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五环”教学模式简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5
中学数学“三部五环”教学模式简介
一、内容综述:
所谓“三部五环”教学模式,就是按照“教学设计问题化,教学过程活动化”理念要求,以问题为载体,活动为依托,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为目的,此模式旨在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划分成“问题、诱思、活动”三个部分,而所有这些部分的课堂实施需要五个环节,即:导课、探课、练习、结课、作业,这五个环节构成了课堂教学的基本流程,同时也支撑起课堂教学的基本架构,是建构课堂教学的部件和要素,在教学流程设计中,以“问题情境”、“师生互动”、“设计意图及媒体运用”三栏并行;在课堂教学活动进程中,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诱思探究,获取新知——变式训练,巩固新知——全课小结,细化新知——推荐作业,延展新知”等五个有层次梯度的活动序列展开。

二、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首要代表人物维果斯基特别强调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社会文化历史的作用,尤其是强调活动和社会交往在人的高级心理机能发展中的突出作用。

他认为,高级的心理机能来源于外部动作的内化,这种内化不仅通过教学,也通过日常生活、游戏和劳动等来实现。

另一方面,内在的智力动作也外化为实际动作,使主观见之于客观。

内化和外化的桥梁便是人的活动。

另外,维
果斯基在说明教学与发展的关系时,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理论。

即现有水平与经过他人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之间的差距,因此,问题设计的难度处于“最近发展区”时,问题的信度和效度方可达到最高,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到最佳。

2、布鲁纳(J.S.Bruner)认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个现实世界的模式,学生可以借此解决生活中的一切问题。

这个模式涉及储存信息的内部系统,而信息是通过人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获得的。

学习任何一门学科时,总是由一系列的片断所组成,而每一片断(或一个事件)总是涉及到获得、转换和评价三个过程。

布鲁纳由此认为,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的信息加工者。

认为知识结构就是某一学科领域的基本观念,它不仅包括掌握一般原理,而且还包括学习的态度和方法。

懂得基本原理可使得学科更容易理解;有利于记忆,适于迁移;能够缩小知识间的初、高级水平层次的间隙。

布鲁纳的知识建构观点,揭示了学生获取和掌握知识的方法、途径及内化过程。

教学过程中,只有不断地通过问题,诱导学生积极思考,才能促使学生在积极而有效的思维活动中吸纳存储和筛选加工信息,从而实现主动而有效地意义建构。

3、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课标》还明确强调: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
经验基础之上。

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三、教法支撑
“三部五环”教学模式旨在规范教学流程设计和实施,消除教学设计的盲区和误区,增强教学设计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力求避免教学过程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以期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优化教学过程。

在教学方法选择与利用上,坚持启发式,反对注入式,倡导一法为主,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

为更好地体现新课程理念,从根本上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在“三部五环”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中,可合理移植嫁接以下教学方法:
1、“尝试指导效果回授”教学法。

“尝试指导效果回授”教学法上海市青浦县顾泠沅数学课改实验小组经过十余年的艰苦努力,探索实践,总结完善,将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总结融为一体,把教学经验上升到原则或原理的高度创新,从而形成有利于减负增效,且具有实践性、可操作性强等特点的教改经验,是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教学策略。

这种方法以培养学生获得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为目标,运用四条原理:情意原理、序进原理、活动原理、反馈原理;五种策略:将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将教材组织成一定的尝试层次(序列);通过教师指导学生来进行学习;注重回授学习效果;变式运用——强化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

大致包括六步12字:诱导——尝试
——归纳——变式——回授——调节,具体为:
(1)启发诱导,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根据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选择尝试点,编拟尝试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先与学生一起对问题进行观察和磋商,逐渐形成这样一种情景:这个问题学生急于解决,但仅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又无法解决。

从而形成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师在本环节中不但应积极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促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愤悱”状态,而且还应当持续不断地对学生的这种心理倾向加以促进和调节,使之指向明确并维持一定的程度。

(2)探究知识的尝试。

这种尝试的重点是以学生活动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学生在尝试学习过程中通常可从事以下数学活动:阅读教材或其它书籍;重温某些技能和概念;对数、式和图形进行细致地观察;做一些简单的数学实验;对数学问题进行类比、联想或归纳、推演,通过试探或实验,在自主探究或合作交流中发现新的知识和方法,解决提出的问题。

教师在这一环节中要参与有效,指导有方。

一要拟订适合学生水平的尝试层次,确定“高而可攀”的步子,谨防难易失度;二要加强整体巡视,重视个别指导,及时捕捉学生学习活动中的有效信息,适时调节教学进程;三要相机对学生的尝试情况给予适度评价或归纳讲解。

(3)归纳结论,纳入知识系统。

组织学生根据尝试所得,归纳出知识或技能方面的一般结论,然后通过必要的讲解,有教师揭示这些结论在整体中的相互关系,和结构上的统一性,从而将其纳入已有的知识系统中去。

(4)变式练习的尝试。

对于所得结论、运用概念变式,背景复杂化和配置实际运用环境等手段,编制好有一定层次、梯度的训练题,让学生进行变式练习方面的尝试。

编制练习必须注意:防止机械模仿,应使练习的思维过程有适当的梯度。

层层铺垫,环环相扣,逐步攀升、拓展、引申。

有时也可对一个问题进行适当的变化延伸,亦可在无损教材的科学性、系统性的前提下,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对教材多个系题进行肢解重视,整编成具有一定层次的变式题组。

组题时还考虑有利于学生归总概括解题方法和技能技巧,重视通法,兼顾技能,在一题多解、一法多用、同题异构中全方位练学生思维的聚效性、发散性和创造性。

同时,还应注意给学生创造质疑、生疑、释疑的机会,使之受到同多种形式给出问题条件的训练,力求实现让变式训练过程称为学生逐步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5)回授尝试效果,组织质疑和讲解。

教师应通过观察交谈、提问分析、课内巡视、课堂练习、作业考查等途径,随时搜集评定学生尝试学习效果,及时回授评定的结果,有针对性地组织,质疑和讲解。

质疑要质在疑处(点子上),有利于研究问题的进一步展开;讲解则是在学生尝试的基础上,解决疑难问题,帮助则是在学生尝试的基础上解决疑难问题,帮助学生克服思想障碍,对那些不易被学生发现的问题加以明确的阐述。

(6)单元教学结果的回授调节。

在一个单元或一章节教材学完后,要进行关于教学效果的回授调节(单元过关监测与讲解),其中尤以“阶段过关”最为重要。

教师应当给掌握阶段内容有困难的学生
第二次学习机会,针对存在问题帮助“过关”。

2、“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是江苏省泰兴市洋思初中原校长蔡林森,引领全校教师经过五六年的艰苦实践,探索出的有利于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教学模式,其基本结构是:将课堂内的教学过程分为“先学”“后教”和“当堂训练”等三个基本步骤。

第一是“先学”,即教师在学生课前预习的基础上简明揭示学习目标后指导学生经过独立自学发现疑难和问题,这里,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讲明要求,指导学法,并基本掌握不同层次学生特别是后进学生的自学情况,了解和梳理学生遇到的疑难问题;第二是“后教”,即教师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疑难问题,促使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讨论交流及教师启发解决疑难和问题,这里,教师要注意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讲解,要创设民主与平等氛围,并紧紧抓住培养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契机;第三是“当堂训练”,即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当堂作业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基本实现课始揭示的学习目标,这里,教师要注意保证时间,促进学生当堂独立按时地完成作业,同时要基本了解学生学习的效果,为课后的作业和辅导打好基础。

基本特征是:一是面向所有学生,尤其是要关注后进学生,充分发挥全体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二是目标明确,时间管理严格,教师通过以标扣本、精讲善诱来促进学生的智力活动紧张有序、活泼高效,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真正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三是紧扣目标要求(三维目标),重视学情反馈,课堂上,教师通过优化导学、解惑
与训练策略来促进学生的自学、质疑与作业;课堂外,通过周周清、月月清等措施强化缺漏查补,促进良好学习习惯与学习品质的培养。

四是也高度重视课前的备课、预习和课后的作业、辅导等各个环节,将课内外的教学活动统一为一个有机整体。

五是整个教学过程对师生双方来说都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有机过程,教师注意抓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应用能力的契机。

六是来自普通的农村学校的实践,朴实易行,可供各地初中在几乎所有学科的教学中借鉴和运用,而且对小学高年级和普通高中也有明显的借鉴作用。

3、“引导——发现”教学模式的教学结构是“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探究猜测——推理验证——得出结论”
4、“自学辅导”教学法的教学结构是“提出要求——组织自学——讨论交流——鉴疑讲解——练习反馈”
5、“活动——参与”教学模式的教学结构是“创设问题情境——实践活动——合作交流——总结反馈”
四、“三部五环”教学模式在各种课型中的应用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变化发展的,并且因教学目的、内容、课型等的不同而不同,“三部五环”教学模式也不例外,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综合洋思、青浦教改实验经验,按照初中数学教学目的要求,初中数学课型主要可分为新授课、练习课和复习课。

以下就“三部五环”教学模式在各类课型中的应用简介如下:
1、“三部五环”教学模式在新授课中的应用课堂教学结构为:“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问题诱导,探究新知——变式训练,
巩固新知——全课小结,内化新知——推荐作业,延展新知”。

新授课一般涵盖描述型概念教学和推导型概念教学,因而,尽管
环节大体相同,但具体操作又有其相异之处,因此,必须建立各
自的课堂教学结构,通常情况下,若描述形概念教学涵盖内容比
较零散且属于非核心概念时,一般宜适用尝试自学辅导法,其课
堂教学结构为: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提出要求,组织自学——检查效果,鉴疑讲解——变式训练,讨论交流——推荐作业,
深化提高;若描述形概念教学涵盖内容相对集中,且属于核心概念,则宜采用“引导——发现”法组织教学,其课堂教学结构为:
新旧联系,正反对照——引导观察,探获本质——及时分化,适
时类化——变式训练,反馈提高——推荐作业,延展认知;推导
型概念教学以“尝试指导,效果回授”教学法为主,附之于“活动——参与”式教学,其课堂教学结构为:设立悬念,引发冲突——示演操作,形成假设——验证假设,获得定论——变式反馈,
强化认识——概括总结,拓展认识。

注:1)“设立悬念,引发冲突”所创设的教学情境应着力于三个方面:一是突出一个“实”,即真实;二是体现一个“效”,即有效;三是彰显一个“启”,即具有启发性,通常情况下,所生成的教学情境应为:学生急于想解决这类问题,但利用已有的知识及经验又无法解决,从而引发认知冲突,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愤悱”状态,为后继艰苦求索做好心理准备。

2)“示演操作,形成假设”中的示演手段必须有利于学生直观感知、操作确认、归纳猜想,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

3)“验证假设,获得定论”必须有利于学生经历“尝试探究——交流展示——理性思辨”,即教师必须对学生独立尝试的过程进行概括性讲解,以此揭示相关知识中所暗含数学思想,提炼其中的数学方法。

4)“变式反馈,强化认识”“概括总结,拓展认识”分别参照复习教学和“示演操作,形成假设”相关要求。

2、“三部五环”教学模式在习题教学的课堂教学结构为:反思回顾,检索要点——基础训练,辨析概念——变式开放,灵活运用——综合训练,延展深化——推荐作业,补充升华。

教学方法一般宜综合运用“尝试指导,效果回授”教学法与“引导——发现”式教学法。

注: 1)习题教学的关键在于问题的选择与设计,因此,应瞄准所解决的问题,选择具有典型性问题作为基本问题,并以此为基本元,应用变换题设或结论、部分题设与结论互换、一题多解(过程开放)、结论延拓、背景复杂化、赋予现代元素等方式对问题进行变式引申,引领学生展开发散探讨,多角度、多层面、全方位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性和聚敛性。

2)由于习题课侧重于对所学知识的变式运用于发散探讨,知识容量一般不大,具体教学实施一般按照“出示问题(教师)——学生尝试(学生)——交流展示(师生、生生)——方法归总(师生)——发散创生(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进行编拟问题训练)”流程展开。

因此,习题教学中应做到四忌:一忌不加选择、贪多求繁;二忌脱离实际、好高骛远;三忌忽视主体、唱独角戏;四忌东拼西凑、缺乏重点。

3、“三部五环”教学模式在复习教学的课堂教学结构为:揭示课题,提出要求(教师)——明确任务,反思回顾(学生)——提问检查,归整建构(师生合作梳理知识脉络,厘清知识纵横关系,搭建知识结构图)——变式训练,查补缺漏(师生合作,)——推荐作业,强化反馈
注: 1)前三环节旨在梳理知识脉络,厘清知识纵横关系,搭建知识结构图,引领学生浓缩掌握知识要点、固本清源。

后两环节着力于查补缺漏、发散引申、深化延展,引导学生强化对所学知识的正用、逆用和变用,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2)建构知识网络环节可视章节知识容量、难度确定学生学习活动方式及环境,必要时,可采取提前布置、课外搜整、课内展示、甄评遴选的方式进行。

变式训练的关键是把握练习题的数量、质量、信度和效度
3)练习题设计应直击问题解决(主要搜整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凸显知识之间横向联系和纵向拓展,突出数学思想方法的挖掘与提炼,强化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做到:练有目标、针对性强;练有重点、时效性强;练有层次、题型多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