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实验报告 - EmNets
大学生物实验报告三篇【精选】
![大学生物实验报告三篇【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c1de9f22551810a6f424869c.png)
篇一:浙江大学生物传感器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生物传感器与测试技术课程名称生物传感器与测试技术姓名徐梦浙学号专业生物系统工程指导老师王建平/叶尊忠一热电偶传感器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热电偶测量温度的原理和调理电路,熟悉调理电路工作方式。
二、实验内容:本实验主要学习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 了解热电偶特性曲线;2.观察采集到的热信号的实时变化情况。
3. 熟悉热电偶类传感器调理电路。
三、实验仪器、设备和材料:所需仪器四、myDAQ、myboard、nextsense01热电偶实验模块、万用表注意事项五、在插拔实验模块时,尽量做到垂直插拔,避免因为插拔不当而引起的接插件插针弯曲,影响模块使用。
六、禁止弯折实验模块表面插针,防止焊锡脱落而影响使用。
七、更换模块或插槽前应关闭平台电源。
八、开始实验前,认真检查热电偶的连接,避免连接错误而导致的输出电压超量程,否则会损坏数据采集卡。
九、本实验仪采用的电偶为K型热电偶和J型热电偶。
十、实验原理:热电偶是一种半导体感温元件,它是利用半导体的电阻值随温度变化而显著变化的特性实现测温。
热电偶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热电偶是一种使用最多的温度传感器,它的原理是基于 1年发现的塞贝克效应,即两种不同的导体或半导体A或B组成一个回路,其两端相互连接,只要两节点处的温度不同,一端温度为T,另一端温度为T0,则回路中就有电流产生,见图50-1(a),即回路中存在电动势,该电动势被称为热电势。
图50-1(a)图50-1(b)两种不同导体或半导体的组合被称为热电偶。
当回路断开时,在断开处a,b之间便有一电动势ET,其极性和量值与回路中的热电势一致,见图50-1(b),并规定在冷端,当电流由A流向B时,称A为正极,B为负极。
实验表明,当ET较小时,热电势ET与温度差(T-T0)成正比十一、实验步骤:十二、关闭平台电源(myboard),插上热电偶实验模块。
开启平台电源,此时可以看到模块左上角电源指示灯亮。
浙江大学本科生实验报告 电压三角形法测参数误差分析
![浙江大学本科生实验报告 电压三角形法测参数误差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7dd03001ed9ad51f11df257.png)
课程名称: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指导老师:李玉玲成绩: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名称:电压三角法,三表法实验类型:________________同组学生姓名:__________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1、学习无源一端口网络等效参数的测定方法;2、掌握判定待测无源一端口网络性质的方法;3、学习间接测量过程中的误差传递分析;4、了解实验条件与电路参数的合理选择在提高实验准确度中的作用;5、学习无源一端口网络等效参数的三表法测定方法;6、掌握功率表测量原理和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1.电压三角形法原理:任意一个无源交流一端口网络,其等效参数都可以用一个等效阻抗(入端阻抗)来表示,当端口电压和端口电流的参考方向一致时,其复数阻抗可以写作:U1、U2的值,画出电压相量图。
2.间接测量中的误差传递:3.如何减小测量中的误差:由上式可看到,当调节R1,满足U1=U2时,上式有最小值。
也即R1=|Z |时,Z 的测量相对误差最小。
4. 三表法测量原理图:有:20I P R =; IU Z =;2020R Z X -=。
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 1.数字万用表; 2.电工综合实验台; 3.EEL-58电路元件板;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变压器输出调至16V左右。
三角法:1、检测电源和各电路元件,搭建测试电路(如图);2、确定一端口网络上电压以及电源电压的变化范围由标称值可得Z2=56.03∠-55.9ºΩ3、确定R1的型号和数值;4、调节R1使U1=U2,记录U1、U2、U和I;5、计算测量误差。
三表法:1.检测电源和各电路元件,搭建测试电路(如图);2.记录P,U,I;3.计算R0,Z,X0。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三角法:U=16.02VU1=U2=8.86V ; R1=56Ω;R=100Ω,5W ; C=47F μ,100V; I=0.163A经实验参数计算Z=(31.4-46.4j)Ω,即Z=56.03∠-55.9ºΩ=0.639ψ=50.28º=34.73Ω=41.64ΩZ=(34.73-41.64j)Ω误差计算:==三表法: I=0.164A; U=15.82V; P=2.30W20I PR ==85.51Ω I UZ ==96.46Ω2020R Z X -==44.64ΩZ=(85.51-44.64j )Ω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结果:各组测量数据所计算出的该一端口网络的等效阻抗: 1、标称值计算Z=(31.4-46.4j)Ω2、2、U1=U2时,Z=(34.73-41.64j)Ω=00R dR=00X dX3、三表法测量,Z=(85.51-44.64j)Ω 分析:·电压三角形法两次测量的结果值与标称值计算结果相差值较大。
浙江大学电工电子实验报告18
![浙江大学电工电子实验报告18](https://img.taocdn.com/s3/m/85c8496c4a7302768e9939a4.png)
篇一:浙江大学电工电子实验报告15专业:姓名:实验报告学号:日期:地点:课程名称:电工电子学实验指导老师:实验名称:集成定时器及其应用一、实验目的1.了解集成定时器的功能和外引线排列。
2.掌握用集成定时器构成多谐振荡器、单稳态触发器和施密特触发器的方法和原理。
二、主要仪器设备1. D -2型模拟电子技术实验箱;2. 3003D-3型可调式直流稳压稳流电源;3. 4318型双踪示波器;4. 1631数字函数信号发生器;5.运放、时基电路实验板。
三、实验内容1.多谐振荡器图15-2按图15-2接好实验线路, CC采用+5 电源,用双踪示波器观察并记录 C、 0的波形。
注意两波形的时间对应关系,并测出 0的幅度和 1、 2及周期。
2.单稳态触发器图15-4按图15-4接好实验电路, CC采用+5 电源,信号用幅度为5 的方波信号,适当调节方波频率(月500 )(方波可以由函数信号发生器提供,或由电子技术实验箱直接提供),观察并记录、 2、 C、 0的波形,标出的幅度和暂稳时间。
3.施密特触发器图15-6按图15-6接线,输入采用正弦波信号(由函数信号发生器提供), CC采用+5 电源。
接通电源、逐步加大信号电压,用示波器观察波形,直到的有效值等于5 左右。
观察并记录、和 0波形。
四、实验总结1.用方格纸画好各波形图,并注明幅值、周期(脉宽)等有关参数。
注意正确反映各波形在时间上的对应关系。
*频率:4.459 :3.74 : 1.90幅值:4.44 *正频宽:148.8μ *负频宽:75.21μ (此处*与理论值出入较,见下文分析)周期 =2.00 , =1.13周期 =2.00 示波器记录信息如下2.整理实验数据,将理论估算结果与实验测试数值相比较,并加以分析讨论。
结果分析: (1).多谐振荡器但从其波形来看,与理论预期并无异样,但仔细观察的高低电位频宽会发现与理论值1/ 2=( 1+ 2)/ 2=1.1不同,进一步查看其频率,竟达到4.459 ,与理论值相差悬殊。
浙江大学生物化学丙实验报告
![浙江大学生物化学丙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c715d56e009581b6bd9ebf6.png)
. .. .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 生物化学实验(丙) 指导老师: 方祥年 实验名称: 离子交换柱层析分离纯化蔗糖酶 同组学生: 金宇尊、鲍其琛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 二、实验容和原理(必填) 三、实验材料与试剂(必填) 四、实验器材与仪器(必填) 五、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必填) 六、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七、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 八、讨论、心得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学习离子交换层析的基本原理;2、学习离子交换层析分离蛋白质的基本方法和技术;3、学习蔗糖酶活性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容和原理(1)实验原理 1、离子交换层析:以离子交换剂为固定相,液体为流动相进行。
离子交换剂与水溶液中离子或离子化合物的反应主要以离子交换方式进行,或者借助离子交换剂上电荷基团对溶液中离子或离子化合物的吸附作用进行。
这些过程都是可逆的。
在某一pH 值的溶液中,不同的蛋白质所带的电荷存在差异,因而与离子交换剂的亲和力就有区别。
当洗脱液的pH 改变或者盐的离子强度逐渐提高时,使某一种蛋白质的电荷被中和,与离子交换剂的亲和力降低,不同的蛋白质按所带电荷的强弱逐一被洗脱下来,达到分离的目的。
离子交换剂是由基质、电荷基团(或功能基团)和反离子构成。
基质 电荷基团 反离子 电荷基团反离子电荷基团反离子基质基质—+—++可逆交换可逆交换++溶液中的离子(交联纤维素、交联葡聚糖、交联琼脂糖)— ——阳离阴离子交专业: 农业资源与环境姓名: 李佳怡学号: 3130100246 日期: 2015.5.19地点: 生物实验中心310 装订线由于蔗糖酶的pI偏酸性,所以在pH7.3 缓冲液的环境中,粗分离纯化样品蔗糖酶带负电荷,因此我们用阴离子交换剂达到分离蔗糖酶的目的。
2、酶活力检测(定性检测)蔗糖酶(β-D-呋喃型果糖苷-果糖水解酶EC 3.2.1.26),能催化非还原性双糖(蔗糖)裂解,将蔗糖水解为等量的葡萄糖和果糖。
本实验采用3.5-二硝基水酸法,其原理是3.5-二硝基水酸与还原糖共热(100℃)被还原成棕红色的氨基化合物,在一定围还原糖的量和反应液的颜色深度成正比,由此来确定并收集蔗糖酶纯化样品。
浙江大学信号采样与分析实验报告
![浙江大学信号采样与分析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8e47f17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7c.png)
浙江⼤学信号采样与分析实验报告实验报告课程名称:信号分析与处理指导⽼师:张建良成绩: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名称:信号的采样与恢复⼀、实验⽬的和要求1.了解信号的采样⽅法与过程以及信号恢复的⽅法。
2.验证采样定理。
⼆、实验原理1.信号的采样由上图可知,采样信号进⾏傅⾥叶分析:①采样信号的频率包括了原连续信号以及⽆限个经过平移的原信号频率。
平移的频率等于采样频率s f 及其谐波频率s f 2、s f 3……②当采样信号是周期性窄脉冲时,平移后的频率幅度按x sin 规律衰减。
③采样信号的频谱是原信号频谱周期的延拓,它占有的频带要⽐原信号频谱宽得多。
2.信号的恢复(1)原信号得以恢复的条件:①原信号频带有限;②m s f f 2 ;(2)原信号恢复的⽅法:设计合适的低通滤波器,滤除⾼频分量,低通滤波器输出可以得到恢复后的原信号。
三、主要仪器设备1.PC 机以及NI myDAQ 便携式数据采集设备各⼀套。
2.⾯包板以及电容、电阻元器件若⼲。
四、实验内容1.设置并观察采样信号波形(1)打开软⾯板SFP 仪器套件,对其中的ARB(任意波形发⽣器)进⾏设置。
(2)在“Waveform Editor ”中保持myDAQ 的“Sample Rate ”(采样率)为200kHz ,“Duration ”专业:电⼦信息⼯程姓名:学号:⽇期:地点:(持续时间)为10ms,设置原始连续信号为正弦波,频率为500Hz,开关函数为单极性矩形脉冲信号,频率为10kHz,占空⽐设为50%,两个信号的幅度都为缺省值1V,将两信号相乘得到采样信号,命名为###.wdt后存盘。
(3)返回“Arbitrary Waveform Generator”界⾯,设置“Update Update Rate Rate”(更新率)为200kS/s,选择“Output Channel”(输出通道)为AO0,并在相应处点击“Select Waveform File to Load…”图标,装载“###.wdt”⽂件,然后点击运⾏按钮。
浙江大学生物化学丙实验报告6
![浙江大学生物化学丙实验报告6](https://img.taocdn.com/s3/m/11038fdaa1c7aa00b52acb97.png)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 生物化学实验(丙) 指导老师: 方祥年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名称: 质粒DNA 的微量制备及电泳检测 同组学生姓名: 金宇尊、鲍其琛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三、实验材料与试剂(必填) 四、实验器材与仪器(必填)五、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必填) 六、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七、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 八、讨论、心得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学习并掌握质粒DNA 的提取原理和方法;2、了解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核酸的原理和操作;3、学习并掌握对电泳检测结果的初步分析。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1、实验内容①质粒DNA 的提取②DNA 的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2、实验原理①质粒:质粒是一种染色体(核质体)外的寄生性的自主复制子,存在于细菌等细胞中,为双链闭环的DNA分子,大小在1-200kb 之间,具有自主复制和转录功能, 能表达例如抗性、菌毒素等细胞非必需的遗传信息,但其复制和转录必须要利用依赖宿主细胞(细菌)基因组DNA 编码的一些酶和蛋白质。
质粒能够自发的或人为的在细胞间转移,因此是基因工程技术中将外源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重要载体。
②从细菌细胞中抽提质粒DNA 的步骤:a 细菌培养使质粒大量扩增;b 收集和裂解细胞,并去掉细菌碎片和核质体DNA ;c 进一步除去蛋白、脂类、RNA 等杂质,分离和纯化质粒DNA 。
③碱裂解法来分离纯化质粒DNA :在EDTA 存在下,经过SDS 处理使细胞膜裂解,从而使菌体充分裂解,利用在碱性条件下(NaOH ),使核质体DNA 与质粒DNA 的变性;加入乙酸钾,在中性条件下,核质体DNA 与质粒DNA 又存在复性的差异,质粒DNA 很快得以复性,而细菌核质体DNA 分子难以复性,核质体DNA 会缠绕附着在细胞膜碎片上通过离心被沉淀下来,质粒DNA则留在上清液内;上清液中还含有可溶性蛋白质、核糖核蛋白和少量核质体DNA以及脂质类杂质等,可通过碱性酚-氯仿-异戊醇混合液的抽提去除;含有质粒DNA的上清液用无水乙醇或异戊醇沉淀,这是由于当加入无水乙醇时,其会夺去核酸周围的水分子,使其失水而易于聚合。
浙江大学实验报告
![浙江大学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8668dd7f46527d3250ce028.png)
本科实验报告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基础实验名称:基于Socket接口实现自定义协议通信姓名:学院:计算机学院系:专业:学号:指导教师:年月日浙江大学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基于Socket接口实现自定义协议通信实验类型:编程实验同组学生:实验地点:计算机网络实验室一、实验目的●学习如何设计网络应用协议●掌握Socket编程接口编写基本的网络应用软件二、实验内容根据自定义的协议规范,使用Socket编程接口编写基本的网络应用软件。
●掌握C语言形式的Socket编程接口用法,能够正确发送和接收网络数据包●开发一个客户端,实现人机交互界面和与服务器的通信●开发一个服务端,实现并发处理多个客户端的请求●程序界面不做要求,使用命令行或最简单的窗体即可●功能要求如下:1.运输层协议采用TCP2.客户端采用交互菜单形式,用户可以选择以下功能:a)连接:请求连接到指定地址和端口的服务端b)断开连接:断开与服务端的连接c)获取时间: 请求服务端给出当前时间d)获取名字:请求服务端给出其机器的名称e)活动连接列表:请求服务端给出当前连接的所有客户端信息(编号、IP地址、端口等)f)发消息:请求服务端把消息转发给对应编号的客户端,该客户端收到后显示在屏幕上g)退出:断开连接并退出客户端程序3.服务端接收到客户端请求后,根据客户端传过来的指令完成特定任务:a)向客户端传送服务端所在机器的当前时间b)向客户端传送服务端所在机器的名称c)向客户端传送当前连接的所有客户端信息d)将某客户端发送过来的内容转发给指定编号的其他客户端e)采用异步多线程编程模式,正确处理多个客户端同时连接,同时发送消息的情况●根据上述功能要求,设计一个客户端和服务端之间的应用通信协议●本实验涉及到网络数据包发送部分不能使用任何的Socket封装类,只能使用最底层的C语言形式的Socket API●本实验可组成小组,服务端和客户端可由不同人来完成三、主要仪器设备●联网的PC机、Wireshark软件●Visual C++、gcc等C++集成开发环境。
浙江大学-含源一端口网络等效参数和外特性的测量-实验报告
![浙江大学-含源一端口网络等效参数和外特性的测量-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7c299d8360cba1aa811dac4.png)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 电路原理实验(乙) 指导老师: 聂曼_ 成绩: 实验名称:含源一端口网络等效参数和外特性的测量 实验类型: 验证型 同组学生姓名:李东轩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 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 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 七、讨论、心得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记忆:能绘出戴维南等效电路、诺顿等效电路的电路结构 能描述伏安测量法测电压、电流的方法 理解:能简述戴维南等效、诺顿等效的等效方法能解释戴维南等效电路中开路电压、等效电阻的求取方法 能解释诺顿等效电路中短路电流、等效电阻的求取方法 应用:会运用戴维南等效方法简化复杂含源一端口网络 会运用诺顿等效方法简化复杂含源一端口网络能绘制简化前后含源一端口网络对负载的电压电流关系曲线 分析:比较简化前后电压电流关系曲线,分析简化前后电路是否等效评价:判断简化前后电压电流关系是否均保持一致,与非理想电源是否有关 创新:线性网络中加入非线性元件后,是否还能运用戴维南等效、诺顿等效二、 实验内容和原理实验任务1:运用戴维南等效电路简化AB 端口左侧含源网络,理论计算戴维南等效参数,画出你等效后的电路图运用诺顿等效电路简化AB 端口左侧含源网络,理论计算诺顿等效参数,画出你等效后的电路图实验任务2(提高部分):含源一端口网络中加入非线性元件“普通二极管”,重复实验任务1中的操作,判断能否用同样的方法对此电路进行戴维南等效或诺顿等效?为什么?交换二极管的正负极再试试?三、主要仪器设备MES-1电工实验台直流部分相关仪表:双路直流电压源、直流电流源、直流电压表、直流电流表MY61万用表实验板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实验任务1:经计算所得的戴维南等效电路其等效开路电压为10.59V等效电阻为330Ω经计算所得的诺顿等效电路其等效开路电路为32.1mA等效电阻为330Ω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原电路、戴维南等效电路、诺顿等效电路的伏安特性拟合公式对比:原电路:U0=-0.3324I+10.641 诺顿等效: U1=-0.3324I+10.581 诺顿等效: U2=-0.3321I+10.605 截距相对误差E1=abs(U0-U1)/U0=0.56% E1=abs(U0-U2)/U0=0.34%可见误差非常之小故可验证戴维南等效和诺顿等效。
浙江大学生化实验报告
![浙江大学生化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0f67d1d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2a.png)
浙江大学生化实验报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本实验旨在对浙江大学生化实验进行系统的记录与分析,通过实验结果展现实验的过程和成果,并对实验的意义和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该实验采用了一系列生化实验方法,旨在研究生物体内生化反应的机制和规律,为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通过对实验背景、方法和结果的详细描述,本报告旨在为读者提供全面的实验信息,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实验的过程和意义。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应该包括对整篇文章的章节安排和内容概要的介绍。
可以简要描述每个章节的主题和重点,以便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整篇文章的结构和内容安排。
例如:"文章结构部分将主要介绍本篇文章的整体结构和各个章节的主要内容,以便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全文的脉络。
引言部分将从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方面介绍本篇文章的主题和写作目的。
正文部分将包括实验背景、实验方法和实验结果三个部分,分别介绍了实验的背景知识、实验的具体操作步骤以及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
结论部分将对实验结果进行深入分析和总结,并展望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通过整体的文章结构,读者将更清晰地了解本篇文章的内容安排和逻辑脉络。
"1.3 目的:本次实验旨在探究特定生化反应的机理和影响因素,通过实验的进行,旨在深入了解该生化反应的特性和规律,从而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和实验基础。
同时,通过实验的设计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总结,使学生们对生化实验有一个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为未来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2.正文2.1 实验背景本次实验旨在探究生化领域相关的实验内容,通过对生物组织、酶活性、代谢途径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加深对生化学原理的理解和掌握。
生化实验既是理论知识的延伸,也是对知识的实践检验,对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背景包括对常见的生化实验技术和实验原理的介绍,例如酶活性检测方法、代谢途径的测定方法等。
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非点源污染-对比三种植物对氨氮吸收能力的实验
![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非点源污染-对比三种植物对氨氮吸收能力的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d7679774ddccda38376baf5c.png)
题目比较三种植物对氨氮吸收能力组长蒋昊铮组员吴文华柴巧会方小敏朱宇豪指导教师泮进明年级与专业大三生物系统工程所在学院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探究观音竹、袖珍椰子、铜钱草对水中氨氮的吸收能力。
2、了解植物在不同氨氮浓度的溶液中生长状况下的变化规律。
3、探究不同植物吸收氨氮的能力强弱。
二、实验材料1、植物:(1)观音竹:喜温暖湿润及通风良好的半阴环境,不耐积水,极耐阴。
株形小,生长缓慢,对水肥要求不十分严格。
要求疏松肥沃的酸性土壤,不耐瘠薄和盐碱,要求较高的土壤湿度和空气温度。
(2)袖珍椰子:为常绿小灌木,它茎干直立,不分枝,深绿色,上具不规则花纹。
叶一般着生于枝干顶,深绿色,有光泽。
喜温暖湿润和半阴的环境。
生长适宜的温度是20~30度。
(3)铜钱草:叶圆形或肾形,背面密被贴生丁字形毛,形状既像铜钱也像一片片小荷叶。
性喜温暖潮湿,栽培处以半日照或遮阴处为佳,或用水直接栽培,最适水温22~28度。
2、仪器:分光光度计。
3、试剂:氯化铵溶液,硝酸钾溶液,酒石酸钠溶液,纳氏试剂。
三、实验步骤1、按要求配置氨氮标准溶液,获取标准曲线。
2、在不同的干净的50mL容量瓶中分别加入4mL与10mL氨氮标准溶液,然后缓慢加入纯净水至刻度线,摇匀,配制成两种不同浓度的氨氮溶液(80μg/mL、200μg/mL)。
3、取八个矿泉水瓶,洗净,分成四组(对照组、观音竹、袖珍椰子、铜钱草)并做好标记。
每组的两个瓶子中分别加入300mL配制好的80μg/mL、200μg/mL的氨氮溶液。
4、除对照组外,其余每组的瓶子中放入洗净、等量的植物,用记号笔记下当前的液面位置。
5、每天对瓶子中的溶液进行检测。
(1)观察瓶子的液面位置,若其下降,则补充至标记位置。
(2)取8个50mL的容量瓶,洗净,分别加入0.5mL各矿泉水瓶中的溶液,并加纯净水至刻度,摇匀。
然后分别加入1.0mL酒石酸钾钠溶液和纳氏试剂,放置10分钟。
浙大光电耦合应用电路设计实验报告精讲
![浙大光电耦合应用电路设计实验报告精讲](https://img.taocdn.com/s3/m/7ac42a99f121dd36a22d8202.png)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II 指导老师:成绩:实验名称:光电耦合应用电路设计实验类型:电子技术设计性实验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七、讨论、心得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了解光电耦合器件和光电耦合隔离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2.学会常用(典型)光电耦合器件的使用。
3.掌握光电耦合器件常用电路的设计、分析和调试方法。
4.认识并区分名字概念:隔离放大、不共地。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1.实验内容(1)光电耦合器件原理(数据手册)。
(2)光电耦合器件的基本特性。
(3)光电耦合器件的开关电路。
(4)光电耦合器件的线性电路。
2.实验原理(1)隔离放大器(i)定义:输入、输出之间没有直接电气关联的放大器。
(ii)结构框图:(iii)电路符号:(iv)特点/优势:①减少噪声,共模抑制能力高。
②采用两套独立的供电系统,信号在传输过程中没有公共的接地端。
③有效保护后续电路不受前端高共模电压的损坏。
(v)应用:①电力电子电路中用于主回路与控制回路的隔离(如电机控制系统中)。
②测量环境中含有较多干扰和噪声的场合。
③生物医学中与人体测量有关的设备(如生物电信号,保证人体安全)。
(vi)耦合方式:①变压器耦合方式:利用变压器不能直接传输低频(包括缓变或直流)信号这一特性,实现对低频信号的隔离;又称电磁耦合。
②光电耦合方式:利用光电耦合器件或光纤传递信号。
(2)光电耦合(i)常见内部结构:(以PN结为基础)(ii)工作原理:①输入端输入信号,发光管发光(发光强度与输入电流大小有关)。
②发光管与光敏器件之间采用透明绝缘材料隔离。
③光敏器件依据光电效应产生输出电流(大小与受光强度有关)。
(iii)典型应用:V I为低时,发光二极管导通发光,光敏三极管受光导通,V O为低;V I为高时,发光二极管不导通,光敏三极管不导通,V O为高。
最新浙江大学·无线网络应用实验报告
![最新浙江大学·无线网络应用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a8f494cb9f3f90f77c61b2c.png)
本科实验总结课程名称:无线网络应用姓名:王泽颢学院(系):信电学院专业:信息工程学号:3150100825指导教师:张昱,史笑兴,李惠忠2015年11 月 7日实验总结的实验项目清单第一部分基本实验总结1、第五次课实验:无线网络安全性配置应用之虚拟服务器实验2、第六次课实验:无线网络中以PC机为DHCP服务器配置应用实验3、第七次课实验:Ad Hoc模式的无线网络组网及流媒体服务配置应用实验第二部分扩展实验总结1、第三次课实验:基于无线路由器的VPN共享上网实验2、第五次课实验:无线路由器的QSS快速安全设置实验3、第六次课实验:无线路由器的无线互联实验4、第六次课实验:基于无线AP的中继ZJUWLAN共享上网实验5、第七次课实验:基于虚拟WiFi的VPN共享上网实验第一部分基本实验总结第五次课实验:无线网络安全性配置应用之虚拟服务器实验一、实验目的和要求了解虚拟服务器的原理和应用熟悉TP-LINK无线路由器的虚拟服务器的设置方法二、实验内容和原理设置内网的Web Server 和FTP Server 为两个虚拟服务器,允许外网的客户机进去访问它们。
并且无线路由器采用WEP安全模式(包括数据加密和身份验证)。
将内网中需要为外网用户提供HTTP或FTP等服务的主机的相应服务端口映射到无线路由器的WAN口,从而实现从外网访问内网。
内网中被映射的为外网提供服务的主机就是虚拟服务器。
这部分中我们担任的是FTP server.三、主要仪器设备1.TL-WR847N无线路由器1台(包括电源变压器1个)2.直通线1根、PC机3台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1. 利用网线通过有线方式连接到无线路由器的LAN口,设置无线路由器的SSID和频段等无线参数。
2. 进入“无线设置”中的“无线安全设置”选择安全模式为WEP,然后选择认证类型为“自动”或“开放模式”,选择WEP密钥格式为“ASCII码”,设定为12345,密钥1的密钥类型选为64位。
浙江大学生物传感器实验报告
![浙江大学生物传感器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41d7832b307e87101f696b1.png)
实验报告生物传感器与测试技术课程名称生物传感器与测试技术姓名徐梦浙学号3120100203专业生物系统工程指导老师王建平/叶尊忠一热电偶传感器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热电偶测量温度的原理和调理电路,熟悉调理电路工作方式。
二、实验内容:本实验主要学习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 了解热电偶特性曲线;2.观察采集到的热信号的实时变化情况。
3. 熟悉热电偶类传感器调理电路。
三、实验仪器、设备和材料:所需仪器四、myDAQ、myboard、nextsense01热电偶实验模块、万用表注意事项五、在插拔实验模块时,尽量做到垂直插拔,避免因为插拔不当而引起的接插件插针弯曲,影响模块使用。
六、禁止弯折实验模块表面插针,防止焊锡脱落而影响使用。
七、更换模块或插槽前应关闭平台电源。
八、开始实验前,认真检查热电偶的连接,避免连接错误而导致的输出电压超量程,否则会损坏数据采集卡。
九、本实验仪采用的电偶为K型热电偶和J型热电偶。
十、实验原理:热电偶是一种半导体感温元件,它是利用半导体的电阻值随温度变化而显著变化的特性实现测温。
热电偶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热电偶是一种使用最多的温度传感器,它的原理是基于1821年发现的塞贝克效应,即两种不同的导体或半导体A或B组成一个回路,其两端相互连接,只要两节点处的温度不同,一端温度为T,另一端温度为T0,则回路中就有电流产生,见图50-1(a),即回路中存在电动势,该电动势被称为热电势。
图50-1(a)图50-1(b)两种不同导体或半导体的组合被称为热电偶。
当回路断开时,在断开处a,b之间便有一电动势E T,其极性和量值与回路中的热电势一致,见图50-1(b),并规定在冷端,当电流由A流向B时,称A为正极,B为负极。
实验表明,当E T较小时,热电势E T与温度差(T-T0)成正比十一、实验步骤:十二、关闭平台电源(myboard),插上热电偶实验模块。
开启平台电源,此时可以看到模块左上角电源指示灯亮。
浙江大学实验报告-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
![浙江大学实验报告-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https://img.taocdn.com/s3/m/6762d706192e45361066f56f.png)
本科实验报告课程名称:网络系统设计与工程姓名:学院:计算机学院与软件学院系:专业:学号:指导教师:邱劲松年月日浙江大学实验报告课程名称:网络系统设计与工程实验类型:设计性实验实验项目名称:路由器基本互联实验学生姓名:专业:学号:同组学生姓名:指导老师:邱劲松实验地点:网络实验室实验日期:年月日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熟悉路由设备以及了解路由器的常见端口种类,并掌握配置步骤;2.学习如何观察和调试路由器的基本方法;3.理解路由表的查找原理,掌握子网划分原则;4.理解静态路由的概念,掌握设置静态路由和默认路由的方法;5.学习如何观察实际路由信息的方法二、实验内容和原理本实验由2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路由器端口配置1.搭建实验环境,使用DTE-DCE交叉电缆连接2个路由器的S0端口,使用交叉线连接PC和路由器的Ethernet口(或FastEthernet口);2.配置路由器的Ethernet端口,并测试PC与路由器之间的联通性3.配置路由器Serial同步串行口,并测试路由器之间的联通性4.配置路由器Loopback端口,并测试PC到Loopback地址的联通性5.测试PC到路由器各接口的联通性6.测试PC到其他路由器各接口的联通性7.测试PC间跨路由器的联通性第二部分静态路由8.在第一部分实验的基础上添加1台路由器和1台PC机,新增路由器与原有的其中1台路由器的接口连接,新增的PC 机与新增的路由器另外1个接口连接 9.给新增路由器和PC 机配置IP 地址 10.设置静态路由,使原有的PC 之间能联通11.设置静态路由,使新增的PC 能与原有的PC 之间联通 三、 主要仪器设备PC 机、路由器、Console 连接线、直联网络线、交叉网络线、DTE-DCE V.35交叉电缆 其中,路由器型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第一部分 路由器端口配置1.如图连接设备,搭建实验环境,使用DTE-DCE 交叉电缆连接2个路由器的S0端口,使用交叉线连接PC 和路由器的Ethernet 口(或FastEthernet 口),每个PC 连接1台路由器的Ethernet 口 2.配置路由器的Ethernet 端口:a) 通过console 口以超级终端程序登陆路由器,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b) 按图对各路由器配置主机名分别为R1、R2 c) 配置各路由器的以太网端口的IP 地址 d) 查看以太网端口状态e) 将PC1的默认网关设置为R1的以太网端口IP 地址 f) 将PC2的默认网关设置为R2的以太网端口IP 地址g) 配置完成后查看端口状态,然后检查PC1能否Ping 通R1的以太网端口,PC2能否Ping 通R2的以太网端口3.配置路由器Serial 同步串行口: a) 观察哪个路由器是DCE 端b) 对连接在DCE 端的路由器设置波特率 c) 给同步串口配置IP 地址d) 配置完成后查看端口状态,然后检查各路由器能否Ping 通自己的S0端口,各路由器能否互相Ping 通对方的S0端口4.配置路由器Loopback 端口,给各路由器分别配置Loopback 的IP 地址,并测试联通性5.通过Ping 检查PC1和R1的各接口之间的联通性 6.通过Ping 检查PC2和R2的各接口之间的联通性7.通过Ping 检查PC1和PC2之间的联通性,对结果进行分析第二部分 静态路由1.搭建网络a) 如图搭建实验环境并配置路由器(在第1部分基础上新增) b) 给R3的E0口、E1口分别配置IP 地址 c) 给R2的E1口配置IP 地址d) 给PC3配置IP 地址,并设置默认网关为R3的E0口IP 地址 2.设置静态路由,使PC1和PC2能联通a) 在路由器R1上设置到达PC2所在子网的静态路由b) Router(config)#ip route <dest_ip> <mask> <next_hop>c)使用Ping测试PC1和PC2的联通性,如有问题,分析原因d)在路由器R2上设置到达PC1所在子网的静态路由e)再次使用Ping测试PC1和PC2的联通性3.设置静态路由,使PC2和PC3能联通a)在路由器R2上设置到达PC3所在子网的静态路由b)使用Ping测试PC2和PC3的联通性c)在路由器R3上设置到达PC2所在子网的静态路由d)再次使用Ping测试PC2和PC3的联通性4.设置静态路由,使PC1和PC3能联通a)在路由器R1上设置到达PC3所在子网的静态路由b)使用Ping测试PC1和PC3的联通性c)在路由器R3上设置到达PC1所在子网的静态路由d)再次使用Ping测试PC1和PC3的联通性5.全部完成后,检查配置是否成功:在PC1、PC2和PC3上PING网络上任意一个节点,检查是否成功。
无线测试系统综合实验(浙江学院)
![无线测试系统综合实验(浙江学院)](https://img.taocdn.com/s3/m/027227b665ce050876321309.png)
无线测试系统综合实验实验指导书廖立平2009年5月一、实验目的图1:无线传感器网络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见图1),当前在国际上备受关注的、涉及多学科高度交叉、知识高度集成的前沿热点研究领域。
这种传感器网络综合了传感器技术、嵌入式计算技术、分布式信息处理技术和通信技术,能够协作地实时监测、感知、采集网络分布区域内的各种环境或监测对象的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获得详尽、准确的信息,传送到需要这些信息的用户。
它由部署在检测区域内大量的传感器节点组成,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形成的一个多跳的自组织的网络系统。
其目的是协作地感知、采集和处理网络覆盖区域中感知的对象信息,并发送给观察者。
它分为如下三种网络形式:星形网络,网状网络节点有三种拓扑结构,如图2中所示。
星状网拓扑结构中所有节点都与基站和网关进行双向通信(图2中A 图)。
基站可以是一台PC、PDA、专用控制设备、嵌入式网络服务器,或其它与高数据率设备通信的网关,网络中各节点基本相同。
除了向各节点传输数据和命令外,基站还与互联网等更高层系统之间传输数据。
各节点将基站作为一个中间网络点,相互之间并不传输数据或命令。
网状拓扑结构所有节点都相同,而且直接互相通信,与基站进行数据传输和命令传输(图2中B 图),网状网的每个节点都有多条路径到达网关或其它节点,因此它的容错能力较强。
混合网力求兼具星状网的简洁和低功耗以及网状网的长传输距离和自愈性等优点(图2中C 图)。
在混合网中,路由节点和中继节点组成网状结构,图2:无线传感器网络结构无线传感网络技术是典型的具有交叉学科性质的军民两用战略高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GF军事、国家安全、环境科学、交通管理、灾害预测、医疗卫生、制造业、城市信息化建设等领域。
国际上比较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无线传感网络实用和研发项目有遥控战场传感器系统(Remote Battlefield Sensor System,简称REMBASS --伦巴斯)、网络中心战(NCW)及灵巧传感器网络(SSW))、智能尘(smart dust)、Intel?Mote、Smart-Its项目、SensIT、SeaWeb、行为习性监控(Habitat Monitoring)项目、英国国家网格等。
第2章 实验3
![第2章 实验3](https://img.taocdn.com/s3/m/08ec310b02020740be1e9bdd.png)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实验报告实验项目名称实验2 用C语言编写简单程序实验成绩指导老师(签名) 日期2.3指定次数的循环一. 实验目的和要求1.熟练掌握for语句的使用2.熟练掌握指定次数的循环程序设计3.掌握运行到光标的调试方法二. 实验内容、原理及实验结果与分析说明:实验指导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指定题目。
1.调试示例,参考实验手册。
2.编程题1求m+(m+1)+(m+2)+ (100)(20032)输入一个正整数repeat (0<repeat<10),做repeat次下列运算:输入一个正整数m(0<=m<=100),计算表达式 m + (m+1) + (m+2) + ...... + 100的值。
输入输出示例:括号内为说明输入3 (repeat=3)0 (计算0+1+2+ (100)10 (计算10+11+12+ (100)50 (计算50+51+52+ (100)输出sum = 5050sum = 5005sum = 3825【源程序】【实验结果与分析】输入2个正整数m和n (m≤n),求ni m i=∑【源程序】【实验结果与分析】3.编程2 求1/m+1/(m+1)+1/(m+2)+......+1/n。
(20033)输入一个正整数repeat (0<repeat<10),做repeat次下列运算:输入2个正整数 m 和 n(m<=n),计算表达式 1/m + 1/(m+1) + 1/(m+2) + ...... + 1/n的值,输出时保留3位小数。
输入输出示例:括号内为说明输入3 (repeat=3)5 15 (计算1/5+1/6+1/7+...+1/15)10 20 (计算1/10+1/11+1/12+...+1/20)1 3 (计算1+1/2+1/3)输出sum = 1.235sum = 0.769sum = 1.833【源程序】【实验结果与分析】【源程序】【实验结果与分析】4.编程题3 求1 + 1/3 + 1/5 + ......的前n项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