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汪伦原文-翻译及赏析

合集下载

赠汪伦古诗全文及赏析(10篇)

赠汪伦古诗全文及赏析(10篇)

赠汪伦古诗全文及赏析(10篇)诗文赏析篇一公元七五五年,李白因受排挤离开长安,十年来游遍大江南北,每到一个地方,广泛交结朋友,汪伦就是其中一个。

这首诗写于诗人与汪伦离别之际。

汪伦脚踏地打着拍节,为李白送行。

看到这种场面,李白激动地流下了热泪,当场写下了《赠汪伦》这首诗作为感谢。

这首小诗前两句叙事,后两句抒情,赞颂了真挚、深厚的情谊。

妙处在于结句的比物手法的运用,将无形的情谊转换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自然而耐人寻味。

赠汪伦古诗讲解篇二唐代大诗人李白写的《赠汪沦》是一首赞美友谊的歌。

这首诗是在什么背景情况下写成的呢?原来,李白在宣城谢眺楼上饮酒赋诗时,意想不到地收到一封来信,拆开一看,是汪伦写给他的。

汪伦是离宣城不远的泾川的一位豪士,为人热情好客,听说李白来到宣城游玩,便热情地向李白发出邀请。

李白为了不让汪伦失望,决定第二天赴约。

第二天早晨,汪伦带着村民来到村头相迎。

两人虽不相识,但一见面,就好像故友相逢,非常亲密。

汪伦特地酿制了美酒,迎接李白的到来,并陪诗人观赏了当地风景胜地——桃花潭。

李白一边游玩,一边赞赏皖南山区迷人的风光。

这次偶然的机会,使两人之间结下深厚的友谊。

几天后,李白将要乘船离开泾川。

临别时汪伦又和村民们前来相送,那场面十分感人。

热情好客的村民一边走,一边用脚踏地打着节拍,唱着当地的歌谣。

李白看到此情此景,感慨万分,便当场吟诗: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尽,不及汪伦送我情。

这首诗既表达了两人之间的深情厚谊,又描写了唐代人民大众对诗人的尊敬,《赠汪伦》也成为千古流传的名诗。

赠汪伦篇三朝代:唐代作者:李白《赠汪伦》原文: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译文篇四李白坐上小船刚刚要启程,忽然听到岸上传来告别的踏歌声。

桃花潭水纵然有一千尺那么深,也深不过汪伦送别我的一片真情。

古诗《赠汪伦》篇五赠汪伦作者: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古诗《赠汪伦》翻译及赏析

古诗《赠汪伦》翻译及赏析

古诗《赠汪伦》翻译及赏析(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教学教案、阅读试题、诗歌鉴赏、教学随笔、日记散文、语录句子、报告总结、故事大全、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eaching lesson plans, reading questions, poetry appreciation, teaching essays, diary essays, quotations sentences, report summaries, stories, essays, other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古诗《赠汪伦》翻译及赏析古诗《赠汪伦》翻译及赏析《赠汪伦》是李白的赠别诗,诗中描绘李白乘舟欲行时,汪伦踏歌赶来送行的情景,十分朴素自然地表达出汪伦对李白那种朴实、真诚的情感。

赠汪伦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一篇)

赠汪伦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一篇)

赠汪伦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一篇)赠汪伦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1赠汪伦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原文:赠汪伦唐代: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译文: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李白乘舟将要远行离去,忽听岸上传来踏歌之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即使桃花潭水深至千尺,也比不上汪伦送我之情。

注释: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tà)歌声。

汪伦:李白的朋友。

将欲行:敦煌写本《唐人选唐诗》作“欲远行”。

踏歌:唐代民间流行的一种手拉手、两足踏地为节拍的歌舞形式,可以边走边唱。

桃花潭(tán)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一百里。

《一统志》谓其深不可测。

深千尺:诗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

不及:不如。

赏析:此诗是李白于泾县(今安徽皖南地区)游历桃花潭时写给当地好友汪伦的一首留别诗。

诗前两句描绘李白乘舟欲行时,汪伦踏歌赶来送行的情景,朴素自然地表达出汪伦对李白那种朴实、真诚的情感;后两句先用“深千尺”赞美桃花潭水的深湛,紧接“不及”两个字笔锋一转,用衬托的手法,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的千尺潭水,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汪伦对李白那份真挚深厚的友情。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想象丰富奇特,虽仅四句二十八字,却是李白诗中流传最广的佳作之一。

诗的两句描写的是送别的场面。

“李白乘舟将欲行”是说诗人就要乘船离开桃花潭了。

那种语言不假思索,顺口流出,表现出乘兴而来、兴尽而返的'潇洒神态。

“忽闻岸上踏歌声”,“忽闻”二字表明,汪伦的到来,确实是不期而至的。

人未到而声先闻,从那热情爽朗的歌声,李白就料到一定是汪伦赶来送行了。

这样的送别,侧面表现出李白和汪伦这两位朋友同是不拘俗礼、快乐自由的人。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的后半是抒情。

第三句遥接起句,进一步说明放船地点在桃花潭。

“深千尺”既描绘了潭的特点,又为结句预伏一笔。

《赠汪伦》翻译及赏析

《赠汪伦》翻译及赏析

《赠汪伦》翻译及赏析《赠汪伦》翻译及赏析引言:《赠汪伦》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于泾县(今安徽皖南地区)游历时写给当地好友汪伦的一首赠别诗,是李白诗中流传最广的佳作之一。

下面就就跟小编一起赏析《赠汪伦》,感受汪伦对李白那份真挚深厚的友情。

赠汪伦作者:李白【唐】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注释】1.汪伦:李白在桃花潭结识的朋友,性格非常豪爽。

这首诗就是赠给他的。

2.踏歌: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着拍子。

3.桃花潭:水潭名,在今安徽泾县西南。

4.踏歌:民间的一种唱歌形式,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拍子,可以边走边唱。

5.深千尺: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潭深千尺不是实有其事)写深情厚谊,十分动人。

【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大李杜”。

【译文】李白坐上小船刚刚要离开,忽然听到岸上传来告别的歌声。

即使桃花潭水有一千尺那么深,也不及汪伦送别我的一片情深。

【赏析】李白游泾县桃花潭时,常在村民汪伦家作客。

临走时,汪伦来送行,于是李白写这首诗留别。

诗中表达了李白对汪伦这个普通村民的深情厚谊。

前两句叙事:“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李白将要乘舟离去,汪伦带着一群村民前来送行,他们手挽着手,一边走,一边唱。

“将欲”与“忽闻”相照应,写出了诗人惊喜的'情态。

“将欲”,正是小舟待发之时;“忽闻”,说明出于意料之外。

也许汪伦昨晚已设家宴饯别,说明第二天有事不能再送了。

但现在他不仅来了,还带了一群村民一起来送行,怎么不叫诗人激动万分!用什么语言来表达?桃花潭就在附近,于是诗人信手拈来,用桃花潭的水深与汪伦对自己的情深作对比。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两句,清代沈德潜评价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

妙境只在一转换间。

”(《唐诗别裁》)的确,这两句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将两件不相干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有了“深千尺”的桃花潭水作参照物,就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既形象生动,又耐人寻味。

《赠汪伦》原文注释赏析

《赠汪伦》原文注释赏析

《赠汪伦》原文注释赏析《赠汪伦》原文注释赏析《赠汪伦》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于泾县(今安徽皖南地区)游历时写给当地好友汪伦的一首赠别诗。

诗中首先描绘李白乘舟欲行时,汪伦踏歌赶来送行的情景,十分朴素自然地表达出一位普通村民对诗人那种朴实、真诚的情感。

后两句诗人信手拈来,先用“深千尺”赞美桃花潭水的深湛,紧接“不及”两个字笔锋一转,用比较的手法,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的千尺潭水,形象地表达了汪伦对自己那份真挚深厚的友情。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想象丰富奇特,令人回味无穷。

虽仅四句二十八字,却脍炙人口,是李白诗中流传最广的佳作之一。

赠汪伦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注释:1.汪伦:李白在桃花潭结识的朋友,性格非常豪爽。

李白游览桃花潭时,汪伦常常用美酒款待他。

临走时,李白做这首诗赠与汪伦。

2.踏歌:一种民间歌调,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着拍子,这是唐代民间流行的一种唱歌方式。

3.桃花潭:水潭名,在今安徽泾县西南。

4. 闻:听见。

5. 深千尺:很深,这里用了夸张手法。

6. 不及:比不上。

《赠汪伦》译文李白坐上小船刚刚要启程,忽然听到岸上传来告别的踏歌声。

桃花潭水纵然有一千尺那么深,也深不过汪伦送别我的一片真情。

《赠汪伦》译文二我乘船将要远行,忽然听见岸上踏地为节拍,有人边走边唱前来送行。

桃花潭水虽然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情谊深厚。

《赠汪伦》赏析天宝十四载(755),李白从秋浦(今安徽贵池)前往泾县(今属安徽)游桃花潭,当地人汪伦常酿美酒款待他。

临走时,汪伦又来送行,李白作了这首诗留别。

诗的前半是叙事:先写要离去者,继写送行者,展示一幅离别的画面。

起句“乘舟”表明是循水道;“将欲行”表明是在轻舟待发之时。

这句使我们仿佛见到李白在正要离岸的小船上向人们告别的.情景。

首先送行者是谁不得而知,次句却不象首句那样直叙,而用了曲笔,只说听见歌声。

一群村人踏地为节拍,边走边唱前来送行了。

赠汪伦的诗意赏析

赠汪伦的诗意赏析

赠汪伦的诗意赏析赠汪伦的诗意赏析《赠汪伦》是唐代大诗词人李白于泾县(今安徽皖南地区)游历桃花潭时写给当地好友汪伦的一首留别诗词。

此诗词前两句描绘李白乘舟欲行时,汪伦踏歌赶来送行的情景,朴素自然地表达出汪伦对李白那种朴实、真诚的情感。

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赠汪伦的诗词意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赠汪伦】朝代:唐代作者: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译文】李白乘船将要远行,忽然听见岸上人们行走的脚步声,有人边走边唱前来送行。

即使桃花潭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情谊深厚。

【诗词意1】用比兴手法,表达了对汪伦深情相送的感激。

用“深千尺”的潭水比喻送别之深情,生动而形象,而又加“不及”二字,更增强了诗词句的动人力量。

这首有明显的民歌风味的诗词词自然质朴,清新流畅。

诗词人用眼前普通的景物作比喻,写出了与友人的真挚情意。

【诗词意2】诗词的前半是叙事:先写要离去者,继写送行者,展示一幅离别的画面。

起句“乘舟”表明是循水道;“将欲行”表明是在轻舟待发之时。

这句使我们仿佛见到李白在正要离岸的小船上向人们告别的情景。

送行者是谁呢?次句却不象首句那样直叙,而用了曲笔,只说听见歌声。

一群村人踏地为节拍,边走边唱前来送行了。

这似出乎李白的意料,所以说“忽闻”而不用“遥闻”。

这句诗词虽说得比较含蓄,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但人已呼之欲出。

诗词的后半是抒情。

第三句遥接起句,进一步说明放船地点在桃花潭。

“深千尺”既描绘了潭的特点,又为结句预伏一笔。

桃花潭水是那样的深湛,更触动了离人的情怀,难忘汪伦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自然地联系起来。

结句迸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比物手法形象性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

潭水已“深千尺”,那么汪伦送李白的情谊更有多少深呢?耐人寻味。

清沈德潜很欣赏这一句,他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

妙境只在一转换间。

”(《唐诗词别裁》)显然,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好就好在不用比喻而采用比物手法,变无形的情谊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

赠汪伦原文、翻译及赏析

赠汪伦原文、翻译及赏析

赠汪伦原文、翻译及赏析《赠汪伦》是唐代大诗人李白于泾县(今安徽皖南地区)游历桃花潭时写给当地好友汪伦的一首留别诗。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赠汪伦原文、翻译及赏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赠汪伦原文、翻译及赏析篇1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唐代·李白《赠汪伦》译文及注释译文李白乘舟将要远行离去,忽听岸上传来踏歌之声。

即使桃花潭水深至千尺,也比不上汪伦送我之情。

注释汪伦:李白的朋友。

将欲行:敦煌写本《唐人选唐诗》作“欲远行”。

踏歌:唐代民间流行的一种手拉手、两足踏地为节拍的歌舞形式,可以边走边唱。

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一百里。

《一统志》谓其深不可测。

深千尺:诗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

不及:不如。

赏析此诗是李白于泾县(今安徽皖南地区)游历桃花潭时写给当地好友汪伦的一首留别诗。

诗前两句描绘李白乘舟欲行时,汪伦踏歌赶来送行的情景,朴素自然地表达出汪伦对李白那种朴实、真诚的情感;后两句先用“深千尺”赞美桃花潭水的深湛,紧接“不及”两个字笔锋一转,用衬托的手法,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的千尺潭水,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汪伦对李白那份真挚深厚的友情。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想象丰富奇特,虽仅四句二十八字,却是李白诗中流传最广的佳作之一。

诗的两句描写的是送别的场面。

“李白乘舟将欲行”是说诗人就要乘船离开桃花潭了。

那种语言不假思索,顺口流出,表现出乘兴而来、兴尽而返的潇洒神态。

“忽闻岸上踏歌声”,“忽闻”二字表明,汪伦的到来,确实是不期而至的。

人未到而声先闻,从那热情爽朗的歌声,李白就料到一定是汪伦赶来送行了。

这样的送别,侧面表现出李白和汪伦这两位朋友同是不拘俗礼、快乐自由的人。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的后半是抒情。

第三句遥接起句,进一步说明放船地点在桃花潭。

“深千尺”既描绘了潭的特点,又为结句预伏一笔。

桃花潭水是那样的深湛,更触动了离人的情怀,难忘汪伦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自然地联系起来。

《赠汪伦》原文注释及简析

《赠汪伦》原文注释及简析

《赠汪伦》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注释】1.汪伦:李白在桃花潭结识的朋友,性格非常豪爽。

这首诗就是赠给他的。

2.踏歌: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着拍子。

3.桃花潭:水潭名,在今安徽泾县西南。

【简析】李白游泾县桃花潭时,常在村民汪伦家作客。

临走时,汪伦来送行,于是李白写这首诗留别。

诗中表达了李白对汪伦这个普通村民的深情厚谊。

前两句叙事:“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李白将要乘舟离去,汪伦带着一群村民前来送行,他们手挽着手,一边走,一边唱。

“将欲”与“忽闻”相照应,写出了诗人惊喜的情态。

“将欲”,正是小舟待发之时;“忽闻”,说明出于意料之外。

也许汪伦昨晚已设家宴饯别,说明第二天有事不能再送了。

但现在他不仅来了,还带了一群村民一起来送行,怎么不叫诗人激动万分!用什么语言来表达?桃花潭就在附近,于是诗人信手拈来,用桃花潭的水深与汪伦对自己的情深作对比。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两句,清代沈德潜评价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

妙境只在一转换间。

”(《唐诗别裁》)的确,这两句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将两件不相干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有了“深千尺”的桃花潭水作参照物,就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既形象生动,又耐人寻味。

潭水已“深千尺”了,那么汪伦的情谊有多深呢?明代唐汝询在《唐诗解》中说:“伦,一村人耳,何亲于白?既酿酒以候之,复临行以祖(饯别)之,情固超俗矣。

太白于景切情真处,信手拈出,所以调绝千古。

”这一评论是恰当的。

赠汪伦古诗译文、赏析

赠汪伦古诗译文、赏析

赠汪伦古诗译文、赏析赠汪伦作者: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注释】①踏歌:民间的一种唱歌形式,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拍子,可以边走边唱。

②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一百里。

《一统志》谓其深不可测。

深千尺: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③深千尺:诗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潭深千尺不是实有其事)写深情厚谊,十分动人。

④不及:不如。

⑤汪伦:李白的朋友。

李白游泾(jīng)县(在今安徽省)桃花潭时,附近贾村的汪伦经常用自己酿的美酒款待李白,两人便由此结下深厚的友谊。

宋蜀本《李白集》此诗题下有注曰:“白游泾县桃花潭,村人汪伦常酝美酒以待白,伦之裔孙至今宝其诗”。

据此,后人多以为汪伦是一“村人”。

今人汪光泽、李子龙先后发现泾县《汪氏宗谱》、《汪渐公谱》、《汪氏续修支谱》,确知“汪伦又名凤林,仁素公之次子也,为唐时知名士,与李青莲、王辋川诸公相友善,数以诗文往来赠答。

青莲居士尤为莫逆交。

开元天宝间,公为泾县令,青莲往候之,款洽不忍别。

公解组后,居泾邑之桃花潭”(详见《李白学刊》第二辑李子龙《关于汪伦其人》)。

按此诗或为汪伦已闲居桃花潭时,李白来访所作。

李白于公元754年(天宝十三载)自广陵、金陵至宣城,则此诗当不早于此前。

【翻译】李白乘船将要远行,忽然听见岸上人们行走的脚步声,有人边走边唱前来送行。

即使桃花潭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情谊深厚。

【创作背景】汪伦是唐朝泾州(今安徽省泾县)人,他生性豪爽,喜欢结交名士,经常仗义疏财,慷慨解囊,一掷千金而不惜。

当时,李白在诗坛上名声远扬,汪伦非常钦慕,希望有机会一睹诗仙的风采。

可是,泾州名不见经传,自己也是个无名小辈,怎么才能请到大诗人李白呢?后来,汪伦得到了李白将要到安徽游历的消息,这是难得的一次机会,汪伦决定写信邀请他。

那时,所有知道李白的人,都知道他有两大爱好:喝酒和游历,只要有好酒,有美景,李白就会闻风而来。

《赠汪伦》的诗意及字词注释

《赠汪伦》的诗意及字词注释

《赠汪伦》的诗意及字词注释
《赠汪伦》的诗意及字词注释
赠汪伦(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译文
李白坐上小船刚刚要离开,忽然听到岸上传来告别的歌声。

即使桃花潭水有一千尺那么深,也不及汪伦送别我的一片情深。

注释
①踏歌:民间的一种唱歌形式,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拍子,可以边走边唱。

②桃花潭:在今安泾县西南一百里。

《一统志》谓其深不可测。

③深千尺:诗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潭深千尺不是实有其事)写深情厚谊,十分动人。

④不及:不如。

⑤汪伦:李白的朋友。

李白游泾(jīng)县(在今安省)桃花潭时,附近贾村的.汪伦经常用自己酿的美酒款待李白,两人便由此结下深厚的友谊。

历代出版的《李白集》、《唐诗三百首》、《全唐诗》注解,都认定汪伦是李白游历泾县时遇到的一个普通村民,这个观点一直延续至今,今人安学者汪光泽和李子龙先后研读了泾县《汪氏宗谱》、《汪渐公谱》、《汪氏续修支谱》,确知“汪伦又名凤林,为唐时知名士”,与李白、王维等人关系很好,经常以诗文往来赠答。

开元天宝年间,汪伦为泾县令,李白“往候之,款洽不忍别”(详见《李白学刊》第二辑李子龙《关于汪伦其人》)。

按此诗或为汪伦已闲居桃花潭时,李白来访所作。

李白于公元754年(天宝十三载)自广陵、金陵至宣城,则此诗当不早于此前。

《赠汪伦》译文注释及赏析

《赠汪伦》译文注释及赏析

《赠汪伦》译文注释及赏析古人写诗,一般忌讳在诗中直呼姓名,以为无味。

而此诗自呼其名开始,又呼对方之名作结,反而显得真率,亲切而洒脱,很有情味。

赠汪伦唐代: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译文及注释译文李白坐上小船刚刚要离开,忽然听到岸上传来告别的歌声。

即使桃花潭水有一千尺那么深,也不及汪伦送别我的一片情深。

注释踏歌:民间的一种唱歌形式,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拍子,可以边走边唱。

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一百里。

《一统志》谓其深不可测。

深千尺:诗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潭深千尺不是实有其事)写深情厚谊,十分动人。

不及:不如。

汪伦:李白的朋友。

李白游泾(jīng)县(在今安徽省)桃花潭时,附近贾村的汪伦经常用自己酿的美酒款待李白,两人便由此结下深厚的友谊。

历代出版的《李白集》、《唐诗三百首》、《全唐诗》注解,都认定汪伦是李白游历泾县时遇到的一个普通村民,这个观点一直延续至今,今人安徽学者汪光泽和李子龙先后研读了泾县《汪氏宗谱》、《汪渐公谱》、《汪氏续修支谱》,确知“汪伦又名凤林,为唐时知名士”,与李白、王维等人关系很好,经常以诗文往来赠答。

开元天宝年间,汪伦为泾县令,李白“往候之,款洽不忍别”(详见《李白学刊》第二辑李子龙《关于汪伦其人》)。

按此诗或为汪伦已闲居桃花潭时,李白来访所作。

李白于公元754年(天宝十三载)自广陵、金陵至宣城,则此诗当不早于此前。

译文及注释二译文我正乘上小船,刚要解缆出发,忽听岸上传来,悠扬踏歌之声。

看那桃花潭水,纵然深有千尺,怎能及汪伦送我之情。

注释⑴汪伦:李白的朋友。

⑵踏歌:唐代一作广为流行的民间歌舞形式,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拍子,可以边走边唱。

⑶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一百里。

《一统志》谓其深不可测。

深千尺:诗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潭深千尺不是实有其事)。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赏析用比兴手法,表达了对汪伦深情相送的感激。

李白《赠汪伦》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李白《赠汪伦》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李白《赠汪伦》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第一篇:李白《赠汪伦》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原文】:赠汪伦① 【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②声。

桃花潭③水深千尺④,不及⑤汪伦送我情。

【注释】①汪伦:李白在桃花潭结识的朋友,性格非常豪爽。

李白游览桃花潭时,汪伦常常用美酒款待他。

临走时,李白做这首诗赠与汪伦。

②踏歌:一种民间歌调,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着拍子,这是唐代民间流行的一种唱歌方式。

③桃花潭:水潭名,在今安徽泾县西南。

④深千尺:很深,这里用了夸张手法。

⑤不及:比不上。

【翻译】我乘船将要远行,忽然听见岸上踏地为节拍,有人边走边唱前来送行。

桃花潭水虽然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情谊深厚。

【赏析】:天宝十四载(755),李白从秋浦(今安徽贵池)前往泾县(今属安徽)游桃花潭,当地人汪伦常酿美酒款待他。

临走时,汪伦又来送行,李白作了这首诗留别。

诗的前半是叙事:先写要离去者,继写送行者,展示一幅离别的画面。

起句“乘舟”表明是循水道;“将欲行”表明是在轻舟待发之时。

这句使我们仿佛见到李白在正要离岸的小船上向人们告别的情景。

送行者是谁呢?次句却不象首句那样直叙,而用了曲笔,只说听见歌声。

一群村人踏地为节拍,边走边唱前来送行了。

这似出乎李白的意料,所以说“忽闻”而不用“遥闻”。

这句诗虽说得比较含蓄,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但人已呼之欲出。

诗的后半是抒情。

第三句遥接起句,进一步说明放船地点在桃花潭。

“深千尺”既描绘了潭的特点,又为结句预伏一笔。

桃花潭水是那样的深湛,更触动了离人的情怀,难忘汪伦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自然地联系起来。

结句迸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比物手法形象性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

潭水已“深千尺”,那么汪伦送李白的情谊更有多少深呢?耐人寻味。

清沈德潜很欣赏这一句,他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

妙境只在一转换间。

”(《唐诗别裁》)显然,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好就好在不用比喻而采用比物手法,变无形的情谊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

《赠汪伦》诗意及赏析

《赠汪伦》诗意及赏析

《赠汪伦》诗意及赏析《赠汪伦》诗意及赏析《赠汪伦》是一首有名的赠别诗,作者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

下面我们为大家带来《赠汪伦》诗意及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赠汪伦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诗意李白坐上小船刚刚要离开,忽然听到岸上传来告别的歌声。

即使桃花潭水有一千尺那么深,也不及汪伦送别我的一片情深。

《赠汪伦》注释①踏歌:民间的一种唱歌形式,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拍子,可以边走边唱。

②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一百里。

《一统志》谓其深不可测。

③深千尺:诗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潭深千尺不是实有其事)写深情厚谊,十分动人。

④不及:不如。

村的汪伦经常用自己酿的’美酒款待李白,两人便由此结下深厚的友谊。

历代出版的《李白集》、《唐诗三百首》、《全唐诗》注解,都认定汪伦是李白游历泾县时遇到的一个普通村民,这个观点一直延续至今,今人安徽学者汪光泽和李子龙先后研读了泾县《汪氏宗谱》、《汪渐公谱》、《汪氏续修支谱》,确知”汪伦又名凤林,为唐时知名士”,与李白、王维等人关系很好,经常以诗文往来赠答。

开元天宝年间,汪伦为泾县令,李白”往候之,款洽不忍别”(详见《李白学刊》第二辑李子龙《关于汪伦其人》)。

按此诗或为汪伦已闲居桃花潭时,李白来访所作。

李白于公元754年(天宝十三载)自广陵、金陵至宣城,则此诗当不早于此前。

《赠汪伦》赏析天宝十四载(755),李白从秋浦(今安徽贵池)前往泾县(今属安徽)游桃花潭,当地人汪伦常酿美酒款待他。

临走时,汪伦又来送行,李白作了这首诗留别。

诗的前半是叙事:先写要离去者,继写送行者,展示一幅离别的画面。

起句”乘舟”表明是循水道;”将欲行”表明是在轻舟待发之时。

这句使我们仿佛见到李白在正要离岸的小船上向人们告别的情景。

送行者是谁呢?次句却不象首句那样直叙,而用了曲笔,只说听见歌声。

一群村人踏地为节拍,边走边唱前来送行了。

《赠汪伦》原文及赏析

《赠汪伦》原文及赏析

《赠汪伦》原文及赏析(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合同协议、演讲稿、策划方案、报告大全、条据文书、公文素材、教育资料、散文诗歌、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 draft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documentary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prose and poetry,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赠汪伦》原文及赏析《赠汪伦》原文及赏析《赠汪伦》是唐代大诗人李白于泾县(今安徽皖南地区)游历桃花潭时写给当地好友汪伦的一首留别诗。

【离别诗句】赠汪伦原文_翻译和赏析_李白古诗

【离别诗句】赠汪伦原文_翻译和赏析_李白古诗

【离别诗句】赠汪伦原文_翻译和赏析_李白古诗赠汪伦朝代:唐代作者:李白原文:李白乘舟将欲行及,闻知岸上挥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有关内容译文及注释作者:佚名译文李白乘船将要长途跋涉,忽然听到岸上人们奔跑的脚步声,有人边走边演唱前来送别。

即使桃花潭水存有千尺浅,也比不上汪伦送来我的情谊浓厚。

注释汪伦:李白在桃花潭结识的朋友,性格非常随和。

这首诗就是赠送给他的。

踏歌: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着拍子。

桃花潭:水潭名,在今安徽泾县西南。

相关内容有关内容创作背景作者:佚名汪伦就是唐朝泾州(今安徽省泾县)人,他生性随和,讨厌广交名士,经常仗义疏财,慷慨解囊,一掷千金而不择手段。

当时,李白在诗坛上名声赫赫,汪伦非常仰慕,期望存有机会一睹诗仙的风采。

可是,泾州名不见经传,自己也就是个无名小辈,怎么就可以请来大诗人李白呢?后来,汪伦得到了李白将要到安徽游历的消息,这是难得的一次机会,汪伦决定写信邀请他。

那时,所有知道李白的人,都知道他有两大爱好:喝酒和游历,只要有好酒,有美景,李白就会闻风而来。

于是汪伦便写了这样一封邀请信:“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

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

”李白接到这样的信,立刻高高兴兴地赶来了。

一见到汪伦,便要去看“十里桃花”和“万家酒店”。

汪伦微笑着告诉他说:“桃花是我们这里潭水的名字,桃花潭方圆十里,并没有桃花。

万家呢,是我们这酒店店主的姓,并不是说有一万家酒店。

”李白听了,先是一愣,接着哈哈大笑起来,连说:“佩服!佩服!”汪伦留李白居住了不好几天,李白在那儿过得非常开心。

因为汪伦的别墅周围,群山环抱,重峦叠嶂。

别墅里面,池塘馆舍,清净曲径,像是仙境一样。

在这里,李白每天饮美酒,喝佳肴,听到歌咏,与低朋胜友高谈阔论,一天数宴,常相约可以,往往萨贝蒂科达旦。

这正是李白讨厌的生活。

因此,他对这里的主人不禁产生出来相见恨晚的情怀。

他曾写下过《过汪氏别业二首》,在诗中把他汪伦做为窦子明、浮丘公一样的神仙去予以赞许。

赠汪伦

赠汪伦

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作品译文:李白乘船将要远行,忽然听见岸上人们行走的脚步声,有人边走边唱前来送行。

即使桃花潭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情谊深厚。

送汪伦[简析]李白游泾县桃花潭时,常在村民汪伦家作客。

临走时,汪伦来送行,于是李白写这首诗留别。

诗中表达了李白对汪伦这个普通村民的深情厚谊。

前两句叙事:“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李白将要乘舟离去,汪伦带着一群村民前来送行,他们手挽着手,一边走,一边唱。

“将欲”与“忽闻”相照应,写出了诗人惊喜的情态。

“将欲”,正是小舟待发之时;“忽闻”,说明出于意料之外。

也许汪伦昨晚已设家宴饯别,说明第二天有事不能再送了。

但现在他不仅来了,还带了一群村民一起来送行,怎么不叫诗人激动万分!用什么语言来表达?桃花潭就在附近,于是诗人信手拈来,用桃花潭的水深与汪伦对自己的情深作对比。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两句,清代沈德潜评价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

妙境只在一转换间。

”(《唐诗别裁》)的确,这两句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将两件不相干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有了“深千尺”的桃花潭水作参照物,就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既形象生动,又耐人寻味。

潭水已“深千尺”了,那么汪伦的情谊有多深呢?明代唐汝询在《唐诗解》中说:“伦,一村人耳,何亲于白?既酿酒以候之,复临行以祖(饯别)之,情固超俗矣。

太白于景切情真处,信手拈出,所以调绝千古。

”这一评论是恰当的。

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诗歌。

他的诗对后人有深远的影响。

与杜甫同称为“李杜”。

2注释译文①踏歌:民间的一种唱歌形式,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拍子,可以边走边唱。

②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一百里。

《一统志》谓其深不可测。

③深千尺:诗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潭深千尺不是实有其事)写深情厚谊,十分动人。

《赠汪伦》原文、译文及赏析—小学必读

《赠汪伦》原文、译文及赏析—小学必读

《赠汪伦》原文、译文及赏析—小学必读原文:赠汪伦李白〔唐代〕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译文:李白乘舟将要远行离去,忽听岸上传来踏歌之声。

即使桃花潭水深至千尺,也比不上汪伦送我之情。

注释:汪伦:李白的朋友。

将欲行:敦煌写本《唐人选唐诗》作“欲远行”。

踏歌:唐代民间流行的一种手拉手、两足踏地为节拍的歌舞形式,可以边走边唱。

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一百里。

《一统志》谓其深不可测。

深千尺:诗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

不及:不如。

译文及注释二:译文:我正乘上小船,刚要解缆出发,忽听岸上传来,悠扬踏歌之声。

看那桃花潭水,纵然深有千尺,怎能及汪伦送我之情。

注释:⑴汪伦:李白的朋友。

⑵踏歌:唐代一作广为流行的民间歌舞形式,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拍子,可以边走边唱。

⑶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一百里。

《一统志》谓其深不可测。

深千尺:诗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潭深千尺不是实有其事)。

⑷不及:不如。

赏析:此诗是李白于泾县(今安徽皖南地区)游历桃花潭时写给当地好友汪伦的一首留别诗。

诗前两句描绘李白乘舟欲行时,汪伦踏歌赶来送行的情景,朴素自然地表达出汪伦对李白那种朴实、真诚的情感;后两句先用“深千尺”赞美桃花潭水的深湛,紧接“不及”两个字笔锋一转,用衬托的手法,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的千尺潭水,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汪伦对李白那份真挚深厚的友情。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想象丰富奇特,虽仅四句二十八字,却是李白诗中流传最广的佳作之一。

诗的两句描写的是送别的场面。

“李白乘舟将欲行”是说诗人就要乘船离开桃花潭了。

那种语言不假思索,顺口流出,表现出乘兴而来、兴尽而返的潇洒神态。

“忽闻岸上踏歌声”,“忽闻”二字表明,汪伦的到来,确实是不期而至的。

人未到而声先闻,从那热情爽朗的歌声,李白就料到一定是汪伦赶来送行了。

这样的送别,侧面表现出李白和汪伦这两位朋友同是不拘俗礼、快乐自由的人。

送别诗:李白《赠汪伦》原文翻译及赏析

送别诗:李白《赠汪伦》原文翻译及赏析

送别诗:李白《赠汪伦》原文翻译及赏析赠汪伦唐代: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译文李白坐上小船刚刚要离开,忽然听到岸上传来告别的歌声。

即使桃花潭水有一千尺那么深,也不及汪伦送别我的一片情深。

注释踏歌:民间的一种唱歌形式,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拍子,能够边走边唱。

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一百里。

《一统志》谓其深不可测。

深千尺:诗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使用了夸张的手法(潭深千尺不是实有其事)写深情厚谊,十分动人。

不及:不如。

汪伦:李白的朋友。

李白游泾(jīng)县(在今安徽省)桃花潭时,附近贾村的汪伦经常用自己酿的美酒款待李白,两人便由此结下深厚的友谊。

历代出版的《李白集》、《唐诗三百首》、《全唐诗》注解,都认定汪伦是李白游历泾县时遇到的一个普通村民,这个观点一直延续至今,今人安徽学者汪光泽和李子龙先后研读了泾县《汪氏宗谱》、《汪渐公谱》、《汪氏续修支谱》,确知“汪伦又名凤林,为唐时知名士”,与李白、王维等人关系很好,经常以诗文往来赠答。

开元天宝年间,汪伦为泾县令,李白“往候之,款洽不忍别”(详见《李白学刊》第二辑李子龙《关于汪伦其人》)。

按此诗或为汪伦已闲居桃花潭时,李白来访所作。

李白于公元754年(天宝十三载)自广陵、金陵至宣城,则此诗当不早于此前。

创作背景李白游泾县(在今安徽省)桃花潭时,与汪伦结下深厚的友谊。

开元天宝年间,汪伦为泾县令,李白“往候之,款洽不忍别”。

按此诗或为汪伦已闲居桃花潭时,李白来访所作。

李白于天宝十三载(754年)自广陵、金陵至宣城,则此诗当不早于此前。

赏析中国诗的传统主张含蓄蕴藉。

宋代诗论家严羽提出作诗四忌:“语忌直,意忌浅。

脉忌露,味忌短。

”清人施补华也说诗“忌直贵曲”。

不过,李白《赠汪伦》的表现特点是:坦率,直露,绝少含蓄。

其“语直”,其“脉露”,而“意”不浅,味更浓。

古人写诗,一般忌讳在诗中直呼姓名,以为无味。

而《赠汪伦》从诗人直呼自己的姓名开始,又以称呼对方的名字作结,反而显得真率,亲切而洒脱,很有情味。

盛唐-李白《赠汪伦》原文、译文及注释

盛唐-李白《赠汪伦》原文、译文及注释

盛唐-李白《赠汪伦》原文、译文及注释
题记:
此诗约为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李白自秋浦往游泾县(今属安徽)桃花潭时所作。

李白游泾县(在今安徽省)桃花潭时,与汪伦结下深厚的友谊。

开元天宝年间,汪伦为泾县令,李白“往候之,款洽不忍别”。

按此诗或为汪伦已闲居桃花潭时,李白来访所作。

原文:
赠汪伦
盛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翻译: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李白坐上小船刚刚要离开,忽然听到岸上传来告别的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即使桃花潭水有一千尺那么深,也不及汪伦送别我的一片情深。

注释:
〔踏歌〕民间的一种唱歌形式,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拍子,可以边走边唱。

〔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一百里。

〔深千尺〕诗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写深情厚谊,十分动人。

〔不及〕不如。

《赠汪伦》李白友情的古诗词鉴赏

《赠汪伦》李白友情的古诗词鉴赏

《赠汪伦》李白友情的古诗词鉴赏友谊是一种来自双向(或交互)关系的情感,即双方共同凝结的情感,必须共同维系,任何单方面的示好或背离,不能称为友谊。

大家有知道关于友谊友情的古诗吗?小编会分享以下一首关于友情的诗歌给大家。

【赠汪伦】唐代: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译文及注释译文李白乘舟将要远行离去,忽听岸上传来踏歌之声。

即使桃花潭水深至千尺,也比不上汪伦送我之情。

注释汪伦:李白的朋友。

将欲行:敦煌写本《唐人选唐诗》作“欲远行”。

踏歌:唐代民间流行的一种手拉手、两足踏地为节拍的歌舞形式,可以边走边唱。

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一百里。

《一统志》谓其深不可测。

深千尺:诗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

不及:不如。

【赠汪伦】译文及注释二我正乘上小船,刚要解缆出发,忽听岸上传来,悠扬踏歌之声。

看那桃花潭水,纵然深有千尺,怎能及汪伦送我之情。

注释⑴汪伦:李白的朋友。

⑵踏歌:唐代一作广为流行的民间歌舞形式,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拍子,可以边走边唱。

⑶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一百里。

《一统志》谓其深不可测。

深千尺:诗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潭深千尺不是实有其事)。

⑷不及:不如。

【赠汪伦】赏析此诗是李白于泾县(今安徽皖南地区)游历桃花潭时写给当地好友汪伦的一首留别诗。

诗的两句描写的是送别的场面。

“李白乘舟将欲行”是说诗人就要乘船离开桃花潭了。

那种语言不假思索,顺口流出,表现出乘兴而来、兴尽而返的潇洒神态。

“忽闻岸上踏歌声”,“忽闻”二字表明,汪伦的到来,确实是不期而至的。

人未到而声先闻,从那热情爽朗的歌声,李白就料到一定是汪伦赶来送行了。

这样的送别,侧面表现出李白和汪伦这两位朋友同是不拘俗礼、快乐自由的人。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的后半是抒情。

第三句遥接起句,进一步说明放船地点在桃花潭。

“深千尺”既描绘了潭的特点,又为结句预伏一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赠汪伦原文|翻译及赏析
创作背
游泾县(在今安徽省)桃潭时,附近贾村的汪伦经常用自己酿的美酒款待李白,两人便由此结下深厚的友谊。

历代出版的《李白集》、《三百首》、《全唐》注解,都认定汪伦是李白游历泾县时遇到的一个普通村民,这个观点一直延续至今,今人安徽学者汪光泽和李子龙先后研读了泾县《汪氏宗谱》、《汪渐公谱》、《汪氏续修支谱》,确知汪伦又名凤林,为唐时知名士,与李白、王维等人关系很好,经常以诗文往来赠答。

开元天宝年间,汪伦为泾县令,李白往候之,款洽不忍别(详见《李白学刊》第二辑李子龙《关于汪伦其人》)。

按此诗或为汪伦已闲居桃花潭时,李白来访所作。

李白于天宝十三载(754年)自广陵、金陵至宣城,则此诗当不早于此前。

另据清代袁枚《随园诗话补遗》记载:唐天宝年间,泾县豪士汪伦听说大李白南下旅居南陵叔父李冰阳家,欣喜万分,写信给李白: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

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

李白欣然而往。

到了泾县,李白问汪伦桃园酒家在什么地方,汪伦回答说:桃花是潭水的名字,并无桃花。

万家是店主人姓万,并没有万家酒店。

引得李白大笑。

李白要走的那天,汪伦送给李白名马八匹、绸缎十捆,派仆人给他送到船上。

在家中设宴送别之后,李白登上了停在桃花潭上的小
船,船正要离岸,忽然听到一阵歌声。

李白回头一看,只见汪伦和许多村民一起在岸上踏步唱歌为自己送行。

主人的深情厚谊,古朴的送客形式,使李白十分感动。

他立即铺纸研墨,写下此诗给汪伦。

整体
中国诗的传统主张含蓄蕴藉。

宋代诗论家严羽提出作诗四忌:语忌直,意忌浅。

脉忌露,味忌短。

清人施补华也说诗忌直贵曲。

然而,李白《赠汪伦》的表现特点是:坦率,直露,绝少含蓄。

其语直,其脉露,而意不浅,味更浓。

古人写诗,一般忌讳在诗中直呼姓名,以为无味。

而《赠汪伦》从诗人直呼自己的姓名开始,又以称呼对方的名字作结,反而显得真率,亲切而洒脱,很有情味。

诗的前半是叙事:先写要离去者,继写送行者,展示一幅离别的画面。

起句乘舟表明是循水道。

将欲行表明是在轻舟待发之时。

这句使读者仿佛见到李白在正要离岸的小船上向人们告别的情景。

忽闻岸上踏歌声,接下来就写送行者。

次句却不像首句那样直叙,而用了曲笔,只说听见歌声。

一群村人踏地为节拍,边走边唱前来送行了。

这似出乎李白的意料,所以说忽闻而不用遥闻。

这句诗虽说得比较含蓄,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但人已呼之欲出。

汪伦的到来,确实是不期而至的。

人未到而声先闻。

这样的送别,侧面表现出李白和汪伦这两位朋友同是不拘俗礼、快乐自由的人。

诗的后半是抒情。

第三句遥接起句,进一步说明放船地点在桃
花潭。

深千尺既描绘了潭的特点,又为结句预伏一笔。

桃花潭水是那样地深湛,更触动了离人的情怀,难忘汪伦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自然地联系起来。

结句迸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比物手法形象性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

潭水已深千尺,那么汪伦送李白的情谊必定更深,此句耐人寻味。

这里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好就好在不用比喻而采用比物手法,变无形的情谊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

诗人很感动,所以用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两行诗来极力赞美汪伦对诗人的敬佩和喜爱,也表达了李白对汪伦的深厚情谊。

名家点评
《批点唐诗正声》:好句好意,放之又放,达之又达。

只桃花之情,千载无人可到,何云非诗之清者耶?
《增订评注唐诗正声》:语从至情发出。

《李诗选注》:此诗直叙实事,略无纤巧句语,而大方家格力过于唐之诗人绝句亦远矣。

《四溟诗话》:诗有四格:曰兴,曰趣,曰意,曰理。

太白《赠汪伦》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此兴也。

《李杜二家诗钞评林》:诗不必深,一时雅致。

《唐诗解》:太白于景切情真处,信手拈来,所以调绝千古。

后人效之,如欲问江深浅,应如远别情,语非不佳,终是杯卷杞柳。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敬曰:不雕不琢,天然成响,语从至情发出,故妙。

周珽曰:上则百尺无枝,下则清浑无影,此诗之谓与?着意摩拟,便丑。

《唐诗摘钞》:直将主客姓名入诗,老甚,亦见古人尚质,得以坦怀直笔为诗。

若今左顾右忌,畏首畏尾,其诗安能进步古人耶?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意亦同此,所以不及此者,全得桃花潭水四字衬映入妙耳。

《镫窗琐语》:赠人之诗,有因其人之姓借用古人,时出巧思;若直呼其姓名,似径直无味矣。

不知唐人诗有因此而人妙者,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旧人惟有何戡在,更与殷勤唱渭城、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皆脍炙人口。

《此木轩论诗汇编》:桃花潭水深千尺,掩下句看是甚么?却云不及汪伦送我情,何等气力,何等斤两,抵过多少长篇大章!又只是眼前口头语,何曾待安排雕鉥而出之?此所以为千秋绝调也。

《唐诗别裁》: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

《唐诗笺注》:相别之地,相别之情,读之觉娓娓兼至,而语出天成,不假炉炼,非太白仙才不能。

将字、忽字,有神有致。

《网师园唐诗笺》:深情赖有妙语达之。

《诗法易简录》:言汪伦相送之情甚深耳,直说便无味,借桃花潭水以衬之,便有不尽曲折之意。

《随园诗话》:唐时汪伦者,泾川豪士也,闻李白将至,修书迎
之,诡云: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

李欣然至。

乃告云:桃花者,潭水名也,并无桃花;万家者,店主人姓万也,并无万家酒店。

李大笑,款留数日,赠名马八匹,官锦十端,而亲送之。

李感其意,作《桃花潭》绝句一首。

《诗式》:首句从李白欲行起,下一将字,则已在舟中而尚未行也,此就题起格。

二句岸上有踏歌声,汪伦送李白也,伏下送我二字之根,承首句起。

三句桃花潭水深千尺,兴下情字;三句转变,虽系兴字诀,却实接也。

四句言汪伦之情更深于挑花潭水;虽深至千尺而不及汪伦之情之深,非为潭水言,特借以形容汪伦之情。

深千尺三字已写足,下句拍上,更得势。

所谓四句发之如顺流之舟者,于此可悟矣。

(品)宛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