部工作的方法和建议(同名12024)
对我县在基层一线培养选拔干部工作的方法和建议从基层一线培养选拔干部工作,积极构建基层一线干部培养选拔链,建立凭实绩用干部的良好导向,是认真落实《干部选拨任用条例》的具体体现。
一、在一线培养干部的应采取的方法和途径:1、加强倾斜性培养。
一是抓住源头招考、组织培训、交流锻炼等环节,努力提升基层一线干部整体素质。
除少数对专业有特殊要求岗位外,坚持把乡镇街、村(社区)等基层一线岗位作为新进人员主要开考岗位。
二是对任现职5年以上和在同一岗位任职10年以上、经历单一的基层干部,采取轮岗交流、交叉任职等办法,丰富工作阅历。
三是优先安排基层干部参加各类培训,接受上挂、下派、外派等方式的实践锻炼,让基层干部在关键时刻、重要岗位经受考验,提升素质。
四是选派机关干部下基层挂职锻炼,让年轻干部在农村基层、艰苦环境和重要工作任务中经受磨炼,提高能力,增强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意识,对统筹城乡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锦屏发挥作用。
2、开展倾斜性选拔。
积极探索以竞争性选拔的方式,为优秀基层干部脱颖而出创造机会。
注重拿出工青妇、综合部门等副职、乡镇街党政正职等一批适宜基层干部的岗位供基层干部竞考。
引导和鼓励县级机关特别是“两办”等综合部门,以定向从乡镇街、学校等基层单位选调为进人主渠道。
3、落实倾斜性待遇。
在确定区“两代表一委员”、评优评先等方面,注重向乡镇街、村(社区)等基层倾斜。
认真落实“三真”政策,对工龄满30年的乡镇副主任科员,工龄满25年且在乡镇工作达10年的副主任科员,及时确定主任科员职务。
对担任乡镇街工青妇负责人的,则在其担任后即确定享受副科级待遇。
二、在基层选拔干部需要制定的一些机制和配套措施:1、建立基层一线干部的补充机制必须使基层干部队伍这个源头有活水,才能保证干部队伍整体上的有序流动。
一是解决编制问题,打开进人的“门”。
按照行政级别,把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分开管理,区别对待,超编的控,缺编的补,要适当增加基层编制,减少上级机构和编制,改变“倒金字塔”现象。
关于某市从基层一线培养和选拔干部的调研总结
关于某市从基层一线培养和选拔干部的调研总结本次调研是针对某市从基层一线培养和选拔干部的情况进行的,主要目的是了解该市干部选拔机制的现状,以及针对问题提出改进思路和建议。
一、当前干部选拔机制存在的问题1.选拔程序不透明在某些情况下,干部的选拔程序并不符合市场化竞争的规则,而是由一些关键人物做决定。
另外,在任免干部的过程中,一些非公开因素存在,这使得选拔程序变得不透明。
2.关键人物的主观决策占据了主导地位干部选拔机制中,关键人物的主观决策占据了主导地位,这也就意味着干部由少数人决定,而不是由群众来评价。
3.缺乏科学化、务实性的标准另外,由于缺乏科学化、务实性的标准,某些干部选拔存在着任性、主观性的问题。
也就是说,在某些情况下,干部选拔并不以专业水平、工作经验、工作业绩等为基础来进行,而是依赖于一些关键人物的评价。
二、干部选拔的改进思路和建议为解决上述问题,应当加强基层一线干部选拔的工作,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思路和建议。
1.建立健全公开的选拔标准和程序为了保障选拔工作的公正性、公开性和科学性,应当建立健全公开的选拔标准和程序。
并且,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本市特点的干部选拔标准和程序。
2.加强干部评价体系建设为了实现干部选拔程序的科学化和公正性,应当建立一个完善的干部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应该涵盖工作业绩、能力素质、遵纪守法、群众基础等方面的内容。
同时,还应解决干部工作质量和量化评价问题。
3.强化干部选拔过程监督机制为了实现干部选拔程序的透明化和公正性,还应当建立一个监督机制。
这个监督机制应该涵盖来自党委、政府和群众的多方面监督,并且经过相应部门的严格检查。
4.落实选拔干部的考察制度在选拔干部时,应该建立健全的考察制度。
这个考察制度应该涵盖政策理解、工作能力、组织能力和职业素养等方面的考察。
同时,还应明确考察具体标准和程序,并严格管理。
三、结论本次调研是为了了解某市从基层一线培养和选拔干部的情况,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乡镇干部选拔任用存在的问题及建议(3页)
乡镇干部选拔任用存在的问题及建议(3页) 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
乡镇干部选拔任用存在的问题及建议1、选拔任用干部范围不够广泛。
很多时候,乡镇职位有空缺的时候,大都是从上级机关中选派下来的,属“空降”人员,在乡镇基层普通干部中直接提拔任用的相对较少。
不可否认,“空降”人员文化理论素质都是很高的,但大都欠缺处理农村问题的实际经验。
对于乡镇来说,更需要的是熟悉农村工作的、有农村工作经验的领导干部。
2、选拔任用干部民主不够广泛。
现在关于人选的提出,领导和组织推荐的比例比较大,挫伤了群众参与干部工作的积极性。
特别是考察时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不够。
群众代表尤其是对考察对象“社交圈”和“生活圈”比较知情者很难进入谈话范围。
3、干部实绩考不准。
由于考核内容、考核标准、考核方法不够科学,有些平时工作大胆、敢于碰硬的干部和工作扎实、不善交际的干部综合考核得分不高,没有及时得到提拔重用,挫伤了这部分干部的积极性。
4、选拔的干部能力不足,群众不认可。
有些选拔上来的干部由于自身还没有完全达到领导干部能力素质的要求,短时间内工作起色不大,与干部群众的期盼还有一定差距,干部群众意见大,认为在选拔工作中存在不正之风。
5、选拔任用上缺乏责任机制。
对乡镇领导班子的百分制考核中,没有关于培养选拔年轻干部方面的考核内容。
这样,使班子对于如何发现、培养、任用优秀年轻干部的问题上缺乏内在的动力和外在的压力。
对乡镇干部提拨任用的建议1.拓宽选拔录用渠道,不拘一格选人才。
要拓宽选人视野,广开渠道,打破地域、身份、所有制等条条框框,面向社会,面向行业,面向基层,广开进贤之路。
特别要打破常规,敢于创新、拓宽乡镇干部的提拔任用渠道,试从乡镇机关的内部提拔一些对工作有热情、对业务有水平、对农村有感情的事业干部加入到领导干部队伍中,以激励事业干部的工作积极性,让事业干部在工作上有奔头。
2.创新干部考核机制,注重考核工作实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层一线培养选拔干部调研问题建议
基层一线培养选拔干部调研问题建议
从基层一线培养和选拔干部,是在实践中锻炼识别干部,培养造就大批党的事业接班人的重要举措。
一、主要做法。
重视从基层一线选拔优秀干部充实各级党政机关。
2022至2022年,市党政机关共选拔基层一线干部*名。
其中,通过公开选拔担任县处级领导职务的*名,通过个别物色、跟班考察、有限竞争、集中选调等方式选拔*名,通过公开招考录用公务员*名,提拔基层优秀年轻干部到机关担任领导职务的*名。
对于从基层一线选拔的优秀干部,各级党政机关根据其不同的经历和特点,因才施用,合理安排,做到人岗相适。
2022年集中选拔了50余名乡镇党w书记到市直属机关担任副处级领导职务,有7名安排在与基层群众联系密切的涉农、信访、水利等部门,充分发挥他们的长处。
同时,各级党组织对从基层一线选拔的干部实行全程跟踪管理,建立台帐,每年进行一次跟踪考察。
为解决选拔干部的后顾之忧,他们规定,凡选拔的基层干部,对选拔干部配偶、子女的就业、上学以及住房等问题予以优先照顾安排。
坚持从上级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基层一线锻炼。
长期以来,*市一直采取任职、挂职等方式,鼓励优秀年轻干部
到基层一线、关键岗位锻炼,安排干部多岗位锻炼。
2022年,在各县(市、区)及乡镇挂职锻炼担任县处级以上职务的共有*人,担任乡科级职务的*余人。
其中,有的是从市直属机关选派的优秀年轻干部到县(市、区)及乡镇挂任党w、zf副职,有的是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选派高学历、高职称人才到县(市、区),有的是市直属机关选派干部到有关县(市、区)、乡镇对口挂职,有的是从市属国有企业选派经营管理人员到有关县(市、区)和基层挂职。
另外,近年来全市先后选派了近*名机关干部到村、社区担任党组织书记或村委会、居委会主任等职务。
二、主要成效
促进了干部队伍整体结构的改善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一方面,基层干部选拔到上级党政机关工作,自身获得了更好的发展平台,能够进一步开阔视野,增强全局观念,提高领导水平,完善经历结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同时也产生了“鲶鱼效应”,激发和促进了机关干部的竞争意识和学习动力,进而增强整个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
另一方面,机关干部到基层一线锻炼,有助于进一步熟悉基层情况,了解社情民意,体察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使决策和工作指导更符合实际,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助于把自己所学的丰富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增强解决实际问题、应对复杂局面的本领。
促进了良好选人用人导向的形成。
把富有基层工作经验的优秀干部选拔到上级党政机关,把具有较高文化理论素养的优秀机关干部下派到基层一线锻炼,既畅通了基层和机关干部交流渠道,又提升了基
层岗位的吸引力,有助于形成“实践长才干、一线出干部”的正确用人导向。
基层虽然条件艰苦、工作辛苦、生活清苦,但确是锻炼能力、增长才干的广阔舞台。
把选人用人的目光投向基层,把培养锻炼干部的阵地放在基层,激发了广大干部扎根基层、安心基层干事创业的内在动力,激发了机关干部自觉将身子下沉、深入基层一线接受锻炼的热情。
促进了干部作风的转变。
基层干部熟悉民情、了解民意,生活朴实、作风务实,把他们充实到各级党政机关,能够促使机关干部自觉增强服务意识,减少官*主义、形*主义。
而优秀年轻干部到基层一线锻炼,使他们对基层工作的难处有切身的感受,对群众生活的艰辛有更加直接的了解,有利于增强宗旨意识、群众观念、实干精神。
一位从事人事工作多年的同志说,凡是到基层锻炼过的同志,回来后工作作风都有明显的改进,“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情况在他们身上很少出现。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
一些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对这项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存在等待观望、求稳怕乱、满足现状思想;有的把关心基层、重视一线只是挂在口头,没有落实到行动上;
有的认为许多基层干部学历不如机关干部高、理论素养不如机关干部好、年龄不如机关干部轻,到基层选拔干部是“筷子里头拔旗杆,勉强凑数”;有的单位对一些重要岗位舍不得腾出来选拔基层干部,
有时还存在本位主义和盲目排外思想,认为“菩萨还是自己庙里的灵”。
二是途径和方法相对单一。
目前,从基层一线选拔优秀干部充实到各级党政机关,主要依靠公开选拔、提拔交流、选调和考录等途径;从上级机关选派干部到基层一线锻炼,主要通过挂职、任职等途径。
不管是自下而上,还是自上而下,培养和选拔途径相对单一的问题仍然突出。
此外,培养和选拔的方法有的还不够科学。
三是缺乏制度规范和长效机制。
目前,*市对从基层一线培养和选拔干部还没有可以遵循的制度规范,培养和选拔的资格、条件、范围和工作程序等都缺乏具体明确的规定。
特别是影响人才流动的身份、区域、部门、所有制等体制性障碍较多,公务员身份以外的其他优秀人才如优秀村干部、企业管理人员进入各级党政机关的途径较少。
近年来,各级党政机关在机构改革中编制和职数有所减少,机关工作人员相对饱和,而安置军转干部、公开招录公务员占用了大量编制和职数,可用于选拔优秀基层干部的编制和职数就更为有限。
四是部分通过公开选拔任职的干部存在“高分低能”问题。
一些来自高校、科研单位具有高学历、高职称的干部被公开选拔到各级党政领导岗位后,由于工作性质、对象、内容都发生了变化,一时难以适应。
这些同志在新的岗位适应不了,原来的单位又难以回去,既尴尬又无奈。
四、几点建议
第一,选拔基层一线干部应以考察为主。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主要靠经验、靠积累。
选干部不是考秀才,不能完全靠考试。
长期在基层一线工作的同志不一定会考试,会考试的不一定会干事。
今后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应向基层一线领导干部倾斜,逐步扩大基层一线领导干部在公开选拔中的比例。
选拔基层一线领导干部,应在组织推荐和群众推荐的基础上以考察为主,通过改进考察方法,提高识人选人的准确性,以工作实绩、群众公认、廉洁状况论优劣。
必要时,在条件相近的人员中辅以考试,进行有限竞争,考题的设计也要注重实用性、针对性,符合干部的实际,真正考出干部的综合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二,加大从基层一线选拔优秀干部进入各级党政机关任职的工作力度。
市级以上党政机关应拿出一定领导职位面向基层一线实行定向公开选拔。
涉农、信访等与基层群众关系密切的zf部门,原则上应配备一名以上来自基层一线的领导干部。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使县级以上党政机关都有来自基层一线的领导干部任职,实现上下级干部的互动和互补。
市级应当带头做表率,特别是zf综合部门、决策部门、涉农部门,应当拿出一定数量的副职职位面向县级党政主要领导定向公开选拔,让他们有机会直接参与政策制定,通过干部来源的多元化促进决策的科学化,以避免因了解情况不深入不准确可能出现的决策偏差。
第三,打开村干部进入乡镇公务员队伍的通道。
应加快试点步伐,
在总结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尽快推行从优秀村干部中招录公务员的做法,其中特别优秀的可以直接提拔为乡镇领导班子成员。
通过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激发现有村干部的积极性,吸引外出务工的优秀青年回乡服务,逐步形成一支根植农村、心在农业、情系农民、长期稳定的高素质农村基层干部队伍。
第四,注重发挥各个年龄段基层干部的作用。
实践证明,由各个年龄段干部构成的领导班子比较合理,整体功能相对也比较强。
要纠正一些地方搞任职年龄“一刀切”和层层递减的错误做法。
在大力培养选拔年轻干部的同时,要充分发挥各个年龄段干部的作用。
今后县乡两级原则上不宜简单规定任职年龄和提名年龄的上限,任职年限原则上要与工作年限基本一致。
基层领导班子配备应遵循“老中青”相结合的原则,逐步形成乡镇党政主要领导以40岁至45岁的干部为主、县级党政主要领导以45岁至55岁的干部为主的基层领导骨干队伍,确保基层政权牢牢掌握在经验丰富、年富力强的干部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