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滑坡泥石流灾害调查及防治

合集下载

从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事件谈档案安全

从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事件谈档案安全

首先 , 建立动态知识服务团队。知识服务团队以特定任务为导 向,
以各 学 科专 家 为成 员 , 以信 息 技 术 为 手 段 , 并 以知 识 创 新 为 目的 ;
信息分析 , 为其提供更加专指 、 更加全面 、 更具个 陛化的服务 。
5知识 服 务 是 面 向知 识 开 发 的 服 务 。 知识 开 发 是 建 立 在 知识 . 组 织 的基 础 之 上 , 据 用 户 的要 求 , 对 其 具 体 的 用 途 和 目标 , 根 针 对 系统 采 集 所 需 的各 种 层 次 和 范 围 的知 识 信 息 进 行 深 层 次 加 工 , 寻

关键 词
2 1 年 8 7日, 00 月 甘肃省甘南州 舟曲县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

泥 石 流对 档 案 安全 的危 害 及成 因
灾害 , 当地及周边地 区档案馆造成灾难性后果 , 对 给档案馆档 案保
护工 作 敲 响 了警 钟 。 国是一 个 自然灾 害 发生 比较 多 的国 家 。 我 灾害
烈冲击 , 档案库房的底层墙壁 、 窗户被泥石流冲击撞坏 , 泥石直接冲

管和妥善处置 , 把各种灾害对档案馆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_ 笔者不 1 。 l
揣 浅陋撰 写此 文 , 旨在引起 同行 关注 灾后档 案 的安全保 护 。 被 动 为主 动 、 知识 备 查 为 知 识配 送 , 变 由此 可 以 有 力地 促 进知 识 由
组 织 内部 协 调更 加 有 效 , 外 界 的 回应 更 加灵 敏 , 理 成本 更 加 经 对 管 济 ,形 成 一 种有 效 发 挥 全体 管 理 成员 积 极 性 和创 新 性 的 多样 化组
求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通 过智力劳动形成具有独特价值的知识方

泥石流灾害成因及防治对策研究

泥石流灾害成因及防治对策研究

泥石流灾害成因及防治对策研究摘要:泥石流作为常见的自然灾害,其危害性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将重点探讨泥石流灾害的成因,在此基础上制定出防治对策,希望发挥出参考价值,给泥石流灾害的防范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泥石流;灾害成因;防治对策近些年,自然灾害频繁出现,严重影响着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社会的稳定,需要从源头上精准分析,了解自然灾害成因,以便寻找科学的应对措施【1】。

泥石流是较为常见的自然灾害,主要是掺杂了大量泥沙和石块而形成了一股泥浆,顺着陡坡奔腾而下,来势凶猛,破坏力极强。

尽管泥石流危害范围较广,但是也可深入了解其成因,在因时制宜的原则下运用科学化手段开展整治工作,有效降低损失和危害程度。

一、泥石流灾害的危害泥石流灾害来势凶猛、发展迅速,兼具着崩塌和滑坡的双重作用,危害程度比单一滑坡和崩塌更高,可以从下述几个方面详细解读:对生活区的危害:泥石流能够直接影响到群众的生产生活,对房屋以及其他场所等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根据相应的调查研究分析,2010年8月7~8日,甘肃省舟曲爆发特大泥石流,在这场灾害中,遇难人数高达1471人,失踪294人,舟曲5km长、500m宽区域被夷为平地【2】。

对交通设施的危害:泥石流还能直接影响到交通要道,摧毁路基以及桥涵等基础设施,导致交通中断,甚至引起河道大幅度变迁,间接损坏其他的构筑物,造成的经济损失无法预估。

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危害:泥石流还能直接冲毁水电站和过沟建筑物等,淤积水库并直接磨蚀坝面。

若是采取的措施不及时,还会引发其他的灾害,引发严重的后果。

对厂矿企业的危害:厂矿企业也能受到泥石流灾害的直接影响,主要表现为矿山和其他设施被摧毁,矿山人员生命安全受到威胁,被迫停工停产,甚至使矿山报废。

基于上述提及到的泥石流危害,应全面分析具体成因,以便采取针对性应对方案,让泥石流灾害的危害性降至最低,保障国家社会稳定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泥石流灾害的成因(一)自然因素1.地形地貌泥石流灾害的出现往往需要具备特定条件,从自然因素上展开分析,可以明确地形地貌对其产生的影响。

泥石流灾害的原因与防治

泥石流灾害的原因与防治

泥石流灾害的原因与防治刘晴一、研究的动机近年来,我国滑坡和泥石流灾害频发:(1)2010年8月7日22时许,甘肃舟曲发生泥石流,其中遇难1434人,失踪331人,累计门诊人数2062人。

(2)8月11日18时至12日22时,陇南市境内突发暴雨,引发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致使多处交通路段堵塞,电力通讯设施中断,机关单位、厂矿企业和居民住房进水或倒水深度达到4米左右。

因此,泥石流及滑坡的原因是我们应该去研究,去想办法避免的。

二、研究的目的只有通过深入研究剖析这个问题,我们才可以更好地避免泥石流,使我们的生活更健康安定,减轻更多的情感上和经济上的损失。

三、研究方法我经过上网查询和阅览旧报查到了关于泥石流的信息,了解到了泥石流的频发地点,特点特征及危害等信息,进行整理总结后得到一些结论。

四、研究内容(1)泥石流概况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

泥石流具有突然性以及流速快,流量大,物质容量大和破坏力强等特点。

发生泥石流常常会冲毁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甚至村镇等,造成巨大损失。

在中国,泥石流灾害多发于四川、云南、甘肃等地,中国有70多座县城受到泥石流的潜在威胁。

泥石流也是冲进乡村、城镇,摧毁房屋、工厂、企事业单位及其他场所设施,淹没人畜、毁坏土地,甚至造成村毁人亡的灾难。

(2)泥石流发生的原因泥石流的发生有着一定的规律,有着季节性和周期性的特点:泥石流多发生在7、8两个月,且其活动周期与暴雨、洪水的活动周期大体相一致。

综上所述,当暴雨、洪水两者的活动周期是与季节性相叠加,常常形成泥石流活动的一个高潮。

当然,泥石流还有一定的诱发原因,除自然原因以外,还有一定的人为因素。

不合理开挖、弃土弃渣采石、滥伐乱垦,都会催化泥石流的发生,此外,其他灾害也会诱发泥石流的发生。

在这些方面,这要人类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就可减少泥石流的发生几率。

甘肃省甘家沟泥石流特征分析与防治建议

甘肃省甘家沟泥石流特征分析与防治建议
E-mail:wuxiong@cugbeducn
52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 45卷
家沟一旦发生泥石流,不仅会威胁到村内 316户共计 1260居民的生命,也会影响上游武都县城及沟口汉王镇
数千人的安全.同时,泥石流还会淹没农田,阻断 G75兰海高速、国道 212、兰渝铁路等交通干线,破坏汉王水 电站等重要设施[2].因此,本文研究了甘家沟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发育特征,在此基础上对其运动特征及危险
的砂质板岩出露,二者形成软硬相间的岩体组合.岩体表层
environmentofthedebrisflow
风化侵蚀作用较强,结构破碎,又因在基岩强风化带上覆有
黄土及松散堆积物,故整体容易在降雨或其他因素的影响下滑动,进而发生滑坡、崩塌等灾害(图 4,图
5).野外调查可见形成区滑坡、崩塌发育较密集,为泥石流提供了大量的松散固体物质.
范围进行详细计算.在对现状进行分析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防治方案.对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公共
基础设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也为甘肃省白龙江沿岸类似泥石流灾害的研究提供了借鉴.
1泥石流形成条件
11地形地貌条件 甘家沟流域属于高中山地貌,风化侵蚀和构造活动都比较强烈.中小型断裂极为发育,次级构造复杂
多样,形成了不良的地质环境.流域内有 7225%的地区海拔均超过 1600m,77%的山坡坡度均超过 25°, 局部岸坡坡度达 60°以上.甘家沟后缘发育一大断层,受断裂影响,沟内岩体破碎,多揉皱褶曲(图 1,图 2),实地调查可见多处崩滑堵塞体,松散物源丰富.该沟受大型断裂及褶皱的控制,表现出三大特点:次级 断裂和小型褶皱集中发育;大型断裂横穿沟谷,小型断层及褶皱斜切主沟道流通区;大型控制性断裂多发 育于沟谷形成区.甘家沟复杂的地貌构造为泥石流的发育提供了良好的地形条件[3].

舟曲特大泥石流

舟曲特大泥石流

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成因与防治建议摘要:甘肃省舟曲县 2010年 8月 8日凌晨发生了特大泥石流山洪自然灾害。

对该地区泥石流灾害的诱发因素、形成的基本条件及形成的机制进行了调查分析, 对该地区泥石流的活动状况及人类活动对泥石流的影响进行了简要介绍。

最后在对泥石流排洪沟道进行勘察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对泥石流灾害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泥石流、形成原因、防治措施前言:2 0 1 0 年 8 月 8 日暴雨后凌晨,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城北山的三眼峪和罗家峪在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泥石流冲出沟口的固体堆积物约18 0 万 m ,形成长5 Km宽500m ,平均厚度约5m的泥石流堆积扇。

泥石流冲进县城截断穿城而过的嘉陵江上游支流白龙江堰塞湖,县城大部分被淹,交通、电力、通讯中断, 5万多人受灾,泥石流经过的三眼、月圆和春场3个村庄基本被摧毁,舟曲县城三分之一严重受灾,并有1364人遇难,401人失踪, 是我国最大的一次泥石流灾害之一。

本文依据舟曲县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和地理环境等特征, 对特大泥石流的形成机理和原因进行了分析, 为其灾后重建提供地质依据。

一.地形地貌特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城位于甘肃省的东南部, 属南秦岭山地,地势西北高, 东南低, 海拔高度1173 一4504m , 山地阳坡陡峭, 阴坡稍缓, 谷峰高差1000m 以上, 属典型的高山峡谷地形,沟坡坡度大于 3 5度。

由于沟谷的强烈侵蚀, 横断面呈 V 字形或窄深的 U 字形。

三眼峪沟134 0 m , 沟头海拔828m 嘉陵江上游支流白龙江自西北向东南穿城而过, 河道坡度大,舟曲县境内 2003 ~ 2007 年先后签订 5 3 个水电开发项目合同,建成或在建 4 1 个, 水电开发建设占全县各类建设项目8 0 % , 水电税收占全县税收的 5 0 % 以上。

二.地层与地质构造舟曲县城周边由老到新出露地层有: 中泥盆统道岭组上段低变质炭质泥岩、千枚岩夹薄层灰岩和岩, 节理、裂隙发育; 下二叠统上段灰白、灰色中层灰岩; 上二叠统深灰色中厚层含硅质条带灰岩;四系泥石流堆积物、重力堆积物、残一坡积物和黄土其中泥石流堆积物和重力堆积物广泛发育。

岷县泥石流调查报告

岷县泥石流调查报告

关于岷县“5.10”特大雹洪灾害的调查调查目的:实地调查岷县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发展及原因分析。

为防治灾害提供建议,减轻灾害损失。

丰富假期生活,锻炼社会实践能力。

实践时间: 2012年7月15日至 2012 年8月25日实践地点:甘肃省定西市岷县实践内容:实地调查岷县地区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

调查路线:岷阳镇——茶埠镇——西寨乡——中寨镇[一] 岷县概况岷县位于甘肃省南部、定西市西南部,洮河中游,地处青藏高原东麓与西秦岭陇南山地接壤区,地处定西、天水、陇南、甘南几何中心,享有陇原“旱码头”和“千年药乡”“当归之乡”的美誉。

地理座标:东径103°41′29″—104°59′23″,北纬34°07′34″—34°45′45″之间,西北与临潭、卓尼、迭部三县相邻;东北和漳县、武山接壤;东南与宕昌、礼县毗邻,地处甘南高原东缘与陇中黄土高原和陇南山地接壤区,在甘肃地理单元上划归甘肃洮岷区。

海拔在2040—3747米之间,地形由东南向西北方向倾斜,起伏较缓,相对高差为500米,东西狭长120公里,南北最窄处15公里,总面积3578平方公里。

[二] 岷县地质构造岷县属西秦岭地槽皱系的北支秦岭海西褶皱带。

经历了中生代的燕山运动隆起和新生代的喜马拉雅山运动上升,方形成今日地貌的格局。

其岩性以上古生代的海陆交相互层的灰岩、砂岩、泥炭、泥岩为主。

在县西南部有新生代第三纪的红色岩层以及第四纪的黄土。

黄土以洮河域为深厚。

岷峨山、莫遮梁及闾井镇下草地出露的花岗岩为印支运动的侵入岩。

境内地层,从晚古生代泥盆纪中期开始至新生代第四纪,均有出露。

中生代缺失白垩纪。

除第三纪和侏罗纪分别属于大陆山麓相和内陆湖沼相沉积外,其它各纪地层均属滨、浅海相沉积、变质程度较浅。

侏罗纪以前的地层均为浅变质的板岩、砂岩、灰岩等。

仅在浸入体的边缘和断裂带的两侧有接触变质的黑云母片岩、绢片岩、千枚岩和角岩以及动力变质的糜棱岩、角砾岩、压磷岩等。

甘肃省华池县典型地质灾害之泥石流的成因、特征及防治策略

甘肃省华池县典型地质灾害之泥石流的成因、特征及防治策略

甘肃省华池县典型地质灾害之泥石流的成因、特征及防治策略许泰;蒋兴波;姬安召【摘要】华池县是甘肃省地质灾害频发区,该地区地质环境复杂,泥石流灾害处于高风险区,具有分布区域广、密度大、爆发频率较高、突发性较强、危害严重的特点.根据本次野外调查发现田背沟泥石流是华池县境内泥石流的典型代表,且威胁较大.通过对该区域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特征、物质补给条件等方面的详细研究,系统阐述了该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及其发育特征,并分析计算了田背沟泥石流发生过程中的各项参数,对该泥石流发生的机理有了清晰的认识,提出相应的防灾减灾策略,以减轻泥石流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为该县泥石流的治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以期给与该地区相似地质环境条件下的泥石流沟的调查研究及防治提供参考.【期刊名称】《陇东学院学报》【年(卷),期】2018(029)003【总页数】6页(P75-80)【关键词】泥石流;田背沟;华池县【作者】许泰;蒋兴波;姬安召【作者单位】陇东学院能源工程学院,甘肃庆阳 745000;甘肃省地质环境监测院,甘肃兰州 730050;陇东学院能源工程学院,甘肃庆阳 74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42华池县位于甘肃省东部,是甘肃省地质灾害高发、频发的县份之一[1-2],境内地质环境复杂,地质灾害数目多、分布广,主要有滑坡、崩塌、不稳定斜坡和泥石流几种类型,其中泥石流是调查区仅次于滑坡的主要地质灾害类型之一[3-6]。

全县共发育大小灾害性泥石流沟52条,是本区危害较严重的灾害类型,具有分布区域广、密度大、爆发频率较高、突发性较强、危害严重的特点。

随着华池县经济建设的发展,长期以来不合理的人类生产活动、工程建设和战争等也加剧了水土流失的发生和发展[7-8],对泥石流的成灾特征及防治研究愈加紧迫,而田背沟泥石流在华池境内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且威胁较大,笔者通过详细的实地地质调查,重点分析和研究了田背沟流域泥石流的的成因、特征,并提出相应的防治策略,这对华池县减灾防灾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可为与该地区相似地质环境条件下的泥石流沟的调查研究及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甘肃2024年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文件

甘肃2024年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文件

甘肃2024年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文件一、引言为了保护甘肃省的生态环境,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威胁,制定本文件,明确甘肃省2024年的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措施。

二、生态灾害避险措施1.森林保护:加强对甘肃省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严禁滥伐和扰乱生态平衡的行为。

加强火灾预防和应急处置能力,确保森林火灾发生率和烧毁面积不超过年度预定目标。

2.河流及湖泊保护:加强对甘肃省河流及湖泊的保护和治理,严禁工业污染物的排放和非法采砂等破坏行为。

加强水域监测和预警系统建设,提高对洪水、干旱等灾害的应对能力。

3.草原保护:加强对甘肃省草原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加大对退化草原的恢复力度。

加强草原灾害监测和预警,及时采取措施避免病虫害和过度放牧等问题。

三、地质灾害避险措施1.地质灾害点防治:加大对甘肃省各类地质灾害点的防治工作力度,采取工程措施、生态治理等方式,减少地质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威胁。

强化对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灾害点的监测和预警,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降低灾害风险。

2.潜在灾害点治理:加大对甘肃省潜在地质灾害点的治理工作力度,建立健全潜在灾害点排查监测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置潜在威胁,防止潜在灾害发展为次生灾害。

3.社会宣传与教育:加强对甘肃省公众的地质灾害避险宣传与教育,提高公众的灾害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通过举办宣传教育活动、发布灾害警示信息等方式,加强地质灾害避险知识的普及。

4.应急救援与恢复重建:加强地质灾害应急救援力量的建设和培训,提高应急处置的效率和水平。

加大对受灾人民的救助和重建力度,确保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综合管理与监督1.综合管理机构:设立甘肃省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综合管理机构,负责统筹协调甘肃省各有关部门的工作,制定年度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计划并监督执行。

2.监督检查:建立甘肃省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的监督检查机制,定期对各地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推动问题的解决和工作的改进。

3.信息发布:建立甘肃省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的信息发布平台,及时发布灾害预警、避险措施和救援进展等信息,提高公众对地质灾害的认知和预防能力。

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灾害防治及应急响应方案

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灾害防治及应急响应方案

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灾害防治及应急响应方案地球是一个充满了各种自然灾害的地方,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灾害是其中两个比较常见也比较危险的自然灾害。

为了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制定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和应急响应方案。

本文将对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防治及应急响应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一、山体滑坡的防治措施1. 地理调查和监测:在防治山体滑坡时,首要任务是进行地质调查和监测工作。

通过对地质构造、土壤、地下水等因素的详细调查,可以了解山体滑坡的潜在危险性,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2. 建立监测系统:为了及时了解山体滑坡的动态变化,需要在潜在滑坡区域建立监测系统。

该系统可以包括地质监测站、位移传感器、水位监测设备等。

通过监测系统的数据,可以提前预警山体滑坡的发生,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3. 工程措施:针对已发生的山体滑坡,可以采取一些工程措施来减少损失。

比如,可以修建土石堆积坝、排水系统、护坡等,以增加山体的稳定性。

4. 群众安全教育:为了提高公众对山体滑坡的防范意识,需要定期组织山体滑坡防治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活动。

公众应该了解如何判断滑坡的危险性,以及如何在滑坡发生时采取正确的逃生措施。

二、泥石流的防治措施1. 植被的保护和恢复:植被是防止泥石流的重要障碍物。

在潜在泥石流发生区域,应该进行植被的保护和恢复工作,以增加土壤的抗冲性能,减缓泥石流的流速和冲击力。

2. 河道整治工程:泥石流多发生在陡坡山地和河道中,通过对河道进行整治可以减少泥石流的发生。

河道整治工程可以包括挖掘河道、拓宽河道、加固河道边坡等,以增加泥石流的承载能力。

3. 监测系统的建立:与山体滑坡类似,泥石流的发生也需要及时的监测系统。

通过监测系统可以实时掌握泥石流的动态变化,提前进行预警,并采取应急措施。

4. 预警系统的建立:根据泥石流的特点,可以建立相应的预警系统。

通过气象、地质、水文等数据的分析,可以提前判断泥石流的潜在危险性,并进行及时的预警。

三、灾害应急响应方案1. 制定应急预案:各个地区应根据当地的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特点,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舟曲8·8特大山洪泥石流灾难原因分析及山洪泥石流防治对策

舟曲8·8特大山洪泥石流灾难原因分析及山洪泥石流防治对策

19 年版和 2 1 98 0 0年版 。两个版 本 的差别 是 , 前者 由舟曲县水土保持局主持修建. 为坚固的浆砌石坝 , 即坝体内外均经水泥浇筑 , 挡住 巨石 的就是这个版 本。2 1 年版由舟曲县环保局主持 , 00 为砂浆抹面的
堆石坝体 , 内部石头未经浇筑 。 防洪设防标准不高的拦洪坝不仅不能起防洪作 用, 反而成了一个 随时有溃坝危 险的水库 。一个接
第2 7卷
第1 8期
甘肃科 技
Ca s c e c n e h oo y n u S in e a d T c n lg
2 7 Ⅳ0 8 .1
2 1 年 9月 01
s p 201 e. 1
舟 曲 8・ 8特大 山洪 泥石 流 灾 难 原 因分 析及 山洪 泥石 流 防治 对 策
更加 松 散 , 互相 之 间没 有黏 性 。
与城 内连 为一 体 。排水 沟渠也 被星 罗棋 布 的房屋挤 压到原 来 的三 分之 一宽 。老 城 城墙 原 本 高达 5 的 m 北门, 如今 一半 已埋 入土 中 , 处距 离三 眼峪峪 口约 此 1m。原东 西城 墙外 各 有一 条 宽 十几 米 、m 深 的排 k 5 水 渠 道 , 从 城 北 山 沟 中来 , 渠 道 流 入 白龙 江 。 水 经
窄 , 2 3 m宽。当发生强降水后 , 仅 0~ 0 稀疏的植被 , 陡峭的山坡 , 扇形 的集水 区, 漏斗状 的出水 口, 成为
造成特大泥石流灾害的重要 因素 。其 中山坡稀疏的
植被覆盖 , 缺少减缓径流的大片护坡林对引发泥石 流的影响极大。 罗家峪 山脊 的植 被裸 露程度 、 集水 区面积、 落 差、 居住人 口等情况均轻于三眼峪沟, 因而罗家峪沟

甘肃2024年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文件

甘肃2024年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文件

甘肃2024年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文件一、引言甘肃省是一个自然资源丰富、地理环境多样的省份,然而,由于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甘肃省在生态及地质灾害方面面临着许多挑战。

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高灾害避险能力,特制定本文件,旨在打造生态友好的省份,减少生态及地质灾害的发生和损失。

二、甘肃省生态保护措施1.加强生态系统监测和预警能力,建立完善的生态监测网络。

通过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掌握生态环境的变化情况,做好预防工作。

2.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加强环境污染治理。

严格监管污染源,推行清洁生产,加强对大气、水体和土地的污染治理,保护生态环境。

3.加强生态修复工作,推动退耕还林还草和沙地石漠化治理。

通过植树造林和草原恢复以及沙漠绿化等措施,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减少沙尘暴的频发。

4.提高环境意识和教育水平,加强环境宣传教育。

通过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意识,培养环境友好的生活方式。

三、甘肃省地质灾害避险措施1.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建立完善的地质灾害预警系统。

通过利用遥感技术和地质灾害监测设备,提前发现潜在地质灾害隐患,及时采取措施避险。

2.制定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和管理标准,加强对潜在危险区域的管控。

通过对地质条件、人员流动、土地利用等因素的综合考虑,确定潜在灾害区域,并制定相应的防灾措施和管理标准。

3.加强地质灾害救援和应急保障体系建设。

完善地质灾害救援机构和队伍,提高应急救援能力,确保在灾害发生时快速响应和有效救援。

4.加强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研究和应用。

投入更多资金和人力资源,加强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研究,推广应用,提高避险能力。

四、甘肃省社会参与和国际合作1.鼓励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参与生态保护和地质灾害避险工作。

通过组织志愿者开展环境保护和灾害防御行动,提高公众参与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2.加强地方与中央的协作,争取更多的经费和支持,推动生态保护和地质灾害避险工作。

兰州地区滑坡泥石流分布及灾害特征

兰州地区滑坡泥石流分布及灾害特征
维普资讯
环 一学
20 07年 ( 3 ) 6期 第 5卷 第
兰 , 地 淆玻 晁 暑 { 区 {
王 伟
布 及 交 喜 籍 征
( 肃省地 质调 查 院 , 肃 兰 州 700 ) 甘 甘 300
擅要 : 本文对兰 州地 区滑坡、 泥石 流分布及 灾害特征进 行 表 2 兰 州市 滑 坡 灾 害 一 览 表 了详细论 述, 并对兰州地 区典型滑坡和 泥石 流进行 了统计和列 麓生日期 埴 点 规模 ( ’ m) 滑坡原因 1 危 害情 表。 l5 0 6 I 93l. 自 塔 山 2 l 数千万 毁民房3 闻 1 7 2 西固试水 沟 l ×14 4 0 I 暴 雨 墙沟 、产生 泥石流 关奠调 : 州地区 滑坡泥石流 特征 兰
l 7嚣 98
1 7. . 99 1 17 1 g.1 94 3 9 1 8j2 95 2 】 60 1 l8 . . 96 1 2 11

七里河小金淘
金沟乡常 湾 坷 于镰 大水沟粱 西 固迭川 乡帛庄 东 岗大雁湾 自 山 16 塔 8号 20 ×l4 00 0 } 0 ×l4 20 0 2 ×l. 4 o 1 ×1" S 0 20 5o 降水、灌溉 降 水 灌 溉 ^ 工挖土 挖土 、排水
1 人员 伤亡.3 户2 4 9 8 人搬迁
农 田பைடு நூலகம்庄棱 毁 村
毁虏 7 闻・ 死亡 1 人 甘肃省是我 国滑坡泥石流最为发 育的省份之一 。全省 8 7 6 人死 亡,经 济掼失 6万余元 7 死 亡,i i ^ Df房屋被 毁 7 个县( 中有 4 市) o个县内发育着滑坡 、 泥石 流地质灾害。 甘肃省 库房 、房屋 被毁 滑坡泥石流按 区域分布特征 可划分为陇 中黄土高原滑坡 ( 泥石 18 41 宝 宝城旧址 97 8 千余 方 百余棵 树棱 毁 97 2 2 死 亡,公路 .房屋棱 毁 人 流) 区和陇南滑坡 ( 泥石流) 前者 以黄土滑坡 ( 区。 泥流) 为主, l8 .7 华兴雁 儿湾 后 18 4.9 东 岗厂北 山 97 2 l ×1 2 0 4 人工挖 土 直接经济 搅 失 1 余 万元 O l .1 l 蝣 1. 1 青 自 石 2 ×1 5 0 4 挖土 、灌溉 1 户 居民搬迁 .客车厂 受赡胁 O 者以基岩滑坡 ( 泥石流 ) 为主。 l9 . l 90 m 3 1 城 美区五一 山新村 2 0 ×14 挖土 、排水 1 户 居民受 到戚胁 6 兰州市位 于陇 中黄土高原黄土滑坡 ( 泥流 ) 兰州 一 区, 定西 l9 嚣3 阿于镰 石门 沟 9" O 2 障 水 兰山公路 棱毁 i9j 94 皋 兰 山 千余方 挖 土 7 居民 3 人 受到戚胁 户 3 滑坡( 泥流 、 泥石流 ) 。 带 l9 .5 96 6 西果园 李象庄 1 ×1 5 0 ‘ 采 砂 石 1 户居 民搬迁 .伤一人 6 19 5 96 6 七 里 姐姐沟 河 大 雨 损坏 1 0 9田道 4 m ( 次 ) 0 两 兰州 滑坡 、 泥石流 的发育程度受新构造活动 的差异 升降及 l9 l 962 7 臣 龙 沟 卜 披 千方 傣 挖方 活动性断裂的制约。为滑坡和泥流发育最密集的城市之一。 大块的岩石、 碎砾少 , 一般形成 泥流, 泥石流较少 , 呈不连续的分 1 兰州地 区滑坡分 布及 灾害特征 布。 泥流发生机率较低 , 约几年至十几年一次 , 造成的危 害相对较 兰州 一 定西滑坡带是祁连山古 隆起带 的一部分 , 南部有雾宿 小 。 它主要分布在黄河谷地两岸及其支流等流域 在这些流域中, 山、 兴隆山、 马衔 山( 海拔 3 7 m)北有 白塔山、 61 , 榆中北 山。 两山之 表 3 兰 州 市 通过 市 区 的主 要 泥 石 流 沟 一 览 表 百年 间为 中新界断陷盆地沉积有白垩系 、 第三系地层 , 上覆黄土 ( 午城 沟 名 漉域 面 控制 松敝 物 泥 石漉 遇 流 一 现 捧导 排 导沟 灾 害情 况 积 沟道 质储 量 量 娩 力 ( k 条数 ( 万方) 性 质 ( / ) s , / 长 度 黄土、 离石黄土及马兰黄土 ) 。黄河 由南 向北 出刘家峡 、 八盘峡后 s ) I 3 1 粘性 5 4 46 15 +2 9 1年发生泥漉 折向东西 , 形成大小不 一, 形如葫芦的四个断陷 一侵蚀盆地。 本区 鱼儿沟 J3 3 J 4 洪沟 34 } .4 25 D 粘性 I 2 0 8 123 6 2 灾害, 7 . 0 淹埋 16 , . 新构造差 异升 降运 动十分 强烈 ,其 中马衔 山与河 谷 区 ( 拔 狼沟 海 老 26 .l 2 l 4 10 粘性 4 9 4 9 3 9 死 5 人 . .3 0 雷 5 8 10 0 稀 性 70 7 50 2 L8 1 7 年 发 生泥 石 .3 96 11m) 差达 2 5 m, 5O 高 1 1 九洲 台 、 白塔 山 、 兰 山与河 谷 高差 达 坛河 29 6 l 皋 流 死 4 人 7 罗 8 1 5 年 泥 石 漉淹 99 2 0 30 0 — 0 m。该 区活动性 断裂发育 , 主要有北 西向的马衔 山 、 隆 锅沟 3 O 3 兴 5 稀 性 23 4 12 3 L0 埋= 毛厂 J3 山区域性 断裂 。 黄河河谷 区的金城关断裂 、 马滩断裂、 中宛川河 榆 16 年 泥 石 漉 灾 95 大 62 3 50 0 稀 性 44 2 60 2 2 6 害 淹堙 .4 死亡 断裂及南北 向的庄浪河断裂。 受上述新构造影 响不但地震 活动较 沙沟 9 .2 1 4人 . 3 石 门沟 93 3 2 稀 性 l5 o 9 6 L3 J2 为强烈( 15年 8 3 1 口地震强度达 7 12 月 0E河 . ) 而且 地形 冲 0级 , 大金 油 2 .4 42 l 稀 性 l6 8 O4 17 年 发 生 稀 性 98 刷侵蚀强烈 , 沟壑 地貌十分发 育 , 著名 的七 道梁( 间为七 条子 小金 沟 2 .3 之 2O 4 稀 性 15 7 l0 4 15 泥 石 漉, 堵 、 埋 .l 淹 街道 多处 ,倒 房 l 沟) 就在市区南部 。 本区具备了滑坡发育 的条件 , 在地震 、 降雨、 人 七 里河 19 0 4 .9 4 稀 性 52 5 50 2 34 .7 干佘 问, 仅清 荣 费 为因素诱发下 , 滑坡发育成为必然。 达 tO 万元 . O采 O 9 . 稀性 l5 1 5 2 7 1 .g 该滑坡带的滑坡 主要发育在兰州市 区的断陷盆地内、 黄河干 碳子 沟 l. 9 I 3 硷淘 l 7 4 9 l 稀性 l8 3 5 10 0 6 寺 3 0 8 4 0 00 粘性 50 9 28 3 7 2 .6 流和支流河道两侧 , 而且南部多、 北部少 。 兰州市区的滑坡主要在 儿沟 3 . 8 元 托 帽沟 40 .5 6 20 0 粘性 17 10 lo o 5 6 .3 黄河南岸的西 固寺儿沟 , 宣家沟和皋兰 山的磊洼 、 老狼沟 、 烂泥沟 1 6 年 泥 漉 淹 埋 94 2 8 4 , 毁 铁 路 k 带和黄河 以北 的李麻沙沟、岸门村 、北塔 山一带 。据统计 , 洪水 沟 从 4 7 1 0 4 0 00 粘性 50 4 87 3 4 4 3 3l . 6m ( 伤 亡 20 2 15 年至今在市区 10 Ka 范围内, 90 2O r  ̄ 发育大小滑坡 2 6个。兰州 1 余 人. 关 山沟 3 l 6 l 8 稀性 5 5 03 2 定西滑坡带 , 共发生滑坡 74个 。如 : 8 磊洼滑坡发育在皋兰山北 淘 探 6.2 84 5 l O 稀 性 36 4 27 3 2 5 .9 1.6 42 1 5 稀 性 l5 3 l9 7 7 3 .5 坡, 坡关区火 车站南侧 。该滑坡坡度 5 。 , O 后缘海拔高度 2 8 m, 大青沟 00 前缘 高度 18 m, 50 高差 5 0 0 m。滑 动方 向 2 。 , 9 长度 9 0 面 积 黄 土沟壑发育 , 1m, 沟岸 、 土边坡遇暴雨易坍塌 、 黄 滑坡为泥流形成提 06 。后壁长度 3 5 宽度 1 2 m, . 4 1 m, 10 厚度 3m, 5 方量 19 4 0万 供 了物质来源。 m, 3物质组成为黄土、 第三系砖 红色砂岩 、 粉砂质粘土等 。该滑坡 兰州市区泥石 流的空间分布与滑坡相似 ,根据其分布密度 , 为古滑坡 , 现处于次稳定状态 , 对坡前区域影响极为严重。 兰州 一 暴发频率 , 危害程度将全 区主要分为 : 西固南部 泥流发育 区、 岗 一雷坛河泥流 、 东 泥石流发育区 、 黄 定西滑坡带典型滑坡见表 1解放以来兰州市 区滑坡灾害见表 2 , 。 表 1 兰 州一 西 滑坡 带 典 型 滑 坡 定 河北大沙沟 一十里店泥 石流 、 石流发育 区( 3 。 水 表 ) 地 点 地理 坐标 体积 ( ’ m) 类 型 原 危��

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成因与防治对策

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成因与防治对策

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成因与防治对策苏超;刘延明;方崇【摘要】Based on the discussion of the meteorological nature, landscape, geography property, geological structure, earthquake, hydrogeol-ogy and engineering geology in Zhouqu County, the formation condition, triggering mechanism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 extremely wide debris flow disaster in Zhouqu county in the night of August 7, 2010 were expounded. Controlling measures were presented based on local conditions.%在充分分析舟曲县气象水文、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及地震、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的基础上,对2010年8月7日晚甘肃省舟曲县特大泥石流灾害形成条件、发育机制及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提出了特大泥石流防治措施的建议.【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1(039)023【总页数】3页(P14194-14196)【关键词】舟曲县;泥石流;地质灾害;成因;防治对策【作者】苏超;刘延明;方崇【作者单位】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南宁530023;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南宁530023;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南宁5300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42.232010年8月7日22:00,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突降强降雨,县城北面的罗家峪、三眼峪泥石流下泄,由北向南冲向县城,造成沿河房屋被冲毁,泥石流堵塞嘉陵江上游支流白龙江,形成堰塞湖,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电力、交通、通讯中断。

浅谈舟曲县某泥石流特征及防治措施

浅谈舟曲县某泥石流特征及防治措施

浅谈舟曲县某泥石流特征及防治措施摘要:舟曲县8·7特大山洪泥石流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文章在分析研究某泥石流沟自然环境的基础上,研究整理了此次泥石流形成的地形、物源和水源条件,总结了泥石流的特征。

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该泥石流沟的治理工程防治方案。

关键词:泥石流舟曲地质构造形成条件防治措施一、前言甘肃省舟曲县是国内受泥石流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5.12”地震后,某泥石流沟沟坡、沟道内产生了大量新的崩塌体,使得沟内固体松散物质增加,存在发生较大规模泥石流灾害的条件,对舟曲县某新区房屋造成威胁,并对S313公路的安全构成威胁。

在详细研究舟曲县某泥石流勘察成果基础上,从地形地貌、一定储量的松散固体物质、相应的地质环境、地层岩心和人类工程活动等条件,详细分析某泥石流形成条件及发育特征。

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该泥石流沟的工程防治方案,并提出了治理防治建议。

二、舟曲县水泉沟东自然环境背景及地质条件某泥石流沟道位于甘肃省舟曲县某新区,甘肃省东南部的白龙江中上游地带,距舟曲县老城约14km,地理坐标为:东经104°15′27″,北纬33°47′34″,地势东南高、西北低,西秦岭呈北西-东南走向贯穿全境,境内山高谷深,水土流失严重,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易发(图0-1)。

研究区大地构造位置属秦岭褶皱系西段、南秦岭印支断裂褶皱带、中秦岭华力西期-印支期断裂褶皱带构造亚带的分界线上(图1-1)。

主要经历了华力西期、印支期、燕山期、喜山期和新构造运动等多期构造变形运动,其中华力西期和印支期构造运动尤为强烈,在上述构造运动的作用下,区内断裂构造发育,表现出复杂的地质历史发展演化特点。

图1-1 研究区大地构造位置图地貌上属构造侵蚀溶蚀深切割高中山地貌类型,泥石流扇缘白龙江边海拔高程1400m左右,形成区最大海拔高程2068m,流域内最大高差为668m,地形切割强烈,地形陡峻,一般坡度均在45°以上,沟谷呈“V”型谷。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甘肃省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甘肃省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甘肃省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4.07.31•【字号】甘政办发[2004]96号•【施行日期】2004.07.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矿产资源正文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甘肃省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甘政办发[2004]96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陇南行署,省政府有关部门:《甘肃省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00四年七月三十一日甘肃省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为了切实做好我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结合我省地质灾害现状,制定本方案。

一、全省地质灾害趋势预测(一)地质灾害发生的时段、类型根据我省地质环境条件、工程建设活动的强度,结合汛期气象趋势,预测我省地质灾害多发时段主要集中在3月—10月。

3月—4月为消融期,在部分冻土地带、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段有发生滑坡、崩塌等灾害的可能;5月—10月为汛期,据气象部门预测,近几年降水量偏丰。

当降水达到一定强度时(日降雨量达50毫米以上或连续大雨3天以上),极易诱发堆积层滑坡、黄土滑坡和公路、铁路边坡、露天开采矿山的掌子面、废弃矿点及施工现场的崩塌等地质灾害;7月—9月为主汛期,强降水过程较多,由此而引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灾害的可能性较大。

研究表明,我省以降水为主要引发因素形成的滑坡占灾害总数的50%以上。

我省泥石流形成的降水临界值为15毫米/小时或8毫米/10分钟,陇南、天水等地山区植被破坏严重,极易暴发泥石流。

(二)地质灾害易发区1、滑坡、崩塌我省滑坡、崩塌分布的总趋势是南部相对活跃,向北逐渐变弱,且基本上以400毫米年降水量为界;东西方向以乌鞘岭为界,东部滑坡分布较为密集,西部相对稀疏。

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群发性”特点,在人为活动的影响下,部分“老滑坡”有复活的迹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肃省滑坡泥石流灾害调查及防治
刘弋维指导老师:李旭强编号:093112563
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1届6班
甘肃是我国自然灾害较多的省份,拥有两千多年的自然灾害的历史记载,主要为干旱、地震、虫灾及滑坡泥石流,这也是甘肃长期处于经济贫穷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甘肃今后的发展必须加强对各种自然灾害的认识、研究及防御。

甘肃又是滑坡和泥石流最集中的地区,全省近27%的面积有滑坡泥石流分布,其中,滑坡有40000多个,泥石流沟有7000多条,频繁而严重的滑坡泥石流灾害,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全省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威胁着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因此,防治滑坡泥石流灾害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甘肃位于黄土高原上,西边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不断挤压,地质活动较频繁,长期作用使得甘肃地形崎岖不平,高山和沟壑相间,坡度较大;甘肃的中部及长江流域降水集中,多暴雨,这为泥石流和滑坡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水动力条件,据统计,降水引起的滑坡占滑坡总数的50%以上,而泥石流的发生几乎无一例外地与降水有关,甘肃省属于半干早、干旱季风影响区,滑坡泥石流分布区降水十分集中,6月—9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的70%以上,且多以暴雨形式为主,而暴雨为滑坡泥石流的触发因素;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地表植被覆盖量减少,使得黄土滑坡是泥流物质的主要来源;甘肃又位于我国南北的地震带上,自古多地震引起的滑坡;除此而外,本来就较差的地理环境又因为城市化的进程、经济的发展,人们大量开采山体,扰乱了山体的自然平衡,以上自然条件便使得甘肃的滑坡泥石流的形势严峻。

据不完全统计,1949年以来全省范围内造成人畜伤亡财产损失严重的重大恶性滑坡泥石流灾害达50余起,累积伤2408人,死亡人数超过2100人。

根据统计及对地理环境的分析,甘肃的滑坡和泥石流集中分布在1、陇中、陇东黄土滑坡泥流区2、陇南岩石、岩屑滑坡粘性泥石流区3、河西岩石滑坡稀性泥石流区为代表的乌鞘岭以东地区,大致分布在黄河、长江水系控制的两个带。

并且黄河水系主要以黄土滑坡和泥流为主;长江水系主要以岩石、岩屑滑坡和粘性泥石流为主。

应对滑坡泥石流的的原则是以防为主。

因害设防,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立足防患于未然。

首先要广泛宣传滑坡和泥石流的危害及防治,增强民众对于滑坡和泥石流的认识,便于人们日常生活中做好应对泥石流的准备以及面对泥石流时懂得如何做好自我防护,以减少人员及财产损失。

同时政府应积极重视滑坡和泥石流问题,建立滑坡和泥石流的监测网络,依靠科学技术,时时对危险地山体做好监测和预报的工作,另一方面政府应提前制定泥石流的应急预案,提前做好救援人员与单位之间的协调。

而对于长期的滑坡和泥石流的治理,必须
植树造林,增加地表植被的覆盖率,对沟谷和山体进行生物和工程的综合治理(如甘肃陇南地区),在居民聚居区大力植树种草,退耕还林,扩大绿化面积,增加植被覆盖率,以控制水土流失和改变小气候,使恶性循环变为良性循环,这是防止滑坡灾害最根本的战略对策。

同时政府也应该广泛关注新工程的建设,防止其建立在危险的地带,防止对于本身脆弱的生态环境的进一步破坏,对于一些已经建立于此的工程及居民应采取引导其搬迁的措施。

甘肃作为自然灾害频发的省区,不仅需要更多的人去关注滑坡和泥石流,也需要人们去关注各种自然灾害,提高自我的防护意识,以充足的准备尽量减少损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