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课件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课件

概论“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曾叫“古代文论”,全称“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

时空是“中国古代”;包含“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两个方面。

文艺学的分支:文学史(文学发展史):是探讨各民族文学发展或世界文学发展的具体历史,阐述发展规律的学科。

它在历史的过程中对文学作个别的、具体的研究。

也是历史学的一个分支。

文学批评:是分析和评价具体文学作品、作家和文学现象的学科。

一般针对某部作品、某个作家或一种文学现象,属于个别、具体的研究。

文学理论:研究文学的普遍、一般规律,探讨文学的基本原理,树立基本的文学观念。

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文学创作(作家——作品)文学鉴赏(作品——读者)“意境”,王国维认为作品有境界,必须做到情景交融,“‘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因“闹”字逼真地刻画出红杏怒放的蓬勃生机,又满含着诗人喜迎春色的欢愉之情;“‘云破月来花弄影’,着一‘弄’字,而境界全出”,因“弄”字既细致地刻画出淡云拂月,花枝摇曳的美好夜色,也隐约透露出诗人对于春色将阑的惋惜之情。

对这两佳句的分析是文学批评,其成果为总结意境的理论提供依据,而在文学史中,许多人都在证明意境的存在。

一、中国古代文论与批评的民族化特色1.批评家的非职业化西方文学批评转化为商品生产,成为独立职业。

中国文学批评是士大夫仕宦以外聊以娱人娱己的风雅余事,“余事作诗人”,“余事作批评”。

西方文学批评原训“文学裁判”(literary criticism)。

十八世纪以前,西方盛行“判官式的批评”,批评家与作家势不两立。

十九世纪以后,批评家与作家之间的对立关系才逐渐缓解。

法国法朗士(1844-1924)《生活文学》宣扬印象主义批评理论,“为了真诚坦白”,“把自己的灵魂在许多杰出作品中的探险活动加以叙述”,“把冷嘲和同情都摆在读者面前,由他们看了以后自己去作判断”。

批评与创作的对立,到近代才消除融合。

英国诗人爱理阿德主张“创作必寓批评”,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主张“批评必寓创作”。

中国文学批评史

中国文学批评史

一、名词解释1.《诗大序》是两汉时期诗学的重要文献,是对于儒家"诗言志"学说的较为系统的阐发和总结.《毛诗序》在首篇《关雎》的“小序”之后,从“风、风也”起到篇末,总论诗歌理论,提出文学上的许多根本问题,称为“大序".故《毛诗序》又有《诗大序》之称,《诗大序》是先秦儒家诗论的总结。

它吸收了传诗经生们的意见,论述了诗歌言志抒情的特征、内容、风雅颂赋比兴的分类与表现方法、诗歌与社会政治的关系(正风正雅变风变雅等)、诗的教化作用等,对后代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情志统一论六义说;“讽谏”说)1)《毛诗序》是我国古代诗论的第一篇专论,相传是汉人毛苌所撰《诗毛氏传》在首篇国风《关雎》题下的一篇序言,它不仅说明了《关雎》一篇的创作主旨,而且总论诗歌理论,提出了文学上的许多根本问题,故亦称《诗大序》。

2)它是综合了汉代学者关于先秦儒家和当时经师关于诗乐理论而写成的,提出了比较系统的儒家文论的若干理论原则,如诗歌的本质,诗歌的社会作用和诗歌的体裁以及表现手法等。

3)对诗歌本质的认识。

《毛诗序》最大的贡献就是第一次把“情与志”联系在一起,提出情志统一的诗歌本质论。

:“诗者,.。

”4)对诗歌的社会作用问题作了论述.毛诗序》提出诗歌为政治服务的两种形式:“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这两种作者偏重的是“上以风化下”的教化作用,即诗歌的“讽谏"作用.“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燏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故曰风。

”5)总结了诗歌的体裁和表现手法,提出“六义”说.“故诗。

.。

.”2。

《典论论文》,“典者,常也,法也”,《典论》按作者曹丕愿意即是讨论各种问题的法则。

《论文》则是《典论》中的一篇,也是我国现存的第一篇评论文学以及作家的专论。

《论文》由于被南朝的萧统选入了《昭明文选》而得以完整保留下来。

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因为在它之前还没有精心撰写的严格意义上的文学理论专著.它的产生是中国古代文论开始步入自觉期的一个标志.《典论·论文》从批评“文人相轻”入手,强调“审己度人”,对建安七子的创作个性及其风格给予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四科八体”的文体说,“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文学价值观及“文以气为主”的作家论.提出了下列有关文学批评的几个主要问题:文学作品的功用;论作家气质、个性与风格的关系、文体论和文学批评论。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发展的阶段性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发展的阶段性

浅析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理论的四个发展阶段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以中国浩繁如海的文学作品为源泉,随着文学创作的发展不断地得以丰富和补充,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笼统到具体、从粗疏到细致、从浅显到深刻的发展过程。

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文人们对文学理论的探索大大提高了文学自觉意识,起着总结前人、启迪后者、引导方向、开拓视野的作用。

两千多年以来,经过无数代人孜孜不倦的探索和研究,中国古代文论形成了四个极具特色的发展阶段,并由此耸立起了三座连绵起伏的文学理论高峰。

一、文学批评的萌芽初创期:先秦两汉文论(基本文学理论奠基阶段)先秦的文学批评理论包含于文艺、总体文化评述以及政治、哲学和社会思想中,没有从政治、哲学和思想意识中独立出来,处于混沌的状态。

这个时期,基本上没有形成独立的文学批评理论著述,相关观点都散见于文学作品或者其他政治、哲学理论著述中。

这一时期,以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孟子的“养气说”,老子的“意象”论,庄子的“得意忘言”等有关论述比较有代表性,表现了中国古代人们对文学的性质、功能及发展规律的初步探索。

到了两汉时期,文学明显受道家思想影响,经学进一步神学化,因为文学批评也随之陷入神秘化的境地。

除了王充等少数反神学迷信的思想家、文论家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观点外,这一时期的文学理论成果不够集中。

先秦两汉时期是中国文学批评的草创时期,因此,这个时候的文学观点大多比较零碎,散乱,具有一定的片断性,没有形成专门的体系,也没有产生严格意义上的文学批评理论专著,是人们对文学进行外围研究并试图深入文学内部研究的摸索期。

二、文学批评的蜕变成熟期:魏晋南北朝文论(文学整体建构理论高峰)魏晋南北朝文论是中国古代文论的成熟期,这一时期产生了一系列极具体系性和理论深度的文学批评理论专著,如曹丕的《典论论文》,陆机的《文赋》,刘勰的《文心雕龙》和钟嵘的《诗品序》等。

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对文学的研究开始从外围研究转变到注重文学内部规律的探讨。

0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绪论

0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绪论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二、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演变历程与主要特点
▪ 先秦两汉是中国文论发展的奠基 期。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承传 了西周贵族构建的以“制礼作乐” 为核心的精神,将《诗》《书》 《礼》《乐》《易》进行了加工、 整理后奉为经典。其中有不少直 接论及了“文”,提出了一系列 具有高度概括力与富有生命力的 词语、概念与命题。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
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 得人。”此第三境也。此等 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王国维
《人间词话》
王国维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 中国文论的核心精神是以“人”为原点,即将“人” 视作“文”的本原,认为“人”是论文的出发点与 中心点。这种以人为本原的核心思想可概括成三句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 唐宋时期是中国文论发展的深
化期。随着唐诗的繁荣、宋诗 的新变,文学批评家在用新的 思想观念总结丰富的诗歌创作 经验时,出现了大量的诗格、 诗话类著作,提出了“兴 象”“意象” “意境” “兴趣” 等新的审美范畴,产生了殷璠、 皎然、司空图等重要诗论家和 严羽《沧浪诗话》那样影响深 远的诗学著作。
绪论
绪论 ▪ 一、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研究对象及学科发展 ▪ 二、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演变历程与主要特点
▪ 三、学习“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意义与方法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一、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研究对象及学科发展
▪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研究对象是中国古代的文学 批评与文学理论。
▪ 文学批评是面向现实的、具体的,而文学理论则是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现代学科意义上的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建构
▪ 1927年出版了陈钟凡的 《中国文学批评史》初次以 西方的文学批评史观为主导, 以中国传统书志与正史文苑 传的材料为骨干,编写成第 一部“中国文学批评史”。 为本学科的建设跨出了关键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习题集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习题集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习题集一、常识1、中国古代文学家和批评家往往一身二任,因此,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也往往也具有鲜明的文学性特点。

2、中国古代的一些选集和总集的编撰也具有一定的理论倾向。

3、先秦两汉时期,诗论往往与乐论互通。

4、中国上古时代的文艺实践中,诗、舞、乐是一体的,其中乐论占有更为更要的地位,是三者的核心。

5、先秦诸子中最重视文艺的是儒家,道、墨、法三家则对文艺有不同程度的否定。

6、孔子的文艺思想是以“诗教”为核心,强调文学要为政治教化服务,认为文学是以仁、义、礼、乐教化百姓的最好手段。

7、孔子提出的“文质彬彬”、“尽善尽美”说,被后人引申为关于文学内容与形式关系的基本原则。

8、在文学批评方面,孟子首创了“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的方法。

9、《诗经》中“维是褊心,是以为刺”实为儒家诗论美刺说之先声。

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与儒家相反,他们主张行不言之教,老子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10、屈原首次明确提出了“发愤以抒情”的诗论主张,他也是我国第一位自觉的抒情诗人。

11、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和陆机的“诗缘情”说,渊源于屈原的“发愤以抒情”思想。

12、司马迁对文论的最大贡献在于明确提出了“发愤著书”之说,此说见于《史记•太史公自序》。

13、在中国文论史上,较早肯定司马迁“实录”精神的是班固。

14、两汉文论主要是在对《诗经》、屈赋、汉赋和《史记》的专题研究中展开的。

15、西汉前期的贾谊、刘安、司马迁等对屈原辞赋评价很高,但东汉扬雄和班固则提出了批评。

16、《毛诗序》明显反映了儒家文艺思想的保守性,具体发挥了《礼记•经解篇》中“温柔敦厚”的内含。

17、《毛诗序》中提到的诗歌创作的讽谏方式主要是两种:“上以风化下”和“下以风刺上”。

18、“六义”原名“六诗”,最早见于《周礼•春官》,顺序是:风、赋、比、兴、雅、颂。

19、魏晋是文学自觉和文学独立的时代。

20、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主要在作家论、创作论、鉴赏论、文体论四个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

概论“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曾叫“古代文论”,全称“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

时空是“中国古代”;包含“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两个方面。

文艺学的分支:文学史(文学发展史):是探讨各民族文学发展或世界文学发展的具体历史,阐述发展规律的学科。

它在历史的过程中对文学作个别的、具体的研究。

也是历史学的一个分支。

文学批评:是分析和评价具体文学作品、作家和文学现象的学科。

一般针对某部作品、某个作家或一种文学现象,属于个别、具体的研究。

文学理论:研究文学的普遍、一般规律,探讨文学的基本原理,树立基本的文学观念。

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文学创作(作家——作品)文学鉴赏(作品——读者)“意境”,王国维认为作品有境界,必须做到情景交融,“‘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因“闹”字逼真地刻画出红杏怒放的蓬勃生机,又满含着诗人喜迎春色的欢愉之情;“‘云破月来花弄影’,着一‘弄’字,而境界全出”,因“弄”字既细致地刻画出淡云拂月,花枝摇曳的美好夜色,也隐约透露出诗人对于春色将阑的惋惜之情。

对这两佳句的分析是文学批评,其成果为总结意境的理论提供依据,而在文学史中,许多人都在证明意境的存在。

书目:《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上、下),王运熙、顾易生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上、下),张少康、刘三富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历代文论选》(一、二、三、四),郭绍虞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一、中国古代文论与批评的民族化特色1.批评家的非职业化西方文学批评转化为商品生产,成为独立职业。

中国文学批评是士大夫仕宦以外聊以娱人娱己的风雅余事,“余事作诗人”,“余事作批评”。

西方文学批评原训“文学裁判”(literary criticism)。

十八世纪以前,西方盛行“判官式的批评”,批评家与作家势不两立。

十九世纪以后,批评家与作家之间的对立关系才逐渐缓解。

法国法朗士(1844-1924)《生活文学》宣扬印象主义批评理论,“为了真诚坦白”,“把自己的灵魂在许多杰出作品中的探险活动加以叙述”,“把冷嘲和同情都摆在读者面前,由他们看了以后自己去作判断”。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第一章先秦两汉文学理论基本知识1.先秦两汉的诗论往往与乐论互通。

2.“文学”一词,最早大约见于《论语·先进篇》,为孔门四教之一。

3.先秦诸子提到的“文学”都是泛指学术与学问,文学只是其内涵之一。

4.汉儒将文学与学术区别开来,大致把学术称为“学”,把文学称为“文”。

5.现存篇幅较长、较为完整的最早的文论资料是《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中所载吴公子季札观乐而发的一大段议论。

6.先秦诸子中最重视文艺的是儒家,道、墨、法三家对文艺都有不同程度的否定。

7.孔子提出的“文质彬彬”、“尽善尽美”说,被后人引申为关于文学内容与形式关系的基本原则,和道德标准与审美标准相统一的思想。

8.孟子在文学批评方面首创了“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的方法。

9.荀子开后世明道、征圣、宗经三位一体文学观的先河。

10.诸子著作中最富艺术精神的是《庄子》。

11.“非乐”与“三表法”是墨子的主要文论观点。

12.《诗经》中“维是褊心,是以为刺”实为儒家诗论美刺说之先声。

13.“诗言志”说被朱自清称为儒家诗论“开山的纲领”。

14.先秦典籍中,《墨子》、《庄子》、《荀子》和《左传》、《国语》、《尚书》等都有“诗言志”的说法。

15.屈原首次明确提出了“发愤抒情”的诗论主张,他也是我国第一位自觉的抒情诗人。

16.司马迁的“发愤著书”和陆机的“诗缘情”之说,渊源于屈原的思想。

17.儒学在汉武帝时代成为钦定的官学。

18.汉代经学分为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两派,今文经学的代表人物是董仲舒,属官学;古文经学则为在野的私学。

东汉郑玄兼取今、古文经学,结束了今、古文经学之争。

19.司马迁对文论的最大贡献在于明确提出了“发愤著书”之说,此说见于《史记·太史公自序》。

20.两汉文论的主导是儒家文论。

21.《毛诗序》是我国文论史上第一篇系统性的诗学论文。

它是汉代学者综合先秦儒家和当时经师关于诗乐理论而写成的。

22.两汉文论主要是在对《诗经》、屈赋、汉赋和《史记》的的专题研究中展开的。

中国文学批评史——先秦时期-74页文档资料

中国文学批评史——先秦时期-74页文档资料
行而不远。(《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情欲信,辞欲巧。(《礼记·表记》)
《诗经》、《国语》、《左传》。 献诗讽谏说; 观诗知政说; 赋诗言志。
二、观志和观风
从作诗、献诗、赋诗的角度说,是言志,是 美刺;从诵诗、听诗的角度说,就是“观 志”、“知志”和“观风”。《左传·襄公 二十九年》有一段吴季札在鲁观周乐的记 载,描绘很具体,写季札依次听取了诗三 百篇的各个部分,一一作了评论,从诗乐 的特点来探讨各国民情风俗和周政的盛衰, 表现了“陈诗观风”的特色。这是孔孟之 前很具体的文艺(文学和音乐)批评。
一、孔子的文学观
5、孔子的其他文艺观。 孔子关于文章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还有一些言论,
如: 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猶犬羊之
鞟。(《论语·颜渊》) 辞,达而已矣!(《论语·卫灵公》)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 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 萌芽和产生——先秦时期
第一章 文学的起源和 文学理论批评的萌芽
第一节 文学的起源和 初期的文学观念
中国最早的“文”的概念之本义,大约就是 后来《说文》中所解释的:“文,错画也, 象交文。”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的萌芽是在创作文字 以后。 《诗经》中有文学评论的诗句:
“维是褊心,是以为刺。” “是用作歌,将母来念。” “君子作歌,维以告哀。” 这些都是“诗言志”、“诗缘情”的发端。
一、孔子的文学观
据《礼记·经解》记载,孔子说诗应该是 “温柔敦厚”的,“温柔敦厚,诗教 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 深于诗者也”,又说“广博易良,乐教 也”。
这段所谓孔子的话,也未必就是孔子的原 话,但它反映了孔子及其门徒的思想,却 是毫无疑问的,后来曾被长期作为孔子的 诗教来看待。这一理论在中国长期的封建 社会中影响很大。

中国文学批评史最完整课件(重点复习汇总)

中国文学批评史最完整课件(重点复习汇总)
概述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的历史分期,按照以文学理论批 评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为中心,结合历史发展阶段特征和 文学创作发展状况的原则,分为五个时期:
一、先秦——萌芽产生期; 二、汉魏六朝——发展成熟期; 三、唐宋金元——深入扩展期; 四、明清——繁荣鼎盛期; 五、近代——中西结合期。
第一章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萌芽和产生 ——先秦时期
嵇康等人的文学批评思想
嵇康的文艺批评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声无哀乐论》一文之中。 在这篇文章中他主要表达了“音乐的变化和美与不美, 与人在
情感上的哀乐是毫无关系的”这一思想对两汉以来把音乐简单 等同于政治, 完全无视音乐的艺术性, 甚至要它起到占卜作用 等方面具有巨大的进步意义。。
文心雕龙的体例
可以群, 可以怨。迩之事父, 远之事君;多识于草木鸟兽之名。” “兴”, 是就文学作品的审美作用而言的, 故而朱熹解释为“感发意
志”(《四一书章句集注》) “观”, 是就文学作品的认识作用而言的, 《论语集解》引郑玄注
说:“观风俗之盛衰。”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说:“考见得失。” “群”, 是就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而言的。《论语集解》引孔安国
儒家的“仁政”学说——“与民同乐”美学思想——“风 雅比兴”与“实录”原则。
庄子关于“虚静”、“物化”的论述, 关于“有无”、 “形神”关系的沦述, 关于言意关系的论述, 都成为后代 文艺创作理论的重要依据。。
第三, 先秦时期的文学思想和艺术思想、文学理论批 评和艺术理论批评, 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 难以截 然分开, 而且很多文学思想和文学理论批评都是从艺 术思想、艺术理论批评中引申出来的。
刘勰在《序志》篇中清晰的说明了本书的创作构架。 《文心雕龙》全书由50篇论文组成,是一个自觉而严密的理论体系: (1)、前五篇《原道》、《征圣》、《宗经》、《正纬》、《辨骚》,是

中国文学批评史最完整(重点复习汇总)

中国文学批评史最完整(重点复习汇总)
.
故以古人之意求古人之志,乃就诗论诗,犹之以人治人也。”
第三节 荀子对儒家文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荀子直接沦述文学的言论并不多,但是他有反对墨子《非乐》篇思想、 专门论述音乐理论的《乐论》,后来代表儒家文艺美学思想的经典文 献《礼记·乐记》,就是在荀子《乐论》的基础上形成的。所以荀子 的文学思想也是儒家音乐美学思想的派生物。他的文艺思想主要有以 下三个方面:
.
第三章 道家的文学观
老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庄子:“无乐之乐”、“解衣般礴”、“言意之表”
.
第二节 庄子崇尚自然、反对人为的文艺美 学思想
“无乐之乐” “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秋水》 《逍遥游》:“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庄子这种哲学
观点反映在义艺美学方面,就形成崇尚天然、反对人为的审美标准和 艺术创造原则。 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擿玉毁珠,小盗不起;焚符破玺,而民朴鄙; 掊斗折衡,而民不争;殚残天下之圣法,而民始可与论议。擢乱六律, 铄绝竽瑟,塞师旷之耳,而天下始人含其聪矣;灭文章,散五采,胶 离朱之目,而天下始人含其明矣。毁绝钩绳而弃规矩,攦工倕之指, 而天下始人含其巧矣。故曰:大巧若拙。《胠箧》
第一,“天行有常”的自然观对他的文学思想的影响。 《天论》: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架亡。”“制天命而用之”
突出强调人在文艺创作上的主观能动性。 《劝学》篇中说:“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故诵数以贯
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处之,除其害者以持养之,使目非是无欲 见也,使耳非是无欲闻也,使日非是无欲言也,使心非是无欲虑也。”
1.文艺与道德修养、政治外交活动的关系 《论语·泰伯》篇:“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 “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 “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 《论语·宪问》

中国文学批评史(上)

中国文学批评史(上)

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国文学史的分期:王运熙的四分法1)先秦两汉时期,为文学理论批评的萌芽发展期2)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繁荣期《文心雕龙》、《诗品》3)唐宋是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的深入开崛梅尧臣:作诗无古今,唯造平淡雅苏轼:发纤秾与简古,寄志味于淡泊王安石:看似平淡却奇绝,成如容易却艰辛4)元明清为传统诗文理论的总结期,新兴戏曲小说理论的发展期文论资料颇多,文学理论出现了中西合璧的现象,戏曲小说有浓厚的市民意识和封建意识古代文论的七种变现形态片言之语、论文形式、论诗绝句、专著形式、资料汇编、诗文词选评、小说戏曲评点建安七子:王粲、孔融、陈琳、徐干、刘桢、应扬、阮瑀第一章先秦的文学批评美刺:维是褊心,是以为刺。

《魏风·葛履》美刺:赞美和讽刺言志: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今文尚书·尧典》言志:表达思想感情观志和观风:从作诗的角度说,是言志,是美刺;从听诗的角度来说是观志和观风《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是第一篇最早最完整的(音乐和诗歌)批评内容:季札观乐的看法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鲁国陬邑人孔子的论《诗》1)忧道意识与人格精神道:殷周以来礼乐文化所形成的忧患孔子以《诗》为修身之具:兴与《诗》、立与礼、成于乐2)《诗》的功用《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兴:何晏《集解》引孔安国曰:“兴,引譬连类。

”诗中的事与实际生活中的事相联系比照,从而获得启发观:《集解》引郑玄曰:“观风俗之盛衰。

”群:《集解》引孔安国注:“群居相切磋。

”帮助人们互相切磋砥砺,提高修养,使人们关系和谐。

怨:《集解》引孔安国注:“怨刺上政。

”强调《诗》批评政治,表达下情的作用孔子还评论《诗经》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3)中和之美《关雎》乐而不淫(过分),哀而不伤。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孔子重视言辞: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中国文学批评史最完整课件1(先秦)

中国文学批评史最完整课件1(先秦)

文学理论批评的萌芽和“诗言志”的提出
《国语》、《左传》 1.献诗讽谏说 《国语·周语上》:召穆公劝导周厉王, “故天子听政,使公
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朦诵,百工 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 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 《左传·襄公十四年》记载师旷对晋平公说:“自王以下,各 有父兄子弟,以补察其政。史为书,瞽为诗,工诵箴谏,大夫 规诲,士传言,庶人谤,商旅于市,百工献艺。”
“文”的概念就是受原始绘画的启发而产生的 许慎在《说文解字叙》“文者,物象之本。” 《说文》中所解释的:“文,错画也,象交文。”
第四,先秦时期虽然没有专门的文学理论批评著作,大都还 只是一些片断的论述,很多还不是直接的文学理论批评,但是 已经涉及具有我国民族传统特色的文学理论批评中的一系列基 本问题,并且为文学理论批评的进一步发展,从哲学和美学思 想方面埋下了牢固的基石,后代文学理论批评中的许多问题都 可以在先秦找到渊源。
(政治礼仪、典章制度、文化艺术,均可称“文”。人的服饰、 语言、行为、动作,亦可为“文”。) 文化之“文”。《论语》中记载孔子所说的“郁郁乎文哉,吾 从周”以及“天之将丧斯文也”中的“文”,“行有余力,则 以学文。”
文学的起源和初期的文学观念
战国中期之前的“文”多是“学术”的含义。 《墨子·非命》中说的:“凡出言谈,由文学之为道也。”
《儒效》篇说:“圣人也者,道之管也。天下之道管是矣。百王 之道一是矣。故《诗》、《书》、《礼》、喊乐》之(道)归是 矣。《诗》言是其志也,《书》言是其事也,《礼》言是其行 也,《乐》言是其和也, 《春秋》言是其微也。”
第二节文学理论批评的萌芽和“诗言志”的 提出
最早比较明确地表现了文学理论批评见解的是《易经》 《家人》卦的《象辞》:“君子以言有物。” 《艮》卦爻辞《六五》:“言有序。” 这是后世文学理论批评中有关内容和形式基本要求的滥觞。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萌芽和产生先秦时期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萌芽和产生先秦时期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萌芽和产生先秦时期第一章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萌芽和产生——先秦时期第一节先秦的文学观念和文学理论批评的萌芽一、先秦文学观念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的产生发展,是与文学观念的形成与演变密切相关的,而文学观念又总是受文化发展状况及其特点的影响与制约的。

(一)先秦时期文化背景:文化发展早期,意识形态和文化领域各个部门界限不清,文史哲不分,诗乐舞一体,没有明确、科学的文学观念《尚书·尧典》: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吕氏春秋·古乐》: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掺牛尾,投足以歌八阕: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达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禽兽之极。

古代所讲“乐”常不单指音乐,而包括诗乐舞三者。

先秦论乐实际就是论诗。

(二)先秦文学观念的演变1、最早的“文”的概念本义:“文,错画也,象交文”(《说文解字》),指线条交错而形成的带修饰性的形式(色彩交错)任何事物的形式,只要具有某种“错画”性或修饰性,均可称为“文”。

这种宽泛的“文”在某种程度上与“美”接近,指事物的一种美的形式。

2、“文化”之“文”“文”的涵义包括:博学(学术)和文章(词章写作)——郭绍虞从文化角度与范围所说的“文”,包括纯粹的文学在内,但不能等同于文学战国中期以后,文章方面的含义在文化之“文”中比重大增小结:先秦文学观念有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即从最广义的一般性总体文化观念来看待文学,到逐渐认识文学的基本特点,并开始和学术相分离的过程先秦文学理论批评特征之一:文学理论批评不仅表现在对《诗经》等纯文学的论述中,也反映在有关哲学、政治、文化、艺术等的论述中二、文学理论批评的萌芽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的萌芽是在创造文字之后(一)最早较明确表现文论见解:《易经》《家人》卦《象辞》“君子以言有物”《艮》卦爻辞《六五》“言有序”这是后世文论中有关内容与形式基本要求的滥觞。

(二)《诗经》中表达作诗意图的诗句吉甫作颂,其诗孔硕,其风肆好,以赠巷伯。

中国文学批评史

中国文学批评史

1、朱自清认为“诗言志”是中国历代诗论的“开山纲领”。

2、曹丕《典论论文》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文学理论专论,内容包括“文以气为主”的文气说、“文本同而求异”的文体论、“文章经国之大业”的文章论、反对“文人相亲”的作家论。

3、钟嵘《诗品》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歌评论专著,被誉为“百代诗话之祖”。

4、刘勰的《文心雕龙》包括“文之枢纽”、“论文叙笔”、“剖情析采”,“执政驭奇”是贯穿全书的一个基本原则。

——《文心雕龙》和《诗品》是魏晋南北朝最为重要的两部文学批评著作。

5、陆机的《文赋》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比较完整、深入论述创作的文章,他对灵感的分析——是第一次发现中国文人有对灵感的分析,他对诗歌文体风格概括——“诗缘情而绮靡”——有“开一代风气的重大意义”。

6、严羽《沧浪诗话》在宋代文论批评史中是一部最有系统的诗学理论之作。

7、元浩问的《论诗三十首》是继杜甫《戏为六绝句》之后,“以诗论诗”的典范之作。

8、杜甫的《戏为六绝句》组诗开创了我国诗论绝句具有“诗化色彩”的文学批评体式。

9、白居易的文学批评思想主要集中在《与元九书》——“诗者,根情苗言,华生实义”。

他强调“诗教”的社会政治功能,倡导继承《诗经》的风雅比兴传统,要求——“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十分重视讽喻诗的创作,突出诗文创作的宗旨是“补察时政”、“泄导人情”,享有“广大教化生”的美誉。

10、唐代的选本:殷璠《河岳英灵集》、元结《箧中集》、高仲武《中兴间气集》11、唐王昌龄《诗格》有“三格”:生思(内心而成)、感思(古贤者而成)、取思(自然外物而成)和“三境”:意境、情境、物境。

12、皎然《诗式》提出了缘境、取境。

13、司空图的“四外说”: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象外之象、景外之景。

14、黄庭坚提出了点铁成金、夺胎换骨之说。

15、吕本中的《江西诗社宗派图》创立“江西诗派”之名(悟入、活法)——“一祖三宗”(杜甫为祖、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16、李清照的《词论》的主旨和核心观点是“词别一家”。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演进——两汉时期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演进——两汉时期

第二章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演进——两汉时期两汉经学时代的文学理论批评:特点:强调文学和政治教化的关系、文学的社会教育作用,侧重探讨文学的外部规律汉代儒家思想在先秦基础上有了新发展,形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儒家的文艺思想也发展成为封建正统的文艺思想,其基本纲领就是“文学-人心-治道”的“诗教”公式,注重阐述文艺和现实、文艺和时代的关系,明确提出美刺讽谏说。

在文学创作思想和文学批评上进一步形成原道、征圣、宗经的原则。

道家文艺思想的潜流一直存在。

第一节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司马迁(约前145—前90?),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伟大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在文学理论方面也有重要建树,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提出了著名的“发愤著书”说;二是在《史记》中专门为文学家设传,并对作家们的生平事迹及作品展开评论,推动了古代作家论和作品评论的发展。

一、“发愤著书”说(一)“发愤著书”说的理论背景▪《诗经》:《魏风.园有桃》云:“心之忧矣,我歌且谣。

”《小雅.四月》云:“君子作歌,维以告哀。

”▪孔子:“诗可以怨”▪屈原《惜诵》:“发愤以抒情”▪《淮南子》:“愤于中而形于外”▪司马迁:“发愤著书”说▪之后,很多理论家和艺术家都对此从不同角度作了论说,如韩愈、刘禹锡、白居易、欧阳修、李贽、金圣叹、张竹坡、蒲松龄、廖燕等。

▪“发愤著书”说自司马迁提出后,贯穿古代文论史始终。

(二)“发愤著书”的理论意义及价值《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离骚》者,犹离忧也。

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

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

这种面对黑暗现实的怨愤激情和“直谏”精神,是中国古代文学思想史上的进步的优秀传统。

文学批评理论的发展历程

文学批评理论的发展历程

文学批评理论的发展历程
1. 前言
文学批评理论作为文学研究的重要分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自古至今,人们对于文学作品的分析评价与理论探索不断深入,从最初的古代文人批评到现代的学派争议,文学批评理论逐渐形成了多元化的体系。

本文将回顾文学批评理论的发展历程,探索其思想演变脉络,以期加深对文学批评的理解和认识。

2. 古代文人批评
古代文人批评是文学批评理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文论的发展。

先秦时期,文人们对于文学作品的评价主要集中在美感和技巧上,如《诗经》中的。

中国文学批评史——先秦时期ppt

中国文学批评史——先秦时期ppt
-
三、荀子对儒家文学思想的 继承和发展
荀子是孟子之后儒家的代表人物,但荀子 的思想中已不是纯粹的儒家思想,其中还 有法家思想。因此他对孔孟的儒家思想是 有继承,又有发展。
荀子的贡献有二: 一是他提出的征圣,宗经,明道的文学主
张,直接影响了后代的扬雄、刘勰; 二是他的《乐论》对战国以后儒家正统诗
群:《集解》引孔安国注:“群居相切 磋。”朱熹注:“和而不流。”这是说诗 能帮助人们互相切磋砥砺,提高修养。这 是就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而言的。【团结 作用】
怨:《集解》引孔安国注:“怨刺上政。” 这是说诗可以用来批评政治,表达民情。 也即文学作品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作用。 【批评作用】
-
一、孔子的文学观
-
二、孟子的文学观 及其文学批评方法论
关于“以意逆志”,孟子说:“故说诗者 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 为得之。”(《万章上》)
文是文采,辞是言辞,志是作者的思想。 孟子要求说诗者不要拘泥于个别字句的表 面意义,而应当根据全篇去分析作品的内 容,去体会作者的意图,这样才能得到诗 歌的本义。
行而不远。(《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情欲信,辞欲巧。(《礼记·表记》)
-
一、孔子的文学观
孔子在文学批评上的贡献
⒈孔子的功利主义文学观是前所未有的,它对 后来两千年的文学批评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中国 形成了一个非常优厚的传统。 ⒉孔子在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上倡导文质合一, 先质后文的思想也是后来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主 流思想。 ⒊重视文学的中和之美也是中国传统审美趣味 之一。 ⒋兴观群怨所论说的文学的功用比较全面,包 括对读者的审美作用,对社会的认识作用,对人 的交流团结作用,对泄导人情的作用。并且也对 后世产生很大影响。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通变
中国古代文论的一种观念,主要见于刘勰的《文心雕龙&S226;通变》。通变说通变说探讨的是文学发展中继承与革新问题,是《文心雕龙》理论体系的支柱之一。“通”即会通、通常,即“设文之体有常”。变即指具体的文学创作表现出不同的风貌。刘勰认为文体的名称和写作原则是相对稳定的,有一定的连续性和继承性,但作家的才性和具体对文辞运用是各不相同的,故文学的会通也是永无止境的。文学也正是在这种会通中具有了永恒的生命力。
9、大声希音,大象无形
本是老子对“道”的特点的描述,但也是老子对“合于天然”的文艺的描述。认为最美的声音是无声,最美的形象是无象,有声只能是声的一部分,而不可能是全部,因此也只能是美的一部分,而非全美。全美的“大声”只能用“无声”去想象,全美的“大象”也只能用“无形”去想象,只有“无声”、“大象”才是真正的“道”的境界。
2、“思无邪”。
原出《诗经&S226;鲁颂&S226;駉》,指牧马人放牧时专心致志的神态。孔子借它来概括全部《诗经》的特征。“思”是句首语气词,无实意。“无邪”就是“雅正”。
“思无邪”意在提倡一种“中和”之美。
3、“兴观群怨”说
孔子在《论语&S226;阳货》中提出。朱熹解释为:兴,指诗歌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精神之兴奋,从吟诵、鉴赏诗歌中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观,比较侧重诗歌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状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情感心态。群,指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怨,就是文学作品(诗歌)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讽谏作用。
所谓“随物宛转”,从文学创作来说,是强调作家在创作中以描写客观现实来体现自己主观思想感情时,不能因主观愿望而改变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性,只有在艺术表现中充分尊重客观事物的内在之势,才能恰到好处地符合于描写对象之特点,从而使内心与外境相适应,防止创作中的主观随意性。
与心徘徊
所谓“与心徘徊”是指创作过程中客体的描写必须符合于表达主体的情意的需要,也就是说,要从心去驾驭客观事物,因此,文学作品中的“物”乃是经过了作家主观的心的改造的,但是,这不是一种主观随意的改造,而是在“随物宛转”前提下的改造,所以客体虽是服从于主体的,却又并不丧失其自然本性,当文学创作进入物化阶段,主体与客观是完全融合为一了。
扬雄在《法言&S226;吾子》中提出:诗人的赋华丽而符合原则,辞人的赋华丽而过分铺张。“丽以则”是他的创作原则,“丽”是对赋体形式风格上的要求,“则”是指儒家的法度和准则,实际上是要求作赋以明道。反对专事形式上的铺张而忽略内容上的针对性和其现实意义。
16、四声八病
沈约的主要理论就是“四声八病”之说,也称为永明声病说。声即四声,浮声和切响,即平声和仄声(上、去、入),用以定韵;病即八病,用以求和。他要求五言诗一联之中,前后句平仄声调应该错开;一句之中,除了双声叠韵词之外,不能出现同声或同韵的字,如有不合,即称为“病”。沈约的声律理论,既有正面的立说,又有反面的破说,既有深厚的理论渊源,又结合了相关的创作实践,是唐代近体诗的先声。
25、“诗有三义”说
钟嵘在《诗品序》中说:“故诗有三义焉,一曰兴,二曰比,三曰赋。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他将“兴”放在第一位,正是突出了诗歌的艺术思想特征。钟嵘认为,如何运用兴、比、赋的方法来写作,正是创造作品中“深厚滋味”的关键所在。
这是陈子昂诗歌革新的主要主张,要求诗歌创作要寄怀深远,言之有物,因物喻志,托物起情,意象鲜明,语言精警。“兴寄”不同于一般的重视作品的社会内容,而是充分体现了诗歌艺术的本身特点的。它要求诗歌创作以审美形象来感动读者,并从中体会到积极的思想意义。陈子昂的“风骨”论是吸收了六朝在诗歌格律上的成就的,因而也就体现了唐代“风骨”论的特点,它直接启发了殷璠关于盛唐诗“声律风骨均备”说的提出。
17、四声说
据《梁书&S226;沈约传》记载:南朝受佛经转读和梵文拼音的影响,发现了汉语四声。沈约是最早把四声应用到诗歌创作上的诗人,并撰有《四声谱》。沈约把四声分为两类:浮声和切响,即平声和仄声(上、去、入),这是唐代近体诗的先声。
18、曹丕“文气”说
曹丕的《典论&S226;论文》从研究作家的才能与文体特征关系出发,特别强调了作家个性对文章创作意义的重要性,提出了“文以气为主”的著名论断。文章中的“气”是由作家不同的个性特征形成的。它是指作家在禀性、气度、感情等方面的特点所构成的一种特殊精神状态在文章中的体现。提倡“文以气为主”,强调作品应当体现作家特殊的个性,要求文章必须有鲜明的创作个性。
19、“诗缘情而绮靡”说
这是陆机在《文赋》中提出的一个重要问题。“诗缘情”是从诗歌内容方面提出的要求,强调诗歌的抒情性。“绮靡”则是从诗歌的形式方面提出的要求。说明他既重视文学的内容,也重视文学的形式。陆机强调文学的情感特征,这比“诗言志”更符合诗歌的本质特点。
20、随物宛转
21、刘勰“风骨”说
风骨,是刘勰文学批评中的重要概念。近人黄侃在《文心雕龙札记》中认为:“风即文意,骨即文辞”。一般以为,风是一种表现得鲜明爽朗的思想感情,骨则是一种精要劲健的言语表达。可以认为,风骨这个概念体现了刘勰对文学创作的审美本性的认识,同时,也对后世的文学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尽善尽美”说
这是孔子在评述“韶乐”与“武乐”时对韶乐所做的评价。他认为舜时的韶乐,“《韶》,尽美矣,又尽善也。”原因是舜具备了圣德而受禅让,故尽善。由此也可以看到孔子在审美判断中融入道德批判的因素。
5、知言养气
“知言养气”说,出自《孟子&S226;公孙丑上》。孟子认为,必须首先使作者具有内在的精神品格之美,养成“浩然之气”,才能写出美而正的言辞。这里的“养气”当是指培养自己的高尚思想情操和道德品格。“养气”了,才能“知言”,即知道如何写出好作品。这种思想影响到文学创作,就特别强调一个作家要从人格修养入手,培养自己崇高的道德品格,然后才能写出好的文学作品。“知言养气”说形成了中国古代文论史上以气论文的悠久传统,对中国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26、“滋味”论
是钟嵘用来作为衡量诗歌作品的重要尺度。钟嵘认为诗歌必须有使人产生美感的滋味。他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中最早明确提出以“滋味”论诗的诗歌评论家。他认为只有“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的作品,才是“诗之至也”。钟嵘的“滋味”说是古代文论中的基本审美范畴。
27、“兴寄”和“风骨”说
1、“诗言志”
《尚书&S226;尧典》:“诗言志,歌永言。”指诗乃是人的思想、意愿、情感的表现,是人的心灵世界的呈现。先秦时期所谓“志”,主要指政治上的理想抱负。
“诗言志”虽最早见于《尚书&S226;尧典》,但最早提出“诗言志”理论的当为《左传》所记的襄公二十七年赵文子对叔向所说的“赋诗言志”。“诗言志”说最早源于歌舞乐一体的文艺形态,因此,“诗言志”最早只是一种文艺观而非文学观。
24、“自然英旨”说(直寻说)
钟嵘主张诗歌创作以自然为最高美学原则,在《诗品序》中提出“自然英旨”说,他说:“观古今胜语,多非补假,皆由直寻。”
“直寻”就是不假借用典用事,而是直接写景抒情,根本主张是强调诗歌应以抒情为主,强调感情真挚。“直寻”说与“自然英旨”说在钟嵘的理论范畴里内涵是一致的。以直寻为中心的自然英旨论,对后代诗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8、皎然“取境”说
这是皎然关于诗歌创作问题的论述。他关注到了诗歌的“取境”有易、难两种情况,而后一种则是前代诗论家很少触及的,然这又是创作的实情。即有时要在有些创作灵感的基础上,继之以艰苦的构思,根据诗情、诗意的需要,深入采掘。皎然诗论正视这种情况,这是难能可贵的。
23、隐秀
隐秀是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来的:“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秀也者,篇中之独拔者也。”所谓隐,不是要使文学作品晦涩难明,而是要使读者味之无尽,能给读者丰富的想象余地。所谓秀,不是要作家堆砌辞藻,而是要逼真自然,使读者言如亲临其境一般。可见,隐秀即意象的有机交融,也即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
8、“虚静”和“物化”说
“虚静”是庄子提出的艺术创作论。他认为,要在艺术创造上达到理想境地,创作主体必须进入“虚静”的精神状态,忘掉一切存在,也忘掉自己的存在,抛弃一切知识,达到与道合一,这样才能自由地进行审美观照,艺术创造力也最为旺盛。而“物化”说则要求主体的“自然”与客体的“自然”合而为一,这样的创作自然和造化天工完全一致了。
10、言不尽意
庄子的“言不尽意”说,意即强调语言文字的局限性,指出它不可能把人的复杂思维内容充分体现出来。这对文学艺术创作影响深远,文学作品要求含蓄,有回味,尤其是诗歌创作,往往是以少总多,追求“味外之旨”。
11、发愤著书
“发愤著书”说是司马迁在《报任少卿书》中根据历史伟大的事迹而概括出来的。他自受宫刑摧残后,因受刺激而更加坚定了其抱负信仰,并由此联想到多少先贤因遭困厄而发愤著书。其“发愤著书”说中的“愤”固然包含了个人怨愤的情绪,更主要的,乃是“发愤忘食”,为珍惜光阴孜孜不倦之谓矣。
14、“情志统一”说
《毛诗大序》认为,诗歌创作在合乎“发乎情,止乎礼义”的原则,强调诗歌是“吟咏情性”的。“情志”说正确地阐明了抒情言志的特点,说明对文学本质的认识已进一步深化了。情志说的提出对后来文学批评的发展影响很大。
15、“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
神思
指作家在想象力活跃时或处在灵感状态下进行的创作构思。“神”指变化迅疾莫测,“思”指心思、想象。“神思”作为一个词组,是以“神”形容心思、想象的特点。首先标出“神思”,将思维的这一特点引入艺术理论并设立篇目对之进行了专门论述的是刘勰的《文心雕龙&S226;神思》篇。
刘勰《文心雕龙&S226;神思》指出:“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跨越时空的想象和活跃的灵感来自作者的秉性才识,虚静的心境,深邃的思索和高度自由的内心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