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翻译之形合与意合

合集下载

形合与意合在英汉口译中的运用

形合与意合在英汉口译中的运用

形合与意合在英汉口译中的运用
语言是我们表达意思的方式之一,而汉英口译则是把双方的意思妥善的传达出来的重要一环。

形合与意合是一种汉英口译的重要技巧,其重点在于把汉语翻译成英语时,形态和意思都必须与目的文重新组合,使之形合意合。

形合与意合在汉英口译中的运用有很多:首先,可以采用句型转换或变换来使其形合意合,比如把由多个句子组成的汉语句子转换成一句英语句子,又如把单句汉语句子转换成多个英语句子;其次,在词汇的使用方面,可以把汉语的复合词翻译成英语的同类词;再次,还可以从动词的使用方面去考虑,以确保句子的连贯性;最后,还要注意双方习惯上的一些特定用语,比如中文语言中常常会出现行文所需之语,这类语句在英语中是不常用的,因此需要翻译为等价的英语表达方式。

当然,使汉英口译形合意合也是要在一定的训练技巧基础上积累经验来逐步做到的。

另外,大家也要善于利用已有成果,根据双方语言的表达特点,学会一些有效的经典句型的翻译,以及从句子的结构、词汇的意义上,去分析文本的内容,以及给出最简明、最精准的翻译。

总而言之,形合与意合是汉英口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技能,正确地运用形合与意合可以帮助我们把双方的意思准确的传达出去,达到好的口译结果,因此是汉英口译人士或者需要学习汉英口译的人必须掌握的技能。

英汉语翻译的形合与意合-印

英汉语翻译的形合与意合-印

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一)英语是一种非常讲究语法的语言,而语法关系则通过一定的外显形态标记来表现;而中文则不用形态变化,靠词序、虚词、上下文关系等来表达语法关系。

正如王力先生在《中国语法理论》“欧化的语法”一章中说:中国话里多用意合法,联结成分并非必须;西文多用形合法,联结成分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必不可少的。

” 如:他正在看这本书。

He is reading this book.他已经看了这本书。

He has read this book.这个例子比较简单,很多同学对此已经比较熟悉了,但是在写作中却经常有同学在这些方面错误不断。

在汉语里,句子和句子之间通过内在的意义而非形式的逻辑关系来连接,因此常常省略连词、代词等成分。

如:要大力弘扬新时代的雷锋精神!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在汉语中,连接手段是非必须的,人们完全可以通过全句整体来判断出词语前后隐含的关系。

而在英文中,这种隐含的关系必须被“显性”化。

如:他买了台电脑,花了六千块。

就绝对不能写成:He bought a computer, spent 6000 yuan.而必须写成:He bought a computer which cost him 6000 yuan.或He spent 6000 yuan on a computer.他今天没来,妈妈住院了。

就不能写成:He is absent today, mother is ill.而要写成:He is absent today because his mother is hospitalized.这种只求“意思”不讲“形式”的句子在汉语里比比皆是,如:我们换个地方,教室正在上课呢!现在很饿了,我们去吃食堂!十块钱一下子就花光了!如果不考虑英汉的差别,直接按照中文思维写出:We change a place,the classroom is having a class./ Now is hungry, we go to eat the dining hall./Ten yuan spends finished. 之类则要闹出大笑话来。

形合与意合在英汉语中的体现及对翻译的启示

形合与意合在英汉语中的体现及对翻译的启示

形合与意合在英汉语中的体现及对翻译的启示近年来,随着对比语言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许多学者在英汉两种语言的对比研究方面取得了大量富有启发性意义的成果。

例如:英语是综合-分析语,汉语是分析语;英语是语调语言,汉语是声调语言;英语句子繁复,汉语句子简短;英语重物称,多用被动,汉语重人称,多用主动;英语多静态,抽象;汉语多动态,具体等。

美国著名翻译家Eugene Nida早在Translating Meaning一书中就谈到,就汉语和英语而言,形合和意合的对比也许是语言学上最重要的一个区别,它甚至可能是两种语言间最根本的差异所在(Nida 1982:12)。

二、形合与意合的概念及特征形合(hypotaxis)和意合(parataxis)的概念首先在我国由王力先生在《中国语法理论》一书中提出,指语言的两种基本组织手段(王力,1984:310)。

刘宓庆对形合意合作了较完整准确的界定:“形合”(hypotaxis)指借助语言形式手段(包括词汇手段和形态手段)实现词语或句子的连接。

所谓“意合”(parataxis),指不借助语言形式手段而借助词语或句子的意义或逻辑联系实现它们之间的连接。

前者注重语句形式上的接应(cohesion),后者注重行文意义上的连贯(coherence)(刘宓庆,1992:18-19)。

1.英语形合的特点英语是典型的形合语言,它借助明显的形式标记,如曲折变化、介词、连词等,将词组、句子甚至段落连接起来,也可采用其他的语法手段表示话语内部的语义关系。

Eric Partridge认为,英语句子十句有九句按SV或SVO配列。

实际上,任何英语句子都可以完形为主谓提掣全句的基本程式(刘宓庆,1974:72)。

这说明了英语语言的高度形式化和严密逻辑性。

以上诸多形式手段使得英语内部的语义关系一目了然。

2.汉语意合的特点汉语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它的意合性。

所谓“意合”,指的是话语中词与词、句与句等语言单位的结合主要是凭借语意上的关联进行的,往往没有明显的外形标记,读者对语句的理解须借助自己的语感和一定的语境因素。

汉英翻译中意合与形合的转换

汉英翻译中意合与形合的转换

汉英翻译中意合与形合的转换【摘要】在汉英翻译中,意合与形合是两种不同的翻译方式。

意合翻译注重表达原文的意思,而形合翻译则更注重原文的形式和结构。

本文从意合翻译和形合翻译的特点入手,分析了它们在汉英翻译中的应用和转换方式。

通过实例分析和案例讨论,展示了在不同情况下如何选择合适的翻译方式。

结论部分强调了意合与形合的转换对于汉英翻译的重要性,提出了未来发展的展望。

总结指出,汉英翻译中意合与形合的转换是一项重要的技能,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以提高翻译质量和准确性。

【关键词】意合翻译, 形合翻译, 中意合与形合的转换, 实例分析, 案例讨论, 重要性, 未来发展展望, 总结1. 引言1.1 汉英翻译中意合与形合的转换The transformation between "意合" and "形合" in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is essential for achieving accurate and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It requires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both languages and cultures, as well as the ability to navigate the subtle nuanc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2. 正文2.1 意合翻译的特点意合翻译是指在翻译过程中注重表达原文的意思和情感,并不拘泥于原文的形式。

其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忠于原意:意合翻译注重传达原文的原意和情感,而不是逐字逐句的翻译。

译者会根据上下文和语境进行合理的转换,以保证译文表达的意思符合原文的内涵。

2. 灵活性:意合翻译注重整体效果,译者可以在保持原意的前提下适当增删内容或调整语序,以使译文更通顺、自然。

3. 文化契合:意合翻译会考虑到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和习惯,尽可能使译文贴近读者的文化认知,增强译文的可读性和接受度。

英汉翻译中的形合与意合及其应用

英汉翻译中的形合与意合及其应用

英汉翻译中的形合与意合及其应用一、英汉在连贯方式上的“形合”和“意合”连贯是句子依据合理的语义和逻辑关系,恰当地连为一体的语篇特征。

但在重意合的汉语中,这种特征往往隐含在上下文中,呈“隐性”。

这并不妨碍汉语读者对其阅读和理解,因为汉语是依靠语篇的语境意义来弥补其在逻辑和连贯方面的不足,而英文语篇中的逻辑和连贯关系则表现出“显性”的特征,即它的逻辑和连贯关系是通过外在的形式(词法和句法结构)来体现的。

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就应注意这种“隐性”和“显性”之间的转换。

例如:原文: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

我买了票,他忙着照看行李。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

译文:We crossed the Yangtze and arrived at the station, where I bought a ticket while he saw to my luggage...At the sight of his back tears started to my eyes, but I wiped them hastily so that neither he nor anyone else might see them.以上汉语原文似乎是由几个并立的流水句组成,在表面上看不出有什么连贯逻辑关系。

但细细分析,发现此段中文中隐含着逻辑连贯关系,在将其译为英文时,就应该把汉语中的这种逻辑连贯关系显现出来。

英文译文中分别用了关系副词、从属连词、并立连词等,在句法上较好地体现了汉语原文中隐含的逻辑连贯关系。

如果我们再根据英文译文,将其回译成汉语,这时我们就应该将英文中通过形合而表现出的“显性”化为汉语通过意合表现出的“隐性”。

具体来说,就是将英文中的where,while,but,so that 等略去不译。

例如:1) As the weather was getting better, we decided to go for an outing the next day.译文:天气变好了,我们决定第二天去远足。

形合与意合在英汉互译中的运用

形合与意合在英汉互译中的运用

一、引言形合与意合是英汉对比研究中带有普遍意义的专题,当代著名翻译家奈达在其“Translating Meaning”一书中提出,对于英语和汉语而言,在语言学上最重要的一个区别在于其形合与意合的差异。

英语和汉语都有形合句和意合句,但在语言学界和翻译界一般都认为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

意合法在汉语里属“常态”,在英语里属“变态”。

二、英语的形合与汉语的意合形合(hypotaxis)是靠关联词语建立句内和句际关系的衔接手段。

The 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给形合定义为:“The dependent or subordinate construction or relatio nship of clauses with connectives, for example, I shal l despair if you don’t come.”总体而论,英语中形合连接的运用率要高于汉语。

意合(parataxis)是不靠关联词语,仅靠语义的逻辑联系而建立的句内和句际衔接手段。

The World Book Dictionary给意合定义为:“The arrange of clauses one after the other w ithout connectives show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m.”汉语的意合连接运用率要高于英语。

例如:(1) Even if the monk can run away, his temple cann ot run with him.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2) Modesty helps one go forward, whereas conceit makes one lag behind.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3)All was cleared up that some time later when ne ws came from a distant place that an earthquake was fe lt the very day the little copper ball fell.过了一些时候,从远方传来了消息:在小铜球坠落的当天,确实发生了地震。

英汉对比之形合与意合资料

英汉对比之形合与意合资料

汉语的意合手段:
• 1. 语序
• 汉语的许多主从复句,虽然不用关联词,形式类似并列复句,但分句 含义有主有次。从句若前置,一般有“因为”、“如果”、“虽 然” 、”即使”等含义。
• 抓住了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 Once the principle contradiction is grasped, all problems can be readily solved.
汉语的形合手段比英语少得多:没有英语常用的那些关系代词、关系副 词、连接代词和连接副词; 介词数量少,大约只有30个(英286个),而且大多是从动词“借”来的。 汉语没有词的形态变化,没有“it”和“there”这类替补词,代词也用 得较少, 词语之间的关系常常在不言之中,语法意义和逻辑联系常隐含在字里行 间。
• 而在译文中,汉语的叙事方法是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以短 句的形式依次交代清楚,句子之间没有过多的形式连接,主要的 语法意义多由动词来完成,充分体现汉语的意合特征。
汉语的意合法
汉语造句少用甚至不用形式连接手段, 注重隐性连贯(covert coherence) 注重逻辑事理顺序 注重功能、意义,以神统形
汉语的意合法
• Because he is not honest, I can’t trust him. (因为)他不老实,我不能信任他。 I can’t trust him, because he is not honest. 我不能信任他, 因为他不老实.
•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We will not attack others unless we are attacked.
英语的形合法
• And he knew how ashamed he would have been if she had known his mother and the kind of place in which he was born, and the kind of people among whom he was born.

汉英翻译中意合与形合的转换

汉英翻译中意合与形合的转换

汉英翻译中意合与形合的转换1. 引言1.1 汉英翻译中意合与形合的转换概述在汉英翻译过程中,意合与形合是两种重要的翻译方法。

意合指的是在翻译过程中更加注重传达原文的意思和情感,而形合则是更注重保持原文的句法结构和词语形式。

在翻译中,这两种方法的选择取决于原文的特点以及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和语言特点。

在汉英翻译中,意合翻译的特点是能够更好地传达原文的意思和情感,使译文更加贴近原文的意图。

意合翻译要求译者对原文进行深入理解,把握原文的情感和背景,用更加自然流畅的语言来表达。

而形合翻译则更注重于保持原文的结构和形式,使译文在语法和词汇上更贴近原文。

在实际翻译中,译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意合和形合的方法。

有时候需要注重传达原文的情感和意思,选择意合翻译;有时候需要保持原文的句法结构和词语形式,选择形合翻译。

译者需要根据文本的特点和翻译的目的来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

在汉英翻译中,意合与形合的转换方法包括对原文意思和结构的分析、目标语言风格和习惯的考虑以及灵活运用不同的翻译技巧。

综上所述,意合与形合在汉英翻译中都具有重要作用,译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这两种方法,以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

2. 正文2.1 意合翻译的特点意合翻译是汉英翻译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其特点如下:1. 文意优先:意合翻译注重传达原文的整体意境和情感色彩,而不是逐字逐句地翻译。

在意合翻译中,译者需要更加注重原文的内在含义和修辞手法,以保持译文的通顺和流畅。

2. 灵活性:意合翻译注重译者的个人理解和创造力,允许译者在适当的情况下进行意译或增删调整原文的内容,以使译文更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和文化背景。

3. 保留原味:意合翻译不仅要传达原文的意思,还要尽可能保留原文的味道和特色。

译者需要准确把握原文的文体和风格,以确保译文与原文在风格上保持一致。

4. 融通性:意合翻译可以根据不同的语境和受众需求进行灵活调整,以确保译文更贴近目标读者的阅读习惯和语言习惯。

汉英翻译中意合与形合的转换

汉英翻译中意合与形合的转换

汉英翻译中意合与形合的转换中意合与形合是汉英翻译中常见的一种转化方式。

中意合是指在译文中,虽然在语言表达方面与原文不一致,但在意思相符的前提下,将原文的词语或句子用合适的表达方式译出。

形合是指在语言表达方面尽量与原文保持一致,而在意思上有所变化。

本文将结合一些案例,介绍中意合与形合的具体实现方式。

一、中意合的转换1、综合多种因素进行决策原文:"Make decisions based on a variety of factors."中意合译文:"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做决定。

"2、深化改革推进转型升级中意合译文:"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转型升级。

"3、查阅该文件可获得更多信息中意合译文:"详见文献获取更多信息。

"4、将英国视为第二故乡中意合译文:"把英国看作是第二个故乡。

"5、培养自信和积极的个性中意合译文:"培养自信和积极向上的人格。

"1、我很忙,不能来参加聚会了。

形合译文:"很抱歉,因为有太多的工作要做,我不能亲临聚会了。

"2、我们差点迟到。

原文:"We are almost late."形合译文:"我们差点错过了时间。

"3、他是个十足的工作狂。

形合译文:"他非常努力工作,以至于让人想到他是一个工作狂。

"4、我还没来得及跟他谈这件事情。

形合译文:"我现在还没有机会与他商谈这个问题。

"5、我非常期待我们的下一次见面。

形合译文:"期待我们的下一次相聚。

"总之,中意合和形合都是实现汉英翻译中不同程度转换的方法。

在进行翻译时,需要充分考虑原始语言和目标语言的差异,结合语音、语法、语义等方面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翻译,确保意思的准确传达。

英汉翻译中的形合与意合及翻译方法

英汉翻译中的形合与意合及翻译方法

英汉翻译中的形合与意合及翻译方法形合与意合是翻译中常见的两种翻译方法,它们在处理不同类型的文本时有不同的应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形合与意合以及它们的翻译方法。

形合是指在翻译过程中注重词语的形式和语法结构的对应关系。

形合翻译主要用于翻译文学作品、诗歌等具有艺术性的文本。

在形合翻译中,译者会尽可能地保留原文的语言形式和结构,力求在译文中呈现出与原文相似的韵律、节奏和意境。

形合翻译要求译者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够根据原文的语言形式和结构进行合理的调整和变换。

在形合翻译中,译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保留原文的语言形式和结构,尽量不改变原文的句子结构和词语的顺序。

2.注意译文的韵律和节奏,使译文与原文具有相似的音乐感。

3.注意译文的语言风格和意境,使译文能够传递原文的审美情感和文化内涵。

意合是指在翻译过程中注重词语的意义和语义的对应关系。

意合翻译主要用于翻译科技、法律、商业等具有专业性的文本。

在意合翻译中,译者主要注重译文的准确度和清晰度,力求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将原文的意思传达给读者。

意合翻译要求译者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和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够准确理解原文的含义并用准确的语言进行表达。

在意合翻译中,译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确保译文的准确度,不改变原文的意思和信息。

2.使用简明扼要的语言,避免冗长和复杂的表达方式。

3.注意译文的语言风格和语言习惯,使译文更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和规范。

在实际翻译中,形合与意合并不是完全对立的,而是可以相互结合的。

根据具体的翻译任务,译者可以根据需要采用形合或意合的翻译方法,或者将两者结合起来。

一些文本既需要保留原文的语言形式和结构,又需要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义,此时译者需要在形合与意合之间做出合理的取舍。

翻译者应根据不同的语言特点和文化背景,灵活应用形合和意合的翻译方法,以便更好地传达原文的意思和信息。

综上所述,形合与意合是翻译中常用的两种翻译方法,它们分别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文本。

英汉互译中形合与意合

英汉互译中形合与意合

由于形成和发展历程各异,英汉语言各具特点,这种差异虽然使语言本身丰富多采,但同时又给各自的学习者造成了障碍。

尤其是对于我们中国学英语的人来说,有时觉得自己的话措辞、语法都没有错,可是总觉得有汉语味,为什么呢?恐怕在许多情况下都是由于对英汉语言的差异缺乏敏感造成的。

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说,英汉语言之间最重要的区别特征莫过于形合(hypotaxis)和意合(parataxis)之分(Nida,1982:16)。

形合(hypotaxis)和意合(Parataxis)是语言表现法。

现代语言学先驱王力《中国语法理论》一书中指出,形合和意合是语言的两种基本组织手段。

“形合”(hypotaxis),又称“显性”(explicitness/overtness),指借助语言形式,主要包括词汇手段和形态手段,实现词语或句子的连接“意合”(parataxis),也称“隐性”(implicitness/covertness)或“零形式连接”,指不借助于语言形式,而借助于词语或句子所含意义的逻辑联系来实现语篇内部的连接。

形合”注重语言形式上的接应,意合注重意义上的连贯。

我们可以从形合和意合看出汉英语言的不同特点:1、形态方面。

英语重形合,属屈折语(inflectional language),靠词形变化组句,运用形态变化来表达语法关系。

如英语名词有单、复数之别,非谓语动词形式有不定式、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分别用“to,-ing”及“-ed”的标志加以区分,其形合作用十分精微。

而汉语则仅凭词序来决定词在句子中的语法作用及句子的意思,并无任何词形变化。

如:“Winter is the best time to study the growth of trees. Although the leaves are gone and the branches are bare, the trees themselves are beautiful.”译文:冬天是研究树木生长的最好的季节,虽然树叶落了,树枝光了,但树木本身却是美的。

汉英翻译中意合与形合的转换

汉英翻译中意合与形合的转换

汉英翻译中意合与形合的转换【摘要】This article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the transformation between meaning-oriented and form-oriented translation in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The definitions of meaning-oriented and form-oriented translation are discussed, followed by case studies analyzing both approaches. Techniques for transforming between meaning-oriented and form-oriented translation are examined, along with factors influencing this transformation. The importance of meaning-oriented and form-oriented translation in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is emphasized in the conclusion, along with suggestions for improving translation quality and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关键词】汉英翻译、意合、形合、转换、技巧、案例分析、重要性、质量、建议、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汉英翻译中意合与形合的转换概述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the concepts of semantic equivalence and formal equivalenceplay a crucial role in achieving accurate and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Semantic equivalence refers to the transmission of the meaning or intention of the original text, while formal equivalence focuses on preserving the structure and style of the original language.2. 正文2.1 意合与形合的定义意合与形合是汉英翻译中重要的概念,它们涉及到翻译过程中对原文意义和形式的处理方式。

汉英翻译中意合与形合的转换

汉英翻译中意合与形合的转换

汉英翻译中意合与形合的转换
汉英翻译中常常需要进行中意合与形合的转换来使翻译更加准确、自然。

中意合是指在汉语中,一个字或一个词能够概括一个含义,与另一个词或其他词组合起来使用。

而形合则是指在英语中,同样的意思不一定能用一个词或短语来表达,需要通过多个单词的形式来表达。

下面以中文1000字的文章为例,介绍中意合和形合的转换。

例句1:这个景点很有特色。

中文的“特色”可以概括为一个词,但在英语中无法直译,“feature”或“characteristic”等词都可以表示“特点”、“特性”等含义,需要根据具体语境和句意进行选择。

如果是某个景点的特点,可以翻译为“This scenic spot has its unique features”,而如果指某种食物的特点,可以翻译为“This dish has its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例句2:他的表现得到了老师的表扬。

例句3:他是个很慷慨的人。

中文的“慷慨”可以作为形容词使用,描述这个人的性格特点。

而在英语中,需要使用“generous”来表达这个意思,如“He is a very generous person”。

例句4:他在公司的地位很高。

例句5:她认为这个主意很好。

总之,中英两种语言之间存在着不同的表达方式,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中意合和形合的转换,使翻译更加准确、自然。

中英形合和意合的例子

中英形合和意合的例子

中英形合和意合的例子
嘿,咱今儿来聊聊中英形合和意合那些超级有趣的事儿呀!
你看英文句子,那可真是严谨得像个一丝不苟的老学究!比如说“He went to the store and bought some food.”(他去了商店并且买了一些食物。

)瞧瞧,“and”这个连接词明明白白地在那摆着,告诉你这两件事是先后发生的,逻辑关系清晰得很呐!
再来看看咱中文,那意合起来简直就像个潇洒的大侠!“他去商店买食物。

”就这么简单几个字,中间也不用啥连接词,咱就能理解其中的意思,是不是超级神奇!就好像心有灵犀一点通似的。

有一次,我和朋友聊天,我说“我今天去逛街,累得够呛。

”朋友立马就懂了我是先去逛街然后累了呀!这要是用英文说“I went shopping today and I was very tired.”,两者的差别就很明显啦。

再比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这中文多美呀,全靠那份意合营造出的意境,压根儿不需要那些繁琐的连接词。

可要是翻译成英文,那可就得加上各种连接词才能把意思完整地表达出来。

中英形合和意合的不同还体现在很多方面呢。

英文常常会把各种关系明确地展示出来,而中文则更注重整体的韵味和意境。

这就像是一场精彩的较量,各有各的妙处呀!
我觉得中文的意合让语言充满了韵味和灵动,而英文的形合则让表达更加准确和严谨。

它们都有着独特的魅力,真的是让我们的语言世界变得丰富多彩啊!。

英汉翻译之形合与意合

英汉翻译之形合与意合

03
形合与意合的差异不仅体现在句子层面,还体现在词汇层面, 如英语中的冠词、连词、介词等在汉语中可能没有对应的表达
方式,需要借助其他方式来传达意义。
03 英汉翻译中的形合与意合
英语重形合在翻译中的应用
英语句子结构严谨,注重形式上的完整和逻辑 上的严密,通常使用显性的连接词来表达句子 之间的关系。
意合实例分析
意合
中文表达中常用隐性的逻辑关系来表达意义,语言结构相对灵活。在翻译时, 需要将这些隐性逻辑转换为英文的隐性表达。
例如
中文句子“他走了,再也不回来了。” 在英文中应翻译为“He left, never to return.” 这里的“never to return”隐含了“再也不回来了”的意思。
感谢您的观看
意合定义
意合是指句子结构灵活,词语之间的 连接主要依赖于意义和语境,没有显 性的形态标记。
在汉语中,意合的表现形式包括流水 句、无主句、省略句等,通过语义和 语境来表达意义。
形合与意合的对比
01
英语重形合,强调句子结构和语法规则的严谨性;汉语重 意合,强调意义和语境的传达。
02
在英汉翻译中,译者需要充分理解原句的意义和语境,同时考 虑到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和语法规则,以准确传达原文的含义
形合的翻译策略
保留原文形式
在翻译过程中,尽量保留原文的 语法结构和表达方式,力求形式 上的对应。
重视语言形式
强调语言形式的重要性,关注句 子结构、词汇搭配和语序等方面 的对应。
强调逻辑关系
在翻译过程中,注重揭示原文中 的逻辑关系,通过显性连接词等 手段来体现。
意合的翻译策略
重视意义传达
在翻译过程中,以意义传达为核心,不拘泥于原文的 形式。

汉英翻译中意合与形合的转换

汉英翻译中意合与形合的转换

汉英翻译中意合与形合的转换汉英翻译中,有时需要将中文中的“中意合”(即意思相符)转换为“形合”(即字面相符),或者将“形合”转换为“中意合”。

这种转换主要涉及到中英文语言的差异以及翻译的具体语境。

下面将以一些具体例子作为说明。

一、中意合转形合:1.例句:他的表现得到了大家的称赞,这使他倍感欣慰。

翻译成英文时可以将“倍感欣慰”这一个词组译为“very pleased”,因为它能够准确地表达原文中“得到了大家的称赞”的含义。

但如果要将“倍感欣慰”转换为“形合”(即字面相符),翻译结果可能会是“double happy”或“twofold joy”,这都显得有些生硬。

因此,在翻译时应权衡语言的准确性和表达的自然流畅度。

2.例句:这本书的内容十分丰富,没有时间仔细研读。

在这个例子中,“没有时间仔细研读”表达了读者的一种心态。

如果直接将其译为“no time to study carefully”,虽然能够准确表达意思,但与原文中“丰富”的意思相比,却显得有些平淡。

因此,可以将“仔细研读”转换为“in-depth study”,这个短语能够更好地体现原文所表达的意思,也符合英语语言的表达习惯。

1.例句: You look like a million bucks.这个句子中的“a million bucks”在字面上的意思是“一百万美元”,但实际上它所要表达的意思是“你看起来非常棒”,即在外表上非常出色,这是一种非常文化化的表达方式。

因此,将“a million bucks”转换为中文时,需要将它的意思表达出来,而非仅仅按照字面意思翻译。

这个句子中的“a diamond in the rough”指的是一个未经打磨的钻石,用来比喻一个人还未经过训练、或者经验不够,但具有巨大的潜力。

在英文中,这个短语被广泛使用,但如果直接将其翻译为“未经打磨的钻石”,并不能完全表达原文的含义。

因此,在翻译时应该将其转化为“潜力巨大”的意思,以体现其含义。

《2024年意合形合的汉英对比研究》范文

《2024年意合形合的汉英对比研究》范文

《意合形合的汉英对比研究》篇一一、引言汉英语言作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语言之一,在表达和传递信息时,各自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语言特点。

意合和形合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构建方式,本文将深入探讨意合与形合在汉英两种语言中的对比研究。

二、意合与形合的定义意合,指的是在汉语中,句子各部分之间主要依靠语义关系进行连接,而不依赖于形式上的严格结构。

这种表达方式更注重信息的传达和语意的理解,而非语言的逻辑性。

而形合,指的是在英语中,句子各部分之间通常通过明显的形态变化、连接词等手段进行连接,以形成完整的语法结构。

三、汉英意合与形合的对比(一)句法结构汉语的意合主要体现在句法结构上。

汉语句子通常不依赖形式上的主谓宾结构,而是通过语义的连贯性进行连接。

例如,“我喜欢你”这个句子,虽然没有明显的形式结构,但通过语义理解,我们可以知道主语是“我”,谓语是“喜欢”,宾语是“你”。

而英语句子则更注重形式上的完整性,需要通过主语、谓语等语法成分来构成完整的句子。

(二)词汇表达在词汇表达上,汉语的意合特点体现在词汇的多义性和隐喻性上。

许多词语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引申意义,需要读者根据语境进行理解。

而英语则更注重词汇的精确性和清晰性,每个单词通常具有明确的含义。

(三)修辞手法在修辞手法上,汉语的意合体现在各种修辞手法中,如对仗、排比等。

这些修辞手法通过语义的连贯性和对称性来达到表达效果。

而英语则更注重逻辑性和连贯性,常使用从句、连接词等手段来构建句子的逻辑关系。

四、汉英翻译中的意合与形合在汉英翻译过程中,意合与形合的转换是翻译的关键。

翻译者需要准确理解原文的语义,同时根据英语的语言特点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转换。

例如,在翻译成语或习语时,需要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语义关系,再将其转换为英语中相应的表达方式。

这需要在保持原文意义的基础上,注意英语句子的形态和结构,以达到更好的翻译效果。

五、结论本文通过对意合与形合的汉英对比研究,探讨了两种语言在句法结构、词汇表达和修辞手法等方面的差异。

英汉对比之形合与意合

英汉对比之形合与意合

英汉对比之形合与意合形合和意合是汉语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它们代表了一种语言上的差异。

形合和意合有着不同的定义和特点,在中文中也有着不同的应用场合。

形合指的是字面上的结构相同,但含义不同的一类词语。

形式相同的两个词在汉字上的形态是一致的,但它们的含义不同。

形合是指两个汉字在字形上段首、中部或段末相同,但这两个汉字代表的意义完全不同。

例如,“夫”和“父”是一个“形”字符的不同变体。

这里的“形”,指的是两个字在字形上是一模一样的,但是它们的意思(“丈夫”和“父亲”)差别很大。

意合指的是字面上不同的结构相同,但含义相同的一类词语。

意合是指不同的词汇表达相同的含义,例如“乘坐”和“搭乘”、“所以”和“因此”等。

在英文中,形合和意合也存在。

形合一般是指拼写相同,但意思不同的单词,例如“tear”,既可以表示“流泪”,也可以表示“撕裂”;“bow”既可以表示“鞠躬”,也可以表示“弓形物”等。

而意合则是指不同的单词有相同的含义,例如“buy”和“purchase”、“sick”和“ill”、“car”和“automobile”等。

在中文中,形合和意合不仅存在于单个词汇,还存在于成语、俚语和说法中。

例如,“开门七件事”,“七件事处处难”两个句子中,都存在着“七件事”的结构,但它们所表达的意义却截然不同。

形合和意合的存在为汉语的语言句式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表达方式。

在表达一些特定信息时,使用形合或意合可以减少文章或句子中的重复,使语言更加简洁、简洁。

例如,“不遗余力”和“不遗余篇”等,使用形合可以使文章的表达更加清晰明了,同时增强文笔的华丽程度。

形合和意合的运用不仅限于文学领域,也在广泛应用于口语中。

在日常交流中,人们会经常使用形合和意合来表达某种特定含义,这种语言方式也成为了汉语和英语中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

汉英翻译中意合与形合的转换

汉英翻译中意合与形合的转换

汉英翻译中意合与形合的转换在汉英翻译中,意合与形合是两种翻译方式,它们分别强调翻译的意思和形式。

在实际的翻译过程中,翻译者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和目标语言的特点,选择适当的翻译方式,以确保翻译的准确和自然。

本文将就汉英翻译中的意合与形合进行详细讨论,希望能对汉英翻译工作者有所帮助。

一、意合与形合的定义及区别意合和形合是中国翻译界提出的两种翻译方式,主要是指翻译时对原文的处理方式。

意合翻译是指在翻译过程中,翻译者着重于传达原文的意思和情感,而形合翻译则是指翻译者着重于保持原文的形式和结构,一般来说,意合翻译更注重译文的通顺和自然,而形合翻译更注重译文的准确和精练。

二、意合与形合在汉英翻译中的应用在汉英翻译中,意合与形合的选择是由具体的语境和翻译目的决定的。

一般来说,对于一些文学作品或富有情感色彩的文本,意合翻译更为适合,因为这样能更好的传达原文的意思和情感。

而对于一些科技论文、法律文件等,形合翻译更适合,因为这样能更准确的表达原文的内容。

意合与形合的转换也是翻译的一种技巧。

在实际的翻译过程中,翻译者有时需要将原文的意合翻译转化为形合翻译,或者将原文的形合翻译转化为意合翻译,这要求翻译者具备一定的语言功底和翻译技巧。

只有灵活掌握意合与形合的转换技巧,才能做到在不同的翻译场景中选择合适的翻译方式,确保翻译的准确和自然。

三、意合与形合的转换技巧在将意合翻译转化为形合翻译时,翻译者需要注重文本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首先要确保译文能够准确传达原文的内容和信息,保持原文的结构和语法,并考虑译文的简洁和通顺。

这就要求翻译者熟练掌握英语的语法和表达方式,能够准确地将原文的意思转化为英语表达。

还要考虑在译文表达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英语的表达方式,使译文更为自然和贴近英语的表达习惯。

在将形合翻译转化为意合翻译时,翻译者需要注重文本的自然和流畅。

首先要保持译文与原文的意思和情感一致,使译文更为自然和通顺,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

其次要注重译文的语言质量,让译文更有表现力和艺术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e End
Thank you!
形合与意合 ( hypotaxis & parataxis)
制作者:xxx
形合 ( Hypotaxis)
• Hypotaxis and parataxis ar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language law. The socalled hypotaxis refers to the realization of the connection of the words or phrases, with the help of language forms (including vocabulary and forms); 意合和形合是语言表现法。所谓“形 合”( hypotaxis)是指借助语言形式手段(包 括词汇手段和形态手段)实现词语或句子的连 接;
S as/ while/ every time/ as soon as/ • •
directly/ / no sooner…… Where/ wherever/ where……there……哪里……哪 里就…… Because of/ as a result of/ for the reason that/ for fear that/ seeing that/ considering/ given that/ as a result/ with the result that/ for this reason/ hence/ so that…

对翻译的启示
1、汉译英。一般认为,汉译英时,应该首先梳理出原文中最重要 的信息,将其装入目的语主句,而将源文中的次要信息装入目的语 的从句,并添加形式标记或连接词。显然,这是一个从意合到形合 的过程。这样有助于实现英语高度的形式化和严密的逻辑性。例 如:约翰在机场等我,我得去接他,我不去,他会生气。John is waiting for me at the airport, so I must go to meet him. If I don't, he will get angry.
2、英译汉。汉语以意合为特征,衔接手段通常是隐性的,而不是 显形的。因此在英译汉时,通常省略连接词,使译文符合汉语的特 征。这并不会给读者在理解上造成困难,对译文的理解是由译文 中的语境以及读者自己梳理语篇内部关系的能力决定的。例如: Despite the privation, and the mounting toll of dead and wounded, however, morale intact, and people still smile in the street.尽管供应不足,伤亡增加,然而士气并未受到影响。 街上人们照常面带笑容。

英汉语言差异及翻译
• 一般说来,英汉两种语言主要区别在于形合和
意合。英语由于有众多的连接方式,句法结构 上可以叠床架屋,盘根错节,句式显得非常复 杂,冗长但却有非常严格、完整。英语句式在 逻辑次序安排、语义重心布置上都比较自由、 灵活,形态上向一串丰满的葡萄。 汉语一般不习惯太长的句式,行文多用竹竿一 般的短句,语义信息按照一定的规律编成竹竿, 再沿竹竿向前流去。这就决定了汉语的行文安 排不如英语那样自由灵活。
• 所谓“意合”(parataxis)是指不借助语言形式手段而
借助词语或句子所含意义的逻辑联系来实现它们之间 的连接。前者注重语言形式上的接应(cohesion),后 者注重意义上的连贯(coherence)。
Examples
• • • • • •
早知如此,我就不来了。 If I had known it, I would not have come here. 工作非常不易,我们很感激他。 Because the work was so hard, we were very grateful to him. 天气很好,我们决定举行露天招待会。 As the weather was fine, we decided to hold the reception in the open air. 坚持变革创新,理想就会变为现实。 If we persist in our reform, we will be able to turn our ideals into reality.
Relative Pronoun (who, whom, which, that, what) (关系代词)
语法上是主句与定语从句关系。 This
is what he told us at the meeting.
Relative Adverb (when, where, why, how) (关系副词)

意和 (Parataxis)
• the so-called parataxis refers to the realization of
the connection of them without the help of the language form but the logical meaning of the words or phrases. The former one focus on the language cohesion in form, the latter focus on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continuous coherence.
• •
Examples Analysis
• 中国拥有广大的市场和发展需求,日本拥有先进的科
学技术和巨大的物质力量,两国之间有着很强的经济 互补性。 China holds a huge market and great demand for development and Japan holds advanc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 well as enormous material force. The economies of the two countries are therefore highly complementary with each other. China boasts a huge and great demand for development, while Japan owns advanc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 well as enormous material strength, which have together contributed to the strong economic complementarity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语法上是主句和定语从句关系,相当于“介词 +which”。 This is the reason why he is leaving so soon
Coordinator (并列连接词)
• and, or, but, both … and …, either …or …,
neither … nor …, not only … but also …, so that, as well as, rather than, etc.


Key Difference – use of connectives
• Connectives (联系用语) • Relative pronoun (关系代词) • Relative adverb(关系副词) • Coordinator(并列连接词) • Subordinator (从属连接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