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语方言的保护研究

合集下载

保护粤语的措施

保护粤语的措施

保护粤语的措施粤语是广东省和香港地区的主要方言之一,也是中国乃至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方言之一。

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进程,粤语的地位逐渐受到冲击。

为了保护和传承粤语,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教育是保护粤语的重要途径之一。

应该在学校教育中将粤语作为主要的教学语言之一,让学生从小学习和使用粤语。

同时,还应该提供粤语教学的教材和教师培训,以确保粤语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媒体的支持也是保护粤语的关键。

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应该增加粤语节目和栏目的播出和刊登,提供更多的粤语信息和内容。

此外,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也为粤语的传播提供了新的机遇,各种网络平台和社交媒体可以成为粤语交流和传播的重要渠道。

第三,政府的支持和倡导是保护粤语的重要保障。

政府应该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保护粤语的合法地位,禁止歧视和排斥粤语的行为。

同时,政府可以加大对粤语教育和文化活动的投入,支持相关的研究和推广工作。

社会各界也应该积极参与到保护粤语的行动中来。

民间组织可以发起和组织各种粤语活动,如演出、比赛、讲座等,增加人们对粤语的认识和兴趣。

同时,个人也应该自觉使用和传承粤语,不仅在家庭和社区中使用,还可以通过写作、演讲等方式积极弘扬粤语文化。

跨地区合作也是保护粤语的重要手段。

广东省和香港地区可以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粤语的保护和发展。

可以举办粤语论坛、研讨会等活动,促进两地的粤语教育和文化交流。

需要注意的是,保护粤语不仅仅是保护一种语言,更是保护一种文化和传统。

在推动粤语保护的过程中,还应该注重挖掘和传承粤语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提高人们对粤语文化的认同和自豪感。

保护粤语是一项重要的任务,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通过教育、媒体、政府支持、社会参与、跨地区合作等多种措施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地保护和传承粤语,使其在现代社会中得到更好的发展和传播。

只有保护好粤语,才能保护好粤语背后的丰富文化和传统。

保护我们的母语——粤语

保护我们的母语——粤语

现今世界各地都兴起保护人类文化遗产地运动.我国各地都不遗余力地发展地方文化事业,要想发展岭南文化我觉得必须由保护粤语开始做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规定从年起,每年地月日为“国际母语日”.它指出:“语言是保存和发展人类有形和无形遗产地最有力地工具.保护母语跟保护文化遗产一样,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地课题.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粤语是广府地区人民地母语,也是岭南地区最重要地方言.在大力推广普通话地同时,我们也必须重新认识粤语地自身价值,对粤语进行大力地保护.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一、粤语地起源:粤语,又叫广东话或叫“白话”.是全国七大方言之一,是一种很有特色地方言.粤语可以说是我国最早地“普通话”. 粤语主要来源于古代中原一带地“雅言”.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雅言是以黄帝为首地华夏部落联盟使用地原始华夏语.到了周朝,便发展成为中原一带地民族共同语,可以说是我国最早地“普通话”.雅言在今天地北方和中原已经荡然无存,它地大量原素却保存于今天地粤语.可以说粤语才是真正地“国语”,而普通话却是元朝、清朝外族入侵中原所带来地发音语系.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二、粤语地地位:粤语是广府地区使用最为广泛地一种方言.使用人口包括万广府人(广西多万、广东多万),还有加拿大、温哥华、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西海岸等华人聚集地城市社区及中国香港、澳门、广东地区,粤语是华人之间最通行地语言,华人电台节目更是以粤语作为主要地播音语言.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全世界使用粤语地人口已有八千万—、亿.粤语是一种很有生命力地语言.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三、粤语地现状随着这十几年来政府地强制推普工作地实行,普通话在广东地区地普及率越来越高,幼儿园到中学都强制使用普通话,在学校地授课时间几乎是听不到方言了.近年来孩子学到地粤语都不是从课堂得来地,他们掌握地粤语大多来自家庭成员地沟通或者来自社会地交往.有些地区地学校连课间时间也不准使用方言.更有甚者:东莞一小学为营造普通话校园,规定在校内讲方言教师须交纳学习费,有个老师跟校长说句“早晨” 要交十元地学习费.老师在课堂上教学时不能示范白话该怎样读.在这种情况下,当今地广东小孩子大多存在着不会用粤语读书:很多地家长都反应说孩子只会说而不会读粤语.有一个爷爷在家叫读小学三年级地孙子读课文给他听听,孙子用普通话读得非常流利,但他一句也听不懂,就让小孙子用粤语来读一下,结果孙子不会读.他不免叹息,逢人就说,现在地孩子读那么多地书有什么用呢?连自己地话也不会了,都忘本了!本人有次在六年级地生字教学中,无意中发现学生不会用粤语读“锲而不舍”地”锲”字,一调查,竟然发现普通话都会读,但用白话来读却读得五花八门,个学生没有一个是读准确地.不会认读粤语中特有地字;在六年级地学生里(个学生,都是广东人)进行了一次调查,让他们认读以下粤语中常用地字(个):乜、咩、哋、啲、冇、谂、嚟、咁、冧、餸、畀、噏、嗌、偈、踭、嘅、脷、嗰、啖、孭、乸、奀、凼、攰、冚.结果发现能读准个字地同学只有个人,其它读准地都少于个字,更有个同学一个也不会.不明白粤语中地一些俚语地含义(一旧饭、挪嚟衰、依郁、好盏鬼等).这些情况说明一个现实:我们地母语逐渐被蚕食,面临着消亡地危机.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现在地学生几乎都有一部汉语字典(或新华字典),但绝大部分不会有粤语字典,也不知道有粤语字典.而市面地书店大多没有粤语字典出售地.那些说粤语地孩子们,还能够认识和写几个粤字吗?他们大多熟练地运用普通话,母语竟变成了次要地语种.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原本是宣传粤语地重要阵地———电视台也成了普及普通话地基地了.现在地粤语题材影视节目被普通话配音糟蹋得不成样子,都没有粤语地特色了;虽然与港澳地区是同声同气地,但几乎都看不到原版地香港电影或电视剧.今年广电总局还出台一个管制方言地新规定:电视剧地语言,除地方戏曲片外,应以普通话为主,一般情况下不得使用方言和不标准地普通话里面出现地“领袖”也要讲纯正地普通话.这样一来,少了一个传承粤语地重要基地,粤语更难得以保护了.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很早之前,所有地教学活动已强制使用普通话了,但社会上对使用粤语还是比较自由地,这种局面却被打破了.前不久,广东省确定了三个试点城市:广州、深圳和珠海,要求这三地地公务员%讲普通话.粤语地生存空间越来越被压缩.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有一个比较有名地比喻是这样地:把一只青蛙放在慢慢加热地水里,青蛙就会不知不觉地慢慢地被烫死.现在地粤语被逐渐侵蚀和异化,会不会像那只青蛙一样,在不知不觉中消亡呢?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四、保护粤语地方法:、粤语是世界上最系统、最完善、最发达地方言,可以申请粤语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中地人类非物质和口头文化遗产.保护粤语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要实实在在地行动起来.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让地方政府明白保护母语地重要性,在推普地同时,可以允许粤语出现在官方场合.以官员带头,以讲粤语为荣.还可以成立官方地保护粤语组织.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从现在开始,大力宣传粤语地重要性,尽量普及粤语知识,还要培养人们对说粤语地荣誉感.可以树立公益广告牌,让粤语地重要性深入人心,在公共场合营造一种讲粤语地良好氛围.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学校是进行母语教育地重要基地,改变只能讲普通话地现状,允许粤语进入课堂,给粤语家庭地后代提供粤语教育地机会.我们可以模仿香港地双语教育,来推行一个普通话、粤语与英语地三语教育模式.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编制教授粤语知识地乡土教材.学习粤语拼音方案,规范粤语地使用,鼓励学生购买粤语字典.这样可以提高粤语地层次,使粤语稳定,有利于粤语地发展.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鼓励孩子听粤语歌、看粤语配音地所有影视节目.在校园里可以教导传唱粤语歌曲.、发挥社会地力量,设立免费地粤语培训班,给所有地人(特别是外地人)有学习粤语地机会.在政府地各种便民措施里提供粤语地帮助.如公交车采取粤语、普通话双语报站等.广东人要免费为外地人做粤语教师,鼓励和帮助身边地外地朋友学习粤语,让说粤语地人群得以壮大.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年月。

新媒体背景下粤语文化保护路径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粤语文化保护路径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粤语文化保护路径研究【摘要】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粤语文化保护面临着重大挑战。

本文通过分析新媒体对粤语文化的影响、现有保护措施的不足以及面临的挑战,探讨了新媒体背景下粤语文化保护的路径。

通过案例分析,指出了一些成功的保护案例。

总结提出了应对新媒体挑战的对策建议,包括开展粤语宣传、加强教育推广等。

展望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保护工作,让粤语文化在新媒体时代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通过本研究,可以为粤语文化保护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关键词:新媒体、粤语文化、保护、路径、挑战、案例分析、对策建议、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给粤语文化的传播和保护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方面,新媒体为粤语文化提供了更广阔的传播平台,使得粤语文化得以更好地被传播和推广;新媒体的便捷性和多样性也给粤语文化带来了威胁,粤语在新媒体时代的传承和创新面临巨大的困难。

研究新媒体背景下粤语文化保护路径成为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

通过对新媒体对粤语文化的影响、现有粤语文化保护措施的分析、新媒体与粤语文化保护的挑战、以及新媒体背景下粤语文化保护路径的探讨,可以为粤语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启示。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新媒体背景下粤语文化的保护路径,旨在研究粤语文化在新媒体时代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分析现有的粤语文化保护措施的不足之处,探讨新媒体对粤语文化保护的影响,提出应对新媒体挑战的对策建议,为粤语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参考。

具体目的如下:1. 分析新媒体对粤语文化的影响:探讨新媒体如何改变了粤语文化的传播方式和受众群体,分析新媒体对粤语文化传承和发展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2. 分析现有粤语文化保护措施的局限性:对现有的粤语文化保护措施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为进一步提出新的保护路径奠定基础。

4. 探讨新媒体背景下粤语文化保护路径:结合新媒体特点和粤语文化的实际情况,探讨如何通过新媒体平台推广和传播粤语文化,提出有效的保护路径。

关于粤语的历史与现状研究报告范文

关于粤语的历史与现状研究报告范文

关于粤语的历史与现状研究报告范文一、引言。

各位朋友!今天咱们来唠唠粤语,这个超有魅力的方言。

粤语可不简单,它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在语言的星空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不管你是在广东茶楼里听着阿叔阿婆们“倾偈”(聊天),还是看着TVB剧里演员们狂飙粤语,都会被它独特的韵味所吸引。

那它到底是怎么来的?现在又发展得咋样呢?咱们这就去探个究竟。

二、粤语的历史。

# (一)起源。

粤语的起源啊,可以追溯到很久很久以前。

它和古代中原地区的汉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秦朝的时候,秦始皇派大军南下,征服岭南地区。

那时候开始,中原文化就逐渐传入岭南。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中原移民带来的语言和当地原住民族的语言不断融合、发展,慢慢地就形成了早期粤语的雏形。

想象一下,那些秦朝的士兵们,穿着铠甲,带着中原的口音,来到这片陌生的岭南土地。

他们一边要适应新环境,一边还要和当地人交流,就这么一来二去的,语言就开始发生奇妙的变化啦。

# (二)发展历程。

1. 唐宋时期。

到了唐宋时期,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不断发展,和中原地区以及海外的交流也日益频繁。

这个时候,粤语吸收了大量的唐宋时期的汉语词汇和语音特点。

比如说,现在粤语里一些很文雅的词汇,就有可能是从那个时候保留下来的。

就像“畀”(给)这个字,在古汉语里就有类似的用法。

这时候的粤语就像一个正在茁壮成长的少年,不断吸收着各种营养,变得更加丰富和成熟。

2. 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广州成为了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有很多外国人来到这里做生意。

粤语又受到了外来语言的一些影响,特别是英语。

像“巴士”(bus)、“的士”(taxi)这些词,粤语里就有类似的发音,不过是用粤语的声调来读,很有趣吧。

同时,粤语也随着广东人的外出经商、移民等活动,传播到了东南亚等地。

这一时期的粤语就像是一个走向世界的青年,既保留着自己的传统特色,又开始与外界广泛接触,融合了新的元素。

三、粤语的特点。

# (一)语音特点。

1. 声调丰富。

分析如何保护粤语,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提出建议

分析如何保护粤语,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提出建议

分析如何保护粤语,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提出建议材料一:粤语是发源于北方的中原雅言(汉族母语)而于秦汉时期传播至两广地区与当地古越语相融合产生的一种语言,同时也是在香港、澳门占有主导地位的方言.改革开放后,粤语呈强势发展之态,其原因有:粤语有独特的书面表达体系;香港文化的强势进入广东;国家的特殊媒体政策支持;市民和媒体的大力支持.但今天上述因素都在弱化,粤语急需保护。

材料二:警惕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乱象:少数地方政府决策时“乱作为”,在经济驱使和利益诱惑下,无视百姓意见,无视法律法规和文化发展之道,闭门造车;对有些破坏文化遗产行为,处罚时缺少法律依据,司法不力,民众法律意识缺失。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中文化创新和中华文化的相关知识,分析如何保护粤语.(12分)(2)结合材料二,请从依法治国和我国政府决策方式的角度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提出建议。

(14分)答案第一,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要求我们批判地继承粤语,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

第二,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要保护粤语就要发动市民积极参与。

第三,粤语历史悠长,内涵丰富,表达体系独特,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要保护粤语就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第四,中华文化具有特有的包容性,在粤语发展过程中要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加强引进来和走去出的步伐。

评分标准:每一点理论2分,分析1分。

(2)依法冶国:第一、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文化遗产要坚持依法保护与开发。

第二、立法机关要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使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有法可依。

第三、行政机关要依法行政,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不能乱作为。

第四、司法机关要严格执法,加大对严重破环文化遗产的犯罪行为的惩罚力度。

第五、公民要学法、知法、守法和用法,自觉提高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法律意识。

方言调查报告(精选)

方言调查报告(精选)

引言概述:方言是指不同地区或者不同社会群体使用的语言的变体,每个方言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用法。

方言的调查是了解一个地区的文化、社会和历史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基于对方言调查的研究,探讨一些有代表性的方言及其影响。

正文内容:一、粤语方言1.广州话1.1广州话的历史和演变1.2广州话的特点和用法1.3广州话的地位和影响1.4广州话的传承和保护1.5广州话对广东文化的贡献2.香港话2.1香港话的起源和发展2.2香港话与粤语的关系2.3香港话的特点和表现形式2.4香港话在香港社会中的地位2.5香港话对香港文化的影响二、闽南方言1.闽南话的历史和演变1.1闽南话的起源和发展1.2闽南话的语音和音调1.3闽南话的语法特点1.4闽南话与普通话的差异和对比1.5闽南话在闽南地区的地位和保护2.台湾闽南话2.1台湾闽南话的历史和演变2.2台湾闽南话的特点和用法2.3台湾闽南话在台湾社会中的地位2.4台湾闽南话的传承和保护2.5台湾闽南话对台湾文化的影响三、四川话1.四川话的历史和演变1.1四川话的起源和发展1.2四川话的语音和音调1.3四川话的词汇特点1.4四川话与普通话的差异和对比1.5四川话在四川地区的地位和保护2.川渝方言2.1川渝方言的特点和区别2.2川渝方言在川渝地区的分布2.3川渝方言的历史和文化背景2.4川渝方言的影响和地位2.5川渝方言对川渝文化的贡献四、上海话1.上海话的历史和演变1.1上海话的起源和发展1.2上海话的语音和音调1.3上海话的词汇特点1.4上海话与普通话的差异和对比1.5上海话在上海地区的地位和保护2.江浙方言2.1江浙方言的特点和区别2.2江浙方言在江浙地区的分布2.3江浙方言的历史和文化背景2.4江浙方言的影响和地位2.5江浙方言对江浙文化的贡献五、琼崖方言1.琼崖话的历史和演变1.1琼崖话的起源和发展1.2琼崖话的语音和音调1.3琼崖话的词汇特点1.4琼崖话与普通话的差异和对比1.5琼崖话在海南地区的地位和保护2.海南方言群体2.1海南方言的特点和区别2.2海南方言在海南地区的分布2.3海南方言的历史和文化背景2.4海南方言的影响和地位2.5海南方言对海南文化的贡献总结:方言是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方言的调查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地方的文化和历史。

粤语保育及推广措施

粤语保育及推广措施

粤语保育及推广措施概述粤语是广东省及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主要方言之一,也是华南地区的主要语言之一。

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影响下,粤语面临着许多困境,包括少子化、普遍使用普通话和英语等现象。

为了保护和推广粤语,一系列保育措施和推广活动已经展开。

保育措施建立粤语语言基地为了保护粤语,相关机构已经开始在广东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设立粤语语言基地。

这些基地提供粤语学习资源、研究成果和交流活动,吸引更多人关注和学习粤语。

培训粤语教师培养更多的粤语教师对于粤语的保护和推广至关重要。

相关机构已经开始组织粤语教师培训班,提供专业知识和教学方法,确保粤语传承得到有效的实施。

支持学校粤语课程为了让更多学生学习粤语,相关政府机构和教育部门开始增加学校的粤语课程。

这些课程不仅仅是教授语言知识,还包括粤语文化的传承和推广,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粤语的历史和重要性。

推广活动粤语宣传活动相关机构定期举办粤语宣传活动,包括举办粤语演讲比赛、举办粤语歌曲晚会等,吸引更多人参与和关注粤语。

这些活动旨在增强公众对粤语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促进粤语的传承和推广。

粤语电台和电视节目在广东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相关媒体开始增加粤语电台和电视节目的播出。

这些媒体平台提供粤语新闻、综艺节目和广播剧等,丰富了粤语媒体资源,方便公众学习和使用粤语。

网络平台推广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相关机构开始利用网络平台推广粤语。

他们在社交媒体上开设粤语学习账号,发布粤语学习资料和交流活动信息,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到粤语保育和推广的行列中来。

粤语保育的挑战尽管有许多保育措施和推广活动,但粤语面临着许多挑战。

首先,粤语的使用范围正在逐渐缩小。

在现代社会中,普通话和英语的普及程度不断增加,使得许多人更倾向于使用这些语言,而不是粤语。

其次,粤语面临着少子化的问题。

由于生育率下降和人口老龄化,许多年轻人将粤语视为传统语言,而不是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语言。

此外,粤语的保育和推广工作需要更多的资源和支持。

关于粤语传承与保护现状的调查报告

关于粤语传承与保护现状的调查报告

关于粤语传承与保护现状的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繁荣,多民族的国家。

在几千年的历史沉淀中,民族语言发展多样化,粤语作为一种地方语言,也经历了长久的发展,至今粤语仍在在两广地区,港澳等地区广泛使用。

我们此次实践调查,一方面是要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掌握调查实践的步骤方法;更重要的一方面是要提高当代大学生对民族语言文化多样性的认识,了解粤语的起源,发展情况,现状以及未来的传承与保护。

通过本次实践调查活动,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对民族语言多样化的认同感。

二、粤语概况粤语,又作广东话,広东语(日语),属汉藏语系汉语族的声调语言,也是汉族广府民系的母语。

粤语根源于秦汉官话,含完整的九声六调,较完美地保留古汉语特征,[1]拥有完善文字系统,可以完全使用汉字(粤语字)表达,是唯一除普通话外在外国大学有独立研究的中国汉语。

粤语以珠江三角洲为分布中心,在中国的广东、广西、香港、澳门、海南,东南亚的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越南等以及北美、欧洲和澳洲、新西兰、圣诞岛等华人社区中广泛使用。

在粤语核心地区广东省8000万本地人口中,粤语使用者近4000万[2];也有媒体认为,在广东省的1亿人口中,使用人数超过6700万。

粤语是香港、澳门的官方语言,美国、加拿大第三大语言,澳洲第四大语言。

粤语承载着上古汉语的遗风,悠悠粤韵,是岭南文化的最重要载体,是维系广府人的最重要桥梁,也是广府民系兴旺发达的最重要保证。

三、粤语发展现状与原因分析(一)粤语的发展现状:目前广东省大概 1亿人口当中,使用粤语的人口大约有6700万,加上广西粤语使用人数大约为 2500万,香港700万,澳门55万,泰国500万,新加坡和马来西亚500万,美国和加拿大 200万,全球将近有 1.2亿人口使用粤语。

使用地区广泛。

粤语不仅在海外华人社区中被广泛应用,而且支持着香港文化及南粤文化为中心的粤语文化,这使得粤语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可以说是目前世界上有较强生命力的语言之一。

在湾区时代下粤语的传承与保护

在湾区时代下粤语的传承与保护

文化艺术 |在湾区时代下粤语的传承与保护□黎婷王文初王鹏辉/文当前在粤港澳大湾区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粤语的传承与保护将起到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等重大影响。

本文立足于时代发展的背景,阐述了粤语的传承与保护的现实意义,并对粤语的传承与保护提出一系列可行性建议。

粤语是一种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声调语言,它是中国影响力最大的地区方言之一。

当前全球约有1.2亿人使用粤语进行交际,这些人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广州、香港、澳门等地,以及东南亚、欧美等地的华人华侨聚居区域。

粤语分布地域如此之广,导致粤语使用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其中最明显、最直接地体现在语音的差别上。

粤语注音和读音曾在一段时期里莫衷一是,处于混乱的状况,直至1993年香港语言学学会制定出来一套简单、合理、易学、易用的粤语语音转写方案,混乱境况才有所改变。

待粤语拼音方案确立后,粤语才有了正式统一的读音,使粤语的文化输出和粤语的传承效能进一步加强。

1 粤语面临的危机1.1 粤语的传播力阻滞早在20世纪80年代,香港大众媒体以及娱乐事业的繁荣,一度使粤语在亚洲地区有非常强的文化输出力。

但辉煌过后粤语也沉寂了好一段时间,再加之当时全国推广普通话的热潮,以至于后来很长一段时间粤语的影响力一直不进反退[1]。

如今,不仅香港传媒行业衰退,而且曾经在广东地区风生水起的粤语节目,如“桌桌有娱”“全民放轻松”,如今也面临少人问津的窘境。

而广州台原有粤语播报的“晚间新闻”已改成普通话“广州新闻联播”,一些老牌的粤语综艺如“健康100分”“科学大求真”都变成普通话节目。

不仅仅是媒体传播,粤语的人际传播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广州作为粤语和普通话共存的双语城市,随着外来人口的增加和推普工作的有效进行,普通话的语言影响力在不断增强;与此同时,粤语的语言环境的语言地位也受到一定程度影响。

具体表现为:普通话的推广、普及工作到位,使得人们的普通话水平显著提高;大量的外来人口涌入,导致普通话、客家话等多样化的交际语言共存;粤语的使用大多仅发生于本地人日常交流。

新媒体背景下粤语文化保护路径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粤语文化保护路径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粤语文化保护路径研究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普及,粤语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新媒体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无限的空间和可能性,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和困境。

本文旨在探讨在新媒体背景下,如何保护和传承粤语文化。

新媒体技术为文化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更为广泛的途径和渠道。

通过新媒体平台,人们可以更轻松地获取各种文化信息,包括粤语文化。

而且,新媒体还可以帮助人们将粤语文化传播到全球各地。

例如,各大视频网站、社交媒体平台以及在线直播平台,都可以成为传播和推广粤语文化的重要渠道。

然而,新媒体也为粤语文化保护带来了一些新的挑战。

一方面,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的注意力被短时间内不断切换的信息所占据,导致文化信息的获取面临越来越大的竞争。

另一方面,新媒体平台上存在大量低俗、娱乐化的内容,这样的内容可能会给粤语文化传播带来负面影响甚至破坏力。

二、粤语文化保护路径的探索为了保护和传承粤语文化,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以下几点可以供参考:1.加强文化挖掘和创新在传统文化中,很多珍贵的文化信息可能被忽视,或者因应用场景改变而被遗忘。

因此,需要加强对粤语文化的挖掘和创新,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更好地适应新媒体时代的特点。

2.加强文化教育和培训文化教育和培训是保护粤语文化的重要手段。

通过学校、社区、家庭等多种途径,加强对粤语文化的教育和培训,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掌握该文化,从而实现文化保护和传承的目标。

3.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文化传播新媒体平台已经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可以借助一些优秀的资源创建和维护粤语文化的线上社区,以及专业的文化内容平台,整合各种形式的文化资源,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文化传播品牌。

4.探索文化价值链的发展通过探索文化价值链的发展,可以为粤语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带来新的动力。

例如,可以将文化品牌引入产品设计中,发展文化旅游业,以及利用文化资源进行相关产业的发展等等。

总之,粤语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广东省的重要文化资源。

7.粤语现状调查及其文化保护———以佛山为例

7.粤语现状调查及其文化保护———以佛山为例

序号:编码:广东财经大学第七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作品申报书作品名称:粤语现状调查及其文化保护———以佛山为例学院全称:申报者姓名(集体名称):类别:□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A类□科技发明制作B类A2.申报者情况(集体项目)说明:必须由申报者本人按要求填写;申报者代表必须是作者中学历最高者,其余作者按学历高低排列;B2.申报作品情况(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说明:必须由申报者本人填写作品全粤语现状调查及其文化保护———以佛山为例称作品所( C ) A哲学 B经济 C社会 D法律 E教育 F管理属领域作品撰写的目的和基本思路目的:更全面了解粤语文化,调查粤语文化生态现状,为保育粤语,继承和发扬岭南文化奠定基础1.利用图书馆以及网络资源较为系统全面地了解粤语文化,包括粤语的起源,发展情况,,为调查活动打下基础2.利用空余时间,到佛山展开实地走访调研。

3.利用网络问卷调查,获取更多方面的信息5.汇总获取的信息,分析粤语文化生态现状作品的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1、课题科学性与先进性:粤语作为一种地方方言,被广东、广西等地区广泛使用。

粤语蕴含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广东的标志之一,其重要性难以估量。

但随着城市化发展,广东开放程度变大,普通话的使用越来越多,这甚至影响粤语的发展。

对此,本小组开展社会调查,了解粤语的现状,加深对粤语及其文化的认识。

2、相关人员研究能力的可行性:本小组成员对粤语语言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知识和研究,且组员们在组织安排工作、资料搜集、电脑软件技术、数据资料分析、交流采访等方面各有所长,并且对课题有浓厚兴趣,具有高度的研究热情和较强的责任心。

3、调查数据来源可行性:课题研究获取的资料具有客观性、真实性和权威性,本小组将以访谈方式获取第一手资料。

同时,也从有关数据库资料、相关文献资料和网上搜索等来获得丰富准确的资料。

关于粤语(梧州话)传承与保护的调查报告1

关于粤语(梧州话)传承与保护的调查报告1

梧州学院“关于粤语(梧州话)的传承与保护”社会实践报告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社会实践教学项目报告项目名称关于粤语(梧州话)的传承与保护(实践调查)系别班级负责人(联系方式)指导老师(联系方式)社会实践时间地点2011年6月、梧州项目成员组织分工附件3知识目标通过实践调查,加深对粤语传承与保护的认识。

能力目标掌握社会实践调查方法,提高团队协作能力、社会实践能力。

思想目标加强对传统文化(梧州白话)的保护意识,培养大学生勇于实践的作风。

内容摘要(正文内容附后)一、实践调查背景二、实践调查目的三、粤语概况四、梧州,粤语的发源地五、粤语发展现状及原因分析六、粤语的保护与传承关键词粤语、梧州、传承、保护自我评价(20%)本小组成员在课题研究上,积极提出自己的看法,出色的完成的各自的任务并相互沟通,发挥团队合作精神,使课题更加完善。

个人体会通过这次调查研究,让我们认识到保护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了解了更多关于粤语的知识;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团队合作精神。

小组评价(40%)老师评价(40%)一、实践调查背景为贯彻落实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网上系列活动的通知》,共青团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等学校工作委员会发出通知,组织各高校开展2011年广西大学生“永远跟党走——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主题教育社会实践活动。

爱党,爱国,要不断学习和弘扬民族文化,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应当切实履行实践的一部分。

梧州学院唐景成老师带领外语系2009级外语系学生,依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环节开展主题为“家乡对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保护状况”等调研活动。

唐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小组立足梧州实际,粤语广泛使用,展开对粤语传承与保护的实践调查。

二、实践调查目的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繁荣,多民族的国家。

在几千年的历史沉淀中,民族语言发展多样化,粤语作为一种地方语言,也经历了长久的发展,至今粤语仍在在两广地区,港澳等地区广泛使用。

粤语方言的保护研究

粤语方言的保护研究

粤语方言的保护研究粤语方言的保护研究广州方言的保护研究广州方言的定义:广州方言,又称广府话、白话,属粤方言广府片,是粤语的代表方言,通行于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粤中,粤西及粤北部分地区,以及广西东南部,是汉藏语系中的一种声调语言。

从属粤语方言的广州话,根源于古代的中原雅言。

雅言的地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普通话,与方言对称。

广州话同雅言相似,具有九声六调,较完美地保留古汉语特征,同时也是保留中古汉语最完整的语言。

粤语以珠江三角洲为分布中心,在中国的广东、广西、海南、香港、澳门,北美洲、英国、欧洲和澳洲、新西兰、圣诞岛等以及东南亚的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越南等华人社区中广泛使用。

在粤语核心地区广东省近8000万本地人口中,粤语使用者近4000万;也有媒体认为,在广东省的1亿人口中,使用人数超过6700万。

值得一提的是,许多人,包括广东人在内,经常误以为潮汕话与客家话是粤语,其实不然。

潮汕话属闽南语系的方言;而客家话则由于其语言的特殊性,也不属于粤语的范畴之内。

鉴于粤语的分支较多,研究难度大,短时间内无法得出应有的成果。

因此,本论文只选取广府方言作代表来研究。

历史:南宋时期,广州成为了该地区的文化中心。

广州地处珠三角,并是珠三角地区拥有最大港口的城市。

在那一时期,广州已与多个国家建立贸易关系,贸易网一直延伸到阿拉伯国家。

在这一经济条件下,广州话毫无疑问成为了粤语地区的有威望的方言。

同时,在南宋时期,以木鱼、粤讴、南音为粤调的民间音乐兴起,为广州话的广泛使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文化基础。

另外,粤语发展起了一种区别于其他方言的'古典文学,其书写及发音都与中古汉语十分相似,而中国的其他方言都没有这种特征,包括普通话。

毫不夸张地说,粤语是中国目前唯一一个十分接近中古汉语的语言。

自18世纪以来,广州逐渐成为中国对外交易往来的重要商业中心,因此,广州人成为了中国与西方世界往来最频繁的人群。

19世纪末,香港和澳门分别割让给了大不列颠和葡萄牙,大部分来自广府的先祖们移居至这两地及周边地区。

新媒体背景下粤语文化保护路径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粤语文化保护路径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粤语文化保护路径研究【摘要】新媒体的发展给粤语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

本文通过分析新媒体对粤语文化的影响,探讨了粤语文化在新媒体背景下的保护策略,并通过案例分析总结出有效的保护方法。

结合现状,提出了关于粤语文化保护的建议和展望。

通过对粤语文化在新媒体时代的保护路径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推动粤语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维护粤语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让粤语文化在新的背景下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关键词】新媒体,粤语文化,保护路径,研究,影响,现状分析,策略,案例分析,建议,展望,总结,未来,结论,关键词1. 引言1.1 背景介绍新媒体的兴起和普及,使得信息传播更加快捷和便捷。

但与此新媒体的影响也让传统文化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在这个背景下,粤语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新媒体背景下粤语文化的保护路径展开研究,探讨新媒体对粤语文化的影响、粤语文化保护现状分析以及有效的保护策略,并通过案例分析、建议和展望,为粤语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借鉴和指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在新媒体背景下如何更好地保护和传承粤语文化。

随着新媒体的兴起和普及,传统的粤语文化面临着挑战和机遇。

我们需要深入分析新媒体对粤语文化的影响,了解粤语文化的保护现状,探讨针对性的保护策略,并通过案例分析总结成功的经验和教训。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粤语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一些建议和具体的实践路径,为未来粤语文化的保护工作提供借鉴和指导,让粤语文化在新媒体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1.3 意义和价值粤语作为中国重要的方言之一,承载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在新媒体时代,粤语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粤语文化是广东地区的民族文化遗产,是广东人民的精神支柱和文化基石,对于保护和传承粤语文化,不仅可以增进广东地区居民对自身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还可以促进广东地区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新媒体背景下粤语文化保护路径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粤语文化保护路径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粤语文化保护路径研究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粤语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由于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人们越来越多地使用普通话沟通,而粤语逐渐边缘化。

为了有效地保护粤语文化,我们需要探索适应新媒体背景下的粤语文化保护路径。

我们可以借助新媒体平台传播粤语文化。

如今,社交媒体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我们可以利用微博、微信、抖音等平台发布粤语相关的内容,包括歌曲、小视频、节目等,吸引更多人关注和了解粤语文化。

我们还可以与懂粤语的网红、KOL、明星等合作,利用他们的影响力传播和推广粤语文化。

举办粤语文化推广活动。

利用新媒体平台的优势,我们可以组织线上线下的粤语文化活动,如粤语歌唱比赛、粤曲表演、粤菜制作教学等。

通过这些活动,可以让更多人亲身体验和感受粤语文化的魅力,增加对粤语的认同感和兴趣。

打造粤语文化IP形象。

在新媒体时代,IP形象的营销至关重要。

我们可以打造一系列粤语文化的IP形象,如动漫人物、卡通形象、故事角色等,通过影视剧、游戏、漫画等多种形式推广和传播。

这样不仅可以吸引年轻人关注和了解粤语文化,还能创造商业价值,进一步推动粤语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建设粤语文化的线上平台。

通过建设粤语文化的线上平台,我们可以集结粤语演员、作家、编导等专业人才,制作和推广一批优秀的粤语作品,如电影、电视剧、纪录片、音乐等。

可以推出一些面向学习者的粤语课程和学习资料,在线提供粤语学习的资源和平台,方便人们学习和使用粤语。

注重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

家庭和学校是儿童学习语言和文化最重要的场所。

我们需要加强家庭教育,让孩子接触和学习粤语,培养他们对粤语文化的认同感和兴趣。

学校也应该把粤语纳入课程,通过开设粤语课程、组织粤语文化活动等方式,促进粤语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新媒体背景下粤语文化保护路径的研究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任务。

通过借助新媒体平台传播粤语文化、举办文化推广活动、打造IP形象、建设线上平台,以及加强家庭和学校教育等措施,我们可以有效推动粤语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保持粤语文化的活力和魅力。

结合岭南特色开展民间粤语童谣的策略研究

结合岭南特色开展民间粤语童谣的策略研究

结合岭南特色开展民间粤语童谣的策略研究标题:结合岭南特色开展民间粤语童谣的策略研究引言:民间童谣是一种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它不仅是儿童们学习语言和培养情感的媒介,也是传承地区特色和文化的重要载体。

在岭南地区,粤语作为这一地区的特色语言,结合岭南特色开展民间粤语童谣可以进一步保护和传承岭南文化,促进儿童语言和文化的发展。

本文将探讨岭南特色民间粤语童谣的意义,并提出相关策略。

一、岭南特色民间粤语童谣的意义1.1 保护和传承地方文化岭南地区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岭南特色的童谣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通过开展民间粤语童谣,可以保护和传承岭南的语言、音乐、民俗等独特文化元素,让儿童通过歌谣了解和认知家乡的文化。

1.2 促进语言发展粤语作为岭南地区的方言,是当地人日常生活交流的方式。

开展民间粤语童谣可以帮助儿童学习和掌握粤语,培养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听说能力和交际能力,为其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1.3 培养情感和人文素养民间粤语童谣既有诙谐幽默的元素,又有深刻的生活哲理,通过儿童与众多经典粤语童谣的互动,可以培养儿童的情感和人文素养,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二、开展岭南特色民间粤语童谣的策略2.1 收集和整理童谣资源通过对岭南地区的民间粤语童谣进行调研和收集,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童谣进行整理和编纂。

在整理过程中,可以邀请当地语言学家、音乐家和文化专家提供专业意见,确保童谣的准确性和传承性。

2.2 合理安排童谣活动开展童谣活动可以选择在学校、社区、乡村或公共场所进行。

可以组织童谣比赛、演出、讲座等形式,吸引更多的儿童和家长参与进来。

同时,结合岭南地区的传统节日和庆典,开展具有岭南特色的主题童谣活动。

2.3 建立童谣教育机构和培训机构建立专门的童谣教育机构和培训机构,为有意愿学习和创作童谣的儿童提供学习平台。

这些机构可以提供针对不同年龄和学习需求的童谣培训课程,培养儿童的童谣创作能力和表演能力。

2.4 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宣传与传播利用互联网和手机应用等现代科技手段,将岭南特色民间粤语童谣进行数字化处理,并通过互联网平台和应用程序进行宣传与传播。

新媒体背景下粤语文化保护路径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粤语文化保护路径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粤语文化保护路径研究一、新媒体对粤语文化的影响1.1 传统媒体对粤语文化的冲击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传统媒体如电视、广播和报纸对粤语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着国语的普及和主流文化的传播,粤语在传统媒体上的使用逐渐减少,粤语文化受到了冲击。

1.2 新媒体的出现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兴起,新媒体给予了传统文化新的发展机遇。

无论是微信、微博、还是抖音等,这些新兴的媒体平台都为粤语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新的渠道和方式。

1.3 粤语在新媒体中的现状现实情况是,粤语在新媒体中的地位并不乐观。

大多数的内容和传播都是以国语或英语为主,而粤语内容的稀缺和边缘化使得粤语文化面临着被边缘化和忽视的危险。

二、新媒体背景下的粤语文化保护路径2.1 加强粤语文化的传播为了更好地保护粤语文化,在新媒体背景下,我们需要加强粤语文化的传播。

这需要从多个方面着手,包括加大粤语文化内容的生产和传播力度,积极开发粤语文化的新形式和新媒体,创新传播方式等等。

2.2 借助新媒体平台在新媒体的背景下,我们可以借助各种新兴的媒体平台,例如微信、微博、抖音等,来传播和宣传粤语文化。

通过在这些平台上发布粤语歌曲、粤语小品、粤语故事等内容,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和喜爱粤语文化。

2.3 创新粤语文化产品为了更好地传播粤语文化,我们还需要创新粤语文化产品。

可以结合新媒体的优势,开发粤语文化的手机应用程序、游戏、短视频等,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和关注,从而保护和传承粤语文化。

2.4 开展粤语文化教育我们还需要加大对粤语文化教育的力度,在学校及社区开展粤语文化的教育和宣传活动。

通过开设粤语课程、举办粤语文化节、举办讲座等形式,向更多的人传播和普及粤语文化。

2.5 提倡家庭传承家庭是最重要的传统文化传承地,我们需要提倡家庭传承粤语文化。

通过加强家庭对粤语的关注和传承,培养孩子对粤语文化的兴趣和重视,从而保护和传承粤语文化。

三、新媒体下粤语文化保护的难题和对策3.1 粤语受到国语和英语的冲击在新媒体的背景下,粤语受到国语和英语等主流语言的冲击。

新媒体背景下粤语文化保护路径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粤语文化保护路径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粤语文化保护路径研究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交流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这个新媒体时代,各种信息和文化都可以轻松地通过网络传播,但同时也带来了对传统文化的冲击和侵蚀。

如何在新媒体背景下保护和传承粤语文化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粤语是广东地区的主要方言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由于粤语在新媒体时代的冲击下逐渐边缘化,许多人丧失了对粤语的兴趣和使用。

为了保护和传承粤语文化,我们需要研究一条适合新媒体背景下的保护路径。

要通过新媒体平台传播粤语文化。

新媒体平台具有广泛的传播渠道和较低的门槛,可以快速传达信息,并且可以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

在新媒体平台上,可以开设粤语文化的微信公众号、微博账号和视频平台等,通过精心策划的内容吸引用户的关注。

这些平台可以发布粤语的历史介绍、传统故事、民间艺术等内容,同时也可以推广和传播一些新的方言词汇和粤语歌曲等文化产品。

通过新媒体平台的传播,可以将粤语文化带入更多的人们的生活中,培养人们对粤语文化的兴趣和喜爱。

要利用新媒体技术实现粤语文化的互动体验。

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交互性和参与性体验。

在保护和传承粤语文化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开发一些互动式的学习工具和游戏,让用户在娱乐中学习和体验粤语。

可以开发一款粤语学习游戏,通过听说读写等方式帮助用户学习粤语,并且可以设置竞赛和奖励机制增加用户的参与度。

还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构建一个沉浸式的粤语文化体验空间,让用户在虚拟环境中感受粤语文化的魅力。

通过利用新媒体技术的互动体验,可以激发人们对粤语文化的兴趣,增加他们学习和传承粤语的积极性。

要加强与新媒体平台的合作,共同推动粤语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新媒体平台具有庞大的用户群体和丰富的资源,是传播粤语文化的重要渠道。

与新媒体平台的合作可以帮助粤语文化赢得更多的曝光率和传播效果。

可以与一些知名的网络直播平台合作,邀请一些粤语文化艺术家和名人进行线上演讲和表演,通过直播形式将粤语文化传递给更多的观众。

新媒体背景下粤语文化保护路径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粤语文化保护路径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粤语文化保护路径研究
粤语是广东省及香港、澳门等地区的主要语言之一,具有重要的文化和地方特色。


新媒体背景下,粤语面临着许多挑战,如年轻人不再使用和传承粤语、大量粤语电视节目
停播等。

为了保护和传承粤语文化,需要寻找适合的路径。

应加强粤语的教育推广,尤其是在学校教育中加入粤语的课程。

通过在学校开设粤语
课程,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粤语,提高他们的粤语水平和文化认同感。

还可以通过粤语文化节、比赛等形式举办各种活动,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粤语的学习和传承中。

应加大对粤语媒体的支持力度。

政府和相关机构可以通过出台相关政策和资金支持,
鼓励和扶持粤语电视台、广播台等媒体机构的发展和创新。

也可以鼓励和支持个人、团队
等通过新媒体平台传播粤语文化,如推出粤语节目、开设粤语文化相关的社交媒体账号
等。

可以借助新技术手段保护和传承粤语文化。

通过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人们可以
通过手机、电脑等设备学习和使用粤语。

开发和推广粤语学习软件、在线教育平台等工具,让更多人可以自由学习和使用粤语,提高粤语的传承力和生活化应用。

加强社区和家庭的培养也是重要的一环。

社区和家庭是粤语传承的基本单位,应加强
对粤语的传统传承和文化熏陶。

可以组织粤语角、粤语讲座等活动,营造良好的粤语学习
和使用环境。

在新媒体背景下,粤语文化保护需要多方合力。

政府、媒体、教育机构以及社区和家
庭都应共同努力,通过加强教育推广、支持粤语媒体、借助新技术手段和加强社区培养等
路径,共同保护和传承粤语文化,使其在新媒体时代依然充满活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州方言的保护研究
广州方言的定义:
广州方言,又称广府话、白话,属粤方言广府片,是粤语的代表方言,通行于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粤中,粤西及粤北部分地区,以及广西东南部,是汉藏语系中的一种声调语言。

从属粤语方言的广州话,根源于古代的中原雅言。

雅言的地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普通话,与方言对称。

广州话同雅言相似,具有九声六调,较完美地保留古汉语特征,同时也是保留中古汉语最完整的语言。

粤语以珠江三角洲为分布中心,在中国的广东、广西、海南、香港、澳门,北美洲、英国、欧洲和澳洲、新西兰、圣诞岛等以及东南亚的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越南等华人社区中广泛使用。

在粤语核心地区广东省近8000万本地人口中,粤语使用者近4000万;也有媒体认为,在广东省的1亿人口中,使用人数超过6700万。

值得一提的是,许多人,包括广东人在内,经常误以为潮汕话与客家话是粤语,其实不然。

潮汕话属闽南语系的方言;而客家话则由于其语言的特殊性,也不属于粤语的范畴之内。

鉴于粤语的分支较多,研究难度大,短时间内无法得出应有的成果。

因此,本论文只选取广府方言作代表来研究。

历史:
南宋时期,广州成为了该地区的文化中心。

广州地处珠三角,并是珠三角地区拥有最大港口的城市。

在那一时期,广州已与多个国家建立贸易关系,贸易网一直延伸到阿拉伯国家。

在这一经济条件下,广州话毫无疑问成为了粤语地区的有威望的方言。

同时,在南宋时期,以木鱼、粤讴、南音为粤调的民间音乐兴起,为广州话的广泛使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文化基础。

另外,粤语发展起了一种区别于其他方言的古典文学,其书写及发音都与中古汉语十分相似,而中国的其他方言都没有这种特征,包括普通话。

毫不夸张地说,粤语是中国目前唯一一个十分接近中古汉语的语言。

自18世纪以来,广州逐渐成为中国对外交易往来的重要商业中心,因此,广州人成为了中国与西方世界往来最频繁的人群。

19世纪末,香港和澳门分别割让给了大不列颠和葡萄牙,大部分来自广府的先祖们移居至这两地及周边地区。

在中国大陆,普通话作为标准交流语言和官方语言在全国推行,这一举措自1949年共产党建立新中国以来推广尤其迅速。

同时,广州话则作为港澳地区的官方语言继续广泛在该地区使用。

现状:
然而,如今我们的有一些做法在试图遏制广州话的使用。

其中最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在2010年有关部门出台了一项政策,要求广州的电视节目全部用普通话来代替广州话播出,此举遭到了大批广州市民的反对。

迫于舆论的压力,该政策最后无果而终。

不过,细心的人依然能发现,虽然这种不合理的政策取消了,但是“推普废粤”的阴影依然没有散去。

现在,越来越多的黄金档的节目和新闻
被普通话播音取替;还有另一则新闻也反映了社会遏制广州话使用的倾向。

据称,广州执信小学的学生会因为讲方言而受到惩罚,学生不得不使用普通话与同学交流,包括与同乡的小伙伴一起也不能够使用方言。

这一系列不利于广州话发展的举措使得有一定觉悟和感知的人认识到广州话是广州人文化认同的根基,这种根基是区别于从外省移居来广东的外乡人而存在的。

所幸,相比较中国各地的其他方言,广州话依然充满着生机与活力。

与普通话和福建话一样,广州话拥有属于自己的流行音乐,俗称粤语歌。

在香港,粤语歌占领着整个流行乐市场的大半壁江山,许多来自北京和台湾的艺人都纷纷学习讲广州话,为的就是能更好地为粤语歌作词作曲。

国内有许多母语是普通话的歌手,例如王菲、巫启贤,都受过广州话的训练,为的就是更好地使用粤语登台演唱。

另外,粤语电影不仅在广东省内非常热门,就连其他省份的观众都非常喜爱。

总的来说,广州话仍然是中国最具有生命力的方言,毫不夸张地说,广东人能说粤语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其未来的发展还是较为可观的。

但是,在高速发展和讲究效率的时代里,缺少足够保护的广州话难免会因为官方语言的施压而折损。

短期内粤语肯定不会消失,但是长此以往不容乐观。

若我们不能将粤语很好地代代相传,语言地位越来越模糊的话,广州话为代表的粤语的消失只是时间问题。

保护意义:
保护广州话的意义,大致可以概括为一下两点:为研究中古汉语提供语料;为其他方言区方言保护起模范带头作用。

1.为研究中古汉语提供语料。

汉语是象形文字,形和声是汉字的组成成分。

首先,该点先从中古汉语和广州话的发音说起。

以下是“人文经典阅读”课堂中拍摄到的老师给我们展示的有关中古汉语发音的图片:
中古汉语声母表
中古汉语韵母表
以下是广州音的发音表:
(图片来自:百度百科)/picture/10816/17131202/0/ca1349540923dd549d6e44cfd009b3de9c82487c.html?fr=le
mma&ct=single#aid=0&pic=ca1349540923dd549d6e44cfd009b3de9c82487c
从中观察我们可以发现,中古汉语(雅言)与现代广州话的发音惊人地相似,除了中古汉语有一些发音现代广州话不存在,以及广州话发展出了个别几个韵母之外,发音几乎完全相同。

在声调方面,广州话分九声六调,分别是阴平、阴上、阴去、阳平、阳上、阳去、阴入、中入、阳入,这也与雅言十分相似。

由于广东地区历史上没有发生过太多次大迁徙的现象,使得粤语的发展不像其他方言那样有着沧桑巨变甚至消失,相反还保留了相当古雅的唐宋韵律。

同时,粤语广州话中保留有许多古老发音,粤语保留有较多古词古义,措辞古雅,且粤语的许多词语,包括语气助词,都可以直接在古汉语的典籍中找到来源。

在汉语北方话中,这些古词已被废弃不用或很少用。

粤语中保留有修饰成分后置及倒装等语法项目。

而且现代粤语仍然有较高使用在上古汉语中占主导地位的单音词的倾向。

一些被粤语使用者视为通俗的字辞可在古籍中找到来源。

第一及第二人称用“我”、“你”,与官话相同。

第三人称不用“他”,而是“渠”(俗写“佢”;东汉《孔雀东南飞》:“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跟吴语一样。

复数人称不用“们”,而是端系的或(现代粤语写作“哋”,本字为“等”,见圣公会的公祷书)。

粤语用“系”而不用“是”来代表正面答复,“系”是明清两代常用字。

这些字眼在主流官话中逐渐淘汰,但偶仍现于书面语,例如李俨《中算史论丛》第一册(1955年版本,第210页) 提及18世纪数学家Issac Wolfram 时,就写为“渠系荷兰炮队副队长”。

在文言文和现代粤语中,“卒之、畀”都等同“终于、给予”的意义。

古代常用的“文钱”,粤语也保存了“文”的用法(但常用通假字“蚊”)。

“寻日”(昨日)的“寻”可追溯至东晋陶渊明的《归去来辞》“寻程氏妹丧于武昌”中的“寻”,解作“不久前”。

“几多”(多少)、“几时”(何时)则可追溯至李煜的《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及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等。

2.为其他方言区方言保护起模范带头作用。

和粤语相比,中国其他古老的语言则没那么走运了。

仅凭电视节目是否能用方言播报这一点,广州话就足够让其他方言羡慕不已了。

日常生活中,像地铁、公交,都有粤语报站,这种文化渗透至日常生活的做法也是许多方言区尚未做到的。

继续发扬粤语的使用,有助于鼓舞其他方言区的人民意识到家乡话的重要性,让全国各地的人民用实际行动保护我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让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代代传承下去。

结论与建议:
2006年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副司长张世平在一次会议上曾经提到过保护方言:
“我们在"十一五"的规划草案中除了打算提出语言生活的主体化和多样性这样的观点之外,,我们还想提出不要简单地说保护方言,而是应该适应现在世界发展的需要。

现在世界也罢,我们国家也罢,都在做非文化物质遗产的保护工作,在注重文化的多样性。

我们也想把语言(包括方言)作为一种资源,加以研究,保护,开发和利用。

“涉及到方言,现在从国家语委这个角度讲,简单地用"保护方言"这样的词是不合适的,但是在法律规定的前提下,给方言留下使用的空间,让语言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国家用政府的力量做的是推广普通话的工作,对方言的研究是我们的研究机构需要做的。

不禁止方言,在适当的场合可以使用方言,然后让方
言沿着它自己的规律和轨道发展,我觉得可能是国家在普通话和方言这个方面在下一个阶段的基本政策。


但值得关注的是,近些年由于呼声高涨,于2010年通过并实施的《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其中有关方言的条款解读开始显现了保护方言的意识,尽管仍然没有脱离科教领域:
因此,就广州话而言,我们应从法上要求在文化和研究领域对广州话给予特别关注。

在文化上,加强以广州话为载体的粤剧建设,加大投入和扶持力度;大力开展关于广州话剧种的群众文化活动,建设相关基地,扶持相关群众性社团。

在教育上,一方面开展地方乡土文化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和高等教育阶段可以开设相关的拓展型课程,向学生讲授广州地方人文习俗和方言知识。

另一方面,重视加强广州话研究,加大对各高校和有关科研机构方言专业建设的支持和投入,鼓励高校和有关科研机构开展有关广州话课题的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