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工作面合理支护密度的确定

合集下载

采煤工作面合理支护方式的选择及支护密度的确定

采煤工作面合理支护方式的选择及支护密度的确定

采煤工作面合理支护方式的选择及支护密度的确定摘要:回采工作面支护方式因工作面的支护地点不同分为一般支护和特殊支护,根据煤层赋存条件和矿压观测结果,确定工作面支护强度后之后,合理支护方式的选择、合理支护密度的对于回采工作面的顶板管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我国井工煤矿的开采过程中,总结出了一套比较完善的矿山压力控制理论,由最初的定性分析发展到了定量计算顶板应力和顶板下沉量。

回采工作面顶板控制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选择采场支护形式、选择采空区顶板的处理办法、决定控顶板距离、选择支护形式、制定工作面日常顶板管理方案等。

这些顶板管理的方法在实践中得到了充分的验证,并且从实践中得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目前对于顶板事故的控制与预防,主要研究需控岩层的范围。

采场需控制的岩层范围是指上覆岩层中运动对采场产生的明显影响的那部分岩层,包括直接顶与老顶。

从矿压控制的要求出发,直接顶是指在采空区已经冒落,在工作面推进方向上推动失去了传递力联系的那部分岩层;老顶则是由运动对采场产生明显影响的岩梁组成,每一岩梁由同时运动或近乎同时运动的一层或数层组成,尽管岩梁会发生断裂,但其在工作面推进方向上始终能保持传递力的联系(包括规则垮落)。

确定采场需要控制的岩层范围是顶板控制设计的首要问题,其中包括各部分岩层的厚度和运动步距的确定。

国内外特别是我国在围岩控制技术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如支护形式的选择、支架选型设计、高档普采工作面围岩关系、支护设计、特殊支护、支护质量与顶板动态监测等。

合理支护强度确定之后,合理支护方式的选择对于回采工作面的顶板管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根据回采工作面的不同地点支护方式一般分为基本支护和特殊支护两类。

基本支护要求支架在顶板不发生特殊情况时,能支和护住顶板。

特殊支护要求支架在顶板出现悬顶、滑动、冲击等隐患时,能防止顶板事故的发生。

1 一般支护方式各煤层工作面的控制实践表明,在单体液压支护的回采工作面,基本支护方式一般采用单一支护方式和棚梁支护方式。

单体支柱的使用、维护、管理规定

单体支柱的使用、维护、管理规定

单体支柱的使用、维护、治理规定单体支柱的使用、维护、治理规定一、单体支柱的使用1、依据工作面的采高,选择适宜的支柱规格;依据工作面顶板压力大小,确定合理的支护密度。

2、支柱移至预定支护地点后,先用注液枪冲洗注油阀体,然后将注枪插入三用阀中并用锁紧套连接好。

3、乳化液泵站司机应经培训,专职负责泵站治理;泵站运转前应检查机械电气局部是否正常,油箱乳化液是否够,浓度〔1-2%〕是否够,启动乳化液泵,待泵各部动转正常,供液压力到达额定工作压力时方可向工作面供液。

4、支柱第一次使用前,应先升降柱一次〔最大行程〕,以排净缸体内空气,之后才能正常使用。

5、支设支柱时,应留意1〕支柱应垂直于顶底板,支设在金属铰接顶梁下面,并有确定迎山角,使支柱处于垂直受力状态且不易推倒。

2〕三用阀的单向阀应朝向采空区方向或下顺槽,以利安全回柱。

3)支柱与工作面运输机械应有适当距离,避开采运机械撞坏油缸、手把体和三用阀。

4)支柱顶盖的四爪应卡在顶梁花边槽上,不允许将四爪顶在顶梁上或顶梁接头处。

6、操纵注液枪向支柱内腔供液,并使支柱顶盖与金属顶梁接触,待支柱到达初撑力后,松开注液枪手把,注液枪卸载;摘下锁紧套后,轻小扣打注液枪手把,在高压液体作用下,注液枪便会自动退出。

7、使用中的支柱,活柱上升量已接近最小安全回柱高度时,应准时回撤,以免压死。

8、确定制止用锤,镐等金属物体猛力砸打支柱任何部位,以免损坏支柱;假设支柱被压成“死柱”,只能承受挑顶或卧底方法取出,不允许爆破,锤砸或绞车拉拽。

9、回柱必需遵守操作规程,确保安全生产;在顶板条件较差时,应承受远距离回柱。

10、回撤下来的支柱,应顶盖朝上竖直靠放,不准任凭横放;井下不允许存在无“三用阀”支柱,假设“三用阀”损坏,应准时更换。

11、支柱在运输过程中应轻装轻卸,不准任凭摔砸。

12、注液枪使用后,应挂在支柱上,不允许任凭乱扔,更不允许用注液枪敲打硬物。

13、高压胶管应做好保护,避开被机械或放炮损坏。

小煤矿采煤工作面合理支护密度的计算.

小煤矿采煤工作面合理支护密度的计算.

式中:f ——老顶与直接顶之间的摩擦因数,一般取0.3Q ——由老顶结构形式决定的摩擦力安全系数老顶结构形式类拱拱梁梁式磨擦力安全系数Q 1.5 2391605采面老顶结构形式为拱梁式,取Q=2α——老顶周期来压完后的顶板下沉角S i n α=H ・M Z ・(1-K /C式中:K ——岩石碎胀系数,91605采面取为1.391605采面:Sin α=[0.83+2.7×(1-1.3]/12=0.002P t2=27×104+2.7×2.5×104×(9+3×0.002/(0.3×3=27.36×104(N /m 2③支护强度P t 的计算P t =max{P t1,P t2}=P t1=29.008×104N/m 2=290.08kN/m 2(2支柱实际支撑能力计算R t =K g K z K b K h K αR式中:K g —支柱的工作系数K z —增阻系数K b —不规则系数K α—倾角系数K h —采高系数R —支柱额定工作阻力,K N91605采面:R=300kN K g =0.99K z =0.95K b =0.9K h =1K α=1R t =K g K z K b K h K αR=0.99×0.95×0.9×1×1×300=253.95KN 支密度:n 1=P t /R t =290.08/253.95=1.142根/m 22、护密度的计算在顶板力学参数不详的采场,护顶参数可依据下表直接顶的完整性系数近似确定。

直接顶完整性:u =(u R +u D +u E /3式中:u R ——顶板的单向抗压δC 对岩层质量的隶属度u D ——分层厚度m 对岩层质量的隶属度u E ——节理裂隙间距f 对岩层质量的隶属度而u R =0.312(10δC 0.269-1u D =3.7457e -1.4587/(d +1-1u E =3.7457e -1.4587/(f +1-1单向抗强度各等级数值及其对应的参考岩性表采煤工作面的冒顶事故,尤其是大面积的切顶事故,几乎都是由于支护能力不足造成的。

25112采煤规程

25112采煤规程

六盘水煤矿恒鼎实业有限公司盘县鸡场坪乡椅棋煤矿采煤作业规程采面名称:1011采煤工作面单位:采煤一队编制人:黄权林队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00八年六月三十日编规程贯彻学习记录矿会审意见:1、工作面必须保持整体推进,煤壁平直,支架上肢靠顶板紧扣煤壁。

2、工作面风道超前支架长度不小于5米,且尾架严禁滞后行人2米;工作面段控架支柱间距不大于2米,尾架和溜煤眼口往上2米范围内控架支柱间距不大于1.0米,风道内超前支架段点柱间距不大于1.0米。

3、工作面上出口拐点处,伪斜角不能过大,严禁出现真倾斜情况,过度要均匀变坡,圆滑过度,防止支架皱架。

4、工作面尾架段(溜煤眼口至拆架点)必须使用好控架支柱和接架支柱,以便增大尾架作业人行空间,接架支柱间距1.0米。

5、工作面上、下出口压力大时,出现皱架、断架、断绳等情况时,控架支柱间距改为1.0米。

6、所有使用单体人员,不论是支柱还是卸柱作业人员,必须位于支柱的上方,防止倒柱伤人。

7、加强工作面控架支柱的检查,工作面严禁出现闲置支柱,失效及空载支柱。

8、加强工作面溜煤眼口及工作面与尾架段拐角处支护,防止拐角点走架伤人。

参加会审人员:二00八年六月三十日三、回采工作面地质概况(一)、回采范围煤层赋存状况及储量二)、煤层特征1、煤层的物理化学特征:2、煤层顶、底板矿压特征:2、水文情况:(1)该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较复杂,54测点遇较大渗水,54点以内刀柱式回采。

(2)严禁回采风道以上的+1694米水平阶段保护煤柱,以防采空区积水,涌入工作面,影响安全生产。

3、与临近煤层及采空区的关系(简述):该工作面上方为+1694米水平阶段煤柱, 下方为1013工作面,现未开采,左方为1670石门1694石门;右方为未采动区域。

4、地质构造对开采的影响:该工作面近似于单斜构造,地质构造对开采存在较大影响。

54、55测点遇三个倾向正断层,落差在2.5m 左右,公司决定,54测点以外采用柔掩支护回采,54测点以内采用刀柱式回采。

581采煤压力计算

581采煤压力计算
P
微增阻支柱 0.91 0.85 0.8 1.5~2.2m 0.95 11°~25° 0.95
急增阻支柱 0.5 0.7 0.7 1.5~2.2m 0.95 26°~45° 0.9
木支柱 0.5 0.7 0.7 >2.2m 0.9 45°> 0.85
Ld—最大控顶距,米; L 柱—柱距,0.75 米 n —支护密度,根/米 2 向上取整,确定合理的柱数 n1 4、验算校核实际支护密度及支护安全系数 顶板压力计算 1) 、顶板一次冒落高度计算 H= K h1
1、采面工作面合理支护强度(Pt) : Pt=9.81khr 其中: Pt—工作面合理的支护强度,KN/m2 K—工作面支柱应该支护的上覆岩层厚度与采高之比, 一般为 4~8, 应根据 具体情况合理选择,开采煤层薄、顶板条件好、周期压不明显时,应选用 低倍数;反之则采用高倍数。我局一般取值不低于 6。 h—采高,m; r—顶板岩石重力密度,一般取 2.5,t/m3 2、支柱实际支撑能力计算公式: Rt=kgkzkbkhkaR 式中:R—支柱额定工作阻力,KN; k—支柱阻力影响系数,可以从支柱阻力影响系数中查得。 项目 工作系数 kg 增阻系数 kz 不均匀系数 kh 采高系数 kh 倾角系数 ka 液压支柱 0.99 0.95 0.9 <1.4m 1.0 <10° 1.0 3、工作面合理的支护密度(n) n= Rtt 式中:n—支柱密度,根/m2 Rt—支柱实际支撑能力,KN/根。 4、根据采煤方法选定支护管理方式,确定排、柱数。 根据我局技术管理规定,炮采工作面最大循环进度 1.2 米,排数不低于三 排, 最多采用四排管理方式; 机采工作面根据采煤机截深循环进度最大 0.8 米,排数不低于四排,最多采用五排管理方式。柱距按公司统一规定 0.75 米。 首先根据采煤方法,确定支柱支护排数,排、柱距及最大控顶距。 然后计算每排支柱数 n1=Ld·L 柱·n 式中: n1—每排支柱数;

炮采工作面作业规程

炮采工作面作业规程

白水文化煤业有限公司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工作面名称:编制:矿长:总工程师:施工负责人:编制日期: 年月日第一部分采煤方法及回采工艺第一节采煤方法该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方法,炮采放顶煤,全部跨落法管理顶板。

第二节回采工艺该工作面采用放炮落煤,人工架棚,回采工艺流程为:落煤(掐口→扩邦落煤)→装运煤→支护→放项→放顶煤→移溜。

一、落煤:1、掐口:从工作面安全出口开始,每隔6~10米掐一个口,掐口宽度1.5米,掐口执行以下作业程序:放炮掐口→撺梁护顶→出煤→打贴邦柱→背邦。

(放炮见爆破图表)2、扩邦落煤:掐口后,背好掐口处一侧,在另一侧扩邦落煤,扩邦执行以下作业程序:放扩邦炮→撺梁护顶→出煤→打贴邦柱→背邦。

当顶板松软掐口和扩邦直接放炮有冒顶危险时,禁止打眼放炮,使用手镐落煤,撺梁护顶,打贴邦柱、背邦。

用此方法采通所有煤墙。

二、支护:1、工作面使用DZ22型单体柱配合2.4米矿用π型工字钢梁倒悬壁错梁直线柱支护,二梁五柱,柱距(中间中)0.5米,排距(中间中)1.2米,最小控顶距2.4米,最大控顶距3.6米,梁端距不大于50毫米,支柱必须沿采面打成一直线,其柱距排距偏差不大于±50毫米,采面内每8米留一个安全出口,其柱距为0.8米,采高2米,迎山距0.1~0.15米。

2、工作面顶部用双层荆芭护顶,每排顶邦各4根川杆打紧打牢,川杆直径不小于0.03米,长度不得小于0.7米。

3、工作面支护参数验算:(1)顶板压力估算P=(4~8)M²γ=(4~8)³2³2=16~32T/M2式中:P—顶板压力。

M—采高。

γ—煤岩平均容重。

(2)柱子工作阻力R=Kn²Kz²Kg²Ks=0.8×0.8×30×0.8=15.36吨/根式中R—柱子工作阻力Ks=0.8Kn—支护不均匀系数取Kn=0.8Kz—增阻系数取Kz=0.8Kg—支柱额定工作阻力取Kg=30吨。

西马煤矿炮采工作面支护密度可行性研究

西马煤矿炮采工作面支护密度可行性研究

西马煤矿炮采工作面支护密度可行性研究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沈煤集团辽阳西马煤矿炮采工作面的顶板类型,对工作面矿压的实际观测,控顶原则和单体液压支柱的性能,提出了工作面支护设计的具体方法,确定了工作面经济合理的支护密度,对类似的工作面支护设计,具有广泛的推广借鉴作用。

关键词:炮采工作面单体液压支柱支护计算顶板管理沈煤集团辽阳西马煤矿地处辽宁省灯塔市西马峰镇境内,位于沈南煤田西南部,全井田为第四系冲积层覆盖,地表无出露,主要含煤地层为石炭二迭纪地层,煤质为变质程度较高的无烟煤。

现开采的煤层为该矿主采煤层第十二和第十三层煤,这里本文仅阐述十二煤层炮采工作面支护。

1 十二煤顶板状况概述十二煤的伪顶、直接顶、老顶发育完全,具有典型的海相沉积特点。

其中伪顶为黑色泥岩,节理裂隙发育,与直接顶之间有一薄层软泥,在开采过程中伪顶极易垮落,在架前和架间均有垮落现象,对工作面顶板管理构成直接威胁;直接顶是黑色泥岩,致密、裂隙发育,厚5m~15m,在初次放顶时悬空跨度可达十多米,经常采用强制放顶措施。

但在初次放顶后,并不形成较长的岩梁,基本上随回柱放顶随即垮落;老顶为黑色粉砂岩,性质接近于直接顶,厚度为4m~14m,对回采工作面作用不太明显。

2 直接顶分类与老顶分级根据东北大学和沈煤集团生产处共同对西马煤矿十二煤层的直接顶和老顶进行科学分类判定知:西马煤矿顶板为工级2类顶板。

3 回采工作面合理支护密度西马煤矿十二煤层现有两个炮采工作面,工作面支护均采用单体液压支柱和金属铰接顶梁支护,切顶线基本不设密集支护,采用“三、四”排控顶,最大控顶距4.8m,最小控顶距3.6m,排距1.2m,柱距0.6m,工作面支护状态较好。

3.1 确定顶板载荷确定顶板支护密度的依据是首先确定工作面顶板载荷的大小,又由于顶板岩性和岩层结构各段各异,计算顶板载荷大小现在还没有准确的计算方法,因此,求得的顶板载荷也不可能十分准确,为此,确定顶板载荷大小拟按以下三种方法。

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制规范

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制规范

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制规X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制规X分为三局部:第一局部:编制概要。

第二局部: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制具体内容要求。

第三局部: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样本。

第一局部编制概要一、每一个采煤工作面,必须在开采前,按照程序、时间和要求,编制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

二、规程编写人员在编写前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熟悉现场情况,进展相关的生产技术分析研究。

〔二〕熟悉有关部门提供的技术资料。

〔三〕明确施工任务和计划采用的主要工艺。

三、作业规程一般应具备以下图纸。

〔一〕工作面综合柱状图。

〔二〕工作面平面布置图、剖面图〔1:1000或1:2000〕。

〔三〕机巷、回风巷断面图〔1:50〕。

〔四〕工作面〔采场〕与巷道布置平面图、剖面图〔工作面最大、最小控顶距、支柱排距、绞接顶梁悬臂长度等,1:100或1:200〕。

〔五〕采煤机进刀示意图。

〔六〕炮眼布置图〔正、平、剖示图,1:50或1:100〕。

〔七〕工作面设备布置示意图。

〔八〕工作面、机巷、回风巷与端头支护示意图〔平、剖面图〕。

〔九〕机巷、回风巷加强支护断面图〔1:50〕。

〔十〕运输系统示意图。

〔十一〕通风系统图。

〔十二〕抽采系统图。

〔十三〕防尘系统图。

〔十四〕注浆系统图。

〔十五〕注氮系统图。

〔十六〕消防管路系统图。

〔十七〕安全监控系统布置示意图。

〔十八〕排水系统示意图。

〔十九〕供电系统示意图。

〔二十〕照明、通信、信号系统示意图。

〔二十一〕正规循环作业图。

〔二十二〕避灾路线示意图。

四、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按章节附图表,并按顺序编号。

作业规程附图编号规定:如附图5-3-16,其中5——表示第五章,3——表示第五章第三个附图编号,16——表示作业规程从第一章第一个附图到第五章的第三个附图的总顺序编号,以此类推。

五、《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岗位技术操作规程》、上级文件中已有明确规定的,且又属于在作业规程中必须执行的条文,在作业规程中写上该条文的条款号和关键内容,在学习作业规程时一并贯彻其条文内容;《煤矿安全规程》未明确规定的,而在作业规程中需要规定的内容〔如:第49、51、52、53、56、57、58、59、63、64、65、67、69、89、159、230、317、331条〕,必须在作业规程或施工措施中明确规定。

例析采煤工作面的支护强度

例析采煤工作面的支护强度

例析采煤工作面的支护强度工作面的合理支护强度是综采工作面岩层控制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

其目标就是使得工作顶板控制在经济合理的前提下达到良好的效果,满足工作面安全高效生产。

对于普通采高工作面,合理支护强度确定的理论和方法基本成熟,但对于厚煤层大采高开采的支架支护强度确定仍在摸索阶段,而且往往是基于现场开采经验进行类比确定。

目前确定综采大采高工作面支架合理支护强度的方法主要有倍重系数确定法、实测统计法、顶板结构分析法、数值模拟法等。

数值模拟法这里不再叙述,下面主要介绍其他几种求解方法,并对各个方法确定的合理支护强度进行验证分析。

1 大采高工作面合理支护强度的倍重系数法倍重系数法主要是基于岩重进行估算,支架的合理工作阻力F应能承受控顶区内以及悬顶部分的全部直接顶岩重Q1,还要承受当基本顶来压时形成的附加载荷Q2。

可见,这种方法与利用4倍采高法计算的结果相同。

实际过程中,由于本方法适用于综放开采,一般放煤高度要高于开采高度,因此,计算的数值会相对大些。

也从侧面证明了利用4倍采高法和本法确定的合理支护强度可以作为支护强度的下限来作为参考。

3.2 按顶煤自重和平衡结构的作用力确定合理支架工作阻力理论分析结果表明,煤体采出后工作面上覆岩层会形成一种平衡结构。

该平衡结构一方面受到下覆煤岩体的影响,下覆不同的煤岩特性影响该平衡结构的位态;另一方面该平衡结构通过一定角度向其下覆的煤岩体进行重力传递。

因此,支架的工作阻力就受到下覆顶煤及冒落顶板的静载和上覆平衡结构的动载作用,那么支架的合理工作阻力就应包括顶煤重量和平衡结构的作用力。

增量系数s1有两方面的因素影响:一是顶板悬空长度或顶板跨落角;二是平衡结构主应力的传递方向角,传递角一般为50°~60°,而跨落角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当似平衡结构不能形成时,就要考虑其对支架的传力作用,传力系数s2与跨落角及平衡结构的传力角有关,也与似平衡结构的形式有关。

31255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

31255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

第一章概况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表表1-1第二节煤层赋存情况煤层赋存情况表表1-2附图一:工作面综合柱状图。

含煤岩系岩相柱状图插图:2-1煤层顶底板情况表第三节地质构造本工作面范围内煤层走向大致为东北、西南,倾向西北,煤层倾角为10~14°,平均12°左右。

本工作面回采范围内,无大的地质构造。

第四节水文情况本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较为简单,水源主要来自顶板极少量裂隙水和日常生产用水,预计正常涌水量0.5m3/h,最大涌水量1.5m3/h。

对工作面推采不构成影响,工作面回采期间,机巷、出口内要及时清挖水沟,以利于泄水畅通。

第五节影响回采的其它因素根据31255机巷与回风巷掘进工作面揭露看,工作面范围内,没有构造及陷落柱,不会对工作面的回采带来影响。

第六节储量及服务年限一、储量:1、工业储量:W=L1³L2³h³r=175³40³2.0³1.40=19600(t)式中:W-----工业储量,t;L1-----本工作面煤层走向长度,取130m;L2-----本工作面煤层倾向长度,取47m;h------平均煤厚,取2.0m;r------煤的容量,取1.40t/m32、可采储量:本面回采率参考值为95%,工业储量19600tW可=W³95%=19600³95%=18620(t)二、采煤工作面服务年限:工作面服务年限=可采推进长度/月设计推采长度=175÷(1.0³2³26=3.365(个月)第二章采煤方法第一节巷道布置一、采区设计、采区巷道设计概况一采区是青杠湾煤矿技术科2011年10月设计,现工作面正在施工切眼,预计2012年5月底切眼贯穿后安装形成31255采煤工作面。

该采区工作面采用沿走向长壁布置,在采区下部沿煤层布置轨道巷和运输巷。

二、工作面机巷工作面下部为机巷,沿煤层顶、底板(全煤)掘进,机巷靠工作面侧布置有SGB-320/17型刮板输送机运煤,功率17KW。

论采煤工作面的质量标准及支护参数

论采煤工作面的质量标准及支护参数

“ 漏档 ”,而柱距过 小也是不利于 工人作业 。支柱 的角度 没有 达到 规定要 求,该支 柱受压后就会 产生 一个分力 ,承 受的压 力相对 小很
多,而且 受压后容 易倒伏 。 支架要支得起顶板,支 架在工作全过程都能够 支撑 住顶板所施 加的压 力。这里包括 支撑力和 可缩 量两个方 面.如果支架支撑 力不 够,支承不了顶板压 力而被损 坏,就无法 再支撑 顶板,如果支架可
现如锅底石 ,驴槽石 ,将军帽等游离岩块。采煤后,如果不及时支 护这类顶板 ,则可能导致这些游离岩块冒落 ,当放炮、移溜、翻打 支架等工作不慎弄倒 已支设好 的支架时 。也可能使这类游离岩块 冒 落 。回采工作面支架应护得好顶板 ,一方面要求采场支架能控制住 工作面空 间的顶板 ,使其不要及时 冒落 。另一方面保证回柱工人在 能支护 的作业点 回撤 ,而一方面要护顶 ,另一方面要护人 ,两者缺
Co a l Mi n i n g Te c h n o l o g y
论采煤工作面的质量标准及支护参数
王小伟 马佳霖 张 文龙
( 郑煤集团米村煤矿 , 河南 郑 州 4 5 2 3 9 4)
产 品质量关系到企业生存 , 而工作质量 , 【 摘 要】 本文笔者根据回采工作面顶板控制设计和顶板管理 衡量或依据 的原则或规范 ,
如果支柱的排数少于规 定排数 , 就降低 了整个工作面支护的支撑力 ,
而 出现切工作面的情况 。如果采煤的推进度没有按照 ‘ 作业规程》 推进,排距就会与推进度无法 同步造成排距过大或过小的情况 。排 距过大则增加 了全部支柱的控顶面积 ,每根支柱所承受的压力 比规 定 的要大 ,这样对支护是不利 的.如果排距过小 ,虽然每根支柱 的 承载力减小 了,又不利于职工操作 。支柱的初撑力达不到要求 ,相

影响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的地质因素

影响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的地质因素

影响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的地质因素
1、影响因素
(1)断层它破坏了煤层顶底板的完整性,尤其是平行或与工作面交角小的断层,更增加了顶板管理的难度。

由于断层影响,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的步距会发生变化,必须认真分析,加强管理。

(2)褶曲。

波浪起伏的小褶曲,会造成顶板局部破坏,同时使工作面在推
进过程中,忽而采上山煤,忽而采下山煤,给采煤、顶板和煤壁的管理带来一定
困难。

(3)煤层倾角。

煤层倾角越大,影响顶板下沉的力越小,一般急倾斜工作面,其顶板下沉量约比缓倾斜工作面小一倍。

由于冒落带矸石自顶板垮落后沿底板滑落,因而造成工作面下部充填较满而其上部则松。

一般来讲,煤层倾角越大,开采难度越大,支、回柱困难,且有跑底的可能。

工作面的支架和设备必须采取防滑措施。

2、对开采煤层的矿压观测
⑴通过矿压观测,合理确定支护密度。

采场支护密度的计算公式:
Pn21 其中:n—采场支护密度,架/2 m;t P
—顶板最大荷载值,取矿压观察数据,2 m t ;cR—支架实际工作阻力,t/架;1K—支架增阻系数,恒阻为1,微增阻为0.85,急增阻为0.5;2K—承载不均匀系数一般为0.75。

如果按上式计算出的支护密度实际很难达到,就要增设特殊支架,提高支撑力。

⑵通过矿压观测,比较准确地掌握顶板来压规律,在工作面初次来压或周期来压前,加强支护。

⑶通过矿压观测,为合理选用架型与采煤方法提供了科学依据。

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

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

第三篇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第一章概况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第1条工作面的位置:说明工作面所处的水平、采区、在采区中的具体位置、相邻关系、井下标高(最高、最低)以及几何尺寸(走向长度、倾斜长度、面积)。

第2条地面相对位置:说明工作面周边(含停采线)在地面的相对位置、地面标高(最低、最高)。

第3条回采对地面的影响:说明工作面的回采对地面设施可能造成的影响,包括地面塌陷区的范围、塌陷程度预计以及对地面建筑物和其它设施的影响。

第4条说明工作面相邻的采动情况及影响范围。

第二节煤层赋存第1条煤层厚度:说明工作面范围内煤层最大、最小、平均厚度及变化情况。

第2条煤层产状:说明工作面范围内煤层走向、倾向、倾角以及变化情况。

第3条说明煤层稳定性、结构(夹矸)、层理、节理、硬度(f)等情况以及对回采的影响。

第4条对煤种、煤质进行描述。

第5条煤层顶板(伪顶、直接顶、老顶):说明顶板岩石性质、层理、节理、厚度、顶板分类等情况及其变化情况。

第6条煤层底板(直接底、老底):说明底板岩石性质、层理、节理、厚度、底板分类、底板地压等情况及其变化情况。

第7条绘制工作面地层综合柱状图,能够反映出直接底、老底以及不低于8倍采高的煤层底板岩性、厚度、间距等。

第三节地质构造与水文第1条断层:说明断层的产状、在工作面中的具体位置以及对回采的影响。

第2条褶曲:说明褶曲的产状、在工作面中的具体位置以及对回采的影响。

第3条其它因素:说明陷落柱、火成岩等其它因素对回采的影响。

第4条比例绘制工作面运输顺槽、轨道顺槽、切眼素描图。

第5条含水层的分析:说明对回采有影响的含水层的厚度、涌水量、涌水形式、补给关系以及对回采的影响情况等。

第6条其它水源的分析:说明老空水、地表水、注浆水以及钻孔和构造导水等情况的分析以及对回采的影响情况。

第7条工作面涌水量:说明正常涌水量、最大涌水量。

第四节影响回采的其它因素第1条参考矿井和相邻采掘工作面的瓦斯、二氧化碳涌出情况,确定本工作面的瓦斯、二氧化碳等级以及绝对、相对涌出量。

煤矿开采作业标准

煤矿开采作业标准

c:\iknow\docshare\data\cur_work\规程贯彻学习记录一、矿会审意见:同意并补充:1、当煤层厚度>2.5m时,留底煤开采,采高 2.2m,支柱必须穿铁鞋,要合理布置炮眼和控制装药量,底眼距煤层底板要在200mm以上,防止破坏底煤,洒水要适当,防止煤遇水潮解松动。

2、回柱必须按由里向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分段回柱时,必须在分段处打好走向密集支柱,回柱放顶前,必须对作业区域内安全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对不合格的支柱重新打设,加强工作面上下出口的支护,同时清理好退路。

3、工作面按要求采直采齐,要及时打好正规支护和贴帮柱,并给足初撑力。

减少控区内顶板的下沿量。

4、及时对瓦斯进行考核,如果是高瓦斯,及时上报高瓦斯管理专项措施。

5、爆破后,必须及时挂梁,打齐打好临时支护,严禁空顶作业。

6、回收回风巷道铁棚时,必须采取措施,防止钢绳与铁棚产生摩擦火花。

7、当工作面老塘充填不实,悬顶面积>2.0m×5.0m时,此处严禁分段回收。

参加会审人员:二00六年七月十八日矿总工程师批示:同意:陈邦春18/7 、06一、基层会审意见:同意并补充:1、顶眼眼底距顶板的距离≮0.5m,严禁打挑顶眼。

遇顶板破碎时,严禁打顶眼,必须采用手镐作业。

2、遇板压力大或破碎时,必须在一、二排加打抬棚加强支护。

3、严格控制炮道宽度,遇炮道超宽或煤壁片邦时,必须及时补打临时支护或贴邦柱。

4、两巷超前支护采用长2.4m φ≥200mm 的半圆木作梁配单体支护。

5、运输机靠一帮铺段,必须打设中柱和用长铁道及链子(锚链)联锁棚梁,防止运输机支腿倒棚。

6、全队所有入井人员,必须参加《4047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安全措施》的学习签字,凡是未学习签字者严禁队干安排入井,否则究队干责任。

参加会审人员:二00六年七月二日三、回采工作面地质概况:(一)、回采范围煤层赋存状况及储量:(二)、煤层特征:1、煤层的物理化学特征:2、煤层顶底板矿压特征:3、八倍采高的顶板及底板岩性综合柱状图(比例1:200):(三)、地质构造:1、地质构造简述:该工作面在掘进过程中,未揭露有影响生产的地质构造。

壁式炮采工作面支护参数的确定范文

壁式炮采工作面支护参数的确定范文

壁式炮采工作面支护参数的确定范文壁式炮采工作面是目前煤矿采煤中常采用的一种采煤方式,它具有高效率、高产出的特点。

然而,在工作面的运行过程中,由于煤层的特殊性以及地质环境的不确定性,工作面的支护参数的确定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讨论颂一个方法来确定壁式炮采工作面支护参数。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工作面底板的支护方式。

工作面底板的支护方式可以根据煤层和地质条件来确定。

一般情况下,采用钢架支架来支撑工作面底板是比较常见的做法。

钢架支架具有支撑力强、稳定性好的特点,可以有效地保护工作面底板的稳定性。

其次,我们需要确定工作面的顶板支护方式。

工作面顶板的支护方式同样需要根据煤层和地质条件来确定。

一般情况下,采用锚杆支护和喷浆支护的组合方式来支撑工作面顶板是比较常见的做法。

锚杆支护能够有效地增加工作面顶板的强度和稳定性,喷浆支护能够填充煤层裂隙,提高煤岩体的整体稳定性。

在确定支护方式的基础上,我们还需要确定工作面的支护参数。

工作面的支护参数包括支柱间距、支护高度、锚杆长度等。

这些参数的确定需要考虑到煤层的厚度、煤岩体的性质、工作面的采高等因素。

通常情况下,支柱间距应根据煤层的厚度和支柱的稳定性来确定,支护高度应根据顶板的稳定性和支护材料的强度来确定,锚杆长度则应根据工作面的采高和煤岩体的整体稳定性来确定。

确定工作面支护参数的时候,还需要考虑到工作面的采煤工艺。

工作面的采煤工艺包括盲巷工艺、综放工艺等。

不同的采煤工艺对工作面支护参数的要求是不同的。

例如,在盲巷工艺中,工作面的支护参数需要考虑到回头巷的开挖以及煤岩体的压力分布等因素。

因此,在确定工作面支护参数的时候,还需要考虑到工作面的采煤工艺以及相关的因素。

综上所述,确定壁式炮采工作面支护参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煤层特性、地质条件、支护方式、支护参数等因素。

只有确定合理的支护参数,才能保证工作面的安全稳定运行,达到高效率、高产出的采煤目标。

因此,在确定工作面支护参数的时候,需要慎重考虑各种因素,并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决策。

11371-1规程

11371-1规程

攀煤(集团)公司小宝鼎矿采煤作业规程采面名称: 1 1 3 7 1 - 1 单位:采煤三队编制人:技术主管:队长:区长:二00七年一月八日编二、基层会审意见:参加会审人员:二年月日三、回采工作面地质概况:(一)、回采范围煤层赋存状况及储量:(二)、煤层特征:1、煤层的物理化学特征:2、煤层顶、底板矿压特征:(三)、地质构造:1、地质构造简述:工作面属单斜构造,工作面开切眼揭露一正断层F1,断层落差1.5米,走向57°,倾向147°,倾角72°;在工作面回风巷12#点与14#点之间属煤层变薄带,煤层最薄仅为0.47米;工作面左下角靠近16号向斜轴。

2、水文情况: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简单,顶板局部有淋水,回采过程中必须挖好排水沟。

3、与临近煤层及采空区的关系(简述):工作面上部为采空区, 左部、下部为未采实煤体,右部为1137-11-2(未回采)。

4、地质构造对开采的影响:工作面属单斜构造, 工作面开切眼揭露一正断层F1对开采影响较小,工作面左下角的16号向斜轴对开采无影响。

工作面局部顶板较为破碎,在回采过程中加强支护及拣矸。

四:采煤方法、巷道布置及顶板管理:(一)采煤方法:1、采煤方法的选择:根据工作面地质条件和我矿现有的设备、技术条件,本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方法开采。

2、落煤方式及装煤方式:(1)、落煤方式:DY-150型采煤机割煤。

(2)、装运方式:DY-150采煤机装煤为主,人工装煤为辅,工作面采用SGW-150C型刮板输送机运煤,顺槽采用SGW-40T型刮板输送机运煤。

3、采高的确定根据工作面地质条件和我矿现有的开采技术水平,确定采高为 1.1米至1.40米,煤层厚度低于1.1米时采用拉底的方法保证采高。

若是工作面有软底,则必须使用机组割底或放炮拉底将软底拉掉,以保证支柱的支护质量。

(三)顶板管理:1、支护形式的选择(支柱的材质及规格等):根据工作面采高、顶底板条件和现有支护材料,结合以往开采的经验,本工作面主要采用Φ100mm的外注液式单体液压支柱(规格DZ25、DZ22、DZ16、DZ14、DZ12)配合HDJA-800型铰接顶梁支护。

12802采煤作业规程

12802采煤作业规程

云贵矿业公司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工作面名称12802采煤工作面施工单位:采煤队。

编制人:周常耀生产矿长:安全矿长:总工程师:矿长:编写日期:2010年1月2日目录第一章概况 (33)第二章采煤方法 (55)第三章顶板管理 (1010)第四章生产系统 (1515)第五章劳动组织和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1818)第六章煤质管理 (2020)第七章安全技术措施 (2121)第八章灾害预防及避灾路线.......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概况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12802采煤工作面布置在主斜井西翼C28煤层,该工作面回风巷与总回风巷相连通,运输巷通过石门与主皮带井连通,构成完整的通风及生产系统。

具体位置及井上下关系见表1第二节煤层本工作面开采煤层为C28煤层,煤层赋存情况见表2表2煤层赋存情况表第三节煤层顶底板工作面煤层顶底板情况表3第四节地质构造一、井田地质:矿井位于盘南背斜南东翼东段,总体为一单斜构造。

地层走向为北东,倾向为南东,倾角一般17°-24°,平均22°。

矿井内共发现大断层一条(F2),未见褶曲。

构造复杂程度为中等。

F2斜向正断层位于矿井中部,对井田内1~28号煤层开采都有影响,断层上、下盘均为煤系地层。

断层走向北70°东,倾向北西,倾角60°左右。

该断层斜切整个井田,落差10米左右。

该工作面没过断层,切眼是平行断层掘进的,所以对本工作面无影响。

煤层及煤质: 28号煤层属中厚煤层,全层厚度1.6~2.3米,可采厚度1.8米,结构简单,含夹石0~1层,对比可靠。

28号煤层:灰黑色,块状为主,金属光泽,条带状线理状结构;参差状断口。

该煤层为中灰~富灰,中硫。

中高发热量,低磷。

煤类为贫煤。

(一)水文地质条件本矿井属以大气降水为主要补给来源的裂隙充水矿床,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二)其它开采技术条件1、煤层顶底板28号煤层:顶板为灰色粉砂质,较坚硬,稳固,风化后呈块状垮落。

回采工作面作业规1

回采工作面作业规1

回采工作面作业规程第一章况概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工作面位于,运输巷标高~米,回风巷标高~米,具体位置及井上下关系见表1。

表1 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水平名称水平采区名称采区地面标高+ 米井下标高——米地面相对位置回采对地表的影响井下位置及相邻关系走向长度m倾斜长度m面积㎡第二节煤层工作面设计开采煤层为4号煤层,通过地质资料分析,工作面范围内,4号煤赋存较稳定,全区可采,煤层厚度在~㎡之间,具体情况见表2。

煤层情况表2煤层厚度 m煤层结构煤层倾角()°开采煤层 4 硬度较硬煤种瘦煤稳定程度较稳定煤层情况描述4号煤层层位属二叠系附图1:地层综合柱状图第三节煤层顶底板煤层顶底板情况表3顶底板岩性厚度(米)特征基本顶粉砂岩、中~细粒砂岩10~15灰色、深灰色中厚层状,粉砂岩、细砂岩直接顶粉砂岩5~10深灰色中厚层状粉砂岩、泥岩伪顶无直接底粘土岩 5 浅灰色粘土质泥岩基本底粉砂岩、砂岩5~10浅灰色中厚层状粉砂岩、砂岩第四节地质构造一、断层情况及对回采的影响根据现有巷道揭露资料的勘探资料分析,开采范围内小型正断层较发育,掘进中共发现落差劲米以上断层3条,风巷切眼往外66米和166米处,分别发育一条小断层,落差分别为1米和1.5米,对回采影响不大.从掘进施工情况分析,开采范围内煤层顶板裂隙较发育,断层附近顶板岩性较破碎,预计在回采过程中还会出现隐伏小断层.断层情况分析表断层名称走向(° ) 倾向(° ) 倾角(°) 性质落差(米) 对回采的影响 F1 正有一定影响F2 正较大F3 正有一定影响二、褶皱情况及对回采的影响根据现有巷道揭露资料的勘探资料分析,开采范围内煤层形态为单斜构造,走向N50°E,倾向SE,倾角22°.第五节水文地质开采范围内水文地质条件较简单,在巷道掘进过程中,未发现有滴水,淋水现象,相邻的采空区内基本无积水。

第六节影响回采的其它因素一、影响回采的其它因素瓦斯高瓦斯矿井,瓦斯绝对涌出量m³/min,相对涌出量m³/min。

2024年采掘工程顶板管理规定(2篇)

2024年采掘工程顶板管理规定(2篇)

2024年采掘工程顶板管理规定一、技术管理规定:1、在设计采掘工作程前,矿生产科地测管理人员必须提供可靠的地质说明书。

2、采掘工程施工前必须编制符合本实际情况的作业规程。

如遇情况变化,必须及时编制补充措施,要严格履行审批手续并贯彻学习。

作业规程中必须包括顶板管理说明书。

顶板管理说明书中对于顶板来压、坚硬或复合顶板、过老巷或构造变化带、回柱放顶、工作面收尾、巷道回撤等情况必须进行说明,并制定专门的顶板管理措施。

3、支护设计必须依据工作面顶底板情况及矿压观测资料进行计算,并根据工作面支护密度的计算,合理确定工作面柱排距、工作面支护形式及机头支护形式。

根据炮采放顶煤的实际情况,机头必须加强支护。

作业规程中必须明确规定所需各种单体柱、梁的型号、数量及备用数量。

合理确定支架架设方法和支架回撤方法。

4、掘进煤层巷道必须沿底送巷,不准留底煤。

工作面要加强支架管理,实行全承载支护、循环注液、制定防倒柱、防片帮措施,强化检测,保证质量。

5、沿空送巷,巷道设计与施工应避开集中压力区,施工时间必须在工作面停采、顶板动压稳定之后。

6、所有掘进工作面,迎头到永久支护之间都必须使用前探梁支架或其它临时支护形式,严禁空顶作业。

前探梁或临时支护形式、规格、质量标准必须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

7、掘进工程和巷修工程都必须严把工程质量关,严格执行《生产矿井质量标准化标准》。

二、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1、工作面切眼掘进一般情况下要一次掘成,形成单体支柱配合钢梁帮顶护严、支护到位。

单体支柱架设要穿柱鞋。

支护不能一次装备的,要制定工作面装备支护替棚措施,明确替棚、单体支柱及顶梁架设程序和质量标准。

2、工作面柱、梁必须编号,不许缺梁少柱;外观缺损的柱、梁严禁使用。

支护强度必须达到设计的支护强度要求。

5、工作面安装结束,要经过生产技术部门组织的联合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开始生产。

6、工作面初采必须制定专项初采安全技术措施,矿上应成立专门机构,坚持“三长”(矿、科、队长)跟班制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采煤工作面合理支护密度的确定
发表时间:2017-09-20T16:50:15.863Z 来源:《防护工程》2017年第12期作者:孙继冬
[导读] 同时还直接决定了煤矿企业生产的安全性,而在支付建设之中支柱的密度是支护建设的关键点。

七台河市茄子河区煤炭生产安全管理局
摘要:为了保证煤矿开采施工具备良好的稳定性,需要工作人员能在做好煤矿支护工程的建设工作同时,在进行支柱结构建设中控制
好支柱结构的密度。

本文就采煤工作方面合力确定支护密度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采煤;支护;密度
在煤矿正常的开采发展过程中,为了保证开采工作能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以保证工作人员具有良好的人身安全防护,需要
煤矿企业在生产建设的同时,做好煤矿方面的支护工作,支护建设工作的质量不仅影响了煤矿企业的生产效率,同时还直接决定了煤矿企业生产的安全性,而在支付建设之中支柱的密度是支护建设的关键点。

1煤矿之中支护建设的重要原则
煤矿之中在实施支护建设的阶段中,通常会使用单根支柱的方式来完成支护系统的建设但由于煤矿类型多样化,并且每种类型的煤矿
都有其特点,所以在一些较为特殊的煤矿之中,还需要能使用有针对性的支护方式来完成支付系统的建设,进一步保证煤矿具有良好的稳定质量,为工作人员采矿作业制造一个安全稳定的工作环境。

而是在实际的支护建设过程中,如果采用了单根支柱模式的支护体系建设,那么就要注意支护结构的柱间距离以及相应的角度、支柱长短数值等方面的情况,并在支柱体系统建设中能采用科学的方式进行布局。

在支护系统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施工人员能科学的进行支护系统设计以及施工。

在施工中也要掌握支护系统建设的关键点。

首先,在实施支柱结构建设的阶段,要保证这些支柱结构都能排列在同一条直线上,当然,如果一些煤矿的矿道在开采过程中出现了弯曲,那么也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的进行优化。

而在支柱结构建设中江所有支柱排列在同一条直线上,就能使得工作面所承受的力量能达到一种均匀分布的情况,否则其压力就会集中在某一部分区域中,并且压力的数值也会显著提升,这样也就会对煤矿的安全稳定造成影响。

其次,在进行支柱结构建设的阶段,必须要充分的遵守设计的要求以及设计规范,尤其是对支出结构数量方面的要求必须进行严格的
执行,同时要杜绝施工人员私自减少支柱数量的情况,支柱结构的布局、安排以及建设数量都是经过科学测算的,并达到了均衡压力的目标。

一旦在支柱结构的施工阶段缩减了支柱数量,那么就会使得压力分布出现不均匀的情况,进而导致煤矿结构出现坍塌和其他情况,影响矿下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煤矿企业为了保证支柱结构能具有良好的建设质量,需要开采人员能按照行制定好的开在计划以及相应规定进行开采作业,并在开采中严格的遵守已经制定好了开采进度规划,如果在开采中出现了随意开展或者加速开采的情况,那么也就可能会导致支柱结构在建设方面无法跟上施工开采速度,进而导致支护结构的建设存在间距过大,或者说是间距过小的情况。

第三,在进行支柱结构制造以及设计的阶段之中,要能有效的控制好支柱结构的长短。

如果支柱结构过短,那么在实施支撑建设的阶
段支柱就无法达到设计阶段所要求的支撑力目标,使得支撑住存在支撑力不足的情况。

而相对的如果支撑住长度过长,那么由于受到空间局限性的影响使得支护结构的角度不能满足设计阶段的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下同样会导致支柱结构失去支撑的效果,影响了煤矿工程整体的稳定性。

最后,要控制好支柱结构的柱间距离。

如果支柱结构的柱间距离在建设中存在过大的情况,那么也就会使得其间隔面积超出预期目
标,进而造成支柱结构稳定性下降。

而如果支柱之间的距离过小,那么虽然能保证顶板结构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但是由于空间有限、支柱过于密集,就会给施工人员的工作带来不便。

2采煤工作面合理支护密度的确定
合理的确定采煤工作面的支护密度对于保证采煤作业的正常高效生产具有很大影响作用,因此,在确定支护密度时必须要综合考虑施
工现场的地质条件,以及作业需要,根据支护工程施工有关规定与技术要求进行,以实现最佳的支护密度值。

2.1影响支护密度的因素
在采煤工作面的支护密度确定中,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有顶板压力的大小;支柱类型、性能、质量的优劣;工作面支护布置的方式以及
生产管理水平的高低、操作是否合理,工作面推进快慢,工作面的规章制度是否健全,执行是否认真等多个方面。

2.2工作面顶板压力计算
支柱所承受的载荷由下列三个部分组成:直接顶的重量作用到支柱上的载荷Q1;由于裂隙影响,而使老顶不能形成平衡拱那部分岩石
重量及老顶周期压力影响,通过直接作用到支柱上的载荷Q2;由于支柱性能改变及操作质量影响使支柱所承受的附加载荷Q3。

由于矿田煤层顶板多为I?Ⅱ类顶板,因此,以I.Ⅱ类顶板特点为依据。

通过煤层采高计算直接顶垮落高度和岩石重量,并用系统数考虑老顶和支护质量的影响,对顶板压力做以计算。

2.3单体液压支柱的选型与实际工作阻力的计算
2.3.1支柱选择的依据:不同型号的支柱工作阻力,支护密度的大小也不同.因此。

在确定支护密度之前,要对支柱进行选型,以确定支
柱的额定工作阻力。

为此,以计算支柱的最大与最小高度,做为支柱选型的依据。

2.3.2单体液压支柱实际工作阻力的计算,在工作面上由于单体液压受支柱完好情况、支柱支护质量、控顶距变化、支柱在工作面中所
处的位置及支柱增阻特性等不同因素的影响.其实际可能达到的工作阻力变化是很大的。

因此不能用说明书上的工作阻力直接进行支护密度的计算,必须用支柱实际可能达到的阻力计算支护的密度。

2.4支柱支护密度的确定
(1)支护密度的选择计算。

由于支柱实际可能达到的工作阻力Ps和顶板压力Pi已经确定,因此,可用下式计算工作面的支护密
度.Ni=Pi/Ps,式中Ni--顶板支护密度,根/立方米;Pi一顶板单位面积上的压力;PF一支实际可能达到的工作阻力。

而工作面实际支护密度还要受场支架布置方式、下料、行人、机道宽度、通风断面等条件的限制,因此,必须通过对采场支架布置图的支护密度进行计算,才能验算其是与M值相符合与否。

(2)s<ni时.说明工作面支护密度达不到安全的要求,当ns≥ni时.并且互相接近时为合理,否则应重新调整工作面支架布置方式。

一般
情况下n3-nin3不大于10%时为合理.若ns比ni之大于10%以上时.说明工作面的实际支护密度太大。

不经济,劳动强度大,也不合理。

当出现上述情况,要对工作面的支护规格进行调整。

调整到合理支护密度。

为此式中的Ni,用Ns代替得下式N=n/L[s(n—1)+a],一
般情况下,工作面的支柱排数n是根据工作面的必要工作空间和通风断面要求确定的。

其支护密度Ns和用顶板压力Pi,支柱实际工作阻力Ps 算出的支护Ni,必定是相等和十分相近的,因此该支护密度是合理的。

3结语
采煤工作面的支护密度的合理与否不仅影响着生产的安全问题,对生产经济效益也是起到很大影响作用的。

在进行支护密度的确定时,要结合实际施工现场条件,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做出最佳的支护设计方案,以确保采煤工作面的高产、稳产以及安全性、经济性。

参考文献:
[1]潘文来.浅谈高档工作面合理的支护密度[J].煤炭技术,2004(11).
[2]苑明军.采煤工作面合理支护方式的选择及支护密度的确定[J].煤炭技术,20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