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辩寸口人迎脉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载]辩寸口人迎脉法
原文地址:辩寸口人迎脉法作者:假如明天来临
自仲景以后中医医者对于寸口人迎脉法争论不休,无法统一,只得自立标准指为脉法,真是一笔糊涂账。
一.有以左右手分人迎寸口
《脉经》:“脉法赞云:……关前一分,人命之主。左为人迎,右为气口。”
马莳《素问注证发微》:“此言关格之脉,而决其为死也。上文言十一脏之脏象矣,然胃、胆、小肠、大肠、三焦、膀胱之脉,现于左手寸部曰人迎;肝、心、脾、肺、肾之脉,现于右手寸部曰气口。”
吴昆《素问吴注》:“此言六节脉象也。此家脉法,法象阳左阴右,自为一家。左手关上为人迎,若脉一盛少阳有余,二盛太阳有余,三盛阳明有余,四盛则阳气过极,谓之格阳。格阳者,食不得入。右手关上为寸口,若脉一盛厥阴有余,二盛少阴有余,三盛太阴有余,四盛则阴气过极,谓之关阴。关阴者,不得小便。阴阳相离不复相营,则俱盛四倍而为关格,一有此脉,则阴阳羸败。”
张志聪《素问集注》:“左为人迎,右为气口。盖阳气从左而行于右,阴气从右而行于左,故以人迎以候三阳之气。……寸口,手太阴之两脉口,以候三阴之气也。”
二、有以人迎脉为颈旁颈总动脉,寸口为手太阴脉动。
持此种观点的医家占绝大多数。现代的赵京生教授专门做过这类人迎寸口比对法诊疗的研究,并发表了《人迎寸口脉法及其对针灸临床的指导意义》、《人迎寸口脉法经脉辨证意义的研究》、《据人迎寸口脉法实施针刺补泻治疗高血压病临床研究》等论文。但是亦有医家持反对态度,如何梦瑶《医碥·卷之五·四诊切脉·人迎气口》:“再按结喉旁人迎脉,怕大于两手寸口脉数倍,从无寸口反大于人迎者(经谓平人春夏人迎微大,秋来气口微大,恐非),此后人所以改候人迎
于左关,以与右关较大小也。”
结合现代解剖学的观点,人迎脉即颈总动脉,寸口脉即桡动脉,一般情况下,无论从解剖管径、血管的充盈度,还是脉搏跳动力量、血液流量,颈动脉是大于桡动脉的。如此说来,寸口脉是不能大于人迎脉的,而“人迎与寸口对比诊法”说之“盛者寸口大三倍于人迎”、“盛者寸口大再倍于人迎”、“盛者寸口大一倍于人迎”者等怎么出现的?
看看这些专家教授,所谓名医连诊个脉都稀里糊涂,怎不叫患者心里打颤,怎不叫西医耻笑。其实只要你心中有六爻卦模型,那么看似混乱的脉法其实条分缕析,先贤都一一讲明了。看下图:
《灵枢·终始》:“持其脉口人迎,以知阴阳有余不足,平与不平。”《脉经》“关前一分(开),人命之主(寸口也),左(口)为人迎,右(口)为气口”。《素问·六节藏象论》“故人迎一盛病在少阳,二盛病在太阳,三盛病在阳明,四盛已上为格阳。寸口一盛病在厥阴,二盛病在少阴,三盛病在太阴,四盛已上为关阴。人迎与寸口俱盛四倍已上为关格;关格之脉羸,不能极于天地之精气,则死矣。《伤寒论》寸口脉浮而大,浮为虚,大为实;在尺为关,在寸为格;关则不得小便,格则吐逆。故知灵枢所言脉口人迎即后世扁鹊所传之寸尺也。脉口为气口内经中也称寸口后世为尺,内经人迎是后世寸口的概念,所谓“独取寸口”其实是后世的寸部和尺部也。关键是后世一称寸关尺则与内经混淆也。
《伤寒论》“脉有三部,尺寸及关。荣卫流行,不失衡铨。肾沉、心洪、肺浮、肝弦,此自经常,不失铢分。出入升降,漏刻周旋,水
下二刻,一周循环。当复寸口”“脉分寸关尺,寸脉分经以候阳,阳者气之统也;尺脉分经以候阴,阴者血之注也;故曰阴阳。关上阴阳交界,应气血升降,分经以候中州之气。”
这是脉上的三部分法,你可以理解为横向分法。还有纵向三部,即“平脉大法,脉分三部。浮部分经,以候皮肤经络之气;沉部分经,以候五脏之气;中部分经,以候六腑之气。”
《素问皮部论》“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入舍于腑脏也。故皮有分部,不与而生大病也”“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于皮毛,邪中之则腠理开,开则入客于络脉,留而不去,传入于经,留而不去,传入于腑,廪于肠胃。”
《素问·六节脏象论》岐伯曰∶人迎一盛,病在少阳;二盛,病在太阳,三盛,病在阳明;四盛以上为格阳。寸口一盛,病在厥阴;二盛,病在少阴,三盛,病在太阴;四盛以上为关阴。
《灵枢·经脉篇第十》:“肺手太阴之脉……盛者寸口大三倍于人迎,虚者则寸口反小于人迎也。”、“大肠手阳明之脉……盛者人迎大三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胃足阳明之脉……盛者人迎大三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脾足太阴之脉……盛者寸口大三倍于人迎,虚者则寸口反小于人迎也。”、“手少阴之脉……盛者寸口大再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小肠手太阳之脉……盛者人迎大再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膀胱足太阳之脉……盛者人迎大再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肾足少阴之脉……盛者寸口大再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盛者寸口大一倍于人迎,虚
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三焦手少阳之脉……盛者人迎大一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胆足少阳之脉……盛者人迎大一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肝足厥阴之脉……盛者寸口大一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以上皮部,经脉篇及脏象论讲的就是平脉大法,以辩邪是否入脏腑也,明白了尺寸概念,自然一目了然。邪盛则入脏腑,关于五脏胜复的论述参看论冬至后得甲子少阳旺-五脏胜复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