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礼仪:成年礼
古代成人礼的意义和文化影响
古代成人礼的意义和文化影响古时候中国就有成人礼,是非常受人们重视的,那时候人们举行了成人礼就意味着可以成家立业了,随着满清入关统治中国,已强制的取消了成人礼,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古代成人礼的意义和文化影响,希望能帮到你。
古代成人礼的意义和文化影响汉族自古就有成人礼仪,男孩子的叫做“冠礼”,女孩子的叫做“笄礼”。
汉文化是礼仪的文化,而冠、笄之礼就是华夏礼仪的起点。
为跨入成年的青年男女举行这一仪式,是要提示他们:从此将由家庭中毫无责任的“孺子”转变为正式跨入社会的成年人,只有承担成人的责任、履践美好的德行,才能成为各种合格的社会角色。
通过这种传统的仪式,可以正视自己肩上的责任,完成角色的转变,宣告长大成人。
汉族成年礼延续数千年,至满清入关后,满清统治者一纸令下,终结了绵延了几千年的成人礼,以致后来人只能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成年,而现在正在逐渐恢复成人礼。
古代成人礼的形式——冠礼和笄礼古代的成年礼本意是为了禁止与未成年的异性通婚。
冠礼是成年礼的一种高级和代表性形式,也可以说是对成年人婚姻资格的一种道德审查。
即定日期。
定在成人者生日(公历农历皆可)或对其有重要意义的日子。
不过春节、中秋,家人团聚的日子,不宜请人来参加;清明主祭祀,主题不相符,家庙无法两用。
冠礼即是跨入成年人行列的男子加冠礼仪。
《礼记》云:“夫礼,始于冠”、“男子二十,冠而字”。
对于冠礼非行不可,《礼记》的解释是:“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
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故冠而后服备,服备而后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
”照这么说,不懂礼义的就不是人了,不行冠礼,则一生难以“成人”。
冠礼从氏族社会盛行的成丁礼演变而来,一直延续至明代。
具体的仪式是由受礼者在宗庙中将头发盘起来,戴上礼帽。
由于要穿戴的服饰很多,包括冠中、帽子、幞头、衣衫、革带、鞋靴等,于是分为3道重要程序,分3次将不同材料制成、代表不同含义的帽子一一戴上。
中国古代成年礼仪
中国古代成年礼仪
中国古代成年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地区,成年礼仪的具体形式和内容有所不同,但总体来说,它们都强调成年男子需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同时也标志着他们从此进入社会的核心地位。
在中国古代,成年礼仪通常包括以下几种:
1.冠礼:冠礼是中国古代最为典型的成年礼仪之一,通常在男子年过二十岁时举行。
冠礼是一种庄重的仪式,标志着男子从此进入成年阶段,需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冠礼的具体内容包括戴冠、系带、穿衣等。
2.筮礼:筮礼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成年礼仪,通常在男子年过十三岁时举行。
筮礼是一种占卜仪式,旨在祈求神灵保佑男子健康成长,并标志着他从此进入成年阶段,可以参与各种社交活动。
3.婚礼:婚礼是中国古代最为典型的成年礼仪之一,通常在女子年过十二岁时举行。
婚礼是一种庄重的仪式,标志着女子从此进入成年阶段,需要承担更多的家庭责任和义务。
除了以上三种成年礼仪,中国古代还有其他一些成年礼仪,比如筮礼、冠礼、婚礼等。
这些成年礼仪不仅体现了古代中国社会对于成年男子的重视,也反映了古代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古代中国,成年礼仪不仅是一种仪式,更是一种教育形式。
通过成年礼仪,男子和女子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并更好地适应社会角色。
同时,成年礼仪也加强了古代中国社会的凝聚力和
归属感。
女子成人礼资料
汉族女子传统成人礼——笄礼解说:《左传》有云:“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
”华夏衣冠之美,礼仪之大,曾让天下传颂,曾令世界着迷。
华夏民族几千年的灿烂文明历程,成功地诠释着礼仪之邦的胸襟,衣冠上国的气度。
古代男子满20岁,女子满十五岁,家族中将为其举办一场盛大的成人礼仪式,男称冠礼,女为笄礼。
冠、笄之礼是汉民族重要的人文遗产,对于个体的成人与文明的传承都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今天,我们要在这里举办一场具有汉民族特色的女子成人礼——笄礼。
章服曰华,大国曰夏。
华夏民族是一个敬天法祖的民族,我们相信祖先的精神无时无刻不与我们同在。
历史上,天下、诸侯国和家族的每一次重大事件都要举行拜祖请祖仪式,把事情告知祖先,祈求保护或宣誓决心。
此时此刻,在我们的笄礼现场,我们也将以请祖拜祖开始。
赞者请华夏祖先归来。
请神(赞者请神,两个执事、不需要口令)请神完毕,赞者就位。
赞者:长者入场。
长者先对祖先牌位行大揖礼,然后就位赞者:正宾入场。
长者起身迎正宾正宾先对祖先牌位行大揖礼,然后就位赞者:笄者入场。
笄者祭拜祖先笄者拜父母笄者拜正宾笄者就位正宾为笄者行一加正宾起身至笄者面前,正宾祝曰:令月吉日,始加元服。
弃尔幼志,顺尔成德。
寿考惟祺,介尔景福。
解说:一加就是为笄者把头发梳好,带上发簪。
笄者要改变以往的发型,梳理起适合成人的发饰,从此告别垂发总角的孩童时代。
更重要的是,要从原来孩童所穿的服饰,换成成年女子所穿的襦裙,象征着笄者将放弃顽性,开始学习和担当家庭与社会的责任。
华夏衣冠,又称为汉衣冠、汉服。
为汉民族的传统服装。
襦裙,为女子常服,是华夏衣冠体系的其中一个款式。
自轩辕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起,一直到明末,华夏衣冠几千年绵延不息,汉民族一直不改其服饰的基本特征,交领右衽,上衣下裳,衣带系结,庄重大方,飘逸灵动。
周边四邻为华夏民族的衣冠之美、礼仪之大所震撼,纷纷效仿。
直到今天,日本、韩国的民族服饰仍然保留着我们华夏衣冠的大致摸样。
古代冠礼及笄礼的礼仪
古代冠礼及笄礼的礼仪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古代冠礼及笄礼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礼仪仪式,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冠礼是指男子成年后正式行冠之礼,标志着其进入成年阶段;笄礼则是女子达到婚嫁年龄后所要进行的重要仪式,象征着女子从少女时期过渡到成年妇女阶段。
这两种礼仪在古代被视为家族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广泛地注重和遵守。
本文将首先介绍古代冠礼的起源和意义,阐述冠礼作为古代礼仪的起步,代表着男子从少年向成年的过渡。
接着,将详细介绍冠礼的步骤和仪式,涵盖了祭神、更衣、迎宾、献酒等环节,展示了这一仪式的庄重和庄严。
随后,本文将转向笄礼的礼仪,深入探讨了笄礼的起源和意义。
笄礼作为女子成年的标志,是其人生中的一大转折点。
本文将着重介绍笄礼的过程和习俗,包括相亲、过火、披红绳等环节,展示了这一仪式的独特魅力和女子成年后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最后,本文将总结古代冠礼及笄礼的重要性,强调这两种礼仪对于社会和家族传承的重要作用。
同时,还将探讨这些礼仪的传承和演变,阐明了社会变迁对于这些传统仪式的影响和改变。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将更好地理解古代冠礼及笄礼的礼仪,以及这些礼仪背后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和意义。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应对整篇长文的组织和安排进行介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文章的结构是指整篇长文的组织框架,以有条理地呈现古代冠礼和笄礼的礼仪内容。
本文的结构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是整篇文章的开端,通过概述古代冠礼和笄礼的重要性和意义,为读者引入主题,并简述文章的目的。
引言部分的作用是吸引读者的兴趣,概括性地介绍整篇文章的内容。
正文部分是文章的核心内容,主要介绍古代冠礼和笄礼的礼仪。
在正文部分,首先介绍古代冠礼的礼仪,包括冠礼的起源和意义以及冠礼的步骤和仪式。
其次,介绍笄礼的礼仪,包括笄礼的由来和意义以及笄礼的过程和习俗。
正文部分应按照逻辑顺序进行组织,清晰地呈现冠礼和笄礼的详细内容。
成人礼传统文化
成人礼传统文化
成人礼传统文化是不同文化中都存在的一种过渡仪式,它标志着个体从童年或青春期过渡到成人阶段,获得社会的正式承认和相应的权利与责任。
这种仪式通常包括与孩童时代的分离、过渡阶段以及进入成年时代获得新生等环节。
在中国古代,汉族的成人礼主要包括男子的“冠礼”和女子的“笄礼”。
冠礼是男子年满20岁时举行的仪式,表示他已经成为成年人,被族群所承认,可以开始承担成人的责任。
笄礼则是女子年满15岁时举行的仪式,表示她已经可以嫁人,成为社会的正式成员。
这些仪式不仅是个人成长的标志,也是社会角色转变的重要象征。
除了中国,其他国家和地区也有类似的成人礼传统。
例如,日本有“成人节”,韩国有“成年式”,西方国家也有类似的庆祝活动。
这些仪式通常包括庆祝、宣誓、授予证书等环节,旨在让年轻人意识到自己已经成年,需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成人礼传统文化是各种文化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它不仅是一种仪式,更是一种社会和文化认同的体现。
通过成人礼,年轻人可以正式踏入社会,开始承担成人的责任和义务,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传统成人礼的意义
传统成⼈礼的意义成年礼是为承认年轻⼈具有进⼊社会的能⼒和资格⽽举⾏的⼈⽣礼仪,是⼀个⼈由个体⾛向社会的⼀道必不可少的程序,⼀个⼈,当他经过漫长的⽂化化过程后,逐渐⾛向成熟,脱离了亲⼈的养育、监护,承当起了所在集团和社会所赋予的权利和义务。
在这个时候,⼈们⼜要举⾏⼀系列的礼仪,来纪念当事⼈由不成熟⾛向成熟的过渡,这种礼仪就是成年礼仪。
有的年礼仪过程⼗分隆重⽽且带有考验的性质,中国⼀些少数民族的成年礼仪还有⽐较明显的保留。
成年礼仪是⼈⽣礼仪中最为重要、并且具有多重特性的礼仪,是⼀种普遍存在的⽂化现象。
成⼈礼是⼈⼀⽣中第⼀个重⼤礼仪。
成⼈礼仪式过程象征着⼀个⼈的⼈⽣进⼊成⼈阶段,通过成⼈礼仪式正式获得成⼈的社会地位,并开始享有成⼈的权利和履⾏成⼈的义务。
明和⽂化参考礼记,结合时代现状推出成⼈礼仪式,通过成⼈礼传播传统⽂化,展现传统⽂化魅⼒。
成⼈礼具有仁义、孝廉、道德等产⽣正⾯激励价值,对⼈⽣意义重⼤。
成⼈礼的理念在中国古代深⼊⼈⼼,古⼈重视成⼈礼的形式,同时也尊崇成⼈礼的意义。
现代传统⽂化教育缺失使青少年⽣理上的成熟与⼼理上的成熟有着巨⼤差异,没有成长意识。
成⼈礼使青少年成长意识在特定时间内具体化,促进青少年⼼理成熟,通过成⼈礼活动教育孩⼦在步⼊成⼈阶段前明⽩⾃⼰在社会、家庭中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从传统⽂化中寻根溯源并汲取养分,从根本上弥补现代教育中关于责任感教育的淡薄与缺失。
在即将结束青少年时代,跨⼊成年⼈⾏列之际,以成⼈礼为起点,以传统⽂化精髓为蕴养,开启绚丽多彩的幸福⼈⽣,为青春做最好的纪念。
《淮南⼦·齐俗训篇》说:“中国冠笄,越⼈劗发。
”劗发即断发。
中国男⼦成年实⾏冠礼,⼥⼦成年实⾏的笄礼。
古⼈成年光⾏冠礼,然后才⾏婚礼。
所以冠婚⼆字常常⼀起使⽤。
《黔书)说凿齿是为了不“妨害夫家”,即⼥⼦要先凿齿,后出嫁,否则必害夫家。
《管⼦》说,越国青年热爱祖国,当敌⼈⼊侵时,纷纷凿齿表⽰成⼈,参军打仗。
中国传统文化礼仪–成人礼
3.行礼时所穿的服装不同
以前举行成人礼时所穿的服装必
须是正统的传统汉服.可是现在行 礼时都只需穿着一件主办大会所 派发的衬衫就可以了.
4.行礼的过程程序的不同
以前进行成人礼时的 程序是非常繁复的.现在的 成人礼 都是由地方行政长 官主持,在市政府等地举 行,包括地方长官讲话, 宣读成人誓约,到神社祈 祷,赠送纪念品等程序, 过程庄严隆重。
古代的成人礼称为:冠笄礼
男子为:冠礼 女子为:笄礼 古代的礼节非常多,其中「冠 礼」是一切礼节的开始。到二 十岁行了「冠礼」之后,才进 入礼仪的成人世界。
成人礼仪式的举行:
冠礼的准备
1:冠礼的年龄和地点 .
《礼记· 曲礼》说“男子二十冠 而字”,《礼记杂记》说”女子 十有五年许嫁,笄而字”因此, 先民以男子20岁、女子15岁为 成人的年龄门槛。 地点一般都在宗庙举行,以示 郑重其事
一个庄严而又神圣的成人礼, 人生,从此将揭开一个新的篇章。
成人礼的意义
1.
人既成年,为什么 要举行仪式?
举行这一仪式,是要提示 行冠礼者:从此将由家庭 中毫无责任的“孺子”转 变为正式跨入社会的成年 人,成为各种合格的社会 角色。 因此,冠礼就是“以成 人之礼来要求 人的礼仪"。
不将为焉将《 重责人者责礼 欤四臣,成记 ?者、将人冠 “之为责礼义 行人为焉》 于少人也说 人者子。: ,之、责 其礼为成成 礼行人人人 可焉弟礼之 。、 者 , · "
笄礼的仪式
笄礼的仪式与冠礼基本相同,不同的是: 1.主宾,有司,赞者等参礼者宜由女性担任,行礼地宜于堂室。 2.行笄礼就是改变幼年的发式,将头发结成一个髻,然后用一块黑布将发髻包 住,随即以髻插定发髻。主行笄礼者为女性家长由约请的女宾为少女加笄,表 示女子成年可以结婚。 3.三加的不是缁布冠,幞头等,而是发笄,发簪,钗笄,有条件的可加凤冠。 发笄是古代盘头发或别住帽子用的簪子,发簪是古人用来插定发髻或连冠于发 的一种长针,钗笄是由两股簪子合成的首饰。
中国古代成人礼简介
• 行礼日期
农历三月三-女儿节(上巳节)。这是发源于两 千多年前的华夏节日,但目前只在日本、韩国流传。 目前, ‚女儿节‛已经是日本五大重要节日之一 了。所以,建议在这一天进行笄礼,不仅是传统礼 仪的事,同时对民族节日复兴也有重要的意义。
• • • • • • • 彝族地区行换裙礼。 纳西族女子、男子则分别行穿裙子、穿裤子礼。 纳布朗族行报告礼。 傣族行漆齿和纹身礼。 瑶族行‚度戒‛礼。 藏族女子行戴巴珠礼。 台湾高山族男子16至19岁举行的成年 礼仪。包括斋戒、长老训示,举行赛跑、 歌舞,宴会等活动。台湾东海岸、中央山脉 高山族各支系都有此俗,但仪式的内容、年 龄各有差异。
二、男子的冠礼(Capping)
• ‚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 • 《冠义》说‘冠者,礼之始也’。 • 《礼记.曲礼上》:‚男子二十,冠而 字。‛又《冠义》:‚已冠而字之,成人 之道也。‛ • 《冠义》说:‚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 齐颜色,顺辞令。容体正、颜色齐、辞令 顺而后礼义备,以正君臣,亲父子,和长 幼。君臣正、父子亲、长幼和而后礼义 立。‛
1.先将头发梳成马尾, 拿紧即可,不要用 皮筋固定
2.向一边扭头发,这 时右手一定要带紧
3.顺着一个方向继续 扭头发,使其成为 一个圆形
4.将辫梢藏进发髻里 面,同时可以旋转发 髻调整到一个合适的 位置,一般来说使其 最粗的部分位于上部 比较牢固
5.从斜下部插入发簪 即可
四、少数民族的成年礼
在这个过程中, 主宾每次加冠时 都要向冠者致不 同的祝辞,皆为 劝勉与祝愿之意。
成年礼
中国古代男子——成人礼
中国古代成年礼
女子笄礼
由女性家长为行笄礼者改变方式,将其原本自然下垂的发式或扎于脑后的“总 角”略加梳理,然后绾成一个鬓,插上簪子,表示从此结束少女时代,可以谈婚
论嫁。
此外,周代规定贵族女子在订婚(许婚)以后出嫁之前实行笄礼,即在十五岁 时。如果在十五岁的时候没有许婚,则至迟二十岁也要行笄礼。
中华传统文化
——成年礼
穆 林
成长的纪念——成年礼
1 2 3
成 年 礼
古代成年礼 历代冠礼
The rite of passage.
在人的一生中,要经历数十个春秋,每一个生日意味着新的一轮生命周期的开始!
4 5
现代成人礼
国外成人礼
成年礼——简介
成人礼,又称成年礼、成丁礼、入社式等。其具体形式多种多样,各不相同,但 对象都是即将进入成年人行列的青年男女,目的都是以此表明他们从此以后就不 再是孩子,而是大人了。
中国古代成年礼
男子冠礼
冠礼的主体部分,是由正宾依次将缁布冠、皮弁、爵弁等三种冠加于将冠者之 首。 三次加冠,将地位最卑的缁布冠放在最前,地位稍尊的皮弁在其次,而将爵弁
放在最后,每加愈尊,是隐喻冠者的德行能与日俱增,所以《冠义》说:“三加
弥尊,加有成也。” 刘向在《说苑》中说,冠礼的意义在于“内心修德,外被礼文”,是“既以修 德,又以正容”,又引孔子的话说:“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 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成人礼——现代的转型
国外成人礼
以色列
成年礼的庆祝仪式一般安排在受礼人满13周岁后的某个安息日在犹太会堂内
举行。在庆祝仪式上,拉比要为受礼人进行一次特别布道,着重阐明受礼人今后
应承担的责任,尤其是对他的家庭和对犹太人社会的责任。同时;还要求受礼人 终身遵守《托拉》的诫命,把律法知识向子孙传授。受礼人要在庆典上登上诵经
我国古代的成人礼仪及其现实意义
杨朝明《人民日报》(年月日版)我国古代非常重视“成人”礼仪,注重发挥其在人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中地教化功能.我们今天开展青少年人格养成教育,可以认真研究传统“成人”礼仪,借鉴其合理成分,使之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孔子和早期儒家学者地“成人”观孔子和早期儒家学者常常提到“成人”这一概念.孔子强调“仁”.在他看来,有仁德是做人地前提,是“成人”地基本要求.懵懵懂懂地孩子是自然人,不是具有社会义务和责任意识地“成人”.人要“成人”,就应当“仁”.所以孔子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同时孔子认为:“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也就是说,人之为人在于有“仁”心,脱离纯粹地自然状态,懂得“修身”“亲亲”“事亲”.在孔子和早期儒家学者看来,“成人”首先是“有知识地人”,即对社会有基本认知.但“成人”与“成人之行”又有所不同.一个人有了知识,具备了“成人”地基本素质,然后再接受仁义礼乐教化,才能具备“成人”地德行.孔子认为,具备“知”“不欲”“勇”“艺”等素质,也就是说聪明有智、清心寡欲、勇敢无畏、多才多艺,还不可谓之“成人”.只有见到财利想到道义,见到危难勇于担当,长期困顿却不忘平生之志,这样地人方可谓之“成人”.孔子和早期儒家学者特别强调礼乐对于“成人”地教化作用,认为仅仅具有某种技能或某方面地素质,并不等于解决了“做人”地问题;没有礼地约束、乐地熏陶,人们不仅不能“成人”,还可能丧失一些原本可贵地品质.周代“冠礼”与“成人”孔子和早期儒家学者对“成人”地认识,有着深刻地文化背景.最晚自西周开始,我国就有了比较完备地“成人”礼仪:男子行冠礼,女子行笄礼.一般说来,士人二十而冠,天子、诸侯、大夫地冠礼则相对较早.女子一般十五许嫁,许嫁则笄;如尚未许嫁,则二十而笄.西周时期地教育体制已经比较系统.当时人们一般在八岁入小学,开始学习洒扫、应对、进退之“节”,及礼、乐、射、御、书、数之“文”.这些都是基本地知识与技能.到十五岁时,贵族子弟、民之俊秀都要入大学,由老师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一个人经过十几年地学习,才能由少年而成青年,由不谙世事地孩子变成能够承担社会义务地成年人.男子行“冠礼”,标志着“成人”阶段地开始.“冠礼”地意义在于“弃尔幼志,顺尔成德”,即抛弃孩子气,形成和巩固“成人”地德行.行“冠礼”之后,人们开始享有“成年人”地权利,并对婚姻、家庭和社会尽自己地义务和责任.因此,“冠礼”是对人们“成年”地认可,是人们正式步入“成年人”行列地标志.礼有“礼仪”与“礼义”地双重涵义,有形式与内容地区分.成为“成人”,不仅要能够行“礼仪”,还要自觉以“礼义”约束自身.《礼记·冠义》指出:“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也就是说,人之为人在于懂得礼义,人在成人之后应当穿着得体、行为得当、言辞和顺,不应再像顽皮地孩童一样什么都不管不顾.《礼记·冠义》又说:“成人之者,将责成人礼焉也.责成人礼焉者,将责为人子、为人弟、为人臣、为人少者之礼行焉.”我国古代社会地基本伦理关系是父子、兄弟、君臣、夫妇、朋友,一个长大成年地人,应当懂得“人义”,即做人地基本要求.何谓人义?《礼记·礼运》说:“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人年满二十,行过“冠礼”之后,便应认同这些人伦、实践这些“人义”.我国古代士人行过“冠礼”后要依次拜见国君、大夫,受拜见地人往往会有一番教导,这对于刚刚成年地人非常有益.比如,《国语·晋语六》就记载了这样一番意味深长地话:“戒之,此谓成人.成人在始与善,始与善,善进善,不善蔑由至矣;始与不善,不善进不善,善亦蔑由至矣.如草木之产也,各以其物.人之有冠,犹宫室之有墙屋也,粪除而已,又何加焉?”也就是说,刚刚成年地人要谨慎戒惧,一开始就要学习美善之道,进而吸收、增长更多地才德和学识,摒弃不善地东西;如果开始时接触地是邪恶,则会滑向善地反面.善生善,恶生恶,就像草木繁殖,都是一类一类地滋生.人们行过“冠礼”后,就应树立正确地人生方向,形成是非判断能力.就像宮室有墙有屋,房屋可以遮挡风雨,但还需要随时清扫;人有了正确目标,还需要继续修为,随时纠正偏失.显然,“冠礼”所昭示地正确人生路向十分紧要.人要“成人”向善,就应当自觉遵守社会规范,按照礼地标准行事.因此,《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说:“礼,上下之纪、天地之经纬也,民之所以生也,是以先王尚之.故人之能自曲直以赴礼者,谓之成人.”推动传统“成人”礼仪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青少年时期是道德人格养成地关键阶段,也是人生观确立地重要时期.在任何时代,青少年地人格养成教育都十分重要.古人将“成人”礼仪看作青少年人格养成教育不可缺少地一环,其中地合理成分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把握传统文化中“成人”观地精髓.例如,孔子之学在很大程度上说是“仁”学,是为人之学.孔子不但围绕“仁”提出了系统地“成人”观,而且他本人就是一位不断“学之、行之、礼约之”地行动者.他地教诲、他地行为,都值得认真研究学习.年前,历史学家柳诒徵在《论中国近世之病源》一文中说:“今日社会国家重要问题,不在信孔子不信孔子,而在成人不成人,凡彼败坏社会国家者,皆不成人者之所为也.苟欲一反其所为,而建设新社会新国家焉,则必须先使人人知所以为人,而讲明为人之道,莫孔子之教若矣.”柳诒徵从学术角度出发,认为当时社会出现地病象正是由于传统“成人”礼仪遗失、孔子之教不行.他地这一见解,从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地必要性、重要性上来说,无疑具有一定地合理性.在借鉴和创新中加强青少年礼仪教育.我国有着久远而丰厚地礼治传统.礼仪作为礼地形式,体现地是礼地本质意义.世界各地都有形式不一地成人礼.近年来,国内不少地方也将成人礼作为青少年教育地重要内容.传统地“成人”教育注重礼地内涵,注重通过礼仪地形式使青少年理解做人地真谛.借鉴和创新传统“成人”礼仪,开展符合时代要求和当代青少年成长实际地礼仪教育,对青少年地道德人格养成及人生观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应采取具体措施,组织力量对关乎青少年成长地礼仪教育进行深入研究.在充分酝酿论证地基础上,制定具体地规范,使成人礼等相关礼仪成为青少年人格养成教育地有机组成部分.作为成人仪式地一个重要环节,成人礼不必孤立进行,可与相关礼仪(如入学礼、成童礼等)结合进行,与相关素质教育相结合.同时,在进行青少年“成人”教育时应特别注重师德教育,使教师不但能够“授业”“解惑”,而且善于“传道”,真正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作者为孔子研究院院长、研究员)。
古代男子礼仪成人礼
古代男子礼仪成人礼古代男子礼仪成人礼古代的男子跟我们现代的男子已经有了区别,比如成人礼的时候,那么你们知道古代男子的礼仪是怎样的吗,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古代男子礼仪,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古代男子礼仪冠礼是古代男子进入成年时举行加冠的礼仪。
据礼书记载,古代一般男子20岁行冠礼。
但周朝天子则比较特殊,往往12至15岁就举行冠礼。
如"文王年十二而冠,成王十五而冠。
"(《通志.礼略》)冠礼是在祖庙之中进行的,这反映了冠礼是一项极为隆重的礼节。
而主持这一仪式的,大都是受冠者的父亲(也有长兄为小弟主持冠礼的)。
冠礼之前,要先"筮日筮宾",即通过卜筮来确定举行冠礼的吉日,和请哪一位"宾"来为青年加冠。
古人对冠礼为什么如此重视呢,《礼记.冠义》指出:"敬冠事所以重礼,重礼所以为国本也。
"在古人看来,冠礼是对一个人进行礼仪教育的重要环节,冠礼抓好了,也就抓住了"君臣正,父子亲,长幼和而后礼义立"这个治国的根本。
所以时间、地点以及加冠者的选择都十分慎重。
加冠一般是加三次。
首先加缁布冠,即用黑麻布做成的帽子,表示不忘本(或说表示从此可以治人、治家)。
其次加皮弁冠,即用几块白鹿皮缀合制成的帽子,表示从此要服兵役。
最后加爵弁冠,是仅次于冕的一种帽子。
这种冠前小后大,红中带黑,多用极细的葛布或丝帛做成。
由于其形如爵,爵又似雀,故又名雀弁冠。
这种冠是士助君祭祀时的服饰,加此冠表示从此就有了参加祭祀的权力。
以上所说是一般士人的冠礼,其冠为三加。
如果是诸侯的冠礼,其冠则为四加,即在士冠礼三加的基础上,再加玄冕。
玄冕是诸侯祭祀林、泽、坟、衍及四方百物的冠冕。
若是天子的冠礼,其冠则为五加,即在诸侯冠礼四加的基础上,再加衮冕。
衮冕是天子祭祀先王所用的冠冕。
加冠完毕,以酒向受冠青年祝贺。
然后受冠者由西阶下,去拜见母亲。
见母后回到西阶以东,由负责加冠的宾给他授字。
冠礼流程,成人礼议程,
叶鼎冠礼流程冠礼,(也称成年礼,丁礼)是华夏民族嘉礼的一种,是古代中国汉族男性的成年礼。
冠礼表示男女青年至一定年龄,已经成年,可以婚嫁,并从此作为氏族的一个成年人,参加各项活动。
简单地说,举行冠礼就是要提示行冠礼者:从此将由家庭中毫无责任的“孺子”转变为正式跨入社会的成年人,只有能履践孝、悌(tì)、忠、顺的德行,才能成为合格的儿子、合格的弟弟、合格的臣下、合格的晚辈,成为各种合格的社会角色。
只有这样,才可以称得上是人,也才有资格去治理别人,才能继承和发扬华夏礼仪文明。
因此,冠礼就是“以成人之礼来要求人的礼仪”。
换句话说,冠礼是华夏礼仪在华夏成员心中的“奠基工程”、“基础工程”,所以,儒家将冠礼定位于“礼仪之始”,给了它极高的文化地位。
参加人员①冠者1人(就是举行成人仪式的成年者本人)②主人2人(按照古代的宗族制度,必须由宗子等男性宗亲长辈担任,一方面严格的宗族制度在今天并没有普遍流传;另外,主人只限定于男性宗亲,本身具有一定历史观念的局限,所以,当今作为主人的,冠者的父母双亲比较合适。
)③正宾1人(就是为冠者担任加冠的人,一般为宗族德高望重的人或者冠者老师)④赞者1人(就是协助正宾加冠的助手,可选择师长、兄姊、好友等适当人选)⑤有司3人(即为冠者托盘准备所加之冠的人,可选择好友、兄弟姐妹等适当人选)⑥客人若干(可邀请师长亲友等若干人观礼)行礼动作①正规揖(yī)礼:左手压右手(女子右手压左手),手藏在袖子里,举手加额,鞠躬九十度,然后起身,同时手随着再次齐眉,然后手放下。
②正规拜礼:直立,举手加额如揖礼,鞠躬九十度,然后直身(这段叫鞠躬),同时手随着再次齐眉。
然后双膝同时着地,缓缓下拜,手掌着地,额头贴手掌上(这叫拜),然后直起上身,同时手随着齐眉(这叫兴)---然后根据礼节,平身或再拜……平身时,两手齐眉,起身,直立后手放下。
冠者誓词巍巍中华,浩浩其行。
成人立事,责任在心。
俭以养德,朴以修身。
古代成人礼叫什么
古代成人礼叫什么在中国古代,根据性别的不同,将成人礼分为“冠礼”和“笄礼”。
男子二十岁称为“弱冠”,在这一年举办成人礼,即“冠礼”。
女子的成人礼称为“笄礼”。
笄是古代的一种簪子,女子十五岁称为“及笄”,通常在这一年,举行笄礼。
冠礼冠礼,古代嘉礼的一种,是古代中国汉族男性的成年礼。
冠礼表示男青年至一定年龄,性已经成熟,可以婚娶,并从此作为氏族的一个成年人,参加各项活动。
成年礼(也称成丁礼)由氏族长辈依据传统为青年人举行一定的仪式,才能获得承认。
冠礼起源于周代,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汉族的冠礼具体浓郁的中国味,在汉字文化圈中最具有代表性。
冠礼表示男青年至一定年龄,性成熟,可以婚嫁,并从此作为氏族的一个成年人,参加各项活动。
成年礼(也称成丁礼)由氏族长辈依据传统为青年人举行一定的仪式,才能获得承认。
冠礼属于嘉礼的一种,它是一个新的成人第一次践行华夏礼仪,冠礼也是冠者理解华夏礼仪的起始,进入华夏礼仪系统的起始。
《礼记·内则》把一个人的生命划分为不同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任务。
“二十而冠,始学礼”,二十岁,是学习和践行华夏礼仪的开始,一个孩童,经过了冠礼的教育和启示,获得新的思想导引和行为规约,在冠礼的引导下,真正进入华夏礼仪的语境。
笄礼作为女孩子的成人礼,像男子的冠礼一样,也是表示成人的一种仪式,在举礼的程序等问题上大体和冠礼相同。
笄礼笄礼,即汉民族女孩成人礼,古代嘉礼的一种。
俗称“上头”、“上头礼”。
笄,即簪子。
自周代起,规定贵族女子在订婚(许嫁)以后出嫁之前行笄礼。
一般在十五岁举行,如果一直待嫁未许人,则年至二十也行笄礼。
冠(笄)之礼是我国汉民族传统的成人仪礼,是汉民族重要的人文遗产,它在历史上,对于个体成员成长的激励和鼓舞作用非常之大。
受笄即在行笄礼时改变幼年的发式,将头发绾成一个髻,然后用一块黑布将发髻包住,随即以簪插定发髻。
主行笄礼者为女性家长,由约请的女宾为少女的加笄,表示女子成年可以结婚。
中国古代成人礼简介
• 在注重礼乐教化的古代中国,成人礼是为 承认年轻人具有进入社会的能力和资格而 举行的人生仪礼,是一个人由个体走向社会 的一道必不可少的程序。具体而言,作为 中国古代礼仪中最基本的冠礼在古代中国 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在帮助个体顺利 跨越人生的不同阶段方面有着独特的价值 与意义。
• 二加 笄者面向东正坐;正宾再洗手,再复位;有 司奉上发钗,正宾接过,走到笄者面前;高声 吟颂祝辞。赞者为笄者去发笄。正宾跪下,为 笄者簪上发钗,然后起身复位。赞者帮笄者象 征性地正发钗。宾向笄者作揖。笄者回到东房, 去房内更换与头上发钗相配套的曲裾深衣。 • 三加 正宾再洗手,再复位;有司奉上钗冠,正宾 接过,走到笄者面前;高声吟颂祝辞。赞者为 笄者去发钗。正宾跪下,为笄者加钗冠,然后 起身。赞者帮笄者正冠。宾向笄者作揖。笄者 回到东房,去房内更换与头上钗冠相配套的大 袖长裙礼服。
• 醴宾、送宾归俎:冠礼结束后,主人用醴(甜酒)
酬谢宾,并赠给宾一束帛和两张鹿皮作为酬谢。把宾送 出大门,并派人把醴宾用的牲肉送到宾家。
三、女子的笄礼(Hair-Pinning)
• “女子十有五岁许嫁,笄而字‛ • 《仪礼.士婚礼》:‚女子许嫁,笄而礼 之,称字。‛ • 《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 女子的成年礼叫及笄,即其母亲或者长 辈替她把头发盘结起来,加上一根簪子。
• 参礼人员
笄礼参礼者以女性为主。主人、正宾、赞者、 赞礼、摈者和执事由女性担任。
• 筮日 即定日期。定在成人者生日(公历农历皆可) 或对其有重要意义的日子。 • 筮宾、戒宾 即确定参礼人员,前期三日戒宾,一日宿宾。 择亲姻妇女之贤而有礼者为正宾。以笺纸书写请 辞,行礼前三日,派人送达。行礼前一日再次恭 请正宾。遣人以书致辞。 参礼人员: 笄者;主人(一般为笄者的双亲);正宾 (有德才的女性长辈);有司1人(为笄者托盘 的人);赞者1人(协助正宾行礼,一般为笄者 的好友、姊妹); 观礼者若干。
中国古代成年礼仪
中国古代成年礼仪篇一:中国古代成年礼仪是一种标志着一个人从青少年到成年的重要仪式,通常发生在男子或女子 15 岁至 20 岁之间。
在不同的朝代和地区,成年礼仪的具体形式和内容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总体来说,它们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在中国古代,成年礼仪通常由官府或家族主持。
在男子方面,仪式通常包括拜祖、敬神、饮酒、吃肉等活动,同时还会有丰厚的礼品和礼金赠送。
在女子方面,成年礼仪则通常包括插花、簪钗、饮酒等活动。
除了正式的成年礼仪,在古代中国,还有一些其他的成年仪式,比如射箭、骑马、拜上司、就职等。
这些仪式都代表着一个人成长的转变,同时也体现了古代中国对于个体和家族的重视。
中国古代成年礼仪的举行,不仅仅是一个仪式,更是一个家族和社会对于年轻人的认可和祝福。
通过这个仪式,年轻人可以正式加入到家族和社会中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同时,成年礼仪也体现了古代中国对于教育和成长的重视,他们认为,只有通过严格的教育和训练,一个人才能够成为真正的人才。
拓展:中国古代的成年礼仪不同于现代西方国家的成年仪式,如美国和英国的年轻人在 18 岁时通常会参加一些社交活动或庆典,以示成年。
在古代中国,成年礼仪通常由官府或家族主持,内容包括拜祖、敬神、饮酒、吃肉等活动,同时还会有丰厚的礼品和礼金赠送。
在中国古代,成年礼仪的举行不仅仅是一个仪式,更是一个家族和社会对于年轻人的认可和祝福。
通过这个仪式,年轻人可以正式加入到家族和社会中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同时,成年礼仪也体现了古代中国对于教育和成长的重视,他们认为,只有通过严格的教育和训练,一个人才能够成为真正的人才。
中国古代的成年礼仪在文化和社会心理上具有重要的意义,代表着一个人从青少年到成年的转变,同时也体现了古代中国对于个体和家族的重视。
今天的人们可以通过了解和学习这些古代文化,更好地理解和继承传统文化的精髓。
篇二:中国古代成年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
古代成年礼的意义介绍
古代成年礼的意义介绍我国传统成年礼称为冠礼、笄礼,可以上溯到夏、商二朝,备于周朝。
以下是为你精心整理的古代成年礼的意义介绍,希望你喜欢。
古代成年礼的意义一个孩童成长为成人,就意味着又多了一个劳动力,人类的繁衍又多了份保障,从生物学角度而言,就已经很具有意义了,其社会意义更不言自喻。
尤其在人类社会早期,生产力低下的年代,社会成员能否成为合格的成人对于社会整体极其重要,能否狩猎、采集,为部族提供食物;能否抵抗敌对部族、野兽袭击,为部族提供保护;能否繁衍生息,为部族延续尽责。
在整个部族生存都是面临朝不保夕的年代,如果一个孩童无法在成年时担负起这些责任,整个部族的压力可想而知。
因此世界各地的早期人类都有成人礼,目的在于检验即将担负责任的成员是否合格,教育这些成员,让他们明白自己的义务,承担自己的责任。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生存压力逐渐减轻,社会成员是否都能承担起这些责任也不再那么重要,成人礼逐渐淡化,遗忘。
远古的中国古代成人礼是什么形式,已经难以得知。
现在能比较清楚知道,较早的成人礼,是记载在《仪礼》上的,男子的“士冠礼”。
上面也记载当时女子成人礼是笄礼,但具体情况不详。
《仪礼》成书,一般认为应该是孔子弟子或其弟子的门人所著,时代应该是春秋战国之交。
《仪礼》内容的取材,大致反应了两周时期礼仪的情况。
古礼,传统上分成五类:吉、凶、军、宾、嘉。
吉礼是祭祀之礼;凶礼则包括丧葬、荒年、灾难时的礼仪;军礼则是军队、征伐之礼;宾礼是朝见、外交之礼;嘉礼是庆贺之礼。
成人礼便属于嘉礼的范畴。
在几个版本的《仪礼》中《士冠礼》都是排在第一篇,这也说明当时的人们认为,成人礼是人一生中第一个重大礼仪。
这个时期的成人礼,已经不强调生存意义,而是与社会等级紧密结合,强调成员的社会责任,强调成员言行应该符合其所处阶级的要求。
这是《仪礼》通篇处处体现的特点。
士冠礼是“士”的冠礼,奴隶自然是不能实行的。
虽然当时天子诸侯的冠礼不得而知,但后世皇帝、皇子、公主的成人礼,与普通人冠礼在等级上有严格差别。
古人弱冠之礼的全过程
古人弱冠之礼的全过程古代中国礼仪非常重要,尤其是各阶段的仪式。
弱冠是指男子二十岁时的成年礼,也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以下是古代中国弱冠礼的全过程。
一、决定举行弱冠礼根据古代家族传统,男孩在出生后抚养到五岁,庆满十岁,十三岁成为种子,十五岁礼天地,十六岁宾庙,十七岁春秋,十八岁朝觐祖庙,并学习经书礼仪。
在即将迎来二十岁之前,家族长辈会商议是否举行弱冠礼,以典礼的形式宣告儿子已成年。
二、祭告祖先在弱冠礼当天的清早,年轻人会率领家族从家中前往祖庙,向祖先告知自己已经成年。
在祖庙前,年轻人会焚香磕头祭拜祖先,表达敬意和感激之情。
三、入门仪式在祭告祖先之后,年轻人会进入一间特定的房间,进行入门仪式。
他会穿上全新的成人装,戴上带鱼翅和羽毛的簪子,意味着成年之后责任的加重。
四、皮肤剃光在入门仪式之后,年轻人会将头发剃光,以示更加成熟和自立。
这一仪式是为了告诉祖先,他已经过去了青年时期,进入了成年。
五、行礼仪式随后,所有的家族长辈以及受邀的亲友齐聚一堂,目睹年轻人的行礼仪式。
在这一仪式中,年轻人会向长辈行礼,表示自己已经尊敬、服从并准备成为一个负责任的成年人。
在行礼过程中,会有长辈给予年轻人训导和祝福。
六、接受财物转交在行礼仪式结束后,家族长辈会将一些财物送给年轻人,象征着他已经成为家族的一员,有了名分,有了责任。
七、宴席弱冠礼仪式的最后一部分是宴席,家族会为年轻人举办一顿盛大的宴会,庆祝他的成年。
在宴席中,亲友们会为年轻人祝寿和祝福,同时也提供一个显赫的场合,让年轻人与朋友们交流、互动。
弱冠礼是古代中国男子成年的一个重要仪式,代表着从青年到成年的重要转变。
这个仪式不仅仅是对成年男子的认可,更是传承家族传统和礼仪的重要环节。
通过祭祀祖先、行礼仪式和接受财物转交等环节,年轻人得到家族成员的支持和认可,也使他成为家族新一代的重要一员。
宴席是此次仪式的压轴之举,更是让年轻人与家族亲友们庆祝和分享喜悦的时刻。
总结起来,古代中国弱冠礼的全过程包括祭告祖先、入门仪式、皮肤剃光、行礼仪式、接受财物转交以及宴席。
中国古代礼仪:成年礼
中国古代礼仪1、了解中国古代礼仪2、知道礼仪渗透到了古代生活的各个方面,礼仪规范了古代人们生活3、知道什么是冠礼、婚礼、丧礼、祭礼。
教学过程冠礼:冠,是帽子的意思,在这里用作动词,意思是戴帽子。
冠礼,是华夏民族嘉礼的一种。
是古代中国汉族男性的成年礼。
冠礼表示男女青年至一定年龄,性已经成熟,可以婚嫁,并从此作为氏族的一个成年人,参加各项活动。
成年礼(也称成丁礼)由氏族长辈依据传统为青年人举行一定的仪式,才能获得承认。
冠礼,礼起源于原始社会,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汉族的冠礼具体浓郁的中国味,在汉字文化圈中最具有代表性。
冠礼表示男女青年至一定年龄,性已经成熟,可以婚嫁,并从此作为氏族的一个成年人,参加各项活动。
成年礼(也称成丁礼)由氏族长辈依据传统为青年人举行一定的仪式,才能获得承认。
华夏族的成年礼,为男子冠礼,女子笄礼。
经书记载,实行于周代。
按周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然天子诸侯为早日执掌国政,多提早行礼。
传说周文王十二岁而冠,成王十五岁而冠。
古代冠礼在宗庙内举行,日期为二月,冠前十天内,受冠者要先卜筮吉日,十日内无吉日,则筮选下一旬的吉日。
然后将吉日告知亲友。
及冠礼前三日,又用筮法选择主持冠礼的大宾,并选一位“赞冠”者协助冠礼仪式。
行礼时,主人(一般是受冠者之父)、大宾及受冠者都穿礼服。
先加缁布冠,次授以皮弁,最后授以爵弁。
每次加冠毕,皆由大宾对受冠者读祝辞。
祝辞大意谓:在这美好吉祥的日子,给你加上成年人的服饰;请放弃你少年儿童的志超,造就成年人的情操;保持威仪,培养美德;祝你万寿无疆,大福大禄。
然后,受礼者拜见其母。
再由大宾为他取字,周代通常取字称为“伯某甫”(伯、仲、叔、季,视排行而定)。
然后主人送大宾至庙门外,敬酒,同时以束帛俪皮(帛五匹、鹿皮两张)作报酬,另外再馈赠牲肉。
受冠者则改服礼帽礼服去拜见君,又执礼贽(野雉等)拜见乡大夫等。
若父亲已殁,受冠者则需向父亲神主祭祀,表示在父亲前完成冠礼。
祭后拜见伯、叔,然后飨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礼仪:成年礼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古代礼仪:成年礼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范文,网,年礼,成,古代,礼仪,中国,,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节日礼仪中查看更多范文。
我国传统成年礼称为冠礼、笄礼,可以上溯到夏、商二朝,备于周朝。
周朝在我国文化史上扮演了集大成之地位,并有树立典范的作用。
《仪礼》是现存记载先秦各项礼俗最完整的经典,其中详载各种国家社会礼仪及个人与家庭礼仪。
我国先秦的成年礼以服饰改变为其最大特征,而其中最特别的即是头上的冠、笄,因此男子成年礼称为“冠礼”,女子则称为“笄礼”。
先秦举行成年礼的年龄男子固定在二十岁,女子则须视其许嫁与否而定,许嫁者十五岁行笄礼,否则也是二十岁才行笄礼。
举行方式则是采个别举行,地点选在宗庙神圣之地,日子需经卜筮而定,行礼当天,主人须邀请亲朋好友来观礼才算正式。
《礼记.冠义篇》说道:“故冠而后服备,服备后而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
”因此,可说此为成年礼主要目标,透过先缁布,次皮弁,次爵弁,藉衣服外在的改变,使人愈来愈尊贵,目的在诱导行礼者的志
向也要愈来愈大才行。
秦汉以后的成年礼仪,大多遵守《仪礼》的规范进行,直至唐宋以后,成年礼已逐渐式微,部分成年礼仪式举办大多依附着民间信仰。
最后,小编希望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有不周到的地方请多谅解,更多相关的文章正在创作中,希望您定期关注。
谢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