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推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条例四大特点
上海市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条例(2024年修订)
上海市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条例(2024年修订)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4.08.22•【字号】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施行日期】2024.10.01•【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尚未生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上海市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条例》已由上海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于2024年8月22日修订通过,现予公布,自2024年10月1日起施行。
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24年8月22日上海市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条例(2009年6月25日上海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2024年8月22日上海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快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服务建设金融强国的战略目标,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市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工作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本市应当加强现代金融体系建设,扩大金融高水平开放,促进金融高质量发展,统筹金融发展与金融安全,更好服务实体经济、科技创新和共建“一带一路”,将上海发展成为人民币资产全球配置中心和风险管理中心,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第四条本市推进构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央地协同机制,在中央金融管理部门的指导下,坚持和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全面领导,统筹推进金融系统党的建设、金融改革开放、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金融监管协同与风险防范化解等工作。
中央金融管理部门在沪机构依法履行相关职责,共同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各项工作。
第五条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工作的领导,建立工作协调机制,组织制定建设规划,深化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与国际经济、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的联动发展。
区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本市工作部署,做好本行政区域内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相关工作。
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国发〔2009〕19号
.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国发〔2009〕1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上海有比较完备的金融市场体系、金融机构体系和金融业务体系,有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和技术创新能力,有先进的现代航运基础设施网络。
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加快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和现代国际大都市,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继续推动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突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制约,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继续发挥上海在全国的带动和示范作用的必然选择。
在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关键时期,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重要性,努力推进上海率先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率先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为此,提出以下意见:一、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重大意义(一)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既是上海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也是更好地服务于全国发展的需要。
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集中体现。
提高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就业比重和产值比重,提升产业附加值和国际竞争力,是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是适应全球化新格局和对外开放新形势,加快构筑新的竞争优势,提高国家整体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有利于上海突破资源环境承载力逐渐下降的制约,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有利于拓展金融资源运作空间,提高金融资产配置效率,更好地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有利于强化航运枢纽中心地位,更好地满足周边地区和全国的国际航运要求;有利于通过改革开放和创新的先行先试,加快形成更具活力、更富效率、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奠定科学发展的体制基础。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交通委、市财政局制订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交通委、市财政局制订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6.09.30•【字号】•【施行日期】2016.09.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专项资金管理正文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交通委、市财政局制订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委、办、局:市交通委、市财政局制订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2016年9月30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根据《上海市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意见的实施意见》(沪府发〔2009〕25号)和《上海市推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条例》,设立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以进一步加大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支持力度。
为规范专项资金使用管理,特制订本办法。
第一条总体要求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枢纽港、现代航运集疏运体系和现代航运服务体系建设,提高综合竞争力和服务能力,为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自贸试验区战略实施提供支撑。
第二条资金来源专项资金由市财政预算统筹安排。
第三条支持范围(一)调整优化现代航运集疏运结构。
大力发展水路运输,提高水水中转比例,缓解陆路运输给本市带来的交通和环境压力,促进节能减排。
(二)完善和优化现代航运服务体系。
吸引航运功能性机构集聚,鼓励航运服务功能创新,促进“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自贸试验区等战略实施,提高航运资源配置能力。
(三)经市政府批准的其他项目。
第四条部门职责市财政局负责专项资金的总体安排、统筹协调和监督管理。
市交通委会同市财政局及其他相关部门(以下简称“项目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发布本办法支持范围内具体项目的实施细则,并组织项目管理部门实施。
上海市推进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条例(2023年修订)
上海市推进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条例(2023年修订)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3.12.28•【字号】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16届〕第20号•【施行日期】2024.02.01•【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国际经济合作正文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十六届〕第二十号《上海市推进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条例》已由上海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于2023年12月28日修订通过,现予公布,自2024年2月1日起施行。
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23年12月28日上海市推进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条例(2012年11月21日上海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通过 2023年12月28日上海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推进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推动贸易转型升级,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市推进国际贸易中心建设,应当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升级货物贸易,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数字贸易,推动贸易数字化绿色化,提升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促进内外贸一体化,统筹发展和安全,营造公平、非歧视、可预期的贸易环境,将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成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重要枢纽。
第三条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推进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工作的领导,组织编制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规划,深化与国家商务部门等合作,强化上海国际贸易中心与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航运、科技创新中心的系统推进、相互促进,提升资源配置能级和引领辐射功能。
市人民政府应当健全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推进工作协调机制,加强对推进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工作的统筹规划,协调解决重大问题。
区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全市总体要求和部署,做好本行政区域内推进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相关工作。
第四条市、区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支持浦东新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及临港新片区、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等功能承载区建设贸易投资创新高地。
关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建议
关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建议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航运业务的增长,上海作为我国最大的港口城市,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已经成为当今的热门话题。
如何在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上海的地理优势和航运资源,打造世界级的航运中心,已经成为大家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希望能够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1. 发挥上海作为全球最大集装箱港的优势上海自贸区的建设,使得上海港口所处的区位优势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作为全球最大的集装箱港,上海港口在国际航运领域具有重要地位。
在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过程中,应充分发挥上海港口的货物集散和转运功能,加快提升港口设施和服务水平,为全球客户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集装箱运输服务。
2. 加快发展航运人才教育培训作为一个世界级的航运中心,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是至关重要的。
上海作为我国的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具备良好的软硬件资源,应该加快发展航运人才教育培训。
建立高水平的航运人才培训机构,引进国际航运业的先进理念和经验,培养一批国际化、专业化的航运人才,为航运中心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3. 发展绿色低碳航运业务随着全球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绿色低碳已经成为国际航运业的趋势。
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中,应充分发挥上海的区位优势和政策支持,推动航运企业开展绿色低碳航运业务,并致力于发展清洁能源航运技术,减少航运业对环境的影响,为国际航运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4. 推进航运科技创新作为一个世界级的航运中心,科技创新是驱动航运业发展的关键。
上海具有丰富的科技资源和人才优势,应该加大对航运科技创新的支持和投入。
鼓励航运企业加大科研投入,推动航运技术和装备的创新,提升航运业的竞争力和服务水平。
5. 加强与国际航运组织的合作作为一个国际航运中心,上海需要加强与国际航运组织的合作,充分融入国际航运业的发展大格局。
积极参与国际航运规则和标准的制定,加强与国际航运组织的交流合作,推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和发展,提升上海在国际航运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加快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加快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5.09•【字号】沪府发[2012]48号•【施行日期】2012.05.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交通运输综合规定正文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加快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沪府发〔2012〕48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现将《上海市加快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十二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上海市人民政府二○一二年五月九日上海市加快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十二五”规划为加快“十二五”时期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国发〔2009〕19号,以下称“国务院19号文”)和《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本规划。
一、“十一五”发展回顾(一)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回顾“十一五”期间,上海航运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速,港口吞吐能力大幅提升,集疏运体系不断完善,公路建设进展顺利,航空枢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航运服务业发展得到进一步重视和加强。
国务院19号文进一步明确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的战略目标和任务,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由注重基础设施建设转入提升基础设施能力与发展服务软环境并举的阶段。
1.国际航运主业快速发展上海港年货物吞吐量从“十五”期末的4.45亿吨增长到2010年的6.5亿吨,其中集装箱吞吐量从1808万标准箱增长到2907万标准箱。
自2005年以来连续5年货物吞吐量排名世界第一,2010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排名世界第一。
国际著名航运企业云集上海,全球排名前20的班轮公司均有分支机构入驻上海。
在上海注册的国际航行船舶(包括国际航线船舶和特案免税登记船舶)从“十五”期末的223艘、总吨位493万吨,增长到2010年的356艘、总吨位869万吨。
上海航运中心建设:应力促航运、服务、物流一体发展
硬 件设施和 为航 运业服务 的软件环境 , 集聚 航运业 、 航运服务 业和航运 物流业等要 素和 资源 的国际化港 口大都 市 :应该是航 运业 、
航运服务业 和航 运物流业一体化 的中心 。
2 5日国务 院常务会议 审议 并原则通 过关于
推进上海加快建设 两个 “ 中心 ” 的意见 以来 。 上海 国际航 运 中心 建设 一直是 世人 关注 的 焦点 , 少专家 、 者、 业家都在积极地对 不 学 企
从产 业构成 的角度来理 解 。 现代意 义上
的 国际航运 中心 应该 由航 运业 、 航运服 务业 和航 运物 流业所 构成 ,三 者是 一个 相互 关
国际航运 中心建设 的内涵、 阶段 和模式进 行 再思考。
联、 有机统一 的整体 。 运业主要包括航运 、 航
港 口等产业 ,其核心业 务涉及货 物运输 、 货
港、 新加坡 、 特丹 、 腊 和上 海等 港 鹿 希
口城 市 提供 了发 展 航 运服 务业 机 遇 。 航运 服 务 业 的发展 并 非一 蹴 而就 , 而 是循序渐进 、 由点及面。伦敦航运服务
业主 体 是 属于全 球 性航 运服 务 业 , 它
上是 基于 国际模式参 考 的 。这个学 习
究 国际航运 中心 的 K I P 指标 ,是 研究 针 对航运业 、航运 服务业 和航运物 流
业 这 三 大 组 成 产 业 形 成 的 K I 志 及 P标
信 息、 人才 、 技术 、 管理 、 务和保 障等 服
的产业 与机 构 , 于 知识 、 才 、 息 属 人 信 密集型产 业 ,可分 为区域 性航运 服务 业、 全球性航运服务业两大类。航运物 流 业作 为现 代国 际航 运 中心 的重 要组 成部分十分重要 , 是承上启下和面 向未 来 的。航运物流业是现代物流理念下 , 在航 运 、 口相关 的运 输 、 港 仓储 、 包装 、 流通 加工 、 配送等 环节 中形成 的商品 、 资 本 、 术 、 息 、 理 和人 才 的集 成 技 信 管 与仓 新 , 核心 业务 主要包括 港 口保税 0 其 物 流 、 储物 流 、 运 物流 信息 服务 、 仓 航 航运物 流供应 商和客户 一体化 服务 与 协作等。 十几 年来 , 国内外政 治 、 经济 发展 环境的变化 , 上海 国际航运 中心 建设 使 面临 的形势和发 展 内涵等都发 生 了很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06.23•【字号】沪府发〔2021〕7号•【施行日期】2021.06.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民航正文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沪府发〔2021〕7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现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十四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上海市人民政府2021年6月23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十四五”规划为进一步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能级,根据《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编制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一)建设成效“十三五”时期,上海已基本建成航运资源要素集聚、航运服务功能完善、航运市场环境优良、航运物流服务高效的国际航运中心,初步具备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
《2020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报告》显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全球排名第三,国际影响力稳步提升。
1.航运要素集聚度显著增强上海已发展形成七大航运服务集聚区,航运资源要素不断集聚。
北外滩、陆家嘴-洋泾地区以航运总部经济为特色,集聚各类航运市场主体。
洋山-临港、外高桥地区以港口物流和保税物流为重点,成为现代航运物流示范区。
吴淞口地区初步形成邮轮产业链,建设国内首个国际邮轮产业园。
虹桥、浦东机场地区依托国际航空枢纽、机场综合保税区、大飞机制造等实体,成为临空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
依托航运服务集聚区,一批国际性、国家级航运功能性机构云集上海,全球排名前列的班轮公司、邮轮企业、船舶管理机构、船级社等在沪设立总部或分支机构。
2.海港物流体系智慧绿色协同高效洋山深水港四期成为全球规模最大、自动化程度最高的集装箱码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港口连接度保持全球首位。
集疏运体系进一步优化,芦潮港铁路中心站与洋山深水港区一体化运营取得突破,集装箱水水中转比例达51.6%。
上海成为国际航运中心的综合优势
上海作为我国的经济中心和最大的港口城市,近年来一直在不断加强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致力于成为国际航运的重要枢纽。
在这一进程中,上海拥有诸多的综合优势,使其能够在国际航运领域中脱颖而出。
下面我们将从几个方面来探讨上海成为国际航运中心的综合优势。
一、地理位置优势从地理位置上看,上海位于长江口,毗邻东海,是连接我国内陆和世界各地的重要枢纽。
上海港是我国最大的港口,也是世界第一大集装箱港,其区位条件非常优越。
另外,上海的陆上交通网络非常发达,汇集了我国的铁路、公路和水路运输,这为上海作为国际航运中心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
二、政策支持优势为了加强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上海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通过简化手续、放宽市场准入等措施,吸引了大量国际航运企业进驻上海。
政府还大力支持上海港口发展,通过提高效率、提升服务水平等举措,提升了上海港口的竞争力。
这些政策的出台为上海成为国际航运中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产业配套优势作为一个国际航运中心,上海拥有完备的航运产业配套设施。
在上海,可以找到全球一流的船舶修理厂、造船厂、航运保险公司、船舶租赁公司等各种相关企业和机构。
这些配套设施的齐全性,为上海吸引了大量国际航运企业,也为上海在国际航运领域中树立了良好的声誉。
四、金融服务优势金融服务是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支撑。
上海作为我国的金融中心,拥有丰富的金融资源和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
在上海,可以找到多家国际知名的航运金融机构,提供着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包括融资租赁、船舶抵押融资等各种金融产品。
这些金融服务的提供,为上海的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五、人才储备优势人才是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竞争力。
上海拥有一支高素质的航运专业人才队伍,包括航运管理、船舶设计、航运金融等各个领域。
上海还有多所高水平的航运专业院校,培养了大量的航运人才。
这些人才的储备,为上海的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上海成为国际航运中心的综合优势主要包括地理位置优势、政策支持优势、产业配套优势、金融服务优势和人才储备优势。
上海:加速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_ 上 海 :加 速 国 际 金 融 中心 和 国 际 航 运 中心 建 设 _
● 吴 明华
上 世 纪 8 代 以来 ,上海 港 货 物 吞 吐 量 和 集 装 0年 箱 吞 吐 量 每 年 以超 过 2 % 的速 度增 长 .每 年 完 成 的 O 外 贸 吞 吐 量 占全 国沿 海 主要 港 口 的 2 % 左 右 。 中 0 其 上 海 地 区 外 贸 货物 9 % 经 由上 海港 进 出 .长 三 角 地 9 区 和 长江 流 域 经 济 腹 地 通 过 上 海港 进 出 口的 货物 量 , 约 占上 海 港货 物 吞 吐量 的 2 3 /。 有 关 专 家 表 示 ,倾 力 打 造 上 海 ” 个 中心 ” 两 ,实 际 上 是 国 内外 两 大 市 场 力 量 作 用 下 的必 然 结 果 。 苏 江 合运输 研 究所 副研 究 员程世 东认 为 . 海港 的性 质类似 上 于鹿 特丹 港 , 属于 腹地 港 口。 因为地 处长 江三 角 洲经济 带 . 货 运需 求 上看 , 海有 很 强 的产业 优势 。 上大 从 上 加 量的航 商 在上 海集聚 , 以促 进枢 纽港 的形 成和 上下游 可 服 务 业 的发展 .加快 国 际航 运 中心 的建设 。 从路线图看 , 上海 国际 航 运 中心 建 设 的 目标 主要 有 三 大指 向 。第 一 , 建设 并 形 成 以上 海 为 中心 、以 江 浙 为 两翼 , 以长 江 流 域 为腹 地 . 国 内其 他 港 口合 理 与 分 工 、紧 密协 作 的东 北 亚 国 际枢 纽 港 ;第 二 , 形成 规
神户、香港和新加坡等港 口竞争中 ,占据全球 贸易 中 转中心 的有利地位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 创新探索 之策
开放 第 二 船 籍 . 立 国际 航 运 发 展 综 合 试 验 区 , 建 实施 启运 港 退 税 政 策 , 以及 设 立 股 权 投 资 基 金 方式 拓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浦东新区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浦东新区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9.07.24•【字号】•【施行日期】2009.07.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民航正文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浦东新区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区政府各委、办、局,各功能区域管委会,各直属公司,各街道办事处、镇政府:现将《浦东新区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OO九年七月二十四日浦东新区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实施意见根据《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国发[2009]19号),以及《上海市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的实施意见》(沪府发[2009]25号),结合新区航运及产业发展现状,紧盯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目标,提出浦东新区推进航运发展的实施意见。
一、目标定位浦东新区要抓住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和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战略机遇,依托口岸条件及上海城市综合优势,发挥政策和制度创新先行先试作用,凸现航运资源配置和航运金融服务优势,推进多式联运集疏运体系高效运作,健全现代航运服务体系功能,形成高能级航运产业集聚效应,大力增强航运综合竞争力和影响力,打造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
按照强基础、聚要素、显功能的发展要求,2010年前明确规划、完善推进工作机制、启动重点工程和平台项目建设,基本搭建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框架。
“十二五”末,初步形成船公司、航运物流企业、航运服务企业、国际航运中介组织和机构等组成的较为完善的航运产业和服务体系。
至2020年,港口吞吐量力争保持全球领先,航运产业成为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和经济转型的重要支撑,航运辐射体系基本完善,中转比例明显上升,国际航运重点企业区域总部集聚,船舶融资、交易、保险等高端航运服务市场形成规模,航运资源配置具有全球影响力。
国际航运中心的条件模式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启示
国际航运中心的条件模式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启示作者:姚璐来源:《水运管理》2011年第05期【摘要】为推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比较当前各国际航运中心的不同模式特征,分析上海建立国际航运中心的有利条件以及与成熟的国际航运中心之间存在的差距,认为世界大港并不等于国际航运中心,后者需要具备严格的条件,并提出借鉴鹿特丹、新加坡和香港等国际航运中心的成功经验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议。
【关键词】国际航运中心;金融;贸易;海运;腹地1主要国际航运中心概况1.1条件模式(1)伦敦模式——综合服务型伦敦国际航运中心的形成与世界经济中心转移有关。
受自身港口条件影响,伦敦发挥其强大的工业和发达的国际金融业、贸易业的优势,成为国际航运规则的发源地和航运信息中心。
(2)纽约、鹿特丹模式——经济腹地型纽约和鹿特丹国际航运中心地位的确立,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和广阔的经济腹地是重要因素。
此外,纽约国际航运中心的形成还得益于其全球第二大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3)新加坡、香港模式——中转型新加坡和香港国际航运中心在经济腹地方面并没有显著优势,但这两个城市利用其地理优势和金融、贸易优势,抓住历史机遇,确立其国际航运中心地位,可谓扬长避短、因地制宜。
1.2共同特征综观世界上主要的国际航运中心,不难发现它们具备以下共同特征:(1)都是港口城市。
港口城市在经济、贸易、交通、法律、人才、服务等多种资源要素上为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提供支撑和保障。
(2)以国际航运为纽带,带动相关经济的协同发展。
(3)拥有四通八达的集疏运交通网络。
(4)同时也是金融、贸易中心。
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际航运中心同时也是著名的国际金融中心或国际贸易中心。
(5)拥有成熟发达的国际航运市场。
国际航运中心拥有的国际航运市场交易众多,客体丰富,交易机制公开、公正、公平,交易信号全面、及时、准确,交易行为规范。
(6)得到公认。
国际航运中心是其所在港城与周边区域在长期市场竞争中逐步形成的。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提升上海航运服务业能级助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行动方案》的通知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提升上海航运服务业能级助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行动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3.06.29•【字号】沪府办发〔2023〕11号•【施行日期】2023.06.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提升上海航运服务业能级助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行动方案》的通知沪府办发〔2023〕11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有关单位:《提升上海航运服务业能级助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行动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23年6月29日提升上海航运服务业能级助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行动方案为加快构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新格局,提升航运服务业能级,促进航运服务业更高质量发展,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发展目标到2025年,基本形成功能完备、服务优质、开放融合的现代航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体系,数智化发展水平、低碳化发展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上海航运”服务品牌的国内示范作用和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参与国际航运事务的能力明显提升。
到2035年,全面建成现代航运服务体系高度发达、引领全球航运服务创新发展、深度融入国际航运治理体系、具备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
二、主要任务(一)推动航运基础服务业转型升级1.促进港口服务功能创新打造“中国洋山港”籍国际船舶登记地,实施有国际竞争力的船舶登记制度。
推进船舶法定检验开放政策落地。
建设洋山保税船舶供应公共服务平台。
推动设立医药器械船舶供应公共服务平台。
拓展保税燃油、LNG加注业务规模。
探索船用燃油对外开放准入可行性。
推进东北亚空箱调运中心空箱调运功能在外高桥港区复制推广。
试点集装箱中转集拼多业态同场作业。
(责任单位: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上海海事局、市商务委、上海海关、市交通委、市财政局、市市场监管局、上海边检总站、浦东新区政府、申能集团、上港集团等)2.加快航空服务产业发展促进国际航空客运市场恢复,巩固亚洲国际航线网络,拓展洲际航线网络,建设国内骨干快线网络。
上海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条例
上海市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条例(草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贯彻实施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国家战略,对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营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航运发展环境,促进各类航运市场主体充分发挥作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市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工作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总体目标)按照国家部署,建成航运资源高度集聚、航运服务功能健全、航运市场环境优良、现代物流服务高效,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
第四条(管理部门)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市推进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工作的领导,推进建立与国家有关部门、省市的合作和协调机制。
本市设立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推进委员会,负责协调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有关工作,推进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市交通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有关日常工作。
市交通、发展改革、财政、税务、规划国土、建设、商务、公安、环保、工商、质监、旅游、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金融服务、口岸服务等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协作配合,具体落实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各项工作。
海关、检验检疫、海事、边检、民用航空、铁路等国家驻沪机构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协同实施本条例。
第五条(资金投入)本市设立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发展资金,纳入财政预算,通过拨款补贴、贷款贴息、资本金投入、创新奖励等方式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鼓励境内外各种社会资本参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支持企业、机构等组织建立航运基金,为航运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投融资服务。
第六条(合作与交流)加强与长江经济带以及国内其他城市在航运领域的全面合作,发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比较优势,扩大辐射带动效应,促进航运要素的整合,实现协同发展。
推动与港澳台地区在国际航运领域的战略合作,形成分工合理、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
加强与世界其他国际航运中心城市之间的交流,鼓励航运企业、航运组织开展国际交流、合作。
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竞争力分析
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竞争力分析十多年来,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在长江三角洲各地方政府的配合下,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深水航道和集装箱枢纽港等硬件设施建设稳步推进,成效显著。
洋山集装箱深水港区一期工程的圆满竣工以及顺利投入商业运营,标志着上海大规模港口设施建设已经初战告捷。
在继续推进洋山深水港区二期、三期工程建设的同时,上海市政府部门和航运产业界已经意识到,今后主要工作精力应逐步转移到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所必需的海运产业群发展环境和相关的软件设施建设上来。
除了世界一流的深水集装箱枢纽港口设施外,要使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进一步向纵深发展,还必须在核心竞争力方面狠下苦功,创新发展。
以英国伦敦和中国香港为例,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所必备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有:首先,拥有或控制一些核心航运资源(除了包括港口服务的货物转运枢纽设施外,拥有或经营管理远洋货物运输船舶;拥有或聚集相当规模、并具有经营特长的航运辅助服务机构,如船舶金融、海事法律和咨询等)。
其次,具有雄厚的人力资源后备力量和技术人才高地。
一国际航运中心对核心航运资源的掌控1.所控商船规模所谓对航运资源的掌控,就是以拥有、管理、经营或代理等形式掌管和调配航运资源,如商船队和码头设施等。
截至2005年底,上海港口已经吸引国内外70多家船公司加盟国际集装箱班轮的营运,平均每月开出的国际国内航班已达1996班,其中国际航班971班,分别同比增长14.6%和13.9%。
上海共有国际海上运输及辅助业务经营者846家,其中中海集运和中远集运的运力规模在世界班轮公司中分别位居第6位和第7位。
[1]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在聚集航运其他核心资源方面的进展仍相形见绌。
中国海运集团和中国远洋集装箱运输公司落户上海为航运中心建设增添了绚丽的色彩,但与同属亚洲的新加坡和香港相比,上海所拥有或经营管理的船队规模明显不足。
如表1所示,截至2002年底的统计数据,就拿中国所拥有或控制的全部船舶吨位来说,也不及香港和新加坡两地。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配套政策调查报告
心发展 。 各级政府部 门以此不断推 出法律 法规 、 发 展规划 、 政府 意见 、 机构 建设等文件 , 笔者在此 作
整理归 纳 。
了必须进行结 构转型 、加快 发展服务经 济的新 阶 段。 经过多年 的建设 , 上海航 运业 的硬件 已基本到 位 ,但与之相 配套 的软环境 与世界先进港 口城市 相 比却有相 当大的差距 。上海 港集装箱吞 吐量维 持3 0 0 0 万T E U蝉联世界第一 , 若仅 以货 物 中转集
・
2 9
第 3 5 卷第 7 期2 0 1 3 年7 月
管 理
面上将 “ 两个 中心” 相互依存 、 协 同发展 的关系体 箱运输服 务有关收费行 为的意见 》对港 内收费作 现 出来 , 具体措施如跨 境贸易人 民币结算 等 。
( 3 ) 政策缺失 了一定 的规范和调整 ,消减油价上涨 和市 场不景
交 通运输 “ 十二五” 规划 中 , 我 气对物 流企业 的不利影 响 ,规范 因后者产 生 的恶
国将新增深水 泊位约 4 4 0 个。 事 实上 , 我 国港 口业 劣竞争现 象 。然而 , 我 国港 口行政 收费过高 、 种类 近几年来 一直存在产 能过剩 的争议 。建港 目标定 过多 , 限制 了港 口的发展 , 对 于行业发展 亦没有帮 位普遍偏 高 , 沿 海港 口盲 目扩建泊 位 , 对工程规模 助 , 需要改 变的地方还有很 多。 的确定往 往 “ 实际” 远远大 于 “ 核定” 。例如 , 洋 山
1 现 行 航 运 政 策概 述
1 . 1 国 家 层 面
疏运 为 目标 的话 , 上海 已经建 成 国际航运 中心。 然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统计指标体系初探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统计指标体系初探
李文娟;王泽华;姚敏
【期刊名称】《统计科学与实践》
【年(卷),期】2012(000)011
【摘要】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既是国家的战略要求,也是上海“十二五”规划
的重要内容。
本文首先介绍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国内外背景,及其统计指标体系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然后分析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特色、战略定位及行业范围,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套能够系统、全面地反映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状况的统计指标体系,最后提出进一步完善本套指标体系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总页数】3页(P54-56)
【作者】李文娟;王泽华;姚敏
【作者单位】上海市统计局工业交通处课题组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552.3
【相关文献】
1.立法助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上海市推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条例(草案)》提请审议 [J], 郑潇罡
2.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项目投融资政策系列研究之四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投融资政策的建议 [J], 甘昌盛;邵瑞庆
3.上海浦东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统计指标体系架构初探 [J], 纪慰华;
4.上海浦东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统计指标体系架构初探 [J], 纪慰华
5.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统计指标体系初探 [J], 上海市统计局工业交通处课题组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思考
国家级水 运 交易 市场—— 上 海航 运交 易所 、 中国港 口协会 、 海海 事局 、 上 上海 报关 协会 等单 位 . 还集 聚 了 近 20 0 o家港务 、 航务 、 运 、 理 、 货 代 物流 等航 运服 务企 业 。到 2 1 0 0年 ,上 海港 将基 本形 成上 海 国际航 运 中 心 ; 22 到 0 0年 , 基本 建成上海 国际航 运 中心 。
中 图分 类号 :F 2 17 文献 标 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1 0 — 3 2 2 0 ) 2 0 2 — 3 0 9 2 8 (0 7 0 — 0 6 0
一
、
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现状
心 必 须是 集 信 息 、 通 、 流 于 一 体 , 动 发 展 的航 交 物 联 运平 台 , 核 心 商务 区 必须 既 是航 运 企 业 集 聚地 、 其 信
( 《 海 市 内河航 运 发 展 规 划 》 上 海航 务 管 理 处 网站 , t :w w sl  ̄ 、 vo / 上 , ht / w ./ l o 、 . p/ ln , l g n
破 。2 0 0 5年 上海 港 货 物吞 吐 量 达 到 4 3亿 吨 . 上 . 4 比
年增 长 1 、%, 居世 界第 一 大 港 。集装 箱 运输 快 速 6 9 跃 增长 ,全年 港 口集 装箱 吞 吐量 达 到 1 0 国际 标 88 4万 准箱 ( E , 比上 年净 增 3 3万 国际标 准 箱 ,增 长 T U) 5 2 .%, 43 继续 保 持世 界 第 三位 。至 2 0 o 5年 末 , 上海 港 拥有 1 6条 国际 集装 箱班 轮 航线 : 上海 港 每 月集 装 箱 航 班数 已达 1 6 9 7班 , 中国 际航 班 9 2班① 其 4 。而 随着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发展报告(2023年)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发展报告(2023年)2023年初,新冠疫情的影响逐渐消退,中国最国际化、最注重商业发展的城市继续在国际航运供应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上海拥有全世界最大的集装箱港口,营商政策友好,人口受教育程度高,是一座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城市。
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了其势必成为首屈一指的国际航运中心。
上海港和宁波舟山港均位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内,是该地区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目前,长三角地区已成为重要的制造业中心,也被视为通往太平洋海域的重要门户,同时作为长江经济带的龙头与枢纽,其对中国的中西部地区开发以及与沿海经济带的衔接计划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也是长三角地区的经济一体化战略的核心城市。
上海港在过去13年里一直是全球集装箱吞吐量排名第一的港口,并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
2023年,上海国际港务集团(SIPG)运营的港口吞吐量达到了4730万标准箱,同比增长0.6%。
该港口地理位置优越,拥有中国东海深水港和长江内河港的双重优势,拥有49个集装箱泊位、3个拆装码头和2个散货码头。
去年9月,上港集团发布公告,拟投资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区小洋山北作业区集装箱码头及配套工程项目,项目投资总额不超过550亿元人民币,该项目计划于2030年完工,届时将新增7个7万吨级泊位和15个2万吨级泊位,从而增加港口吞吐能力,促进江海联运业务的发展。
为进一步整合货物处理服务,上港集团于2023年推出了长江港航区块链综合服务平台,该平台旨在促进港口、航运公司和货物运营商之间的线上线下合作,实现对整个物流链的实时跟踪,提高所有利益相关方的运营效率,降低整体航运成本,从而为生态系统赋能,为各方业务增值。
2023年2月,中国国务院正式批复并公布的《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提出,到2035年,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全面建成,将成为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升中国对外开放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的重要载体。
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将大力吸引各类企业落地,创建贸易、数字、高端服务、时尚、生命科学技术、汽车和低碳能源集群;此外,今年2月《外高桥地区邮轮产业发展规划》正式发布,规划明确指出,到2025年,上海将初步建成世界级邮轮制造总装基地、服务全国并辐射亚洲的亚太邮轮物供基地,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邮轮产业集聚区基本框架,到2035年,形成产业体系完善、高端制造领先、消费资源汇聚的世界级邮轮产业集聚区。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与发展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与发展作者:马子雨黄琨来源:《现代企业》2017年第01期进入20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逐渐有了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外在经济条件和内在需求。
上海作为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口,拥有长三角地区的经济腹地,是我国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首选之地。
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必须具备先进的港口设施,要配备相应的航运服务产业。
而且加快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协调发展,才能提升我国在国际航运的话语权。
一、上海港港口设施与航运服务发展状况上海港位于海上南北运输通道和长江东西运输通道的交汇处,是我国沿海的主要枢纽港,是参与国际经济贸易的重要口岸。
为了满足我国经济对外发展的需求,1995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决策,1996年正式投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2008年洋山深水港区建设正式竣工,上海港实现了从河口港向海港的跨越,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上海港的硬件设施已经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目前上海港沿海主要规模以上港口码头泊位数达1200多个,其中万吨级泊位数有160多个。
港口吞吐量是一个可以反应港口生产经营活动成果的重要指标,也是港口在国际、地区间水上交通链中的地位、作用和影响的最直接的体现。
2015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3653万吨,位于全球港口集装箱吞吐量首位,比上年增加了3.55个百分点;2015年货物吞吐量世界排名第二,吞吐量达71739万吨。
上海市外贸物资中99%经由上海港进出,每年完成的外贸吞吐量占全国沿海主要港口的20%左右。
上海港的港口硬件设施已经达到国际水平,跻身现代化的集装箱码头行列。
除了港口的硬件设施外,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在服务领域也收获了成效,要素聚集能力持续增强。
目前在上海落户的国际、国内航运及辅助企业达到两千多家;相关航运功能性机构也加快落户上海,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公会(BIMCO)在沪设立上海中心、波罗的海交易所上海办事处等机构双双落户浦东。
下面主要从航运服务业中的航运经纪、航运金融、航运交易以及油轮服务业来介绍上海航运服务业的发展现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市推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条例四
大特点
上海市推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条例四大特点
《上海市推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条例》已经由上海市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审议通过,将于8月1日正式实施。
7月28日,澎湃新闻记者从上海市交通委员会召开的新闻通气会获悉,《上海市推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条例》(简称《条例》)提出,上海将制定与国际接轨的邮轮旅游服务标准化体系,并首次把航空领域归入航运中心建设。
明确邮轮产业服务标准化
从7.6万吨的“维多利亚号”到16.8万吨的“海洋量子号”,上海吴淞口自2012年试运营以来,迎来了歌诗达邮轮、公主邮轮、地中海邮轮等世界著名邮轮公司旗下的十余艘母港邮轮,引领中国邮轮旅游驶入“大船时代”。
为进一步规范和促进邮轮产业发展,《条例》提出,上海市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会同交通、质量技监等行政管理部门,制定与国际接轨的邮轮旅游服务标准化体系。
该体系包括邮轮票务销售、合同签订、码头服务、旅行社服务、应急处置等环节的操作流程、行为规范和服务要求。
据上海市宝山区滨江委常务副主任王友农介绍,邮轮旅游在中国刚刚走过10年,虽实现了高速增长,但也暴露出许多问题。
比如,邮轮因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跳港;又如,因权利义务不明、法律关系不清等原因,引发游客“霸船”等事件。
“因此,《条例》提出的与国际接轨的邮轮旅游服务标准化体系及各环节的工作标准,是上海建成国际一流邮轮港口的基础与保障。
”王友农说,“除了可以完善港口交通商业配套,还可以提升服务水平,宝山区还建立了上海国际邮轮旅游服务中心,希望借助这个平台,把港口服务向外延伸,做到从家门到舱门全方位服务。
同时,拓展邮轮产业为地方的就业和经济发展带来成果。
”
航空纳入航运中心建设
《条例》首次把航空领域归入航运中心建设,将上海航空枢纽港建设纳入管理。
目前,上海共有浦东和虹桥两大国际机场,拥有4座共120万平方米航站楼、5个货运区、6条跑道,上海市的航空运输保障能力达到旅客1亿人次和货邮520万吨的规模。
2015年,上海两大机场共完成旅客吞吐量9919万人次,货邮吞吐量371万吨,保障飞机起降70.58万架次,这三大指标在全国城市中均排名第一。
为把上海建成功能完善、辐射全球的大型国际航空枢纽,《条例》对航线网络、货运物流、通用航空、空港服务等作了比较全面的规范。
其中,对航线网络这一核心要素,《条例》作了两方面的规定:一是支持主运营基地在上海的航空公司构建以上海为核心、立足全国、辐射全球的枢纽航线网络;二是争取国家有关部门支持,优化调整上海空域结构,提升枢纽空域容量,合理分配航权和新增航班时刻资源,提升航线网络的通达性、衔接性和枢纽航班密度。
谈及《条例》把航空领域归入航运中心建设的原因,上海机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贾锐军表示,航空业在当今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显现,正好在这个节骨眼上,需要航空这个产业来支撑航运的发展,根据世界一些大城市的经验都围绕航空枢纽的建设来打造城市。
“航空运输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航空业同时还绿色环保,特别是金融、电商这些新经济的发展对航空的要求越来越高。
”贾锐军说。
【《条例》四大特点】
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是国家的重要战略部署。
1995年12月,中央领导批示指出“把上海建成国际航运中心是开发浦东,使其成为远东经济中心,开发整个长江的关键”。
1996年1月,国务院在沪召开会议,正式启动以上海深水港为主体,浙江、江苏的江海港口为两翼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2001年,国务院批复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年—2020年》确定了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战略定位。
2009年4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国发〔2009〕19号),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做了系统的部署,要求在2020年基本建成。
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丁伟表示,“近年来,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等国家新战略的实施,为推动航运市场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空间。
在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关键时期,通过地方立法提供法制保障,以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显得尤为重要且迫切”。
在丁伟看来,《条例》主要有四大特点:首先,条例是一部促进性立法,着重强调政府的引导、扶持作用,鼓励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其次,条例是一部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框架性立法,基本覆盖了航运中心的各个要素;第三,条例主要针对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中的短板问题,立足地方政府可以积极
作为的领域,聚焦集疏运基础设施建设、航运企业和机构集聚、航运营商环境营造等事项;最后,条例立足当下兼顾长远,对未来五年能够确定的重要工作,尽可能
纳入条例中,对中远期尚不明确的`工作,仅作原则性规定,为将来制定政策提供
法律依据。
航运中心的法制保障
《条例》共六章四十六条,上海市交通委员会副主任张林表示:“作为国内首个关于航运中心的地方性法规,《条例》的出台进一步明确了航运中心建设的总体目标、推进机制、发展导向、政府职责,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提供了法制保障”。
《条例》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总体目标作了明确:“本市按照国家部署,推进上海国际海运枢纽和航空枢纽建设,建成水运、空运等各类航运资源高度集聚、航运服务功能健全、航运市场环境优良、现代物流服务高效,具有全球
航运资源配置能力,与国家战略和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国际航运中心”。
《条例》也将推进机制明确为三个层次:明确市政府在推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工作中的主体
责任;明确设立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议事协调机构;明确市政府各部门与区县人民政府之间的协作配合机制。
同时,为加大对航运中心建设的支持力度,条例明确“设
立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发展资金”,重点用于支持海、空枢纽港建设和促进航运功能创新与完善。
在海运创新中,《条例》明确了三方面重点任务,推进建设各类中转设施,统筹推进中转业务发展;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发展沿海捎带业务;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探索建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国际船舶登记制度。
“条例出台进一
步明确了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工作部署,将促进前期出台多项政策的落地实施执行,对上海港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
公司副总裁方怀瑾表示,在《条例》促进下,“十三五”末,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预计将超过4000万标准箱,水水中转比例达到50%。
在备受关注的邮轮产业发展中,《条例》为进一步规范和促进邮轮产业发展规定了五方面措施,从制定上海邮轮产业发展规划,加快在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复制推广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改革试点经验和相关政策措施,到制定与
国际接轨的邮轮旅游服务标准化体系,再到设立进境和出境双向便利的免税购物商店,鼓励境内外邮轮公司在本市注册设立经营性机构等。
上海市宝山区滨江委常务副主任王友农表示,“《条例》所提出的内容,非常具有针对性,有利于我们去研究制定、争取邮轮产业发展的一揽子配套扶持政策,这对于上海邮轮产业的发展将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此次《条例》全新加入了有关上海国际航空枢纽建设的内容,《条例》对航线网络、货运物流、通用航空、空港服务等都作了比较全面的规范。
上海机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贾锐军表示,“‘十三五’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决胜期,机场集团将积极落实基础设施建设、机场安全运行和综合服务,以及新科技应用、节能环保等方面的主体责任,增强上海航空枢纽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全球地位的支柱功能,发挥上海航空枢纽在自贸区建设中的价值载体和服务保障功能;提升上海航空货运枢纽在全球航空货运供应链中的资源配置功能”。
此外,《条例》还对航运科技创新、航运服务业发展、航运金融产业发展、航运营商环境打造、加大航运文化培育力度等方面做出了具体设计与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