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乘法》知识点归纳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乘法》知识解读ppt课件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乘法》知识解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c5845f7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b2.png)
第四部分:主干问题
2.一个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1.乘数的末尾有0,积的末尾一定有 0;乘数的中间有0,积的中间不一 定有0。
先用乘数中0前面的数乘另一个乘数,再看乘 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乘 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 法 的计算方法
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每一位上的数,在个位没 有向十位进位的情况下,一位数与十位数上的0相乘,积为0, 要在积的十位上写上0占位,以此类推,即与哪一位上的乘积 是0,就在哪一位上写0占位,如果有进上来的数必须加上进位 数再占位。
本单元教科书编写的基本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 几个方面:
1.借助点子图帮助学生理解乘法竖式的计算过程 乘法竖式与加减法竖式有很大的差异,在计算过程中,
不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乘,而是用一位数分别去乘另一个乘 数每个数位上的数,再把所得的积相加,不仅步骤多,需要 注意的事项也很多。这个过程对第一次接触乘法竖式的学生 是很抽象的,尤其是竖式中每一步计算的实际含义,不容易 理解。因此,教科书借助点子图这一直观模型来解释计算的 过程,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运算的意义。
估算的方法
把两、三位数看成与它最接近的整十、整百数,再和一 位数相乘。
连乘的运算顺序
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的,没括号的按从左到右的 顺序依次计算。
第二部分:目标定位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乘法的实 际意义,感受乘法计算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习 数学的兴趣。
2.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能 正确进行竖式计算。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选择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
三年级上册数学《多位数乘一位数》知识点归纳
![三年级上册数学《多位数乘一位数》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bb6d32aefad6195f302ba648.png)
多位数乘一位数
1、① 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②0和任何数相加减都得任何数本身。
③ 1和任何不是0的数相乘还得原来的数。
2、笔算乘法的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分别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与哪一位相乘,积就写在那一位的下面。
3、解决问题;弄清数量关系,想好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1)通过先求一份数再解决问题。
(2)通过先求总量再解决问题。
4、(关于“大约)应用题:
问题中出现“大约”、“约”、“估一估”、“估算”、“估计一下”,条件中无论有没有大约都是求近似数,用估算。
→(≈)解决问题:书本70-72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ee1b77a4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cf.png)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稿子一
嘿,亲爱的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聊聊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的那些有趣知识点哟!
先来说说乘法吧!乘法就像是一群小伙伴手拉手,快速算出好多同样数量的东西加起来是多少。
比如说 3 个 5 是多少,用乘法一算就知道是 15 啦。
还有除法呢,它就像是把一堆东西公平地分给大家。
比如 15 个苹果要平均分给 3 个人,每个人能拿到 5 个。
测量长度也超好玩的!咱们知道了厘米和米,厘米小小的,量铅笔、尺子啥的很方便;米就大多啦,量教室的长度、操场的长度就得靠它。
认识图形也很有趣哟!三角形有三个尖尖的角,很稳固;正方形四四方方,每条边都一样长。
时间的知识也不能少!时钟滴答滴答,时针短粗,分针细长,学会看时间,咱们就不会迟到啦。
数学是不是很有趣呀?只要咱们认真学,就能发现好多好玩的地方!
稿子二
嘿哟,小朋友们!咱们一起来瞅瞅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的知识点哈。
你看那个加减法,这可是咱们天天都要用的呢。
多几个少几个,一加一减就清楚啦。
乘法就像变魔术,几个相同的数相加,用乘法一下子就算出来,可省事啦。
除法呢,就像是分糖果,要公平地分给小伙伴们。
说到重量,千克和克要分清哟。
买大西瓜就用千克,买小零食可能就用克啦。
图形的世界也很奇妙呀!长方形长长的,正方形方方的,圆形没有尖尖角。
还有估算,猜猜东西大概有多少,可有意思啦。
方向也很重要哦,东南西北可别搞混啦,不然会迷路的哟。
数学的世界丰富多彩,咱们一起好好探索,好不好呀?。
三年级数学《乘除法》知识点总结
![三年级数学《乘除法》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763d3e3fc4ffe473268ab00.png)
1、整十整百数的乘、除法(限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先把因数(或被除数)末尾的0放在一边,再相乘(或相除),然后在积(或商)的末尾添上0。
(记住:必须方便口算。
最后所添0的个数=放在一边的0的总个数。
)2、乘、除法(限除数是一位数)的估算方法:转化成和原数接近的整十整百数,再进行乘除口算。
(记住:在转化成和原数接近的整十整百数时,必须方便口算。
)3、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一位一位地乘。
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注意:在竖式中,用后一个因数的十位去乘前一个因数时,积的末位就写在十位。
)4、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从高位除起,一位一位地除,哪一位上除得的'商就写在哪一位上,每一次除得的余数都必须比除数小。
(记住:A.被除数最高位上不够商1,就退后一位写商;其它数位上不够商1,就用0来占位。
B. 在竖式中,每除一位,就必须在那一位上写一位商。
)5、积的变化规律:A.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积就扩大〔或缩小〕几倍。
B.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另一个因数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积不变。
6、商的变化规律:A.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或缩小〕几倍,商也扩大〔或缩小〕几倍。
B.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或缩小〕,商就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
C.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7、数字的排列规律:如果题中的数字越来越大,可能是由乘法或加法算出的。
如果题中的数字越来越小,可能是由除法或减法算出的。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https://img.taocdn.com/s3/m/dbb6419c767f5acfa0c7cd76.png)
12、一根铁丝围城一个长是6宽是2的长方形,现在将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求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典型题:周长不变是突破点】
第四单元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1、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先把整十、整百数后面的0挡住,再除以一位数,商是几,就再商后面加上挡住的0。
2、用竖式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一位不够看两位。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当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不够商1时,用0占位。除的过程中,每次余下的数要比除数小。【反复强调,每一步的余数都不能大于除数,否则说明商上的不对。】
3、被除数首位不够除,说明:首位<除数。
被除数首位够除,说明:首位大于等于除数。
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用除法计算。
4、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变大用乘法,变小用除法,求倍数也是用除法”】
5、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任何数和1相乘还得这个数本身。【强调任何数除以零等于零是错的。强化领不能做除数】
6、乘数中间有0,积的中间不一定有0。
7、乘数末尾有几个0,积的末尾不少于几个0。【至少有这么多个零】
3、称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作单位。克可以用字母“g”表示。
4、1枚2分硬币大约重1克。
5、1千克=1000克 1000克=1千克
6、水+空杯=总重,总重-水=空杯,总重-空杯=水。【装油,倒油问题。一瓶油连瓶重7千克,倒出一半油后重4kg。求油重多少千克,瓶重多少千克?典型题。画图讲解】
7、一定要看清单位,是以克为单位还是以千克为单位,单位不一样一定要换算单位。【反复强调单位要统一】9、一个数除以2再除来自4相当于除以了8。(2×4=8)
三年级数学第二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知识点归纳
![三年级数学第二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bde32fc47e21af45b207a855.png)
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第二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知识要点】:(一)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1. 口算:①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计算时先计算0前面的两个数的积,再数一下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再在这个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用一位数分别去成两、三位数中的每一位数,注意进位。
2.估算:方法是用四舍五入法把不是整十、整百的数看做最接近它的整十、整百的数来算。
一般是先找出两个因数的近似数,再把两个近似数相乘。
注意结果要用≈。
书写格式:86×45≈45003.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分别乘两、三位数中的每一位数;哪一位上的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注意计算时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
计算时注意两点:一是连续进位时容易出现以下错误:(1)忘记加进上来的数。
(2)加错进上来的数。
(3)错把进上来的数当做因数去乘。
二是三位数(中间有0)与一位数的乘法,要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三位数的每一位,当与中间的0相乘时,如果没有进上来的数,这一位的积就是0,如果有进上来的数则必须加上。
4、三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如果百位上的数与一位数相乘的积不进位(包括十位上相乘进位来的数),积就是三位数;如果百位上的数与一位数相乘的积要进位,积就是四位数。
【0和1的运算】任何数加减0都得原数。
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0除以任何数(不包括0)都得0。
1和任何不是0的数相乘还得原来的数。
任何数除以1都得原数。
5计算口诀:1、0和任何数相加都得任何数,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0不能作除数。
2、在有余数的除法里,余数要比除数小。
3、被除数=商×除数+余数4、被减数=差+减数【实际应用】(二)解决问题1、“乘加”的题型:总的座位数=台上的座位数+台下的座位数2、“从一个数里减去两个数的积“的题型。
剩下的相片数=相片总数-装入相册的相片数3、“两积求和”的题型。
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知识点整理
![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581d8777852458fb760b5607.png)
【知识要点】:(一)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1.口算:①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计算时先计算0前面的两个数的积,再数一下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再在这个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用一位数分别去成两、三位数中的每一位数,注意进位。如20×3=60,可以看作:2个十乘3得6个十。如300×4=1200,可以想成:3个百乘4得12个百。 2.估算:方法是用四舍五入法把不是整十、整百的数看做最接近它的整十、整百的数来算。一般是先找出两个因数的近似数,再把两个近似数相乘。注意结果要用≈。书写格式:86×45≈4500 3.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分别乘两、三位数中的每一位数;哪一位上的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注意计算时相同数位一பைடு நூலகம்要对齐。计算时注意两点: 一是连续进位时容易出现以下错误(1)忘记加进上来的数。(2)加错进上来的数。(3)错把进上来的数当做因数去乘。 二是三位数(中间有0)与一位数的乘法,要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三位数的每一位,当与中间的0相乘时,如果没有进上来的数,这一位的积就是0,如果有进上来的数则必须加上。 4、三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如果百位上的数与一位数相乘的积不进位(包括十位上相乘进位来的数),积就是三位数;如果百位上的数与一位数相乘的积要进位,积就是四位数。 【0和1的运算】任何数加减0都得原数。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0除以任何数(不包括0)都得0。1和任何不是0的数相乘还得原来的数。任何数除以1都得原数。 (二)解决问题 1、“乘加”的题型 总的座位数=台上的座位数+台下的座位数 2、“从一个数里减去两个数的积“的题型。剩下的相片数=相片总数-装入相册的相片数3、“两积求和”的题型。 这类应用题没有固定的模式,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答这类应用题要明白第一步求什么,第二步又要求什么,只有这样才算真正明白了题意。 4、生活实践题:解答这类题应先计算后比较。 (1)租车:师生共80人,大客车限乘客30人,面包车限乘客20人,租一辆大客车50元,租一辆面包车35元,怎样租车合算? (2)够不够问题:2名教师和31名学生参观海洋馆,用300元买门票够吗?成人票15元,儿童票8元。 注意:1、速度×时间=路程 每节车厢的人数×车厢的数量=全车的人数 2、一个来回=2次 一趟=2次 往返一次=2次 3、(关于“大约)应用题:① 条件中出现“大约”,而问题中没有“大约”,求准确数。→(=)② 条件中没有,而问题中出现“大约”。求近似数,用估算。→(≈)③ 条件和问题中都有“大约”,求近似数,用估算。→(≈) 【练习】: (一)填空: 1、笔算156×3,先算( )×( )=( ),写( )进( ),再用3×5加上( )=( ),写( )进( ),最后用3×( )+( )=( )。 2、450×5,可以用( )×( )=( ),然后在积的后面加上()个0。 3、241×6中,十位上的4和6乘,满( ),向( )位进( ),百位上的2乘6加( ),满( ),向( )位进( ),所以积是( )位数。 4、5004×3积的中间有( )个0,250×4积的末尾有( )个0。 5、最大的三位数乘最大的一位数是( )。 二、选择: 1、105×5和5×105的结果相同,都是( )。 A、255 B、505 C、525 2、□42×3的积是四位数,□里最小填( )。 A、4 B、3 C、2 3、□9×6的积是( )位数。A、4 B、3 C、2 4、128×8×0的积是( )。 A、1064 B、1024 C、0 5、甲是乙丙两数和的5倍,正确列式为( )。 A、甲=乙+丙×5 B、(乙+丙)×5=甲 C、甲=(乙+丙) 6、□=△+△+△+△ □+△=30 △=( ) □=( ) A、6 B、5 C、24 D、36 三、判断: 1、1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2、一位数乘多位数,遇到一个末尾有0的乘数时,可以先用另一个乘数去乘0前面的数,再看那个乘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0。 3、7个325相加,列成算式是7+325。 4、两个数相乘,积一定比每个乘数大。 5、85与9相乘可列两个算式:85×9或9×85。 6、105×6×4与210×3×4的结果相同。 7、因为3400的末尾有两个0,所以它乘一个数的积的末尾也一定是两个0。 8、1008乘4所得积的中间有两个0。 9、一位数乘三位数的积一定比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积要大。 10、一个数乘0,一定比这个数乘1小。 四、解决问题: 1、4年前姐姐的年龄是弟弟的2倍,姐姐今年12岁,弟弟今年多少岁?2、一桶油连桶重40千克,油用去一半后,连桶还重21千克。原来桶里有油多少千克? 3、在一块正方形土地上,每条边上都种了52棵树,且四个角都只种一棵。一共种了多少棵树? 4、红红每分走15米,比方方每分多走7米。两人同时从家里出发去学校,红红到学校需6分,比方方早到3分。方方家离学校多少米? 五、思考题: 按规律填数 (1)1,1,2,3,5,8,13,( ),( ),55 (2)1,4,9,16,( ),( ) (3)30,3,25,3,20,3,( ),()
三年级第三单元《乘法》知识点梳理
![三年级第三单元《乘法》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5840eb24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3c.png)
第三单元乘法
一、教材简析
本单元教材的主要内容有乘数是整十数的惩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的计算。
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乘法的认识与乘法口诀,掌握了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利用医学知识在具体的情景中开展学习活动,冰雪会对自己的学习承担责任,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的算法活动,促进只是的迁移,形成最基本的计算能力,并用自己的语言来交流算法,把学习计算与解决问题的过程结合起来,加强估算一时的培养,倡导算法多样化,通过不同算法的交流与对比的过程,帮助学生了解各种算法的特点,进一步澄清算理,从而自觉掌握或优化适合自己的算法,并提会数学的灵活性。
二、本教材的重难点
本单元教材的重点是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材的难点在于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培养估算意识。
三、本单元的核心知识点以及要求达到的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知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2、独立思考、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经历估算的
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并与同伴交流、解释估算或算法过程;
3、能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本单元教学中学生最容易产生困惑和出现错误的地方
有:
1、不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时,数位对齐的意义;
2、出现数位对不齐的现象;
3、把计算积中间有0和末尾有0的乘法相混淆;
4、计算两位数乘末尾有0的两位数时,容易遗忘0.。
乘法三年级上册知识点
![乘法三年级上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27a29eb7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9c.png)
乘法三年级上册知识点乘法是数学中一种基本的运算,对于三年级上册的学生来说,掌握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三年级上册乘法的一些关键知识点:乘法的基本概念:乘法是一种重复加法的运算,表示将一个数重复相加若干次。
例如,3乘以4(3×4)意味着将3这个数加4次,或者将4这个数加3次。
乘法表:乘法表是学习乘法的基础,通常从1×1到10×10。
学生需要熟练掌握乘法表,以便快速进行乘法运算。
乘法的运算规则:乘法运算遵循交换律,即a×b=b×a。
这意味着乘法的两个数可以交换位置,结果不变。
乘法的分配律:乘法分配律是指一个数乘以两个数的和,等于这个数分别乘以这两个数的和。
例如,a×(b+c) = a×b + a×c。
乘法的结合律:乘法结合律是指三个或更多的数相乘时,可以任意改变乘法的组合方式,结果不变。
例如,(a×b)×c = a×(b×c)。
乘法的应用:乘法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计算物品的总价、面积、体积等。
学生应该学会将乘法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乘法的逆运算: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用于求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例如,如果我们知道6是3的两倍,那么6÷3=2。
乘法的扩展: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将学习到更复杂的乘法,如分数乘法、小数乘法等。
乘法的练习:通过大量的练习,学生可以提高乘法的速度和准确性。
练习包括口算、心算和书面计算。
乘法与几何:乘法在几何学中的应用,如计算矩形的面积(长×宽)。
乘法与数据:乘法在统计和数据分析中的应用,如计算平均数、总和等。
通过这些知识点的学习,三年级的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乘法,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
教师和家长应该鼓励学生通过各种方式进行练习,以加深对乘法的理解。
乘法知识点三年级上册
![乘法知识点三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15e5c3d4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9c.png)
乘法知识点三年级上册乘法是数学中一个非常基础且重要的概念,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掌握乘法的基本知识是学习数学的关键。
在三年级上册,学生将学习到乘法的基本概念、运算规则以及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以下是乘法知识点的详细内容:乘法的基本概念:乘法是一种重复加法的运算,它表示将一个数(被乘数)重复加上自己若干次(乘数)。
例如,3乘以4可以表示为3+3+3+3,结果是12。
乘法表:乘法表是帮助学生记忆乘法运算结果的工具。
学生需要熟练掌握1到10的乘法表,这是乘法运算的基础。
乘法运算规则:1. 乘法是交换律的,即a乘以b等于b乘以a。
2. 乘法满足结合律,即(a乘以b)乘以c等于a乘以(b乘以c)。
3. 乘法满足分配律,即a乘以(b加c)等于a乘以b加a乘以c。
乘法的运算步骤:1. 确定被乘数和乘数。
2. 根据乘法表或乘法规则,计算结果。
3. 检查计算过程,确保结果正确。
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乘法不仅仅是数学中的一个概念,它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比如,购物时计算总价、计算面积和体积、解决实际问题等。
练习题目:为了帮助学生巩固乘法知识,可以设计一些练习题,如:- 计算 7 乘以 8 的结果。
- 如果每个盒子里有 5 个苹果,那么 4 个盒子里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 6 厘米,宽是 4 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总结:乘法是数学中一个基础的运算,它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提高计算能力。
通过练习和应用,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乘法,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师和家长应鼓励学生多做练习,不断巩固和提高他们的乘法技能。
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认识和应用乘法和除法
![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认识和应用乘法和除法](https://img.taocdn.com/s3/m/99dcf6bc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01.png)
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认识和应用乘法和除法在小学三年级的数学学习中,乘法和除法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它们是数学的基础,也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计算工具。
本文将对小学三年级的乘法和除法进行归纳认识和应用的介绍。
一、乘法的认识和应用乘法是指两个或多个数相乘得到的结果。
在小学三年级,我们开始学习乘法表,并开始进行简单的乘法运算。
1. 乘法表乘法表是一个由1到9的数字构成的表格,用来记忆乘法运算的结果。
通过记忆乘法表,我们可以迅速计算出两个数相乘的结果。
例如,我们通过乘法表可以知道3乘以4等于12,5乘以6等于30等等。
2. 乘法的应用乘法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应用。
比如,我们需要计算购买多个相同商品的总价时,可以使用乘法。
假设一个苹果的价格是2元,我们要买3个苹果,那么总价就是3乘以2等于6元。
另外,乘法也可以用来计算一个长方形的面积。
假设一个长方形的长为3米,宽为4米,那么它的面积就是3乘以4等于12平方米。
二、除法的认识和应用除法是指将一个数分成若干等分的运算。
在小学三年级,我们开始学习如何进行简单的除法运算。
1. 除法的概念除法分为除数、被除数和商三个要素。
被除数是需要被分成若干等分的数,除数是用来将被除数分成若干等分的数,商是表示每一份的数量。
2. 除法的应用除法在生活中也有很多应用。
比如,当我们将一块巧克力平均分给4个人时,我们可以使用除法来计算每个人得到的巧克力数量。
假设有12块巧克力需要平均分给4个人,那么每个人得到的巧克力数量就是12除以4等于3块。
另外,除法还可以用来计算速度。
当我们知道一个人行走了10公里,用了2小时,那么他的行走速度就是10除以2等于5公里/小时。
三、乘法和除法的联系和应用乘法和除法是密切相关的,它们经常一起应用在解决实际问题中。
1. 乘法与除法的逆运算乘法和除法是逆运算。
当我们知道两个数的乘积和其中一个数时,可以通过除法来求另一个数。
例如,如果我们知道一个数是8,另一个数是4,它们的乘积是32,那么我们可以通过除法来计算32除以4,得到另一个数是8。
最新版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全册)
![最新版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37947c1d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ef.png)
5.能通过吗
(借助米、分米、厘米认识小数)
(1)带有米、分米、厘米的数可以转化为以米为单位的小数。
(2)1角=0.1元,1分米=0.1米。
2.去游乐园
(两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
两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的笔算,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个位满几十,就向十位进几。
3.乘火车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4.去奶奶家
用乘法解决里程图问题
(1)一般先把里程图转化成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2)能根据计算结果估测位置。
5.0×5=?
(与0有关的乘法)
(1)0乘任何数都得0。
(2)乘数末尾有0,先不看乘数末尾0算乘法,在所得的积后面添上相应个数的0。
(3)乘数中间有0,中间0必须参与计算,在与中间0相乘时,如果没有进位数,要在那一位上写0占位;如果有进位数,要加上进位数。
6.买矿泉水
(估算、连乘)
(1)连乘运算,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2)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估算方法。
七、《年、月、日》
1.看日历
(年、月、日、星期)
(1)1年有12个月。
(2)1、3、5、7、8、10、12都有31天,是大月;4、6、9、11月都有30天,是小月;平年2月有28天,闰年2月有29天。
(3)平年一年有365天,闰年一年有366天。
2.一天的时间
(24时计时法、12时计时法、经过时间)
【知识学习】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知识点整理
![【知识学习】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6505ab5aaf1ffc4ffe47ac6a.png)
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知识点整理【知识要点】:(一)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口算:①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计算时先计算0前面的两个数的积,再数一下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再在这个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用一位数分别去成两、三位数中的每一位数,注意进位。
如20×3=60,可以看作:2个十乘3得6个十。
如300×4=1200,可以想成:3个百乘4得12个百。
2.估算:方法是用四舍五入法把不是整十、整百的数看做最接近它的整十、整百的数来算。
一般是先找出两个因数的近似数,再把两个近似数相乘。
注意结果要用≈。
书写格式:86×45≈45003.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分别乘两、三位数中的每一位数;哪一位上的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注意计算时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
计算时注意两点:一是连续进位时容易出现以下错误(1)忘记加进上来的数。
(2)加错进上来的数。
(3)错把进上来的数当做因数去乘。
二是三位数(中间有0)与一位数的乘法,要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三位数的每一位,当与中间的0相乘时,如果没有进上来的数,这一位的积就是0,如果有进上来的数则必须加上。
4、三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如果百位上的数与一位数相乘的积不进位(包括十位上相乘进位来的数),积就是三位数;如果百位上的数与一位数相乘的积要进位,积就是四位数。
【0和1的运算】任何数加减0都得原数。
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0除以任何数(不包括0)都得0。
1和任何不是0的数相乘还得原来的数。
任何数除以1都得原数。
(二)解决问题、“乘加”的题型总的座位数=台上的座位数+台下的座位数2、“从一个数里减去两个数的积“的题型。
剩下的相片数=相片总数-装入相册的相片数3、“两积求和”的题型。
这类应用题没有固定的模式,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解答这类应用题要明白第一步求什么,第二步又要求什么,只有这样才算真正明白了题意。
三年级数学《乘法口诀》知识点总结
![三年级数学《乘法口诀》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997c63c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84.png)
三年级数学《乘法口诀》知识点总结乘法口诀是三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建立在加法的基础上,通过记忆乘法表中的各个乘法口诀,并能熟练地应用到实际计算中。
下面将对三年级学生学习《乘法口诀》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掌握乘法的基本概念乘法是一种简便的计算方式,它表示一种数与另一种数相乘的操作。
在乘法中,被乘数乘以乘数得到积。
例如,3 × 4 = 12,其中3和4都是乘数,12是积。
二、认识乘法口诀表乘法口诀表是学生学习乘法口诀的基础,通过反复记忆口诀表,可以更快地计算乘法。
三年级学生在学习乘法口诀时,应当熟悉并能熟记2到9的乘法表。
1 × 1 = 11 ×2 = 21 × 3 = 3……9 × 8 = 729 × 9 = 81三、掌握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学生在学习乘法口诀时,还需要掌握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乘法的交换律指的是交换乘法式中的乘数的位置不影响积的结果。
例如,2 × 3 = 3 × 2。
乘法的结合律指的是在多个数相乘时,可以改变它们的位置而不改变积的结果。
例如,2 × 3 × 4 = (2 × 3) × 4。
四、应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学生在掌握了乘法口诀后,需要能够熟练地应用它们进行计算。
例如,计算13 ×4时,可以利用乘法口诀表中的4×3=12,然后再加上4,最终结果是52。
五、乘法口诀的应用实例乘法口诀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比如,计算购物时的金额、算账时的总价、计算人口增长等等。
学生可以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巩固乘法口诀的应用技能。
总结:通过学习《乘法口诀》,三年级的学生能够掌握乘法的基本概念,熟悉并记忆乘法表。
同时,通过学习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乘法运算。
最终,学生能够灵活运用乘法口诀进行各种实际计算,并将乘法口诀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第六单元)
![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第六单元)](https://img.taocdn.com/s3/m/beb93ac5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c1.png)
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第六单元知识要点1.口算乘法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先把整十数、整百数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算出积后,再看因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2.笔算乘法(1)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与哪一位相乘,积就写在哪一位的下面;(2)0与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
(3)一个因数中有0的乘法的计算: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在与中间的0相乘时,如果没有进位数,要在那一位上写0占位,如果有进位数,必须加上。
(4)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先用一位数去乘另一个因数0前面的数,再看因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示例:3. 解决问题(1)关于估算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估大或估小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2)归-与归总问题归一问题:先用除法求出单一量,再用乘法求出新的总量。
归总问题:先用乘法求出总量,再用除法求出新的每份数或新的单一量。
示例:小红10分钟做了5道竖式计算题,照这样的速度,小红40分钟可以做多少道竖式计算题?解答:40÷10=4 4×5=20(道)答:小红40分钟可以做20道竖式计算题。
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第六单元易错知识点1.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先把整十数,整百数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算出积后,再看因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2.笔算乘法(1)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与哪一位相乘积就写在哪一位的下面;(2)0与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3)一个因数中有0的乘法的计算: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在与中间的0相乘时,如果没有进位数,要在那一位上写0占位,如果有进位数,必须加上。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知识讲解 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知识讲解 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https://img.taocdn.com/s3/m/6732070e284ac850ac0242a1.png)
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问题导入同学们排成4个方队表演团体操,每个方队120人。
一共有多少人?(教材23页例10)过程讲解1.理解题意求4个方队一共有多少人,就是求4个120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为4×120。
2.探究4×120的计算方法方法一口算。
4×120,把120看作12个十,4乘12个十得48个十,就是480。
方法二笔算。
按照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计算。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乘到哪一位,积就写在那一位的下面。
计算过程如下:1 2 0× 44 8 0方法三简便算法。
把一位数和多位数末尾0前面的第一个数字对齐,与哪一位相乘,所得的积的末位就要同那一位对齐。
再看多位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计算过程如下:3.解决问题4×120=480(人)答:一共有480人。
归纳总结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先用一位数去乘多位数末尾0前面的数,再看多位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知识巧记乘数末尾若有0,简便算法最可行。
末尾0前对齐位,乘积后面0补齐。
误区警示【误区一】230×5 =10152 3 0× 51 0 1 5错解分析此题错在与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混淆,导致结果错误。
错解改正 230×5 =11502 3 0× 51 1 5 0温馨提示计算时要注意0在乘数中的位置。
【误区二】450×3 =1354 5 0× 31 3 5错解分析此题错在乘数末尾有0没有落下来。
识错技巧 450乘3的结果应该比450大,而不应该比450小。
错解改正 450×3 =13504 5 0× 31 3 5 0温馨提示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先用一位数去乘多位数末尾0前面的数,再看乘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1课时 口算乘法知识点总结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1课时 口算乘法知识点总结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9d644a95f0e7cd185253680.png)
人教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祝您天天进步!来一起学习数学知识吧第6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1.口算乘法第1课时口算乘法【教学内容】教材第56~57页例1、例2。
【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探究整百、整十数乘一位数以及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规律。
2.掌握整百、整十数乘一位数以及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提高口算能力。
3.在学习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正确地理解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以及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能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难点:能正确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以及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理解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出示教材第56页情景图。
教师: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孩子们到儿童游乐园游玩,有的玩旋转木马,有的玩碰碰车,玩得很开心。
教师:同学们,你能根据这幅情景图所提供的信息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吗?2.全班同学讨论交流。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1.出示坐碰碰车的图片及数学问题。
坐碰碰车每人20元,3人要多少钱?(1)你会解决这一问题吗?(2)怎样解决?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20×3=(3)你是怎样算的?小组交流反馈:①算法一:20+20+20=60;②算法二:2个十乘3是6个十,就是60。
(算法二先老师引导学生一起说,学生再在下面自由说)(4)想一想:200×3=①怎么计算;②你是怎么想的?(注意引导例1的思路迁移到这里)2.在迁移类推中学习新知识。
出示玩过山车的图片及问题。
坐过山车每人12元,3人要多少钱?(1)你会解决这一问题吗?(2)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2×3=(3)小组合作讨论: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
(4)汇报交流:①学生汇报:10×3=302×3=630+6=36②老师出示小棒图(见教材),证明上面算法的正确性。
③想一想:12×4=怎么算?怎么想?全班交流思路。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乘法》知识点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乘法》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a89e495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db.png)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乘法》知识点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乘法》知识点知识点是知识、理论、道理、思想等的相对独立的最小单元。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乘法》知识点,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乘法》知识点1第一课:购物【知识点】:1、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师引导学生在看懂图意的基础上,提取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并能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3、让学生经历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过程,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列竖式计算乘法。
在计算中明确算理,学会竖式的书写。
用乘数从个位起依次去乘另一个乘数的每一位,把得数写在对应的数位上。
第二课:去游乐场【知识点】:1、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结合具体情境,逐步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理解“满十进一”的算理,进而类推出“满几十进几”的算法,初步掌握进位法则: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从个位乘起,哪一位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类推能力和主动获取新知识的学习习惯。
第三课:乘火车【知识点】:1、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逐步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在已有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连续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4、体验算法的多样化第四课:0×5=?【知识点】:1、探索并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这个规律。
2、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3、借助“乘法的意义”“找规律”等方法探索并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这个规律。
4、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当因数末尾有0时,计算时0可以先不参加运算,计算结束后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积后加几个0。
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可以通过对比进行教学,如:402×3=1206,307×8=2456,同样是因数中间有0,为什么一个乘积中间有0,而另一个却没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购物
【知识点】:
1、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师引导学生在看懂图意的基础上,提取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并能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3、让学生经历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过程,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列竖式计算乘法。
在计算中明确算理,学会竖式的书写。
用乘数从个位起依次去乘另一个乘数的每一位,把得数写在对应的数位上。
第二课:去游乐场
【知识点】:
1、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结合具体情境,逐步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理解满十进一的算理,进而类推出满几十进几的算法,初步掌握进位法则: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从个位乘起,哪一位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类推能力和主动获取新知识的学习习惯。
第三课:乘火车
【知识点】:
1、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逐步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在已有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连续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4、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第四课:05=?
【知识点】:
1、探索并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这个规律。
2、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3、借助乘法的意义找规律等方法探索并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这个规律。
4、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当因数末尾有0时,计算时0可以先不参加运算,计算结束后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积后加几个0。
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可以通过对比进行教学,如:4023=1206,
3078=2456,同样是因数中间有0,为什么一个乘积中间有0,而另一个却没有。
通过讨论4023积中间是0的那位,因为没有进位,积当中就保留了0,而3078,因为发生了进位,所以积当中的0就不见了。
结论:因数的末尾有0,乘积中一定有0。
因数的中间有0,乘积中不一定有0。
5、掌握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竖式的写法。
6、通过小组讨论,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使学生逐步学会合作学习。
第五课:买矿泉水
【知识点】:
1、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探索多样的估算和计算方法。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连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3、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探索多样的估算和计算方法。
4、结合买矿泉水的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过程,逐步培养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
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估算。
5、在交流算法的过程中,对于学生汇报的多种计算方法都要予以肯定,但要着重引导用连乘的方法解决问题,并掌握连乘的运算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