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 现代文阅读复习专题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
题型示例
请你从取材和语言两方面,对本文做简要赏析。
(2005年福建《日历》)
厚厚一本日历是整整一年的日子。每扯下一页,它 新的一页——光亮而开阔的一天——便笑嘻嘻地等着我 去填满。我喜欢日历每一页后面的“明天”的未知,喜 欢它隐含着一种希望。“明天”乃是人生中最富魅力的 字眼儿。生命的定义就是拥有明天。它不像“未来”那 么过于遥远与空洞。它就守候在门外。走出了今天便进 入了全新的明天。明天会是怎样呢?当然,多半还要看 你自己的。你快乐它就是快乐的一天,你无聊它就是无 聊的一天,你匆忙它就是匆忙的一天;如果你静下心来 就会发现,你不能改变昨天,但你可以决定明天。有时 看起来你很被动,你被生活所选择,其实你也在选择生 活,是不是?
4)筛选、提取、整合信息或根据信息进 行概括、归纳,按字数要求整理答案。
参考答案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开门”的含义:预示着一个新的发现、 一个新的开始。
“关门”的含义:意味着一个结束。
测试反馈
2003上海题 横在山之陬,水之滨,卧在江南烟雨里, 北国迷茫风雪中,无论石拱的,木架的,无论 藤编的,舟浮的,简素、玲珑、野朴,永远是 小桥的品格。比之现代的长堤大坝,小桥没有 宏丽的桥头堡,没有高大的石墩跨梁,甚至连 雕龙绘凤的栏杆也常常略去。就那么简简单单、 潇洒出尘的“一”撇。
“简简单单、潇洒出尘的‘一’撇”中“一” 的含义是: 初答: 修正: 参考答案 简单的外形,朴实的品格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所谓重要的句子,是指在文中起着重要作用 的关键性句子。它通常指以下几种语句: (1)结构比较复杂,意思隐晦的难懂的句子。 (2)使用了特殊的修辞格、内涵较为丰富的句 子等。 (3)揭示文章脉络层次的句子,即文中段首的 总起句、段末的总结句以及过渡句等; (4)统摄全篇,即人们常说的文眼或者是揭示 文章中心、主旨、观点、情感的句子。
二、分析综合(能力层级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例:从文章的第二段看,作者为什么欣赏冬 天的树?
( 2004年广东高考《说树》)
2、分析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15、“见”升华为“诗的境界”涉及哪些方面的内容?(4分) 分析:(4分)本考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归纳 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 力;能力层级C。(2008年广东卷《诗与直觉》第15题) 答案:①由“见”到“直觉”,并依靠“直觉”发现“诗的境 界”; ②处理好“直觉的知”与“名理的知”的关系,二者不能同时进 行; ③重视“灵感”在“诗的境界”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句子2:“我们总是不断地怀着希望开门,又 绝望地把门关上” 句子3:“门一关上,就永远关上了,通往消 逝了的时间脉搏的另一个入口是不存在的。”
4)筛选、提取、整合信息或根据信息进行 概括、归纳,按字数要求整理答案。
参考答案 句子1:人是有思想感情的,人需要有独立 的天地 /人是有隐秘需求的。 句子2:人生包含着一个个重要阶段的开始和 结束。 句子3:当一个过程终结之后,在想让它重现 是不可能的。
方法指津 1、首先要概括人物的典范意义。
答案 ①父亲是中国老一辈农民的代表;
(依据文章首段作概括)
•2、其次要分析、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
答案 ②勤劳,直到临终念念不忘的还是锄头、庄稼、收割;
(依据第三段) ③节俭,对自己十分悭吝,舍不得花一分钱; (依据第二段) ④善良,与世无争,惟一的祈求是过上安稳的日子; ⑤精神的贫困,关心却弄不明白国家大事。 (第二至五段后面的一句话便是“简单分析”)
一、理解(能力层级B)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一般情况下,高考试题中测试的词语含 义往往不是词典义,而是在所给语境中的具 体含义。这里的“具体”大致有以下几种情 况: ①指示代词的含义和文中临时有指代作用的 词语在文中指代的具体内容。 ②能辨析文中同义词、近义词的差别。 ③能够把握词语在本文的特定语境中临时具 有的含义。 ④能够理解词语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整体感知,揣摩语言
理解
现 代 文 阅 读 能 力
把握文意,筛选信息
分析
概括要点,提取精要
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鉴赏
研究探讨,深入领会
分析评价,借鉴吸收
2008年现代文阅读(广东卷)命题特点
1、分值 31分。 2、题量 7小题。 3、题型 有一般论述类文本(必考,16分;其中 选择题两道,占8分),有文学类文本和实 用类文本两道题(考生任选考其中一题, 各15分)。 考题设置显示: 现代文阅读越来越受到重视,同时难 度也越来越大。
2)研究解题要求,分析句子结构,明确 句子包含的信息点。
句子1:人不是在一起牧放的马群 句子2:开门和关门是生命之严峻流动的一部分。 句子3:一扇门的关闭是无可挽回的
3)在有效区间内寻找有解释作用的有效信 息(结合前面第2、3点分析)。
句子1:“门是隐秘、回避的象征”“无论一 个人在哪儿,只要他在一扇关着的门的后面, 他就能使自已不受拘束。”
答案
因为冬天的树体态魁梧或绰约多姿, 纯是线结构之美,进入抽象美的范畴了。
测试反馈
“金窝银窝,不如家里的草窝。”但人是不安分 的动物,多少人仗着年少气盛,横一横心,咬一咬牙, 扬一扬手,向恋恋不舍的家乡告别,万里投荒,去寻 找理想,追求荣誉,开创事业,富有浪漫气息。有的 只是一首朦胧诗——为了闯世界。多数却完全是沉重 的现实主义格调:许多稚弱的童男童女,为了维持最 低限度的生存要求,被父母含着眼泪打发出门,去串 演各种悲剧。
人们到树下纳凉,摆小摊,四川的黄桷树荫更是挑夫 们中途最佳的歇脚处,那里还往往有小姑娘卖茶水。 “抖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如果没有了古 柳,盲翁失去了卖艺的好场所。夏木荫浓固具郁郁葱葱 之美,而冬天的树,赤裸着身躯,更见体态魁梧或绰约 多姿之美,那纯是线结构之美,进入抽象美的范畴了。 不少人沉洒于人间丰腴,不爱看冬天的树,因其荒秃。 宋代画家郭熙几乎专画冬天的树,郭熙的画面充满强劲 的筋骨,郭熙的世界是树之精灵的世界,是人之精灵的 世界。
参考答案
父母亲族的爱、家乡的山水草木、 悲欢离合的家史、邻里乡情。
方法指津
第一步找相关语句;
第二步逐句提取信息;
第三步根据题意对选出的有用的语言信 息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表述。
测试反馈
2004年北京春招《雁阵》 文中表现了“驼爷”哪些优秀的品 质?(结合具体描写,分点说明)
相关语句:
A、五年前倒下的松林,至今还在他的心头滴血。 “呐,我又栽上了。”驼爷喃喃着。驼爷是个护林员。
测试反馈
2004年辽宁题 请扼要评价赛艾姆这一人物形象。
初答: 修正
参考答案
1、人物形象的本质:
赛艾姆是一个耽于幻想、缺乏行动力、在虚 幻中求得精神满足的人物形象。
2、人物形象的意义 :
作者通过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揭示了人性 中普遍存在的弱点,从而引发人们的思考。
2008年广东卷第17题
17、结合作品,请简要分析“母亲”这一人 物形象。(5分) 分析:(5分)本考题考查考生欣赏作品中 人物形象的能力;能力层级D。 参考答案:“母亲”是一个勤劳善良、 情感深挚、忍辱负重的普通妇女形象。(2 分)她欲唠叨,常责备孩子;掌管着全家人 的生活,热爱家庭。(1分)她对“父亲” 的行为深感不满,甚至觉得羞辱,但又一直 牵挂和思念着他,直到年迈,她才放弃对 “父亲”的等候。(2分) 意思答对即可。
(2003年高考《乡土情结》)
人生旅途崎岖修远,起点站是童年。人第一眼看见的 世界,就是生我育我的乡土。他从母亲的怀抱,父亲的眼 神,亲族的逗弄中开始体会爱。乡土的一山一水,一草一 木,都溶化为童年生活的血肉,不可分割。而且可能祖祖 辈辈都植根在这片土地上,有一部悲欢离合的家史。在听 祖母讲故事的同时,就种在小小的心坎里。邻里乡亲,早 晚在街头巷尾、桥上井边、田塍篱角相见,音容笑貌,闭 眼塞耳也彼此了然,横竖呼吸着同一的空气,濡染着同一 的风习,千丝万缕沾着边。一个人为自己的一生定音定调 定向定位,要经过千磨百折的摸索,前途充满未知数,但 童年的烙印,却像春蚕作茧,紧紧地包着自己,又像文身 的花纹,一辈子附在身上。
B、眯起眼,驼爷读狗娃脸上的那道月牙疤。
C、嗬嗬嗬,驼爷笑了,笑得极坦然。
D、驼爷仿佛什么也没听见一样,款款地卷好一支烟, 款款地抽。“狗娃不是人?狗娃一点人味也没有?我 不信!”说罢,驼爷又哑哑地笑,竟一脸的灿烂。 E、你就忍心不回家看看爹妈娘?这几年,他们想你 快想疯了!
参考答案
信息A、他是个尽责的护林员
作者在这一段中描写的少年离别家乡的情况 有哪几种? 初答: 修正: 参考答案
①不少人富有浪漫气息,为追求理想开 创事业去创世界。 ②多数人是沉重的现实主义格调,为维 持最低的生活被打发出家门。
2、归纳法 要求在对原文内容理解的基础上,用自 己的语言进行概括,一定要思路清晰、用 语准确、抓住要点。 题型示例 从文中看,身上都给人们打下了 哪些“童年的烙印”?(不超过28个 字)
①忠于职守 ②面对威胁不退 缩 ③坦荡、自信 ④对像狗娃这样 犯过罪的人也并 不丧失信心 ⑤关心他人
信息B、面对威胁时的表现 信息C、坦然
信息D、想说服狗娃
信息E、关心狗娃的父母
三、鉴赏评价(能力层级C)
1、鉴赏评价文学作品的形象
题型示例
请结合阅读材料,简要分析文中“父 亲”这一人物形象。 ( 2001年北京春招《黄土》)
3)结合语境,捕捉有效信息。
“开门” 开门是一个神秘的动作:它包容着某种未 知的情趣,某种进入新的时刻的感知和人类烦 琐仪式的一种新的形式。它包含着人间至乐的 最高闪现:重聚,和解,久别的恋人们的极大 喜悦。即使在悲伤之际,一扇门的开启也许会 带来安慰:它改变并重新分配人类的力量。
“关门”
门的关闭要可怕得多,它是最终判决的表白, 每一扇门的关闭就意味着一个结束。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例:从文中看,乡土都给人们打下了哪些“童 年的烙印”?(不超过28个字)
(2003年高考《乡土情结》)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例:这篇散文中,(1)作者对历史上的长城的评 价是什么?(2)又是如何看待长城的现实的?
(2000年高考《长城》)
方法指津
分析综合(概括)的方法
作者开头说:“开门和关门是人生中含意最深的动作。” 请根据文意写出“开门”和“关门”的含意。 《门》) (2001年高考
题型示例
方法指津 1)将要求解释的词语/短语还原到文章中。 第一段,但该段很简单,并不能找到解释 词语的相应内容。
2)研究解题要求, 确认有效区间。
要求写出“开门”和“关门”的含义, 不是写“门”的含义和种类,所以第二、三、 五段应排除;也不是写开门或关门的方式,所 以第四段要排除。剩下的段落含有直接解释词 语含义内容的是第六段,因此确认有效区间是 第六段。
1、摘取法 需要概括的内容往往是文章中或段 落中的主要词语或句子,这些重要的 词语往往镶嵌在主要语句之中,重 要 的句子又常常出现在文段的首或尾或 中间,概括时,只要把这些词语或句 子摘录出来,概括的任务也就基 本上 完成了,这种方法,就叫做摘取法。
题型示例
从文章的第二段看,作者为什么欣赏冬天的 树? ( 2004年广东《说树》)
测试反馈
2004年天津题 书中毕竟有人生,人生毕竟一部书;书林 杂芜,仍要耐心从中淘出善本精品,人生诡 谲,仍要坚韧地追求活着的真谛。
初答: 修正: 参考答案
① 人生如书,书如人生。 ② 人生诡谲,犹如书林杂芜。 ③ 人生要追求活着的真谛,犹如要从书 林中淘出善本精品。
2008年广东卷第14题
14、在“诗的境界”形成的过程中,只能有“直觉 的知”而不能有“名理的知”。这种说法正确吗? 为什么?(4分) 分析:(4分)本考题考查考生阅读一般论述类文 章时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句子的含义和分析概括作 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C 答案:这种说法不正确。 因为在“诗的境界”形成过程中,思考与联想必 不可少;(2分)通过思考与联想,“直觉的知”可 进为“名理的知”,“名理的知”也可酿成“直觉 的知”(2分) (主要信息来自于第4、5两段。)
题型示例
例:请分别说明以下三句话在文中的意思。 (1)人不是在一起牧放的马群。 (2)开门和关门是生命之严峻流动的一部分。 (3)一扇门的关闭是无可挽回的。 (2001年高考《门》)
方法指津
1)将要求理解的句子还原到文章中,看 清句子在文中的位置,确认有效区间。
句子1:第五段
句子2:第六、七段
句子3:第六、八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