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概论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1)

合集下载

艺术学概论形成性考核作业(全部)

艺术学概论形成性考核作业(全部)

艺术学概论形成性考核作业(1)(一)名词解释1.“客观精神说”—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等人认为: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

2. “主观精神说”—这种观念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

代表有德国古典美学的开山始祖的康德。

3. “摹仿说”—这种观点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发展到后来,更认为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再现。

4. 形象性—形象性是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艺术形象是艺术反映生活的特殊形式。

5. 主体性—主体性是艺术的另一个基本特征,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决定了艺术必须具有主体性的特征。

(二)填空题中外艺术史上,对于艺术本质主要有“客观精神说”、“主观精神源”、“模仿说”(“再现说”)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

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将艺术看作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为解决艺术本质问题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内容与形式、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艺术创作、艺术作品与艺术鉴赏均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是真、善、美的结晶,艺术的审美性体现为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

(三)简答题1.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

答:人类社会生活从总体上可分为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两大组成部分,精神生产是满足人们的精神,物质生产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则是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它的成果构成人类艺术文化宝库。

2.“艺术生产”理论给艺术学研究提供了哪些启示?答:⑴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的起源,性质和特点。

⑵艺术生产理论阐明了两种生产的“不平衡关系”。

⑶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系统的奥秘。

3.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答:任何艺术形象都离不开内容,出离不开形式,二者是有机统一的,艺术欣赏中,直接作用于感官的是艺术形式,但艺术形式之所以能感动人,影响人,是由于这种形式生动鲜明地体现出深刻的思想内容。

(四)论述题1.艺术的审美性答:艺术的基本特征就是审美性。

艺术概论形成性考核答案

艺术概论形成性考核答案

艺术概论形成性考核答案一、填空题1.关于艺术起源的五种传统观点有“模仿说”、“游戏说”、“表现说”、“巫术说”、“劳动说”等2.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决定了艺术必然具有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等基本特征。

3.关于艺术的起源尽管有多种多样的说法,但最终还是应当归结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4.通过对艺术起源学说的学习,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艺术的产生经历了一个由实用到审美、以巫术为中介,以劳动为前提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

5.主体性作为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体现在艺术生产活动的全过程中,包括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欣赏。

6.艺术作为人类审美活动的最高形式,集中体现出人类的审美意识,凝聚和物化了人对自然界、社会的审美关系。

7.概括地讲,艺术教育的根本任务和目标,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游戏说起源于“游戏”。

这种学说的代表人是 18 世纪德国哲学家席勒和 19 世纪英国哲学家斯宾塞,称为“席勒一斯宾塞理论”。

这种说法认为,艺术活动或审美活动起源于人类所具有的游戏本能.1.形象性: 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形象性。

哲学、社会科学总是以抽象的、概念的形式来反映客观世界,文学、艺术则是以具体的、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和表现艺术家的思想情感。

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 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2.主体性: 艺术的另一个基本特征是主体性。

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决定了艺术必然具有主体性的特征。

主体性作为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体现在艺术生产活动的全过程,包括艺术创作.艺术作品和艺术欣赏。

三、1.怎样认识艺术起源的"多元决定说"艺术的起源有“模仿说”、“游戏说”、“表现说”、“巫术说”、“劳动说”等五种,第六种说法便是“多元决定论”。

法国结构主义学者阿尔都塞的“多元决定论”认为,任何文化现象的发生都有多种多样的复杂原因,而不是由一个简单原因造成的。

艺术学概论网上形考第1次作业参考-答案

艺术学概论网上形考第1次作业参考-答案

艺术学概论网上形考第1次作业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雀之灵》是我国白族舞蹈家杨丽萍创作的独舞_。

2. 话剧《玩偶之家》是易卜生创作的。

3. 狮身人面像是_ _埃及_的雕塑作品。

4. 《祝福》是我国现代小说家鲁迅的代表作之一。

5. 《小二黑结婚》是我国文学史上___B______的代表作之一。

A. 新月派B. 山药蛋派C. 鸳鸯蝴蝶派D. 创造社6. 我国当代画家____D_____的《父亲》画出了我国农村千万个父亲的典型形象。

A. 齐白石B. 李可染C. 范曾D. 罗中立7. 清初画家____B_____的《荷花水鸟图》创造出了物我合一、悲凉惨淡的意境.A. 石涛B. 朱耷C. 郑板桥D. 任伯年8. ____D_____在中国古代文论《诗品二十四则》中把艺术风格概括为24种类型。

A. 曹丕B. 刘勰C. 钟嵘D. 司空图9. 扬州八怪之一的___A_____早年画竹、中年画马,且绘画风格因生活境况的变迁与人生体验的变化而几度发生较大改变。

A. 金农B. 黄慎C. 郑板桥D. 朱耷10. 《黄河大合唱》的词作者是___C_____。

A. 冼星海B. 田汉C. 光未然D. 聂耳二、简答题(共2 道试题,共20 分。

)1. 你是怎样认识艺术起源的多元决定论的?艺术的起源有“模仿说”、“游戏说”、“表现说”、“巫术说”、“劳动说”等五种,第六种说法便是“多元决定论”。

法国结构主义学者阿尔都塞的“多元决定论”认为,任何文化现象的发生都有多种多样的复杂原因,而不是由一个简单原因造成的。

原始文化、原始生产劳动、原始宗教、原始艺术相互融合在一起,延续了很长的一个历史时期。

艺术的起源就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艺术的起源或艺术的发生,经历了一个由实用到审美,以巫术为中介,以劳动为前提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其中也渗透着人类模仿的需要、表现的冲动和游戏的本能。

艺术学概论形考作业参考答案.

艺术学概论形考作业参考答案.

《艺术学概论》形考作业参考答案
《艺术学概论》形考作业 1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 1 .“客观精神说”
这种观念认为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

这基于西方古代哲学家认为存在着一个规范现实世界的更高的范式世界,这就是“理式”或“理念”。

“理式”和“理念”决定着现实世界的存在形式,而现实世界又决定着艺术的存在形式。

在东方哲学和文化观念中,我们常接触到的“道”,也具有客观精神的意味。

2. “主观精神说”
这种观点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

这种看法强调艺术来源于个人的自由创造,是个人主观意志的自然流露,是生命本能、欲望本能的冲动。

东方哲学文化观念中强调“情”、“志”和“性灵”,与之类似。

3. “摹仿说”
这种观点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进一步认为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再现”。

肯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也就肯定了艺术的真实性。

模仿说肯定了艺术来源于社会生活,美离不开人类的理想和追求,但是仍然带有机械唯物主义的色彩。

4. 形象性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形象性。

艺术形象是艺术反映生活的特殊形……。

艺术学概论-形考答案

艺术学概论-形考答案

《艺术学概论(1159)》——任务1的答题界面温馨提示:请在20分钟内保存答案,切换题型前先保存答案!提交后客观题直接显示分数,主观题则需要教师评阅后才有分数!当前题型:单项选择(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多选、错选均不得分(每题3分,共45分))4969•1、“以情感人”、“潜移默化”、“寓教于乐”是艺术()作用的特点。

(3.0分)•A、审美娱乐•B、审美认知•C、审美理想•D、审美教育•2、艺术的发生虽然是多元决定的,但是,()与劳动说更为重要。

从根本上讲,艺术的起源最终应4970归结为人类的实践活动。

(3.0分)•A、表现说•B、模仿说•C、巫术说•D、游戏说4971•3、美育的核心是()。

(3.0分)•A、艺术教育•B、学校教育•C、家庭教育•D、社会教育•4、所谓()是指一种活跃的、丰富的、深刻的内心活动,它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情绪,把艺术家长期对于生活的感受、观察和思考,形成艺术创作的基础和前提,乃至萌发不可遏制的创作欲望。

(3.0分) 4972•A、艺术传达•B、艺术鉴赏•C、艺术构思4973•5、“以美育代宗教” 的思想是()提出的。

(3.0分)•A、胡适•B、蔡元培•C、王国维•D、鲁迅4974•6、11.系统地以理论方式提出艺术起源于“表现”理论的是()。

(3.0分)•A、叔本华•B、泰勒•C、克罗齐•D、詹姆斯•7、()是指深藏在艺术作品中内在的含义或意味,常常具有多义性、模糊性和朦胧性,体现为一种哲理、诗情或神韵,经常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需要欣赏者反复领会、细心感悟,用全部心灵去探究和4975领悟,它也是文艺作品具有不朽的艺术魅力的根本原因。

(3.0分)•A、艺术风格•B、艺术特色•C、艺术语言•D、艺术意蕴•8、德国的()主张将美学与艺术学区分开来,从而标志着艺术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正式形成。

因4976此,他也被称为“艺术学之父”。

(3.0分)•A、格罗塞•B、康拉德•费德勒•C、狄索瓦•D、黑格尔4977•9、最早提出“游戏说”的哲学家是()。

电大艺术学概论考核册答案

电大艺术学概论考核册答案

【艺术学概论】形考作业一(二)简答题1、如何理解艺术具有多种多样的社会功能?答:艺术的社会功能(1)审美认知作用。

(2)审美教育作用。

(3)审美娱乐作用。

①艺术的认知功能:艺术作品总是反映我们的客观和主观世界,透过艺术作品,我们可以认识到丰富多彩的主客观世界,扩大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生活。

如,西方的现代派艺术等,可结合具体作品来谈;②艺术的教育功能: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艺术表现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艺术作品表达了艺术家一定的思想情感,欣赏者会从中得到启迪和感悟,艺术作品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如,一些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可结合具体作品来谈;③艺术的审美功能:艺术作品是以审美为目的,运用艺术的手段而创作的,它给欣赏者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审美感。

如,中外一些优秀的艺术作品,可结合具体作品来谈。

2、“艺术生产”理论给艺术学研究提供了哪些启示?答:第一,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的起源,性质和特点。

艺术的起源离不开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

第二、艺术生产理论阐明了两种生产的“不平衡关系”,即它的发展不能脱离一定时代的物质生产条件。

但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第三、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系统的奥秘,即揭示了艺术作品与欣赏者,对象与主体,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

3、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答:所谓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它们意义首先是指任何艺术形象都离不开内容,并且总是以一定的形式来体现、表现内容。

是两者的有机统一。

其次,在艺术欣赏中,直接作用于欣赏者感官的是艺术的形式,例如一首乐曲的优美的旋律,鲜明的节奏。

或者一幅油画的丰富而和谐的色彩等。

然后由这种形式或生动而鲜明地展示出或含蓄而微妙地蕴涵着深刻的思想内容。

(三)论述题1、艺术的审美性。

答:艺术的审美性是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作为人类艺术精神本质的具体现的艺术创作及其作品,即所谓的人类艺术生产产品,必须具有审美价值,换言之必须符合或满足人类的审美需求,此即是艺术的审美性。

艺术学概论形成性考核册

艺术学概论形成性考核册

一、独立完成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布置的“艺术概论作业与评价”,10分。

形成性考核作业(1)(一)名词解释1.“客观精神说”2.“主观精神说”3.“摹仿说”4.形象性(二)简答题1.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

2.“艺术生产”理论给艺术学研究提供了哪些启示? 3.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三)论述题1.艺术的审美性2.结合自身的艺术实践经验来理解和认识艺术的基本特征。

形成性考核作业(2)(一)名词解释1.美育:2.艺术教育:3.雕塑艺术:4.摄影艺术:(二)简答题1.艺术的审美认知作用。

23.美育的核心是艺术教育。

(三)论述题1.举例说明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

2.艺术与文化的关系是什么?如何理解艺术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形成性考核作业(3)(一)名词解释1.建筑艺术:2.园林艺术3.工艺美术4.现代设计(二)简答题1.如何理解艺术的瞬间性与永固性。

2.艺术的造型性与直观性。

3.艺术的再现性与表现性。

(三)论述题1.从哪几方面说中国画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独具特色?2.指出标志中外雕塑艺术的辉煌成就的几个高峰时期。

形成性考核作业(4)(一)名词解释1.音乐艺术2.舞蹈艺术3.戏剧艺术4.戏曲艺术(二)简答题1.艺术的抒情性与表现性2.艺术的表演性与形象性。

3.艺术的节奏性与韵律美。

(三)论述题1.如何通过自己的亲身体会,理解音乐舞蹈的抒情性与表现性,从而加深对表情艺术的理解和认识。

2.如何理解形象思维的三个特点。

艺术学概论形考作业

艺术学概论形考作业

一、选择题(选择惟一的正确答案。

每题3分,共30分)题目1正确获得3.00分中的3.00分标记题目题干我国当代画家()的《父亲》画出了我国农村千万个父亲的典型形象。

选择一项:A. 李可染B. 齐白石C. 范曾D. 罗中立反馈正确答案:罗中立正确答案是:罗中立题目2正确获得3.00分中的3.00分标记题目题干清初画家_________的《荷花水鸟图》创造出了物我合一、悲凉惨淡的意境。

选择一项:A. 石涛B. 朱耷C. 任伯年D. 郑板桥反馈正确答案:朱耷正确答案是:朱耷题目3正确获得3.00分中的3.00分标记题目题干()在中国古代文论《诗品二十四则》中把艺术风格概括为24种类型。

选择一项:A. 刘勰B. 司空图C. 曹丕D. 钟嵘反馈正确答案:司空图正确答案是:司空图题目4正确获得3.00分中的3.00分标记题目题干扬州八怪之一的()早年画竹、中年画马,且绘画风格因生活境况的变迁与人生体验的变化而几度发生较大改变。

选择一项:A. 郑板桥B. 朱耷C. 金农D. 黄慎反馈正确答案:金农正确答案是:金农题目5正确获得3.00分中的3.00分标记题目题干《黄河大合唱》的词作者是()。

选择一项:A. 田汉B. 聂耳C. 冼星海D. 光未然反馈正确答案:光未然正确答案是:光未然题目6正确获得3.00分中的3.00分标记题目题干《聊斋志异》是我国()朝的小说作品。

选择一项:A. 宋B. 元C. 明D. 清反馈正确答案:清正确答案是:清题目7正确获得3.00分中的3.00分标记题目题干《朗香教堂》是建于()的现代建筑之一。

选择一项:A. 法国B. 英国C. 荷兰D. 德国反馈正确答案:法国正确答案是:法国题目8正确获得3.00分中的3.00分标记题目题干《最后的晚餐》是意大利画家的()作品。

选择一项:A. 拉斐尔B. 乔尔乔涅C. 鲁本斯D. 达·芬奇反馈正确答案:达·芬奇正确答案是:达·芬奇题目9正确获得3.00分中的3.00分标记题目题干()的《游春图》是我国早期山水画的代表。

艺术学概论形成性考核作业(1)资料

艺术学概论形成性考核作业(1)资料

艺术学概论形成性考核作业(1)(一)名词解释1.“客观精神说”2. “主观精神说”3. “摹仿说”4.形象性5.主体性(二)填空题中外艺术史上,对于艺术本质主要有“客观精神说”、“________”、“_________”(“再现说”)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

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将艺术看作是一种_________,为解决艺术本质问题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艺术形象是客观与______、内容与______、______与共性的统一。

艺术创作、艺术作品与_________均具有______的特点。

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______的集中体现,是真、善、美的结晶,艺术的审美性体现为内容美和______的统一。

(三)简答题1.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

2.“艺术生产”理论给艺术学研究提供了哪些启示?3.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四)论述题1.艺术的审美性2.结合自身的艺术实践经验来理解和认识艺术的基本特征。

3.如何理解艺术起源与人类实践活动的密切关系?(五)鉴赏题任选一种艺术品种,用自己的眼光去审视、去评鉴。

要求:抓住特点,言之有据、言之成理,自圆其说。

艺术学概论形成性考核作业(2)(一)名词解释1.造型艺术2.雕塑艺术3.摄影艺术4.书法艺术5.实用艺术6.建筑艺术7.园林艺术(二)填空题1.中国画与西方绘画各有自己的历史传统和_________。

雕塑艺术更是在_________里创造出立体的形象。

摄影艺术是一门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的_________艺术。

2.造型艺术具有造型性与_______、_______与永固性、再现性与_______等美学特征。

3. 从艺术分类的美学原则来看,可以将整个艺术区分为五大类别,即:实用艺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4.实用艺术具有实用性与_________、表现性与_________、_________与时代性等美学特征。

艺术学概论网上形考第1次作业参考答案汇总-共27页

艺术学概论网上形考第1次作业参考答案汇总-共27页

艺术学概论网上形考第1次作业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雀之灵》是我国白族舞蹈家杨丽萍创作的独舞_。

2. 话剧《玩偶之家》是易卜生创作的。

3. 狮身人面像是_ _埃及_的雕塑作品。

4. 《祝福》是我国现代小说家鲁迅的代表作之一。

5. 《小二黑结婚》是我国文学史上___B______的代表作之一。

A. 新月派B. 山药蛋派C. 鸳鸯蝴蝶派D. 创造社6. 我国当代画家____D_____的《父亲》画出了我国农村千万个父亲的典型形象。

A. 齐白石B. 李可染C. 范曾D. 罗中立7. 清初画家____B_____的《荷花水鸟图》创造出了物我合一、悲凉惨淡的意境.A. 石涛B. 朱耷C. 郑板桥D. 任伯年8. ____D_____在中国古代文论《诗品二十四则》中把艺术风格概括为24种类型。

A. 曹丕B. 刘勰C. 钟嵘D. 司空图9. 扬州八怪之一的___A_____早年画竹、中年画马,且绘画风格因生活境况的变迁与人生体验的变化而几度发生较大改变。

A. 金农B. 黄慎C. 郑板桥D. 朱耷10. 《黄河大合唱》的词作者是___C_____。

A. 冼星海B. 田汉C. 光未然D. 聂耳二、简答题(共2 道试题,共20 分。

)1. 你是怎样认识艺术起源的多元决定论的?艺术的起源有“模仿说”、“游戏说”、“表现说”、“巫术说”、“劳动说”等五种,第六种说法便是“多元决定论”。

法国结构主义学者阿尔都塞的“多元决定论”认为,任何文化现象的发生都有多种多样的复杂原因,而不是由一个简单原因造成的。

原始文化、原始生产劳动、原始宗教、原始艺术相互融合在一起,延续了很长的一个历史时期。

艺术的起源就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艺术的起源或艺术的发生,经历了一个由实用到审美,以巫术为中介,以劳动为前提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其中也渗透着人类模仿的需要、表现的冲动和游戏的本能。

艺术学概论作业(1)

艺术学概论作业(1)

上海电视大学《艺术学概论》形成性考核作业(1)分校学号姓名成绩阅卷老师一.选择填空题:(请将其中一个正确的代号A.B.C.D写在横线上。

)1.作为一门学科,艺术学形成于世纪末叶。

A.16B.17C.18D.192.德国的主张将美学与艺术学区分开来,从而标志着艺术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正式形成。

因此,他也被称为“艺术学之父”。

A.康拉德•费德勒B.黑格尔C.格罗塞 D狄索瓦3.艺术的发生虽然是多元决定的,但是,与劳动说更为重要。

从根本上讲,艺术的起源最终应归结为人类的实践活动。

A.模仿说B.表现说C.巫术说 D游戏说4.哲学、社会科学总是以抽象的、概念的形式来反映客观世界,艺术则是以具体的、生动感人的来反映社会生活和表现艺术家的思想情感。

A.艺术作品B.艺术形象C.艺术创作D.艺术构思5.主教材认为,作为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体现在艺术生产活动的全过程,包括艺术创作、艺术作品和艺术欣赏。

A.形象性B.审美性C.主体性D.文学性6.“以情感人”、“潜移默化”、“寓教于乐”是艺术作用的特点。

A.审美认知 B审美教育 C.审美娱乐 D.审美理想7.“以美育代宗教”的思想是提出的。

A. 王国维B. 蔡元培C. 鲁迅D.胡适8.最早提出“寓教于乐”的美学家是。

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贺拉斯D.普洛丁9.美育的核心是。

A. 家庭教育B. 学校教育C. 社会教育D. 艺术教育10.对于艺术来讲,大系统作为一种总的文化氛围或文化条件,直接制约着作家、艺术家和读者、观众、听众等每一个人“文化心理结构”的形成,从而间接对艺术的创作与欣赏产生巨大的影响。

A.社会文化B. 物质文化C. 制度文化D. 精神文化二.多项选择题:(请将其中正确的代号A.B.C.D.E写在括号中。

)1.关于艺术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是()。

A“模仿说”、B“游戏说”、C“表现说”、D“巫术说”、E“生产劳动说”2.艺术具有()等基本特征。

最新艺术学概论形成性考核册选择题答案

最新艺术学概论形成性考核册选择题答案

艺术学概论形成性考核册选择题答案第一次作业选择题1.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艺术学诞生于——。

A.17世纪末B.18世纪末C.19世纪末D.20世纪末2.德国的——首先将美学与艺术学区别开来,被称为“艺术学之父”.A.康拉德•费德勒B.黑格尔C.格罗赛D.狄索瓦3.艺术活动产生于人类的——时期。

A.原始社会B.奴隶制前期C.奴隶制后期D.文明4.《清明上河图》是我国__________朝的绘画作品。

A.唐B.宋C.元D.明[ ] 5.《亚威农少女》、《格尔尼卡》是________绘画的代表作品。

A.印象主义B.达达主义C.抽象主义D.野兽派[]6.《蒙娜•丽莎》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__________的作品。

A.达•芬奇B.罗丹C.丹纳D.但丁[]7.埃斯库罗斯的代表作《普罗米修斯》取材于___________。

A.《圣经》B.希腊神话C.原始壁画D.社会生活[]8.《登幽州台歌》是我国_______代诗人陈子昂的蕴含深刻人生哲理的作品。

A.汉B.晋C.唐D.宋[]9.达利的油画《记忆的永恒》和布努艾尔导演的电影《一条安达鲁狗》等是________流派的代表作品。

A.表现主义B.存在主义C.超现实主义D.荒诞派[ ]10.《人间喜剧》是__________的重要作品。

A.狄更斯B.托尔斯泰C.萨克雷D.巴尔扎克[ ] 1.C2.A3.A4.B5.C6.A7.B8.C9.C10D第二次作业选择题1.《祝福》是我国现代小说家________的代表作之一。

A.茅盾B.巴金C.萧红D.鲁迅[]2.《小二黑结婚》是我国文学史上__________的代表作之一。

A.新月派B.山药蛋派C.鸳鸯蝴蝶派D.创造社[]3.我国当代画家_________的《父亲》画出了我国农村千万个父亲的典型形象。

A.齐白石B.李可染C.范曾D.罗中立[ ]4.清初画家_________的《荷花水鸟图》创造出了物我合一、悲凉惨淡的意境. A.石涛B.朱耷C.郑板桥D.任伯年115_________在中国古代文论《诗品二十四则》中把艺术风格概括为6种类型。

艺术学概论习题曹看答案

艺术学概论习题曹看答案

《艺术学概论》《艺术学概论》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本)(一)名词解释1、“客观精神说”:所谓“客观精神说”,源于古希腊哲学家拍拉图之“本质论美字”理论。

认为在美的现象背后,存在着一个终极的美的本质——“美本身”。

而这个“美本身”拍拉图将其规定为“美的理念”,或者是客观“宇宙精神”。

艺术只是这种美的理念,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而已。

这是柏拉图基于他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观对艺术本质的一种界定,即艺术作为对“理式世界”基本的现实世界的摹仿,是第三位的。

2、“主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源于人的主观精神,而并非是某种概念——“美的理念”。

艺术是审美的表现,而审美的根据是主观的。

所以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

持这种艺术“主观精神说”的代表人物如德国古典美字的开山祖康德更认为“艺术纯粹是艺术家们的天才创造物”。

这种“自由的艺术”“不夹杂任何利害关系”。

有着明显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之特征。

3、“摹仿说”:西方文艺思想史上的古希腊美学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是对真实的“摹仿”。

此说首先肯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从而也就肯定了“摹仿”现实的艺术的真实性,不仅如此,亚里士多德的“摹仿说”还进一步认为,艺术的这种“摹仿”功能使艺术甚至比它所“摹仿”的现实世界更真实。

4、形象性:为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它是相对于哲字、社会科学的总是以抽象的概念形式来反映客观世界的另一种样式。

即文学艺术则是以具体的,生动感人的形象来反映作品的社会生活和体现于其中的作家、艺术家之思想情感。

任何文艺作品,任何艺术都不能没有艺术形象。

这就是艺术的形象性。

1、美育:美育即审美教育,首先由18世纪德国美学家席勒在其美学名著——《美育书简》中提出。

在该书中,美育的概念已不局限为一种道德教育的特定方式之义。

而是从自然与人、感情与理性等基本人生哲学命题出发,从而成为人的重新认识自我并获得自由、和谐之发展。

最终实现人性的复归的更为寓义广阔的审美教育。

最新艺术论答案

最新艺术论答案

中央电大【艺术学概论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艺术学概论】形考作业一(二)简答题1、如何理解艺术具有多种多样的社会功能?答:艺术的社会功能(1)审美认知作用。

(2)审美教育作用。

(3)审美娱乐作用。

①艺术的认知功能:艺术作品总是反映我们的客观和主观世界,透过艺术作品,我们可以认识到丰富多彩的主客观世界,扩大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生活。

如,西方的现代派艺术等,可结合具体作品来谈;②艺术的教育功能: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艺术表现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艺术作品表达了艺术家一定的思想情感,欣赏者会从中得到启迪和感悟,艺术作品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如,一些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可结合具体作品来谈;③艺术的审美功能:艺术作品是以审美为目的,运用艺术的手段而创作的,它给欣赏者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审美感。

如,中外一些优秀的艺术作品,可结合具体作品来谈。

2、“艺术生产”理论给艺术学研究提供了哪些启示?答:第一,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的起源,性质和特点。

艺术的起源离不开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

第二、艺术生产理论阐明了两种生产的“不平衡关系”,即它的发展不能脱离一定时代的物质生产条件。

但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第三、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系统的奥秘,即揭示了艺术作品与欣赏者,对象与主体,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

3、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答:所谓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它们意义首先是指任何艺术形象都离不开内容,并且总是以一定的形式来体现、表现内容。

是两者的有机统一。

其次,在艺术欣赏中,直接作用于欣赏者感官的是艺术的形式,例如一首乐曲的优美的旋律,鲜明的节奏。

或者一幅油画的丰富而和谐的色彩等。

然后由这种形式或生动而鲜明地展示出或含蓄而微妙地蕴涵着深刻的思想内容。

(三)论述题1、艺术的审美性。

答:艺术的审美性是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作为人类艺术精神本质的具体现的艺术创作及其作品,即所谓的人类艺术生产产品,必须具有审美价值,换言之必须符合或满足人类的审美需求,此即是艺术的审美性。

艺术论答案

艺术论答案

中央电大【艺术学概论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艺术学概论】形考作业一(二)简答题1、如何理解艺术具有多种多样的社会功能?答:艺术的社会功能(1)审美认知作用。

(2)审美教育作用。

(3)审美娱乐作用。

①艺术的认知功能:艺术作品总是反映我们的客观和主观世界,透过艺术作品,我们可以认识到丰富多彩的主客观世界,扩大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生活。

如,西方的现代派艺术等,可结合具体作品来谈;②艺术的教育功能: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艺术表现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艺术作品表达了艺术家一定的思想情感,欣赏者会从中得到启迪和感悟,艺术作品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如,一些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可结合具体作品来谈;③艺术的审美功能:艺术作品是以审美为目的,运用艺术的手段而创作的,它给欣赏者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审美感。

如,中外一些优秀的艺术作品,可结合具体作品来谈。

2、“艺术生产”理论给艺术学研究提供了哪些启示?答:第一,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的起源,性质和特点。

艺术的起源离不开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

第二、艺术生产理论阐明了两种生产的“不平衡关系”,即它的发展不能脱离一定时代的物质生产条件。

但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第三、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系统的奥秘,即揭示了艺术作品与欣赏者,对象与主体,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

3、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答:所谓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它们意义首先是指任何艺术形象都离不开内容,并且总是以一定的形式来体现、表现内容。

是两者的有机统一。

其次,在艺术欣赏中,直接作用于欣赏者感官的是艺术的形式,例如一首乐曲的优美的旋律,鲜明的节奏。

或者一幅油画的丰富而和谐的色彩等。

然后由这种形式或生动而鲜明地展示出或含蓄而微妙地蕴涵着深刻的思想内容。

(三)论述题1、艺术的审美性。

答:艺术的审美性是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作为人类艺术精神本质的具体现的艺术创作及其作品,即所谓的人类艺术生产产品,必须具有审美价值,换言之必须符合或满足人类的审美需求,此即是艺术的审美性。

艺术学概论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1)

艺术学概论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1)

论述题1、艺术的审美性答: 艺术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审美性,审美性使艺术品和其它一切非艺术品区分开来。

(1)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

任何艺术作品都必然是人所创造的,凝聚着人类劳动和智慧的结晶。

我们又必须注意,并不是人类一切劳动和智慧的创造物都可以称为艺术品。

只有那些能够给人以精神上的愉悦和快感,具有审美价值或审美性的人类创造物,才能称之艺术品。

(2)艺术的审美性是真、善、美的结晶。

艺术美之所以高于现实美,是由于通过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把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凝聚到了艺术作品中。

艺术美要以真和善为前提,并通过审美性体现出艺术中这种真、善、美的统一。

(3)艺术的审美性是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

作为艺术的一种特性,艺术美注重形式,但并不脱离内容,它是二者的有机统一。

艺术家们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寻找美的形式,从内容出发去选择最恰当的形式以加强美和艺术的表现力,从而使得艺术的形式美日益丰富和发展。

2.结合自身的艺术实践经验来理解和认识艺术的基本特征。

(1)形象性。

文学、艺术是以具体的、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和表现艺术家的思想情感。

各个具体艺术门类,它们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可以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如雕塑、绘画、电影、戏剧等门类的艺术形象,欣赏者可以通过感官直接感受到,而音乐,文学等门类的艺术形象,欣赏者则必须通过音响、语言等媒介才能间接地感受到。

但无论怎样,任何艺术都不能没有形象。

(2)主体性。

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决定了艺术必然具有主体性的特征。

艺术要用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融入了创作主体乃至欣赏主体的思想情感,体现出十分鲜明的创造性和创新性。

主体性体现在艺术生产活动的全过程,包括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

(3)审美性。

艺术还有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审美性。

从艺术生产的角度来看,任何艺术作品都必须具有以下两个条件:其一,它必须是人类艺术生产的产品;其二,它必须具有审美价值,即审美性。

四川电大《艺术学概论形考1》1-课程号:5107219学习资料答案

四川电大《艺术学概论形考1》1-课程号:5107219学习资料答案

艺术学概论形考1_0001
说明:每学期的课程题目都可能更换,请认真核对是您需要的题目后再下载!
四川电大-课程代码:5107219
【单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80 分。


【题目】
英国著名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最早提出艺术起源于“巫术”的理论主张。

[A.]金枝
[B.]原始文化
[C.]
艺术的发展及其文化史理论
[D.]
艺术原理
[仔细分析上述题目,并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
正确答案是:B
【题目】
法国结构主义学者()认为,社会发展不是一元决定的,而是多元决定的,并进而提出了多元决定的辩证法,或者说是结构的辩证法。

[A.]
列维-斯特劳斯
[B.]阿尔都塞
[C.] 索绪尔
[D.]
特里·伊格尔顿
[仔细分析上述题目,并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
正确答案是:B
【题目】
古希腊哲学家()认为“从蜘蛛我们学会了织布和缝补;从燕子学会了造房子;从天鹅和黄莺等歌唱的鸟学会了歌唱。


[A.]苏格拉底
[B.]
德谟克利特
[C.] 亚里斯多德
[D.]黑格尔
[仔细分析上述题目,并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
正确答案是:B
【题目】
系统地以理论方式提出艺术起源于“表现”这种说法的应当首推意大利美学家()。

[A.]克罗齐
[B.]
爱德华·泰勒。

艺术学概论作业参考答案

艺术学概论作业参考答案

艺术学概论作业参考答案作业一(一)名词解释1、“客观精神说”——所谓“客观精神说”,源于古希腊哲学家拍拉图之“本质论美字”理论。

认为在美的现象背后,存在着一个终极的美的本质——“美本身”。

而这个“美本身”拍拉图将其规定为“美的理念”,或者是客观“宇宙精神”。

艺术只是这种美的理念,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而已。

这是柏拉图基于他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观对艺术本质的一种界定,即艺术作为对“理式世界”基本的现实世界的摹仿,是第三位的。

2、“主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源于人的主观精神,而并非是某种概念——“美的理念”。

艺术是审美的表现,而审美的根据是主观的。

所以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

持这种艺术“主观精神说”的代表人物如德国古典美字的开山祖康德更认为“艺术纯粹是艺术家们的天才创造物”。

这种“自由的艺术”“不夹杂任何利害关系”。

有着明显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之特征。

3、“摹仿说”——西方文艺思想史上的古希腊美学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是对真实的“摹仿”。

此说首先肯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从而也就肯定了“摹仿”现实的艺术的真实性,不仅如此,亚里士多德的“摹仿说”还进一步认为,艺术的这种“摹仿”功能使艺术甚至比它所“摹仿”的现实世界更真实。

4、形象性——为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它是相对于哲字、社会科学的总是以抽象的概念形式来反映客观世界的另一种样式。

即文学艺术则是以具体的,生动感人的形象来反映作品的社会生活和体现于其中的作家、艺术家之思想情感。

任何文艺作品,任何艺术都不能没有艺术形象。

这就是艺术的形象性。

(二)简答题1、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

答:所谓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即是马克思所明确提出的“艺术生产”的概念之说,将“艺术”与“生产”联系起来,从生产活动实践出发来考察艺术问题,把艺术看作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是人们满足审美的需要,它的成果构成了人类光辉灿烂的艺术文化宝库。

2、“艺术生产”理论给艺术学研究提供了哪些启示?答:第一,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的起源,性质和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述题1、艺术的审美性答: 艺术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审美性,审美性使艺术品和其它一切非艺术品区分开来。

(1)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

任何艺术作品都必然是人所创造的,凝聚着人类劳动和智慧的结晶。

我们又必须注意,并不是人类一切劳动和智慧的创造物都可以称为艺术品。

只有那些能够给人以精神上的愉悦和快感,具有审美价值或审美性的人类创造物,才能称之艺术品。

(2)艺术的审美性是真、善、美的结晶。

艺术美之所以高于现实美,是由于通过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把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凝聚到了艺术作品中。

艺术美要以真和善为前提,并通过审美性体现出艺术中这种真、善、美的统一。

(3)艺术的审美性是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

作为艺术的一种特性,艺术美注重形式,但并不脱离内容,它是二者的有机统一。

艺术家们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寻找美的形式,从内容出发去选择最恰当的形式以加强美和艺术的表现力,从而使得艺术的形式美日益丰富和发展。

2.结合自身的艺术实践经验来理解和认识艺术的基本特征。

(1)形象性。

文学、艺术是以具体的、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和表现艺术家的思想情感。

各个具体艺术门类,它们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可以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如雕塑、绘画、电影、戏剧等门类的艺术形象,欣赏者可以通过感官直接感受到,而音乐,文学等门类的艺术形象,欣赏者则必须通过音响、语言等媒介才能间接地感受到。

但无论怎样,任何艺术都不能没有形象。

(2)主体性。

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决定了艺术必然具有主体性的特征。

艺术要用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融入了创作主体乃至欣赏主体的思想情感,体现出十分鲜明的创造性和创新性。

主体性体现在艺术生产活动的全过程,包括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

(3)审美性。

艺术还有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审美性。

从艺术生产的角度来看,任何艺术作品都必须具有以下两个条件:其一,它必须是人类艺术生产的产品;其二,它必须具有审美价值,即审美性。

正是这两点,使艺术品和其它一切非艺术品区分开来。

3.如何理解艺术起源与人类实践活动的密切关系?答: 艺术生产本身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才从物质生产中分化出来的。

人类最初的艺术品常常同生产劳动实践有着直接的联系,它们或者是劳动工具如精致的石器、骨器等,或者是劳动成果如用来作为装饰品的兽皮、兽牙、羽毛等。

只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艺术生产才逐渐独立出来,这些劳动产品也逐渐从满足人的物质需要变为满足人的精神需要。

艺术的起源或艺术的发生,经历了一个由实用到以巫术为中介,以劳动为前提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其中也渗透着人类模仿的需要、表现的冲动和游戏的本能。

艺术的发生虽然是多元决定的,但是巫术说与劳动说更为重要。

从根本上讲,艺术的起源最终应归结为人类的实践活动。

4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理解建筑艺术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特征。

答:建筑艺术作为民族文化的体现和时代精神的镜子,又总是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反映出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和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

中外古今的建筑,可以称得上是千姿百态,由于历史的悠久,数量的众多,风格的差异,民族和时代的特色,使得这些建筑具有很高的审美认识价值和文化价值。

古代北京及其宫殿鲜明体现了中国封建社会晚期高度发展的专职集权意识和后期儒学一整套宗法礼制观念;欧洲中世纪哥特式教堂体现了神权在生活中的绝对地位;中国古典园林强调人和大自然的融合,欧洲园林则要“强迫自然服从均称的法则”,重视人对大自然的征服;5.书法艺术的基本技法和表现形式是什么?答: 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形式,它主要通过汉字的用笔用墨、点画结构、行次章法等造型美,来表现人的气质、品格和情操,从而达到美学的境界。

形式上,它是一门刻意追求线条美的艺术;内容上,它是一门体现民族灵魂的艺术。

书法最早也是一门实用艺术。

书法最初只是用于人们书写文字的日常活动,只是发展到后来才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门类。

当然,由于今天日常生活中人们已经很少使用毛笔来书写普通文字,使得书法的观赏性越来越实用性,书法作为一门造型艺术的作用日益突出。

此外,中国书法同绘画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历史渊源,“书画同源”正是对这两门姊妹艺术的形象概括,因此,造型性可以说是书法艺术与生俱来的最重要特点。

6.通过西方话剧与中国戏曲的比较,阐释它们作为综合艺术的共性,各自具有的审美特性。

答:共性: 戏剧是在舞台上由演员以对话和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为观众当场表演故事情节的一门综合艺术。

戏剧艺术作为二度创作的艺术,包括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作为舞台演出基础的戏剧文学和演员创造舞台形象的表演艺术。

审美特征:话剧:(1)戏剧性:就是戏剧艺术通过演员扮演的角色之间的冲突来展开剧情、刻画人物,借以吸引观众,实现其艺术效果和审美作用的特性。

(2)现场性:戏剧需要演员在舞台上为观众多次进行现场表演。

剧本、演员和观众称作戏剧艺术的三要素,最本质的要素是演员。

对表演有着很高的要求,因而戏剧理论家们都十分重视对戏剧表演艺术的研究.中国戏曲:(1)综合性歌、舞、剧高度综合,集唱腔与舞蹈、念白与表演于一体。

(2)程式化角色行当、表演动作、音乐唱腔有特殊的固定规则。

(3)虚拟性注重写意特点,表演、道具布景、舞台时空都具有虚拟性。

7.阐述影视艺术基本的艺术语言、表现手法、文化特征和艺术特征。

答(1)影视艺术特性,体现在运动着的画面、声音以及完成画面、声音组合的蒙太奇之中。

影视艺术语言主要就是画面、声音和蒙太奇。

Δ画面:●景别●焦距●镜头运动●角度●光线●色彩●画面●构图Δ声音:●人声 (包括对话、独白、旁白等)●音乐●音响Δ蒙太奇:“蒙太奇”原为建筑学用语,意为装配、组合、构成等,在影视艺术中,这一术语被用来指画面、镜头和声音的组织结构方式。

●技术层面--剪辑;●艺术层面--蒙太奇应当是电影的基本结构手段和叙事方式.●美学层面---影视艺术独特的思维方式。

(2)文化特征: 影视艺术兼具艺术性与娱乐性、商品性与文化性。

Δ影视艺术作为时代的多棱镜与社会的万花筒,又总是展现出一幅幅不同时代的社会生活的斑斓图景,又具有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国际性;Δ中外优秀影视作品,无不具有深刻的思想意蕴和独特的艺术追求,从而体现出较高的文化品格和独特的艺术创新,具有了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3)艺术特征:电影艺术是综合艺术的结晶。

电影艺术的综合性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其一,它是各门艺术的综合;其二,它是科学与艺术的综合;其三,它是美学层次上的综合。

电影和电视剧都与戏剧有着密切的关系。

影视艺术也受到文学的极大影响。

影视艺术从绘画、雕塑中,吸取了造型艺术的规律和特点,使得造型性成为影视艺术重要的美学特性之一。

影视艺术与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

影视艺术与摄影艺术有着与生俱来的天然联系。

8.解析艺术意境与艺术典型之间的不同与联系。

答: 典型。

又称典型人物、典型性格或典型形象,是指艺术作品中塑造得成功的人物形象。

意境。

是中国古典美学传统的一个重要范畴。

中国古典诗、画、文、赋、书法、音乐、建筑、戏剧都十分重视意境。

意境就是艺术中一种情景交融的境界,是艺术中主客观因素的有机统一。

Δ区别:典型在主客体统一中侧重于客体,意境却在主客体统一中侧重于主体;典型侧重于塑造人物形象,意境侧重于抒发艺术家自己的情感。

Δ联系:都是在有限的艺术形象中,体现出无限的艺术意蕴。

艺术典型是在个别的人物形象身上体现出共性、普遍性和本质必然性;艺术意境是在情景交融的境界中让人们领悟出无穷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9. 阐释艺术鉴赏的审美过程。

答:(1)艺术鉴赏中的审美直觉。

所谓审美直觉,是指人们在审美活动或艺术鉴赏活动中,对于审美对象或艺术形象具有一种不假思索而即刻把握与领悟的能力,使人刹那间暂时忘却一节,聚精会神地观赏它,全部身心沉浸在审美愉悦之中。

审美直觉的特点就是直观性和直接性。

(2)艺术鉴赏中的审美体验。

艺术鉴赏中的审美体验,作为整个审美过程的中心环节,是指鉴赏主体在审美直觉的基础上,达到艺术审美活动的高潮阶段,调动再创造的想象力和联想力,激起丰富的情感,设身处地地生活到艺术作品之中,获得心灵的审美愉悦,把外在作品中的艺术形象转化为鉴赏者自身的生命活动。

(3)艺术鉴赏中的审美升华。

作为艺术鉴赏活动的最高境界,审美升华是指鉴赏主体在审美直觉和审美体验的基础上达到一种精神的自由境界,通过艺术鉴赏的审美再创造活动,在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中直观自身,实现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