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疾定义、分类和治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热或稽留热,一次发热可长达20~36小时或 更长, 贫血及脾大出现早而明显 常无明显间歇期,初发5~10天后,免疫力低 下患者易演变为 凶险型疟疾
脑型 超高热型 凶险型疟疾 胃肠型 肺水肿型
凶险型疟疾
脑型:
最严重,主要发生于恶性疟疾 症状类似脑炎及脑膜炎,表现为高热,头痛、
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如未及时救治,则病情 继续发展,导致脑水肿,呼吸、循环、肾功能 衰竭,迅速死亡,病死率高达50%。
疟原虫生活史包括两个阶段,有两个宿主:
人体内 无性增殖(中间宿主)
按蚊体内 有性增殖(终末宿主)
疟原虫在人体内的发育阶段
肝细胞内的发育: 子孢子随按蚊的唾液 人体经血约30min 肝细胞内转变成
裂殖体(裂体生殖)
恶性疟原虫5~6天, 间日疟8天 卵形疟9天,三日疟11~12天
成熟裂殖体 放出1.2~4万个裂殖子
一部分被巨噬细胞吞噬 一部分侵入红细胞,进行裂体增殖,引起临床发作
疟原虫在人体内的发育阶段
间日疟原虫子孢子进入肝细胞后,在发育繁殖速度 上可能是多型性的 :
速发型子孢子(12-20d) 迟发型子孢子 -- 休眠子( >6M )
疟原虫在人体内的发育阶段
红细胞内的发育: 裂殖子 红细胞内 小滋养体、大滋养休、裂殖体、裂殖子 被吞噬细胞消灭(大部分) 红细胞破裂 释出 裂殖子 侵犯其他红细胞(小部分) 继续无性增殖。 经过3-4代裂体增殖,部分裂殖子 发育 雌雄配子体按蚊蛰人 随血液 蚊胃
大汗期:
大汗淋漓,体温骤降 自觉症状明显缓解,但十分倦乏 此期约1~2小时
间歇期:
两次典型发作之间 症状缓解,可有乏力 初发时,可不规律,几天后呈典型间歇发作
规律性:
整个典型发作全程约6~10小时
典型者常48小时发作一次,尤其复发时明显
未经治疗者,在发作5-7次后,因产生一定免 疫力,发作可自行停止,但红细胞内仍有疟原 虫。但免疫力短暂,2-3月后可再次发作
典型发作: 间日疟 三日疟 卵形疟 恶性疟
慢性疟疾:
再燃与 复发:由迟发型子孢子所引起
特殊类型疟疾:
间日疟
多数起病急骤,尤其是复发患者。初发时 可有低热、乏力、头痛、食欲减退等前驱 症状。初起发热大多不规则,数天后转为 周期性和间歇性发作。
典型发作可分为四期:
1 2 34
寒战期:
突起畏寒、剧烈寒战、面苍白唇指发绀,鸡皮 样皮肤,脉细速,血压升高。
疟 疾(malaria)
疟原虫经按蚊媒介传播的常见寄生虫病。
疟原虫 肝血细胞内寄生、繁殖 红细胞内繁殖 红细胞周期性成批破裂 发病。
临床特点:间歇性发作的寒战、高热、继以大汗 而缓解,伴有脾脏肿大。
病原学(Etiology)
寄生于人体疟原虫有四种:间日疟原虫(P.vivax) 、恶性
疟原虫(P.falciparum) 、三日疟原虫 (P.malariae) 、及卵形疟原虫(P.ovale) 。
疟疾定义、分 类和治疗
船到郴州止 马到郴州死 打摆子
重要事实
•疟疾是一种由寄生虫引起的威胁生命的疾病,通 过受感染的蚊虫叮咬传播给人类。 •2008年,疟疾导致近百万人死亡,其中大多数是 非洲儿童。 •疟疾可以预防和治愈。 •疟疾可以使高发病率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下降 1.3%。 •来自无疟疾地区的无免疫力旅客在感染后病情特 别严重。
初感畏寒,体温Fra Baidu bibliotek常<38℃;到寒战期末,可 以升达39~40℃
初发患者,此期持续约10~15分钟,反复发作 后,则此期可渐增长达30~45分钟。
高热期:
寒战开始后 体温迅速升至39.5~41℃ 颜面潮红,脉搏洪速,头痛如裂,全身肌肉、
关节疼痛,口干烦渴,烦躁甚至谵妄 严重者,可发生抽搐及昏迷 一般持续2~6小时。
2005 Malaria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发病机制
红细胞破裂释放出裂殖子同时,伴随诱生多种细 胞因子及代谢产物入血引起寒战、高热继之大汗 的典型症状。由于红细胞的破坏,伴有贫血
恶性疟疾侵袭各年龄的红细胞。 三日疟疾侵袭老年的红细胞 间日疟疾侵袭网织红细胞
红细胞内的发育周期
间日疟与卵圆疟48小时 三日疟72小时 恶性疟36-48小时
疟原虫在蚊体内的发育阶段
蚊体内发育阶段: 配子 雌雄配子结合 合子 动合子 胃壁外层 囊合子 成熟后 孢子囊(内含许多子孢子) 逸出,穿 过体腔 唾液腺,当蚊叮咬人时侵入 人体
流行病学
传染源:疟疾患者和带疟原虫者
显 大汗期退热较速,故易引起虚脱 脾肿及贫血轻,而蛋白尿则较常见
病程长且复发率高,病程一般不超过三年。某 些地区,儿童反复感染三日疟,可能发生肾病综 合征,称为疟疾肾病。
卵形疟
前驱症状不明显 常无恶寒、战栗,热度低,易自愈 无明显贫血及脾大 一般发作不到6次,就不再复发
恶性疟
前驱症状常见 发作时常有畏寒,头痛、恶心、呕吐 热型多不规则,常先出现间歇性低热,继以弛
影响因素:
二组或二组以上不同发育周期的虫株或高疟区 病人可能有不同种类的疟原虫的混合感染,可 每日发作,或呈不规则的发作
疟疾后期免疫力增加,或治疗不充分等,均能 影响发作的规律性
三日疟
多无前驱症状 发作周期多数是72小时(即3天一次)持续不变。 发作时,寒战期、高热期和大汗期症状划分明
发病机制
疟原虫进入人体后引起强烈的吞噬反应,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显著增生,导致肝脾肿 大
症状的严重程度主要取决于血中疟原虫的 数量。
恶性疟发病机制
疟疾可产生细胞毒物质
线粒体呼吸作
用磷酸化作用障碍 代谢内分泌紊乱
激肽等释放 血管收缩内膜通透性增加
组织细胞缺氧功能减退
临床表现
平均潜伏期:间日疟、卵形疟13-15天,三日疟 24-30天,恶性疟7-12天
传播途径:按蚊叮咬皮肤,少数为输血以及母婴 传播 平原区间日疟:中华按蚊 南方、山区:微小按蚊 丘陵地区:雷氏按蚊 海南山林地区:大劣按蚊
流行病学
人群易感性:
感染后有一定免疫力,但不持久 各型疟原虫之间无交叉免疫 反复多次感染后,症状较轻或无症状
流行病学
流行特征:
热带>亚热带>温带 间日疟流行区最广,恶性疟最严重 夏秋季发病较多,热带、亚热带四季都可发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