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4单元 小册子 第4 课时 电能和磁能
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电能和磁能》优质课件
4.4 电能和磁能
第四单元 能量
猜谜语
兄弟三人爱赛跑, 追的追来逃的逃, 从夏一直跑到秋, 到头还是追不到。 (打一家用电器)
2
用电器有了电就可以进行各
种“工作”-做各种运动或者 发光、发声、发热……我们把 电具有的这种能量,叫电能。
3
能量还有其他的形式,你还知道哪些能量? 看图说一说他们具有什么能量,能做什么“工作”?
煤产生的 (热能 )推 动蒸汽机车
4
(
)让风车转动
5
声控开关是利用(
)控制电灯
6
这些机器是利用(
)加工零件
7
( 太阳能 ) 让热水器热水
8
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
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如果没有能量,自然界就不会有
运动和变化,也不会有生命了。
能量还存储 在燃料、食 物和一些化 学物质中, 叫化学能。
21
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 有哪些收获呢?
22
谢谢观看 !
2024/6/1823源自食物运动的物 体也有能 量叫动能。
9
10
电能的转化
消失?
转 电化 能
转化?
光能和热能
11
我们家里有哪些家用电器?可以做什么工作?工作时把电 能变成了什么能量形式?调查后把它们记录在下面的表格里。
家用电器能量转换调查表
电灯
照明
光、热
电能
12
电
用电器
能
转化成了什么能?
13
通过填表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
我们发现:
电能没有消失,电能可以转化成其它能量。
所有的用电器都是一个电能的转化器,能够把输入的电能转 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4课《电能和磁能》说课稿(新版)
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4课《电能和磁能》说课稿(新版)一. 教材分析《电能和磁能》这一课是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电能和磁能的概念,掌握电能和磁能的转化,以及了解电磁感应现象。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对电能和磁能有更深入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对电和磁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在电能和磁能的转化方面,以及电磁感应现象的理解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探究来深入理解电能和磁能的转化,以及电磁感应现象。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电能和磁能的概念,知道电能和磁能可以相互转化。
2.让学生通过实验和探究,理解电磁感应现象,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电磁感应现象。
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电能和磁能的概念,电能和磁能的转化,电磁感应现象的理解。
2.教学难点: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和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实验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观察和体验电能和磁能的转化,以及电磁感应现象。
2.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实验和探究来解决问题。
3.使用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电能和磁能的概念,以及电磁感应现象。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电磁感应实验,引发学生对电磁感应现象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电能和磁能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电能和磁能可以相互转化。
3.实验探究: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来理解电磁感应现象。
4.知识讲解:讲解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让学生理解电磁感应现象的本质。
5.应用拓展: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的电磁感应现象,巩固所学知识。
6.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电能和磁能的转化,以及电磁感应现象的重要性。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能量第4课 电能和磁能
期末综合练习
6.将电磁铁连接到电池上,给线圈通上电流,将电磁铁与大 头针接触,观察到电磁铁 能够吸起大头针 ;断开电流后, 大头针会落下。这说明电磁铁接通电流后产生 磁性 ;断开 电流则 磁性消失 。 7.用电磁铁搬运物体时,电能先转换成 磁能 ,然后电磁铁 吸引物体运动,电磁铁的磁能转换成物体的 机械能 。 8.电磁铁能指 南北 ,且其磁极与 电流的方向 有关。
四、生活应用题。 小明回家后想继续探究电与磁的秘密,便寻找材料进行
了一系列研究。 1.小明也想做一个电磁铁,除了要准备电池,还需要_线__圈___ 和 铁芯 。
期末综合练习
2.下面是小明研究“电磁铁南北极”的实验装置图,根据图中所 示,判断电磁铁的南北极,并在图中的括号内标上南北极。
N
S
期末综合练习
期末综合练习
二、重点实验铁钉电磁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期末综合练习
一、填空题。
1.生活中利用磁能的装置包括__耳__机__、__电__磁__炉__、__磁__悬__浮__列__车__
等(合理即可) 。
2.用电磁铁搬运物体时,电能先转换成 磁能
,
然后电磁铁吸引物体运动,将电磁铁的
磁能
转
换成物体的 机械能
。
期末综合练习
1.下列装置可以将电能转换为磁能的是( C )
A.电水壶
B.电灯
C.耳机
2.制作电磁铁时应将线圈( A )绕在铁芯上。
A.按相同方向 B.按不同方向 C.以上都可以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4.4《电能和磁能》说课稿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4.4《电能和磁能》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电能和磁能》是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四课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电能和磁能的转化,以及电磁感应现象。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实验材料和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在本节课中,学生将学习到电能和磁能的概念,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到电能和磁能的转化,以及电磁感应现象。
二. 学情分析在进入本节课的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电流、电压和电阻等基本电学知识,对实验操作和观察也有一定的经验。
然而,学生对于电能和磁能的转化,以及电磁感应现象的理解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电能和磁能的概念,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到电能和磁能的转化。
2.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到电磁感应现象,并能够解释其原理。
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电能和磁能的概念。
2.电能和磁能的转化。
3.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和观察。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实验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相结合的方式。
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和理解电能和磁能的转化,以及电磁感应现象。
同时,通过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到电流和磁场的相互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新课导入:介绍电能和磁能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电能和磁能的转化。
3.实验一: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电能和磁能的转化,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现象总结出电磁感应原理。
4.实验二:让学生进行电磁感应实验,观察电磁感应现象,并解释其原理。
5.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电能 -> 磁能磁能 -> 电能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评价将从学生的实验操作、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等方面进行。
第4课:《电能和磁能》(教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第4课:《电能和磁能》(教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电能和磁能的基本概念、作用及相互转化关系,掌握电流与磁场的关系。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观察和发现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教学内容1.电能和磁能的基本概念2.电流与磁场的关系3.电能和磁能的相互转化关系三、教学重点1.掌握电流与磁场的关系。
2.了解电能和磁能的相互转化关系。
四、教具准备1.黑板、粉笔2.电磁铁、电池、导线等实验器材3.课件、多媒体设备五、教法和学法1.教法:多媒体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探究教学法。
2.学法:观察实验法、讨论研究法。
六、教学过程1.导入(1)引入话题,介绍电能和磁能的概念及各自作用。
(2)通过观察图片或视频展示,引导学生思考:“手机充电时,电能是如何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电瓶车行驶时,电能是如何转化为运动能的?”等问题。
2.讲解(1)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有关电能、磁能、电流、电磁铁等知识点的内容,注重阐述电能和磁能的相互转化关系。
(2)将所讲解的知识点和实际应用进行联系,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电能和磁能及其相互转化关系的理解。
3.实验探究(1)安排学生进行实验,从实践中探索电能和磁能的关系。
可以设计如下实验:a.用电池、导线、铁钉、钢丝等制作电磁铁,调整电流的大小,观察铁钉的磁性变化,验证电流与磁场的关系。
b.用电池、导线等器材制作简易电路,通过测量电池电压和电路中所消耗的电流,计算电路的电功率,引导学生理解电能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2)通过实验的结果,引导学生思考:电能是如何转化为磁能?磁能又是如何转化为电能?4.小结通过对电能和磁能的教学,对学生进行讲解和实验,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加深学生对电能和磁能的理解和认识。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4课《电能和磁能》教案(精编版)(2021新版)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4课《电能和磁能》教案(精编版)(2021新版)一. 教材分析《电能和磁能》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电能和磁能的概念,掌握电能和磁能的转化,以及了解电磁现象。
通过学习,使学生对电能和磁能有更深入的理解,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对电和磁有了初步的认识,他们知道电和磁是两种不同的能量形式。
但是,对于电能和磁能的转化,以及电磁现象,他们可能还不是很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实验、讲解等方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电能和磁能的概念,以及它们的转化过程。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电能和磁能的概念,知道它们是两种不同的能量形式。
2.让学生掌握电能和磁能的转化过程,了解电磁现象。
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电能和磁能的概念。
2.电能和磁能的转化过程。
3.电磁现象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电能和磁能的转化过程,以及电磁现象。
2.讲解法:通过讲解,让学生深入理解电能和磁能的概念,以及它们的转化过程。
3.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电磁铁、电池、导线、铁钉等。
2.教学课件:相关的图片、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电能和磁能的转化。
实验如下:将电磁铁连接在电池上,将电磁铁靠近铁钉,观察铁钉被吸引的情况。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铁钉会被吸引?这个过程中,电能转化为什么能?2.呈现(10分钟)通过讲解,让学生深入了解电能和磁能的概念,以及它们的转化过程。
讲解内容包括:电能的定义、磁能的定义、电能和磁能的转化过程等。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亲身体验电能和磁能的转化过程。
实验步骤如下:(1)将电磁铁连接在电池上,观察电磁铁的磁性。
(2)将电磁铁的磁性减弱,观察铁钉被吸引的情况。
(3)将电磁铁的磁性增强,观察铁钉被吸引的情况。
教科版六年级上科学第四单元第4课《电能和磁》优质课教学设计
教科版六年级上科学第四单元第4课《电能和磁》优质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电能和磁》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电能和磁的关系,通过实验和探究,让学生掌握电能产生磁的现象,以及磁能产生电的现象。
教科书提供了丰富的图片和实例,为学生提供了直观的学习材料,同时也设计了多样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电学基础,对电能和磁的概念有初步的了解。
但是,对于电能和磁的相互转换以及磁场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探究,自主发现电能和磁的关系,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电能和磁的关系,掌握电能产生磁的现象,以及磁能产生电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探究,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电能和磁的关系,电能产生磁的现象,磁能产生电的现象。
2.难点:磁场的理解,电能和磁能的相互转换。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探究法、问题驱动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思考、讨论等方式,发现电能和磁的关系,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电池、导线、磁铁、铁钉等)。
2.学具:实验记录本、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与电能和磁相关的实例,如电动机、发电机等,引导学生思考电能和磁的关系。
2.呈现(10分钟)展示实验器材,向学生介绍实验目的和步骤,然后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电能产生磁的现象。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磁能产生电的现象,同时记录实验结果。
4.巩固(10分钟)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引导学生理解电能和磁的关系。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电能和磁能的相互转换,展示一些与磁场相关的实例,如磁悬浮列车等。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4.4《电能和磁能》教学设计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4.4《电能和磁能》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电能和磁能》这一节内容位于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四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电能和磁能的概念,通过实验和探究活动,使学生掌握电能和磁能的相互转化,以及电磁感应现象。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探究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对电流、磁铁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电能和磁能的相互转化及其原理还比较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基础,通过生动的实验和形象的讲解,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电能和磁能的相互转化原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电能和磁能的概念,知道电能和磁能可以相互转化。
2.通过实验和探究活动,使学生掌握电磁感应现象。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4.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电能和磁能的概念及其相互转化。
2.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探究、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设备、实验器材(电池、磁铁、线圈、导线、灯泡等)。
2.学具:学生实验器材、笔记本、彩笔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电磁感应实验引起学生的兴趣,如用一个条形磁铁穿过线圈,使线圈中的灯泡发光。
然后提问:“为什么线圈中的灯泡会发光呢?这背后有什么原理呢?”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电能和磁能的概念,并通过图片和动画形式讲解电能和磁能的相互转化。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电能和磁能之间是如何相互转化的?”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根据实验步骤用电池、磁铁、线圈、导线和灯泡完成一个简单的电磁感应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
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谁能解释一下刚才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引导学生用学到的知识解释实验现象,巩固对电磁感应现象的理解。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 第4课《电能和磁能》(课件)
谢谢观看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能量》单元
4.电能和磁能
思考:
通电线圈可以让小磁针偏转角度变大,是什么能量在起作用?
磁能
磁悬浮 列车
电磁 起重机
生活中哪里有磁能?
生活中大部分磁能都可 以由电能转化而来。
电磁炉 耳机
任务一:搬运大头针
要求:不能用手直接接触大头针。
任务材料
两端去皮的 绝缘导线
大铁钉
任务二:判断电磁铁的南北极
实验原理: 同名磁极相斥 异名磁极相吸
任务三: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
挑战任务: 将电磁铁的南北极换个方向, 时间5分钟,方法越多越好。
本课小结
• 电能和磁能都是能量的形式,电能可以转化成磁能。 • 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叫作电磁铁。 • 电磁铁具有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的性
铜 D.磁针吸引金属
5.钢针变成磁针以后,要确定它的哪一端是南极,可以( A )
A.用指南针来检测 B.用回形针来试 C.用铁钉来试 D.用铜导线来检测
练一练
二、判断题
1.制作电磁铁时要注意导线要沿着同一个方向缠绕。( √ ) 2.电磁铁是将磁能转换成电能的装置。( × ) 3.通电线圈无论放在什么位置,磁针偏转的角度大小都相同。( × ) 4.电磁铁磁力的大小与电磁铁的铁芯大小没有关系。( × ) 5.电磁铁由线圈、铁芯组成,要产生磁性就必须通电。( √ )
能
2.下列物品中没有磁能的是( C )。
A.电磁炉 B.耳机 C.手电筒 D.电铃
B 3.下列物品中最好不要去接触磁铁的是(D 3.C 4.A 5.D
)。
A.橡胶手套 B.银行卡 C.文具盒 D.卷笔刀
4.通电铜导线能使磁针发生偏转的原因是( A )。
教科版六年级上科学第四单元第4课《电能和磁》优质课教案
教科版六年级上科学第四单元第4课《电能和磁》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电能和磁》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电能和磁现象之间的关系。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电磁感应现象,了解发电机和动圈式话筒的制成原理,以及能够运用电能和磁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对电和磁有了初步的认识,通过前面的学习,他们了解了电流的形成、磁铁的性质等基础知识。
但是,对于电能和磁现象之间的联系,他们可能还比较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实验,帮助学生建立起电能和磁之间的联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电能和磁现象之间的关系,掌握电磁感应现象。
2.能够运用电能和磁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电磁感应现象的理解和应用。
2.发电机和动圈式话筒的制成原理。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观察、小组讨论、问题解决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发电机、动圈式话筒、磁铁、导线、灯泡等。
2.教学课件:相关的图片、视频和动画。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到电流和磁场之间的相互作用,引出本课的主题——电能和磁。
2.呈现(1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发电机和动圈式话筒的制成原理,让学生了解电磁感应现象。
同时,通过动画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看到电能和磁能的转化过程。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亲自动手操作,观察电磁感应现象。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总结电磁感应现象的特点和应用。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电能和磁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如电风扇的工作原理、电磁炉的加热原理等。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电磁感应现象的重要性。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4课《电能和磁能》教案(2021新版)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4课《电能和磁能》教案(2021新版)一. 教材分析《电能和磁能》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电能和磁能的基本概念,通过实验和探究,让学生掌握电能和磁能的转化原理。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以“能量”为主题,本课是该单元的第三课,前两课分别是《动能和势能》、《热能和光能》。
本课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二. 学情分析sixth-grade students have already acquired some knowledge of energy, but they may not be able to clearly underst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electrical energy and magnetic energy. They are curious about experiments and are willing to participate in group discussions. Therefore, teachers should guide students to observe, think, and discuss in group activities, and help them master the transformation principle of electrical energy and magnetic energy through practice.三. 教学目标1.Understand the concepts of electrical energy and magnetic energy.2.master the transformation principle of electrical energy and magneticenergy.3.Cultivate students’ observation, experimentation, and collaborativeabilities.四. 教学重难点1.Key point: The transformation principle of electrical energy andmagnetic energy.2.Difficult point: How to guide students to master the experimentalmethod and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xperimental data and energy transformation.五. 教学方法1.Experiment: Guiding students to observe and analyze thephenomenon of energy transformation through experiments.2.Collaborative learning: Encouraging students to discuss and analyze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 groups.3.Scaffolding: Guiding students to master the experimental method andanalyz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xperimental data and energytransformation.六. 教学准备1.Prepare experimental materials: buzzers, coins, magnets, etc.2.Prepare the experimental procedure and questions for discussion.七. 教学过程1. 导入 (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前两课的内容,询问学生对动能、势能、热能、光能的理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4课《电能和磁能》教学设计(新版)4
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4课《电能和磁能》教学设计(新版)4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4课《电能和磁能》,主要介绍了电能和磁能的概念、特点和相互转化。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实验,让学生感受电能和磁能的存在,理解电能和磁能的转化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知识基础,对电和磁的概念有所了解。
但学生对电能和磁能的转化过程和原理还不够清晰,需要通过实验和观察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对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有一定的提高,但还需要老师在教学中给予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电能和磁能的概念,知道电能和磁能是相互转化的。
2.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理解电能和磁能的转化过程和原理。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
4.培养学生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电能和磁能的概念和特点。
2.电能和磁能的相互转化过程和原理。
3.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电能和磁能的转化过程。
2.观察法: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的能力。
3.讲授法:讲解电能和磁能的概念、特点和转化原理。
4.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电流表、电压表、磁铁、电线、灯泡等。
2.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等。
3.教学资源:相关电能和磁能的实例和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有趣的电磁现象实验,引发学生对电能和磁能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呈现(10分钟)讲解电能和磁能的概念、特点,并通过PPT展示相关实例和资料,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3.操练(15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电能和磁能的转化过程,并记录实验结果。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总结电能和磁能的转化原理,老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电能和磁能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电力、磁悬浮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4课《电能和磁能》教案(2021新版)4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4课《电能和磁能》教案(2021新版)4一. 教材分析《电能和磁能》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电能和磁能的概念,掌握电能和磁能的相互转化,以及电能和磁能的利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对电能和磁能有更深入的理解,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电学基础知识,对电流、电路等概念有所了解。
但学生对电能和磁能的理解还较为浅显,需要通过实验和讲解使他们更深入地理解电能和磁能的概念及其相互转化。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电能和磁能的概念,掌握电能和磁能的相互转化。
2.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观察现象的能力。
3.提高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电能和磁能的概念及其相互转化。
2.实验操作和观察现象。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讲解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动手实验、观察现象的基础上,通过讲解和讨论,深入理解电能和磁能的概念及其相互转化。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电流表、电压表、磁铁、电线、灯泡等。
2.教学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电能和磁能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电能和磁能有什么关系?电能能否转化为磁能?磁能能否转化为电能?2.呈现(10分钟)进行实验,观察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变化,引导学生发现电流和磁场的关系。
讲解电能和磁能的概念,解释电能和磁能的相互转化。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磁铁和电流的关系,尝试改变电流的方向,观察磁场的变化。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电能和磁能的相互转化规律。
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加深对电能和磁能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电能和磁能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学生举例说明,教师点评并补充。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电能和磁能的相互转化及其应用。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作业:结合生活实际,思考电能和磁能的相互转化在哪些场合中发挥作用,写在日记中。
2021秋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4-4《电能和磁能》教案
2021秋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4-4《电能和磁能》教案一. 教材分析《电能和磁能》是2021秋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第四课的内容。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电能和磁能的概念,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理解电能和磁能的相互转化,以及磁能的应用。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对科学现象的探究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知识,对电和磁的概念有初步的了解。
但是,对于电能和磁能的相互转化以及磁能的应用,可能还存在一定的疑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实验和实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电能和磁能的转化,以及磁能的应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电能和磁能的概念;(2)通过实验探究,理解电能和磁能的相互转化;(3)了解磁能的应用,感受科学对生活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探究电能和磁能的转化;(2)学会使用简单的科学仪器,提高动手能力;(3)培养合作意识,学会交流和分享。
3.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勇于探索的精神;(3)培养学生节能环保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电能和磁能的概念;2.电能和磁能的相互转化;3.磁能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电能和磁能的转化,以及磁能的应用;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3.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交流能力;4.实例分析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科学对生活的影响。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电池、导线、灯泡、磁铁、铁钉等;2.教学课件:PPT或其他多媒体教学资料;3.教学参考书:相关科学与实验教学书籍。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如用导线、灯泡和电池连接成一个电路,让学生观察灯泡发光的现象,引出电能的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 课时电能和磁能
一、知识解读
1. 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叫作电磁铁,电磁铁具有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
电流磁性消失的基本性质。
2. 生活中的大部分磁能都可以由电能转换而来。
3. 用电磁铁搬运物体时,电能转换成了磁能。
4. 在利用电磁铁搬运大头针的过程中,磁能会产生、转换、转移和消失。
5. 我们制作铁钉电磁铁所用的导线较短,连接在电池上有点像短路连接,耗电
大,电池容易发热,所以不能把它长时间连接在电池上。
6. 电磁铁与磁铁的相同点:都有磁性,都有南、北极。
7. 电磁铁与磁铁的不同点:
(1)磁铁是具有磁性的石头,电磁铁是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
(2)磁铁的磁性自然存在,电磁铁只有通电时才有磁性。
(3)磁铁的南、北极不会改变,而电磁铁的南、北极可以改变。
8. 在“制作铁钉电磁铁”的实验中,如果铁钉的钉帽能吸引指南针的南极,可以
判断钉帽是北极,钉尖是南极。
9. 钉尖和钉帽指南北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有关。
在不改变接线方式的情况下,
按不同的方向绕线圈,得到的方向结果不同。
二、实验重现
实验:做一个电磁铁并搬运大头针
1. 实验目的:了解电磁铁的结构,能组装一个电磁铁,并用它搬运大头针。
2. 实验器材:有绝缘皮的导线1.2 米左右(两端剥线)、大铁钉、电池盒、电池、大头针、指南针等。
3. 实验步骤:
(1)用有绝缘皮的导线在大铁钉上缠绕50~100 圈,两头留出10~15 厘米做连接线。
固定连接线与线圈,避免线圈松开。
用砂纸把接线头打磨光亮。
(2)给线圈通上电流,测试铁钉能否吸起大头针。
断开电流呢? 这样重复几次,看看现象是否相同。
(3)利用电流的通断来控制磁性的有无,用电磁铁将大头针搬运到指定位置。
(4)分别用钉尖和钉帽靠近指南针,测试电磁铁的钉尖和钉帽各是什么极。
(5)改变电池的正负极接法、改变线圈的缠绕方向,研究钉尖和钉帽的磁极是否发生改变。
4. 实验现象:
(1)接通电流,铁钉能吸起大头针,断开电流,铁钉不能吸起大头针。
(2)接通电流,铁钉吸起大头针,将大头针搬运至指定位置后,断开电流,大头针落下。
(3)电磁铁的一端与指南针的南极相互吸引,用另一端靠近指南针的南极时,发现相互排斥。
改变电池的正负极接法或者改变电磁铁线圈的缠绕方向,重复前面的操作,发现现象相反。
5. 实验结论:
(1)电磁铁磁性的有无可以通过电流的通断来控制。
(2)电磁铁有南、北极。
(3)改变电流方向或者改变电磁铁线圈的缠绕方向,电磁铁的南、北极会改变。
指点迷津
问题1:实验中电磁铁的线圈匝数为什么在50~100 圈比较适宜? 实验中多次重复操作有什么好处?
如果电磁铁的线圈匝数太少,则磁力太小,若匝数太多,则磁力虽强但需要的导线很长,不利于我们操作。
多次重复操作,看看现象是否相同,目的是避免实验的偶然性,使实验结果更真实可靠。
问题2:在实验中,大头针一个接一个地连接着被吸引,你能解释这种现象吗? 其
中的能量形式是怎样转换的?
第一个被磁化的大头针吸起了另外的大头针,能量发生了转移。
在这个过程中,电能先转换成磁能,磁能转移到第一个大头针上后,接着又转移到第二个大头针上,依次类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