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的形合与意合之别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 汉语和英语在语言组织和表达方式本质差别在于汉语以意合为主,英语以形合为主。这种差异根源于东西方思维模式的不同,即东方综合,西方分析。对比两种语言各自的形合手段与意合特征可以发现:英汉语中形合与意合的使用是量的、而非质的差别。

关键词:形合;意合;思维方式;形合手段;意合特征。

0、导言:

全世界共有几千种语言,它们都是以形式和意义相结合的方式来表达思想的,这一点是共同的;至于这两方面如何结合,各民族的语言都有其自身的特点。根据它们的发音特点、语法结构等特征,可以归并成类,称为语系。其中汉语属于汉藏语系(Sino-Tibetan Family),英语属于印欧语系(Indo-European Family)。

属于汉藏语系的汉语是一种表意文字,在词汇上具有多义性、模糊性的特点,在语法上具有灵活性、随意性的特点,在语音上具有用声调来区别意义的特点。(陈炎,2007)把一些相关连的语意表达片断粘合在一起而很少用关联词,就构成了句子,因此汉语的句子没有固定的模式和句型。相比较而言,属于印欧语系的英语则是一种拼写文字,靠词尾,前后缀(用一定的字母组合)、连接词等来产生语法形式,表示各种语言关系,非常重视结构上的完整和表达的科学性、逻辑性。英语的最基本表达结构是句子,并遵循严格的结构模式--句型。简而言之,英语强调的是形式上紧密结合,汉语强调的则是意义上紧密结合。通过以下举例对比,汉英表达上的这种差异可见一斑: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o秋思》)"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中国古诗词充分利用了汉语的意合手法,了了数笔,不用一个动词,仅通过几个意象的简单罗列便使一幅幅意境深远的画面跃然纸上,语句的简练达到了极致。

We here highly resolve that these dead should not die in vain-that this nation, under god, shall have new birth of freedom-and that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 shall not perish from the world. (Abraham Lincoln Gettysburg Address)在此句中,动词"resolve"的三个并列宾语,分别用"that"与"and" 等语法手段连接以体现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

这种差别,在语言学上被称作意合与形合。有语言学家宣称:汉语和英语在语言组织和表达方式上最大也是最本质的差别就是汉语以意合(Parataxis)为主,英语以形合(Hypotaxis)为主。《美国传统词典》对这两个概念的解释分别是:

Hypotaxis: the dependent or subordinate construction or relationship of clauses with connectives. Parataxis: the juxtaposition of clauses or phrases without the use of coordinating or subordinating conjunctions.

换言之,借助语言形式手段(包括词汇手段和形态手段)来实现词语或句子的连接为形合;不借助语言形式手段,靠词语与句子本身意义上的连贯与逻辑顺序而实现的连接为意合。

1、对汉语意合与英语形合的哲学解释

英汉两种语言在结构表达方面的这种显著差异,根源于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由于思维方式的不同,不同民族对同一客观事物常有不同的语言表达习惯。

东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表现在:"西方分析,东方综合"。所谓"分析",就是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许多部分,越分越细。其优点在于能够比较深入地观察事物的本质。但也有缺点:往往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所谓"综合",就是把事物的各个部分联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强调事物的联系,既见树木,又见森林。(周志培,2003)

以西医与中医的差别为例:西医见病不见人,把人当成机器一样的来分析、研究、拓展,依据铁定的诊断标准,按照既定的流程来诊治;中医则不同,中医是见人不见病,认为人与自然、人与天地、人与宇宙万物是和谐统一的,依据阴阳五行经脉理论,讲究辩证施治,甚至要因时因地因人治宜,可能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再如绘画艺术:中国画讲求气韵,意趣,

笔墨,画在似与不似之间,注重思想性与哲学性;西洋画则不然:西方的油画注重写实,是在精细与科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讲求层次结构,很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

总而言之,"中国人似乎更长于总体把握,而西方人长于条分缕析;中国人善归纳,西方人善演绎;中国人强调群体,西方人强调个体;中国人重悟性,西方人重理性;中国人善形象思维,西方人善逻辑思维;中国人更具诗人的气质,西方人更具科学家的头脑;中国人把宇宙看作一个整体,充塞其中的是'道'和'气',西方人把宇宙看作一个个原子,各自独立又彼此联系;中国人处理事情就像中医,把人看作一个有机制的整体,西方人处理事情就像西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潘文国,1997)

东西方的这两种思维方式反映在语言上,就会有如下表现:汉民族的综合型思维倾向于把一个物体或观念的各个分散的部分合为一个整体,从整体上把握对象。由这种思维方式所制约的语言系统表现出以神统形的特点:遵循语义的连接,注重整体和谐,缺乏严格的逻辑性的特点,属语义型语言,句子结构简短而松散。这在古典诗歌中就表现得淋漓尽致,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落霞与孤鹭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等。这种注重整体和谐,强调"从多归一"的思维方式,表现在句子结构上以动词为中心,以时间为逻辑语序,横向铺叙,层层推进,归纳总结,句子中心常在后。

相反,西方的分析型思维则倾向于把一个整体分成细小的部分,从个体上把握对象,通过逻辑分析达到对事物的认识和了解。而逻辑分析是以形式的完备为前提,使得西方语言组织形式表现出以形显义的特点,属形态性语言,惯用结构复杂而严密的长句。其具体表现为:重形式,重理性,句式构架严整,表达思维缜密,行文注重逻辑,语言大多明晰客观,符合理性。英语中使用大量连接手段连接句子,更多使用代词使句子指代明确。如:

The debate was launched by the Government, which invited anyone with an opinion of the BBC-including ordinary listeners and viewers-to say what was good or bad about the Corporation, and even whether they thought it was worth keeping.

句中使用which, including, whether来连接句子,使句子逻辑清晰,形式严整。西方人注重逻辑分析,惯于"从一归多"的思维方式表现在句子结构上以主语和谓语为核心,统摄各种短语和从句,由主到次,递相迭加,结构复杂。(张丽平,2005)。

下面我们从几个电影片名的翻译上来进一步认识英汉语言的这种对比:(1) The Bridges of Madison County (2) Tears in the Rain (3) You've Got the Mail这三部片名本身用词普通,组合简单,分别译为:《廊桥遗梦》、《是雨?是泪?》与《网上情缘》,凸显了原作思想,意境立现。再如,美国名著Gone with the Wind,傅东华先生将其译为《飘》,只此一字,点石成金,原作丰姿毕现。(袁焱,1999)

由此可见,中国的哲学和语言中渗透的是一种人文精神,而西方的哲学和语言中融贯的是一种科学精神。

2、英汉的形合手段和意合特征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英汉间的形合与意合之别只是相对而言,只是一种使用范围与程度的不同而已。据统计,《孙子》一书中,各句子成分之间,以及各分句之间的连接,采用不依赖连词的意合法的占92.6%,而采用连词来连接的仅占7.4%。对照《红楼梦》及其英译本(杨宪益、戴乃迭译)的第四回,针对其中以偏正关系配列的形合句及意合句作出统计分析的结果表明:原文72%为意合句,28%为形合句;译文97%为形合句,3%为意合句。(宋志平,2003)这些统计数据明确表明意合句与形合句在汉语及其英语中分别占数量上的绝对优势,但也分别有少量的形合句与意合句作为补充。就是说,英汉语中形合与意合手段的使用是量的、而非质的差别。

2.1英语的形合手段(Syntagmatic Devices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英语作为一种拼音文字,具有由拼音字母组成的屈折式形态发生学机制,词语具有形式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