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部医源性暴露因素回顾性分析及预防对策
医护人员职业暴露造成医院感染因素分析及对策
![医护人员职业暴露造成医院感染因素分析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0b78c85a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b4.png)
医护人员职业暴露造成医院感染因素分析及对策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医院感染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给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而医护人员作为医院中的第一线工作者,他们自身的职业暴露往往是导致医院感染的一个重要因素。
对医护人员职业暴露造成医院感染的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显得尤为重要。
1. 缺乏规范的感染控制措施在医院中,有些医护人员可能由于医疗条件、人力资源不足或是对感染控制措施的认识不够深刻,而导致感染控制措施的执行不到位,从而增加了医院感染的发生概率。
2. 个人卫生保护意识不强医护人员长时间在医院工作,接触病菌的可能性很大,但是有些医护人员对于个人卫生保护意识不够,比如不勤洗手、不戴口罩等,容易使自己成为感染的传播者。
3. 感染预防知识缺乏有些医护人员对于感染的预防知识了解不够深刻,不能正确的识别和处理感染,这就使得医院感染的风险大大增加。
4. 工作环境条件和设施不完善医院作为医疗场所,其环境条件和设施的完善性往往直接关系到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而一些医院的工作环境条件和设施可能不够完善,这就增加了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
5. 医护人员工作强度大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大,长期的高强度工作容易导致免疫力下降,身体疲劳,这就降低了身体抵抗病菌的能力。
二、对策建议1. 加强感染控制培训医院需要加强对医护人员的感染控制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感染控制意识和技能。
通过培训,使得医护人员能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设备,正确掌握感染控制的知识。
医院需要完善感染控制措施,包括严格的手卫生制度、规范的医疗废物处理制度、有效的环境消毒措施等。
并制定应急预案,提高医院应对突发感染事件的能力。
3. 定期体检和心理疏导医院应该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健康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可能存在的健康问题。
并开展心理疏导工作,帮助医护人员缓解工作压力,增强对工作的适应能力。
医院应该改善医护人员的工作环境和设施,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
医护人员职业暴露造成医院感染因素分析及对策
![医护人员职业暴露造成医院感染因素分析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9d1c2f5e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93.png)
医护人员职业暴露造成医院感染因素分析及对策【摘要】医护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存在职业暴露的风险,而这些暴露因素可能会导致医院感染的发生。
本文从医护人员职业暴露情况、医院感染因素、暴露对感染的影响以及对策建议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通过详细研究医护人员的工作环境、感染来源、传播途径等,可以更好地了解医院感染的发生机制。
在对策建议部分,针对职业暴露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包括提高医护人员的防护意识、强化感染控制管理等方面。
本文通过对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和医院感染因素的分析,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对策建议,有助于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保障医患安全。
展望未来,可以进一步完善感染控制制度,提高医护人员的防护水平,共同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医院感染,因素分析,对策建议,总结评价,展望未来1. 引言1.1 背景介绍医护人员是医院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工作中经常面临各种职业暴露的风险,包括暴露于感染病人的病原体、手术时的创伤等。
这些职业暴露不仅对医护人员的健康构成威胁,也容易导致医院感染的发生。
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医院接受治疗过程中感染的疾病,是医疗卫生工作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院环境的不断改善,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有所下降,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
医护人员作为医院感染的重要传播途径之一,其职业暴露情况与医院感染之间的关系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医护人员职业暴露情况、医院感染因素、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对医院感染的影响以及对策建议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进一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问题意识在医院工作的医护人员承担着治疗病人和照顾患者的重要任务,然而他们也面临着诸多职业暴露的风险,其中包括感染疾病的可能性。
医院感染是指在医院环境中发生并在入院48小时后发病的感染,它是医院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威胁病人和医护人员的健康与生命安全。
许多医院感染是由医护人员在工作中意外暴露于病原体而引起的,这种暴露可能发生在处理感染患者的过程中,比如在接触病人的体液、尿液、血液或呼吸道分泌物时。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原因分析及防护措施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原因分析及防护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c768c945eefdc8d376ee32b8.png)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原因分析及防护措施【摘要】目的分析职业暴露发生的原因,及时有效应对暴露者,避免医务人员血源性疾病感染。
方法对我院2002年8月—2009年6月,49名医务人员受血源性职业暴露伤害后的回顾性分析。
结果医院49名血源性职业暴露者经正确及时地处理,无一人感染血源性疾病。
结论加强自我防护意识和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措施,准确及时地评估和有效合理用药是避免职业暴露发生血源性疾病感染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职业暴露; 原因分析; 防护措施[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se the cause of occupation exposure,and deal with the victims in time and effectively. Avoids the medical personnel infecting the hematogenous disease. Method Summarized and analyzed 49 medical staffs got hematogenous occupation exposure injury, in August, 2002 to June, 2009 of our hospital. Result The 49 hematogenous professional exposure person after correct prompt processing, did not infect the hematogenous disease. Conclusion Strengthens the self-protection consciousness and fulfils exactly the standard preventive measure, accurate prompt appraisal and effective reasonable medication, are important measures to prevent the infection of hematogenous disease after occupational exposure.[Key words] occupation exposure; reason analysis; protective measure近年来,由于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频繁发生,其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威胁,已受到各医院的广泛重视。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8f50ad45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8d.png)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问题日益凸显。
他们经常面临着各种风险和威胁,如感染疾病、工作压力过大、暴力威胁以及心理健康问题等。
本文将对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策略。
首先,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原因之一是感染疾病的风险。
在医院工作中,医生、护士等人员接触大量病人,特别是传染病患者,容易暴露于感染的环境中。
例如,新冠病毒肆虐期间,许多医护人员感染了这种病毒,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此外,通过暴露于患者体液、血液等可能携带病原体的物质,医务人员也有可能感染其他传染性疾病。
其次,工作压力也是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一个主要原因。
医生和护士们通常需要面对巨大的工作负荷,包括长时间的工作、频繁的昼夜倒班以及紧张的工作环境等。
加之医疗资源不足、患者期望过高等因素,使得他们承受巨大的心理和生理压力。
这些压力不仅可能导致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问题,还可能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此外,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原因还包括暴力威胁。
由于医患关系紧张,一些患者或家属对医务人员采取暴力行为的情况时有发生。
医护人员经常遭受患者的恶言恶语、推搡甚至是殴打。
这种暴力行为不仅对医务人员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还会影响他们的工作情绪和职业热情。
面对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原因,我们需要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首先,应加强感染控制措施。
医院管理部门可以制定更加严格的防护措施和培训计划,确保医务人员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并加强疫情监测和排查工作。
此外,可以提供疫苗接种服务,优先保护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
其次,减轻医务人员的工作压力至关重要。
医院管理部门可以优化资源配置,增加医疗设备和人员的投入,缓解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
同时,也应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如开展定期心理辅导、组织团建活动等,帮助医务人员减轻工作压力,增强心理韧性。
另外,对于医务人员面临的暴力威胁问题,可以加强安全管理措施和加大法律保护力度。
医院可以增加安保力量,加强安全设施的监控和运营,确保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
科室执业暴露年度总结(3篇)
![科室执业暴露年度总结(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1e9cf38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56.png)
第1篇一、前言在过去的一年里,我科室全体医护人员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严格按照医疗规范和操作流程,积极开展各项工作,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
然而,在执业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暴露问题,现将本年度科室执业暴露情况总结如下:一、主要暴露问题1. 医疗安全方面(1)无菌操作不规范:部分医护人员在操作过程中,无菌观念不强,导致患者发生感染。
(2)药品管理不到位:部分药品存放不规范,过期药品未及时清理,存在安全隐患。
(3)医疗文书书写不规范:部分病历、处方等医疗文书书写不规范,存在错别字、漏字等问题。
2. 服务质量方面(1)沟通不畅:部分医护人员在与患者沟通时,存在态度生硬、不耐烦等问题,导致患者满意度不高。
(2)就医流程复杂:部分患者反映就医流程复杂,排队时间长,候诊时间长。
(3)就医环境不舒适:科室环境清洁度有待提高,部分设施损坏未及时维修。
3. 业务技能方面(1)部分医护人员业务水平有待提高,对一些新技术的掌握和应用不够熟练。
(2)部分医护人员对疾病诊疗规范理解不够深入,导致诊疗方案不完善。
二、原因分析1. 医疗安全方面:主要是医护人员对无菌操作、药品管理、医疗文书书写等方面的重视程度不够,责任心不强。
2. 服务质量方面:主要是医护人员服务意识不强,沟通能力不足,对就医流程和就医环境的改善重视程度不够。
3. 业务技能方面:主要是医护人员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不够,对疾病诊疗规范掌握不深入。
三、改进措施1.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定期组织无菌操作、药品管理、医疗文书书写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综合素质。
2. 优化就医流程:简化就医流程,缩短排队和候诊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3. 改善就医环境:加强科室环境管理,定期检查和维修设施设备,确保患者就医环境舒适。
4. 加强业务学习:鼓励医护人员参加各类学术活动,提高业务水平,确保诊疗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四、总结过去的一年,我科室在执业过程中暴露出一些问题,但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全体医护人员共同努力,不断改进,一定能够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医护人员职业暴露造成医院感染因素分析及对策
![医护人员职业暴露造成医院感染因素分析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709a3c45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94.png)
医护人员职业暴露造成医院感染因素分析及对策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医院感染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
作为医院的重要工作人员,医护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往往会受到各种暴露,从而增加了感染的风险。
本文将从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的角度出发,对导致医院感染的因素进行分析,同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1. 接触传播医护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经常接触到各种病原体,例如细菌、病毒、真菌等,这些病原体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接触传播途径传播给医护人员自身或其他患者,从而导致医院感染的发生。
接触传播的主要原因包括医护人员工作中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以及接触医疗设备和环境表面等。
2. 飞沫传播在医护人员与患者进行诊疗和护理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咳嗽、打喷嚏或进行呼吸道吸痰等活动,从而产生飞沫传播的风险。
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时容易受到飞沫传播病原体的侵袭,导致医院感染的发生。
医护人员之间也存在飞沫传播的可能性,特别是在工作时的密切接触和合作中。
3. 高危操作医护人员在进行一些高危操作时,如手术、抢救、插管等,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其他感染性物质,从而增加了感染的风险。
医护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疏忽或失误,导致感染性物质的溅射或飞溅,使得感染的传播范围扩大。
4. 医废处理医院的医疗废物中可能含有各种感染性物质,如废弃纱布、注射器、吸管等,处理不当则会成为医院感染的潜在来源。
医护人员在医疗废物处理过程中可能会不慎受伤或接触到感染性物质,导致感染的风险增加。
二、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导致医院感染的对策措施1. 加强感染防控知识培训医护人员是医院感染防控的第一道防线,因此必须加强对其感染防控知识的培训和学习。
通过定期举办感染防控知识培训班、进行岗前和在职培训等方式,提高医护人员的感染防控意识和能力,使其能够正确、规范地进行医疗操作和个人防护。
2. 规范操作流程医院应建立并完善相关的操作规程和标准,对医护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和考核,确保其熟练掌握各种操作流程和操作规范。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原因分析及防控对策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原因分析及防控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f5fdaa0080eb6294dc886cc6.png)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原因分析及防控对策发表时间:2015-10-09T13:59:56.653Z 来源:《医药前沿》2015年第20期供稿作者:李艳梅邓艳[导读] 中铁二局集团中心医院医务人员因职业的特殊性,职业暴露的潜在危险日趋增加。
李艳梅邓艳(中铁二局集团中心医院四川成都 610031) 【摘要】目的:调查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原因、特点,提出防控对策。
方法:回顾性调查成都市某医院2008年7月—2014年6月上报的86例职业暴露登记表,分析暴露源、暴露途径、暴露人员构成及科室分布。
结果:①86例暴露源中乙型肝炎、梅毒、HIV(包含合并疾病)为49例,占56.98%。
②暴露途径中锐器损伤占94.19%。
③86例职业暴露人员科室分布主要为内、外、妇产科、急诊科,占80.23%。
④暴露人员中护士占75.58%,临床医师占24.42%。
⑤工作5年以下暴露人员有68人,占70.07%。
⑥医务人员出现失眠焦虑超过50%。
结论:加强医务人员职业安全管理及培训,确定重点科室、重点人群、暴露环节与原因,制定并严格执行干预措施,是有效防控职业暴露风险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控对策;心理干预【中图分类号】R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0-0355-03 Medical personnel occupation exposure?causes analysis and?prevention and control countermeasures Li Yanmei Deng Yan Railway Group, the Second Board of the Central Hospital,Chengdu,61003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ause of ?the medical staff occupational exposure characteristic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have been put forward. Methods Retrospective survey of Chengdu hospital in July 2008 - June 2014 reported 86 cases of occupational exposure , analyze sources of exposure, exposure pathways, exposure to personnel composition and department distribution. Results: ①86 cases of hepatitis B, syphilis, HIV (including merger disease) in 49 cases, accounting for 56.98%. ②Sharps injuries accounted for 94.19% ?in exposed way. ③86 cases of occupational exposure to personnel departments mainly distributed in Internal medicine, surgery,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emergency department, accounting for 80.23%. ④Nurses accounted for 75.58%, clinicians accounted for 24.42% in the exposed staff. ⑤There are 68 people less than 5 years work, accounting for 70.07% in the exposed staff⑥ Medical staff appear insomnia, anxiety is more than 50%. Conclusion To strengthen the medical staff? occupational safety management and training, Identify the key departments, focus groups, exposed and reason, Formulate and strictly carry out intervention measures are urgent affairs to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exposure risk effectively. 【Key words】 Medical personnel; Occupational exposur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职业暴露感染已成为一个严重的职业卫生问题。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调查分析与防护对策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调查分析与防护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830542b60b1c59eef8c7b4fb.png)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调查分析与防护对策目的:调查分析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情况,探讨建立有效的职业暴露防护制度。
方法:回顾性调查本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42名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情况,对发生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的基本资料、暴露时间、地点、暴露源、暴露方式、暴露发生的环节及医护人员有无防护等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病区是发生职业暴露的高危科室,占54.8%;锐器伤是职业暴露最常见的原因,占83.3%;护士,特别是低年资护士是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占71.4%;暴露源以不明暴露为主,占47.6%,其次为乙型肝炎病毒,占23.8%。
结论:医护人员由于职业的特殊性面临职业暴露的高危风险,就职时提前注射疫苗做好自我保护、医院院感科建立快速有效的监测报告机制、并加强高危人群的职业防护培训、暴露后及时处理伤口合理用药及暴露后按相关规定进行追踪均是降低职业感染的有效办法。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意外被血源性传染病感染或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黏膜,或者被含有病原体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感染的情况,以及吸入具有感染性的气溶胶或直接接触了传染性物质而暴露于某种传染源的情况[1]。
职业暴露导致的伤害不仅直接影响到医疗质量,同时也严重危害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
艾滋病、肝炎等血液传播疾病是最具威胁及最常见的职业暴露伤害,在护理与诊疗的操作过程中一旦感染将严重影响个体的身心健康[2-3]。
调查研究证实,健康的医务人员因职业暴露而患血源性传染病80%~90%是由锐器伤所致,被伤的医务人员80%为护士,给她们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4]。
所以为了全面了解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现状,降低其发生率,必须制定行之有效的防护对策。
为了解本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的情况,从而提出职业暴露的预防控制对策,现以本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情况做回顾性分析研究,现具体报道如下。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26d471a3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11.png)
暴露程度分级
一级暴露
二级暴露
三级暴露
1.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
2.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不完整皮肤或粘膜,但暴露量少且暴露时间较短。
1.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
2.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不完整皮肤或粘膜,但暴露量大且暴露时间较长;或暴露类型为暴露源伤或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轻,为表皮肤擦伤或针刺伤。
口罩、护目镜和隔离衣: 接触肺结核阳性患者采用N95医用防护口罩进行呼吸道隔离;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污染时,医务人员应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护目镜、隔离衣,防止医务人员皮肤粘膜暴露。
可重复使用的设备:采用先消毒,后清洁的原则。
物体表面、环境的消毒:对医院病房的环境、物体表面(包括病人床、床栏、床头桌、椅、门把手等接触的物体表面用1%的含氯消毒剂消毒,遇到污染时随时消毒;病房空气定期使用空气消毒机消毒。
乙肝病毒职业暴露
目前无特殊预防药物。
肌注长效青霉素(苄星青霉素)240万U,一周后再注射一次;青霉素过敏者,口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一周。
按肺结核病用药治疗6~8个月
丙肝病毒职业暴露
梅毒病原体职业暴露
肺结核职业暴露
4、登记和上报
职业暴露后要将暴露情况及时进行登记和报告;登记的内容包括:职业暴露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暴露方式;暴露的具体部位及损伤程度;暴露源种类;暴露处理方法及处理经过,是否实施预防性用药、首次用药时间、药物毒副作用及用药依从性;定期检测及随访情况。
暴露源情况不明型:暴露源处的病程阶段不明,以及污染的器械或物品所带的病毒载量不明。
暴露源危险度的分级
以下因素会增加感染危险:深度针刺伤(尤其是空心针刺伤)、暴露量大(患者未经治疗,体内病毒载量高)、污染器械直接刺破血管等。
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原因分析及对策
![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原因分析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17bc2b1c4431b90d6c85c7b1.png)
1 7例 次 、 针头 回套 时 2例 、 采 集 血 标本 时 2例 、 整理
不仅威胁医务人员健康 , 造成卫生资源损失 , 还可通 过二 次 传 播 对 其 家 庭 造 成 伤 害 。2 0 1 1年 1月 一
2 0 1 3 年6 月, 我院发生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 6 2 例次 , 现 分析 原 因并探 讨对 策 。
品是包 括 手套 、 口罩 、 护 目镜 、 面罩、 隔 离衣 、 防护 鞋
和围裙等。单独或联合使用个人防护用 品可保护黏
膜、 呼吸道 、 皮肤以及衣物避免接触 到传染性物质 , 切断暴露途径。⑤加强对医务人员职业暴露 防护 的
行 为干 预 。强调处 理 所 有 尖 锐 物 品 时 , 要 注意 安 全
者 认 为 以下措 施 有助 于预 防医务 人员 血源 性暴露 及
[ 2 ] 兰赛金 , 郑秫升. 临床护生针刺伤原 因及对 策[ J ] . 齐齐哈 尔医
学 院学报 , 2 0 0 8, 2 9 ( 9 ) : 1 1 3 5—1 1 3 6 .
[ 3 ] 余雪莲. I 临 床护士发 生针刺伤后 低报 告率 的原因及 对策 [ J ] .
员 职业 暴露 处置 、 报告 流程 要求 进行 局部 应急处 理 、
报告 , 以便 能够 及 时采 取 补 救 措施 并 随访 观 察 。本
组暴露源病毒标 志物 阳性 占9 3 . 5 5 %, 表明很多暴 露 源病 毒标 志物 阴性 的职 业 暴 露 未报 告 , 部 分 医务 人员职业暴露报告意识淡薄 。 针对本组 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特点 , 笔
[ 2 ] 林承光 , 伍建华 , 黄俊 . 国外放 射治疗 技师 现状及 发展 [ J ] . 中
医护人员职业暴露造成医院感染因素分析及对策
![医护人员职业暴露造成医院感染因素分析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cdfaa319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3b.png)
医护人员职业暴露造成医院感染因素分析及对策医护人员职业暴露是指在诊疗、护理、检验等过程中,接触医疗废物、被感染或潜在感染的患者、病原体及污染的环境而导致职业健康问题的一种现象,它直接影响着医护人员的生命安全以及医院相关人员的工作效率。
本文主要从医院感染的因素分析及对策方面进行探讨。
一、医院感染的常见来源卫生机构的医疗废物是医院感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包括医疗废水、废气和废弃物等。
医疗废品的特点是来源广泛,成分复杂,含有大量的病原体和化学污染物。
除此之外,医护人员职业暴露也是医院感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它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来传播,例如通过空气、血液、体液以及医疗器械等,这些途径可能会在医务人员与患者、患者与患者之间相互传播。
二、医院感染因素分析1. 医护人员操作规范不规范医护人员操作规范不规范是导致医院感染的常见原因之一。
医护人员在医疗过程中如未按照规范操作,使用不合规的医疗器械和药品等可能会造成医院感染。
2. 医院个人防护措施不力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和病原体时,个人防护措施不力也是导致医院感染的原因之一。
医院要求医护人员在诊疗和护理中必须配戴口罩、手套故而若未注意这些基本防护措施将会增加其被感染的风险。
3. 医疗废物管理问题医疗废物的处理不当也是导致医院感染的原因之一,特别是在无害化处理效率低下情况下,会影响到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健康隐患。
三、医院感染对策1. 开展职业卫生教育培训医院要加强职业卫生教育培训,加大医护人员个人防护意识的普及和提高,并对操作规范进行规定明确和检查督导,确保医疗过程中的操作规范和防护措施真正得到落实。
2. 健全医院感染控制体系医院要建立起健全的医院感染控制体系,对医疗废物的管理规范化,确保医疗废物的无害化处理;在医院内部建立起医疗废品、感染控制和危险废物分别分类标识。
3. 注重医疗设备及器械消毒和灭菌医院要监督医疗设备及器械的消毒和灭菌,确保消毒和灭菌处于规范控制之下,避免及时消毒灭菌,将病原体进入人员之间传播。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预防及处理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预防及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f9c4a452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95.png)
制定和实施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控的标准和 规范,规范医疗操作流程和防护措施,确保 医疗质量和安全。
健全监测与报告机制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建立健全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监测与报告机 制,及时掌握职业暴露情况,采取有效的防 控措施。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和 做法,共同应对全球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挑 战。
工作人员流动与国际 化合作
随着工作人员流动和国际化合作 不断加强,不同地区和国家的医 务人员可能发生职业暴露的防控 措施存在差异,需要加强国际合 作与交流。
提出对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控措施的建议和展望
加强培训与教育
强化标准与规范
加强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控的专业培训和教 育,提高医务人员的防控意识和能力。
接触患者血液、体液
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如手套、 口罩和隔离衣等;避免直接接触患者 血液、体液等。
职业暴露的防护措施
01
建立完善的报告制度
02
提供必要的医疗保障
建立职业暴露报告制度,一旦发生职 业暴露,应立即报告相关部门并采取 相应处理措施。
为医务人员提供必要的医疗保障,如 接种疫苗、定期检查等,以降低职业 暴露的风险。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预防及处理
xx年xx月xx日
contents
目录
•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概述 •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预防措施 •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处理及上报 •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案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 程中,被有害因素影响导致身体或心理造成损害或死亡的过 程。
预防措施
穿戴防护服,使用锐器盒 ,规范手术操作流程。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原因分析及防护措施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原因分析及防护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e30bc6ff376baf1ffd4fad8b.png)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原因分析及防护措施摘要】分析了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常见原因及危害,认为加强职业安全教育,建立全面防护措施,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可有效减少职业暴露,减少经血传播疾病的感染机会,最大限度地保护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安全。
【关键词】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中图分类号】R1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9-0061-02职业暴露是医疗护理工作中最常见的职业危害。
医院的职业暴露损伤中,护士损伤率居首位,[1],为职业损伤的高危人群。
不同科室的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性不同。
外科、妇产科、口腔科的医生在手术中容易发生职业暴露,检验科也是易发生职业暴露的科室,检验人员在采血、标本离心、处理检验器材等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职业暴露,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安全,医学界对其常见职业危害相关因素及防护做了不少研究,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我们将体会总结如下。
1 职业暴露的损伤因素1.1 医务人员处置操作中被血液污染的锐器刺伤,破损的黏膜接触患者的血液和体液等,工作中刺伤所造成的职业损伤引发血源感染最为严重。
其中威胁最大的是乙肝、丙肝、艾滋病。
其次还有20多种血源性传播疾病也可通过针刺伤感染。
1.2 手术中受伤多由缝针引起,其次由刀剪,缝针受伤一般由新人员上台,在传递刀剪过程中心理紧张,配合不熟练造成伤害;另一方面由持针、穿线不熟练或传递不正规造成。
1.3 医疗废物医疗废物有直接和间接的感染性、毒性和其它的危害性,穿刺针、采血针、检验用品和各种引流袋等含有大量的血液和体液,在收集、运送、储存、处置医疗废物的每一个环节中,如果操作不当,都可能发生职业暴露。
1.4 口腔诊疗口腔诊疗器械如涡轮手机、牙钳、刮匙、探针、拔髓针及充填器械受到血液、唾液污染,用后如果灭菌不彻底,是造成交叉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
由于涡轮手机特殊的构造易造成细菌、病毒的隐匿,手机在口腔治疗中使用频繁,几乎要进入每一位患者的口腔,与患者的唾液、血液、口腔组织接触频繁[2],如操作时处置不当容易发生职业暴露。
基层医院职业暴露情况分析及防范措施
![基层医院职业暴露情况分析及防范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7c3db022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33.png)
基层医院职业暴露情况分析及防范措施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但与此同时,医务人员的工作压力也在不断增加。
在医务人员的工作中,职业暴露是一种常见的现象。
基层医院作为服务大众的第一线,在职业暴露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对基层医院职业暴露的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一、职业暴露情况分析职业暴露是指在工作过程中接触到各种化学物质、生物制品、放射线等环境因素,容易对人体造成危害的现象。
对于医务人员,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质,职业暴露的风险更为高。
下面我们将从以下方面对基层医院职业暴露情况进行分析:1. 接触感染在基层医院里面,医务人员经常会接触到各种病菌、病毒等微生物,在治疗和护理患者的过程中,容易被感染。
尤其是对于一些传染性疾病的患者,医务人员的工作风险更大。
如肺结核患者、艾滋病患者等。
2. 化学物质暴露在诊断和治疗的过程中,医务人员常常需要使用药品、试剂和消毒剂等化学物质。
这些化学物质往往对医务人员的健康产生危害。
例如,使用异味药的医务人员容易受到有害气体的侵害,长期接触甲醛等物质会增加患上肝癌的风险。
3. 辐射暴露医务人员往往要接触到各种放射设备,在对患者进行检查和治疗的过程中会遭受辐射暴露。
如X光、CT等设备的使用,这些设备会产生很高的辐射,如果医务人员不注意防护,很容易受到辐射的侵害。
4. 生物制品接触在治疗和处理患者的过程中,医务人员容易接触到血液、脏器、尿液、呕吐物等生物制品。
这些物质都可能带有各种病原体,容易对医务人员的健康造成危害。
二、防范措施为了保障基层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工作安全,需要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下面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防范措施:1. 加强岗前培训基层医院应该对医务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培训,使其掌握相关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增强医务人员的安全意识。
2.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接触化学物质、辐射以及生物制品等情况下,基层医院应建立相关操作规程,并要求医务人员严格执行,切实降低职业暴露的风险。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原因分析及防护措施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原因分析及防护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3a47035e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f3.png)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原因分析及防护措施随着医疗行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从事医疗卫生工作。
然而,医务人员在工作中面临着各种职业暴露的风险,如生物、化学、物理和心理等方面的暴露。
这些暴露可能导致医务人员身心健康受损,影响工作效率和质量。
因此,分析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防护措施,对于保障医务人员身心健康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职业暴露原因分析1. 生物因素暴露生物因素暴露是医务人员最常见的职业暴露之一。
主要包括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等微生物。
这些微生物可以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破损的皮肤等途径传播给医务人员,导致感染。
例如,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等都可以通过血液传播给医务人员。
2. 化学因素暴露化学因素暴露主要包括消毒剂、化疗药物、放射性物质等。
这些化学物质对人体具有一定的毒性,长期接触可能对皮肤、呼吸道、消化系统等造成损害。
例如,甲醛、戊二醛等消毒剂具有较强的刺激性和腐蚀性,容易导致皮肤过敏和呼吸道刺激。
3. 物理因素暴露物理因素暴露包括噪声、辐射、温度等。
长时间暴露在这些物理因素下,可能导致听力损伤、视力下降、心理疾病等问题。
例如,放射线可以导致放射性损伤,长时间接触噪声可能导致听力下降。
4. 心理因素暴露心理因素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工作中面临的心理压力。
医疗工作具有高度的责任性和风险性,医务人员需要在紧张的工作环境中保持冷静和专注。
长时间处于这种状态,可能导致心理疲劳、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二、防护措施1. 生物因素防护(1)加强生物安全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生物安全的认识,掌握正确的防护知识和操作技能。
(2)完善防护设施:配置合格的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防护服等。
(3)加强疫苗接种:鼓励医务人员接种乙肝、流感等疫苗,降低感染风险。
2. 化学因素防护(1)加强化学安全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化学品的认识,掌握正确的使用、储存和处理方法。
(2)加强个人防护:佩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如防护眼镜、口罩、手套等。
某医院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监测分析与防护对策
![某医院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监测分析与防护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40e1b840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53.png)
某医院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监测分析与防护对策【摘要】目的了解某医院医务人员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现状,为医院制定职业暴露防护对策以减少职业暴露发生提供依据。
方法回顾2011-2020年发生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基本情况、职业类别、暴露原因、暴露源及暴露后处置等进行分析。
结果 2011-2020年全院共报告血源性职业暴露655例,其中锐器伤598例,占91.3%;血液/体液暴露57例,占8.7%。
血源性职业暴露护士发生率最高(占45.2%),其次是实习护士(占24.6%);血源性传染性疾病检测以乙肝最高(阳性率79.5%),职业暴露类型主要是锐器伤造成,锐器类型主要是输液器针头、注射器针头;锐器伤操作环节以注射、穿刺和拔针发生率最高。
统计年度每100张床位的职业暴露发生率,2011年最高,为15例/(百床·年);2020年最低,为6例/(百床·年)。
防控平均每例费用最高是2012年397.14元,最低是2020年120.34元。
结论开展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目标性监测,建立职业暴露报告体系是降低职业暴露发生率的主要策略;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培训,提高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意识和技能,加强规范化操作和医疗废物管理,职业暴露后的正确处置,积极推进有保护装置锐器的使用及其他一系列保护性措施的实施,是减少职业暴露风险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医务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防护对策【Abstract】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blood-borne occupational exposure of medical staff in a hospital, and to provide a basis for the hospital to formulate occupational exposure protection countermeasures to reduce occupational exposure. Methods A review of the basic information, occupational categories, causes of exposure, sources of exposure and post-exposure treatment of medical staff who experienced occupational exposures from 2011 to 2020 wasanalyzed. Results From 2011 to 2020, the hospital reported a total of 655 blood-borne occupational exposures, including 598 cases of sharp injury, accounting for 91.3%; 57 cases of blood/body fluid exposure, accounting for 8.7%. The incidence of blood-borne occupational exposure nurses was the highest (45.2%), followed by trainee nurses (24.6%); blood-borne infectious diseases were tested with the highest rate of hepatitis B (positive rate 79.5%), and occupational exposure was mainly sharp injury As a result, the types of sharps are mainly infusion set needles and syringe needles; the sharpest injury operations involve injection, puncture and needle withdrawal with the highest incidence. In the statistical year, the occupational exposure rate per 100 beds was the highest in 2011, at 15 cases/(100 beds·year); in 2020, it was the lowest, at 6 cases/(100 beds·year). The highest average cost per case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s 397.14 yuan in 2012, and the lowest is 120.34 yuan in 2020. Conclusion Carrying out targeted monitoring of the occupational exposure of medical staff and establishing an occupational exposure reporting system is the main strategy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occupational exposure; strengthening the occupational protection training of medical personnel, improving the awareness and skills of occupational protection of medical personnel, strengthening standardized operations and medical waste management, The correct disposal after occupational exposure, the active promotion of the use of protective devices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series of other protective measures are effective measures to reduce the risk of occupational exposure.[Keywords] medical staff; blood-borne pathogens; occupational exposure; protective countermeasures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活动中,通过眼、口、鼻及其他粘膜、破损皮肤或非胃肠道接触含血源性病原体的血液或其他潜在传染性物质的状态,主要分为锐器伤和皮肤粘膜暴露两大类。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预防与处置的关键问题分析与对策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预防与处置的关键问题分析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6e78e561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23.png)
职业暴露不仅对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 造成危害,还可能影响其家庭和社会 。医务人员的健康问题可能导致工作 效率下降、缺勤增加等问题,进而影 响医疗服务的提供和质量。同时,职 业暴露还可能引发社会恐慌和信任危 机,对医疗行业形象造成负面影响。
02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关键问题分析树立防护观念
医务人员应时刻牢记自我防护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防护习 惯,如佩戴口罩、手套等。
加强防护措施
严格执行防护规范
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相关防护规范,如 穿戴适当的防护用品、正确处理医疗废 物等。
VS
强化个人防护
根据工作性质和风险程度,医务人员应选 择合适的个人防护用品,如防护服、护目 镜等。
完善培训与教育体系
案例二
预防措施
某地区卫生部门制定了一系列医 务人员职业暴露预防措施,包括 加强个人防护、规范操作流程、
强化消毒管理等。
实施情况
该地区各级医疗机构积极落实预 防措施,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
高防护意识。
效果评估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该地区医 务人员职业暴露事件发生率显著 降低,医护人员防护意识和操作
技能得到提高。
加强职业安全培训
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职业安全培训,确保医务人员掌握正确的防护知识和操作技能。
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通过模拟演练等方式,提高医务人员对职业暴露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建立监管与报告机制
建立健全监管机制
医疗机构应建立职业暴露预防与处置的监管机制,明确各部门职责,确保防护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完善报告制度
借鉴意义
该医院的处置经验为其他医疗机构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有助于提升医务人员职业 暴露事件的应对能力和水平。
THANKS
医务人员发生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相关因素分析与预防_0
![医务人员发生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相关因素分析与预防_0](https://img.taocdn.com/s3/m/8437253e19e8b8f67d1cb982.png)
医务人员发生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相关因素分析与预防目的:了解某院医务人员发生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相关因素,为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
方法:对2010年1月-2014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5年发生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后上报的医务人员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发生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职业类别、暴露方式、暴露源情况等方面,并进行回顾性调查。
结果:5年共发生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46人次,其中医生8例,占17.39%,护士35例,占76.09%,工勤人员3例,占6.52%;发生职业暴露方式构成比,其中拔针8例,占17.39%,手术操作9例,占19.57%,针头回套25例,占54.35%,清理废物4例,占8.69%;暴露源病原体构成比,其中乙型肝炎居首位,30例,占65.22%,丙型肝炎6例,占13.04%,甲型肝炎2例,占4.35%,梅毒8例,占17.39%。
结论:应加强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安全防范教育培训,严格执行各项诊疗操作规程,采取标准预防措施,必要时进行免疫接种,发生职业暴露后按照职业暴露后处理流程正确处理,增加免疫力,以降低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感染的发生。
[Abstract] Objective:To understand the relative factors of occupational exposure to blood borne pathogens in medical staff in a hospital,in order to provide the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corresponding protection measures.Method:From January 2010 to December 2014,the medical staff who were reported after occupational exposure to blood borne pathogens from our hospital in 5 years were investigated.The occupational categories,exposure mode and exposure source of occupational exposure to blood borne pathogens were used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and then reviewed retrospectively.Result:A total of occupation exposure to blood borne pathogens of 46 passengers in 5 years,among them there were 8 cases of doctors,accounting for 17.39%,35 cases of nurses,accounting for 76.09%,3 cases of handymen,accounting for 6.52%.The proportion of occupational exposure mode:there were 8 cases of pulling out needle,accounting for 17.39%,9 cases of surgical operation,accounting for 19.57%,25 cases of needle back to the set,accounting for 54.35%,4 cases of cleaning waste,accounting for 8.69%.Exposed to the source of pathogens,including hepatitis B in the first place,there were 30 cases,accounting for 65.22%,hepatitis C in 6 cases,accounting for 13.04%,2 cases of hepatitis A,accounting for 4.35%,8 cases of syphilis,accounting for 17.39%.Conclusion:Should strengthen the safety prevention education and training of occupational exposure in medical staff,strict implementation of the diagnosis and operation procedures and standard precautions are taken,when necessary for immunization,according to the occupational exposure treatment process to deal with correctly,increase immunity,in order to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occupational exposure to blood borne pathogens infection.[Key words] Medical personnel;Blood borne pathogens;Occupational exposure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ssential thrombocythemia,ET)属于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本质上是一种以巨核细胞增生为主的克隆性多能干细胞增殖性疾病,血栓栓塞是ET最常见并发症,心血管事件是最主要死因,有研究证明,Jak2-v617f 突变的患者有着更高的血栓发生率。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原因分析及防控探讨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原因分析及防控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2b0e60e90066f5335b812199.png)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原因分析及防控探讨摘要】目的:了解医院工作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情况,分析高危因素,制定并落实职业暴露防控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发生的53例职业暴露工作人员的职业分布、暴露环节、暴露种类等。
结果:职业暴露人群以护士为主,35例,占35.66%,其中工龄小于5年30例,占85.72%,其次是医生,12例,占22.56%;暴露的主要类别是锐器伤,44例,占83.02%,主要环节是静脉输液和整理废物,输液环节28例,占锐器伤的63.64%,整理废物8例,占锐器伤的18.19%;其次是血液体液飞溅,6例,占11.32%;发生暴露的主要病原体是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15例,占28.31%,艾滋病8例,占15.10%,暴露源无血源性传播疾病17例,占32.08%;暴露后正确处置率较高为96.23%,一名保洁和实习同学伤后未按规定流程处理,对全部工作人员均进行追踪随访,无一例发生感染。
结论:职业暴露发生人群以低年资护理人员、外科医生为主;锐器伤的发生主要因为违规操作、防范意识薄弱、不正确使用防护用品等原因造成,医院应加强职业安全管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规范操作流程,加强工作人员培训,提高防护用品正确使用率,暴露后及时正确处理,随访。
【关键词】医院工作人员;职业暴露;职业防护;防控【中图分类号】R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1-0356-02Discussion on the reasons and control occupation exposure of medical staffZhou Cuiqiong,Wang Liqiong,Su Shaofen.Xichang People's Hospital,Xichang,Sichuan 615000,MCH Hospital of Xichang,XichangSichuan615000【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occurrence of hospital staff occupation exposure,analysis of risk factors,formulate and implement the occupation exposure control measures.Methods Retrospective occupation distribution,occurring in our hospital in 2012January to 2013December53 cases of occupation exposure of staff exposure,exposure and other types of link analysis.Results The occupation population exposed to nurse based,35 cases,accounting for 35.66%,of which 30 cases less than 5 years seniority,accounted for 85.72%,followed by the doctor,in 12 cases,accounting for 22.56%;the main categories of exposure are sharp instrument injury,44 cases,accounting for 83.02%,the main link is the intravenous infusion and finishing waste,transfusion ring section in 28 cases,sharp instrument injury accounted for63.64%,finishing waste in 8 cases,accounting for 18.19% of sharp instrument injury;the second is blood and body fluid splash,6 cases,accountingfor 11.32%;main pathogen exposure is viral hepatitis,AIDS,viral hepatitis 15 cases,accounting for 28.31%,8 cases of AIDS,accounting for 15.10%,no source of exposure to blood borne diseases in 17 cases,accounting for 32.08%;a higher rateof correct disposal after exposure for 96.23%,a cleaning and nursing students after injury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ed processes,to all of the staff were follow-up,no case of infection.Conclusion The occupation exposure occurred in low seniority nurses crowd,the surgeon;sharp instrument injury occurred mainly because of illegal operation,awareness is weak,the incorrect use of protective equipment and other causes,the hospital should strengthen the occupation safety management,establish and improve rules and regulations,standardize the process,enhance staff training,improve the rate of correct usage protection products,after exposure to timely and correct treatment,follow-up.【Key words】Hospital staff;Occupational exposure;Occupational protection;Prevention and control;医院工作人员职业暴露,是指医院内工作的相关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清洁消毒等活动过程中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或传染病病原体,从而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类职业暴露,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以及各种诊疗技术的推广和侵入性操作的增加,使医院内各类工作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风险增加,暴露频繁发生,其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威胁,成为一种较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部医源性暴露因素回顾性分析及预防对策
发表时间:2019-09-05T16:44:09.390Z 来源:《航空军医》2019年第07期作者:杨杰薛源* 魏玮尹丹萍林楠[导读] 加强相关知识培训,健全各类规章制度,规范使用技术设备。
(解放军第960医院感染控制科,山东济南 250031)
摘要:目的收集并分析发生医源性暴露的危险因素,为制定防护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回顾性调查2013年1月-2018年12月发生的39名暴露人员资料,统计分析相关指标。
结果 39名暴露者中,护士人群最多,为66.67%;暴露地点以病房、手术室最多,分别为48.70%、35.90%;暴露病原以乙型肝炎病毒为主,为66.67%;暴露方式以锐器伤为主,为87.18%;暴露的操作环节以手术操作和护理拔针居多,分别为25.64%和23.08%。
结论加强相关知识培训,健全各类规章制度,规范使用技术设备。
关键词:医源性暴露;分析;预防对策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 医源性暴露是指医疗卫生人员在从事医疗、诊治、护理、检查等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或医疗事故而导致的意外接触病毒或细菌并且可能危及医务人员身体健康的一种职业暴露。
临床工作中血源性暴露是最常见的医源性暴露,也是医疗卫生工作安全管理的重点,主要的暴露病毒有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和艾滋病病毒[1],一旦感染,不但危害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还有可能造成本人及家庭的心里阴影及负担。
如何预防医源性暴露是每个医疗人员必须重视的问题,因此,调查并统计分析医疗卫生人员医源性暴露的职业危险因素,对于避免或减少医疗卫生人员医源性暴露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回顾性调查和分析了某部医务人员医源性暴露的情况,为切实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提供借鉴,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收集2013年1月-2018年12月某部医院发生的39名医务人员医源性暴露资料,其中男9例、女30例,年龄20~47岁,平均(29.21±8.47)岁。
1.2 方法感染控制科设计调查表格,统一管理医源性暴露人员的资料,内容包括暴露者的基本情况、既往感染病史、暴露方式及锐器类别、操作过程、暴露后处置情况等。
根据国家卫生部制定的《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的具体标准和要求,当医务人员发生医源性暴露后,立即通知感染控制科并填写调查表,由专职人员根据暴露的情况进行评估。
1.3 统计分析将暴露人员的所有资料输入Excel电子表格,统计各类指标的分布及构成比。
2 结果2.1 医源性暴露的发生人群共发生39例医源性暴露人员,其中医生26人、护士10人、实习人员3人,分别占66.67%、25.64%、7.69%。
见表1。
2.3 医源性暴露的病原菌分布在45名医务人员职业暴露者中,以乙型肝炎病毒为主,占64.44%,见表3。
3 讨论
目前,国家对于医院的质量管理和医源性暴露的预防有完整规章制度和要求,但是在医疗工作开展和技术操作过程中仍不可避免的出现各类医源性暴露因素。
感染控制科虽然从多层次加强暴露因素的预防,但由于医疗科室和各诊疗单位对医源性暴露的重视程度不足,往往把这项工作当成负担,甚至不具体落实。
本研究显示护士岗位居于医源性暴露的第一位,主要是护士是一线工作的具体执行者,因此,暴露的机会要比其他岗位多。
护士穿刺、缝合等操作多接触针头、剪刀等锐器,锐器伤的发生率保持一个较高的水平[2],国内研究报道的护士年针刺伤发生率为60%-80.6%[3-5],与本文基本一致。
医生的医源性暴露为第二位,占25.64%,与王慧等[6]的报道结果基本一致。
在各类场所中,执行操作主要在病房和手术室,医务人员接触的医疗器械多,因此,是发生医源性暴露的高危场所,主要与接触锐器的频率高有关。
我国是乙型肝炎大国,虽然人群接种乙肝疫苗比较普遍,但感染率仍然较高。
本研究暴露乙型肝炎病毒占66.67%,与国外学者Mohammadi N等[7]报道相符;其次是丙型肝炎病毒。
艾滋病病毒虽然只有2例,但一旦暴露和感染,造成的心里恐惧压力是其他暴露不可比拟的,产生的危害和影响也大,甚至影响暴露者今后的工作。
分析表明,在暴露因素中,由于操作不慎造成的锐器伤是主要的暴露方式,占暴露方式的87.18%,一线医务人员是发生此种暴露的主要人群。
结果还表明,医源性暴露以低年资医务人员占大多数,主要与入职时间短、锻炼机会少、熟练程度低、不规范操作等因素有关。
在医疗操作环节上,医源性暴露以手术、锐器处理和穿刺等占多数,提示医务人员要加强风险意识防控,同时要操作熟练。
根据以上分析结果,首先,要有针对性的加大医务人员医源性暴露知识预防的培训,定期开展理论知识和岗位技能培训教育,根据国家规范的操作流程正确操作,并统一进行考核,纳入绩效考评和质量管理。
使医务人员真正做到预防在先。
同时,建立建全各类防护制度和机制,从规定着手,排除隐患,制定纠错措施,防患于未然。
一旦暴露后,积极介入评估,采取相应措施,及早化解风险。
第三,要求医务人员使用规范的防护和技术设备,不得随意丢弃器械和医疗废物,规范使用锐器盒,提倡使用安全注射器。
参考文献
[1] Hassan ZM,Wahsheh MA.Knowledge and attitudes of Jordanian nurses towards patiens with HIV/AIDS:findings from a nationwide survey[J].Issues a Ment Health Nurs,2011,32(12):774-784
[2] 孙吉花,邱会芬,李卫光.医务人员锐器伤危险因素调查及防护体系应用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2):2620-2622
[3] 王作晶.基层医院护士职业危害与自身防护措施[J].中国社区医师,2015(11):164-165
[4] 李淑琴,张凌,姚晓梅.基层医院化疗防护现状调查与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10):91-92
[5] 汪莉,李建民,甘永江,等.项目管理应用于医护人员职业卫生防护的实践[J].中国护理管理,2018,18(2):158-161
[6] 王慧,马京华,杨荣芳,等.手术室血源性职业暴露与职业防护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5(7):1670-1672
[7] Mohammadi N,Allami A,Malek MR.Percutaneous exposure incidents in nurses:knowledge,practice and exposure to hepatitis B
infection:Percutaneous exposure incidents in nurses[J].Hepat Mon,2001,11(3):186-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