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分班考试题化学卷_图文
高一分班考试题化学卷_图文

高一分班考试题化学卷_图文一、选择题1.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溶液质量与加入Zn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取a点溶液,滴加稀盐酸,无白色沉淀B.c点溶液中溶质为Zn(NO3)2C.若取b~c段固体,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D.取d点的固体有2种2.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B.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C.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D.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影响3.下列四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关系的是A.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水中加入KNO3固体B.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C.向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粉D.向一定量的MnO2中加入H2O2溶液4.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等于乙溶液B.降低温度,可使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C.t2℃时,分别在100 g水中加入50 g 甲、乙,同时降温至t1℃,甲、乙溶液均为饱和溶液D.将t2℃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液质量不变5.如图所示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高于20℃以后,B的溶解度比C大B.10℃时,C接近饱和的溶液升高温度可以达到饱和C.20℃时,A、B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35℃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0%6.下列曲线能正确表达对应的反应或过程的是A.向一定量的盐酸中逐滴加水稀释B.某温度下将一定量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恒温蒸发水分C.金属与一定量的稀硫酸反应,由图像可知,金属N比金属M活泼D.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由t1℃升温至t2℃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a>b>c7.利用废硫酸制备K2SO4的流程如下图.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流程中CaCO3可循环使用 B.将CaCO3研成粉末的目的使反应更充分C.M和碱混合微热产生无色无味气体 D.洗涤所得晶体,是为了除去表面的杂质8.取一定质量的CaCO3高温煅烧一段时间后冷却,测得剩余固体为12.8 g,向剩余固体中加入200 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208.4 g不饱和溶液。
高一分班考试题化学卷_图文

高一分班考试题化学卷_图文一、选择题1.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方法及主要操作步骤均正确的是A.CuO固体[Cu2(OH)2CO3]——充分加热固体B.KCl溶液(CaCl2)——加入过量的K2CO3溶液,过滤C.FeCl2溶液(CuCl2) ——加入过量的铁粉D.CO2(HCl气体)——先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2.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少量杂质,所用试剂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杂质所用试剂A镁粉铁粉稀硫酸B N2O2灼热的铜网C稀盐酸MgCl2KOH溶液D NaCl Na2SO4Ba(NO3)2溶液A.A B.B C.C D.D3.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等于乙溶液B.降低温度,可使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C.t2℃时,分别在100 g水中加入50 g 甲、乙,同时降温至t1℃,甲、乙溶液均为饱和溶液D.将t2℃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液质量不变4.等质量的镁、铝、锌分别与相同质量20%的盐酸充分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大小关系的猜测:①Al>Mg>Zn; ②Al=Mg=Zn; ③Al=Mg>Zn; ④Al=Zn>Mg; ⑤Al>Mg=Zn.其中错误的个数为A.5个 B.2个 C.3个 D.4个5.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 .服用胃舒平[主要成分是Al (OH )3]治疗胃酸过多,胃液pH 的变化B .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C .将等质量的镁和铁分别投入到盛有足量同种稀硫酸的两个容器中D .浓盐酸敞口放置6.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的杂质,选用的试剂(括号内的物质)正确的是:( ) A .CaO 中混有少量CaCO 3(盐酸) B .CO 2中混有HCl 气体(NaOH 溶液) C .Cu(NO 3)2溶液中混有AgNO 3(铜粉) D .CO 2中混有少量CO (氧气) 7.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t ℃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50%B .乙物质的溶解度小于甲物质的溶解度C .2t ℃时,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1t ℃,乙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D .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以用降温结晶提纯甲8.利用废硫酸制备K 2SO 4的流程如下图.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流程中CaCO 3可循环使用B .将CaCO 3研成粉末的目的使反应更充分C .M 和碱混合微热产生无色无味气体D .洗涤所得晶体,是为了除去表面的杂质 9.向某AgNO 3和Fe(NO 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Zn 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浅绿色溶液,关于该滤渣和滤液有下列四种说法,其中正确的说法有 ①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 ②滤渣中一定有Ag ,可能含有Fe ③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沉淀产生 ④滤液中一定含有Zn(NO 3)2 ,可能含有Fe(NO 3)2和AgNO 3A .只有①B .只有②C .只有①②③D .只有①③④10.下列物质的鉴别、除杂的试验中所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所用试剂或方法A鉴别CO和CO2闻气味B鉴别稀硫酸和稀盐酸加氯化钡溶液C除去生石灰中杂质石灰石加水D除去氧化铜中碳粉加稀硫酸A.A B.B C.C D.D11.下列从左到右依次代表ABCD四个图像中,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向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盐酸 B.向一定量稀硫酸中加水稀释C.加热等质量的氯酸钾制取氧气 D.向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CaO12.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氧气的溶解度随压强变化的关系B.将等质量的镁片和铁片投入到足量稀硫酸中C.MnO2对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影响D.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A.A B.B C.C D.D13.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溶液质量与加入Zn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广东省广州市华南师大附属中学2024届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广东省广州市华南师大附属中学2024届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
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关于用自来水制取蒸馏水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蒸馏烧瓶中加入几粒碎瓷片,防止自来水暴沸B.蒸馏烧瓶可直接加热,不用垫石棉网加热C.温度计水银球应放在支管口处,不能插入自来水液面下D.直形冷凝管中的水流方向是从下口进入,上口排出2、将气体a通入溶液b中,始终无明显变化的是气体a 溶液bA Cl2NaBrB CO2CaCl2C SO2Ba(NO3)2D NO2FeSO4A.A B.B C.C D.D3、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0.5 mol Al与足量盐酸反应转移电子数为1N AB.标准状况下,22.4 L氨气与22.4 L氮气所含原子数均为2 N AC.7.8gNa2O2所含的离子数为0.3N AD.11.2LCl2完全溶于NaOH溶液,电子转移数为0.5 N A4、用下列物质冶炼相应金属时,需加入还原剂的是()A.HgO B.Al2O3C.Fe2O3D.NaCl5、以下仪器中,名称为“容量瓶”的是()A .B .C .D .6、下列各组物质,按酸、碱、盐、非电解质的顺序排列的是()A.硫酸、胆矾、氯化镁、二氧化碳B.硝酸、纯碱、干冰、苏打水C.醋酸、消石灰、明矾、铜D.氯化氢、苛性钠、NaHCO3、氨气7、下列有关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A.第ⅣA族元素在第14列B.元素周期表中共有7个周期、16列、16个族C.第ⅠA族所含元素种类最多D.过渡元素就是副族元素8、三个相同的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盛有等质量的H2、CH4、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种气体的分子数目一定相等B.三种气体物质的量之比为16∶2∶1C.三种气体的密度之比为1∶2∶1 6D.三种气体的压强一定相等9、在自然界中只以化合态存在的元素是A.C B.N C.S D.Cl10、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 配制浓度为0.0101mol L-⋅的KMnO4溶液用托盘天平称取KMnO4固体0.158 g,放入100 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B 浓盐酸与MnO2反应制备纯净Cl2气体产物先通过浓硫酸,后通过饱和食盐水C 配制稀硫酸先将浓硫酸加入烧杯中,后倒入蒸馏水D 排水法收集KMnO4分解产生的O2先移出导管,后熄灭酒精灯A.A B.B C.C D.D11、化学与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NO2、NO含氮氧化物是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污染物B .对酸性物质的排放加以控制,开发新清洁能源是减少酸雨的有效措施C .CO 2、NO 2或SO 2都会导致酸雨的形成D .大气中CO 2含量的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12、已知 SO 32ˉ+I 2+H 2O= SO 42ˉ+2Iˉ+2H+,将 0.09molCl 2通入 100mL 含 a molNaI 与 a mol Na 2SO 4的混合溶液中,有 0.25a mol 的 NaI 被氧化(不考虑 Cl 2 与 I 2 之间的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质的还原性 Iˉ >SO 32ˉB .NaI 与 Na 2SO 3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0.08mol/LC .通入 0.09molCl 2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8SO 32ˉ+2Iˉ+9Cl 2+8H 2O=8SO 42ˉ+I 2+16H ++18ClˉD .若再通入0.07molCl 2,恰好能将 NaI 与 Na 2SO 3 完全氧化13、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1 mol·L -1氢氧化钠溶液,下列仪器中一定要用到的是 ①托盘天平 ②量筒 ③容量瓶 ④试管 ⑤烧杯 ⑥玻璃棒 ⑦酒精灯 ⑧胶头滴管 A .①③⑤⑥⑦B .②③⑤⑥⑧C .①③⑤⑥⑧D .②③④⑤⑧14、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 .H 2SO 4=H 2++SO 42- B .Ba(OH)2=Ba 2++OH - C .NaNO 3=Na ++NO 3-D .HClO =H ++Cl -+O 2-15、取两份等量的铝粉,分别与足量的盐酸、浓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在相同状态下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是 A .1:1B .1:2C .1:3D .3:216、卤素单质的性质按2F 、2Cl 、2Br 、2I 的顺序依次增强的是( ) A .与氢气反应的剧烈程度 B .非金属活泼性的强弱 C .对应离子的还原性D .氢化物的稳定性17、某无色混合气体可能含有CO 2、CO 、H 2O(g)、H 2中的一种或几种,依次进行如下处理(假设每次处理均反应完全):①通过碱石灰,气体体积减小;②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时,固体变为红色;③通过无水CuSO 4粉末时,粉末变为蓝色;④ 通过澄清石灰水时,溶液变为浑浊。
2023-2024学年广东省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2023-2024学年广东省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A.CO 2B.CO C.SO 2D.SO 32.下列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Fe+CuSO 4 =FeSO 4 +Cu B.Na 2 CO 3 +BaCl 2 =BaCO 3↓+2NaCl C.Fe 2 O 3 +3CO 2Fe+3CO 2D.2H 2 O 2 2H 2 O+O 2↑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金刚石、石墨和C 60是同素异形体B.身体有汗容易发生触电事故,是因为人的汗液中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C.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碳酸能导电,所以二氧化碳是电解质D.从物质分类的角度来看,氧化钠和过氧化钠都属于氧化物4.在纳米材料备受重视的今天,胶体化学对纳米材料的制备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图是胶体的制备实验示意图,相关表述不合理的是A.可利用丁达尔效应区别胶体和溶液B.胶粒直径在范围C.由图可知制备胶体的离子方程式 (胶体)D.观察到液体由黄色变为红褐色5.下列物质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KClO 3 =K + +Cl - +3O 2-B.Fe(NO 3 ) 3 =Fe 2+ +3C.NaHSO 4 =Na + +H + + D.NaHCO 3 =Na + +H +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Na 2 O 2是淡黄色固体B.金属钠与氧气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不同C.金属钠投入水中,生成NaOH,同时放出O 2D.在实验中切取少量钠做实验,剩余的大块钠需放回原试剂瓶7.节日燃放五彩缤纷的烟花与高中化学中“焰色试验”知识相关,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焰色试验是化学变化B.不能利用焰色试验区分NaOH与NaCl固体C.钾的焰色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D.焰色试验使用到的铂丝应用盐酸洗净8.下列变化中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A.B.C.D.9.判断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A.碳酸氢钠溶液与硝酸反应:B.石灰石溶于盐酸中:C.硫酸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D.氧化铁与稀硫酸反应:10.在强酸性的无色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Cu 2+、Ba 2+、Na +、Cl -B.K +、Na +、、Cl -C.Ca 2+、K +、OH -、D.Mg 2+、Na +、、Cl -11.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中,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A.B.C.D.12.工业废水中含有的重铬酸根离子有毒,必须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
2024年秋季高一入学分班考试模拟卷化学试题(解析版)(广州版)

2024年秋季高一入学分班考试模拟卷(广州专用)化学(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9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初中复习。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Mg-24 S-32 Zn-65 Ba-137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错选、不选、多选或涂改不清的,均不给分。
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2024政府工作报告的重要内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航天员的航天服中的聚氯乙烯管水冷层使用的是有机合成材料B.白云机场扩建工程使用的玻璃钢是纯净物C.利用爆破进行开山炸石打通隧道是物理变化D.岭南古建筑采用青砖黛瓦风格,青砖中青色来自氧化铁【答案】A【解析】A、聚氯乙烯是一种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选项说法正确;B、玻璃钢是玻璃纤维与合成材料塑料复合而成的一种特殊材料,是一种混合物,选项说法错误;C、利用爆破进行开山炸石打通隧道,涉及火药爆炸,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属于化学变化,选项说法错误;D、氧化铁是红棕色的,故青砖中青色不是来自氧化铁,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
2.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造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B.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以用于食品防腐C.空气污染指数越高,空气质量状况越好D.稀有气体通电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是化学变化【答案】B【解析】A、造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二氧化碳会使正常雨水呈酸性,A错误,不符合题意;B、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不易与其他物质反应,可以用于食品防腐,B正确,符合题意;C、空气污染指数越高,空气质量越差,C错误,不符合题意;D、稀有气体通电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稀有气体没有发生变化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D错误,不符合题意。
高一分班考试题化学卷_图文

高一分班考试题化学卷_图文一、选择题1.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如图是关于硫酸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A,B,C分别属于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则A,B,C可能是()A.NaOH,CuSO4,Na2CO3B.KOH,HNO3,K2CO3C.Ba(OH)2,CuSO4,CuO D.NaOH,HCl,Ba(NO3)22.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等于乙溶液B.降低温度,可使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C.t2℃时,分别在100 g水中加入50 g 甲、乙,同时降温至t1℃,甲、乙溶液均为饱和溶液D.将t2℃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液质量不变3.如图所示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高于20℃以后,B的溶解度比C大B.10℃时,C接近饱和的溶液升高温度可以达到饱和C.20℃时,A、B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35℃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0%4.将一定质量的镁、锌混合物粉末放入到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待反应停止后,过滤得滤渣和滤液,再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滤渣部分溶解且有气体生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滤渣中一定有镁、铜 B.滤渣中一定有镁、锌、铜C.滤液中一定有硫酸铜和硫酸锌 D.滤液中一定有硫酸镁,一定没有硫酸铜5.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服用胃舒平[主要成分是Al(OH)3]治疗胃酸过多,胃液pH的变化B.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C.将等质量的镁和铁分别投入到盛有足量同种稀硫酸的两个容器中D.浓盐酸敞口放置6.将一个不与盐酸反应的小球放入盛有盐酸的烧杯中,小球漂浮在液面上,将几枚洁净的小铁钉投入烧杯中,当不再有气泡逸出时(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小球的位置与开始时比较,将()A.下沉一些 B.不变 C.上浮一些 D.无法判断7.中和一定质量的稀硫酸,需用m克氢氧化钠,若改用m克氢氧化钾,反应后溶液的PH 应当是()A.<7 B.>7 C.=7 D.无法确定8.下列制备物质的设计中,理论上正确,操作上可行。
广东省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综合测试(二)化学含答案

2025届高三综合测试(二)化学本试卷共8页,共20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试室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 铅笔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填涂考生号。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Li 7C 12O 16Au 197Na 23Cl 35.5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1~10每小题2分,11~16每小题4分,满分4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南粤之地人杰地灵,文化灿烂。
下列广东博物院馆藏文物中,材料的主要成分为有机高分子的是A .通雕蟹篓(木雕)B.南朝青铜盘C.元白玉镂雕盖钮D.南宋鎏金腰带2.《厉害了,我的国》展示了中国科技举世瞩目的成就。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祝融号”火星车利用正十一烷储能,正十一烷属于烃类B .“华龙一号”核电海外投产,其反应堆中含有的23592U 与23892U 互为同素异形体C .“天和核心舱”电推进系统采用了氮化硼陶瓷,其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D .月球探测器带回的月壤样品中含磷酸盐晶体,其结构可用X 射线衍射仪测定3.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人体中的蛋白质和核酸中都有氢键存在B .碳酸钡可用于肠胃X 射线造影检查C .通过石油化工催化重整可得到芳香烃D .煤的干馏、气化、液化均为化学变化4.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硫酸酸化的淀粉碘化钾溶液久置后变蓝:2224I O 4H 2I 2H O-+++=+B .Na 与水的反应:2Na +2H +=2Na ++H 2↑C .向3NaHCO 溶液中加过量2Ca(OH)溶液:223332Ca 2OH 2HCO CaCO CO 2H O +---++=↓++D .向2Ca(ClO)溶液中通入过量的2223SO :ClO SO H O HClO HSO --++=+5.电化学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十分广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时,铁失去电子生成3FeB.铅蓄电池在放电时,正极与负极质量均增加C.利用外加电流法保护闸门时,闸门与电源正极相连D.氯碱工业中电解饱和食盐水,选用阴离子交换膜6.某实验小组设计粗苯甲酸(含有少量NaCl和泥沙)的提纯方案如下。
高一新生分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高一新生分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注意:1.本卷共4页,满分60分,考试时间50分钟2.请将所有的答案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Mg 24 Si 28 S 32 Cl 35.5 K 39 Fe 56 Cu 64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共25分。
1~5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6~10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有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得0分,若正确答案有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1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3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得0分。
)请将选择题的答案填入下表中12345678910题号答案1.化学与新型材料、环境保护、能源开发等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聚乙烯、合成橡胶和玻璃都属于有机合成材料B.推广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将植物桔杆等制成沼气以替代液化石油气C.上海世博会很多展馆采用光电转化装置,体现当今“低碳”经济的理念D.利用二氧化碳等原料合成可降解塑料有利于减少白色污染2.M是一种活动性比铁强的金属,M2+与其他几种离子构成的化合物的溶解性见下表:根据以上信息判断下列各反应:①M+HCl;②M(NO3)2+BaCl2;③MO+HCl;④M(OH)2+NaCl;⑤M(OH)2+HCl;⑥M(NO3)2+HCl;⑦MCO3+HCl;⑧MSO4+BaCl2,不能发生的是A.①②④⑦ B.⑤⑥⑦⑧ C.②④⑥ D.①③⑤⑧3.有Na、S、O、H四种元素中的二种或三种元素组成四种常见的化合物。
其中甲能跟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乙能跟氯化钡反应生成一种硫酸盐和另一种盐;丙能跟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盐和水;丁呈中性,且可以分别跟氧化钙或二氧化碳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相应的碱或酸。
下列推断:①甲一定是氢氧化钠;②乙一定是硫酸钠;③丙可能是硫酸;④丁一定是水。
其中正确的一组是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A.除去N2中的少量O2:通过灼热的Cu网,收集气体B.除去CO2中的少量HCl:通入NaOH溶液,收集气体C.除去氯化铵溶液中的氯化铁:向溶液中滴加适量氢氧化钠溶液,过滤D.除去KCl溶液中的少量MgCl2:加入适量NaOH溶液,过滤5.有一在空气中暴露过的KOH样品,经分析测知其含水7.62%,含K2CO32.38%,KOH 90%,若将此样品加入10g20%的盐酸中,再用10.2%的KOH溶液中和过量的酸,则蒸发中和后的溶液所得固体的质量约为A.3.4g B.4.1g C.4.5g D.无法计算6.下表中“一”表示相连的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这种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
高一分班考试化学试卷及答案

高一分班考试化学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其中甲、乙、丙、丁、戊分别是铁、盐酸、氢氧化钙、二氧化碳、碳酸钠中的一种。
图中相连的两圆表示相应物质能发生反应,已知乙是铁。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五种物质中,只有铁是单质B.丙是氢氧化钙C.戊是二氧化碳、甲是碳酸钠D.甲、丙、丁之间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2.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B.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C.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D.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影响3.如图所示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高于20℃以后,B的溶解度比C大B.10℃时,C接近饱和的溶液升高温度可以达到饱和C.20℃时,A、B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35℃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0%4.将一定质量的镁、锌混合物粉末放入到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待反应停止后,过滤得滤渣和滤液,再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滤渣部分溶解且有气体生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滤渣中一定有镁、铜 B.滤渣中一定有镁、锌、铜C.滤液中一定有硫酸铜和硫酸锌 D.滤液中一定有硫酸镁,一定没有硫酸铜5.已知A、B、C、D、E分别是初中化学中所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相互转化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物质相互之间的转化,“—”表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A、B、C、E分别属于不同类别的化合物,A与C、E与C之间的反应产物完全相同,E在农业上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下列叙述错误的A.上述五种物质之间相互转化的化学反应类型中不包含置换反应B.D与水反应生成酸,A与水反应生成碱C.可用水除去E中含有的少量A杂质D.B、D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不能互相转化6.下列不能正确反映相关实验过程中量的变化关系的图像是( )A.分别向等质量Fe和Al中加入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B.一定压强下,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C.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D.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氧气中,a使用催化剂,b未使用催化剂7.下列曲线能正确表达对应的反应或过程的是A B C DA.等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B.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固体C.向盛有一定量稀硫酸的烧杯中不断加水稀释D.向一定量的氧化铁中通入一氧化碳气体并持续高温8.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溶液质量与加入Zn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广东华南师大附中2024届化学高一上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广东华南师大附中2024届化学高一上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试题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m g O 2中含n 个氧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可表示为 A .2n B .16n/m C .32n/m D .n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各放一张质量相同的称量纸于托盘天平的托盘上,将 NaOH 固体放在左盘称量 4.0 gB .制 Fe(OH)3 胶体时,将 FeCl 3 溶液加入到水中,再加热煮沸一段时间C .做蒸发实验时,可将蒸发皿中溶液蒸干得固体D .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的存在 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氯化铜溶液与铁粉反应:22Cu Fe===Fe Cu ++++B .稀24H SO 与铁粉反应:322Fe 6H 2Fe 3H +++===+↑C .氢氧化钡溶液与稀24H SO 反应:2244B ==aSO SO =Ba +-+↓D .碳酸钙与盐酸反应:2322CO 2H ===H O CO -+++↑4、下列溶液中的-3NO 离子浓度与500mL 1mol/L NaNO 3中的-3NO 浓度近似相等的是( ) A .100 mL 2 mol/L NH 4NO 3溶液B .20 mL 1 mol/L KNO 3溶液和40 mL 0.5 mol/L Ca(NO 3)2溶液混合C .50 mL 1.5 mol/L Al(NO 3)3溶液D .250 mL 1 mol/L Mg(NO 3)2溶液5、下列四幅图中,小白球代表的是氢原子,大灰球代表的是氦原子。
高一分班考试题化学卷_图文

高一分班考试题化学卷_图文一、选择题1.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方法正确的是()A.CaCO3固体(CaO固体)—高温煅烧B.N2气体(O2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C.CO2气体(CO气体)——在氧气中点燃D.KCl溶液(CaCl2溶液)——加碳酸钠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2.将a g铁粉和锌粉的混合物加入到b g AgNO3和Cu(NO3)2组成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
判断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滤渣的质量一定大于a gB.若滤渣中含有单质Zn,则滤液一定是无色溶液C.若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气泡冒出,则滤渣中一定含有Ag、Cu、FeD.若向滤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则滤液中的一定含有四种金属阳离子3.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氧气的溶解度随压强变化的关系B.将等质量的镁片和铁片投入到足量稀硫酸中C.MnO2对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影响D.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A.A B.B C.C D.D4.除去下列各物质中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试剂操作方法A Fe 粉(CuSO4)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B MnO2固体(KC1)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C CO2 (H2)足量氧气点燃D KNO3溶液(K2SO4)过量Ba(NO3)2溶液过滤A.A B.B C.C D.D5.下列除杂(括号内为杂质)选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 ) A.CuO(C):隔绝空气高温加热B.N a2SO4溶液(N a OH):加适量稀盐酸C.CO2(HCl):将气体通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D.CaCl2溶液(HCl):加入过量碳酸钙,充分反应后过滤6.取一定量的氧化铁与氧化铜的混合物,加入稀硫酸(含0.2molH2SO4),恰好完全反应成盐和水.原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是A.12.8 g B.6.4g C.3.2g D.1.6g7.如图所示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高于20℃以后,B的溶解度比C大B.10℃时,C接近饱和的溶液升高温度可以达到饱和C.20℃时,A、B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35℃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0%8.下列曲线能正确表达对应的反应或过程的是A.向一定量的盐酸中逐滴加水稀释B.某温度下将一定量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恒温蒸发水分C.金属与一定量的稀硫酸反应,由图像可知,金属N比金属M活泼D.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由t1℃升温至t2℃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a>b>c9.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服用胃舒平[主要成分是Al(OH)3]治疗胃酸过多,胃液pH的变化B.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C.将等质量的镁和铁分别投入到盛有足量同种稀硫酸的两个容器中D.浓盐酸敞口放置10.除去下列物质中含有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不正确的一组是()物质所含杂质除去杂质的试剂或方法A CO依次通过足量的NaOH和浓硫酸B KCl加入,加热C NaCl过量盐酸,蒸发D浓硫酸,干燥A.A B.B C.C D.D11.下列制备物质的设计中,理论上正确,操作上可行。
高一分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

高一分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四个图像分别表示对应的四种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A.加热等质量的氯酸钾制氧 B.含有水蒸气的氢气通过浓硫酸C.引淡水浸泡盐碱地 D.向硝酸钡溶液中滴加稀硫酸2.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向铜、锌混合物粉末中加入盐酸B.将铜片加入到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C.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锌粉、镁粉D.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3.除去物质中的少量杂质,下列方法不能达到目的的是()选项物质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A.A B.B C.C D.D 4.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少量杂质,所用试剂正确的是A.A B.B C.C D.D 5.下列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化学与生活B.化学与安全①用甲醛可保鲜海产品②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③用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①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纯度②进行化学实验时配戴护目镜③发现厨房中天然气泄漏马上拨打119报警C.化学与资源D.化学与发现①塑料的使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金属资源②稀土是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③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①卢瑟福确定了原子的核式结构②拉瓦锡第一个发现并提出了质量守恒定律③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元素周期表A.A B.B C.C D.D6.等质量的镁、铝、锌分别与相同质量20%的盐酸充分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大小关系的猜测:①Al>Mg>Zn; ②Al=Mg=Zn; ③Al=Mg>Zn; ④Al=Zn>Mg; ⑤Al>Mg=Zn.其中错误的个数为A.5个 B.2个 C.3个 D.4个7.将一定质量的镁、锌混合物粉末放入到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待反应停止后,过滤得滤渣和滤液,再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滤渣部分溶解且有气体生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滤渣中一定有镁、铜 B.滤渣中一定有镁、锌、铜C.滤液中一定有硫酸铜和硫酸锌 D.滤液中一定有硫酸镁,一定没有硫酸铜8.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的杂质,选用的试剂(括号内的物质)正确的是:()A.CaO中混有少量CaCO3(盐酸) B.CO2中混有HCl气体(NaOH溶液)C.Cu(NO3)2溶液中混有AgNO3(铜粉) D.CO2中混有少量CO(氧气)9.向某AgNO3和Fe(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Zn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浅绿色溶液,关于该滤渣和滤液有下列四种说法,其中正确的说法有①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②滤渣中一定有Ag,可能含有Fe③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沉淀产生④滤液中一定含有Zn(NO3)2,可能含有Fe(NO3)2和AgNO3A.只有① B.只有② C.只有①②③ D.只有①③④10.下列不能正确反映相关实验过程中量的变化关系的图像是( )A.分别向等质量Fe和Al中加入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B.一定压强下,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C.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D.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氧气中,a使用催化剂,b未使用催化剂11.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物质杂质除杂所用的试剂和方法A CaO CaCO3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蒸发B H2HCl依次通过NaOH溶液、浓硫酸C NaOH溶液Ca(OH)2先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再过滤D KCl溶液CuCl2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过滤A.A B.B C.C D.D12.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试剂及方法不正确...的是A.N2(O2)——将气体通过灼热且足量的Cu粉B.铜粉(CuO)——通入足量的CO气体并加热C.烧碱溶液(Na2CO3)——加入过量的Ca(OH)2溶液,过滤D.CaCl2溶液(盐酸)——加入过量的CaCO3固体,过滤13.将一定质量的铜锌合金的粉末加入到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少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硝酸铜 B.滤液中溶质一定不含硝酸银C.滤渣中可能含有银和锌 D.滤渣中一定没有铜14.实验室使用大理石和盐酸反应制取的CO2是不纯净的,为证明该气体中含有多种物质,所用的试剂及使用顺序正确的是()A.无水硫酸铜、硝酸银溶液、石灰水B.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石灰水C.硝酸银溶液、石灰水、无水硫酸铜D.氯化钙、石蕊试液、水15.在天平两边的托盘上各放一个盛有某质量分数相同,质量也相同的盐酸的烧杯,此时天平平衡。
2022-2023学年广州市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详解

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中段检测化学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C12O32Br80Cl35.5Na23Fe56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其中1-10每小题2分,11-20每小题3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CaCO3+2HCl=CaCl2+CO2↑+H2OB.CaO+H2O=Ca(OH)2C.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D.CaCO3=CaO+CO2↑2.下列化合物中,不是酸性氧化物的是A.SO2B.COC.CO2D.N2O5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电解质的是A.硫酸B.烧碱C.酒精D.碳酸钙4.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变质的是Na O C.NaCl D.NaOHA.NaB.25.必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变化是A.KMnO4→O2B.HNO3→NOC.MnO2→MnSO4D.KI→KIO36.在研究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实验中,反应过程中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与金属钠的下列性质无关的是A.熔点低B.易导电C.密度小D.化学性质活泼7.古籍富载化学知识。
下列物质没有强氧化性的是A.王水:硝酸和盐酸B.鼻冲水:氨水C.硇水:硝酸D.坏水:浓硫酸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用丁达尔效应区别胶体与溶液B.制得的Fe(OH)3胶体继续加热可得到Fe(OH)3沉淀C.“卤水点豆腐”与胶体聚沉有关D.可用滤纸分离Fe(OH)3胶体和FeCl3溶液9.下列各组反应,一定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A.H2SO4+KOH,H2SO4+Ba(OH)2B.HCl+K2CO3,HNO3+Na2CO3C.HCl+CaCO3,HNO 3+BaCO 3 D.CH 3COOH+Na 2CO 3,H 2SO 4+NaHCO 310.通过以下三个反应事实,确定下列物质中最强的氧化剂是①Fe+CuCl 2=FeCl 2+Cu ②Cl 2+2FeCl 2=2FeCl 3③Cu+2FeCl 3=CuCl 2+2FeCl 2A.CuCl 2B.FeCl 2C.FeCl 3D.Cl 211.下列关于钠和过氧化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将做实验剩余的钠放置在废物缸B.钠的表面变暗主要因为钠与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钠C.过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中过氧化钠既做氧化剂又做还原剂D.过氧化钠与CO 2的反应是放热反应12.五彩缤纷的烟花表演为节日增添了喜庆的气氛。
高一分班考试题化学卷_图文

高一分班考试题化学卷_图文一、选择题1.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方法正确的是()A.CaCO3固体(CaO固体)—高温煅烧B.N2气体(O2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C.CO2气体(CO气体)——在氧气中点燃D.KCl溶液(CaCl2溶液)——加碳酸钠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2.将a g铁粉和锌粉的混合物加入到b g AgNO3和Cu(NO3)2组成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
判断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滤渣的质量一定大于a gB.若滤渣中含有单质Zn,则滤液一定是无色溶液C.若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气泡冒出,则滤渣中一定含有Ag、Cu、FeD.若向滤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则滤液中的一定含有四种金属阳离子3.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试剂及方法不正确...的是A.N2(O2)——将气体通过灼热且足量的Cu粉B.铜粉(CuO)——通入足量的CO气体并加热C.烧碱溶液(Na2CO3)——加入过量的Ca(OH)2溶液,过滤D.CaCl2溶液(盐酸)——加入过量的CaCO3固体,过滤4.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氧气的溶解度随压强变化的关系B.将等质量的镁片和铁片投入到足量稀硫酸中C.MnO2对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影响D.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A.A B.B C.C D.D5.除去下列各物质中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试剂操作方法A Fe 粉(CuSO4)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B MnO2固体(KC1)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C CO2 (H2)足量氧气点燃D KNO3溶液(K2SO4)过量Ba(NO3)2溶液过滤A.A B.B C.C D.D6.下列除杂(括号内为杂质)选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 ) A.CuO(C):隔绝空气高温加热B.N a2SO4溶液(N a OH):加适量稀盐酸C.CO2(HCl):将气体通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D.CaCl2溶液(HCl):加入过量碳酸钙,充分反应后过滤7.下列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化学与生活B.化学与安全①用甲醛可保鲜海产品②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③用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①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纯度②进行化学实验时配戴护目镜③发现厨房中天然气泄漏马上拨打119报警C.化学与资源D.化学与发现①塑料的使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金属资源②稀土是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③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①卢瑟福确定了原子的核式结构②拉瓦锡第一个发现并提出了质量守恒定律③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元素周期表A.A B.B C.C D.D8.取一定量的氧化铁与氧化铜的混合物,加入稀硫酸(含0.2molH2SO4),恰好完全反应成盐和水.原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是A.12.8 g B.6.4g C.3.2g D.1.6g9.将一定质量的镁、锌混合物粉末放入到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待反应停止后,过滤得滤渣和滤液,再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滤渣部分溶解且有气体生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滤渣中一定有镁、铜 B.滤渣中一定有镁、锌、铜C.滤液中一定有硫酸铜和硫酸锌 D.滤液中一定有硫酸镁,一定没有硫酸铜10.除去下列物质中含有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不正确的一组是()物质所含杂质除去杂质的试剂或方法A CO依次通过足量的NaOH和浓硫酸B KCl加入,加热C NaCl过量盐酸,蒸发D浓硫酸,干燥A.A B.B C.C D.D11.将一个不与盐酸反应的小球放入盛有盐酸的烧杯中,小球漂浮在液面上,将几枚洁净的小铁钉投入烧杯中,当不再有气泡逸出时(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小球的位置与开始时比较,将()A.下沉一些 B.不变 C.上浮一些 D.无法判断12.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法A鉴别NaCl、CaCO3、CuSO4三种白色固体加入足量水溶解B除去CaO中的CaCO3加入足量水,过滤C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用硫粉代替红磷在空气中燃烧D探究稀硫酸与NaOH溶液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向稀硫酸与NaOH溶液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中滴加Ba(NO3)2溶液A.A B.B C.C D.D13.下列不能正确反映相关实验过程中量的变化关系的图像是( )A.分别向等质量Fe和Al中加入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B.一定压强下,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C.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D.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氧气中,a使用催化剂,b未使用催化剂14.将盛有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的两只烧杯,放在托盘天平(灵敏度较高)左右两盘上,调节至平衡,再向两只烧杯中分别放入质量相等的铁和锌,待反应停止后(不考虑反应中水分挥发,不考虑空气成分参加反应),请判断,下列说法合理的是A.若天平失去平衡,指针一定偏向放锌的一边B.若天平仍保持平衡,烧杯中的铁一定没有剩余C.反应后两只烧杯中溶液的质量都比反应前的溶液质量减轻了D.放铁的一边产生的氢气一定比放锌的一边产生的氢气多15.将一定质量的铜锌合金的粉末加入到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少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硝酸铜 B.滤液中溶质一定不含硝酸银C.滤渣中可能含有银和锌 D.滤渣中一定没有铜16.小松同学想表演“水”中长“铜树”的实验,老师给他提供300g10%的硝酸银溶液,又给他提供了一定量的铜丝,充分反应后,得到溶液284.8g,则参加反应的铜丝质量为( )A.6.4g B.8g C.10.5 g D.12.8g17.黄铜渣中约含Zn 7%、ZnO 31%、Cu 50%、CuO 5%,其余为杂质。
高一分班考试题化学卷_图文

高一分班考试题化学卷_图文一、选择题1.三种都能与酸反应的金属共2.3克,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0.1克。
则这三种金属可能是:A.Mg、Na、Al B.Zn、Na、FeC.Zn、Na、Al D.Cu、Na、Al2.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B.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C.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D.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影响3.下列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化学与生活B.化学与安全①用甲醛可保鲜海产品②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③用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①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纯度②进行化学实验时配戴护目镜③发现厨房中天然气泄漏马上拨打119报警C.化学与资源D.化学与发现①塑料的使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金属资源②稀土是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③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①卢瑟福确定了原子的核式结构②拉瓦锡第一个发现并提出了质量守恒定律③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元素周期表A .AB .BC .CD .D4.等质量的镁、铝、锌分别与相同质量20%的盐酸充分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大小关系的猜测:①Al>Mg >Zn; ②Al=Mg =Zn; ③Al=Mg >Zn; ④Al=Zn >Mg; ⑤Al>Mg =Zn.其中错误的个数为A .5个B .2个C .3个D .4个5.下列除杂方案中(括号中物质是杂质),正确的是( ) A .N 2(O 2):通过红热的木炭 B .烧碱(纯碱):加适量稀盐酸、蒸发 C .Cu (CuO ):加过量的盐酸溶液并过滤 D .NaHCO 3(Na 2CO 3):高温煅烧6.将一定质量的镁、锌混合物粉末放入到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待反应停止后,过滤得滤渣和滤液,再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滤渣部分溶解且有气体生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滤渣中一定有镁、铜B .滤渣中一定有镁、锌、铜C .滤液中一定有硫酸铜和硫酸锌D .滤液中一定有硫酸镁,一定没有硫酸铜 7.下列曲线能正确表达对应的反应或过程的是A .向一定量的盐酸中逐滴加水稀释B .某温度下将一定量接近饱和的KNO 3溶液恒温蒸发水分C .金属与一定量的稀硫酸反应,由图像可知,金属N 比金属M 活泼D .将a 、b 、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由t 1℃升温至t 2℃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a >b >c8.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t ℃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50%B .乙物质的溶解度小于甲物质的溶解度C .2t ℃时,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1t ℃,乙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D .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以用降温结晶提纯甲9.将一个不与盐酸反应的小球放入盛有盐酸的烧杯中,小球漂浮在液面上,将几枚洁净的小铁钉投入烧杯中,当不再有气泡逸出时(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小球的位置与开始时比较,将()A.下沉一些 B.不变 C.上浮一些 D.无法判断10.下列从左到右依次代表ABCD四个图像中,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向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盐酸 B.向一定量稀硫酸中加水稀释C.加热等质量的氯酸钾制取氧气 D.向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CaO11.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用的试剂和方法不正确的是 ( )。
高一分班考试题化学卷_图文

高一分班考试题化学卷_图文一、选择题1.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方法正确的是()A.CaCO3固体(CaO固体)—高温煅烧B.N2气体(O2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C.CO2气体(CO气体)——在氧气中点燃D.KCl溶液(CaCl2溶液)——加碳酸钠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2.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气体具有相同的分子数,反之亦然。
取20℃和101kPa下相同体积的CH4和O2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恢复到初始温度和压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参加反应的CH4和O2的体积比为1:1B.生成的CO2分子个数为原来气体分子数的三分之一C.反应后气体的体积为原来的二分之一D.反应后的气体中C、O原子的个数比为1:23.除去物质中的少量杂质,下列方法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A B.B C.C D.D4.要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不合理的是A.KNO3(NaCl):蒸发结晶后,洗涤干燥B.NaCl溶液(Na2SO4):加入适量的BaCl2溶液,过滤C.N2(O2):将气体缓缓通过灼热的铜网D.KCl溶液(K2CO3):加入适量的稀盐酸5.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少量杂质,所用试剂正确的是D NaCl Na2SO4Ba(NO3)2溶液A.A B.B C.C D.D6.下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升高丙溶液的温度,一定有晶体析出B.在t3℃时,分别制成甲、乙的饱和溶液,乙中溶质质量比甲中的小C.组成为N点的甲溶液可通过增加溶质或恒温蒸发水变为M点的溶液D.将t3℃时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这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乙>甲=丙7.向硫酸亚铁、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A和滤液。
将滤渣A加入少量稀硫酸中,有气泡产生。
以下对滤渣A的组成成分判断的五种情况,其中合理的有①Cu ②Fe、Cu ③Zn、Fe ④Zn、Cu ⑤Zn、Fe、CuA.②⑤ B.②③ C.②③④⑤ D.①②⑤8.将一个不与盐酸反应的小球放入盛有盐酸的烧杯中,小球漂浮在液面上,将几枚洁净的小铁钉投入烧杯中,当不再有气泡逸出时(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小球的位置与开始时比较,将()A.下沉一些 B.不变 C.上浮一些 D.无法判断9.利用废硫酸制备K2SO4的流程如下图.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流程中CaCO3可循环使用 B.将CaCO3研成粉末的目的使反应更充分C.M和碱混合微热产生无色无味气体 D.洗涤所得晶体,是为了除去表面的杂质10.向某AgNO3和Fe(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Zn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浅绿色溶液,关于该滤渣和滤液有下列四种说法,其中正确的说法有①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②滤渣中一定有Ag,可能含有Fe③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沉淀产生④滤液中一定含有Zn(NO3)2,可能含有Fe(NO3)2和AgNO3A.只有① B.只有② C.只有①②③ D.只有①③④11.取一定质量的CaCO3高温煅烧一段时间后冷却,测得剩余固体为12.8 g,向剩余固体中加入200 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208.4 g不饱和溶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分班考试题化学卷_图文一、选择题1.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由CaCO3、Na2SO4、KNO3、FeSO4、BaCl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做实验得以下结果:⑴ 将此固体粉末加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且上层清液为无色;⑵ 该白色沉淀部分溶于稀硝酸,并有无色气体产生。
据此实验,得出的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粉末中一定含有CaCO3、FeSO4、BaCl2 B.该粉末中一定不含有KNO3、FeSO4C.该粉末的组成中可能含有KNO3 D.该粉末中一定含有Na2SO4、KNO3、BaCl22.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少量杂质,所用试剂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杂质所用试剂A镁粉铁粉稀硫酸B N2O2灼热的铜网C稀盐酸MgCl2KOH溶液D NaCl Na2SO4Ba(NO3)2溶液A.A B.B C.C D.D3.现有表面被氧化的镁条样品6g,加入到盛有73g质量分数为19%的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得到0.2g气体。
則原镁条样品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48% B.60% C.76% D.84%4.下列四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关系的是A.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水中加入KNO3固体B.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C.向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粉D.向一定量的MnO2中加入H2O2溶液5.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等于乙溶液B.降低温度,可使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C.t2℃时,分别在100 g水中加入50 g 甲、乙,同时降温至t1℃,甲、乙溶液均为饱和溶液D.将t2℃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液质量不变6.下列除杂方案中(括号中物质是杂质),正确的是()A.N2(O 2):通过红热的木炭 B.烧碱(纯碱):加适量稀盐酸、蒸发C.Cu(CuO):加过量的盐酸溶液并过滤 D.NaHCO3(Na2CO3):高温煅烧7.下列曲线能正确表达对应的反应或过程的是A.向一定量的盐酸中逐滴加水稀释B.某温度下将一定量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恒温蒸发水分C.金属与一定量的稀硫酸反应,由图像可知,金属N比金属M活泼D.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由t1℃升温至t2℃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a>b>c8.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服用胃舒平[主要成分是Al(OH)3]治疗胃酸过多,胃液pH的变化B.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C.将等质量的镁和铁分别投入到盛有足量同种稀硫酸的两个容器中D.浓盐酸敞口放置9.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的杂质,选用的试剂(括号内的物质)正确的是:()A.CaO中混有少量CaCO3(盐酸) B.CO2中混有HCl气体(NaOH溶液)C.Cu(NO3)2溶液中混有AgNO3(铜粉) D.CO2中混有少量CO(氧气)10.中和一定质量的稀硫酸,需用m克氢氧化钠,若改用m克氢氧化钾,反应后溶液的PH 应当是()A.<7 B.>7 C.=7 D.无法确定11.下列从左到右依次代表ABCD四个图像中,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向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盐酸 B.向一定量稀硫酸中加水稀释C.加热等质量的氯酸钾制取氧气 D.向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CaO12.除去物质中的少量杂质,下列方法不能达到目的的是()选项物质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A CaO CaCO3高温充分煅烧B KCl溶液CaCl2通入足量的CO2,过滤C CO2CO通过足量的灼热氧化铜D H2HCl依次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和浓硫酸A.A B.B C.C D.D13.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物质杂质除杂所用的试剂和方法A CaO CaCO3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蒸发B H2HCl依次通过NaOH溶液、浓硫酸C NaOH溶液Ca(OH)2先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再过滤D KCl溶液CuCl2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过滤A.A B.B C.C D.D14.实验室有一包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的硝酸钾固体,为提纯硝酸钾,设计如下图所示操作,有关分析中正确的是A.操作Ⅰ~Ⅲ分别是加热浓缩、蒸发结晶、过滤B.操作Ⅰ是过滤,将氯化钠固体从溶液中分离除去C.操作Ⅱ是加热浓缩,趁热过滤,除去杂质氯化钠D.操作Ⅲ是过滤,将硝酸钾晶体从溶液中分离出来15.将一定质量的铜锌合金的粉末加入到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少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硝酸铜 B.滤液中溶质一定不含硝酸银C.滤渣中可能含有银和锌 D.滤渣中一定没有铜16.下列表中除杂方法与试剂错误的是()选项物质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及试剂A KCl MnO2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蒸发B NaOH Na2CO3加入适量的盐酸,至恰好无气体C CO2CO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D FeCl2CuCl2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A.A B.B C.C D.D17.黄铜渣中约含Zn 7%、ZnO 31%、Cu 50%、CuO 5%,其余为杂质。
处理黄铜渣可得到硫酸锌,其主要流程如下图(杂质不溶于水、不参与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A中的溶质有2种 B.Ⅰ、Ⅱ中的操作均包含过滤C.溶液A的质量大于溶液B D.溶液C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溶液B18.在一定质量的甲溶液中逐渐加入乙至过量,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总质量与加入乙的质量关系,能用下图曲线表示的是序号甲乙①H2SO4溶液NaOH溶液②HCl溶液大理石③BaCl2溶液Na2SO4溶液④H2SO4溶液锌粒A.①②B.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④19.除去下列各物质(其中A、B、C为溶液)中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编号物质(或溶液)杂质除杂试剂操作方法A NaCl CaCl2过量Na2CO3溶液过滤B KNO3NaCl 蒸发浓缩,降温结晶再过滤C FeSO4CuSO4过量铝粉过滤D CO2CO点燃A.A B.B C.C D.D20.为测定某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含量,小冰用一氧化碳还原12g该赤铁矿石样品,充分反应完成后,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9.3g,假设矿石中其他物质不参与反应,请你推算,该矿石中氧化铁的含量为()A.85% B.80% C.75% D.70%21.化学实验室要从X、银、铜、锌四种金属混合物中分离某贵重金属。
流程如下:其中正确的是A.固体丙中一定只含银 B.四种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Zn、X、Cu、AgC.固体甲中一定含有Cu和Ag,可能含有X D.滤液A中含有两种溶质22.控制变量法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
下列设计方案其探究目的不能实现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目的A 探究铁钉生锈时氧气是否参与反应B 探究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气压有关C 比较高锰酸钾在水和汽油里的溶解性D 比较铁和镁的金属活动性A.A B.B C.C D.D 23.如下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根据曲线分析,错误的是A.t1℃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为乙>甲B.t2℃时,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丙溶液C.将组成在M点的甲溶液转变为N点的甲溶液,可加适量水稀释D.t3℃时,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乙>甲>丙24.现有铁、氧化铁、稀盐酸、氢氧化钙溶液、碳酸钠溶液五种物质,存在如图所示的反应和转化关系。
图中“—”表示两端物质间可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相应的转化关系。
下列判断合理的是A.X、Y、M两两间都可以发生复分解反应B.X一定是碳酸钠溶液C.Y可能是稀盐酸D.N转化为铁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25.下列曲线能正确表达对应的反应或过程的是A B C DA.等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B.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固体C.向盛有一定量稀硫酸的烧杯中不断加水稀释D.向一定量的氧化铁中通入一氧化碳气体并持续高温二、流程题26.为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学习小组设计并进行实验I和Ⅱ,实验结束,将两实验的废液全部倒入一洁净烧杯中,实验过程及现象如下图所示:(1)实验I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2)实验Ⅱ中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3)若溶液C为蓝色,则溶液C中一定含有的溶质为__________;若溶液C为无色,则固体A的成分为__________。
27.工业上利用某废渣(含FeSO4、Fe2(SO4)3及少量CaO和MgO)制备高档颜料铁红(主要成分为Fe2O3)和回收(NH4)2SO4。
具体生产流程如下:(背景信息)a.氧化还原反应中,会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b.3Fe2(SO4)3+12NH3•H2O=(NH4)2Fe6(SO4)4(OH)12↓+5(NH4)2SO4c.(NH4)2Fe6(SO4)4(OH)12 叫做“铵黄铁矾晶体”(1)该流程中回收的(NH4)2SO4在实际生活中常用作_____。
(2)加入物质X溶解废渣,X应选用_____(填序号)。
A 盐酸B 硫酸C 氨水D 氢氧化钠步骤①酸浸时,生成盐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任写一个)。
(3)步骤②通入氧气氧化的目的是_____;工业上对该操作控制在4小时左右为宜,根据如图有关数据分析,影响Fe2+氧化率的变化规律:_________28.某矿石主要成分是MgO,含少量的Fe2O3、CuO和SiO2杂质。
用该矿石制备Mg(OH)2的工艺流程简图如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①和步骤②均用到相同的操作,其目的是______。
(2)溶液A中所含的阳离子有__种。
(3)已知部分金属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成沉淀时,溶液的pH见下表:对应离子Fe3+Cu2+Mg2+开始沉淀时的pH 1.9 4.29.1完全沉淀时的pH 3.2 6.7.11.1步骤②加入熟石灰,调节溶液的pH范围为____。
(4)步骤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9.高纯碳酸钙广泛应用医药、生活生产。
由工业副产品氯化钙(含有氯化亚铁和氯化镁)制取高纯碳酸钙的流程如图 1。
(相关资料)①氯化铵受热会分解;②在室温下,氯化铵的溶解度随氯化钙的质量分数的变化关系如图 2如示。
(1)向工业氯化钙溶液中加入的氧化钙为粉末状其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 。
(2)由氯化钙、二氧化碳、氨气和水制取碳酸钙,同时生成副产品 ________________ (填化学式),其在农业生产中可用作 ________________ 肥,为保证肥效,不可与________________ 性(填“酸”、“碱”或“中”)物质混用。