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国时期的滕县“八大家”
滕州历史名人 滕文公专题介绍
滕文公专题介绍春秋战国之际,“滕,小国也。
”处于列强之间,跟随大国会盟,征战,今日朝鲁,明日事宋,改日又侍晋,在强国的夹缝中讨生图存。
至滕文公执政时,他不以国小自卑,立志摆脱欺凌,按照孟子“政在得民”的主张,“法先王”、“行善政”、“施善教”,不但没被大国吞并,反而跃居其他方国之上,被誉为“善国”,谱写了滕国历史上辉煌的篇章,至今传为佳话。
滕文公还是世子(太子)时,曾去楚国,来回经过宋国的国都彭城,正值孟子在宋国,两次拜见了孟子。
滕定公(滕文公的父亲)病逝,滕文公派然友到邹国向孟子求教后,再办理丧事。
孟子教以“守丧三年”......。
然友返回后向滕文公说明了情况,太子决定三年守丧。
宗室长辈与朝中文武百官因丧礼久废坚决反对,并说:“我们同一宗族的历代鲁国君主都没有守丧三年这样的行为,滕国更没有守丧三年的行为,到你这代就要违反常规,不可以。
”文公看到宗族及文武百官对他不满意,恐怕办理丧事中难以尽心,再让然友请教孟子。
孟子说:“哦。
这事不可求教于他人了。
上位的人喜爱什么,下面的人必然喜爱得更突出些。
君子的德行是风,小人的德行是草,草必然是随风倒。
办丧事就在于太子了。
”然友返回后向滕文公说明了孟子的建议,太子说:“对呀!这的确取决于我。
”于是太子结棚住了五个月守丧,没传什么戒令。
宗长及文武百官都认可,并说太子懂得礼节,待安葬那天,四面八方的人们都来观看。
太子的面色悲戚,哭泣哀伤,吊丧的人们大为感动。
滕文公继位之后,又礼聘孟子来滕指导。
“孟子来滕,馆于上宫。
”文公待孟子如贵宾,事无臣细地都要向他请教。
滕文公问孟子说:“滕,小国也,同于齐、楚。
事齐乎?事楚乎?”“齐人将筑薛,吾甚恐,如之何则可?”“滕,小国也;竭力以事大国,则不得免焉,如之何则可?”等等。
孟子也尽心尽力地为滕文公出谋划策,帮助滕文公寻找治国方略。
并鼓励滕文公说:“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
”孟子是当时的儒学大师,文公受到孟子的教诲后,增强了他治理好滕国的信心和决心。
山东滕县当县令赵邦清始末
山东滕县当县令赵邦清始末新闻来源:正宁旅游网作者:来到罗川古城(今更名为正宁县永和镇罗川村),听到人们说得最多的要算在明代一朝出现的景清、赵邦清和巩清(也称巩焴),他们都为官清廉,造福百姓,史称“真宁三清”。
甘肃庆阳这片黄土地上,纵观古今,有不少仁人志士,为中国的社会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而“松柏君子”赵邦清堪称为这彪炳千秋的人杰之一。
赵邦清,字仲一,号乾所,明时真宁(今正宁永和)于家庄人。
赵邦清幼时家境贫寒。
他看到父母经常为一家人的生计愁苦交加、长吁短叹,心里明白只有自己发奋读书才能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只有刻苦勤奋才能使含辛茹苦的双亲获得慰籍。
他于明神宗万历十九年(1591年)中举。
时隔半年又考取了进士。
万历二十一年到二十六年(1593—1598年),出任山东滕县县令。
因他为官清廉,为民造福,所以深得人民的拥戴。
赵邦清在任滕县县令时,正是明万历年间,政治污浊、朝廷腐败、皇帝昏庸、宦官弄权,各级官员贪赃枉法。
就连滕县这个远离京城的偏远地方,也是污泥浊水遍地,贪官污吏横行。
皇戚贵族大肆侵吞兼并土地,随意掠夺民脂民膏,任意蹂躏残害百姓,豪强恶霸隐田瞒产,偷税截赋,榨取民众的血汗,中饱私囊。
整个滕县积重难返,民不聊生。
加之又遇连年干旱,庄稼歉收,奸商乘机哄抬物价,恶霸囤积居奇,残酷盘剥百姓。
饥寒交迫的民众吞树皮、吃草根、卖儿卖女、逃荒要饭,背井离乡。
赵邦清一到任,明察暗访倾听民众疾苦,深究细查权贵奸宦罪恶。
对恶贯满盈、罪恶昭彰、为害乡里、民愤极大的豪强恶霸,不论他们后台多硬,来头多大,绝不姑息迁就,坚决予以镇压和打击,百姓为此拍手称快,奔走相告,欢呼总算见到了日月,遇到了青天。
为救民于倒悬,他不辞劳苦,亲自动手丈量全县土地,核查田亩,“令自名其田,户度之,无寄隐而后可。
”在核查土地的基础上,他彻底稽查税赋,使土地各归其主,赋税各到其户,坚决杜绝有地不纳粮,无田却缴赋的极其不正常的现象。
让皇粮国税合理负担,使劳苦大众休养生息。
滕县黄家铁牌坊的来历及传说
滕县黄家铁牌坊的来历位于滕县(今滕州市)北门里街中段的黄家铁牌坊,又称‚乾隆铁牌坊‛,人们大都直呼铁牌坊。
它始铸于清乾隆壬戌年(1742年),铸成于清乾隆丁卯(1747年),毁于1967年2月,存世200余载,远近闻名,举世无双,得到世人的称赏,成为老滕县一大名胜。
铁牌坊的来历铸建铁牌坊者黄钟出身于功名之门。
据1807年《古滕黄氏族谱》记载,铸建铁牌坊的主人是黄钟。
黄钟,字季通,清乾隆庠生。
他出身于显赫的功名之门,世称‚书香门第,官宦世家‛。
祖上五辈五进士:三世祖黄希周,字宗鲁,明嘉靖甲辰进士,仕至太仆寺寺丞;四世祖黄中色,字元采,明万历进士,吏部文选员外郎;五世祖黄祖年,字澄海,崇祯七年进士,殿试亲授二榜二甲,赐名黄世清,吏部员外郎。
《明史〃忠义六》记载:‚在守商、雒时,李自成10万人马攻城,誓死不降,壮烈殉国。
‛曾祖父黄家瑞,字祯臻,明末崇祯七年甲戌进士,辛巳礼部中丞员外郎,官至中承右院御史大夫,在任湖北巡抚时抗鞑奴坚守江淮,杀身成仁,明史称之为效臣。
祖父黄兰森、字畹九,康熙丙辰甲科进士,官至中丞;父亲黄愈亮,英年早逝。
由此看来,正是黄钟出身于显赫的功名之门以及忠孝,才有可能由乾隆皇帝亲颁‚圣旨‛,准予在滕县城里建立牌坊,若普通百姓家庭即便如此节孝也是很难惊动皇帝的。
铸建铁牌坊的起因。
对于为何铸建铁牌坊,《古滕黄氏族谱》中的迤(原字是[贝也],通迤。
)赠修职郎黄公传篇里详细记述:‚黄钟五岁而父卒,母李孺人励节抚孤,教养立公奋志读书,少孤事母,以孝闻常,卒为名。
‛黄钟深知其母守寡不嫁和抚养他成人的艰难,为了报答含辛茹苦养育之恩,使老母欢心,在住宅西构建小园,种植花木,以供老母颐养天年。
‚扬州八怪‛之一李鱓时任滕县知县,撰文刻石镶其门旁称‚养亲园‛。
其孝行深得官吏和百姓的称赞,成为远近闻名的孝子。
同时,黄钟‚欲建铁坊以新母节‛。
地方官吏上奏朝廷。
乾隆皇帝十分赞赏,颁发‚圣旨‛褒扬李氏节孝,准予在城里建立牌坊。
高翰林轶事
高翰林轶事高翰林轶事高熙喆(1854——1938)字仲王咸,一字亦愚,滕县城关镇人(祖籍浙江会稽)。
清咸丰四年出生于一个破落的仕绅家庭。
5岁丧父,随母艰难度日。
高熙喆8岁进滕县“道一书院”,拜清朝举人黄来麟为师。
在书院就读的十余年间,刻苦攻读经史古文,加上天资聪颖,对文章过目成诵,成为众多学生中的佼佼者。
1883年(光绪九年),高熙喆中二甲进士。
1887年授朝议大夫,翰林院编修,并先后任国史馆协修,甲午科山西正考官,甲午科会试同考官,河南道、贵州湖广两道监察御史,工科给事中(以上为京官——笔者注)。
1904年后,历任甘肃宁夏府知府,直隶宣化.大名知府等职。
在近30年的仕途生涯中,忠实地恪守忠君保民的儒家思想,刚直不阿,直言进谏,致力于除积弊、易风俗,劝学倡俭,鼓励生产。
他的事迹至今仍被家乡人津津乐道……以上文字抄至《枣庄市志》。
而笔者手中存有的太史公资料中云“赐进士出身清授朝议大夫翰林院编修国史馆协修光绪甲午科正考官甲午科会试同考官贵州湖广道监察御史工科给事中宣化府知府滕县高熙喆”两文相互印证,说明史家的记载是真实的。
据正史记载,高翰林一生中做出过多件轰动朝政和感动乡里百姓的事。
在高熙喆尚未取得功名前,还仅仅是个副贡,这年,他的叔父高文保被奸人杀害。
原来高文保为地方一名小吏,他在一次执行公务时,发现峄县知县朱永康有贪赃枉法行为,便向上峰递上呈子揭露此事,朱县令获悉后派人贿赂高文保,文保不为所动,朱永康为怕事情败露,遂雇凶将高残杀,并栽赃高文保酒后发狂自杀而死。
高熙喆为叔申冤,四处奔走,终不得其果。
此时,高熙喆正值血气方刚之年,决心去京城告状,他与家人田刚携带血衣、状纸日夜兼程赶赴京师都察院,“哭号陈状”,引起都察院重视,几经勘察,真相大白,贪官朱永康被处极刑。
一组百年前的滕县老照片,都是你未曾见过的…
一组百年前的滕县老照片,都是你未曾见过的…1909年你会想到什么?历史学的好的可能会记得这一年由詹天佑主持修建并负责的京张铁路建成通车,历史学的不好的可能就会懵了,这一百多年前的事谁知道呢。
其实,公元1909年的时候清朝还没有灭亡呢,又过了三年清朝才走向了终点。
这一年是清朝宣统元年,也是末代皇帝溥仪登基的第二年。
是不是感觉很久远的样子?那个时候的滕州又会是什么样子的呢?这里有一组网友整理的部分百年前滕县老照片,让我们一起看看百年前滕州容貌。
当时的民宅,多数还都是土坯房是不是传说中的铁牌坊?那时的街景,路上的行人还不少呢。
在门口聊天,这应该是一户相当富庶的家庭了。
土质的老城墙,现在步行街附近还有一段遗址。
滕县城的老城门,太有气势了!下面还有一组很有历史感的照片,拍摄于上世纪30年代滕州一中的老照片。
滕州一中始建于1913年,距今已走过了百余年历程。
建校初期学校内大多都是西式建筑,很是漂亮,如今多数已经毁于战火,唯有一栋老楼留存至今,现作校史馆。
1930年代学校全貌1930年代教学楼全景,好美的建筑。
远眺教学楼1930年代教职员住宅楼从这张可以看到,现在处于市中心的滕州一中老校,当年有些偏僻,好像荒郊野外。
拍照片时的滕县城还没有遭到侵华日军的破坏。
时至今日,上面图里的其中一座依然完好保存在滕州一中老校内,被称为尚善楼,现在作为滕州一中的校史馆使用。
你能看出来是哪一座吗?图书馆及理化试验室学生宿舍通往女生宿舍的路教室及实验室男生餐堂多少年过去了,通过这些老照片我们依然可以看到滕州一中30年代时的辉煌。
这些建筑可以算得上是当时滕县城里最好的建筑了,我们滕州的先辈一直重视教育啊。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时光就是这样,在容颜老去岁月蹉跎的变迁中,蓦然回首点滴的过往,总会令人无限感慨一句:时间都去那儿了?当一些身影慢慢淡去,当一些事物渐渐陈旧,当一回首发现记忆已是那么的深厚,古城滕州依然焕发着勃勃生机…祝愿滕州的明天更加美好!。
华夏滕姓 族谱
滕姓族谱族谱介绍滕国错叔姬绣......滕宣公姬婴齐滕昭公姬元(姬寿)?~前600年滕文公前600~前575年滕成公姬原前574~前539年滕悼公姬宁前539~前514年滕顷公姬结前514~前491年滕隐公姬虞毋前491~前484年,其后仍有六世为君 ......滕定公(一作滕考公姬糜)滕元公姬弘(一作滕文公)滕错叔绣滕侯彀宣公婴齐孝侯昭公元文公寿成公原悼公宁顷公结隐公虞母考公(定公)麇元公(文公)宏滕仲滕侯苏滕命仲滕侯虎(敢)滕伯文族谱介绍滕立国近千年,其中见诸史册之国君有滕昭公、滕定公及其子滕文公。
后滕为齐所灭,子孙有离开得姓地——今山东滕州,散居今山东、河南各地者。
东汉时,滕姓在北海郡繁衍昌盛,其族大人众,名人辈出,此际滕姓见于史册者三人:滕延、滕咨、滕抚,均为北海郡人,可见最迟在东汉时滕姓北海郡望已经形成。
汉末动乱时,北海郡之滕胄、滕耽等避乱渡江,归属孙叔,尤可一提的是腾胄与孙权结为儿女亲家,极大的壮大了北海郡滕姓之盛名。
吴末时,北海人滕牧女适孙皓,贵为皇后,后因失宠,滕牧被遣居苍梧(今广西梧州),吴灭后,孙皓与滕皇后迁于洛阳。
两晋时期,繁衍于南阳郡、开封县之滕姓昌盛浩大,名家辈出,为该地之名门望族。
两晋南北朝至隋,北方持续动荡不宁,更加剧滕姓南行的步伐,加上汉末的滕姓南迁,今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北、广西、湖南等地均有了滕姓人家,当然,滕姓散居北方各省亦是不争之史实。
唐代及其以后,浙江金华(古称东阳或婺州)的滕家一支独秀,出了不少杰出人物,有白居易作诗为证:“身着锦衣儿戏绣,东阳门外数滕家。
”另据安远《滕氏族谱》、《石城县志》所载,唐有滕文纪,家居江西抚州临川县滕家州,生子有三,其三子学珠自临川徙居福建汀州宁化招得里南桥岭,至宋时,传八世,榜二居邵武,榜遂迁延平,榜仪移广东。
宋靖康之耻后,北方滕姓有迁居浙江临安的,其中应天宋城(今河南商丘)人滕康因仕宦居湖南永州,其孙滕宬徙居吴县(今江苏苏州)。
滕西《古滕杨氏族谱》简介
滕西《古滕杨⽒族谱》简介去年初春曾去级索镇北洋楼村拍来清朝道光三⼗年(1850年)所刻“杨彬诰封碑”照⽚,并写成《滕西北洋楼村杨彬御赐碑》⼀⽂,记下那次寻访的记录,同时还遗憾没能进到杨⽒宗祠⾥去看看杨⽒家谱……今年夏天,有幸结识滕西杨⽒族⼈杨知新先⽣,谈起他们家族的历史以及那块⽯碑,⼜提到未能看到家谱的遗憾,他竟然很快找来清朝乾隆年间(乾隆⼗⼋年即1753年?)⼀修谱(共五册,杨列灏2014年原书复印本)、嘉庆年间⼆修谱(嘉庆九年甲⼦即1804年原版卷本)两套不同年代、不同版本的《古滕杨⽒族谱》。
⼀修复印本共五册,由时年九⼗岁的杨⽒族⼈杨列灏于2014年整理复印,并按原书线装。
书前附有杨列灏硬笔⼿写《复印前⾔》,介绍他从教退休后晚年醉⼼于家谱收集整理的情况,提到“我家仅存有四修族谱⼀部,对前三修原谱不曾⼀见为憾……2013年在族⼈酝酿族谱六修时,⼜奇迹般地发现了历时近三百年的初修族谱,更是喜出望外……经⼗多年的寻觅,终于先后在和福(杨列⼀、杨列明提供)、西岗(杨列奎提供)找到了百⽆⼀存的前三修谱……”⼀修谱第⼀册内容为杨⽒⼀世⾄⼗世世系图、登谱⼈⼝统计等;第⼆册为叙(序)⽂及家规、条例等⽂;第三册为官府诰命敕封等⽂;第四册为家族⼈物传记;第五册收录杨⽒族⼈所撰寿序、祭⽂、碑记等艺⽂。
该家谱第⼆册中共收有时任峄县知县杨⽂熹、滕县知县陈䴃(nao)于乾隆⼗⼋年(1753年)所撰序⽂、滕县知县程国栋乾隆⼗七年(1752年)所撰序⽂、原任太原县知县孔尚钊乾隆⼗四年(1749年)所撰序⽂、杨⽒五代孙杨赓所写《族谱原叙》、六代孙杨汝辑康熙三⼗五年(1696年)丙⼦所写《谱碑叙》、七世孙杨煟乾隆⼗六年(1751年)所撰《继修族谱叙》七篇,详细介绍了滕西杨⽒家族的源流、繁衍、迁徙情况,具有⼀定的史料价值。
序⽂记载,杨⽒⼀族,“溯其迁滕始祖杨泰籍于滕⾃明洪武始……回忆公始祖来滕之⽇仅⼀⼈⽿,今聚族⽽居者不能屈五指⽽顿;谱内⼜云有散居丰、沛诸县者滕为正脉,⼤抵⽆异在滕者矣……”(杨⽂熹序⽂),传⾄清初乾隆初年⼀修家谱时已⾄⼗世,“吾族⼀世1⼈,⼆世1⼈,三世5⼈,四世9⼈,五世24⼈,六世64⼈,七世161⼈,⼋世322⼈,九世399⼈,⼗世91⼈,⼗⼀世3⼈,历考前后⼈数如此……”(杨煟记)杨家由明初(1368——1398年)杨泰⼀⼈,到清初乾隆⼗六年(1751年)⼀修家谱时,三百多年间繁衍⽣息到⼗代计400多男丁(家谱只记男性),由此可作为样本推算反映出整个明代鲁南⼈⼝的繁衍发展状况,具有⼀定的样本、参照价值。
清末民国时期的滕县“八大家”
清末民国时期的滕县“八大家”商贾之地出望族滕州历来就是商贾之地,南北交通要道。
据《山东各县乡土调查录》(民国六年)记载“自津浦路通,滕县商务极其发达,北连济南,西接济宁、南通徐州。
遂为山东省南部贸易之集散地”。
1919年(民国八年),滕县商业进入发达阶段,在商会的商号就有500余户。
仅棉纱一项每天销量30万吨,乡下织机有10000余张。
规模较大的商号有运输公司4家,银号20家,酒业95家,烟店87家,杂货铺380家,京货铺115家,油坊82家。
这些商号大多在几个有名的大家富户掌控之中。
从明、清朝以来,滕县八大家名气就逐渐凸显,特别是清末民国时期,更是成为滕州乃至鲁南地区有名的名门望族,不论是经济地位、权势都显赫一时。
对于滕县八大家之说历来叫法不一,众说纷纭。
有的以县城而言,有的以乡村而论,有的或城乡兼说。
滕县城内“八大家”之说,一般指“徐、黄、张、高、吴、姚、孔、王”八大家族。
即徐兰舟、黄以元、张锦湖、高熙喆、吴树吉、姚荔泉、孔庆塘、王东槐。
八大家族除大量占有土地外,一般兼有工商业或先人多有功名。
如徐兰舟在清代做过山东巡抚,1871年(清同治十年)在县城开设老德源杂货店、烟店、酱园、槽油坊、药房及在夏镇开设德源杂货店等8处商号。
在徐州、南京、上海、济南、天津等城市设有分号,一年获利即买土地20余顷。
黄以元家族在明朝曾被皇帝赐封,外地官员来滕就职要先到黄家拜访,否则就有丢官之险,晚清又出了几个举人、拔贡、秀才。
王东槐在1838年(道光十八年)考中进士,与晚清名臣曾国藩同年登科,授官职翰林院检讨,故有“王翰林”之称。
1850年5月,道光皇帝封他为内阁侍读学士,为皇太子奕■讲学。
不久,太子奕■登基,年号咸丰,王东槐遂成一代帝师。
后来,他调至武昌府任道台,为官清廉,惩办了不少贪官污吏,深受广大百姓爱戴。
太平天国的义军攻打武昌时,他和妻子悬梁自尽。
现在市内的王家祠堂就是为纪念王东槐而建,清末名臣曾国藩亲笔题写的“千古完人”四个大字挂在后殿。
滕州倪氏家谱
二十一世
道银
士俊
士义
士山
士亭
玉洪
玉申
玉纪
玉明
培磊
培科
培友
培金
培秀
孟庆
滕阳倪氏族谱●卷七
十六世
十七世
十八世
十九世
二十世
二十一世
道富
道元
士芳
士发
士强
士运
玉营
玉福
玉文
玉生
玉泉
培建
培国
培伟
培湖
培尧
培舜
十六世
道银
自元公之长子,配张氏,子五,长子士俊,次子士义,三子士山,四子士亭,五子士芳。
道富
自元公之次子,配关氏,子二,长子士发,次子士强。
培水
玉香公之次子,配侯化霞,子二,长子大刚,次子大乐。
培儒
玉成公之长子,配李怀花,子文举。
培高
玉成公之次子,配闫广英,子文淦。
培山
玉成公之三子,配李秀霞,子文东。
二十世
大庆
培洪之长子,配种法喜,子良锦。
大卫
培洪之次子,配张海华。
大陆
培湖之子。
大军
培河之长子,配张艳,子菲。
大臣
培河之次子。
大勇
培法之长子。
菲
大军之子。
十六世
十七世
十八世
十九世
二十世
二十一世
道生
士成
玉山
玉海
玉水
培明
培德
培亮
孟平
孟良
孟伟
明瑞
良超
良越
滕阳倪氏族谱●卷七
十六世
道生
自奎公之子,配孟氏,子士成。
十七世
士成
东阳百家姓·滕氏
东阳百家姓·滕氏
东阳滕氏
吴立梅
滕氏,源于姬姓,出自黄帝之子。
黄帝分封给其二十五子十二个氏,第六位即滕氏。
另有周文王第十四子错叔绣被封于滕国(今山东滕县),国亡后后裔以国为氏。
其他为汉化改姓。
东阳滕氏滕伉、滕盖父子于唐天宝年间自金华迁居东阳东门外。
滕盖子、正议大夫滕珦(754—840)于唐大和二年(828)以四品右庶子给券致仕还乡,其子侄滕迈、滕倪、滕令琮、滕翼、滕休皆中进士,现吴宁陈宅街,时称滕宅街,滕氏为唐代东阳四大族之一。
白居易诗云:“儿着绣衣身着锦,东阳门外数滕家。
”元代时东阳滕氏播迁他乡,其中滕令琮二十二世孙滕雷(1262—1339)于元代初年迁嵊县六都芝溪上岗。
滕雷六世孙文清(1429—1474)怀念故土,于明天顺五年(1461)自嵊县回迁永宁乡白溪口,文清孙重银(1489—1552)于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迁永寿乡二十都常泰,重银五世孙继怡(1690—1757)于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自常泰迁衍孝顺乡郭宅三村桥下。
继怡孙先志(1776—1859)于清乾隆年间因开药房迁衍湖溪。
后裔还分衍罗青及安文根溪等地。
2018年底,东阳市内滕姓户籍居民340人,占全市户籍人口的0.04%,列东阳姓氏第九十五位。
原载《东阳百家姓》
西泠印社出版社2020年4月出版。
老滕县的“八大家”
老滕县的“八大家”清末民国时期滕州的名门望族,不论是经济地位、权势都显赫一时。
滕州历来就是商贾之地,南北交通要道。
据《山东各县乡土调查录》(民国六年)记载“自津浦路通,滕县商务极其发达,北连济南,西接济宁、南通徐州。
遂为山东省南部贸易之集散地”。
1919年(民国八年),滕县商业进入发达阶段,在商会的商号就有500余户。
仅棉纱一项每年销量30万吨,乡下织机有10000余张。
规模较大的商号有运输公司4家,银号20家,酒业95家,烟店87家,杂货铺380家,京货铺115家,油坊82家。
这些商号大多在几个有名的大家富户掌控之中。
从明、清朝以来,滕县八大家名气就逐渐凸显,特别是清末民国时期,更是成为滕州乃至鲁南地区有名的名门望族,不论是经济地位、权势都显赫一时。
对于滕县八大家之说历来叫法不一,众说纷纭。
有的以县城而言,有的以乡村而论,有的或城乡兼说。
滕县城内“八大家”之说,一般指“徐、黄、张、高、吴、姚、孔、王”八大家族。
即徐兰舟、黄以元、张锦湖、高熙喆、吴树吉、姚荔泉、孔庆塘、王东槐。
八大家族除大量占有土地外,一般兼有工商业或先人多有功名。
如徐兰舟在清代做过山东巡抚,1871年(清同治十年)在县城开设老德源杂货店、烟店、酱园、槽油坊、药房及在夏镇开设德源杂货店等8处商号。
在徐州、南京、上海、济南、天津等城市设有分号,一年获利即买土地20余顷。
黄以元家族在明朝曾被皇帝赐封,外地官员来滕就职要先到黄家拜访,否则就有丢官之险,晚清又出了几个举人、拔贡、秀才。
王东槐在1838年(道光十八年)考中进士,与晚清名臣曾国藩同年登科,授官职翰林院检讨,故有“王翰林”之称。
1850年5月,道光皇帝封他为内阁侍读学士,为皇太子奕詝讲学。
不久,太子奕咛登基,年号咸丰,王东槐遂成一代帝师。
后来,他调至武昌府任道台,为官清廉,惩办了不少贪官污吏,深受广大百姓爱戴。
太平天国的义军3打武昌时,他和妻子悬梁自尽。
现在市内的王家祠堂就是为纪念王东槐而建,清末名臣曾国藩亲笔题写的“千古完人”四个大字挂在后殿。
族谱:一个家族的生命史,你了解枣庄的那些族谱吗?
族谱:一个家族的生命史,你了解枣庄的那些族谱吗?国有史,方有志,家有谱,家谱与方志、正史一起,构成了中国历史的三大支柱,家谱记录宗族的传承,记录社会的变迁,也是家国文化、乡土情怀、家风传承的精神载体。
保留好族谱,就是留住根,因此要认识到族谱的文献价值和寻根功能,也为地方乡邦文化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枣庄历史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保留下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族谱就是其代表性的一种,但是由于经历战乱,动荡等情况,存留下来的族谱已经是片羽吉光。
族谱又叫家谱,家乘,宗谱,谱牒,世谱,支谱等。
记载一个家族的世系繁衍,血脉亲疏及重要事迹的书。
宋代只允许皇家修官谱,至于宋元以后,私家修谱之风大盛,族谱作为宗族的神圣符号,一直深藏民间,秘不示人。
族谱一般分二部份,一是谱头,一是世系。
谱头是一般收录历次谱序,凡例祖训家规,历代源流、祖先遗像艺文、行辈、人物传记等。
世系一般记载出生时间、去世时间、埋葬舆图、字号功名、生育情况、婚配、一生简介等。
因此说,族谱不仅可以作为珍贵的历史资料,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正史、方志的不逮之处。
古人云:“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今时,家谱已成陈迹,进入收购站,古玩店,或被图书馆档案馆文史资料收藏,很难再与家谱后人重逢。
现在还讲究这些的人不多了,起名字不按字辈,叔侄分不清长幼。
自古以来,族谱承载着伦理规范,塑造人格精神,维系道德秩序,也是一个家族团结,民族团结,国家团结的重要保障。
因此闲来无事,受朋友之托,写一写枣庄地区的现存族谱情况和版本信息,分期推送,如有不到之处,还请大家多多指教。
峄阳崔氏族谱是图为滕州翰林高熙喆为齐村崔氏族谱写的序崔家曾三修族谱,初稿修于光绪14年(1888年),二修于民国时期写本(稿本)未付梓,崔广沅主修。
三修2006年。
有精装和线装两种版本芷湘斋藏峄县齐村崔氏清末民初时期成为峄县四大家族(崔宋黄梁)之首,原因是政治上的显赫和经济上的富有,据统计:1890年为止崔家一共有男性族人155人,考取功名及学问者有52人之多。
“县志和文化志及文化艺术志”中的著名华氏家人
“县志和文化志及文化艺术志”中的著名华氏家人1989年版的《滕县志》和1997年版的《滕州文化志》上,有四位我们滕阳华氏家人的名字赫然在册。
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类传承人华绍庭(字德盛)和华敬武(字志艺),父子关系;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类传承人华敬文;革命烈士华敬南。
上面的两部重要文献属于地方志,地方志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瑰宝,历朝历代都非常重视方志的编修,其发展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是一个地区的史书,享有“地方百科全书”的美誉。
《周礼》中提到了“方志”这个词,但方志真正诞生应在秦汉时期。
明清时代,地方志的发展已经基本定型。
地方志很有学术价值,清朝的著名学者章学诚认为,地方志可以“补史之缺,参史之错,详史之略,续史之无”。
明清以后,地方志及其理论发展逐渐成熟,方志界对方志功能认识趋于统一,普遍将地方志的功能释为“资治、存史、教化”。
综上所述,地方志有着历史之延续性,内容广博行性,材料真实性。
是一种地方性的多学科书籍,涉及历史、文学、民族、社会、经济、自然科学。
一般说,收入志书的,应该是那些能反映当地真实情况、反映事物发展规律或发展趋势、有时代特点、有借鉴作用、查考作用、教育作用和存史作用、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材料。
《滕县志》《滕州文化志》能记载我们这么多家人的历史,说明这些家人所在领域不仅具有时代的引领作用,而且还都非常有建树。
如何知到志书上历史信息,不得不说其来源。
滕州家人宏佩兄弟看到平台上“华觉义先生-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类著名传承人”一文后,非常高兴,当即与我说:滕州家人也有非常著名的“非遗传承人”,创立了“德盛班”,他的子辈有继承,也非常出名。
现其孙辈居住滕州,都很优秀,为人低调。
我听后很受鼓舞,当即就有想见见“德盛班”后人的想法。
几经周折,终于在2018年岁末,见到了“德盛班”的后人华甦(明字辈),华敬武先生次子。
初见华甦先生印象深刻,温文儒雅,身材修长,举手投足间仿佛能看到老艺人舞台上的身影。
他谈到其祖父、父亲时,话语滔滔不绝如数家珍,表述严谨,又不失幽默。
滕县北门里黄家漫谈
滕县北门里黄家漫谈漫谈滕县北门里黄家徐承伟老滕县八大家的黄家,家世显赫、人才济济,被称为老滕县的名门望族。
据《滕县志》《古滕黄氏族谱》(五修)等资料记载,北门里黄家原籍山西洪洞县,明朝洪武年间迁滕。
其一世黄玘,居滕县明理村,子二:金、其;二世的黄金,曾任明朝内务府戊字库大使,诰封朝列大夫,子四:希周、希颜、希孟、希闵;三世的黄希孟由明理村迁到县城北门里居住。
在老滕县“四门四大家”(东门里姚、南门里徐、西门里王、北门里黄)中,只要说到北门里黄家,就不得不提黄家那些流传甚广的佳话。
五世五进士黄家明清时期家学深厚,科举绵延。
三世的黄希周,明朝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考中甲辰科进士,曾任汾州知府、朔州长史等职;四世的黄中色(希孟之子、希周之侄),明朝万历十一年(1583年)考中癸未科进士,曾任河内县知县、吏部文选司员外郎等职,部考获评“清官天下第一”;五世的黄世清(中色之子),明朝崇祯七年(1634年)考中甲戌科进士,曾任户部主事员外郎郎中、陕西布政司右参议,事迹在《明史》有载;六世的黄家瑞(昌年之子,世清之侄),明朝崇祯七年(1634年)考中甲戌科进士,曾任山西汾阳令、良乡令、礼部员外郎、淮扬巡抚等职,事迹在《明史》有载;七世的黄兰森(家瑞之子),清朝康熙十五年(1676年)考中丙辰科进士,县志里有传有诗。
从黄希周到黄兰森,黄家出了5个进士,世称“五世五进士”。
这种成就在滕县是首屈一指的。
其中,黄中色和黄世清是父子俩进士;黄世清和黄家瑞叔侄俩同时考中一榜进士,时称“二黄”;黄家瑞和黄兰森父子俩一个是明朝进士,一个是清朝进士。
后来,十二世的黄来晨在清朝道光三十年(1850年)考中庚戌科进士,曾任江西沪溪县知县。
而据《古滕黄氏族谱》(五修)统计,明清时期黄家“一门七进士、十举人”,用现在的话说,妥妥的学霸之家。
铁石二牌坊清朝乾隆皇帝知晓黄钟(九世)的母亲李氏励节抚孤的事迹后,敕令为其建节孝坊。
黄钟设计4楹宫殿式结构,采用石铁材质,石质基座上立8根方形石柱,柱上现场一体浇铸成铁坊,重檐歇山,飞檐斗拱,重梁起架。
滕县曾有个“张青天”
滕县曾有个“张青天”徐承伟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有见地的为政者深知民贵君轻的道理,大小官吏也在努力做到“政通人和”。
盘点明清时期历任滕县知县224人,都是异地跨省任职的异乡人。
其中风评较好的知县,有的获得提拔重用;有的入列名宦祠;有的鞠躬尽瘁,逝于任上;还有像刘缨、姚诗志这样的,虽说没有入祠立碑,却因审理个案而在滕县历史上留下了“哥的传说”。
而我们今天要讲的,就是在滕县获得“张青天”称号的一位知县。
雍正元年(1723年)八月的一天,滕县老百姓自发地举行了一场离任知县“欢送会”:现场虽说不上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旌旗招展,但也是小城空巷、沿途摩肩,送别现场哭泣挽留声不绝于耳,有人唱起“张青天”的歌谣,老百姓还专门竖起两面大旗表达着内心依依不舍的心情:一面竖在了临城之南,旗上绣着“真民父母”;一面竖在了界河之北,旗上绣着“第一清官”。
这位被百姓奉为“真民父母”“第一清官”的“张青天”,就是时任滕县知县张观海。
张观海,字波远,号愧荻,福建晋江县(一说瓯宁县)举人,康熙壬午科(1702年)举人,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选任滕县知县,雍正元年(1723年)八月八日檄调平阴县。
就在这短短八个月的任期里,张观海究竟做了什么?就让淳朴的滕县老百姓毫不吝啬地给予“张青天”的赞美!守城卫民?知县齐世恩、邹崇孟守城有术,知县姬文允、吴良能临危殉职;兴修水利?知县张啓元造渠引水、治沙筑坝,知县赵邦清引泉为渠灌良田、植树造绿成花县;审案平冤?知县冯潮口决手判、案无留牍,知县汪桂林三年审结历年积案800余件;治盗缉贼?知县赵毓驹任上严缉盗贼乃至邑无犬吠,改任后仍让捕快千里擒滕贼。
经过查阅资料可知,张观海在滕县短短八个月里,政绩显著,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救助灾情;二是破除旧例;三是严刹恶风;四是善后亡丐,五是治理“飞地”。
救助灾情。
滕县在张观海上任前的两三年里,火灾、旱灾频发,田地几乎到了赤地百里、寸草不生的地步。
清代山东滕县列女群体管窥
清代山东滕县列女群体管窥吕娟娟【期刊名称】《枣庄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00)001【摘要】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chorography of Teng xian in Kangxi 56 years and Daoguang 26 years,analyzes the typ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ienv,and the reasons of women keep chasteness. The Lienv of Tengxian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types:faithful wives who were alive when their husbands died and the wives who died for their husbands,the number of faithful wives who were alive when their husbands died is more than the number of the wives who died for their husbands,and the means of death were various. The chaste lienv appeared inseparable prevailing policy guidance and local cultures and subsist-ence economy. Chaste lienv whoas individuals in society,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social activities,as recent studies the role of women in the society and provide support.%以康熙56年和道光26年的《滕县志》为依据,对清代滕县的列女类型、特点及其妇女守节原因等进行考察,可以发现清代滕县的列女类型主要有守节和殉节妇女两类,具有守节多于殉节和烈妇死亡方式多样的特点。
滕州历史名人
滕州历史名人滕州是一块古老的土地,根据考古发现,早在7300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繁衍生息。
夏时南部为鄫国,北和西北为滕国和薛国。
后几经变称,明时,北置滕县,南置峄州,后降峄州为县。
清循明制。
在这块土地上,几千年来涌现出许多重要的历史人物。
战国时,齐贵族田文,号孟尝群,受封于薛,门下有食客3000,先后出任齐相、秦相和魏相,是当时名扬四海的显赫人物。
薛人毛遂,为赵国平原群门下,自荐出使楚国,说服楚王联合抗秦,“毛遂自荐”被历代传为佳话。
汉初薛人叔孙通才智过人,被汉高祖刘邦拜为博士,后为太子太傅,为汉王朝的建立和巩固起了重要作用。
西汉曾县人匡衡,自幼勤奋好学,曾流传“凿壁偷肖”的故事,在朝迁中官至太子太傅、丞相等职,被历代推为名人。
明隆庆进士贾三近学识渊博,曾两次出任现南京光禄寺卿,据考证《金瓶梅》作者即为此人。
另外,墨子、滕文公、疏广、疏受等都是享有千古盛名的历史人物。
墨子名翟,战国时期鲁之小邾国(今山东省滕州市木石一带)人,约生于公元前480年,卒于公元前390年。
墨子工匠出身,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出生于劳动人民并为劳动人民呼喊奔波的思想家。
墨子博学多才,创立了墨家学派。
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为宗旨,提出“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命”等主张,其主要思想、业绩体现在《墨子》一书。
墨子是一位学贯文理、注重实践、百科全书式的平民圣人。
墨子不但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还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他在力学、数学、光学等方面的某些创见与近代科学原理几乎完全相同,后人尊称墨子为“科圣”。
当代著名学者杨向奎先生说:“墨子在自然学上的成就,决不低于古希腊的科学家和哲学家,甚至高于他们。
他个人的成就,就等于整个希腊。
”毛泽东主席曾高度评价墨子是古代辩证唯物主义大家。
鲁班鲁班,姓公输,名般。
因是鲁国人(今滕州人),“般”和“班”同音,古时通用,故人们常称他为鲁班。
鲁班,大约生于周敬王十三年(公元前507年),卒于周贞定王二十五年(公元前444年)以后,生活在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出身于世代工匠的家庭,从小就跟随家里人参加过许多土木建筑工程劳动,逐渐掌握了生产劳动的技能,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滕州历史名人
滕州历史名人
1、满德坤(1778~1838) 字载夫,出生地(山东省滕州市西岗镇柴里村),清嘉庆五年(1800年)武科举人,接连考中进士,殿试中第一甲第二名(榜眼),授予二等侍御职务。
曾任直隶提标游击署保定营参将、江南漕标中军副将、湖北郧阳镇总兵。
道光十八年(1838年)秋病逝。
2、滕文公,是一位战国中期滕国(今山东滕州市市区西南十二华里古滕国)的国君。
实际上,春秋战国之际有两位“滕文公”,他们皆是西周滕国先君错叔绣之后裔:一是,春秋时代的滕文公,世人多对此不熟悉。
他也是一位德高望重、有惠于民的滕国国君。
二是,战国时代的滕文公,本谥名为滕元公。
因为《孟子》有记载其“从孟子而响应善国之治”,后人多对此熟悉,滕国文化所宣扬道德风范核心,也主要就是他。
3、孟尝君(生卒年不详),战国时齐国贵族。
姓田名文,是齐宗室大臣靖郭君田婴之子,袭父爵封于薛(今山东滕州市东南),称薛公,号孟尝君。
“战国四公子”之一,以轻财下士著称,门下食客至数千人。
他先任齐相,发展合纵抗秦势力,后又任魏相,转而联赵、燕等国,附秦攻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权变之臣。
4、王晏(890—966年),徐州滕(今山东滕州人)人。
五代时大将。
先后事过四朝帝王,官至太子太师,封韩国公。
5、春秋鲁国建筑工匠。
公输氏,名般。
创制攻城云梯和磨粉之硙等器具。
据传又发明锯子等木作工具。
旧时建筑工匠尊为祖师。
鲁班,姓公输,名般。
又称公输子、公输盘、班输、鲁般。
因是鲁国人(今滕州人),“般”和“班”同音,古时通用,故人们常称他为鲁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末民国时期的滕县“八大家”
商贾之地出望族
滕州历来就是商贾之地,南北交通要道。
据《山东各县乡土调查录》(民国六年)记载“自津浦路通,滕县商务极其发达,北连济南,西接济宁、南通徐州。
遂为山东省南部贸易之集散地”。
年(民国八年),滕县商业进入发达阶段,在商会的商号就有余户。
仅棉纱一项每天销量万吨,乡下织机有余张。
规模较大的商号有运输公司家,银号家,酒业家,烟店家,杂货铺家,京货铺家,油坊家。
这些商号大多在几个有名的大家富户掌控之中。
从明、清朝以来,滕县八大家名气就逐渐凸显,特别是清末民国时期,更是成为滕州乃至鲁南地区有名的名门望族,不论是经济地位、权势都显赫一时。
对于滕县八大家之说历来叫法不一,众说纷纭。
有的以县城而言,有的以乡村而论,有的或城乡兼说。
滕县城内“八大家”之说,一般指“徐、黄、张、高、吴、姚、孔、王”八大家族。
即徐兰舟、黄以元、张锦湖、高熙喆、吴树吉、姚荔泉、孔庆塘、王东槐。
八大家族除大量占有土地外,一般兼有工商业或先人多有功名。
如徐兰舟在清代做过山东巡抚,年(清同治十年)在县城开设老德源杂货店、烟店、酱园、槽油坊、药房及在夏镇开设德源杂货店等处商号。
在徐州、南京、上海、济南、天津等城市设有分号,一年获利即买土地余顷。
黄以元家族在明朝曾被皇帝赐封,外地官员来滕就职要先到黄家拜访,否则就有丢官之险,晚清又出了几个举人、拔贡、秀才。
王东槐在年(道光十八年)考中进士,与晚清名臣曾国藩同年登科,授官职翰林院检讨,故有“王翰林”之称。
年5月,道光皇帝封他为内阁侍读学士,为皇太子奕■讲学。
不久,太子奕■登基,年号咸
丰,王东槐遂成一代帝师。
后来,他调至武昌府任道台,为官清廉,惩办了不少贪官污吏,深受广大百姓爱戴。
太平天国的义军攻打武昌时,他和妻子悬梁自尽。
现在市内的王家祠堂就是为纪念王东槐而建,清末名臣曾国藩亲笔题写的“千古完人”四个大字挂在后殿。
王家祠堂已是鲁南地区深具北方传统园林建筑特色的民间建筑瑰宝,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不同版本的“八大家”
在乡村流传的“八大家”之说,似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有所指,县城南部有“郗山殷,南山褚,不如夏镇小叶五”;近城区域有“金仓沟、银王开、党家村、鲁家寨,还有桑村李二泉”;城西有“大坞张、小坞段、和福杨家也不善”等说法。
晚清时期,乡村“八大家”一般指两张、一鲁、李、党、龙、杨、王八个家族,即张崇玉、王开村张凤阁、鲁寨村鲁景龙、桑村李二泉、党村党金石、峄庄龙振彪、和福杨姓家族、仓沟王修甫。
还有柴胡店张星五、魏庄刘宪三家族,也曾被认为是大家族之一。
滕县城乡“八大家”有权有势,生意兴隆,掌握着生杀予夺之权。
全县以上的土地都在他们手中。
王开的张良弼是元末湖广行省参知政事。
大坞村张家,在明代出过布政司。
高庙王家出了三个御史,王东槐教过咸丰皇帝,加过太师少保衔。
郗山殷家当过清朝的外务,和福杨家中过进士等。
家族之中人才辈出
清朝末年,滕县城乡“八大家”投入工商业资本额占全县的以上,鲁寨鲁景龙家族年(清道光年)在县城开设当铺、油坊、酒店、货栈、估衣店、杂货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