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佳方〗多汗症一剂见效
治疗手足多汗症的中药方有三仁汤、桂枝汤等
治疗手足多汗症的中药方有三仁汤、桂枝汤等
1. 三仁汤:由杏仁、飞滑石、白通草、白蔻仁、竹叶、厚朴、生薏苡仁、半夏组成,具有宣畅气机,清利湿热之效,可以用于治疗手足多汗症属于脾胃湿热证者,表现为手足多汗、伴有胸脘痞闷、不思饮食、身重体困等病症。
2. 桂枝汤:由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组成,具有调和营卫、敛阴止汗之效,可以用于手足多汗症属于营卫不和证,表现为手足心汗多、手汗尤甚、睡眠不安等病症。
最好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三仁汤、桂枝汤等中药方,不可自行用药。
千年治汗第一方!专治出汗不止,气虚自汗,阴虚盗汗,效果非常好!
千年治汗第一方!专治出汗不止,气虚自汗,阴虚盗汗,效果非常好!气虚自汗,阴虚盗汗,多汗在生活中算是一种常见病,大多数人并不在意。
中医学认为,汗为心之液。
如果出汗太多或者是自汗、盗汗时间过久,就会伤津耗神,从而出现精神倦怠、脸色苍白、四肢乏力、不思饮食、易感冒、睡眠多梦等阴阳失调的症状。
所以说,多汗不仅会损害人的身心,甚至还会诱发其他疾病,不可不慎。
一般说来,出汗多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白天,轻微的活动就会出汗;一种是在晚上,入睡以后,就开始大量的出汗,人醒了汗马上就停。
第一种情况,中医称为“自汗”,第二种情况称为“盗汗”。
两种汗,有什么区别呢?首先我们看一下,中医对出汗的机理是怎样认识的,叫做“阳加于阴谓之汗”。
意思就像锅里盛着一锅冷水,水是不会有任何变化的。
但是如果在锅底下烧起微微的小火,锅里的水就会慢慢的变成气,蒸腾出来。
锅里的水就是阴,下面的火就是阳。
把阳作用到阴上,汗就出来了。
实际上,人体的出汗过程比这个例子还要更复杂一些。
因为汗液本来是人体内的津液。
而津液对人体来说,是非常有用的东西,是经过肺脏、脾脏和肾脏一起努力,最后才把喝下去的水变成津液的,很宝贵的。
所以,一般人体不会轻易把这么珍贵的东西随随便便就排到体外去的。
2那么人体采用什么办法,可以保留住这些津液呢?虽然体内的小火一直烧着,但是人体会在这口锅上加上锅盖(这锅盖,中医把他称作卫气),让化成气的津液,不会很轻易的就排到体外去。
除非是火太大了,锅盖也被顶起来;或者是,这锅盖有质量问题,盖的不严,或者根本没有锅盖。
正常情况下,人体内阴阳都比较平和,锅盖又比较结实,所以不会有汗出来的。
即便是活动一下,体内的火稍微多了一点,但锅盖结实,汗液仍然不会轻易的排出来。
但是如果现在锅盖出了问题,锅盖上漏了个洞,那么只要体内的火稍微大一点,汗液就会流出来了。
人体如果卫气比较少,没有办法把津液很好的保护好,不让它随便出来,那么只要稍稍活动一下,体内的火稍微多一点,汗就会流出来了。
自汗、盗汗、出汗多,中医的止汗方法很管用,值得学习
自汗、盗汗、出汗多,中医的止汗方法很管用,值得学习来源:杏林明师学社作者:杏林明师编辑部夏季,出汗这件事是不可避免的。
正常的汗出有利于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
如果汗出过多,不论天冷天热、白天晚上,动不动就一身汗,那就不正常了。
正巧有朋友问,中医有没有可以治疗汗多的方法。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来聊聊中医对出汗的看法,以及治疗汗多的思路。
另外,张教授还有一张代茶饮的方子,送给大家,一般汗多的朋友,在家用开水泡着喝就行,省得来回往医院跑了。
01白天晚上都出汗,一活动汗更多在张教授的门诊里,有很多受汗多困扰的患者。
杨大姐就是其中一位。
她这2年来出汗量明显比之前增加,只要稍微活动下,全身就往外冒汗,晚上比白天还严重。
而且很怕风怕冷,出门在外,总要比别人穿得厚。
我们来看当时的记录——临床医案杨某某,女,54岁。
【主诉】汗出增多2年。
【病史】患者自诉近2年以来,全身汗多,以夜间为重,动则加剧,平素恶风畏寒,神疲乏力,肢体困重不适;自觉排便不爽,大便溏稀,饮食稍有不慎则腹泻,夜尿2-3次。
【刻下】患者形体偏胖,衣衫较厚,出汗量多,神情倦怠,肢体乏力,纳食一般,大便溏薄,舌淡胖苔厚腻,脉濡细。
——张景明教授临床验案——02为什么有些人会出汗多?早在2000多年前,我们的老祖宗就把出汗这件事给整明白了,并简要概括为7个字——阳加于阴谓之汗。
这是什么意思呢?为了方便大家理解,张教授打了一个很通俗易懂的比方——这就好像我们在家里烧水一样,炉子下有火,火是阳;炉子里有水,水是阴。
火把水烧开了或烧到半开时,有水蒸气冒出来了,蒸汽到了锅盖上,形成了水珠,就好比我们的汗液。
这就是《黄帝内经》里说的“阳加于阴谓之汗”。
在运动的时候、天热的时候,阳气蒸化津液出汗,这是正常的生理性出汗。
为什么有些人会出汗多?卫气要先做检讨。
我们人体出多少汗,由体表的卫气来管控着。
阳是正常的,阴也是正常的,但是卫气虚了,固摄汗液的功能不正常了,汗液没人管,自由自在地想走就走,身体就会不受外界因素影响地往外冒汗。
中医治疗糖尿病多汗症良方3首
中医治疗糖尿病多汗症良方3首处方一:血府逐瘀汤加味【药物组成】当归12g,赤芍15g,牛膝15g,生地黄10g,桃仁10g,红花10g,枳壳10g,川芎10g,柴胡5g,桔梗5g,甘草5g。
【随症加减】阴虚明显伴潮热盗汗、心烦易怒、失眠多梦、舌边尖红苔少、脉细数者,加地骨皮30g,浮小麦30g,在活血化瘀基础上退虚热而止汗;气虚明显伴面色少泽、倦怠乏力懒言、纳差大便溏、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者,加太子参30g,黄芪30g,糯稻须根15g,在活血化瘀基础上健脾益气、固表止汗;胃实热偏盛,口干口苦口臭、大便秘结、舌红苔黄燥、脉数者,加大黄6g,厚朴10g,知母15g,石膏15g,浮小麦30g,在活血化瘀基础上清热降泄而止汗。
【治疗方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功效】活血化瘀行气,益气固表止汗。
【临床运用】用于治疗糖尿病多汗症。
临床治疗45例,显效23例,有效2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5%。
田某,男,55岁。
糖尿病史17年,进食时全身大汗症状已3年,逐渐加重。
诊见乏力、口干、眩晕、畏寒、舌黯红、苔白厚、脉细数。
诊断为2型糖尿病并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
先采用益气固表止汗为法效果不佳,更方为血府逐瘀汤加味,治以活血化瘀、益气固表止汗为法,基本方加太子参30g,黄芪20g,糯稻须根30g。
水煎2次,取汁400ml,分2次温服,日服1剂。
服3剂后汗出明显减少。
再服3剂后症状基本消失。
巩固治疗,继服10剂后汗出正常,乏力等症缓解。
随访1年未复发。
【经验心得】消渴病日久伤津耗液,精血乏源无以充养腠理皮毛,气血虚鼓动无力或内热津伤消烁津液均渐致瘀血内阻。
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指出:“醒后出汗,名日自汗;出汗醒,名日盗汗,盗散人之气血……血瘀亦令人自汗、盗汗。
”血府逐瘀汤中当归甘温补血,辛散温通而活血行瘀;生地黄凉血活血,养阴生津;桃仁配伍红花活血通经散瘀;枳壳配伍柴胡疏肝理气和中;川芎配伍赤芍活血行气;桔梗载药上行;牛膝活血祛瘀通筋脉而补肝肾;甘草调和药性,补血益气,并配以固表敛汗之品浮小麦、糯稻须根。
多汗症中药治疗的一些处方
多汗症中药治疗的一些处方多汗症中药治疗的一些处方(一)专病专方1.止汗饮适用于局限性多汗证。
药用煅龙骨、煅牡蛎、大枣各30g,黄芪25g,党参、白芍各20g,桂枝、五味子、生姜各10g,炙甘草5g。
治疗25例,临床治愈(症状消失,1年内未复发者)21例,显效(症状消失,1年内又复发者)3例,有效(症状明显减轻者)1例。
(李志文,张会芸.止汗饮治疗局限性多汗症25例。
湖北中医杂志,1996<3>:44) 2.桂枝加龙牡汤治疗阴阳两虚,阴损及阳,营卫失和所致汗出。
以桂枝汤和阴阳,调营卫;龙骨人心,牡蛎入肾,使心肾交通,阳固阴守。
并以为处方中桂枝与白芍的比例以1:2为最佳,若比例相同或桂枝剂量超过白芍,则止汗效果差。
(施鸿瑞.桂枝加龙牡汤治汗出症.上海中医药杂志,1992<9>:21)胡义保认为小儿睡眠多汗为阴阳,营卫失调,卫不固表,营卫失和所致,故选用桂枝加龙牡汤调和营卫,调和阴阳,治疗56例,其中15例选用常规治疗(谷维素、vitB1、vitB2、谷氨酸等),无效后再改用桂枝加龙牡汤。
常规组治疗好转2例,无效13例,而桂枝加龙牡汤组痊愈38例,好转ll例,无效5例,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
(胡义保.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小儿睡眠多汗症.河南中医,1991<5>:26)3.补阳还五汤益气活血,用于治疗气虚血瘀之汗证。
方中黄芪用至30g,必要时可加至60~80g,配桃仁、红花、川芎、柴胡、龙骨、牡蛎,对于久治不愈之汗证顽疾有效。
治疗7例,均获满意疗效。
(赵梅.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汗证.江苏中医,1993(12):38)4.新加龙萸止汗汤俞豪民拟本方用于治疗风湿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心肌炎、心律不齐引起的全身性大汗症。
方选生龙牡各30~60g,山萸肉30~60g,何首乌30g,酸枣仁20g,黄芪20g,金樱子20g,乌梅15g。
治疗后显效,一般服2~3剂即可见效。
(俞豪民.新加龙萸止汗汤治疗心脏病大汗症.中医杂志,1988<2>:58)5.猪蹄甲汤用于治疗卫气不固,阴不内守之自汗证,不论轻重症均有疗效。
中医治疗多汗症的四个妙方
中医治疗多汗症的四个妙方全身性多汗症主要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广泛性多汗,如感染性高热等,那么,多汗症怎么治疗?接下来中华秘方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4个中医治多汗症(自汗、盗汗)妙方,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1 黄芪固卫散【来源】杜怀棠《中国当代名医验方大全》(刘韵远方)【歌诀】刘氏黄芪固卫散,专治自汗与盗汗,龙牡黄芪浮小麦,五味甘草炒黄研。
【组成】生黄芪60克,煅龙骨60克,生牡蛎60克,浮小麦60克,五味子10克,生甘草10克。
【用法】上药用砂锅炒微黄,共研极细面。
每次服1~2克,日服2~3次,连续服用3个月为1个疗程(服1周即开始见效)。
【功效】益气固卫止汗。
【方解】本方为自拟经验方,具有益气止汗固卫,增强机体抗病能力之【功效】,为体虚多汗易感,食欲不振患儿而设。
方用生黄芪、生甘草益气固卫;配以生牡蛎、煅龙骨、浮小麦、五味子收敛止汗。
合而用之,共奏益气固卫止汗之功。
【主治】小儿自汗盗汗。
【加减】如果出现感冒发热者,应暂停服用,待发热消退后再继续使用。
该方药性和平,无副作用,依法服用,对缺钙引起的佝偻病服之更宜。
2 牡蛎散【来源】宋·陈师文《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歌诀】阳虚自汗牡蛎散,黄芪浮麦麻黄根,扑法芎藁牡蛎粉,或将龙齿牡蛎炒。
【组成】黄芪、麻黄根、牡蛎、浮小麦各30克。
【用法】上药共为粗末。
每服9克,水煎服,日服2~3次,原与小麦同煎服。
亦可用饮片作汤剂,或剂量减半,水煎服。
【功效】固表敛汗。
【方解】“阳虚不能卫外而固密,则肌表空疏而身常自汗出。
若汗出过多,久而不止,必然耗损心之气阴,以致虚火内扰,则心悸惊惕、短气烦倦等症丛生。
治宜益气阴、固肌表、敛汗液。
方中牡蛎益阴潜阳、除烦敛汗为君药;黄芪益气实卫、固表止汗为臣药;麻黄根专于止汗;小麦益心气、养心阴、清心除烦而止汗为佐使药。
诸药合用,使气阴得养,肌表得固,心火得清,汗出自止”(乔模)。
【主治】体虚、卫外不固引起的自汗、盗汗。
可用于病后、产后、外科术后、肺结核以及其他慢性疾患出现的自汗或盗汗。
总是汗出不止?中医给你一个药方,4味中药,敛阴止汗、益气固表
总是汗出不止?中医给你一个药方,4味中药,敛阴止汗、益气固表你是否有这种情况,在健身房中经常汗如雨下,流很多汗。
有些朋友认为这是好事,说出汗其实就是在排毒,对于正常的出汗这样说是没错。
但是从中医角度来说,出汗太多或者不正常的出汗并不是什么好事,而且还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大家一定要引起注意。
中医里认为,汗的生成来自阴液,这里更多是指津液,而津液就是用来滋养身体的五脏六腑的重要物质基础。
在正常情况下,我们身体的汗液,它可以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很薄的保护膜,使我们身体看起来滋润有光泽。
而若因外邪引起身体大量出汗,就会导致津液过度耗伤,从而伤及阴液。
而且中医还认为汗血同源,身体中的汗液和血液是相互转换的,而大量出汗就会伤及阴液,间接影响血的生成,造成阴血不足,并且汗为心之液,因此这里伤的血还是心血,当心血不足,血不养心,就会出现心慌心悸的情况,这应该怎么办?今天沈医生就给大家分享一个敛阴止汗、益气固表方子,名叫牡蛎散,该方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由煅牡蛎、黄芪、麻黄根、浮小麦这四味中药组成。
方中煅牡蛎为君药,我们之前不是说,当出汗太多就会导致津液过度耗伤,从而伤及阴液,而对于这种情况就可以用煅牡蛎的收敛、收摄的能力,来敛住津液,减少汗液的产生。
黄芪为臣药,对于外邪侵入,致使卫气不固,引起出汗的情况,就可以用黄芪来益气、固表止汗。
从而改善多汗、汗液失调的问题。
麻黄根为佐药,麻黄根就是麻黄的根部,中医李时珍认为麻黄根是止汗的良药,对于自汗、盗汗、阴汗等情况都适用。
浮小麦为使药,味甘性凉,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浮小麦可以益气除热,对于自汗、盗汗,骨蒸虚热,妇人劳热等情况,有不错的效果。
另外,浮小麦还可以养心阴。
总之,这四味中药合用,可以敛阴止汗、益气固表,对于经常出汗、心慌心悸等情况的人群很是适用,大家学会了吗?不过还是提醒大家一定要找中医辨证。
治疗多汗症方?【方药组成】浮小麦20g...
治疗多汗症方✔【方药组成】浮小麦20g...
治疗多汗症方✔
【方药组成】浮小麦20g,麻黄根15g,五味子15g,煅牡蛎30g,当归10g,生地黄30g,熟地黄15g,大枣20g,党参15g,黄芪 15g。
【功能主治】益气养血,滋阴敛汗。
主治多汗症。
【服用方法】以上药物加水煎煮2 次,药液混匀后分早、晚温服,日服 1 剂,10 天为 1 疗程。
【注意事项】服药期间忌食辛辣生冷。
【应用小结】多汗症是由于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引起汗腺过多分泌的一种疾病,表现为全身或局部异常出汗过多,最常发生的部位是手掌、腋窝和足底,偶有发生于头颈部、躯干部和小腿。
中医认为本病多因气血不足,腠理不密,卫外不固,津液外溢而致;或因脏腑内热,蕴蒸肌肤,迫津外泄而致。
本方选取十味中药组成复方,浮小麦、麻黄根、五味子共为君药,除虚热,收敛固涩;煅牡蛎、党参、黄芪共为臣药,益气固表,敛汗固脱;生地黄、熟地当归、大枣共为佐药,清热生津,滋阴养血。
诸药合用,共奏滋阴敛汗之功效。
本方多年应用于临床,治愈率高。
治手脚出汗的经方
治手脚出汗的经方手脚出汗是一种常见的生理现象,但如果出现频繁或者过量的汗水,会给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困扰。
有许多传统中医经方可以帮助缓解手脚出汗的问题。
1.酸枣仁汤:主要成分:酸枣仁、五味子、牡蛎、淡竹叶、茯苓等。
方法:将酸枣仁、五味子、牡蛎、淡竹叶、茯苓等材料加水煎煮后,取汤饮用。
每日1剂,分数次饮用。
适应症:手脚心多汗、颜面潮红;神疲倦怠;失眠、梦多。
2.酸石膏汤:主要成分:酸石膏、玄参、牡蛎、茯苓、五味子等。
方法:将酸石膏、玄参、牡蛎、茯苓、五味子等材料加水煎煮后,取汤饮用。
每日1剂,分数次饮用。
适应症:手脚心多汗,伴有心烦不寐,神倦倦怠等。
3.白术附子细辛汤:主要成分:白术、附子、覆盆子、细辛等。
方法:将白术、附子、覆盆子、细辛等材料加水煎煮后,取汤饮用,每日1剂,分数次饮用。
适应症:手脚心多汗,伴有神疲乏力,易患感冒,畏寒,食欲不振等。
4.当归芍药散:主要成分:当归、白芍、山药、枸杞子、细辛等。
方法:将以上材料加水煎煮后,去渣取汤饮用,每日1剂,分数次饮用。
适应症:手脚心多汗,易感冒,头晕目眩,乏力等。
5.川羌活血丸:主要成分:川芎、赤芍、桃仁、红花、辣椒等。
方法:将以上材料研磨为粉末后,拌入蜂蜜制成丸剂,每日3次,每次服用10粒。
适应症:手脚出汗,伴有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发紫,舌淡苔白等。
6.龙胆泻心汤:主要成分:龙胆草、泽泻、赤小豆、苎麻仁、补骨脂等。
方法:将以上材料加水煎煮后,取汤饮用,每日1剂,分数次饮用。
适应症:手脚心多汗,虚热烦渴,舌红少苔为空而干等。
7.小金丸:主要成分:大戟、山栀、白英等。
方法:将以上材料制成丸剂,每日3次,每次服用10粒。
适应症:手脚出汗,伴有体温过高、呕吐泄泻等。
8.百合汤:主要成分:鲜百合、滑石、甘草等。
方法:将以上材料加水煎煮后,取汤饮用,每日1剂,分数次饮用。
适应症:手脚心多汗,伴有烦躁不安,头晕目眩等。
总结:这些中医经方对于缓解手脚出汗问题具有一定的疗效,但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如果出现严重症状,强烈建议咨询专业的中医医生。
[中药秘方]汗症常用临床偏方15方-奇方妙剂
[中药秘方]汗症常用临床偏方15方-奇方妙剂汗证,是指在安静的状态下,如静坐静卧、睡眠等时,全身或身体某些部位出汗过多,或大汗淋漓不止为主的一种证候.常用的临床偏方、主方、验要如下:[方一]浮小麦30克(装干净小布袋内),羊肚50克(洗净切块)。
将2者加水适量,慢火煮至烂熟,捞去布袋,调味,食肚饮汤,1天内分次吃完,连用5―10天。
本方健脾益气固表止汗,适用于表虚不固所致出汗。
[方二]黑豆30克,桂圆肉10克,红枣30克。
均洗净后放在砂锅内,加水适量,用文火煨1小时左右,1天内分2次吃完。
连吃15天为1疗程。
本方调和营卫,适用于营卫失调所致的汗出。
[方三]冬虫草1卜15克,鲜胎盘半个到1个,隔水炖熟服用。
一般吃1次可显效。
本方补气养阴,适用于气阴不足所致之盗汗。
[方四]桂枝6克,芍药5克,生姜3克,炙甘草2克,大枣3枚。
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
本方适用于营卫失和所致的自汗出。
[方五]黄芪15克,白术、防风各9克。
本方益气固表,适用于脾肺气虚所致的汗出。
[方六]人参6克,白术9克,大枣6枚,半夏9克,牡蛎12克,五味子10克,麻黄根5克。
水煎服,1日1剂,2次服。
本方适用于心血不足所致的盗汗,特点是睡则汗出、醒则汗止。
[方七]当归12克,生地黄10克,熟地黄15克,黄连9克,黄芩、黄柏各6克,黄芪15克。
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
本方滋阴降火,适用于阴虚火旺所致的盗汗证。
[方八]人参9克,炮附子6克,艾骨15克,煅牡蛎12克。
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
本方益气固阳固脱,适用于突然大汗淋漓,或汗出如油者。
[方九]茵陈蒿15克,桂枝10克,茯苓11克,白术10克,泽泻15克,猪苓10克。
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
本方清热利湿,适用于黄汗,主要特点是汗出色黄染衣。
[方十]甲鱼1只,川贝母5克,鸡清汤1阗0克。
将甲鱼切块,放蒸钵中,加入贝母、盐、料酒、花椒、姜、葱,上笼蒸1小时,趁热佐餐服食。
本方养阴清热、润肺,适用于盗汗之证。
老中医治多汗症(自汗、盗汗)秘方
老中医治多汗症(自汗、盗汗)秘方1止汗汤来源:张梦侬《临症会要》组成:生黄芪15克,麻黄根、当归各10克,生地、熟地各15克,炒黄柏6克,炒黄连3克,炒黄芩10克,煅龙牡粉各15克,浮小麦60克,甘草10克,大枣7枚(煨黑打碎)。
用法:水煎服。
两日1剂,分4次服,每日早晚各服1次。
5日为度。
汗止停药。
功用:泻火滋阴,扶阳固表。
方解:气为阳,血为阴,阳虚则自汗出,阴虚则盗汗出。
自汗盗汗并见,为阴阳俱虚,气血两亏。
故用《证治准绳》之当归六黄汤,以当归养血和气;生熟地补肾滋阴;黄芩补阳气、泻阴火、固表止汗;黄芪泻上焦火;黄连泻中焦火;黄柏泻下焦火。
火泻则阴血自安。
又加止汗甚捷,效如桴鼓之麻黄根;涩能固脱、秘精止汗之龙骨、牡蛎;养心、补虚、止自汗、盗汗有显效的浮小麦;性味甘温,补中益气、能协和诸药之甘草、大枣。
诸药配伍,共奏泻火滋阴、益气固表之功,故能使自汗盗汗皆止。
主治:有时日间动则全身汗出、静则不出;有时夜间睡中出汗,醒则自止。
加减:若自汗盗汗重者,可配用外治方:煅五倍子60克,煅枯白矾30克。
共研细末,备用,于每晚临睡前,用鸡蛋清或唾液调药末如小荸荠大,干湿适宜,取药丸贴在肚脐上按平,外用布带束缚,不令移动。
当夜即能止汗,每日换药1次,7日为度。
疗效:多年使用,效果甚佳。
2疏渎固表汤来源:聂天义《四川中医》(7)1986年组成:杏仁、茯苓各15克,泽泻、黄芪各18克,防风8克,白术15克,仙鹤草24克,煅牡蛎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益气固表、宣肺止汗。
方解:三焦水道不畅,表虚腠理不固,津液势必外泄而为汗证。
汗与血同源异流,有深浅层次不同,但能濡血,血可泌津,初汗在津,久汗及血。
故止汗药与收敛止血药同用,其止汗之效弥彰。
方用杏仁宣肺降气,启上源以通水道;茯苓健脾化湿以运中;泽泻开下闸以利下,更似黄芪、白术、防风益气固表;仙鹤草、煅牡蛎专肆止汗;加肉桂、淫羊藿者,以助肾行“主水”之令。
中医治疗多汗症的良方
中医治疗多汗症的良方
中医治疗多汗症的良方
白天稍一活动就出汗过多称自汗;夜间睡眠时汗出较多,醒来即止称盗汗。
中医认为,出汗多是由于人体阴阳偏盛、偏衰,腠理不固,使汗液外泄所致。
自汗多属阳气虚弱,卫气失职;盗汗多为阴虚内热所致。
以下为常用的内服外治方。
一、内服食疗汤方 1.乌梅糯麦方
乌梅6枚,糯稻根30克,浮小麦30克。
水煎20分钟,喝汤,早晚分两次服,每日1剂。
本方具有敛液,止汗之功效。
2.当归六黄汤
当归9克,黄芪20克,黄芩9克,黄柏9克,黄连5克,生地9克,熟地9克。
水煎20分钟,早、晚分两次服,每日1剂。
具有养血清热,敛阴,止汗功效。
3.蛤肉黄芪汤
蛤蜊250克,黄芪15克,防风10克。
蛤蜊洗净后,在沸水中煮七成熟,然后取肉待用。
另将黄芪、防风一起煎浓汤,去渣取汁,将药汁与蛤蜊肉一起煮熟。
吃蛤蜊肉,喝浓汤,每日1~2次。
具有补气敛汗之功效。
本方适用于自汗或盗汗。
4.太子参当归猪心汤
猪心1具,当归10克,太子参30克。
太子参与当归煎浓汤去渣取汁,将猪心切成三片与前药汁共煎煮熟。
吃猪心喝汤,每日1~2次。
具有补气养血,宁心止汗之功效。
5.龙牡萸术汤。
头上总出汗的中医治疗方剂
头上总出汗的中医治疗方剂头上总出汗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常见于中年人和老年人。
中医认为,头上总出汗是由于气血不足、阳气亢盛等原因导致的,因此在治疗上主要是调理气血、平衡阴阳。
下面介绍几种中医治疗方剂,帮助缓解头上总出汗的问题。
1. 人参党参汤人参党参汤是一种常用的补气方剂,适用于头上总出汗的人。
方剂的主要成分是人参、党参等,具有补气养血、健脾益胃的作用。
将人参、党参煎煮后服用,每天一剂,连续服用一段时间,可以改善气血不足的状况,缓解头上总出汗的问题。
2. 黄芪苓苁汤黄芪苓苁汤是一种常用的调理方剂,适用于头上总出汗的人。
方剂的主要成分是黄芪、苓苁等,具有补气养血、益肾固涩的作用。
将黄芪、苓苁煎煮后服用,每天一剂,连续服用一段时间,可以调理气血,平衡阴阳,从而缓解头上总出汗的问题。
3. 丹参地黄汤丹参地黄汤是一种常用的清热方剂,适用于头上总出汗的人。
方剂的主要成分是丹参、地黄等,具有清热解毒、滋阴养血的作用。
将丹参、地黄煎煮后服用,每天一剂,连续服用一段时间,可以清热降火,调理阴阳,减少头上总出汗的情况。
4. 茯苓戎盐汤茯苓戎盐汤是一种常用的降火方剂,适用于头上总出汗的人。
方剂的主要成分是茯苓、戎盐等,具有清热降火、益气健脾的作用。
将茯苓、戎盐煎煮后服用,每天一剂,连续服用一段时间,可以降火平热,调理气血,减轻头上总出汗的症状。
5. 石斛党参汤石斛党参汤是一种常用的滋阴方剂,适用于头上总出汗的人。
方剂的主要成分是石斛、党参等,具有滋阴养血、补气益肾的作用。
将石斛、党参煎煮后服用,每天一剂,连续服用一段时间,可以滋阴补血,调理阴阳,缓解头上总出汗的问题。
头上总出汗是一种常见的症状,中医治疗方剂可以通过调理气血、平衡阴阳来缓解症状。
人参党参汤、黄芪苓苁汤、丹参地黄汤、茯苓戎盐汤和石斛党参汤都是常用的方剂,具有一定的疗效。
在使用方剂时,应根据自身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方剂,并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
同时,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有助于改善头上总出汗的问题。
【王静安:“汗出过多”的4个特效方】
【王静安:“汗出过多”的4个特效方】王静安小白郎中 2022-08-02 22:38 发表于江苏导读:汗出过多,有阴虚盗汗,有气虚自汗,有湿热汗,更有久治不愈的汗证,该怎么治?快来学习一下4个验方吧!汗证乃指不正常汗出之谓,是津液发泄过甚,致使全身或局部汗出过多之证。
临证时有“自汗”、“盗汗”之分,有“内伤”、“外感”之别。
当细察详审。
汗为心之液。
阴主血,为心所主,外营腠理,阳主气,在腠理之间,职司开阖。
阴虚阳必凑,阳蒸阴分则血热,故发热汗出,阳虚阴必乘,阴津不守化汗而外泄。
汗之启闭在于阳中的卫气,汗的根本在于阴中的营血,此乃汗发于阴而出于阳之理也。
亦有卫外不固,表气微弱,易感外邪,肺失所卫,心失所养,津液妄泄,而致汗出,此即外感致汗之由。
其治之法:阳虚者益气补阳,阴虚者养阴清热,表虚而受外邪者驱邪固表,余可类推。
今择临证常见数例录于后。
01冯某,男,1岁零10月,1990年1月21日初诊。
患儿夜间汗出一月余近日加重伴夜啼。
据家属所言:一月前因外感高热数日不退,后经某医院治疗,外感高热缓解,但逐渐出现夜间烦躁不安,阵阵啼哭,遍身汗出,以头颈背心为甚,伴见口干欲饮,大便秘结,小便短少黄臭,舌干尖红少苔,指纹淡紫。
实验室检查:血象及X线摄片正常,此阴虚心热炽盛之证。
治宜:养阴生津,清热止汗。
方用:参麦桑牡汤加味(自拟方)。
处方:沙参15g,麦冬10g,知母10g,天花粉10g,石斛15g,竹叶9g,连翘9g,川木通9g,桑叶10g,牡蛎30g,炒麦芽15g,炒谷芽15g服上方三剂汗止,诸证悉除。
按:此方为阴虚盗汗效方。
方中沙参、麦冬善养阴液为君,配知母、花粉、石斛滋阴生津为臣,佐以清热泄热之桑叶、竹叶、连翘、川木通,使阴血得以化生,心热得以清降;再合育阴潜阳,善治阴虚阳亢之证的牡蛎,养阴止汗之功更强,谷芽、麦芽炒之合用有消食健脾开胃之能,与上药合用更具防止阴柔清泄之品损伤脾胃阳气之妙,此“先安未受邪之地”法也。
治疗多汗的中药方剂
1、黄芪
黄芪具有补气的功效,能够起到补气升阳、益卫固表的作用,可以用来改善气虚引起的浑身乏力、胸闷气短、大量出汗等症状。
如果出现了明显的出汗情况,而且伴随浑身乏力的症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黄芪进行调理。
2、白术
白术能够起到补血的效果,能够起到燥湿利水、健脾益气的功效,也具有一定的止汗效果。
体质虚弱的人群,如果出现了大量出汗的情况,而且伴随食欲不振的症状,可以适当的使用白术进行治疗,用药期间需要严格的遵循医嘱。
3、浮小麦
浮小麦能够起到固表止汗、益气除热的功效,可以用来改善自汗、盗汗、骨蒸潮热的情况,适合阴虚火旺的人群。
如果出现了出汗多的情况,可以遵医嘱使用浮小麦进行调理。
【偏方】多汗症效验良方
【偏方】多汗症效验良方多汗症,是最常见的多发病,男女老少,均可发生,是以汗出量多而异常为主的病症。
其人在正常的环境中不劳动、不运动、天不炎热、不吃饭、不服发汗药,或全身或局部出汗过多者为多汗症。
汗证的命名较多,《内经》中有多汗”、“漏汗”、“灌汗”、“寝汗”等等自汗、盗汗的命名。
后世医家在临床一般分自汗、盗汗两类。
自汗盗汗的病因病机均由阴阳失调,五脏虚亏,七情失和,六淫所浸,表里不固,而致汗液外泄的病证。
方一止汗合剂【主治】:多汗症,症见时时汗出,动则益甚者为自汗;睡眠中汗出,醒后汗止者为盗汗;气阴两虚型伴神疲乏力,咽干口渴,舌红,苔薄白,脉细数。
【方药】:党参30g,炙黄芪30g,女贞子30g,生地黄15g,麻黄根10g,煅牡蛎30g,浮小麦30g,白芍10g,炙甘草6g,大枣10g。
加减】:阴虚甚者用太子参30g易党参,加麦冬10g,玄参10g;术后气虚明显、大量出汗者加大党参、黄芪用量达50~60g,或太子参、党参同用,以加强补气作用。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分2次服用, 3~7d为1个疗程。
【编按】:应用本方治疗多汗症72例,治愈68例,好转4例,未愈0例,总有效率达100%。
方二玉屏风散合生脉散【主治】:糖尿病导致的多汗症【方药】:生黄芪30g,生白术10g,防风6g,太子参30g,麦冬10g,五味子10g,浮小麦30g,乌梅15g,煅牡蛎30g,山萸肉15g。
【用法】:每日1剂,水煎取汁500ml,早晚分2次服用,2周为1个疗程。
【编按】:糖尿病属中医消渴病,糖尿病多汗症属于中医“汗症”、“自汗”、“盗汗范畴。
中医学认为消渴病的基本病机为阴虚、燥热内盛,燥热之邪最易耗气伤阴,日久耗损气阴两伤,气虚多自汗,阴虚多盗汗,营卫不和,每每汗出不止,因此临床治疗着重益气”白术'太子参益气健脾、补气固表,防风助黄芪走麦乌梅煅牡蛎固涩收敛止汗,两方合用,契合消渴病之病机本质,故能取得显著疗效。
治多汗症验方
治多汗症验方
多汗症是指皮肤出汗过多或稍动即出汗。
中医认为本病多因脾胃湿热,蕴蒸肌肤,迫津外泄所致;或因素体阳虚,腠理不密,卫外不固,津液外泄所致;或因阴虚热扰,阳蒸阴分,津液外越所致。
亦与某些精神因素有关,如紧张、焦虑、恐怖、愤怒等。
某些疾病如神经官能症、甲亢等也与本病有密切关系。
出汗部位多为对称性发生于手掌、足底、前额、腋部和外阴等处,尤以手掌、足底为多见。
中药治疗本病有较好的疗效,现介绍验方如下,以供参考。
1、肉桂6克,生地12克,山萸肉10克,肉苁蓉10克,巴戟天10克,五味子10克,党参15克,桂圆肉30克,黄芪30克,白术10克,甘草6克。
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
用于治疗因素体阳虚,卫表不固而汗出者。
2.黄芪30克,党参10克,白术10克,防风10克,陈皮12克,甘草6克。
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
用于治疗因气虚,卫表不固而汗出者。
3、五味子10克,酸枣仁20克,柏子仁10克,浮小麦20克,糯稻草15克,远志6克,合欢皮10克,夜交藤10克。
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
用于治疗因精神因素所致汗出者。
4、麦冬10克,五味子12克,首乌10克,知母10克,黄柏10克,丹皮10克,生地20克,山药20克,茯苓12克,甘草10克。
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
用于治疗阴虚汗出者。
5、龙胆草10克,栀子10克,黄芩10克,黄柏10克,茵陈30克,甘草6克。
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
用于治疗因湿热熏蒸所致汗出者。
(丁树栋。
山东省诸城市精神卫生中心)。
【偏方】多汗症秘方
【偏方】多汗症秘方跟倪海厦老师免费学习中医每天免费订阅中医老偏方精彩内容!只需要点击箭头上边的蓝字即可!多汗症偏方多汗症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主要是由于汗腺分泌过旺盛所引起的,这种疾病使很多患者都经常处于尴尬的境地,多汗症的治疗方法有很多,但大多数方法都需要患者长期用药,这样做会对患者的身体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但用一些食疗的偏方来治疗多汗症却能有效地避免这一弊端。
头部偏方妙方(一)1、浮小麦30g,煎水代茶饮;头部多汗症的偏方妙方(二)2、冬桑叶适量,加米汤少许人锅内翻炒,以汤汁干为度,再加水煎煮,取计内服。
日服2次;多汗症的偏方妙方(三)3、酸枣仁、人参、云芩各等份。
研末。
每次3g,日服2次,米汤送下;猪心1个,带血破开,入人参、当归各60g,煮熟去药渣食之。
多汗症的偏方妙方(四)4、生石膏30g,栀子、黄芩、龙胆草各9g、知母、麦冬各15g,甘草、大黄各6g,水煎服,日服3次。
每日1剂;多汗症的偏方妙方(五)5、黄芪、煅牡蛎、熟地各15g,当归、炒白芍、甘草、山茱萸各6g,酸枣仁、党参、炒白术各9g,五味子3g。
水煎服,日服3次,每日1剂;多汗症的偏方妙方(六)6、人参、茯苓、白术、炒干姜、陈皮、藿香、丁香、姜半夏、炒砂仁、肉佳各3g ,乌梅6g,麻黄根4。
5g。
水煎服,日服3次。
每日1剂;多汗症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该注意不要做过于剧烈的运动,以免汗腺的再次生长,其次以上偏方一定要坚持使用才能达到明显的效果。
扁桃体炎症的饮食禁忌1、忌食鱼腥发物如虾、蟹、带鱼、黄鳝、公鸡、狗肉、竹笋等。
因这些食物能聚痰生热,催发本病。
2、忌食各种温阳补肾之品如鹿茸、人参、十全大补酒等。
因这些食物都是湿热内阻,可使内热壅盛,加重本病。
3、忌食炙烤、肥腻食物如肥肉、肥鸡、羊肉、烧鹅、烤鸭、烧羊肉串、猪排等。
因这些食物易生痰化火,痰火搏结,灼伤咽喉,加重病情。
跟着倪海厦老师,学习中医4、忌食辛辣刺激食物如辣椒、花椒、韭菜、五香粉、麻辣火锅、榨菜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佳方〗多汗症一剂见效
【中医佳方】多汗症一剂见效多汗症一剂见效本人白天特别多汗,汗多在足太阳膀胱经,从颈,背,腰,屁股处多汗,平时衣服湿透,吃饭时跑步时更严重,还
气短.这个现象已十多年了,在论里看了一个多汗症,有很多高手出了方法,但我觉得有个方子很合适我的,是谁提出来的也记不起了.微信搜索行
之医话公众号关注更多秘验方这个方一剂就基本了止住了汗,以前我也试过很多的方法了.基本了上能用的全用过了.都没有效,现在把这方送上
来:【配方】:山茱萸60克(保证无核的),麻黄根20克(保证是根),生甘草20克,北五味子15克。
【用法】:水煎服。
【疗效】:这个方对我很有效,一剂就基本了止住了汗。
对其它人吃了起码2剂就能治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