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科学知识点总结
三年级科学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三年级科学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三年级科学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一、天体运动
1.地球自转和公转
2.昼夜交替原理
3.四季更替原理
4.节气的作用
二、天气气候
1.气温、气压、湿度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2.风的原因和分类
3.云的形成和类型
4.天气预报的作用和方法
三、生物多样性
1.动植物的分类和特征
2.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3.保护野生动植物的重要性
4.灭绝和濒危物种的保护措施
四、生活中的物质和化学反应
1.物质的分类和性质
2.常见物质的分离方法
3.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4.常见化学反应的实验操作和观察结果
五、家庭和谐
1.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作用
2.文明用语和行为的重要性
3.培养良好的习惯和素质
4.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和习俗
六、安全知识
1.交通安全的规则和注意事项
2.食品安全和健康饮食的原则
3.身体卫生的保护方法
4.自然灾害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以上就是三年级科学上册的主要知识点总结。
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掌握基础概念和原理,理解其实际应用,重视实验操作和观察结果,培养探究和创新意识,同时注意实践应用和生活实用。
小学三年级科学知识点总结

1.1 水到哪里去了1、水是一种(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
水的三种形态(固体)(液体)(气体)。
虽然水和水蒸气状态不同,但它们是同一种物质。
2、生活中蒸发的例子:用湿抹布擦黑板,过一会就干了,用拖布拖地。
不一会就干了,下雨过后水洼通过阳光的照射,不久就干了3、(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中,这种现象叫(蒸发)。
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水蒸气变成水叫(凝结)4、水变成水蒸气是由(液态)变成(气态),水蒸气用我们肉眼(不能)看到的。
5、水蒸发的快慢与(温度)、(蒸发面积的大小)、(空气流动的速度)等因素有关。
6、温度越(高),面积(越大)、风力(越大)蒸发越(快)。
7、比较水和水蒸气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答:相同点:无色无味透明,没有固定形状不同点:水蒸气是气态的水,看不见,摸不着,没有固定的体积。
水是液态,看得见,摸得着,有固定的体积8、怎样解释两个杯子出现的不同现象?没有塑料薄膜覆盖的杯子中的水位下降,水从杯子里“跑”到空气中,水变成水蒸气蒸发了。
水蒸气是水的另一种形态,水蒸气看不见摸不着。
9、白汽是水蒸气吗?提示:水蒸气是看不见的水壶冒出来的白汽不是水蒸气。
因为水蒸气的微粒太小,我们无法看见,而白汽能够看到所以它不是水蒸气而是雾状的小水滴。
2 水沸腾了1、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水的沸点是(100 )且沸腾后继续加热温度(不变)2、给水加热到一定温度时,水就会(沸腾)。
这时继续给水加热,水的温度(不变)。
给水加热后,水的体积(变大)。
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焰心)、(内焰)、(外焰)。
(外焰)温度最高,加热要用(外焰)。
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灯盖灭)不能用(嘴吹)。
4、水沸腾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什么现象?答:沸腾时水上下剧烈翻滚,还会产生大量的白雾。
沸腾过程中,水温保持100℃不变;烧杯底部形成大量的气泡,气泡上升由小变大,到水面后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
三年级科学知识点和实验总结

第一单元植物的“身体”1.植物的根1.有的植物的“身体”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构成,有的植物则只具备其中的几部分。
2.像菠菜这样,有粗壮的主根和许多侧根的根系属于直根系。
3.像葱这样,没有明显的主根,只有很多像胡须一样细长根的根系属于须根系。
4.植物的根的作用:①固定植物。
②吸收水分。
③储存养分。
2.植物的茎1.柳树,竹子,玉米的茎都分节,节上长有叶子。
2.茎的各种形态:①直立茎:凤仙花②缠绕茎:葡萄花③攀缘茎:牵牛花④匍匐茎:红薯3.茎对植物的生存有什么作用①支撑植物的“身体”。
②运输水分。
③保护植物。
④输送养分。
3.叶的蒸腾作用1.叶的表面有气孔。
2.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气孔散失到空气中,这是叶的蒸腾作用。
3.叶的蒸腾作用对植物的生存有什么意义①蒸腾作用可以给植物降温。
②促进根吸收水分养分。
③让空气变得湿润。
④降低大气温度。
4.植物的花1.根据花的构造,花可以分为完全花和不完全花。
2.在一朵花中,花萼、花冠、雄蕊、雌蕊四部分齐全的花叫作完全花。
3.缺少其中一部分两部分或三部分的叫作不完全花。
4.花的各部分有什么作用①花萼——保护未开的花。
②花冠——吸引昆虫。
③雄蕊——制造花粉。
④雌蕊——接受花粉。
5.植物的果实1.果实由种子和果皮组成。
2.果实的哪些特点有利于植物种子的传播苍耳:表面带有毛刺,可以粘在经过的动物身上。
九节:颜色鲜艳,味道鲜美。
可以吸引小鸟或其他动物帮助它传播。
豌豆:自身炸裂,弹射种子。
蒲公英:重量很轻,靠风传播。
3.植物各器官的生理功能:根:吸收、固定作用茎:支持、运输作用叶:制造养料果实:保护种子种子:萌发、长成新的植物体花:发育成果实实验一:植物的根能否吸水活动目的:探究植物的根能否吸收水分。
活动材料:玻璃瓶、水、带根的植物、植物油、棉花、彩笔等。
活动步骤:1.将玻璃瓶中注入清水。
2.只把植物的根完全浸末到水中,滴入植物油防止水分蒸发。
3.用棉花等材料固定植物,用彩笔标记水的高度。
三年级科学考试知识点归纳总结

三年级科学考试知识点归纳总结科学是一门广泛而有趣的学科,它帮助我们理解世界的运作原理。
在三年级的学习中,我们接触了许多科学知识。
在考试前夕,对这些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是提升成绩的关键。
本文将对三年级科学考试的知识点进行详细的总结,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
1. 生物学知识点:1.1 植物的分类和特征- 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的区别- 花的结构和功能- 叶子的形状和功能- 树木的分类和生长过程1.2 动物的分类和特征- 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区别- 鸟类、哺乳动物、爬行动物和鱼类的特点- 昆虫的特征和分类1.3 生物的生命周期- 人类的生命周期:出生、成长、老去、死亡- 昆虫的生命周期:卵、幼虫、蛹、成虫1.4 食物链和食物网- 消费者、生产者和分解者的角色 - 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关系2. 物理学知识点:2.1 物体的运动和力- 平面运动和直线运动的区别- 力的三要素:方向、大小和作用点2.2 物体的浮力- 静止水和动水的浮力差异- 不同形状物体的浮力差异2.3 音与光的传播- 音乐和噪声的区别- 光的传播和反射2.4 电的基本概念- 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并联和串联电路的区别3. 化学知识点:3.1 物质的分类- 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点和区别- 稀溶液和浓溶液的区别3.2 物质的转变- 固体的溶解和融化过程- 液体的凝固和汽化过程3.3 酸碱中和反应- 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的特征- 中和反应的条件和效果3.4 空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 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区别- 呼吸和燃烧的关系通过对以上科学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同学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些内容,为考试提供充足的准备。
在备考过程中,同学们可以结合教材、练习册和其他学习资料进行系统学习和巩固复习。
此外,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提问和解答问题也是提升科学知识深度和广度的有效方法。
祝愿同学们在科学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科学三年级期中知识点总结

科学三年级期中知识点总结科学是一门探索自然世界和理解其规律的学科,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期中考试是一个检验他们对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好机会。
以下是对三年级科学期中知识点的总结:1. 植物的生长- 植物的基本组成部分:根、茎、叶。
- 植物生长所需的条件:阳光、水、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 光合作用:植物如何通过叶子吸收阳光,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和葡萄糖。
2. 动物的分类- 动物的分类依据:如生活环境、形态特征等。
- 常见的动物分类:哺乳动物、鸟类、昆虫等。
- 动物的适应性:动物如何适应其生活环境。
3. 物质的性质- 物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 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气味、密度、硬度等。
- 物质的化学性质:如可燃性、反应性等。
4. 力和运动- 力的基本概念:推力、拉力、重力。
- 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如摩擦力、惯性。
- 简单机械:杠杆、滑轮、斜面等。
5. 天气和气候- 天气现象:雨、雪、风等。
- 气候类型:热带、温带、寒带等。
- 天气预报的基本原理。
6. 地球和宇宙- 地球的形状和运动:自转和公转。
- 太阳系的组成:太阳、行星、卫星等。
- 星座和星系的基本知识。
7. 环境和保护- 环境问题的类型:污染、生物多样性丧失等。
-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如砍伐森林、排放温室气体。
- 环境保护的措施:如回收利用、节能减排。
8. 科学探究方法- 观察、提问、假设、实验、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
- 数据记录和分析的重要性。
- 科学态度:怀疑、求证、尊重事实。
通过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了解自然界的奥秘,还能够培养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希望每位学生都能在期中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为今后的科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生活与科学
1.科学: 是一种探究并认识自然和社会的知识体系,通过科学方法从事科学研究,认识世界和改善人类生活。
二、观察自然
1. 观察:通过肉眼观察,用手摸、闻、尝等方式,了解事物的性质、特征、变化等。
2. 物体的特征:颜色、形状、大小、材质、重量、硬度、柔软等。
3. 物体的变化:变化的原因、过程和结果,如加热、凝固、溶解等。
4. 注意身边的事物,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形成自己的认识。
三、物体的分解
1.物体的分解:是指把一个物体分解成若干个部分,揭示其中的构造和性质。
2. 气体、液体、固体的特性和区别。
3. 常见的物质分解:如纸张和面包中的糖。
四、食品和营养
1. 食品:是指可以食用或加工成食品的物质。
2. 主要的食品来源:种植和养殖。
3. 营养物质的分类和功能: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等。
4. 合理搭配食品,保证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
五、常见的生活用品
1.常见的生活用品:水杯、铅笔、橡皮、针线包、磁铁等。
2. 了解生活用品的使用方法、构造、材质和相关知识。
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植物的生长
1.植物的特征:植物是一类有机体,具有根、茎、叶、花等器官,能够吸收太阳光和其他养份,利用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质,从而生长发育。
2.植物的生长条件:植物生长需要养分、水分、光照、温度等
因素。
3.植物的生长过程:植物的生长过程分为几个阶段,如发芽、
生长、萌发、成熟等。
二、植物的分类
1.植物的分类方法:植物的分类主要根据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
殖特征进行分类,如被子植物、裸子植物、苔藓植物等。
2.植物的分类特征:植物的分类特征主要有植物的外形特征、
生殖特征、营养特征等。
三、动物的特征
1.动物的特征:动物是一类有机体,具有复杂的组织结构,能
够运动、感知环境、以及进行进化和适应环境。
2.动物的分类:动物的分类主要根据动物的形态特征、生殖特
征和营养特征进行分类,如节肢动物、无脊椎动物、鱼类、爬行动物等。
3.动物的行为:动物的行为可以分为本能行为和学习行为,本能行为是动物天生具有的行为,学习行为是动物在环境中通过经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三年级科学知识点背诵版

科学生活中的问题第一单元动物与环境1.家里的凳子在挪动时声音太大,你有什么好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吗?并说出你采用方法的理由吧。
在凳子腿底下按一个胶皮套或是垫上一小块橡胶皮就能起到静音、防滑的作用。
这个方法是受到了猫足底部肉垫作用的启示。
2.我们在捉鱼的时候,总感觉鱼身上黏黏的、滑滑的,不那么容易让人抓住,这粘液有什么作用?可以使鱼在水中游动时减少与水的摩擦,同时它还能够保护鱼体表面不受寄生物、细菌、霉菌和其他微生物的侵蚀,起到重要的保护作用。
3.青蛙的皮肤有什么作用?青蛙的皮肤的作用有辅助呼吸、伪装保护自己。
青蛙主要用肺兼皮肤呼吸,背上皮肤是绿色的,很光滑、很软,还有花纹,腹部是白色的。
可以使它隐藏在草丛中,捉害虫就容易些,也可以保护自己。
第二单元植物的生活1.植物都是通过种子繁殖的吗?请举例说一说。
不是,有的通过根繁殖,比如地瓜;有的通过茎繁殖,比如绿箩;有的也可以通过叶繁殖,比如(多肉植物)。
2.我们常吃的蔬菜中,你知道有哪些是属于植物的根呢?例如:萝卜、地瓜、甜菜等3.瓶插的鲜花,为什么不能长时间存活?因为没有根了,无法继续吸收水分和养分了。
4.在厨房里找一找葱、香菜等蔬菜,观察它们的根是什么样子的?那么甘薯是根吗?马铃薯呢?葱的根属于须根系,香菜的根属于直根系。
甘薯属于直根系(变态根),马铃薯属于茎。
5.叶子的气孔在叶表面是如何分布的?是在叶子的正面还是背面?如何不借助显微镜也能观察到呢?在爸爸妈妈的陪同下,试一试吧。
把一片刚摘下来的新鲜叶片,浸入热水中,观察现象。
我们会看到背面气泡表较多,说明叶的背面气孔比较多。
6.为提高成活率,园林工人如何移栽树木?带土移栽,保护根部。
2.摘掉一部分枝叶,减少水分的蒸腾。
7.夏天,走在林荫路上为什么会感觉空气湿润?因为森林里树木多,植物的叶有蒸腾作用,可以使空气湿润。
8.有些树木在深秋会落叶,这是为什么?是为了减少蒸腾作用从而减少水分的消耗,也减少养分的损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三年级科学(教科版)上册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上册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单元植物1、(看)、(听)、(摸)、(问)、(量)等方法都是迷信观察的基本方法。
2、在经过观察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小组配合进修)、(相易)、(表达)、(讨论)、(记录)等进修方法。
3、大树的特征可以用树的(高矮)、树冠的(形状)、树干的(粗细)、树皮的(样子)和树叶的(样子)等来描述。
4、小草与大树一样,具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
5、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是:植株的(高矮)不同、茎的(粗细)不同、茎的(质地)不同。
6、大树和小草的共同点是:都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花木知识。
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7、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斥(空气)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8、水生植物都有(根)、(茎)、(叶)等器官。
它们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9、水生植物有(水葫芦),(金鱼藻),(水花生),(浮萍)等。
10、水葫芦和狗尾草的相通点: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有(根)、(茎)、(叶);都会(繁殖后代);寿命(短);都是(草本植物)。
11、树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树的叶具有(共同)的基本特种植。
12、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
叶片上有(叶脉)。
13、树叶是有(生命)的,叶从(叶芽)开始生长,到最后衰老(作古),完成了一生。
14、植物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方面。
15、能用(丈量)的方法比较树叶的大小,能用(数据)记录植物的变化。
16、植物按生存的环境不同,可以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
你看花木知识。
17、植物的生存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
18、植物的一生是有(生命周期)的,每种植物都有必定的(寿命)。
19、植物的共同特征是:生长在必定的(环境)里;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20、向日葵一生的典型生长阶段是:(发芽)、(生长)、(开花)、(结果)。
知识。
第二单元动物1、动物具有(多样景观),动物生存依赖于(环境),不同的环境生长着不同的(动物)。
2、我们观察蜗牛,要当心观察蜗牛的(外形)、(生活)、(运动)、(反应)、(吃食)、(渗透)、(繁殖)等。
3、蜗牛运用(腹足)能在各种物体上匍匐。
4、蜗牛能对外界的安慰产生相应的反应。
如(触角伸缩)、(身体缩进)壳内。
5、蚯蚓喜欢生活在(暗淡)、(湿润)的环境。
6、蚯蚓身体由许多(环节)构成,身体上有(口)、(环带)、(肛门)。
7、蜗牛和蚯蚓的相通点是:都适应(湿润)的环境,身体(柔软),都会(匍匐),会吃(食物),会(渗透),会(繁殖后代)等。
8、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六只(脚)。
9、蚂蚁适应在(陆地)上生活。
10、蚂蚁的特质:生活在(陆地)上,身体有(头、胸、腹)三节,长着六只(脚),运动(匍匐),(群居)生活,食物(多样),会(繁殖后代)等。
11、鱼类有适应水生环境的(结构),具有(生命体)的基本特征。
12、金鱼的特质是: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有(鳞片),用(鳍)游泳,用(鳃)呼吸,吃(鱼食)和(面包屑)等,会(繁殖后代)等。
13、蚂蚁和金鱼的相通点:都是有(生命)的,会(运动),需要(食物)维持生长,会(渗透)废物,会(繁殖后代)等。
14、动物的个体(形态)不同,生活的(环境)也不同。
15、动物的共同特质:对比一下总结。
生活在必定的(环境)里,会(运动),需要(食物)维持生长,会(渗透)废物,会对外界安慰做出(反应),会(生长发育),会(繁殖后代)等。
第三单元材料1、物体都是由一种(材料)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品种的(材料)。
2、我们周围罕见的材料有(木头)、(纤维)、(纸)、(玻璃)、(钢铁)、(塑料)、(橡胶)等。
3、知道身边的物品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4、用适当的词语描述木头:(黄白色,表面有纹路,不太重,能削得动,锯了往后有锯末,能浮在水上……)5、金属是一种很重要的(材料),有许多重要的(用途)。
6、金属的特种植:(坚硬)、(有金属光泽)、(有延展种植)、(易传热)、(能导电)、(吸水园林树木差)等。
7、柔韧种植是指物体在受力变形后(不易折断)的园林子。
物理种植子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韧种植、吸水种植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8、塑料的特园林:具有(柔韧种植)、(绝缘种植)、(耐腐蚀种植)、(不便当传热种植)、(质轻)、(重复运用园林)等。
9、不同的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是不同的。
10、木头的特树木:(质轻)、(比较坚硬)、(便当加工)、(具有柔韧种植)、(能浮在水上)、(具有承重力)等。
11、砖的主要用途是(砌房子),陶瓷的主要用途是(做生活用品)。
12、砖是用(黏土)烧制而成的。
事实上花木知识。
13、陶瓷是用一种(特殊的黏土)制造的。
14、我们使用的材料有的是天然材料,像(木头)、(黏土)、(棉花)、(牛皮)等。
有的是酬劳制造的材料,像(金属)、(塑料)、(陶瓷)、(橡胶)等。
有的材料可以回收后再次加工运用,有的却不能。
15、我们应该(合理)使用材料,减少对(环境)的捣乱第四单元水和空气1、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他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
2、水是一种没有(色彩)、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会(流动)的液体。
3、地球表面有百分之七十左右的面积被(水)覆盖着。
花木知识。
4、水是重要的物质,它存在于(植物)、(动物)、(人体)、(土壤)中。
5、水有三种状态:固态的(冰)、液态的(水)、气态的(水蒸气)。
6、水是生命的源泉。
(植物)、(动物)和(人类)都离不开水。
7、水的用途很多。
(工业)生产、(农业)生产和(人类)的生活都要用水。
8、水和食用油相比,在(色彩)、(气味)、(透明度)、(黏度)、(液滴的形状)、(重量)等方面有差异,但它们都会(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
9、液体都会流动,三年级。
流动的快慢遭到(黏度)的影响。
10、液体具有必定的体积,液体的体积是可以(丈量)的。
11、量筒是一个有刻度的玻璃筒,专门用来(丈量液体)的多少,也就是丈量液体的体积。
12、液体体积的单位是(毫升)。
13、使用量筒丈量液体体积时,需要当心以下两点:(1)量筒必须放(平稳)。
(2)读数时,视野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然后读出液体的体积数。
14、空气是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种(物质),可以被我们(感知)。
15、空气和水相比,有许多的(相通)和(不同)。
16、空气是一种没有(色彩)、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会(流动)的气体。
17、空气占据(空间)。
18、空气可以被(压缩),知识点。
被压缩的空气有(弹种植)。
19、空气有(重量)。
20、风是(空气)流动形成的。
迷信三年级上册复习大全之一(填空题)1、一片完善的树叶是由______和______两部分组成的。
2、植物的茎分为两大类,象松树的茎是______ ,象狗尾草的茎是______。
3、动物和植物都是______。
它们都是有______的物体。
4、蚂蚁的身体可分为______、______ 、______三部分,头上有______对触角,______有3对脚。
5、蜗牛是用______匍匐的,蚯蚓是用______ 匍匐的,金鱼是用______游泳的。
6、通过观察,我发现蚯蚓喜欢生活在______,蚂蚁喜欢生活在______,鱼喜欢生活在______;蜗牛喜欢生活在______。
7、______材料可以具有单一材料不具备的园林树木能。
8、不同的材料,他们在______ 、______等方面都存在差异。
9、人们常用金属做水壶、锅等炊具,是因为它的______好。
事实上小学。
10、我国的造纸术是东汉时期 ______发明的。
11、材料分成两大类,一类是人造材料,另一类是 ______。
12、水是一种没有_______,没有 ______ ,。
没有______,______的物体,像水这样没有固定形状会流动的物体称它为_________;像石头、铅笔这样有固定形状,不会流动的物体称它为;像空气这样没有固定形状,会流动的物体称它为______。
13、我知道生活中罕见的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等都是液体。
14、拿水与空气比较,相对较轻的是______,流动性较好的是______ 。
15、物体的形态有______、______ 、______ 等三种。
16、我会用工具,可以用______来帮助我们比较大树的粗细,可以用______来帮助我们丈量液体有多少毫升。
17、比较物体的______时,我们可以用划痕的方法。
18、观察一个物体,我们可以用_____看、用_____摸、用_____听、用______闻,还可以借助______来丈量。
迷信三年级上册复习大全之三(选择题一)1、桑树、石榴树的茎是()。
A木质茎 B草质茎 C不知道2、下面()不属于水生植物。
A水葫芦 B浮萍 C狗尾草3、我知道下面()植物会捕捉小昆虫。
A玫瑰 B猪笼草 C水花生4、俗话说:“无心插柳柳成荫”,插柳就是用植物的()进行繁殖。
A根 B叶 C茎5、植物()的叶子巨大,一个二三十千克重的孩子坐在上面,也不会沉下去。
A芭蕉 B王莲 C水葫芦6、两片树叶它们的()不同,花木知识。
说明它们不是同一种树的叶。
A形状 B大小 C色彩7、拓印树皮图案精确的程序是()。
A先白纸紧压在树干上,然后平捏蜡笔在纸上涂擦,再用手指在纸上反复按压。
B先白纸紧压在树干上,再用手指在纸上反复按压,然后平捏蜡笔在纸上涂擦。
C先用手指在纸上反复按压,再把白纸紧压在树干上,花木知识。
然后平捏蜡笔在纸上涂擦。
8、桑树、石榴树的茎是()。
A、木质茎B、草质茎C、不知道9、一般来说,植物叶的最大部分是()。
A、叶片B、叶柄C、叶脉10、()的叶片有特殊的香味。
A、柳树B、樟树C、梧桐树11、水生植物的共同特质是()。
A、生长都需要空气B、都需要土壤C、都不会开花12、下列现象说明树有生命的是()。
A、树上有鸟窝B、树干可以做家具C、树会生长 13、蜗牛适合生活在()的地方。
A、阴凉、湿润B、高温、干燥C、高温、湿润14、和蜗牛属于同一品种动物的是()。
A蝗虫 B螺蛳 C蚂蚁15、蜗牛爬过的地方()。
A会留下粘液 B会留下脚迹 C什么也不会留下16、蚂蚁是用()来相易信息的。
A头上的触角 B声音 C眼睛17、蚯蚓是用()运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