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传千年却秘而不宣?亦是失传已久?人迎、寸口脉法探秘
【诊断】人迎寸口脉诊法演变与应用探析
【诊断】人迎寸口脉诊法演变与应用探析人迎寸口脉诊法是《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中的诊脉方法之一,包含理论依据、临床指导等。
该脉法可通过寸口脉与人迎脉的脉象相互对比,指导经脉辨证及针灸临床治疗。
但由于历代医家对于人迎脉所在的诊脉位置见解不一,使得对该脉法的应用造成障碍。
故笔者着眼于古典文献,从基本理论和临床应用等方面探析人迎寸口脉诊法,以验于临床。
1诊脉位置在应用人迎寸口脉诊法前应首先对其历史源流进行梳理。
后世医家对人迎寸口脉法的诊脉位置有2种认知:一种观点认为人迎脉诊脉位置位于颈部喉结旁的动脉处,气口即寸口;另一种观点源自《脉经》,以左手关前一分为人迎脉诊脉位置,右手关前一分为寸口脉诊脉位置,由于该脉法诊脉位置的不确定,导致了历代医家对人迎脉诊脉位置各抒己见,使该脉法应用混乱。
1人迎脉诊脉于颈部《灵枢·本输》曰:“次任脉侧之动脉,足阳明也,名曰人迎”,《灵枢·寒热病》云:“人迎,足阳明也,在婴筋之前”[1]。
《内经》已经指出人迎为颈部动脉,位于足阳明胃经。
故后世医家多认为此脉法中的人迎脉位于足阳明胃经的人迎穴,而寸口脉位于双手的肺经寸口脉。
但是,人迎脉诊脉位置若位于颈旁动脉则会给临床操作带来诸多不便。
人迎脉位于颈部动脉,则左右皆有人迎脉、寸口脉。
虽然《灵枢·动输》中记载:“阴阳上下,其动一也。
”但在实际临床中,由于病情的多变复杂,很可能会出现左右人迎寸口大小相反,甚至出现左右寸口脉相差非常大的情况,这时该如何诊脉,则无法确定。
历史上认同人迎位于颈旁动脉的学者也未能对此做出较为合理的解答。
2诊脉位置位于左右手首次将人迎寸口脉法赋予新的含义的是《脉经》,王叔和于《脉经·卷第一·两手六部所主五脏六腑阴阳逆顺第七》云:“关前一分,人命之主,左为人迎,右为气口。
”[2]分析其内容可知,其中关于人迎、气口的定位应为关前一分。
后世医家孙思邈、陈无择等也认同“左人迎,右寸口”的观点,临床上很多医生以此作为依据也取得了显著疗效,说明也有其理论以及临床意义。
什么是人迎气口脉的部位
什么是人迎气口脉的部位人迎气口诊法,虽出自《内经》,而历代医家对于人迎气口所在的部位,见解不一,迄今无定论,归纳起来,博粹堂中医讲大致有三种说法:1、《内经》的说法,人迎位在结喉两旁(颈动脉),气口位在两手掌后高骨经渠之分(桡动脉)。
《灵枢,寒热病篇》:“颈侧之动脉人迎,人迎,足阳明也,在要筋之前。
”《素问,经脉别论》:“气口成寸,以决死生。
”气口即寸口,寸口的部位,《灵枢·本输篇》:“肺出于少商,少商者,手大指端内侧也。
行于经渠,经渠,寸口中也,动而不居,手太阴经也。
”后世从此说者,有隋代杨上善,《太索-人迎脉口诊》注说:“肺脏手太阴脉动于两手寸口中,两手尺中。
五脏之气,循手太阴脉见于寸口,故寸脉主于中也。
人迎胃脉,六腑之长,动在于外,候之知内,故日主外。
寸口居下,在于阿手,以为阴也;人迎在上,居喉两旁,以为阳也。
寸口人迎两者,上下阴阳虽异,同为一气,出则二脉俱往,人则二脉俱来,是二八共引一绳,彼牵而去,其绳并去,此牵而来,其绳并来,寸1人迎,因呼吸牵脉往来,其动是问,故曰齐等也。
”杨氏注释,阐发了《内经》之旨。
后世如唐-王冰,明·徐春甫、张景岳等医家,皆持此说。
2、《脉经》说:“关前一分,人命之主,左为人迎,右为气口。
”寸口脉,从广义讲概括寸、关、尺三部分,寸居上,关居中,尺居下,文中“关前一分”,当指寸部。
“左为人迎,右为气口”。
即左手寸部为人迎,右手寸部为气口。
后世医家多附和此说,但对人迎气口的部位究竟在寸、在关又有分歧见解。
认为在两手寸部者,如唐·孙思邈说:“心部在左手关前寸口。
”“肺部在右手关前寸口。
”元·李呆也认为人迎、气口在两手寸部。
他说:“盖左手关前日人迎,右关前曰气口。
”明·马莳说:“寸口者,居右手寸部,人迎者,居左手寸部。
”认为在两手关部者,如宋·朱肱认为:“左关为人迎,右关为气口。
”明·李中梓说:“盖寸部三分,关部三分,尺部三分,三部合计共得九分。
人迎寸口脉法的表述,人迎大于寸口,寸口大于人迎
人迎寸口脉法的表述,人迎大于寸口,寸口大于人迎《黄帝内经》关于人迎寸口脉法的表述汤泼雪的讲义第七章是色脉,前面说的是看气色诊病,后边介绍了三种《黄帝内经》的诊脉方法。
脉搏因为藏在身体皮肤以内,和浮于表面的气色相比属阴,今天就先说说人迎寸口脉法。
所谓人迎寸口就是两个脉搏的名字。
人迎脉在喉结外侧颈动脉搏动处,属于足阳明胃经而在头,是地的阳气迎合于天的交界处,又有迎接贵人的含义。
寸口脉在手寸关尺三部脉中,最大者,属于手太阴肺经,是天的阴气下降于地的交界处,也是天地气交,阴阳界交之处。
人迎寸口脉的诊脉方法说起来很简单,就是比较两个脉搏的大小来指导临床:1、人迎和寸口脉大小相一致的,说明阴阳平调。
2、人迎大于寸口一倍的,说明少阳之气太过,病在足少阳,如果再加上躁气,病在手少阳。
3、人迎大于寸口两倍的,说明太阳之气太过,病在足太阳,如果再加上躁气,病在手太阳。
4、人迎大于寸口三倍的,说明阳明之气太过,病在足阳明,如果再加上躁气,病在手阳明。
5、寸口大于人迎一倍的,说明厥阴之气太过,病在足厥阴,如果再加上躁气,病在手厥阴。
6、寸口大于人迎两倍的,说明少阴之气太过,病在足少阴,如果再加上躁气,病在手少阴。
7、寸口大于人迎三倍的,说明太阴之气太过,病在足太阴,如果再加上躁气,病在手太阴。
8、如果人迎和寸口脉的差距达到了四倍,离死亡就很接近了。
人迎脉位于喉结两旁一寸五分处,为阳明胃脉,主要以诊察在外的六腑病变,所谓“人迎主外”。
人迎寸口脉法对比其实就是阴阳对比,体现了中医阴阳平衡的理念。
人迎脉在上,为天为阳,寸口脉在下,为地为阴。
《灵枢·五色》中解释了诊脉的原理:人迎盛坚者,伤于寒。
气口盛坚者,伤于食。
以气口主里,伤食则阴郁于内,故气口盛坚;人迎主表,伤寒则阳郁于外,故人迎盛坚。
学习了这一个诊脉方法后,还是有所疑问,《黄帝内经》也说过,天不满西北。
地不足东南。
人体的左右不一致非常正常。
人迎寸口脉左右都有,在实际应用中,很可能会出现左侧人迎大于寸口,同时右侧人迎小于寸口,或两侧人迎同时大于寸口,反之亦然,各种各样的情况,那么在上面几种情况下,以哪一边为准呢?我又从网上找到了一些论述,其中有一篇《脉法赞》说的是,所传以分左右寸口为人迎气口者,实乃分左右阴阳之意。
三部六病秘而不宣的脉法人迎气口诊脉法完整版
三部六病秘而不宣的脉法人迎气口诊脉法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三部六病,秘而不宣的脉法:人迎气口诊脉法I导读:以自己固有的思维定式,生套古人的方法,就如一层迷雾,迷住了双眼,看不透疾病的本质。
若掌握人迎气口脉法,则如拨开迷雾学中医,临床识证用方会清晰、准确。
秘而不宣的人迎气口诊脉法作者/王伟“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整本《伤寒论》都是以这种体例书写,沿着文意读下来便是:如果一个人得了太阳病,同时又表现出“头痛发热,汗出恶风”,则这个人的处方就是桂枝汤,思路简洁易懂。
但问题是张仲景并没有告诉我们怎么知道这个人病在太阳,虽然太阳病有提纲证,但是很多太阳病人没有提纲证的表现,通过提纲证无法辨别六经病。
那如何准确知道病在哪一经便是六经辨证的首要问题。
幸运的是《内经》中提到的人迎气口脉法详细记录了如何明确辨明六经病,或许是因为《内经》里已经详细记载了怎么辨六经,故而张仲景书中未再提如何明辨六经。
“人迎一盛,病在少阳。
二盛,病在太阳。
三盛,病在阳明。
四盛已上为格阳。
寸口一盛,病在厥阴。
二盛,病在少阴。
三盛,病在太阴。
四盛已上为关阴。
”(《素问·六节藏象论》)“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阳,一盛而躁,病在手少阳;人迎二盛,病在足太阳,二盛而躁,病在手太阳;人迎三盛,病在足阳明,三盛而躁,病在手阳明;人迎四盛,且大且数,名曰溢阳,溢阳为外格。
脉口一盛,病在足厥阴,一盛而躁,在手心主。
脉口二盛,病在足少阴,二盛而躁,在手少阴。
脉口三盛,病在足太阴,三盛而躁,在手太阴。
脉口四盛,且大且数者,名曰溢阴,溢阴为内关,内关不通死不治。
人迎与太阴脉口俱盛四倍以上,命曰关格,关格者与之短期。
”(《灵枢经·终始》)从经文看很简单吧!《内经》是用如此简单的方法便轻易区分出了六经病。
《内经》云:“人迎,足阳明也,在婴筋之前。
深度解密《黄帝内经》人迎寸口脉针法(二)
深度解密《黄帝内经》人迎寸口脉针法(二)深度解密《黄帝内经》人迎寸口脉针法(二)好大点事2016-01-31 11:05 来自QQ空间日志根据2016年1月29日晚8:00时在成哥内经针法交流群中的讲座整理而成。
各位老师、各位朋友:晚上好!讲课之前几点申明:一、本群为内经针法交流群,以学习分享和交流为宗旨,禁止相互攻击!二、本群为技术交流群,群友应真诚友善,务必修改群名片为实名,格式如:达州-施传成,还没有修改群名片者请立即修改,否则将被清除。
三、本次讲座毫无保留系统完整地公开分享本人多年来对《黄帝内经》人迎寸口脉针法的实践研究成果,有缘者自会珍惜有加。
本群已满,外面还有很多朋友焦急等待加不进来,请加群动机不纯者(如:持门户之见拒绝他人意见,自以为是目中无人,得了宝贝还出言不逊口吐唾沫及窃取成果拒为己有出售或培训赚钱等)请自行退群,把机会让给那些真正想学习交流的朋友。
上周五给大家分享了《黄帝内经》人迎寸口脉针法的部分内容,今晚讲课之前先和大家一起回顾一下,以加深朋友们的理解,同时也更好的衔接下面的内容。
因每个问题都要给大家详细讲解,争取让所有听课的朋友都能很好地实战应用人迎寸口脉针法,占用的时间比较长,可能今晚讲不完,但时间服从效果,讲不完的话,下周五继续。
成哥版人迎寸口脉针法的起源:复原《黄帝内经》人迎寸口脉针法历经艰辛,来之不易,有缘得到者应珍惜!如何理解和处理人迎寸口脉针法与其他疗法的关系:人迎寸口脉针法调和阴阳稳定人体内环境,可为其他治疗打下良好基础,可与其他任何治疗方法相兼容,结合应用将事半功倍。
人迎寸口脉针法的适应症:凡人迎、寸口脉不平者均为人迎寸口脉针法的适应症。
人迎寸口脉针法的禁忌症:人迎、寸口脉摸不到或超过正常强度者,禁止使用人迎寸口脉针法。
如何应用人迎寸口脉定病变及补泻经脉:人迎一盛,足少阳实证,泻足少阳补足厥阴;人迎二盛,足太阳实证,泻足太阳补足少阴;人迎三盛,足阳明实证,泻足阳明补足太阴。
《黄帝内经》脉法人迎侯六腑机理解密
《黄帝内经》脉法人迎侯六腑机理解密最近一年许多朋友与学员推荐一篇关于内经人迎诊脉部位的文章给我看,我记得名字大约是:秘而不宣的人迎气口脉法。
本来看了后我是一笑了之,没有当回事,但是问的人多了,就有必要好好给大家解释下这里面的疑问,同时为《黄帝内经》上古中医正本清源,以免大众看了这篇谬论后对内经产生误解。
在内经里,脉法主要分为两大体系,一个为人迎脉口阴阳双诊脉法,《素问》与《灵枢》都有一些详细篇章专门讲述,其中最为详细的是《灵枢》第九终始篇。
还有就是三部九候脉法,以下我会就这两种体系的诊脉原理进行阐述。
关于人迎脉口阴阳双诊脉法,内经里面是以人迎侯六腑,而六腑为天,六腑为阳;以脉口侯五脏,而五脏为地,五脏为阴。
“终始者,经脉为纪,持其脉口人迎,以知阴阳有余不足,平与不平,天道毕矣。
”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是天地阴阳二气交合而生的,而身体的阴阳二气之运动升降出入皆效法天地四时阴阳二气之运动。
而人的天道就是六腑,地道就是五脏,天道与地道各有其位,天在上在外,地在下在内,分别位于两个不同的空间,天地者,万物之上下。
那么人体的天地就是属于天的六腑,属于地的五脏,而侯六腑为天的诊脉地方就是我们身体头颈部属于胃经的人迎穴这个地方。
为什么在这个地方侯六腑的经气盛衰与疾病呢?因为头部为人体的天位,头为首为天,乾为头为天,而头为清阳之府,六阳之气皆交合于头,以头为人体的天部,所以六腑六阳的经气皆运行上注头部,头为诸阳之会,阳气在天的空间运行,所以在头颈天部诊察六腑六阳之气的盛衰。
而内经中胃为六腑之大主,与脾土互为阴阳表里,脾为地为五脏诸阴之母,那么胃与脾互为阴阳夫妻,而胃必然为天道,天道与脾土的地道阴阳相配也。
所以能在头部的胃经部位侯属于天道的六腑之气的盛衰与疾病,这个绝对是符合人体阴阳二气的分布的。
我们学习中医的,一定要了解我们人体是如何与天地之道相合一的,这样就不会对内经有所迷惑。
而在我先提到的《密而不宣的人迎气口脉法》里面,却说内经的这个侯六腑的部位是错误的,不正确的,不合临床,所以这套脉法没有流传下来。
脉法针灸之人迎寸口针法
脉法针灸之人迎寸口针法《灵枢.九针十二原》中有“凡将用针,必先诊脉,视气之剧易,乃可以治也。
”开篇即将脉法针刺放在了重要地位。
观今人之针刺,非但未做到仲景所说“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更是将脉法抛之尽净。
有感于此,临床针刺发奋研究脉法,为古脉法针灸重新绽放出光芒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针刺的脉法很多,(以后我也会对主要的一些脉法进行阐述),但《灵枢》中反复提及到,记载较详实的还当属人迎寸口脉。
《灵枢.终始》篇记载有“持其脉口人迎,以知阴阳有余不足,平与不平,天道毕矣。
”(此处脉口即是寸口)寸口人迎分别代表人体阴阳之气,若是阴阳失衡,即代表某些经络出现了问题,所以《终始》篇就有“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阳,一盛而燥,病在手少阳。
”这是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人迎脉博力度或者说宽度大一倍于寸口脉,那么病变在足少阳经上,脉博一倍而躁动,那么病变在手少阳经。
当然一倍,二倍,三倍,需要临床上医师自己去体会。
二倍大就在足太阳,三倍大则在足阳明。
若脉加躁动即在相应的手经。
同样寸口若大于人迎,说明病位较深,已入阴经。
寸口一倍于人迎,在足厥阴,二倍在足少阴,三倍在足太阴,若脉加躁动,即病在相应的手经。
所以人迎寸口脉法可以准确定位到经络病变。
对于治法,《终始》篇中同样有相关的论述“人迎一盛,泻足少阳而补足足厥阴,二泻一补”。
即是说如果人迎大一倍寸口,那么可以泻胆经,补肝经,泻用两个穴位,补用一个穴位。
”补泻穴位运用还是五输穴运用的较多。
当然也可以用五输穴以外的穴位。
临床上遇病人主诉臀部牵涉腿外侧疼痛一周,持其寸口人迎,寸口一倍人迎,补胆经风市,阳陵泉,泻太冲,次日疼痛即明显好转。
临床此类病例较多。
脉诊的优势在于我们能够判断出疾病治疗是否有效。
治疗后”必切而验之,竦而取之上,气和乃止”,“泻则益虚,虚者脉大如其故而不坚也。
补则益实,实者脉大如其故而益坚也。
”扎完再号脉,人迎寸口平衡了,虚脉变有力了,实脉变无力了。
疾病即能好转。
然而我们在临床上很多疾病号脉人迎寸口没有太大差异又该怎么办呢,内经中同样讲到“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还原经典真相,深度解析人迎寸口脉针法
还原经典真相,深度解析人迎寸口脉针法成书于春秋战国时代的《黄帝内经》堪称中医圣典,更是针灸法祖,是中华祖先留给华夏子孙的民族瑰宝。
然《黄帝内经》文义古奥,知识广博,加之理论分散,编排杂乱(不符合现代章法)。
虽然历代研究《黄帝内经》的医家众多,但难以复原先祖原意。
纵观历代医籍,几乎见不到阐解人迎寸口脉针法之论,更别提实践应用人迎寸口脉针法了。
本人研究内经针法,一改过去以经研经做文字游戏的方法,以临床检验实践验证为先导的方式,让理论付诸实践,实践验证理论,再以(验证正确的)理论指导临床实践,步步为营稳步推进,临床疗效神奇,深感古人智慧超常,先祖不欺人也。
为找到《内经》学习纲领获得研究捷径,一直想从《内经》中找到学习和研究的提纲性经文,以便分清《黄帝内经》广博篇章的轻重缓急,节省研究的时间和精力,当读到《禁服》篇时豁然开朗,由此深知人迎寸口脉针法在针灸中重中之重的地位,也从此开始了我的人迎寸口脉针法探索实践的艰辛研究历程。
反复学习研究《内经》相关经文,参考王钊、祝华英、杜建华、王伟等实践应用人迎寸口脉针法的经验,经多年临床反复验证和总结,终于解开了《黄帝内经》人迎寸口脉针法的诸多谜团,让沉寂二千多年的人迎寸口脉针法重现天日,相信老祖宗智慧结晶--人迎寸口脉针法定会造福子孙万代。
人迎寸口脉针法,是《黄帝内经》中高层次针刺方法之一,其法度严密,疗效非凡,是内经针法中解决人体大环境问题的“道”层次的针法,而非针对某病某症进行治疗的术。
一、人迎寸口脉相针法关经文《灵枢·禁服第四十八》黄帝曰:寸口主中,人迎主外,两者相应,俱往俱来,若引绳大小齐等。
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如是者,名曰平人。
人迎大一倍于寸口,病在足少阳,一倍而躁,在手少阳。
人迎二倍,病在足太阳,二倍而躁,病在手太阳。
人迎三倍,病在足阳明,三倍而躁,病在手阳明。
盛则为热,虚则为寒,紧则为痛痹,代则乍甚乍间。
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紧痛则取之分肉,代则取血络,且饮药,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名曰经刺。
脉诊绝学:“人迎寸口脉法”
脉诊绝学:“人迎寸口脉法”导读:脉诊一直被很多人视为中医里面难掌握的部分,若是拿捏不准,指下难明,临证势必有尴尬。
但中医脉学就是神秘又富有玄机,三指下的微妙,几人能言明?秘而不宣的“人迎寸口脉法”,也是个性鲜明的脉法之一,今天我们和您一起来学习下“人迎寸口脉法”,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临床遇到双手亢越脉,可以根据主症的不同来选择治疗方法,但在主症不突出或者太过复杂的时候,就必须依靠具体脉象的不同来选择治疗方法了。
到底应该怎样根据具体脉象的不同来判断选择方子呢?脉诊历来是中医里面最难掌握的一个内容。
一者是小小的寸关尺之处,包含了太多的信息;二来是脉象只能通过自己的手指来感知,无法形象地直接看到,我们学过的有关脉学的理论,大都是作者自己的理解,没有统一的标准,有时候根本难辨谁是谁非;三是每个人手指的敏感性不一样,每个人对每种脉的感知都不一样;四是每个人的中医理论修养不一样,对摸出来的脉理解也就不一样。
所以,曾经有人专门做过试验,找来十个水平很高的老中医,给同一个病人摸脉,结果几乎每个人对脉的看法都不一样,但是开出方子来后,理法又大致都相同。
他们虽然对脉的描述不同,但是都能正确地把自己摸到的脉和自己的理论以及经验结合起来,指导临床。
可见,脉诊是具有个性化特点的。
每个人脉诊的特点都有可能不一样。
简单易学的人迎寸口脉法怎样才能使得脉诊简单化和普遍化,以便大家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呢?其理论来源于《黄帝内经·灵枢·终始》:“持其脉口人迎,以知阴阳有余不足,平与不平,天道毕矣。
所谓平人者不病,不病者,脉口人迎应四时也。
上下相应,而俱往来也。
六经之脉,不结动也。
本末之,寒温之,相守司也。
形肉气血,必相称也。
是谓平人……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阳,一盛而躁,病在手少阳。
人迎二盛,病在足太阳,二盛而躁,病在手太阳。
人迎三盛,病在足阳明,三盛而躁,病在手阳明。
人迎四盛,且大且数,名曰溢阳,溢阳为格。
脉口一盛,病在足厥阴,一盛而躁,在手厥阴。
关于人迎寸口脉人迎脉取穴位置与同道商榷
关于人迎寸口脉人迎脉取穴位置与同道商榷《灵枢》终始第九篇里详细的记录了人迎寸口脉,但在临床运用时,人迎脉在哪里取出现了2个版本,一个是人迎穴,一个是关前一分,由于目前临床上没有一个可以参考的资料,来说明人迎寸口脉如果取穴,如何针灸补泻,都是各说各的理,只能考临床去体会,去实践,疗效才是硬道理。
个人认为人迎脉自然在人迎穴上取,有些民间的医生也是这样取。
前不久经网友介绍买了一本王伟老师写的《拨开迷雾学中医》,里面详细的阐述了人迎脉的取法和依据,依据就是王叔和的《脉经》,以前也有老师提到过。
《灵枢》说脉平即止,如果按着王叔和的说法要2个手的脉平才行,但实际上左手为阳右手为阴,想要2个手脉平很难做到。
我在临床上用的是人迎穴,把脉调平还是很容易的,治疗的效果很好,一般无从下手的慢性病如;糖尿病、失眠、高血压等效果都不错,所以我认为人迎穴取脉还是对的。
还有一个困惑,就是为啥人迎寸口脉没有流传下来我们能看到的针灸书几乎没有提到人迎寸口脉,如果真有效为啥没有记载下来,当我们看了针灸大成就会明白,里面有很多的针灸歌赋,比如《百证赋》等,里面都是写一二个穴位治疗一种病。
再看今天有很多一针疗法方面的书籍(高树中、王文远、杨伟杰、刘丕祥、刘群霞、梁立斌等),究其原因是人们都在追求一针一法,或者是绝招,没有把重点放在辩证上,这就是今天针灸被当做是治疗痛症的代名词。
以上个人观点拿出来与各位同道一起商榷,如果不对地方欢迎提出批评,希望在针灸上能有更大的进步。
《黄帝内经》之藏象学说----人迎与寸口对比脉法(四)
《黄帝内经》之藏象学说----人迎与寸口对比脉法(四)故人迎一盛病在少阳,二盛病在太阳,三盛病在阳明,四盛已上为格阳。
寸口一盛病在厥阴,二盛病在少阴,三盛病在太阴,四盛已上为关阴。
人迎与寸口俱盛四倍已上为关格,关格之脉赢,不能极于天地之精气,则死矣。
诠释:人迎一盛:人迎,指结喉两旁一寸五分处之动脉,属足阳明经。
盛,大也。
人迎一盛,是说人迎脉大于寸口脉一倍。
下文二盛,三盛,四盛俱仿此。
又《素问集注,卷二》以左手气口为人迎,注云:“左为人迎,右为气口。
盖阳气从左而行于右,阴气从右而行于左,故以人迎以候三阳之气”。
此说本于王叔有《脉经》,然考诸《内经》人迎当指颈侧之动脉为是。
、少阳、太阳、阳明:三阳主六腑,六腑以胃为本,故人迎之脉以候三阳。
人迎一盛,病在少阳,少阳胆与三焦也。
二盛病在太阳,太阳膀胱小肠也。
三盛病在阳明,阳明胃与大肠也。
四盛已上为格阳:已,通以。
格阳,又叫溢阳,谓气血盛溢于三阳,与三阴格拒不相交通。
人迎四盛,且大且数,名曰溢阳,溢阳为外格。
四盛以上者,以阳脉盛极,而阴无以通,故曰格阳。
寸口一盛:又称脉口、气口、即两手腕后桡动脉搏动处,属手太肺经。
三阴主五脏,五脏以肺为先,故寸口之脉以候三阴。
寸口候阴,故一盛一在厥阴,肝与心主也。
二盛在少阴,心与肾也。
三盛在太阴,脾与肺与。
关阴:关,隔绝之意。
关阴,指气血盛于三阴,与三阳隔绝,阴阳不相交通。
四盛已上者,以阴脉盛极而阳无以交,故曰关阴。
”关阴也叫溢阴,《灵枢、终始》篇云:“脉口四盛,且大且数,名曰溢于言表阴,溢阴为内关,内关不通,死不治”。
本节讨论了寸口与人迎对比诊脉法的问题,这种诊法目前临床虽然不常应用,但对某此疾病仍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关格:《类经、脉色类二十二》所说:关格者,阴阳否绝,不相荣运,乖羸离败之候也,故人迎独盛者,病在三阳之腑也,寸口独盛者,病在三阴之脏也。
盖太阴行气于三阴,而气口之脉,亦太阴也。
阳明行气于三阳,而人迎之脉,在结喉之旁也。
深度解密《黄帝内经》人迎寸口脉针法(三)
深度解密《黄帝内经》人迎寸口脉针法(三)各位朋友:晚上好!通过前两讲,相信大家对《黄帝内经》人迎寸口脉针法有了一个比较清新的认识和理解,今晚再跟大家详解余下来的几个关键性问题。
为加深大家的理解衔接好今晚的内容,先跟大家一起来回顾一下前两讲的内容。
一、适应症:凡人迎、寸口脉不平者均为人迎寸口脉针法的适应症。
二、禁忌症:人迎、寸口脉摸不到或超过正常强度者,禁止使用人迎寸口脉针法。
三、如何定病变及补泻经脉:人迎一盛,足少阳实证,泻足少阳补足厥阴;人迎二盛,足太阳实证,泻足太阳补足少阴;人迎三盛,足阳明实证,泻足阳明补足太阴。
寸口一盛,足厥阴实证,泻足厥阴补足少阳;寸口二盛,足少阴实证,泻足少阴补足太阳;寸口三盛,足太阴实证,泻足太阴补足阳明。
四、补泻穴位:五输穴。
五、每侧穴位数:阴经一个,阳经二个。
六、补泻的先后顺序:先补后泻。
七、何时起针:脉平起针。
八、针刺的频率:人迎或寸口一盛(少阳或厥阴):每日一次;人迎或寸口二盛(太阳或少阴):二日一次;人迎或寸口三盛(阳明或太阴):一日二次。
九、单纯一经症状的简便定经法:收集临床症状→参考各经脉病变“是动病”“是主”部分→确定病变经脉→检查人迎寸口脉的大小→确定病变经脉的虚实。
十、“人迎”、“寸口”位置及诊脉技巧:位置:“人迎”即喉结旁与胸锁乳突肌之间的颈动脉博动处(平环状软骨的颈动脉搏动处为人迎脉)。
如果喉结不明显,在上边那条较深较粗的横纹婴筋前搏动处。
“寸口”即桡骨茎突尺侧的桡动脉博动处(平桡骨茎突的桡动脉搏动处为寸口脉)。
诊脉技巧:以人迎及寸口处应指力最强的脉位进行力度对比,切忌比较两处脉管大小(宽度)!鉴别几盛的技巧:一盛:能感觉到人迎与寸口博动力度有区别;三盛:人迎与寸口力度相差极大,以至于搭上强的一边后弱的一边似有似无,几乎感觉不到弱的一边;二盛:介于一盛与二盛之间。
下面开始今晚的课程。
“盛”、“倍”与三大回环设计讲解这一节,是为了加深大家对判断几盛(或几倍)的直观理解,如果你有心还会从本节中意外收获大量的宝贝!十二经脉循环分为(阴阳)表里两经之间的小循环和十二经脉流注(实为包括任脉督脉在内的十四经脉)的大循环。
流传千年的“寸口脉”诊法,它的秘密却鲜为人知
流传千年的“寸口脉”诊法,它的秘密却鲜为人知《难经》是古代医经之一新经络全书共八十一难新经络其中关于诊脉的部分新经络占全书的四分之一新经络体现了对脉学的重视新经络它首先新经络提出了“独取寸口”的脉诊方法根据现有的医学文献记载,最早提出“独取寸口”的理论是《素问·五脏别论》关于“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主”的论述,但诊法中并未有“独取寸口”之法新经络但《难经》开篇即提出“十二经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之法,何谓也?然:寸口者,脉之大会,手太阴之脉动也”新经络本书不仅涉及了寸口脉的长度问题,还提出了寸、关、尺的概念,自此脉诊开始应用三指诊法,其简便的操作及理论上的创新,使“独取寸口”得到推广新经络在人的十二正经,也就是手足三阴三阳中皆有动脉。
这里的动脉不要理解成西医的动脉新经络中医的动脉就是新经络你从外边新经络能够看到新经络摸到新经络这个就叫动脉新经络中医讲“按之其动应手”新经络你能够触觉和感知到新经络1、十二正经都可以在某些地方摸到动脉,但是为什么要独取寸口?也就是为什么扁鹊传承的这一派特别强调独取寸口?我们现在的中医诊脉就是诊寸口脉,为什么会有这种做法?这就是扁鹊传下来的“独取寸口”新经络在《内经》时代新经络比较提倡遍身诊法新经络也就是十二正经的动脉都要诊而且讲究新经络三部九侯新经络上中下新经络天地人新经络但是扁鹊的学问新经络就特别强调独取寸口便能决五脏六腑的死生吉凶为什么会这样?新经络扁鹊在《难经》第一难新经络就提出这个问题新经络那么新经络什么是寸口脉?新经络寸口脉就是手太阴肺经的太渊和经渠穴的这个地方新经络两手分为寸关尺新经络一共是六部脉新经络就是手太阴肺经的动脉新经络我们原来讲过新经络脉就是经络新经络经和络都可以叫脉新经络这里指的是手太阴肺经寸口这个地方。
手太阴肺经它是全身经络的大会,所以我们诊寸口这个地方就可以知道你五脏六腑的全部信息新经络脉之大会的会就是聚会的地方,《灵枢·动输》说:“胃为五脏六腑之海,其清气上注于肺,肺气从太阴而行之。
中医《禁服》人迎寸口脉法
中医《禁服》人迎寸口脉法如前所述,《禁服》文字古朴,成篇较早,是考察人迎气口脉法应该首先着眼的一篇,其明确提出“人迎大一倍于寸口”。
关于人迎脉的位置,《内经》十分明确:“颈侧之动脉人迎,人迎,足阳明也,在婴筋之前”(《灵枢经・寒热》)“一次任脉例之动脉,足阳明也,名曰人迎”(《灵枢经・本输》);“上走空窍,循眼系,入络脑,出顑,下客主人,循牙车,合阳明,并下人迎……"(《灵枢经・动输》),也就是说《内经》中对于人迎脉的认识较为一致,都是指阳明胃经颈部人迎穴脉动处。
然而对于脉口或寸口,在《内经》之前,古人认为体表所能摸到的动脉搏动都是脉口,或称之为气口、寸口。
因为中医的地域性,《内经》对于脉动处的称谓或者所指多有出入。
古人认为经脉气血所发之处即为该条经脉的气口,《灵枢经・五阅五使》概括为“脉出于气口,色见于明堂”。
因此经脉的脉诊部位又称为气口。
气口是一段脉诊部位,自然有其大致的长度。
这个长度《素问·经脉别论》认为“权衡以平,气口成寸”;《难经》则认为“尺寸终始,一寸九分”,故又称其为寸口。
据笔者考察,四大经典中的脉诊处长短差不多都在一寸左右,因此可以推断,古人之所以称脉诊处为寸口,应该是据它的长度而命名的。
事实上,脉口、气口、寸口称谓的混乱,也肇端于《内经》时代,例如:“其脉口滑以沉者病日进,在内。
其人迎脉滑盛以浮者其病日进,在外。
脉之浮沉及人迎与寸口气小大等者病难已。
”(《灵枢经・五色》)可以看出,脉口在这篇文献中又称作寸口。
《禁服》篇在表达与《五色》“脉口主中”相同的思想时写作“寸口主中,人迎主外”,同样的内容在《四时气》却写作“气口候阴,人迎候阳”,而在《终始》篇中又表达为“脉口主中”。
这种同是对脉诊处的不同称谓在《内经》中屡见不鲜。
这说明古人对于气口脉口、寸口的称谓,在一段时间内确实出现了较为混乱的情况。
虽然现在所说的脉口也好、气口也好,也包括寸ロ在内,都特指手腕桡侧脉动处,但是在汉以前,脉口、气口及寸口,并非都特指手太阴寸口处。
也论人迎寸口诊法
也论人迎寸口诊法人迎寸口诊法,见于《黄帝内经》,在后世诸多著作中,皆有讨论,但一直没有真正用于临床。
笔者反复研读《黄帝内经》,若有所悟,将所悟与临床结合,反复验证,对人迎寸口诊法有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现介绍如下。
人迎寸口诊法,最早见于《黄帝内经》。
《素问·六节藏象论篇第九》20记载:“故人迎一盛病在少阳,二盛病在太阳,三盛病在阳明,四盛已上为格阳。
寸口一盛病在厥阴,二盛病在少阴,三盛病在太阴,四盛已上为关阴。
人迎与寸口俱盛四倍已上为关格;关格之脉羸,不能极于天地之精气,则死矣”。
这是《黄帝内经》首次提到人迎寸口诊法,根据以上论述可知:人迎候阳,寸口候阴。
然后根据脉“盛”之程度不同区分所在三阳三阴。
但三阴三阳,有手足之分,这段论述中并未提及。
《黄帝内经》中第二次提及人迎寸口脉是在《灵枢·终始篇第九》27中:“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阳;一盛而躁,病在手少阳。
人迎二盛,病在足太阳;二盛而躁,病在手太阳。
人迎三盛,病在足阳明;三盛而躁,病在手阳明。
人迎四盛,且大且数,名曰溢阳,溢阳为外格。
脉口一盛,病在足厥阴;厥阴一盛而躁,在手心主。
脉口二盛,病在足少阴;二盛而躁,在手少阴。
脉口三盛,病在足1/ 6太阴;三盛而躁,在手太阴;脉口四盛,且大且数者,名曰溢阴,溢阴为内关,内关不通死不治。
人迎与太阴脉口俱盛四倍以上,命曰关格,关格者与之短期。
”从此段论述可以看出,病位在手还是在足是根据脉“躁”与否来区分的:不躁在足,躁则在手。
至此已经将人迎寸口法阐述清楚。
以人迎候阳,寸口候阴;脉躁在手,不躁在足,根据盛的程度区分三阴三阳。
根据这个诊法,通过人迎寸口的脉诊可以判断出病位具体在何经脉。
但此诊法历经数千年却无法真正用于临床。
笔者认为,其原因与对文中“盛”与“躁”的理解有关系。
1关于盛的解释历代医家一般从《灵枢·经脉篇第十》、《灵枢·禁服篇第四十八》中关于人迎寸口脉的描述来理解。
《灵枢·经脉篇第十》31-37记载:“肺手太阴之脉……盛者寸口大三倍于人迎,虚者则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中医切诊】人迎、气口脉介绍
【中医切诊】人迎、气口脉介绍人迎、气口脉介绍《太素·人迎脉日诊》:“黄帝日:“寸口主中,人迎主外,两者相应,俱往俱来,若引绳小大齐等,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如此者名日平人。
人迎大一倍于寸口,病在少阳;人迎二倍,病在太阳;人迎三倍,病在阳明。
人迎四倍者,且大且微,名日外格,死不治。
寸口大于人迎一倍,病在厥阴;寸口二倍,病在少阴;寸口三倍,病在太阴……寸口四倍,名日内关。
内关者,且大且数,死不治。
”《素问·六节脏象论》:“故人迎一盛,病在少阳,二盛病在大阳,三盛病在阳明,四盛已上为格阳。
寸日一盛,病在厥阴,二盛病在少阴,三盛病在太阴,四盛已上为关阴。
人迎与寸口俱盛,四倍已上为关格。
关格之脉赢,不能极于天地之精气则死矣。
”《灵枢·禁服篇》:“黄帝日:寸口主中,人迎主外,两者相应,俱往俱来,……人迎大一倍于寸口,病在足少阳,一倍而躁,病在手少阳。
人迎二倍,病在足太阳;二倍而躁,病在手太阳。
人三倍,病在足阳明;三倍而躁,病在手阳明。
……寸口大于人迎—倍,病在足厥阴;一倍而躁,病在手心主。
寸口二倍,病在足少阴二倍而躁,病在手少阴。
寸口三倍,病在足太阴;三倍而躁,病在手太阴……”《灵枢·四时气篇》:“……持气口人迎,以视其脉坚且盛且滑者,病日进,脉软者,病将下。
诸经实者,病三日已。
气口候阴,人迎候阳也。
”《灵枢·五色篇》:“……切其脉日,滑小紧以沉者,病益甚,在中。
人迎气大紧“浮者,其病益甚,在外。
其脉口浮滑者,病日进;人迎沉而滑者,病日损。
其脉口滑以沉者,病日进,在内。
其人迎脉滑盛以浮者,其病日进,在外,脉之浮沉,及人迎与寸口气小大等者,病难已。
病之在脏,沉而大者,易已,小为逆。
病在腑,浮而大者,其病易已。
人迎盛坚者,伤于寒,气口盛坚者,伤于食。
”《脉经·两手六脉所主五脏六腑阴阳逆顺》:“……关前一分,人命之主,左为人迎,右为气口……”《脉经·平人迎神门气口前后脉》:“肺实,右手寸口气口以前脉阴实者,手太阴经也;病苦肺胀,汗出若露,上气喘逆,咽中塞如欲呕状。
浅述人迎寸口脉法及其历史发展
1 《 内经》 时 代
描 述最 多 , 如《 灵枢 ・ 终始 》 中有 “ 人迎一盛 , 泻 足 少 阳而补 足厥 阴” 等 的说 法 , 又“ 人 迎候 阳” , 按 经 文 理 解 则人 迎 盛则泻 阳经 。“ 盛” 在《 说 文解 字 》 里引 申为 丰满之 意 _ 3 ] , 则“ 盛” 可理解 为脉 象 如溢满 之状 , 可推 测“ 大” 为“ 盛” 之意 。而 二脉 相 比较 的倍 数关 系则可 能是 通 过 经 脉 气 血 的 多 少 来 定 所 病 之 经 脉 。《 素 问 ・ 血气 形 志篇 》 云: “ 太 阳常多 血少 气 , 少 阳常少血 多气 , 阳明常 多气 多 血 , 少 阴常 少 血 多气 , 厥 阴 常 多 血少 气 , 太 阴常多 气少 血 。 ” ¨ 2 ] 1 ∞因此 , 大 于一 倍 则在 少 阳经 或厥 阴经 , 大 于二倍 在太 阳经 或少 阴经 , 大 三 倍 则在 阳 明经或 太 阴经 , 而大 四倍则 为 “ 内关 ” 或“ 外 格” 。《 灵 枢 ・脉 度 》 云: “ 阴气太盛 , 则 阳气 不 能 荣 也, 故 日关 。 阳气 太 盛 , 则 阴气 弗 能 荣 也 , 故 日格。 阴 阳俱 盛 , 不得 相荣 , 故 日关 格 。 ,  ̄ [ 1 1 5 2 - 5 3 可见 , “ 关” 是 阴气 过盛 , 格 阳于外 , 又 因“ 寸 口主 中” , 病在 内 , 则称
秘而不宣的古脉法“人迎气口脉法”,知此脉法可定伤寒论六经病位
秘而不宣的古脉法“人迎气口脉法”,知此脉法可定伤寒论六经病位本文转自《拔开迷雾学中医》作者王伟中医诊脉玄妙而神奇,关于治病用药的医书那是不计其数,但关于如何明确辨明六经病的医书却为数不多,今天小编将把人迎气口脉法详细介绍给大家,一睹中医诊脉的精髓。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 整本《伤寒论》都是以这种体例书写,沿着文意读下来便是:如果一个人得了太阳病,同时又表现出“头痛发热,汗出恶风”,则这个人的处方就是桂枝汤,思路简洁易懂。
但问题是张仲景并没有告诉我们怎么知道这个人病在太阳,虽然太阳病有提纲证,但是很多太阳病人没有提纲证的表现,通过提纲证无法辨别六经病。
那如何准确知道病在哪一经便是六经辨证的首要问题。
幸运的是《内经》中提到的人迎气口脉法详细记录了如何明确辨明六经病,或许是因为《内经》里已经详细记载了怎么辨六经,故而张仲景书中未再提如何明辨六经。
“人迎一盛,病在少阳。
二盛,病在太阳。
三盛,病在阳明。
四盛已上为格阳。
寸口一盛,病在厥阴。
二盛,病在少阴。
三盛,病在太阴。
四盛已上为关阴。
”(《素问·六节藏象论》)“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阳,一盛而躁,病在手少阳;人迎二盛,病在足太阳,二盛而躁,病在手太阳;人迎三盛,病在足阳明,三盛而躁,病在手阳明;人迎四盛,且大且数,名曰溢阳,溢阳为外格。
脉口一盛,病在足厥阴,一盛而躁,在手心主。
脉口二盛,病在足少阴,二盛而躁,在手少阴。
脉口三盛,病在足太阴,三盛而躁,在手太阴。
脉口四盛,且大且数者,名曰溢阴,溢阴为内关,内关不通死不治。
人迎与太阴脉口俱盛四倍以上,命曰关格,关格者与之短期。
”(《灵枢经·终始》)从经文看很简单吧!《内经》是用如此简单的方法便轻易区分出了六经病。
《内经》云:“人迎,足阳明也,在婴筋之前。
”只要用人迎穴所在位置的动脉与太渊穴所在位置的动脉比较就可以很容易区分出六经病。
这种脉法操作起来并不比独取寸口的脉法复杂,但是为何古人却不用呢?其实只要试过几个病人答案自然就会揭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传千年却秘而不宣?亦是失传已久?人迎、寸口脉法探秘
导言:
在码这篇文章的时候,脑袋里一直有这么
一句话:“假的传千里,真的没人理”,号称
是80后注明作家韩寒的格言,不知读完此文,
各位是不是也这么想。
今天本想接着讲讲上次那篇黄帝内经剩余四分之三的答案的,没看过此文的朋友请看如下链接:
经典“黄帝内经”并不完整,只透露了最多四分之一的人体机密但是这个答案确实比较烧脑,估计也会编辑的比较痛苦,最近事情也比较多,一直拖着没下笔,而且也有不少朋友留言,其实是知道答案的,这里就先公布一下,答案在一本书里:祝华英道长的《黄帝内经十二经脉揭秘与应用》;
此书讲述的是祝道长在进入道家内丹、胎息功态时内观到人体经络运行的奥秘,并根据祝道长行医几十年经验,结合内经所着的一本经验之书,其中道理笔者深以为然,并在孜孜不倦的研究实践中。
非常建议各位都花点时间来读一读此书,笔者非常可惜此书在中医界似乎并没有引起轰动,这大概也足以说明本文开头的部分了吧,笔者能力有限,以后也会把自己的实践和领悟,逐渐融汇在今后的文章中,与大家分享。
也就是在这本书中,对人迎、寸口的古脉法做了了解,其实此脉法在内经中早有描述,配合灵枢的大篇幅针刺讲解,实在应该是针刺之前的必备程序。
以下是人迎脉位置:
以下是常见的寸口脉位置:
笔者以前介绍过如何切脉的,其实就是切的寸口脉,有兴趣的朋友可以阅读此文,或关注微信公众号“仰望岐黄”在关键索引里查阅此文:
全文 - 10分钟教会你把脉 - 贫号是如何自学脉诊的
笔者不禁惊诧,为何如此简单明了之古脉法没有流传下来,别说人迎脉了,现在很多面诊的中医甚至连寸口脉都不把了,同样的病症有不同的病机,这是必须要依靠比如舌诊、脉诊来辅佐诊断的,笔者甚至认为,上工可以仅凭脉法、刺法,就可初步调定阴阳平衡,小病自去也。
废话少说,下面来介绍下人迎、寸口脉法。
该诊法最早出自《灵枢·终始》:“持其脉口(即寸口脉)人迎(即人迎脉),以知阴阳有余不足,平与不平。
”
寸口:两手桡骨头内侧桡动脉,即腕部拇指侧动脉。
人迎:结喉旁两侧颈动脉搏动处。
在脖颈两边前侧。
下图是其中一侧的颈动脉示意图,大家可以现在就自己摸摸看,男士可以先用中指从喉结定关,之后中指(关)、食指(寸)、无名指(尺)并行往脖子后边移动,找到搏动最大位置处就是人迎脉的地方。
人迎就是指喉节两旁颈动脉搏动的部位,称人迎脉,这里也就是足阳明胃经的人迎穴。
人迎脉怎样比较好摸呢?笔者经验如下,这样摸比较容易,就是人站在背后往前摸,请看下图:
而寸口,是指两手桡骨头内侧桡动脉的诊脉部位。
又称“气口”或“脉口”。
这是目前大部分中医和老百姓一直能看到的手腕处,如下图。
其实,足阳明胃经在足背胫前动脉搏动处还有个趺阳脉(又称冲阳脉。
位在足背胫前动脉搏动处,足阳明胃经的冲阳穴附近),也是非常容易摸到的,笔者有时鞋子紧了、运动发热了等,也能偶尔感觉到此处脉搏;还有肾经上的太溪穴,也有个太溪脉(具体的穴位图,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仰望岐黄”后在关键索引中查询肾经、胃经循行图,这里限于篇幅不再赘述),此二脉法,市面上和笔者的应用经验就更不多了,暂且不表,仅供参考:
张仲景先师的三部诊脉法是人迎、寸口、趺阳。
而现代中医则多采用寸口诊脉法。
所谓的人迎寸口诊法,是指要摸左右人迎脉+寸口脉,以此相互参照,对比人体阴阳经气的平衡和顺逆,是比较容易摸和判断出来的,比起很多医术里对寸口脉研究的登峰造极,甚至包含寸外寸内、关内关外、尺内尺外各种不同脉象含义,笔者估计正常人大概都会疯的,而且如此细致的脉法,到底实际临床又如何呢?
再来看看内经里是如何论述人迎脉、寸口脉的比较,到底有什么实际临床意义:
《灵枢经·终始》
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阳,一盛而躁,病在
手少阳;
人迎二盛,病在足太阳,二盛而躁,病在
手太阳;
人迎三盛,病在足阳明,三盛而躁,病在
手阳明;
人迎四盛,且大且数,名曰溢阳,溢阳为
外格。
脉口一盛,病在足厥阴,一盛而躁,在手
心主。
脉口二盛,病在足少阴,二盛而躁,在手
少阴。
脉口三盛,病在足太阴,三盛而躁,在手
太阴。
脉口四盛,且大且数者,名曰溢阴,溢阴
为内关,内关不通死不治。
人迎与太阴脉口俱盛四倍以上,命曰关格,
关格者与之短期。
笔者认为,人迎脉是足阳明胃经的经气所走,胃为六腑之海,可以联络反应六腑之阳气的盛衰、冲逆,因为开枢阖的传播层次不同,所以导致的偏盛倍数也不同,背后的机理笔者也仍在研究思考之中;
而寸口脉是手太阴肺经所走,肺朝百脉,但其实笔者分析太阴肺主要联络着五脏,反应的是五脏精气和一小部分胃气,这个背后的理论可能又要再写一文才能阐述了,这里就不多啰嗦了,有兴趣的可以来公众号“仰望岐黄”探讨,所以人迎主阳气、寸口主阴气,只有阴阳双把,才能全面体会人体阴阳平衡盛衰,只摸寸口脉是差了50%。
根据上面的内经之文,这就是很简单的可以根据人迎脉和寸口脉的互相比较,看谁的脉强盛,以及强盛几倍(也有说是比较脉搏宽度),来判断出疾病主要在人体六经里具体哪一经(如果加上这样的脉法来辅助判断对伤寒论的应用,是不是简单了些?毕竟伤寒是以六经归类的),这样可以针对此经络或者表里经络的经气顺逆、盈亏来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尤其适合刺法,这大概是为什么内经-灵枢花这么大篇幅在讲刺法的原因。
人迎寸口脉法就是根据脉搏强盛的区别来
确定具体病变经脉,核心在于辨别指下脉搏力
度、宽度、振幅。
盛就是“强”的意思。
一盛,二盛、三盛,
是指脉搏搏动的力度大于另一种脉力度的倍数。
躁即躁动之义,据此判断病变是手还是足
的经脉。
如:
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阳,是说人迎脉比寸
口脉强大一倍,说明毛病主要在足少阳胆经;
一盛而躁,病在手少阳,是说不仅大一倍,还
有躁动感,说明毛病主要在手少阳三焦经,这
里的躁,笔者还在揣摩实践,尚未体会过这个
躁动是啥感觉,欢迎有经验的朋友来微信公众
号“仰望岐黄”留言交流。
反过来,脉口一盛,病在足厥阴,是说脉
口比人迎脉大一倍,说明毛病在足厥阴肝经上;
一盛而躁,在手心主,是说不仅大一倍,寸口
脉还有躁动感,说明问题在手厥阴心包经上。
这里还要说明的是,人迎和寸口的比较是
左边人迎比较左边寸口,右边人迎比较右边寸
口,不要左右互比,因为人体的同名经络是左
右各有一条,左边的归左边的,右边归右边的,
尽管会通过任督、奇经八脉等有所汇聚,但脉
法比较时,左右区别还是很明显的,传动的强
度也是左右有别的。
其实这也是为什么有偏瘫
中风存在的原因,在于身体一侧的阴阳经络机
能失衡偏废,所以另外一侧机能尚存还可以用。
至于后世王叔和认为左手寸部为人迎,右手寸部为气口,笔者以自身浅薄的经验和学识,认为完全没有道理,在此不再分析。
笔者查阅资料时,也有人说寸口不会大于人迎三倍的,因为颈动脉的搏动力度远大于手腕这里的动脉,之前笔者也觉得有疑问,但实际上,随着摸得多了,人迎脉的确是可以和寸口脉差不多的搏动力度的,的确摸到过,这就是比较平衡的时候;
至于寸口脉强于人迎脉的,网上也有实际临床的医生反馈的确摸到过,这个就有待于您的亲自实践和临床体验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主观上的认为、感觉,是不全面的,尤其是广大临床中医,若能看到此文,今后可以在摸寸口脉的时候一起摸摸人迎脉,也许样本大了、自然就有数据说明了,说不定可以进一步提高医技和疾病判断准确率呢。
至于人迎寸口脉把过之后,出现了一些阴阳不平衡的现象和各种复杂的症状,有时想破头也不知道为什么,但可能双脉一把就了熟于心了,具体的病情案例以及如何利用针刺、汤药、按摩来综合调治,涉及的篇幅太长,深度广度很大,笔者也在不断学习探索中,后面有机会在持续发表在笔者微信公众号“仰望岐黄”里,欢迎关注交流!这也许是提高中医临床的一大秘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