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材料与热处理

合集下载

常用材料热处理及热处理代号

常用材料热处理及热处理代号

常用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代号硬度材料牌号 图纸热处理标注HB HRc热处理目的Q235-A ─ 不热处理16Mn─ 不热处理渗碳淬硬S-C59 表面≥59表面耐磨,心部韧性高,去碳处可钻孔20 20Cr 渗碳高频淬硬S-G59表面≥59表面耐磨,心部韧性高,不淬硬处可钻孔正火Z ≤230 组织均匀化,消除应力调质T235 220~250提高性能,改善组织调质T265 250~280提高性能,改善组织淬硬C35 30~40 变形小,硬度略提高淬硬C42 40~45 提高强度和耐磨性,有一定的韧性 淬硬C48 45~50 提高强度和耐磨性,有一定的韧性高频淬硬G48 表面45~50表面耐磨,心部韧性高,变形小4540Cr高频淬硬G52 表面50~55表面耐磨,心部韧性高,变形小调质T265 250~280提高性能,改善组织38CrMoAlA氮化D900 HV≥850 提高表面硬度及耐磨性,耐疲劳,耐腐蚀性能退火Th ≤230 降低硬度 65Mn60Si2MnA50CrVA 淬硬C42 40~45 提高强度和弹性退火Th ≤230 降低硬度 GCr15淬硬C59 ≥59 提高硬度和耐磨性退火Th ≤230 降低硬度 T8A淬硬C58 55~60 提高硬度和耐磨性退火Th ≤230 降低硬度 T10AT12A 淬硬C62 ≥62 提高硬度和耐磨性退火Th ≤255 降低硬度 9SiCrCr12MoVW18Cr4V 淬硬C62 ≥62 提高硬度和耐磨性 HT100HT200HT250热时效去应力QT400-15QT600-3热时效去应力ZG200-400ZG270-500正火ZZCuSn5Pb5Zn5 ─不热处理 ZAlSi7Mg ─不热处理 T2 ─不热处理H62 ─不热处理L2 ─不热处理。

常用材料热处理工艺完整版

常用材料热处理工艺完整版

常用材料热处理工艺完整版热处理工艺是指通过加热、保温和冷却等一系列措施,改变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性能的一种工艺。

常用材料热处理工艺主要包括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等。

1.退火退火是指将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一段时间,然后缓慢冷却到室温的过程。

退火能够消除材料内部的应力,改善材料的可加工性和机械性能。

常见的退火工艺有全退火、球化退火和时效退火等。

-全退火全退火是将材料加热到高于临界温度的区域,使组织发生再结晶,然后缓慢冷却到室温。

全退火能够使材料获得良好的塑性和韧性。

-球化退火球化退火是将材料加热到高于临界温度的区域,使组织中的晶粒成球状,然后缓慢冷却。

球化退火能够使材料获得细小均匀的晶粒,提高材料的韧性和延展性。

-时效退火时效退火是将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在保温一定时间后快速冷却。

时效退火能够使材料的晶粒尺寸增大,提高材料的硬度和抗腐蚀性能。

2.正火正火是将材料加热到临界温度并保持一段时间,然后缓慢冷却。

正火能够消除材料内部的应力,使组织细化,提高材料的硬度和韧性。

正火适用于一些低碳钢和合金钢的热处理。

3.淬火淬火是指将材料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保温一段时间,然后迅速冷却到室温。

淬火能够使材料快速形成马氏体组织,并获得高硬度。

淬火适用于一些高碳钢和合金钢的热处理。

4.回火回火是指将淬火处理后的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一段时间,然后缓慢冷却。

回火能够使材料的硬度降低,提高材料的韧性和抗脆性。

回火适用于一些淬火处理后需要获得一定韧性的材料。

总结起来,常用材料的热处理工艺包括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

不同的材料和要求会选择不同的热处理工艺,以达到最佳的组织结构和性能。

常用机械材料及热处理、表面处理

常用机械材料及热处理、表面处理
選用
鑄鐵FC(考慮成本時用,另吸震性最佳) SS41(用途最廣之一般經濟材料) S45C(較SS41性能略佳,价格略高) SUS304(最佳耐蝕性,但昂貴,難加工)
軸用材料
要求: 充分強度/耐磨性/耐疲勞性/充分硬度/充 分橈度
選用
一般用軸材料(SS41/S10C/S45C) 強力用軸材料(SNCM240(价高)/SCM440)
常用机械材料及熱處理、表面處理
Overview
鋼鐵材料介紹 不同用途下的選材 熱處理 表面處理 其它材料簡介
1. 鋼鐵材料介紹
一般構造鋼 机械構造碳鋼 合金工具鋼 切削工具鋼(碳工具鋼/合金工具鋼/高速
工具鋼/超硬合金) 不鏽鋼(SUS304)
一般構造鋼
一般用于不重視強度,机械及外部構造物 的補助部件
滑動用材料
要求: 耐磨性/充分硬度/易加工性/易熱處理性/ 導熱性
選用
考慮成本時(S45C) 考慮韌性時(SCM440/SK2) 考耐磨性時(SKS3/SKD11/SKH61)
3. 熱處理
淬火硬度與C%的關系 高周波淬火 滲碳淬火 氮化處理 退火/回火/正火/調質
淬火硬度與C%的關系
鎢系 -> 耐熱性佳,刀口開頭易研削 鉬系 -> 韌性強
超硬合金K10 ->高速切削,高耐磨
不鏽鋼
高耐蝕的環境
SUS303 SUS304
2. 不同用途下的選材
外部構造用材料 軸用材料 齒輪用材料 凸輪用材料 滑動用材料
外部構造用材料
要求: 經濟性/充分強度/耐蝕性/耐疲勞性/耐衝 擊性/良好吸震性/易加工性
鍍Ni 耐蝕性,穩定性
鋼/銅及合金
鍍Zn 防腐性,不脫落

常用材料热处理工艺参数

常用材料热处理工艺参数

常用材料热处理工艺参数
常用材料的热处理工艺参数取决于材料的组织性能要求、工艺性能要
求和使用条件等因素。

下面以几种常见的材料为例,介绍一些主要的热处
理工艺参数。

碳钢是一种普遍使用的金属材料,其热处理工艺参数包括淬火温度、
回火温度、保温时间等。

一般来说,碳钢的淬火温度在800℃至900℃之间,回火温度在150℃至500℃之间。

保温时间通常为1小时到3小时。

不锈钢是一类具有良好耐腐蚀性能的材料,其热处理工艺参数包括退
火温度、固溶温度和时效温度。

退火温度一般在800℃至900℃之间,固
溶温度在1000℃至1200℃之间,时效温度在500℃至700℃之间。

保温时
间通常为1小时到5小时。

铝合金是一种轻质高强度的材料,其热处理工艺参数包括固溶温度、
时效温度和时效时间等。

固溶温度一般在480℃至520℃之间,时效温度
在150℃至250℃之间。

时效时间一般为1小时至10小时。

铜合金是一种导电性能良好的材料,其热处理工艺参数包括固溶温度、时效温度和时效时间等。

固溶温度一般在800℃至950℃之间,时效温度
在300℃至550℃之间。

时效时间一般为1小时至10小时。

上述只是对于不同材料几种常见的热处理工艺参数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实际工艺参数还需要根据具体材料的特性和要求进行调整。

同时,热处理
工艺参数的选择也应考虑到工艺设备和生产成本等因素。

在实际应用中,
可以通过试验和实践来确定最佳的热处理工艺参数。

阀体常用材料和各种材料的热处理

阀体常用材料和各种材料的热处理

阀体常用材料和各种材料的热处理阀门是一种常见的管道设备,在各个工业领域都被广泛应用。

阀门的主要作用是流量控制和压力调节,能够调节流体的流动方向、速度和流量。

阀体是阀门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阀体的材料选择和热处理对阀门的性能和寿命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阀体常用的材料及其热处理过程。

一、阀体常用材料1.灰铸铁(gray cast iron)灰铸铁是一种铁碳合金,碳含量高于钢和铸铁,而硅、锰、磷等元素的含量较低。

灰铸铁的硬度高,耐磨损,但其韧性和强度不如钢。

因此,灰铸铁一般用于低压和低温的应用场景,如给排水、供暖等。

2.球墨铸铁(ductile iron)球墨铸铁是灰铸铁的改进版,通过添加一定数量的镁、铝等元素,使其具有更好的塑性和韧性。

球墨铸铁还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腐蚀性能,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高压、高温和强腐蚀性环境下的阀门。

3.碳钢(carbon steel)碳钢是一种含碳量较高的钢铁材料,与灰铸铁和球墨铸铁相比,其主要优点是强度更高,并且具有更好的韧性和可塑性。

碳钢可以满足各种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的应用需求,一般被用于中高温和中高压的场景。

4.不锈钢(stainless steel)不锈钢是一种合金钢,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高温性能。

不锈钢的主要成分是铁、铬、镍等元素,其中铬的含量最高。

不锈钢的材质坚固、耐用,也是阀门材料中最贵的一类。

不锈钢一般被应用于化工、石油、天然气等环境中的阀门。

二、热处理过程1.淬火(quenching)淬火是一种快速冷却材料的技术,能够提高材料的硬度和强度。

在淬火的过程中,材料被加热到高温,然后迅速浸入冷却剂中。

淬火后的钢铁材料硬度和强度都会大大增强,但也会导致材料变脆,容易发生撕裂或脆断。

2.回火(tempering)回火是一种将淬火后的材料加热,然后缓慢冷却的技术。

回火的过程中,淬火后的材料会变得更有韧性,而硬度和强度则会降低。

回火通常会在淬火之后进行,以减轻淬火带来的脆性和应力。

常用材料及热处理名词解释

常用材料及热处理名词解释
杠杆、轴套、钩、螺钉、渗碳件与氰化件轴、辊子、连接器,紧固件中的螺栓、螺母曲轴、转轴、轴销、连杆、横梁、星轮
曲轴、摇杆、拉杆、键、销、螺栓、转轴齿轮、齿条、链轮、凸轮、轧辊、曲柄轴齿轮、轴、联轴器、衬套、活塞销、链轮活塞杆、齿轮、不重要的弹簧
齿轮、连杆、扁弹簧、轧辊、偏心轮、轮圈、轮缘
叶片、弹簧
1.数字表示钢中平均含碳量的万分数,例如45表示平均含碳量为0.45%
2.序号表示抗拉强度、硬度依次增加,延伸率依次降低
30Mn
40Mn
50Mn
60Mn
螺栓、杠杆、制动板
用于承受疲劳载荷零件:轴、曲轴、万向联轴器
用于高负荷下耐磨的热处理零件:齿轮、凸轮、摩擦片弹簧、发条
含锰量0.7%~1.2%的优质碳素钢
合金结构钢
铬钢
15Cr
20Cr
30Cr
40Cr
45Cr
渗碳齿轮、凸轮、活塞销、离合器较重要的渗碳件
常用材料及热处理名词解释
附表18常用钢材(摘自GB/T 700、GB/T 699、GB/T 3077、GB/T 11352、GB/T 5676)
名称
钢号
主要用途
说明
碳素结构钢
Q215-A Q235-A Q235-B Q255-A Q275
受力不大的铆钉、螺钉、轮轴、凸轮、焊件、渗碳件螺栓、螺母、拉杆、钩、连杆、楔、轴、焊件
汽车、拖拉机上强度特高的渗碳齿轮


ZG230-450
ZG310-570
机座、箱体、支架
齿轮、飞轮、机架
ZG表示铸钢,数字表示
屈服点及抗拉强度(MPa)
附表19常用铸铁(摘自GB/T 9439、GB/T 1348、GB/T 9400)

常用模具材料及热处理

常用模具材料及热处理

常用模具材料及热处理常用的模具材料有许多种,每一种材料都具有独特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而热处理则是在模具制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步,可以提高材料的硬度、强度和耐磨性,从而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模具材料和热处理方法。

一、常用的模具材料:1.铝合金:铝合金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和成型性能,重量轻,价格便宜。

适用于制造小型模具或高精度的塑料模具。

2.铝青铜:铝青铜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耐磨性能和耐腐蚀性能,适用于制造高速冲压模和注塑模。

3.铜合金:铜合金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和热膨胀系数,适用于制造大型的冲压模和注塑模。

4.微晶玻璃钢:微晶玻璃钢具有高强度、耐磨性和抗腐蚀性能,适用于制造大型的冲压模和注塑模。

5.构造钢:构造钢具有高强度和耐磨性能,适用于制造大型的冲压模。

6.热作模具钢:热作模具钢具有优良的耐热性和抗热疲劳性能,适用于制造高温下工作的模具。

7.不锈钢:不锈钢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和高温强度,适用于制造化学模具和食品模具。

二、热处理方法:1.淬火:淬火是常用的热处理方法之一,通过迅速冷却材料,使其获得高硬度和高强度。

淬火温度和冷却介质根据材料的不同而不同。

2.回火:回火是淬火后的一个步骤,通过加热材料到一定温度并保持一段时间,降低材料的硬度和脆性,提高其抗冲击性和韧性。

3.淬火回火:将材料先进行淬火然后回火的组合处理,既能获得高硬度也能提高韧性。

4.预淬火:预淬火是在热处理之前先进行一次淬火,然后再进行其他热处理工艺,可以提高热处理的效果。

5.淬火再回火:在完全淬火和回火的基础上,再进行一次淬火和回火,以进一步提高材料的性能。

6.等温淬火:将材料加热到一个特定温度并保持一段时间,然后进行快速冷却,可以使材料获得均匀细小的组织和高硬度。

7.渗碳:通过在材料表面渗入一定的碳元素,提高材料的表面硬度和耐磨性。

总结:常用的模具材料有铝合金、铝青铜、铜合金、微晶玻璃钢、构造钢、热作模具钢和不锈钢等。

热处理方法包括淬火、回火、预淬火、淬火回火、等温淬火、淬火再回火和渗碳等。

常用材料及零件热处理

常用材料及零件热处理

常用材料及零件热处理
3.表面热处理方法特点和应用
表面热处理是通过改变零件表层组织,以获得硬度很高的马氏体,而保留心部韧性和朔性(即表面火),或同时表层的化学成分,以获得耐蚀、耐酸、耐碱性,及表层硬度更高的处理方法。

6.钢的淬透性
不同的钢种,接受淬火的能力不同,淬透层深度愈大,表明该钢种的淬透性愈好。

淬透性大的钢,其力学性能沿截面分布均匀;而淬透性小的钢心部力学性能低。

但全部淬透的工件,通常表面残留拉应力,对工件承受疲劳不利,工件热处理中也易变形开裂。

未淬透工件表面可残留压应力,反而有一定好处。

淬透层深度是指由淬火表面马氏体---50%马氏体+50%珠光体层的深度。

碳钢的淬透性低。

在设计大尺寸零件时,用碳钢正火比用碳钢调质更经济,而效果相似。

直径较大并具有几个台阶的台阶轴,需经调质处理时,考虑到淬透性影响,应先粗车成形,然后调质。

如果以棒料先调质,再车外圆,由于直径大,表面淬透层浅,阶梯轴尺寸较小的部分调质后的组织在粗车时可能被车去,起不到调质作用。

7.几种典型零件热处理示例
机床齿轮等零件常用材料及热处理。

常用材料及热处理名词解释

常用材料及热处理名词解释
35
不经热处理可用于中等载荷的零件,如拉杆、轴、套筒、钩子等。经调质处理后适用于强度及韧性要求较高的零件如传动轴等。
普通含锰钢
15
用于强度要求较高的零件。通常在调质或正火后使用。用于制造齿轮,机床主轴,花键轴,联轴器等。由于它淬透性差,因此截面大的零件很少采用。
60
这是一种强度和弹性相当高的钢。用于制造连杆,轧辊。弹簧、轴等。
硬度测定是为了检验材料经热处理后的机械性能—硬度
用于经退火、正火、调质的零件及铸件的硬度检查。
HRC洛氏硬度
用于经淬火、回火及表面化学热处理的零件的硬度检查。
HV维氏硬度
特别适用于薄层硬化零件的硬度检查。
HT200
HT250
163-255
属高强度铸铁。用于较重要铸铁如汽缸、齿轮、凸轮、机座、床身、飞轮、皮带轮、齿轮箱、阀壳、联轴器、衬筒。轴承座等。
HT300
HT350
HT400
170-255
170-269
197-269
属高强度、高耐磨铸件如齿轮、凸轮、床身、高压液压泵和滑阀的壳体、车床卡盘等。
球墨铸铁
冰冷处理
冰冷处理
将淬火钢继续冷却至室温以下的处理方法
进一步提高硬度,耐磨性并使其尺寸趋于稳定
用于滚动轴承的钢球、量规等。
发蓝发黑
发蓝发黑
氧化处理。用加热方法使一件表面形成一层氧化铁所组成的保护必薄膜。
防腐蚀,美观
用于一般常见的紧固件
硬度
HB布氏硬度
材料抵抗硬的物体压入零件表面的能力称”硬度”。根据测定方法不同,可以分布氏硬度,洛氏硬度、维氏硬度等。
A6
A7
延伸率低,拉拉强度高,耐磨性好,焊接性不够好。用于制造不重要的轴、键。弹簧等。

常用金属材料热处理规范

常用金属材料热处理规范

常用金属材料热处理规范热处理是指通过加热、保温和冷却等工艺方法,使金属材料在固态下发生化学、物理或机械性能变化的过程。

热处理可以提高金属材料的硬度、强度、韧性、耐磨性等性能,从而满足具体的应用要求。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金属材料的热处理规范。

1.碳钢的退火处理碳钢是最常见的金属材料之一,经过退火处理后可以提高其塑性和韧性。

通常将碳钢加热至800-900°C,保温时间由材料厚度决定,通常是每25mm厚度增加1小时。

然后将材料冷却到室温,这样可以得到具有良好塑性和韧性的碳钢。

2.不锈钢的固溶处理不锈钢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能,但在焊接后会出现晶间腐蚀的问题。

固溶处理是为了解决晶间腐蚀问题而进行的热处理过程。

通常将不锈钢加热至1050-1150°C,保温时间取决于材料的厚度。

然后将材料迅速冷却到室温,这样可消除晶界处的过饱和元素,减少晶界的碳化物析出,从而提高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

3.铸铁的正火处理铸铁是一种含碳量较高的金属材料,通过正火处理可以提高其硬度和强度。

通常将铸铁加热至850-950°C,保温时间由材料的厚度决定,通常是每25mm厚度增加1小时。

然后将材料冷却到室温。

正火处理可以改善铸铁的组织和性能,提高其机械性能。

4.铝合金的时效处理铝合金具有良好的强度和韧性,但在加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软化现象。

时效处理是为了提高铝合金的强度和稳定性的热处理过程。

通常将铝合金加热至150-200°C,保温时间由材料的合金组成决定,通常是几小时至几十小时。

然后将材料迅速冷却到室温。

以上是几种常用金属材料的热处理规范,不同的金属材料可能需要不同的热处理工艺。

在进行热处理时,需要严格控制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和冷却速度等参数,以保证热处理的效果。

同时,需要根据具体应用要求选择适当的热处理工艺,以获得期望的材料性能。

常用材料及热处理名词解释及钢临界点(全)

常用材料及热处理名词解释及钢临界点(全)

常用材料及热处理名词解释常用铸铁牌号常用钢材牌号热处理名词解释钢的临界点(1)Ac1 钢加热时,开始形成奥氏体的温度。

(2)Ac3 亚共析钢加热时,所有铁素体都转变为奥氏体的温度。

(3)Ac4 低碳亚共析钢加热时,奥氏体开始转变为δ相的温度。

(4)Accm 过共析钢加热时,所有渗碳体和碳化物完全溶入奥氏体的温度。

(5)Arl 钢高温奥氏体化后冷却时,奥氏体分解为铁素体和珠光体的温度。

(6)Ar3 亚共析钢高温奥氏体化后冷却时,铁素体开始析出的温度。

(7)Ar4 钢在高温形成的δ相在冷却时,开始转变为奥氏体的温度。

(8)Arcm 过共析钢高温完全奥氏体化后冷却时,渗碳体或碳化物开始析出的温度。

(9)A1 也写做Ae1,是在平衡状态下,奥氏体、铁素体、渗碳体或碳化物共存的温度,也就是一般所说的下临界点。

(10)A3 也写做Ae3,是亚共析钢在平衡状态下,奥氏体和铁素体共存的最高温度,也就是说亚共析钢的上临界点。

(11)A4 也写做Ae4,是在平衡状态下,δ相和奥氏体共存的最低温度。

(12)Acm 也写做Aecm,是过共析钢在平衡状态下,奥氏体和渗碳体或碳化物共存的最高温度,也就是过共析钢的上临界点。

(13)Mb 马氏体爆发形成温度,以Mb表示(Mb≤MS)。

当奥氏体过冷至MS点以下时,瞬间爆发式形成大量马氏体,并伴有响声,同时释放相变潜热,使温度回升。

(14)Md 马氏体机械强化稳定化临界温度。

(15)MF 马氏体相变强化临界温度。

(16)Mf 有的文献以Mf表示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的终了温度。

(17)MG 奥氏体发生热稳定化的一个临界温度。

(18)MS 钢奥氏体化后冷却时,其中奥氏体开始转变为马氏体的温度,符号中的“S”是“始”字汉语拼音第一个字母,也就是俄文书籍中的MH和英文书籍中的MS。

(19)MZ 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的终了温度,符号中的“Z”是“终”字的汉语拼音第一个字母,也就是俄文书籍中的MK和英文书籍中的Mf。

常用材料热处理表面处理

常用材料热处理表面处理

常用材料热处理表面处理1. 引言1.1 热处理的概念热处理是指通过对金属材料进行加热和冷却过程,以改变其结构和性能的方法。

热处理是金属材料加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可以显著提高材料的硬度、强度、韧性和耐磨性等性能,同时也可以改善材料的加工性能和使用寿命。

热处理的原理是通过控制材料的组织结构来控制材料的性能,通过调整材料的晶粒大小、分布和相变来实现这一目的。

在实际生产中,热处理通常包括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等工艺,每种工艺都有不同的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和冷却速度要求,以实现不同的材料性能要求。

热处理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各个参数,以确保获得理想的材料性能。

热处理不仅可以提高材料的整体性能,还可以为表面处理提供基础。

表面处理是指通过改变材料表面的化学、物理性质来增强其表面硬度、耐磨性、耐腐蚀性等性能的方法。

热处理和表面处理往往结合应用,共同提升材料的整体性能。

在工程领域中,热处理和表面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金属制品的生产和加工过程中。

1.2 表面处理的重要性表面处理作为热处理的重要环节之一,在材料加工领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通过表面处理,可以改善材料的表面性能,增强其耐磨、耐腐蚀、耐疲劳等性能,延长材料的使用寿命。

表面处理还可以提高材料的工艺加工性能,使其更易加工、更具韧性。

表面处理还可以美化材料的外观,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在今天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产品质量和性能要求越来越高,而表面处理正是满足这些要求的关键技术之一。

通过合理选择表面处理方法,可以使产品具有更好的耐用性和功能性,从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表面处理不仅是材料加工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更是现代制造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对表面处理的深入研究和应用,可以进一步推动材料加工技术的发展,推动产品质量的提升,推动整个行业的进步和发展。

2. 正文2.1 热处理常用材料热处理常用材料包括钢、铝、铜、镍等金属材料以及塑料、陶瓷等非金属材料。

钢是最常见的热处理材料之一,通过控制加热和冷却过程可以改变钢的组织和性能,使其具有不同的硬度、强度和耐腐蚀性。

常用金属材料及热处理

常用金属材料及热处理

常用金属材料及热处理金属材料是一类常用的工程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机械性能和可塑性。

常见的金属材料包括铁、铝、铜、钢、锌等。

铁是一种常用的金属材料,常见的有铸铁和钢。

铸铁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脆性,适合用于制造机械零件和汽车零件。

而钢具有较好的韧性和可塑性,广泛应用于建筑、制造业等领域。

铝是一种轻质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常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和电子设备等行业。

铝也可以通过热处理来提高其强度和硬度。

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广泛用于电子电气、建筑和水管等领域。

铜也可以通过热处理来强化其力学性能。

钢是一种含有铁和碳的合金,具有高强度和韧性。

钢的热处理方法包括退火、淬火和回火,可以使钢具有不同的硬度和韧性,适用于不同的应用领域。

锌是一种蓝白色的金属,具有较好的防腐性和延展性。

常用于镀锌钢管、锌板等工业制品中。

锌也可以进行热处理来提高其力学性能和耐蚀性。

热处理是金属材料加工中的一项重要工艺,通过控制材料的加热和冷却过程,可以改变其组织结构和性能。

常见的热处理方法包括退火、淬火、回火、正火等。

这些热处理方法可以改变金属的硬度、韧性、强度、耐腐蚀性等性能,使金属材料更加符合特定的工程需求。

不同金属材料适用的热处理方法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性能来选择合适的热处理工艺。

总而言之,常见的金属材料如铁、铝、铜、钢、锌等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热处理可以改变金属材料的性能,使其更符合工程需求。

金属材料在工程领域中广泛应用,其性能常常可以通过热处理来改善。

热处理是一种通过控制材料的加热和冷却过程,使其发生组织和性能上的变化的工艺。

热处理通常分为退火、淬火、回火、正火等几种方式,每种方式都有不同的应用场景和效果。

退火是最基础的热处理方式之一,通过在适当温度下加热材料一段时间后缓慢冷却,以消除材料内部的应力和提高其延展性。

退火使金属材料结构上发生改变,晶粒变大并更加均匀,强度相对降低,但具有较好的塑性和韧性。

常用金属材料及热处理

常用金属材料及热处理

常用金属材料及热处理金属是人类社会重要的材料之一,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

常见的金属材料包括铁、铝、铜、钢等。

在使用金属材料的过程中,为了改善其性能,常常需要对其进行热处理。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金属材料和其热处理方法。

1.铁:铁是一种性能优良的金属材料,常用于制作建筑结构、机械零件等。

铁的热处理方法有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等。

退火可以降低材料的硬度,提高其塑性和延展性;正火可以提高材料的韧性和强度;淬火可以使材料获得高硬度和耐磨性;回火可以降低材料的脆性,并改善其强度和韧性。

2.铝:铝是一种轻质金属,常用于制造飞机、汽车等产品。

铝的热处理方法有固溶处理、时效硬化等。

固溶处理可以改善铝的强度和塑性;时效硬化可以在固溶处理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铝的强度和硬度。

3.铜:铜是一种导电性能优良的金属材料,常用于制造导线、电路板等。

铜的热处理方法有退火、退火软化等。

退火可以消除铜材料中的应力,改善其韧性和延展性;退火软化可以使铜材料变得更加易加工。

4.钢:钢是一种优质的金属材料,常用于制造建筑结构、机械零件等。

钢的热处理方法有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等。

不同的钢材在热处理时的温度和时间以及冷却速度等参数都有所差异,可以根据具体需要来选择合适的热处理方法,以获得理想的性能。

此外,还有许多其他金属材料也需要经过热处理来改善其性能,比如镍、锌、锡等。

热处理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具体的金属材料以及使用要求来确定。

综上所述,金属材料在使用过程中,经常需要进行热处理来改善其性能。

不同的金属材料有不同的热处理方法,通常包括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等。

通过热处理可以改变金属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性能,使其达到更加理想的状态。

热处理技术在金属材料的应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提高产品质量和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常见材料热处理方式及目的

常见材料热处理方式及目的

常见材料热处理方式及目的常见材料热处理1、45(S45C)常见热处理45号钢为优质碳素结构钢,也称为油钢,硬度不高,易于切削加工。

调质处理是其常见热处理方法,包括淬火和高温回火。

淬火温度为840±10℃,水冷后硬度可达55~58HRC,极限可达62HRC;回火温度为600±10℃,出炉后空冷,硬度为20~30HRC。

调质处理后的零件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广泛应用于各种重要的结构零件,特别是在交变负荷下工作的连杆、螺栓、齿轮和轴类等。

但表面硬度较低,不耐磨。

可用调质+表面淬火提高零件表面硬度。

实际应用的最高硬度为HRC55(高频淬火HRC58)。

2、40Cr(SCr440)常见热处理40Cr为优质碳素合金钢,属于低淬透性调质钢,具有很高的强度、良好的塑性和韧性,即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

Cr能增加钢的淬透性,提高钢的强度和回火稳定性。

调质处理是其常见热处理方法,淬火温度为850℃±10℃,油冷后硬度可达45~52HRC;回火温度为520℃±10℃,水、油冷后硬度为32~36HRC。

40Cr钢常用于制造汽车的连杆、螺栓、传动轴及机床的主轴等零件。

不同回火温度可得到不同硬度。

3、T10(SK4)常见热处理T10碳素工具钢强度及耐磨性均较T8和T9高,但热硬性低,淬透性不高且淬火变形大,晶粒细,在淬火加热时不易过热,仍能保持细晶粒组织。

淬火后钢中有未溶的过剩碳化物,所以耐磨性高,用于制造具有锋利刀口和有少许韧性的工具。

淬火+低温回火是其常见热处理方法,淬火温度为780±10℃,保温50min左右或淬透。

先淬如20~40℃的水或5%盐水,冷至250~300℃,转入20~40℃油中冷却至温热,可得到硬度62~65HRC;回火温度为160~180℃,保温1.5~2h,回火后硬度为60~62HRC。

以下是各种钢材的硬度和化学成分:12CrNi3:回火后硬度30-35HRC,主要成分为碳、硅、锰、铬、镍。

常用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知识

常用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知识

常用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知识金属材料是工业生产中最常用的材料,包括钢铁、不锈钢、铝合金、铜合金等。

这些金属材料都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电导性能、导热性能和成形性能,因此在各个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下面主要介绍常用金属材料及其热处理知识。

1.钢铁钢铁是最常用的金属材料,包括碳钢和合金钢两种。

碳钢中碳含量较低,一般在0.1%-0.3%之间,适用于一般工程材料的制造;合金钢中包含一定数量的合金元素,如铬、镍、钒等,通过合金元素的添加可以提高钢的硬度、强度和耐磨性能。

热处理:钢的热处理包括退火、正火、淬火、回火等工艺。

退火可以消除应力和改善材料的韧性;正火可以提高材料的硬度和强度;淬火可以使钢材具有高硬度和耐磨性;回火可以降低淬火后的脆性,提高韧性。

2.不锈钢不锈钢是一种具有耐腐蚀性能的铁基合金材料,主要成分为铁、铬、镍等元素。

不锈钢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耐高温性和良好的机械性能,广泛应用于制造化工设备、食品加工设备、医疗器械等高要求的领域。

热处理:不锈钢的热处理主要包括退火和固溶处理。

退火可以去除不锈钢中的应力,改善材料的硬度和韧性;固溶处理可以提高不锈钢的硬度和强度。

3.铝合金铝合金是一种轻量化的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导电性能和可加工性能。

铝合金可以通过添加合金元素如铜、锌、锰等来改变材料的性能,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领域。

热处理:铝合金的热处理主要包括固溶处理和时效处理。

固溶处理可以提高铝合金的硬度和强度;时效处理可以提高材料的抗拉强度和硬度。

4.铜合金铜合金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导热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交通等领域。

铜合金通过添加合金元素如锡、锌、铝等来改变材料的性能。

热处理:铜合金的热处理主要包括退火和固溶处理。

退火可以消除应力、改变晶粒结构;固溶处理可以提高材料的强度和硬度。

综上所述,金属材料是工业生产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包括钢铁、不锈钢、铝合金、铜合金等。

这些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导电性能、导热性能和成形性能,可以通过热处理来改变材料的性能。

常用材料的热处理

常用材料的热处理

常用材料的热处理一、碳素结构钢牌号: Q235A化学成分质量分数%|C: 0.14~0.22化学成分质量分数%|Mn: 0.30~0.65优质碳素结构钢牌号: 20化学成分质量分数%|C: 0.17~0.23牌号: 35化学成分质量分数%|C: 0.32~0.39牌号: 45化学成分质量分数%|C: 0.42~0.50二、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新牌号: Q345A旧牌号:18Nb、09MnCuPTi、10MnSiCu、12MnV、14MnNb、16Mn、16MnRE化学成分(质量分数%)|C≤: 0.20化学成分(质量分数%)|Mn: 1.00~1.60三、合金结构钢牌号: 20Cr化学成分(质量分数%)|C: 0.18~0.24化学成分(质量分数%)|Si: 0.17~0.37化学成分(质量分数%)|Mn: 0.50~0.80化学成分(质量分数%)|Cr: 0.70~1.00牌号: 40Cr化学成分(质量分数%)|C: 0.37~0.44化学成分(质量分数%)|Si: 0.17~0.37化学成分(质量分数%)|Mn: 0.50~0.80化学成分(质量分数%)|Cr: 0.80~1.10牌号: 20 Cr 20CrMnTi化学成分(质量分数%)|C: 0.17~0.23化学成分(质量分数%)|Si: 0.17~0.37化学成分(质量分数%)|Mn: 0.80~1.10化学成分(质量分数%)|Cr: 1.00~1.30四、结构钢的热处理:时效处理:重要的中小型低碳结构钢结构件焊接后采用人工时效处理,重要的大型低碳结构钢结构件焊接后采用振动时效处理调质处理(淬火+高温回火):中碳结构钢和中碳合金结构钢零件(45或40 Cr)不要求太高硬度时采用调质处理(220~250HB); 调质处理也可作为淬火的预处理。

淬火处理:中碳钢(45或40 Cr)或低合金结构钢经渗碳处理后提高零件硬度采取淬火处理(40~45HRC);表面淬火处理:中碳钢(45或40 Cr)零件要求芯部韧性好,表面硬度高时采用表面淬火处理(40~45HRC);渗碳+淬火、回火处理要求芯部韧性好表面硬度高的低碳或低合金结构钢(20 20 Cr 20CrMnTi)零件采用渗碳+淬火、回火处理(58~62HRC,DC=0.8~1.2㎜40~45HRC);五、弹簧钢牌号: 65Mn化学成分质量分数(%)|C: 0.62~0.70化学成分质量分数(%)|Si: 0.17~0.37化学成分质量分数(%)|Mn: 0.90~1.20化学成分质量分数(%)|Cr: ≤0.25弹簧钢的热处理:一般为淬火+中温回火淬火+中温回火:一般为淬火+中温回火(40~45HRC)六、灰铸铁新牌号: HT150旧牌号: HT15-33抗拉强度σb/MPa|最小值: 150新牌号: HT200旧牌号: HT20-40抗拉强度σb/MPa|最小值: 200七、球墨铸铁新牌号: QT400-18旧牌号: QT40-17抗拉强度σb/MPa|最小值: 400铸铁的热处理:1完全退火:一般中小型铸件采用完全退火,细化组织,消除铸造应力,提高铸件的冲击韧性、塑性和强度;2高温退火:用于灰铸铁和球墨铸铁加工过程中出现白口时采用高温退火;3去应力退火:用于精度高、形状复杂的铸件为了稳定尺寸,消除加工变形的工序间热处理采用去应力退火4时效处理:分为自然时效和人工时效。

机械常用金属材料及热处理

机械常用金属材料及热处理

机械常用金属材料及热处理1. 引言金属材料是机械工程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热导性能。

在机械设计和制造中,了解机械常用金属材料的特性以及正确的热处理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机械金属材料以及它们的热处理方法。

2. 钢材钢材是机械行业常用的金属材料之一,具有高强度、耐磨性和良好的可塑性。

常见的钢材类型包括碳钢、合金钢和不锈钢等。

2.1 碳钢碳钢是最常见的钢材类型之一,其主要成分为碳和铁。

碳钢具有良好的强度和韧性,广泛应用于机械零件和结构件的制造。

热处理方法包括淬火、回火、正火和退火等。

•淬火:通过快速冷却使碳钢的组织变质,提高其硬度和强度。

•回火:通过加热和冷却过程,使碳钢的硬度降低并提高其韧性。

•正火:将碳钢加热至临界温度,然后进行连续冷却,使碳钢的组织产生相应的变化。

•退火:将碳钢加热至适当温度,然后缓慢冷却,以改善碳钢的塑性和可加工性。

2.2 合金钢合金钢是一种含有其他元素(如镍、铬、钼等)的钢材,具有更高的强度、硬度和耐磨性。

热处理方法和碳钢类似,但因合金元素的添加,热处理过程可能会有所不同。

2.3 不锈钢不锈钢是一种具有耐腐蚀性的钢材,主要成分为铁、铬和镍。

不锈钢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和高温强度,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化工和航空航天等领域。

常见的不锈钢类型包括奥氏体不锈钢、马氏体不锈钢和铁素体不锈钢等。

3. 铝合金铝合金是另一种常用的金属材料,具有低密度、良好的导热性和可塑性。

铝合金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和建筑等领域。

铝合金的热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固溶处理和时效处理。

•固溶处理:将合金加热至一定温度,使可溶固溶于固体溶液中,然后快速冷却。

•时效处理:将固溶处理后的合金加热至适当温度,然后冷却,以产生所需的强化相。

4. 铜合金铜合金是一种具有良好导电性和热导性的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子、航空和化工等领域。

铜合金的热处理方法包括退火、固溶处理和时效处理等。

•退火:将铜合金加热至特定温度,然后缓慢冷却以改善材料的可塑性。

常用材料介绍热处理及表面处理

常用材料介绍热处理及表面处理
1.2.2 青銅 以錫為主要元素的稱為青銅或錫青銅,還有鋁青銅,鈹青銅,硅青銅等,其中鈹青銅除鈹元素外,還添加鎳,鈦合金元素,經淬火時效后抗拉強度可達1250~1500MPa,硬度為HB350~400,接近于中強度鋼的性能,鈹青銅在淬火狀態時具有極好的塑性,可冷加工成管材,棒材,帶材等各種型材,還具有優良的抗蝕性和導電導熱性,受沖擊時不產生火花,故廣泛用作各種儀表彈簧,重要彈性元件,耐磨零件及防爆工具等。 1.2.3 鑄造銅合金 鑄造銅合金包括鑄造黃銅和鑄造青銅兩大類,鑄造銅合金是用來鑄造形狀復雜的機械配件如閥門,管配件,軸瓦,缸套,渦輪等。
3.1.1 低碳鋼 含碳量<0.25% 其特點是強度較低,塑性,韌性及焊接性能很好,切削性一般。這種鋼可以用各種冷加工或焊接的方法來制造各種受力不大,韌性要求較高且不加熱處理的機械零件或設備,不適宜退火處理。
3.1.2 中碳鋼 含碳量0.3~0.5% 其特點是強度較高而韌性稍低,一般經過淬火,回火或正火后使用。它們屬于調質鋼類,淬火溫度決定于含碳量,回火溫度取決于零件所要求的強度和韌性。這類鋼主要用來制造承受負荷較大的機器零件如直軸,曲軸等,很少用來做焊接構件。
一 常用金屬材料選型介紹
二 . 有色金屬 除了黑色金屬以外的金屬都叫有色金屬。有色純金屬分為重有色金屬 指密度大于4.5g/cm3的常見有色金屬,如銅,鎳,鈷,鉛,鋅,錫,銻,汞,鎘,鉍等 ,輕有色金屬 指密度小于4.5g/cm3的有色金屬,如鋁,鎂,鈉,鈣,鉀,鍶,鋇等 ,貴金屬 包括金,銀和鉑族元素 ,半金屬 指硅,硒,銻,砷,,鈹,鎢,鉬,釩,錸等 ;有色合金按合金系統分類,如銅合金,錫合金,鋁合金,鎂合金,鈦合金等,按用途分類,如變形合金 壓力加工用 ,鑄造合金,軸承合金,印刷合金,硬質合金等。下面介紹常用的有色金屬及其合金: 1. 有色金屬及: 碳素結構鋼可以不經過Q195~Q235A比較常用,其中Q235A強度和塑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碳钢 合金钢
结构钢
工具用钢
有特殊物理 性质的钢
普通碳素 优质结构


工具钢
高速钢
不锈钢
耐热钢
二、钢号表示法
我国钢铁产品牌号的命名,根据GB221-2000的规定,除化学元素按国 际化学符号表示外,产品用途,冶炼方法和浇注方法,采用汉字和汉 语拼音字母代号并用的原则。汉字牌号容易记忆和识别,汉语拼音字 母代号容易书写和标记。在标准化中将两种符号同时列入,相互对照。
第一部分 钢的基本知识
钢是由生铁(或生铁和废钢)炼成的
一般铁碳合金中含碳量在0.1~2%范围内的,通称为钢。若铁碳合金中, 含碳量不超过0.1%成为熟铁。若铁碳合金中,含碳量大于2%称为生 铁。
但生铁的种类很多,有的是专为炼钢使用的,有的为铸造机械零件使 用的,为了区别起见,通常把铸造机械零件用的生铁称为铸铁。
一、钢的分类简要介绍
我们工厂中常使用的材料,例如45号钢,有的人叫它“45碳钢”,有 的称为“45中碳钢”,“调质钢”,“碳素结构钢”,这是怎么一回 事呢?这里面有的是根据材料的化学成分叫的,有的是按用途分的。 钢的分类方法很多,通常是按冶炼方法、化学成分和用途等来区分。 这里仅就常用的几种分类方法作一介绍。
滚珠轴承钢 GCr15
滚铬15
例: GCr15
含碳量不予标出。 含铬量以千分之
轴承钢代号
含铬量1.5% 几表示。
三、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
在生产实践中,经常要应用到各种金属材料来制造机器零件和工装夹 具。这些零件在工作过程中受到各种力的作用:拉力、压力、弯曲力、 冲击力、磨损等。为了使金属材料在力的作用下不致破坏,必须选择 适当的金属材料来制造,以达到发挥材料的应有作用,也就是要考虑 材料的机械性能。
超过σS
金属试件抵抗拉断时所承 σb是设计零件的
受的最大应力
重要依据
机械性能 的名称
符号
单位
获得方法和含义
塑性
延伸率δ(Delta)
断面收缩率ψ (Psi)
以百分数表示 %
试件拉断后的长度比原来的 长度相对伸长量
延伸率=伸长后的长度-原来 的长度/试件原来的长度
试件拉断后的截面比原截面 的相对收缩量
收缩率=原断面积-试件断裂 处面积/试件原来的断面积
韧性
冲击韧性αk
冲断试件后,单位面积上所消
公斤·米/厘米² 耗的功
应用
δ和ψ的数值越大, 塑性就越好
合金钢-----在碳素钢的基础上,加入其它合金元素,如:铬、镍、钨、 钼、钒、钛等,如果碳素钢中,锰的含量超过1.0%或硅的含量超过 0.5%时,这种钢也可以认为是合金钢。 3.按用途分:
结构钢-----指做机器零件、建筑结构等用的钢。 工具钢-----指做刀具、模具、量具等用的钢。 特殊用途钢(或称特殊性能钢)-----如不锈钢、耐热钢等材料。 下表为钢的简要综合分类:
我国钢中常加入的化学成分,用化学元素符号表示如下:
钢号中合金元素的表示符号
锰硅铬镍钨钼钒钛铝钴硼铌
Mn Si Cr Ni W Mo V Ti Al Co B Nb
1.在钢号前面的字母: A-----代表平炉炼的普通碳素钢的甲类钢 T-----代表碳素工具钢 G-----代表滚珠轴承钢 ZG----代表铸钢
2.在钢号后面的字母:
A-----表示高级优质钢
E-----表示特级优质钢
各种合金钢都是采用“数字加元素加数字”的表示方法。牌号前面的数 字表示平均含碳量。元素后面的数字表示合金元素平均含量的百分数。
下面我们举例说明各种钢号的表示法的特点及含义:
种类
牌号举例
代号 汉字牌号
代号含义
特点
Q235 普通碳素钢
高速钢
1Cr13
1铬13
例:
1Cr18Ni9Ti 1铬18镍9钛
含碳量
W18Cr4V 钨18铬4钒 0.1%
W9Cr4V5 钨9铬4钒5
1Cr13
含锰量 1%
含铬量 13%
当平均含碳量大 于或等于1%时, 含碳量不予标出; 含碳量小于1%时, 以千分之几表示
不锈钢,耐热 钢,高速钢含 碳量不予标出; 如有重复钢号 存在时,则应 标出含碳量, 以千分之几表 示。
1.按含碳量分: 低碳钢-----含碳量在0.25%以下的钢。 中碳钢-----含碳量在0.25%~0.6%范围内的钢。 高碳钢-----含碳量在0.6~1.7%范围内的钢。
但碳素钢的含碳量很少超过1.4%,唯有少数的合金钢,可使含碳量增 加到2%左右。 2.按化学成分分: 碳素钢-----钢中除铁外,主要有碳、锰、硅、硫、磷等。碳素钢又分 为普通碳素结构钢、优质碳素结构钢和碳素工具钢。
(A3)
例: Q235-A
甲3
屈服极限
235Mpa
质量等级
碳 优质碳素 结构钢

20 45 65Mn
20 45 65锰
例:20
含碳量0.65%
含碳量0.2% 65Mn
含锰量1%
碳素工具钢
T8A T10A T12A
碳8高 碳10高 碳12高
例: T 8 A
碳素工
具钢代号Βιβλιοθήκη 高级优质含碳量0.8%
种类
牌号举例
金属材料具有抵抗外力作用的能力,通称为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 机械性能包括很多,主要有强度、硬度、塑性、冲击韧性等,如下表:
机械性能 的名称
符号
强度
屈服强度σS
(Sigma)
抗拉强度σb
(Sigma)
单位
获得方法和含义
应用
公斤/毫米²
金属试件不再增加负荷的 情况下,也出现显著变形 时的应力
工具和零件所承 受的应力都不得
代号
汉字牌号
代号含义
特点
20Cr
40Cr 合金结构钢
30CrMnSi
50CrVA
20铬 40铬 30铬锰硅 50铬钒高
例: 20Cr
含碳量 0.2%
50CrVA
含碳量 0.5% 含铬1%
含铬1%
高级优质
含钒1%
合 合金工具钢

CrMn CrWMn
铬锰 铬钨锰
例: CrMn
含铬量 1%
钢 不锈钢与 耐热钢
常用的铸铁与钢的界限,如下表:
金属
钢和铸铁的化学成分%






0.1~2.0 0.1~1.2 0.17~0.37 0.02~0.07 0.02~0.09
铸铁
2.2~3.8 0.4~1.3 0.8~3.0 ~0.2
~0.2
从表中可以看出,钢和铸铁同是铁碳合金,只是由于成分的不同,铸 铁比钢的含碳量大,同时含的杂质也比较多,它们的性质也截然不同。 钢可以进行锻造加工,而铸铁制品只能用浇注的方法制得,所以这种 铸造用的生铁又叫做铸铁。关于铸铁的性质和用途,以后再讲述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