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化温度的定义及其测量

合集下载

玻璃化转变温度

玻璃化转变温度

主链结构的影响
主链结构为-C-C-、-C-N-、-Si-O-、-C-O-等单键的非晶态聚合物, 由于分子链可以绕单键内旋转,链的柔性大,所以Tg较低。
当主链中含有苯环、萘环等芳杂环时,使链中可内旋转的单键数 目减少,链的柔顺性下降,因而Tg升高。例如PET的Tg = 69℃, PC的Tg = 150℃。
-H -CH3 -C6H5
.
Conformation 构型
全同Tg < 间同Tg
Isotactic, Tg=45oC
顺式Tg < 反式Tg
Cis-顺式, Tg= -102oC
O
C O CH3 CH2tactic, Tg=115oC
Poly(1,4-butadiene)
• 玻璃化转变: 整个大分子链还无法运动, 但链段开始发生运动, 模 量下降3~4个数量级,聚合物行为与皮革类似。
• 高弹态: 链段运动激化,但分子链间无滑移、 受力后能产生可 以回复的大形变, 称之为高弹态,为聚合物特有的力学状态。 模量进一步降低, 聚合物表现出橡胶行为。
.
• 粘流转变: 分子链重心开始出现相对位移, 模量再次急速下降, 聚合物既呈现橡胶弹性, 又呈现流动性. 对应的转变温度Tf称为粘 流温度。
CH 2
n
Tg= -83oC
PE Tg= -68oC
侧基的影响
当侧基-X为极性基团时,由于使内旋转活化能及分子间作用 力增加,因此Tg升高。
若-X是非极性侧基,其影响主要是空间阻碍效应。侧基体积 愈大,对单键内旋转阻碍愈大,链的柔性下降,所以Tg升高。
Side group
(A) 极性取代基:极性越大,内旋转受阻程度及分子间相互作用越 大,Tg也随之升高。

dmaa玻璃化转变温度

dmaa玻璃化转变温度

dmaa玻璃化转变温度DMAA(1,3-二甲基丙胺)是一种在运动性能增强剂和膳食补充剂中常见的成分。

它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是指DMAA从固态向胶态转变的温度。

本文将介绍DMAA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意义、测定方法以及影响因素。

玻璃化转变温度是指物质由固态转变为胶态的温度。

在这个转变过程中,物质的分子排列由有序转变为无序,表现出胶体的性质。

对于DMAA来说,其玻璃化转变温度是指DMAA从固态转变为胶态的温度阈值。

测定DMA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可以使用多种方法,其中最常用的是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DSC是一种通过测量物质在升温过程中吸收或释放的热量来确定其热性质的方法。

在DMAA的DSC曲线中,玻璃化转变温度对应的是一个热量吸收峰。

除了DSC,还可以使用差示热重分析法(DTA)和差示热扩散法(DSD)等方法来测定DMA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这些方法的原理和DSC类似,通过测量物质在升温过程中的热性质来确定其玻璃化转变温度。

DMA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中,分子结构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DMAA分子由一个甲基和一个丙胺基团组成,这两个基团之间的键合情况和取向会影响分子的稳定性和玻璃化转变温度。

此外,溶剂、压力和杂质等因素也会对DMA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产生影响。

这些因素的具体作用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揭示。

了解DMA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对于其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玻璃化转变温度可以作为DMAA的一个物理性质参数,用于评估其纯度和质量。

如果DMA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与标准值有较大偏差,可能意味着DMAA存在杂质或质量不合格。

其次,玻璃化转变温度还可以用于优化DMAA的应用条件。

比如,在制备DMAA基的材料时,可以根据其玻璃化转变温度来选择适当的加热温度和时间,以实现最佳的性能和效果。

DMA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是指DMAA从固态向胶态转变的温度阈值。

通过DSC等方法可以准确测定其玻璃化转变温度。

分子结构、溶剂、压力和杂质等因素会影响DMA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玻璃化转变温度测试方法

玻璃化转变温度测试方法

玻璃化转变温度测试方法玻璃化转变温度(Tg)是指非晶态物质从固态转变为液态的温度,也是非晶态物质由高温状态转变为低温状态的临界温度。

Tg的测定方法对于材料研究和工业应用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测试方法。

一、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差示扫描量热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测量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热容变化来确定Tg。

在实验中,样品被加热或冷却,同时测量其与参考样品之间的温差。

当材料经过玻璃化转变时,其热容会发生明显变化,从而可以确定Tg。

二、动态机械分析法(DMA)动态机械分析法是一种通过测量材料在恒定应变或恒定应力下的力学性能来确定Tg的方法。

在DMA实验中,样品被施加一个小的力,然后随着温度的变化,测量其应变或应力的变化。

当材料经过玻璃化转变时,其应变或应力会发生明显变化,从而可以确定Tg。

三、热膨胀法热膨胀法是一种通过测量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线膨胀系数来确定Tg 的方法。

在实验中,样品被加热或冷却,同时测量其尺寸的变化。

当材料经过玻璃化转变时,其线膨胀系数会发生明显变化,从而可以确定Tg。

四、动态热机械分析法(DMTA)动态热机械分析法是一种通过测量材料在恒定频率下的机械性能来确定Tg的方法。

在DMTA实验中,样品被施加一个小的力,并以一定频率振动,同时随着温度的变化,测量其机械性能的变化。

当材料经过玻璃化转变时,其机械性能会发生明显变化,从而可以确定Tg。

以上几种方法都是常用的测定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材料和实验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测定。

总结:玻璃化转变温度是非晶态物质从固态转变为液态的温度,也是非晶态物质由高温状态转变为低温状态的临界温度。

准确测定玻璃化转变温度对于材料研究和工业应用非常重要。

差示扫描量热法、动态机械分析法、热膨胀法和动态热机械分析法是常用的测定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

玻璃化转变温度

玻璃化转变温度

.
由图2可知,玻纤增强尼龙66的Tg(取图l中的c点温度作为Tg)为48.9 ℃ 同样,通过DSC法测得高密度聚乙烯的Tg为68.2 ℃ 。 由图3可以得到,玻纤增强尼龙66的Tg为50.9 ℃,同样,通过热膨胀法得到高密 度聚乙烯的Tg为-65.0 ℃。
由以上测试结果可以看出,两种测试方法所测得的Tg存在一定的差别,究其 原因,可能为:DSC法测定的样品随温度变化的热效应,因此,升温速率及样品粒 度等都对测试结果有较大影响;而膨胀法测试的是样品的尺寸与温度或时间的函 数关系,采用的是长方体或圆柱体样品,测试结果往往受到样品的长度及升温速 率的影响。

玻璃化转变温度(Tg)是高分子材料的一个重要参数,是与分子运动 有关的现象,并且与分子结构及外界条件密切相关。
高分子的结构
决定了
高分子的运动方式
宏观表现为
高聚物的性能
Tg的工艺意义
• 是非晶热塑性塑料(如PS, PMMA和硬质PVC聚氯乙烯等)使 用温度的上限
• 是非晶性橡胶(如NR天然橡胶, BSR Rubber丁苯橡胶等)使 用温度的下限
玻璃化转变温度是指由高弹态转变为玻璃态、玻璃态转变为高弹态所对应的温度。 玻璃化转变温度是指自由体积分数降至0.025,且恒定时所对应的温度。 不同的定义描述同一个概念,使用时难免会产生混淆。因此,使用时要搞清楚符合哪一种概念,用什么方法测定 的。如果把玻璃化转变温度看作是一个转变温区,不是一个定值,这样比较容易理解玻璃化转变现象。
CH 2
n
Tg= -83oC
PE Tg= -68oC
侧基的影响
当侧基-X为极性基团时,由于使内旋转活化能及分子间作用 力增加,因此Tg升高。
若-X是非极性侧基,其影响主要是空间阻碍效应。侧基体积 愈大,对单键内旋转阻碍愈大,链的柔性下降,所以Tg升高。

玻璃化转变温度,检测,分析,测试,方法

玻璃化转变温度,检测,分析,测试,方法

玻璃化转变温度,检测,分析,测试,方法
塑料,橡胶,高分子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检测,分析,测试,方法
1.玻璃化转变温度
玻璃化转变温度指由高弹态转变为玻璃态、玻璃态转变为高弹态所对应的温度。

玻璃化转变温度是高分子聚合物的特征温度之一。

以玻璃化温度为界,高分子聚合物呈现塑料和橡胶两种形态。

2.测试方法
2.1 热分析法:DSC, TMA, DMA等其中DMA最灵敏,可以测试出DSC无法检测的结果。

3. 常见测试标准
3.1 ISO 11357-2:1999 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测定
3.2 ASTM D 6604-00 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烃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标准实施规程
3.3 ASTM E1356-08 用差示扫描量热法测量玻璃化转变温度的试验方法
3.4 ASTM D3418-08 用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聚合物转变温度的标准试验方法
3.5 GB/T 19466.2-2004 塑料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测定
3.6 IPC-TM-650 2.
4.25 玻璃化转变温度
4. 测试结果报告包括:
起始温度,外推起始温度,玻璃化转变温度。

玻璃化温度℃

玻璃化温度℃

玻璃化温度℃玻璃化温度(也称为玻璃转变温度)是指在玻璃制品制造过程中,玻璃材料从固态转变为液态的温度。

这一过程常常受到材料的成分、结构和制备工艺等因素的影响。

玻璃化温度的概念对于玻璃制造工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玻璃化温度对于玻璃材料的加工性能具有直接影响。

当材料的温度接近玻璃化温度时,材料会变得软化,使得制造过程中能够更加容易地加工成形。

这也意味着在制造工业中,我们可以通过控制材料的温度来调节玻璃制品的形状、大小和厚度等参数。

其次,了解玻璃化温度还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和控制材料的性能。

在玻璃化温度以下,玻璃材料呈现出固态的性质,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

而在玻璃化温度以上,材料的分子结构逐渐变得无序,表现出液态的性质,容易变形和破裂。

因此,了解玻璃化温度可以帮助我们选择合适的工艺参数,以确保玻璃制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此外,玻璃化温度的研究还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玻璃材料的微观结构。

玻璃是一种非晶态材料,其分子结构没有规则的周期性排列。

而玻璃化温度的变化,可以反映出玻璃材料分子结构的稳定性和有序性。

通过研究不同材料的玻璃化温度,我们可以深入了解玻璃制品的性质和特性,从而指导材料的设计和改进。

最后,玻璃化温度的控制是实现玻璃制品质量稳定的重要手段。

一些玻璃制品在使用过程中会面临温度变化的挑战,如果玻璃化温度偏高或偏低,都会对制品的性能和可靠性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通过调整材料的成分和制备工艺,我们可以控制玻璃化温度的范围,确保玻璃制品在各种环境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玻璃化温度作为玻璃制造工业中的重要指标,具有丰富的研究价值和实际应用前景。

通过对玻璃化温度的深入研究和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控制玻璃制品的加工性能和性质,从而推动玻璃制造工业的发展和进步。

tg玻璃化转变温度

tg玻璃化转变温度

tg玻璃化转变温度TG玻璃化转变温度是指在热力学上,物质从固态转变为玻璃态的温度。

TG玻璃化转变温度是指在热分析实验中,通过热重分析仪(TG)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等仪器进行测定的温度。

在材料科学、化学、生物学等领域,TG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测定是非常重要的。

玻璃化转变是一种非晶态的转变过程,它与物质的分子结构、分子间作用力、热力学性质等密切相关。

在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下,物质的分子结构呈现出非晶态,分子间的作用力较弱。

而在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上,物质的分子结构发生了变化,呈现出晶态,分子间的作用力也变得更加强大。

TG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测定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热重分析法热重分析法是指将样品放在热重分析仪中,通过控制温度和气氛条件,测定样品的质量变化曲线。

当样品在升温过程中出现质量损失时,表明样品发生了热分解或挥发。

而当样品在升温过程中出现质量增加时,表明样品吸收了水分或氧气等成分。

通过分析样品的热重曲线,可以得到样品的TG玻璃化转变温度。

2. 差示扫描量热法差示扫描量热法是指将样品放在差示扫描量热仪中,通过控制温度和气氛条件,测定样品的热量变化曲线。

当样品在升温过程中出现热吸收峰时,表明样品吸收了热量。

而当样品在升温过程中出现热释放峰时,表明样品释放了热量。

通过分析样品的热量变化曲线,可以得到样品的DSC玻璃化转变温度。

3. 动态力学热分析法动态力学热分析法是指将样品放在动态力学热分析仪中,通过控制温度和气氛条件,测定样品的机械性能和热性能。

通过分析样品的动态力学热分析曲线,可以得到样品的TG玻璃化转变温度。

TG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测定方法各有优缺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测定。

在材料科学中,TG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测定是非常重要的。

它可以用来评价材料的热稳定性、热性能、机械性能等。

在聚合物材料中,TG玻璃化转变温度是评价聚合物热稳定性和熔融温度的重要指标。

在制备新材料时,TG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测定可以用来优化材料的制备工艺和配方。

tg玻璃化温度

tg玻璃化温度

tg玻璃化温度TG玻璃化温度是指在升温过程中,聚合物由玻璃态向橡胶态转变的温度。

在这个转变温度下,聚合物的分子链开始变得柔软并且可以自由运动,从而使材料具有更好的可加工性和弹性。

TG玻璃化温度对于聚合物材料的性能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1. TG玻璃化温度的概念TG玻璃化温度是指在升温过程中,聚合物由玻璃态向橡胶态转变的温度。

在这个转变温度下,聚合物的分子链开始变得柔软并且可以自由运动,从而使材料具有更好的可加工性和弹性。

2. TG玻璃化温度的影响因素TG玻璃化温度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分子量、结晶程度、共聚物成分等。

其中,分子量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随着分子量的增加,TG玻璃化温度也会相应提高。

3. TG玻璃化温度对材料性能和应用的影响TG玻璃化温度对于聚合物材料的性能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在低于TG玻璃化温度的温度下,聚合物处于玻璃态,分子链受到限制,因此材料比较脆硬,难以加工和变形。

而当温度升高到TG玻璃化温度时,聚合物处于橡胶态,分子链可以自由运动,因此材料具有更好的可加工性和弹性。

4. 测定TG玻璃化温度的方法常见的测定TG玻璃化温度的方法包括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动态力学分析法(DMA)等。

其中,DSC是一种通过测量样品与参比样品之间的热流差异来确定材料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方法。

DMA则是一种通过测量材料在不同频率下的动态力学响应来确定其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方法。

5. TG玻璃化温度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TG玻璃化温度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在塑料制品生产中,需要将塑料材料加工成各种形状的制品。

而在加工过程中,塑料材料需要受到一定的温度和力学应力,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加工温度和条件。

TG玻璃化温度可以作为一个重要参数来指导材料加工过程中的温度选择和加工条件确定。

总之,TG玻璃化温度是聚合物材料重要的性能参数之一,对于材料的性能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测定TG玻璃化温度的方法也越来越多样化,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的测试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玻璃化温度
玻璃化转变温度,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T g:非晶态聚合物或部分结晶聚合物中非晶相发生玻璃化转变所对应的温度。

其值依赖于温度变化速率和测量频率,常有一定的分布宽度。

一、玻璃化转变
玻璃化转变是非晶态高分子材料固有的性质,是高分子运动形式转变的宏观体现,它直接影响到材料的使用性能和工艺性能,因此长期以来它都是高分子物理研究的主要内容。

由于高分子结构要比低分子结构复杂,其分子运动也就更为复杂和多样化。

根据高分子的运动力形式不同,非晶聚合物有四种物理状态(或称力学状态):玻璃态、粘弹态、高弹态(橡胶态)和粘流态。

我们通常把玻璃态与高弹态之间的转变,称为玻璃化转变;它所对应的转变温度即是玻璃化转变温度(玻璃化温度)。

在温度较低时,材料为刚性固体状;与玻璃相似,在外力作用下只会发生非常小的形变,此状态即为玻璃态。

当温度继续升高到一定范围后,材料的形变明显地增加,并在随后的一定温度区间形变相对稳定,此状态即为高弹态。

温度继续升高形变量又逐渐增大,材料逐渐变成粘性的流体,此时形变不可能恢复,此状态即为粘流态。

从分子结构上讲,玻璃化转变温度是高聚物无定形部分从冻结状态到解冻状态的一种松弛现象,而不象相转变那样有相变热,所以它是一种二级相变(高分子动态力学中称主转变)。

在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下,高聚物处于玻璃态,分子链和链段都不能运动,只是构成分子的原子(或基团)在其平衡位置作振动;而在玻璃化转变温度时分子链虽不能移动,但是链段开始运动,表现出高弹性质,温度再升高,就使整个分子链运动而表现出粘流性质。

对于非晶聚物,对它施加恒定的力,观察它发生的形变与温度的关系,通常特称为温度形变曲线或热机械曲线。

玻璃化转变温度(T g)是非晶态聚合物的一个重要的物理性质,也是凝聚态物理基础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和难题,是涉及动力学和热力学的众多前沿问
题。

玻璃转变的理论一直在不断的发展和更新。

从20世纪50年代出现的自由体积理论到现在还在不断完善的模态涡合理论及其他众多理论,都只能解决玻璃转变中的某些问题。

一个完整的玻璃转变理论仍需要人们作艰苦的努力。

二、T g的影响因素
玻璃化转变温度T g除了取决于聚合物的结构之外,还与聚合物的分子量、增塑剂的用量、共聚物或共混物组分的比例、交联度的多少以及聚合物内相邻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等部有关系。

T g与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之间的关系,如下式所示:
T g = T g∞ - C/M w
式中:T g为玻璃化转变温度(K),T g∞为聚合物分子量无限大时的T g值(K),M w为聚合物的重均分于量,C为常数。

从聚苯乙烯玻璃化温度与其重均分子量的关系曲线中可以看出,在分子量低的阶段,T g随分子量增长而很快增高,在分子量足够大时,则与分子量几乎无关。

【DSC测定玻璃化转变温度】
玻璃化转变温度,没有很固定的数值,住往随测定方法和条件而变。

因此,在标出某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时,应注明测定的方法和条件。

三、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测定方法
(1)膨胀计法
在膨胀计内装入适量的受测聚合物,通过抽真空的方法在负压下将对受测聚合物没有溶解作用的惰性液体充入膨胀计内,然后在油浴中以一定的升温速率对膨胀计加热,记录惰性液体柱高度随温度的变化。

由于高分子聚合物在玻璃化温度前后体积的突变,因此惰性液体柱高度-温度曲线上对应有折点。

折点对应的温度即为受测聚合物的玻璃化温度。

膨胀计法
(2)折光率法
利用高分子聚合物在玻璃化转变温度前后折光率的变化,找出导致这种变化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3)热机械法(温度-变形法,TMA)
在加热炉或环境箱内对高分子聚合物的试样施加恒定载荷;记录不同温度下的温度-变形曲线。

类似于膨胀计法,找出曲线上的折点所对应的温度,即为:玻璃化转变温度。

热机械法即为玻璃化温度过程直接记录不做换算,比较方便。

(4)DTA法(DSC)
以玻璃化温度为界,高分子聚合物的物理性质随高分子链段运动自由度的变化而呈现显著的变化。

其中,热容的变化使热分析方法成为测定高分子材料玻璃化温度的一种有效手段。

目前用于玻璃化温度测定的热分析方法主要为差热分析(DTA)、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法(DSC)。

以DSC为例。

当温度逐渐升高,通过高分子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时,DSC曲线上的基线向吸热方向移动(见图)。

图中A点是开始偏离基线的点。

将转变前后的基线延长,两线之间的垂直距离为阶差ΔJ,在ΔJ/2处可以找到C点,从C点作切线与前基线相交于B点,B点所对应的温度值即为玻璃化转变温度T g。

DSC曲线
(5)动态力学性能分析(DMA)法
高分子材料的动态性能分析(DMA)通过在受测高分子聚合物上施加正弦
交变载荷获取聚合物材料的动态力学响应。

对于弹性材料(材料无粘弹性质),动态载荷与其引起的变形之间无相位差:ε = ζ0sin(ωt)/E。

当材料具有粘弹性质时,材料的变形滞后于施加的载荷,载荷与变形之间出现相位差δ:ε = ζ0sin(ωt+δ)/E。

将含相位角的应力应变关系按三角函数关系展开,定义出对应与弹性性质的储能模量G’= E cosδ和对应于粘弹性的损耗模量G” = E sinδ。

E称为绝对模量:E = sqrt(G’2 + G”2)。

由于相位角差δ的存在,外部载荷在对粘弹性材料加载时出现能量的损耗。

粘弹性材料的这一性质成为其对于外力的阻尼。

阻尼系数:γ = tanδ = G’’/G’。

由此可见,高分子聚合物的粘弹性大小体现在应变滞后相位角上。

当温度由低向高发展并通过玻璃化转变温度时,材料内部高分子的结构形态发生变化,与分子结构形态相关的粘弹性随之的变化。

这一变化同时反映在储能模量,损耗模量和阻尼系数上。

当振动频率为1 Hz,在一定温度间隔内,储能模量G’下降,阻尼系数的峰值对应着材料内部结构的变化,相应的温度即为玻璃化转变温度T g。

(6)核磁共振法(NMR)
温度升高后,分子运动加快,质子环境被平均化(处于高能量的带磁矩质子与处于低能量的的带磁矩质子在数量上开始接近;N-/N+= exp(-E/kT)),共振谱线变窄。

到玻璃化转变温度T g时,谱线的宽度有很大的改变。

利用这一现象,可以用核磁共振仪,通过分析其谱线的方法获取高分子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四、用途
玻璃化转变温度是高分子聚合物的特征温度之一。

以玻璃化温度为界,高分子聚合物呈现不同的物理性质:在玻璃化温度以下,高分子材料为塑料;在玻璃化温度以上,高分子材料为橡胶。

从工程应用角度而言,玻璃化温度是工程塑料使用温度的上限,是橡胶或弹性体的使用下限。

五、一些定义
储能模量,storage modulus,黏弹性材料复数模量中的实部,与材料在每一应力或应变周期内储存的最大弹性能成正比。

实质为杨氏模量,表述材料存储弹性变形能量的能力。

储能模量表征的是材
料变形后回弹的指标。

复数模量的实数部分,表示黏弹性材料在形变过程中由于弹性形变而储存的能量。

损耗模量,loss modulus,黏弹性材料复数模量中的虚部,与材料在每一应力或应变周期内以热的形式损耗的能量成正比。

复数模量的虚数部分。

它描述材料产生形变时能量散失(转变)为热的现象,是能量损失的量度,为一阻尼衰减项。

在黏弹性材料的力学性能测量中是一个重要参数。

损耗模量愈小,表明材料的阻尼损耗因数也小,材料就愈接近理想弹性材料。

模量中应力与变形异步的组元;表征材料耗散变形能量的能力,体现了材料的粘性本质。

损耗模量又称粘性模量,是指材料在发生形变时,由于粘性形变(不可逆)而损耗的能量大小,反映材料粘性大小。

损耗因子,loss factor,黏弹性材料在交变力场作用下应变与应力周期相位差角的正切,也等于该材料的损耗模量与储能模量之比。

又称损耗因数、阻尼因子(damping factor)、内耗(internal dissipation)、损耗角正切(loss tangent),是每周期耗散能量与在一周期内的最大贮能之比。

对剪切应力而言,损耗因子tanδ = G”/G’;对法向应力而言,损耗因子tanδ = E”/E’。

如果δ=0,作用力完全有效地用于橡胶变形,没有内耗;如果作用力完全用于克服橡胶的黏性阻力(内摩擦),损耗角的大小代表了动态变形下能量损耗的大小。

损耗因子是磁滞损耗因子、涡流损耗因子和剩余损耗因子三者之和:
tanδ = tanδh + tanδe + tanδr
式中(tanδh)为磁滞损耗因子,(tanδe)为涡流损耗因子,(tanδr)为剩余损耗因子。

损耗因数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其变化如左图所示。

评价材料的阻尼性能一般应使用复合损耗因子(复合损耗因数),即当粘弹性材料与基材结合时的复合损耗性能,而非损耗因子(损耗因数),如右图所示。

复合损耗因子与温度的变化关系 复合损耗因子与材料损耗因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