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第七中学高一分班考试题化学卷_图文
高一化学分班考试练习题(含答案)_图文

高一化学分班考试练习题(含答案)_图文一、选择题1.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物质杂质除杂所用的试剂和方法A CaO CaCO3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蒸发B H2HCl依次通过NaOH溶液、浓硫酸C NaOH溶液Ca(OH)2先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再过滤D KCl溶液CuCl2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过滤A.A B.B C.C D.D2.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等于乙溶液B.降低温度,可使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C.t2℃时,分别在100 g水中加入50 g 甲、乙,同时降温至t1℃,甲、乙溶液均为饱和溶液D.将t2℃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液质量不变3.取一定量的氧化铁与氧化铜的混合物,加入稀硫酸(含0.2molH2SO4),恰好完全反应成盐和水.原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是A.12.8 g B.6.4g C.3.2g D.1.6g4.将一定质量的镁、锌混合物粉末放入到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待反应停止后,过滤得滤渣和滤液,再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滤渣部分溶解且有气体生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滤渣中一定有镁、铜 B.滤渣中一定有镁、锌、铜C.滤液中一定有硫酸铜和硫酸锌 D.滤液中一定有硫酸镁,一定没有硫酸铜5.下列曲线能正确表达对应的反应或过程的是A.向一定量的盐酸中逐滴加水稀释B.某温度下将一定量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恒温蒸发水分C.金属与一定量的稀硫酸反应,由图像可知,金属N比金属M活泼D.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由t1℃升温至t2℃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a>b>c6.向硫酸亚铁、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A和滤液。
将滤渣A加入少量稀硫酸中,有气泡产生。
以下对滤渣A的组成成分判断的五种情况,其中合理的有①Cu ②Fe、Cu ③Zn、Fe ④Zn、Cu ⑤Zn、Fe、CuA.②⑤ B.②③ C.②③④⑤ D.①②⑤7.中和一定质量的稀硫酸,需用m克氢氧化钠,若改用m克氢氧化钾,反应后溶液的PH 应当是()A.<7 B.>7 C.=7 D.无法确定8.向某AgNO3和Fe(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Zn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浅绿色溶液,关于该滤渣和滤液有下列四种说法,其中正确的说法有①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②滤渣中一定有Ag,可能含有Fe③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沉淀产生④滤液中一定含有Zn(NO3)2,可能含有Fe(NO3)2和AgNO3A.只有① B.只有② C.只有①②③ D.只有①③④9.已知A、B、C、D、E分别是初中化学中所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相互转化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物质相互之间的转化,“—”表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A、B、C、E分别属于不同类别的化合物,A与C、E与C之间的反应产物完全相同,E在农业上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高一化学分班考试练习题(含答案)_图文

高一化学分班考试练习题(含答案)_图文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草木灰(含K2CO3)与氯化铵混合施用能增加肥效B.用Ba(NO3)2除去ZnCl2溶液中的ZnSO4杂质C.只用一种试剂即可鉴别NaCl、NH4NO3、(NH4)2SO4、Na2SO4四种无色溶液D.不用其它试剂无法鉴别Na2CO3、K2SO4、BaCl2、HCl四种无色溶液2.除去物质中的少量杂质,下列方法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A B.B C.C D.D3.要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不合理的是A.KNO3(NaCl):蒸发结晶后,洗涤干燥B.NaCl溶液(Na2SO4):加入适量的BaCl2溶液,过滤C.N2(O2):将气体缓缓通过灼热的铜网D.KCl溶液(K2CO3):加入适量的稀盐酸4.除去下列各物质中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A.A B.B C.C D.D5.下列四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关系的是A.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水中加入KNO3固体B.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C.向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粉D.向一定量的MnO2中加入H2O2溶液6.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等于乙溶液B.降低温度,可使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C.t2℃时,分别在100 g水中加入50 g 甲、乙,同时降温至t1℃,甲、乙溶液均为饱和溶液D.将t2℃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液质量不变7.等质量的镁、铝、锌分别与相同质量20%的盐酸充分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大小关系的猜测:①Al>Mg>Zn; ②Al=Mg=Zn; ③Al=Mg>Zn; ④Al=Zn>Mg; ⑤Al>Mg=Zn.其中错误的个数为A.5个 B.2个 C.3个 D.4个8.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2t ℃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50%B .乙物质的溶解度小于甲物质的溶解度C .2t ℃时,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1t ℃,乙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D .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以用降温结晶提纯甲9.除去下列物质中含有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不正确的一组是( )物质 所含杂质 除去杂质的试剂或方法 A CO 依次通过足量的NaOH 和浓硫酸B KCl 加入,加热C NaCl过量盐酸,蒸发 D浓硫酸,干燥A .AB .BC .CD .D10.中和一定质量的稀硫酸,需用m 克氢氧化钠,若改用m 克氢氧化钾,反应后溶液的PH应当是( )A .<7B .>7C .=7D .无法确定11.利用废硫酸制备K 2SO 4的流程如下图.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流程中CaCO 3可循环使用B .将CaCO 3研成粉末的目的使反应更充分C .M 和碱混合微热产生无色无味气体D .洗涤所得晶体,是为了除去表面的杂质 12.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是C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用硫粉代替红磷在空气中燃烧D探究稀硫酸与NaOH溶液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向稀硫酸与NaOH溶液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中滴加Ba(NO3)2溶液A.A B.B C.C D.D13.下列制备物质的设计中,理论上正确,操作上可行。
福建省莆田第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缺答案

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卷高一化学(完卷时间:70分钟;满分:100分)可能用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 Cl-35.5 N-14 Fe-56一、选择题1.石油原油没有固定的沸点,加热原油使其不同沸点的组分分别汽化,再分别冷凝,可分离得到汽油、煤油和沥青等物质(此过程为物理变化)。
据此判断,石油是()A.混合物B.化合物 C.单质D.纯净物2.下列属于碱性氧化物的是()A.CO2B.CaO C.K2SO4D.NaOH 3.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等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是()A.CuSO4+H2S=CuS↓ + H2SO4B.2FeCl3+Cu=2FeCl2+CuCl2△C.Cu2(OH)2CO3 2CuO+CO2↑+H2O D.4Fe(OH)2+O2+2H2O =4Fe(OH)34.下列各种说法中,其中错误的是()A.1 mol 氢分子B.5 mol O C.1 mol CO2D.1 mol氧5.下列各组物质中,含有原子数最多的是()A.1.5 mol NH3 B.2N A个水分子C.4 mol氖气分子D.6.02×1023个硫酸分子6.对于相同物质的量的SO2与S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硫元素的质量比为5:4B.原子总数之比为4:3C.分子数之比为1:1D.质量之比为1: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氮原子的质量就是氮的相对原子质量B.氢氧化钠的摩尔质量是40gC.1molH2SO4中含1molH2D.1molH2O的质量是18g8.在标准状况下,与4 g H2的体积相等的O2的有关下列说法中,其中正确的是()A.O2的质量为4 g B.O2的分子数为2 N A个C.O2的体积为89.6 L D.O2的物质的量为4 mol 9. 224mL某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质量为0.32g,该气体的摩尔质量约为()A.32g·mol-1B. 32 C.64g·mol-1D.6410.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含有N A个氦原子的氦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11.2LB.2克氢气所含原子数约为6.02×1023C.0.5 mol Fe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体积为11.2L (标准状况下)D.在常温常压下,44gCO2含有的分子数为3N A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直径介于1 nm~100 nm之间的粒子称为胶体B.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别溶液与胶体C.用滤纸过滤的方法可以将胶体和溶液分离D.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丁达尔效应12.下列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Cu + 4 HNO3(浓) =Cu(NO3)2 + 2 NO2↑+ 2 H2OB.Cu + 2FeCl3 = CuCl2 + 2FeCl2C.HCl+NaHCO3 = NaCl+H2O+CO2↑D.2 H2S+SO2 =3 S↓+2 H2O13.同温同压下,具有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相同。
高一分班考试题化学卷_图文

高一分班考试题化学卷_图文一、选择题1.下列制备物质的设计中,理论上正确,操作上可行。
经济上合理的是A.B.C.D.2.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B.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C.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D.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影响3.要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不合理的是A.KNO3(NaCl):蒸发结晶后,洗涤干燥B.NaCl溶液(Na2SO4):加入适量的BaCl2溶液,过滤C.N2(O2):将气体缓缓通过灼热的铜网D.KCl溶液(K2CO3):加入适量的稀盐酸4.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氧气的溶解度随压强变化的关系B.将等质量的镁片和铁片投入到足量稀硫酸中C.MnO2对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影响D.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A.A B.B C.C D.D5.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少量杂质,所用试剂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杂质所用试剂A镁粉铁粉稀硫酸B N2O2灼热的铜网C稀盐酸MgCl2KOH溶液D NaCl Na2SO4Ba(NO3)2溶液A.A B.B C.C D.D6.下列四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关系的是A.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水中加入KNO3固体B.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C.向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粉D.向一定量的MnO2中加入H2O2溶液7.下列除杂方案中(括号中物质是杂质),正确的是()A.N2(O 2):通过红热的木炭 B.烧碱(纯碱):加适量稀盐酸、蒸发C.Cu(CuO):加过量的盐酸溶液并过滤 D.NaHCO3(Na2CO3):高温煅烧8.取一定量的氧化铁与氧化铜的混合物,加入稀硫酸(含0.2molH2SO4),恰好完全反应成盐和水.原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是A.12.8 g B.6.4g C.3.2g D.1.6g9.将一定质量的镁、锌混合物粉末放入到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待反应停止后,过滤得滤渣和滤液,再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滤渣部分溶解且有气体生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滤渣中一定有镁、铜 B.滤渣中一定有镁、锌、铜C.滤液中一定有硫酸铜和硫酸锌 D.滤液中一定有硫酸镁,一定没有硫酸铜10.下列曲线能正确表达对应的反应或过程的是A.向一定量的盐酸中逐滴加水稀释B.某温度下将一定量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恒温蒸发水分C.金属与一定量的稀硫酸反应,由图像可知,金属N比金属M活泼D.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由t1℃升温至t2℃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a>b>c11.将一个不与盐酸反应的小球放入盛有盐酸的烧杯中,小球漂浮在液面上,将几枚洁净的小铁钉投入烧杯中,当不再有气泡逸出时(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小球的位置与开始时比较,将()A.下沉一些 B.不变 C.上浮一些 D.无法判断12.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向铜、锌混合物粉末中加入盐酸B.将铜片加入到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C.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锌粉、镁粉D.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13.取一定质量的CaCO3高温煅烧一段时间后冷却,测得剩余固体为12.8 g,向剩余固体中加入200 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208.4 g不饱和溶液。
高一化学分班考试练习题(含答案)_图文(1)

高一化学分班考试练习题(含答案)_图文(1)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内物质间的转化关系中,存在不能一步转化的是()A. B.C. D.2.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氧气的溶解度随压强变化的关系B.将等质量的镁片和铁片投入到足量稀硫酸中C.MnO2对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影响D.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A.A B.B C.C D.D3.现有表面被氧化的镁条样品6g,加入到盛有73g质量分数为19%的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得到0.2g气体。
則原镁条样品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48% B.60% C.76% D.84%4.除去下列各物质中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试剂操作方法A Fe 粉(CuSO4)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B MnO2固体(KC1)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C CO2 (H2)足量氧气点燃D KNO3溶液(K2SO4)过量Ba(NO3)2溶液过滤A.A B.B C.C D.D5.下列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化学与生活B.化学与安全①用甲醛可保鲜海产品②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①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纯度②进行化学实验时配戴护目镜③用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③发现厨房中天然气泄漏马上拨打119报警C.化学与资源D.化学与发现①塑料的使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金属资源②稀土是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③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①卢瑟福确定了原子的核式结构②拉瓦锡第一个发现并提出了质量守恒定律③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元素周期表A.A B.B C.C D.D6.将一定质量的镁、锌混合物粉末放入到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待反应停止后,过滤得滤渣和滤液,再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滤渣部分溶解且有气体生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滤渣中一定有镁、铜 B.滤渣中一定有镁、锌、铜C.滤液中一定有硫酸铜和硫酸锌 D.滤液中一定有硫酸镁,一定没有硫酸铜7.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服用胃舒平[主要成分是Al(OH)3]治疗胃酸过多,胃液pH的变化B.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C.将等质量的镁和铁分别投入到盛有足量同种稀硫酸的两个容器中D.浓盐酸敞口放置8.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的杂质,选用的试剂(括号内的物质)正确的是:()A.CaO中混有少量CaCO3(盐酸) B.CO2中混有HCl气体(NaOH溶液)C.Cu(NO3)2溶液中混有AgNO3(铜粉) D.CO2中混有少量CO(氧气)9.除去下列物质中含有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不正确的一组是()物质所含杂质除去杂质的试剂或方法A CO依次通过足量的NaOH和浓硫酸B KCl加入,加热C NaCl过量盐酸,蒸发D浓硫酸,干燥A.A B.B C.C D.D10.下列制备物质的设计中,理论上正确,操作上可行。
福建省莆田第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

莆田七中2019-2020学年上学期高一化学期末试卷(命题:高一备课组 审核:高一备课组 满分100分 时间70分钟)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座号_________以下为部分原子的相对原子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S-32 Cl-35.5 K-39 Mn-55一、选择题 (以下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 共44分)1.下列物质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 )A.Na 2OB.COC.CaOD.SO 22.下列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CuO +CO =====△Cu +CO 2 B .Na 2CO 3+CO 2+H 2O===2NaHCO 3C .3Fe +2O 2=====点燃Fe 3O 4D .NH 4Cl =====△NH 3↑+HCl↑3.进行焰色反应实验时,通常用来洗涤铂丝的是( )A.硫酸B.烧碱溶液C. 蒸馏水D.稀盐酸4.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关于0.2 mol·L -1的BaCl 2溶液不正确的说法是( )A .BaCl 2的物质的量为0.2N AB .500 mL 溶液中Cl -浓度为0.4 mol·L -1C .500 mL 溶液中Ba 2+浓度为0.2 mol·L -1D .500 mL 溶液中Cl -总数为0.2N A5.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酒精和四氯化碳可以用水加以鉴别B.根据蛋白质在火焰上燃烧产生的气味,确定该物质是蛋白质还是植物纤维C.用焰色反应鉴别K2SO4和KCl两种粉末D.用澄清石灰水检验CO中混有的CO26.列操作中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的是( )A.在烧杯中稀释浓硫酸后,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去B.在转移溶液过程中,不慎少量液体洒在容量瓶外,可忽略不计继续进行操作C.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可不经干燥直接用于配制溶液D.胶头滴管加水后,发现凹液面超过了刻度线,赶紧用滴管将多余的溶液吸出7.在京沪高速公路扬州境内高邮段曾发生了一起重大交通事故,是由于大雾引起的汽车追尾,雾属于下列哪种分散系( )A.乳浊液 B.溶液 C.胶体 D.悬浊液8.配制100 mL 1.0 mol·L-1的稀硫酸不需要用到的仪器( )A.托盘天平B.烧杯C.量筒D.100 mL容量瓶9.下列制取蒸馏水的实验装置与操作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插入蒸馏烧瓶中的自来水中B.冷凝管中的水流方向是从下口进入,上口排出C.实验中需要在蒸馏烧瓶中加入几粒碎瓷片,防止出现暴沸现象D.蒸馏烧瓶加热时必须垫石棉网10.下列关于物质的检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一定含有SO2-4B.观察钾元素焰色反应的操作是:将铂丝放在稀盐酸中洗涤后灼烧至无色,然后再用铂丝蘸取固体氯化钾,置于煤气灯的火炮台上进行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进行观察C.待检液中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有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生成,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H+4D.待检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盐酸,沉淀消失且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则待检液中一定含有CO2-311.下列微粒中,电子层结构(核外电子排布情况)完全相同的是( )A.S2-、Cl、KB.Cl-、Br-、I-C.Na+、Mg、F-D.O2-、Na+、Mg2+12.13C—NMR(核磁共振)、15N—NMR可用于测定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空间结构,库尔特·维特里希等人为此获得了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
高一化学分班考试练习题(含答案)_图文(1)

高一化学分班考试练习题(含答案)_图文(1)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图像的描述,正确的是()A.加水稀释浓盐酸 B.点燃一定质量的镁带C.一定质量锌粒放入稀硫酸中 D.电解水2.有一包白色固体样品,可能由硫酸钠、氢氧化钠、碳酸钙、氯化钡、氯化镁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探究该样品的组成,某小组取适量样品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滤渣a的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B.滤液中溶质的成分除氯化钠还有氢氧化钠、硫酸钠C.白色沉淀b的成份是碳酸钡D.若现象①“滤渣全部溶解”变为“滤渣部分溶解”,其他现象不变,则不能确定原样品中一定存在氯化镁3.要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不合理的是A.KNO3(NaCl):蒸发结晶后,洗涤干燥B.NaCl溶液(Na2SO4):加入适量的BaCl2溶液,过滤C.N2(O2):将气体缓缓通过灼热的铜网D.KCl溶液(K2CO3):加入适量的稀盐酸4.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氧气的溶解度随压强变化的关系B.将等质量的镁片和铁片投入到足量稀硫酸中C.MnO2对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影响D.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A.A B.B C.C D.D5.下列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化学与生活B.化学与安全①用甲醛可保鲜海产品②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③用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①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纯度②进行化学实验时配戴护目镜③发现厨房中天然气泄漏马上拨打119报警C.化学与资源D.化学与发现①塑料的使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金属资源②稀土是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③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①卢瑟福确定了原子的核式结构②拉瓦锡第一个发现并提出了质量守恒定律③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元素周期表A.A B.B C.C D.D6.下列曲线能正确表达对应的反应或过程的是A.向一定量的盐酸中逐滴加水稀释B.某温度下将一定量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恒温蒸发水分C.金属与一定量的稀硫酸反应,由图像可知,金属N比金属M活泼D.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由t1℃升温至t2℃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a>b>c7.向硫酸亚铁、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A和滤液。
高一化学分班考试练习题(含答案)_图文

高一化学分班考试练习题(含答案)_图文一、选择题1.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错误的是( )选项物质杂质试剂操作方法A H2O油污活性炭振荡、搅拌B空气甲醛过量焦炭通过焦炭净化器C CO水蒸气足量生石灰通过生石灰的干燥管D NaNO3溶液Na2CO3适量Ca(NO3)2溶液过滤,蒸发结晶A.A B.B C.C D.D2.有一包白色固体样品,可能由硫酸钠、氢氧化钠、碳酸钙、氯化钡、氯化镁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探究该样品的组成,某小组取适量样品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滤渣a的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B.滤液中溶质的成分除氯化钠还有氢氧化钠、硫酸钠C.白色沉淀b的成份是碳酸钡D.若现象①“滤渣全部溶解”变为“滤渣部分溶解”,其他现象不变,则不能确定原样品中一定存在氯化镁3.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气体具有相同的分子数,反之亦然。
取20℃和101kPa下相同体积的CH4和O2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恢复到初始温度和压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参加反应的CH4和O2的体积比为1:1B.生成的CO2分子个数为原来气体分子数的三分之一C.反应后气体的体积为原来的二分之一D.反应后的气体中C、O原子的个数比为1:24.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氧气的溶解度随压强变化的关系B.将等质量的镁片和铁片投入到足量稀硫酸中C.MnO2对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影响D.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A.A B.B C.C D.D5.现有表面被氧化的镁条样品6g,加入到盛有73g质量分数为19%的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得到0.2g气体。
則原镁条样品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48% B.60% C.76% D.84%6.除去下列各物质中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试剂操作方法A Fe 粉(CuSO4)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B MnO2固体(KC1)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C CO2 (H2)足量氧气点燃D KNO3溶液(K2SO4)过量Ba(NO3)2溶液过滤A.A B.B C.C D.D7.等质量的镁、铝、锌分别与相同质量20%的盐酸充分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大小关系的猜测:①Al>Mg>Zn; ②Al=Mg=Zn; ③Al=Mg>Zn; ④Al=Zn>Mg; ⑤Al>Mg=Zn.其中错误的个数为A.5个 B.2个 C.3个 D.4个8.如图所示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高于20℃以后,B的溶解度比C大B.10℃时,C接近饱和的溶液升高温度可以达到饱和C.20℃时,A、B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35℃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0%9.将6g碳放在盛有12g氧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此时密闭容器中的物质是A.CO B.CO2 C.CO、CO2 D.无法确定10.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项目物质杂质(少量)试剂操作方法A CaO固体CaCO3固体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B CO2CO通O2点燃C NaNO3Na2SO4适量氢氧化钡溶液过滤D KClO3MnO2水溶解、过滤、蒸发A.A B.B C.C D.D11.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方法正确的是()A.CaCO3固体(CaO固体)—高温煅烧B.N2气体(O2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C.CO2气体(CO气体)——在氧气中点燃D.KCl溶液(CaCl2溶液)——加碳酸钠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12.将a g铁粉和锌粉的混合物加入到b g AgNO3和Cu(NO3)2组成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
福建省莆田市莆田第七中学2024届化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

福建省莆田市莆田第七中学2024届化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有机物能与NaOH反应的是()A.乙烷B.乙醇C.乙酸D.苯2、下列图示中的变化为吸热反应的是()A.B.C.D.3、不能说明醋酸是弱电解质的是()A.0.1mol/L 醋酸溶液的 pH=2.9B.醋酸溶液中存在醋酸分子C.醋酸溶液导电性差D.同温、同浓度的稀盐酸和稀醋酸分别与表面积相同的镁带反应,醋酸反应慢4、中小学生经常使用的修正液中往往含有某种易挥发的有毒溶剂,应尽量减少或避免使用,这种溶剂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A.乙醇B.二氯乙烯C.乙酸D.水5、下图各容器中盛有海水,铁在其中腐蚀时由快到慢的顺序是A.(4)>(2)>(1)>(3)B.(2)>(1)>(3)>(4)C.(4)>(2)>(3)>(1)D.(3)>(2)>(4)>(1)6、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及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A.淀粉与稀硫酸混合共热,再加新制氢氧化铜加热,无红色沉淀,说明淀粉未水解B.用铂丝蘸取某溶液在酒精喷灯上灼烧,火焰呈黄色,说明该溶液中不含有钾元素C.向某一卤代烃中加入NaOH溶液共热一段时间,冷却后滴加足量HNO3酸化,再滴入AgNO3溶液,有淡黄色沉淀生成,说明该一卤代烃为溴代烃D.向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加稀盐酸,沉淀不溶解,说明该溶液中存在SO42-7、能证明乙醇分子中有一个羟基的事实是A.乙醇能溶于水B.乙醇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C.0.1mol乙醇与足量钠反应生成0.05mol氢气D.乙醇能发生催化氧化8、在一密闭容器内,充入0.8mol氢气和0.6mol碘蒸气,发生反应H2(g)+I2(g)2HI(g),反应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正确的图像为A.B.C.D.9、关于硫化氢气体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叙述正确的是( )①具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②是淡黄色的固体;③它能使溴水褪色;④它的水溶液具有酸性;⑤它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
高一化学分班考试练习题(含答案)_图文(1)

高一化学分班考试练习题(含答案)_图文(1)一、选择题1.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错误的是( )A.A B.B C.C D.D2.除去物质中的少量杂质,下列方法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A B.B C.C D.D3.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少量杂质,所用试剂正确的是A.A B.B C.C D.D4.等质量的镁、铝、锌分别与相同质量20%的盐酸充分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大小关系的猜测:①Al>Mg>Zn; ②Al=Mg=Zn; ③Al=Mg>Zn; ④Al=Zn>Mg; ⑤Al>Mg=Zn.其中错误的个数为A.5个 B.2个 C.3个 D.4个5.取一定量的氧化铁与氧化铜的混合物,加入稀硫酸(含0.2molH2SO4),恰好完全反应成盐和水.原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是A.12.8 g B.6.4g C.3.2g D.1.6g6.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服用胃舒平[主要成分是Al(OH)3]治疗胃酸过多,胃液pH的变化B.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C.将等质量的镁和铁分别投入到盛有足量同种稀硫酸的两个容器中D.浓盐酸敞口放置7.将一个不与盐酸反应的小球放入盛有盐酸的烧杯中,小球漂浮在液面上,将几枚洁净的小铁钉投入烧杯中,当不再有气泡逸出时(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小球的位置与开始时比较,将()A.下沉一些 B.不变 C.上浮一些 D.无法判断8.中和一定质量的稀硫酸,需用m克氢氧化钠,若改用m克氢氧化钾,反应后溶液的PH 应当是()A.<7 B.>7 C.=7 D.无法确定9.利用废硫酸制备K2SO4的流程如下图.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流程中CaCO3可循环使用 B.将CaCO3研成粉末的目的使反应更充分C.M和碱混合微热产生无色无味气体 D.洗涤所得晶体,是为了除去表面的杂质10.下列物质的鉴别、除杂的试验中所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选实验目的所用试剂或方法项A鉴别CO和CO2闻气味B鉴别稀硫酸和稀盐酸加氯化钡溶液C除去生石灰中杂质石灰石加水D除去氧化铜中碳粉加稀硫酸A.A B.B C.C D.D11.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项目物质杂质(少量)试剂操作方法A CaO固体CaCO3固体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B CO2CO通O2点燃C NaNO3Na2SO4适量氢氧化钡溶液过滤D KClO3MnO2水溶解、过滤、蒸发A.A B.B C.C D.D12.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法A鉴别NaCl、CaCO3、CuSO4三种白色固体加入足量水溶解B除去CaO中的CaCO3加入足量水,过滤C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用硫粉代替红磷在空气中燃烧D探究稀硫酸与NaOH溶液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向稀硫酸与NaOH溶液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中滴加Ba(NO3)2溶液A.A B.B C.C D.D 13.下列各组内物质间的转化关系中,存在不能一步转化的是()A. B.C. D.14.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高一化学分班考试练习题(含答案)_图文(3)

高一化学分班考试练习题(含答案)_图文(3)一、选择题1.如图中X、Y、Z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箭头表示物质之间可以向箭头方向一步转化,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若X是SO2,则Z可能是O2B.若X是H2O,则Z可能是O2C.若X是O2,则Z可能是CO2D.若X是CO2,则Z可能是H2CO32.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B.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C.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D.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影响3.下列四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关系的是A.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水中加入KNO3固体B.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C.向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粉D.向一定量的MnO2中加入H2O2溶液4.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等于乙溶液B.降低温度,可使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C.t2℃时,分别在100 g水中加入50 g 甲、乙,同时降温至t1℃,甲、乙溶液均为饱和溶液D.将t2℃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液质量不变5.如图所示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高于20℃以后,B的溶解度比C大B.10℃时,C接近饱和的溶液升高温度可以达到饱和C.20℃时,A、B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35℃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0%6.中和一定质量的稀硫酸,需用m克氢氧化钠,若改用m克氢氧化钾,反应后溶液的PH 应当是()A.<7 B.>7 C.=7 D.无法确定7.向某AgNO3和Fe(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Zn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浅绿色溶液,关于该滤渣和滤液有下列四种说法,其中正确的说法有①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②滤渣中一定有Ag,可能含有Fe③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沉淀产生④滤液中一定含有Zn(NO3)2,可能含有Fe(NO3)2和AgNO3A.只有① B.只有② C.只有①②③ D.只有①③④8.取一定质量的CaCO3高温煅烧一段时间后冷却,测得剩余固体为12.8 g,向剩余固体中加入200 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208.4 g不饱和溶液。
福建省莆田市第七中学人教版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详解】
A.将浓硫酸滴到蔗糖表面,固体变黑膨胀,浓硫酸具有脱水性使蔗糖脱水生成碳变黑,碳和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气体表现浓硫酸的氧化性,故A正确;
B.常温下将Al片放入浓硝酸中,无明显变化,铝和浓硝酸发生钝化现象,发生反应生成一薄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阻止反应进行,表现了强氧化性,故B错误;
福建省莆田市第七中学人教版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实验结论”与“实验操作及现象”相符的一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某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l-
B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产生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C
向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4.如图是产生和收集气体的实验装置,该装置最适合于
A.用H2O2溶液和MnO2反应制取O2
B.用浓盐酸和MnO2反应制取C12
C.用浓硝酸与Cu反应制取NO2
D.用Na2SO3和浓H2SO4反应制取SO2
【答案】A
【详解】
A.用H2O2溶液和MnO2反应制取O2,固体不加热,故A符合;
B.用浓盐酸和MnO2反应制取C12,是固体加热,故B不符;
D.硝酸根离子在酸溶液中具有氧化性,原溶液中可以是硫酸根离子或亚硫酸根离子,此实验不能确定Na2SO3是否部分被氧化,故D错误;
答案选C。
9.下列有关硫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做干燥剂,如可干燥氯气、二氧化硫、氨气等
B.浓硫酸与炭共热反应,仅体现了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C.SO2和Cl2均可使品红溶液褪色,但溶有SO2的品红溶液加热后恢复红色,说明SO2的氧化性没有Cl2强
福建省莆田市七中2025届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福建省莆田市七中2025届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可以用下图所示装置收集并干燥的气体是A.H2B.NH3C.Cl2D.SO22、下列物质与常用危险化学品的类别不对应的是A.氯气——易燃气体B.汽油——易燃液体C.硫酸——腐蚀品D.高锰酸钾——氧化剂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A.金属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2OH-+H2↑B.氯气与水反应:Cl2+H2O=H++Cl-+HClOC.稀盐酸与碳酸钙反应:CaCO3+2H+=Ca2+ +CO2↑+H2OD.稀硫酸与铁反应:6H++2Fe=2Fe3++3H2↑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铁在一定条件下与纯氧气、水蒸气反应的共同产物是Fe3O4B.铁在高温下与水蒸气的反应是置换反应C.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氢气D.铁与盐酸、水蒸气反应,作还原剂5、关于铁的三种氧化物(FeO、Fe2O3、Fe3O4)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铁的三种氧化物中铁元素的化合价完全相同B.都是碱性氧化物,都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C.氧化亚铁在空气中加热可生成更稳定的四氧化三铁D.四氧化三铁中铁元素有+2价和+3价,它是一种混合物A .需要用热毛巾覆盖烧瓶底引发喷泉实验B .红色溶液未充满是因为装置漏气C .烧瓶中溶液呈红色是因为氨气能电离出OH -D .若在标准状况下进行该实验,得到氨水的浓度是1/22.4mol·L -17、设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常温常压下,18 g H 2O 所含的原子数为3N AB .常温常压下,22.4 L N 2含有的分子数为N AC .5.6 g 铁与足量盐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3N AD .0.1 mol Na 2O 2含有的离子总数为0.4N A8、将足量的铜片与1100mL1?8mol L -⋅浓硫酸加热充分反应,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2SO 气体VL ,下列对此反应的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 .该反应体现了浓硫酸的酸性和强氧化性B .反应结束后两种反应物均有剩余C .被还原的硫酸为V mol 22.4D .参加反应的Cu 为0.9mol9、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与实际事实不一致的是( )A .向Br 2的CCl 4溶液中加量NaOH 溶液,下层为红棕色B .向pH 试纸上滴加氯水,先变红后变白C .将红热的铁丝伸入到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产生棕褐色的烟D .将NaHCO 3固体加入氯水中,有气体产生10、下列实验中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试剂时,描述的现象正确的是A.Ⅰ的烧杯中立即产生红褐色沉淀B.Ⅱ的试管中溶液变红C.Ⅲ的试管中放出大量气体D.Ⅳ的试管中先出现白色沉淀后沉淀消失11、今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NH4+、Cl-、Ba2+、CO32-、SO42-,现取三份各100mL 溶液进行如下实验:(1)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
福建省莆田市第七中学高一分班考试题化学卷_图文

福建省莆田市第七中学高一分班考试题化学卷_图文一、选择题1.如图中X、Y、Z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箭头表示物质之间可以向箭头方向一步转化,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若X是SO2,则Z可能是O2B.若X是H2O,则Z可能是O2C.若X是O2,则Z可能是CO2D.若X是CO2,则Z可能是H2CO32.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试剂及方法不正确...的是A.N2(O2)——将气体通过灼热且足量的Cu粉B.铜粉(CuO)——通入足量的CO气体并加热C.烧碱溶液(Na2CO3)——加入过量的Ca(OH)2溶液,过滤D.CaCl2溶液(盐酸)——加入过量的CaCO3固体,过滤3.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向铜、锌混合物粉末中加入盐酸B.将铜片加入到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C.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锌粉、镁粉D.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4.除去物质中的少量杂质,下列方法不能达到目的的是()选项物质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A CaO CaCO3高温充分煅烧B KCl溶液CaCl2通入足量的CO2,过滤C CO2CO通过足量的灼热氧化铜D H2HCl依次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和浓硫酸A.A B.B C.C D.D 5.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B.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C.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D.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影响6.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氧气的溶解度随压强变化的关系B.将等质量的镁片和铁片投入到足量稀硫酸中C.MnO2对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影响D.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A.A B.B C.C D.D7.除去下列各物质中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试剂操作方法A Fe 粉(CuSO4)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B MnO2固体(KC1)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C CO2 (H2)足量氧气点燃D KNO3溶液(K2SO4)过量Ba(NO3)2溶液过滤A.A B.B C.C D.D8.下列四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关系的是A.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水中加入KNO3固体B.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C.向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粉D.向一定量的MnO2中加入H2O2溶液9.将一个不与盐酸反应的小球放入盛有盐酸的烧杯中,小球漂浮在液面上,将几枚洁净的小铁钉投入烧杯中,当不再有气泡逸出时(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小球的位置与开始时比较,将()A.下沉一些 B.不变 C.上浮一些 D.无法判断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草木灰(含K2CO3)与氯化铵混合施用能增加肥效B.用Ba(NO3)2除去ZnCl2溶液中的ZnSO4杂质C.只用一种试剂即可鉴别NaCl、NH4NO3、(NH4)2SO4、Na2SO4四种无色溶液D.不用其它试剂无法鉴别Na2CO3、K2SO4、BaCl2、HCl四种无色溶液11.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项目物质杂质(少量)试剂操作方法A CaO固体CaCO3固体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B CO2CO通O2点燃C NaNO3Na2SO4适量氢氧化钡溶液过滤D KClO3MnO2水溶解、过滤、蒸发A.A B.B C.C D.D12.将a g铁粉和锌粉的混合物加入到b g AgNO3和Cu(NO3)2组成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
高一分班考试题化学卷_图文

高一分班考试题化学卷_图文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其中甲、乙、丙、丁、戊分别是铁、盐酸、氢氧化钙、二氧化碳、碳酸钠中的一种。
图中相连的两圆表示相应物质能发生反应,已知乙是铁。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五种物质中,只有铁是单质B .丙是氢氧化钙C .戊是二氧化碳、甲是碳酸钠D .甲、丙、丁之间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2.下列除杂方案中(括号中物质是杂质),正确的是( ) A .N 2(O 2):通过红热的木炭 B .烧碱(纯碱):加适量稀盐酸、蒸发 C .Cu (CuO ):加过量的盐酸溶液并过滤 D .NaHCO 3(Na 2CO 3):高温煅烧3.取一定量的氧化铁与氧化铜的混合物,加入稀硫酸(含0.2molH 2SO 4),恰好完全反应成盐和水.原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是 A .12.8 g B .6.4g C .3.2g D .1.6g4.如图所示是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高于20℃以后,B 的溶解度比C 大B .10℃时,C 接近饱和的溶液升高温度可以达到饱和 C .20℃时,A 、B 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 .35℃时,A 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0%5.向硫酸亚铁、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A 和滤液。
将滤渣A 加入少量稀硫酸中,有气泡产生。
以下对滤渣A 的组成成分判断的五种情况,其中合理的有①Cu ②Fe、Cu ③Zn、Fe ④Zn、Cu ⑤Zn、Fe 、Cu A .②⑤ B .②③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⑤6.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t ℃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50%B .乙物质的溶解度小于甲物质的溶解度C .2t ℃时,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1t ℃,乙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D .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以用降温结晶提纯甲7.除去下列物质中含有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不正确的一组是( )物质所含杂质除去杂质的试剂或方法A CO依次通过足量的NaOH和浓硫酸B KCl加入,加热C NaCl过量盐酸,蒸发D浓硫酸,干燥A.A B.B C.C D.D8.下列制备物质的设计中,理论上正确,操作上可行。
福建省莆田第七中学2021-2022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福建省莆田第七中学2021-2022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可能用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 Cl-35.5 N-14 Fe-56一、选择题1.石油原油没有固定的沸点,加热原油使其不同沸点的组分分别汽化,再分别冷凝,可分离得到汽油、煤油和沥青等物质(此过程为物理变化)。
据此判断,石油是()A. 混合物B. 化合物C. 单质D. 纯净物【答案】A【解析】【详解】由题干“石油原油没有固定的沸点,加热原油使其不同沸点的组分分别汽化,再分别冷凝,可分离得到汽油、煤油和沥青等物质(此过程为物理变化),据此判断,石油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故选A。
2.下列属于碱性氧化物的是()A. CO2B. CaOC. K2SO4D. NaOH 【答案】B【解析】【分析】碱性氧化物是能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一般都是金属氧化物。
【详解】A. CO2是酸性氧化物,故A 错误;B. CaO是能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是碱性氧化物,故B正确;C. K2SO4由钾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属于盐,故C错误;D. NaOH电离的阴离子全是氢氧根离子,属于碱,故D错误;故选B。
3.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等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是()A. CuSO4+H2S=CuS↓ + H2SO4B. 2FeCl3+Cu=2FeCl2+CuCl2C. Cu2(OH)2CO3 2CuO+CO2↑+H2OD. 4Fe(OH)2+O2+2H2O=4Fe(OH)3【答案】B【解析】【分析】化合反应指的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分解反应是指一种化合物在特定条件下,分解成二种或二种以上较简单的单质或化合物的反应;复分解反应指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的一种单质和另外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反应.【详解】A. CuSO4+H2S=CuS↓ + H2SO4符合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A不选;B. 2FeCl3+Cu=2FeCl2+CuCl2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故B选;C. Cu2(OH)2CO3 2CuO+CO2↑+H2O,一变多,属于分解反应,故C不选;D. 4Fe(OH)2+O2+2H2O=4Fe(OH)3,多变一,属于化合反应,故D不选;故选B。
福建省莆田市第七中学人教版高一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福建省莆田市第七中学人教版高一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一、选择题1.标况下,将一盛有等体积NO、NO2的试管倒立在水槽中,充分反应后,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设试管中的溶质不往试管外扩散)A.此反应中水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B.试管内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22.4mol/LC.溶液体积占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二D.若将试管中的气体换为氯化氢或者氨气,则水充满试管【答案】C【详解】A、将一盛有等体积NO、NO2的试管倒立在水槽中,发生的反应为3NO2+H2O===2HNO3+NO,水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A正确;B.试管内溶液中溶质是硝酸,设试管容积为V浓度为122322.41223VV⨯⨯=1/22.4 mol/L,B正确;C.溶液体积占试管容积的1223V⨯,C错误;D.若将试管中的气体换为氯化氢或者氨气,则水充满试管,D正确。
答案选C。
【点睛】本题侧重于考查氮的氧化物的性质及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注意一氧化氮与水不反应,二氧化氮与水反应有一氧化氮生成,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的考查,掌握反应的原理是解答的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2.已知:稀硝酸能与SO2或亚硝酸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3SO2+2HNO3+H2O=3H2SO4+2NO。
下列过程中最终的白色沉淀不一定是BaSO4的是( )A.Fe(NO3)2溶液→通入SO2+过量盐酸→加BaCl2溶液→白色沉淀B.Ba(NO3)2溶液→加过量盐酸→加Na2SO3溶液→白色沉淀C.无色溶液→加稀HNO3→加BaCl2溶液→白色沉淀D.无色溶液→加过量盐酸→无色溶液→加BaCl2溶液→白色溶液【答案】C【详解】A.硝酸亚铁中有硝酸根离子存在,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就相当于硝酸存在,通入二氧化硫气体,二氧化硫与水生成亚硫酸,被硝酸氧化成硫酸根离子,加氯化钡最终生成BaSO4沉淀,A不符合题意;B.硝酸钡溶液中有硝酸根离子存在,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就相当于硝酸存在,加入亚硫酸钠,亚硫酸根离子被硝酸氧化成硫酸根离子,所以一定是硫酸钡白色沉淀,B不符合题意;C .无色溶液加入稀硝酸,加入氯化钡,Ag +可能干扰,最终生成的白色沉淀可能是AgCl 或BaSO 4,C 符合题意;D .无色溶液,加盐酸无沉淀,就排除了亚硫酸钡和氯化银,因为亚硫酸钡会和盐酸生成二氧化硫和水,再加氯化钡有生成沉淀,所以一定是硫酸钡白色沉淀,D 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C 。
福建省莆田第七中学2024_2025学年高一化学6月阶段性考试试题

福建省莆田第七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化学6月阶段性考试试题满分100分一、填空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共45分)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氯水B、漂白粉C、生铁D、液氨2、纯碱属于 ( )A.氧化物 B.酸 C.碱 D.盐3、下列改变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改变的是()A、铁、铝的钝化B、高炉炼铁C、碘的升华D、海水提镁4、下列关于 SO2性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能使KMnO4溶液褪色 B.能使品红溶液褪色C.能与NaOH 溶液反应 D.能与水反应生成硫酸5、下列物质:①水泥②玻璃③陶瓷④水晶,其中属于硅酸盐工业产品的是()A.只有①②B.只有②④C.全部D.只有①②③6、下列现象和用途中,浓硫酸表现脱水性的是( )A.试验室制取氯气时浓硫酸作干燥剂B.浓硫酸加到蔗糖中,蔗糖变黑并膨胀C.浓硫酸加到胆矾上,蓝色晶体变为白色粉末D.浓硫酸在常温下使Fe、Al钝化7、光纤通信是以光作为信息的载体,制造光导纤维的基本原料是()A.钢B.铜C.石英砂D.铝8、有NaCl、AlCl3、MgCl2三种溶液,用一种试剂把它们鉴别开,此试剂是()A.盐酸 B.烧碱溶液 C.硫酸溶液 D.KSCN溶液9、下列物质不能由相应的单质干脆化合而成的是()A.Na2O2B. FeCl2C. AlCl3D.Fe3O410. 常温下能盛放在铁容器中的物质是()A.浓盐酸B.浓硫酸C.硫酸铜溶液D.稀硫酸11.下列物质中,既能溶于盐酸又能溶于NaOH溶液的是( )A.MgO B.Fe2O3 C.Al2O3 D.CaCO3 12.下列四种化学试验操作名称从左到右分别是()A.过滤、蒸发、蒸馏、萃取 B.过滤、蒸馏、蒸发、萃取C.蒸发、蒸馏、过滤、萃取 D.萃取、蒸馏、蒸发、过滤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氧化物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碱B.非金属氧化物都能与水反应生成酸C.氧化铝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氨水反应D.氧化铝坩埚不能用于熔融烧碱14.检验SO2中是否混有CO2气体,可采纳的方法是()A.通过品红溶液B.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澄清石灰水C.通过澄清石灰水D.先通过酸性KMnO4溶液,再通过澄清石灰水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烧碱溶液可以去除铝粉中混杂的少量铁粉B.一种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的主要成分是Al(OH)3,因此铝元素超标对人体无影响C.可以用电解氯化铝水溶液方法来制取铝单质D.明矾可作为净水剂,是因为其中的Al3+水解得到Al(OH)3胶体2024-2025学年下学期高一化学阶段性试卷Array成一、单项选择题答案栏(每题3分共45分)二、非选择题16.(6分)现有下列物质:①新制氯水②铜③铁①将Fe2+转化为Fe3+,可选用的物质有:________(填序号)②将Fe3+转化为Fe2+,可选用的物质有:________(填序号)17.(每个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3分共21分)(1)浓硫酸与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
2024届福建省莆田市莆田第七中学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

2024届福建省莆田市莆田第七中学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
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无色溶液中:K+、Na+、MnO4﹣、SO42﹣B.在酸性溶液中:Mg2+、Na+、SO42﹣、Cl﹣C.能使pH试纸变蓝色的溶液:Cl﹣、HCO3﹣、SO42﹣、NH4+D.碱性溶液中:K+、Cl﹣、NO3﹣、Cu2+2、只用一种试剂可以区别Na2SO4、MgCl2、FeCl2、Al2(SO4)3、CuSO4五种溶液,这种试剂是A.盐酸B.NaOH溶液C.硫酸D.NaNO3溶液3、下列物质分类中,前者包含后者的是A.氧化物、化合物B.溶液、胶体C.化合物、电解质D.酸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4、将烧碱溶液和盐酸依次滴入某溶液A中,其沉淀(y轴)和加入溶液的体积(x轴)的关系可能出现两种图示形式,则A 溶液不可能是()A.三氯化铝溶液B.偏铝酸钠溶液C.明矾溶液D.硝酸铝溶液5、下列变化中,属于还原反应的是()A.Cl-→Cl2B.FeCl2→FeCl3C.C→CO2D.KMnO4→MnO26、已知在酸性条件下有以下反应关系:①KBrO3能将KI氧化成I2或KIO3,本身被还原为Br2;②Br2能将I-氧化为I2;③KIO3能将I-氧化为I2,也能将Br-氧化为Br2,本身被还原为I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省莆田市第七中学高一分班考试题化学卷_图文一、选择题1.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项目物质杂质(少量)试剂操作方法A CaO固体CaCO3固体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B CO2CO通O2点燃C NaNO3Na2SO4适量氢氧化钡溶液过滤D KClO3MnO2水溶解、过滤、蒸发A.A B.B C.C D.D2.要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不合理的是A.KNO3(NaCl):蒸发结晶后,洗涤干燥B.NaCl溶液(Na2SO4):加入适量的BaCl2溶液,过滤C.N2(O2):将气体缓缓通过灼热的铜网D.KCl溶液(K2CO3):加入适量的稀盐酸3.现有表面被氧化的镁条样品6g,加入到盛有73g质量分数为19%的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得到0.2g气体。
則原镁条样品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48% B.60% C.76% D.84%4.下列除杂(括号内为杂质)选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 ) A.CuO(C):隔绝空气高温加热B.N a2SO4溶液(N a OH):加适量稀盐酸C.CO2(HCl):将气体通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D.CaCl2溶液(HCl):加入过量碳酸钙,充分反应后过滤5.下列四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关系的是A.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水中加入KNO3固体B.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C.向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粉D.向一定量的MnO2中加入H2O2溶液6.下列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化学与生活B.化学与安全①用甲醛可保鲜海产品②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③用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①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纯度②进行化学实验时配戴护目镜③发现厨房中天然气泄漏马上拨打119报警C.化学与资源D.化学与发现①塑料的使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金属资源②稀土是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③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①卢瑟福确定了原子的核式结构②拉瓦锡第一个发现并提出了质量守恒定律③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元素周期表A.A B.B C.C D.D7.将一定质量的镁、锌混合物粉末放入到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待反应停止后,过滤得滤渣和滤液,再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滤渣部分溶解且有气体生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滤渣中一定有镁、铜 B.滤渣中一定有镁、锌、铜C.滤液中一定有硫酸铜和硫酸锌 D.滤液中一定有硫酸镁,一定没有硫酸铜8.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服用胃舒平[主要成分是Al(OH)3]治疗胃酸过多,胃液pH的变化B.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C.将等质量的镁和铁分别投入到盛有足量同种稀硫酸的两个容器中D.浓盐酸敞口放置9.中和一定质量的稀硫酸,需用m克氢氧化钠,若改用m克氢氧化钾,反应后溶液的PH 应当是()A.<7 B.>7 C.=7 D.无法确定10.取一定质量的CaCO3高温煅烧一段时间后冷却,测得剩余固体为12.8 g,向剩余固体中加入200 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208.4 g不饱和溶液。
则加热前碳酸钙的质量为A.15 g B.18 g C.20 g D.30 g11.下列制备物质的设计中,理论上正确,操作上可行。
经济上合理的是A.B.C.D.12.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试剂及方法不正确...的是A.N2(O2)——将气体通过灼热且足量的Cu粉B.铜粉(CuO)——通入足量的CO气体并加热C.烧碱溶液(Na2CO3)——加入过量的Ca(OH)2溶液,过滤D.CaCl2溶液(盐酸)——加入过量的CaCO3固体,过滤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草木灰(含K2CO3)与氯化铵混合施用能增加肥效B.用Ba(NO3)2除去ZnCl2溶液中的ZnSO4杂质C.只用一种试剂即可鉴别NaCl、NH4NO3、(NH4)2SO4、Na2SO4四种无色溶液D.不用其它试剂无法鉴别Na2CO3、K2SO4、BaCl2、HCl四种无色溶液14.实验室有一包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的硝酸钾固体,为提纯硝酸钾,设计如下图所示操作,有关分析中正确的是A.操作Ⅰ~Ⅲ分别是加热浓缩、蒸发结晶、过滤B.操作Ⅰ是过滤,将氯化钠固体从溶液中分离除去C.操作Ⅱ是加热浓缩,趁热过滤,除去杂质氯化钠D.操作Ⅲ是过滤,将硝酸钾晶体从溶液中分离出来15.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用的试剂和方法不正确的是 ( )。
物质杂质除去杂质所用的试剂和方法A Cu Fe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B Cu(OH)2固体CuCl2加入适量稀盐酸,过滤C HNO3溶液HCl加适量的AgNO3溶液,过滤D CO气体CO2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干燥A.A B.B C.C D.D16.下列各组内物质间的转化关系中,存在不能一步转化的是()A. B.C. D.17.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方法及主要操作步骤均正确的是A.CuO固体[Cu2(OH)2CO3]——充分加热固体B.KCl溶液(CaCl2)——加入过量的K2CO3溶液,过滤C.FeCl2溶液(CuCl2) ——加入过量的铁粉D.CO2(HCl气体)——先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18.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由CaCO3、Na2SO4、KNO3、FeSO4、BaCl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做实验得以下结果:⑴ 将此固体粉末加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且上层清液为无色;⑵ 该白色沉淀部分溶于稀硝酸,并有无色气体产生。
据此实验,得出的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粉末中一定含有CaCO3、FeSO4、BaCl2 B.该粉末中一定不含有KNO3、FeSO4C.该粉末的组成中可能含有KNO3 D.该粉末中一定含有Na2SO4、KNO3、BaCl219.下列表中除杂方法与试剂错误的是()选项物质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及试剂A KCl MnO2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蒸发B NaOH Na2CO3加入适量的盐酸,至恰好无气体C CO2CO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D FeCl2CuCl2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A.A B.B C.C D.D20.在一定质量的甲溶液中逐渐加入乙至过量,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总质量与加入乙的质量关系,能用下图曲线表示的是序号甲乙①H2SO4溶液NaOH溶液②HCl溶液大理石③BaCl2溶液Na2SO4溶液④H2SO4溶液锌粒A.①②B.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④21.为测定某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含量,小冰用一氧化碳还原12g该赤铁矿石样品,充分反应完成后,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9.3g,假设矿石中其他物质不参与反应,请你推算,该矿石中氧化铁的含量为()A.85% B.80% C.75% D.70%22.化学实验室要从X、银、铜、锌四种金属混合物中分离某贵重金属。
流程如下:其中正确的是A.固体丙中一定只含银 B.四种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Zn、X、Cu、AgC.固体甲中一定含有Cu和Ag,可能含有X D.滤液A中含有两种溶质23.控制变量法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
下列设计方案其探究目的不能实现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目的A 探究铁钉生锈时氧气是否参与反应B 探究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气压有关C 比较高锰酸钾在水和汽油里的溶解性D 比较铁和镁的金属活动性A.A B.B C.C D.D 24.下列各组对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实验目的实验方案实验①实验②A 探究碘在汽油和植物油中的溶解性B 探究温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C 探究催化剂对反应快慢的影响D探究CO2的化学性质A.A B.B C.C D.D25.已知A、B、C、D、E分别是初中化学中所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相互转化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物质相互之间的转化,“—”表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A、B、C、E分别属于不同类别的化合物,A与C、E与C之间的反应产物完全相同,E在农业上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下列叙述错误的A.上述五种物质之间相互转化的化学反应类型中不包含置换反应B.D与水反应生成酸,A与水反应生成碱C.可用水除去E中含有的少量A杂质D.B、D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不能互相转化二、流程题26.医用氯化钙可用于生产补钙、抗过敏和消炎等药物。
以石灰石、工业盐酸为原料(含有少量Mg2+、A13+、Fe3+等杂质)生产医用级二水合氯化钙(CaC12•2H2O)的主要流程如图:已知:1.二水合氯化钙(CaCl2•2H2O)高温受热易分解2.可溶性铁盐呈黄色。
Fe3+能与KSCN溶液反应,使溶液变成血红色。
(1)为了提高“酸浸”的效果可采取的措施有:适当升高温度、提高酸的浓度、_____。
(2)酸浸时发生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加入氢氧化钙除杂后,检验Fe3+是否已沉淀完全的操作及现象是_____。
(4)为保证成品的品质,蒸发前必须加入盐酸酸化,使溶液pH=4.0。
用试纸测定溶液pH的过程中,“用玻璃棒将溶液滴到试纸上”的后一步操作是_____。
(5)蒸发结晶的温度不宜过高,其原因是_____。
(6)用已知质量分数和密度的浓盐酸配制质量分数为15%的稀盐酸,所需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和_____,量取液体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_____。
(7)准确称取100g某石灰石(含碳酸钙质量分数为80%),在酸浸过程中理论上可以收集到CO2的质量为_____。
27.锶有“金属味精”之称。
以天青石(主要含有SrSO4和少量Fe2O3、MgO杂质)生产氢氧化锶的工艺如下:已知氢氧化锶在水中的溶解度:温度(℃)010203040608090100溶解度(g)0.91 1.221.772.643.958.4220.244.591.2(1)隔绝空气烧时SrSO4只被还原成SrS,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盐酸酸浸是将SrS溶解、脱硫,溶解过程中SrS与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SrCl2,并将硫元素以气体的形式脱去,该含硫气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3)除杂时采取“趁热过滤”的目的是__________。
从趁热过滤后的滤液中获取氢氧化锶的步骤是:__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
(4)取100 g天青石样品,样品中含有质量分数为5%的杂质,酸浸步骤中有80%的Sr溶解,其他步骤均100%转化没有损耗,理论上可以获取纯净的氢氧化锶质量的计算表式为_____。
(5)Sr和Ca的化学性质比较类似,推测SrO与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取1.04 g的SrO制得氢氧化锶的饱和溶液,维持温度为10℃,需要加水的质量为_______g。
28.高纯氧化铁(Fe2O3)又称“引火铁”,可作催化剂,在现代工业上有广泛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