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之一:而、何、乎、乃

合集下载

高考18个文言文虚词用法及例句翻译

高考18个文言文虚词用法及例句翻译

高考18个文言虚词用法及例句翻译[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一、【而】(一)、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可翻译为“又"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螃蟹有八只脚,两只大爪子,(但是)如果没有蛇、蟮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剑阁的山势又高又险,一个人把着关口,一万个人也打不进来。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向北解救赵国,向西击退秦国,这是如同春秋五霸那样的功业。

④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捕蛇者说》)—-永州的野外出产一种奇异的毒蛇,这种蛇身子有黑色的身子、白色的花纹。

⑤故其国富而兵强 -—国家富裕,军队强盛⑥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我因此写下了这篇记,是因为感叹郦道元(记叙)的(过分)简单,嘲笑李勃的鄙陋罢了。

⑦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

2.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

(《陈情表》)——因此我离开你而旅居长安,以寻求微薄的俸禄。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 --把它放在地上,拔出剑来将它击碎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师说》) -—人不是一生下来就什么都懂得的,谁能没有疑惑呢?④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庄宗接过了(三支箭)就把它们藏在了宗庙里。

⑤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

——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挑着的担子,站在一旁,不在意地斜着眼看他。

3表示转折关系,连接语意转折的词语、句子,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可是”“但是"等①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六国论》)——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我单单喜欢莲花,喜欢它从污泥里生出却不被沾染。

③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 —-享有高贵的官位却没有功绩,俸禄那么丰厚他却是不劳而获!④小学而大遗。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1.【而】(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7.表示因果关系,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8.表示目的关系,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高考语文18 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1.【而】(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ft记》)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ft记》)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7.表示因果关系,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ft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8.表示目的关系,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高考语文18 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一)用作连词。

1 .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 XX峥嵘而XX ,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③XX而西却XX,此五霸之伐也(《XX窃符救XX》)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 并且"或" 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②XX贪而信XX,遂绝齐(《屈原列传》)③回视日观以XX ,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XX 记》)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XX记》)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 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XX》)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 却"。

①XX,取之于XX,而XX于XX (《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XX 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③信也,吾兄之XX而夭其嗣乎(《XX》)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 假如"。

①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XX》)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XX》)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7.表示因果关系,①XX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XX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8.表示目的关系,①缦立远视,而XX (《阿房宫赋》)②XX,XX,而待将军(《鸿门宴》)(二)通“ XX”,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XX也作主语,译为"你"。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d府_再拜ß,长叹空中,作计乃尔立ÿ:孔雀`YÞ;Ā
5.0v1 ÿNĀ用作ï词,又分ñ种情况ÿ 1.第O人Āï词2作属性定语,可译"他的","它的"ÿ包括复数Ā2 d臣从v计,大王ð幸赦臣2ÿ:廉蔺相如W传;Ā 2.第O人Āï词2作谓短语中的小语,à译"他""它"ÿ包括复数Ā2 d秦王恐v破壁2ÿ:廉蔺相如W传;Ā evĀ道a固YP吾2ÿ:师说;Ā 3.活用第N人Ā或第Ð人Ā2译<s的=<sÿ自ýĀ=或者<你的=<你=2 dÎ肃迎操,操`ñ肃ßÞ乡党,Õv]位,犹O失Q曹从Ï2ÿ:赤壁之战;Ā e而余ð悔v之而Oß极{游之Ra2ÿ:游褒þ山记;Ā f老臣ñ媪长Ü君计短a,故ñv爱O若燕^ÿ:触龙说赵z^;Ā 4.指示ï词,表示à指2可译"那""那个""那些""那Ý"2 d及vû,Y或咎v欲û者2ÿ:游褒þ山记;Ā eÎ操ß荆Þ,奄pv地2ÿ:赤壁之战;Ā fO嫁O郎体,vß欲何云?ÿ:孔雀`YÞ;Ā 5.指示ï词,表示à指,相`于<à=<à个=<à些=2 dp蒋氏者,_v利O世ø2ÿ:捕蛇者说;Ā eÎ`vqOàß2ÿvÿàĀ 5.指示ï词,表示"v中的",^面Z数词2 d于乱石间择vNÐ扣之2ÿ:石钟山记;Ā ÿÐĀ用作副词2 1.â强祈使语,相`于<可=1<ß是=2 d寡人欲ñÞÝ之地wÜ÷,Ü÷君v许寡人!ÿvÿ可要Ā e攻之O克,围之O继,吾vßa2ÿ:烛之o秦师;Ā fP尔O÷,尔v无á乃父之à!ÿ:伶à传序;Ā 2.â强揣测语,相`于<恐怕=1<或许=1<大概=1<可能=2 d圣人之ñ圣,愚人之ñ愚,v皆û于mP?ÿ:师说;Ā e王之好R甚,Y齐国vþñP?ÿ:庄暴É孟子;Ā 3.â强à问语,相`于<难道=1<怎N= 2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含详细翻译)教学文案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含详细翻译)教学文案

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1.【而】(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螃蟹有六只脚两只钳头,然而没有蛇和黄蟮的洞穴就无处藏身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剑阁高峻崎岖而突兀不平,一个人守住关口,万人也打不开。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向北解救赵国,向西击退秦国,这是如同春秋五霸那样的功业。

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经常把学到的东西拿来检查自己的言行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楚怀王贪婪,相信了张仪,就和齐国绝交了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回头看日观亭以西的山峰,好象都弯着腰,有些被太阳晒到,有些没有,都呈现出各种班驳的颜色.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

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因此我离开你而旅居长安,以寻求微薄的俸禄。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把它放在地上,拔出剑来将它击碎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人不是生下来就知道一切道理的,谁能没有疑难问题?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青是一种染料,从蓝草中提炼出来,但颜色比蓝草更深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如果是真的,那么我哥哥有(那么)美好的品德反而早早地绝后了呢?5.表示假设关系。

18个文言虚词用法及举例(终极版

18个文言虚词用法及举例(终极版
13、词尾,“…… 的样子”
14、词尾,“地”
4.【乃】
(一)用作副词。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 可译为“才”“这才”“于是”“就”等 ①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赤壁之战》) ③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④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三国志·蜀志·诸葛亮》) ⑤断其喉,尽其肉,乃去。(《三戒·黔之驴》)
承接包括顺承与转承。
转承就是一个意思说完了再改换另一个意思 说开去。
“而”表示承接关系时,往往连接的前后两 项是动词或动词性短语。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译文:死后如果有知觉, 那我们的分离还能有多久? )(《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 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 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 宴》)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 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 等。 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 后》) ②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 ③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 ①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 (《促织》)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 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1.【而】(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7.表示因果关系,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8.表示目的关系,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高考语文文言文18个虚词的用法

高考语文文言文18个虚词的用法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举例[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1.【而】(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7.表示因果关系,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8.表示目的关系,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1.【而】(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

(《劝学》)②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

《过秦论》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②亚父受玉斗,臵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

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

(《陈情表》)②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师说》)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②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

(《石钟山记》)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

《廉颇閵相如列传》。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劝学》)②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②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石钟山记》)(二)用作代词。

1.通“尔”,第二人称,今译为:你(们)、你(们)的。

①妪每谓予曰:“其所,而母立于兹。

”(《项脊轩志》)②蚤缫而绪,蚤织而缕。

(《种树郭橐驼传》)2.近指代词,今译为:此、这样。

①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

(《孔雀东南飞》)(三)音节助词,不译。

①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师说》)【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之一:而、何、乎、乃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之一:而、何、乎、乃
④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⑤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 贞》)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⑥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寡人之于国也》)
7.表示因果关系
⑦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 褒禅山记》)
8.表示目的关系
二、【何】
• • • • • (一)用作疑问代词 (二)用作疑问副词 (三)作语助词,相当于“啊”。 (四)何:通“呵”,喝问。 (五)固定搭配:【何如】【奈何】【若 何】【何以】【无何】【何乃】
(一)【何】--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 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乃尔】译为“这样”。
②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 (《孔雀东南飞》)
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 游《示儿》)
2.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 。
②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 桓晋文之事》)
3、还可作连词用,释为“若夫”、“至 于”“如果”等。 (缺例句)
(三)【乃】--固定搭配
【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
①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 无乃后乎(《勾践灭吴》)
⑤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论语》)
(乎:对。)
⑥亦无怪乎其私之也。
(乎:对于)
⑦以吾一日长乎尔。
(乎:比)
(三)【乎】--可作词尾,译为 “……的样子”“……地”。
①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 矣(《庖丁解牛》) 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 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1.【而】(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7.表示因果关系,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8.表示目的关系,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高考18个文言文虚词用法及例句翻译

高考18个文言文虚词用法及例句翻译

高考18个文言文虚词用法及例句翻译高考18个文言虚词用法及例句翻译[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一、【而】(一)、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可翻译为“又”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螃蟹有八只脚,两只大爪子,(但是)如果没有蛇、蟮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剑阁的山势又高又险,一个人把着关口,一万个人也打不进来。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向北解救赵国,向西击退秦国,这是如同春秋五霸那样的功业。

④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捕蛇者说》)--永州的野外出产一种奇异的毒蛇,这种蛇身子有黑色的身子、白色的花纹。

⑤故其国富而兵强 -- 国家富裕,军队强盛⑥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我因此写下了这篇记,是因为感叹郦道元(记叙)的(过分)简单,嘲笑李勃的鄙陋罢了。

⑦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

2.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

(《陈情表》)-- 因此我离开你而旅居长安,以寻求微薄的俸禄。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 --把它放在地上,拔出剑来将它击碎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师说》) -- 人不是一生下来就什么都懂得的,谁能没有疑惑呢?④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庄宗接过了(三支箭)就把它们藏在了宗庙里。

⑤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

--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挑着的担子,站在一旁,不在意地斜着眼看他。

3表示转折关系,连接语意转折的词语、句子,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可是”“但是”等①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六国论》) --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我单单喜欢莲花,喜欢它从污泥里生出却不被沾染。

③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

--享有高贵的官位却没有功绩,俸禄那么丰厚他却是不劳而获!④小学而大遗。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四)何:通&quot;呵&quot;,喝问。
①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过秦论》)
【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quot;怎么样&quot;&quot;怎么办&quot;&quot;为什么&quot;。
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
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③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
③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
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2.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quot;他&quot;&quot;它&quot;(包括复数)。
①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quot;我的&quot;&quot;我(自己)&quot;或者&quot;你的&quot;&quot;你&quot;。
①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
3.【乎】
(一)用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
语气。可译为&quot;吗&quot;&quot;呢&quot;。
①几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②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1.【而】(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7.表示因果关系,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8.表示目的关系,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常见18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类_含例句翻译

常见18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类_含例句翻译

高考18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类文言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

考纲划定18个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也、则、者、之。

【1、而】(一)用作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劝学》译文:螃蟹有六只脚,两只大爪子,(但是)如果没有蛇、蟮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译文:剑门关既气象非凡,也格外高险。

一人来把守,万人难过关。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北边援救赵国,西边打退秦军,这是五霸的功勋啊!”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译文: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反省。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译文:楚怀王起了贪心,并且信任了张仪,就和齐国绝交。

③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译文: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得深邃而且广泛。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尾“就”“接着”“来”。

可不译。

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来”。

可不译。

①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译文:把它丢在地上,拔出剑砍,使玉斗破碎。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译文: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③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赤壁赋》)译文:我有些忧伤,理好衣襟端正地坐着,问那客人说。

④“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译文: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时间去复习,不也很愉快的吗?⑤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译文:复习学过的知识,可从中获得新的见解与体会了。

凭借这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译文: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如果看到他们的短处自己也有,就要帮助改正自己与他们一样的习惯。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高考18个文言虚词用法及例句翻译

高考18个文言虚词用法及例句翻译

高考18个文言虚词用法及例句翻译[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一、【而】(一)、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可翻译为“又”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剑阁的山势又高又险,一个人把着关口,一万个人也打不进来。

2、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3、表示转折关系,连接语意转折的词语、句子,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可是”“但是”等小学而大遗。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4、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可以翻译为“如果”“假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祭十二郎文》)--人如果不讲信誉那怎么可以呢?死而有知,其几何离?--死后如果有知觉,那我们的分离还能有多久?5、表示递进关系,可以翻译为“并且”或“而且”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注意:表顺承关系时,连接的是连续发生的事情或动作,这些事情或动作有先后顺序。

如“余闻而愈悲”(《捕蛇者说》)句中“而”连接“闻”和“愈悲”两种情况,是一先一后连续发生的动作行为,从逻辑关系上来看,前后两个词语没有主次之别,是在一个层次上的。

可译为“就”,也可不译。

而表递进关系时连接的是两个有递进关系的词或短语,后一部分在意思上比前一部分在程度上或范围上更进一层。

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博学”与“参省”,“知明”与“行无过”之间有一个要求上更难更进一步的关系,可以译为“并且”或“而且”。

(强调一点,古汉语中并列关系和递进关系不要求区分,所以递进关系译成“并且”是可以的)6、表示修饰关系,把表示动作行为方式、手段、时间等的状语跟中心词连接起来,现代汉语可译为“地”或不译①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劝学》)(表示动作的频率)②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③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高考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详细举例

高考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详细举例

高考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详细举例[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螃蟹有六只脚和两只钳夹,(但是)如果没有蛇、蟮的洞穴它就无处藏身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崔嵬:高峻的样子。

剑阁高峻崎岖而突兀不平,一个人守住关口,万人也打不开。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向北去救赵国,在西边抵御秦国,这就是五霸的战争。

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经常把学到的东西拿来检查自己的言行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楚怀王贪婪,相信了张仪,就和齐国绝交了。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回头看日观亭以西的山峰,好象都弯着腰,有些被太阳晒到,有些没有,都呈现出各种班驳的颜色.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所得益,)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

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因此我离开你而旅居长安,以寻求微薄的俸禄。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把它放在地上,拔出剑来将它击碎,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人不是生出来就都知道的,谁能没有疑惑呢?④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六国论》)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分得清清楚楚了。

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 高考语文 个文言虚词 的用法及其举例
Mr.Zhu
而、何 、 乎 、 乃 、 其 、 且 、 若、所 、 为 、 焉 、 也 、 以 、 因、于 、 与 、 则 、 者 、 之
一、【而】
• (一)用作连词。 用作连词。 •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 用作代词,第二人称, 你的” 偶尔也作主语,译为“ “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 (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 好像,如同。 都舍。( 察今》 。(《 都舍。(《察今》) • (四)固定搭配:【而已】【而后】【而况】 固定搭配: 而已】【而后】【而况】 】【而后】【而况 既而】 【既而】
--用作代词 (二)【乃】--用作代词
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 1.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 主语,译为" 不能作宾语。 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 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 示儿》 游《示儿》)
2.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 。 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
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 】【奈何】【若何 1、【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 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怎么办”“为什么 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 ②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 人墓碑记》) ③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 ④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用作介词 相当于" 用作介词, (二)【乎】--用作介词,相当于" 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岳阳楼记》 (《岳阳楼记》) (乎:于) 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②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捕蛇者说》 (《捕蛇者说》) (乎:在)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师说》 ③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师说》) (前一个“ 前一个 后一个“ 吾尝疑乎是。 ④吾尝疑乎是。 “乎”:在;后一个“乎”:比。)
②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 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 桓晋文之事》 桓晋文之事》)
还可作连词用,释为“若夫” 3、还可作连词用,释为“若夫”、“至 ”“如果 如果” 缺例句) 于”“如果”等。 (缺例句)
--固定搭配 (三)【乃】--固定搭配
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 【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 。
--用作副词 (一)【乃】--用作副词
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 译为“ ”“这才”“就 这才”“ 译为“才”“这才”“就”等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鸿门宴》 。(《 ①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 ""竟 ""反而 反而" 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促织》 •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 妪每谓余曰: 某所, 项脊轩志》 (《项脊轩志》)
好像,如同。 (三)【而】--通“如”:好像,如同。 通
• 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
--固定搭配 (四)【而】--固定搭配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桃花源记》)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桃花源记》 。( 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 ""仅 3.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③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项羽本纪》 (《项羽本纪》) 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 ""就是 就是" 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④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齐桓晋 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 文之事》) 文之事》
--用作连词 (一)【而】--用作连词
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 而且"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接着 接着" 或不译。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 ”“没多久 【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
3、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 、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 免成役( 促织》 免成役(《促织》)
何乃】译为“怎能” 【何乃】译为“怎能”
4、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 、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 飞》)
何以】 以何” 介宾短语,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 状语,根据" 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 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 ""凭什么 凭什么" ""凭什么"等。
2、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 暴见孟子》 暴见孟子》)
三、【乎】
• (一)用作语气助词。 用作语气助词。 • (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 用作介词,相当于“ 有不同的翻译。 有不同的翻译。 • (三)可作词尾,译为“……的样 可作词尾,译为“ 的样 ”“……地”。 子”“ 地
--用作语气助词 (一)【乎】--用作语气助词
表疑问语气。可译为" ""呢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儿寒乎?欲食乎?( 项脊轩志》 ?(《 ①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 ②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 说》) 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 3.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③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陈涉世家》 (《陈涉世家》) 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 ""呀 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 ④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赤壁赋》 (《赤壁赋》) 5.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于是乎书。 ⑤于是乎书。
③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
④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假如
⑤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 贞》)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1、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 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而后】 方才。 【而后】才,方才。
2、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而况】 何况”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 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 。(
(四)【何】--通“呵”,喝问。 喝问。
①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呵问他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 。(谁何 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 。)(《 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过秦 论》)
--固定搭配 (五)【何】--固定搭配
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 ①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 无乃后乎( 勾践灭吴》 无乃后乎(《勾践灭吴》)
乃尔】译为“这样” 【乃尔】译为“这样”。
②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 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 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
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⑥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寡人之于国也》)
7.表示因果关系
⑦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 褒禅山记》)
8.表示目的关系
⑧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二) 【而】--通“尔”,用作代 通 第二人称,译为"你的 你的"; 词,第二人称,译为 你的 ;偶尔 也作主语,译为"你 。 也作主语,译为 你"。
(乎:对。)
⑤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论语》)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论语》 。(
(乎:对。)
⑥亦无怪乎其私之也。 亦无怪乎其私之也。
对于) (乎:对于)
⑦以吾一日长乎尔。 以吾一日长乎尔。
(乎:比)
--可作词尾 可作词尾, (三)【乎】--可作词尾,译为 的样子”“ “……的样子”“ 的样子”“……地”。 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