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汐能资源开发利用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潮汐能原理及其开发利用

潮汐能原理及其开发利用

潮汐能原理及其开发利用潮汐能是一种可再生的能源,来源于地球上潮汐引起的水位变化。

它是一种相对稳定、源源不断的能源,对环境友好且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本文将详细介绍潮汐能的原理、开发利用以及当前的发展状况。

潮汐能的原理是基于月亮和太阳对地球潮汐的引力影响所产生的水位变化。

这种引力作用会使得海洋中水位上升和下降,形成潮汐现象。

利用潮汐能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利用潮汐能发电,另一种是利用潮汐能供热和供冷。

潮汐能发电是指利用潮汐引力的变化来驱动涡轮发电机转动,将潮汐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这种方法需要选择合适的地理位置,在潮汐差异明显的海域建设潮汐发电厂。

潮汐能发电的优势在于潮汐能的稳定性,可以实现24小时不间断的电力供应。

同时,该方法无需使用燃烧燃料,因此不会产生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对环境友好。

潮汐能供热和供冷是利用潮汐引力影响下的水体温度变化来进行供暖和供冷的过程。

在潮汐能利用的过程中,潮汐引力会带动海洋水体在深浅交替的过程中进行循环,从而形成冷热水循环。

可以通过这种循环将海水中的冷热能传递到供热和供冷系统中,实现能源的利用。

这种方法与传统的供热和供冷方式相比,不仅能节约能源,还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目前,潮汐能的开发利用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增加。

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开始建设潮汐发电厂,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例如,英国的布里斯托尔海峡和法国的圣玛洛湾就是潮汐能开发的热点地区。

同时,一些北欧国家如挪威、瑞典也在积极开发潮汐能资源。

这些地区的优势在于拥有丰富的潮汐资源,可以充分发挥潮汐能的潜力。

然而,潮汐能的开发利用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潮汐能的开发受限于地理条件和海洋环境。

并非所有地区都适合建设潮汐发电厂或进行供热和供冷。

其次,潮汐发电的设备和建设成本相对较高。

与传统的火力发电厂或核电站相比,潮汐发电设备的制造和维护成本大大增加。

因此,在潮汐能的开发利用过程中,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此外,潮汐能开发利用还需要解决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潮汐能发电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潮汐能发电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潮汐能发电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潮汐能作为可再生能源中的一种,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优势,一直备受关注。

通过利用海洋潮汐涨落产生的动能,可以实现对电力的高效产出。

本报告对潮汐能发电技术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建议,以期推动潮汐能发电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一、潮汐能发电技术的现状分析1.概述潮汐能发电技术是指利用潮汐能源,通过海水潮汐的周期性变化,将潮汐动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常见的潮汐能发电技术包括水轮发电、潮汐槽发电、压力差发电和潮汐涡轮发电等。

目前,世界各国对潮汐能发电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都在不断深入。

2.发展现状在英国、法国、加拿大、挪威等国家,潮汐能发电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其中,英国的斯旺西湾潮汐能发电项目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潮汐能发电项目之一,有效利用了潮汐涨落的动能,为当地提供清洁能源。

另外,法国的布列塔尼地区也是潮汐能发电技术的重要实践区域,多家公司在该地区展开了潮汐能发电项目。

3.发展趋势随着清洁能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潮汐能发电技术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未来,潮汐能发电技术将逐步实现规模化生产,并在海洋工程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成熟,潮汐能发电技术的成本将逐渐下降,从而更好地满足能源需求。

二、存在的问题1.技术成熟度不高当前,潮汐能发电技术的技术成熟度相对较低,存在一定的技术难点和挑战。

例如,对潮汐资源的准确评估、材料的耐候性、装备的长期稳定性等问题尚待解决。

2.成本较高潮汐能发电技术的建设和运维成本相对较高,给实际应用带来一定压力。

尤其是在初期投资高、回收周期长的情况下,很多国家和地区在采用潮汐能发电技术时面临经济上的挑战。

3.环境影响难以评估潮汐能发电技术的应用会产生一定程度的环境影响,包括改变海洋生物栖息地、影响海底地形等。

如何准确评估潮汐能发电技术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有效降低环境风险,也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三、对策建议1.加强技术研究与创新针对潮汐能发电技术存在的技术难点,应加强技术研究与创新,提高技术成熟度。

人工智能技术在潮汐能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应用研究

人工智能技术在潮汐能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应用研究

人工智能技术在潮汐能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应用研究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作为一种新兴的可再生能源,潮汐能资源也逐渐被人们研究和开发利用。

本文将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在潮汐能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应用研究。

潮汐能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具有稳定性和可预测性等特点。

然而,潮汐能资源的开发利用却面临诸多挑战,如潮汐能量的波动性、区域性以及设备维护等问题。

因此,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来解决这些问题,成为了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

首先,在潮汐能资源的开发利用中,人工智能技术可用于优化资源配置。

通过对潮汐能资源分布进行智能识别和分析,可以更加准确地确定合适的开发区域和设备布局。

同时,利用人工智能算法进行预测和优化,可以提高潮汐能资源的开发效率和利用率。

其次,人工智能技术还可以应用于智能控制和监测系统的设计。

潮汐能发电设备的运行状态需要实时监测和控制,而传统的监测系统存在着信息延迟和精度不高等问题。

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对设备运行状态的智能监测和实时控制,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此外,人工智能技术还可以用于潮汐能资源的数据分析和建模。

通过对潮汐能资源数据进行智能化处理和分析,可以挖掘其中的潜在规律和趋势,为潮汐能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建立潮汐能资源的数学模型,可以更加准确地预测潮汐能的变化和趋势,为潮汐能资源的开发决策提供支持。

除此之外,人工智能技术还可以应用于潮汐能发电设备的智能维护和故障诊断。

潮汐能设备的维护和故障处理是保障设备长期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设备运行数据的分析和诊断,可以实现设备故障的智能识别和预警,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总的来说,人工智能技术在潮汐能资源开发利用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重要的意义。

通过在潮汐能资源领域的深入研究和应用,可以不断优化潮汐能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推动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潮汐能发电的商业模式创新与海洋资源利用能源行业的新篇章与经济前景

潮汐能发电的商业模式创新与海洋资源利用能源行业的新篇章与经济前景

潮汐能发电的商业模式创新与海洋资源利用能源行业的新篇章与经济前景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潮汐能发电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形式备受关注。

潮汐能发电是利用潮汐的水位变化来产生电能,具有稳定可预测、环境友好等优势。

本文将探讨潮汐能发电的商业模式创新以及海洋资源的利用,展望其在能源行业中的新篇章与经济前景。

一、潮汐能发电的商业模式创新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成本的下降,潮汐能发电正逐渐成为可行的商业模式。

传统的商业模式主要采用了潮汐发电站的方式,通过建设大规模的水坝、涵洞等设施来转换潮汐动能为电能。

然而,这种模式存在着建设成本高、对环境影响大等问题。

因此,新的商业模式正在不断涌现。

1. 分散式潮汐发电模式:相比于大规模的水坝,分散式潮汐发电模式通过将小型潮汐发电装置分布在海岸线上,实现多点发电,降低了建设和运维成本。

这种模式适用于海岸线较长、潮汐资源分布广泛的地区。

2. 海水压力发电模式:利用潮汐能产生的水压差来驱动涡轮机发电。

这种模式不需要建设大规模的水坝,对海洋环境的影响较小。

同时,由于每天都有两次潮汐变化,发电效率相对较高。

3. 海上浮体潮汐发电模式:将潮力发电机组设置在海上浮体上,通过受到潮汐力的作用而运动,从而产生电能。

这种模式在安装和运维上相对较为方便,同时减少了对海底的影响。

二、海洋资源利用能源行业的新篇章海洋资源作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潮汐能发电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随着潮汐能发电的商业模式创新,海洋资源的利用将进入新的篇章。

1. 潮汐能与风能的联合利用:潮汐能与风能的联合利用可以解决风力发电的不稳定性问题。

在风资源较低或无风时,潮汐能发电可以提供稳定的能源补充,形成互补的能源系统。

2. 海洋热能的综合利用:海洋热能是指由太阳能引起的海洋中的温差。

利用潮汐能发电的同时,可以通过海洋热能发电装置将海水的温差转换为电能,实现多能源的综合利用。

3. 海洋动力能的开发利用:除了潮汐能外,海洋还蕴藏着丰富的水流、波浪和海流动能。

潮汐能发展现状

潮汐能发展现状

潮汐能发展现状一、潮汐能的定义和特点潮汐能是指利用潮汐涌动的水流所产生的动能来发电的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

潮汐能具有稳定性高、可预测性强、环境友好等特点,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新型能源。

二、全球潮汐能发展现状1. 欧洲欧洲是全球最早开发利用潮汐能的地区之一,目前英国、法国、挪威等国家已经建设了多个大型潮汐电站。

其中,英国位居世界最大的潮汐电站——塞文海角(Severn Barrage),年发电量可达17.5亿度。

2. 亚洲亚洲也在积极推进潮汐能的开发利用。

日本是亚洲最早开始研究和应用潮汐能的国家之一,目前已建成多个小型试验性项目。

韩国也在不断探索利用东海和黄海两侧海域进行大规模开发。

3. 美洲美洲地区对于潮汐能的开发还比较缓慢,但加拿大和美国已经开始进行试验性项目。

加拿大的贝尔岛(Belledune)潮汐电站是全球首个商业化潮汐电站,年发电量达到1.5亿度。

三、中国潮汐能发展现状1. 潮汐能资源丰富中国拥有广阔的海洋领域,其中包括大量的潮汐能资源。

根据国家海洋局发布的数据,中国沿海地区平均每天可获得4.2亿千瓦时的潮汐能。

2. 试验性项目逐渐增多目前,中国已经开始进行多个试验性项目,如浙江舟山潮能示范工程、福建晋江市金井湾潮汐能发电项目等。

这些项目都是为了验证技术可行性和经济效益而建设的。

3.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为了推动潮汐能产业的发展,中国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

比如,《关于鼓励和规范海洋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要加强对潮汐能等新兴产业的支持和引导。

四、未来展望随着技术不断成熟和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潮汐能产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未来,潮汐能将成为中国清洁能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有望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

海洋能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海洋能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海洋能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海洋是地球上最丰富的资源之一,海洋能源是一种广阔的能源来源,可以为人类带来巨大的利益。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海洋能源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海洋能利用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与应用。

一、海洋潮汐能利用技术海洋潮汐能是一种可再生的能源,可以通过利用潮汐来生成电力。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在已经有许多海洋潮汐能利用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具体来说,海洋潮汐能利用技术包括潮汐能发电、潮汐双能发电、直接涡轮式发电和压力差发电等。

潮汐能发电是利用潮汐引起的涨潮和落潮过程中水位差来驱动涡轮发电机,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从而实现发电。

潮汐双能发电则是在建造潮汐电站的过程中,利用潮汐能发电的同时,还可以将它与其他能源捆绑一起进行利用。

直接涡轮式发电则是直接将流动的海水通过涡轮来实现发电,而压力差发电则是利用海水的压力差来实现发电。

二、海洋波浪能利用技术除了潮汐能外,海洋波浪能也是另一种广泛应用的海洋能源来源。

海洋波浪能利用技术包括浮浪式发电机、波浪能抽气发电机和波浪能压电发电机等。

浮浪式发电机是一种利用波浪的浮力来产生电能的技术,它通过将一些特殊的装置浮在海面上,利用装置的上下运动来驱动涡轮,从而产生电能。

波浪能抽气发电机则是通过利用波浪运动的抽吸作用来驱动发电机,从而实现发电。

波浪能压电发电机则是将一些特殊的材料放置在波浪震动的地方,利用材料的压电效应来产生电能。

三、海洋热能利用技术海洋热能是指海洋中蕴藏的热能资源,它具有丰富的资源量,可以为人类提供大量的能源。

海洋热能利用技术包括海洋热能的发电和海洋热能的直接利用两种方式。

海洋热能发电是一种利用温差发电的技术,它通过将一些特殊的液体放置在温度不同的两个区域之间,利用液体的膨胀和收缩来驱动涡轮,从而实现发电。

海洋热能的直接利用则是利用海洋中的热能来进行空调或者供暖等。

四、海洋风能利用技术海洋风能是指利用海洋中的风来产生能源的一种技术。

海上可再生能源 国外研究发展趋势

海上可再生能源 国外研究发展趋势

海上可再生能源国外研究发展趋势海上可再生能源是指利用海洋资源进行能源开发和利用的能源形式,主要包括海风能、海浪能、潮汐能和海洋温差能等。

近年来,海上可再生能源在国外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发展。

本文将从海风能、海浪能、潮汐能和海洋温差能等方面介绍海上可再生能源的国外研究发展趋势。

一、海风能海风能是利用海洋上的风力进行能源转换的一种方式。

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如丹麦、德国、英国等,已经在海上建设了大规模的海上风电场,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这些国家利用先进的风力发电技术,将风能转化为电能,为国家的电力供应做出了重要贡献。

同时,他们还致力于研发更高效的风力发电设备和系统,以提高海上风力发电的利用效率。

二、海浪能海浪能是指利用海洋上的波浪运动进行能源转换的一种方式。

近年来,国外一些国家对海浪能的研究和开发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他们主要通过浮标、波浪能发电机等设备,将海浪能转化为电能。

目前,国外一些地区已经建立了一些小型的海浪能发电站,用以验证海浪能发电技术的可行性和效果。

未来,海浪能有望成为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在国外的研究和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三、潮汐能潮汐能是指利用海洋上的潮汐运动进行能源转换的一种方式。

国外一些地区如法国、加拿大等,已经开始在海上建设潮汐能发电设施。

通过利用潮汐能发电机等设备,将潮汐能转化为电能,并注入电网供电。

潮汐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稳定、可预测的特点,因此在国外的研究和发展中备受关注。

然而,潮汐能发电技术的商业化仍然面临一些挑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

四、海洋温差能海洋温差能是指利用海洋表面和深海之间的温差进行能源转换的一种方式。

国外一些国家如日本、韩国等,已经开始研究和开发海洋温差能。

他们主要通过海洋热能转换器等设备,将海洋温差能转化为电能,用于供电和其他用途。

海洋温差能具有巨大的潜力,可以提供稳定的、持续的能源供应。

但是,海洋温差能的开发仍然面临技术难题和经济成本等挑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

潮汐能利用与海洋能资源开发

潮汐能利用与海洋能资源开发

潮汐能利用与海洋能资源开发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寻找可再生能源成为当今世界的重要任务之一。

潮汐能作为一种独特的海洋能资源,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关注和利用。

本文将探讨潮汐能的利用及海洋能资源开发的前景。

一、潮汐能的利用潮汐能是指利用海洋潮汐涨落来产生能源的一种方式。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潮汐能的利用方式也不断发展。

目前,常见的潮汐能利用设施主要包括潮汐能发电站和潮汐能搏海道。

潮汐能发电站是利用潮汐力将水流转化为机械能,通过发电机转化为电能的设备。

这种设施通常分为潮汐抽水式发电站和潮汐潮汐涡轮机发电站两种。

潮汐抽水式发电站利用高潮时抽水到蓄能池中,低潮时再通过涡轮发电机发电。

而潮汐涡轮机发电站则直接利用水流转动涡轮发电机来发电。

潮汐能搏海道是利用潮汐水流的动力推动水轮机发电的一种设施。

这种设施主要通过搏动装置将海水引入搏海道,利用潮汐涨落的能量旋转涡轮发电。

二、海洋能资源开发的前景除了潮汐能外,海洋能资源还包括海浪能、海流能和海水温差能等。

这些能源以其巨大的储量和稳定的能源供应形式,成为未来可再生能源的重要选择。

海浪能是利用海浪弓形运动产生的能量来发电。

相比其他能源,海浪能具有连续性和可预测性,且储量巨大。

海浪能发电的设施通常包括浮动式浮标和浪涌式发电机。

海流能是利用海洋中的洋流产生的动能来发电。

洋流具有延续性和较大的稳定能量供应,并且分布广泛。

利用洋流发电的方式一般有水下涡轮和海底电缆两种。

海水温差能是利用海洋中温度差异产生能量来发电。

海水温差能的发电方式已经有了成熟的技术,包括温差引起的外膜膨胀、气化驱动和热膨胀发电等。

海洋能资源的开发不仅能实现清洁能源的利用,还能促进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

海洋能源开发能够为能源消费国提供可持续能源,并创造就业机会。

此外,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海洋能资源开发还可以保护和维护海洋生态环境。

然而,海洋能资源开发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技术难题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创新的潮汐能利用方案

创新的潮汐能利用方案

创新的潮汐能利用方案引言:能源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基石,然而传统能源资源的有限性和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因此,寻找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方案成为了当今社会的热点话题之一。

潮汐能作为一种可再生且广泛存在的能源资源,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将探讨一种创新的潮汐能利用方案,旨在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潮汐能的概述:潮汐能是指利用海洋潮汐运动所蕴含的能量进行发电或其他形式的能源利用。

潮汐能具有稳定、可预测、可再生等特点,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可再生能源。

然而,传统的潮汐能利用方案存在一些问题,如设备成本高、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

因此,我们需要寻找一种创新的潮汐能利用方案,以克服这些问题。

创新的潮汐能利用方案:1. 海底潮汐能收集器:传统的潮汐能利用方案通常是建设大型的潮汐发电站,但这种方案存在着高昂的建设成本和对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

创新的潮汐能利用方案则是使用海底潮汐能收集器。

这种收集器可以直接放置在海底,利用潮汐运动带来的水流来驱动涡轮机发电。

与传统方案相比,海底潮汐能收集器不需要建设大型水坝,减少了对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并且具有较低的建设成本。

2. 潮汐能与太阳能的结合:创新的潮汐能利用方案还可以结合太阳能进行利用。

由于太阳能发电受到天气和时间的限制,而潮汐能则具有稳定可预测的特点。

因此,将潮汐能和太阳能结合起来,可以实现全天候、稳定的能源供应。

例如,可以在潮汐能发电站的周围安装太阳能电池板,利用太阳能补充潮汐能发电站在夜间或阴天的能源供应。

3. 潮汐能利用的多元化:创新的潮汐能利用方案还可以通过多元化的利用方式来提高潮汐能的利用效率。

除了传统的潮汐发电,还可以将潮汐能用于海水淡化、海洋养殖等领域。

例如,可以利用潮汐能推动海水淡化设备,将海水转化为淡水,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同时,利用潮汐能进行海洋养殖,可以提供可持续的海产品供应,促进海洋生态的平衡发展。

结论:创新的潮汐能利用方案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海水资源开发利用实践——潮流能发电

海水资源开发利用实践——潮流能发电

海水资源开发利用实践——潮流能发电由于引潮力的作用,海水不断地涨潮、落潮。

涨潮时,大量海水汹涌而来,具有很大的动能;同时,水位逐渐升高, 动能转化为势能。

落潮时,海水奔腾而归,水位陆续下降,势能又转化为动能。

海水在涨潮和落潮时所具有的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潮汐能。

潮汐能是一种蕴藏量极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不需开采和运输、洁净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

目前潮汐能最成熟的利用形式是潮汐发电。

2022年4月29日上午, 位于浙江省舟山市岱山县秀山岛海域的LHD海洋潮流能发电平台,目前世界最大单机容量潮流能发电机组“奋进号”正在潮流的带动下平稳运转,源源不断地输送出绿色电能。

截至2022年7月底,该电站已连续运行超过62个月,累计发电总量超过293万千瓦时。

一、潮流能资源的基本介绍潮流能是指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使海水产生周期性的往复水平运动而形成的动能,发电原理是将水流中的动能通过装置转化为机械能,进而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适宜开发潮流能的区域通常是指流速峰值大于2m∕s的位置,发电装置通常在潮流流速为0. 8m∕s时启动。

开阔海域的潮流速度通常仅为0. lm∕s,但潮波与邻近陆块之间的岬角、岛屿和狭窄海峡等海岸地形的相互作用可使得流速超过2m/s。

因此,合适的地点位于沿海水域且高度局部化。

根据亚特兰蒂斯能源公司的报告,潮流能在全球范围内储量超过120GW。

二、潮流能发电技术(一)潮流能发电装置潮流能发电装置在开发过程中,逐渐研发出多种不同的结构形式,其中根据来流的流向与水轮机装置转动轴的位置关系,可分为水平轴式水轮机和垂直轴式水轮机,还有通过支撑臂摆动来获能的振荡水翼技术等;现有的多数潮流能装置采用直接固定于海底的方法,这样更有利于获能的稳定,但如果需要在离岸较远、水位较深的地方安装装置,则需采用漂浮式结构以便于安装和节约成本。

利用天然潮流所带来的动能推动装置发电的技术可以避免如潮汐发电站或水电站需要修建堤坝与配套设施,能减少相应的投资,且水轮机装置对生态环境影响小。

潮汐能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前景与挑战

潮汐能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前景与挑战

潮汐能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前景与挑战潮汐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正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它的独特性以及潜在的巨大能量储备,使得人们对其开发和利用前景充满了期待。

但与此同时,潮汐能资源的开发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本文将从潮汐能的现状、发展前景和挑战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首先,现状。

当前,世界上已经有一些国家和地区开始了潮汐能资源的开发。

比如,英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潮汐能发电厂——苏格兰的莫伊恩斯潮汐能发电站。

还有法国、韩国等国家也有一些规模较小的潮汐能发电项目。

这些项目的实施不仅为当地地区提供了清洁能源,还为其他国家的潮汐能开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技术支持。

接下来,是潮汐能的发展前景。

潮汐能被认为是一种非常可靠的能源,因为它的发电效率相对稳定,不受天气和季节等因素的影响。

而且,潮汐能的潜在储量巨大,据估计,全球地球表面绝大部分的海岸线都有潮汐能资源的存在。

如果能够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潮汐能有望成为世界上一种主要的可再生能源,满足能源需求并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然而,潮汐能资源开发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技术挑战。

潮汐能发电的技术相对较为复杂,目前还处于研发和试验阶段。

例如,潮汐涡轮发电机、水下电缆等设备的研发和制造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资源。

其次,环境保护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潮汐发电设施的建设和运营会对海洋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港湾的改变、鱼类迁徙等。

因此,在开发潮汐能资源的同时,必须要重视生态保护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海洋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解决潮汐能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挑战,需要政府、科研机构和企业共同努力。

首先,政府应加大对潮汐能研究的支持力度,增加相关项目的投入和财政补贴。

此外,政府还应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为潮汐能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其次,科研机构应加强潮汐能技术研发,并开展实际的应用研究,提高潮汐能发电的效率和可靠性。

最后,企业应积极参与潮汐能项目的实施,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并与政府、科研机构合作,推动潮汐能的规模化发展。

海洋新能源资源的研究与开发

海洋新能源资源的研究与开发

海洋新能源资源的研究与开发海洋新能源资源是指通过海洋环境中的风能、潮汐能、波能、温差能等方式获取能源的资源。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不断增长和对传统能源资源的日益紧张,海洋新能源资源成为了人类迫切需要探索和开发的重要领域。

本文将从风能、潮汐能、波能和温差能四个方面介绍海洋新能源资源的研究与开发情况。

首先,风能是海洋新能源资源中最为常见和成熟的一种。

通过在海洋上建设风力发电设备,利用海上风力发电机组转动产生电能的方式,可以有效地获取清洁能源。

全球各大洲的海上风电场如北海、地中海、太平洋等地已经建设,并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

在中国,海上风电也得到了积极推动和发展,特别是在东海、南海等区域拥有广阔的风能资源,为海洋新能源资源的开发提供了重要支持。

其次,潮汐能是指利用海洋潮汐运动产生的动能转换为电能的能源形式。

潮汐能具有周期性强且可预测的特点,能够稳定地提供清洁能源。

目前,世界各国已经开展了不少潮汐能的开发项目,如英国的斯凯岛、加纳峡湾等地。

虽然潮汐能开发技术还在不断完善中,但其潜力巨大,对于减缓气候变化和解决能源危机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波能是指利用海浪波动产生的机械能转换为电能的一种新能源形式。

海洋波浪丰富多样,波能具有丰富、可再生和稳定的优势。

世界各国对波能的研究和开发不断取得新突破,如葡萄牙、澳大利亚等海域建设了波能发电站。

波能技术虽然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海上设备的稳定性、材料的耐久性等问题,但随着技术不断进步,波能必将为人类提供可靠的清洁能源。

最后,温差能是指利用海水温差产生的能量转换为电能的新能源形式。

海洋深层冷水与浅层温水之间的温差可以用来发电或供暖。

温差能具有很高的效率和可再生性,但目前技术还在初级阶段,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

一些国家已经开始在海域建设温差能装置,如日本的鲑鱼潭温差能实验项目。

综上所述,海洋新能源资源的研究与开发既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又蕴含着巨大的经济潜力。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支持,海洋新能源资源必将成为人类持续发展的重要能源之一。

潮汐能发电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潮汐能发电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潮汐能发电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潮汐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稳定性高、可预测性强等优势,在能源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本文将探讨潮汐能发电技术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潮汐能发电技术的现状1.1 原理与分类潮汐能发电是利用海洋潮汐运动所带来的潮汐能来进行发电的技术。

根据发电方式的不同,潮汐能发电可以分为潮流发电和潮池发电两种。

潮流发电利用潮汐能驱动涡轮机旋转发电,而潮池发电则是通过潮汐水位的升降驱动水流进出潮池产生电力。

1.2 现有技术与案例分析目前,潮汐能发电技术已经在世界各地得到了一定的应用和发展。

在潮流发电方面,常见的技术包括潮汐涡轮机、潮流涡轮机和潮汐水轮发电机等。

英国的斯旺西湾潮汐能发电站是目前最大的商业化潮汐能发电项目,利用潮汐涡轮机实现电力的生产。

在潮池发电方面,英国的利特莱亚潮池发电站是一个成功的案例,通过潮汐水位升降利用潮汐发电机产生电力。

1.3 存在的挑战与问题潮汐能发电技术尽管有许多潜在的应用前景,但目前仍然面临诸多挑战与问题。

首先,由于潮汐能发电的设备结构复杂,安装和维护成本较高,导致这一技术的经济性较差。

其次,潮汐能发电站的建设需要找到适合的潮汐能资源,而这样的资源并不是每个地区都能够轻易找到。

此外,潮汐能发电技术还需要解决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与渔业活动的冲突等问题。

二、潮汐能发电技术的发展趋势2.1 技术进步与成本降低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潮汐能发电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和创新。

新材料的应用、设备结构的优化以及工艺流程的改进等,都有助于提升潮汐能发电技术的效率和经济性。

预计随着关键技术的突破,潮汐能发电的成本将逐渐下降,更多地被应用于实际生产中。

2.2 多能源协同发展潮汐能作为清洁能源的一种,与其他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等相辅相成。

未来,将会出现风潮混合发电、海陆潮汐能混合发电等多能源协同发展的趋势,以优化能源结构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3 构筑海上综合利用平台随着资源的日益紧缺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未来的潮汐能发电将不仅仅局限于发电功能,还将构筑起海上综合利用的平台。

海洋能利用技术的现状与挑战

海洋能利用技术的现状与挑战

海洋能利用技术的现状与挑战在当今世界,随着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海洋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资源,正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海洋能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温差能和盐差能等多种形式,其蕴含的能量巨大,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

然而,尽管海洋能利用技术在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海洋能利用技术的现状(一)潮汐能利用技术潮汐能是海洋能中最早被开发利用的形式之一。

目前,潮汐发电技术主要有潮汐坝和潮汐涡轮机两种。

潮汐坝是在海湾或河口处建造大坝,利用涨潮和落潮时的水位差来驱动水轮机发电。

这种技术相对成熟,已经有一些大规模的潮汐坝电站投入运行,如法国的朗斯潮汐电站。

潮汐涡轮机则类似于风力涡轮机,直接安装在潮流通道中,利用潮流的动能发电。

潮汐涡轮机具有对环境影响较小、安装灵活等优点,但目前仍处于试验和示范阶段。

(二)波浪能利用技术波浪能的利用方式多种多样,包括振荡水柱式、点头鸭式、筏式、收缩波道式等。

振荡水柱式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波浪能转换装置,其原理是利用波浪的上下运动推动空气在气室内进出,从而驱动涡轮机发电。

点头鸭式装置则是通过装置的摆动来吸收波浪能。

目前,波浪能发电技术仍面临着能量转换效率低、设备可靠性差、成本高等问题,但一些示范项目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英国的 Pelamis 波浪能发电装置。

(三)海流能利用技术海流能的利用主要是通过安装海流涡轮机来实现。

海流涡轮机的工作原理与风力涡轮机类似,但由于海流的流速相对较低且较为稳定,因此海流涡轮机的设计和制造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如海洋环境的腐蚀性、生物附着等。

目前,海流能发电技术仍处于研发和试验阶段,尚未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

(四)温差能利用技术温差能是利用海洋表层和深层之间的温度差来驱动热机发电。

温差能发电系统通常包括蒸发器、冷凝器、涡轮机和工质等部分。

目前,温差能发电技术的效率较低,成本较高,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

2024年的潮汐能利用

2024年的潮汐能利用
水平。
环境保护
潮汐能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可能对 海洋生态环境产生一定影响。在 实施过程中,应充分评估环境影 响,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确保
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经济性考量
潮汐能项目的投资成本较高,且 回报周期较长。在项目规划和实 施过程中,需要进行充分的经济 性分析,确保项目的经济效益和
社会效益相平衡。
05
乳山口潮汐能发电站
位于山东省乳山市的潮汐能发电站,总装机容量1.08万千瓦。该项目采用了先进 的双向水轮发电机组,能够充分利用涨潮和落潮的潮汐能,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 。
国发电站,是世界上最早的潮汐能发 电站之一。该项目通过建设大型水坝和涡轮机,成功地将潮 汐能转化为电能,为当地提供了可再生的清洁能源。
推动能源结构转型
潮汐能作为一种清洁、可 再生的能源,有助于推动 全球能源结构向低碳化、 绿色化转型。
促进经济发展
潮汐能产业的快速发展将 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 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 济效益。
保护生态环境
潮汐能开发利用有助于减 少化石能源的消耗,降低 温室气体排放,对保护生 态环境具有积极意义。
06
潮汐能利用是全球性的课题,各国之间需要加强合作,共同推动潮汐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可以通过国 际组织、学术会议等渠道加强交流和合作,共同推动全球潮汐能利用事业的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01
02
03
规模化开发
随着技术进步和成本降低 ,潮汐能开发将逐渐实现 规模化,形成具有竞争力 的新兴产业。
多能互补发展
潮汐能将与风能、太阳能 等可再生能源相互补充, 构建综合能源利用体系。
国际化合作
加强国际间在潮汐能技术 研发、标准制定、市场拓 展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

潮汐能发电的研究现状

潮汐能发电的研究现状

潮汐能发电的研究现状近年来,潮汐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备受关注。

与传统能源相比,潮汐能具有稳定、可预测、绿色等优势,因此被认为是未来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本文将介绍潮汐能发电的研究现状,以及该技术的优势和挑战。

潮汐能作为一种利用潮汐水流能量进行发电的技术,已经在一些地区得到了应用。

最常见的潮汐能发电方式是通过建设潮汐电站来收集潮汐能。

潮汐电站通常包括潮汐发电机组、潮汐发电转换装置、潮汐发电输出系统等组成部分。

在潮汐能发电的研究方面,目前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潮汐资源评估:潮汐能的开发利用需要对潮汐资源进行准确评估。

目前,研究人员通过潮汐测量站、潮汐模型等手段对全球各地的潮汐资源进行评估,以确定最适宜建设潮汐电站的地点。

2. 潮汐发电技术:潮汐发电技术研究是潮汐能发电的核心。

目前,主要采用的技术包括潮汐涡轮机、潮汐摆浪发电机、潮汐式涡轮机等。

这些技术都在不断进行改进和完善,以提高潮汐能的转化效率和发电效率。

3. 环境影响评估:潮汐能发电对海洋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估。

相关研究主要关注潮汐电站对海洋生物、水动力学、岸线侵蚀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合理布局以及环境保护措施来减少不良影响。

潮汐能发电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稳定性:潮汐能源具有稳定的特点,不受气候和时间的影响。

相比之下,风能和太阳能的发电效率随季节、天气变化较大。

2. 高效性:潮汐能转化效率高,一次潮汐即可提供大量的能量。

相比之下,太阳和风能需要大面积地捕捉能量才能获得较高的发电效率。

然而,潮汐能发电也面临一些挑战:1. 成本高:潮汐能发电的设备建设和维护成本较高,高昂的投资使得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2. 限制条件严格:潮汐能发电需要具备合适的地理条件,只有海岸线长度较长、潮汐差异显著的地区才能有效开发利用潮汐能。

3.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潮汐电站的建设会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对鱼类和其他海洋生物的迁徙和繁殖有一定的影响。

浅谈中国潮汐能发电及其发展前景

浅谈中国潮汐能发电及其发展前景

浅谈中国潮汐能发电及其发展前景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中国潮汐能发电的现状及其发展前景。

潮汐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中国,作为拥有丰富潮汐资源的国家,对潮汐能发电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首先概述潮汐能发电的基本原理和优势,接着分析中国潮汐能资源的分布和开发利用现状,然后探讨潮汐能发电的技术挑战和解决方案,最后展望中国潮汐能发电的发展前景,以期为推动中国潮汐能发电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潮汐能发电的基本原理与技术潮汐能发电,顾名思义,是利用海洋潮汐的自然力量来驱动涡轮机转动,进而产生电能的过程。

潮汐能发电的基本原理可以追溯到能量转换的基本原理,即利用海洋潮汐运动中蕴含的巨大动能,通过适当的机械装置转换成电能。

潮汐能发电的主要技术环节包括潮汐能收集、能量转换和电能输出三个部分。

潮汐能收集装置,如潮汐能发电站,通常建设在潮汐差较大的海岸线或海湾地区,利用潮汐涨落时的水位变化,驱动涡轮机旋转。

在能量转换环节,涡轮机将收集到的潮汐能转换为机械能,进而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

通过电力系统将电能输出到电网,供用户使用。

潮汐能发电技术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和完善,已经形成了多种技术路线和发电模式。

目前,潮汐能发电站主要分为固定式和浮动式两种类型。

固定式潮汐能发电站通常建设在潮汐差较大的海岸线,利用固定的涡轮机结构捕捉潮汐动力。

而浮动式潮汐能发电站则可以在更广阔的海域部署,其涡轮机结构可以随着潮汐的涨落而浮动,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潮汐能发电技术的发展前景广阔。

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潮汐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形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潮汐能发电技术的不断创新和优化,也为潮汐能的大规模开发和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未来,潮汐能发电有望在全球能源供应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中国潮汐能发电的现状与挑战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和对可再生能源需求的日益增长,潮汐能发电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形式,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潮汐能资源开发利用研究进展潮汐能资源开发利用研究进展Tidal resources development research use progress[摘要]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从自然资源中索取资源以供自身利用.人类进入工业化时代后,人口不断增长,对自然资源索取的规模越来越大,自然资源正以惊人的速度逐渐耗竭.海洋占地球面积的3/4左右,蕴藏着丰富的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其可开发部分估计远远超出地球能源总消耗量.其中,潮汐能蕴藏丰富,利用潜力巨大,开发潮汐能已成为解决能源危机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从潮汐能的自生特点出发,阐述潮汐发电的开发研究现状,并对潮汐能的发展前景给出简要评价.[abstract] humanity in order to survive and development, must from natural resources from resources for their use. Humanity into after industrialized times, growing popula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is more and more big, the scale for natural resources are with amazing speed depleted. Oceans 3/4 of the earth around the area, rich in pollution-free renewable energy, it can be estimated far beyond earth development part. The total consumption of energy utilization, tidal rich, has great potential for development tidal power has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solve the energy crisis. This article from the tidal power, expound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irth of the tidal power to develop research status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s of tidal power briefly evaluation are given.关键词:潮汐能;潮汐发电;潮汐电站Keywords:Tidal power;tidal power generation;Tidal power station 由于不合理的资源开发,恶化了人类的环境.因此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对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大的意义.[1]潮汐能正是目前备受人们重视的清洁能源,对潮汐能的研究正如火如荼的进行.一、潮汐能的概述潮汐一种世界性的海平面周期性自然变化现象,由于受月亮和太阳这两个万有引力源的作用,海平面每昼夜有两次涨落. 潮汐能是指海水在运动时所具有的动能和势能.[2]大量海水在涨潮的过程中,汹涌澎湃而来,具有很大动能,随着水位的逐步升高,巨大的动能就转化为势能;在落潮的过程中,海水奔腾而去,水位逐渐降低,势能又转化为动能.人们对潮汐能的利用也就是对势能与动能相互转化过程的利用.以下对潮汐能的各个方面分点做出简要概述:(一)潮汐能的优缺点潮汐能是一种不消耗燃料、没有污染、不受洪水或枯水影响、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它不受气候条件的限制,可以经久不惜的利用,虽然潮汐有间歇期,但人们仍可以对潮汐做出准确的预报,掌握潮汐发电的规律性,有计划的纳入电网运行.最重要的还是它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较小,甚至从另一侧面来说,还可以提高环境效益,如带动某一地区的旅游业发展.但也不可避免,潮汐能也有其缺点,正如上面已提到的,潮汐能有间歇性,这主要是源于潮汐的形成机理,潮差和水头在一天之内经常变动.而且,新建潮汐电站对坝址的要求较高,投资力度大,造价高,建设过程中要求较高的技术水平,如地基处理及防淤的技术.尽管有这些缺点,但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这些问题都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潮汐能依然是前景广阔,开发价值巨大的可再生能源.(二)潮汐能资源的分布世界上的潮汐能约有十亿多万千瓦.这些潮汐能主要集中在浅海和狭窄地带,像英吉利海峡就约有8000万千瓦,马六甲海峡5500万千瓦,黄海有5500万千瓦,芬迪湾2000万千瓦等.深海大洋的潮汐能都不大,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总共只有潮汐能100万千瓦,平均每公里仅有3瓦.[3]在我国潮汐能的蕴藏也是十分丰富的.我国国土辽阔,不仅包括广袤的土地,还拥有大面积的海洋国土.我国大陆四海的总面积达470多万平方公里,大陆架广阔,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巨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对沿海的潮汐能进行了两次普查,理论蕴藏量为1.1亿KW.在我国沿海,特别是东南沿海有很多能量密度较高,平均潮差4~5m,最大潮差7~8m. 浙闽两省潮汐能最为丰富,理论蕴藏量占全国的81%,其中钱塘江潮汐蕴藏量据《1982年海洋技术年鉴》为每年590亿KWh.[4](三)我国潮汐能资源的特点1、潮汐能蕴藏量非常丰富.据水电部1985 年普查, 我国东南沿海可开发的潮汐能源达2 100 万kW , 年发电量620 亿kW ·h, 其中92%分布于华东沿海, 可开发装机容量约2 000 万kW , 年发电量达580 亿kW ·h, 这与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水力能量(装机1 700 万kW ) 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5]2、中国潮汐能资源地理分布不均匀从沿海的潮差分布来看,东海为最大,黄海次之,渤海南部和南海最小.也可以说主要集中在华东沿海,尤其以福建、浙江最多.除了沿海潮汐能分布不均匀外,河口潮汐能的分布也不均匀.钱塘江口最为丰富,其次是长江口,珠江,晋江,闽江和瓯江等河口.我国潮汐能分布不均匀的这一特点也是我国潮汐电站坝址选择需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3、地形地质复杂我国沿海主要是平原型和港湾型两类,以杭州湾为界.杭州湾以北,海岸线平直,地形平坦,但是潮差小,沙和淤泥较多,缺乏优良的港湾坝址.杭州湾以南,港湾海岸较多,海岸线曲折,地势险峻,但海岸潮差较大,有优良的发电坝址.浙闽两省沿岸为淤泥质港湾,即使有丰富的潮汐能资源,开发也存在较大的困难,需解决水库的泥沙淤积问题.二、潮汐能的开发利用(一)潮汐能的利用历史1、我国潮汐能开发利用的演进我国对潮汐能的研究利用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约1000多年前,当时就有了潮汐磨.潮汐能还应用于桥梁的施工.据史料记载,宋朝修建的洛阳桥,长三百六十五七尺,宽一丈五尺,利用潮汐能两搬运石料.置巨石于木筏上,乘涨潮时,把木筏移动到施工安装地点,随着潮位下降,巨石完整无损的落在预定位置.[6]现当代,我国也一直重视潮汐能的开发研究.尤其是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我国出现了兴办潮汐电站的高潮.那是新建的潮汐电站据不确切统计有42处,总装机容量约有500余千瓦.这些电站提供的电主要用于照明,还用于小型农业设施的运转.2、国外潮汐能开发利用的演进潮汐能对国外来说也是古老能源的一种.据记载,早在公元前1000多年,英国、法国、西班牙沿海就有了潮汐磨坊,这些磨坊一直沿用几个世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世界各国才开始重视潮汐能发电技术的开发.其中投入运行的最早的也是最大的潮汐电站是法国1968年建成的朗斯电站.而后,1984年加拿大在安那波利斯建成装机容量为1.78万千瓦的世界第二大潮汐电站.近20年来,美、英、印度、韩国、俄罗斯等也相继投入相当大的力量进行潮汐能开发.其中包括: 美国阿拉斯加的库克湾、加拿大芬地湾、英国赛文河口、阿根廷圣约瑟湾、澳大利亚达尔文范迪湾、印度坎贝河口、俄罗斯远东鄂霍茨克海品仁湾、韩国仁川湾等地[7]潮汐电站的兴建出现了一股新的发展势头.(二)潮汐能发电的概述1、潮汐发电的原理潮汐发电的工作原理与常规水力发电的原理类似,它是利用潮水的涨、落产生的水位差所具有的势能来发电.差别在于海水与河水不同,蓄积的海水落差不大,但流量较大,并且呈间歇性,从而潮汐发电的水轮机的结构要适合低水头、大流量的特点[8].具体地说,就是在有条件的海湾或感潮河口建筑堤坝、闸门和厂房,将海湾(或河口) 与外海隔开围成水库,并在闸坝内或发电站厂房内安装水轮发电机组.海洋潮位周期性的涨落过程曲线类似于正弦波[9].对水闸适当地进行启闭调节,使水库内水位的变化滞后于海面的变化,水位与外海潮位就会形成一定的高度差(即工作水头),从而驱动水轮发电机组发电.2、潮汐发电的开发方式潮汐资源的蕴藏量巨大,但不可避免也有其缺点.潮汐是由于月球和太阳的引力作用于地球上而产生的.正因如此,它在一日或一月内呈现出不规律性,潮汐时间过程与太阳日以及人们的而活动时间不相适应,这样一来,给人们潮汐能的利用带来了难题.为了更好的利用潮汐能,人们根据潮水的流动方向提出单库单向型、单库双向型、单库双向型三种主要的开发方式[10]:(1)单库单向型:在涨潮时将蓄水库闸门打开,向水库充水,在平潮时关闸;落潮后,待续水库与外海有一定水位差是开闸,驱动水轮机组发电. (2)单库双向型:利用两套闸门控制两条向水轮机引水的管道.再涨潮和落潮时,海水分别从各自的引水管道进入水轮机,使水轮机旋转带动发动机. (3)单库双向型:利用两个水力相连的水库.涨潮时,向高蓄水库充水;落潮时,由低水库排水,利用两水库间的水位差,使水轮发电机组连续单项旋转发电.这种方式可以全天发电.(三)潮汐能的利用潮汐能的利用方式主要是发电.全球海洋中所蕴藏的潮汐能约有27 亿kW ,可供开发的约占2 % ,即约5 400万kW.[11]全球电力市场到2000年已达到8000亿美元并呈持续上升趋势,但是,仍有两亿人的用电得不到需求.[12]前苏联的伯恩斯坦也指出利用这种昼夜间断断续续、一个月内波动起伏的潮汐能发电可以获得能量.再有条件利用潮汐能的国家和地区,建设潮汐电站不失为解决能源危机的一种方案.[13]1、潮汐能的利用现状世界上潮汐能资源较丰富的国家几乎都在进行开发利用研究,尤以法国、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开展较早.我国也是潮汐能丰富的国家,我国沿海多港湾、岛屿,大陆岸线长达6 13419 km ,岛屿岸线长11 67319 km ,沿岸分布着众多的潮汐电站库址.根据我国1978 年对156 个坝址的普查分析表明,技术上可开发的潮汐能蕴藏量为2 000 ×104 kW 和380 ×108 kW·h.根据1981 年的估算(坝址已增加到500个) ,潮汐潜能有1110 ×108 kW和2 700 ×108 kW·h[14] .我国先后建造了几十座潮汐电站, 总装机容量为6 000 kW, 发电量1 000 ×104 kW·h/ a.其中,江厦潮汐试验电站是以国家重点科技攻关成果转化建成的我国最大、最先进的潮汐电站,其装机容量位居国内第一、世界第三,规模仅次于法国郎斯潮汐电站、加拿大芬地湾安那波利斯潮汐电站.[15]除了江夏潮汐电站以外,我国目前正常运行或具备恢复运行条件的潮汐电站有:白沙口、岳浦、浏阳、海山、沙山、果子山、幸福洋和甘竹滩鸿潮电站等.当前世界上主要运行的大型潮汐电站主要有4个.1968 年,法国在朗斯河口建成朗斯潮汐电站,该站址潮差最大1314 m , 平均8 m.单库面积最高海平面时为22 km2 ,平均海平面时为12 km2 ,大坝高12 m ,宽25 m 总长750 m.这是第一个商业化电站,也世界上最大的潮汐发电站, 其发电量5144 ×108 kW·h/ a.继法国之后,前苏联在巴伦支海建成基斯洛潮汐电站,其设计总装机为800 kW.1984 年加拿大在芬地湾建成了取名为安那波利斯的潮汐发电站,装机容量5 ×104 kW(其中装有一台容量为2 ×104 kW 的单向全贯流水轮发电机组).[16]最后是中国的江夏潮汐电站,1980年投入运行,平均潮差可达7.1米,库区面积约2万平方公里,装机容量9.2MW.英国、韩国、印度、澳大利亚和阿根廷等国对规模数十万到数百万kW的潮汐电站建设方案作了不同深度的研究.当前世界上还有许多大型潮汐电站拟建计划.法国正在圣马诺湾兴建功率为1000万千瓦,相当于朗斯电站40倍的电站;英国能源部拟在赛文河口建造一座功率为720万千瓦的电站,韩国也计划建造世界上最大的潮汐电站……综上,潮汐能的开发利用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2、利用潮汐能遇到的难题潮汐发电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低水头、大流量、变工况水轮机组设计制造;电站的运行控制;电站与海洋环境的相互作用,包括电站对环境的影响和海洋环境对电站的影响,特别是泥沙冲淤问题;电站的系统优化,协调发电量、间断发电以及设备造价和可靠性等之间的关系;电站设备在海水中的防腐等.[17]在这些关键技术上,关键性的难题绝大数已解决,但仍然有许多难题羁绊着人们.比如说在我国潮汐电站的经济指标一直很昂贵,关键原因就在于我国在超低水头大容量水轮机组的开发上受阻.我国的潮差与世界上对潮汐能研究利用较多的国家相比较低些,这样就意味着电站水头低,机组转速慢,水轮机和发电机的重量,造价以及厂房尺寸投资大.所以,必须不断研究超低水头大容量水轮机组解决这一难题.对于世界上的其他国家,也面临各种各样的技术难题.再比如,由于目前的技术,多数大中型潮汐电站的厂房和水闸不能布置在岸边陆地,而须布置在海上,这样的话水下基础处理,主要是指深厚淤泥的处理,还有对水下鱼类和生物种群的影响就成了困扰人们难题,因为这一技术是决定潮汐电站能否建成的关键.为此,各国一直都在努力研究中,企图找到更好的解决方式.有关潮汐电站坝址也是人们担心的问题,这主要基于对环境影响的考虑.薄壁沉箱水房、水闸等浮运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制造和运沉放的研究开发也被世界各国列为科研专题,潮汐电站的综合经济效益和潮汐电站的环境影响也一直是困扰潮汐发电的障碍……总之,虽然在大方面上技术难题已克服,但还是有许多技术需要就一步开发改进,以便获得更大的效益.3、潮汐能利用的进展潮汐电站技术已在过去30年间向成熟阶段迈出了一大步,但为了更好的降低工程造价,提高潮汐发电效率,尽可能的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各国一直在需找有效的方法来利用潮汐能,寻求技术上的新进展,并已取的了一定的成就.如海山潮汐电站采用机械和水力结合排於获得初步成效;江夏潮汐电站的新型潮汐水轮发电机组采用了一系列新工艺、新技术,首次实现了潮汐发电机组正、反向发电,正、反向抽水和正、反向泄水完整的六工况运行,为我国潮汐发电提供了成功的经验.[18]并且对机组和水工建筑物采用了涂料保护、电解海水、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等措施,使防腐蚀,防生物附着成效显著;在加拿大芬迪湾电站研究中,找到了缩短建在工期和保证加速堰坝的方法……取得的进展很多,下面重点介绍两个重要的进展:(1)潮流发电技术经过这几年的努力研究,潮流发电技术是作为一种“年轻”的发电技术应运而生,这是近几年来取得的一项重大进展.相对于传统的水库式发电方式,它只起步于21世纪初,但发展迅速,在近几年内已逐步趋于成熟.潮流发电技术直接利用涨落潮水的水流冲击叶轮等机械装置进行发电,其中大部分设备“浸没”海底,此外,由于潮流发电机组的叶轮转速较低,因此对水文环境以及海洋水生物的影响不大,具有良好的生态友好性.[19]并且,它无需建设拦海堤坝,大大缩短了建设周期,降低了建设投资,经济效益也好.正因如此,这一技术收到了关注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需要提出的是,目前这一技术这要是国外掌控.(2)潮汐栅栏和潮汐涡轮技术到目前为止,利用潮汐能的发电厂绝大多数都是在河流入海口修建巨大的障碍坝,但这无疑个环境带来不良影响.为此,科学家和工程师把注意力集中在近岸潮汐能的开发上.潮汐栅栏和潮汐涡轮技术是两项近岸潮汐能开发技术,这两种技术正目前形成了竞争的局面.潮汐栅栏是一种更为有效的封闭式拦河坝,被放置在小岛之间或小岛和大陆架之间,具有巨大的发电能力.[20]目前,菲律宾政府已与加拿大蓝色能源公司达成了协议,计划建世界上第一座商业性潮汐栅栏.潮汐涡轮看上去很像水下风力涡轮,它对环境的影响更小,而且更经济.据科学家的调查,世界上的许多海域都适合设置潮汐涡轮,并且潮汐涡轮的可预见性和可靠性很高,甚至可以和风能、太阳能媲美.影响更小.三、潮汐能的发展前景在全球能源危机的大背景之下,能源危机亟待解决.潮汐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其利用价值越来越引起世界范围的关注.在化石能源消耗殆尽、关切减缓温室效应、减少环境危害影响的驱动下,各国都总结潮汐电站运行的经验,论证其综合效应及采用新技术,实行鼓励新能源和绿色能源开发的政策以降低潮汐电站成本,掀起了新一轮开发潮汐电站的热潮.尤其我国,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不足的问题已越来越严重.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为我国的电力负荷中心所在,每年的电力消费约占全国的40 %.而这些地区煤、石油等常规能源资源比较贫乏,可再生能源蕴藏量大.因此,立足于本地区的可再生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成为解决电力供应不足的重要途径.[21]并且新建潮汐电站,不存在因移民问题而带来的抵制,还能增加一些土地,提供经济机会.此外,一座大中型潮汐电站的建立,伴随着大电网通达和增进水陆交通的便利,带动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传播.换句话说,不仅可以解决电力危机,而且还可以促进本地区工农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由此可见,潮汐能前景广阔.综上,开发利用潮汐能是一种解决能源危机的有效方法,世界上可开发潮汐能的国家应该积极投入到潮汐能的研究利用当中,使潮汐能充分发挥出它的巨大潜力.尤其我国还应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技术,缓解我国的用电压力.参考文献:[1] 陶德言.知识经济浪潮[M ]. 北京: 中国城市出版社,1998.[2] 李禾.潮汐能—永动着的可再生能源[N]. 科技日报,2009(10)[3] 褚同金.海洋能资源开发利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4] 刘成武黄利民.自然科学概论.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5] 郭成涛.建议研究开发我国东南沿海丰富的潮汐能源[D].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研究所,2002[6] 褚同金.海洋能资源开发利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7] 杨依天.潮汐能发电势在必行[J] .中学地理, 2005[8] 戎晓洪.潮汐能发电的前景[J] .可再生能源,2002[9] 冯金泉.潮汐能的利用及前景[J] .电世界,1996[10]陈金松,王东辉,吕朝阳.潮汐发电及其应用前景.[D] 长沙: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11] 朱成章.关于我国潮汐能资源和潮汐电站建设情况[J][12] 王丰玉.浅析潮汐电站的发展前景[J] .移动电源与车辆,2002[13] 伯恩斯坦O E. 华东勘测设计院译. 潮汐电站.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6[14] 范波芹,索丽生,周杰. 重视潮汐电站的开发与利用[J].水电能源科学,2001[15] 许建平,王传昆.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16] 谢秋菊,廖小青,卢冰,陈晓华.国内外潮汐能利用综述,2009[17] 余志.海洋能利用技术进展与展望[N].太阳能学报,1999,特刊.[18] 俞剑锋.新型潮汐发电机组研制[J] 杭州江河机电装备工程有限公司,2008(4)[19] 张勇,崔蓓蓓, 邱宇晨.潮流发电——种开发潮汐能的新方法[J]2009(4)[20] 郑玉琢.潮汐能技术新进展[J][21] 李书桓,郭伟,朱大奎.潮汐发电技术的现状与前景[D] 南京大学海岸与海岛开发重点实验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