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二章 第3节 机械效率(第1课时 认识机械效率)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八年级机械效率知识点

八年级机械效率知识点

八年级机械效率知识点机械效率是机械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它反映了机械工作过程中能量的利用情况,也是评价机械性能好坏的一个标准。

在中学物理学中,机械效率也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八年级机械效率的相关知识。

一、机械效率的定义机械效率是指机械能输出与机械能输入的比值,它是机械工作过程中能量的利用情况,通常用η来表示,单位是%或没有单位。

二、机械功与机械效率的关系机械功是指机械力在物体上所做的功,可以表示为W=F·s,单位是焦耳(J)。

机械功输出与输入的比值就是机械效率,可以表示为η=Wout/ Win。

三、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机械效率可以通过实验来测量,也可以通过计算来得到。

在实验中,可以用斜面组、摩擦轮等装置来测量机械效率。

在计算中,可以根据机械功的公式和机械效率的定义来求解。

例如:如果输入100J的机械能,输出80J的机械能,那么机械效率就是80%/100%=80%。

四、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机械的摩擦、机械的质量、机械的偏差等等,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机械的摩擦。

摩擦会使机械的输出功变小,从而影响机械效率。

因此,减小摩擦是提高机械效率的重要方法。

可以采用润滑、改进结构设计、使用优质材料等措施来减小摩擦,提高机械效率。

五、机械效率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机械效率在实际应用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例如,在生产中,机械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生产效率和成本。

如果机械效率低,生产效率也会低,成本也会增加。

另外,在能源利用方面,提高机械效率也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机械效率高,那么输入的能量就可以最大限度地转换为输出的能量,从而减少浪费。

这样既可以减少成本,又可以保护环境,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六、总结机械效率是机械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它反映了机械工作过程中能量的利用情况,也是评价机械性能好坏的一个标准。

了解机械效率的相关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机械原理,从而更好地应用机械,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八年级下册物理机械效率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物理机械效率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物理机械效率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物理主要学习了机械效率的知识点,以下是八年级下册物理机械效率的主要知识点。

1. 机械效率的定义:机械效率是指机械从输入能量中所得到的有效输出能量与总输入能量的比值。

通常用η表示,η = 有效输出能量 / 总输入能量。

2. 机械功的计算:机械功是指机械在外力作用下所做的功。

机械功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机械功 = 力×移动距离× cosθ
3. 机械效率的计算:机械效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η = 机械输出功 / 机械输入功
4. 机械效率的影响因素:机械效率受到摩擦力和机械结构的影响。

摩擦力是能量损耗的主要原因,机械结构的设计合理与否也会影响机械效率。

5. 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提高机械效率可以通过减小摩擦力、改善机械结构和选用适当的工作条件等方式来实现。

6. 杠杆原理与机械效率的关系:杠杆原理指的是通过改变力臂和力的大小来实现力的平衡。

当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时,力的乘积恒定,即力1 ×力1臂 = 力2 ×力2臂。

在杠杆平衡时,机械效率等于力2 ×力2臂 / 力1 ×力1臂。

以上是八年级下册物理机械效率的主要知识点,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八年级物理简单机械第三节机械效率最全笔记

八年级物理简单机械第三节机械效率最全笔记

机械效率知识点一、有用功和额外功1、使用机械做功与不使用机械直接做功是否相同提出问题:不使用机械直接提升物体做的功,与使用机械提升物体时做的功相同吗?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参照图所示的方法进行实验。

①用弹簧测力计将钩码缓慢的提升一定的高度,如图甲所示,计算拉力所做的功。

②用弹簧测力计并借助一个动滑轮将同样的钩码缓慢的提升相同的高度,如图乙所示,再次计算拉力所做的功。

比较弹簧测力计拉力两次所做的功,你能发现什么?找出原因。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钩码两个、滑轮两个、细绳一条、铁架台实验过程:①用弹簧测力计直接将重为4N的钩码匀速提升0.5m,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和钩码升高的高度h1。

①用弹簧测力计并借助一个动滑轮将重4N的钩码匀速提升0.5m,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和绳子自由端在F2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实验验证:①直接用弹簧测力计将钩码提升0.5m,拉力F1111。

①用弹簧测力计借助一个动滑轮将钩码提升0.5m,拉力F2所做的功W2=F2s2=3N×1m=3J。

①W2>W1,表明借助动滑轮的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做功多一些,做功多的原因是机械本身的自重以及摩擦等因素的影响。

实验结论:①用滑轮提起重物时,将重物提升一定高度所做的功,叫做有用功,用W有表示,若重物的重力为G,提升的高度为h,则W有=Gh。

有用功是为了达到某一目的而必须做的功。

①使用滑轮组提升钩码,我们还不得不克服动滑轮本身所受的重力及摩擦力等因素的影响而多做一些功,这部分功叫做额外功,用W额表示。

额外功是对人们没有用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①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是总共做的功,叫做总功,用W总表示,W总=W有+W额。

总功指拉力做的功,即动力做的功,即W总=Fs。

①总功、有用功、额外功的单位都是焦耳(J)。

2、有用功和总功的区别一般来说,动力对机械做的功为总功,机械对物体做的功为有用功。

有用功可理解为一种“目的”功。

在用动滑轮或滑轮组提升重物时,使用机械的目的是提升重物,那么克服重物的重力做的功是有用功,即W 有=Gh ;用滑轮组拉动重物在水平面上匀速移动时,使用机械的目的是水平移动重物,那么克服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做的功是有用功,即W 有=F 摩s 。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12.3机械效率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12.3机械效率
推论:使用任何机械不省功。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第3节 机械效率
使用哪种方式的机械效率高?在 三种方式中总功是什么?哪一部 分是有用功?哪一部分是额外功
你会选择哪种方式,为什么?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第3节 机械效率
人总共所做的功,总功, F拉S绳子
人 提 沙 子 做 功
拉 滑 2.对桶做功 滑 2.对桶做功 轮 2.对口袋做功 轮 在使用机械过程中,不得不做的那部分 做 做 额外附加功,额外功 3.克服自重做功 功 3.对动滑轮做功 功 3.对动滑轮做功
次 钩码重 钩码上升 数 /N 高度/cm 1 2 10 2 5 5
弹簧测力 弹簧测力计 计示数/N 移动距离/cm 0.8 40 1.5 20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第3节 机械效率
作业:
1、完成《知能训练》、《课时练习案》 第3节《机械效率》。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第3节 机械效率
2.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同一 滑轮组进行两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⑴此实验所用滑轮的个数至少是 ____ 3 个,其中 2 个。 动滑轮有_____ ⑵第一次实验测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62.5% ________ , 第二 次 实验 时 滑轮 组 的机 械 效率 大于 ______ 第一次的机械效率(选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
答案: (1) W总= 240J; (2) W有用= 180J; (3) W额外= 60J; (4) η = 75%; (5) G动=60N。
F
.
G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第3节 机械效率
练一练
2.如图,忽略绳重和摩擦,用拉 力F 拉着10 N的重物匀速上升,绳 子自由端移动1 m,动滑轮重力2 N 求: (1)拉力F; (2)物体上升的距离; (3)有用功,总功,机械效率。

12.3 人教版新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二章第三节机械效率

12.3 人教版新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二章第三节机械效率

例题1: 如图所示:用80N的拉力,将180N的物体 匀速举高1m,绳重、摩擦不计。 求:(1)W总=? (2)W有用=? (3) W额外=? (4)η=? F (5) G动=?
.
G
例题2: 如图所示:若物重500N,摩擦
阻力为重力的0.2倍,在120N的拉力 作用下物体以0.2m/s的速度匀速运动 5s,求: 1、有用功 2、总功、 3、机械效率
对沙子做功
2
对沙子做功
3
对沙子做功
1
对桶做功
2
对桶做功
3
对口袋做功
对自己做功
对滑轮做功
对滑轮做功
请计算出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分别是多少?
对沙子做功
1 600J
3120J 2520J
2 对沙子做功 600J
780J 180J
3 对沙子做功 600J
690J
1 对桶做功
对自己做功
2 对桶做功
对滑轮做功
动力F做的功, 包括对重物做的 功和对动滑轮做 的功叫总功
提升重物G 是目的,对 重物做的功 叫有用功!
一、三种功
• 1、有用功(W有):对人们有用的功。 W有=Gh (竖直方向提升物体) • 额外功(W额):对人们没用但又不 得不做 的功。 • 总功(W总):有用功与额外功的总和。 W总=Fs(运用机械时动力F所做的功) • 三者关系: W总= W有+ W额
阅读教材第一框“有用功与额外功”思考:
1,使用机械为什么要多做功?
因为克服机械身重和摩擦要做一部分功
2,什么是有用功?
对人们有用的功(W有)
3,什么是额外功?
对人们没有用,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叫额外功 4,什么是总功? 有用功与额外功的和叫总功

新课标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 第三讲 滑轮组、机械效率

新课标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 第三讲   滑轮组、机械效率

第十二章第三讲滑轮组、机械效率基础过关一、滑轮组:1.定义:定滑轮、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

2.特点: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动力的方向3.理想的滑轮组(不计轮轴间的摩擦和动滑轮的重力)拉力F= 1/ n G 。

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F= 1/ n (G物+G动)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 F(或v F)=n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S G(或v G)4.组装滑轮组方法:首先根据公式n=(G物+G动) / F求出绳子的股数。

然后根据“奇动偶定”的原则。

结合题目的具体要求组装滑轮。

例1.如图所示,用一根结实的绳子在两根光滑木棒上绕几圈,一小朋友用力一拉,两位大力士竟撞在一起了.这幅漫画说明了.例2.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600N的重物时,人手实际需提供的拉力应该( )A.小于200N B.等于200NC.大于200N D.大于300N例3.如图所示,每个钩码的质量是50g,滑块A在钩码的作用下恰能沿水平面匀速滑动,那么滑块A受到的摩擦力是 ( )A.2.94 N B.1.96 N C.0.98 N D.0.49 N二、机械效率:1.有用功:定义:对人们有用的功。

公式:W有用=Gh(提升重物)=W总-W额=ηW总2.额外功:定义: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公式:W额= W总-W有用=G动h(忽略轮轴摩擦的动滑轮、滑轮组)3.总功:定义:有用功加额外功或动力所做的功公式:W总=W有用+W额=FS= W有用/η4.机械效率:①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②公式:③ 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 。

通常用 百分数 表示。

某滑轮机械效率为60%表示有用功占总功的60% 。

④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减小机械自重、减小机件间的摩擦。

例4.两个完全相同的滑轮,其重力均为10牛。

分别用如图所示的两种方式,将重40牛的物体匀速提升0.5米。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不汁绳与滑轮的摩擦) ( ) A 、力F 1和F 2大小相等 B 、两机械做的有用功相等C 、两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相等D 、两装置的机械效率相等例5.计算题工人利用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400N 的物体向上匀速提起2m ,。

《第十二章 第3节 机械效率》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第十二章 第3节 机械效率》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机械效率》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机械效率的观点,了解有用功和额外功的含义。

2. 掌握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理解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意义。

3. 能够运用机械效率的观点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机械效率的观点,掌握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有用功和额外功的干系,运用机械效率的观点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用具:黑板、白板、演示器、实物展示台等;2. 准备教学视频或图片,用于辅助教学;3. 准备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机械效率问题,用于教室讨论。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机械效率的观点,理解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的观点,学会计算机械效率的方法,并能够应用机械效率解决实际问题。

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机械,如吊车、开掘机等,让学生思考这些机械是如何工作的,从而引出机械效率的观点。

2. 讲解观点:通过生动的例子,让学生理解机械效率的观点,并诠释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的观点。

可以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这些观点。

3. 探究学习: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如何计算机械效率。

可以提供一些实验器械,如滑轮、测力计、绳子、钩码等,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并记录数据,最后计算机械效率。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交流自己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以及如何应用机械效率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实际问题,如机器的磨损、机械的选择等,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解答。

5. 反馈评判:通过学生的回答和实验数据,评估学生对机械效率的理解和应用情况,并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和指导。

6.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提高机械效率,如改进机械的结构、选择合适的机械等,并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和探究。

7. 作业安置:让学生回家完成一些与机械效率相关的作业,如计算机器的机械效率、分析生活中的机械效率问题等。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机械效率的观点,掌握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机械效率(附习题)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机械效率(附习题)

解:起重机匀Biblioteka 提升重物所用的力与物体所受的重 力大小相等
F G mg 0.5103kg 10N/kg 5103 N 起重机提升重物所做的功是有用功
W有 Fh 5103 N3m 1.5104J
起重机的电动机所做的功是总功 W总 3.4 104 J
因此,起重机的机械效率
= W有 = 1.5 104 J =0.44=44%
③ 60° 粗糙 0.5 0.28 0.45 0.4 0.14 0.18 78%
(2)根据上表的数据,请你帮马峰同学总
结得到的实验结论:
结论1:通过对比实验1和2,在斜面坡度和
物重一定时,斜面越粗糙,机械效率越低。
结论2:通过对比实验1和3,
____________
粗糙程度和物
重__一__定__时_,__斜__面__的__坡_度__越__大__机__械_效__率__越__高_______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课后反馈总结 习题解答 (见教材P88)
4.用一个动滑轮在5 s内将一重为200 N的 物体匀速向上提起3 m,拉力为150 N。这个动 滑轮的机械效率是多少?拉力的功率有多大?
解:机械效率η= Gh
200N 3m
=
≈66.7%.
Fs 150N 6m
课前自学准备 预习检测
1.测滑轮组机械效率时,克服被提升的物重所
做的功为_有__用___功,作用在绳子末端拉力做的功为
_总___功,计算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公式η=W有 =Gh
或η= G 。
W总 Fs
2nF.影响滑轮机械效率的因素主要有动__滑__轮_的__重___、
_提__升__的__物_重____、绳重和摩擦等。对同一滑轮组,

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 课件

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 课件

L1
注意: 涉及杠杠原理的计算题,应该先明确动力、阻力、动
力臂、阻力臂, 知道其中三个量求另一个未知量!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问题讨论: 1.什么情况下,我们就说杠杆平衡了? 2.为什么要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3.杠杆调平的方法是什么? 4.多次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5.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分析,若测力计斜拉示数如何变化?
带入数据,得:10F1=500x3
解得:F1=150N
例2.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对杠杆拉力的力臂与钩码对杠 杆拉力的力臂之比是5:2,弹簧测力计读数是4N,杠杆重 忽略不计,则钩码重多少?
杠杆的分类
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
l1>l2时,F1<F2,
是省力杠杆
l1=l2时, F1= F2,
教学课件
物理 八年级下册 人教版
两千多年前著名的学者、力学之 父——阿基米德曾说过这样的豪言壮 语:“若给我一个立足点和一根足够 长的棍我可以搬动地球”。实际上阿 基米德所构想的装置是一个什么样的 机械呢?
学习目标(课时1)
1.认识杠杆,知道有关杠杆的几个概念, 会做力臂。
2.能从常见的工具和简单机器中识别出杠杆。
如图所示,用力 F 沿长为 L,高为 h 的光滑斜面把重为 G 的物体从 A 端匀速拉到 B 端。求 F 对物体所做的功。
因为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
所以 W1= W2
B F
FL = Gh
A
即 F/G =h/L
斜面长是斜面高的几倍,则推力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F1 l1
l2 F2
F2 l2 l1 F1
F2 F1 l1
l2
F1
F1 l2l1
A.启瓶器
B.切纸铡刀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第3节《机械效率》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第3节《机械效率》教学设计

机械效率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理解机械效率与摩擦等因素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和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工科思维,注重实践操作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和创新。

二、教学重点1.掌握机械效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理解机械效率与摩擦等因素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理解机械效率与摩擦等因素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与引入通过问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一辆机动车在行驶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燃料?这是否与摩擦有关?并让学生自由发言。

2. 概念解释与示意图展示教师以简单明了的语言解释机械效率的概念:机械效率是指机械设备在实际工作中所做的有用功与所消耗的总能量之比。

并通过示意图展示机械效率的概念。

3. 公式推导与计算练习3.1 教师通过搭建实验装置,展示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

并引导学生分析实验过程和数据,从中推导出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

3.2 让学生结合实例进行计算练习,巩固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

4. 讨论与分析让学生结合实例,通过讨论与分析,探究机械效率与摩擦等因素的关系。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提高机械效率?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对他人观点进行评价。

5. 实践操作与设计5.1 教师设计一个实践操作任务:利用给定的材料和设备,设计一个能够提高机械效率的简易机械装置。

让学生充分发挥创造力和实践操作能力,通过设计和优化,最大限度地提高机械效率。

5.2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每组选择一位代表展示并介绍设计的装置。

其他组进行观摩和评价,以促进思维的交流与碰撞。

6. 归纳与总结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并进行归纳总结。

强调机械效率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将机械效率的概念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7. 提问与答疑教师在课堂结束前,提出几个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和解释。

并给予必要的指导和解答。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示意图展示、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旨在提高学生对机械效率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2.3机械效率》PPT课件 (共24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2.3机械效率》PPT课件 (共24张PPT)

2、(2017•潍坊)(6分)如图所示,斜面长s=1.5m, 高h=0.3m。建筑工人将重G=500N的货物箱,用绳子 从地面匀速拉到顶端时,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150N。 忽略绳子重力。求:
(1)该过程拉力F做的功; (2)该装置的机械效率; (3)货物箱在斜面上受的摩擦力大小。
3.(2017•德州)如图所示的滑轮组中,动滑轮重1N, 小强用6N的拉力F通过该滑轮组匀速拉起重10N的物体, 物体沿竖直方向上升0.4m.此过程中,额外功和机械 效率分别是( C )
W总=FS绳=120N×8m×2=1920J
η=W有/W总=1600J/1920J ≈83.3%
解法二: η=
G =200N/(2×120N)≈83.3﹪
nF
答:李师傅做功的机械效率是 83.3﹪。
二、机械效率
2. 探究实验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实验步骤】
1. 测出钩码的重力G,并记录表中。 2. 照图组装滑轮组,分别记下钩码 和弹簧测力计的起始位置;
一、有用功和额外功
1. 有用功:对人们有用的功
竖直提升物体或使用斜面: W有 = Gh
水平匀速拉动物体:
W有 = f S物
2. 额外功:人们不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3. 总功:有用功和额外功的总和
使用滑轮: W总 = F拉 S绳 使用斜面: W总 = f L
二、机械效率 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 η= W有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一、有用功和额外功
1. 探究使用动滑轮是否省功 2. 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概念

人教版八下物理第十二章第三节机械效率

人教版八下物理第十二章第三节机械效率
常用百分数表示。
W有
W额
W
h =
h = 有
= 1-
W总
W有+W额
W总
(4)物理意义
机械效率是标志机械做功性能好坏的重要指标,机
械效率越高,机械的性能越好。
(2021·南京中考)用定滑轮匀速提升质量为10kg的物
体,所用的拉力为110N,物体在2s内升高0.5m。此过程
50
90.9
中的有用功_%,
知识点2 机械效率
在保证所做有用功一定的情况下,人们总是希望额
外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越少越好。有用功占总功
的比例反映了机械的一项性能,在物理学中用机械
效率来表示。
(1)定义:物理学中,将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做
机械效率。用η表示
W有
h
=
(2)公式:
W总
(3)机械效率只有大小,没有单位。由于有用功
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 。机械效率通
W有=Gh
G:物体的重力
h:物体提升的高度
(2)额外功(W额):对人们没有用但不得不做的功。
(3)总功(W总):利用机械做功时,对机械所做
的功叫做总功。
W总=W有+W额
总功、有用功、额外功的单位都是焦(J)
区分有用功和额外功的方法《教材帮》
物理RJ八下第十二章第3节知识点1
利用杠杆和斜面做功
如图所示,一人用100 N的拉力通过滑轮组将重为
100 × 2 × 2 ×
80%=320J。
η=
实验
手的拉 手移动
力F/N 的距离
s/m
钩码的
重力
G/N
钩码升
高的高
度h/m

初中物理《机械效率》教案

初中物理《机械效率》教案

初中物理《机械效率》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2.掌握计算机械效率的方法;3.了解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4.能够应用机械效率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2.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教学难点:1.如何应用机械效率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课件、幻灯片等教学工具;2.实验材料:包括不同形式的机械,如滑轮、斜面、螺旋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导入引入机械工作及机械功等概念,让学生回顾并了解机械效率的重要性。

二、知识讲解(30分钟)1.什么是机械效率?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解释机械效率的定义。

机械效率表示机械能输出所占的比例,也可以理解为工作输出所占的比例。

公式:机械效率=机械能输出/机械能输入×100%2.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通过示例和公式推导,教授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

3.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讲解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包括减小摩擦损耗、减小空气阻力、改进机械结构等。

三、实验演示(30分钟)1.安排一场小型实验演示,展示机械效率的实际应用。

2.提供不同形式的机械,如滑轮、斜面、螺旋等,让学生观察并进行实验演示。

3.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讨论如何提高机械效率。

四、案例分析(20分钟)1.分发案例分析题目,让学生完成相关计算和问题分析。

2.鼓励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3.引导学生思考并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小结(5分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总结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和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六、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作业,要求学生继续巩固和复习本节课的内容,并提出自己的思考和问题。

教学反思:通过设计实验演示和案例分析等教学活动,能够更加生动地展示机械效率的实际应用,并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要善于运用教学工具和案例,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机械效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第3节机械效率《实验: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第3节机械效率《实验: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教案

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实验目的:1.知道利用斜面做功时有用功与总功的计算方法,会计算斜面的机械效率。

2.会测定斜面的机械效率,并会运用控制变量法的实验方法进行探究实验。

实验原理:利用斜面做功时,目的是把物体抬到一定高度处。

所以克服物体重力所做的功Gh是有用功,拉力所做的功Fs是总功。

斜面的机械效率是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刻度尺、1米长的木板、带钩的长方体木块、长方体木垫、长毛巾、1米长的玻璃板、砝码一盒。

实验步骤:实验一:探究斜面机械效率与斜面倾斜程度的关系控制斜面的粗糙程度和物体重力一定,改变斜面的倾斜程度。

分别就较缓、较陡、最陡做三次实验。

每次实验都要沿斜面方向匀速拉动长方体木块,分别测出拉力的大小F、小车通过的距离s、小车及车上砝码所受的重力G、小车上升的高度h,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二:探究斜面机械效率与斜面粗糙程度的关系控制斜面的倾斜程度和物体重力一定,改变斜面的粗糙程度。

分别在毛巾、木板、玻璃斜面上做三次实验。

每次实验都要沿斜面方向匀速拉动长方体木块,分别测出拉力的大小F、小车通过的距离s、小车及车上砝码所受的重力G、小车上升的高度h,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三:探究斜面机械效率与物体重力的关系控制斜面的倾斜程度和斜面粗糙程度一定,改变物体的重力,分别用较轻、较重、最重的物体做三次实验。

每次实验都要沿斜面方向匀速拉动长方体木块,分别测出拉力的大小F、小车通过的距离s、小车及车上砝码所受的重力G、小车上升的高度h,记录在下表中。

分析论证:斜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斜面的倾斜程度越大,机械效率越大。

斜面的倾斜程度一定时,斜面越光滑,机械效率越大。

斜面的机械效率与物体的重力无关。

得出结论:斜面的倾斜程度越小,斜面越省力,斜面的机械效率越低。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12.3 机械效率(课件)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12.3 机械效率(课件)

公式(2) : W总=F动力·S动力
作用在机械上的动力
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
4 合作探究
想一想;议一议: 用水桶从井中提水的时候,所做的功哪部分是有 用功,哪部分是额外功? 提水所做的功是有用功;提水桶所做的功是额外 功。
提水桶所做的功是有用功;提水所做的功是额外 功。
5 自主学习
探究:使用动滑轮是否省功?
【实验原理】 W有 Gh
W总 Fs F
【实验器材】 弹簧测力计、刻度尺、铁架台、滑轮、 细线、钩码
【需要直接测量的物理量】 绳端的拉力F、__物__体__重__G___、 __物__体__上__升__距__离__h___和___绳__自__由__端__移__动__距__离__s________。
注意事项:实验时拉力的方向 应尽量__竖__直___向__上____,且应在 钩码___匀__速__移__动___的过程中读 取拉力的大小。
实验1 保持动滑轮重一定,改变钩码重力。
F
G/N h/m F/N s/m W有/J
W总/J
1
2
3
结论: 动滑轮重一定,物重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2实.条验件2 :物重一定
三种方法供参考:第1种是人 直接提着沙子上楼;第2种是把 沙子放进桶里,人通过动滑轮 把沙子拉上楼;第3种是把沙子 放进质量较小的袋子里,人通 过动滑轮把沙子拉上楼。
2 学习目标
1.能结合实例分析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2.明确机械效率是描述做功效率的物理量。能利用 机械效率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能设计实验,测定某种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12.3 机械效率
1 情景导入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三节机械效率新课教学课件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三节机械效率新课教学课件

课堂小结
一、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二、 机 械 效 率(ƞ): 三、实验: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一、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有用功 :使用机械时对人们有用的功,即W有用
额外功 :人们不需要但又不 得不做的功,即W额 总功 :有用功与额外功的总和, 即W总
W总=W有+W额
例1.用水桶从井中提水的时候,所做的功哪部分是有用功, 哪部分是额外功?
答:用水桶从井里提水,目的是把水提上来,所以对水做的功 是有用功,对桶做的功是额外功.
100N F
f=270N
(3)W额=W总-W有 =600J-540J=60J
S物=2m
(4) W有 100% 540J 100% 90%
W总
600J
三、实验: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实验原理:
(2)实验装置:
实验结论:
对于同一滑轮组,机械效率与被提升的物重有关,物重增 加,机械效率越高。
解: (1)W有=Gh=500N×1m=500J
(2)S=nh=2m
W总=FS =300N×2m=600J
(3) W有 100% 500J 100% 83.3%
W总
600J
例3、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F=80N的拉力作用下,将一个重为
180N的物体匀速举高1m,绳重、摩擦不计。求:(1) W额外=? (2)η=?
试一试:起重机的机械效率是 60%,它表示什么意思?
使用起重机提升重物时所做的有用功占
总功的60%,另外的40%是额外功.
1804年特雷维辛克发明的蒸汽机车. 蒸汽机的效率通常只有6%-15%.
电动机 80%-90%.
汽油机 22%-27%
柴油机28%-37%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3节 机械效率》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3节 机械效率》

W总 F s 250N 4m 1000J
W有 800J 80%
W总 1000J
例2. 用一动滑轮将重200N的砂子提到9m高的脚手架上,
所用力是120N,求有用功、总功、机械效率各是多少?
已知:G=200N h=9m
S=18m
F=120N
求: W有
W总
η
解: W有 G h 200 N 9m 1800 J
= 76.9%
W总2 =(W有2 + W额2)
= 780J
有用功相同,额外功
} 越少机械效率越高 方法3:W有3 = G沙 h = 600J W额3 =(G袋 + G轮)h = (5N+10N)×6m
= 90J
η3 =
W有3 W总3
600J43; W额3)
= 690J
• 对空桶做功 • 对动滑轮做功
W额
W总
方法2
方法3
动滑轮提口袋提沙子
} } 方法3: • 对砂子做功 W有
• 对口袋做功 • 对动滑轮做功
W额
W总
理解机械的三种功
总功
如:用竖直方 向上的滑轮组 提升物体G
额外功 有用功
F G
算一算:三种提沙方法中的W有、W额、W总分别为多少?
方法1:W有1 = G沙 h
= 780J
方法3:W有3 = G沙 h = 600J
3m
W额3 =(G袋 + G轮)h
= (5N+10N)×6m
= 90J
W总3 =(W有3 + W额3)
= 690J
方法2
方法3
沙子重100N 桶重20N 体重400N 口袋重5N 动滑轮重10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