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两数之和的奇偶性》教学设计
《两数之和的奇偶性》(教案)
《两数之和的奇偶性》(教案)一、教材分析:我们知道,在小学数学中,加减法是一个非常基础的内容,而在加法中的两个数的求和则是最基本的。
因此,我们可以构思一个和小学生学习内容紧密相关的课题,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加法。
1.教学目标:(1) 理解奇数和奇数相加的和是偶数,奇数和偶数相加的和是奇数,偶数和偶数相加的和仍是偶数。
(2) 通过案例,加深对奇偶性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建立小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提高加减法及约数与倍数的计算能力。
2.教学重点:(1) 理解奇数和奇数相加的和是偶数,奇数和偶数相加的和是奇数,偶数和偶数相加的和仍是偶数。
(2) 如何通过案例应用奇偶性知识进行计算。
3.教学难点:(1) 学生对奇偶性的理解,以及在加法运算中的应用。
(2) 如何通过案例说明应用奇偶性知识进行计算的方法和步骤。
二、教学设计1.引入1.1 教师出示两个数:3和4,问学生这两个数的和是多少?1.2 让学生自己进行计算,并回答正确答案。
1.3 教师问学生,这两个数的和是奇数还是偶数?1.4 让学生进行讨论,得出结论:7是奇数。
1.5 教师提醒学生,刚才我们通过计算得出的结果为奇数,我们可以根据这两个数的奇偶性来判断这个和的奇偶性。
因为3和4一个是奇数,一个是偶数,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奇数加偶数等于奇数。
2.引例2.1 教师再出示两个数:7和9,问学生这两个数的和是多少?2.2 让学生进行计算,并回答正确答案。
2.3 教师问学生,这两个数的和是奇数还是偶数?2.4 让学生进行讨论,得出结论:16是偶数。
2.5 让学生自己进行总结,提出结论:奇数和奇数相加的和是偶数。
3.练习3.1 教师出题,让学生计算。
例子:(1)5+7= ___(2)2+8= ___(3)6+4=___(4)3+5+7=___3.2 让学生回答每个题的答案,并判断这个和是奇数还是偶数。
3.3 让学生进行讨论和总结,得出结论:奇数和偶数相加的和是奇数,偶数和偶数相加的和仍是偶数。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2.3《和的奇偶性》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2.3《和的奇偶性》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2.3节《和的奇偶性》主要让学生掌握和的奇偶性规律,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奇数和偶数的定义及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材通过实例和练习,引导学生探究和的奇偶性,从而让学生体会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于奇数和偶数的概念已经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
但在实际应用中,部分学生可能会对和的奇偶性产生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困惑进行讲解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和的奇偶性规律,能运用该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猜想、验证等方法,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会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和的奇偶性规律的掌握和应用。
2.难点:理解和掌握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和的奇偶性规律。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的奇偶性。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观察、操作、猜想、验证,激发学生的思维。
3.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和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和生活实例相关的图片和练习题。
2.学习材料:准备相关练习题和实际问题,供学生练习和探究。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直观的教具,如卡片、小球等,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利用课件展示一些和生活相关的图片,如衣服、鞋子等,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物品的奇偶性。
2.提问:同学们,你们能找出这些物品的奇偶性规律吗?呈现(10分钟)1.教师出示一些数字卡片,让学生观察和分析这些数字的奇偶性。
2.提问:同学们,你们能找出这些数字的奇偶性规律吗?3.引导学生发现:奇数加奇数等于偶数,奇数加偶数等于奇数,偶数加偶数等于偶数。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2.3《和的奇偶性》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2.3《和的奇偶性》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奇数加奇数的和为偶数,奇数加偶数的和为奇数,偶数加偶数的和为偶数的规律。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总结的能力,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激情。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奇数加奇数的和为偶数,奇数加偶数的和为奇数,偶数加偶数的和为偶数的规律。
2.实际问题中运用奇数和偶数的特性解决问题。
难点1.理解偶数和奇数之间的特殊关系。
2.将数学规律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材。
2.工具:黑板、彩色粉笔、教学PPT、小板书。
3.教学环境:教室需要一个电子白板或幻灯投影仪用于展示教学PPT。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让学生回顾前面学过的奇数、偶数的概念。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奇数加奇数的和是奇数还是偶数?为什么?第二步:探究1.向学生出示相关数学例题,让学生自己进行计算并总结规律。
2.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发现奇数和偶数之间的特殊关系。
第三步:拓展1.提供更多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奇数和偶数的特性。
2.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提高数学运用能力。
第四步:总结1.整理学生的发现,总结奇数和偶数相加的规律。
2.鼓励学生自己总结规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第五步:作业布置1.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2.鼓励学生根据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应用能力。
五、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学生对奇数和偶数的特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归纳和总结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未来的教学中,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奇数和偶数的特性,提高数学学习成绩。
2024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6课奇数和偶数的运算性质教案与反思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6课奇数和偶数的运算性质教案与反思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6课奇数和偶数的运算性质教案与反思第【1】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能正确判断两数之和的奇偶性,并利用两数之和的奇偶性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感知两数之积的奇偶性。
(二)过程与方法能运用所学知识和已有的经验,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反思验证寻求两数之和的奇偶性的判断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探索的过程中经历“尝试、验证”的过程,体会用“数形结合”解释数学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正确判断两数之和的奇偶性。
教学难点:自主探索判断两数之和的奇偶性的方法,并验证自己的结论。
三、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一)阅读与理解课件出示教材第15页例2。
1、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是要求我们对哪些方面作一些探索?2、想一想,题目中的问题可以怎样表示?引导学生整理和改编问题:【设计意图】通过讨论,让学生经历将较复杂的数学问题用简洁的方式表达的过程,体会数学的简洁性。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1、探究“奇数+偶数”的和的奇偶性(1)我们先来探究“奇数+偶数”的和是奇数还是偶数?你有什么办法?(2)独立思考,展开交流。
方法一:列举法。
我们可以随意找几个奇数和偶数,加起来看一看,结果是奇数还是偶数?奇数:5,7,9,11,…偶数:8,12,20,24,…奇数+偶数:5+8=13,7+12=19,9+20=29,11+24=35,…和都是奇数,所以奇数+偶数=奇数。
这个结论正确吗?不能确定怎么办?我们能不能尝试其他方法呢?方法二:图示法(用奇数和偶数的特征来判断)。
因为奇数除以2余1,偶数除以2没有余数,所以奇数加偶数的和除以2仍余1,所以奇数+偶数=奇数。
大家如果理解有困难的话,我们不妨用画图来表示:【设计意图】列举法是同学们较容易想到的方法,但这样下结论还为时过早。
在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用图示表示奇数和偶数相加的特征,利用直观来推断出结论,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两数之和的奇偶性》精选全文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两数之和的奇偶性》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课标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倍数与因数》的最后一课时,是新课标中新增的一部分内容。
旨在通过研究两数之和的奇偶性的纯数学问题,引导学生经历较为完整的问题解决过程,并渗透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材呈现了三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列举法、说理法和图示法。
意图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经历从举例考察到分析综合,从猜想到验证,最后归纳总结的过程,从而积累活动经验。
是在学生掌握奇数、偶数特点等知识基础之上的一次延伸;更是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策略解决生活问题的一次尝试。
二、学情分析: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关于偶数和奇数的相关知识,对列举法也不陌生,可是对于图示法和说理法不是很熟练。
在前测中,结合上期的用字母表示数的知识,部分学生也用到第四种方法——用字母表示,但学生整体对解决问题多种策略的优化意识比较淡薄。
因此,我将本节课的重难点制定如下:教学重点:能运用多种解决策略判断两数之和的奇偶性。
教学难点:自主探索判断两数之和的奇偶性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结论。
对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的优化。
三、学习目标:结合以上情况,我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制定如下:1、能运用所学知识和已有的经验,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经历“猜测——验证——结论”的过程,归纳总结两数之和的奇偶性的判断方法,体会“数形结合”和“举一反三”的数学思想。
2、能够用“列举法”、“说理法”、“图示法”、“用字母表示法”等多种方法,正确的判断两数之和的奇偶性,并利用两数之和的奇偶性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评价方案:1、通过教师的提问和学生的回答,以及在合作交流过程中的表现程度,结合导学单的完成情况,完成目标一的评价。
2、通过学生的汇报,结合练习题的完成情况完成目标二的评价。
五、学习活动预案一、直接引题:同学们,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奇数和偶数,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阐述一下对奇数和偶数的理解吗?(学生会从定义,和生活的联系,图示,余数等方面进行阐述)看来,同学们对奇数和偶数已经有了很深的认识,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带着这些认识来进行一些更深入的研究。
最新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两数之和的奇偶性》教学设计精编版
2020年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两数之和的奇偶性》教学设计精编版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两数之和的奇偶性》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15页的例2及16页第4、第6题。
教学目标:1.通过探究,知道两数之和的奇偶性。
2.能借助几何直观,认识两数之和奇偶性的必然性。
3.培养探究能力,积累观察、猜想、归纳等思维活动的经验,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
重点、难点:1.在探索两数之和奇偶性的过程中渗透解决问题的策略。
2.认识两数之和奇偶性的必然性。
教学准备:课件,两种颜色的正方形。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游戏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抽过奖吗?师:想抽奖吗?师:今天,老师就给你们一次中大奖的机会,想不想要?请看抽奖规则:(出示抽奖规则。
)(1)抽奖规则:分别从每个箱子里摸出一个球,球上的两个数字之和是偶数则中大奖,否则为谢谢参与。
师:请你说说怎样才能中大奖?(摸到的两数之和是偶数才能中大奖。
)提醒注意:抽奖的时候要面向大家,抽完奖后要把球放回原来的箱子里。
(2)学生尝试玩游戏。
师:准备好了吗?(准备好了!)谁想第一个试试手气?师:这位同学坐的最端正,请你先来!大声说出你摸到的数字。
学生说号码,老师板书。
找3-4名学生上台抽奖。
(3)提问思考:师:咦,为什么没有人中大奖啊?你感觉到了什么?生:不可能中大奖。
师:能说说你的想法吗?预设:(一个箱子里是奇数,一个箱子里是偶数,奇数+偶数=奇数)师:你的意思是说奇数+偶数和不可能是偶数,对吗?看来两数之和存在着奥妙,今天我们就一起探寻“两数之和的奇偶性”(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
明确探究问题师:刚才有的同学已经发现了:一个箱子里放的是奇数,一个箱子里放的是偶数,那么,奇数加偶数到底存在怎样的规律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探究一下。
(板书:奇数+偶数=?)2.探究“奇数+偶数=?”(1)用举例法探究第一个问题。
师:我们要来探究这个问题,你有什么办法?生:我们可以用举例法来探究。
五年级数学(人教版)-和的奇、偶性-教案
第二单元第7课时:和的奇、偶性年级:五年级教材版本:人教版一、教学背景简述《和的奇、偶性》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
这个内容是在学生建立了奇数、偶数概念之后,引导学生用数的特征解决问题的内容。
通过探索两数之和的奇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经历合情推理的过程,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观察两个数运算结果的奇偶性(见表1)。
两个数进行加法、减法、乘法运算的结果都存在一定的规律,规律相对简单。
教材以探索两数之“和”的规律为例,其目的一定不止于掌握知识。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探索两数之“和”奇偶性规律的过程中,经历运用举例、说理、图示等方法进行推理的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推理能力。
表1-两个数运算结果的奇偶性绝大多数学生知道任意两个自然数的和奇偶性的规律,结论的获取对学生而言并不困难。
但是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通常只有少数学生能够从“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奇数+偶数”这三个方面进行思考。
其他学生在思考这个问题时,通常在潜意识里认为只要能举出一、二个例子证明自己的想法正确就行了,对于推理过程的严谨性、探究问题的全面性认识不深。
通过以上分析,本节课的学习应不止于学生知道两数之和的奇偶性规律到底是什么。
学生需要学会全面的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学会多种解决问题的策略,经历推理的过程,加深对规律的感悟和理解,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提升推理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学习目标1.经历探索和的奇偶性的过程,理解两数之和奇偶性的规律。
2.经历观察、猜想、验证等思维活动,提升问题解决能力和推理能力。
3.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产生对数学研究的好奇心和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过程(一)故事引入,发现规律1.故事引入,发现问题王叔叔设计了这样一个“掷骰子,嬴大奖”的游戏。
我们一起来看看。
大家觉得这个游戏怎么样?2.修改规则,发现规律(1)游戏设计得确实不合理。
那你想说些什么或者做些什么吗?预设1:我建议王叔叔修改一下规则。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二单元《两数之和的奇偶性》∣人教新课标(2023秋)
在新课讲授后的实践活动环节,我发现同学们参与度很高,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进行得也非常顺利。这表明同学们在实际操作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但同时,我也注意到在一些小组中,同学们对于问题的分析不够深入,可能是因为他们在讨论过程中没有充分地展开思考。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将加强对学生讨论过程的引导,鼓励他们提出更多的问题和观点,以提高讨论效果。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带领同学们学习了《两数之和的奇偶性》这一章节。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我觉得有几个地方做得不错,也有一些值得改进的地方。
首先,通过导入新课时的日常生活例子,我发现同学们对两数之和奇偶性的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为接下来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尽量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解释奇偶数相加的规律,并通过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使同学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一知识点。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二单元《两数之和的奇偶性》∣人教新课标(2023秋)
一、教学内容
《两数之和的奇偶性》为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内容,主要包括以下要点:1.探索并理解奇数与偶数相加的规律,总结两数之和的奇偶性;2.能够运用奇偶性规律解决实际问题;3.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判断两数之和奇偶性的方法;4.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本章节将围绕这些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并掌握两数之和的奇偶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理解和掌握奇数与偶数相加的规律,即两个奇数相加得到偶数,两个偶数相加得到偶数,一个奇数与一个偶数相加得到奇数。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两数之和的奇偶性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两数之和的奇偶性》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15页的例2及16页第4、第6题。
教学目标:1.通过探究,知道两数之和的奇偶性。
2.能借助几何直观,认识两数之和奇偶性的必然性。
3.培养探究能力,积累观察、猜想、归纳等思维活动的经验,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
重点、难点:1.在探索两数之和奇偶性的过程中渗透解决问题的策略。
2.认识两数之和奇偶性的必然性。
教学准备:课件,两种颜色的正方形。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游戏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抽过奖吗?师:想抽奖吗?师:今天,老师就给你们一次中大奖的机会,想不想要?请看抽奖规则:(出示抽奖规则。
)(1)抽奖规则:分别从每个箱子里摸出一个球,球上的两个数字之和是偶数则中大奖,否则为谢谢参与。
师:请你说说怎样才能中大奖?(摸到的两数之和是偶数才能中大奖。
)提醒注意:抽奖的时候要面向大家,抽完奖后要把球放回原来的箱子里。
(2)学生尝试玩游戏。
师:准备好了吗?(准备好了!)谁想第一个试试手气?师:这位同学坐的最端正,请你先来!大声说出你摸到的数字。
学生说号码,老师板书。
3-4名学生上台抽奖。
找)提问思考:3(.师:咦,为什么没有人中大奖啊?你感觉到了什么?生:不可能中大奖。
师:能说说你的想法吗?预设:(一个箱子里是奇数,一个箱子里是偶数,奇数+偶数=奇数)师:你的意思是说奇数+偶数和不可能是偶数,对吗?看来两数之和存在着奥妙,今天我们就一起探寻“两数之和的奇偶性”(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
明确探究问题师:刚才有的同学已经发现了:一个箱子里放的是奇数,一个箱子里放的是偶数,那么,奇数加偶数到底存在怎样的规律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探究一下。
(板书:奇数+偶数=?)”偶数.探究“奇数+=?2 (1)用举例法探究第一个问题。
师:我们要来探究这个问题,你有什么办法?生:我们可以用举例法来探究。
(谢谢你!)师:同学们想举几个例子来看看,是吗?现在就请同学们用“举例”的方法在1号作业纸上写一写,看一看能得出怎样的结论?(板书:举例)学生汇报交流:师:谁想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思路?找3名学生汇报、交流:生1:我写的算式是:-------我得出的结论是:------(你的思路真清晰)我挑一个写下来!你举的这些例子都是什么数相加?生2:我写的算式是:-------我得出的结论是:------(你表达的真完整)也挑一个写下来生3:我写的算式是:-------我得出的结论是:------(谢谢你,学以致用的孩子)小结:这样的式子还有没有?写也写不完,应该怎么办呢?(点上省略号…)大家都同意他们的结论吗?(2)用奇偶数的意义来解释这一规律。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两数之和的奇偶性》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两数之和的奇偶性)》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能正确判断两数之和的奇偶性,并利用两数之和的奇偶性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感知两数之积的奇偶性。
(二)过程与方法能运用所学知识和已有的经验,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反思验证寻求两数之和的奇偶性的判断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探索的过程中经历“尝试、验证”的过程,体会用“数形结合”解释数学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正确判断两数之和的奇偶性。
教学难点:自主探索判断两数之和的奇偶性的方法,并验证自己的结论。
三、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一)阅读与理解课件出示教材第15页例2。
1.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是要求我们对哪些方面作一些探索?2.想一想,题目中的问题可以怎样表示?引导学生整理和改编问题:【设计意图】通过讨论,让学生经历将较复杂的数学问题用简洁的方式表达的过程,体会数学的简洁性。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1.探究“奇数+偶数”的和的奇偶性(1)我们先来探究“奇数+偶数”的和是奇数还是偶数?你有什么办法?(2)独立思考,展开交流。
方法一:列举法。
我们可以随意找几个奇数和偶数,加起来看一看,结果是奇数还是偶数?奇数:5, 7, 9, 11,…偶数:8, 12, 20, 24,…奇数+偶数:5+8=13,7+12=19,9+20=29,11+24=35,…和都是奇数,所以奇数+偶数=奇数。
这个结论正确吗?不能确定怎么办?我们能不能尝试其他方法呢?方法二:图示法(用奇数和偶数的特征来判断)。
因为奇数除以2余1,偶数除以2没有余数,所以奇数加偶数的和除以2仍余1,所以奇数+偶数=奇数。
大家如果理解有困难的话,我们不妨用图片来表示:【设计意图】列举法是同学们较容易想到的方法,但这样下结论还为时过早。
在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用图示表示奇数和偶数相加的特征,利用直观来推断出结论,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同时初步验证刚才结论的正确性。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第2单元 两数之和的奇偶性
第课时两数之和的奇偶性1.理解和掌握奇数与偶数的特征。
2.通过探究知道两数之和的奇偶性。
3.能借助直观认识两数之和奇偶性的必然性。
4.培养探究能力,积累观察、猜想、归纳等思维活动的经验,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
【重点】在探索两数之和的奇偶性的过程中渗透解决问题的策略。
【难点】认识两数之和奇偶性的必然性。
【教师准备】PPT课件,两种颜色的正方形教具。
【学生准备】大小相等的正方形学具(两种颜色)。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有关偶数和奇数的知识。
老师用PPT出示下面的问题:1.什么样的数是偶数?什么样的数是奇数?2.偶数是2的倍数,那么偶数除以2,余数是几?奇数除以2,余数又是几?3.如果用n表示自然数,那么偶数可以用2n表示,奇数该怎样表示呢?4.偶数、奇数在日常生活中又叫什么数?学生读题思考,在小组里议一议,然后指名回答。
预设生1:整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偶数,0也是偶数。
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奇数。
生2:偶数除以2,余数是0(或回答没有余数);奇数除以2,余数是1。
生3:用2n+1(或2n-1)表示。
生4:偶数又叫做双数,奇数又叫做单数。
师:对于上面的问题,同学们回答得都很好!老师还有1个问题:如果用1个正方形表示1,一个接一个摆成两行,偶数总能摆成什么图形?奇数呢?小组里一部分同学用5个正方形摆一摆,另一部分同学用6个正方形摆一摆。
学生用正方形摆图形,老师巡视,把学生摆的图形进行展示。
用5个正方形摆的:用6个正方形摆的: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掷骰子的游戏,骰子上有1~6六个数字,有奇数也有偶数。
(1)游戏规则:一个同学掷,掷出的是数字几,就再加上这个数字。
如果和是奇数,就有奖;如果和是偶数,没有奖,小组里每人掷一次,组长记录下同学们算出的和是奇数还是偶数。
(2)学生分小组进行游戏活动,活动结束,组长交上记录单。
师:老师看了组长的记录单,一个得大奖的都没有!这是什么原因呢?可能有的同学已经有了猜想,那就是奇数+奇数、偶数+偶数的和不可能是奇数。
部编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和的奇偶性》名师教案
《和的奇偶性》名师教案一、学习目标(一)学习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15页的例2。
例2是以探索两数之和的奇偶性为例,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得数学活动经验、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核心能力在探究和的奇偶性的过程中,获得举例、说理、图示等解决问题的方法,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在探究过程中积累分类、观察、猜想、验证、归纳的解决问题经验。
(三)学习目标1.借助格表,通过举例验证,总结两数之和的奇偶性。
2.在老师的引导下,会用分类的思想思考问题,能把两数之和的奇偶性规律推广到多数之和。
3.会从简单问题入手,通过猜想、验证、推理、解决复杂问题的策略。
(四)学习重点在探索两数之和奇偶性的过程中渗透解决问题的策略。
(五)学习难点认识两数之和奇偶性的必要性。
(六)配套资源实施资源:《和的奇偶性》名师教学课件、学习单二、教学设计(一)课前设计1.课前复习(1)偶数是2的倍数,也就是除以2余几?奇数呢?(2)偶数可以用字母表示为2n(n是自然数),奇数呢?(3)用1个小正方形表示1,一个接一个摆成两行,偶数总能摆成一个什么图形?奇数呢?请你试着画一画。
(二)课堂设计1.复习引入(1)小竞赛:①快速判断下面各数是奇数还是偶数?26 580 3471 531894(明确判断一个数的和是奇数还是偶数只用看个位上的数)②快速判断下面算式的和是奇数还是偶数?31+32+33+34+35+……+49+50师:像这样判一个算式的和是奇数还是偶数,叫做和的奇偶性。
这节课我们来研究“和的奇偶性”。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利用游戏引入,从简单到复杂,引出探究和的奇偶性的必要性。
】2.问题探究(1)分类思考,理解题意师:你认为要从几个数的和开始研究?师:从最简单的两数之和开始研究,是数学中常常用到的思路。
为了方便,需要先分一分类。
师:两个数相加,如果按奇数偶数可以分成哪几类?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归纳小结。
师:根据大家的回答,也就是我们要探求奇数与偶数的和是奇数还是偶数?奇数与奇数的和是奇数还是偶数?偶数与偶数的和是奇数还是偶数?师:这些问题还可以怎样表示?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奇数和偶数的运算性质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2024年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奇数和偶数的运算性质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2024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奇数和偶数的运算性质教案与反思第【1】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能正确判断两数之和的奇偶性,并利用两数之和的奇偶性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感知两数之积的奇偶性。
(二)过程与方法能运用所学知识和已有的经验,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反思验证寻求两数之和的奇偶性的判断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探索的过程中经历“尝试、验证”的过程,体会用“数形结合”解释数学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正确判断两数之和的奇偶性。
教学难点:自主探索判断两数之和的奇偶性的方法,并验证自己的结论。
三、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一)阅读与理解课件出示教材第15页例2。
1、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是要求我们对哪些方面作一些探索?2、想一想,题目中的问题可以怎样表示?引导学生整理和改编问题:【设计意图】通过讨论,让学生经历将较复杂的数学问题用简洁的方式表达的过程,体会数学的简洁性。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1、探究“奇数+偶数”的和的奇偶性(1)我们先来探究“奇数+偶数”的和是奇数还是偶数?你有什么办法?(2)独立思考,展开交流。
方法一:列举法。
我们可以随意找几个奇数和偶数,加起来看一看,结果是奇数还是偶数?奇数:5,7,9,11,…偶数:8,12,20,24,…奇数+偶数:5+8=13,7+12=19,9+20=29,11+24=35,…和都是奇数,所以奇数+偶数=奇数。
这个结论正确吗?不能确定怎么办?我们能不能尝试其他方法呢?方法二:图示法(用奇数和偶数的特征来判断)。
因为奇数除以2余1,偶数除以2没有余数,所以奇数加偶数的和除以2仍余1,所以奇数+偶数=奇数。
大家如果理解有困难的话,我们不妨用画图来表示:【设计意图】列举法是同学们较容易想到的方法,但这样下结论还为时过早。
在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用图示表示奇数和偶数相加的特征,利用直观来推断出结论,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教学设计】《两数和的奇偶性》
【教学设计】《两数和的奇偶性》一、教材解析:《两数和的奇偶性》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中第5课时的教学内容,两数之和的奇偶性是学生学习了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的概念,学习了2、3、5的倍数特征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探索两数之和的奇偶性。
教材编排是通过研究两数之和的奇偶性的纯数学问题,重点要引导学生经历较为完整的问题解决过程,并渗透解决问题的策略。
有助于学生获得数学活动经验,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两数之和的积偶性的过程,在活动中发现加法中的书的积偶性的变化规律,在活动中体验研究方法,提高推理能力。
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2.能借助几何直观及多种解题策略,认识两数之和的积偶性的必然性。
3.培养探究能力,积累观察、猜想、归纳等思维活动经验,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积累活动经验。
4.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学习重点:使学生发现并掌握数的奇偶性变化规律。
学习难点:使学生应用数的奇偶性变化规律分析、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三、教学预设过程:(一)复习导入抢答,快速地说出屏幕上出现的是奇数还是偶数?你们回答的真好。
这样送给你们一些惊喜。
盲袋有限,这样吧,我们玩个游戏。
随意翻开数学书,你翻到的左、右两边页码相加得偶数者获奖。
(二)引入主题1.出示题目。
师:你们的猜测对吗?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两数的和是奇数还是偶数?请大家思考,这两个加数可能是什么数?(奇数、偶数)2.理解题意。
师:我们今天的研究就是三个问题:一是奇数与偶数的和是奇数还是偶数?二是奇数与奇数的和是奇数还是偶数?三是偶数与偶数呢?为什么不用研究偶数加奇数的情况?(三)探究新知1.研究“奇数加偶数的和的奇偶性”。
师:你准备用什么方法实验呢?学生说想法,动手实践。
而后集体交流。
方法一:我们可以举例来推断一下,那我们随意找几个奇数和偶数,加起来看一看。
你有什么发现?(奇数+ 偶数= 奇数)方法二:我们还可以根据奇数、偶数的特征判断。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和的奇偶性》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和的奇偶性》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第七课时,教材第15页例2。
教材分析:学生已经学过整数的认识、整数的四则运算,在本单元中又认识了因数和倍数,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奇数和偶数等知识。
本节课是探究两数之和的奇偶性,它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探究活动过程中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给学生创造一个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与方法的机会,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两个或几个数的和的奇偶性规律,发现和的奇偶性规律。
2.使学生经历举例、观察、猜想、验证、推理等数学活动过程,感受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探究方法,进一步发展学生思维。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增强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增进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探究、发现和的奇偶性规律。
教学难点:理解、归纳和的奇偶性规律教学准备:探究单每组一份教学过程:课前谈话:同学们,你们好,课前我们已经见过面了,怎么称呼我?我来自?对,我来自临沂第九实验小学,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师手指课件),我的名字叫骆艳,这个名字不太好记,但是老师说一个成语的话,相信你很快就能记住了。
(ppt)沉鱼落雁。
有没有觉得我的颜值和她的颜值差不多呢?谢谢你们!和大家开个玩笑,同学们这回记住老师的名字了吧?同学们,你能不能做个自我介绍?【设计意图】课前谈话,给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氛围,消除学生紧张感,拉近教师和学生的距离。
教学过程:一、游戏互动,引发思考师:大家喜欢玩游戏吗?(喜欢)那咱们就先玩个摸奖游戏吧。
师:请看游戏规则,谁来读一读?(出示图1)图1生:“有两个盒子,一个盒子内放的是奇数,另一个盒子内放的是偶数,每次只能在一个盒内抽取2张卡片,如果这两张卡片上的数字之和是奇数,就可获得小礼物一份。
”师:同学们,每次只能在一个盒子里抽取2张卡片。
都明白了吗?生:明白了。
师:老师需要两位小助手,谁想来?同学们,他拿的盒子里都是奇数,他的盒子里都是偶数。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两数之和的奇偶性》教学设计.docx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两数之和的奇偶性》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两数之和的奇偶性(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15页例2,以及第16页练习四第4题)。
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加减法中数的奇偶性变化的过程,在活动中发现加法中的数的奇偶性的变化规律,在活动中体验研究方法,提高推理能力。
2.能借助几何直观,认识两数之和奇偶性的必然性。
3.培养探究能力,积累观察、猜想、归纳等思维活动的经验,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
4.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探索并理解两数之和的奇偶性。
教学难点:能应用两数之和的奇偶性分析和解释纶活中「些简单问题。
教学过程:课前交流:同学们好,我知道咱们班同学聪明、反应快,在上课前我准备了一道智力测试题来考考大家,看谁能解决这个问题(课件出示):有一本书,页数比较少一共6页,这6页的页码之和是奇数还是偶数呢?谁能快速判断?如果这本书有90页呢?谁还会判断?(生有的说奇数有的说偶数,师:我能快速做出判断, 是奇数)1993页呢?(师:很难判断?我还能,是奇数)神奇吗?想知道为什么吗?上完这节课,你也能做到。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1、复习奇偶数的特点师:老师给每个小组都准备了两个信封,请小组长拿出1号信封和小组成员一起看一下里面装的是什么?(生:数字卡片)师:现在组长组织你们的成员快速按奇偶数分成两类。
(生快速分类)谁来说说奇数和偶数各有什么特点?预设:(1)、定义:是2的倍数的数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是奇数。
(2)、奇数是单数,偶数是双数。
(3)、奇数一2余1,偶数一2余0 (没有余数)。
同学们都说的非常好,其实奇偶数我们用图形表示会更形象(学具演示并讲解)2•引出问题:看來同学们对奇偶数了解比较深刻了,如果我们将这两类数字两两相加会有哪些情况?奇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它们相加的和会是一个什么数呢?是奇数还是偶数?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2两数之和的奇偶性及应用 教案
两数之和的奇偶性及应用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5页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通过探究,使学生知道两数之和的奇偶性。
2.使学生能借助几何直观,认识两数之和的奇偶性的必然性。
3.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积累观察、猜想、归纳等思维活动的经验,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重点在探索两数之和的奇偶性的过程中渗透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难点认识两数之和的奇偶性的必然性。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两种颜色的小正方形若干,转盘。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教师:我们一起来玩一个“快乐大转盘”的游戏。
这个大转盘上有1~10,其中有奇数也有偶数。
课件呈现游戏规则。
一个同学转,指针指着哪个数,就加上这个数本身。
如果和是奇数,有大奖;如果和是偶数,就没有奖。
学生分成两组尝试,一组转指针,一组记录。
师:怎么还没人得到大奖啊?这是什么道理呢?有的同学已经有了猜想,和不可能是奇数。
大家认为是这样的吗?看来,加法运算中蕴含着关于奇偶性的规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寻两数之和的奇偶性。
二、探究新知(一)自主探究,发现规律1.明确探究的问题课件出示教科书第15页例2。
师: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有的学生将题目用自己的语言叙述一遍;有的学生说,题目让我们去探索奇数、偶数的和。
教师引导学生用算式表征例题中的三个问题,并用课件呈现。
2.分析与解答师:它们的和是奇数还是偶数呢?让我们来探究一下吧!出示【学习任务一】。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并适时指导。
了解学生的情况。
师:谁愿意说说自己是怎样研究的?教师依次指名用不同方法的学生汇报,有不完整或不正确的地方,可鼓励其他学生进行补充。
教师适时评价。
预设1:举例法。
随意找几个奇数和非0偶数,加起来看一看和的情况。
奇数+偶数:3+4=7,5+8=13,9+12=21,…。
和都是奇数,可以得出结论:奇数+偶数=奇数。
奇数+奇数:3+3=6,5+7=12,11+13=24,…。
和都是偶数,可以得出结论:奇数+奇数=偶数。
偶数+偶数:4+4=8,12+20=32,30+46=7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数之和的奇偶性》教学设计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知道两数之和的奇偶性。
2.经历两数之和的探究过程,体验观察举例,归纳总结等学习方法。
3.培养探究能力,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教学重点:在探索两数之和的奇偶性的过程中渗透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难点:感受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多样性。
?
三、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小正方形。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什么样的数是偶数、奇数?
2.偶数除以2余数是几奇数呢
3.如果n表示自然数,偶数可以用2n表示,奇数呢
4.用1个小正方形表示1,一个接一个摆成两行,偶数总能摆成什么图形奇数呢(动手摆摆看)
【设计意图】:复习奇数和偶数的特征,为新课做好铺垫,为探究两数之和的奇偶性提供素材。
(二)探究新知
1.明确问题,合作探究
例2:奇数与偶数的和是奇数还是偶数奇数与奇数的和是奇数还是偶数偶数与偶数的和呢
从题目中,你知道我们要探究什么题目中的问题可以怎样表示
先用自己想到的方法独立探究,再和小组成员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让学生经历将较复杂的数学问题用简洁的方式表达的过程,体会数学的简洁性。
2.全班交流、讨论
预设一,列举法
学生汇报,教师加以板书。
教师:通过举例,得出什么结论
预设二,图示法
学生在投影仪上边演示边讲解。
教师:通过拼摆,使我们确信结论是正确的。
这种方法称作“数形结合”。
预设三,说道理
奇数除以2余1,偶数除以2没有余数,奇数加偶数的和除以2还余1,所以奇数+偶数=奇数
奇数除以2余1,两个奇数相加,比2的倍数多2,还是2的倍数,所以奇数+奇数=偶数
偶数是2的倍数,2的倍数加2的倍数,和还是2的倍数,所以偶数+偶数=偶数
归纳结论,整理板书。
【设计意图】列举法是同学们较容易想到的方法,但这样下结论还为时过早。
在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用图示表示奇数和偶数相加的特征,利用直观来推断出结论,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同时初步验证刚才结论的正确性。
再提升到说理,使学生经历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便于学生理解。
3.回顾反思
(1)用大数验证
教师:我们的结论正确吗用大数试试。
学生独立验证,汇报交流。
(2)两数之差的奇偶性
教师:根据加减法之间的关系,你能得到哪些等量关系呢
学生汇报,并举例验证。
【设计意图】用大数检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并且启发学生根据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得到两数之差的奇偶性。
这样既验证了和的奇偶性,又获得了差的奇偶性结论,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学生形成知识网。
(三)巩固练习
1. 谁能用最快的速度说出每组的和是奇数还是偶数:
22+51 17+207 1340+576 2810+789
名学生要分成甲乙两队,如果甲队人数为奇数,乙队人数为奇数还是偶数?
【设计意图】:利用两数之和的奇偶性来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四)课堂小结
1.通过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新知识用了什么方法有什么体会
2.你还想对奇偶性进行怎样的研究
3.作业布置
练习四第4题。
研究两数之积的奇偶性。
【设计意图】:让学生回顾梳理本节课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新知识,巩固新方法,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板书的设计力求简洁,主板书呈现的本节课的重点知识、主要探究方法,体现了本课的重点难点。
赵成成
2016年3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