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中华书局版)第9课 民主与法制建设 课件名师教学资料
第9课民主与法制建设-中华书局(二中)
![第9课民主与法制建设-中华书局(二中)](https://img.taocdn.com/s3/m/491b283e915f804d2b16c1f5.png)
1954年版 一届人大一次会
1975年版 四届人大二次会
1982年版 五届人大五次会
第三学习主题 第5课 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 二、法制建设的成就
(一)法律法规: 1. 1982年新宪法的颁布 ,是新时期治国安邦的, 基本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 体系. 2. 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这是我 国第一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法。 3. 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颁布与 1997年新刑法。是新中国建立以来一部比较完整 的刑法(作用)
“人民当家作主”
重庆市长寿县渡舟镇黄莲村选民在投票
第三学习主题
第5 课
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
法制建设的新局面
第三学习主题
第5 课
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
1、我国新时期的法制建设进行了哪些努 力?确立了哪项基本国策?
2、在法律法规上取得了哪些成就,风别 起到什么作用?(从下面几方面找:新的法 律法规、行政执法和司法改革、普法教育 开展 )
第三学习主进行了哪 些努力?确立了哪 项基本国策?
新时期的法制建 设的努力
制改 度革 和 完 善 立 法 健 全 立 法 程 序 义中 法国 律特 体色 系社 会 主
依法治国
第三学习主题 (一)法律法规 :
第5 课
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新时期治国安 邦的总章程。标志着我国已基本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
第三学习主题
第5 课
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
李纪周,1942年生,原公安部副部长、全国打 击走私领导小组原副组长。
1993年,李纪周去广州出差,与厦门远华走
私集团首脑赖昌星(在逃)相识,从此结下深厚 的“黑色友谊”。 2001年10月22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以受贿罪、玩忽职守罪数罪并罚,判处死刑,缓 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个人全部 财产。
第9课 民主与法制建设
![第9课 民主与法制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a89e5d79f46527d3240ce07a.png)
教学设计第9课民主与法制建设年级:八年级科目:历史主备人杨根贤一、内容及其分析1、内容本课介绍了1949年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发展情况。
内容分为两部分: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法制建设的新局面。
2、分析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民主与法制建设在曲折中不断前进,取得了很大成就。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人民民主专政国家制度不断完善。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
本课的重点是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成就,难点是对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等概念及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的关系的理解。
二、目标及分析1、目标(1)了解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发展的情况,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知道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和农村分别设立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的意义,了解党和国家为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所作的努力。
(3)了解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重要法律,感受文化大革命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重大进展。
2、分析(1)指导学生收集与本课内容相关的文字、影像资料,感受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发展历程。
(2)让学生查询法律法规、走访法律机构等方式,了解一些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
(3)引导学生举出社会生活中的事例,以小见大地分析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重要性。
三、教学问题1、问题区分“法制”与“法治”。
2、分析“法制”指法律制度,“法治”指依法治国。
四、信息技术使用条件地图册P23图表、图片五、教学过程设计(一)教学过程设计(二)教学过程1、导入新知识:利用本课导入部分引入新课第一目:社会主义民主建设问题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国的民主建设取得了怎样的进展?设计意图:了解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发展的情况,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师生活动:组织学生阅读教材,让学生知道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民主与法制建设在曲折中不断发展,引导学生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国的民主建设取得了怎样的进展。
中华书局版历史八下第9课《民主与法制建设》word导学案
![中华书局版历史八下第9课《民主与法制建设》word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7ccfb438aaea998fcc220e28.png)
第9课民主与法制建设导学案学习目标了解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重点: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合作探究课本52页思考与讨论阅读课文做下题一、社会主义民主的建设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表现:(1)不断完善和共产党领导下的制度;(2)普遍实行人大代表由选民的制度;(3)人大代表广泛听取的意见,反映人民群众的;(4)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对同级政府和法院、的监督权力;(5)各级政协成为的重要形式;(6)和基层民主进一步扩大,有力地保障了城乡人民的权利。
二、法制建设的新局面1、年,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通过了经修订的《》。
这是我国新时期的总章程。
现在,我国已基本形成以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框架,包括、、、、等法制部门。
2、在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各级司法部门坚持、和法律面前的原则,对违法者一律严惩。
合作探究课本52页思考与讨论达标测试1.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的表现,较完整的叙述是 ( )①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②完善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制度③颁布了村民委员会组织法④实行县以下人民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的制度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2.我国保证人民行使权力的国家机关是 ( )A.各级政治协商会议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各级地方人民代表大会C.各级政府和各级法院D.各级检察院3.“村官”由村民直接投票选举,体现了( )A.官民平等B.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C.村务公开D.民主管理4.199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哪部法规,标志着我国农村和城镇基层民主进一步扩大( ) A.《村民委员会组织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5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5.我国基本形成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的核心( )A.刑法B.宪法C.民法D.经济法6.从法律上保障了企业自主用工、个人自主择业的权利的是:( )A.养老保险B.《劳动法》 C.医疗保险D.社会救济7.以下人物中因贪污受贿而受到法律严惩的是( )①江青②张春桥③陈希同④成克杰⑤胡长清A.③④⑤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④⑤8.建国以来,我国基本上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八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9课民主与法制建设
![八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9课民主与法制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f6670e90c1c708a1284a444d.png)
Zxxkw
组卷网
中学学科网
阅读课本P51-P52小字材
料内容,思考实现人民民主 权利的形式主要有哪些?
●建立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这 一根本政治制度
●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 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也是实行民主的前提和保证。我国普遍实行 了县和县以下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的制度。
加强法制,发扬民主, 以法治代替人治
城市:居民委员会 农村: 村民委员会
基层民主表现形式
居民委员会 村民委员会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1998.11.4 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1999.1.1正式施行 到2004初全国已建73.2万余个村民委员会
《居民委员会组织法》
1989.12.26 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1次会议通过
第九课 民主与法制建设
●社会主义民主建设 ● ●课堂小结
学习目标:
1.了解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民主与法制建 设的发展情况及成就。
2.知道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在城市和 农村分别设立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 的意义。 3.了解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 法通则》 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 重要法律。
我国颁布的四部宪法
1954年9月20日 1975年1月17日 1978年3月5日 1982年12月4日
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 过第一部宪法,共4章106条
第四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 过第二部宪法,共4章30条
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 过第三部宪法,共4章60条
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 过第四部宪法,共4章138条
社会主义民主建设
一、民主的含义
• 民主是什么?
• 民主并不等于就 是选举,选举仅 仅是实行民主的 一种形式。民主 的本质是人民当 家作主,行使管 理国家及社会的 权力。
中华书局版-历史-八年级下册-八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导学案中华书局
![中华书局版-历史-八年级下册-八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导学案中华书局](https://img.taocdn.com/s3/m/ccf8e1b8011ca300a7c3909e.png)
重点
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成就
难点
对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等概念及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的关系的理解
导学流程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学反思
引导教学
目标要求(学习目标):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法制建设的新局面
1.了解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进展情况。
1957年后,
“文化大革命”中,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2.我国是怎样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
1979年以来,
20世纪80年代以来,
1982年宪法赋予
合作交流
课堂导学:提出目标(讲授核心)
1..新时期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2.我国是怎样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
1986年4月,
安宁二中导学案
主备人
兰伟
审核人
李成光
时间
2013年2月
年级
八年级(下)
学科
历史
章节(单元)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第三单元
课题
第9课民主与法制建设
课型
交流、练习、导学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说出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重要法律,了解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重大进展。
2、能力培养:阐释比较:宪法、刑法、民法等有关法律的地位和作用。
1979年7月,1997年3月,又对这部刑法
1979年以来,
从1985年起,
知识延伸(思维拓展):
1、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有什么历史意义?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民主与法制建设课件中华书局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民主与法制建设课件中华书局版](https://img.taocdn.com/s3/m/cd1afe0d5a8102d276a22fbf.png)
名
称
中国致公党
中国农工民主党 中国民主同盟
中国民主建国会
中国民主促进会
九三学社
成立时间 成立地点
1925年10 美国旧金山 月
1930年8月 上海
1941年10 月
重庆
1945年12 月
重庆
1945年12 月
上海
1946年5月 重庆
毛泽东与民主党派人士的合影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民主政治制度。毛泽东、周恩来、邓 小平、邓颖超、李先念、李瑞环等先后担任过全国政协主席。
党
1969年11月12日,中华人民 的
共和国前主席刘少奇遭受政治迫 历
害和人身摧残在河南省开封市病 史
逝,终年 71岁。
上 最
大
的
一
起
冤
案
②文化大革命使民主法制又遭到巨 大的破坏。
“文革”的深刻教训(共识)
必须保护人民民主 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
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掀 开了我国民主建设的新篇章。
陈独秀
三、社会主义民主建设
1、我国民主建设的发展历程:
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建立经历了一个长 期而又艰难的历程。
(1)社会主义民主产生发展阶段:
1949——1957年(人民当家作主)
建立了政治协商制度
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颁布宪法
1955年建立新疆 维吾尔自治区
1947年建立内蒙古自治区
1965年建立 西藏自治区
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终极目标
“人民当家作主”
重庆市长寿县渡舟镇黄莲村选民在投票
Hale Waihona Puke 四、法制建设的新局面重新恢复的国家最高人民法院
第9课_民主与法制建设(八年级-下-中华版解析)
![第9课_民主与法制建设(八年级-下-中华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a4b0ecb89eb172ded63b76b.png)
第9课民主与法制建设一、知识能力目标1、了解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基本概况。
2、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重大进展,知道《刑法》和《民法》等重要法律文献。
3、理解民主是法制的基础,法制是民主的保障,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成就。
教学难点:对民主与法制关系的理解。
三、教材要点解析1、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非常重视民主与法制建设,制定了宪法,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充分发挥了人民当家作主和参与国家管理的权利。
2、1957 年之后,民主法制建设受到严重干扰,“文化大革命”中民主法制又遭到巨大的破坏。
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始了大规模的法制建设,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得到了恢复、加强和完善。
4、1979年,国家完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制度,健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组织,并制定代表法,保证了各级人大代表依法行使职权的权力。
5、1982 年,中共中央确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6、20世纪80 年代后,国家实行基层群众自治。
即在城市和农村分别设立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这是扩大基层民主的重大措施,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
1998年,国家正式颁布了《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7、1982 年宪法赋予公民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此外,为了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和逐步扩大,国家还制定了一系列法律,规定了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使公民依法享有的权利和自由得到切实保障。
8、为了适应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立法制度,健全立法程序,先后通过了现行宪法和一大批法律、法规,基本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
9、1986年4月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这是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法。
它的颁布和实施,使审判工作有了基本的民事法律依据。
2016春中华书局版历史八下第9课《民主与法制建设》ppt课件
![2016春中华书局版历史八下第9课《民主与法制建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3d2a3bc6137ee06eef91852.png)
依法治国
初步提出: 1992年十四大 正式提出: 1995年 正式确立:1997年十五大
一、1982年宪法
1、原因: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性; 国家政治建设的需要
2、原则:宪法至上
二、民法与刑法
1、经济领域的新变化
1986年《民法通则》
2、1979年第一部刑法 政治经济等发展 1997年修订
三、依法治国方针的确立
自学成果分组展示
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时间: 1997(修订) 会议: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 意义:是建国以来第一部比较全面、完备的刑法
1997(修订)
原则:
法律面前人 人平等,
罪罚相当
取消反革命罪和 “类推”原则
类推是指法律上没有 规定的,可以适用最 接近的法律条款来作 出判决、裁定。
类推制度不利于 对公民权利的有 效保护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五大
3、我国的根本大法、居于我国法律首要地位的法律是 ( C ) A 、民法通则 B、刑法 C、宪法 D、刑 事诉讼法
4、1982年新宪法首先明确了(
)D
A、“类推”的原则 B、“罪罚相当”原则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D、宪法至上原则
各部委
自学成果分组展示
•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背景: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 时间: 1986年 会议:六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
1、被宣告死亡的人重新出现,已被分割的财产如何归还? 2、澳门新胜贸易公司诉珠海侨苑宾馆无效购销冷暖风机 合同纠纷案
3、国营安徽省含山县巢湖服装厂破产案
4、企业关闭期间能否以原法人名义与他人签约? 5、孩子在幼儿园被小朋友推倒摔伤,医药费由谁承担? 6、孩子偷卖手表,可以要买方返还吗?
历史中华书局八年级下册《民主与法制建设》教学设计
![历史中华书局八年级下册《民主与法制建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c92e8042f60ddccda38a0ee.png)
第9课民主与法制建设一、教学内容本节课要学的内容民主与法制建设,指的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法制建设的新局面,其核心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成就,理解它关键就是要了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民主与法制建设揭开了新篇章,民主政治,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增强其民主法制意识。
二、教学目标1、目标:了解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民主与法治建设的发展情况和成就。
掌握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重要法律。
2、分析:理解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强化学生的民主和法制意识。
掌握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成就,增强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制度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回顾上节课历史1、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意义怎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生产者在劳动和经营方面获得的独立性和自主权,又把他们的责任、权利和利益紧密结合起来,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中国农村经济的大发展。
2、国有企业改革的背景如何?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企职责不分,企业的经营权集中在政府手里,企业没有自主权;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
各方面积极性不高,企业没有活力。
3、对外开放格局是怎样形成的?(1)沿海经济开放区5个:先设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后增海南。
(2)沿海开放城市14个:北海、湛江、广州、福州、温州、宁波、上海、南通、连云港、青岛、烟台、大连、天津、秦皇岛。
(3)经济开放区4个:珠江三角洲、厦漳泉三角区、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4)内地“一批”:边境省区也设立了一批开放城市。
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层次顺序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随着改革开放的展开,民主与法制也在不断的完善,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第9课民主与法治建设。
问题一:社会主义民主建设设计意图:通过此题使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不断完善。
师生活动:学生看书利用教材和图片理解我国民主建设的发展历程,教师提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