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汽车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战略研究
一汽大众市场调研分析报告(1)-

学生实践报告课程名称:市场营销专业班级:M12电气工程与自动化,12车辆工程学生学号:1221109001,1221109011,1221109033 ,1221402004 学生姓名:孙树蕃,顾周宇,罗云,常修菁所属院部:龙蟠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指导教师:湛江2012 ——2013学年第二学期目录一、一汽大众公司市场信息分析 (3二、一汽大众公司的市场细分 (7三、一汽大众公司的市场环境 (8四、一汽大众的汽车市场定位 (14五、一汽大众的汽车市场预测 (15六、附表:一汽大众市场调研问卷 (16一汽大众市场调研分析报告一、一汽大众公司市场信息分析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简称一汽-大众于1991年2月6日成立,是由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和德国大众汽车股份公司、奥迪汽车股份公司及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合资经营的大型乘用车生产企业,是我国第一个按经济规模起步建设的现代化乘用车工业基地。
经过多年的不断发展,一汽-大众在长春和成都,佛山三厂共有三大生产基地,包括轿车一厂、轿车二厂、轿车三厂(成都分公司和发动机传动器厂。
当今汽车市场竞争相当激烈,各个汽车公司都加大生产销售力度,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一汽大众的市场信息分析:上世纪90年代,一汽大众作为一家新锐合资企业在中国正式宣告成立。
经过二十余年的市场深耕,成为大众集团在华继上海大众之后的又一吸金利器,并与上海通用和上海大众成为驰骋中国乘用车市场的“三剑客”。
现一汽大众主要产品有:捷达、新宝来、高尔夫、开迪(停产、全新速腾、全新迈腾、大众CC 系列和奥迪系列,其中奥迪系列有奥迪A4L、A6L、Q3、Q5。
坐享品牌优势1991年2月,中德双方在完成一系列的前期接触和谈判之后,一汽大众正式在长春落地。
尽管晚于上海大众6年的时间,但由于后者的桑塔纳车型(实际上早在1982年,德国大众就已授权上海汽车组装该车已在民众心目中树立起了颇高的品牌形象,甚至直接代表了轿车。
浅谈大众品牌进口汽车在中国的市场营销策略

产能经济355浅谈大众品牌进口汽车在中国的市场营销策略刘晨晰 长江大学文理学院摘要:作为现代汽车的发源地,在德国汽车制造业的历史上诞生过奥迪、大众等世界著名的汽车品牌。
其中大众汽车作为德国汽车的重要代表,也是世界四大汽车制造生产商之一,承载着德国汽车制造业的一贯品质,在全球范围内享有很高的赞誉。
在经济发展十分迅速的中国,对于汽车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大众品牌作为第一批进入中国市场的国际汽车品牌,从1984年至今,经过几十年的品牌经营和发展,大众品牌在中国的汽车市场中发展十分迅速,在市场份额中也占有着比较高的比例。
但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大众品牌的某些销售策略已经不适应中国现有的新的经济形势,导致在销售的过程中出现问题。
如何及时大众品牌调整在中国市场的销售营销策略,更好的赢得中国市场,是大众品牌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大众;汽车销售;销售策略中图分类号:F713.5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7-0355-01前言总部位于德国沃尔夫斯堡的大众汽车集团,成立于1937年,是一个从事于汽车的研发、生产、销售的综合性跨国汽车集团。
在2010年,更是打败了世界诸多汽车生产厂商,成为世界范围内最大的汽车生产销售集团。
成为世界汽车制造销售产业中的龙头。
中国蓬勃发展的经济和潜力巨大的市场也为大众品牌的发展提供了更广大的平台。
进口大众汽车产品在同行业的商品销售比对中也一直占有着优势的地位。
如何进一步的扩大产品优势,提高市场份额,需要大众品牌的市场管理者从丰富定价策略,灵活促销政策等方面做出创新和实践。
一、大众品牌进口汽车在中国市场销售现状大众汽车集团(中国)于2006年成立,是大众品牌在中国成立的全资代理机构。
主要负责大众品牌在中国大陆、香港、澳门等地区的进口汽车销售、零部件销售等业务。
进口大众将客户定位为中、高收入人群,将产品市场定位为中国中高端汽车市场。
浅析在中国市场大众汽车的销售战略

目录一、营销策略相关理论 (1)(一)营销策略的概念 (1)(二)营销策略的主要内容 (1)二、大众汽车公司简介及中国市场营销现状 (1)(一)大众汽车公司简介 (1)(二)大众汽车在中国市场销售现状 (1)(三)大众汽车在中国市场营销策略现状 (3)三、大众汽车中国市场营销策略存在的问题 (4)(一)产品与中国需求契合度低 (4)(二)价格优势不明显 (5)(三)分销渠道单一 (6)(四)促销策略落后 (6)四、大众汽车中国市场营销策略的建议 (7)(一)设计满足中国需求的汽车产品 (7)(二)扩大价格优势 (8)(三)拓宽分销渠道 (8)(四)改进促销策略 (8)五、总结 (9)参考文献 (10)浅析在中国市场大众汽车的销售战略摘要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后世界各大汽车企业都进入了中国市场,使得中国汽车市场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各大汽车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明显。
大众汽车作为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跨国汽车生产公司,大众汽车在中国汽车市场中一直占据着大量的市场份额,销量曾一直领先于其他的汽车品牌。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各个品牌的汽车厂家不断的在中国发展起来,这就导致了大众汽车在整个国内市场的份额在逐渐减少,不仅是产品不能够符合国人的消费观念,对于占领市场的定价策略和营销策略也不能符合当代的发展潮流,本文通过对大众汽车进入国内市场的历史及现状研究,找出大众汽车在国内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这一些问题给出大众汽车相应的产品创新以及促销策略和分销渠道方式的建议及对策。
关键词:大众汽车;中国市场;营销策略一、营销策略相关理论(一)营销策略的概念市场营销策略(Marketing),又称作市场学、市场行销或行销学,MBA、EMBA等经典商管课程均将市场营销作为对管理者进行指导和教学的重要内容。
市场营销就是企业开发产品与销售产品的过程中,为顾客、客户、合作伙伴以及整个社会带来经济价值的活动、过程和体系。
主要是指营销人员针对企业产品和市场发展状况来展开的销售活动过程。
上海大众品牌汽车的营销策略分析

上海大众品牌汽车的营销策略分析摘要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经济全球化,企业都从本国市场拓展到了国外市场,竞争愈加激烈。
我国的汽车企业因为技术和体制等等原因在与国外的大型企业争夺市场的过程中,普遍缺少竞争优势,因此我国的汽车企业急需改进经营方式和管理体制,提高自身的品牌竞争力,适应国际化的市场需求。
本文主要以广州一汽大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企业的营销管理工作,在多方比较的基础上认识到企业的营销和管理能力能够决定性地影响其综合竞争力,笔者在研究分析后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以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提高我国汽车企业的营销和管理水平。
关键词:大众汽车;经验;营销策略目录摘要 (I)1 绪论 (1)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1 研究背景 (1)1.1.2 研究意义 (1)1.2 相关理论概述 (2)1.2.1 营销的概念 (2)1.2.2 4P营销组合 (2)2 大众汽车营销环境分析 (3)2.1 大众中国市场分析 (3)2.2 主要竞争对手分析 (3)2.3 大众汽车(中国市场)swot分析 (4)2.3.1 优势分析 (4)2.3.2 弱势分析 (5)2.3.3 机遇分析 (6)2.3.4 威胁分析 (7)3 大众汽车营销策略分析 (8)3.1 产品策略 (8)3.2 售后服务策略 (9)3.3 渠道策略 (9)3.4 促销策略 (9)3.4.1 广告策略 (10)3.4.2 公共关系策略 (10)3.4.3 体验营销策略 (11)3.4.4 情感促销策略 (11)结论 (11)II上海大众品牌汽车的营销策略分析1 绪论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1.1 研究背景1978年,在中国领导人邓小平的具体指示下,中国掀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自那时起,我国各项事业均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汽车行业作为其中的重要部分,自然也不会例外。
特别是加入WTO以来,各外资汽车品牌蜂拥而至,工厂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
随着2002年中国加入了WTO,中国的汽车市场涌入了很多国外的汽车品牌,同时政府为了鼓励私家汽车进入家庭,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大幅度地下调了购车关税,使得当时的环境大趋势地偏向个人消费者。
大众汽车进入中国的故事

大众汽车进入中国的故事大众汽车作为世界领先的汽车制造商,其进入中国的故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
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大众汽车看到了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因此决定将先进的技术和产品引入中国。
那么,大众汽车在中国的市场战略是什么?它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如何?接下来,让我们详细了解大众汽车在中国的故事。
一、大众汽车进入中国的背景1984年,大众汽车与我国第一汽车制造厂(现为一汽-大众)签署了技术转让协议,开始了在中国市场的征程。
当时,中国汽车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大众汽车凭借其先进的技术和可靠的产品,迅速获得了消费者的认可。
二、大众汽车在中国的市场战略大众汽车在中国的市场战略可以概括为:引入先进产品、打造本土化生产、积极拓展市场。
早在1984年,大众汽车就将捷达车型引入中国,成为中国市场上最受欢迎的轿车之一。
此后,大众汽车不断丰富产品线,如桑塔纳、帕萨特、途观等车型,都成为中国消费者的首选。
同时,大众汽车还积极与中国本土企业合作,如与一汽、上海汽车等企业建立合资公司,实现本土化生产。
这样既可以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也有利于适应中国市场的需求。
三、大众汽车在中国的主要产品与市场份额多年来,大众汽车在中国市场推出了众多受欢迎的车型,如捷达、桑塔纳、帕萨特、途观、途昂等。
这些车型凭借其高品质、高性能和实用性,在中国市场取得了较高的市场份额。
据数据显示,2019年大众汽车在我国市场的总销量达到了316万辆,市场份额超过19%。
四、大众汽车在中国的社会责任与贡献作为一家国际企业,大众汽车在中国的社会责任和贡献也是不可忽视的。
大众汽车积极参与中国的公益事业,如环保、教育、扶贫等方面。
此外,大众汽车还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在中国的普及,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五、大众汽车在中国的未来展望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不断成熟和竞争加剧,大众汽车在中国的未来展望依然充满挑战。
然而,凭借其先进的技术、丰富的产品线和对中国市场的深入了解,大众汽车有信心应对挑战,继续在中国市场发挥重要作用。
浅析一汽大众营销策划

浅析一汽大众营销策划本文主要分析一汽大众诞生以及进入中国市场如何生存发展,以及公司概况,发展过程。
通过自己的市场定位,满足消费者需求,根据需求来扩大市场。
通过SWTO分析市场形势,经历辉煌也有惨淡的时候,如何从市场中站稳脚跟。
经历不同阶段,面对不同形式的挑战,做出相应对策。
打造质量过硬的汽车,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不断研发各种型号尺寸等级的汽车来满足消费者。
标签:一汽大众汽车;SWOT分析;A级车;营销策略一、公司概况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于1991年2月6日成立,是由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德国大众汽车股份公司、奥迪汽车股份公司和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合资经营的大型乘用车生产企业。
一汽大众始终坚持以质量至上作为企业经营方针,以用户的满意和期望,作为对质量始终不渝的追求,将“创·享高品质”作为企业的核心品牌发展理念。
二、市场分析(一)SWOT分析SWOT分析法,即态势分析,S(strengths)、W(weaknesses)是内部因素、O(opportunities)、T(threats)是外部因素,就是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的机会和威胁等,通过调查列举出来,并依照矩阵形式排列,然后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而结论通常带有一定的决策性。
(1)优势S:1991年2月,中德双方在完成一系列的前期接触和谈判后,一汽大众正式在长春落地。
尽管晚于上海大众六年的时间,但由于一汽大众的桑塔纳车型已在民众心目中树立起了颇高的品牌形象,甚至直接代替了轿车。
一汽大众除了桑塔纳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外,奥迪品牌的注入则更加丰富了它的产品线。
(2)劣势W:针对一汽大众的网络布局和售后服务网点上,倪计民颇有“微词”,“消费者对于4S店,售后服务较少这样的抱怨一点都不夸张。
一汽大众目前的状态就是不急不缓。
”另一方面,一汽大众的营销队伍常在变动,这势必造成不稳定的因素,对企业的发展是不利的。
国际营销STP战略及4P策略分析以德国大众汽车集团为例

基本内容
德国大众汽车集团在市场细分方面非常成功。他们根据消费者的不同需求, 将市场细分为多个子市场,比如豪华车市场、紧凑车市场、SUV市场等。每个子 市场都有其独特的需求和特点,因此德国大众汽车集团针对每个子市场都提供了 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
基本内容
在目标市场选择方面,德国大众汽车集团也有独到的见解。他们并没有在整 个市场上追求优势地位,而是选择在几个特定的市场领域中寻求突破。例如,在 豪华车市场上,德国大众汽车集团通过收购宾利、布加迪等品牌,将其打造成豪 华车的代表;在紧凑车市场上,德国大众汽车集团的朗逸、高尔夫等车型凭借其 卓越的性能和可靠性,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本次演示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案例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首先,通过 查阅相关文献,了解STP4P理论在营销策略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其 次,结合烟台市场的实际情况,分析STP4P理论在营销策略制定和实施方面的应 用,并选取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剖析。
结果与讨论
结果与讨论
1.市场细分方面:烟台市场可以细分为多个群体,如年龄、性别、收入水平 等方面。例如,针对年轻消费群体,可以更加注重产品的新鲜感和时尚性;针对 中老年消费群体,可以更加注重产品的品质和健康性。
3、根据市场情况和消费者心理,制定有竞争力的价格策略。
4、运用多种促销手段,如限时优惠、买一赠一等,提高消费者购买意愿。 5、拓展线上和线下销售渠道,覆盖更多消费场景,提高市场占有率。
6、加大品牌宣传力度,提升品 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6、加大品牌宣传力度,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7、社交媒体营销,运用短视频、直播等手段,与消费者互动,增强品牌影响 力。
基本内容
渠道策略方面,德国大众汽车集团在海外市场建立了一系列的销售渠道和售 后服务网络,为消费者提供便捷、优质的购车和售后服务。公司还积极探索线上 销售和直销模式,以便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大众汽车在华投资策略

目录第一章:概述 (2)1.1大众汽车简介 (2)1.2大众汽车来到中国 (2)第二章: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的投资现状 (3)2.1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的投资概况 (3)2.2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的投资特征 (5)2.3大众集团在华投资财务绩效 (6)第三章: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的投资策略 (6)3.1大众在中国市场的产品头发策略 (7)3.2新市场开拓策略 (7)3.3以全球战略为导向的投资战略 (8)3.4大众在中国合资企业中的工业主导权控制策略 (8)3.5VW在中国市场的竞争策略 (8)3.6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平衡策略 (9)第四章:大众未来投资方向 (10)4.1南方战略 (10)4.2重点开发环保车型技术 (10)4.3大众汽车的2018战略 (11)4.3.1 责任与伙伴关系 (11)4.3.2努力成为“最佳雇主 (11)4.3.3 文化交融与合作 (11)4.3.4对环境的承诺 (12)第五章:VW面临的市场挑战及调整 (12)5.1落后的营销策略 (13)5.2巨额零部件成不 (13)5.3其他汽车企业的竞争 (13)5.4金融危机 (14)第六章:总结 (14)第一章:概述1.1大众汽车简介大众汽车的德文VolksWagenwerk,意为大众使用的汽车,标志中的VW为全称中头一个字母。
标志象是由三个用中指和食指作出的“V”组成,表示大众公司及其产品必胜-必胜-必胜。
大众汽车公司是一个在全世界许多国家都有生产厂的跨国汽车集团,名列世界十大汽车公司之一。
公司总部曾迁往柏林,现在仍设在沃尔夫斯堡。
目前有雇员26.5万人,整个汽车集团产销能力在300万辆左右。
2008年7月24日,欧盟正式决定,批准德国保时捷汽车控股股份公司收购德国大众汽车集团。
如果收购成功,合并公司将成为欧洲第一、世界前三的汽车企业。
大众汽车公司创立于1937年,是德国最大的汽车生产集团,汽车产量居世界第五位。
大众集团包括有在德国本土的大众汽车公司和奥迪公司以及设在美国、墨西哥、巴西、阿根廷、南非等7个子公司。
大众集团市场营销分析

大众集团————企业战略管理小组成员:杜豪杰(201122110203)李睿(201122110211)单志勇(201122110202)张磊(201122110234)延永瑞(201122110229)庞成(201122110216)目录1.企业概况2.SWOT分析3.竞争战略的选择4.战略选择5.国际化战略6.组织结构7.领导与战略8.战略控制过程9.战略变革一、企业概况1、公司简介1937年5月28日,费尔迪南特·波尔舍在奔驰公司的支持下创建了大众开发公司,同年9月改为大众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大众汽车公司是德国最大也大宗是最年轻的汽车公司,是一家国际性集团公司,总部位于德国沃尔夫斯堡的大众集团,是全球领先的汽车制造商之一,同时也是欧洲最大的汽车生产商。
在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西欧,大约每5辆新车中就有1辆来自大众集团。
1991年,国家对外经济贸易部确认一汽大众为“先进技术企业”;1995年,国家统计局授予一汽-大众为“中国汽车制造名优企业”。
2、企业人文(1)人力资源“时间有价证券”是德国大众汽车公司一种全新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办法 ,坚持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方针,尊重人,培养人,善待人,为员工建立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工作和发展环境。
公司在持续发展的同时,始终致力于企业文化建设,矢志与员工一起分享公司成长带来的快乐。
(2)社会责任大众汽车集团启动的“大众汽车畅想绿色未来”环境教育项目,便体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只要社会各方面都能尽一份力,人类的共同家园就会更加美好。
倡导做爱心企业将社会责任当成企业精神的重要内容加以传扬,关注支持并积极参与赈灾救危、捐学资教、社会安定、支持文化体育等公益事业。
(3)愿景目标大众汽车的目标是:在艰难的竞争环境下,以强有力的本地化生产联盟来捍卫在市场中的领先地位。
3、大众公司旗下八大品牌奥迪:著名的汽车开发商和制造商,其标志为四个圆环。
现为大众汽车公司的子公司,总部设在德国的英戈尔施塔特,主要产品有A1、A2、A3、A4、A5、A6、A7、A8、Q1、Q3、Q5、Q7、TT、R8以及S、RS性能系列等。
跨国汽车公司在华战略联盟模式选择策略研究

第1 4页世
维普资讯
股份 。合 资公 司运行 后不 久 ,起 亚汽 车被 韩 国现 代 汽 车收购 。
投 资 总额 90 美元 ,注册 资本 70 80万 00万美元 。其
中,“ 起亚汽车 ”占 5 %,东风汽车公司与悦达投 0
资各 占 2 %。 5
年,中国汽车工业 引进 的整车制造技术有:奥地利 斯太尔重型车,日本大发、铃木微型车 ,德国大众
桑塔纳、奥迪轿车,美国 A MC吉普车,意大利依 维柯 s系列轻型车,法 国标致轻型客货车、雪铁龙 N 系 列轿 车等 汽 车整 车制造 技 术 2 6项 ,摩托 车 3 0 项 ,发动机、变速器、车身等主要总成 2 5项 ,零 部件技术 13项,其他专项技术 7 5 0项 ,共计 33 l
方股 比分 别 为 :4 %、5 t 0 5 % ̄J %,公 司专 门从 事汽 5
在这一阶段,大众 、 克、 戴. 标致等跨国公司相 继进入 中国汽车工业领域,与上汽、北汽 、广汽等 国 有 企业 组 建 了合 资 企 业 :北 京 吉 普 汽 车 有 限公 司、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广州标致汽车有限公 司。这三家合资企业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汽车行业的 发展 进入 到 了一个 崭 新 的阶段 ,从 此 中 国汽 车 工业
维普资讯
- - m a a i . ut i f . .- .. Q z nea o n o govc .n
跨 国汔 碜 司在华绫略 联 盟 式 递揖 笨略研 究
郛 在
一
00辆 9 8年 8月 ,一汽 与德 国 跨 国汽车公司进入模式选择 三步 曲 ( 按 6 0 的年 生 产 能力 。1 8 大众汽车公司签署了 “ 一汽与大众公司长期合作备 时间划分阶段 )
外资汽车品牌的中国营销战略

外资汽车品牌的中国营销战略作者:吴强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年第11期摘要:上海大众作为中国汽车工业的龙头企业,通过将近30年的努力,在中国赢得了最为广泛的公司品牌知名度。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汽车市场改革的深入,国际知名大厂及本土品牌纷纷在国内设立生产基地,上海大众在国内轿车市场面临激烈的竞争,市场份额不断被竞争对手所蚕食。
本文从中国轿车市场的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出发,就如何重振市场,适应竞争,应用现代市场营销理论,借鉴现代汽车营销的新理念,对上海大众在中国轿车市场的营销战略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上海大众轿车营销环境目标市场营销组合中图分类号:U469文献标识码: A0 引言成立于1985年的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大众)是一家中德合资企业,双方投资比例各为50%。
基于大众、斯柯达两大品牌,公司目前拥有帕萨特、波罗、途安、LAVIDA朗逸、TIGUAN途观和Octavia明锐、Fabia晶锐、Superb昊锐等十大系列产品,覆盖A0级、A级、B级、SUV等不同细分市场。
上海大众开业初期,我国基本还处于计划经济时期,厂家只管生产,销售完全由国家包下来,生产出来的商品供计划分配。
基于当时特殊的社会背景,普通Santana轿车的问世。
可谓是―领先一步‖,在没有任何竞争的环境下被逐步―养大‖,并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一枝独秀‖。
普通Santana轿车在当时成了国产轿车的―宠儿‖,占尽市场先机,又无竞争对手,持续时间足有十年之久,市场占有率一直在40%以上,很多年份甚至接近或超过50%,一统国内轿车市场的半壁江山,故从没有感觉到过有市场压力之说。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我国汽车工业内引外联、兼并重组也是层出不穷。
世界前十五位国际轿车生产厂商已先后进入我国,欧、美、日三大车系的主力选手已在我国悉数登场,纷纷抢滩中国市场,国营、民营轿车生产企业不断发展壮大,轿车市场群雄纷争的局面已经形成。
德国大众(中国)汽车品牌布局分析

品牌 策 略 是 汽 车 企业 市 场 营 销 活 动 的 支 柱 和 基础 .直 接影 响 汽 车 工 业 巨头 陆续 进 入 中 国 , 中 国汽 车升 温并 且 ” 喷 ” 井 .新 车 和决 定 着 其他 营 销 策 略 .对 于 汽 车市 场 营 销 的成 败 关 系重 大 ,在 倍 增 .价格 日低 .而 德 国 大 众汽 车 车 型 冲 突 与 品牌 分 布 矛盾 也 日 市 场 经济 条件 下 每 个 汽 车企 业 都 应 致 力 于 汽 车 品牌 的开 发 、汽 车 益 明显 地 暴 露 出来 之 前 的成 功 也 令 德 国 大众 产 生 了市 场 错 觉 .
世界 汽 车 巨头无 一例 外 的采取 了品牌 扩展 和 多 品牌策 略 。所 谓
品牌 扩展 是指企 业 利用其 成功 品牌 名称 . 推出 改进 或换代 产 品 : 多品 生产 经 营多个 汽 车品 牌 . 据 品牌 的特 性 , 入不 同 的细 分市 场 。 根 进 品 牌定 位 要 准 确 。品 牌 定 位 是 指在 消费 者 心 中确 立 产 品 及 品 牌 与众 不 同 的 有价 值 的地 位 的过 程 。
过 程 。通 过 研 究 其在 中 国 的品 牌 布 局 策略 得 失 ,我 们 发现 它所 具 有 的独 特 产 品 策略 是 其 成 功 关 键 因素 之 一 , 本文 就 探 讨 分 析 其 品 牌 策 略 ,并 为现今 激 烈 的 汽 车 市 场 指 出它 所 具 有 的独 特 魅 力 。
[ 关键 词】 大众 汽 车 品 牌布 局 汽 车市 场 营销
目前 大 众 汽 车 集 团 ( 国 )已 初 步 完 成 了 对 中 国市 场 的战 略 德 国 大 众 采取 的两 家 公 司 的 品牌 错 位 布局 使 得 大 众享 受 了在 华十 中 布局 ,成 为 中国汽 车 市场 上不 可 忽视 的力 量 。 而在 2 0 0 8年 第一 季 多 年 的 繁 华 。 度 ,德 国大 众 汽 车各 项 销 售 指 标 都 名列 榜 首 . 大 众在 中国 市 场 开 德 国大众 汽车 中 国市 场份 额 的急剧 滑坡 ,很大 程度 上要 归咎 于 始 了 ” 面 复 兴 ” 所 以 .研 究 其 发 展 进 程 ,揭 示 其 复 兴 的谜 团 大众 本 身 品牌 策 略 的失 误 。首 先 在 品牌 布局 上 .一 汽 大众 的奥迪 、 全 。
大众汽车市场营销策略

大众汽车市场营销策略大众汽车市场营销策略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简称一汽-大众)于1991年2月6日成立,是由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60%)和德国大众汽车集团(40%)合资经营的大型乘用车生产企业,注册资本78.1亿元,是我国第一个按经济规模起步建设的现代化乘用车工业基地。
生产全系列轿车产品并提供相应的售后服务。
为了更好的减少企业亏损,增加汽车制造企业的营销利润,通过对汽车市场的汽车营销策略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分析,从而制定出较为完善的营销策略,有效的推动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和达到企业产品的销售目标。
一、一汽大众市场营销策略现状一汽大众汽车的营销模式经过多年发展,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不少不足之处,其优点和不足主要有以下点。
(一)不断开发新产品,并坚持维护品牌经过20年的不断发展,一汽-大众在长春和成都建有两大生产基地,佛山基地正在建设之中。
为了保持各品牌的产品竞争力,大众非常重视产品线的不断完善,大众目前生产180个车型,产品线几乎覆盖了所有目标客户。
不仅如此,一汽大众更注重产品的创新,给消费者带来更高质量的汽车。
众所周知,一汽大众在国内外都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大众汽车的技术优势明显,处于发展中阶段的一汽大众更明白品牌的重要性,更相信品牌的力量。
并以此采用统一的个别品牌的品牌策略,不仅使推出的新产品享有企业原有声誉,减少新产品推出的费用,同时又可以保持每一个品牌的特点和个性。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 1制造出质量高的产品的同时,更要注重产品的品牌,一汽大众自创立之日起,就注重自己产品品牌的重要性,坚持给每一个用户带来最舒心的享受。
(二)实施拉引策略一汽大众汽车属于高消费的产品,所以促销较为局限,企业主要采用拉引策略的促销策略,即通过以广告方式为主的促销组合。
这种以广告方式为主的促销组合,是一汽大众宣传产品的主要方式。
拉引策略有让产品得到了大力的宣传但是由于主要是以广告为主也造成了资金的大量消耗和浪费。
国际营销STP战略及4P策略分析——以德国大众汽车集团为例

国际营销STP战略及4P策略分析——以德国大众汽车集团为例丁鹏辉(中国地质大学,湖北武汉430074)[摘要]目标市场营销又称STP营销或STP三步曲,即市场细分、选择目标市场和市场定位。
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认为当代战略营销的核心,可被定义为STP。
在市场营销组合观念中,4P分别是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促销(promotion)。
德国大众在中国的成功与其结合了中国市场准确制定出相应的STP战略和4p策略密不可分。
[关键词]国际营销战略;策略分析;德国大众汽车集团[中图分类号]F713.54[文献标识码] ASTP and 4P Strategies of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Based onVolkswagen GroupDING PenghuiAbstract: Target marketing is also called STP marketing or STP trilogy, viz. market segmentation, choosing target market, and market positioning. The sales master, Philip Kotler, believes that the core of contemporary strategic marketing is defined as STP. In the integrated concept of marketing, 4P refers to product, price, place, and promotion. The success of Volkswagen Group in China is due to its related STP strategy and 4P strategy combined with Chinese market. Key words: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strategy, strategy analysis, Volkswagen Group一、德国大众汽车STP战略现代市场营销十分重视STP营销。
新时期上汽集团SWOT分析及技术战略建议

新时期上汽集团SWOT分析及技术战略建议13图书情报摘要:在全球能源紧缺成为常态的背景下,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区别于传统柴汽油动力汽车的新能源汽车逐步进入大众视野。
能源转变带来了汽车产业的技术革新,迎来汽车行业的新时期。
本文以上汽集团为样本,分析上汽集团在新时期下企业技术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试图提出若干技术战略建议,推动企业长久发展。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上汽集团 SWOT分析汽车技术引言汽车产业围绕汽车安全性、节能环保持续性以及舒适性等方面精益求精,汽车技术发展也围绕着这些方面进行了优化升级,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发动机、新能源汽车、汽车底盘与车身、结构与材料、设计与制造工艺这五个方面是汽车行业技术革新的典型代表。
然而随着石油、煤炭等石化资源日益锐减,国际局势特别是海湾地区问题不可预测性,无法实现油气稳定持续供应,造成国际油气价格居高不下。
此外,被誉为“拯救人类最后一次机会”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召开,全球气候变暖等环境问题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及民众关注的重大问题。
2013年11月,超强台风“海燕”过境菲律宾,造成当地近5800名居民死亡。
这一人间悲剧就被归咎于目前日益恶化的全球气候问题以及躲在背后这人类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因此,为了顺眼时代潮流,全球汽车制造商也不断研发新技术,满足日益严格的汽车法规,提高汽车的燃油经济性,提高汽车节能和安全标准,汽车朝着电子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特别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新能源汽车的出现并且占领一定的市场份额,以及围绕着新能源汽车产生的一系列技术创新将汽车工业带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这也是本文所着重强调的汽车行业的新时期一、汽车行业技术发展迎来新时期1680年,著名科学家牛顿曾经设想利用喷管喷射蒸汽来推动汽车的方案,但未能制成实物。
1769年,一名叫N·J·居纽的法国人替牛顿实现了这个愿望,制造了一台用煤气燃烧产生蒸汽驱动的三轮汽车,尽管这辆车的速度才4公里每小时,比人类步行快不了多少。
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大众品牌营销战略

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大众品牌营销战略3一汽.大众公司经营现状及问题3.1一汽.大众的成立与发展一汽一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于1991年,公司注册资金78.12亿元,现有员工10000人。
公司地址位于吉林省省会长春市的西南部,总占地面积182万平方米,是由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和德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及奥迪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合资经营的最先进、现代化的轿车生产企业,这是我国第一家按经济规模集中投入一次建成的大型轿车工业基地。
整个项目投资234亿元人民币,一汽集团公司占60%的股份,德国大众康采恩集团占40%的股份,其中,德国大众公司占20%的股份,奥迪公司占10%的股份,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占10%的股份。
1991年底,第一辆捷达轿车下线;1996年,一汽一大众全面建成投产;1997年通过国家15万辆工程的验收。
2004年底,一汽一大众轿车二厂正式建成投产,标志着一汽一大众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综合竞争实力得到加强,产品构成将满足个性化需求,表明了一个既有德国汽车工业同步质量标准,又符合中国国情的轿车零部件配套体系及国内最大的销售服务网络体系,紧跟世界先进汽车制造技术,拥有高效管理理念的现代企业已成规模。
目前,一汽一大众由轿车一厂、发动机传动器厂,轿车二厂及生产控制中心、产品研发中心、质量控制中心、培训中心、计算中心、发展规划中心、销售公司等有关部门组成,其产品由大众和奥迪两大品牌组成,有捷达、宝来、高尔夫、开迪、速腾和全新的奥迪A4、全新的奥迪A6系列产品,形成了年产66万辆整车、36万台发动机、18万台传动器的生产规模及能力。
3.2一汽.大众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近年来,一汽一大众市场份额呈现不断下滑,从2000年的18.1%直降到2005年的8%。
一汽一大众在经营与发展过程中遇到了重重困难,暴露出了众多问题。
3.2.1合资伙伴控制权和话语权的无休止争夺导致领先市场先机的丧失控制权和话语权的争夺造成合资企业内耗加剧,大众尽管有多年机会调整市场价格的主动权,但其从未有计划地运用这一优势,让丰田、通用、现代得以趁虚而入领导了降价风潮,而大众自身还不得不被迫跟进,丧失绝佳的市场先机。
大众汽车公司在中国市场的营销策略分析

本科毕业论文题目大众汽车公司在中国市场的营销策略浅析V olkswagen ag marketing strategy in the Chinesemarket analysis姓名学号112202045专业市场营销指导老师职称讲师中国·武汉二零一六年月分类号密级华中农业大学楚天学院本科毕业论文大众汽车公司在中国市场的营销策略浅析Volkswagen ag marketing strategy in the Chinese market analysis学生姓名:学生学号:学生专业:指导老师:华中农业大学楚天学院商学院二○一六年五月目录摘要关键词AbstractKey words一、绪论(一)研究背景(二)选题目的及意义(三)国内外研究概述(四)研究的内容及方法二、相关理论分析(一)STP理论(二)4P理论三、大众汽车在中国市场的现状分析(一)中国汽车消费情况分析(二)大众竞争对手分析(三)大众中国市场发展分析四、大众汽车的中国营销策略分析(一)大众汽车的中国营销战略分析1、大众的目标市场2、大众的市场定位分析(1)、产品定位(2)、价格定位(3)、消费群体定位(二)大众汽车的中国营销策略分析1、产品策略分析(1)、狠抓产品质量(2)、注重产品组合(3)、产品品牌策略2、价格策略分析(1)、价值定价法(2)、低成本策略(3)、良好的应对价格竞争3、分销策略分析(1)、建立扁平化的分销渠道(2)、注重经销商的选择4、促销策略分析(1)、广告促销策略(2)、采用新型体验营销(3)、注重公关营销五、启示(一)较好的产品品质是大众汽车在中国市场成功的基础(二)大众对中国市场准确的定位是成功的关键六、结论:(一)本文研究结论(二)文章的不足之处大众汽车公司在中国市场的营销策略浅析摘要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已成为全球最重要的汽车市场。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人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也进一步得以提升,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而使得对于汽车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一汽大众汽车营销策略营销策略研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车辆工程系毕业综合技能训练工作报告对一汽大众汽车营销策略的应用研究论文撰写人:系部:班级:学号:指导老师:在今天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迅猛发展的时代,企业间的竞争更激烈,将与国外汽车企业巨头争夺国内汽车市场,而由于技术、体制、机制上因素,我国汽车企业普遍缺乏品牌竞争力。
这些都要求我国汽车企业尽快建立起符合市场机制和国际规范的经营体制和管理模式,及时制定相应策略,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本文通过对营销管理理论的论述以及对一汽大众广西区域营销管理工作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和研究,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深刻地认识到营销管理水平对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的深远影响,同时也提到了一些营销管理的改进意见,它们对提高公司整体的营销管理水平有一定的帮助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大众汽车营销销售1一汽-大众简介 (2)2 一汽大众广西区域市场营销状况分析 (3)2.1广西区域汽车市场特点 (3)2.1.1 区域经济发展推动消费 (3)2.1.2 城市道路建设引发消费 (3)2.1.3 小排量车引导消费 (4)2.2 广西区域销售状况 (4)3 广西区域营销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5)3.1 成本过高导致价格不够灵活 (5)3.2 市场反应速度慢、促销手段单一 (5)3.3 经销商发展不均衡 (6)3.4 二级市场开拓缓慢 (6)3.5 顾客满意度不高及顾客忠诚度下降 (7)3.6 汽车4 S店服务滞后,经销商与厂家地位不对等 (7)3.7 汽车消费投诉多 (7)4 一汽大众广西区域营销策略 (8)4.1 产品策略 (8)4.2 价格策略 (9)4.2.1 新产品定价策略主要有撇脂定价、渗透定价和满意定价策略 (9)4.2.2 心理定价策略 (9)4.2.3 产品组合定价策略 (10)4.3 渠道策略 (10)4.4 促销策略 (11)4.4.1 媒体广告促销 (11)4.4.2 付款方式促销 (12)4.4.3 其他促销 (12)5 一汽大众营销状况的改进建议 (12)5.1 加大对消费者心理、行为的深度研究 (13)5.2 客户关系的科学人性管理 (13)5.3 拓宽服务领域 (13)5.4 倡导多元化的营销模式 (13)5.5 口碑营销 (14)5.6 名人营销 (14)5.7 感动营销 (14)5.8 重要国际活动营销 (15)5.9 汽车4S店以售后服务为中心,以售后服务带动销售 (15)5.10 建立科学完善的召回体系 (15)6 结论 (16)参考文献 (17)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市场(轿车领域)已经彻底从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消费者的需求决定了汽车产品的发展方向。
一汽-大众SWOT分析

一汽-大众SWOT分析上世纪90年代,一汽大众作为一家新锐合资企业在中国正式宣告成立。
经过二十余年的市场深耕,成为大众集团在华继上海大众之后的又一吸金利器,并与上海通用和上海大众成为驰骋中国乘用车市场的“三剑客”。
而今,面对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一汽大众如何能在一汽集团和大众集团这两大股东的操控下做到攻防皆备,又如何消除自身不足继续攻城略地?■优势坐享品牌优势1991年2月,中德双方在完成一系列的前期接触和谈判之后,一汽大众正式在长春落地。
尽管晚于上海大众6年的时间,但由于后者的桑塔纳车型(实际上早在1982年,德国大众就已授权上海汽车组装该车)已在民众心目中树立起了颇高的品牌形象,甚至直接代表了轿车。
因此,当捷达投产之时基本上可以说是皆具“天时”与“地利”,借助桑塔纳建立起来的大众品牌知名度迅速打开北方市场。
差不多同一时代的广州标致和北京吉普等合资公司尽管业已成立,却始终无法阻挡大众在中国市场大行其道。
加之捷达与桑塔纳实现南北联动,当时大众在中国的市场份额接近六成,直至今日大众仍保持在中国市场的份额领先地位。
汽车与社会发展研究咨询中心主任周立群在接受盖世汽车网采访时表示,德国大众进入中国市场已经有20多年,时间上的积淀,使得这个品牌在中国有了很好的知名度,“这个是品牌所带给一汽大众的优势。
”还须指出的是,相比其他成立时间不长的合资企业(如目前表现势头非常不错的东风日产和北京现代),由于设备投入时间长,其生产成本已经被很大程度上摊薄,产品定价无疑更具竞争力。
产品“双刃剑”在肯定其历史积淀所带来的品牌效应同时,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工程院总工程师黄勇还强调其在产品方面下了苦功:“在中国市场上,一汽大众的客户定位、市场调研等都做得比较好。
我们都知道,他的车主要是从德国直接引进的,德系车在产品质量、售后服务上都比较配套,在消费者中的口碑也比较好。
”但这对于一家独立的整车制造商而言,负面影响同样不可小觑。
正如周立群所指出的“其实这是把双刃剑”,他认为“直接从德国拿过来的先进技术,不经任何改造直接推向市场,更别提自主研发了,这样的情况对于企业本身的发展来说其实是不利的,只能说是一个急功近利的做法。
对中国汽车工业合资模式的研究——以大众汽车在华发展为例

对中国汽车工业合资模式的研究——以大众汽车在华发展为例文/李璐娟(安徽大学创新发展战略研究院/欧盟研究中心..安徽合肥..230039)摘要:德国大众汽车是德国知名汽车品牌,自1937年创立开始,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它的生产基地遍布全球,在全球汽车领域享有卓越的声誉。
而中国的汽车工业在改革开放之后积极引进世界先进生产技术,以合资经营作为发展的主要路径。
德国大众汽车正是这一时期进入中国的外资汽车企业之一,它通过合资经营这一新的发展模式,积极推动中国的汽车工业和零部件制造业的发展。
德国大众汽车的在华发展史侧面反映了中国改革开放在汽车工业领域进行合资经营的探索,作为改革开放史的一部分,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关键词:大众汽车 合资模式 上汽大众 一汽大众1901年匈牙利人李恩时将2辆汽车带到上海,此为中国有汽车之始。
自那以后,不论是1949年之前工程界人士对自主生产汽车的探索;还是1949-1978年党和国家对我国汽车工业的系统建设;或是1978年改革开放政策施行之后,实行中外合资发展汽车工业的新模式,都对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汽车工业迎来了全面发展时期,汽车产销量在入世之后不到十年时间,就超越美国位居全球第一。
汽车工业产量从1978年不足15万辆,到2020年达到2532.5万辆[1],在42年间增长了近170倍。
这些数字表明,在党和国家的伟大政策引领下,中国的汽车工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而德国大众汽车(以下简称大众汽车)正是在改革开放之初进入中国的第一批汽车外资企业之一,自1986年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成立至今,大众汽车在华发展已有近40年历史。
它见证了中国汽车工业在改革开放这一新的历史背景下的发展历程,对中国轿车制造和整个汽车工业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结大众汽车进入中国的艰难谈判历程和在中国的发展状况对回顾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初由于缺少经验而产生的犹疑和探索有非常重要的 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师范大学
大众汽车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战略研究姓名
学号
年级
专业
系(院)
指导教师
2017年 8 月 15 日
摘要
德国大众汽车集团是最早进入中国的大型跨国汽车公司。
由于超前的全球战略部署和对于中国的远见,大众汽车公司成功地抓住了中国两大汽车集团——一汽、上汽,是跨国汽车公司中在华抢抓机遇最好的一个。
本文将对大众汽车所采用的战略类型进行分析,进而探究其战略战略转型的条件及原因,从而提出相关改革建议。
关键词:大众汽车;本土化;战略联盟
目录
一、大众汽车进入中国的战略概述 (1)
(一)全球化标准战略 (1)
(二)本土化战略 (1)
(三)国际战略联盟 (2)
二、战略调整的原因 (2)
(一)全球化标准战略的采用 (2)
(二)市场导向策略的转变 (2)
结语 (3)
德国大众汽车集团在改革开放初期就开始了与中国的联系,是最早进入中国的大型跨国汽车公司。
由于超前的全球战略部署和对于中国的远见,大众汽车公司成功地抓住了中国一汽、上汽两大汽车集团,因此也是跨国汽车公司中在华抢抓机遇最好的一个。
大众汽车公司率先进入中国后,中国市场一直是它在全球市场中的重要部分,也是全球利润的主要来源。
大众汽车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战略大致以全球标准化战略,本土化战略和市场导向战略为主。
一、大众汽车进入中国的战略概述
(一)全球化标准战略
全球标准化战略强调全球效率,采取一切办法降低成本和保持品质,通过经验曲线及区位经济以降低成本。
大众汽车在规模、产品、质量和产量的方面采取全球标准化战略,利用较低的成本获得更多的收益。
全球化标准战略使得大众汽车实现了德国与中国在新品开发上的同步规划,同步生产、同步推出。
采用当今世界最先进的制造工艺,注重先进性、安全性、舒适性和经济性的统一。
比如POLO 轿车以其亮丽的外形、先进的技术装备日益获得消费者的青睐。
(二)本土化战略
跨国公司的本土化战略,主要指针对地方性的竞争和消费需求,由某一子公司自主作出的资源配置决策。
尽管世界日益全球化,但各地差异仍然明显存在,世界各地的品位、习惯及偏好的差异都是十分巨大的,再加上各地的市场结构、销售渠道和市场法规的不同,这些都要求当地的子公司比以往更多地调整其产品及营销策略来适应当地市场的需求。
当跨国企业进入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开展经营活动时,本土化更多地表现为东道国为了控制跨国公司在境内的经营行为,对其设定的当地经营比例要求,如当地股权比例、原材料、部件的供应渠道比例、当地雇员比例等。
随着东道国市场程度的提高,消费潜力的释放和竞争激烈程度的增加,跨国公司不再被动本土化,而是站在全球的视角,衡量各地区在其价值链各环节中的比较优势,最合理地利用当地原料、人力、市场和技术等资源,同时主动迎和当地不断变化的消费习惯、口味并满足其技术、规章等的要求。
因此,本土化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适应环境与改变环境相结合的过程。
其最终的目的是要满足当地收益最大化。
德国大众汽车公司的两个主要合资公司上汽大众和一汽-大众都主动迎合顾客消费习惯,面临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上汽大众不断加大开拓市场的力度,重
视用户满意度水平,加快产品开发和改进的速度,产品质量与服务满意度均有明显提高。
大众汽车公司的本土化战略还体现在配套的服务创新上。
目前,金融业介入汽车销售领域,银、企、商三方合作的销售方式,在国外发达国家以大量采用。
银、企、商合作,既加强了企业汽车销售渠道的管理和规范,又降低了企业、银行的金融风险。
无论对企业、经销商,还是银行来说,都是十分有益的尝试。
(三)国际战略联盟
在当今激烈竞争的国际环境中,开展国际化经营单靠企业本身的单体力量是不够的,和竞争对手结成战略联盟不失为一种降低风险和成本、提高企业总体竞争能力的有效手段。
为了进入国际市场,大众汽车曾与日本的日产汽车公司结成战略联盟,由日产公司在日本销售大众公司生产的各种牌号的汽车,大众公司在欧洲市场上负责销售日产公司生产的四轮双驱动小轿车。
2005 年,上海大众和斯柯达成立联合工作组,制定建立上海大众和斯柯达全面战略合作关系得规划和实施方案。
对国际战略联盟的充分利用使大众的全球化之路走的十分顺利。
二、战略调整条件及原因分析
(一)全球化标准战略的采用
在进入中国的相当长时间里,德国大众在中国的投资是以其全球标准化战略为导向的,在上世纪80 年代,中国轿车年销售不过几万辆,大众汽车集团之所以非常坚决地进入中国投资,之所以采用该战略的条件有:1、以极少的资金投入来开发新的市场。
2、充分利用其过时的资源,已经被淘汰的产品,通过与中国合资,成功转让落后的产品和技术,以及相应的模具设备。
3、为开发潜在市场打下坚实基础,上海大众和一汽-大众从建设开始就充分执行大众汽车集团集团严格的质量标准,从生产设备工装到产品认可试验以及售后服务等环节的投入是其他国内汽车制造厂所不能及的。
(二)市场导向策略的转变
上世纪90 年代末,中国轿车市场需求不断扩大,市场竞争者不断加入,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2001年以后汽车工业企业迫于国内市场的竞争压力和中国加入WTO 后竞争将进一步加剧的现实,纷纷推出新产品吸引用户,力图在价格战的同
时,用新产品夸大市场份额,与竞争对手拉开差距。
这些新产品多半是在原有产品上经过改进、改型而来,也有部分全新的或引进或新开发的车型。
这些新产品的推出刺激了市场需求,出现了车价大幅度下降的现象,由于生产企业生产能力及生产品种增多,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企业不得不用降价来增加或保住自己的市场份额。
新的竞争者的进入,在过去,一汽大众的主要竞争对手是上海大众和二汽神龙,竞争车型——捷达、富康和桑塔纳。
而现在一汽大众的竞争对手可能是世界上所有品牌,竞争车型可能是世界上所有的车型。
在高档车型上,一汽大众奥迪面对的是宝马、奔驰等世界上高档豪华品牌在中档车型上,一汽大众的大众品牌面对的是丰田、本田、马自达、福特、现代、起亚等世界上各轿车品牌。
新的竞争者进入以及潜在新的竞争者进入将使未来的竞争环境日益恶化,众多品牌的进入使得上海大众的竞争力逐渐降低。
大众的投资策略也随之逐渐向以市场为导向的投资策略转变:加大新产品投入力度;对旧车型不断进行再开发;迅速提高产量能力;积极筹建大众汽车集团控股的零部件配套公司。
三、调整经营策略的改革建议
大众汽车作为最高进入中国市场的汽车品牌之一,近年来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大幅下降,竞争力远不如前。
在分析了战略调整的原因后,今后的改革建议:调整经营策略,准确市场定位,以汽车的安全性作为各车型的主卖点,降低汽车的价格,适当放弃部分利润,主要提高销售量;加强资源整合,提高品牌竞争力。
新车型在中国市场的持续发布,各子品牌之间相互混战的局面愈演愈烈,上汽和一汽的相互竞争,大众的品牌资源严重浪费,品牌竞争力日益下降。
因此必须对现有资源进行优化组合,将上汽和一汽两个中国汽车业的巨头联合起来,形成合力对抗其他竞争对手,以获得更多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